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07 全球產業資訊

 1財經

  1.1國際

   1.1.1. 彭博:美元反彈訊號浮現  [經濟日報]

 1集團新聞

  1.1. 廣達英業達賺穿戴財  [經濟日報]

 2展會

  2.1. AR機器人 蘋果押大注  [經濟日報]

 3產業相關

  3.1Cloud Computing

   3.1.1. 阿里雙中心 北京躋身主場  [經濟日報]
   3.1.2. 台積電、創意合體搶AI財 16奈米、7奈米雙箭連發 HBM記憶體、CoWoS產能雙吃緊 反應全球AI狂熱  [電子時報]
   3.1.3. 英特爾晶片獲奧迪新A8青睞 進軍自駕車半導體市場  [電子時報]
   3.1.4. eBay跟進以圖搜圖功能 美、陸電商AI應用顯差異  [電子時報]
   3.1.5. KDDI布局IoT 勾勒全球性雲端服務帝國藍圖  [電子時報]
   3.1.6. IoT感測器市場2020年可望突破200萬套  [電子時報]
   3.1.7. AI晶片:AI應用需要何種晶片  CPUGPUFPGAASIC各有所長  [電子時報]
   3.1.8. 百度搖起AI大旗: 挾線上搜尋使用資料優勢 百度亟思以AI創造新營收  [電子時報]
   3.1.9. 發展AI將讓新加坡2035年經濟成長率躍升至5.4%  [電子時報]

  3.2Smart Mobile

   3.2.1Wearable

    3.2.1.1. 消費端產品銷售不佳 TomTom運動穿戴業務前景危殆  [電子時報]
    3.2.1.2. 宏達電:陸VR市場 VIVE最討喜  [工商時報]

   3.2.2Tablet

    3.2.2.1. iPad買氣回溫 仁寶和碩受惠  [經濟日報]

   3.2.3Smartphone

    3.2.3.1. 穩懋可成 法人喊買  [經濟日報]
    3.2.3.2. NB、中階手機新增指紋辨識 IC需求量能倍數增加  [電子時報]
    3.2.3.3. 小米2Q17回神 大陸前四大國產品牌拿下當地66市佔  [電子時報]
    3.2.3.4. 服務業務已成蘋果營運重要支柱 僅次於iPhone手機銷售  [電子時報]
    3.2.3.5. 因應手機遊戲機需求 日本記憶體7月漲價最高達13%  [電子時報]
    3.2.3.6. 2Q17 球智慧型手機銷量年增4% 銷售額年增9%  [電子時報]

  3.3IT Industry

   3.3.1. 台積30周年慶 庫克將站台  [經濟日報]
   3.3.2. 鴻海業外收益 1,200億新高  [經濟日報]
   3.3.3. 從資訊數位化及共享經濟布局 窺探軟銀帝國建構的春秋大業  [電子時報]
   3.3.4. 郭董證實投資密州 攻自駕車 在深圳接待州長 擬於密西根設研發中心  [蘋果日報]
   3.3.5. 全球10大價值品牌 七成汰換  [工商時報]
   3.3.6. 中國頻挖角 三星凍未條  [工商時報]
   3.3.7. 8月電視面板 估跌價67  [工商時報]

  3.4Personal Computing

   3.4.1. 記憶體市況繁盛 大廠4~6月營益率高  [電子時報]
   3.4.2. 微軟拉抬Surface勢 新品上市再添動能  [電子時報]
   3.4.3. 美業者囊括全球無人機總投資筆數65% 大陸大疆獲1.05億美元投資  [電子時報]
   3.4.4. PC停滯怎麼辦? 蘋果調高Mac含金量  [電子時報]
   3.4.5. 台灣4電競品牌微星當老大 惠普竟不及格  [蘋果日報]
   3.4.6. 美快閃記憶體高峰會 威剛將展企業級SSD  [工商時報]

  3.5Solar(Green Energy)

   3.5.1. 大陸多晶矽歲修潮爆料荒 兩岸電池廠產能恐受波及15%  [電子時報]
   3.5.2. 上游原材料再吹漲價風 小間距顯示屏及LED照明需求拉升將受考驗  [電子時報]
   3.5.3. 大陸十三五總安裝目標拉升至230GWp 多晶報價續攻  [電子時報]

[Home]


2017/08/07 1.1.1. 彭博:美元反彈訊號浮現 [ 經濟日報 任中原、葉亭均、林筠]

國際美元疲軟近四個月後,上周獲得7月就業報告堅實的支撐,出現較明顯的止跌反彈訊號。基於多項技術指標顯示美元已遭嚴重超賣,因此美元回升是否亮出綠燈,關鍵在後續經濟動能否增強。這波美元重貶的主因為亞洲及歐洲經濟表現增強、聯準會(Fed)部分官員發表偏「鴿派」談話,及華府政局紛擾不斷。

美國7月就業報告優於預估,令市場預期Fed不會改變既定的「升息」與「縮表」計畫,帶動美元回升0.8%

彭博資訊分析,目前美元技術面相當有利於反彈。彭博美元指數日線及周線的相對強弱指標,都顯示美元已遭超賣;再者彭博美元指數目前在1,155,而1,150附近有明確支撐,美元一旦反彈確立,整個「頭肩底」的型態便將完成。

另據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數據,725日止當周歐元多單部位創新高,加上最近匯市震盪幅度擴大,也顯示美元可能迅速回升。但7月就業報告也有美中不足之處,即工資上升率僅小幅提高,經濟基本面也仍顯示通膨未加速上升,經濟成長率也未突破2%2.5%的區間。

展望後市,從技術面來看,美元已超跌、下檔空間有限,只要美國經濟基本面持續出現正面訊號,美元貶勢隨時可能大幅翻轉。

川普對付北韓 拿不出好法子

儘管北韓連番試射洲際彈道飛彈頻頻挑釁,但專家認為美國能對付北韓的選項不多。經濟學人雜誌指出,為免擦槍走火引爆核戰,美國對付北韓的選項大致為軍事動武、文攻武嚇、利誘與提高經濟制裁,但這些做法可能都不盡理想。

美國總統川普領導的政府已暗示,不排除以軍事選項因應北韓問題,但這不僅會把南韓人民與美國軍隊推上火線,更使亞太區陷入動盪。一些專家建議,可從發射台或空中直接摧毀即將試射的導彈、派遣部隊推翻北韓領導人金正恩,或採取先制攻擊摧毀北韓核子基地。但這些做法難度高,也可能引發北韓發動核武報復。

