2017/11/15 全球產業資訊

 1要聞

  1.1台灣

   1.1.1. 71排班3紅線 違者恐罰百萬  [工商時報]

 2財經

  2.1國際

   2.1.1. 比特幣挖礦成本昂貴 恐是走向沒落的要因  [電子時報]
   2.1.2. 比特幣期貨 月中旬上路  [工商時報]

  2.2歐洲

   2.2.1. 歐洲Q3經濟增速 十年最佳  [經濟日報]

 1展會

  1.1. 2017 CEVA技術研討會:AI應用從雲端向邊緣運算延伸 智慧終端裝置的躍昇  [電子時報]

 2產業相關

  2.1Cloud Computing

   2.1.1. 華碩攜騰訊 機器人登陸  [經濟日報]
   2.1.2. 蓋茲砸重金 蓋智慧城市  [經濟日報]
   2.1.3. 百度推無人車共享服務  [經濟日報]
   2.1.4. 光環買亞馬遜中國雲業務  [經濟日報]
   2.1.5. 林百里:5G大革命將AI推到全球各角落  科技產業跳躍成長 廣達擴大投入研發  [電子時報]
   2.1.6. 產業鏈整合收效 英特爾IoT業績大躍進  [電子時報]
   2.1.8. 推動國際化發展,掌握IoT時代的致勝契機  [電子時報]
   2.1.9. 新加坡發展AI:麥肯錫:新加坡發展AI在亞洲位居領先 惟資料量不足待克服  [電子時報]
   2.1.10. AlphaGo Zero的啟示:知識無涯 人類莫畫地自限  [電子時報]
   2.1.11. 英特爾、NVIDIAXilinx恐攻佔雲端中心晶片 台IC設計和OSAT業者搶佔ASIC  [電子時報]

  2.2Smart Mobile

   2.2.1Wearable

    2.2.1.1. 宏達電VR一體機 尬臉書  [經濟日報]
    2.2.1.2. 仁寶一接Apple Watch就獲利 梁次震笑說:得了便宜還賣乖  [電子時報]
    2.2.1.3. 宏達電首款一體機VR產品ViveFocus亮相  [電子時報]
    2.2.1.4. 林百里:廣達將變成光學公司 投入AR眼鏡研發已2 看好應用起飛  [蘋果日報]
    2.2.1.5. 宏達電一體機 Vive Focus亮相  [工商時報]

   2.2.2Smartphone

    2.2.2.1. 諾基亞殷鑑未遠 高通仍未記取教訓  [電子時報]
    2.2.2.2. Counterpoint3Q17大陸市場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年減1% 惟300~399美元區間出貨量大幅成長24%  [電子時報]
    2.2.2.3. 明年才是iPhone超級換機期  [工商時報]

  2.3IT Industry

   2.3.1. 新機效應尚未發酵 鴻海Q3財報三率三降  [經濟日報]
   2.3.2. 富智康黯淡 今年恐虧120  [經濟日報]
   2.3.3. 美味生活社群 獲阿里注資  [經濟日報]
   2.3.4. 廣達1.04 低於預期  [經濟日報]
   2.3.5. 政府頻頻送獎金與補助 反為新創事業埋下失敗種子  [電子時報]
   2.3.6. 鴻海Q3獲利年減4 每股賺1.21 群創砸314 向鴻海購買路竹面板廠設備  [蘋果日報]
   2.3.7. 鴻海財報 iX來不及救火 Q3罕見三率三降  [工商時報]
   2.3.8. 京東方10.5代線 提前投產  [工商時報]
   2.3.9. 林百里:5G發展將落後其他國家 公平會破壞台廠供應鏈  [工商時報]
   2.3.10. 4家面板廠 Q3狂賺193  [工商時報]

  2.4Personal Computing

   2.4.1. 長江存儲3D NAND傳捷報 大陸記憶體產業締新猷 有機會打破四大陣營獨霸全球市場局面  [電子時報]

   2.5.1. 凌華攜英特爾 快攻智慧工廠  [經濟日報]

  2.6Solar(Green Energy)

   2.6.1. 多晶矽猛漲 太陽能業叫苦  [經濟日報]
   2.6.2. 陸電動車設廠 有望解禁  [經濟日報]
   2.6.3. 電動車免稅延長四年 拍板  [經濟日報]
   2.6.4. LED Q3財報大翻身  [工商時報]

            2.6.5. 單晶龍頭隆基李振國:太陽能單、多晶片合理價差15美分  [電子時報]

[Home]


2017/11/15 1.1.1. 71排班3紅線 違者恐罰百萬 [ 工商時報 邱琮皓]

勞基法修正草案有條件鬆綁71排班,但有三大鐵則不能踩。

行政院拍板《勞動基準法》修正草案,有條件鬆綁71的例假日彈性,但事實上有「三大鐵則」,包括例假日挪移不得超出周間、單周正常工時不得超過48小時、例和休的挪移須分別取得勞工同意,免得被勞工局認定是規避加班費,踩上違法紅線、吃百萬罰單。

有條件鬆綁71之後、例假日可以週期內挪移,雇主排班愈來愈有彈性,再加上所有適用《勞基法》的行業都可適用雙周彈性工時,正常工時挪移空間長達14天。

勞動部雖尚未公布申請機制流程,但據了解,一例一休修法後以行業別來挪移例假日,勞動部也只會開放「特定時段的彈性」,而不是雇主全年都能任意挪移勞工的例假日。

勞動部官員指出,挪移例假日沒有外界想像的「好用」,還是有許多限制。

草案中明定,不適用四周彈性工時的行業才可申請挪移例假日,像是銀行業、保全業、零售業、醫療服務業等都不能申請,例假日也不可挪出「7日週期」,也就是未來適用的雇主,不可以把兩個以上的例假日擺在同一周。

「雙周彈性工時是所有適用勞基法的行業都適用,但八周彈性工時則是有限定部分行業適用。」官員解釋,但這兩種彈性工時都有使用限制,包括,必須經過工會或勞資會議同意,且這兩種彈性工時制度經過挪移休息日或例假日之後,任一周的正常工時都不可以超過48小時。

舉例來說,為了配合特殊營運需求,雇主挪移勞工的例假日時,就算把休息日挪移其他周次,形成勞工當周必須上班6天、48小時,只要再讓勞工多上班,就算是加班、應按規定給付加班費,而且除非天災突發事變,不得要求在例假日出勤。

另外,休息日原本就有挪移的特性,雇主未來在挪移休息日時,也要先經勞工同意。官員提醒,休息日必須在事先挪移,不可以事後再以「填空」方式放入休息日,如果未來違反這些基本的排班規則,遭申訴或被勞動檢查查獲,依《勞基法》第79條,可處2萬至100萬元,且還可依照事業規模、違反人數或是違反情節,加重其罰鍰至150萬元。

[Home]


2017/11/15 2.1.1. 比特幣挖礦成本昂貴 恐是走向沒落的要因 [ 電子時報 蕭菁菁]

比特幣挖礦所耗費的電力成本高昂,礦工很難有利可圖。

比特幣(Bitcoin)價格動輒暴起暴落,姑且不論這是否意味著市場存在泡沫,礦工們挖礦所耗費的龐大能源成本,極可能導致比特幣走向沒落。

比特幣價格節節上漲,目前逼近8,000美元的新高價,但根據花旗集團(Citigroup)分析師推算,按照當前上漲趨勢和挖礦使用電力情況,2022年前比特幣價格必須達到30~150萬美元,挖礦才能略有獲利可圖。

但比特幣很難達到如此高的價格,因為政府將會對採礦者進行規範和課稅,藉此減少電力的使用。比特幣是以挖礦和區塊鏈(blockchain)為主幹,藉以促成交易和維持系統的線上帳冊,相對地,參與的礦工在所謂的「工作量證明」(proof-of-workPoK)系統下獲得報酬。

近年來隨著挖礦成本上升、競爭日益激烈,礦工的比特幣報酬減少,購買這種虛擬貨幣能力也下降。也因此有人呼籲採用「權益證明」(proof-of-stakePoS)模式,讓礦工挖礦和驗證交易成為擁有比特幣的一部份。

目前尚無直接的方式可計算挖礦過程耗費的電力,分析人士推估,礦工不斷投入採礦,對半導體和電力供應商而言無疑是福音,而這也意味著採礦界預期比特幣仍會朝著令人咋舌的高價邁進。

分析師認為,由於目前的挖礦競賽不符合礦工利益,比特幣報酬系統可能轉為權益證明模式,特別是如果這是由另一種虛擬貨幣以太坊率先採用的情況下,雖然這樣的轉變可能具有爭議,但對比特幣的延續可能是必要的。

[Home]


2017/11/15 2.1.2. 比特幣期貨 下月中旬上路 [ 工商時報 吳慧珍]

全球最大期貨交易所─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上月底宣布,今年底前將推出比特幣期貨合約震撼市場,CME執行長杜菲(Terry Duffy)周一受訪時透露,此虛擬貨幣期貨合約會在12月第2周首發上市。據悉比特幣期貨價格每日的漲跌幅限制,設定在前一交易日結算價的上下20%。

杜菲周一接受美媒CNBC節目《Power Lunch》專訪時暗示,投資人做空比特幣的機會來了,等到12月中旬便能如願以償。他說:「若你問起何時能做空比特幣,我想到了12月第2個禮拜,你會看到我們的比特幣期貨合約上市。」

CME係於10月底宣布年底前推出比特幣期貨合約的消息,就待監管機關批准。該合約是以現金結算的方式進行交割,將按照CME自家定價系統─CF比特幣參考匯率(CF Bitcoin Reference RateBRR)結算價格。

比特幣價格起伏劇烈眾所皆知,為此CME撐起保護傘,規定每日比特幣價格漲跌幅,不得超過前一交易日結算價上下20%。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CME設定7%、13%和20%三檔波幅限制。當日比特幣期貨交易價格,與前一交易日結算價相比的漲跌幅若達7%或13%,交易會先暫停2分鐘再恢復,一旦上下波動幅度達到20%,當天交易將完全中止。

杜菲周一表示,萬一數位貨幣價格震盪太劇烈,CME的速度邏輯功能(velocity logic functionality)系統會讓比特幣市場暫停1小時,他認為此舉可使市場交易更井然有序。

CME上月底宣布年底前推比特幣期貨合約,該加密貨幣的價格隨即首破6,000美元大關,本月7日更站上7,000美元。

不過據比特幣交易平台CoinDesk報價,12日周日比特幣價格大跳水,從11日的高點6,827.72美元,一口氣崩跌超過1,000美元,挫至5,507.29美元的低點。而CoinDesk周二報價顯示,比特幣價格在6,7006,400美元居間震盪。

[Home]


2017/11/15 2.2.1. 歐洲Q3經濟增速 十年最佳 [ 經濟日報 葉亭均、林昀嫻]

由於德國與義大利加速成長,歐元區經濟第3季維持穩定擴張步調,年比成長率為2007年來最快,也使今年全年邁向十年來最佳成長表現,讓歐洲央行(ECB)更有底氣於明年縮減購債規模。歐元14日盤中應聲強升0.7%

歐盟統計局14日公布,歐元區第3季國內生產毛額(GDP)較第2季成長0.6%,與初估值相同。若與去年同期相比則成長2.5%,不僅是2007年第3季以來最快,也高於美國的2.3%

GDP數據公布後,歐元兌美元14日盤中應聲升值0.7%1歐元兌1.1747美元,升幅為近十周來最大。受中國經濟數據下滑、美國稅改年底前通過壓力更重影響,全球股市盤中走低。

歐洲經濟成長引擎德國上季GDP季比成長率提高至0.8%,主要獲得出口與資本投資拉抬。淨貿易對GDP有正面貢獻,設備支出尤其強勁。歐元區第三大經濟體義大利上季GDP季比成長0.5%,年比成長1.8%,創2011年首季以來最強勁成長。

ECB維持刺激措施支撐下,歐元區經濟已從創紀錄失業情況和接近通縮的低迷時期回升。如今,歐盟執委會表示歐元區正邁向金融危機發生前以來最強勁的經濟成長,國際貨幣基金(IMF)上月也提到歐洲是該組織調升全球成長預估的主要理由。

但歐盟統計局同日公布,歐元區9月工業生產月比下滑0.6%,符合市場預期,若與去年同期相比則成長3.3%。彭博資訊包威爾等三位經濟學家表示:「歐元區9月工業生產下滑不致令人太擔心。長期趨勢健全,而且各國大致顯示復甦。整體來看,歐元區表現符合ECB的展望,這份展望讓ECB採取邁向撤出量化寬鬆計畫的下一步。」

ECB理事科爾(Benoit Coeure)曾說,以穩健度和平衡度而言,歐元區目前的進展可能是近20年來最強勁的,「創造出結構改革的空間,可在決策者撤回貨幣刺激措施之際伴隨進行」。

不過,Nordea市場公司首席歐洲分析師山特說,德國經濟引擎持續熱轉,「現在的問題在於極限在哪」。彭博經濟學家指出,德國經濟正已高於潛力的速度在運轉,明年可能抵達極限。

英通膨率持平 英鎊下挫

英國10月通膨率意外持平在五年半高點,主因是汽油價格變便宜,抵銷上漲的食品成本。英鎊匯價14日盤中應聲貶值0.3%

英國國家統計局(ONS17日表示,10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比一年前攀升3%,年升幅跟9月相同,一反學者預測的繼續上升趨勢。英鎊兌美元14日一度貶0.3%1英鎊兌1.3075美元,稍後貶幅收斂至0.1%

其中,10月食品價格上漲4.2%,為四年來最大增幅,反映去年英國公投決定脫歐以來英鎊重貶,推升進口物價的影響。

不計食品和能源價格的10月核心CPI年升2.7%。薪資談判的參考指標零售價格通膨漲至4%,為近六年高點,由於財政大臣哈蒙德將於22日準備公布年度預算,這項數據也是則壞消息。不過英國央行總裁卡尼倒是可以省點事,不必寫信向財相哈蒙德解釋通膨超標的原因。

如今英國通膨率可能逐步接近攀峰水準。英國央行預測,通膨率未來幾個月、一直到明年都將趨緩,這或許能讓薪資增幅跟不上通膨的消費者鬆一口氣。

彭博經濟學家指出,英國通膨率明年可能持續下滑,致使英國國內物價壓力緩慢增加,央行明年可能都很難升息。英國10月核心的服務業通膨依然遠低能大幅推升整體通膨的水準,通膨迅速回升的可能性很低。

[Home]


2017/11/15 1.1. 2017 CEVA技術研討會:AI應用從雲端向邊緣運算延伸 智慧終端裝置的躍昇 [ 電子時報 Digitimes 企劃]

台灣當前半導體設計產業的兩大驅動力來自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與物聯網(IoT)相關的技術,尤其是AI的發展,更是動見觀瞻,市場研究單位預測全球的AI產值從20162025年可望從6.4億美元一路竄升成長到386億美元,其同時也觀察到影像辨識、股市演算法交易與智慧醫療三大領域發展快速,成績斐然,更激勵全球各科技大廠紛紛進一步探詢AI發展的各種可能性,而AI發展與應用所帶來的影響,也將改變市場現有的格局,更將翻轉目前人們所所認知的生活方式。

CEVA一年一度在亞洲舉辦的技術盛會CEVA TECHNOLOGY SYMPOSIUM 2017研討會於1027日在新竹招開,這是接續深圳與上海兩地而召開的技術饗宴,2017年已經是第11次主辦,廣受半導體、晶片設計廠商的好評,今年的重心環繞在IoTAI上,尤其在邊緣運算(Edge Computing)的發展上緊緊捉住大家的眼光。

過去在各種終端裝置與嵌入式系統上蒐集到的大量數據,需要上傳到雲端資料中心進行分析的趨勢,無法滿足低延遲應用所要求快速回應的效率,透過DSP技術的快速發展,直接在邊緣裝置上進行資料辨識與即時分析的應用,得到長足的發展契機,透過CEVA的研討會所揭櫫DSPAIIoT的新形態的應用,為接續幾年來的邊緣運算(Edge Computing)技術的爆發式成長揭開序幕。

CEVA台灣區總經理于長艷(Barbara Yu)開場致詞指出,從AI運用4個最重要的場域,包括從雲端機房、通訊技術、感測器偵測與資料分析,CEVA除了雲端機房的領域較少著墨之外,其餘3者的應用透過CEVA引以自豪的DSP技術所展現的高效能、低功率消耗的優勢,形成重要的使用範例與產品問世,這次研討會的主題不斷呼應AI從雲端服務的場域中,朝向邊緣運算(Edge Computing)的領域逐漸靠攏,扮演創新的要角,AI從雲端服務出發,現在要超越雲端服務的應用,展現更巨大的影響力。

CEVA技術研討會探討DSP技術的未來發展應用趨勢與方向,更看到AI由雲端資料中心落地之後,向邊緣運算的智慧嵌入式裝置移轉的過程,運用神經網路技術打造不同領域的機器學習應用,AI的應用,透過新型智慧型裝置與電腦視覺的興起,毫無疑問成為半導體與電子產業的主要成長引擎。

依據市調機構IHS Market預測,全球影像監控設備的市場規模將於2020年達到197億美元,透過DSP技術所發展的電腦視覺應用,打造包含人臉辨識、超高解析度與場景偵測技術,使機器學習與視覺技術,讓各式各樣攝影裝置的創新設計,可以在更多實務上的場域,大展身手。

邊緣運算的嵌入式系統推動AI革命的多面向發展

CEVA市場行銷副總裁Ran Soffer針對AI的議題巧妙地提出一個圖書館與資料中心的類比,過去我們將知識存放在圖書館中,人類從圖書館獲取知識後,轉換成實際生活的創新,未來人類的知識將會存在雲端資料中心,而智慧終端裝置取得AI智慧之後,將造福人類日常生活的實際運作,往往我們今天的白日夢幻想,將是明日的實際場景,AI應用的面相將更千變萬化。

AI技術進入邊緣運算裝置的趨勢,已經在市面上看到重要的使用典範,除了大家耳熟能詳的無人空拍機、自動輔助駕駛系統(ADAS)與自駕車發展之外,新一波發生於智慧型手機的人臉辨識系統的誕生,聲勢浩大席捲大眾的關注,勢必成為另一個使用典範。

智慧型手機與自駕車系統是AI向邊緣運算延伸的兩經典應用,其展現出掌握最靠進資料蒐集起點裝置所具備的優勢,SofferAI邊緣運算的趨勢聚焦於以下幾個原因:(1)低延遲性的應用需求擴增,因為感測器所蒐集的即時資料,驅使系統做出快速回應;(2)廣泛部署的需要,為了達成任何地點、任何時間的系統運作的要求;(3)個人隱私的保障,我們不希望電子裝置把我們的隱私資料傳出去到雲端,(4)資安防護的需要,資料上傳到雲端容易造成資料外洩的曝險狀況;(5)雲端資料傳輸成本高,尤其是大量以視訊為主的資料量,都會造成現有的3G4G以及未來的5G網路的負擔,成本與效益的衝擊高。

