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02 全球產業資訊

 1財經

  1.1國際

   1.1.1. 10年內加密貨幣仍難成為主要流通貨幣  [電子時報]

 1產業相關

  1.1Cloud Computing

   1.1.1. 晶片廠搶車電入場券  [經濟日報]
   1.1.2. NVIDIA AI發展前景 開拓推論及大陸商機  [電子時報]
   1.1.3. 現代汽車啟用貴州大數據中心 結盟中國聯通搶攻連網車市場  [電子時報]
   1.1.4. 沃爾瑪攜手智慧鎖業者August 推出送貨到「家中」服務  [電子時報]

  1.2Smart Mobile

   1.2.1Wearable

    1.2.1.1. 蘋果AirPodsWatch買氣超預期 上調2018年出貨目標 Watch挑戰3,000萬支大關 供應鏈終迎來收割期  [電子時報]

   1.2.2Smartphone

    1.2.2.1. 強攻海外市場策略奏效 大陸手機品牌表現樂觀  [電子時報]
    1.2.2.2. 蘋果iPhone 8電池傳出包 非台廠供貨 業界:可讓蘋果感受台廠組裝成熟度  [電子時報]
    1.2.2.3. 台韓陸放連假 零組件供需風險再增  [電子時報]
    1.2.2.4. iPhone無線充電:iPhone 8帶動無線充電發展 近場和遠場傳輸技術皆具潛力  [電子時報]
    1.2.2.5. 聯發科印度無意投資4G功能型手機 重點放在中階4G智慧型手機  [電子時報]
    1.2.2.6. 奈及利亞手機市場:看好奈及利亞智慧型手機市場 國際品牌大廠紛進駐  [電子時報]
    1.2.2.7. 台灣RD 日本LINE中心搶著要  [工商時報]

  1.3IT Industry

   1.3.1. 鴻海智慧製造 整廠輸出報捷  [經濟日報]
   1.3.2. 陸面板產能 明年超越台灣  [經濟日報]
   1.3.3. 東芝案敲定 為何蘋果最終決定出手參與收購  [電子時報]
   1.3.4. 全球18家硬體獨角獸業者 大陸佔11家、小米生態系佔5  [電子時報]
   1.3.5. 宏碁小金雞 Starbreeze瑞典掛牌  [蘋果日報]
   1.3.6. 蔡志宏履新 亞矽五長解體  [工商時報]

  1.4Personal Computing

   1.4.1. 印度2Q17消費性快閃記憶體市場 出貨量年增率下滑逾50%  [電子時報]
   1.4.2. 中國拼記憶體 苦吞敗 合肥睿力DRAM良率掛零 長江存儲NAND遇瓶頸  [蘋果日報]
   1.4.3. 3龍頭力拱Type-C錢景旺  [工商時報]

   1.5.1. 研華:樺漢挖角 IPC恐成紅海  [經濟日報]

  1.6Solar(Green Energy)

   1.6.1. 台達電8K投影機 犀利  [經濟日報]
   1.6.2. 大陸領跑者3Q安裝量恐不到一半 地方潛規則多 太陽能系統廠叫苦  [電子時報]
   1.6.3. Panasonic兵庫縣面板廠轉產電動車電池  [電子時報]
   1.6.4. Micro LED Display的關鍵500  [電子時報]

[Home]


全球新聞摘要

 1財經

  1.1國際

2017/10/02 1.1.1. 10年內加密貨幣仍難成為主要流通貨幣 [ 電子時報 陳明陽]

加密貨幣的先天限制與監管困難,躋身主要流通貨幣之路仍迢。

目前聯合國承認的法定貨幣有180種,全球85%的金融交易是以現金進行,流通的貨幣總值達81兆美元,美元佔43%、歐元佔30%,是兩大寡佔貨幣;大陸雖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使用人民幣者亦佔全球人口逾20%,但市佔僅為1.6%

Let's Talk Payments報導,預期未來10年加密貨幣(Cryptocurrency)尚難以成為主要流通貨幣,原因包括目前流通的加密貨幣種類繁多,影響普及性與接受度;分散式架構讓加密貨幣缺乏中央幣值穩定機制與存款保障,加上幣值波動不易掌握,難以用於進行可靠的交易;私密性不利掌握金流與反洗錢;已有央行著手推展本國貨幣數位化,勢將排擠與限縮加密貨幣的應用範疇與發展。

截至20179月最後統計,所有流通中加密貨幣的市場總值僅約1,275億美元,種類多達1,109種,未來還會繼續增加,這均將嚴重影響其易用性、兌換方便性及兌換工具的數量。可預期僅有極少數加密貨幣有可能獲得廣泛使用,被接受作為所有交易類型的支付工具,因此將無法在未來10年中,達到足以躋身主要流通貨幣所需的市場總值規模。

全球大多數人口僅使用所在地流通的貨幣,且主要作為支付工具而非用於投資,但加密貨幣通常兼具雙重用途。當主要金融機構出現財務問題或危機,中央銀行可透過包括降低利率、增加貨幣供給、量化寬鬆等各種措施支援其金融生態系,以穩定貨幣、提振信心。

反之,當加密貨幣出現劇烈波動時,則無任何中央主管機關能進行對應的穩定措施,也無中央存款保險機制,保障使用者帳戶或錢包等金融資產。

加密貨幣波動性極高,潛藏重大的市場與資產流動性(Liquidity)風險,不利用於進行可靠的交易。而一般法定貨幣除非出現大型危機,如政府倒台或中央銀行大量發行新鈔造成通貨膨脹,否則幣值波動1~2%多屬正常,罕見出現高達5%的波動,或是一天當中貶值逾10%

此外,加密貨幣沒有中央主管機構,無從採行協同行動便會產生不穩定性,例如比特幣區塊鏈(blockchain)升級時,也因出現不同意見而催生了新的比特幣現金(Bitcoin Cash)。而加密貨幣加深了追蹤資金流向,以及掌握誰擁有多少的資訊,因此主管機關更不可能任其激增。

許多國家希望將本國貨幣數位化,瑞典已宣告無鈔化,而現金交易數位化也間接促成印度禁止大面額紙鈔流通。包括大陸人民銀行、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等,正進行自有數位貨幣(Digital Currency)的觀念驗證。

這並不意味加密貨幣的末日即將到來,但對於加密貨幣成長性與廣泛使用的預期卻必須務實。比特幣與以太幣(Ether)的市場總值可能會增加,也將持續在交易市場佔有一席之地,預估將侷限於小規模的特定應用,如P2P應用。

而比特幣宣稱可以免除第三方中介者,因此在P2P應用環境選擇的權力回歸使用者,不再需要依賴第三方管理者或中央集權。此外,區塊鏈平台以太坊(Ethereum)的發展,實現透過區塊鏈執行轉帳軟體與智慧合約的能力。近來ICO推出的的加密貨幣中,有大量是基於以太坊平台所創建。

[Home]


產業新聞摘要

 1產業相關

  1.1Cloud Computing

2017/10/02 1.1.1. 晶片廠搶車電入場券 [ 經濟日報 謝佳雯]

雖然目前外商在車用晶片扮演領先角色,將是汽車電子化的第一波受惠對象,不過,台廠也努力追趕,包括聯發科、瑞昱、原相、創意、智原等正慢慢跟上腳步中。

從主控制晶片來看,目前以繪圖處理晶片龍頭輝達(NVIDIA)的進度最快,但英特爾(Intel)、高通(Qualcomm)都發力狂奔,高通甚至以470億美元天價併購汽車晶片龍頭恩智浦(NXP),目前合併案仍在進行中。

台廠雖然在汽車領域布局較慢,但這兩年也加速進行進軍車用市場必備的ISO16949AECQ100兩大認證,目前聯發科、瑞昱、凌陽、偉詮電等相繼傳出取得認證。

據聯發科規劃,進軍車用市場是以影像為基礎的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高精準度毫米波雷達、車用資訊娛樂系統及車用資通訊系統等四大應用為主。

聯發科傳出已取得德國汽車馬牌(Continental)的報價清單(RFQ),拿到入場券,內部全力準備產品中,希望明年下半年能有好消息。德國馬牌又名大陸集團,為全球第四大輪胎製造商,也是全球五大汽車零組件供應商之一。

瑞昱主要鎖定IP Cam、乙太網路等卡位汽車市場;原相則以手勢控制應用切入。

下一個十倍速時代來了

汽車已是下一個電子產品升級的主戰場,全球科技業正致力於讓汽車越來越聰明,無論是環繞影像、自動跟車、自動停車或自動駕駛系統,對於零組件的用量大增,也是今年多種零組件大缺貨的源頭。

筆電、手機的大升級潮已經結束,造成市場紛紛步入高原期,因此科技業下一個焦點鎖定正由機械式轉向電子式設計的汽車。再加上汽車單價高,產品使用壽命遠高於3C產品,自然是各家零組件供應商的夢幻客戶。

光以晶片用量來看,晶片廠曾統計,2000年一輛汽車採用的晶片顆數低於10顆;隨著電子化程度越來越高,這幾年的使用量已經成長超過十倍。至2020年,每輛汽車更有機會使用到千顆晶片,等於又是下一個十倍速的成長。

法人形容,過去一輛燃料車平均約使用500顆積層陶瓷電容(MLCC)、20MOSFET;進入電動車時代,每輛車的使用量幾乎都是過去的十倍,造成汽車電子主要供應商英飛凌、松下等大廠的特定產品交期一口氣拉長到26周至52周,幾乎是苦等的狀態。

[Home]


2017/10/02 1.1.2. NVIDIA AI發展前景 開拓推論及大陸商機 [ 電子時報 楊智家、涂翠珊]

NVIDIA執行長黃仁勳於北京GTC大會發表的新技術與客戶群,將有助鞏固該公司在全球推論市場與大陸AI市場的定位。

NVIDIA執行長黃仁勳近日在北京舉行的2017 GTC大會上,發表一系列人工智慧(AI)技術與合作關係,為NVIDIA在全球資料中心領域再添創造新營收更強大推力,此前NVIDIA多數資料中心業務均受惠來自美國大型資料中心業者如亞馬遜(Amazon)GoogleFacebook、微軟(Microsoft)IBM的需求,如今從本屆GTC大會所發表新技術與客戶群,顯示將有助NVIDIA驅動在機器學習(ML)推論市場的營收,以及鞏固NVIDIA在大陸龐大AI市場的定位,未來如何發展值得觀察。

根據富比士(Forbes)報導,NVIDIA在北京GTC大會上發布全新TensorRT3軟體,能夠優化NVIDIA繪圖晶片(GPU)訓練神經網路供推論處理所需,並可部署於NVIDIA資料中心及邊緣裝置產品組合中,TensorRT3軟體本質上即推論的CUDA。黃仁勳宣布,阿里巴巴、百度、騰訊及京東等大陸所有大型網路資料中心業者均已部署TensorRT3,提供機器學習負載之用。

此外,NVIDIA也提供部分相當引人注目的基準,用於展示該公司在加速機器學習推論操作、以及在資料中心與邊緣領域的實力。另外黃仁勳也宣布阿里巴巴、百度及騰訊等大陸雲端服務提供商,也提供NVIDIA最新款Tesla V100 GPU給其客戶,作為科學及深度學習應用所需。

黃仁勳表示,大陸華為、聯想及Inspur將銷售搭載NVIDIA Volta GPU、以HGX參考架構為基礎的伺服器至其全球基礎客群市場。其中聯想結盟NVIDIA最值得關注,因聯想正在為大規模訓練工作負載找尋適合的高密度GPU伺服器,也是至少目前全球唯一一家提供HGXOEM廠商。基於大陸推論處理話題,NVIDIA也表明京東商品配送子公司將採用NVIDIAJetson平台,作為京東陸空無人機(Drone)商品配送服務的指導及控制基礎。

隨著機器學習技術成熟到超越研發階段,當前市場注意力正轉向推論的處理需求,這塊市場基於資料處理規模的不同,對處理能力的需求也有異,因此回應這些不同處理需求的晶片種類就比較多元,從簡單至只需手機行動處理器,到複雜至自駕車搭載的微型超級電腦都可勝任。

基於此,顯然NVIDIA並非只以作為創造這些AI的晶片開發商為滿足,也正定位自身要在即將爆炸性成長的資料中心及邊緣機器學習處理領域中,與各類中央處理器(CPU)GPU、現場可編程閘陣列(FPGA)及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SIC)競爭。

預期未來隨著晶片採用數量增長,全球推論市場終將愈來愈擴大,因此在如今AI逐漸從早期研發期邁入雲端及邊緣端商用部署階段下,NVIDIA搶食這塊市場市佔率將至關重要。

微軟Project BrainwaveFPGA提升AI系統彈性

微軟Project Brainwave將以雲端服務的形式進入市場

沒有科技能抗拒客製化的吸引力,當然人工智慧(AI)也不例外。微軟(Microsoft)便是看準這點,決定在其人工智慧平台Project Brainwave採用FPGA架構,希望能藉由FPGA所提供的編程能力,打造出延遲更低、更強大,且更有利於擴充的人工智慧解決方案,並與GoogleNVIDIA等對手的專用晶片產品做出區隔。

根據Design News報導,為發展資料中心業務與Bing等服務,微軟的FPGA架構部署已相當完備,微軟的深度學習演算法也因此能以雲端服務的形式提供給客戶,而不需透過專用的硬體。

隨著即時人工智慧應用需求不斷提升,系統對於性能、能源效率、以及延遲也有更高的要求。自駕車、虛擬助理、智慧保全等系統都需有瞬間反應的能力,而且還要能夠方便調整。

微軟工程師Doug Burger表示,硬化晶片儘管在執行深度神經網路(DDN)處理時,可提供相當高的峰值性能,但卻缺少彈性。Project Brainwave能視資料類型的不同,提供最合適的系統設計。這樣的設計結合了ASIC數位訊號處理區塊以及可合成邏輯(synthesizable logic),因此可提供更大量的功能單元,系統的性能與可升級能力也能藉此提升。

Project Brainwave除能支援微軟自家的Cognitive Toolkit,也能與Google TensorFlow等常見的深度學習框架相容。

微軟首次發表Project Brainwave平台時,使用的是英特爾(Intel)Stratix 10 FPGAStratix 10運算效能可達39.5 TFLOPS,延遲則不到1毫秒。在Stratix 10的推動下,Brainwave架構每隔10周期就會發出一個巨集指令,而每周期可執行超過13萬個運算作業。經過微軟後續的微調後,Brainwave的性能還可望進一步獲得提升。

微軟計劃透過Azure雲端服務推出Project Brainwave。如此一來,Azure的採用率就成了Project Brainwave能否成功的一大關鍵。

微軟以FPGA為基礎的人工智慧發展策略,與較早踏入人工智慧領域的GoogleNVIDIA相當不同。NVIDIA將原本使用在電腦遊戲處理的GPU引進人工智慧應用,並且大獲成功。NVIDIA20175月推出的Tesla V100平台,將能為資料中心打造更高效能的深度學習應用。