威脅利誘值得一試,一邊制裁、加強武嚇,一邊利誘北韓重返六方會談的談判桌,但這方法過去都以失敗收場。美國前總統柯林頓1994年與北韓故領導人金正日曾敲定停產濃縮鈾(核彈原料)以換取金援,卻換來北韓欺騙以待,2005年也有類似歷史。金正恩和他的父親都把核武視為保住政權的唯一工具。

川普可以採用的另一個方法是昭告北韓,美方無意啟動戰爭,但是若北韓發動核武攻擊,美國必定以牙還牙。由於金正恩在北韓享盡榮華富貴,犯不著動用核武自取毀滅。

經濟學人指出,為壓制北韓,美國與盟國不應只對北韓提高經濟制裁,也要制裁與北韓有往來的中國企業,但若美國以關稅對付中國,北京當局已準備好報復。另外,儘管中國厭倦金氏政權,卻也擔心若金正恩倒台、兩韓統一會代表美軍擴張至中國邊境,因此川普團隊應向中國保證這不會發生。

金正恩強打飛彈政治學

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希望把自己定位成與父親金正日、及祖父金日成不同的領導人,走出自己的路,如今正展開「飛彈試射形象政治學」的宣傳,每成功試射飛彈必到場露臉,向北韓人民證明自己有資格擔任領導人。

東亞日報報導,金正恩去年開始出現在飛彈發射地點,已不是新聞,他74日出現在危險的飛彈發射地點,728日也親眼見證「火星-14型」洲際彈道飛彈在雅崗省附近發射。

金正恩透過精心安排的政治形象,把自己形塑成一位能掌控各種情況的領導者。這在金正日講求「神祕」的時代是無法想像的事。當時金正日只會出現在為數不多的相片裡,更在事件發生一段時間後才會公布消息。

相較下,金正恩在飛彈發射現場出現的照片共有數十張,且在試射成功後就馬上釋出,還利用影片宣傳,不僅向北韓國民展示金正恩大權在握的形象。

在飛彈發射成功的照片和影片裡,金正恩展現出展現出領導人的形象,包含穿著引人注目的白色華服、擁抱民眾及檢驗系統,在在顯示試射飛彈不只是軍事訓練,也被用來鞏固金正恩的權力。

此外,金正恩沒有穿戴金日成和金正日肖像的胸針,表明他想營造出導彈發射成功是自己功勞的樣貌。

 

[Home]


2017/08/07 1.1. 廣達英業達賺穿戴財 [ 經濟日報 何佩儒]

穿戴裝置市場在精品業者積極投入下,根據統計,第2季全球穿戴裝置出貨量2,160萬支,年增8%,其中,小米藉由價格親民的小米手環,打敗Fitbit及蘋果,出貨量在上季居冠;蘋果Apple Watch出貨年成長56%,表現亮眼。

儘管市場對穿戴裝置前景有疑慮,從市調機構Strategy Analytics公布的統計來看,穿戴裝置市場呈現穩定成長。台灣相關穿戴裝置的供應鏈包括廣達(2382)、英業達、日月光、晶技、美律、鼎天、毅嘉、立錡、南電等。

Strategy Analytics統計,第2季小米穿戴裝置產品全球出貨量370萬支,市占率上揚至17.1%Fitbit的出貨量降至340萬支,市占率從去年同期的28.5%,降至15.7%。蘋果Apple Watch出貨280萬支,市占率成長到13%

據了解,Apple Watch2015年出貨量約1,360萬支,去年約1,160萬支,加上今年上半年的出貨,累計銷量已突破3,000萬支大關,約3,150萬支。根據蘋果日前所公布的財報,上季其他產品部門(包括Apple TVApple WatchBeats系列產品等)營收年增率23%,蘋果未單獨公布Apple Watch的銷量及營收。

分析師表示,小米之所以在第2季穿戴市場居冠,主因小米手環價格親民,在大陸市場持續熱賣;Apple Watch在美國市場也有不錯的銷量表現。反觀穿戴大廠Fitbit,其高階產品賣不過Apple Watch,低價市場又被小米攻占,使得市場空間遭到壓縮。

值得注意的是,扣除小米、Fitbit與蘋果,其他品牌的總市占達54.2%,也就是市場仍處於群雄爭霸態勢,尤其各精品、鐘表業者紛紛推出自家智慧手表,帶動選擇及價格帶放大許多。包括LV日前發表「Tambour Horizon」,售價 2,490 美元(約新台幣7.5萬元)。

[Home]


2017/08/07 2.1. AR機器人 蘋果押大注 [ 經濟日報 黃智勤]

金融時報報導,蘋果公司市值已突破8,000億美元、持續邁向1兆美元大關,在iPhone銷售面臨來自亞洲對手的挑戰之際,蘋果也正積極開拓新成長來源,押注擴增實境(AR)與機器人科技將成為未來的成長引擎。

蘋果股價上周五(4日)收漲0.5%156.39美元,帶動市值擴稱至8,077.9億美元;蘋果股價今年來已大漲近35%。在iPhone遭遇來自對手低價手機的競爭壓力之際,蘋果也持續找尋新的成長引擎,其中一個就是AR

蘋果在今年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上推出的ARKit,讓開發者打造能用於各種應用程式的AR特效,其新版iOS作業系統也將支援這些AR特效。

蘋果向來對未來的計畫保密到家,但蘋果執行長庫克難掩對AR的熱情,並在法說會上強調,AR將帶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並表示蘋果將投入心力積極發展AR。知情人士透露,蘋果正在研發結合相機及智慧手機的感應器和螢幕等功能的AR眼鏡。

[Home]


2017/08/07 3.1.1. 阿里雙中心 北京躋身主場 [ 經濟日報 林宸誼]

阿里巴巴集團昨(6)日宣布北京及杭州「雙中心」布局完成,北京已經成為阿里巴巴另一個主場,並開啟北京專享城市平台,為北京消費者提供專屬的商品和服務,例如30分鐘內送貨到府服務。

科技網站TechWeb報導,阿里巴巴集團表示,阿里巴巴在北京的業務密度、服務能力和管理深度,都已到了總部規格,北京已經成為繼浙江杭州之後的第二主場。

阿里巴巴在兩年前宣布杭州、北京雙中心戰略,全力打造北京總部,截至今年8月初,阿里巴巴集團18個事業部的主要業務已全部進入北京,在京員工數也從兩年前約7,000人,增加到目前1.2萬人,並分布在北京21個辦公地點。