Soffer強調,AI進入邊緣運算領域的另一個重要的需求,就是省電效能的衝擊,他舉iPhone上市的十周年的產品演進的歷程為例,這十年來,處理器效能成長了120倍,但是平均的電池容量才增加區區4%而已,所以省電的要求對邊緣運算裝置的挑戰更為嚴苛,尤其對無法配備大容量電池的穿戴式裝置,以及部分以電池驅動的智慧家庭產品,省電的要求比運算效能更為顯著。

這也一舉激勵以聲音處理為主的AI應用(Sound A.I.),需要包括語音指令啟動(Voice trigger and command),音源偵測、Always-On等技術,除了良好的聲音收訊之外,或是做為聽障者溝通工具(NLP for communication)的使用,甚至將來還要能夠辨認出聲音的主角。

由於指紋辨識的技術逐漸由人臉身分辨識(Face ID)所取代,這個趨勢實在太夯,可預期在接下來的幾個月,更多的智慧型手機將會大舉整合AI的技術,促成更大規模的AI加速晶片與神經網路引擎的迅速發展,期盼在智慧型手機本身就能進行更複雜的密集運算任務,甚至進一步考量加上執行AI推論任務,將神經網路模型訓練所獲得的效益加以最大化,Soffer大膽預言說: 接下來幾年之內,每一個具備攝影鏡頭的裝置都會配屬擁有DSP與神經網路晶片的應用。

DSP Group的語音辨識與聲音處理晶片 瞄準IoT與行動裝置應用

DSP Group成立已經超過30年,累積至今,已經有20億個配備聲音處理器的電子裝置出貨,聚焦於主要的領域包含智慧家庭、智慧型手機與智慧辦公室等關鍵應用,尤其是使用在行動裝置上包括聲音啟動、語言查詢、語音指令、雙向語音傳輸與對講、語音辨識等使用範例與應用,對於以優雅造型、智慧功能及擁有傑出使用者體驗取勝的智慧型裝置而言,塑造重要的新賣點。

其語音辨識與聲音處理晶片具備Always-On Voice、降噪、回音消除與超低功率消耗的功能,消費者除了在不同使用情境下,用語音辨識的設計,開啟獨特的功能之外,在車內使用配備語音辨識功能的智慧型手機,進行包括查詢地圖、導航問路或是語音轉文字做為簡訊傳輸等功能,成為一時的新寵,有研究機構指出,利用語音辨識來問路是語音辨識最膾炙人口的主流應用,佔有40%的使用率。

隨著智慧家庭應用配合智慧音響裝置大賣之後,引起更多的聲音啟動與控制的應用進入家庭,DSP Group解決方案除了具備低功率消耗的設計,對於依靠電池驅動或是AC電源的智慧裝置都有著墨,其使用CEVA TeakLite-410DSP核心,在語音啟動時只消耗低於 0.2mA的用電,而語音偵測模式下則保持在0.5mA以下的消耗量,對電池的功率負擔做了精密的計算。

此外,由於愈來愈多的裝置使用多麥克風或麥克風矩陣的設計,來涵蓋大部分家中空間的覆蓋,所以往往為了改善多麥克風裝置的收音效果,許多使用波束成形(Beamforming) 技術與聲學設計(Acoustic Design),可以提供降低喇叭震動與音源混合而影響語音辨識效能的設計,利用降低噪音,改善語音指令接收與回應等功能,加強回音消除與遠距收音等功能,讓DSP引擎的功能發揮的淋漓盡致,使為智慧家庭的應用提供另一個改善使用者體驗的機會。

物聯網與AI議題 型塑DSP的主流應用 生態系統扮演關鍵要角

CEVA技術研討會除了早上主題演講之外,下午的兩個技術分場,分別是IoTAI議題,透過CEVADSP技術,探討電子裝置的連網功能,以及AI智慧功能,主要呈現在影像與視覺、聲音偵測與自然語言辨識、通訊網路互連與人工智慧等幾個實際的應用上,會場並邀請包括CEVA的技術合作夥伴一起做專題演講,會場週邊另設有互動展示攤位區,展示合作夥伴利用CEVA平台所開發的產品與應用。

產業界整合過去長期發展的電腦視覺(Computer Vision)技術,搭配AI與神經網路技術,不斷的提升辨識的準確率,超過人類的能力,今天視訊攝影機與配備多鏡頭的行動裝置更是無處不在,汽車不只有外面的鏡頭重要,車內的鏡頭用以掃描駕駛人臉部表情以判斷精神集中狀況與預警的功能,一樣關係著大眾行車安全。

目前先進的AI邊緣運算使用範例,已經整合既有的電腦視覺技術,加上神經網路、第三方的演算法,以及用以增快即時性反應時間的AI加速晶片組,利用CEVA-XM4與系列的引擎,全面發揮專業視覺演算法性能,推出成功的解決方案,這些解決方案無法只單靠一家廠商獨立完成,從不同市場的需求,整合生態系統的力量,找出最佳的產品組合,才能搶佔重要的市場,所以生態系統與技術夥伴間的合作是一切的起點。

這次一起共襄盛舉的技術夥伴邀請到芯鼎科技(iCatch)ArcsoftBrodmann17LG ElectronicsINUITIVE、燦芯半導體(Brite Semiconductor)EvomotionCyberonHuachangAlango,讓與會者對於參展廠商所展示AI應用與軟、硬體解決方案,以及相關的SoC解決方案,提供不同的選擇,讓CEVADSP技術持續往愈來愈多元化的應用領域進擊。

由於AI技術仍在持續演進之中,這些重要的AI邊緣運算嵌入式裝置,所要面對的難題與挑戰各有千秋,同時需要搭配不同的解決方案,不只是DSP核心,還需要考量神經網路的使用,根據即時性的需求,甚至需要搭配AI加速器晶片,當然演算法與軟體的搭配也缺一不可。

為了讓生態系統可以完美的整合,CEVADSP矽智財(Silicon Intellectual Property)與整合軟體技術,利用引以為傲的系統基礎架構(Infrastructure)所打造的技術核心,針對視訊、語音、通訊、資料分析與AI應用的場域,無論是無線連接通訊晶片、感測器處理器,以及AI資料處理所需要的記憶體頻寬與獨特的DSP引擎技術。

今天使用CEVA技術的晶片已經安裝在琳瑯滿目的智慧型裝置中,有超過90%以上的智慧型手機都有CEVA技術隱身其中,每年有超過1億顆的晶片搭載CEVADSP引擎,透過CEVADSP核心多年的努力,並成功的協助世界各地的晶片設計廠商,得以加速產品開發進程,縮短產品上市的時間,擴張市場的勝利成果。

整合AIIoT技術勢必在接下來的幾年之中繼續扮演重要角色,誠如DIGITIMES研究中心主任黃逸平(Eric Huang)的簡報中所言,只要你的想像力無窮,你的創新就會與時俱進,數位經濟成長力道將遠大於實體經濟上的成長,所以數位的生態系統勢必成為全球經濟未來的成長所繫之重要趨勢,畢竟自然資源有時盡,你的想像無窮時。

[Home]


2017/11/15 2.1.1. 華碩攜騰訊 機器人登陸 [ 經濟日報 曾仁凱]

華碩機器人Zenbo首度進軍海外市場,華碩董事長施崇棠昨(14)日親征北京,宣布攜手大陸騰訊、京東商城,中文小名「小布」的Zenbo即日起在中國大陸開放預購;惟售價從人民幣6,999元(約新台幣3.2萬元) 起跳,比起台灣售價高出六成,考驗市場接受度。

施崇棠昨天親自主持Zenbo小布北京見面會,宣布與騰訊合作,在大陸銷售的「小布」除內建騰訊「雲小微」AI智慧語音解決方案,另外,也納入騰訊集團的多項服務功能,包括可回答10萬個為什麼的「小微百科」、在大陸擁有最多正版音樂的「QQ音樂」、以及收集許多戲劇與電影內容的「QQ視頻」等,讓小布功能更強大。

另外,華碩也與大陸3C電商龍頭京東集團合作,小布將透過京東商城做為獨家通路合作夥伴,即日起開放預購。不過,小布在大陸售價,32G精英版人民幣6,999元,換算新台幣3.2萬元,比起先前台灣售價僅1.99萬元增加六成。華碩主管解釋,Zenbo在大陸售價較高,主要因為關稅,以及大陸地域廣闊,品牌和通路的花費較高。

施崇棠重申,華碩未來目標是希望Zenbo能進入千家萬戶,成為人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好幫手。此次小布進軍大陸,首先瞄準銀髮族及兒童市場,像是化身「家庭小看護」,當長者跌倒等危急時刻,只要叫救命,小布會立即傳送警訊。


華碩董事長施崇棠親征北京,宣布中文名「小布」的機器人Zenbo正式在大陸開賣。

[Home]


2017/11/15 2.1.2. 蓋茲砸重金 蓋智慧城市 [ 經濟日報 黃智勤]

微軟創辦人蓋茲的下一個大計畫,或許是打造一座「未來之城」。

美媒報導,蓋茲透過旗下Cascade投資公司持有的房地產投資公司Belmont Partners,已斥資8,000萬美元在亞利桑那州購地,準備打造高科技「智慧城市」(Smart City)。

根據設計理念,這個被命名為「貝爾蒙特」(Belmont)的社群將由高速網路、自駕車、高速數位網絡、數據中心、新興製造科技與自動化物流樞紐所組成,總占地2.5萬英畝,預計可容納18.2萬人口。

該投資案發言人加馬吉指出:「比起翻新現有都市設備,從零開始建構未來的基礎建設更簡單也更節省成本。」他也強調,這是一項長期的投資計畫,必須耐心經營。

亞利桑那州素來以對科技業友善聞名。UberWaymo等科技公司都在該州進行自駕車測試。蓋茲的智慧城市將是落腳該州的另一大規模科技計畫。

隨著矽谷科技巨頭準備進攻自駕車、共乘服務以外的領域,智慧城市趨勢也逐漸興起。然而打造全新城市所費不貲,Google母公司字母計劃在多倫多打造占地12英畝的全新高科技城,初始階段便已耗資5,000萬美元。

[Home]


2017/11/15 2.1.3. 百度推無人車共享服務 [ 經濟日報 林宸誼]

百度、力帆汽車以及盼達用車13日達成戰略合作,力帆汽車與盼達用車成為百度Apollo開放平台的合作夥伴,三方將在無人駕駛領域展開合作,推出無人駕駛共享汽車服務。

證券時報報導,力帆集團總裁馬可表示,力帆汽車希望透過與百度、盼達的合作,充分利用各自的資源優勢,共同推進無人駕駛技術的發展和商業化推廣應用。

力帆集團副總裁沈浩傑透露,三方合作包括三部分,首先百度高精密度地圖服務是力帆自動駕駛、無人駕駛領域的唯一合作夥伴;力帆、盼達加入百度Apollo生態,並達成戰略合作;百度將提供高精密度地圖和無人駕駛解決方案,力帆負責協調盼達用車試驗車輛。

[Home]


2017/11/15 2.1.4. 光環買亞馬遜中國雲業務 [ 經濟日報 林宸誼]

亞馬遜中資合作夥伴、大陸A 股上市公司光環新網發布公告,以人民幣20億元(約新台幣92億元),購買亞馬遜雲端技術及相關服務Amazon Web Services(簡稱「AWS」)的中國業務。

光環新網於7日公告因披露重大事項停牌,截至目前尚未發布何時復牌。

華爾街日報報導,光環新網在公告中表示,這項交易是遵守大陸法律法規,進一步提高該公司營運AWS雲端服務的安全性與服務品質。

AWS大陸用戶今年曾收到光環新網郵件,要求刪除能繞過大陸龐大網路過濾器的工具。這些工具包括虛擬私人網路(VPN)。亞馬遜方面昨(14日)表示,一切以光環新網的公告為準。

澎派新聞報導,光環新網與亞馬遜簽署「分期資產出售主協議」,光環新網將向亞馬遜購買基於亞馬遜雲端技術的雲服務相關的特定經營性資產,從而在大陸持續穩定地提供並營運基於亞馬遜雲端技術的雲端服務。

亞馬遜AWS的人士透露,此次交易並非是光環新網對亞馬遜中國雲端計算業務的收購,只是根據大陸監管要求,購買AWS伺服器等資產,還有軟體服務等資產並未在出售範圍內,且僅限於AWS和光環新網合作的北京區域,不涉及AWS寧夏區域。該人士強調,亞馬遜與光環新聞的合作模式不變。2016730日,亞馬遜透過與光環新網合作在大陸商用,授權光環新網在大陸提供並營運北京區域的亞馬遜雲端技術及相關服務。

[Home]


2017/11/15 2.1.5. 林百里:5G大革命將AI推到全球各角落  科技產業跳躍成長 廣達擴大投入研發 [ 電子時報 李立達]

廣達董事長林百里指出,AI將帶來科技產業新一波的跳躍成長。

廣達董事長林百里14日表示,人工智慧(AI)已經研發10~20年,因為雲端大數據技術的推升,最近才明顯發酵,預估20205G登場將會帶來新一波的數位通訊大革命,屆時可望把AI推到全球各個角落,科技產業會有很大的跳躍成長,廣達把握商機擴大投入研發,預計2018年後會看到更多新產品。

廣達14日發布財報,第3季營業費用較前一季增加逾新台幣8億元,更較2016年同期增加11億元,林百里指出,營業費用提高主因是研發費用增加。不過,由於整體營運規模擴大,廣達第3季營業利益達48.34億元,較前一季增加21.4%

林百里表示,廣達是重研發的公司,招聘很多研發人員,從2018年起會有很多新產品,尤其是與雲端相關的領域,隨著雲端服務走向大數據與AI應用,刺激更多需求,產品需要更多新設計,雲端市場將繼續高速成長,廣達必須投入更多人力。

事實上,AI技術發展很久,很多學術機構都研究10~20年,為何此時才冒出來,林百里認為是因為Alphago背後用的雲端與AI運算,新的商業模式帶動AI普及,甚至連玩具都有AI,只要運用亞馬遜雲端服務(AWS),就能夠將創意發揮。

不過,AI遍地開花卻不代表有錢賺,林百里表示,若要談應用,台灣市場小,機會也少,然台灣在醫療市場卻有大機會,台灣資訊與醫療人才都是國際頂尖,且台灣有健保制度,資料庫完整,如果能夠善用,發展智慧醫療將很有機會。

另外,電動車及自駕車也有大商機,儘管自駕車技術逐漸成熟,然要上市仍需要很多應用與技術突破,5G就是一個突破點,而相較於自駕車,電動車發展速度較快,部分歐洲國家已訂出明確時間表,在電池與汽車電子部分,台廠有相當多的機會。

近期廣達積極投入穿戴式裝置的研發生產,蘋果Apple Watch便是由廣達最先開發生產,最新的Apple Watch Series 3也由廣達獨家組裝。廣達副董事長梁次震指出,廣達很早就投入智慧手表的開發,過去必須透過藍牙與手機連線,如今可用4G獨立運作,未來穿戴式裝置都將朝此方向發展。

梁次震指出,未來VRMR裝置將隨著內容增加會有更多發展,尤其是AR有較多機會,廣達2015年就投入各項技術研發,包括AR投射的投影技術。未來AR的用途會較VR更多,比如車子壞了,只要用語音將車子型號輸入,就能直接測試或檢修,不用再去汽車維修廠;或是醫生透過AR動手術,可以更方便與準確。

林百里則指出,戴著VR裝置很快就會累,然AR不會累,要接近人的使用習慣,隨時隨地都可以用,應用才會更有意義,初期應會以企業應用為主。當初廣達做NB不做桌上型電腦,是因為人有把資料帶著走的需求,智慧眼鏡如果違反人性,就不會普及。過去工程師做的東西,輕薄短小就可以,現在必須符合使用者行為,才能夠創造商用模式,科技的創意不難,最難的是商業模式。

另外,林百里也盛讚蘋果Face ID技術,他表示,這是技術大突破,不是為了開鎖,否則用輸入密碼更快,後面蘊含大商機,過去透過iPhone買東西,商家不知道買家的年齡、性別與生物特徵,未來都能全數掌握,屆時就能透過此大數據做生意,商機非常大。

[Home]


2017/11/15 2.1.6. 產業鏈整合收效 英特爾IoT業績大躍進 [ 電子時報 陳玉娟]

英特爾(Intel)轉型大計逐步收效,憑藉PC與資料中心平台領先優勢,在人工智慧(AI)與物聯網(IoT)等新世代戰場搶先卡位成功,不僅獲利表現優於市場預期,全球產業鏈整合規模亦明顯擴增。

其中,布局多時的物聯網應用,隨著「英特爾物聯網市場就緒解決方案」(Intel IoT Market Ready Solutions)全面上路,並獲得智慧製造、智慧醫療等相關領域業者青睞,市場預期,英特爾物聯網業務營收增長動能強勁,2018年應可顯見獲利貢獻。

20164月宣布展開組織重整的英特爾,2016年業績表現平淡,淨利下滑1成,然隨著重整落幕,內部明確確立未來策略方向,最壞時間已過,2017年下半營運明顯好轉,2017年第3季財報令市場驚艷。

2017年第3季淨利高達45億美元,較2016年同期大增32%,非PC營收比重已由3年前30%提高至45%。其中,物聯網事業群第3季營收達8.49億美元,較2016年同期大增23%,顯見以PC為中心的公司轉型為以資料為中心的公司策略開始收效。

針對應用範疇廣泛的物聯網新事業,英特爾傾盡全力,不僅拉升平台技術,亦積極投入整合大計,希望能力助合作夥伴快速進入市場。

英特爾副總裁暨台灣分公司總經理陳立生表示,目前英特爾全球總計各產業已有35個英特爾物聯網市場就緒解決方案,其中6個是與來自台灣的工業電腦商業夥伴共同推動,包括與凌華攜手推出的智慧製造解決方案DEX-100

陳立生進一步指出,「英特爾物聯網市場就緒解決方案」是針對多元產業特定的業務難題所量身打造,可被立即佈建的端到端(end-to-end) 物聯網解決方案,領域包括智慧零售、智慧製造、智慧醫療、智慧監控、智慧建築、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能源、智慧農業等。

每一個英特爾物聯網市場就緒解決方案皆已通過驗證,事先將解決方案整合完成,並在市場上完成商業化部署,以便隨時進一步複製擴充,客戶可以立即透過英特爾的物聯網商業夥伴來了解各項解決方案並且訂購,透過單一供應商交付,助力企業開發物聯網的龐大商機與市場潛力。

英特爾物聯網市場就緒解決方案具備多項特色,包括可立即訂購並有供貨、通過相容性及功能性測試、已透過概念驗證(POC)及主要目標垂直產業的導入,以證明其可行性、可在多個區域立即訂購,以及產品擁有明確定義的發展方向與規劃等。

