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24 全球產業資訊

 1要聞

  1.1亞洲

   1.1.1. 掌國會絕對多數 仍尋求共識 安倍:不強推修憲  [蘋果日報]
   1.1.2. 安倍大勝 日股創30年新紀錄  [工商時報]

 2財經

  2.1國際

   2.1.1. 比特幣一路飆 大戶不敢上車  [工商時報]

 1產業相關

  1.1Cloud Computing

   1.1.1. 奧多比進軍銀行AI平台  [經濟日報]
   1.1.2. 元太攻智慧城 Q4營運火  [經濟日報]
   1.1.3. AI邊緣運算晶片商機爆發 半導體供應鏈搶進  台積電、精測、日月光、矽品布局高階製程  [電子時報]
   1.1.4. 英特爾跟進賽靈思爭食FaaS潛在商機  [電子時報]
   1.1.5. 量子運算:英特爾與QuTech合作 量子運算發展商用化  [電子時報]
   1.1.6. NVIDIA Volta GPU、智慧基礎建設:NVIDIA Volta GPU開始出貨 供應商陸續推出相容伺服器產品  [電子時報]
   1.1.7. 緊咬東南亞雲端市場 Google急起直追強化火力  [電子時報]
   1.1.8. 科技大咖看好AI「凸槌告誰」全傻笑  [蘋果日報]
   1.1.9. 中華電攜IBM 攻全球雲商機  [工商時報]

  1.2Smart Mobile

   1.2.1Wearable

    1.2.1.1. VRAR應用於日本市場難推動  [電子時報]

   1.2.2Smartphone

    1.2.2.1. 華為手機拔得頭籌 前3季出貨破1億支大關  4Q將猛攻海外市場 台供應鏈雨露均霑  [電子時報]
    1.2.2.2. iPhone 8銷售雖差 但在台仍奪冠軍  [電子時報]
    1.2.2.3. 高效信號處理架構為AR/VR普及應用鋪路  [電子時報]

  1.3IT Industry

   1.3.1. 蘋果瞄準生醫 訂十年大計  [經濟日報]
   1.3.2. 聯發科:明年仍有三星訂單  [經濟日報]
   1.3.3. 雙虎監視器面板出貨旺  [經濟日報]
   1.3.4. 半導體大咖看未來10 點名HPC、物聯網、車電  [工商時報]

  1.4Personal Computing

   1.4.1. 電競、挖礦需求火爆 NVIDIA今年賺飽緊盯供需  [電子時報]
   1.4.2. 惠普穩住列印與PC業務獲利攀升  [電子時報]
   1.4.3. 微軟藉Surface Book 2 揭櫫高階PC發展方向  [電子時報]
   1.4.4. DRAM看缺到明年 威剛從美、日搶貨  [蘋果日報]

  1.5Solar(Green Energy)

   1.5.1. Mazda宣布只做電動車 是盲從還是遠見?  [電子時報]
   1.5.2. 加碼投資電動車與自駕車 通用市值重新超越特斯拉  [工商時報]

[Home]


2017/10/24 1.1.1. 掌國會絕對多數 仍尋求共識 安倍:不強推修憲 [ 蘋果日報 張翠蘭、陳怡妏]

日本國會眾議院大選結果昨出爐,首相安倍晉三率領的執政聯盟斬獲逾總席次2/3的絕對多數,安倍篤定續任首相。分析指,安倍大勝後將力拼修憲,讓自衛隊合憲化,但這可能損及日韓、中日關係,不利於共同對付北韓。對此議題他承諾將「加深」國會討論,不會利用其絕對多數來強推修憲。

據大選最終結果,安倍的自由民主黨拿下284席,拿下單黨過半數,其執政聯盟公明黨獲29席,總計執政聯盟共獲313席,已超過修憲所需的2/3席次門檻。自民、公明兩黨下月1日將召集特別國會,組成第4屆安倍內閣。

挺修憲議席佔8

眾議員枝野幸男於選前創設的立憲民主黨獲55席,成第二大黨;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成立的希望之黨,表現不如預期,只獲50席。此次近80%席次屬於支持修憲勢力,但因各黨對推行方式、進程及議題等細節意見不同,如希望之黨雖贊成討論修憲,但指自衛隊有種種問題,拒與安倍共推修憲。

安倍昨在勝選記者會上承諾要解決日本兩大國家危機,將與美國、中國和俄羅斯攜手合作,「以強硬、堅定的外交手段,解決北韓飛彈、核子威脅」。他也誓言今年底提出因應日本人口減少問題的全面性計劃,包括投資教育、提高生育率和改革退休金制度。

日本民調4成反對

針對修憲議題,安倍指出決定修憲結果的不是國會,而是全民公投,他說這次選舉顯示修憲「獲得民意支持,不能說是不得民心」,將努力取得執政聯盟跟在野黨對修憲的共識,但未提出修憲具體時間表。安倍深知此議題敏感不能躁進,承諾將「加深」國會討論,不會利用其絕對多數來強推修憲。

修改《憲法》第9條對日本深具象徵意義,支持者認為此修文是奠定二戰後民主的基礎,但許多保守派視之為戰敗羞辱。最新民調指,40%反對修改《憲法》第九條、37%支持,反映民間對修憲意見兩極。

川普加強施壓北韓

日本政策研究大學院政治學家增山幹高認為,安倍能勝出,是在野勢力未能整合,而非選民傾向保守派主張。《日本經濟新聞》分析,「選民不認為在野黨有能力執政,選擇安倍,是他至少好一點」。共同社出口民調指,51%選民不信任安倍,顯示安倍此次雖然贏得選票,卻未贏得民心。

川普昨致電祝賀安倍,同意合作加強施壓北韓,雙方還約好下月5日川普訪日期間,將邀請高爾夫選手松山英樹一起打球。美國華盛頓學院國際研究學教授歐洛斯認為,美方對安倍修憲大計持保留態度,因會導致日本、南韓及中國的關係惡化,影響這些國家合力對抗北韓核威脅的努力。

【報你知】和平憲法

日本在二戰後頒布《日本國憲法》,第9條寫明放棄戰爭、不維持武力和不擁有宣戰權,因此日本僅有自衛隊,沒有軍隊,《日本國憲法》也因此被稱為「和平憲法」。但安倍晉三2012年再度出任首相時,表明想要修改戰後由美國制定的《憲法》,今年5月更提出要修改第9條,確保日本自衛隊的存在不再違憲,盼能在2020年實施。

[Home]


2017/10/24 1.1.2. 安倍大勝 日股創30年新紀錄 [ 工商時報 蕭麗君]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帶領的執政聯盟,在本次眾議院大選獲得壓倒性勝利,市場看好安倍將持續祭出措施來刺激經濟下,日股昨(23)日大漲逾1%,不僅指數衝上20年新高,日線連15紅更寫下30年最長連漲紀錄。至於日圓則持續走貶,兌美元一度貶破114大關,創下3個月新低。

慶祝安倍勝選,日股周一氣勢如虹跳空上揚,日經225指數終場再度收高1.11%、達21,696.65點,這也讓該指數締造連續第15個交易日收紅,創近30年來最長漲勢。

日圓兌美元則一度重貶0.5%,至114.1美元的3個月低點。日圓之所以選後仍維持弱勢,主要是受聯準會持續漸進式的緊縮貨幣政策,歐洲央行料從明年起也將縮減量化寬鬆規模,只有日本銀(央)行仍維持超寬鬆政策。

據周一開票結果顯示,安倍帶領的自民、公明執政聯盟共拿下312席、其次是立憲民主黨以54席成為最大反對黨。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的「希望之黨」開高走低,只獲49席;目前只剩4席結果未定。

安倍執政聯盟在這次眾院取得「超級多數」席次,讓他的「安倍經濟學」能夠持續推動,並有機會完成修改日本戰後憲法的目標。

這次選舉大勝,也確保安倍能繼續留任,成為日本現代史上在位最久的首相。

安本標準投資管理公司策略師巴瑟羅莫(Luke Bartholomew)認為,安倍提前國會改選的政治豪賭,事後證明是一大成功,他說「市場喜歡有遠大志向的強勢領導人」。

外界預期安倍勝選,意味將推動更多對市場友善的貨幣政策與經濟改革,至於日銀總裁黑田東彥續任機會料將大增。黑田東彥任期,將在明年3月底結束。

安倍自2012年上任以來,雖然激進的經濟政策有助就業市場大幅改善,日本經濟也漸有起色,但通膨仍始終在零附近徘徊,距日銀設定的2%目標還有很長距離。

日圓貶值受惠股 強漲

日本眾院選舉,執政聯盟取得逾三分之二議席,日圓昨(23)日一度急貶觸及114價位,創3個月來新低,安倍經濟學有望延續,對經營赴日觀光的航空、旅遊業,以及日本進口車、關鍵零組件、自行車等產業可望受惠,概念股如華航、長榮航、桂盟等昨天股價均強漲。

日圓貶值,市場偏多看待日股表現,而在台股中,除了有利於航空公司、旅行社等赴日旅遊成本降低外,向日本採購原料、零組件占比較高的半導體通路、面板材料及汽車、自行車等也成為一項利多。

日圓貶值受惠股昨日股價紛紛表態,包括華航、長榮航、裕日車、桂盟、美利達、洋華、明基材、奇美材、程泰、先豐、達邁、健鼎、立敦、台虹、華立、可成等16檔個股,漲幅約在0.363.56%。

可望受惠這波日圓貶值所帶動的旅遊風潮,華航、長榮航兩家航空雙雄不僅股價收紅,分別上漲3.56%、1.36%,法人也狂敲6,650張、2,553張。

因偏光片材料多以日圓計價,日圓貶值使偏光片廠除了成本降低之外,還可賺得匯兌收益,造福如明基材、奇美材等類股,獲利表現樂觀可期。

大慶證券投顧協理許博傑指出,目前正值賞楓季節,加上日圓貶值,增加民眾赴日出遊的意願,對於華航、長榮航、雄獅、易飛網等的旅遊業相關類股,都會帶來正面影響。

台日長期處於競爭環境下的工具機及被動元件等兩大產業,對日圓的升貶感受最為強烈。以工具機而言,特別是對下游廠商,因向日本購買零組件的報價降低、成本隨之減少,因此日圓貶值對工具機下游廠商來說為一項利多。

[Home]


2017/10/24 2.1.1. 比特幣一路飆 大戶不敢上車 [ 工商時報 鍾志恆、鄭勝得]

CNBC報導,比特幣行情正火紅,專門投資數位貨幣的對沖基金因此湧現,平均每周新成立2檔基金,包括比特幣等所有加密貨幣的總市值今年來暴增10倍至逾1,700億美元,只是主流的機構投資人因存有疑慮,仍選擇跟這個新興數位貨幣保持距離。

根據Coindesk報價,比特幣周一因獲利回吐賣壓拉回,盤中每單位報5,788美元,大跌3.3%。不過比特幣今年累計仍大漲近5倍,上周六更飆上逾6,100美元的天價。

儘管行情狂飆,但大多數機構投資人至今都未進場,機構法人的疑慮在於這個市場的法令規範不嚴謹、行情波動起伏幅度劇烈及缺乏流動性,整體投資風險太高。

比特幣是最主要的加密貨幣,自2011年以來每年表現都超越所有全球傳統貨幣,當中只有2014年例外。

許多投資人仍然認為比特幣是毒犯和軍火走私客等用來買賣的不透明和隱密的工具,因此避而遠之。

今年來新設立專門投資加密貨幣的對沖基金如雨後春筍般湧現,讓不熟悉加密貨幣市場的機構投資人,有一個潛在途徑去投入這個市場。

但在專門投資加密貨幣的對沖基金裡,當中大部分是相對小規模和沒有多少過往業績可回顧的基金。

基於這一層考量,全球大型退休基金、保險公司和大型共同基金等機構投資人仍然選擇不碰加密貨幣市場。

倫敦皇家資產管理負責資產配置的葛里漢(Trevor Greetham)說,雖然加密貨幣有可能繼續存在,但他們難以被分析,且波動幅度過大,有些甚至看起來像是一場騙局。

他認為投資多元化是好事,但不代表市場上出現這些投資工具後,就非得去投資不可。他強調機構法人喜歡的資產,是在報酬率或風險度等方面都有長期的統計數據可依循。

不過在加密貨幣問題方面,ETF Securities投資策略部主管畢達費爾(James Butterfill)說,對許多機構法人來說,加密貨幣市場的流動性問題是一大疑慮。

數位貨幣平台董事長莫海德:比特幣可望躍升熱門投資資產

美國財經媒體CNBC報導,數位貨幣交易平台BitStamp董事長莫海德(Dan Morehead)指出,比特幣與其他數位貨幣潛力無窮,未來可望成為投資人投資組合的熱門資產。