阿里巴巴集團旗下天貓超市昨天宣布,已開通「北京頻道」,並在手機淘寶首頁設置入口,只有常用收貨地在北京的用戶才可以進入,給合阿里旗下的菜鳥網路在北京的三個倉儲基地,讓北京的包裹可以在當天就送達。

北京頻道會基於天貓海量消費者數據、當地語系化商品營運數據,和當地語系化選品,為北京人民提供專屬商品、智慧推薦和專享補貼。

最厲害的是天貓啟動「三公里理想生活區」計畫,以北京為起點,天貓超市、天貓生鮮和盒馬鮮生等業務都加入其中,只要住家在盒馬鮮生的店面附近3公里內,藉由手機App下單後,30分鐘內就可以送貨到家。阿里健康透過連結北京數百家藥房,提供1小時送藥服務。

科技創業服務平台獵雲網報導,天貓北京市場負責人嚶鳴表示,天貓未來不再只是購物平台,隨著天貓新零售戰略的完成,未來的天貓基於消費者和社區洞察能力,將能夠結合線上線下一體化的服務,從而在城市裡面促成一個個生活組團的產生。

阿里巴巴認為,在圍繞北京這個特殊地標的服務升級和產業探索上,阿里巴巴從來不是外來者。對於阿里巴巴來說,北京不單純是一個業務落地的場景,而是阿里巴巴新生業務形態的重要衍生器。阿里巴巴深耕北京的經驗和收穫,將為阿里未來30年新商業生態的塑造和延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阿里攻AI 徵未來生活體驗官

在上個月推出了第一款人工智慧產品「天貓精靈 X1」後,阿里人工智慧實驗室(簡稱「阿里 AI labs」)昨(6)日宣布,將在全球招募一名「未來生活體驗官」,薪酬可以自訂,主要的工作職責是思考、設計「未來人類」的生活,並率先進行體驗。

創業網站極客公園報導,阿里 AI labs 負責人淺雪表示,這項工作不僅需要有相應的科學技能,也需要經歷一些「極限體驗」。

阿里AI Labs是阿里巴巴在人工智慧消費級產品方面的研發機構,除了將在88日正式販售天貓精靈X1之外,也同時在多個新科技領域研發新產品。

淺雪表示,任何一項「黑科技」(意指厲害的新科技)的出現,基礎都來源於人類的想像力,「我們不僅需要人工智慧領域的科學家和技術人員,也需要一支對於人類生活有想像力的團隊,能夠找到下一代人機交互的方向,給用戶帶來更多的驚喜。」

阿里AI labs「未來生活體驗官」要滿足五個招聘條件。包括要體驗未來的人類生活,需要堪比科幻作家的各種奇思妙想,能夠腦補(意指腦內想像完成)出未來人類的生活各種細節。

「未來生活體驗官」是一份幸福的工作,也是一份辛苦的工作,最好做好環球出差的準備,必要的時候可能經歷一些「極限體驗」。

[Home]


2017/08/07 3.1.2. 台積電、創意合體搶AI財 16奈米、7奈米雙箭連發 HBM記憶體、CoWoS產能雙吃緊 反應全球AI狂熱 [ 電子時報 連于慧、蕭菁菁、邱龍傑]

人工智慧(AI)商機由GPUASICFPGA三大解決方案正面交鋒,台積電和旗下的創意可望成為這股AI熱潮大贏家!身為ASIC供應商的創意視2017年為「AI元年」,一舉拿下6AI相關案子,秘密武器是與台積電合作的第二代高頻寬記憶體(HBM2)已經開始用16奈米製程生產,下一步要進入7奈米世代,未來兩年是創意在AI布局的收割年,站在台積電肩膀上大賺AI財!

高頻寬記憶體(HBM)大量使用在人工智慧、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高速運算(HPC)領域。目前市場上的HBM記憶體供應商主要是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SK海力士(SK Hynix),因為產能受限,現在HBM記憶體在人工智慧熱潮帶動下,也是極度供不應求,但相關技術台積電和創意耕耘已久,可望成為AI領域的致勝關鍵!

台積電在人工智慧領域的布局已經掌握幾家關鍵大客戶,如Google的客製化晶片TPU,以及NVIDIAGPU晶片,身為台積電旗下的ASIC供應商創意在人工智慧領域的布局更是往前衝,已經拿下6個人工智慧相關案子。

2017年對創意是「AI元年」,總經理陳超乾指出,接案在設計定案(Tape-out)後再過3~4季後,產品才會正式量產,手上的案子在2018年下半會逐漸看到明顯營收貢獻,尤其是2019年整個人工智慧商機會大放光明,意即未來兩年是人工智慧商機的收割年。

創意為了布局人工智慧,與台積電合作HBM記憶體的實體層和控制晶片,日前已經在台積電的16奈米製程量產,這是創意第一次將HBM實體層和控制晶片的IP整合到SoC,以台積電的CoWoS封裝技術做後段,接下來要進入7奈米製程的HBM2實體層和控制晶片IP布局,整個人工智慧技術布局會更為完整。

眼前的人工智慧解決方案分為三個路徑,分別為GPUFPGAASIC三大解決方案正面交鋒。第一個GPU當然是各界熟悉的NVIDIA,卡位人工智慧的成功是其營運轉型的重大關鍵;第二個FPGA解決方案供應商主要為賽靈思和英特爾旗下的Altera。第三個解決方案就是ASIC,陳超乾分析,ASIC用在人工智慧的優點是在硬體端把晶片效能提升,取代GPU是用軟體去調整。

陳超乾也強調,全球ASIC市場非常大,未來商機不只是人工智慧,還有機器學習、比特幣、微控制器(MCU)、汽車電子等,整個年產值約200億美元,現在創意僅佔2%,可以努力的空間很大,創意要拼ASIC市佔率倍數成長。

值得注意的是,ASIC市場有龍頭大廠Avago、博通(Broadcom)佔據鰲頭,創意從集團台積電的先進製程16/12/10/7奈米力拚市佔率的提升外,近幾年聯發科也開始跨足ASIC領域,企圖在ASIC領域中分一杯羹,應該也是瞄準人工智慧對於ASIC晶片的需求浮現。

由於人工智慧、機器學習等商機大爆發後,整個ASIC市場更為火紅,創意也透露手上已經有汽車電子的開案客戶,正式跨足車用電子領域。

此外,在人工智慧商機帶動下,除了三星的HBM記憶體大缺貨外,台積電的CoWoS封裝也極度供給吃緊,更計劃要在龍潭擴充CoWoS封裝產能。創意表示,旗下人工智慧需要的CoWoS封裝會分別和台積電、日月光合作。