對於與凌華的合作結盟,陳立生也指出,英特爾提供開放標準、具互通性、和達到業界標準的端到端物聯網商業平台,內含參考模型及以英特爾晶片、軟體及服務為基礎的產品組合,讓過去未連網的舊有商業資產或是新型態的智慧連網設備,在得以連網的同時也受到資安保護,有效管理重要資料。

另一方面,陳立生則認為2017年下半PC市況沒外界想像那麼差,亞太區動能亦見回升跡象,包括電競、超輕薄與商用機種買氣都優於預期,不過,記憶體等關鍵零組件價格走勢仍會是影響PC買氣的重要因素,整體而言全球PC市況跌勢已明顯收斂,英特爾會持續推出高效能與創新平台,以因應市場需求。

[Home]


2017/11/15 2.1.8. 推動國際化發展,掌握IoT時代的致勝契機 [ 電子時報 DIGITIMES記錄整理]

現今無論是發展歷程悠久的成熟型企業,或亟欲躍為「獨角獸」的新創公司,多將物聯網(IoT)視為未來新事業發展的驅動引擎。這些有志逐鹿IoT商機的公司,需要汲取不同領域的應用相關知識,根據用戶需求來探索最適合自己發展的IoT解決方案,進而挖掘IoT第一桶金,順勢打造永續經營且獲利的IoT事業。

不可諱言,欲建構永續經營、持續獲利的生意模式,不可能將自己的發展格局,限縮於台灣、大陸或其他任何單一市場,終究必須走向國際。主要是因為,IoT基本的商業邏輯,便是立基於全球化網路基礎建設(Internet),透過資料擷取及通訊能力,連結實體物件與虛擬數據,進行各類控制、偵測、識別與服務,由此衍生的經營格局,不應有地理疆界的侷限。

強化品牌經營,加速開發國際市場

問題來了,國際化業務布局看似理所當然,但箇中的實踐過程,著實充滿許多變數與挑戰,若未能先練好基本功,對於前線的業務作戰,亦缺乏縝密的戰略思考,的確很難有效通過層層考驗。因此在跨出全球化的第一步前,實有必要借鏡學習前人的經驗。

創始至今邁入第35個年頭的研華公司,從草創時期從事Coding、承接系統整合專案的微型公司,如今穩居全球工業電腦(IPC)市佔龍頭,一路走來的發展過程,也曾在全球化布局上歷經挑戰,其如何在對的時機、設定對的策略,成功克服考驗、繼續向前邁進,可謂一部活教材。

研華執行董事何春盛表示,該公司在1987年、即是成立的第4年,有鑒於台灣市場規模小,開始走向國際市場,這也是台灣企業不得不然的宿命。但研華邁向國際的起手式,與多數公司不同,捨棄了一般常見的「鄉村包圍城市」策略,直接挺進歐、美、日等先進市場,直到1992年才將觸角伸至大陸。

同樣在1992年,研華確立以品牌為經營核心之策略目標,以期彰顯不斷追求創新的DNA,讓品牌成為改變客戶Mindset、深化情感認同的關鍵所在。何春盛說,每隔3~5年,研華都會重新設定經營使命,例如2009年定調的智能地球推手,2014年定調的工業4.0戰略,也讓品牌的生命力內涵隨之演變,從而將新的品牌定位,轉化為持續凝聚內外部向心力的元素。

持平而論,台灣企業的產品研發實力堅強,確實有助拓展IoT新創事業,但光是倚靠此一優勢還不夠,必須在做出好產品後,也要懂得成功地銷售出去,所以需要建立行銷能力,可惜行銷是台灣企業的弱項。研華多年來勤於向外界傳達品牌願景,盡一切努力補強台灣企業的「後天弱勢」(缺乏品牌建構能力),無疑是相當值得參考的範例。

人才國際化,有效排除全球布局之障礙

研華之所以成功邁向國際舞台,品牌經營固然是一大關鍵,但更重要的元素,其實是在於企業文化的形塑。2005年前,研華已透過積極的全球拓展佈局,使業務版圖橫跨歐、美、亞,成為典型的跨國型企業(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MNC),即設立一個全球總部與多個銷售地區(Regions),但發現隨著版圖愈趨擴張,舊有管理模式容易導致組織龐雜而影響效率,不利於後續發展。

於是研華在2005年毅然轉向「全球整合型企業」(Globally Integrated EnterpriseGIE)定位,驅使垂直產業(Vertical Sector)及客戶專注銷售(Sales Sector)的知識傳遞與指揮體系,得以直接一貫而無層層阻隔,希冀藉由Sector組織的專注化,為目標客戶提供更專業的服務品質。

導入GIE架構,堪稱是研華國際化發展的重大里程碑,此後其企業文化被注入兩個新因子,一是從過去的產品製造導向轉變為解決方案與服務導向,二是讓研華更加積極晉用全球人力,不斷培育在地人才,加速深耕開發各個市場。

舉例來說,舉凡美國與歐洲,都是研華倚重的業務據點,分別貢獻30%15%營收,但美國據點的員工,僅2%來自台灣,歐洲據點則只有2名台籍員工,人才國際化的程度可見一斑。

如同現任研華董事、前任3M大中華區總裁張凌寒所言,在IoT商機的角逐戰裡,光是擁好的產品與技術,並不足夠,因為這些優勢很容易被取代,即使現階段主要對手並無足以匹敵的產品與技術,但假以時日,可能透過購併而補足能量,讓彼此優劣勢立即翻轉。

國際人才的養成並非一朝一夕,對手難以靠購併囊括這項資源。研華堅持晉用嫻熟在地市場的當地人,扛起海外子公司(RBU)的經營重任,不採取多數台灣企業慣用的遠端貿易模式,為的正是拉高市場競爭門檻。

眾所皆知,現今「工業4.0」已是研華全球佈局的核心戰略,尤其面向亞太與新興市場,工業4.0更可謂首要經營目標,箇中的推廣過程,也蘊含頗多值得參考的素材。

四大關鍵戰法,拓展海外商機

研華工業物聯網事業群亞太區協理張敏忠指出,其海外業務拓展通常分為三部曲,若以行軍打仗比喻,第一波是動員海軍陸戰隊,朝向未開墾的市場處女地進行搶灘,過程備極艱辛,完全倚賴總部的力量開拓商機,目前研華針對中東、非洲等新興市場,即是處於這般狀態。

到了第二波,已發展出一定的業務基礎,開始有愈來愈多的客戶,要求更為即時貼心的服務,若繼續仰賴總部支援,恐不符合在地客戶的期待,此時公司方面即需著手建立灘頭堡(分公司),組織在地業務團隊,以提高業務與服務的拓展效率。同時也在當地打造後勤補給基礎設施(例如WarehouseRMA等等)。研華將這類灘頭堡歸類為「新興型」,舉凡俄羅斯、印度、越南、土耳其、泰國、印尼等業務據點,都落在此範疇。

隨著灘頭堡的運作日趨茁壯,品牌形象亦已深植當地客戶,此時公司方面可針對主要客戶(Key Account)、通路客戶(Channel Account)、線上客戶等不同屬性客源,分別設立不同業務團隊,透過不同銷售模式進行拓展。而研華將此類型據點定義為「成熟型」,包括美國、大陸、德國、法國、韓國、日本、新加坡等分公司,皆可歸類在這個範圍;一旦發展到這個層次,許多生意機會將自然產生,與初期需要與對手肉搏戰的景況,著實大相逕庭。

論及如何從新興處女地,一步步經營為成熟市場,張敏忠歸納其中蘊含四大關鍵策略戰法,其一是借力使力,快速成立當地分公司;其二是以夷制夷,強化在地組織以開發當地市場;其三是建立「當地」的「直接」業務團隊,以不同的業務模式進行市場拓展;最後是直接於當地建立後勤補給系統,就近提供有關於交易、物流等必要的服務支援。

值得一提的是,若將海外業務的重點,聚焦於工業4.0、物聯網等新興的商機題材,研華嵌入式運算核心事業群業務協理楊宏理認為,意欲促使業務落地生根且轉化為具體營收,關鍵就在於「人才」,為了加速取得這項優勢,他提出三個建議,包括善用貿協ITI人才,推廣全球工業4.0業務;借調工研院、資策會人才至企業,增進研發競爭力;配合海外當地知名學府、政府單位、職訓中心,培養當地高科技人才。

[Home]


2017/11/15 2.1.9. 新加坡發展AI:麥肯錫:新加坡發展AI在亞洲位居領先 惟資料量不足待克服 [ 電子時報 劉世平]

新加坡在「打造智慧國」的國家計畫指引下,目前正大力推動人工智慧(AI)技術研發。不過有跨國顧問公司認為,新加坡如果想要成為真正的人工智慧大國,勢必得與鄰國合作不可,理由是受限於先天條件。

根據Techgoondu網站報導,新加坡的國家研發基金會(National Research Foundation)在在2017年稍早曾擬定了名為AI.SG的專案計畫,欲在未來5年砸下新加坡幣1.5億元(1.1億美元)大力扶植人工智慧新創公司,希望取得在這個領域的全球領先地位。在此同時,新加坡政府也祭出許多優惠措施,希望藉此吸引更多資金與人才,共同努力將新加坡打造成為全球人工智慧技術重鎮。

麥肯錫全球研究所(McKinsey)在其最新發布的報告中指出,目前整體看來,亞洲在人工智慧方面基本上還是處於相對落後態勢,然而拜政府大力支援之賜,新加坡可望在區域內脫穎而出取得領先地位。

話雖然此,該報告的作者之一Sachin Chitturu認為,新加坡在邁向人工智慧大國的過程中,得先克服不少挑戰,其中最主要的一項便是資料數量不夠充足。

Chitturu指出,新加坡再怎麼說畢竟人口連600萬人都不到,這對發展人工智慧來說是很大的先天缺陷,因為要讓機器和軟體能夠透過學習變得更聰明,投入資料數量絕對是愈多愈好。他舉新加坡本土某家電信公司為例,由於只有300萬名客戶,遠遠不及印尼某家的2,000萬名客戶,代表使用人工智慧對前者而言,效益肯定不及後者。

有鑑於此,Chitturu建議,新加坡企業如果想要利用人工智慧來增進營運成效,最好儘可能地與區域內其他人口眾多國家的企業結盟,彼此共享客戶資料和技術,如此不但能創造雙贏,還能有助於推進人工智慧在整個區域當中的應用。

Chitturu表示,新加坡已經擁有成為全球人工智慧重鎮的一些有利條件,包括政府支持以及比其他國家優良許多的經商環境,如果能夠加強在結盟方面的努力,達成目標指日可待。

新加坡AI新創如雨後春筍 各家仍在摸索和定位自己

新加坡目前正全力朝向人工智慧(AI)大國邁進,新關新創公司也如雨後春筍般成立,不過究竟現況是如何?

新加坡本地投資公司Marvelstone Group有意在2018年於該國成立全球規模最大人工智慧研發中心。其創辦人兼執行長Joel Koe27.com網站為文指出,根據他的觀察,人工智慧當前在新加坡的發展態勢如下:

一、由於仍舊處於初期發展階段,因此各家新創公司還在摸索如何賦予人工智慧明確定義,以及如何定位自己。有鑑於此,可以見到有新創公司雖然提供的是人工智慧解決方案,但卻自稱是金融科技(FinTech)業者。

二、目前人工智慧的主要採用者是金融科技公司,他們對於把人工智慧與其產品和服務相互結合最為積極。

三、許多大數據分析公司也開始把自己定義為人工智慧公司,因為他們的軟體正在加入愈來愈多的人工智慧元素。因此投資人或許可注意那些自稱是「與人工智慧相關」的新創公司。

四、有許多新創公司標榜「人工智慧即服務」(AI-as-a-Service)的事業模式,為的是避免自己被定位成屬於某個特定產業。不過目前他們還看不到明確的客戶需求來源。

五、人工智慧相關人才在新加坡依然相當缺乏。基於這一點,想要見到人工智慧能夠追上企業需求成長的腳步,恐怕還需要3~5年的時間。

Ko還特別點名幾家新創公司,認為他們的未來發展潛力值得注意:

Taiger:已獲注資580萬美元。專注於人工智慧解決方案應用。公司宗旨為配合新加坡「智慧國家」計畫推進全國的人工智慧能力。

JobTech:已獲注資不明。專注於人工智慧技術發展和巨量資料分析。公司宗旨為把人工智慧運用在全球的線上求職市場。

Active.ai:已獲注資350萬美元。專注於發展具人工智慧的聊天機器人供銀行使用。公司宗旨為協助銀行發展數位策略與提供自動化服務與客戶互動。

Nugit:已獲注資520萬美元。專注於發展商業資料智慧化。公司宗旨為協助企業把商業資料轉換為容易據以下決策且清楚易懂的報告

Vi Dimensions:已獲注資150萬美元。專注於發展巨量資料分析與機器學習。公司宗旨為要讓透過數以千計感測與照相裝置收集而來的資訊能夠被更快速的分析然後供作即時運用。

具吸引國際人才優勢 新加坡被看好成為全球AI研發中心

新加坡政府2017年稍早曾宣布要欲在未來5年砸下新加坡幣1.5億元(約合1.1億美元)大力扶植人工智慧(AI)新創公司,希望取得在這個領域的全球領先地位,如今看來這個願望正在逐步實現。

根據南華早報報導,大陸電子商務龍頭阿里巴巴先前已表明,有意要在新加坡設立一個人工智慧研發中心,隨後在10月中,新加坡本地投資公司Marvelstone Group也宣布要在2018年成立一個類似的中心,而且規模將是全球最大,預計每年可培育出100家新創公司,顯示出新加坡在邁向人工智慧大國的路上,不但有政府的全力支援,同時也獲得民間企業熱烈響應,看來該國達成目標應是指日可待。

Marvelstone的創辦人兼執行長Joel Ko表示,他認為對新加坡來說,人工智慧研發中心絕對不嫌少,尤其是像阿里巴巴這樣的巨型企業助一臂之力,只會對新加坡加速發展人工智慧技術發展帶來更大幫助。他強調,雖然Marvelstone與阿里巴巴的研發中心在運作上各自獨立,但不排除未來會透過結盟相互合作。

Ko還指出,儘管目前人工智慧技術研發以美國和大陸居於領先地位,但是新加坡正在快速趕上。他表示,據他所知接下來還會陸續有一些歐洲科技公司前來吸新加坡設立人工智慧研發據點。

Ko認為,新加坡發展人工智慧的優勢,除了有政府的大力支持外,更重要的是新加坡有能力吸引來自全球各地的人才,不像東京雖然也在致力投入人工智慧研發,但是在人才多元化方面明顯不及新加坡。

不過Ko也提醒,新加坡不應該滿足於現況,反而應該更加強努力引進更多人才,因為值此各行各業對人工智慧的需求持續不斷高升之際,新加坡在這方面的人才數量還是明顯不足。

市場研究公司Accenture ResearchFrontier Economics7月發布的報告中表示,如果不是因為發展人工智慧,新加坡想要讓國內生產毛額(GDP)翻增1倍,恐怕需要22年的時間,但是如今看來可能只需要13年便能夠達成。報告預測,拜人工智慧之賜,新加坡2035年的經濟成長率上看5.4%,是目前3.2%1倍多,期間內生產力可望提升41%

[Home]


2017/11/15 2.1.10. AlphaGo Zero的啟示:知識無涯 人類莫畫地自限 [ 電子時報 翁佩嫆]

宣稱不再需要人類大量數據的AlphaGo Zero,透過更強力的演算法,讓量變產生質變,試圖跳脫人類知識領域的既有框架。

雖然其應用情境仍限於那些規則明確、目標清晰、勝負可輕易判斷的場景,例如:圍棋,但它也反映人類長期囿於既存知識的假設和盲點,也讓人類重新審視機器與人的互動關係和定位。

在不斷談著人機合作、機器作為人類輔助性角色的當前,或許AlphaGo Zero的出現,將讓未來人類與機器的關係產生變化,提升到人類與機器相互學習的定位。

而到了那天,究竟是機器向人類學習,還是人類向機器學習呢?

不再使用人類世界數據

Google旗下AI人工智慧研究室DeepMind所開發的人工智慧圍棋程式AlphaGo,於今年10月中,在國際領導科學期刊Nature發表論文,宣布再推出新版本AlphaGo Zero。該版本不再那麼強調需要大量的棋譜,而可透過精進演算法進行自主學習,並在短時間內超越AlphaGo前幾個版本的表現。

回到2016年初,在AlphaGo打敗南韓職業棋士李在石後一夕爆紅,當時相關新聞媒體彷若鋪天蓋地追蹤報導,許多討論甚至已經成了科幻小說的情節。

其實,當時已有不少相關學者或業界人士指出,從科學角度看,AlphaGoAI人工智慧領域上並沒有太大的進展,而其提到的深度學習或強化功能,也早就是科學研究領域數十年前已經提及的技術,只是受惠於現今運算能力增強、儲存能力提升以及數據量更為龐大的現況,使得AI人工智慧的應用獲得較大的成功機率。

換言之,AlphaGo一戰成名,與其說是科學理論上的一項突破,不如說是Google科技行銷上的一項卓越進展。

相較之下,新版本AlphaGo Zero的推出,在國內相關媒體所獲得的關注,卻遠遠不及於最初的AlphaGo。在相關新聞發布會上,AlphaGo Zero的設計者認為,由於新版本不再使用人類世界產出的數據,因此最大的意義即是:當不需要吸收人類的領域知識,也就變相掙脫過去人類知識對該科技發展的束縛。

不過,愛卡拉互動媒體執行長程世嘉認為,其實AlphaGo Zero也沒有太多的理論性突破,同樣是運用神經網絡,並配合當前大幅提升的運算力和儲存力,但仍舊僅是科學上的「優化」,而非科學上的「發明」或「創新」。

程世嘉在美國史丹佛大學就讀時,主攻AI人工智慧領域,也曾研究自駕車。對於AlphaGo Zero的演算法,他並沒有將其捧上天,而是認為此為現今環境下,各種條件水到渠成的一種表現。

他表示,圍棋擁有一個明確的規則、目標,勝負結果也能夠明確量化,這樣的應用場景不需要太多的人類知識即可運行;因此,當現今電腦的運算能力提升後,AlphaGo Zero即能透過強化學習方式,進行自我探索,並於短時間內超越前幾個版本的AI人工智慧表現。

應用情境仍需具備明確規則和勝負結果

在類似圍棋此種可定義好明確規則和結果的情境中,AlphaGo Zero將大有可為。例如,DeepMind目前在與資料中心的合作方面有較大進展,即是因為資料中心若要降溫,必須調整機器參數,以判斷何時機器需停機休息,何時運行時可開啟較少的機器等。

然而,隨著機器參數愈來愈多、愈來愈複雜,人力調整已經成了難題,因此可以透過機器的模擬,輸入明確的參數,包括:預期的消耗能量、預期維持的溫度等,並藉由類似AlphaGo Zero的運算模式解決機器參數調整問題。

場景一旦轉換到商業情境中,AlphaGo Zero或許就無法得心應手。許多商業問題或商業決策,都是難以定義的問題,充滿了未知,就連目標的方程式都是未知;在一個無法明確定義目標的情境中,AlphaGo Zero的能力將受限。

以數位行銷領域的「再定向」(retargeting)技術來看,目前的科技進展是透過依循使用者在數位裝置留下的各種數位軌跡,理解使用者的喜好、需求,並推播相關商品廣告。若AlphaGo Zero的技術希望應用在這樣的數位行銷領域,是否代表電腦不需要理解使用者是誰,即可推播廣告?