同一時間,Google也發表了採ASIC架構的TPU處理單元。根據Google研究,TPU的性能表現可同時超越CPUGPU

[Home]


2017/10/02 1.1.3. 現代汽車啟用貴州大數據中心 結盟中國聯通搶攻連網車市場 [ 電子時報 林怡伶]

現代汽車(Hyundai Motor)全球首座大數據中心於大陸啟用,同時宣布與中國聯通合作,取得龐大消費者數據,開發符合在地需求的服務,推動連網車服務事業。

ET News報導指出,現代汽車於貴州貴安新區費時10個月打造的大數據中心日前正式啟用,貴安新區近來被大陸政府選定作為網路重鎮之一而受到注目,除現代汽車外,蘋果(Apple)、阿里巴巴、IBM等全球知名業者皆在此處設立數據中心。

其中,現代汽車是第一家進駐的汽車業者,與百度共用大樓,大數據中心的雲端蒐集車輛數據後會進行大數據分析,其後推出符合在地需求的連網車服務。

現代汽車目前正在開發一款連網車服務平台(Connected Car Service PlatformccSP),目標將汽車雲端連結能快速處理車輛數據的連網車系統(connected car Operating SystemccOS)

現代汽車表示,此後將利用大數據中心蒐集當地數據,分析駕駛開車模式後,推出個人化的服務,此外還規劃透過長期監測車輛運作狀態,推出遠距診斷、系統自動更新等可提升行駛效果的服務。

現代汽車副社長黃承浩表示,大數據分析產生的資訊有利於研究開發、提升商品性、預測市場、決策等,貴州大數據中心將應用現代汽車的大數據分析技術,發展未來連網車技術。

另一方面,現代汽車為提高大數據分析效果,宣布與擁有4億用戶的電信業者中國聯通結盟,藉此取得大陸龐大消費者行為模式數據,強化大數據中心的競爭力,兩家業者還共同開發一款預測分析模型。事實上,現代汽車於2013年便在南韓打造現代汽車雲端服務,並成立由數據專家組成數據科學家單位,推動大數據分析事業。

[Home]


2017/10/02 1.1.4. 沃爾瑪攜手智慧鎖業者August 推出送貨到「家中」服務 [ 電子時報 楊步偉]

美國零售業龍頭沃爾瑪(Wal-Mart)宣布和智慧鎖業者August攜手合作,先在矽谷地區測試送貨到家中的新服務。此外,這項「送貨到府內」的測試,還將涵蓋線上生鮮訂單,這表示送貨源不只會將生鮮訂單放在屋內,還會放在冷藏和冷凍庫中妥為貯存。

一般而言,若屋主不在,美國的物流業者多半會將貨物放在屋主的門階上。而據TechCrunch網站報導指出,沃爾瑪將更進一步,測試將貨物送到家中安裝August智慧鎖用戶的府內,而非留在門階上。

對此沃爾瑪電子商務策略和商業營運(eCommerce Strategy & Business Operations)部門副總Sloan Eddleston表示,沃爾瑪已經選定了矽谷的某些August Home用戶開始試驗這項送貨到家中的服務。該公司未來將更進一步,推出送生鮮到家中並放在冰箱保鮮的的服務。

沃爾瑪旗下的「山姆會員店」(Sams Club)2016年曾與物流業老搭檔Deliv在邁阿密就「最後一哩配送」(last mile deliveries)服務攜手合作。

沃爾瑪表示,Deliv的駕駛將透過August智慧鎖提供的一次性密碼登堂入室。駕駛進入消費者家中後,消費者的行動裝置將跳出提醒通知,然後消費者便可完整監看所有的送貨流程。

儘管August是沃爾瑪的首家智慧鎖合作夥伴,倘若測試成功,沃爾瑪將不排除與其他智慧鎖業者合作。沃爾瑪尚未制定送貨到府內的服務價碼,因為定價也是本次測試的重點,因此沃爾瑪將會研擬消費者願意花多少錢購買這項便利的服務。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這是沃爾瑪首度嘗試送貨到府內的服務,不過其子公司Jet.com已經和智慧鎖業者Latch合作,改善都市送貨服務。和August合作後,August智慧鎖的用戶不論在城內還是城外,都可享受沃爾瑪到送貨到家中的服務。

除了和August合作,沃爾瑪在最近也嘗試不同的方案,以和亞馬遜(Amazon)等線上電子商務業者較勁。

例如,沃爾瑪針對會員推出2天送貨的方案;提供到店取貨(ship-to-store)的消費者折扣;或是和Uber合作送貨等等。沃爾瑪甚至還要求門市人員在下班時,順路將消費者的線上訂單送貨到府。沃爾瑪並未表示和August的試驗將會持續多久,不過未來計劃將送貨到府內的此服務延伸到更多城市。


沃爾瑪和智慧鎖業者August合作提供送貨到府內的服務。

[Home]


  1.2Smart Mobile

   1.2.1Wearable

2017/10/02 1.2.1.1. 蘋果AirPodsWatch買氣超預期 上調2018年出貨目標 Watch挑戰3,000萬支大關 供應鏈終迎來收割期 [ 電子時報 陳玉娟]

對比iPhone供應鏈坐立難安,近期AirPodsWatch Series 3供應鏈則是喜迎收割。

蘋果(Apple)新機發布後話題不斷,不僅iPhone 8/8 Plus銷售狀況多空論戰,iPhone X屢傳重要零組件生產不順、出貨延遲消息,供應鏈相當擔憂錯過第4季銷售旺季。而值得注意的是,對比iPhone供應鏈坐立難安,近期AirPodsWatch Series 3供應鏈則是喜迎收割,組裝代工廠廣達、英業達,以及日月光旗下環旭電子、鴻海子公司訊芯、立訊家族等,第4季相關業績成長動能可望明顯轉強。

蘋果於913日正式發布多款新品,其中,iPhone 8iPhone 8 Plus因整體設計升級無感,開賣一周以來未見買氣噴發,而最受期待的iPhone X也因頻傳出貨延遲消息,使得熱切期待新機上市帶動業績回溫的iPhone供應鏈如坐針氈,隨時緊盯訂單與生產增減計畫,深怕2015年第4iPhone 6s砍單風暴再現。

然相較iPhone新機供應鏈坐立難安,市場瀰漫不確定氣氛,此波同步登場的Apple Watch 3智慧手表則是買氣看漲;新款Apple Watch 3最大改變在於新增支援行動網路的GPS+Cellular版本,內建全新W2無線晶片,可藉由新形態的SIM卡嵌入技術eSIM卡來進行LTE上網,並能直接進行通話、連接AirPods無線耳機,iPhone不在身邊,也能打電話、收簡訊等。此外,具備氣壓高度計,可協助追蹤活動紀錄、飛行攀升高度及戶外體能訓練,電池續航力及防水功能明顯強化。

供應鏈透露,Apple Watch 3正式上市後,因擁有獨立通話功能等新應用,買氣持續揚升,隨著品質與良率更為精細成熟,功能應用更為廣泛與實用,加上iPhone 8/8 PlusiPhone X陸續上市放量帶動下,蘋果近期再度擴大下單規模,並上調2018年出貨目標,估計全年出貨至少可達2,500萬支,iPhone X買氣若大爆發,更將有助其挑戰3,000萬支大關。

據了解,首代Apple Watch推出後買氣不佳,相關供應鏈均未能如預期推升業績揚升,苦熬多時後,20169月發布的第二代Apple Watch,因加入防水、GPS及心跳監測等應用功能,明確聚焦健康、健身應用,買氣出現反轉。2017年初起銷售逐月好轉,加上良率提升,供應鏈手上Watch系列訂單終見利潤落袋。而隨著新一代Watch 3升級有感,仍保持獨家代工的廣達、日月光旗下環旭電子終迎來收割期,因出貨規模倍增,蘋果也新增第二家SiP封裝合作夥伴,鴻海旗下訊芯首度入列,並將於201823月開始加入生產行列。訊芯對此不予評論。

另自從iPhone 7起取消耳機孔並支援防水,力推無線耳機Airpods後,加速了無線耳機應用滲透率,據研究機構NPD調查指出,蘋果AirPods已佔有美國整體無線耳機市場至少85%營收比重,需求不斷升溫,隨著Apple Watch 3iPhone新機效應帶動,利潤優渥的AirPods後市看漲。供應鏈表示,AirPods缺貨情況已大幅改善,近期買氣持續轉強,蘋果亦已上調訂單數量,2018年可望成為蘋果小金雞,相關供應鏈獲利狀況亦將明顯改善。

據了解, AirPods熱銷,供應鏈同步受惠,除代工廠英業達外,承接MaciPhone連接器、數據線以及天線訂單的大陸最大連接元件廠立訊精密,也手握AirPods大單,先前陸續在台灣入股宣德及買下美律,又與美律一同扶植康控,旗下3大公司也都入列 AirPods供應鏈。其中,2016年陷入虧損的宣德,在立訊扶植下,2017年第2季終轉虧為盈,近期除傳出已打進美國Tesla供應鏈外,亦受惠立訊訂單調配,首度加入AirPods供貨行列,市場樂觀預期營運動能將明顯轉強。

 

[Home]


   1.2.2Smartphone

2017/10/02 1.2.2.1. 強攻海外市場策略奏效 大陸手機品牌表現樂觀 [ 電子時報 黃詩閔]

大陸手機品牌業者積極蠶食海外市場版圖。

大陸手機品牌業者強攻海外市場策略奏效,小米、OppoVivo笑開懷,瞄準大陸本土市場與海外市場旺季需求,大幅衝刺第3季出貨量。

供應鏈業者指出,看準印度市場超過13億人口,仍有非常大的發展空間,業界紛預期印度智慧型手機市場需求必然會起飛,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小米在印度手機市場頻頻傳出捷報,小米內部團隊也發下豪語,以奪下印度智慧型手機市場龍頭為目標。小米第3季在海外市場營運表現越來越樂觀,手中握有小米新品訂單的供應鏈業者也搭上這波成長列車,訂單量節節高升。

供應鏈業者觀察,小米由黑翻紅,重回大陸與海外手機市場主流地位,也使得大陸華南白牌業者立刻執行山寨策略,推出仿小米機種,大陸華南白牌業者向來反應市場速度超快,山寨小米顯示小米在海外市場突圍有成,才會成為大陸華南白牌業者今天積極山寨的明星商品。

供應鏈業者指出,OppoVivo去年靠著線下實體通路竄出頭,在大陸市場成功蠶食小米市場版圖,與華為一同成為大陸前三大智慧型手機品牌業者,今年在海外市場也積極反制小米,不願被小米擠到海外市場後段班去。OppoVivo均在印度市場改變產品策略與市場策略,除廣設通路據點外,並採取「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的最新戰略,推出在大陸市場未曾推出的低價戰鬥機種,下半年新品齊發,第3季拉高訂單量趨勢明顯。

小米手機今年甩開出貨量向下走的窘境,重回成長軌道,今年第2季在大陸智慧型手機市場重回前五大業者排行榜,成為大陸手機市場出貨第二大品牌業者,只落後於龍頭業者華為。小米以紅米系列平價機種衝量,擴大海外市場攻勢,積極衝刺印度手機市場買氣,也順利衝刺出亮眼成績,打敗印度本土手機品牌業者,已成為印度智慧型手機市場二哥,僅落後於國際手機品牌業者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

小米以高規低價、生態系、深耕線上通路、飢餓行銷等賣點特色在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快速崛起,小米今年對應市場風向,調整通路策略,從以往聚焦線上通路轉向耕耘線下實體通路。

印度為全球第二大智慧型手機市場,伴隨印度市場成為國際手機品牌業者、大陸手機品牌業者、印度手機品牌業者三股勢力競逐的重要市場。現階段小米在印度手機市場藉由實體通路銷售手機比例已超過20%,目前在印度打造了5間「小米之家」,由於小米樂觀看待印度手機市場發展前景,也持續累積通路戰力,預計在2年內大幅擴充至約100個據點。

除了印度智慧型手機市場外,小米全力爭取海外市場的發展契機,今年第2季在立陶宛、印尼、希臘、以色列、捷克、烏克蘭、新加坡、緬甸、俄羅斯等市場出貨量也衝上前五大,使得小米希望靠著海外市場反攻大陸市場。

Oppo則針對海外市場不同特性,主推不同價格帶智慧型手機,在台灣、印度、巴基斯坦等市場也卡位成功。除了大陸本土手機市場的主場優勢外,海外市場已成為大陸手機品牌業者的另一個大機會。

[Home]


2017/10/02 1.2.2.2. 蘋果iPhone 8電池傳出包 非台廠供貨 業界:可讓蘋果感受台廠組裝成熟度 [ 電子時報 李立達、蕭菁菁、范仁志]

iPhone 8系列剛出貨,就傳出電池充電時腫脹問題,此次應與台電池廠無關,可讓蘋果感受到台廠在組裝技術的能耐。

蘋果(Apple)iPhone 8系列剛出貨,就傳出電池充電時腫脹問題,市場傳出,該款電池供應商之一為新普,業界指出,新普並非蘋果5.5吋機種的電池供應商,事實上,台廠原本在iPhone就非最大供應商,此次出狀況,轉單至台廠機會有限,然卻可讓蘋果感受到台廠在組裝技術程度。

蘋果iPhone 8系列上市一週,就傳2起消費者在充電iPhone 8 Plus時發生狀況,其中一起在台灣,另一起在日本,都是在充電時,電池出現腫脹,面板翹起,然並未發生火花爆炸,蘋果並未說明原因,僅表示此情況是電池在充電時腫脹,並非爆炸。

市場傳出,蘋果iPhone 8 Plus系列的供應商之一為新普,新普拒絕針對單一客戶評論。然電池業界指出,新普並非蘋果5.5吋機種供應商。

蘋果MacBookiPad系列的電池模組供應商,主要是台電池廠新普及順達科,而iPhone主要由陸廠德賽負責。業界指出,主因當初蘋果負責MacBookiPhone的採購單位不同,因此台廠一開始並未切入iPhone,直至2013年起,蘋果才釋出iPhone訂單給台廠。

蘋果執行長Tim Cook向來熟稔供應鏈管理,透過供應商分散,不僅供貨更穩定,成本也較低,在釋出iPhone訂單給台廠後,也在2014年起,將iPad訂單轉給陸廠,近年並持續對陸廠德賽等廠商,試單MacBook系列的電池模組產品,然迄今尚未釋出大單,亦未量產。

業界指出,蘋果通常在組裝釋單的策略,都是先找1~2家廠商,隨著出貨量增加,才會進行分散,比如Apple Watch在推出第3代後,才開始將原本委由廣達獨家代工的舊款機種,陸續釋單給仁寶,零組件諸如電池模組,也是採用同樣模式。

業界指出,iPhone主要電池組裝廠為德賽及欣旺達,此次iPhone 8 Plus出現充電時電池異常,與台廠無關,至於市場傳出該電池模組由韓廠組裝,業界也表示,不論日廠或韓廠,多數為電池芯供應商,並非模組的組裝廠,主因在成本無法與台、陸廠競爭。