AI加速器競爭白熱化 NVIDIA捍衛江山有籌碼

隨著人工智慧(AI)伺服器GPU加速器需求轉熱,越來越多大廠投入市場,不禁令人好奇,面對新對手接連進逼,一直處於領先地位的NVIDIA如何捍衛江山,未來是否有籌碼還擊。

當市場需求攀升,少數供應商得到豐厚的獲利時,更多的廠商即會相繼投入搶食大餅,這是基本的經濟運作。在AI加速器市場亦然,NVIDIA早期跨入此領域,拜企業和雲端服務業者AI相關投資與日俱增之賜,NVIDIATesla GPU需求暢旺,公司業績也大進補。

2017年上半為例,NVIDIA首季資料中心產品銷售激增逾2倍,第2季續增186%NVIDIAAI領域耀眼的表現引起其他科技大廠的注意,過去1年來包括英特爾(Intel)、超微(AMD)、富士通(Fujitsu)Alphabet相繼推出AI伺服器加速器,或宣布準備進軍市場。

隨著市場競爭逐漸白熱化,NVIDIA該如何維持競爭優勢?這可以從比較NVIDIAGPU和對手產品找到答案。伺服器CPUPC和行動CPU一樣,僅能容納少量相對強而有力的CPU核心,例如最強而有力的英特爾Xeon Scalable伺服器CPU28核。反觀GPU可以有上千個小核心並行運作。也因此,對於不斷地進行演算和推論的AI深度學習訓練而言,GPUCPU更適合。

推論演算法不一定要求巨大的處理能力,GPU就可以應付這些任務,有鑒於此,NVIDIA試著讓GPU在此獲得更多的採用。不過,許多伺服器端的推論工作仍然以英特爾的Xeon CPU為主。蘋果(Apple)因隱私權的關係,偏好直接在iOS裝置以AI演算法處理用戶資料。

然而,訓練深度學習模型來創造演算法解讀資料,例如自動駕駛系統翻譯簡訊或偵測交通號誌等都需要密集的運算,訓練過程中,數千甚至數百萬個人工神經元化分成許多「層」(layer,如輸入層、隱藏層、輸出層等)來負責不同的任務,以及和其他層的神經元溝通,以便判斷資料分析後的結果是否無誤,例如輸入的影像是否為停車標誌(stop sign)等。

比起不到30核心的CPUAI研究人員利用多個擁有數千個核心的Tesla GPU來分擔人工神經元的工作,訓練深度學習模型將加快許多。深度學習演算是一種複雜的數學,而這正是NVIDIATesla GPU擅長的領域,它還可以提供一個具有眾多記憶體頻寬的模型,以及高速連結晶片來進行溝通。

但這並不意味著GPU是唯一適合訓練深度學習模型的處理器,理論上晶片製造廠也可以開發一個配備數千個核心,專為處理深度學習演算而設計的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SIC),讓它們能與記憶體或其他ASIC快速溝通。

英特爾似乎有這樣的想法,2016年收購Nervana Systems取得必要的技術和人才後,著手打造深度學習ASICLake Crest」。英特爾號稱Lake Crest的並行處理能力是前所未見的水準,原始運算能力比當前最先進的GPU(顯然指的是NVIDIA)還強。此外,Lake Crest還可支援每秒1兆位元(TB)的記憶體頻寬,連結速度比標準PCI Express20倍。

Lake Crest將於年底問世,英特爾同時也準備推出Knights Crest,此為整合Nervana技術的Xeon Phi協同處理器其中的一個版本。Xeon Phi晶片應用於較不複雜的AI專案,以及高速運算(high-performance computingHPC)工作負載上。

Google最近發表第二代Tensor Processing Unit(TPU),第一代TPU僅有推論能力,新的TPU則可訓練深度學習模型。Google宣稱TPU模組在特定的深度學習運作中,可以達到每秒180兆次的浮點運算(teraflop),比NVIDIA最近發表的Tesla V100旗艦伺服器GPU120 teraflop還快。不過,TPU僅能與GoogleTensorFlow軟體架構並用,而且Google不打算銷售TPU,只用於公司內部AI開發,以及讓雲端客戶使用。

其他大廠如AMD最近推出Radeon Instinct伺服器GPU,其中最強的M125是不錯的產品,但以原始效能來看仍落後V100,特別是64-bit運算時,而且記憶體頻寬也比較少,目前顯然不至於對Tesla GPU構成威脅。此外,富士通最近也宣布要在2018年會計年度發布一個ASIC深度學習處理器。

不過,儘管新對手來勢洶洶,NVIDIA擁有強有力的武器來予以迎擊。其中之一是龐大的GPU研發支出,NVIDIA主要用於打造新的GPU架構,特別是深度學習的GPU。例如Tesla V100採用新的Volta GPU架構,同時使用了5,120個傳統的CUDA GPU核心和640tensor核心作為深度學習訓練之用。

但就長期而言,NVIDIA最大的競爭優勢或許起步比別人早,圍繞著Tesla GPUAI生態系統已經成形。現在開發者逐漸習慣使用NVIDIACUDA GPU應用程式介面(API),以及深度軟體開發套件的各種工具,包括cuDNN軟體圖書館等。

NVIDIA的生態系統也吸引其他科技巨擘的參與,4NVIDIAFacebook宣布共同合作,為Tesla GPU提升FacebookCaffe2 AI軟體架構。不久之後,微軟(Micorsoft)也宣布,該公司新版SQL伺服器資料庫將可與Tesla GPU一起運作處理深度學習的工作。

人工智慧晶片成科技巨擘新戰場

為了搶佔人工智慧(AI)商機,各方科技巨擘已經上演一場空前的競爭大戲,他們爭搶的是晶片設計,侵犯到英特爾(Intel)NVIDIA傳統捍衛的領域。

根據Xconomy分析指出,參與這場混戰的是搜尋軟體巨頭Google、電腦和行動裝置創新者蘋果(Apple)、電子商務領袖亞馬遜(Amazon)、商業軟體巨擘微軟(Microsoft)、社交媒體Facebook,目前這些企業競爭的態勢互相交疊,如Google與微軟和亞馬遜競爭雲端託管,蘋果、亞馬遜和Google競爭虛擬助理,Facebook與亞馬遜和蘋果競爭影音串流。