莫海德日前出席加州舊金山的索恩投資大會(Sohn Investment Conference)時表示:「比特幣將徹底改變貨幣與金錢的定義。若真是如此,那未來前途無量,大家一定都想把數位貨幣納入自己的投資組合裡。」在場與會者多是投資經理人與資產配置專員。

莫海德指出,比特幣對傳統貨幣帶來的衝擊,正如網路電話(VoIP)奪走大型電信公司在通訊的主導地位一樣。網路電話是一種利用網際網路通訊協定(IP)的語音通話技術。

比特幣背後的區塊鏈(blockchain)技術,造就其他數位虛擬貨幣的發展,像是以太幣(Ethereum)與萊特幣(Litecoin)等。

莫海德指出,在區塊鏈為基礎而發展出世界裡,比特幣這類虛擬貨幣持有者獲得其中95%的收益,而數位貨幣交易平台的收益占比卻極小。舉例來說,加密貨幣交易所Coinbase的估值僅約15億美元,而比特幣的市值卻超過700億美元。莫海德表示,對於投資人而言,「這樣的現象非常值得玩味」。

莫海德同時也是Pantera Capital的創辦人,這是一家以區塊鏈技術為主的投資公司,也是比特幣最大的機構投資人。

許多華爾街銀行家唱衰數位貨幣未來發展,並質疑其投資風險太高,其中摩根大通銀行執行長迪蒙(Jamie Dimon)甚至指稱比特幣是一場「騙局」;相較之下,莫海德今日這番評論顯得相當樂觀。

[Home]


2017/10/24 1.1.1. 奧多比進軍銀行AI平台 [ 經濟日報 林昀嫻]

奧多比(Adobe)正為銀行業引進人工智慧(AI)平台,讓業者採用AI和機器學習技術,以提供客戶行銷分析和自動客製化的服務。這家美國軟體大廠還推出多項結合數位經驗與實體分行的技術,重新賦予實體銀行的意義,而不至於被數位潮流淘汰。

奧多比去年率先推出AI平台-Adobe Sensei(取自日語的老師),協助銀行業者透過資料分析來洞悉業界趨勢,並為客戶量身設計特定產品。

奧多比金融服務業策略部門主管楊格(Christopher Young)表示:「AI和機器學習可幫助銀行看到人類無法自行從資料發現的部分,藉此與客戶有更好連結。」

楊格指出,Sensei會利用「異常檢測」的功能,在銀行應用程式(App)內傳送運作效能的通知,例如程式缺失或表現良好均會通知,也會提供分析。

楊格表示,銀行也可以利用AI工具依據個人需求調整網站產品的呈現,以依據個別客戶偏好來帶進流量。例如,?豐銀行已在實驗一項技術,可提升在網站表現良好的特定產品,最後也使該產品客戶數大增109%

此外,奧多比也推出多項新技術,例如在實體銀行結合數位經驗的特色,利用AI對銀行或App的內容自動格式化,藉此與實體銀行的螢幕相容。另一項「依據地點的個人化服務」,則是當客戶踏進銀行時,根據客戶的地理位置傳送通知到客戶的手機,包括如何使用新服務的指示。

科技巨頭砸大錢徵才

經常以股權做為酬勞的矽谷新創公司,在延攬人才上向來比科技巨頭更具優勢。如今為了爭奪物稀為貴的人工智慧(AI)人才,Google等科技大廠祭出高薪搶人。

科技大廠正在AI身上下重注,寄望的產品包羅萬象,從具臉部掃描功能的智慧手機、電腦化的健康照護到自駕車。這些科技巨擘為追逐未來,不惜砸大錢禮聘AI頂尖人才。

彭博23日報導,剛畢業的博士生及博士學位以下只有幾年經驗者,這類典型AI專業人才年領30萬至50萬美元薪資及公司股票。

AI界有名大咖,在四或五年間可獲數百萬或數千萬美元薪資和公司股票。這些AI專才可在某個時點續約或重談合約,像極了職業運動員。據一份法庭文件,Google旗下自動車部門負責人之一的李凡道斯基在跳槽至其他公司前,總共領走1.2億美元的獎勵金。

蒙特婁Element AI獨立實驗室指出,不到1萬人具處理重要AI研究能力,AI人才短缺促使其身價水漲船高。據Google旗下AI實驗室最新資料,400名員工平均每人年領34.5萬美元。

[Home]


2017/10/24 1.1.2. 元太攻智慧城 Q4營運火 [ 經濟日報 蕭君暉]

元太(8069)智慧站牌系統繼出貨倫敦、新加坡與中國大陸後,將出貨美國與日本市場;智慧卡出貨法國後,則將出貨到南韓,搶攻智慧城市商機,其中智慧卡將是今年業績成長最大的新產品,加上新款亞馬遜電子書陸續出貨,預期第4季將進入全年最旺的一季。

亞馬遜剛推出最新版Kindle Oasis電子書,配備7吋大螢幕,將為元太第4季業績增添成長動力。元太9月營收16.91億元,第3季營收47.91億元,是15季以來新高,法人預期,第4季將進入全年最旺季,營收展望看好。

元太第2季毛利率衝上40.13%,第3季與第4季營收規模持續放大,法人認為,毛利率有望再創新高,挑戰2014年第242.28%的歷史高點。

元太董事長柯富仁表示,物聯網(IoT)興起,全球各國都在積極打造智慧城市,元太的智慧站牌系統繼出貨新加坡、倫敦與大陸後,將再出貨美國多個城市,日本也是很大的市場。

柯富仁說,東京將在2020舉辦奧運,日本政府全力發展智慧城市,對日本來說,智慧站牌不僅應用在城市,更多是應用在郊區,主要是郊區的公車班次不多,因此很在乎班次的準時,而且站牌不能用電,電子紙的省電特性,搭配太陽能系統,對日本來說很重要。智慧站牌還可推送廣告,透過電子紙直接換廣告,也節省人力成本。加上日本發生地震與海嘯次數頻繁,透過智慧站牌,也能發送公共安全訊息。

[Home]


2017/10/24 1.1.3. AI邊緣運算晶片商機爆發 半導體供應鏈搶進  台積電、精測、日月光、矽品布局高階製程 [ 電子時報 何致中]

半導體供應鏈業者紛競逐邊緣運算晶片市場商機。

在全球軟、硬體大廠力推下,人工智慧(AI)世代已揭開大旗,除了核心超級電腦外,減輕雲端中心運算負擔的邊緣運算(Edge-computing)崛起,由於邊緣運算晶片的複雜度與智慧型手機應用處理器(AP)不相上下,半導體業者看好將是台積電7奈米先進製程另一大主力應用,晶圓測試卡業者中華精測將全力提供支援,日月光、矽品等業者亦將透過扇出型封裝爭取全球IC設計業者布局邊緣運算晶片商機。

在人工智慧時代,具備高效能運算能力的超級電腦作為雲端中心,而邊緣運算端則可以配置在各地的智慧工廠、企業等。邊緣運算為分散式運算架構,可將應用程式、數據資料與服務的運算,由網路中心節點移往網路邏輯上的邊緣節點來處理。

半導體業者表示,邊緣運算可將完全由雲端中心處理巨量資料的狀況拆解,切割成較小且便於管理的部分,分散至各地邊緣節點,未來各類物聯網(IoT)終端裝置比較貼近於邊緣運算端,藉以加速資料處理、傳送及減少延遲,且大數據的處理能夠更接近資料源。

全球晶片業者紛看到邊緣運算商機浮現,包括聯發科、高通(Qualcomm)、海思、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英特爾(Intel)、蘋果(Apple)等,甚至特殊應用晶片(ASIC)設計服務(IP)等業者皆積極布局,手機AP與邊緣運算晶片將同步邁開大步迎接AI時代,晶片業者透過與系統及軟、硬體大廠如Google、亞馬遜(Amazon)、阿里巴巴等合作共創商機。

半導體封測業者認為,邊緣運算最被看好的應用領域是企業端,可將資料預先處理,直接在企業、智慧工廠當地處理資料,因此,邊緣運算晶片製程技術將與旗艦智慧型手機AP不相上下,這也是半導體10/7奈米先進製程繼手機應用之後,另一個擁有量能的應用領域。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本身就具有手機AP整合扇出型封裝技術(InFO)優勢,專業封測廠日月光、矽品亦可提供Fan-out PoPFan-out MCM製程,切入邊緣運算晶片封測市場;晶圓測試、IC測試板大廠中華精測也看好2018年攜手台積電搶入7奈米製程的商機將爆發。

半導體業者表示,全球IC設計業者紛將搶入各類邊緣運算晶片,特別是因應企業、工業及車用端等,傳統雲端運算將物聯網裝置蒐集到的數據,透過網路回傳至雲端處理,再把結果回傳,容易有網路中斷、時間長、反應慢等問題。

未來自駕車等次世代汽車逐步上路,各式感測器傳送的大批資料,若全交給傳統雲端中心來運算,恐將因時間延遲而造成安全問題。因此,隨著AI世代包括大數據、雲端資料中心及自駕車等應用持續推進,邊緣運算將扮演半導體供應鏈有機會衝出量能的應用領域。

 

[Home]


2017/10/24 1.1.4. 英特爾跟進賽靈思爭食FaaS潛在商機 [ 電子時報 楊智家]

雲端服務對傳統PC及汽車等產業領域業務正迅速形成變遷影響,如「即服務」(as a Service)這類雲端服務已對傳統PC伺服器硬體供應商銷售形成影響性,「汽車即服務」(Caas)概念同樣對汽車產業傳統銷售模式思維形成衝擊,這也讓汽車產業再也不能忽視「即服務」的影響性,如今這股「即服務」風潮可能將再吹向晶片產業,讓「現場可編程閘陣列(FPGA)即服務」(FaaS)成為新興資料中心雲端應用。

由於這塊市場尚未成形、但未來成長規模可望龐大且速度可能很快,這對英特爾(Intel)及賽靈思(Xilinx)FPGA供應商而言自是一潛在可開拓商機,將值得關注英特爾及賽靈思在這塊領域競爭及發展動態,而欲進軍這塊領域的業者認為若要在這塊新興領域立足,與英特爾結盟有其必要性,有助強化對賽靈思的競爭力。

根據科技網站EE Times報導,英特爾近日宣布阿里巴巴集團旗下阿里雲的加速即服務(Acceleration-as-a-ServiceAaaS)採用英特爾FPGA技術,與此同時,從PLDA集團分拆的法國Accelize公司也投入發展「即服務」商業模式,開發出雲端FPGA-AaaS,其概念即為協助亞馬遜(Amazon)及阿里巴巴這類雲端服務提供商增加採FPGA的運算實例,為客戶的應用提供客製化硬體加速服務。

Accelize近日也宣布結盟英特爾,要讓主流開發者更易於近用FPGA程式設計,Accelize也認為若要建立自有FPGA-AaaS市場,與英特爾結盟將是必要之舉。Moor Insights & Strategy高效能運算(HPC)與機器學習(ML)資深分析師Karl Freund認為,英特爾也將需要與Accelize的結盟關係,因英特爾希望獲得與賽靈思競爭的更強大實力。

產業分析師視FaaS仍在亞馬遜、阿里巴巴、百度及微軟(Microsoft)等雲端服務業者這塊市場發展上的早期採用階段,賽靈思目前以其AWS F1走在市場前瞻,英特爾則試圖追上賽靈思發展腳步。Freund認為當前FaaS市場仍相當小,也許最多只有幾百萬美元市場規模,並認為微軟是至今資料中心加速市場中FPGA技術最大採用者,但仍未開始作為服務形式出售,不過預期這類服務未來可望出現1年成長達5倍的規模,主要由機器學習(ML)、影視內容及基因組學驅動。

顯然如今FPGA供應商正朝新興FPGA服務市場進軍,Freund稱賽靈思已出貨產品給亞馬遜、阿里巴巴及百度等雲端服務提供商,英特爾進軍速度稍微有點晚,部分原因與英特爾14奈米產品落後於賽靈思發展速度有關,不過英特爾似乎打算追趕賽靈思腳步,預期將相當積極搶食全新雲端設計商機。451 Research首席分析師John Abbott認為,難以預測未來FPGA市場規模會有多大,不過英特爾認為,到了2020年將有高達3分之1雲端提供商採用FPGA伺服器節點。

在雲端加速市場,目前繪圖晶片(GPU)無疑是市場領導產品,FPGA仍無法比擬,Abbott指出,這是因為GPU已建立起生態系統,且在高階開發工具領域擁有更廣泛的可用性,不過預期部分這些加速架構將改採FPGA,未來幾年預期更小、更專業化的服務提供商將以更專門的垂直市場產品進入這個市場,法國雲端公司OVH即很好的例子。