同樣地,在公司決策環節中,該如何定義輸贏?是否推出某項產品,讓產品爆紅,即可算是「勝利」?然而,爆紅該如何定義?有超過1萬名使用者,是否可稱為爆紅?有營收,是否可稱為爆紅?

換句話說,當離開一個規則明確且只論勝敗的情境,若希望在人類身上創造價值,或是希望在某個知識領域創造價值,電腦若缺乏先備知識,由於處於一個規則不定的環境中,AI人工智慧將無所適從。

程世嘉認為,許多產品的推出,仍得建立在先備基礎知識上,而許多企業決策,中間也有許多人類的複雜因素參與其中。雖然AlphaGo Zero是透過運算能力暴法性的大幅強化,讓量變產生質變,並對人類社會帶來許多影響,但仍舊是優化而非創新,若將優化當作創新,將帶來許多不必要的恐懼。

對人類啟示:知識無涯 莫再畫地自限

而趨勢科技創辦人暨董事長張明正,則是以更接近科學哲學的角度,看待AlphaGo Zero的意義。這位早已從自己一手創立的公司中退位超過10年,現在隱居於花蓮海邊的台灣本土科技老將,在採訪的過程中談到AlphaGo Zero的技術進展時,數次地以「我的媽呀」當作表達其驚嘆之情的語助詞。

他同樣認為AlphaGo Zero在適用情境中仍有諸多限制,例如上述提及的商業決策環境、與人類有關的情境等,也較適合輸贏明確、一翻兩瞪眼的應用情境,例如:圍棋。

不過,他也指出,AlphaGo Zero在缺乏大量人類領域知識和數據的情境下進行自我學習,卻依舊能夠在短時間內超越前幾個版本的圍棋表現,恰好反映:人類過去都是畫地自限,只是用僅有的少量知識理解一個更為寬廣的世界,卻不承認自己時有盲點。

當承認自身有盲點,並拋下許多預立的假設後,或許人類的潛能可以像AlphaGo Zero一樣,在毫無框架的情境中大幅進化。

而對企業而言,AlphaGo Zero或許也在提醒目前既存的大型企業,不能夠自滿於過去既有的優勢。若AlphaGo Zero這樣的運算技術,在未來能夠產生更多的應用,此時自認為手中掌握大量使用者數據的大型企業,或許有可能被一個新創的小蝦米,以暴力性的運算能力在短時間內超越大鯨魚。

不過,那都還是很久之後的未來才可能發生的情境。即便如此,AlphaGo Zero仍舊可在某些情境中,將自己在與人類互動的關係定位,提升至「機器與人類相互學習」境界。

過去在談論導入自動化議題時,多數談的是「人機合作」,強調機器作為人類「輔助性」的角色;但AlphaGo Zero嘗試跳脫人類既有領域知識的演算法,不論究竟在何時才可能達到廣泛應用的程度,它都將讓人類變得更為謙卑,並以不同的視角重新看待知識,也以不同的視角看待機器與人類的關係。

而到了那天,究竟是機器向人類學習,還是人類向機器學習呢?

[Home]


2017/11/15 2.1.11. 英特爾、NVIDIAXilinx恐攻佔雲端中心晶片 台IC設計和OSAT業者搶佔ASIC [ 電子時報 何致中]

人工智慧(AI)成為全球龍頭電子大廠看好的大趨勢,配合逐步成熟的物聯網(IoT),大數據、雲端運算、資料中心等需求提升,嶄新的AIoT時代邁開腳步。

而業界認為,目前核心級雲端運算中樞,國際大廠英特爾(Intel)NVIDIA、賽靈思(Xilinx)等將以GPU繪圖處理器、可程式化邏輯閘陣列(FPGA)晶片等為主,英特爾在合併阿爾特拉(Altera)後,FPGA晶片戰力可與賽靈思分庭抗禮。

GPU則在NVIDIA的大力推動下,浮點運算適合用於深度學習,儘管超微(AMD)等也握有GPU市場版圖,不過目前NVIDIA對於自駕車、機器學習等市場火熱話題相當積極,暫時在AI話語權上取得上風。

而事實上,在高階的FPGAGPU晶片領域,儘管具有強大的高效運算能力,但是成本上也相對提升。雲端中樞運算晶片在封裝製程上,需要如台積電CoWoS2.5D IC封裝製程支援,由於單價高、量能小,對於其他講究量能的OSAT業者來說,並非廣大商機的所在。

而在功耗部分,GPUFPGA耗能相當激烈,也因此特殊應用晶片ASIC反而能夠隨效能調整,目前半導體業者也多半認為,針對中階的網通、伺服器運算晶片,或許可不需使用到頂規的GPUFPGA,除了中階的GPUFPGA晶片外,投注成本於ASIC,也不吝為一種好選擇,也成為台系IC設計業者、後段封測業者的大好機會。如台IC設計龍頭的聯發科,繼思科(CISCO)網通ASIC訂單後,也切入大陸電商龍頭阿里巴巴雲端ASIC供應鏈。後段封測業者也可以成本稍微低廉的FOCoS等扇出型封裝技術切入網通晶片封測。

當然,對於晶圓代工市佔率、製程技術都已經位於全球頂峰的台積電來說,穩拿NVIDIA、海思、英特爾、賽靈思等一線客戶不成問題,也能夠以頂規的先進封裝技術支援。

但對於台IC設計、OSAT業者來說,智慧型手機、智慧語音辨識等具有量能的市場,才是商機所在。考量到GPU繪圖晶片領域,台系業者恐非NVIDIA、超微競爭對手,CPU領域又有英特爾獨霸態勢,FPGA也是英特爾、賽靈思雙強雄踞,開發搭載神經運算單元的智慧型手機應用處理器晶片,甚至是日後商機可望爆發的邊緣運算晶片,成為台系業者IC設計、封測最有潛力的領域。

事實上,業界也在思考所謂AI晶片的定義,目前AI時代雖有概念藍圖,但細節並不十分明朗,但為了分擔雲端中心運算能力與減少遞延,被稱為霧運算(Fog)的邊緣運算興起,由於必須作為智慧工廠、自動駕駛車的運算中介節點,其效能也必須具有手機應用處理器(AP)之等級,對於台系供應體系來說,如IC設計搶入進入門檻稍低的ASIC,後段封測則不需以2.5D IC封裝而以FOCoS等扇出型封裝技術支援,對於台灣業者來說,將是需要快速搶進的市場。

[Home]


2017/11/15 2.2.1.1. 宏達電VR一體機 尬臉書 [ 經濟日報 何佩儒]

宏達電昨天在VIVE開發者峰會上,正式推出虛擬實境(VR)一體機產品Vive Focus;臉書日前也公布推出一體機Oculus Go。兩大VR廠商從以個人電腦為基礎的高階VR,戰火將延伸到一體機,預料不僅能降低VR的價格門檻,成為帶動明年VR銷量成長的重要動能。

宏達電昨天在北京舉行VIVE開發者峰會,除了現場吸引逾500位開發者與會,直播則有逾7萬個開發者線上觀看。宏達電 Vive中國區總經理汪叢青宣布,延續ViveVR的高階產品定位,Vive Focus則是一體機的高階產品。

根據市調機構統計,第3季在以個人電腦、手機為基礎及一體機VR產品中,一體機的銷售額占比24%,成長最快。今年前兩季一體機占比還不到一成,因為7月宏達電宣布將會推出一體機,帶動開發者及業者大膽投入,VR一體機將在未來兩年成為VR市場成長的主要動能。

汪叢青預測,隨著內容開發平台及整合技術平台陸續推出,開發者得以快速開發一體機內容及應用,也能將原來在手機、電腦等內容,轉換成一體機內容,明年一體機將更深入消費市場,普及度也可望提升。以使用者來看,Vive以企業用戶、重度玩家為主;Vive Focus則以輕度玩家、學生族群或用來看電影、社交用途的消費者為大宗。

拉攏廣達 開發更多應用

為擴大VR一體機的生態圈,宏達電昨(14)日在北京的VIVE開發者峰會上,宣布推出VIVE WAVE VR開發平台,並攜手廣達等12家硬體合作廠商,開發更多一體機內容與應用,提供消費者更多體驗更佳的產品。

宏達電在一年多前即投入一體機的開發,此次所發表的Vive Focus,主要鎖定大陸市場。其實上半年Google也宣布在其VR平台Daydream上,開發行動VR一體機,合作夥伴為宏達電及聯想。不過,宏達電虛擬實境新技術部門副總經理鮑永哲表示,由於近來專注開發Vive Focus,與Google合作的一體機將延遲至明年推出。

宏達電昨天並宣布,攜手廣達、愛奇藝、暴風魔鏡、小鳥看看、小派科技、創維酷開、海信聚好看、創通聯達、億境虛擬、IDEALENS虛擬世界、努比亞、360手機在內的12家硬體合作夥伴,共同在VIVE WAVE VR開發平台為基礎,推出更多體驗更佳的產品。

在這些合作夥伴中,還包括努比亞、360手機等手機廠,宏達電表示,VIVE WAVE VR是一個開放平台,希望不同廠家投入,開發不同價位帶的產品,Vive Focus的定位則是一體機的高階產品。

[Home]


2017/11/15 2.2.1.2. 仁寶一接Apple Watch就獲利 梁次震笑說:得了便宜還賣乖 [ 電子時報 李立達]

蘋果發表Apple Watch 3,仍由廣達獨家代工組裝。

蘋果旗下智慧手表Apple Watch,從2017年下半起,仁寶加入組裝供貨,打破廣達獨家供貨模式,法人指出,Apple Watch組裝不易,廣達過去並未獲利,仁寶總經理陳瑞聰日前指出,仁寶強在製造,學習曲線短,因此並未無法獲利的狀況,媒體以此詢問廣達副董事長梁次震,他僅搖頭笑說,這是得了便宜又賣乖。

蘋果Apple Watch設計精細,且由於蘋果要求超高標準,廣達從Apple Watch第一代開始,就積極投入配合生產,無奈良率不高,法人指出,過去廣達在Apple Watch產品線,均未獲利,直至日前蘋果發表的Apple Watch3代,才開始獲利。

日前仁寶法說會,法人詢問有關Apple Watch的良率與獲利狀況,陳瑞聰指出,仁寶出EMS客戶的產品,從7月開始,到現在達到的良率,已經符合客戶期待,學習曲線相當快,是仁寶強項,他也強調,仁寶的穿戴式裝置產品線有獲利。

廣達14日召開第3季財報說明會,媒體關心穿戴式裝置的出貨狀況,梁次震不願針對單一客戶回應,僅表示,廣達看好穿戴式裝置產品,並且會持續投入開發,包括智慧手表與AR/VR/MR等產品,尤其智慧手表已經可以透過4G獨立運作,不用仰賴智慧型手機,將會發展更快。

至於針對友廠表示同個客戶的智慧手表,生產已經獲利,主因該廠的學習曲線短,梁次震僅表示,「它不會虧錢?再看看吧,要走長遠的路」。他也笑說,這是得了便宜還賣乖。梁次震表示,廣達陪同客戶開發智慧手表產品線非常久的時間,早在量產前,已經在積極投入,才有此成果。

蘋果於日前發表Apple Watch3代,備受各界看好,研究機構評估,若Apple Watch能夠繼續成長力道,累積銷量很可能將達4,000萬隻,累計銷售金額則上看143億美元,將成為蘋果第3大營運重心,而獨家供貨Apple Watch3代產品的廣達,從10月已開始大量生產。

廣達第3季營收為2,761.84億元,季增17.3%,年增23.5%,營業毛利為123.69億元,季增15.9%,年增0.2%,營業淨利為48.34億元,季增21.4%,年減18.7%,稅前淨利為58.68億元,稅後純益為39.95億元,較上季成長0.4%,較2016年同期成長1%,單季EPS1.04元。累計廣達2017年前3季合併營收來到7,394.64 億元,較2016年同期增加 17.6%,稅後純益107.66億元,較 2016年同期減少2.8%。每股EPS2.79元,較 2017年同期的每股EPS2.87元小幅衰退。

廣達第3季毛利率為4.48%,較上季下滑0.05個百分點,也較2016年同期下滑1.04個百分點,公司表示,主因第3季的產品組合,都是以高單價產品為主。第3季營業利益率為1.75%,反較上季增加0.06個百分點,然與2016年同期相較,下滑0.91個百分點。

廣達第3NB出貨量為1,150萬台,較上季增加8.5%,優於公司原本預期的5%,展望第4季,梁次震表示,NB出貨將與第3季相當,至於2018年,梁次震指出,NB整體市場仍將下滑,然廣達將會積極突破,然目前尚難給預估出貨量。

[Home]


2017/11/15 2.2.1.3. 宏達電首款一體機VR產品ViveFocus亮相 [ 電子時報 王君毅、涂翠珊]

對應VR一體機的發展需求,宏達電日前釋出將推出一體機VR產品後,14日首款ViveFocus於北京正式亮相,初期並將在大陸地區投入銷售為主,但目前相關上市時程與價格則仍未定。另外,對應自家VR一體機上市,宏達電先前與Google攜手開發的VR頭盔因無法對應年底聖誕假期前推出銷售,因此此產品推展時程將延後,短期內則將重心擺在自家ViveFocus推展為主。

宏達電虛擬實境大陸區總裁汪叢青表示,宏達電新款VR一體機ViveFocus採用AMOLED螢幕及高通驍龍835 行動VR平台,具備沉浸感、攜帶方便、多樣內容等應用特色,是首款採用inside-out追蹤技術,支援6自由度(6DoF),可實現大空間(world-scale)定位的高階獨立運作的VR一體機產品,且PC版本的HTC ViveViveFocus可在同一環境下互動。

而過去大陸市場內的VR一體機銷售雖然不佳,但汪叢青指出,過往VR一體機的需求疲弱與內容及體驗性不足有關,但上述瓶頸已經克服,相信經由更多樣內容與好的體驗性引領,能讓VR一體機產品有更好的需求性產生。

另對應ViveFocus推出,宏達電除推出新Vive Wave,作為提供行動VR內容開發商一更具整合性的平台外,宏達電也說,目前也已吸引上百家業者以Vive Wave平台投入相關硬體與應用開發;另外,對應教育市場,宏達電也推出Viveport 教育平台,讓ViveFocus可在教育市場得到更好的應用性。

此外,雖然宏達電有自家一體機產品推出,但宏達電同時希望能有其他硬體業者能採用Vive Wave平台推出VR頭盔產品,藉此擴大整體VR的生態體系。

再者,雖然日前宏達電也與Google等攜手導入一體機VR推展,但基於聚焦與資源集中等考量,目前宏達電與Google合作的一體機產品開發與推出時程將延後,目前將重心擺在自家ViveFocus推展為主。

而宏達電的首款一體機VR終端上市後,市場認為,考量宏達電現有HTC Vive功能與規格性仍位居市場領先地位,配合價格較低、更具行動性的一體機產品推出,將有利宏達電整體VR頭盔出貨量提升,同時讓宏達電VR生態圈體系建構更趨完整。

另外,隨著行動平台運算能力更為強大,5G即將於2020年進入商用運轉,且VR硬體終端的價位降低與使用方法簡便,已讓行動VR時代來臨,並成為整體VR硬體產品中最具爆發力的產品與區塊。經此,據統計,VR一體機的市場,除在2018年可達近600萬台的規模外,預估到2020年時,市場總出貨量可望進一步提高到近2,000萬台的規模。

再者,單在大陸市場方面,宏達電也說,據統計,2017年第3季大陸VR硬體的銷售額佔比仍以行動VR最大,達近50%左右的比重,另PC VR佔比則達近20%VR一體機則佔24%,然一體機可望成為成長最快速的產品線。

統合行動VR平台 宏達電推出Vive Wave

宏達電14日於北京舉行Vive開發者大會,對應宏達電首款VR一體機ViveFocus發表,宏達電亦宣布推出Vive Wave VR開放平台,藉此簡化行動VR內容的開發流程,並透過第3方的支援、標準及生態體系建立,讓Vive Wave VR能成為行動VR的主要開發平台。

宏達電虛擬實境部門副總裁鮑永哲表示,據統計,目前單大陸市場,即有超過400家以上品牌推出VR頭盔產品搶市,即便VR市場有多家業者競爭,但也因開發環境缺乏共通標準,反讓目前行動VR平台破碎化,長期而言將不利於VR產業發展。

他指出,雖然目前Google已有Daydream平台推出,但目前此平台在大陸市場仍無通行證,而OculusGear VR雖然兩者合作緊密,但其平台相對封閉,且無其他產品推出。

也因受上述VR平台破碎化、缺乏標準、不同VR硬體並不相容等因素影響,讓內容開發商投入內容創意的時間分配減少,多數精力投入不斷重複移植內容的作業為主,因此為解決此問題,並讓開發商可更專注於內容開發,從而讓行動VR內容品質得到更好提升,是宏達電推展Vive Wave VR平台的最大主因。

而新Vive Wave VR平台推出後,其已整合開發工具與服務功能,藉此加速第3方合作夥伴簡化行動VR裝置的內容開發流程,同時讓開發商可基於統一的開發平台和應用商店內進行跨硬體的內容開發與發行,以此提供行動VR市場更好的開發與應用整合性。

另外,鮑永哲也指出,新款Vive Wave VR平台具備內容移植容易、完整VR相關功能支援、支援不同款式的VR頭盔與VR配件等優勢,可為不同價位、不同種類的行動VR裝置設備帶來更一致的使用者體驗。

鮑永哲也說,此新平台推出後,為快速提高支援Vive Wave平台的硬體數量與應用程式內容,宏達電也說,目前包括愛奇藝、暴風魔鏡、創維酷開、創通聯達、努比亞、廣達電腦等業者,已承諾在未來推出的VR新品中,將整合Vive Wave及對應的宏達電Viveport平台。另外,目前全球有超過35個以上的內容開發商已針對Vive Wave打造行動VR裝置內容。

此外,在既有VivePort平台方面,宏達電也宣布其已與平台商Unity Technologies達成協議,為電腦和行動裝置端的開發者提供一鍵上傳Viveport功能。

其中,Unity將會把Viveport整合到Unity的內容平台中,並為開發者提供更便捷的下載Vive Wave VR SDK的方式;另外Unity也會將Vive的支付及VR廣告功能整合在開發系統中。