此次電池在充電時電池發生異常狀況,蘋果尚未說明原因,業界指出,應與電池短路相關。至於在發生狀況後,是否會造成轉單,業界評估機會有限,卻有機會讓蘋果感受到,台廠在組裝技術與經驗的純熟度,只是蘋果最在意的不一定必然是技術力,成本與市場也在採購考量內。

台電池廠近期也將重心轉向非3C產品,以新普為例,正積極衝刺電動自行車電池市場,已是全球坐二望一的供應商,並也推出機械手臂,推自動化生產解決方案;順達科與加百裕都在布局動力電池及ESS(儲能系統),期許能在日益下滑的NB及薄利的手持裝置電池市場外,另闢戰場。

蘋果發布iPhone X環保報告 詳述材料細節和廢氣排放量

蘋果(Apple)特別為iPhone X發布一份環保報告。

蘋果(Apple)對自家產品的環保資歷一向引以為傲,2017年的《環境責任報告》(Environmental Responsibility Report)也闡述了目標和達成方式,現在蘋果更特別為iPhone X發布一份環保報告。

根據9to5Mac報導,這份4頁的報告內容詳盡說明製造手機和包裝材料的細節,連同製造階段到最終回收,每一個過程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數量也一併載入。

根據報告,蘋果透過一些方式來降低iPhone X對環境的衝擊,其中包括採用無砷玻璃、手機不含水銀、溴化阻燃劑(brominated flame retardant)、聚氯乙烯(PVC)、鈹以及可回收不鏽鋼,包裝纖維100%來自於負責任、受管理的森林、竹子、甘蔗渣或回收紙。蘋果在說明會中也曾發布這些資歷。

此外蘋果估算,iPhone X生命週期中所產生的溫室氣體為79公斤Co2e(二氧化碳約當量),其中80%來自於生產過程,17%為使用時,2%是在運輸過程,回收則佔其中的1%

蘋果除了設下電力100%使用再生能源的目標之外,也成立「供應商潔淨能源計畫」(Supplier Clean Energy),鼓勵供應鏈跟進。蘋果透露,透過這個計畫,生產過程中溫室氣體已減少6%。蘋果也呼籲供應商採取零浪費計畫。

蘋果還透露,iPhone X已達到「電子產品環境影響評估工具」(EPEAT)的金牌標章等級。

零件市場熱潮 京瓷稱僅次網路泡沫

日本零組件與設備訂單仍無下滑趨勢,讓多數日系零組件廠未來業績看好。

日本電子零組件產業訂單持續成長,特別是iPhone 8iPhone X2個月上市,使得往年僅限於10~12月的零組件產業旺季,可望拉長到20181~3月,日本經濟新聞(Nikkei)轉引日本電子零組件大廠京瓷(Kyocera)社長,谷本秀夫的說法,僅就電子零組件產業來說,現在的盛況僅次於網路泡沫時期。

由於iPhone上市10週年紀念機種,iPhone X,可能採用比過去更多的日本製造零件,特別是正面上方邊框的大量感測器,日經報導,日本被動元件廠與攝影機相關零組件的訂單,有持續成長的跡象。

比方村田製作所(Murata)常務執行董事竹村善人表示,2017年下半工廠狀況是全力生產與全力出貨,產能幾乎全部滿載;太陽誘電(Taiyo Yuden)社長登?正一表示,201710~12月積層陶瓷電容(MLCC)訂單維持高檔,相信後續仍將成長。

基本上,蘋果(Apple)供應鏈都簽了保密合約,對於相關訂單不會提供詳細資料,但正如Alps電氣(Alps Electric)社長栗山年弘的說法,受惠於蘋果,往年手機零組件訂單高峰僅限於10~12月,但20181~3月料將維持在高水準狀態,因此該廠的財測料將持續調高。

除了手機需求外,NAND快閃記憶體等儲存裝置,隨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與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技術,帶來資料儲存設備需求大幅成長,目前NAND快閃記憶體市價持續上升,相關零組件以及生產設備訂單仍在成長狀態。

此外,自動駕駛與電動車技術,也帶來零組件與工具機需求的成長,對工具機產業甚至比對零組件產業影響還高,TDK社長石黑成直表示,目前汽車相關零組件事業的成長率,接近10%

日本電子零組件、半導體設備、與工具機業界,在2015~2016年因大陸訂單減少與日圓匯率上升的雙重打擊,陷入相對不景氣狀態,直到日圓匯率開始回貶的2016年下半,訂單才開始止跌回升。

原先市場還擔心這是2~3年的短週期,在2017年底到2018年初訂單便會回跌,但現在看來,除了少數例外,比方因iPhone X採用OLED面板,對手機液晶面板訂單帶來負面影響外,多數零組件與設備訂單,到2018年都還樂觀。

[Home]


2017/10/02 1.2.2.3. 台韓陸放連假 零組件供需風險再增 [ 電子時報 王君毅、茅堍]

由於韓、台、陸為全球記憶體、面板等主要產出之地,三者皆遇重要節日連休,將打亂智慧型手機零組件與終端的供貨步調。

時序進入第4季傳統電子產品出貨旺季後,考量2017年南韓中秋節放假近10天,大陸十一黃金周加上中秋節則連休8天,而台灣國慶日補假後也有4天的連假出現,已讓整體智慧型手機上游零組件供貨的不確定性再度拉升,若業者對零組件庫存管理失當,將影響整體終端業者第4季的營運表現。

業者表示,由於2017年蘋果(Apple)智慧型手機新品在面板上首度導入OLED設計,加上不乏Android業者的高階機種改採全螢幕或18:9尺寸比的面板,在需求大於供給的情況下,已讓中小尺寸面板價格持續上揚外,另由於智慧型手機、筆記型電腦(NB)等終端對快閃記憶體的需求容量提升,也讓記憶體因產能不足而處在價格調漲局面。

而除今日上游相關關鍵零組件供不應求的情況仍然無解外,近期因大陸、南韓、台灣等地連休假期出現,更讓整體零組件供貨不足的情況雪上加霜。手機業者指出,由於南韓、台、大陸等地為全球記憶體、面板等主要產出之地,當中春節、中秋又是南韓最重視的兩大節日,此次南韓中秋節有近10天的連休假期,已讓記憶體、面板供貨短缺的嚴重性加深外,另大陸此次十一黃金周也有8天的假期,緊接台灣國慶日前後也有4天的連休,更將打亂整體智慧型手機零組件與終端的供貨步調。

除長假效應打亂整體零組件供貨節奏外,近期手機終端出貨的消長,也加深終端業者零組件庫存管控的風險。業者指出,近期Android陣營業者新品盡出,包括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Sony Mobile、華為、Oppo、小米等均來勢洶洶,且市場對其新品的銷售動能均寄予厚望;一旦終端銷售超出預期,必將讓品牌端對零組件業者的急單增加,而此也將進一步擴大整體零組件供貨的不確定性。

然另一方面,雖然先前外界對蘋果新款iPhone 8iPhone X銷售信心滿滿,但由於iPhone X須待11月起才正式推出銷售,而近期上市的iPhone 8則陸續出現銷售不如預期的聲浪,也讓蘋果相關供應鏈業者後續營運表現添憂,且對蘋果相關供應鏈業者而言,此時的庫存備料若無法順利去化,其影響性恐將延續到2018年第1季,對此相關供應鏈業者得是更留意整體iPhone 8系列手機的實際銷售狀況才是。

iPhone 8 Plus物料成本288美元 居各款iPhone之冠

IHS初步估算iPhone 8 Plus物料成本為288.08美元,比前代iPhone 7 Plus高出17.20美元,為該公司物料成本最高的iPhone手機。

蘋果(Apple)新款iPhone 8系列手機已於922日正式上市。IHS在對64GBiPhone 8 Plus(A1864)進行拆解後,初步估算該機物料(Bill of MaterialsBOM)成本為288.08美元,比前代iPhone 7 Plus物料成本270.88美元高出17.20美元,為有史以來物料成本最高的iPhone手機。

如果再加上各自製造成本7.36美元與6.78美元的話,兩者總成本差距還會略微擴大至17.78美元。IHS表示,64GBiPhone 8 Plus空機售價為799美元,僅比64GBiPhone 7 Plus上市之初售價高出30美元。

此外,IHS推估64GB iPhone 8物料成本為247.51美元,較iPhone 7物料成本高了9.57美元。不過64GBiPhone 8空機售價為699美元,比iPhone 7售價要高了50美元。

IHS Markit資深主管Andrew Rassweiler表示,雖然iPhone 8 Plus物料成本的揚升,並不是由單一零組件或功能造成的,不過單就硬體拆解的角度來看,該機內部NAND Flash儲存空間的增加(雖然平均每GB儲存空間物料成本持續下滑),以及新增的無線充電功能組件,都是促使物料成本提高的重要因素。

資料顯示,iPhone 8 Plus配備的5.51,920x1,080p IPS LCD內嵌式觸控顯示器,仍然是成本最高的單一零組件,達52.5美元。雖然該螢幕硬體規格與前一代產品相同,但新增加的高動態呈像(HDR rendering)支援,可使視訊內容具有更高的動態範圍和視覺品質。

iPhone 8 Plus配備的雙鏡頭相機模組與前相機模組,合計成本為32.5美元。該雙鏡頭相機模組除配備有新的影像感測器,可以接收更多光線外,也針對擴增實境(AR)應用進行校準。再加上蘋果新款應用處理器(AP)A11 Bionic晶片內建的影像訊號處理器(Image Signal ProcessorISP)Neural Engine,預計該機在AR以及一般攝影表現上,都會有相當優異的表現。

蘋果64位元A11 Bionic晶片 整合了自家設計的六核心CPU與三核心GPU,以及如Neural EngineISP等部分,使得A11 Bionic晶片成本較前代A10晶片增加了4.64美元,達27.50美元。不過該部分成本仍低於記憶體成本。

資料顯示,iPhone 8 Plus包括64GB NAND Flash(新帝)儲存空間,以及與A11晶片整合封裝的3GB LPDDR4 SDRAM(美光)記憶體等在內的整體記憶體成本,為31.2美元。

IHS表示,A1110奈米(nm)製程製造,運行速度約較A10提高30%,但功耗僅為A10的一半。

至於iPhone 8系列手機首次新增的無線充電功能,則是採用博通(Broadcom)BCM59355A2IUB3G無線充電IC。雖然IHS並未單獨列出該部分所需成本,但包括高通(Qualcomm)PMD9655電源管理IC、博通無線充電ICDialog Semiconductor電源管理IC,以及穩壓器、轉換器和LED驅動元件等在內的整體電源管理組件成本為16.05美元。

此外,此次拆解的iPhone 8 Plus手機配備有高通MDM9655基頻晶片。該晶片內建Snapdragon X16 LTE數據機,最高上下行傳輸速度分別為150Mbps1Gbps。高通MDM9655基頻晶片成本為11.5美元。

其他如射頻/功率放大器部分成本為24.6美元、使用者介面組件11.28美元、感測器6.65美元、其他模組7.35美元、機械/機電組件50.95美元(僅次於顯示器),以及電池組4.45美元等。

IHS表示,目前公布的iPhone 8 Plus物料與製造成本仍為初步估算,並且不包括如軟體、專利使用費、行銷,以及其他額外成本支出等部分。

    

[Home]


2017/10/02 1.2.2.4. iPhone無線充電:iPhone 8帶動無線充電發展 近場和遠場傳輸技術皆具潛力 [ 電子時報 陳端武]

隨著蘋果(Apple)3iPhone新機中導入無線充電功能。無線充電技術備受關注。目前無線電力傳輸依充電範圍分為近場(near-field)和遠場(far-field)電力傳輸兩大類別。

根據Vox報導,近場意味著在發射器約1個波長的範圍。此距離將依發射器的大小和結構而變化。小到足以裝入手機充電墊的發射器通常充電範圍約1公分,因此手機必須直接放在上面才能充電。而電動車充電器等更大的發射器,充電範圍則可達幾英吋。

1個波長內,磁場和電場保持分開。因此出現利用磁場的電感耦合(inductive coupling)和利用電場的電容耦合(capacitive coupling)這兩種近場輸電方式。

一、電感耦合:在電感耦合中,電力會透過磁場在兩個線圈之間傳輸。目前幾乎所有無線充電產品都使用電感耦合,包括電動牙刷和手機無線充電墊。而大多數手機都須購買某種充電盒作為接收器,但也有不少新手機已內建接收器。

目前有兩種獨立的電感耦合標準,無線充電聯盟(WPC)QiAirFuel Alliance的標準。手機用電感式充電的缺點在於比有線充電更慢、效率較低,且會產生更多熱量而降低電池壽命。最糟糕的是,須將手機準確地放在插了插頭的充電墊上,僅比直接插上插頭充電方便一點點。

儘管如此,這類產品已開始受到關注。IKEA已推出一系列內建無線充電器的家具。

二、電容耦合:電容耦合中,電力會透過兩個金屬電極之間的電場傳輸,而這兩個金屬電極一起形成電容器。此技術已用於部分低功率應用,但用例相當有限。部分原因是電場有別於磁場,會與包括人體的物體發生交互作用。而電極需要相當高的電壓來傳輸電能,因此有安全問題。

三、磁共振耦合(Resonant coupling):傳統電感耦合涉及全向傳輸。磁場從發射器向各個方向發射,除非接收線圈非常接近,否則不會吸收太多電力。而在磁共振耦合中,發射器和接收器線圈被調諧到相同頻率成為強耦合,並創建1LC電路,可讓磁場獲得定向,而接收器能更有效地在更遠距離接收更多電力。

磁共振已在實驗室和原型產品中獲得證明。磁共振新創公司WiTricity表示,其產品可進行1公分到幾公尺的中距離無線充電。WiTricity的磁共振產品開發套件能讓其他公司生產無線充電產品。目前雖有許多產品開發中,但尚未有任何產品上市。

磁共振也有兩個競爭標準,包括由Alliance for Wireless Power (A4WP)在合併成AirFuel聯盟前開發的Rezence,以及WPCQi 1.2(Resonant Qi)標準。此外,據稱AirFuel聯盟正在研究可用於感應和磁共振充電的多模式發射器和接收器。

磁共振有很大的優點,包括充電範圍及方向比電感耦合更廣,因此毋須精確地擺放要充電的裝置;且能一次充電多個裝置。而且對人類來說很安全。

但其充電範圍仍相當有限,且比有線充電效率低。Resonant Qi標準宣稱可達有線充電的70~80%效率。在所有無線電力傳輸技術中,磁共振耦合在短期內最有可能重塑市場。

第二類無線電力傳輸技術為使用高頻創建強大電磁波,然後透過折射或反射將這些波聚焦成光束,好在更長的距離上傳輸電力。

一、微波:微波是能攜帶電力的電磁輻射。華盛頓州公司Ossia已開發出名為Cota的產品,能用聚焦微波束在距離9.1公尺處替多個裝置充電。其基地發射器是垃圾桶大小的黑色圓筒。接收器則小到能裝在AAA電池中,發出少量而全方位的Ping來尋找發送器,鎖定後就能開始傳輸電力。接收機和發射器會互相通訊以導引遇到物體會反彈的微波束。