Abbott也認為,Accelize結盟英特爾將協助建立強大的跨產業生態系統,如果英特爾不希望是這樣的結盟關係,英特爾也可能收購Accelize來維持自有競爭力。但若英特爾要從事Accelize所做的業務,可能將需要開放其工具給替代的加速架構,包含NVIDIA、安謀(ARM)及超微(AMD)等競爭對手,但預期英特爾不太可能做出這類讓步。

[Home]


2017/10/24 1.1.5. 量子運算:英特爾與QuTech合作 量子運算發展商用化 [ 電子時報 楊智家、劉慧蘭]

英特爾預計量子運算有可能增強未來高性能運算的能力。

當前不論學術界或科技產業均可見投入量子運算技術開發,但要將量子運算實際導入商用化仍有一段路要走,不過英特爾(Intel)最新宣布與荷蘭共同合作夥伴QuTech,成功測試小體積17量子位元CMOS超導展示平台晶片,宣稱要以此將量子運算技術更貼近於商用化發展,寄希望於自身在製程技術上的強大優勢,能夠因此追上甚至超越競爭對手。

根據科技網站EE Times等媒體報導,英特爾近日已將這款17量子位元CMOS超導展示平台原型樣式,提交給研究合作夥伴QuTechQuTech將以一套量子演算法測試這款平台原型樣式,藉以證明這款平台設計是否具備商用化相關性。英特爾與QuTech投入量子運算技術發展的合作關係始建立於2015年,當時英特爾投資5,000萬美元與QuTech合作開發先進量子運算技術。

雙方的研究目標藉由結合英特爾的CMOS設計與製造專業,以及QuTech在連結、控制以及偵測多重、糾纏量子位元的專業技術,加速開發商用化可用的量子運算電腦。此外,雙方的研究團隊也正從事於兩項並行研發計畫欲優化量子運算價值,分別是在英特爾的300奈米CMOS製程開發出自旋轉量子位元製造流程,以及上述超導原型樣式的封裝技術進展。

英特爾指出,透過這項全新封裝系統,這款晶片原型樣式可藉由一項支持完全錯誤更正、改善良率、提升性能的架構,實現17量子位元的量子運算技術水準。對此英特爾量子硬體主管Jim Clarke指出,英特爾量子運算硬體發展時間仍相對短,不過卻正在快速前進中,好比是美國政府過去的阿波羅(Apollo)登月任務幾年內就有快速進展般,英特爾與QuTech的合作也是對商用量子運算領域快速前進。

英特爾新興技術研究總監Jim Held指出,與QuTech的合作計畫在於為量子演算法組裝一個完整的軟體堆疊,從量子位元操作到所需的軟硬體架構,以及量子運算應用本身。2016年時英特爾打造了一款42量子位元的大規模量子位元模擬器,此後再延伸至45量子位元,並運行於英特爾超級電腦中,因此英特爾擁有了一個可用於開發量子軟體的平台,能夠在英特爾量子硬體準備商用化時同時投入使用。

英特爾宣稱其量子電腦架構,解決了D-Wave SystemsGoogle實驗室(Google Labs)IBM、微軟實驗室(Microsoft Labs)Quantum CircuitsRigetti Computing以及美國國家標準技術研究所(NIST)等其他投入量子研究的團隊多年來遇到的問題。

英特爾位於美國奧勒岡州(Oregon)Components Research團隊、以及位於亞歷桑納州(Arizona)的組裝測試及技術開發(Assembly Test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團隊,合作共同設計晶片及封裝技術,最小化量子位元之間的射頻(RF)干擾。

報導指出,當然英特爾的17量子位元超導晶片只是一個概念的證明,相比之下如D-Wave2017年已躍升至1,000~2,000超導量子位元水準,用於解決採用量子退火(quantum annealing)的商用化優化問題。英特爾則表示,該公司選擇17量子位元作為證明其表面代碼錯誤糾正計畫的最小所需數量,宣稱能以空間多工(spatial multiplexing)擴充成為商用相關的量子電腦。

英特爾致力打造量子電腦 目標達成或需8~10

英特爾同時研發數種量子位元技術,希望早日實現通用量子電腦的商業化。

隨著科技不斷進步,英特爾(Intel)GoogleIBMD-Wave都想成為第一個開發出通用目的量子電腦的廠商,但這是一條充滿荊棘而且昂貴的道路。日前英特爾發表了內含17個量子位元的單一封裝設計,為該公司與合作夥伴QuTech共同研發的成果。

根據The Next Platform報導,QuTech是自荷蘭Technical University of Delft大學和應用科學研究機構Toegepast Natuurwetenschappelijk Onderzoek (TNO)分拆出來的一間量子運算公司,2015年,英特爾投入5,000萬美元與QuTech結盟,希望加速本身的量子運算發展。

目前Google正在測試一款20個量子位元的晶片,預計年底前開發出49個量子位元的晶片,而D-Wave則已達到1,000個量子位元的規模,但英特爾認為D-Wave系統的通用性不夠,不適合商業化。

英特爾量子硬體主管Jim Clarke表示,英特爾企圖打造的是一台通用目的量子電腦,與其他競爭者不同的地方在於,英特爾聚焦多種量子位元類型,第一種是與GoogleIBM和新創公司Rigetti Computing類似的超導量子位元,同時英特爾也在開發矽自旋量子位元,並使用極低溫的先進封裝改善量子位元的效能,並著重於其擴展性。

如同許多人在意處理器上的電晶體數量或核心,對於量子晶片上的量子位元數量也十分關心,但這只是其中一部分,英特爾實驗室新興科技研究主管Jim Held指出,英特爾希望設計出正確的系統,然後將其擴展為強大的量子電腦。量子運算面臨一些物理挑戰,而超導量子位元更加棘手,為了維持量子的疊加狀態,需要將這些類比元件保持在極低的溫度環境中,但仍能與機架中的控制電子接觸。

Clarke表示,基於商業化考量,英特爾對擴展性更感興趣,這款量子晶片的互連不如Omni-Path複雜,也不太具有擴展性。

疊加讓單一量子位元可以同時代表2種不同狀態,而量子糾纏(Quantum Entanglement)則允許狀態隨量子位元數量增加而線性提升,互連並非用來維持量子位元的量子狀態,而是監控、維持那些狀態並糾錯。量子位元的狀態非常容易遭到破壞,Google2年前曾提出量子電腦最終可能成為傳統平行運算超級電腦的加速器,用來糾錯和監控量子位元,英特爾也這麼認為。

超導量子位元的脆弱特性可能是英特爾研究自旋量子位元,以及利用更標準化的半導體製程打造更容易穩定狀態的量子電腦晶片的原因之一。因此英特爾與QuTech合作的主要目的應該是建立一個測試台系統與可移植的軟體堆疊。

HeldClarke都認為還需要8~10年的時間才能實現通用量子電腦的商業化和大規模營運。

量子運算具變革潛力 進入人類生活可望快於預期

塞車徒增社會及環境成本,量子運算強大運算能力有助及早預測、減少發生機會。

量子電腦位元由於能夠同時以「又01」的狀態存在,與傳統運算的位元只能非01的狀態不同,因而能夠執行非常複雜的運算,例如可在數秒內就移除數百萬個軟體代碼,以讓更可靠的飛機、汽車、核磁共振掃描器等產品能夠更有效率的生產,因此也讓量子運算導入醫學、汽車、智慧城市等應用領域蘊含更多可能性,可望驅動量子運算在未來更快速滲透及改變人類日常生活,帶來更多新想像。

根據Futurism網站報導,如在汽車領域,福斯汽車(VW)正在開發能夠提前45分鐘就先警示駕駛前方將遇到塞車的量子運算平台,能夠較缺乏快速分析及準確預測城市交通各類不同現象處理能力的傳統運算,提供更快速的處理效能,藉此有助政府進行交通行車管控,減少塞車問題產生,進而有助減低空氣污染與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並可降低都會區民眾罹患氣喘等疾病的機率。

量子運算也可與新興物聯網(IoT)技術結合,協助打造各類廣泛的智慧城市應用。如可在大城市中行駛的各輛計程車中導入物聯網技術,藉此將各計程車蒐集的行車在地化資訊傳送至特定資料庫中,讓量子電腦能夠進行分析,進而能了解該城市交通流量狀況。智慧城市將可以量子運算分析上述蒐集而來的資料,用以決定該於城市內何處安裝公共充電站等設施。

量子運算也可協助更準確預測未來需求。以智慧城市為例,城市均可能面臨停電及限電等問題,這些問題均包含數十個變數,部分原因可能出在公用事業仰賴於有限的歷史資料及傳統運算模型來分配電網升級所需預算,但若能透過量子運算提供更多不同區域未來用電增減需求的分析,將有助在分配各區域電網升級預算上做到更有效益的分配,進而有助避免部分區域供電不足導致的限電及停電問題。

在醫學領域,科學家也正積極透過量子電腦來分析微生物,藉此能夠製造出新的疫苗,藉由量子電腦將有助優化以減少不必要的副作用產生。部分科學家認為,量子電腦對於實現突破性預防及醫療保健治療協定起至關重要的作用。

量子運算具備改變世界的潛力,兩年前全球已有7,000名研究人員投入這塊領域,據麥肯錫(McKinsey)分析師預估,合計投入這塊領域的預算達到15億美元,隨著材料科學等相關領域技術持續進展,此一量子運算領域投資規模就是為何量子運算更接近實際日常生活應用的時間,可望比多數人所想像還快的原因,或許3~5年、而非必須等待10多年以上就會見到成果。

[Home]


2017/10/24 1.1.6. NVIDIA Volta GPU、智慧基礎建設:NVIDIA Volta GPU開始出貨 供應商陸續推出相容伺服器產品 [ 電子時報 劉慧蘭]

機器學習要求更高的運算力,主要供應商紛紛推出支援Volta GPU的伺服器。

NVIDIA5月發表了性能強大的Volta架構Tesla V100 GPU加速器,並提供PCIe插槽及SXM2模組兩種形式。經過數個月等待,OEMODM廠商終於能將這顆搭配HMB2高頻寬記憶體的複雜處理器,安裝在自己的伺服器內。

根據The Next Platform報導,NVIDIA將第一台內建Volta處理器的DGX-1V伺服器,出貨給位於麻州的臨床資料科學中心(Center for Clinical Data Science),伺服器搭載2個英特爾(Intel) Xeon處理器和8Volta晶片,支援電腦斷層及核磁共振影像分析等深度學習應用。與前一代使用Pascal加速器的DGX-1P相比,Volta的單精度與雙精度算術性能提升了18%,半精度算術則提升80%

日前NVIDIA在大陸舉行的GPU技術大會上宣布,阿里巴巴、百度及騰訊都會將Volta GPU加速器新增至其基礎設施,這三大巨頭不只使用Volta支援內部AI工作負載,如語音、文字、影像和視訊辨識,甚至搜尋及推薦引擎,還會在公有雲上提供只想租用不想購買GPU的客戶擴張式運算技術(augmented computing)

NVIDIA表示,包括聯想、浪潮和華為在內的系統製造商正使用其HGX-1參考架構,打造超大規模平台,台灣廠商如廣達、鴻海與緯創,估計也在生產HGX-1機器,供應Google、亞馬遜(Amazon)等超大規模資料中心。

Facebook擁有自己的Big Basin伺服器設計,適用SXMSXM2形式的PascalVolta GPU加速器,並支援NVLink 1.0NVLink 2.0互連。微軟(Microsoft)也有相容GPU加速器的自家Project Olympus第二代雲端基礎設施,採機架系統設計而不是Open Cloud Servers的刀鋒式伺服器。

執行機器學習需要極高的運算力,因此伺服器廠商對於能出售搭載Volta GPU加速器的系統十分興奮。例如戴爾(Dell)PowerEdge C4130系統便支援4PCIe插槽或SXM2/NVLinkVolta GPU加速器。慧與科技(HPE)雖無法支援SXM2插槽的Volta加速器,但其Apollo 6500伺服器則可支援至多8PCIe形式的Volta V100sSupermicro的四款伺服器也被點名要求支援VoltaPenguin Computing也推出同時支援Skylake XeonVolta加速器的系統,以及相容PascalVolta GPUHanswellBroadwell機器。

IBM伺服器將搭載NVIDIA Volta GPU 加速拓展AI應用

IBM預計2017年底推出搭載POWER9Volta晶片的伺服器,提供無速限的AI平台。

在這個以資料為中心的運算時代,各式AI應用的崛起是許多硬體工程師職涯中難得一遇的機運,從現實角度來看,無速限的頻寬是實現無限制軟體與演算法創新的必要條件,能夠終結無止盡等待電腦或網路就是最佳的產品或服務。