現在這些科技公司共同的目標是強大的資料處理晶片,以便將業務觸角拓展至基於網路的資料儲存和運算、會講話的智慧虛擬助理、音樂和影音串流、自動駕駛汽車、虛擬實境(VR)與擴增實境(AR)等新興技術。

驅動這場戰爭的是人工智慧以及使用人工智慧軟體的裝置需求。如虛擬助理可以了解人類語言,汽車可以識別高速公路中線與街道路緣石,這些都需要類似人類大腦,具備神經網路的先進處理器。

Google和微軟已經開發出自己的晶片,支持如微軟的HoloLens等新產品,蘋果也很可能正在打造自己的人工智慧晶片。而NVIDIA和英特爾(Intel)在內的晶片製造商也在加緊研發更先進的處理器,以防止這些科技巨擘侵犯自己的領域範圍。

NVIDIA20175月推出適用人工智慧的圖形處理器Tesla V100,可加快機器深度學習需要的資料處理速度。晶片製造商也與大型科技公司合作,NVIDIA已經宣布與亞馬遜合作,據稱高通(Qualcomm)開發適合機器學習的晶片,正在與Facebook合作。

新創公司如Palo AltoGroqRedwood CityMythicCampbellWave Computing,英國Graphcore都加入人工智慧晶片戰局,同時也成為被購併的對象。如英特爾於2015年以167億美元購併Altera2016年購併Nervana。英特爾是資料中心處理器的領先供應商,購併策略是為了開發更快、可編程的晶片,支持諸如神經網絡的訓練等任務。

Google也推出適用自動化系統的TPU,已用於其資料中心,打造自家晶片可以幫助Google吸引客戶試用Google基於網路的運算服務,與Amazon Web Services或其他基於雲端運算服務競爭。

報導認為,新一代複雜的處理器也可能會將許多運算任務從租用的雲端伺服器轉移到用戶擁有的設備上,從而扭轉過去10年的趨勢。

大型企業和新創公司轉向基於網路的運算服務,除了在不需要購買伺服器下擴大處理能力,並能利用其他優勢,如訂閱的軟體自動更新等,但透過遠端資料中心進行運算任務並無法完美支援如虛擬實境之類的新興技術。

譬如虛擬實境頭盔不能有時間延遲,需要隨著玩家的頭部移動立即反應,此時就無法仰賴雲端運算,科技公司需要強大的人工智慧晶片隨著玩家的移動立即調整視野場景。自動駕駛車也是一樣,若仰賴網路雲端運算會增加危險性,因此需要在裝置中內建人工智慧晶片快速分析景觀、汽車、卡車、無人機等等,才能實現自主智慧。

將高階資料分析從中央資料中心轉移到行動現場的趨勢並不侷限於尖端消費產品,也可以幫助實現工業物聯網(IIoT)應用。GE Digital表示,風力發電機、遠端感測器、設備控制機器聯網會提高駭客攻擊風險,因此在地資料分析可望加強操作安全性。

GE Digital計劃混合使用雲端和邊緣運算(edge computing)已達到最好的效能,而對機器輸出進行快速、本地化的邊緣運算分析,可以使機器做出更有洞察力和智慧化的行動。

[Home]


2017/08/07 3.1.3. 英特爾晶片獲奧迪新A8青睞 進軍自駕車半導體市場 [ 電子時報 楊智家、邱龍傑]

英特爾雖積極朝自駕車相關領域邁進,惟能否持續獲得更多汽車製造商青睞仍待觀察。

有鑑於近年全球PC銷售表現下滑,英特爾(Intel) PC晶片營收表現同樣面臨挑戰,因此也正積極尋求向非PC領域新興晶片需求市場邁進,近日英特爾便於官網上發布訊息,稱該公司處理器將內建於奧迪(Audi)全新2018年式A8車款的半自駕車系統中,此舉也意謂英特爾正式進軍全球新興自駕車半導體市場,即使目前英特爾在這塊領域仍屬相對較小的業者,惟預期藉由與奧迪的合作,可望在未來為英特爾在這塊領域創造更多潛在商機。

Motley Fool報導,英特爾在2017年初才剛收購半自駕車科技業者Mobileye,如今旗下晶片產品線首度將導入實際自駕車產品中,顯示英特爾非常認真看待這塊市場,有鑑於預期全球自駕車市場到了2035年市場規模可達到770億美元,這也為英特爾在面臨全球PC市況萎靡之際,找到另一龐大潛在晶片需求商機。

英特爾表示,未來內建於奧迪2018年式A8車款的英特爾處理器,將出自該公司的可編程解決方案事業群(Programmable Solutions GroupPSG),以及PSG事業群旗下名為「風河」(Wind River)的子公司,預期PSG事業群最終將可因此創造更多營收。2016PSG事業群僅為英特爾貢獻3%營收,約為該年英特爾總年營收594億美元中的16.7億美元。

即使英特爾進軍全球自駕車半導體市場有了好的開始,且這塊市場也具備龐大成長潛能,不過英特爾要在這塊領域實際創造出獲利,勢必仍有很長一段路要走,畢竟目前在這塊市場已經有主要競爭對手如NVIDIA大舉投入,如奧迪在A8車款中也正在導入NVIDIA旗下Drive PX 2超級電腦,Tesla自有Autopilot半自駕系統也與NVIDIA技術結盟,加上其他相關競爭業者的投入,都讓眼前英特爾在這塊領域面臨部分競爭挑戰。

因此,未來若英特爾自駕車相關晶片技術未能得到汽車製造商及其他自駕車製造商的青睞,英特爾要在全球自駕車半導體市場開創新局仍會面臨困境,如何強化自身自駕車相關晶片技術,勢必為英特爾在這塊領域要強化競爭力、獲得自駕車製造商及汽車製造商青睞一大關鍵。未來英特爾是否能在奧迪以外再覓得其他汽車製造合作夥伴,將成為英特爾能否站穩這塊市場發展基礎的一大關鍵。

英特爾近期與市場研究公司Strategy Analytics共同發布的報告顯示,自駕車將創造包含自駕共乘車、汽車製造商汽車租賃以及相關新興業務在內,共可達7兆美元規模的乘客經濟(passenger economy)。英特爾認為全球運輸市場將迎來巨大的變化。

英特爾物聯網策略排除Quark處理器

英特爾(Intel)顯然已經在微控制器晶片和物聯網(IoT)終端節點上放棄衝刺x86架構,儘管可穿戴式市場並沒有如預期的快速發展,但分析師仍普遍讚揚英特爾的策略布局。