宏達電汪叢青:VR應用水到渠成 2018年更快速起飛

宏達電14日在北京舉行虛擬實境(VR)開發者大會,會中宏達電大陸區總裁汪叢青表示,隨著VR硬體、應用、生態圈更趨完整,預估2018年整體VR產業的發展性將可高於原先市場預期。

汪叢青表示,伴隨宏達電、Oculus、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Sony等業者的VR硬體終端陸續上市,2016年已成為VR的發展元年,而2017年起經由更多VR週邊、應用程式推出,也讓VR平台、應用程式與生態環境更為成熟。

汪叢青指出,即便近期市場對VR發展有所雜音,但事實上,從投資金額的角度計算,全球VR投資在2016年第1季創下高峰後,VR投資已在2017年第2季起重啟動能,顯見市場對VR後續的發展仍抱持高度信心。此外,在應用程式方面,據統計,截至201710月,目前全球已有6,000個以上的應用程式推出,當中SteamVR與宏達電的Viveport平台兩者加總,即已有近4,000個應用程式,而此也凸顯VR蓬勃發展與宏達電在平台發展領先的情況。

另外,相較於物聯網、智慧機器、機器學習、自動汽車等技術,VR相對成熟也跑在相當前面,並已是一可成熟進入量產與應用的產品。再者,伴隨支援VR3A級遊戲大作推出,首部VR電影也將在2018年上映,都有利於整體VR應用向上推展。

而經由高品質內容出現,新的VR硬體推陳出新,伴隨新應用與新媒體如VR電影、電視、新聞等出現,將可望進一步刺激消費者對VR的需求性擴大,如此也讓2018VR產業的市場規模,可望超出原先市場預期而有更蓬勃的發展性出現。

另外,在商用市場方面,除商展、網吧等使用外,隨著KTV、旅館、電影院陸續加入VR戰局,預計也有利整體VR的應用性提升。

而為在此市場續搶得先機,對宏達電而言,目前其內部在VR領域主要區分為Vive硬體、VivePort平台、Vive Studios以及 Vive X加速器4個部門,當中在硬體產品方面,據統計,目前宏達電的ViveViveFocus均在市場擁有最好的採購偏好度,領先聯想、愛奇藝、大鵬等業者的產品;另據統計,目前單在大陸行動VR市場,總計有超過400個以上公司投入VR產業發展,也讓標準與平台相當分散多樣,長期將不利VR產業經營,但宏達電針對行動VR應用的Vive Wave開發平台推出後,預計可替行動VR內容開發塑立新標準。

另外,Vive Studios目前在全球也是最活躍的開發與發行內容的單位,近期新款LA NoireDoomVR內容也將推出,也讓過去高品質VR內容不足的問題預估可很快解決。

AR發展將依循典型採用曲線

蘋果(Apple)Google相繼推出ARKitARCore等開發工具,試圖將AR領進大眾消費市場,為AR發展立下了新的里程碑。然而儘管AR遊戲、App正逐漸普及,但這不代表消費者也願意將AR裝置戴在頭上。AR頭盔、AR眼鏡若要打進主流市場,還需先克服成本、外型、功能、內容等各項挑戰。

TechCrunch網站報導指出,Snap FiltersPokemon GO等行動裝置上的AR應用,可說是為往後AR頭盔的發展鋪路。而AR發展就和其他所有顛覆性科技一樣,都遵循著創新者、早期採用者、早期大眾、晚期大眾,到落後者這樣典型的採用曲線。

AR眼鏡一開始的理想定價應與高階手機相仿,約在1,000美元以下,才能吸引早期採用者購買。隨著晶片技術不斷進步,電信業者可能會針對AR眼鏡提供補貼,或是開始以批發價格販售AR眼鏡,這時早期大眾與晚期大眾的購買意願也會提升。大規模的採用將可進一步壓低AR眼鏡的生產成本。由於AR裝置的數據使用量將大幅超越目前的手機數據用量,電信業者可望因此獲利。

早期採用者或許會願意為了功能犧牲外觀,但對大多數消費者而言,裝置的大小與重量將是左右他們是否願意使用AR眼鏡的重要考量。廠商需設法使用最先進的光學技術打造輕巧、時髦的眼鏡,並同時提供多樣化的功能。

此外,廠商也需在獨立式或外接式的AR裝置間做出選擇。以Beats耳機為例,如果眼鏡本身外型夠時髦、功能夠實用,消費者或許就不會在意透過手機或外接控制器操作眼鏡。

電池的壽命與效率是發展AR裝置的一大挑戰。MicrovastGridtential Energy等業者都在試圖重塑傳統的電池化學。電池技術的突破將對AR發展造成重大影響。

AR裝置的追蹤、影像覆蓋等功能,都可能讓處理器過熱。而這也是所有AR眼鏡業者急欲解決的問題。

隨著ARKitARCoreFacebookAR Studio陸續問世,不久後市場將充斥著各種具備AR功能的應用。理想的使用者介面將左右消費者對特定AR系統的忠誠度,並且也是AR能否打進主流市場關鍵。


宏達電將推出一體機VR14日首款ViveFocus於北京正式亮相,初期並將在大陸地區投入銷售為主,但目前相關上市時程與價格則仍未定。

廠商發展AR需面對不少挑戰,裝置外型便是其中之一。

[Home]


2017/11/15 2.2.1.4. 林百里:廣達將變成光學公司 投入AR眼鏡研發已2年 看好應用起飛 [ 蘋果日報 王郁倫]

蘋果傳出2019年將推出AR智慧眼鏡,與廣達(2382)光學布局方向不謀而合!廣達董事長林百里表示,投入AR眼鏡研發已經2年,看好應用起飛,需求越早發酵公司越有利,而Apple Watch 3量產也將使本季智慧穿戴轉虧為盈邁入回收期。

廣達董事長林百里表示,投入AR眼鏡研發已經2年,看好應用起飛。

智慧穿戴轉虧為盈

林百里表示,預期20205G上場將帶來數位通訊革命,除AI無所不在,廣泛收集大數據也會帶來科技的大轉變,他打趣表示:「廣達將會變成光學公司!」

他透露,AR眼鏡與光學技術相關,廣達投入AR眼鏡研發已經2年,期望以光學突破關鍵技術開發具成本優勢眼鏡。AR具有穿透性,戴久了不會累,所以應用更有意義,更貼近人類使用習慣,商業應用會先開始,隨後再跨入各多元應用。

廣達副董梁次震表示,第4季筆電出貨與第3季相當,但毛利率可望回升,展望2018年筆電產業還是預估有一點衰退,但緩和許多,廣達會力爭上游。非筆電營收已經達45~50%,包括智慧穿戴、雲端、AIOAll in One)電腦,未來還有AR(擴增實境)眼鏡。

3季每股賺2.79

廣達第3季每股純益1.04元,前3季每股純益2.79元,研發投資比去年同期增10億元,林百里表示,2020年科技業將有大跳躍的成長,廣達投入更多研發是必要之舉,同時也招進很多新人,為雲端帶來的大數據及人工智慧應用布局。

廣達目前也是微軟MR(混合實境)頭盔合作代工廠,梁次震表示,MRVR(虛擬實境)成本便宜,普及快,用的是LCD(液晶顯示器)螢幕,但AR則未必用LCD,可能是LCOS(矽基液晶)微投影將光機放在螢幕上端,讓晶片畫面放大成螢幕,由於AR應用更多,他樂觀認為2019AR眼鏡可望看見廣泛的應用,當然越早發酵更好,因為需求越早起飛對廣達越有利。

梁次震表示,現在其實就有AR眼鏡技術,但Hololense超過3000美元(約9萬元台幣)太貴,他認為低於1000美元才會普及。

[Home]


2017/11/15 2.2.1.5. 宏達電一體機 Vive Focus亮相 [ 工商時報 吳筱雯]

強攻VR消費市場,宏達電昨日在北京亮相不需要搭配PC或手機使用、專為中國市場設計的一體機Vive Focus,不過也因為宏達電選擇優先深耕中國VR市場,宏達電與Google合作、針對全球市場推出的VR一體機Daydream View 2,只能暫時擱置,無法按原計劃在今年底前推出,對此,Google表示,未來雙方仍將緊密合作。

受限於售價高昂,高階VR買氣不旺,三大高階VR陣營索尼PSVR、宏達電ViveOculus Rift都在第3季大幅降價,售價比高階VR便宜、不需要連接PC或遊戲主機使用、追蹤與顯示效果又有一定水準的高階一體機,被視為是VR能否重新吸引消費大眾目光的關鍵。

宏達電在昨日於北京登場的Vive開發者峰會中,正式亮相專為中國市場打造的一體機Vive Focus,宏達電表示,Vive Focus使用時不需要PC、遊戲主機或手機,也不需要傳輸線或電源線,亦不需設定、隨戴隨用,是一款為大眾市場所設計的VR裝置,從規格上來說,Focus除了採用高通驍龍835行動VR平台外,內建的兩個相機讓Focus能夠以inside-out追蹤、支援六自由度6DoF,可以在大空間內隨意行走,不過詳細產品規格、價格、上市日期則都未公布。

宏達電Vive中國區總經理汪叢青表示,Vive身為中國VR領導品牌,自從宏達電在6月宣布推出中國市場專屬一體機之後,中國市場對一體機的興趣直線上升,帶動一體機在中國的市佔率從上半年的個位數字,激增至第3季的24%、超過PC VR,可以看出市場對宏達電與一體機的信心,他並認為在內容與新的硬體設備推出下,2018VR市場將與今年不同,有機會出現大爆發。

然而,也因為宏達電決定聚焦於中國VR市場,在資源有限下,宏達電只能將今年5月才與Google共同宣布的一體機合作案Daydream View 2暫時擱置,宏達電昨日表示,不會如期在今年底推出Daydream View 2,而對於宏達電的決定,Google則表示與宏達電合作愉快,未來也將繼續緊密合作,為用戶帶來優質的VR體驗。

而在Google VR一體機另一個合作夥伴聯想方面,負責ARVRGoogle副總裁Clay Bavor的推特發文,暗示聯想與Google合作的VR一體機將能如期推出,也讓Google不至於因為宏達電的臨時抽腿,而在年底消費性電子銷售旺季中,在VR硬體產品上缺席。

廣達等12家合作夥伴加入 宏達電推行動VR標準Vive Wave

Vive在中國VR的高市佔率與完整生態系統,宏達電昨日在北京Vive開發者峰會中宣布打造跨平台、跨硬體、開放性的中國行動VR標準Vive Wave,以加速行動VR內容推出,吸引包括Pico小鳥看看、小派、愛奇藝在內的11家中國一線行動VR硬體品牌支持,以及代工廠廣達加入。宏達電在中國VR已跨足標準制定,成為VR界的Google企圖心不言可喻。

宏達電Vive在中國VR的市場地位不一般,宏達電Vive中國區總裁汪叢青在昨日於北京舉行的開發者峰會中表示,中國VR硬體有400多個品牌,其中又以Vive售價最高,但VivePC VR的市佔率卻能高達82%,而以甫落幕的京東雙十一促銷為例,Vive更是VR硬體銷量總冠軍。

至於VR內容平台Viveport已有1000多個應用與內容、吸引超過2.7萬開發商登入,Vive Studio則是最近1年來全球最活躍的VR內容發行業者,Vive X更是全球最積極扶植VR新創團隊的創新加速器。

中國VR市場雖然蓬勃發展,可也有其挑戰,在VR硬體品牌過多、不同品牌的硬體不相容下,市場過於碎片,使內容開發業者必須為了不同品牌的硬體而重複移植其內容,連帶減少優質VR內容的產出,而這對於中國VR發展相當不利。

宏達電推出瞄準行動VR市場的一體機Vive Focus,需要大量行動VR內容,宏達電決定以其在中國VR界的地位,帶頭建立中國行動VR標準,昨日在北京Vive開發者峰會中宣布Vive Wave

宏達電VR部門副總經理鮑永哲表示,Vive Wave的推出讓內容開發業者得以基於統一的開發平台和應用商店,進行跨硬體、跨平台的內容開發和發行,同樣的內容不必再針對不同品牌的VR硬體而重複移植,在跨平台方面,現有為Oculus GearGoogle Daydream打造的行動VR內容,開發商只需不到一週就可移植至Vive Wave並透過Viveport上架銷售,而在跨硬體方面,Vive Wave能夠支援Google Cardboard、手機VR與一體機。

Vive Wave成立初期的硬體合作夥伴,包括愛奇藝、暴風魔鏡、Pico小鳥看看、小派科技、創維酷開、海信聚好看、創通聯達、億境虛擬、IDEALENS、努比亞、360手機與廣達共12家硬體合作夥伴,不僅涵蓋幾乎所有中國知名的行動VR品牌,鮑永哲指出,代工業者廣達的加入,則讓規模較小的新進品牌能夠透過向廣達下單而進入Vive Wave

[Home]


2017/11/15 2.2.2.1. 諾基亞殷鑑未遠 高通仍未記取教訓 [ 電子時報 趙凱期]

高通的另類堅持,似乎正走上一條與全世界作戰的不歸路。

在高通(Qualcomm)婉拒博通(Broadcom)所提的1,300億美元收購案後,一個決定抵死不從,另一個開弓沒有回頭箭的意見不和戰爭,已正式進入各憑本事的第二實戰階段。

在博通游說法人股東時直言,高通目前所碰到的與蘋果(Apple)訟訴,全球各地公平會裁罰及權利金收取模式改變等問題,博通都已取得客戶端的信任,也可以在最短時間內讓所有的爭議及不確定性平息,高通的婉拒或許容易,但如何做到博通目前所開出的口頭支票,卻似乎困難重重。

在所有一連串的爭議都始於高通堅決要以整機收費方式來抽取權利金下,這種不盡公平也不太合理的訴求已成為全民公敵,若高通依舊決定堅持,那恐怕只會讓博通手上能握有的籌碼越積越多。

其實博通想收購高通的念頭,一切就從高通決定控告蘋果開始,在告客戶向來是全球科技產業大忌下,這種決定要拚到魚死網破的初衷,回頭想想,確實需要很大的勇氣。

也因為蘋果後來大動作的反制,甚至一路從美國告到大陸,沿途呼朋引伴來跟高通抗衡,在全球各地公平會也陸續針對高通以整機抽取權利金的方式表達有違公平原則的裁決下,遍地烽火的現況,確實讓高通很不好受,也讓博通有可趁之機。

在博通與下游客戶、背後股東及銀行團討論所有可行的解決方案後,就決定火中取栗,並一招就打在高通脖子七吋上,直言高通目前所有的難關都可以代為解決,重返榮耀也將是指日可待。

由博通目前所想出來的裁員減薪、產品及客戶調整、晶片價格回升等策略,高通本身也做得到,但博通連權利金收取方式也打算一口氣退回改用晶片價格作為計價基礎的模式,卻是高通很難拗回來的決策,偏偏所有的爭議、訟訴其實都由此而生。

除非高通願意跟進博通思惟,也改變權利金收取方式,否則,博通、高通雙方終需一戰的情形,將會讓高通在戰前,甚至戰時,都很難拉到客戶、股東啦啦隊堅決的站在公司背後。

而高通堅持Moden晶片專利金,必需以客戶終端產品成本作為計價基礎,再按比例收費的方式,在新舊客戶,各國主管機關紛紛打搶後,高通的另類堅持,似乎正逼迫高通走上一條與全世界作戰的不歸路。其實全球科技產業歷史上,也有不少千里之堤、潰於蟻穴的案例。

就拿諾基亞(NOKIA)21世紀前後,在全球及大陸手機市場呼風喚雨的情形來說,真正讓諾基亞開始踢到鐵板的第一次,其實是在大陸手機市場因華北、華南經銷商的不同訂價模式,出現一些可以套利的空間,迫使諾基亞祭出鐵腕稽查,讓不少大陸經銷商決定琵琶別抱,反而讓Android陣營順利站上智慧型手機的風口。

甚至是聯發科,也先後在2012年及2016年犯下智慧型手機晶片、Moden晶片規格明顯跟不上客戶需求的錯誤,讓聯發科前前後後都花了好一番手腳及代價,才讓公司營運表現順利見到止血效果。

在以整機抽取權利金方式已明白被塑造成舊世代產物,及違反公平競爭的原罪下,高通若真心想贏博通於這一役,這個與客戶最大的岐異點,勢必得找出解決方案;尤其在博通直言若成功收購,將全數放寬以整機抽取權利金的規定後,高通要想破這一局,或許要從打破心魔開始。

畢竟,和全球各地主管機關及客戶站在對立面的動作,不僅前無勝出案例,也完全扭曲高通過往要與客戶合作創新,並有效滿足客戶需求的初衷。若諾基亞前車之艦,高通後車仍堅持不師,那這一場因一件陳年專利權訟訴,如雪球般引發的公司經營權之爭,肯定可以寫成全球科技產業史上的另一本興衰經典教科書。

[Home]


2017/11/15 2.2.2.2. Counterpoint3Q17大陸市場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年減1% 惟300~399美元區間出貨量大幅成長24% [ 電子時報 茅堍]

2017年第3季大陸市場整體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年減1%

隨著大陸智慧型手機市場2017年第2季出貨成長強勁,許多品牌業者庫存都維持在高水平狀態。而為去化現有庫存,第3季各業者紛紛調整出貨強度,使得當地整體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年減1%

不過由於已有不少消費者開始選用中高階智慧型手機產品,當季售價位於300~399美元區間的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大幅成長24%,成長幅度遠高於其他售價區間。

調研機構Counterpoint最新報告顯示,第3季大陸市場OppoVivo智慧型手機出貨量雖然仍然呈現成長,但年增幅度已較2016年同期下滑。相較於OppoVivo出貨量成長趨緩,第3季華為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年增幅度(23%)則是高於2016年同期。

資料顯示,第3Oppo藉著R11的優異銷售表現,整體智慧型手機出貨佔比為18.9%,略高於華為與Vivo的均18.6%

小米則是藉著大陸市場對低階紅米4X系列與高階Mi 6的強勁需求,第3季整體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年增32%,以出貨佔比13.8%,名列當地第四大業者。

雖然小米已重返智慧型手機前五大業者之列,但該公司大部分產品偏向於低階機型,因此仍然需要藉著高階旗艦機型Mi Mix 2的銷售成功,才能產生光環效應,重新打造品牌形象。

至於出貨排名第五的位置,則是由蘋果(Apple)取得。第3季蘋果iPhone出貨年增17%,出貨佔比為10.0%

再就各不同價位區間智慧型手機出貨表現而言,資料顯示,第3季大陸市場除售價在300~399美元區間的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大幅成長24%,以及售價在100~199美元的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微幅成長4%外,其餘區間出貨量都呈現下滑。尤其是售價在200~299美元的出貨量跌幅最高,下滑了20%。售價在200~299美元,以及售價在500美元以上的出貨量也都下滑了15%,居次。