根據Inside HPC報導,IBM Power Systems開發副總裁暨OpenPOWER基金會會長Brad McCredie表示,NVIDIAVolta GPU晶片加上IBM Power Systems伺服器使用的NVIDIA NVLINK高頻寬互連技術,提供從事機器學習和深度學習以及需要處理巨量資料者最接近無界限的平台。

McCredie表示,IBM4年前開始設計POWER9晶片,一開始考慮的是開發人員、資料科學家以及研究人員,以及大量頻寬、吸收和分析巨量資料集以及協調任何加速器數量和組合等基本能力,好讓電腦變得無形。

目前隨處可見的英特爾(Intel)系統幾乎都是以昨日的架構設計,並非針對自由流動數據、串流感測器和隨時開啟的演算法定義,這樣的系統對充滿資料的世界來說幫助不大,而且可能成為AI應用發展上的限制。

不過這卻提供了硬體工程師機會,提供許多受到大數據和AI工作負載啟發,定義新運算環境的替代方案。McCredie表示,搭載POWER9晶片的伺服器是針對加速運算而打造,可以發揮Volta圖形處理器的潛能。

新伺服器除了搭載POWER9Volta晶片,還採用第二代NVIDIA NVLINKPCI-Express 4、記憶體一致性(Memory Coherence)技術、以及前所未見的內部頻寬。不過硬體只是其中一部分, PowerAI之類的軟體則整合了開放原始碼、AI工具以及IBM Research開發的Vision及分散式深度學習(Distributed Deep Learning)軟體。

IBMNVIDIA在新技術方面的合作將首度於美國能源總署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的Summit 超級電腦,以及加州大學勞倫斯利物浦國家實驗室(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Laboratory)Sierra超級電腦中亮相。

NVIDIA發表推論加速器TensorRT 3 可編程並支援所有框架

NVIDIA不只開發GPU晶片,也推出參考架構,結合軟體、開發工具和硬體,提供客戶可節省成本的端對端解決方案。

物聯網(IoT)時代來臨,從汽車、監視器、停車收費表、大樓設施及其他事物都與網路連結,進而產生大量資料。想要手動處理如此大量的資料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因此多數大型雲端(Web-Scale)公司已將人工智慧(AI),例如語音辨識、自然語言處理、即時翻譯、預測服務和語境推薦視為創造新服務的方式。

根據Network World報導,日前NVIDIA在其GPU技術大會上發表了號稱可提升推論性能,並降低成本的TensorRT 3加速器,能夠將複雜的網路最佳化與編譯,達到AI推論的最佳效能。TensorRT3的作用如同AI的中介軟體,讓資料可以通過任何框架,執行並傳送至GPUNVIDIA擁有完整的GPU產品範圍,方便用戶根據應用類型和需要的處理速度做選擇。

許多資料中心並沒有足夠能力處理AI的推論部分,也就是將訓練完成的能力套用至新的資料集上,Facebook的圖像辨識和亞馬遜(Amazon)的推薦引擎都是很好的推論範例。

NVIDIA不只開發晶片,更以架構方式,將軟體、開發工具和硬體結合,提供端對端的解決方案。執行長黃仁勳在專題演講中表示,在NVIDIA GPU上運行的TensorRT 3,其翻譯性能比以CPU為主的系統強150倍,圖像辨識快40倍,可替客戶節省巨額成本,提供品質更好的服務。

NVIDIA在會上還介紹了DeepStream SDK,可提供即時的低延遲視訊分析。視訊推論是智慧城市的重要部分,但也可用於娛樂、零售和其他產業。另外NVIDIA的加速運算軟體平台CUDA也已升級至第9版,主要針對該公司的高階GPU產品Tesla V100 GPU加速器進行優化,適合用於AI、高效能運算和VR等圖形密集應用。

大陸伺服器大廠華為、浪潮和聯想也正以NVIDIAHGX參考架構,以及其GPU運算技術和設計指南開發資料中心的GPU加速系統。由於微軟(Microsoft)Facebook使用的也是HGX架構,意謂亞太地區組織也能使用和領先雲端業者相同的GPU伺服器。

因應快速變遷的世界,未來的市場領導者將會是擁有最多資料和技術解讀資料的組織或機構,而實現這項目標的核心就是以GPU為基礎的機器學習和人工智慧。

[Home]


2017/10/24 1.1.7. 緊咬東南亞雲端市場 Google急起直追強化火力 [ 電子時報 劉欣欣]

Google在企業雲端市場雖然起步較慢,但也準備在東南亞市場急起直追。

Alphabet旗下公有雲端運算服務Google Cloud Platform(GCP),將強化進軍東南亞的火力,準備將服務對象擴大到新創公司及規模較大的企業。

根據馬來西亞媒體Digital News Asia報導,Google雲端業務亞太地區總監Rick Harshman在雲端大會(Google Cloud Summit)第三站新加坡受訪時宣布,Google雲端業務每年付費逾50萬美元的大型客戶數量年增3倍。

Harshman表示,隨著開發者、程式編寫人員及軟體公司對Google的服務越來越感興趣,Google在亞洲市場與另外兩大競爭對手亞馬遜Amazon Web Services和微軟(Microsoft)分庭抗禮的地位日益穩固。

Google雲端大會在東南亞備受矚目,Harshman也表示很驚訝新加坡站有多達2,000人出席,在前一站吉隆坡出席人數也達到1,400人。

Harshman強調,Google內部看好雲端業務的巨大商機,相信目前全球只有5%的公司已經加入雲端行列,Google真正的競爭對手不只是其他雲端服務供應商,而是仍然經營自有資料中心的企業,Google的目標是吸引這些公司成為Google的客戶。

Harshman在會後受訪時指出,雖然Google過去有所落後,但進軍東南亞的決心無疑,2016年更大舉投資基礎設施,包括增設資料中心及新的亞洲總部,未來也會繼續在現場銷售、客戶工程、專業服務與支援等領域打造團隊。

對於非新創的大型企業,Harshman仍保持樂觀,認為現在Google已經跨足亞洲資料中心產業,可以與大型企業展開對談。

Google身為全球搜索及廣告龍頭,其財力、品牌認知度及技術實力傲視群倫,但儘管Google握有雄厚資源,在雲端運算領域恐怕還稱不上是基礎設施即服務(infrastructure-as-a-serviceIaaS)方面的領先企業。

此一領域的龍頭首推10年前就開始顛覆IT服務產業的亞馬遜雲端平台AWS,接著微軟也在2008年加入,當時推出的Windows Azure後於2014年改名Microsoft Azure

Microsoft Azure包括備受歡迎的軟體即服務(software-as-a-serviceSaaS) Microsoft Office 365、平台即服務(platform-as-a-servicePaaS)以及基礎即服務。

與此同時,Google仍將重心放在提供消費者免費服務,而非企業雲端服務,直到最近2~3年間,才開始認真經營雲端市場。自2015年下半起,Google展開積極動作,延攬知名矽谷高管Diane Greene領導Google Cloud業務,2017年在爭取客戶及精簡雲端業務方面頗有建樹。

然而根據Synergy Research統計,現今雲端市場仍由AWS主宰,市佔率高達34%,微軟及IBM分佔11%8%Google只有5%

Synergy Research 首席分析師及研究主管John Dinsdale指出,Microsoft Azure Google Cloud Platform均擴張1倍,IBM持續稱霸私有雲代管市場,而AWS的規模仍是第二名的3倍以上。

整體市場年成長率估計保持在40%以上,過去4季單是AWS的營收就成長了12億美元。Synergy Research估計,單季雲端基礎設施服務營收已逼近110億美元,並以超過40%的年成長率持續成長。

此外,亞洲雲端運算市場也正在升溫,阿里巴巴集團(Alibaba Group Holding)旗下的阿里雲計算服務(Alibaba Cloud)宣布投入東南亞市場。Google在亞洲的表現相對低調,除了2016年宣布將在亞洲興建跨國雲端資料中心之外,就沒有太多動作。

本次雲端大會新加坡站也僅宣布,指定互連端點將新增吉隆坡及孟買兩地,可確保企業客戶安全穩定地連接Google Cloud Platform

不過Google也揭露Google Cloud Platform的三大東南亞客戶,包括新加坡最大行動市集新創平台Carousell、新加坡第四大電信服務供應商MyRepublic及印尼旅遊平台PT Traveloka Indonesia

Carousell工程部門總裁Jordan Dea-Mattson表示,之前該公司的合作雲端服務供應商有穩定性的問題,經過仔細評估後,決定捨棄市場主流AWS,選擇更適合的Google Cloud Platform,最大關鍵在於Google的客製化程度優於AWS

MyRepublic則是重視易用性、功能性、安全及創新技術。集團資訊長Eugene Yeo表示,因為該公司業務擴張迅速,同時也有安全、隱私及資訊流管理的需求,曾經換過其他合作廠商,但卻發現使用者已經習慣Google的郵件系統及其操作方便性。

加上Google開始重視企業安全功能,像資料遺失防護方案(Data Loss Protection)這樣的軟體正符MyRepublic所需,因此決定恢復使用Google的服務。

印尼旅遊平台TravelokaGoogle合作的好處之一則是強化該平台向來的主張:運用NoOps來提高效率。所謂的NoOps是指以軟體取代傳統人工,進行全自動化維護與其他作業程序。

Traveloka 資料部門主管Ainun Najib指出,自動化也能減少發生意外或生產問題,將平台移植到Google Cloud Platform後,可以重新配置作業資源,人力需求由8人減為2人,多出來的6人就能轉而負責處理機器學習等業務。

GoogleBigQuery引擎也能幫助以資料為基礎進行決策,支持即時分析。Ainun表示,BigQuery能儲存所有歷史資料,再也不必擔心儲存14天備份的問題。

[Home]


2017/10/24 1.1.8. 科技大咖看好AI「凸槌告誰」全傻笑 [ 蘋果日報 蕭文康]

台積電(233030周年舉辦的半導體論壇,現場來賓關注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慧)晶片趨勢,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巧妙問蘋果未來是否會將AI應用於手機?蘋果營運長Jeff Williams說「是的」,透露蘋果會透過Apple Watch中的神經引擎測量心律,未來會讓心律不整得到中風的人減少,「AI應用在醫療會使工作做的更好,主要是預防疾病並不是後面的治療。」

感測器需求上兆

nVIDIA執行長黃仁勳表示,未來人工智慧中,軟體會自我學習;黃說,AI是獨立或深度學習的網路,它會去猜測一些問題,如果猜測錯,它會有個流程讓自己再反覆去學習,經過反覆上兆次的次數去猜出結果,AI網路是非常強大且經很多時間訓練的,「即使現在看張忠謀55歲相片也可以辨別出來。」

黃仁勳表示,AI可應用於自動駕駛或機器人,全球未來感測器需求可能會上兆,例如每一支手錶或每一雙鞋子等,物聯網未來數目要看應用而定。

軟體運算都重要

黃仁勳表示,電腦產業經很多年改變,每個年代都有基本運算能力推動,運算的成果和軟體發展這兩端過去會有其中一端在改變,現在是第一次看到軟體和運算這兩端同時主導產業未來。

張忠謀則認為AI影響的第一個是醫療業,每天都有數百人在門診看醫生,醫生來到門診前就有人在等待,但去看病的人都是小毛病,像是感冒,張忠謀說,「也許AI診斷正確性說不定會比醫生高,未來不用排隊讓醫生工作量減少,可能就不需要這麼多醫生?」

不過Jeff Williams看法略有不同,他說AI在醫療保健上可以做更多改變,讓醫生工作做得更好,現在醫生只有幾分鐘看病人,拿到資料有限,Apple Watch有神經引擎,現在中風最大原因是心律不整,機器學習方面的應用在手錶上可以測量心律,未來會讓更少人因為心律不整得到中風,AI是讓醫生在醫療的工作做的更好,「但主要是預防疾病並不是後來治療」。

預防疾病潛力大

黃仁勳補充,醫院現在放射科有很多是外包,AI中的深度學習可以協助醫生判別,降低醫院成本並讓放射科自動化。

不過,張忠謀質疑,「如果AI在醫療上出問題是要告誰?」現場來賓一陣竊笑,卻沒有人回答。

[Home]


2017/10/24 1.1.9. 中華電攜IBM 攻全球雲商機 [ 工商時報 翁毓嵐]

雲端整合應用商機堀起,中華電信攜手台灣IBM,昨(23)日正式宣布完成台灣到香港資料中心的直連網路,將大幅改善網路延遲的情況、同時提升雲端服務的連網環境,對中華電在部屬企業的跨境服務能力大有助益。

看好連網服務在需求及要求都急遽增長之際,台灣IBM與中華電合作之台港資料中心直連網路宣布完成建置,未來透過中華電的直連網路,將能有效提升企業雲端服務之網路環境外,也將在企業布局跨境服務、搶攻全球市場扮演關鍵角色。