EETimes報導,許多報告聲稱英特爾已經結束銷售採用Quark處理器的Currie和其他物聯網主機板。20168月英特爾表示32位元x86處理器D2000,在主動模式下消耗的功率只有35毫瓦。

英特爾曾經推出3Quark處理器,即SED2000D1000,皆使用32奈米製程的Pentium指令集架構,號稱大小只有Atom5分之1,耗電只有Atom10分之1。從201310月開始,英特爾推出幾款使用Quark處理器的物聯網主機板,其中包括數款與Arduino兼容的產品。英特爾發言人表示,英特爾仍然致力於支持DIY製造商的運動。

英特爾發言人表示,「物聯網仍然是英特爾重要的成長業務,我們承諾對物聯網市場提供近用、分析和資料共享,包括零售、工業、汽車和影音,將驅動數十億個連網設備」,此外英特爾將專注在基於Atom架構的閘道器作為新的低階設備。

[Home]


2017/08/07 3.1.4. eBay跟進以圖搜圖功能 美、陸電商AI應用顯差異 [ 電子時報 翁佩嫆]

美國電子商務業者eBay正式宣布,將於2017年秋天跟進以圖搜圖相關技術應用,而除了eBay,阿里巴巴、京東商城和亞馬遜(Amazon)等業者也早就推出以圖搜圖功能。相關業者認為,美國與大陸電商業者技術略有差異,反映其對以圖搜圖技術應用的不同定位。

eBay跟進以圖搜圖技術 應用AI和機器學習

eBay旗下應用程式(App)將推出應用AI和機器學習的圖片搜尋功能Image Search以及Find It on eBay,前者透過相片搜尋類似物件,後者則透過圖片網址搜尋相關商品。

據悉,eBay提供的Image Search技術,可以讓消費者在eBay平台搜尋列中,直接拍攝欲購買商品的照片,或是輸入手機內相片,再由eBay於平台物件內進行搜尋,找出最符合的物件產品。

Find It on eBay,則是透過圖片網址進行商品搜尋。消費者只要將圖片網址(URL)分享給eBayeBay即會搜尋平台上相似的物件。

相關應用前例多 然各家技術定位仍顯差異

不過,將圖像比對應用於電子商務領域,早已經有諸多應用前例。舉例而言,大陸電子商務巨擘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寶網,可以將圖片網址連結複製在搜尋列後,即開始進行以圖搜圖;若為實體商品,而未有圖片網址連結,也可以透過手機淘寶內建的拍立淘,拍照後直接進行以圖搜圖。

阿里巴巴境內的最大競爭對手京東商城,也推出類似的以圖搜圖應用技術;而eBay在美國最大的競爭對手亞馬遜,也早在旗下App內推出以圖搜圖功能。

然而,亞馬遜的以圖搜圖技術,與阿里巴巴、京東、eBay最大的差異是:後三者皆應用AI和機器學習相關技術,但亞馬遜則是同時結合擴增實境(AR)、條碼識別、文字識別和商品搜尋技術。

此外,大陸電商業者阿里巴巴與京東的以圖搜圖技術,同時適用於Web網頁端和App行動端,但美國業者亞馬遜和eBay的以圖搜圖技術,目前則僅適用於App行動端。

相關業者認為,亞馬遜和eBay的以圖搜圖技術目前僅適用於App行動端,代表兩家業者試圖透過以圖搜圖技術,切入行動端商務;相較之下,行動商務較為蓬勃發展的大陸阿里巴巴淘寶網以及京東商城,似乎是將以圖搜圖技術定位為平台服務的一環,是彼此在競爭商品物件數量的一種對外呈現方式。

此外,亞馬遜的技術不僅結合AI,也同時採用AR、條碼識別以及文字識別等技術,反映亞馬遜在推廣以圖搜圖功能上,相較於其他同業,是更以實體場域的商家作為潛在競爭對手。

[Home]


2017/08/07 3.1.5. KDDI布局IoT 勾勒全球性雲端服務帝國藍圖 [ 電子時報 賴琇菱]

KDDI購併物聯網服務業者SORACOM,將致力發展物聯網相關業務。

日本通訊業者KDDI82日宣布,該公司購併以提供物聯網(IoT)通訊服務為主的平台業者SORACOM。正呼應20172月時,KDDI社長田中孝司之言:比起5G通信,今年中KDDI將全力布局物聯網。

IoT通信業界新星 低傳輸和低價策略迅速席捲市場

SORACOM雖為一家成立不到3年、僅40人規模的新創公司,然而在物聯網通信服務方面,自推出後快速斬獲市佔。目前日本國內外共有7,000個用戶數,遍及120個國家、地區。

SORACOM提供數據通信服務SORACOM Air,除了讓終端裝置可連網之外,直連該公司的各種雲端服務也成一大亮點。SORACOM更大方公開開發各種服務的應用程式介面(API),讓用戶企業享有更大的使用自由度。

此外,SORACOM的長處在於,透過軟體技術達到流量控制,讓終端裝置只上傳必須的數據,大幅減少線路負擔,爭取低價供應空間。SORACOM的通信服務費用,較其他MVNO業者相比,幾乎可以省下近8成費用。這對用戶而言,無疑是難以抵抗的魅力。

SORACOM從提供通信服務起,原採NTT DOCOMO通訊線路。然而,自201610月起,SORACOMKDDI合作,由KDDI提供通訊網路,Soracom則拿出物聯網相關技術,共推KDDI IoT Connect Air服務。這項合作也間接促成KDDI購併SORACOM的良緣。

各取所長 齊力開創IoT相關市場

事實上,對SORACOM而言,由於客戶的數據使用量不高,只靠通訊費用的收入,難以維持業績持續成長。此外,身為物聯網通信服務供應業者,只提供通信服務已難符合市場期待。SORACOM正面臨著是否具有解決客戶問題的提案能力考驗。

KDDI旗下早有針對企業提供解決方案的業務團隊,不管在實績或經驗上恰能補足SORACOM的單薄戰力。未來雙方合作將傾向於SORACOM專心負責後端平台開發,KDDI則站上前線針對大型企業進行推廣。

KDDI的野望

事實上,對KDDI而言,SORACOM的業務內容並不難,只不過現在從零開始研發,到能攻佔市場,恐怕也得花上一段時間。因此,KDDI索性買下SORACOM。日本經濟新聞(Nikkei)報導,KDDI關係者透露,某種意味上,這個購併其實買下的是時間。日本經濟新聞也點出,能夠連帶獲得SORACOM現有的龐大客戶,對KDDI而言,這絕對是一場划算買賣。