Counterpoint表示,大陸市場售價在300~399美元的智慧型手機出貨量會大幅成長,主要是因為中產階級已開始願意花費更多的金錢,來購買當地業者的較高階手機產品。

而在高階旗艦手機方面,如華為等大陸業者也將自家產品定位在蘋果與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之後,如此一來不僅可以打入高階市場,也能達成營收與利潤最大化目標。

就目前而言,大陸地區售價在500美元以上的智慧型手機市場前三大業者分別為蘋果、三星與華為。售價在300~399美元的前三大業者則是分別為OppoVivo與華為。

此外,在各不同價位區間中,華為均列名在前三大業者中。

 

[Home]


2017/11/15 2.2.2.3. 明年才是iPhone超級換機期 [ 工商時報 方歆婷]

蘋果供應鏈最強分析師郭明錤發表最新觀察指出,明年才是真正蘋果iPhone換機需求的超級周期,預測3款新機明年下半年出貨量達11.2億支,較今年下半年的78千萬支激增,正向看待蘋果與供應商明年營運動能,任何股價修正可能提供中長期進入點。

受到凱基投顧分析師郭明錤此番看法的激勵,多檔蘋概股昨(14)日一掃蘋概三兄弟同步遭MSCI調降個重的陰霾,TPK-KYGIS-KY12檔聯袂大漲1.297.23%以上。

郭明錤在最新的報告指出,明年下半年蘋果將推出3款新機,包括配備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的5.8吋和6.5吋機型,以及6.1吋的薄膜晶體管液晶顯示器(TFT-LCD)機種,預測3款新機均與iX相同,配備全螢幕設計與前置3D感測原深感鏡頭(TrueDepth Camera)。

對於「明年才是iPhone超級換機潮」的預測,郭明錤指出三大因素,包括下半年新機種可望準時出貨;配備全螢幕設計與3D感測機種有更多價格選擇,以及iX需求至明年上半年依舊強勁。

郭明錤對明年新款iPhone的出貨動能樂觀看待,預測3款新機明年下半年的組裝出貨量約11.2億支,相較於今年下半年的78千萬支成長幅度大,零組件備料則約1.41.6億組。

另外,2款新OLED機種以不同尺寸滿足高階市場需求,而新款TFT-LCD機種則針對中低階市場,預估介於649749美元的較低售價將成關鍵賣點。

郭明錤指出,明年下半年推出的3款新機種部分設計延續今年下半年的iX,蘋果與供應鏈有更豐富的生產經驗,因此,明年下半年可望準時出貨新機種;新機具備的整合優勢,包括全螢幕設計及3D感測等,仍顯著領先競爭對手,且新款TFT-LCD機種能引起更多中低階用戶的換機需求。

郭明錤預估,iX今年第4季出貨量為2,5002,700萬支,而明年第1季出貨可望季增3545%,i7系列與6s系列降價後的熱賣彌補了i8i8+明年上半年的需求下滑,因此正向看待iPhone明年全年出貨動能。

[Home]


2017/11/15 2.3.1. 新機效應尚未發酵 鴻海Q3財報三率三降 [ 經濟日報 尹慧中、詹惠珠、陳昱翔、余曉惠、李珣瑛]

鴻海昨(14)日公告第3季財報,毛利率、營益率、淨利率「三率三降」,毛利率降至5.83%,為近九年同期低點;稅後純益雖季增17.6%210.29億元,但仍是近六年同期低點,透露iPhone新機效應尚未發酵。

鴻海第3季毛利率、營益率、淨利率均不如去年同期,引發市場議論。鴻海主管解釋,單季營運相對去年同期偏弱,主要在產品組合的差異,以及今年缺乏去年美元貶值優勢,加上今年第3季相對第2季還有人民幣升值的負面影響。

至於蘋果新機效應如何,鴻海不願評論單一客戶訊息。市場普遍解讀,蘋果今年罕見同步發表三款機型並錯開銷售時間,從iPhone 8iPhone 8 Plus新機9月下旬才開賣,加上iPhone X113日發貨,對其主要合作夥伴將造成產品組合調整、旺季遞延的影響。

鴻海第3季稅後純益較去年同期衰退39.3%,每股純益為1.21元。受到第3季獲利年衰退幅度較大拖累,前三季稅後純益約670.76億元,年減16.1%,前三季也呈現「三率三降」,每股純益為3.87元,不如去年同期的4.62元。

法人指出,鴻海今年前三季獲利較去年同期衰退,全年獲利要扭轉為較去年正成長,端看本季iPhone X銷售狀況。鴻海昨天股價以小紅開出後隨即在平盤上下震盪,終場跌1元、收當日最低價1元,三大法人同步賣超,外資賣超逾9,700張,統計近七個交易日,外資僅買超鴻海一天,其餘都站在賣方。

鴻海財報顯示,第3季毛利率5.8%、季減近1個百分點、年減1.61個百分點。營益率1.7%,季減近1個百分點、年減2.18個百分點;淨利率1.95%,約與前一季相當,但年減1.27個百分點。

另一方面,鴻海第3季財報受產品結構調整、導致獲利不如預期之際,第3季業外收益64.31億元,相對亮眼,較第2季僅7億元、去年同期僅7.36億元,皆增逾八倍。

外界關注業外收益表現改善,鴻海主管說明,儘管第3季雖認列轉投資富智康損失,不過在戰略投資夏普收益穩步成長下,挹注整體業外表現提升。鴻海去年第3季業外收益偏低,主要是當時蒙受業外匯損,以及尚未開始認列投資夏普的收益等。

人民幣升值 墊高鴻海營運費用

以鴻海富士康為首的全球重要組裝製造廠商,在今年第3季同步遭遇大陸市場營運成本墊高的壓力,除了和碩面臨缺工與缺料問題,鴻海則遭逢人民幣升值帶來當地營運費用墊高的逆風。

由於蘋果主要製造廠商生產據點多在大陸,今年第3季人民幣相對第2季走高,對於當地製造的鴻海來說,遭遇成本墊高的因素包含折舊、人事費用皆受影響。

2015年時,人民幣趨向貶值,對於鴻海業外匯兌收益有加分效果,也帶來不少「意外之財」。不過近年來人民幣出現升值趨勢,分析師推估,人民幣升值逾5%、鴻海富士康毛利率將受侵蝕約0.5個百分點。

展望第4季,鴻海雖未評論毛利率走勢,不過市場預期,鴻海今年第4季在產品組合有別往年,在組合優化之下,單季毛利率有望是今年的高峰。

主攻小尺寸iPhone製造的和碩也以「第4季隨經濟規模改善毛利率」為目標,加上人工與人力配置上相對第3季改善,都是正面因素。

郭明錤:明年有三款新iPhone

凱基投顧分析師郭明錤昨(14)日出具最新報告指出,蘋果在2018年下半年會推出三款新iPhone,屆時將是iPhone換機需求的「超級周期」,正向看待蘋果與關鍵零組件供應商2018年營運動能。

郭明錤預測,蘋果明年下半年將會推出6.5吋與5.8吋的OLED機種,與6.1吋的TFT-LCD機種等三款新iPhone,這三款新iPhone均與iPhone X相同,配備全屏螢幕與TrueDepth Camera(前置3D感測功能)。

談到最受市場關注的3D感測器應用,彭博資訊引述消息人士說法指出,蘋果希望在2019年推出的iPhone後置鏡頭,裝上3D感測器,這意味未來iPhone前、後鏡頭都會有3D感測功能,有助擴大iPhone在擴增實境(AR)上的應用。

郭明錤預估,本季iPhone出貨量為2,500萬到2,700萬支;另外,iPhone 7系列與6s系列降價後熱賣,有望彌補iPhone 88 Plus明年上半年需求下滑窘境,至於明年下半年三款新iPhone問世後,至明年底前出貨量合計可達1億至1.2億支,遠比今年同期的7,000萬至8,000萬支出色,因應新機龐大的出貨需求,零組件備料估約1.4億到1.6億支的份量,供應鏈動能強勁。

郭明錤看好,2018年才是真正iPhone換機需求的「超級周期」,主要有三大原因:包括2018年下半年新機種可望準時出貨、配備全屏螢幕設計與3D sensing機種有更多價格選擇,以及iPhone X需求至2018年上半年依舊強勁等。

郭明錤說,明年下半年推出的三款新機種部分設計,將延續今年下半年iPhone X,蘋果與供應鏈已有更豐富的生產經驗,看好新機明年下半年可望準時出貨。

路竹LTPS 314億賣群創

鴻海昨(14)日宣布,將旗下路竹六代低溫多晶矽(LTPS)面板生產線以314.3億元售予集團內面板廠群創。這項交易鴻海損失約877萬餘元,但群創可藉此提升營收、產能及技術,並將LTPS面板全球面積市占率從2%大增到8%

法人認為,此交易有助群創搶搭鴻海順風車,未來順勢切進蘋果供應鏈。

鴻海與群創昨天舉行重大訊息說明會,由鴻海發言人邢治平、群創總經理暨營運長蕭志弘說明此交易案。

蕭志弘表示,隨著189全螢幕手機面板步入量產,產能消耗大增,下半年手機旺季正式來臨,終端備貨轉趨積極,a-Si面板的供需也將從寬鬆趨於緊張,群創第3季中小尺寸面積較上季成長27.7%,第4季仍有升溫趨勢。

蕭志弘指出,群創購買路竹LTPS廠具三大意義, 首先, 增加中小尺寸營收,讓各尺寸產品線更具均衡性,平衡電視產品的比重。其次,群創受限僅一座3.5 LTPS,月產5萬至6萬片,產能不足;路竹6 LTPS月產2.5萬片的產線加入後,全球面積占有率可望從2%增加到8%

第三,LTPSOLED miniLED及未來 uLED 技術的重要基礎,提高LTPS產能將有助於群創在高階手機產品技術發展。

鴻海201411月投資LTPS廠設備,當時主要為確保中小尺寸面板來源供應穩定,委由群創於其高雄路竹B廠生產LTPS液晶顯示面板,鴻海與群創投入各自優勢技術與資源,提升雙方對於全球高階中小尺寸面板及其相關產品製造的研發實力。

隨著中小尺寸供應逐漸穩定,鴻海策略也有所改變,認為群創亟需提升中小尺寸LTPS面板的設備維護效率及產能,以保持成長趨勢,因此啟動這次的交易。

[Home]


2017/11/15 2.3.2. 富智康黯淡 今年恐虧120 [ 經濟日報 林宸誼]

鴻海集團旗下在港股掛牌上市的富智康(FIH Mobile)昨(14)日公布今年第3季財報,營收37.4億美元(約新台幣1,135.5億元),年增122%;但淨利由去年同期獲利4,462.8萬美元,轉至虧損1.19億美元(約新台幣36.1億元)。

富智康於11月初發布獲利預警,表示受到新業務相關成本、投資印度Snapdeal投資減值及毛利率偏低影響,下半年虧損幅度將超過上半年1.99億美元,全年虧損恐將達新台幣120億元。

富智康今年前三季營收82.57億美元(新台幣2,507億元),優於去年同期41.14億美元;但淨利由去年同期獲利6,545.1萬美元,轉至虧損3.18億美元(約新台幣96.6億元)。富智康昨天收盤價港幣2.35元,漲幅2.17%,今年至13日止,富智康股價累計下跌2.34%

新浪香港報導,投行瑞銀今年8月發表研究報告,維持富智康「中性」投資評級,認為富智康最大的挑戰在於與諾基亞的新業務合作,富智康下半年增長動力,仍依靠低毛利的系統組裝、分銷業務。

瑞銀指出,行業競爭讓富智康業務備受壓力;與諾基亞合作重推諾基亞品牌手機步伐較預期慢,部分開支推遲至下半年。

瑞銀相信富智康資產負債表健康,現股價低於帳面值,該行認為要見到利潤率穩定下來,才可轉趨較正面看法。瑞信研究報告也對富智康維持「中性」評級。瑞信認為富智康需就諾基亞新業務相關投資及支出作減值撥備。

富智康於201611月向微軟行動事業(Microsoft Mobile Oy)收購功能手機資產(包括越南製造廠房)、以及與Nokia Technologies Ltd.HMD global Oy201612月就諾基亞品牌行動手機及平板電腦達成合作。富智康已發展諾基亞品牌功能手機及智慧手機的製造及輔助物流及銷售業務。

[Home]


2017/11/15 2.3.3. 美味生活社群 獲阿里注資 [ 經濟日報 黃冠穎、彭慧明]

看好全球華人料理的商機,全球華人料理影音社群「How Living美味生活」昨(14)日宣布獲得國際基金共同投資,包含阿里巴巴台灣創業者基金、美商中經合集團及心元資本共同參與400萬美元(約新台幣1.2億元)投資。

美味生活創辦人謝凱婷表示,資金將繼續用來擴充全球市場,目標是「做華人圈的瑪莎史都華」。

謝凱婷指出,下一步將在北京、矽谷成立公司,打造最大華人料理學習平台。

美味生活成軍兩年,累積超過1,000支自製料理影音,累計全球觀看數逾3.5億次,有來自台灣、大陸、北美、馬來西亞、香港等地的影音創作者,平均每月推出200支短影音。

美味生活在去年獲得心元資本首度注資1,000萬元後,加速發展腳步,開始製作「一秒變大廚」、「大師來上菜」、「美味生活選好物」、「百變生活」等多個直播節目,平均每集實際觀看數超過150萬次,每月流量可高達5,000萬人次,並策略結盟優酷土豆、今日頭條、騰訊、搜狐、愛奇藝等平台。

美味生活的主要營收來源有二,一種是今年開賣的網路商城,主打鍋具、調理機等生活提案商品,另一種則是廠商的置入節目。

謝凱婷表示,美味生活定位在快速學習、快速料理為理念核心的「料理學習平台」,希望建立全球華人料理生態圈,從數位內容IP、全球華人社群經營、整合線下料理教室、料理KOL(網紅)孵化器,以優質的內容整合內容電商和廣告客戶。

例如在大陸市場,美味生活與新三板掛牌的自媒體廣告公司微夢傳媒合資成立北京分公司,由微夢負責廣告運營,美味生活負責產出數位內容。

謝凱婷指出,下一步是「O2O數位料理學習」,有別於傳統的實體教室,美味生活串起網路、社群,將上課內容傳遞到世界各地,串起線下與線上學習。

中經合集團朱永光董事總經理表示,現在流行原創內容、「學習經濟」,美味生活掌握兩項特點,加上主打全球華人料理市場,整合影音、直播、社群、線上線下學習經驗、全球專業料理者(KOL)及電商零售的全平台模式,吸引國際創投注目。

阿里巴巴台灣創業者基金執行總監李治平指出,看好美味生活團隊打造「全球最大華人料理學習平台」,阿里巴巴集團生態系可望協助業者將料理學習經濟的商業模式,拓展到亞洲與全世界。

鳳梨稱波羅 美味生活接大陸地氣

「美味生活」是「矽谷美味人妻」謝凱婷(Katie Hsieh)創辦的飲食生活網站,早期運作類似部落客,在兩年前建立專業影音團隊,質感大幅提升,IP軟實力逐漸受到國際資金的青睞。

事實上,台灣近年出現不少服務業新創公司,從訂餐網站eztable、民宿訂房網站AsiaYo、食譜社群平台iCook愛料理、餐飲POS系統iChef等,都可嗅到新一波的革命浪潮。

美商中經合集團董事總經理朱永光表示,國際創新趨勢有四個關鍵字,分別是IP、影音、平台、O2OIP是最關鍵的競爭力,也是阻止對手進入的障礙;影音是行銷最有效的工具;平台是壯大生態圈的必要條件;O2O才能結合線上、線下的需求。朱永光指出,料理節目在北美、歐洲長期都有很好的發展,但華人圈缺乏高品質的內容,美味生活正好可以彌補空缺。

美味生活最大的優勢是「接地氣」,在台灣、大陸、北美、馬來西亞、香港等地都會依照不同的用語、平台特性,微調影音內容。

「例如鳳梨,在大陸就要改成波羅,根據當地市場修正用詞,內容才能接地氣」,美味生活創辦人謝凱婷表示,美味生活不只有簡體、繁體、英文等字幕,也會依據不同影音平台的觀眾喜好,製作直式、橫式或方形的螢幕,時間長度也會不同,以滿足不同的需求。

[Home]


2017/11/15 2.3.4. 廣達1.04元 低於預期 [ 經濟日報 陳昱翔]

廣達(2382)昨(14)日召開法說會,第3季每股純益1.04元,較今年第2季、去年同期每股純益1.03元持平,略低於市場預期。董事長林百里指出,筆電市場衰退速度已經趨緩,將積極搶攻非筆電業務,藉此提高毛利率。

林百里指出,第3季高單價筆電出貨比重較高,單季毛利率4.48%,季減5個百分點,預料本季毛利率將微幅回升;筆電出貨量則與上季持平,全年營運呈現持穩,明年已為客戶投入更多新產品開發,盼能開花結果,帶動業績持續走揚。

林百里表示,今年公司前三季研發費用約92億元,年增10億元,主要用於穿戴式裝置、雲端解決方案的開發,未來除筆電本業外,將鎖定ARVR、穿戴式裝置、大數據等領域,最快2019年會有產品提供給客戶,並開始貢獻營收。

廣達第3季營收2,761.84億元,季增17.3%、年增23.5%,稅後純益39.95億元,季增0.4%、年增1%

[Home]


2017/11/15 2.3.5. 政府頻頻送獎金與補助 反為新創事業埋下失敗種子 [ 電子時報 莊衍松]

政府檢討發現,政府近年鼓勵創業的相關計畫、競賽非常多,由於有許多政府提供的獎金和補助金可拿,反而導致新創團隊無法專心創業,埋下失敗的種子。

行政院提出「五缺」的解決方案後縱使爭議不斷,但行政院仍持續往前趕進度。14日又邀請國發會、經濟部、科技部、金管會高層官員密集召開「加速投資台灣專案會議」第4次會議,希望找出台灣創新創業環境面臨的困境與難題。政府檢討發現,政府近年鼓勵創業的相關計畫、競賽非常多,由於有許多政府提供的獎金和補助金可拿,反而導致新創團隊無法專心創業,埋下失敗的種子。

根據國發會整理的簡報資料,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早在201412月的工研院院士會議中就指出,台灣產業要成功轉型升級,必須要有數以萬計的新創公司。但政府舉辦創新創業競賽、鼓勵年輕人創業之後,台灣創新創業圈至今沒有估值達10億美元的獨角獸公司,而台灣新創團隊拿到的總金額甚至比印尼還少。

國發會分析,造成台灣創新創業失敗率高,除了找不到市場、資金很快用完、創業夥伴理念不合、產品設計不佳、找不到商業模式之外,吸引不到資金也是原因之一。整體來看台灣新創事業缺乏國際征戰經驗,市場範圍較為侷限,而且英語溝通能力普遍不佳。再者台灣有很多中大型企業,但台灣這些企業對與新創事業合作意願不高,也不太相信年輕人的新創事業能有多好的表現。此外,政府近年鼓勵創業的相關計畫、競賽非常多,由於有許多政府提供的獎金和補助金可拿,反而導致新創團隊無法專心創業,埋下失敗的種子。