舉例來說,過去企業用戶透過中華電ADSL連線至IBM在香港的資料中心時,出現的網路延遲率約為120150ms(毫秒),但現在利用IBM Cloud與中華電的台港直連服務連網後,網路延遲率降低至4050ms(毫秒),大幅提升網路連線效能,亦有效提高中華電的企客雲端服務效能。

台灣IBM並表示,對零售通路、電商及遊戲產業等較重視網路效能的企業用戶而言,為能快速回應消費者需求,業者多須額外負擔內容傳遞網路(Content Delivery NetworkCDN)服務費用,未來透過該台港直連網路,企業用戶將無須再加購CDN、也能取得相似的網路效能,同時可大幅節省服務建置成本外,也能經由建立加密連線,進一步確保平台間資料傳輸安全無虞。

中華電過去幾年在企客ICT服務業務多有高個位數到兩位數的成長幅度,今年目標則著眼在積極強化在雲端、物聯網及資安等領域解決方案,法人預估,今年度中華電的企客收入比重也仍將占約整體營收逾兩成比例。

[Home]


2017/10/24 1.2.1.1. VRAR應用於日本市場難推動 [ 電子時報 范仁志、陳端武]

日本教育市場的VR/AR市場成長率只有世界平均的7分之1

虛擬實境(VR)與擴增實境(AR)技術,在2016年因《Pokemon GO》的走紅而廣受矚目,不僅在遊戲市場成為關注的焦點,在產業應用也有進一步普及的現象。

但據市調機構IDC Japan調查,虛擬實境與擴增實境技術市場成長率,在日本因文化因素與技術因素,有落後全球的趨勢;像是文化因素,如家長視VR/AR技術會讓小孩分心與不用功,以及缺少公共空間應用等。

目前頭戴式VR/AR顯示器大致可分成三類:一,無顯示器型,即安裝智慧型手機的頭戴式容器;二,有線型,如HTC VIVEPlayStation VR;三,獨立運作型,如微軟(Microsoft)HoloLens

無顯示器型因單價低廉,平均單價只要77美元,因此市佔率最高,20174~6月在全球VR頭戴顯示器市場市佔率達54%AR市場上甚至高達85%;這個市場原以先發的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佔優勢,但從Galaxy Note 7爆炸事件以來成長便趨於停滯。

有線型則以SonyPlayStation VR佔優勢,在VR頭戴顯示器市場市佔率達42%;獨立運作型的強者是微軟的HoloLens,在AR市場的市佔率達8%,在VR市場雖仍微不足道,但估計到2021年將可與有線型在市場上分庭抗禮。

出貨量方面,VR/AR顯示器總和2017年全球估為1,370萬台,因蘋果(Apple)公布開發套件AR KitGoogle也發表AR Core,估計虛擬實境與擴增實境從2017年底開始,市場規模與參與廠商都將大幅成長,2021年可望增為8,120萬台,年平均成長率達56.1%;教育市場年成長率更將達101.6%

但同樣在2017~2021年間,日本教育市場的VR/AR市場成長率只有15.1%,僅及世界平均的7分之1,且除土木業界等少數領域,日本產業界對VR/AR的興趣明顯較其他國家冷淡。

究其原因,日企對IT技術較冷淡,3D軟體開發單位較少都是因素之一;而PlayStation VR被列為12歲以下小孩禁止接觸的設備,以及《Pokemon GO》熱潮帶給家長的負面觀感,甚至直接阻止學校採用VR/AR技術。

而日本人居家空間小於歐美,對於有一定空間需求的VR/AR應用確實也帶來負面影響,要發展相關事業,各方面都須考慮配套解決方案。

NianticAR眼鏡將釋放擴增實境所有潛力

Niantic執行長John Hanke表示,在完美的擴增實境(AR)眼鏡問世之前,應該還會出現更多像Google Glass的失敗產品。不過一旦開發出完美的AR眼鏡,將能釋放AR的所有潛力。而唯有夠成熟的AR眼鏡,才能讓AR技術真正開花結果。

Engadget報導,Hanke在華爾街日報(WSJ)D.Live科技大會上表示,希望科技業者能共同努力打造出完美的AR眼鏡,屆時AR的未來會一片光明。

Hanke表示,手機並非將資訊傳遞到人們腦中的理想介面。例如,須低頭看手機才能判斷方向,而不是直接在眼前顯示方向資訊,但AR可克服這些缺點,有潛力打造出更自然的人機介面。

蘋果(Apple)ARKitGoogle ARCore等平台是讓AR成為主流應用的良好起點,若有人想打造AR產品,就能在這些平台運行,而行動裝置是目前最大的平台。虛擬實境(VR)是究極娛樂,但AR則將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Hanke認為人們現在用手機來做的事,用AR會表現的更好,而行動AR僅為踏腳石。

即使Google Glass並未成功,Hanke認為AR的未來繫於AR眼鏡。在完美的AR眼鏡問世前,應該還會有更多失敗的產品出現。Hanke在接受Variety採訪時曾暗示,Niantic可能會為Magic Leap開發AR App

事實上,Cook也曾表示,完美AR眼鏡至少還要5年才能問世。但Hanke認為,Cook故意把AR眼鏡成熟的時間說得更久;而對Magic Leap來說,或許AR眼鏡在1年內就能上市。

[Home]


2017/10/24 1.2.2.1. 華為手機拔得頭籌 前3季出貨破1億支大關  4Q將猛攻海外市場 台供應鏈雨露均霑 [ 電子時報 黃詩閔]

大陸手機品牌一哥華為持續挑戰手機雙雄三星、蘋果。

華為前3季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已達1.12億支,不僅穩居大陸手機市場寶座,第4季將擴大海外市場攻勢,全力反擊國際手機品牌廠蘋果(Apple)、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近期華為推出旗艦機種Mate 10系列市場詢問度高,業界紛看好華為第4季可望衝出一波銷售量,供應鏈業者大立光、台積電等將雨露均霑。

2017年各家手機品牌大廠精銳盡出,蘋果推出iPhone 8系列機種,主打創新牌,並推出寫下蘋果手機高價紀錄的iPhone X機種;至於三星則積極重返榮耀,新作Galaxy Note 8獲得不錯風評;華為則強打人工智慧(AI)牌,推出年度旗艦Mate 10系列機種應戰,凸顯2017年旗艦機種戰火猛烈。

供應鏈業者指出,為貼近大陸智慧型手機市場求新、求快、求變的特性,加上手機出貨規模放大,華為採取雙品牌策略,讓華為及旗下子品牌榮耀分別鎖定不同產品定位,發動一波波機海攻勢,高、中、低階新品連發出擊,完整布局手機產品線,讓供應鏈業者對於華為高度期待,看好第4季需求持續看俏。

華為前3季手機出貨量已達1.12億支,年增19%,營收更成長逾30%。面對三星、蘋果長期分食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版圖,華為67月一度超越蘋果,躍居全球手機市場二哥,全球手機市場呈現大者更大的發展趨勢,華為不願受限於手機三哥的地位,將持續挑戰全球手機二哥的目標。

華為是海外布局較為完整的大陸手機品牌業者,海外市場有較高比重出貨量,為推展旗艦機種氣勢與拉升品牌知名度,華為下半年將投入更高的行銷預算,並在海外市場推展多款新機,積極拓展全球市場版圖。

華為Mate 10系列機種配備自家的AI麒麟970晶片,其採用台積電10奈米技術,在指甲大小的晶片上匯集55億個電晶體,並包含8CPU12GPU、雙ISP及創新的HiAI移動計算架構,以及NPU(Neural Network Processing Unit)專用硬體處理單元,AI運算能力相較於4Cortex-A73核心約有25倍性能和50倍能效的優勢,大幅提升手機在圖像識別、語音及智慧拍照等能力。

華為旗艦手機Mate 10將自10月下旬起陸續在西班牙、阿聯酋、沙烏地阿拉伯、馬來西亞、新加坡、澳洲等15個國家地區上市,近來華為持續探測高階手機市場水溫,走向精品路線,2017年因應高階手機市場需求,推出新一代Porsche Design Huawei Mate 10,持續搶攻高階手機市場,並拉高品牌形象。

至於華為更高階的Mate 10 Pro,以及Porsche Design Huawei Mate 10,將自11月中旬起在德國、法國、義大利、阿聯酋、泰國等全球27個國家地區陸續上市。其中,Mate 10 Pro歐洲售價為799歐元,Porsche Design Huawei Mate 10歐洲售價為1,395歐元。

[Home]


2017/10/24 1.2.2.2. iPhone 8銷售雖差 但在台仍奪冠軍 [ 電子時報 王君毅、趙凱期]

即便市場泰半看衰iPhone 8銷售,但從9月台灣整體手機銷售而言,蘋果iPhone 8推出銷售時間僅10天左右,即拿下市場近26%的銷售佔比。

即便蘋果(Apple)新款iPhone 8因市場認為與上市待機種造型差異不大,加上新款iPhone X即將於11月推出,消費者對iPhone X青睞度高於iPhone 8系列手機結果,讓市場直指iPhone 8買氣不如預期,但以台灣9月智慧型手機銷售統計表現可得,雖然iPhone 89月銷售天數僅達近10天上下,但銷售表現仍優於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Galaxy Note 8等新品,重新站回台智慧型手機出貨冠軍寶座。業者並認為,考量近期三星電子、Sony Mobile的旗艦機種均有新色新品上市,預估對其10月手機銷售拉抬將有正面的助益產生,且有機會進一步拉近與蘋果的銷售市佔差距,但11月起隨著iPhone X上市,預期蘋果在整體智慧型手機市場的銷售量與銷售金額表現,將再度取得絕對優勢。

台灣智慧型手機銷售表現變化快速,雖然Oppo藉由高性價比的R11推出驅動,讓其在8月一舉擊退蘋果、三星等業者,成為最熱銷的智慧型手機機種,但9月起經由多家業者的旗艦手機產品上市,讓OppoR11銷售表現降溫,但仍居熱銷排名第5位置,反之前4名位置則分別由iPhone 8系列新品與Galaxy Note 8替代。

當中值得注意的是,即便市場泰半看衰iPhone 8的銷售表現,但從9月台整體手機銷售表現可得,雖然蘋果iPhone 8新品推出銷售時間僅10天左右,但整體銷售量表現亮眼,除拿下市場近26%的銷售佔比外,經由新機驅動,讓蘋果的手機銷售利潤也進一步拿下總市場超過50%以上的比重。

其次,三星電子的Note 8同樣表現不俗,除拿下Android最熱銷手機產品寶座外,另加總三星旗下的J系列手機出貨,也讓9月三星續穩居Android手機冠軍位置,整體手機出貨表現落後蘋果約近5個百分點。

展往後續,市場認為,近期三星、Sony Mobile均有新色旗艦新品推出,同時蘋果iPhone X預估將在11月開賣,對自家iPhone 8銷售產生排擠結果,將有利於Android陣營業者進一步縮減與蘋果的手機銷售差距。不過11月起蘋果整體手機銷售力道與銷售金額表現必然將再度提升,屆時整體Android陣營業者又將面臨新一波的銷售威脅。