OssiaCES 2016所做的示範展示引起轟動,但目前市面上還沒有相關產品。

二、雷射:雷射也能傳輸電力,並由接收側的微小的光伏電池來接收。雷射的優點包括可在幾公里的長距離內攜帶幾毫瓦到幾百千瓦(kW)的電力。雷射已被用於對飛行中的無人機充電,而且有人在談論用雷射從地球軌道上的太陽能發電衛星向地面輸電。

但雷射的缺點主要在於發射器和接收器之間必須有直接視野。有別於微波束,雷射遇到牆壁和角落不會折射。

以色列新創公司Wi-Charge已開發雷射充電技術多年時間,並希望在2016年或2017年將其授權給硬體製造商的產品。其構想是將充電器嵌入牆壁或天花板,因此,嵌入式充電器可自動尋找相容裝置並開始對其充電。這種充電器能同時替視線內的多個裝置充電,充電功率高達10 kW

三、 射頻(Radio frequencyRF):加州公司Energous推出的WattUp能用RF訊號為最遠4.57公尺的4個裝置充電。數百個小型天線會透過Wi-Fi波束傳輸少量電力。而這些波束會在幾十個小型接收器構成的叢集周圍的口袋型裝置中同步以接收電力。

發射器和接收器之間還有藍牙(Bluetooth)連線,好讓發射器精確定位接收器及評估其功率需求。微波束可從牆壁上反彈並繞過人類身體。

WattUp將為1.5公尺內的物體提供4 kW的功率,3公尺內下降到2 Kw4.57公尺內則為1 kWUnderwriters Laboratory已驗證其工作原理。

四、超音波:Ubeam一直在開發超音波無線充電技術。Ubeam執行長Meredith Perry表示,超音波是克服其他無線充電技術弱點的唯一途徑。她已說服夠多的投資者,該公司已籌集逾2,000萬美元的創投資金。

但最近曾在Ubeam工作的工程師Paul Reynolds表示,儘管公司工程師被迫否認,但該技術無法成功。他說越來越多專家對從未公開展示技術的Ubeam能否實現其承諾的充電範圍、功率和便利性表示懷疑。

目前唯一通過商業可行性關鍵測試的技術是電感耦合技術。市場研調機構Markets And Markets3月發表的無線充電市場分析報告顯示,2014年無線電力傳輸市場的價值達7.2億美元,預計2015~2020年複合年成長率為51.5%,並預測未來5年磁共振技術會有重大發展。

在磁共振的協助下,電感耦合將足以改變交通世界。但電感耦合是否足以對消費者裝置市場產生重大影響仍有爭議。至少在充電基礎設施普及之前,把手機放在充電墊上沒比插上插頭方便多少。

但若有任何1種遠場充電技術得以實現,無線充電能達到一定距離,就能讓人在走來走去同時替多個裝置充電,這將是革命性的改變。可靠的遠距無線充電將非常適合醫學用途,也能用於各種軍事及工業應用。

當家庭、辦公室、咖啡廳、汽車、大眾運輸工具,餐館和零售店普遍提供無線充電設備時,無線充電技術才會真正吸引人們使用。屆時無線充電將帶來兩大可預見的好處。除了能減少電池的使用量,而且若小型、低功耗的感測器、顯示器、穿戴裝置等不需要電池,則能縮小到幾乎任何尺寸。當然,前提是無線充電基礎設施無處不在。這又是另個雞生蛋和蛋生雞的問題。

iPhone無線充電採Qi標準 將加速Qi的普及

蘋果(Apple)912日發表3iPhone新機,其中的iPhone X更擁有不少新功能。但會對用戶日常生活造成最大影響的升級,非無線充電莫屬。事實上,將近5年前就有智慧型手機搭載無線充電功能。但隨著iPhone開始支援無線充電,特別是Qi標準,可望加速Qi無線充電設施的普及。

根據WIRED報導,目前無線充電領域有兩大競爭標準,分別是QiAirFuel Alliance支持的AirFuel標準,兩者無法輕易互通。近年來,智慧型手機市場已傾向採用Qi,現有約90款智慧型手機及一些汽車的充電採用Qi

Qi背後的無線充電聯盟(WPC)行銷主管Paul Golden表示,無線充電要變得無所不在,才能真正為消費者帶來好處。無論走到哪裡,都不用擔心沒帶充電器或電量耗盡,只要放下手機就能輕鬆充電。

無線充電業者正設法讓充電墊變得跟電源插座一樣常見。無線充電設備開發商Aircharge將在2018年替英國1,000多家麥當勞(McDonalds)升級無線充電設備。而且消費者有時也能在酒店、酒吧和其他公共場所找到無線充電設備。

但這些充電設備過去曾因缺乏統一的無線充電標準而失敗。2014年,星巴克(Starbucks)在幾家門市試用後來成為AirFuel技術的Powermat充電器,但發現大多數客戶無法替手機充電,而其他地方更難得看到公共無線充電墊。

然而,蘋果選邊站已改變情勢。Golden表示,他已經和飯店業、汽車業人士和其他手機製造商交流過,他們都在等待蘋果的動向。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Galaxy系列手機和許多Android手機雖早已具備Qi無線充電功能,但影響力明顯不及iPhone

市場研調機構IHS Technology無線充電分析師Vicky Yussuff表示,蘋果真正擅長的是將某種技術行銷,成為全新而令人興奮的技術,吸引更多人使用。蘋果肯定會帶來改變。

事實上,蘋果已帶來改變。在iPhone發表會後,Powermat已確認將更新充電設備來支援Qi。用戶目前可在星巴克替iPhoneGalaxy S8無線充電,這就是蘋果的影響力。

報導認為,Qi的廣泛普及將產生顯著吸引力。未來用戶再也不必帶充電線出門,將手機放在咖啡廳、酒吧、機場、酒店或快餐店的桌子上就能充電。而Uber或公車上也可能內建無線充電墊。核心問題已非iPhone的無線充電會否改變世界,而是要花多久時間。

Aircharge行銷經理Stefano Piccioli指出,市面上仍有大量手機,以及使用中的7.15億支舊版iPhone都沒有無線充電功能。而Qi的領先局面可望改變現況。Aircharge已在5,000個公共場所安裝無線充電設備,IKEA已在銷售內建Qi無線充電的家具。而且企業將開始選邊站。

WPCGolden表示,從現在起,WPC將開始快速擴張。之前還有些人想等蘋果的決定而有所猶豫。另一個加入Qi陣營的誘因,為Qi標準要求後向和前向相容性,因此已安裝的充電墊不會過時,除非蘋果決定在幾年後跳船。

就像蘋果曾推廣的許多功能一樣,蘋果並未發明無線充電。但蘋果提供無線充電功能的決定,以及提供的形式,可望塑造無線充電的未來。

蘋果產品連接埠規格多特殊 Qi標準互通性高

蘋果(Apple)從開始製造行動裝置以來,無論是iPodiPhone或是iPad,都堅持使用特有的充電連接埠。這點可追溯到2003年第三代iPod30針底座連接器。而蘋果在2017年版iPhone新機上首度採用通用的Qi無線充電標準。推出iPhone 8iPhone X後,蘋果終於趕上其他手機廠商,為iPhone添加標準化的無線充電功能。

根據The Verge報導,蘋果迄今除需專用連接線的Apple Watch和專用充電盒的AirPod外,從未在其他產品中提供無線充電功能。但蘋果已在iPhone 8iPhone X中導入Qi無線充電功能。

蘋果此舉將有深遠影響。因為幾乎手機產業的每家公司都使用Qi,所以現在iPhone 8iPhone X可與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 Galaxy Note 8LG V30使用相同的充電器。朋友若需要充電,只要手機支援無線充電,也能拿iPhone無線充電器來充電。

這是少見的蘋果產品和其他產品之間的互通性。此外,由於Qi無線充電標準已推出一段時間,支援Qi的充電裝置價格已很便宜。用戶能以比向蘋果購買的Lightning連接線更低的價格,買到品質良好的Qi無線充電器,還能替市面上大多數旗艦機充電。

蘋果仍堅持在所有iPhone上使用Lightning連接線令人沮喪,尤其是USB-C越來越有機會成為主流充電和連接標準時。在無線充電帶來通用支援後,令人不禁憧憬用同條連接線替筆記型電腦或其他行動裝置充電。例如,MacBookMacBook Pro都已使用USB-C

令人遺憾的是,這點似乎不太可能實現。因為透過Mfi配件授權方案,市面上賣出的每條Lightning連接線和配件蘋果都能賺到錢。所以除非蘋果不想再賺這些錢,否則短期內很難看到USB-CiPhoneiPad

另方面,蘋果原本能輕易地強推蘋果專有無線充電規格,並透過Mfi方案將技術授權給充電墊廠商。

儘管Qi並非用戶期望的通用標準,但至少代表用戶首度可在Android手機和iPhone之間共享充電器。儘管iPhone用戶仍非用Lightning連接線不可,但這至少是朝正確方向邁出的一步。

[Home]


2017/10/02 1.2.2.5. 聯發科印度無意投資4G功能型手機 重點放在中階4G智慧型手機 [ 電子時報 蕭景岳]

長期耕耘印度市場的聯發科甫在印度發表新款處理器。聯發科認為,他們應將重心放在智慧型手機,同時智慧型手機的創新主要發生在中階機領域,在印度市場上,目前的雙鏡頭趨勢預料還會持續下去。

第一屆印度行動展於927日起舉行3天,聯發科發布新款處理器MT6739,主打雙鏡頭、支援189螢幕比例,鎖定入門級4G智慧型手機市場,希望鎖定入門市場的MT6739可以和日前發表、鎖定中高階市場的Helio P23攜手搶攻印度市場。

在接受Economic TimesBGR專訪時,聯發科國際銷售總經理Finbarr Moynihan表示,自iPhone發表10年以來,智慧型手機雖然推陳出新,但創新速度已經變慢。

Moynihan認為,現在的創新主要發生在中階領域,而在印度4G滲透率逐漸成長的當下,OppoVivo、小米、金立及聯想都沒有放過這個市場,這個市場既不是超高階,也不是超低階,但在印度卻很重要。

在另一方面,Moynihan承認,目前印度還有大量人口在使用功能型手機,甚至還有很多人還在用2G功能型手機,因此聯發科鎖定入門級的Android手機,並發表支援189螢幕、雙SIM且兩張SIM卡都支援VoLTEMT6739

在功能型手機市場上,聯發科希望透過MT6739將入門智慧型手機的價格進一步壓低,但聯發科沒有計劃進入仍在成長的4G功能型手機市場,Moynihan認為,企業必須集中火力在需要的地方,而且他們認為,印度民眾希望獲得完整的Android體驗,而這必須透過智慧型手機才能達成。

Moyniha表示,他們已經在和印度、大陸手機業者合作,希望可以在2017年底以前讓搭載MT6739的手機上市,以實現壓低印度智慧型手機價格的目標,Moynihan認為,現在手機產業在成本上的創新多於其他領域的創新。

幾乎免費的4G功能型手機JioPhone已經開始出貨,對於這款可能衝擊功能型手機及入門智慧型手機的產品的看法,Moynihan認為,JioPhone不會對正在成長的印度智慧型手機市場帶來什麼影響,但可能對功能型手機有所衝擊,但影響還有待觀察,聯發科正在密切觀察4G功能型手機領域。

近來,雙鏡頭手機在印度蓬勃發展,對此Moynihan認為,現在印度市場的手機趨勢暫時還不會改變,不管是更高效能、雙鏡頭等功能都逐漸出現在低價手機上,而這個趨勢還會持續。

Moynihan認為,另一個印度手機市場的趨勢是窄邊框及189的螢幕比例,他認為這個趨勢會迅速向下滲透至各價格帶手機,雖然記憶體及處理器等效能提升還會繼續,但他認為真正重要的是會影響消費者實際體驗的功能,像是大螢幕或快充。

此外,Moynihan觀察到的另一個趨勢是人工智慧及機器學習在智慧型手機上的應用,主要是透過語音助理,隨著感測器及鏡頭數的增加,相機處理的創新也會隨之成長,然後會產生更多的應用及使用者體驗,這是一個長期趨勢。

[Home]


2017/10/02 1.2.2.6. 奈及利亞手機市場:看好奈及利亞智慧型手機市場 國際品牌大廠紛進駐 [ 電子時報 陳智德、劉世平]

眾多外資投入導致競爭增加,讓奈及利亞的手機價格降低。

奈及利亞政府吸引外商投資的策略似乎漸有成效,各國智慧型手機的大廠牌紛紛在奈及利亞發布新機種或宣布重新進入奈及利亞市場。

奈及利亞聯邦政府透過多種方案吸引外資,並投資不同的產業部門,近期在電信產業開始產生一些效益。另由於眾多外資投入導致競爭增加,讓奈及利亞的手機價格降低,奈及利亞人能選擇的機種已越來越多元。

不僅日本最大智慧型手機品牌Freetel首次進入奈及利亞,曾在奈及利亞叱吒一時的舊知名品牌如摩托羅拉(Motorola)及諾基亞(Nokia),也宣布將重新在奈及利亞發表手機。顯示奈及利亞市場已開始變得更吸引外資。

Freetel宣布與非洲手機代理商Technology Distribution Limited (TD Africa)合作,打入奈及利亞市場。Freetel國際銷售副總Eugene Yoshioka表示,奈及利亞是Freetel發布新機種的首發市場之一,計劃在該國投資子公司以支援銷售、行銷及售後服務。

TD Africa是西非最大手機代理商,擁有廣大的代理網路,在主要奈及利亞城市及其他西非首都的大型零售商,將以最大能量在西非各城市配銷Freetel產品。

TD Mobile總監GozyIjogun表示,作為非洲科技革新的驅動力,TD Mobile總是將最新科技產品帶到西非,在奈及利亞可將Freetel產品範圍擴及LagosAbujaPortHarcourtKanoIbadan10個主要城市。

大陸傳音控股旗下品牌Infinix也在奈及利亞發布新款旗艦Note 4Note 4 Pro,是Infinix首款搭載安卓(Android)7.0作業系統的手機,5.7吋螢幕,採用指紋辨識,後鏡頭1,300萬畫素,前鏡頭800萬畫素的規格,處理器為Octa-core 1.3GHz 64位元處理器,ROM1632GBRAM3GB,內存記憶體為128GBnote 4系列皆採4G通訊系統。

Note 4系列還搭載Xcharge 4.0,讓手機在低電量時維持高效能,以及4300mAh~4500mAh的大容量電池,讓Note 4只要充電5分鐘就能講250分鐘。Note 4搭配觸控筆Xpen,使用者能輕易以Xpen做筆記、繪畫等。

此外,MotorolaNokia等歷史悠久的廠牌也不缺席,紛紛重新進入奈及利亞銷售手機,這也意味奈及利亞對外資的吸引力逐漸提高。

擁有Nokia品牌獨家使用權的HMD Global宣布在奈及利亞Lagos首次上市的手機包括新版Nokia 3310Nokia 3Nokia 5Nokia 6等。