除了上述不利因素外,目前全球獨角獸約214家,以美國的108家為最多,其次是大陸的55家。但台灣至今沒有1家獨角獸企業,這使台灣新創團隊在世界創新創業地圖上能見度不高,國際企業、創投、加速器及新創團隊也就容易忽略台灣。

而且台灣還有其他問題,例如新創事業出場管道不足,IPO及購併案例十分有限,這會使天使和創投業者縮手。據統計,2016年投資在台灣的新創資金只有新台幣104億元,遠低於日本的540億元、印尼的420億元、新加坡的357億元、南韓的270億元。也由於台灣新創事業不易取得早期資金,融資管道亦有困難。再加上欠缺外國人才參與,不利提升新創事業國際化能力。而台灣的創業家缺乏人脈、市場資源,最終導致多數創業皆以失敗收場。

而相關調查也發現,創新創業的資金應該要儘量來自天使投資或企業投資。但台灣企業對新創沒興趣,天使基金考慮風險與不易退場的情況下,也保守以對,造成台灣創業資本有高達95%是自有資金,一旦向親友借貸或家庭儲蓄的自有資金燒完了,因為一開始就沒有接受投資的經驗,要再另起爐灶幾乎不可能,夢想也隨之破滅。

僵化制度阻礙創新 政院:務必鬆綁法規釋放民間投資動能

行政院自2008年由劉兆玄擔任院長之後就開始推動法規鬆綁的工作,如今9年過去了,也改朝換代了,行政院長賴清德上任後仍然要做法規鬆綁,可見法規問題盤根錯節,歷經兩個政黨、7任閣揆,至今仍未達完善的地步,造成台灣經濟動能舉步維艱。行政院長賴清德14日指示,政府要如期完成預定鬆綁法規事項,並持續傾聽外界意見,積極檢討鬆綁阻礙企業發展的財經法規令函,確實提出讓人民有感的法規鬆綁成果,以加速釋放民間投資動能。

目前民調數字優於前任閣揆的賴清德表示,為落實政府「拚經濟」的決心及解決產業發展關鍵問題,927日啟動「加速投資台灣專案會議」至今,陸續討論提升公共建設及國營事業績效、推動民間參與公共建設、建置綠能屋頂,以及法規鬆綁等課題。上週他也親自召開5場記者會,向社會大眾說明排除產業投資障礙的對策。目的是希望政府與台灣企業家共同攜手合作,為台灣經濟發展共同努力。

賴清德指出,為了營造有利於創新創業發展的環境,在第3次會議已經請國發會報告新創法規調適平台,他多次呼籲各部會要合力建構新創發展的友善環境,讓台灣在國際局勢變動中,找出下一個發展利基,並落實蔡英文總統強調創新、就業的新經濟發展策略。

對於外界關切台灣已經居於落後的數位經濟現況,賴清德表示,台灣要能成功轉型為創新驅動經濟,就必須打造良好的新創投資環境。包括成立新創法規調適平台、完成外國人才專法及產創條例修正、選送人才至矽谷交流等。賴清德指示經濟部、科技部、外交部、僑委會善用海外人脈,並擴大引進國際加速器,積極協助新創團隊開拓國際市場。他也指示國發基金強化與國際創投合作,加強早期投資;另外金管會也應增加新創上市櫃彈性。

國發會主委陳美伶表示,法規鬆綁的工作要持續與各部會溝通。14日比較大的突破是勞動部同意最快11月底外勤人員可以不再以打卡的方式來證明出勤。過去外界誤解僅適用於記者、電傳工作者、業務員、汽車駕駛,才能免打卡,其實外勤工作者能以GPS紀錄、手機打卡、網路回報、對話紀錄等紀錄工時,不以打卡、簽到簿為限。

勞動部指出,過去勞基法細則規範,勞工若出差或在外工作可以實際工作證明工時。而根據「勞工在事業場所外工作時間指導原則」,在外工作勞工工作時間記錄方式,非以簽到簿或出勤卡為限,可以行車記錄器、GPS 記錄器、電話、手機打卡、網路回報、客戶簽單、通訊軟體等紀載。雇主如果遇勞動檢查時,可以提出這些書面紀錄,就不會被罰。

另外,針對職業安全衛生法規範,陳美伶表示也有突破,因為派遣人員流動人數難以統計,因此政府可以給予相關彈性,現在規定凡員工在300人以上的企業不得以特約方式約聘醫師和護理人員來照顧員工的身體健康,要放寬為300人以上的企業仍可以用特約的方式配置護理人員。

而在因應數位經濟來臨方面,陳美伶表示,金管會已經同意將開放更多網路投保險種、放寬保額和開放父母可為未滿7歲的子女投保旅行平安險。金管會預定11月底完成修正「保險業辦理電子商務應注意事項」,將開放更多網路投保險種、將保額放寬,開放父母可為未滿7歲的子女投保旅行平安險,簡化網路投保流程、增加更多驗證機制。

此外,金管會也預定在12月底前完成修正「電子支付機構資訊系統標準及安全控管作業基準辦法」。現行規範「使用者所擁有之生物特徵」的安全設計,是採用「直接驗證」方式,需由電子支付機構自行蒐集、留存及直接辨識使用者的生物特徵。由於智慧型手機都有個人資料,因此未來鬆綁後將新增「間接驗證」的生物特徵方式,由使用者設備(例如具生物特徵驗證功能的行動電話)蒐集、留存及辨識使用者的生物特徵,再由電子支付機構讀取該設備的驗證結果。

至於經濟部主管部分,陳美伶表示,11月底經濟部會完成修正「電業登記規則」。改變現行發電業申請有很多必備的條件,還要有地方政府機關同意函和金融機構融資意願同意書,未來統統不用。希望簡化行政流程,能縮短廠商投資的時間,爭取經營的時效。

[Home]


2017/11/15 2.3.6. 鴻海Q3獲利年減4成 每股賺1.21元 群創砸314億 向鴻海購買路竹面板廠設備 [ 蘋果日報 陳俐妏、吳秀樺、林文彬]

蘋果iPhone X良率拖累、人民幣影響,加上子公司富智康虧損,鴻海(2317)第3季毛利率、營利率分別降至5.83%1.73%,均是1年來新低,但夏普收益挹注,稅後純益季增17.6%、年減4成,每股純益1.21元。由於iPhone X已進入出貨高峰,市場仍看好將推升第4季營收,良率改善下也有利後市獲利表現。

iX初期陷良率瓶頸

鴻海集團進行面板資產的調整,群創(3481)為擴大LTPS(低溫多晶矽)技術布局,昨宣布以314億元向鴻海購入路竹6LTPS廠設備。鴻海則表示,這可提升集團資源使用效率,專注發展8K5G生態體系。群創總經理蕭志弘表示,調整後群創在全球LTPS面積佔有率可望從2%增加到8%

今年蘋果iPhone X 量產初期陷入良率瓶頸,直到10月量能才放大,且手機零組件缺貨都在等,導致第3季鴻海面臨與其他代工廠同樣的窘境,備料出貨延遲,加上人力成本提升,侵蝕了獲利表現。

另外,鴻海旗下富智康昨公布財報,雖然第3季營收為37.4億美元(1128.7億元台幣),年增122%,但虧損為1.19億美元(約35.9億元台幣),不如去年同期的獲利4463萬美元(13.5億元台幣),也是影響鴻海母公司財報的因素之一。富智康表示,毛利率偏低和供應鏈、存貨、客戶產品策略與外匯市場等因素,是該公司下半年虧損預料將擴大的原因。

人民幣升值成本增

鴻海第3季營收達1.078兆元,季增16.96%,年增0.33%,稅後純益210.29億元,季增17.61%,年減達39.29%,每股純益1.21元。而毛利率下滑0.98個百分點,年衰退1.61個百分點至5.83%。累計前3季營收達2.9兆元,年增0.71%,稅後純益670.76億元,年減16.05%,每股純益3.87元。

鴻海表示,第3季受產品組合及人民幣升值,導致成本增加。而與去年相比,去年第3季因美元貶值,較有利於毛利率表現。不過,夏普的相關收益第2季起均有認列,挹注業外表現。

[Home]


2017/11/15 2.3.7. 鴻海財報 iX來不及救火 Q3罕見三率三降 [ 工商時報 鄭淑芳、 袁顥庭]

蘋果iPhone X來不及救火,鴻海罕見第3季財報陷入三率三降的窘境,更出人意表的是,三率相較於去年同期,跌幅均超出一個百分點,其中毛利率更保六失敗。受到第3季拖累,累計前3季的三率表現也由正轉負,同樣呈現三率三降。

鴻海昨日公布第3季財報,營收1788.91億元,季增16.96%及年增0.33%,但單季毛利率、營益率以及淨利率卻跳水,只剩下5.83%、1.73%、1.95%,相較於去年同期的7.44%、3.92%、3.22%,均下滑逾一個百分點。即使和身處淡季的今年第2季相較,也只有淨利率微幅上升0.01個百分點。

至於獲利表現,鴻海第3季歸屬母公司業主淨利為210.29億元,季增17.61%,但年減39.29%;單季EPS1.21元,相較於第2季的1.03元略增,卻明顯落後去年同期的2元。法人指出,鴻海第3季合併毛利率和營益率較第2季下滑,主要是因為產品組合不佳,此外人民幣相對升值,使得成本增加也是原因之一。若與去年同期相較,就幣別來說,去年第3季美元相對貶值,則是去年毛利率優於今年的原因。

雖然鴻海第3季本業受到毛利率走低干擾,但業外部分表現還不錯,其中少掉了第2季增列旗下富智康(FIH Mobile LImited)的減損,再加上轉投資夏普的收益又成長,連帶帶動鴻海業外獲利水漲船高。

受到第3季表現不如預期影響,今年前3季鴻海獲利也受到壓抑,經結算,累計前3季合併營收29,763.48億元,較去年同期微增0.71%。另累計前3季歸屬母公司業主淨利為670.76億元,約較去年同期798.97億元減少16.05%,換算EPS3.87元。

鴻海籌錢 路竹LTPS設備賣給群創 314億現金入袋

鴻海籌錢大作戰,賣完股票又賣廠。鴻海宣布出售路竹6LTPS廠設備,交易總金額約314億元。群創總經理蕭志弘表示,在取得路竹6LTPS廠之後,群創LTPS面板產能增加3倍,市佔率也將增至8%,有助於集團在高階手機面板布局。

鴻海董事長郭台銘赴美簽約之後籌資動作一波接一波,被外界解讀為籌錢用來投資美國。郭台銘個人名義投資SIO國際控股公司在13日出售540萬股夏普股票,套現189.80億日圓(約新台幣51億元)。昨(14)日鴻海又宣布出售路竹6LTPS廠設備,將有314億元的現金入袋。

鴻海於2014年向群創租用路竹廠房投資6LTPS廠,該廠產能規模約2.5萬片,目前生產5.5吋~6吋的智慧型手機面板,由群創和深超的團隊共同營運。昨日董事會已通過交易案,設備鑑價約296億元,再加上吊裝費和運費,交易總金額約314億元,鴻海將認列877萬元的處分損失,至於移轉日期還在討論當中。

蕭志弘表示,目前群創只有一座3.5代廠,月產能約5萬~6萬片,在取得路竹6LTPS廠的產能之後,LTPS面板產能增加3倍,在全球LTPS面板的面積佔比可望從2%增加到8%。此外,可增中小尺寸面板營收,讓各尺寸產品線更具均衡。另一方面,LTPS技術是OLEDMiniLEDMicroLED等新一代顯示技術的基礎,提高LTPS產能將有助於群創在高階手機面板的發展。

[Home]


2017/11/15 2.3.8. 京東方10.5代線 提前投產 [ 工商時報 楊日興]

大陸面板巨頭京東方正在躋身世界頂尖之列,繼上月底提前量產成都第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後,京東方董事長王東升昨(14)日表示,旗下建設中的全球最高世代線——合肥10.5代線將在12月提前量產,實現京東方所布局的8K生態系。

新華社報導,京東方昨在武漢舉辦「2017京東方全球創新夥伴大會」,王東升在大會中透露,歷經2年的加快建設,原訂在明年投產的合肥第10.5TFT-LCD生產線將於今年12月提前量產,將帶領全球進入大尺寸8K的新時代。

京東方於2015年投資約400億元人民幣(下同),開始建設合肥10.5代線,該產線是目前世代最高、尺寸最大的液晶項目,主要生產65英吋以上的大尺寸超高清液晶螢幕,每個月能生產9萬片玻璃基板。

王東升昨在會中強調,物聯網時代已經來臨,成為第4次產業革命的首波浪潮,京東方將與合作夥伴在各領域聯手合作。王東升更提出「8425」行動計劃,即「推廣8K,普及4K,替代2K,用好5G」的口號,呼籲京東方的夥伴共同參與計劃,分享市場機會。合肥10.5代線正是京東方進軍8K領域的重要之作,新華社引述業內人士分析稱,合肥10.5代線整體設備的自動化、智慧化水準以及採用的核心工藝技術都達到業界的最高水平。京東方副總裁陳任桂表示,今年前3季,京東方在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筆電等產品的螢幕出貨量位列全球首位,電視螢幕出貨量列全球第2。待10.5代生產線量產後,京東方將能躍居全球顯示領域龍頭,完成由大陸領軍者到全球巨頭的轉變。

除了合肥廠外,京東方8月也宣布投入460億元,在武漢建設第2條第10.5TFT-LCD生產線。上個月底,京東方在成都的第6代生產線也提前量產。群智諮詢分析稱,預計2020年後,京東方在高世代(6代以上)液晶面板領域將成為全球產能面積最大的廠商。京東方A股股價在近期走至近年高點6.77元後,歷經調整,昨出現較大跌幅,收跌4.37%,收報6.13元。

京東方聯手阿里 靠電子標籤卡位新零售

大陸知名顯示器企業京東方並不僅滿足於做螢幕,其董事長王東升表示,要聯手產業鏈夥伴打造物聯網生態圈。其中,互聯網巨頭阿里巴巴大力推廣的新零售也被京東方視為重點,京東方昨(14)日宣布,與阿里巴巴、德國軟體巨頭SAP就打造新零售生態戰略合作簽約。

中國基金報報導,在「2017京東方全球創新夥伴大會」上,京東方宣布,要和如阿里巴巴等各類領域的夥伴合作,以顯示、感測、人工智慧、大數據4大核心技術能力,以及顯示和感測元件、智慧系統、健康服務3類業務形態服務客戶,打造京東方的物聯網戰略。

京東方的物聯網戰略中,很早就將新零售視為重點領域。今年6月,京東方宣布要收購法國零售數位化方案提供商SES-imagotag SA(簡稱SES),該公司以電子貨架標籤技術聞名。

當時京東方公告稱,希望透過收購SES互補雙方優勢,藉此成為零售物聯網解決方案的全球領導者,推動線上線下系統解決方案發展,並轉型入局「新零售」。

今年9月,京東方聯合阿里巴巴,在阿里投資的杭州西湖銀泰打造新零售智慧體驗館「HOMETIMES家時代」。

該體驗館便利用了京東方的電子貨架標籤系統,所有商品透過電子標籤可更新即時價格,電子標籤也和其他設備連接,對消費者的瀏覽喜好、購買行為等進行大數據分析,有助消費者獲得更好體驗,也有益商家調整經營決策。

據統計,20172020年間,全球電子貨架標籤市場將以每年30%的速度成長。而中國大陸的電子貨架標籤行業起步晚,有望成為該市場成長最快速的地區之一。

[Home]


2017/11/15 2.3.9. 林百里:5G發展將落後其他國家 公平會破壞台廠供應鏈 [ 工商時報 翁毓嵐]

公平會先前對高通做出高達234億元的裁罰,讓高通隨即暫停與工研院的5G小基站合作案,急得經濟部都跳腳。昨(14)日廣達董事長林百里直言,公平會破壞了科技產業好不容易建立的供應鏈關係,將台灣科技業重要的技術提供者摒除在外;至於未來台灣在5G發展上,他預期也會落後其他國家。

針對高通遭重罰一案,林百里表示,高通是很多台灣手機相關業者的主要供應商,對廣達也是很重要的技術提供者,他實在不曉得公平會用什麼理由指高通不公平,但公平會的做法,著實將台灣科技產業裡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供應圈給打壞。他指出,台灣市場小、必須靠外銷,如果把這些供應圈中重要的技術公司摒除在外,台灣無法在國際市場上單打獨鬥。

林百里預期2020年後將是5G的戰場,數位通訊的革命將把AI人工智慧的應用透過行動裝置帶到每一個角落,為科技產業帶來跳躍性的成長;他也直指,台灣4G起步落後很多年,5G也會落後,但還是能投入做5G相關產品,包括5G雲端裝置、IoT等產品發展機會,廣達都持續關注。

廣達在上一季度為投入開發明後年在雲端相關應用的新產品,招募許多新血,在研發費用亦增加10餘億元以上,產品範圍則含括雲到端、包括從大到小型的穿戴裝置、VRAR(虛擬實境/擴增實境)等。

副董事長梁次震表示,廣達至少從兩年前就投入智慧手錶前置研發作業,目前Apple Watch新品的推廣市況看起來也還不錯,他並坦言,現在產品並發展到可以獨立使用、不單靠藍牙連接到手機,預期未來穿戴裝置也將走往更容易連結其它裝置的方向。

廣達樂觀預估Apple Watch 3正式出貨後,將拉抬其智慧穿戴裝置組裝業務轉正獲利,展望明年出貨量也將續增溫。另一方面,仁寶日前亦釋出試產Apple Watch通過認證、明年智慧穿戴裝置業務不會虧錢,梁次震昨則說:「這是得了便宜還賣乖」,強調產品研發仍需靠長期技術累積才走得遠。

至於在VRAR的布局,梁次震透露廣達從前年起已開始投入AR智慧眼鏡的研發,俟機會成熟就會推出,最快2019年就能看到相關產品;對光學很有興趣、一直夢想能研發出可聲控的AR智慧眼鏡,笑稱廣達未來還可以成為光學公司;林百里則喊出全力支持他。

梁次震並進一步分析,目前市面上微軟推出的Hololense就超過3,000美元,太貴、賣不多又賺不了錢,他預估要推出價格低於1,000美元的產品,才能有機會銷售到經濟規模。

[Home]


2017/11/15 2.3.10. 4家面板廠 Q3狂賺193 [ 工商時報 袁顥庭]

4家面板廠第三季財報全數出爐,面板雙虎單季獲利仍然維持80億元以上的亮眼數字。彩晶(6116)、華映(2475)受惠於手機面板價格上漲,獲利也都有所提升,總計4家面板廠第三季獲利高達193.33億元,全年獲利可望寫下金融風暴以來高點。