從商業模式來看,也是一場互補長短的理想合作。對於KDDI這種大型通信業者而言,與大企業面對面往來,配合客戶需求,訂定客製化專屬契約,擅於爭取大型客戶。而SORACOM則多由客戶自行透過網路申請使用後,再發行專用SIM卡。相較之下較為具備柔軟度及便利性。

此外,在物聯網領域裡,KDDI早已在全球化及資安一環布下種子。像是KDDI與豐田汽車(Toyota Motor)合作開發全球通信平台便是一例。透過這項合作案,豐田將在2020年前完成全車系新車搭載e-SIM,實現車聯網。這套e-SIM的管理平台便是由KDDI所開發。

未來KDDI也將活用這項全球通訊管理平台技術,搭配SORACOM的物聯網平台,將e-SIM服務推廣至其他產品,讓物聯網相關產品跨足全球布局時,不再需要一一與當地電信業者達成合作協議。況且,KDDI的通訊管理平台已涵括資安管理、遠端操作等服務,未來可望發揮加乘效應,進一步收到整合之效。

針對LoRaWANSigfox等低功耗廣域網路技術(LPWA)KDDISORACOM也正加緊腳步進行相關服務網路的建構。SORACOM也與Sony合作,共同投入LPWA的實證實驗。

[Home]


2017/08/07 3.1.6. IoT感測器市場2020年可望突破200萬套 [ 電子時報 賴逸安]

Panasonic研發安全性系統內的監控影像產品,能透過即時影像進行顏面辨識。

近年來物聯網(IoT)技術、人工智慧(AI)、無人機(Drone)等,都成為許多業者爭相布局的標的。物聯網感測器系統市場持續擴大,未來市場需求很可能更加強勁。結合無人機和圖像辨識技術等尖端技術的企業開始受到矚目,布局B2B安全性系統的業者也有所斬獲。

矢野經濟研究所發布2016會計年度(2016/4~2017/3)IoT型感測器系統日本市場規模調查結果,數量達109.6萬套,較2015會計年度成長6.7%。矢野經濟研究所預估2017會計年度市場規模將繼續擴大,至2020會計年度可望突破200萬套,2021會計年度達到214.2萬套。

據日經Technology報導,矢野經濟研究所針對IoT企業、通訊企業、硬體裝置廠商、國營研究機構、一般企業等進行調查,委任研究員直接面談,或是撥打電話、電子郵件和調閱文獻等,調查期間為20173~6月期間。

調查結果指出,Machine to Machine(M2M)通訊系統正受到矚目。若以領域別分析,則安全性系統佔46%,汽車相關佔36.5%,能源關連(HEMSBEMS)16.1%。以上三個領域共佔98.6%

工廠和製造據點被視為深具潛力的布局標的。近年來許多工廠開始導入IoT技術,用於收集資料、分析等,全面系統化。IoT技術在製造設備的能源控管、維護、品管等業務都可望派上用場。以中、長期布局而言,狀態監測維修(Condition Based Maintenance)、預知故障等功能,都是容易得到企業青睞和普及的解決方案。

有效利用IoT技術與尖端科技布局的企業也隨之興起。例如研發3D圖像辨識技術,將其用於無人機控制系統的企業Kudan。該企業利用擴增實境(AR)、虛擬實境(VR)用的開發引擎,獨自研發地圖定位技術SLAM(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

即使無人機內建的是智慧型手機等級的相機模組,也能透過SLAM精準定位飛行,並實現檢測工廠據點有無損壞,提供物流服務等功能。SLAM技術可根據攝影圖像製作3D地圖,完成即時定位。目前Kudan正打造能在建築物內飛行並進行檢測的無人機飛行系統,未來可能延伸應用至機器人技術。

另一方面,B2B的安全性系統市場亦蓬勃發展。Panasonic計劃於2020會計年度推出可供東京奧運等大型活動使用的監控相機安全系統,能透過即時影像進行顏面辨識,進而分析不法分子是否出入等,強化整體安全性,預計可獲利500億日圓。

Panasonic System Solution Japan(PSSJ)社長片倉達夫指出,目前對企業的宣傳和提案十分順利,將從2019會計年度起集中火力銷售。Panasonic目標在東京奧運創造1,500億日圓營收,其中B2B事業佔3分之1。待奧運結束後,該企業也將提供設備維護、雲端功能等附加服務,維持穩定獲利。

[Home]


2017/08/07 3.1.7. AI晶片:AI應用需要何種晶片  CPUGPUFPGAASIC各有所長 [ 電子時報 劉慧蘭、蕭菁菁]

隨著人們對人工智慧(AI)的發展及應用期待升高,科技公司也都卯足全力開發客製化的晶片以及支援這些晶片的運算節點。市場情報公司ABI ResearchAI硬體分為雲端服務、裝置本身(on-device)以及混合平台三大領域,其中雲端是將AI任務交給超大規模資料中心進行線上處理,但基於連線及延遲等因素考量,有些資料必須直接在裝置上執行運算。至於混合型則是結合雲端與裝置平台完成AI運算,例如使用手機辨識用戶問題,然後交由雲端找出答案。

根據The Register報導,類神經網路共有2個層面,一是訓練,利用網路分析大量資料產生統計模型,這屬於學習階段;其次則是推論,透過類神經網路轉譯新資料,並產生精確的結果。訓練類神經網路需要非常龐大的運算量,由於訓練負載可以切割成許多同時執行的工作任務,因此GPU的雙精度浮點運算及龐大的運算核心佔有很大優勢。

GPU以外的選擇

部分雲端業者亦投入開發不同於GPU架構的自有晶片,例如Google的張量處理器(Tensor Processing UnitTPU),除可支援推論工作負載,新一代更加入了可用於訓練的浮點精確度運算。TPU屬於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專為特定目的而設計,無法重新編程,效能高功耗低,但價格昂貴。Google因規模夠大,相關的一次性工程費用可以透過省下的功耗成本加以補貼。

FPGA及其他硬體

至於微軟(Microsoft)則是在資料中心部署現場可編程邏輯閘陣列(FPGA),負責網路及機器翻譯等AI工作負載。英特爾也將在2017年推出代號Knights Mill的新一代Xeon Phi高效能CPU,著重機器學習與人工智慧應用。除了以Xeon搭配FPGA晶片Altera Arria 10之外,英特爾也將以Xeon搭配源自Nervana Systems技術的Lake Crest晶片,採用比DDR412倍的HBM2隨機存取記憶體,加快資料傳輸效能。