另值得注意的是,雖然9月手機品牌商新品盡出,但從整體手機銷售量表現比較可得,9月台手機銷售量不增反減,僅交出近59萬支的總量成績,甚較8月衰退近0.3%,業者認為,手機市場持續微縮,同時品牌大廠整體手機銷售持續提高,恐讓2線品牌商的營運將因此更為困頓。

iPhone X穿上國王的新衣 看不到、摸不到、打不到

iPhone X遲遲不出,又或開始交貨但數量肯定不如預期下,未賣先缺的盛況,早已在大家預期之中。

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在2017年第4季出現一個前所未見的狀況,國內、外所有品牌手機業者在跟一個看不見、拿不了、用不到的iPhone X競爭,哪怕是蘋果(Apple)自己本身已開始交貨的iPhone 8iPhone 8 Plus,也在和這支號稱國王的新衣-iPhone X自相殘殺過程中,明顯敗下陣來。iPhone X一次又一次的生產良率不佳,及交貨不斷往後遞延等負面消息,不僅困擾著十年磨一劍的蘋果,連帶讓蘋果競爭對手也很頭痛,畢竟,和一個隱形對手同場較勁,你幾乎看不到他的缺點,偏偏場邊所有觀眾都下注他會贏。全球品牌手機業者,包括蘋果自身,都在2017年第4季被迫和一支看不到的智慧型手機產品,互相較量搶奪終端市佔率的情形,絕對可以說是空前,也幾乎斷定絕後。

iPhone X到底何時能出,雖然還是個問題,但誰能與之爭鋒,答案卻很明顯,就是沒有人,終端消費者幾乎齊一心志,屏息以待iPhone X的耐心行為,完全顛覆過去的酸民行為認知,由此可見得死心果粉橫跨產業鏈、市場、網際網路及社群媒體的威力;而這也幾乎是第一次,在發表新款iPhone後,時隔1個多年還交不出貨來的情形,所有人必需與一支至今未見身影的智慧型手機來同場競爭的現象,絕對超出全球智慧型手機產業鏈及終端市場的想像,偏偏又不得不。甚至連向來搶先一步推出新款iPhone高仿功能的Android陣營,也因此碰到新的瓶頸,找不到人可以說嘴,認定自己才是產品創新者,因為,iPhone X到現在只有樣品機,也幾乎找不定一篇合適的產品測試及使用體驗報告。

iPhone X遲遲不出,又或本週預售後開始交貨,但數量肯定不如預期下,未賣先缺的盛況,早已在大家預期之中,偏偏終端消費者願意花時間等待的行為模式,似乎預告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版圖在2018年會再次出現巨大變動:第一,iPhone X若第4季出貨量真不若預期,則消費者買氣難振的情形,將明顯傷害2017年第4季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銷售量,也會讓2017年的衰退幅度擴大。第二,iPhone X潛在買氣不斷累積,並向後遞延發酵的行為,或許會持續不利Android陣營品牌手機廠的市佔率表現一路到2018年。第三,iPhone X連自家iPhone 8iPhone 8 Plus銷售量都打敗的現象,也將重傷蘋果先前的機海戰術,及先前試圖向下擴大全球中、高階智慧型手機市佔率比例的布局。

最後,所有智慧型手機產品在2017年第4季敗給一支隱形iPhone X的事實,似乎證明市場上只有更扯,沒有最扯的邏輯,而在這更扯的邏輯背後,所有國內、外品牌手機業者,包括蘋果自己,似乎都應該好好花時間來研讀此市場及產業訊息,因為這變形的消費者採購智慧型手機新品的最新行為模式,非常值得進一步抽絲剝繭,來找出未來公司新一代智慧型手機產品可以勝出市場的關鍵因素。

[Home]


2017/10/24 1.2.2.3. 高效信號處理架構為AR/VR普及應用鋪路 [ 電子時報 陳端武]

目前行動AR運算都由手機處理,手機電量成為設計難題。

20167月推出的《Pokemon Go》遊戲堪稱擴增實境(AR)發展的關鍵時刻。該遊戲向大眾展現AR技術重塑遊戲的潛力,此後開發商絞盡腦汁為更廣泛的應用開路。而針對AR機器學習和環境感知演算法做優化的高效信號處理架構,將有助於打造出更高品質的AR應用。

Sensors Magazine報導,Google發表ARCore框架,將AR和虛擬實境(VR)功能帶到比Project Tango更多的Android裝置。蘋果(Apple)則推出ARKit,並將其部署到新一代iPhone中。

事實上,行動App若要將虛擬動作疊加到現實世界,不僅需要高效能的繪圖處理,還需要與判讀不同感測器檢測到的動作和其他環境訊號的軟體一起運行。

在某些情況下,AR應用將從外部來源獲得協助。在零售環境中,信標將為AR室內導航App提供位置數據。但ARVR若要在行動裝置上普及,內部追蹤(Inside-Out Tracking)技術必不可少。

內部追蹤技術能讓行動裝置取得主控權。內部追蹤技術依賴手機內建的感測器,因此更複雜且具挑戰性,但在大多數情況下有很大優勢。若能將感測器搭配高效處理能力,則大多數情況下都能在邊緣裝置本身進行辨識目標的所有運算處理。

首波AR裝置依賴專門感測器,如針對範圍檢測做優化的飛時測距(Time of FlightToF)鏡頭。而最近的發展則更強調應用現有感測器。目前也有更先進的信號和視覺處理演算法,能處理感測器取得的大量週遭環境資訊。

這些趨勢的結果,將改變AR由手機內部來處理的本質。依靠多核心CPUGPU中的MIPSMFLOPS來運算肯定行不通,這些耗電量高的子系統會讓手機電池撐不了多久。因此要關注的是針對機器學習和環境感知演算法做優化的高效信號處理架構。

CEVA是致力於將深度學習和類似演算法融入行動領域的公司。高度平行化的架構會比傳統CPUGPU更審慎使用記憶體。而神經網路能存取的記憶體與處理器吞吐量的整體效能同樣重要。

另一方面,渲染3D場景亦為高效ARVR的重點。場景的人工部分需要儘可能貼近真實,並跟隨用戶轉身和傾斜手機時的動作變化作出反應。而將這些變化傳達給3D渲染引擎的軟體須有極低的延遲。

延遲若太高,虛擬動作就會與真實場景脫鉤。用戶佩戴VR頭盔觀看幾乎完全虛擬的場景時,若在移動時圖像轉換出現延遲,就會容易有暈眩感。

快速感測器追蹤也有助於提升渲染引擎的吞吐量。鏡頭可追蹤用戶眼球的運動,並通知渲染引擎要集中渲染哪些區域。這種技術利用大腦對眼睛直接接觸的圖像最敏感的現象,因此能用更少的細節渲染周遭的元素。

此外,可處理多種感測器的數據的高速信號和視覺處理系統亦為關鍵所在。CEVA這類公司正在透過讓這些系統比3D渲染引擎更節能,來協助創造出高品質的ARVR,而且手機電力的消耗也必須再考慮範圍之內。

[Home]


2017/10/24 1.3.1. 蘋果瞄準生醫 訂十年大計 [ 經濟日報 簡永祥]

蘋果營運長威廉斯(Jeff Williams)昨(23)日出席台積電30周年慶時,揭露生技醫療將是蘋果未來十年大計,他直言,蘋果目前將生技的神經引擎放在最新的Apple Watch上,但未來會放在最新款的智慧型手機,以及更多的AI人工智慧功能。

這也是呼應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昨天在暢談AI未來發展時,強調AI人工智慧是透過深度學習,未來會找到很多新應用和機會。蘋果則選定生技醫療,從使用者端就開始建立個人健康醫療大數據,進而透過雲端運算分析,協助個人做健康管理 。

威廉斯也強調,蘋果正致力和App開發商合作,開發更多應用的App導入在第三代Apple Watch上,至於何時會看到蘋果新手機導入AI人工智慧?威廉斯僅強調,對這個新應用備受期待,但未透露進一步細節。

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昨天也力挺蘋果這項創新的開發,他強調,如果有這些平常就為個人蒐集的健康資訊,一般人可能提早預知疾病的可能原因,提早預防,目前醫院門診前排了一大堆人等待醫生問診的現象就可少見,可以讓醫生有更多的時間,做更專精醫學的事。

蘋果在最新款iPhone上,已布建和生技有關的人臉辨識系統,初步應是做為未來行動支付的安全加密,但未來也可延伸至居家門禁開鎖等延伸應用。

至於第三代Apple Watch則升級了監測心率功能,有望達到醫學監測級別。

此外,蘋果也正在和美國史丹佛大學醫學院的臨床醫生、知名遠端醫療公司American Well一起合作,共同研究Apple Watch感測器,在監測心率異常時的表現。

美國心臟協會的資料顯示,美國有270萬人由於心率不齊,最後死於中風、血栓等。

假如在上述研究中,Apple Watch的感測器足夠靈敏和準確,將成為數百萬患者必備的監測工具,包括心房顫動病人也可以使用。

Apple Watch還可以和健身房的跑步機進行設備配對,並加入了智慧訓練功能。消息指出,蘋果近幾年一直探索人體與心臟有關相關疾病問題,蘋果也希望未來透過iPhone,儲存個人醫療資料。

憶與台積電合作 蘋果營運長:當初是一場賭注

蘋果(Apple)營運長威廉斯今天表示,當時把所有賭注下在台積電,風險非常難以預料,萬一有問題就沒有應變作法,但台積電台南廠11個月就量產成功,且毫無瑕疵,非常感謝張忠謀與台積電的支持。威廉斯(Jeff Williams)應邀出席台積電30週年慶論壇,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表示,台積電與蘋果的合作關係非常密切,對台積電非常重要。

威廉斯回顧與台積電合作的歷史,他說,在尚未與台積電合作時,2010年有一次來台灣與張忠謀夫婦在家裡晚餐,當時討論一起合作的可能性,希望能把最先進的科技,與蘋果的雄心壯志結合。

不過,當時風險非常難以預料,威廉斯表示,蘋果會把所有精力放在新產品,若把所有賭注下在台積電,就沒有應變作法。

雖對台積電而言,也是非常大的投資,但雙方最後還是決定合作,台積電投入6000人力、90億美元,台南晶圓廠在11個月就量產成功,且毫無瑕疵。威廉斯說,感謝張忠謀與台積電的支持。

威廉斯表示,現在已不需要在效能與耗電間做取捨,未來10年重點已不是運算能力夠不夠,而是有沒有足夠的願景運用這些科技能力,讓人生活更好。威廉斯指出,創新不會自動化,要有正確目標,並有夢想應用科技,而不是只把速度提升更快。


台積電30周年慶,蘋果營運長Jeff Williams親自出席。

[Home]


2017/10/24 1.3.2. 聯發科:明年仍有三星訂單 [ 經濟日報 謝佳雯]

市場傳出,因雙方對於明年採用的晶片種類想法不同,聯發科去年甫拿下的三星手機訂單正出現變數,明年取得的三星機種數量將大減、甚至完全歸零。聯發科表示,明年並沒有不交三星訂單。

法人認為,若聯發科失去三星訂單,雖可能影響明年度的手機晶片出貨量和營收貢獻度,但因為三星訂單的毛利率較低,卻可能對毛利率相對有利。

在努力多年後,聯發科去年6月才終於以入門級的四核心6位元全模晶片「MT6737」(指晶片代號),以及超熱賣的主流級64位元八核心全模晶片「MT6750」打開三星的大門,拿到J系列和A系列兩款機種訂單,其中又以J系列較多。

聯發科對三星的訂單於去年10月起陸續出貨,並使用於SAMSUNG Galaxy J2 PrimeGalaxy J7 Max等機種上。外界預估,聯發科每月對三星出貨量約200300萬顆,占比整體出貨比重不到一成。

市場傳出,近期正值晶片廠和手機廠討論明年度機種的時刻,聯發科認為三星現行採用的「MT6737」毛利率遠低於平均值,因此積極遊說三星將明年機種轉用9月才剛發表的新晶片「MT6739」和曦力(HelioP23

不過,三星方面遲遲不同意轉用新晶片,雙方明年度的合作關係已經出現裂痕。法人認為,因聯發科和三星的關係轉差,明年度三星使用聯發科晶片的機種數將會大降,甚至退出手機晶片供應商之列。

法人認為,一旦三星不再使用聯發科晶片,聯發科明年第1季的手機晶片出貨量就會開始出現反映,降幅會較明顯;只是三星訂單的毛利率較差,若失去三星訂單,反而對聯發科毛利率有利。

聯發科雙率優先 有捨才有得

聯發科今年陷入市占率、毛利率及營業利益率等「三率」保衛戰,因此引進共同執行長蔡力行領軍。從可能放棄三星訂單,以及暫未決定進入7奈米製程來看,顯然蔡力行當家後,決定先捨、才有得,改以毛利率和營業利益率優先。

聯發科這兩年全力衝刺智慧型手機晶片的出貨量和市占率,2016年一口氣逼近5億台,市占率超過三成,短短時間內戰功斐然。只不過,高出貨量和市占率的代價,卻是直直落的毛利率和營業利益率。

2015年第4季起,聯發科毛利率和營業利益率一路走低,今年第1季更是分別降到33.5%2.16%,雙雙改寫史上最低。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因此決定空降蔡力行,協助調整策略和方向。

聯發科第2季雖然失去業外挹注,但毛利率和營業利益率已見止跌回升,只是毛利率還是只有「3」字頭,對於員工多達上萬人的IC設計公司來說,負擔仍然沉重。

為了搶救整體獲利,蔡力行領軍的聯發科開始做出取捨,除了讓產品線重整步伐外,也決定放緩採用先進製程的腳步,7奈米產品暫未出現在產品藍圖上,客戶訂單也納入評估範圍。

對聯發科來說,首度取得全球智慧型手機龍頭廠三星的訂單,無疑是手機產品線重要的里程碑,但三星訂單毛利率拖垮平均值,卻也是不爭的事實。

[Home]


2017/10/24 1.3.3. 雙虎監視器面板出貨旺 [ 經濟日報 蕭君暉]

市調機構WitsView昨(23)日表示,品牌廠將積極衝刺出貨量,加上大陸標案釋出,第3季液晶監視器出貨量季增8%,逆勢翻紅。友達(2409)及群創等台廠受惠,液晶監視器面板出貨量跟著上揚。