HMD Global次撒哈拉區副總裁Justin Maier表示,從新3310Nokia 6系列,皆能帶給奈及利亞消者簡單、信賴等。

Motorola在奈及利亞銷售的手機包括Moto E4Moto E4 plusMoto C 3GMoto C 4GMoto C plus等,標榜新功能、高解析度及具設計感的外型,並以合理的價格提供給消費者。Motorola行銷負責人Shane Solomon表示,奈及利亞是擁有巨大潛力的手機市場,當地消費者也非常期待新款智慧型手機的上市。

鄉村民眾無力負擔 奈及利亞手機普及有阻礙

在非洲國家奈及利亞、南非、肯亞及盧旺達網路漸漸普及之際,但鄉村民眾負擔能力及手機資費制度,對於奈及利亞網路和手機的普及發展,有如障礙般的存在。

Mozilla近期進行的一項研究,也針對網路資費補貼檢視不同非洲國家。

Mozilla研究引用2016年國際電信協會(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UnionITU)的報告指出,非洲的網路使用者佔25%,該統計樣本包括來自非洲都市及鄉村地區男性網路使用者、女性網路使用者、新網路使用者及不使用網路者使用網路的樣態。

Mozilla指出對網路資費進行補貼的國家,不一定會讓新使用者大量增加,資費補貼對奈及利亞、南非、肯亞及盧旺達4國當地網路使用者而言,僅是節約成本的方式之一。

奈及利亞民眾大多不知道有電信零費率的方案,並抱持高度懷疑的態度;盧旺達的加上FacebookWhatsApp的捆綁費率則相當受歡迎;在肯亞及南非,人人為了節省開銷幾乎都歡迎零費率方案。

ICT Africa執行總監Alison Gillwald表示,研究揭露非洲的都市及鄉村地區在接觸網路的機會,呈現兩種截然不同的風貌。

Gillwald表示,針對零費率的討論掩蓋了一個事實,即就算給予最好的零費率方案,鄉村地區的人也無機會接觸網路,且必須為了手機從原本已低的收入當中支出一筆,導致開銷不平衡,而且幾乎能肯定沒有電力能用來充電。

Mozilla表示,零資費方案對於奈及利亞市場還算是新的東西,不過前已有印度巴帝電信(Airtel)2016年推出的Facebook基本免費方案(Free Basics)試水溫,奈及利亞的接受度不算低。

奈及利亞通訊委員會(NCC)主管Funlola Akiode表示,依2017年非洲網路用戶統計資料,奈及利亞是網路用戶最多的國家。但普及率卻最低,為4,840萬人,但與全國人口相比,只有0.3%34%。因此可以說人口增加速度,比網路普及率還要快。

不過,相關消息指出,行動網路營運商收取一些隱藏的資費,若訂閱補貼服務,電話時間最終將會減少。許多非使用者會想要等到能負擔完整費用,再使用智慧型手機,而非使用受限制版本。

Mozilla研究發現奈及利亞許多鄉村的網路使用者視網路為進入文明世界的管道。

然而,奈及利亞行動網路營運商會普遍在資費方案內收取隱藏性的資費,再在有補貼的方案內扣減。所以許多消費者會想在補貼方案出現時,一勞永逸的完整購買智慧型手機,而非受限於資費費用的選項。

Mozilla高級全球政策經理Jochai Ben-Avie表示,若要增進網路普及率,就必須要提高該地區的數位素養與網路知識,尤其是當地低收入族群與偏僻農村人群。

Mozilla認為網路應是全球共享,而非僅特定富裕人士,然而即使新智慧型手機的價格持續下跌,甚至能以低於20美元的價格買到,許多民眾的負擔能力仍是挑戰。

即使在非洲一些擁有最低資費及最低手機價格的國家,以奈及利亞而言,許多人仍買不起智慧型手機,負擔能力是失衡的,但還是要加強數位素養以及網路品質與速度。

日本Freetel手機結合當地通路 打入奈及利亞市場

最新加入奈及利亞市場戰局的是日本平價智慧型手機品牌Freetel

奈及利亞擁有超過1.8億人口,可以說是非洲最大的手機市場,不過基於該國的智慧型手機滲透率目前仍偏低,因此許多品牌都在努力搶攻此一市場。

根據衛報(The Guardian)報導,最新加入奈及利亞市場戰局的是日本平價智慧型手機品牌Freetel,其已經選擇與TD Africa合作,打算搶這個仍在持續成長中的智慧型手機市場。

顧問公司Africa Infotech Consulting的統計顯示,至2016年底,奈及利亞的手機用戶當中,只有30%使用智慧型手機,其餘70%仍是使用傳統功能性手機,意味智慧型手機在該國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Freetel的全球銷售部門副總裁Eugene Yoshioka8月中舉行的媒體發布會上表示,其打算在奈及利亞推出4款採用Andriod行動作業系統的平價智慧型手機,相信該公司的產品在TD Africa的行銷協助下,將可推升智慧型手機在奈及利亞的滲透率。

TD Africa目前是撒哈拉沙漠以南的西非地區最大手機經銷業者。董事總經理Gozy Ijogun表示, Freetel的智慧型手機很快就會在奈及利亞的10個大城市展開銷售。

報導指出,總部位於東京的Freetel成立於2012年,2015年開始在亞洲、北美、拉丁美洲、中東和非洲等地區擴張業務。目前產品已打入20個國家,奈及利亞將是繼埃及和迦納之後該公司在非洲開拓的第三個市場。

[Home]


2017/10/02 1.2.2.7. 台灣RD強 日本LINE中心搶著要 [ 工商時報 劉季清]

LINE2011年推出以來,至今已成國人最常用的通訊軟體;細究其成功原因,背後堅強的開發實力是關鍵。台灣LINE的工程團隊雖然於2014年底才漸成形,但實力堅強,連LINE日本福岡研發中心也來台徵才。

台灣技術總監陳鴻指出,台灣工程人才彈性大、願意承擔風險,且普遍外語能力較好,是相當大的優勢。

陳鴻嘉曾在Yahoo台灣擔任首席工程師,到LINE任職之後,一手將台灣的研發團隊從零建立起來。他表示,LINE鎖定國際人才,專業知識扎實是必備條件。而台灣研發團隊規模小,不像總部一樣分工精細,因此台灣的LINE工程師更要極度靈活、勇於接受不同挑戰。正因為挑選過程嚴格,因此當初建立團隊時,花了整整一年的時間才把人找齊。

陳鴻嘉表示,自己在帶領台灣研發團隊時,習慣鼓勵工程師從用戶的角度去發想各種可能的產品。今年上線的LINE TODAYLINE NOW兩大新服務,就是由台灣工程師自行發想、研發,並拓展至國際的最好例證。目前LINE TODAY台灣用戶已達1,600萬、LINE NOW更是準備複製到海外市場,可說是台灣團隊成功打下的兩場戰役。

陳鴻嘉透露,LINE的企業文化就是「快」,而近年很夯的「敏捷式開發」更是淋漓盡致地應用在LINE產品開發的每一個層面。舉例來說,當初開發LINE TODAY時,總部給的時間只有6個星期,而LINE NOW第一版從開發到公開面世,也只花了一個月。雖然過程辛苦,但台灣的工程團隊總有辦法在期限內達成目標。

正因台灣工程人才濟濟,LINE日本福岡研發中心也來台徵才。陳鴻嘉觀察,台灣的網路軟硬體產業、市場都成熟,人才也較豐富,加上台灣工程師英文能力普遍較好、創意足,是相當大的優勢。

LINE推新服務 線上、線下零距離

LINE近年積極轉型為深入生活的全方位智慧入口,今年推出的LINE TODAY以及LINE NOW兩項新服務,都是由台灣工程團隊自主發起、並擴及國際市場的專案計畫,凸顯台灣工程團隊的堅強實力。

LINE TODAY平台於今年2月底正式上線,匯聚來自各家媒體與影音平台多元的內容。才短短半年,LINE TODAY已集結90家媒體,每月用戶數達1,600萬,更曾創下同時20萬人在線的佳績。除了台灣以外,LINE TODAY也在泰國、印尼等地同步上線。

LINE台灣技術總監陳鴻嘉發現,行動網路時代似乎正重複當年PC時代的進展模式:從通訊開始,接下來才有內容與社群,而LINE正符合這樣的模式。

LINE TODAY開發工程師楊雅筑指出,台灣開發團隊藉由大數據分析用戶使用行為、按讚、留言內容等資料,提升使用者經驗和評估活動效益。以台灣來說,LINE TODAY主要使用者年齡層在25歲以上,男性留言比例明顯高於女性,而多數女性用戶則習慣按讚代替留言。印尼、泰國等市場則喜歡看社群原創的內容。

另一款服務LINE NOW也是由台灣工程團隊主動開發並投入市場的應用。LINE NOW是以beacon技術串連線上與線下的聊天機器人。台灣工程師蔡景祥分享,多數聊天機器人僅應用於線上,但LINE NOW則可整合線上與線下。舉例來說,LINE NOW可應用在婚禮、展覽、演唱會等場景,與會者透過LINE就可獲得限定貼圖或活動資訊。透過Beacon技術,聊天機器人將可感知實體世界的變化,進一步理解使用者行為。而LINE NOW現在僅是雛形,未來將會有更多不同的衍生應用。

[Home]


  1.3IT Industry

2017/10/02 1.3.1. 鴻海智慧製造 整廠輸出報捷 [ 經濟日報 尹慧中]

鴻海集團擴大智慧工廠布局傳出新進展。據了解,鴻海子公司加速在大陸整廠輸出智慧工廠專案,新獲得有全球水泥一哥稱號的中國建材集團子公司採用,也是首度與中國建材集團合作,將示範案例輸出予世界500強指標企業。

鴻海集團旗下子公司雲智匯是負責智慧工廠專案的先鋒。據了解,雲智匯去年已在大陸將智慧工廠應用導入10個據點,主要是鴻海集團大陸廠區,以及與韓國SK集團合作項目,今年首度將智慧工廠示範項目整廠輸出,並開啟跨業的合作。

儘管鴻海昨(1)日並未對外說明與公布該合作案的金額,不過,雲智匯、中國建材集團旗下國顯科技也同步發布訊息指出,雙方9月底已在深圳簽訂合作協議。

據雙方合作目標,中國建材集團旗下國顯科技首度採用智慧工廠方案,也代表鴻海富士康、中國建材雙方未來的合作基礎將以智慧工廠展開,未來將能在智慧城市、智慧小鎮、智慧農業、太陽能、環保等方面展開合作。

據大陸上證訊息,國顯是在2015與中國建材集團旗下凱盛科技合併,目標成為提供液晶顯示模組、電容與電磁以及電阻觸控顯示一條龍的研發銷售供應商,並結合指紋辨識技術切入車載、工控醫療與多元3C應用。

雲智匯目標,提供國顯科技廠區工廠現場改善及安燈、戰情系統導入項目等兩大管理工具,進而降低報廢率、客戶退貨率等,並建立數據化透明工廠管理模式。

統計顯示,鴻海集團旗下雲智匯今年下半年已至少推動7個指標智慧工廠專案應用,並陸續在集團內推廣,比如815日已與集團旗下鴻騰精密、西門子簽約推動鴻騰智慧工廠項目建設。

另一方面,雲智匯在9月中旬協助四川中電啟明星、亞馬遜在西安創新中心的智慧應用,目標提升雲端生態系統,長期目標與夥伴合作孵化當地新創企業逾750家。

鴻海威州據點 複製堺工廠

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個人投資的SDP(堺工廠)智慧工廠布局備受外界關注。據了解,美國Gateway科技技術學院主管近期特地前往大阪拜會,取經相關設計,認為將有助威州設廠計畫推動。鴻海集團預定10月初在威州揭露廠區相關計畫,並有望將由郭台銘率團親征。

鴻海科技集團員工開始推進威州當地計畫,其中已有40名員工在Gateway科技技術學院地iMet技術中心上班協助相關計畫推展,據了解,Gateway總裁兼執行長阿爾布雷(Bryan Albrecht)近期率團前往大阪拜會並參訪SDP廠區。

據阿爾布雷指出,該廠區規劃的經驗有助於鴻海集團在威斯康辛州東南部生產的發展,在產線創新與最先進的技術以外,也讓人對於玻璃科技有更廣泛的認識,並製造更大的玻璃基板應用裝置。

外電報導則提到,Gateway為鴻海富士康工廠培訓員工,將包括自動化和機器人技術,也將協助該公司在美國的機電整合設計,並提高更多新材料與材料工程相關研發應用。

郭董看工業4.0SI是關鍵

鴻海集團總裁郭台銘重視工業4.0布局,欽點集團轉型發展的關鍵是智慧工廠,而工業電腦(IPC)、大數據相關布局將在今年扮演先鋒。

鴻海集團旗下官方社群鴻橋發布最新訊息,引述郭台銘推薦文章提到,在新的產業革命中營運科技數據將與IT數據匯流,因此系統整合(SI)將是關鍵,沒有SI將不會有AI

業界解讀,相關談話反映鴻海集團在系統整合比如工業電腦領域的看重,相關布局也是大數據、工業4.0的發展核心。目前智慧工廠項目,已經讓產品生產線智慧化,包含接單、採購、生產到出貨全部流程高度自動化,打造雲端化、雲網路、智慧化、行動化的智慧環保工廠,下一步將是更精準預測客戶需求。

鴻海集團已訂下今年發展專利大數據與專利資產營運暨事業轉型的系列計畫,也是以分散式計算與儲存為基礎發展的數據分析、科技趨勢與使用者行為預判等研發與投資收購。

[Home]


2017/10/02 1.3.2. 陸面板產能 明年超越台灣 [ 經濟日報 蕭君暉]

中國大陸京東方的10.5代新廠產能明年陸續開出,將使得大陸面板產能在明年正式超越台灣。由於10.5代以生產6575吋電視面板為主,大陸將在明年開始與友達及群創爭食6575的大尺寸電視面板商機,兩岸面板廠將面臨激戰。

研調機構WitsView研究部副總邱宇彬表示,純就產能來看,不考慮良率,今年台灣仍占有全球約30%的面板產能,南韓占有37%,大陸為27.4%2018年隨著京東方的10.5代廠陸續投產,將使得大陸在明年全球面板產能市占率提高至32.5%,台灣降至28.3%,正式超越台灣,南韓仍以33.8%市占率領先全球。

隨著2019年華星光電的10.5代廠開始投產之後,大陸產能市占率將攀升至37.4%,南韓則為31.5%,大陸將正式成為全球面板產能最大國家,台灣再降至26.3%

他表示,像6575吋等大電視面板,長期以來都是台韓面板廠的天下,友達與群創是以六代與7.5代廠,分別來生產6575吋面板。例如65吋面板今年友達的全球市占率為19%,群創為17%,可以看出,台灣為全球6575吋面板的主力供樣商。