昨日華映公布第三季財報,受惠於市場旺季、出貨攀高,再加上手機面板價格調整,本業營收、獲利都明顯成長。第三季營收約93.03億元,相比前一季成長22%,毛利率略增至16.92%,本業轉虧為盈,營業利益約7424萬元。另外還有匯兌收益、金融投資收益等業外收益挹注,稅前淨利約1.43億元,稅後淨利1.84億元,每股盈餘約0.04元。

今年手機品牌拉貨遞延,特別是當紅的189全螢幕面板,面板廠大多在第四季導入量產,因此第四季將是今年出貨高峰,手機面板價格也是緩漲的走勢。市場預期,中小尺寸面板廠華映、彩晶第四季營收獲利可望再攀高,華映也有機會終結連虧9年的窘境,全年有望轉虧為盈。

雖然第三季電視面板價格下跌,使得面板雙虎獲利下滑,不過友達上季淨利仍有82.24億元,群創稅後淨利約87.57億元,表現仍然相當亮眼。第三季手機面板價格調漲,出貨也大幅成長,彩晶第三季淨利倍增至21.68億元。總計4家面板廠第三季大賺193.33億元。

今年面板產業延續去年中以來的榮景,前三季獲利表現相當出色。群創今年前三季稅後淨利327.34億元,友達稅後淨利約266.05億元,彩晶稅後淨利約50.37億元,華映稅後淨利約32.09億元,總計4家面板廠前三季稅後淨利達675.85億元。、

第四季大尺寸面板價格持續緩跌的走勢,中小尺寸面板價格則是小幅上揚,整體來看,面板廠單季仍將維持獲利,市場預期全年獲利都可望創下金融風暴以來的高點。此外,面板廠近年來積極償債,負債比都是歷年低點,財務體質相當健康。

[Home]


2017/11/15 2.4.1. 長江存儲3D NAND傳捷報 大陸記憶體產業締新猷 有機會打破四大陣營獨霸全球市場局面 [ 電子時報 連于慧]

近期大陸紫光集團旗下長江存儲已成功研發323D NAND Flash晶片,有機會打破全球四大NAND Flash技術陣營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SK海力士(SK Hynix)、美光(Micron)∕英特爾(Intel)、東芝(Toshiba)∕威騰(WD)獨霸市場局面,撼動全球記憶體產業版圖。

大陸前仆後繼投入DRAM3D NAND技術研發,砸下的資金和資源相當可觀,且頻頻高薪挖角,企圖打破全球DRAM技術由三星、SK海力士、美光獨佔,以及3D NAND技術由四大陣營三星、SK海力士、美光∕英特爾、東芝∕威騰獨攬的局面。

由於記憶體技術研發難度高,專利又集中在歐美大廠手上,業界對於大陸發展記憶體計畫多抱持保守態度,然近期長江存儲在3D NAND技術研發進度超乎預期,跌破眾人眼鏡。

長江存儲是大陸三大記憶體陣營之一,有別於另外兩大陣營福建晉華和合肥睿力都是從事DRAM研發生產,長江存儲是大陸唯一3D NAND技術代表隊,更是紫光集團投入半導體產業的重量級代表作。

大陸半導體人士透露,長江存儲11月將323D NAND晶片置入SSD裝置內,進行終端產品測試成功,代表大陸3D NAND研發邁入新里程碑。長江存儲原本規劃12月底才提供323D NAND樣本,然該顆晶片樣本提前出來,且第一版就通過終端實測,象徵研發獲得重大突破。

半導體業者認為,研發是最難的一關,突破這個關卡之後,接著要觀察良率,因為測試用的3D NAND晶片是經過千挑萬選出來的,但未來要進入量產,勢必要達到一定的良率,確保每片3D NAND的可用晶圓數量,成本結構才會具有競爭力。

在產能規畫方面,業者透露,長江存儲已預定5,000片產能的機台設備,預計2018年第2季投入試產,進度快慢要看良率而定,一旦長江存儲3D NAND大量投片產出,可望打破全球3D NAND門票都掌握在國際大廠的局面。

事實上,長江存儲投入3D NAND技術研發還不到兩年,過去大陸NAND Flash技術研發主力是武漢新芯,其透過飛索(Spansion)技術授權,生產NOR FlashSLCNAND,長江存儲於20167月成立之後,購併武漢新芯100%股權,成為大陸記憶體研發及生產中心。

根據長江存儲先前揭露的計畫,323D NAND主要是技術打底的動作,大陸真正視為主流的是643D NAND技術,若大陸成功發展643D NAND技術,並全面大量投產,屆時將是大陸與三星、SK海力士技術差距拉近之時。

儘管目前三星、東芝、SK海力士都已進入64層和723D NAND技術,長江存儲現在才將32層技術研發成功,仍是落後國際大廠,但業者認為,3D NAND技術從無到有的難度十分高,只要32層技術研發確定可行,大陸下一步邁入64層技術並非遙不可及。

     

[Home]


2017/11/15 2.5.1. 凌華攜英特爾 快攻智慧工廠 [ 經濟日報 尹慧中]

工業電腦廠商凌華(6166)昨(14)攜手英特爾共同召開記者會,將以新品開拓智慧工廠,凌華董事長劉鈞也強調,在新設組織、轉型效益逐步浮現。

劉鈞指出,從傳統工業電腦硬體廠商轉型為軟硬整合發展,將數據採集結合工廠應用,兩年前併購英國軟體公司的效益逐步浮現。劉鈞也指出,新組織是設立IST的部門,主要是區隔傳統嵌入式硬體,開拓物聯網解決技術整合應用並延攬IBM華生實驗室菁英加入團隊。

[Home]


2017/11/15 2.6.1. 多晶矽猛漲 太陽能業叫苦 [ 經濟日報 任中原]

由於太陽能板關鍵原料多晶矽意外缺貨,過去四個月來價格大漲35%,使太陽能板製造業者的成本急升,獲利率猛縮。多晶矽缺貨的主因是中國改變環保法規,導致多家原料業者關廠。

多晶矽是從石英岩提煉而成。太陽能板業者使用鑽石排鋸將多晶矽削成薄片,再切割成四方型的光板,將陽光轉化成電力。

彭博新能源財經團隊的分析師指出,多晶矽漲價的主因為中國加強環保措施,又逢產量淡季。中國多晶矽廠商通常在夏季(68月)歲修,加上中國環保部關閉座冶金級矽(多晶矽半成品)製造廠,使缺貨更加嚴重,多晶矽售價從每公斤14美元漲到19美元。

太陽能板售價持續下降,但現在生產成本卻上升,已拖累中國太陽能板廠商的獲利。加拿大太陽能公司(主要在中國生產)及韓華新能源公司的獲利已大幅下降,大陸晶澳太陽能與晶科能源(最大太陽能板上市公司)也可能受影響。

加拿大太陽能執行長表示,誰也沒料到多晶矽價格會漲到這麼高;該公司毛利率已從第2季的24.2%,下降到17.5%,淨利不到分析師預估的一半。韓華第3季淨利也比去年同期劇減88%,因原料成本上漲。

中國與其他國家的貿易爭議,也使廠商難以從其他國家進口較低價的多晶矽,中國四年前對美國及南韓製高品質多晶矽課徵高關稅,變相強迫廠商購買內地原料。多晶矽各地的售價差異甚大。彭博資訊指出,10月全球平均現貨價格上漲到每公斤15.8美元,是去年7月來最高點。

[Home]


2017/11/15 2.6.2. 陸電動車設廠 有望解禁 [ 經濟日報 任中原]

中國大陸政府正在考慮恢復批准設立新的電動車廠,最快於明年第1季恢復,此將使福特(Ford)、特斯拉(Tesla)及一系列大陸本地業者,可望開始設廠生產。

彭博資訊報導,大陸發改委今年稍早時停發電動車新廠許可證,以抑制產能擴張。目前正在興建的車廠一年總產能超過200萬輛,因此當局仍擔心增產過速,但現在又打算重新考慮手上的數十件新廠申請案。

北京當局上周表示,將於明年6月前進行「試點」,允許外國汽車業者在大陸的自由貿易區內,獨資設立電動車廠,作為改革汽車工業政策的第一步。

消息人士透露,發改委正在修改現行的許可證批准辦法,並打算提高新進廠商的門檻。

中國20163月起共發出15張電動車生產許可證,包括萬向集團及大眾汽車,以提昇市場競爭,結果使一些電視及空調製造商也紛紛申請進入電動車業。其中包括福特及特斯拉等外國車廠。

[Home]


2017/11/15 2.6.3. 電動車免稅延長四年 拍板 [ 經濟日報 陳慶徽]

為扶植國內電動車,立法院昨(14)日三讀通過《使用牌照稅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明定延長電動汽車免徵使用牌照稅期限四年,同時增訂電動機車也可免徵使用牌照稅至2021年底。

此外,身心障礙者專用車輛本次也同時納入免徵牌照稅範圍。

依據經濟部評估報告,延長電動車輛免稅四年,預計因此新增加銷售5,795輛的電動汽車與17.1萬輛電動機車,增加營利事業所得稅稅收45億元,而扣除貨物稅、使用牌照稅、營所稅與營業稅收損失預估為37億元,整體稅收預計將增8億元。

另外,立院昨日亦三讀通過《不動產證券化條例》修正條文,明定未來公開說明書或投資說明書內容有虛偽或隱匿情事者,除發起人與負責人外等,如受託機構也將負擔連帶責任,無法依照原來條文以舉證方式免除賠償責任。

本案提案委員、藍委盧秀燕在提案說明中指出,在舊法中,不動產投資信託之發起人或委託人,並非對外招募受益證券或是招募資金之人,只是經由出售不動產取得資金;因此,提案修正不動產證券化條例,建議刪除不動產投資信託發起人、不動產資產信託委託人得舉證免責之除外文字,並就各自應負責之範圍做合理之限縮。對於此提案,金管會主委顧立雄回應,考量公開說明書內容來自各參與機構所提供之資訊,又各參與機構未必得確認其中資料之真實性,而公開說明書內容也並非全是由發起人所提供,因此金管會對於此修法方向表示贊同。

在委員會審查時,金管會建議,將條文明定公開說明書應記載之主要內容有虛偽或隱匿情事者,該條所列之人應就其所應負責部分,與受託機構負連帶賠償責任;同時明定受託機構不得以舉證方式免除賠償責任,以保障受益人合理權益。

[Home]


2017/11/15 2.6.4. LED Q3財報大翻身 [ 工商時報 李淑惠]

LED廠繼晶電(2448)財報翻身之後,其餘廠商跟進繳出亮麗財報,宏齊(6168)、鼎元(2426)獲利年增率巨幅成長429231%;榮創(3437)前三季順利轉虧為盈,有多家廠商第三季賺贏上半年。

由於大陸官方對LED產業的補助力道趨緩,加上國內LED廠近三年奮力轉型、部分舊線折舊攤提完畢,轉型效益逐漸反映在財報上。

晶電今年前三季EPS1.18元,超越預期的表現替第三季LED產業財報做了最好註解。根據各大廠公布的第三季損益表,宏齊、鼎元、榮創第三季均賺贏上半年,與去年同期相較獲利呈現飆速成長,目前以宏齊年增429%居冠。

宏齊第三季毛利率、營益率雙率雙升,落在24.42%、14.48%,營益率較去年同期遽增9.16個百分點,推升第三季獲利達1.27億元,年增429%、季增84%;宏齊旗下兩座廠計有新竹廠、香山廠,新竹廠已折舊攤提完畢,預估第四季折舊攤提降低效應持續發威,宏齊拚第四季衰退幅度在個位數以內。

鼎元近年轉向感測應用,第三季雖遭逢祝融,衝擊營收表現,不過單季獲利仍年增231%,EPS0.21元,已經超越上半年的0.13元,第三季營益率仍守住2位數。鼎元目前感測相關營收已接近一半,目前正擴建一座全新感測元件廠,目標在明年第二季投產,力拚感測元件營收過半。

佰鴻有4成營收重壓紅外線LED模組,自從縮減藍光LED轉投資事業高輝光電之後,營運包袱減輕,加上公司已經攻入美國波音的機艙照明供應鏈,今年力拼營收比重達5%,有利於產品組合,佰鴻第三季稅後純益達6,000萬元,寫下最近5季以來新高紀錄,年增28%、季增1.69%,單季EPS0.32元。

至於鴻海集團旗下榮創,伴隨第三季旺季效應帶動營收上演旺季水準,單季獲利1.05億元,季增515%、年增183%,寫下近10季新高紀錄,一舉彌平上半年虧損,今年前三季順利轉虧為盈,EPS0.61元。

[Home]


2017/11/15 2.6.5. 單晶龍頭隆基李振國:太陽能單、多晶片合理價差15美分 [ 電子時報 黃女瑛、莊衍松]

隨著多晶全部換成鑽石切割製程,單晶龍頭廠隆基董事長李振國認為,單、多晶片合理價差在每片15美分間。

2017年多晶矽晶圓製程轉換成鑽石切割(Diamond Wire; DW)後,成本有效下降,最受注目的是,未來單晶與DW多晶片每片合理價差範圍為何?單晶矽晶圓龍頭廠隆基董事長李振國從單晶PERC電池暨模組所創造的瓦數來推算,合理價差在15美分內,主要即是單晶矽晶圓讓PERC技術發揮相對佳的發電效益佳。

過往隆基打出單晶矽晶圓與多晶傳統砂漿(Slurry)矽晶圓每片報價維持在10美分內,也是透過成本結構來分析,與多晶報價維持最適距離,該策略為單晶創造穩定市場佔有率,也讓下游客戶端在多晶產品供不應求或報價過高時,多了另外選擇的機會。

不過,2017年上半單晶產品爆紅,全球單晶矽晶圓面臨供不應求、報價拉升,單、多晶的價差也遠超出10美分水位,讓下游客戶直呼不合理,單、多晶景氣呈現極熱、極冷反差狀態。單晶矽晶圓廠更積極擴充產能來滿足市場需求及維持創歷史新高的近4成市佔率。

2017年下半,多晶矽晶圓製程更快速從Slurry轉為DW取代,截至年底DW達多晶矽晶圓市佔率至少7成以上,預估2018年將由DW片來主導多晶市場,主要即是DW得以有效降低生產成本;而DW片成本競爭優勢,順勢搭上市況回暖,在下半年也達到供應不求、報價持穩。11月初單晶矽晶圓報價大幅向下修正,DW片報價仍不為所動。

李振國表示,在擴產效應的發揮下,單晶矽晶圓已經沒有缺貨的問題,這也是11月初調降價格的主因。若從單晶PERC電池暨模組所創造的轉換效率及發電瓦數來向上游推算,再把多晶黑矽製程成熟後,使電池暨模組的效率及發電瓦數拉升等要素全部納入。單晶矽晶圓與DW多晶片間創造的每瓦生產成本來評估,目前兩者的合理價差約在每片14~15美分。

11月初單晶片所調整的報價即是達到合理的價位,該水位的單晶PERC模組每瓦所創造的性價比已足以與多晶競爭。

面對市場至今仍樂此不疲追問單、多晶之爭到底誰勝誰負?李振國說,其實從多晶陣營積極跨足布局單晶產品,就可以看出未來的趨勢,目前看來單晶PERC的發展可望比早期預估的時間長,這也將拉後次世代N型產品的普及時間。

由於單晶矽晶圓在近2年產能倍增,從2017年初大陸總年產能約170億瓦到2018年底預估達到650億瓦,產能擴充雖然因規模化使成本降低,但是,所需材料的掌控與成本挑戰也是外界關注的焦點。

例如,單晶矽晶圓所需用純度相對較高的多晶矽,將會因為大陸政府對南韓料源雙反重審(Review)判決後,而使其成本不跌反升。李振國說,以傳出最嚴苛的從目前3%不到拉升至30%課稅率來評估。

實際上,大陸自製料源已有足夠能力得以供應單晶所需的料源,所以即使再限制境外料源輸入,短期促使大陸高純度料源供不應求,進而拉升整個料源報價水位,長期則因為境內料源積極擴產使其供需運作回規合理水位。但值得注意的是,由於單晶產品所創造的利潤空間仍優於多晶,所以,單晶相對有實力承受料源報價的波動,即使短期料源成本的拉升,單晶還是比多晶來得有承受力。

另外,單晶用的坩堝所採用的高級石英砂材料,同樣依賴美、日、挪威進口,單晶矽晶圓一旦大幅擴產,易出現材料被境外廠鎖喉的風險?

李振國不認同此說法,因為單晶用的坩堝已經都是大陸製,而石英砂進口不是單一來源所以難預見材料鎖喉問題。 另外,單晶技術亦早突破這些材料疑慮,主要是從2013年每根單晶棒要消化1個坩鍋,到目前4~5個晶棒才消化1個坩鍋,根本沒有該問題存在。

美國針對太陽能啟動防衛措施 官員:台灣亦受波及

經濟部國際貿易局14日約集台灣太陽光電產業協會及14家主要業者開會,研商因應美國「太陽能晶矽電池及模組全球防衛措施調查」。官員表示,美國川普(Donald Trump)總統依法須於2018112日前就防衛措施實施範圍與方式做出最後決定,台灣必須有所因應。

國際貿易局表示,依據美國海關統計資料顯示,2016年美國總進口太陽能總額約83億美元。馬來西亞、大陸、南韓三國輸美之電池及模組合計佔美國總進口63.1%。台灣雖僅佔3.22%,但輸美金額已達約2.7億美元,被美國列入名單內。

官員表示,本案經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2017517日發動調查並認定進口產品造成美國產業損害,之後又在20171113日向白宮提交建議措施之報告。美國川普總統依法須於2018112日前就防衛措施實施範圍與方式做出最後決定。

官員指出,ITC委員向白宮所提交之建議措施計有三種版本方案,包含於4年期間給予一定量之的關稅配額、調高關稅、採取拍賣進口許可證之的數量限制措施等。依據美國法律,在總統作出決定之前,美國行政部門需參照ITC委員所提出的建議措施,展開跨部會協商討論。包含台灣、南韓、大陸、馬來西亞等主要供應國均將受到美國措施的影響。

[Home]


Confidentiality Note
本郵件含有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機密資訊、或受法律保護之資料,唯有原發信人指定之收信人得閱讀或使用本郵件之內容。如您並非被指定之收信人,請立即將本郵件及所有附件予以刪除;請勿揭露、儲存或使用本郵件之任何資訊,並請您立即告知原發信人本郵件的傳遞錯誤。謝謝您的合作。
This e-mail transmission and any attachments contain information from Inventec Corporation. The information is confidential and/or privileged and intended to be solely for the use of the individuals or entities named in this e-mail transmission. If you are not the intended recipient, be aware that any disclosure, saving or use of the content of this e-mail transmission and attachments is strictly prohibited. If you have received this email transmission in error, please notify us immediately, and delete the e-mail and attachments. We greatly appreciate your cooperation.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雪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