WitsView說,2017年上半年對液晶監視器品牌來說是沉寂的半年,主要是今年初用來衝量的小尺寸TN面板價格過高,以消費市場為導向的品牌廠商,只能「棄量保利」並調整產品別,拉抬大尺寸以及利基型等獲利較佳的產品比重。

WitsView資深研究經理王靖怡指出,在多數品牌有志一同的策略下,TN液晶監視器需求在第2季大減,使面板價格開始下滑。經過數月的跌價及庫存調整,品牌手上庫存已處於健康水位,加上小尺寸TN面板價格已到可獲利的甜蜜點,因此多數品牌第3季轉趨積極,衝刺年度出貨量。

除品牌積極衝量,中國大陸標案開始大量釋出,也是推升第3季出貨攀升原因之一,加上第2季出貨基期偏低,使整體液晶監視器第3季出貨成長8%,是繼2009年後再次達到此水準。

王靖怡分析,由於TN面板價格已到低水位,又適逢傳統IT旺季,第3季品牌需求激增的產品別,主要集中在易衝量的21.5吋及19.5TN機種,因此1021.5吋及19.5TN面板價格止跌,預計此波備貨熱潮可延續至11月。

IHS則指出,今年上半年全球電競液晶監視器出貨量年增350%、達110萬台,電競已經成為液晶監視器市場最火熱的應用,預期今年全年電競監視器出貨量將超過160萬台。

電競監視器市場快速成長,今年吸引超過16個品牌推出新品,今年上半年華碩以17.4%的市占率拿下第一,第二名是宏碁的12.4%,第三是惠科的9.9%。未來會有更多品牌加入電競陣營,包括美系與韓系品牌,均準備推出電競液晶監視器,可望推升友達及群創的電競面板持續增長。

[Home]


2017/10/24 1.3.4. 半導體大咖看未來10年 點名HPC、物聯網、車電 [ 工商時報 涂志豪]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昨(23)日盛大舉辦「台積公司30周年慶」,董事長張忠謀在半導體論壇中與重量級客戶及合作夥伴,針對半導體未來10年發展提出看法。與會的半導體大咖一致認同,以人工智慧為主體的高效能運算(HPC)前景看好,物聯網及汽車電子等應用也將無所不在,正好呼應了張忠謀重申的行動運算、高效能運算、汽車電子、物聯網等台積電未來四大成長動能。

高通執行長Steve Mollenkopf:從高通及台積電30年的歷史,可看到人際溝通已由電話及電腦,轉換到手機及網路,未來的30年會看到所有的裝置都聯網,都與雲端聯結,就是物聯網時代已到來。半導體未來10年最大的挑戰,就是當網路應用更有智慧的同時,還有低功耗及系統問題需要解決,至於半導體層面的問題反而不用太擔心,特別是因為有台積電的平台存在。

亞德諾(ADI)執行長Vincent Roche:將實體的類比環境與數位化結合在一起,是ADI的重要工作。半導體的未來是大數據時代,而數位訊號的轉換更為關鍵,ADI與台積電合作多年,採用到最先進的20奈米製程生產高速訊號處理器。

安謀(ARM)執行長Simon SegarsARM與台積電的合作時間較短,但ARM的合作夥伴都直接下單台積電。在大數據時代中,會看到很多機會、很多新創模式,大家要思考如何運用這些數據,當然也要解決安全與隱私障礙問題。

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新的電腦運算形式已出現,就是透過深度學習來達到人工智慧目標。深度學習是利用神經網絡來處理大量數據資料,並作為學習的基礎。NVIDIA透過半導體建立加速運算方式,讓中央處理器及繪圖處理器相輔相成,未來應用在自駕車,可讓車子有認知及推理能力,來加快解決過去無法解決的問題。

博通執行長Hock Tan30年前半導體市場年複合成長率(CAGR)超過30%,但2010年以來CAGR已不到5%,半導體帶給大家超額報酬的年代已經過去,因為近年半導體市場成長幅度不大,反而看到很多併購機會,未來市場會走向垂直整合,台積電帶來很重要的幫助。

艾司摩爾執行長Peter Wennink:半導體未來10年要在不同層級有不同創新,如製程上的不斷微縮,需要極紫外光(EUV)技術創新,運算架構上的微縮則是由處理器及記憶體的年代,轉換到處理器及繪圖晶片及人工智慧晶片的整合。這需要合作夥伴共同解決產業開發的複雜性。

[Home]


2017/10/24 1.4.1. 電競、挖礦需求火爆 NVIDIA今年賺飽緊盯供需 [ 電子時報 陳玉娟]

受惠挖礦熱潮火爆,繪圖晶片大廠NVIDIA股價、業績在過去半年來再飆新高,2018年會計年度(截至2018131)全年獲利表現將令市場驚艷。繪圖卡業者表示,雖然NVIDIATegra晶片及資料中心和汽車業務營收持續成長,但獲利支柱仍是PC繪圖晶片事業,除電競需求穩健外,暴衝的關鍵來自於挖礦需求推升繪圖卡價格翻倍飆漲,繪圖卡業者業績火紅,NVIDIA的獲利空間可想而知,為慎防難以掌控的挖礦需求暴跌,NVIDIA也全面緊盯繪圖晶片供需,近期已減緩出貨力道,預計熱銷的GTX 1060等至12月才會再擴大供貨。

4月起全面引爆的挖礦熱潮逐月大增,對於超微(AMD)NVIDIA繪圖卡需求大幅揚升,5~8月市場不僅呈現多年難見的缺貨狀況,售價也翻倍大漲,包括晶片業者NVIDIA、超微,以及所有繪圖卡與通路業者獲利令市場驚艷。其中,華碩、微星與技嘉就因為繪圖卡業績飆升,彌補了主力產品線表現未如預期缺口,以技嘉而言,市場估計2017年全年稅前獲利至少達新台幣15億元,寫下獲利新高,微星及第3季加碼挺進的華碩,獲利更是可觀,而超微陣營的撼訊,第2季挖礦高峰就助其由虧轉盈,雖然上半年仍是虧損0.3元,但第3季業績表現驚令,營收達14.22億元,季增47.5%,並較2016年同期大增107.6%,寫下2011年第1季以來新高,累計前三季營收達28.64億元,年增逾58%,市場樂觀預期全年EPS有機會達4元。

全數繪圖卡業者獲利與出貨均寫下近年新高,NVIDIA與超微獲利增幅更是驚人,其中,挖礦市場供貨量最大的NVIDIA,於5~7(2018會計年度第2)營收就高達22.3億美元,年增56%,淨利達5.83億美元,較第25.07億美元及2017年會計年度同期2.61億美元明顯成長。

然值得注意的是,繪圖卡業者表示,NVIDIA積極跨入自動駕駛和人工智慧(AI)領域,展現強勁研發實力,第2季業績表現也令市場驚艷,Tegra晶片及資料中心和汽車業務營收均見成長,但其實NVIDIA獲利支柱仍是PC繪圖晶片事業,受惠電競需求穩健及因唯一對手超微近年陷入調整期,使得NVIDIA獲利在市場規模縮減下仍能保持成長,而能令第2季淡季業績逆勢成長的關鍵更是來自於突如其來的挖礦需求,且帶動了繪圖卡價格翻倍飆漲,此波繪圖晶片毛利至少高達65%NVIDIA,其獲利增幅可想而知。

繪圖卡業者進一步指出,雖然市況仍呈現比特幣等虛擬貨幣價格續升,挖礦潮仍未見明顯降溫,但其實對於繪圖卡需求已見趨緩跡象,由主機板出貨明顯下滑可知,NVIDIA為慎防難以掌控的挖礦需求出現暴跌,加上前半年業績已創新高並達標,因此於10月起全面緊盯繪圖晶片供需,明顯減緩出貨力道,對於繪圖卡業者而言,NVIDIA縮減供貨規模,加上繪圖卡記憶體(VRAM)缺貨漲價問題,目前來看1011月業績會回落。據了解,NVIDIA將觀察挖礦走勢再決定出貨量,預計主流熱銷的GTX 1060等至12月才會再擴大供貨,將挖礦所帶來的風險降至最低且平衡各季度營運業績表現,不至於出現暴衝暴跌。

近年氣勢如虹的NVIDIA,繼北京場次後,26日將在台舉行GPU技術大會(GTC Taiwan),由NVIDIA創辦人暨執行長黃仁勳發表主題演說,聚焦全球AI的最新應用與趨勢,並為台灣在地產業探索AI世代的蓬勃商機;此次大會針對「人工智慧的多元應用」、「人工智慧應用於工業生產」與「人工智慧與產業發展」三大主軸,邀請產官學界重量級講師分享GPU技術如何協助各領域產業再升級,透過結合AI的應用成功邁向產業轉型的目標。

其中,Amazon Web Services台港澳業務發展部門總監梅可毅將分享AWS 創新人工智慧應用,揭示雲端服務及大數據平台如何垂直整合產業生態鏈,帶動整體產業的技術發展,另外,Google Cloud的客服技術總監林書平也將分享Google Cloud如何使用GPU進行效能最佳化,加速機器學習,遊戲、數據庫查詢,拓展雲端資料中心的服務與應用。現場也會展示NVIDIA與合作夥伴最新AI應用與成果。

[Home]


2017/10/24 1.4.2. 惠普穩住列印與PC業務獲利攀升 [ 電子時報 邱龍傑]

惠普穩住印刷與個人電腦業務獲利攀升。

截至20171031日的財政年度,惠普(HP)預計營收年增近7%,自從2年前與惠普企業(Hewlett-Packard Enterprise)分家以來,擔負企業大部分業務的個人系統和印表機事業,出現自2010年以來表現最好的一年,調整後的每股收益預計將年增3%,惠普最新預測2018財年獲利漲幅可達9%

華爾街日報(WSJ)報導,惠普表現超過華爾街預期,但是惠普股價只有小幅回升,顯示投資人仍擔心惠普仰賴個人電腦和印表機事業無法延續獲利態勢。報導認為,這不是不合理的恐懼,但惠普堅定執行策略的決心也不容忽視。

根據調研機構Gartner數據顯示,在個人電腦全球銷售下滑下,惠普個人電腦整體營收逆勢連續4季成長,反應惠普透過專注在正確的領域,如高階筆電來應對市場變遷的策略奏效。

惠普還穩住了佔企業大部分利潤的列印材料業務,第3季惠普列印材料業務營收年增10%,是至少5年來表現最好的季度。報導認為,惠普明智地把期望保持在低水準,並預計下一個財政年度的總體營收將平穩上升,惠普還進一步投資3D印刷業務,並將繼續受益於印刷產品的改良。報導分析,記憶體等零件成本上漲不利惠普獲利預期,但惠普認為記憶體價格疲態已現,本季已是最高峰。

[Home]


2017/10/24 1.4.3. 微軟藉Surface Book 2 揭櫫高階PC發展方向 [ 電子時報 張興民]

Surface Book產品儼然已成為微軟Surface裝置中的金字塔頂端產品,為Windows筆記型電腦樹立最高技術與產品設計規則的典範。

儘管沒有盛大的產品發表會,但微軟(Microsoft)發表的自信讓ZDNet留下深刻印象。微軟於舊金山發表第二代Surface Book,除了原有的13吋款式外,新增更高階的15吋版本,很容易讓外界聯想到蘋果(Apple)MacBook Pro 1315的搭配。

高階筆記型電腦該如何打造 微軟正用Surface裝置親身示範

以規格上來說,打造媲美MacBook Pro的性能機器可能是場無止境的競賽,但微軟至少在不斷推陳出新的Surface裝置上獲得一部分的優勢。微軟表示Surface Book 2的效能是蘋果同類型產品的2倍,並多出70%的電池續航力,也具備更明亮的高解析度螢幕。

不過,ZDNet認為,Surface Book 2的強悍性能並非只是作為產品的更新或是挑戰蘋果同類型產品,更重要的一點是,微軟是要「教」眾家筆記型電腦OEM廠商,如何在有利可圖的高階筆記型電腦市場謀出路,而其最主要的對手當然就是蘋果的MacBook Pro

ZDNet認為,高階筆記型電腦不單只是硬體性能的競逐而已,也考驗廠商在軟體與硬體的設計能力,這也是蘋果Mac系列能而Windows不能的關鍵。

軟體與硬體兼顧 Surface Book 2象徵微軟推動產品升級的決心

在硬體方面,ZDNet認為Surface Book 22-in-1模式中,找到兼顧材質與重量間的平衡,並保持超長效的電池續航力,不管是在平板模式或是傳統筆記型電腦模式時,Surface Book 2的輕量與平衡手感代表微軟相當重視這些細節。