不過,隨著京東方10.5代廠在明年陸續投產之後,10.5代廠就是要用來生產6575吋面板,將使得大陸在65吋面板的市占率開始逐步提升,預期2018年,大陸將占有全球4%65吋面板市占率,預期到2020年,京東方將占24%的全球65吋面板市占率,超越友達與群創。

至於AMOLED電視挑戰LCD電視面板方面,他指出,OLED電視機今年出貨量為150萬台,OLED電視面板出貨量為170萬片,主要是索尼也開始加入OLED電視面板唯一供應商樂金顯示器(LGD)的陣營。

他預估,OLED電視機明年出貨量為240萬台,OLED電視面板為270萬片,雖然較2017年顯著成長,但是OLED占有全球1.2億台LCD電視機市場的市占率仍然非常低。

大陸良率差距大 雙虎沒在怕

面對大陸將以10.5代廠與友達及群創競爭6575吋大電視面板市場,台灣面板廠沒在怕。友達董事長彭?浪表示,不論是從效率、成本或投資回報率來看,10.5代廠都無法與友達的六代與7.5代廠競爭。

10.5代廠一片玻璃基板,可生產八片65吋及六片75吋電視面板,較目前六代廠一片只能取兩片65吋電視面板,7.5代廠一次取兩片75吋面板,在經濟規模上更有競爭力。

?浪認為,以10.5代這麼大一片的玻璃基板,要做到與六代廠一樣的良率與效率,是很困難的。10.5代廠投資金額龐大,將使得單位生產成本無法大幅下降。10.5代廠每投資1元,只能回收0.30.4元,不像六代廠每投資1元,在六年內已經完全回收。

他強調,友達六代與7.5代廠都折舊完畢了,這將使得友達的6575吋電視面板在總成本上,若是與剛開始投資的10.5代廠相比,會很有競爭力。在成本上,友達不怕與大陸的10.5代廠競爭,在生產效率上,10.5代廠的生產良率,要很久才能拉起來,友達更是不怕競爭。

群創電視產品事業群總經理洪茂盛也指出,大家都說2018年大陸10.5代新產能開出,將威脅台廠,事實上,大陸的面板設計產能,與實際的面板產出,存在很大落差,2018年的景氣仍值得期待。

[Home]


2017/10/02 1.3.3. 東芝案敲定 為何蘋果最終決定出手參與收購 [ 電子時報 楊智家]

蘋果出手投資東芝半導體事業,從當前半導體產業環境看已有其必要性、甚至時機已太晚。

東芝(Toshiba)記憶體事業出售給美日韓聯盟一案於28日正式敲定,將以約180億美元出售,美日韓聯盟共有包含蘋果(Apple)SK海力士(SK Hynix)、戴爾(Dell)、金士頓(Kingston Technology)、日本Hoya Group等合計8名成員,其中蘋果最後一刻加入美日韓聯盟參與投資最令市場關注,由於過往蘋果總是將零組件及組裝等業務外包給外部供應鏈生產,此次卻主動出手欲收購關鍵記憶體零組件製造業務,外界分析,應是與蘋果不希望關鍵半導體零組件僅由單一業者供應、欲降低依賴性及風險有關,標誌著蘋果在看待自身業務上可能正在進行戰略調整。

根據IncThe Register及日經(Nikkei)英文網報導,蘋果手上握有大量現金、約達2,500億美元規模,其中約半數投資在公司債券,且多數是在美國海外,即使如此,蘋果能動用的現金規模仍約有1,250億美元之多。

但與微軟(Microsoft)等多數競爭對手不同的是,蘋果進行的收購交易及直接投資數量卻相對少上許多,比較顯著的投資僅如2014年以30億美元收購Beats Electronics,以及2016年以10億美元投資大陸滴滴出行,但這些投資標的的產品線多是面向終端消費者領域,而非是製造或供應鏈端業者。基於此,也顯示出蘋果過往似乎沒有興趣自行掌有供應鏈及組裝業務,但為何此次卻主動參與投資東芝半導體事業?反常的舉動耐人尋味。

對此報導分析,有鑑於半導體為高科技硬體產業最重要的命脈,製造上相對更為複雜,投入半導體製造的廠房投資規模隨著摩爾定律(Moores Law)的演進也跟著更為龐大,從台積電歷來投資規模即可見一斑。

但隨著先進晶圓代工製程投資成本規模不斷上升,能夠負擔此一規模的業者也會愈來愈少,在此情況下,導致蘋果等仰賴供應鏈的終端業者所能在半導體領域依賴合作的業者,在數量上勢必愈來愈少,容易讓蘋果等業者最終被迫只能仰賴於單一製造商來提供關鍵零組件。

這從蘋果部分關鍵零組件必須單獨仰賴於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即可看出,但偏偏蘋果與三星卻是行動裝置終端領域的最大競爭對手、又曾有過激烈的侵權官司攻防紀錄,這讓如此的單獨依賴供貨關係成為蘋果一大風險產生來源,但若蘋果無法打造出獨立自有供應鏈,這些風險與看人臉色吃飯的情況就難以改變。

如蘋果在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10K檔案中提到,該公司仰賴於美國、亞洲及歐洲的獨家外包合作夥伴,供應及製造許多關鍵零組件,任何這些合作夥伴在供貨上出現問題,對蘋果的成本、零組件供應或成品可能會產生負面影響。蘋果也提到如天災人禍、資訊技術系統失靈、商業爭議、軍事行動,或是經濟、商業、勞工、環境、公共健康或政治問題等,都是可能對關鍵零組件供貨產生影響性的潛在風險。

基於此,過去幾週來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與北韓領導人金正恩之間的嗆聲,導致朝鮮半島軍事衝突風險大幅升高,這對仰賴南韓三星作為多款關鍵零組件獨家供貨來源的蘋果而言,自然是一大不利因素,若雙方戰端起勢必瞬間拉高三星對蘋果順利供貨的風險性。

由此思考,蘋果此時出手投資東芝半導體事業即不令外界感到意外,因蘋果若能自行擁有更多關鍵零組件供應鏈的主控權,勢必能減低上述各項不確定性可能形成的供貨威脅,而東芝記憶體業務的NAND Flash晶片製造部署,即與蘋果目前向三星所採購記憶體晶片性質相似,如今蘋果投資東芝記憶體業務,從上述情況看也可想而知。

現在的問題反而不是在問為何蘋果會將投資觸角伸向半導體製造端,而是要問為何蘋果等到如今才正式出手,以及蘋果為何沒有更廣泛且更積極投資在供應鏈端。不過,或許當前美國與北韓戰事的升溫,可能已對蘋果管理階層做出警示效果,警示其原來在供應鏈部署上是如此的脆弱,導致一有風吹草動,蘋果就必須因某個關鍵零組件可能無法順利供貨而皮皮挫。

即使如此,且這項出售案也已由東芝發布敲定,但蘋果能否順利投資東芝半導體業務恐仍存在變數,這從日美韓聯盟領軍方貝恩資本(Bain Capital)28日下午臨時宣布取消記者會可以看出。如貝恩資本日本代表杉本勇次向在場因記者會取消而譁然的媒體表示,美日韓聯盟中有幾位成員不希望貝恩資本舉行這場記者會,一時沒有足夠時間說服其他成員,並稱導致記者會取消的問題來自貝恩資本在溝通上出現問題。

對於這樣的烏龍事件,報導分析,如果一個聯盟連舉行一場記者會都會出現分歧,何談能有效經營新收購的東芝半導體事業,更何況這個聯盟還是由美國、日本及南韓3國共8名成員所組成,複雜性不言可喻。

此外,美日韓聯盟也還要擔心威騰(WD)方面所採取阻止收購的訴訟行動。不過隨著大型記憶體晶片買方蘋果及競爭對手SK海力士均已同意收購條件,威騰也面臨是否與SK海力士及希捷(Seagate)合作,以及與美日韓聯盟就晶片製造投資進行交涉的課題。

[Home]


2017/10/02 1.3.4. 全球18家硬體獨角獸業者 大陸佔11家、小米生態系佔5 [ 電子時報 茅堍]

目前全球硬體獨角獸新創業者共有18家,大陸小米生態系業者就佔了5家。

目前全球市場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硬體獨角獸新創業者共有18家,佔全球獨角獸業者總數213家的8.5%VentureBeat網站援引投資業者HAX等資料報導,在這18家獨角獸業者中,大陸地區業者就佔了10家;美國業者6家;法國業者1家。

在大陸業者方面,屬於小米生態系一環的業者就佔了5家。包括小米、納恩博(電動平衡車與獨輪車業者)、華米(智慧手表與健康手環等穿戴式裝置)、紫米(智慧型手機及智慧手表週邊設備),以及智米科技(智慧家電)

其他業者分別為無人機業者大疆創新科技、單車共享服務業者摩拜單車與小黃車、智慧型手機和配件業者魅族、智慧型電動車業者蔚來汽車,以及電子書閱讀裝置業者掌閱科技。不過掌閱科技因涉及誇大資金規模,已於日前被剔除獨角獸資格。

大陸摩拜單車與小黃車的快速崛起(均僅成立3),凸顯出當地民眾在交通與支付方式上的消費行為正在快速改變。此外,由於摩拜單車與小黃車都在積極拓展海外市場,這也凸顯出大陸業者已在邁向進軍海外市場的新時代。

由於大陸地區具有強勁國內市場、龐大製造生態系、充分科技人才等各種有利條件,因此投資活動熱絡。資料顯示,20171季大陸創投投資金額約佔全球總投資金額的35%

在美國業者方面,6家硬體獨角獸業者分別為Magic Leap(AR人機界面和裝置業者)View(智慧調光玻璃業者)Peloton(智慧健身設備)Proteus Digital Health(生理、醫療數位裝置)Essential(行動和家庭科技設備),與高階電競裝置業者雷蛇(Razer)

至於法國唯一一家硬體獨角獸新創業者SigFox,則是全球最主要的非蜂巢式LPWAN物聯網連網模組業者之一。該公司與其他蜂巢式連網模組業者,以及電信業者間,具有多重的競合關係。

雖然目前全球硬體獨角獸業者數量仍低,但目前獲得投資金額超過1億美元的硬體新創業者數,已由2014年的8家增加為36家。

此外,現今硬體新創業者在類型上也呈現出多樣化發展。目前新一波極具影響力的硬體新創業者包括,人工智慧(AI)領域的美國娛樂機器人業者Anki,與大陸行動語音搜索業者出門問問。高階3D列印技術與材質領域則有美國3D製造業者CarbonDesktop Metal

在先進機器人方面包括美國Rethink Robotics(開發生產和研究環境用機器人)、大陸優必選科技(智慧擬人機器人),以及北京智能管家科技。在農業技術方面則是包括美國Plenty(研究在無農藥與非基改環境中的作物),以及城市農業和潔淨科技業者AeroFarms等。

VentureBeat表示,當前硬體新創業者正在形成新的發展動力,預期將會逐步引發新的產業革命。

[Home]


2017/10/02 1.3.5. 宏碁小金雞 Starbreeze瑞典掛牌 [ 蘋果日報 王郁倫]

瑞典遊戲開發商StarBreeze AB獲核准將於102日在瑞典的斯哥德爾摩證券交易所掛牌,宏碁(2353)持有Starbreeze兩年期可轉換公司債2.7億元,2018年將可轉換,又持有宏星技術50%股權,隨StarBreeze AB積極拼業績宣布2020年營收目標20億克朗(約74.8億元台幣),2018年第4EBITA開始獲利下,宏碁持有小金雞將受惠。

持有可轉債2.7

瑞典遊戲開發商StarBreeze AB主要作品包括《超世紀戰警:突襲黑暗雅典娜》、《劫薪日2》等,近年轉入VR遊戲開發,Starbreeze已獲得核准,929日於瑞典First North Premier(類似中小企業板或興櫃)最後交日後,102日將轉赴瑞典斯哥德爾摩證券交易所上市,展開全新的階段。

宏碁投資2.7億台幣持有Starbreeze AB兩年期可轉換公司債,除每年有1%利息,宏碁也具備申請轉換股票權利,該公司債20186月將到期,宏碁若轉換將成為Starbreeze AB股東。

Starbreeze AB拼上市也加速衝刺業績,預估2020年時,營業收入將拼至少20億克朗,公司看好包括遊戲製作、遊戲發行、VR遊戲服務3大業務都將成長,其中VR合作盟友就是宏碁。

[Home]


2017/10/02 1.3.6. 蔡志宏履新 亞矽五長解體 [ 工商時報 呂雪彗]

亞洲.矽谷計畫執行中心五長將解體了!亞矽執行中心人資長蔡志宏本周起履新,出任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執行祕書一職;另投資長翁嘉盛10月起也專任台杉投資公司總經理一職。據悉,二人轉換跑道,主要是避免引起「球員兼裁判」的爭議。

亞矽執行中心去年1225日成立,總部五長到位曾一時風光,亞矽執行長、經濟部政次龔明鑫向美國矽谷借將,投資長翁嘉盛就是矽谷知名天使投資人俱樂部的會長,技術長吳聰慶更是矽谷觸控晶片大廠愛特梅爾(Atmel)創辦人兼技術副總裁,捨棄美國矽谷上千億美元公司來台,二人均大有來頭。

9月底台杉投資公司已正式成立,第一檔物聯網基金幾乎到位,身為基金管理者的翁嘉盛是否仍適合兼任亞矽投資長職位引發內部討論。

雖然投資長是促進投資,但與物聯網基金操盤者角色界限恐怕混淆,為避免日後爭議,決策者決讓翁專任台杉投資公司總經理。至投資長遺缺決由深諳矽谷投資運作的技術長吳聰慶兼任。

行政院科技會報委員兼科技辦執祕郭耀煌於9月初提出辭呈,他不但辭資策會董座,也辭掉科技辦執祕,雙辭令賴揆頗感訝異。據悉,惜才的賴揆日前聽取數位國家簡報,曾當面慰留,但郭以完成階段性任務為由堅辭,回成大任教。據了解,郭嚴守科技預算用在刀口上立場,曾被科技圈人士視為「太強勢」對他有微詞;另8月中下旬即傳出府院將「酬庸」前經長李世光任雙法人董座,府院無預警換人的「粗暴」手段,傳出也是郭求去原因之一。

新任執祕蔡志宏,過去曾在扁政府時期出任過科技顧問組副執祕,台大電機系的他,專長在通訊,未來將協助政委吳政忠管理並協調科技政策。而科技辦負責科技預算資源分配,亞矽為5+2產業之一,若蔡志宏不辭亞矽人資長,政院高層擔心會被放大為「球員兼裁判」,要求蔡應辭亞矽職務,龔明鑫表示會另尋適合人選補實。

蔡臨去前 交出亞矽KPI首張成績單 物聯網虛擬學院周五開張

亞矽執行中心人資長蔡志宏將轉換跑道,臨去前交出亞矽KPI列管首張成績單,就是「物聯網虛擬學院」周五(6日)線上開張,將培育物聯網跨領域人才,並引進國際課程。

亞矽6日將舉行物聯網線上虛擬教學平台上線記者會。亞矽執行長、經濟部政次龔明鑫表示,微軟、思科、科技趨勢等科技大咖,均會提供線上教學課程,甚至與國際連結,教育部也指示各大學開發有關物聯網的教學內容。蔡志宏上任時曾表示,學校是最好練兵場,虛擬教學平台可讓人才自學物聯網技術,創業發展商業模式。

知情官員說,目前教育系統教育課程無法符合IOT未來趨勢及產業需求,過去有技職教育,但目前技術科大未提供物聯網及人工智慧AR/VR等專業技術課程,因此透過虛擬學院將提供專業課程,產業界也將把企業內技術及務實解決方案,作為線上教學課程。

國外方面也會連結教學課程,也會透過AR/VR技術,讓學員在實境上操練工廠實務運作,培育有志青年及跨領域人才,在虛擬學院學習到物聯網專精的課程。同時也會在線上開闢新創園地,建置台灣新創地圖,吸引國際投資。

[Home]


  1.4Personal Computing

2017/10/02 1.4.1. 印度2Q17消費性快閃記憶體市場 出貨量年增率下滑逾50% [ 電子時報 蕭菁菁]

印度消費儲存快閃記憶體市場出貨量仍以新帝(SanDisk)居冠。

研究機構CMR發布統計資料顯示,2017年第2季消費性快閃記憶體市場,其出貨量比2016年同期銳減53%,與第1季相比則減少8%

CMR統計資料範圍涵蓋microSD卡、SD卡和隨身碟,分析師Shipra Shnha表示,microSD卡是消費級儲存記憶體市場最大貢獻者,由此可見擁有大型內存記憶體手機的成長對市場影響甚鉅。

2季出貨衰退的主要原因是,有品牌產品價格大幅調整導致庫存累積,繼而造成第2季整體市場衰退。其次,印度政府在7月推出GST新稅制,6月市場買氣因而受到明顯的衝擊,GST推出迫使廠商購買非常少量的存貨,GST成為第2季市場買氣低迷的次要因素。

印度消費儲存快閃記憶體市場出貨量仍以新帝(SanDisk)居冠,但第2季市佔率由第1季的50%降至41%。力鍶國際(Strontium)排名第二,Sony位居第三。

若以種類區分,microSD2季出貨量季增2%,新帝是最大供應商,市佔率24%,力鍶打敗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躋身第二。沒有品牌的microSD卡出貨量成長率由第1季的26%大幅擴大至55%,主要是因為有牌產品價格波動,無牌產品需求明顯轉熱。

隨身碟方面,新帝的Cruzer BladeUltra Dual Drive是第2季最暢銷的產品。整體市場4GB產品市佔率30%,而16GB29%,單位出貨量減少31%

Shipra指出,直播和下載影片、娛樂和遊戲軟體,以及其他消耗大量記憶體空間的應用程式(App)近期內都將進一步刺激microSD需求。由於幾乎所有主要供應商都聚焦3D快閃技術,未來大容量的產品將成為主流。

[Home]


2017/10/02 1.4.2. 中國拼記憶體 苦吞敗 合肥睿力DRAM良率掛零 長江存儲NAND遇瓶頸 [ 蘋果日報 楊喻斐]

政府扶植

繼面板產業之後,DRAM也在中國政府積極扶植之下,全力發展自主記憶體,並大舉向台灣同業挖角,其中,最為低調的合肥睿力的第1期廠房即將於11月完工,但市場傳出,合肥睿力內部實驗室生產的DRAM良率掛零,恐影響後續試產;另外,也傳出主攻3D NAND Flash的長江存儲在3264堆疊技術也無法突破瓶頸而失敗。

中國發展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在缺乏技術授權之下,自主開發之路坎坷;據了解,相關廠商投入技術開發的良率不如預期,內部實驗室的測試都宣告慘敗。

福建晉華與聯電合作

福建晉華則擁有聯電(2303)的DRAM技術合作,但礙於現在有美光訴訟案的干擾,進度稍微落後,不過聯電高層跳出來澄清強調,尊重智慧財產權,不會偷技術,將於明年第4季完成第1階段技術開發。

以華邦電(2344)為例,董事長焦佑鈞曾說,自主開發DRAM技術超過3年的時間,2016年終於成功開發出3X奈米,也是國內首家擁有自主開發奈米技術製程的記憶體廠商,明年將進一步往2X奈米邁進。

業界人士透露,要做DRAM,不是只有廠房、機器設備以及挖人就好了,技術是最重要的關鍵,技術開發成功後,還要獲得客戶的認證通過。中國發展DRAM不是想像中這麼容易,以未來2~3年的時間來看,中國發展記憶體所帶來的威脅性將大為降低。

微驅科技總經理吳金榮指出,合肥睿力以DRAM為主力產品,預計今年底移入機台,力拼20182月產出第1批產品,月產能為12.5萬片,傳出睿力將直接切入19奈米製程,這是十分大膽的嘗試,對來自五湖四海的各路好漢組成的新公司,貿然投入先進製程生產,成功率恐怕不高。

中國業者威脅性降低

NAND Flash(儲存型快閃記憶體)的部分,以紫光集團旗下的長江存儲最為積極,納入的武漢新芯第1期廠房日前已完工,預計將於2018年投入使用。不過,據業界人士指出,長江存儲內部研發良率不理想,仍有技術瓶頸無法突破,量產可能無法如預期快。

拓墣研究中心經理林建宏表示,晶圓廠興建完成後投片量產,包括技術、良率都是量產的關鍵,但最重要的還是要有客戶的訂單。全球記憶體產業還不會受到中國的威脅,而且以DRAM來說,除了製造技術難度高之外,目前市場已呈現寡占局面,既有業者擴產小心翼翼,業者維持獲利、價格持穩的好光景還可以將延續下去。

[Home]


2017/10/02 1.4.3. 3龍頭力拱Type-C錢景旺 [ 工商時報 涂志豪]

主導全球USB介面標準的通用序列匯流排開發者論壇(USB-IF)正式公布新一代USB 3.2規範及標準,除了傳輸頻寬倍增至每秒20GbType-C亦將成為未來新標準唯一連接埠介面。在蘋果、英特爾、微軟等三龍頭全面力拱下,Type-C連接埠在USB 3.2規格之後將會在高速傳輸介面市場「一統江湖」。

包括蘋果、英特爾、微軟等科技大廠組成的USB 3.0推廣小組(Promoter Group),今年7月已預告將在年底前加速推出USB 3.2標準。事實上,由英特爾、微軟及其它業者組成的USB 3.0推廣小組成軍於2008年,2013年完成制定USB 3.1規範及Type-C介面,蘋果今年正式成為USB 3.0推廣小組一員,就搶先推出USB 3.2規範並強烈建議採用Type-C

業界分析,蘋果今年才正式名列USB 3.0推廣小組一員,9月底就正式推出USB 3.2規範,並確定了USB 3.2之後的標準將唯一採用Type-C數據線及連接埠,代表國際科技大廠已意識到大數據(Big Data)及雲端運算時代來臨後,資料傳輸速度革命已是刻不容緩,也確定明年開始將加速USB 3.2進入市場的世代交替速度,以及全力拉抬Type-C的市場滲透率。

USB-IF上周在加拿大溫哥華召開的USB開發者大會(USB Developer Days)中,正式公告推出新一代USB 3.2規範。而USB-IF也將在10月底移師台北召開USB開發者大會,包括祥碩、創惟、鈺創等均將展示支援USB 3.2全新控制IC,國內外系統業者也會同步展示更多終端應用產品。

根據公告資料,全新的USB 3.2技術能夠在現有的USB Type-C線纜上進行雙通道操作,傳輸速率最高可達每秒20Gb,是目前市場主流USB 3.1 Gen 2傳輸速率的2倍。同時,USB 3.2沿用當前的SuperSpeed USB實體層數據速率和編碼技術,並支援小幅更新集線器(Hub)規範以提升性能,可確保單通道及雙通道操作之間的無縫切換。

由於USB 3.2是基於Type-C介面進行升級,所以在USB-IF強烈建議下,USB 3.2之後的新標準,都將以Type-C做為唯一介面。也就是說,USB 3.2及未來可能再推出的USB高速傳輸技術,將只能採用Type-C連接埠介面,Type-C確定將成為未來電子產品對外溝通的標準介面,勢必引爆全球電子產品的世代交替龐大商機。

USB 3.2世代來臨 祥碩、創惟、鈺創出頭天

雖然英特爾將在明年推出整合USB 3.1 Gen 2Z390晶片組,但通用序列匯流排開發者論壇(USB-IF)搶在9月底公布新一代USB 3.2規範及標準,讓所有USB控制IC廠大大鬆口氣。隨USB 3.2世代來臨,法人看好擁有SuperSpeed USB實體層矽智財(PHY IP)研發能力的祥碩、創惟、鈺創等業者,將成為標準世代交替下的主要受惠者。

USB介面的技術推進時間愈來愈快,USB 2.0規範在2001年推出後,直至2010年才升級至USB 3.0規範。由於市場對高速傳輸介面的需求強勁,協助制定規格的USB 3.0推廣小組(Promoter Group)在2013年推出USB 3.1Type-C連接埠,讓USB傳輸速度在短短5年內由每秒5Gb翻倍至10Gb

為了讓USB介面功能可以更多元化,包括加入可進行充電的電力傳輸(USB-PD)規範,以及利用Type-C的替代模式(Alt Mode)支援包括Thunderbolt 3HDMIDisplayPort等不同傳輸介面。因此,包括蘋果、英特爾、微軟等USB 3.0推廣小組成員加快了USB 3.2規範制定,並搶在9月底前推出。也就是說,USB傳輸速度在不到3年內,又翻倍到每秒20Gb的境界。

由於USB 3.2是以USB 2.0/3.1的基礎所打造,所以可以向下相容舊標準,消費者只需在桌上型電腦主機板加裝一塊支援新標準的PCIe擴展卡,就可立即實現USB 3.2的高速傳輸。因此英特爾將USB 3.1 Gen 2納入晶片組中,不僅不會變成USB控制IC廠的阻力,反而可加快USB 3.2各項產品的推出。

[Home]


  1.5Intelligence Manufacturing(Industry 4.0)

2017/10/02 1.5.1. 研華:樺漢挖角 IPC恐成紅海 [ 經濟日報 謝艾莉]

全球工業電腦龍頭研華董事長劉克振,對於自家主管與底下員工集體跳槽至對手陣營樺漢,他表示,IPC(工業電腦)是台灣科技業少數世界領先的產業,這些年來台灣IPC公司健康發展、良好競合,但是這樣的動作(指遭挖角)反而會將IPC產業推向血流成河的「紅海」,破壞產業秩序。

劉克振表示,週四下午公司內部已經舉辦過員工說明會,相信這件事很快就會「補回來」,目前最重要的是實踐對顧客、與員工的承諾, 這件事對研華來說也是有好處,危機就是轉機,這些年來經營公司,一向就是把危機當作是轉機。

此次遭對手挖角的是前研華應用電腦事業群(ACG)副總鄧覲臺與2位協理,旗下共約10位員工,由鄧覲臺帶頭一起離開。

劉克振表示,遭對手以「集體」方式挖角為IPC產業首見,破壞了產業的平衡,為了穩定軍心,他親自帶領應用電腦事業群,並貫徹研華「Allied DMS」戰略。

兩大陣營較勁 加速產業整併

工業電腦龍頭研華驚爆高階主管帶隊跳槽樺漢,業內人士分析,工業電腦業研華、樺漢持續對戰,形成兩大陣營,雙方的較勁不僅將一觸即發,也將加快產業合縱連橫的速度,接下來將會有更多併購、策略合作的投資案。

研華為全球工業電腦的領導企業,為台灣少數成功建立自有品牌的科技公司,近年來鴻海集團旗下工業電腦廠樺漢則是來勢洶洶,在鴻海集團的大力支持下,2016年底併購歐洲S&T軟體大廠,並間接取得全球第二大工業電腦廠、德國的Kontron控制權,法人預估,在併購的帶動與本身的有機成長下,樺漢2018年合併營收將超越研華。

[Home]


  1.6Solar(Green Energy)

2017/10/02 1.6.1. 台達電8K投影機 犀利 [ 經濟日報 詹惠珠]

台達電子(2308)昨(1)日宣布推出全球第一台高流明8K投影機,預計明年8月量產,以因應日本東京奧運的需求,台達電包括電動車、工業自動化、儲能裝置、微電網都已準備就緒,2018年營運有明顯的成長。

台達電的8月營收以199.2億元創下單月歷史新高後,預估9月營收可望首次突破200億元大關,並續創新高。由於台達電供應iPhone X的微型被動元件大量出貨,且工業自動化的業績持續看俏,第4季可望淡季不淡。

執行長鄭平表示,目前日本積極推動8K,且已確定2020年的東京奧運會以8K作為顯示器的播放媒介,台達電已確定明年8月量產出貨,在2020年東京奧運將會看到許多台達電的產品。

據了解,台達電昨在高雄「綠築跡-台達綠建築展」展出的8K投影機一台要價1,000萬元,初期台達電以B2B的市場為主,可望為台達電帶來不少的營收助益。

鄭崇華昨一早就搭高鐵南下高雄,參加台達電高雄「綠築跡-台達綠建築展」開幕典禮,並展示全球第一台8K投影機,鄭崇華還自掏腰包請NHK拍攝「WATER WITH LIFE」水的環境教育影片。

鄭崇華表示,如果現在 FULL HD電視的畫質是1的話,8K是它的16倍,HD彩色電視約只能反應自然顏色的35%,但8K投影機的色彩覆蓋率可以達到75%,鄭崇華強調,投影機事業部的主管已承諾「想辦法做到99%」。

鄭崇華強調,目前連TI(美商德儀)都還沒做出8K晶片,台達電的技術將TI4K晶片修改成8K,解析度為7680×43203,317萬像素,可節省約四分之三用電。

台達電攻節能…電動樁賺錢了

台達電(2308)透過展覽綠建築,擴大到物聯網的智慧樓宇,推出整合節能照明、無線通訊、電動車充電、車牌辨識看板等多功能智慧節能。台達電主管表示,台達電的電動樁已經開始賺錢。

生態交通全球盛典中最大的環境教育展「綠築跡-台達綠建築展」昨(1)日於高雄駁二藝術特區開幕,首度將全球巡展的綠建築內容結合低碳交通,透過全球首見超高流明、超高畫質8K投影等創新手法讓民眾對氣候變遷更有感受,並向國際分享台達電在建築、交通及儲能的最新應用,展現台灣企業在低碳城市的具體實踐。

這是台達電首度將綠建築擴展到低碳交通,結合微型電網及儲能技術,以真實範例建構低碳城市藍圖,讓來自40個城市的首長看見台灣並認識台達電。

[Home]


2017/10/02 1.6.2. 大陸領跑者3Q安裝量恐不到一半 地方潛規則多 太陽能系統廠叫苦 [ 電子時報 黃女瑛]