特別是在平板模式時,ZDNet相信Surface Book 2在質感上與iPad Pro一搏的實力,尤其重量上iPad Pro並未比Surface Book 2輕上多少,而後者還是款可以搭配觸控筆的完整筆記型電腦。

ZDNet分析這幾年微軟投注大量心力來優化Windows 10的使用體驗與功能,反倒是蘋果則是移轉開發資源至以iOS為主的行動裝置,MacBook反倒維持傳統筆記型電腦的型態。

這其中最大的差異,即是Surface Book 2配置的是觸控螢幕並搭配Surface Pen觸控筆。另外,所有Surface裝置全配置著人臉辨識功能,搭配Windows Hello作為帳號識別用途。以此作為對比,蘋果在2017年才將人臉識別技術放入iPhone X上,但是Mac仍未見此一技術的蹤影。ZDNet同時也大大讚賞Surface Book 2的鍵盤與觸控版的使用體驗相當良好,幾乎可算是Windows筆記型電腦最佳的使用手感。

不過,ZDNet也發現到Surface Book 2增添一組USB Type-C接口所引發的問題。微軟不斷強調Surface裝置上的Surface Connector可提供良好的電源供應方式,但USB Type-C也具有雙向充電的能力,這使得Surface ConnectorUSB Type-C的角色有所重疊,這情形宛如蘋果抉擇LightningUSB Type-C孰重孰輕時,所遭遇到難題一般,畢竟對於一般使用者而言,愈加普遍的USB Type-C可能會是更好的使用選項。

[Home]


2017/10/24 1.4.4. DRAM看缺到明年 威剛從美、日搶貨 [ 蘋果日報 楊喻斐]

記憶體模組廠威剛(3260)董事長陳立白對於第4季營運展望非常有信心,儘管兩大記憶體的缺貨依舊吃緊,不過他透露,日前親自飛到美國、日本搶貨,確保供貨無虞,尤其是DRAM(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將缺到明年上半年。

Q4營運 非常有信心

陳立白表示,這一波記憶體缺貨與漲價潮創下史上之最,尤其是DRAM僅有供應商透過微縮製程增加產能,但需求明顯大於供給,除了伺服器、資料中心等應用之外,第4季進入手機出貨傳統旺季,不但蘋果拉貨動能可期,中國品牌大廠華為也開始積極搶貨,推動行動式DRAM的價格上揚。

陳立白修正對於記憶體產業看法,指出DRAM將缺貨到明年上半年,NAND Flash(儲存型快閃記憶體)因為有新產能持續加入,供需吃緊的情況會逐步紓解。

他透露,DRAM已經是有錢也買不到的程度,所以自己親自跳下來搶貨,這已經很有沒有發生過的事情了。威剛自結第3季稅前純益8.34億元,較第2季大增1.1倍,累計前3季稅前盈餘已經達21.63億元,大幅超越去年整年度獲利16.13億元,每股稅前盈餘約9.41元。

[Home]


2017/10/24 1.5.1. Mazda宣布只做電動車 是盲從還是遠見? [ 電子時報 陳韋君]

宣布將在2019年推出首款電動車的日本車商Mazda,日前又宣布計劃在2030年初將全部生產改為電動車(包括汽油混合動力車),據說這是該公司為了在全球紛紛緊縮二氧化碳排放規定之際,為了趕上其他已轉向新策略以維持主要市場銷售的車商所做的決策。這也是繼知名車商Volvo宣布自2019年起只生產混合動力車或電動車後,又一車商宣布相同的作法。

雖然電動車在全球汽車製造圈引發旋風,加上各國政府積極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政策,推動了電動車產業的發展,不過隨著一些不利於電動車發展的看法也跟著不斷浮現,對這個產業的未來發展投下了陰霾。Mazda未來只做電動車的決策,是否為明智之舉並不容易論斷。

電動車生產固為風潮 直接切入風險高

以近期在法蘭克福舉行的歐洲車展為例,亦透露了汽車產業改為生產電動車所遭遇的現實。全球幾家主要車商的老闆齊聚一堂,大談汽車轉向生產電動車及其對就業以及獲利造成的後果。這些大老闆念茲在茲的,是各國政府誓言要禁止內燃機,以及諸如大陸、印度、法國以及英國等國家均已設立了淘汰汽油以及柴油車的積極目標,推動了全球其他地區朝向生產更環保車輛的方向前進。

不過戴姆勒(Daimler)、福斯(Volkswagen)以及標緻雪鐵龍集團(PSA Group)等車商發表的電動車計畫,可能會讓政府的決策者有些遲疑。戴姆勒警告,計畫中的賓士(Mercedes-Benz)電動車剛推出時的獲利將只有傳統能源車的一半,迫使該集團為了節流必須外包更多零件製造,此舉可能會威脅德國人的就業。其他兩家業者也有類似的評論。

其癥結就在於,如果市場對電動車的接受度不高,那麼汽車產業、員工以及政治人物都會遇到大問題。雖然Tesla成功為自己開創了一個優質利基市場,然電動車仍無法打進量產市場,除了挪威因為政府高額補助而有不錯的電動車銷量外,電動車佔全球汽車銷量的比重實在微不足道。

究其原因,是雖然車商提供越來越多的電動車,不過消費者迄今對電動車以及混合動力車的興趣仍不高。根據IHS Markit的資料,雖然電動車銷量正從低基礎快速成長,但各類電動車目前只佔全球汽車銷量的大約3%

不過因為英國和法國已宣布自2040年起禁止銷售汽油及柴油車,大陸政府也正在研究禁售傳統能源汽車的時間表。對於車商而言,光是兼產電動車恐已不足以因應未來汽車製造朝電動車轉型發展的趨勢,因此部分車商選擇一步到位,直接將所有生產轉為電動車,希望能夠同時滿足各國政府的政策規定,同時透過自我轉型為電動車業者提高知名度來拉抬電動車銷量。

Mazda外觀吸引人 設計師遭Tesla挖角

就全球標準來看,這次宣布轉型只生產電動車的Mazda只是一家小車商,每年生產160萬輛汽車。2017年前8個月,Mazda在全美賣了194,559輛車。在全球,20175~7月則賣了377,000輛車。該公司預估20183月截止一年的全球出貨可達160萬輛,比2017年成長3%。其對手包括通用(GM)、日產雷諾(Nissan-Renault)、豐田(Toyota)以及福斯集團,但這些競爭者每年的產量都在大約1,000萬輛,還有很多規模較小,不過產量還是大過Mazda的對手。

坦白說,Mazda年產量只有160萬輛車,稱不上世界最大汽車製造廠。不過該公司卻生產了一些外觀最漂亮,而且還搭配最好的駕駛動力而廣受好評。

正因為該公司汽車的外觀設計非常搶眼,而受到了全球電動車龍頭品牌Tesla的注意。Tesla所以能在2017年前每年取得將近10萬輛銷售佳績的其中一個原因,正是出自該公司聘自MazdaTesla總設計師Franz von Holzhausen的手筆。由於Franz von Holzhausen幫助Tesla創造優異的外觀設計品味,難怪很多人說Tesla Model 3的外觀很像Mazda 3

很多汽車專家都同意,Mazda仍繼續擁有汽車產業最棒的設計,從Mazda 3小型掀背車到SUVs CX-5以及CX-9roadster MX-5 Miata,均是如此。

Mazda 2019年推首款電動車 已準備虧錢

Mazda的前兩款電動車將在2019年推出,預期將會虧錢,因為該公司表示推出該款車的目的,是為了配合中央或地方政府的命令,例如加州。其和豐田合作的電動車最快將在2020年下半才會問世,也可能更晚。在豐田和Mazda被迫必須虧損出售電動車下,要Tesla取得獲利恐怕更加困難。

該公司除了宣布將從2019年開始推出電動車,並計劃在2030年前將其所製車輛的二氧化碳排放標準從2010年的水準減少一半,以及在2050年前減少90%

在全球要求道路車輛減少二氧化碳排放,使這項目標越來越成為抑制氣候變遷效應的關鍵下,Mazda就其生產規模只能透過與其他車廠合作來追求製造電動車的目標。因此該公司2017年最大的動作,便是和日本最大公司豐田(Toyota Motor)合作,於2019年在美國推出該公司第一輛非插電式混合動力或是電動車,兩家公司並將合作斥資16億美元在美國建造新廠,進行包括電動車技術以及連網車以及先進安全技術等技術的合作。該廠年產能為30萬輛車,並提供大約4,000人就業,將自2021年開始生產。

換言之,隨著Mazda聚焦在更有效率的內燃機技術,將使用豐田的技術支持以及技術開發,再搭配Mazda的專屬車身。而該公司可能只在大陸以及加州等少數幾個地區出售全電動的汽車。

這兩個地方都有法規具體規定車商必須銷售多少零排放的車輛,不過大陸比起加州在短期內所要達成的目標上更為積極。

首創壓縮點火引擎技術 證明電動車不一定比內燃機汽車乾淨

當然,借重豐田的技術,並不能因此就貶低Mazda的製造技術。Mazda在法蘭克福的汽車展召開全球技術論壇(Global Tech Forum),首度向全球推出該公司的火花控制壓縮點火引擎(Spark Controlled Compression Ignition Engine),這是一種使用優質汽油來提供移動力的內燃機。該公司藉此向全球證明了電動車不一定比內燃機汽車更乾淨。

隨著Mazda繼續朝電動車邁進,這項技術將減少Mazda未來生產汽車(石化燃料汽車以及混合動力車)的燃油消耗。

摒棄傳統能源車就電動車 一步到位作法見仁見智

總括而言,各國車商為了適應這個汽車製造界的新潮流,不只開始生產電動車,有些車商在看好未來幾年電動車將大有可為的盤算下,宣布投資電動車的大型計畫,甚至刻意避開汽油柴油車的製造,直接放棄傳統能源車並切進電動車,藉由將品牌定位在電動車生產以自我標榜並打開知名度期望能衝高銷量。但這樣一步到位的做法,是否只是迎合了各國政府的減排政策規劃,還是真能達到業者提升銷售的目標,不得而知。只能說業者以此先聲奪人以爭取電動車市佔率的做法非常大膽,但是否能達其預期效果則見仁見智。

[Home]


2017/10/24 1.5.2. 加碼投資電動車與自駕車 通用市值重新超越特斯拉 [ 工商時報 鄭勝得]

通用最近推動全力轉型,加碼投資電動車與自駕車等科技,終於成功拉抬股價。

《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汽車大廠通用(GM)多年來高獲利、低負債且不斷創新汽車銷售方式的努力,始終未受到投資人青睞,直至最近推動全力轉型,其中包括加碼投資電動車與自駕車等科技,終於成功拉抬股價,市值重新超越特斯拉。

在周二即將公布第3季財報前,通用宣布一系列自駕車計畫的變革。通用投資電動車與自駕車領域,使得過去在執行長芭拉(Mary Barra)近4年領導下幾乎停滯的股價重獲成長動能,突破2010年股票重新上市以來的波段高點。

通用汽車目前市值為665億美元,遠超過最近幾年股價低迷的福特汽車(Ford),亦勝過併購傳言不斷、近年股價創新高的飛雅特克萊斯勒(Fiat Chrysler Automobiles),但更重要的是,身為美國最大汽車公司的通用市值勝過特斯拉。

特斯拉被譽為「汽車產業的未來」,由穆斯克(Elon Musk)所創辦,特斯拉今年稍早的市值一度超越通用。但近來因為平價電動車款Model 3生產進度落後,導致穆斯克推動電動車的計畫備受打擊。

巴克萊銀行(Barclays)汽車分析師強森(Brian Johnson)表示:「通用積極投入自駕車等領域,而特斯拉面臨電動車生產瓶頸,投資人會認為通用市值可望往上成長,而特斯拉市值則會下降。」

強森亦指出,通用在自駕等新興領域的投入遭到市場低估,未來發展不見得會輸給矽谷新秀,像是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的自駕車公司Waymo與叫車軟體公司優步(Uber)。

[Home]


Confidentiality Note
本郵件含有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機密資訊、或受法律保護之資料,唯有原發信人指定之收信人得閱讀或使用本郵件之內容。如您並非被指定之收信人,請立即將本郵件及所有附件予以刪除;請勿揭露、儲存或使用本郵件之任何資訊,並請您立即告知原發信人本郵件的傳遞錯誤。謝謝您的合作。
This e-mail transmission and any attachments contain information from Inventec Corporation. The information is confidential and/or privileged and intended to be solely for the use of the individuals or entities named in this e-mail transmission. If you are not the intended recipient, be aware that any disclosure, saving or use of the content of this e-mail transmission and attachments is strictly prohibited. If you have received this email transmission in error, please notify us immediately, and delete the e-mail and attachments. We greatly appreciate your cooperation.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雪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