大陸第二屆領跑者雖延期,但實際安裝量恐還是不如預期。

大陸媒體報導,第二屆總規模達55億瓦的領跑者雖然併網時間從第2季底延至第3季底,但第3季的安裝量恐不如預期的一半。但系統廠指出,太陽能模組不再是安裝問題,最大在於各地方出現不少潛規則,讓太陽能系統廠不但隱性成本提高,而且,安裝進度亦難掌控。

第二屆領跑者規模達55億瓦,多數原計劃在630(630)併網,但因初期多數以單晶模組為規劃,卻遇到上半年單晶缺貨問題,因而諸多後延至930(930),但跨足930,大陸媒體指出,領跑者的實際安裝併網的情況仍不如預期。

大陸媒體舉例,近期天合光能40百萬瓦(MWp)太陽能電站、協鑫新能源60MWp陸續在安徽淮北市併網發電。到930,安徽兩淮預計還有4家企業、5個電站要落實併網。但從最初得標的是9家企業、12個電站來看,930的實際安裝完工量不到一半。

大陸媒體指出,除山西芮城、山東新泰2個領跑者基地進展順利外,大部分領跑者電站都因土地、稅費、模組價格、地方群眾等原因,只有不到一半電站實現全容量併網,內蒙古包頭、烏海多個領跑者至今未能開工。

大陸系統業者指出,高效模組供應已經不是問題,最主要是工程運作及關係協調,導致太陽能系統的隱性成本太高。領跑者招標分2個階段運作,首先是國家能源局向地方政府招標,再者才是地方政府向投資企業招標。

一旦地方政府準備不完備,就會影響安裝進度,但是這個責任卻得由投資企業來承擔未如期併網的後果。還有部分地方政府考量地方財政情況,順勢要求得標領跑者的投資商,得先完成區域的扶貧任務,才可再進行領跑者,這也讓業者吃不消。因為,目前領跑者系統投資報酬率優於扶貧,該現象將影響業者的預期獲利空間。

除此之外,地方政府試圖從領跑者電站收益中分一杯羹的情況仍存,有些地方政府竟要求一次繳完20年的土地租金,而且還要採購地方的土產、帶動地方相關產業,太陽能廠儼然被地方政府當財神爺。還有,系統施工運行中碰到當地居民土地,也會被當地居民集結要求付費。

大陸媒體表示,政府若不能幫企業解決困難、降低高昂的非技術成本,過度強調低電價的領跑者,恐怕只會揠苗助長,最終給產業帶來一場災難。就大陸規劃來看,2018~2020年領跑者每年規模為80億瓦。未來大陸大型系統電站,以領跑者為主力。

太陽能業者指出,太陽能系統廠在投入系統建置,最難掌控的就是上述的隱形成本,而且各國各地是各有風情。就台灣近期開放大型系統案為例,各系統廠光在評估饋線的成本就差異甚大,尤其若要跨過一般道路,得與工務局開會溝通,而若請能源局或更高層部會幫忙的話,時間成本的評估還依對政府信心度而定。

針對930領跑者安裝不如預期,需求後延至第4季,是否拉長景氣後延力道,大陸業者指出,第4季是傳統淡季,預估受領跑者後延情況影響不大,但整體走勢與第3季落差不大,但到年底價格下修恐難免。

[Home]


2017/10/02 1.6.3. Panasonic兵庫縣面板廠轉產電動車電池 [ 電子時報 范仁志、賴琇菱]

Panasonic近年推動組織改造,把偏重家電的事業,改成以家電、B2B、汽車零組件等三個方向各自發展的體制,結束電漿面板與液晶面板等產品生產,其中剛結束液晶面板生產的日本兵庫縣姬路工廠宣布轉為電動車用鋰電池工廠,2019會計年度(2019/4~2020/3)開始生產。

Panasonic並未公布姬路工廠轉換生產線的投資金額,日經新聞(Nikkei)網站報導中估計,可能約在100~1,000億日圓(8,900~8.9億美元)之間;由於Panasonic結束自行生產電視液晶面板後僅少量生產醫療或汽車用面板,剩餘廠房空間如何活用,最終答案是轉為車用電池事業。

不過姬路工廠生產方形電池,而非PanasonicTesla合作生產的圓柱形電池,方型電池主要供應日本國內汽車業需求,比方插入式油電混合車,也不排除與豐田(Toyota)等廠合作的電動車有關。

Panasonic目前是全球最大的車用鋰電池生產業者,主要生產據點是美國內華達州的超級工廠(Gigafactory),而大陸積極推動電動車發展,因此Panasonic也在大陸建設大連工廠;姬路工廠將成為該廠在日本國內的第六座車用電池生產廠。

據市調機構富士經濟(Fuji Keizai)報告,油電混合車與插入式油電混合車的電池市場,在2020年可超過1兆日圓(89億美元)3倍於2016年實際市場表現,而目前油電混合車以日系車廠為主力,因此Panasonic將相關電池生產線設在日本國內。

Panasonic訂下車用事業2兆日圓營業目標

Panasonic自高揭2018年度(2018/4~2019/3)要讓車用相關事業達到2兆日圓(177.58美元)營業額後,投入自動駕駛、電動車相關週邊產品開發可說不遺餘力。

產經新聞(Sankei)報導,Panasonic將開始向豐田(Toyota)供給車用智慧後視鏡,這款產品係由與甫納入Panasonic旗下的西班牙Ficosa 共同研發而成。

該款智慧後視鏡不存在視線被後座乘客遮蔽、或視角盲點等問題。更可搭配車輛後方安裝的相機,達到視角更寬廣、可見距離更遠的效果。還可與車大燈進行連動,偵測判斷何時該自動切換為夜間模式,讓駕駛人可以在夜晚甚至隧道內,也能輕易透過後照鏡判斷後方行車狀況。

除了在後照鏡設計上加入相機組合,提供駕駛人更全面性行車支援服務之外,Panasonic亦結合感測器及人工智慧(AI)概念,開發出情緒分析技術。一方面可透過紅外線相機偵測人體皮膚的溫度及放熱量,另一方面透過一般相機結合AI技術進行表情分析。

將這兩種相機所得到的資訊結合起來,便可作為情緒分析工具。運用於一般辦公室內,可透過分析辦公室氣氛,進而達到勞動方式改革之效。目前Panasonic正在評估該情緒分析工具運用於電子看板等作為廣告效果評估工具的可行性。


智慧後視鏡不存在視線被後座乘客遮蔽、或視角盲點等問題。

[Home]


2017/10/02 1.6.4. Micro LED Display的關鍵500 [ 電子時報 郭靜蓉]

要觀察Micro LED Display未來的發展性,我個人覺得可以從三個要件來看:一是Base Market,也就是一個新的顯示技術要進入市場時,能否創造足夠的營收,好提供足夠的資源與環境支持競爭,這是非常重要的。

再來,一旦該顯示技術已經進入市場,接下來要如何發展,也就是我認為的第二要件:Potential Market,這個可見的潛在市場規模是否能提供足夠的誘因,也是決定一個新技術能夠往前推進多遠距離的重要關鍵。

至於第三要件就是Investment of Infrastructure,這個就與產業跟供應鏈投入的規模大小有關。

鑑往知來 PDP vs. LCD

在我們審視Micro LED Display的未來發展之前,我們可從過往PDPLCD之間的競爭窺一全貌。在2000~2013年期間,LCD憑藉著NotebookMonitor市場,鞏固了資源,並且轉而進攻PDP市場。

當時PDP技術的Base Market42吋以上的大尺寸電視,但是價格非常昂貴,一台42PDP電視價格接近新台幣20萬元,至於更大尺寸的PDP電視價格還會更高昂,因此當時的PDP技術已經找不到潛在市場了。

至於LCD技術當時的基本盤則是17吋以下的筆記型電腦,以及15~23吋的液晶監視器,當時的LCD技術,開始往32吋以上的液晶電視市場進攻,這也成為LCD技術的Potential Market

LCD技術開始往PDP市場進攻時,由於LCD的投資金額較PDP龐大,所能動用的資源也較多,因此當LCD強攻電視市場時,沒有潛在市場的PDP只能採取守勢,產業規模較難變成正循環(Positive Cycle)。等到LCD開始進攻40吋以上的電視市場時,PDP難以應付,只好節節敗退,最終落得退出市場的命運。

溫故知新 LCD vs. OLED

這是過往的歷史,我們回到現在的技術來看。現在是LCDOLED陣營比拚的時候,LCD技術目前幾乎擁有95%以上的應用,至於OLED技術的Base Market就是智慧型手機應用。

LCD技術的Potential Market是可撓式(Flexible)、透明(Transparent)顯示器市場,OLED的潛在市場則是取代LCD以及希望吃下大尺寸電視市場。

這兩大技術的投資金額都很龐大;至於在產業狀態方面,LCD目前處在穩定循環(Steady Cycle)中,OLED則是處於正循環中,尤其是iPhone X問世後,智慧型手機面板市場很快就會全面進入OLED時代了。

由上述的現狀可知,LCD已經進入成熟期,而OLED技術則在小尺寸上取得突破性的進展,但LCD基礎雄厚,且發展OLED者大多是LCD廠家。

Micro LED Display初始應用產品的抉擇

至於Micro LED Display目前還在研發階段,因此並沒有Base Market,也沒有大規模的投資,市場所處地位也不明。雖然如此,但Micro LED Display的好處是,Potential Market幾乎囊括所有的領域。

我認為,Micro LED Display未來能否變成主流,選對Base Market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初始產品與市場的切入點,對未來的競爭發展影響巨大,因此我們不能僅從技術的角度作為出發點,不能單看容易做或是不容易做,而是得要從整體產業狀況以及要發展的策略方向來決定產品切入的領域。

我們認為,Micro LED Display比較有機會切入的三種應用領域,分別是大尺寸電視、手機以及擴增∕虛擬實境(AR/VR)

55吋以上的電視產品來說,Micro LED Display良率若達到80%的話,成本將比同尺寸的LCD面板還低,主要是Micro LED Display不需要背光模組、液晶、彩色濾光片以及偏光板等LCD面板零組件與材料配套。

至於在策略上,我們選擇從大尺寸電視切入,直接取代LCD,主要是55吋以上的大尺寸電視市場已成主流,Micro LED Display從這裡切入有其優勢,但風險就是技術難度較高。

至於10吋以下、高dpi產品方面,Micro LED Display的優點是製造難度較低、省電還有高性能等優勢,在策略選擇上,可以從利基產品的角度切入小尺寸顯示市場,包括智慧型手機等應用,但其風險就是與OLED直接競爭。

正如我們先前所說,OLED處於正循環中,尤其iPhone X在採用OLED面板後,OLED面板將會迅速長成「大猩猩」,也就是說,只要是OLED掃到的市場,Micro LED Display都會很難打,因為南韓與大陸業者已經在OLED面板上投注了大量資金,Micro LED Display很難與其對抗,因此若能選擇避開正面衝擊,將有助於Micro LED Display的發展前景。

另外,2吋的AR產品,也是Micro LED很好的利基市場,甚至有人認為是最佳的市場。但是,我們得要注意的是,AR產品的主要價值不在Display,而是在內容或是軟體上。

也就是說,若是做Display的人投入大量資源進行開發,到最後可能只能為軟體及內容提供者作嫁,甚至淪為代工的角色。我個人認為這部分的應用,若只能扮演硬體提供者或是代工的角色是相當吃虧的。

除了上述產品應用外,還有就是10~32吋的產品區間,我個人覺得LCD技術將是這個區的霸主,Micro LED Display很難挑戰成功。

綜合以上,我們認為,Micro LED Display要從55吋以上的高階應用切入,與大尺寸LCD競爭將最有機會,但是大尺寸的LCD電視現在便宜又實惠,因此Micro LED需要擁有高性價比,才有機會取代LCD

根據Mikro Mesa內部估算,透過第一代吸頭進行巨量移轉,採用4吋磊晶片,55吋面板需耗時7小時才能完成,但採用改良的吸頭和流水線設計後,第二代所需的時間已大幅縮減為7.5分鐘,且Micro LED邊緣漏電以及操作電流密度太低等兩大問題也已獲得解決。

至於在投資金額方面,由於Micro LED Display只需要前段的TFT設備,並不需要Color Filter/Cell後段設備,因此要是籌建新廠的話,整體的投資金額約為現有TFT-LCD廠的7成,甚至僅有OLED廠的一半。

Mikro Mesa已決定先以Micro LED技術切入55吋以上的電視市場,在此同時,新的巨量移轉生產線也會同步設計完成,公司預計2018年就會有大尺寸量產品推出。

Micro LED時間機會成本高 產業界要加緊腳步投入

台灣擁有成熟的TFT-LCDLED兩大產業,這是台灣發展Micro LED技術很大的先天優勢,除了這兩大產業已具有群聚效應外,Micro LEDTFT-LCD製程相容度高、轉換成本低,兩者具有加乘作用,尤其是全球的TFT-LCD生產設備投資金額已超過500億美元,加上背後還有龐大的供應鏈,若不善加利用將會非常可惜。

目前TFT-LCD技術最大的競爭對手OLED,除了已在智慧型手機市場站穩腳步外,正蠢蠢欲動希望能夠趕緊鯨吞或蠶食大尺寸面板市場,若OLED面板一旦卡位成功,Micro LED Display成功的機會就會下降。

因此,Micro LED技術目前時間機會成本很高,產業界要加緊腳步投入,加快量產速度,至於設備與材料供應鏈則需要儘快發掘機會,包括AOI檢測設備、PL檢測、EPI substrate recycle等都是很好的切入點。

我們認為,Micro LED Display接下來將面臨關鍵的500天,也就是說,在這500天內,Micro LED若能在顯示器本身以及上、下游產業鏈間有突破性發展的話,其將能成為台灣光電產業致勝一擊的關鍵技術;但若是錯過時間的話,Micro LED Display可能就會面臨固守利基市場的命運。

最後倒數的這500天,將成為Micro LED Display能否成功的關鍵時刻!(本文由陳立宜口述,記者郭靜蓉整理)

陳立宜,國立交通大學光電工程博士,曾任奇美電子電視面板事業部總經理、深圳華星光電執行副總裁,現任Mikro Mesa Technology創辦人暨董事長。

[Home]


Confidentiality Note
本郵件含有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機密資訊、或受法律保護之資料,唯有原發信人指定之收信人得閱讀或使用本郵件之內容。如您並非被指定之收信人,請立即將本郵件及所有附件予以刪除;請勿揭露、儲存或使用本郵件之任何資訊,並請您立即告知原發信人本郵件的傳遞錯誤。謝謝您的合作。
This e-mail transmission and any attachments contain information from Inventec Corporation. The information is confidential and/or privileged and intended to be solely for the use of the individuals or entities named in this e-mail transmission. If you are not the intended recipient, be aware that any disclosure, saving or use of the content of this e-mail transmission and attachments is strictly prohibited. If you have received this email transmission in error, please notify us immediately, and delete the e-mail and attachments. We greatly appreciate your cooperation.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雪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