除了依據GPUFPGAASIC建立的系統外,其他公司也試圖從基本面改寫AI架構,例如NASA前署長Dan GoldinKnuedge新創公司正在開發針對雲端運算的256核晶片,英國GraphcoreIPU (Intelligence Processing Unit)是不同於GPU向量或CPU標量處理的圖形處理庫,可以緩解資料從記憶體傳送到處理單元的問題。

邊緣運算

手機、無人機及汽車等客戶端裝置的考量重點為節能與低延遲運算,尤其自駕車需要在瞬間做出決定,對於連線延遲的容忍度更低。包括安謀(ARM)、高通(Qualcomm)及蘋果(Apple)在內都將推出支援機器學習任務的處理器。

而麻省理工學院(MIT)Eyeriss計畫則正在開發內建 168 個核心、專門用來部署神經網路的晶片。該校電機工程教授Vivienne Sze表示深度神經網路最耗能量的部分不在於推論運算,而是資料在記憶體及乘積累加運算之間交換時,因此Eyeriss 晶片可在將資料傳送到每一個核心之前,先進行資料壓縮。

Google自家TPU將投入雲端平台 與NVIDIA關係恐生變化

Google宣稱TPU處理速度比一般GPU快速許多,NVIDIA對此不以為然。

在過去,AlphabetGoogle雲端平台採用NVIDIA的圖形處理器(GPU),由這樣的關係看來,兩者在AI領域廝殺的可能性似乎微乎其微。但現在Alphabet有了自己的處理器,並且即將應用於自家的平台,昔日的合作夥伴不排除變成競爭對手。

根據Madison.com的報導,Alphabet2016年的開發者大會中發布了人工智慧晶片Tensor圖形處理器(TPU),現階段運用於改善搜尋結果、語音辨識,以及支援Alphabet的資料中心。

Google現在仍使用NVIDIATesla GPU支援雲端運算平台和幫助客戶訓練AI模型,不過,Google5月的開發者大會宣布了一個震驚科技界的消息:第二代TPU即將提供該公司的雲端用戶使用。

先前的TPU推論功能(利用已知預測未知)已經相當精良,第二代又新增AI訓練能力(教導機器進行推論),而且Google用戶可以在客製的高速網路中使用多個TPU,藉此打造具有機器學習和強大運算能力的超級電腦。

Google宣稱TPU處理速度比一般中央處理器(CPU)GPU15~30倍,在TPU的協助下,訓練特定AI模型的時間將縮短至數個小時,比起GPU1天快速許多。。

由此推測,倘若TPU年底前正式上路,NVIDIAGoogleAI晶片的合作關係可能劃下句點。與此同時,GoogleTPU來勢洶洶,看似有意挑戰NVIDIAAI領域的地位。

但網站Madison.com分析指出,從兩者AI處理器的發展現況和策略來看,Google並不是NVIDIA的對手。首先,NVIDIA對於TPU號稱擁有神速的處理能力頗不以為然,NVIDIA指出,TPU被拿來與舊版的Kepler架構,而不是Pascal。一般認為,NVIDIA對於TPU的進逼也不會袖手旁觀,更不會讓自己的領先地位被Google取代。NVIDIA認為,即將發布的Volta才是更好的深度學習應用GPU架構。

再者,NVIDIA不甘只做AI硬體供應者,現在也致力於新的產品NVIDIA GPU Cloud(NGC),結合GPU(Volta架構的Tesla V100)和該公司的深度學習圖書館,目的是讓AI運算成為平台即服務(Platform-as-a-servicePaaS),這與Google的策略大不同。

此外,Google尚未決定讓AI架構成為開放資源,因此TPU用戶會被困在Google的平台內。相對地,NVIDIAGPU支援廣泛的雲端運算平台,包括亞馬遜、微軟(Microsoft)GoogleIBM,讓用戶可以在不同的雲端服務供應商之間做選擇,這是NVIDIA的一大優勢。

目前Google不打算對外銷售TPU,而是用來支援自己的Google Compute平台,因此,NVIDIA頂多只會失去Google這個客戶。事實上,Volta GPU尚未推出,人氣已經逐漸高漲,亞馬遜(Amazon)已經表態要在V100年底前商用化後採購。

NVIDIA執行長黃仁勳曾在部落客上揶揄Google,他說NVIDIA已提供深度學習加速器作為開放資源,沒有人需要額外投資來架構一個會推論的TPU,大家已經有世界上頂尖晶片設計師打造的晶片,而且是免費。

TPU機器學習晶片性能優異 然應用廣度不及CPUGPU

機器學習已成為許多科技公司不可或缺的基本技術,在這場競賽中,Google在主流的CPUGPU選項外,自行開發專為機器學習工作負載而設計的TPU晶片,在效能與處理速度方面均較前兩者大幅提升。

根據SearchCIO.com報導,TPU晶片是一款特殊應用積體電路,為Google特別針對機器學習工作負載而開發,主要動力源自Google本身的業務需求。第一代TPU的設計是為了執行機器學習模型,以便能快速並有效率地翻譯一組句子或選擇圍棋的下一步。這些模型需要額另行訓練,而訓練一個機器學習模型比執行更加困難,通常需使用最佳規格的CPUGPU,經數日或數星期的持續運算才能達到最先進的準確度。

儘管Google的研發工程團隊使用現有硬體訓練機器學習模型也獲得不少進展,但有鑑於第一代TPU無法完全滿足機器學習的需求,於是Google5月發表了能同時訓練並執行機器學習模型的第二代TPU

目前許多機構都是在CPUGPU上執行機器學習工作負載,專家表示,TPU不像通用型的CPUGPU主要是為了3D應用開發,TPU的設計是為了將機器學習應用程式最佳化,更確切的說,TPU就是用來處理訓練和推論任務,且速度方面優於其他現有技術。

喬治亞科技大學計算機學院副教授Hadi Esmaeilzadeh表示,通用目的平台已無法應付AI龐大的運算能力要求,這場滿足需求的競賽已經開始,Google也不是唯一一家開發新世代機器學習和人工智慧晶片的供應商,其他晶片大廠如安謀(ARM)、超微(AMD)、英特爾(Intel)NVIDIA、高通(Qualcomm)以及數家新創公司也都有針對機器學習及人工智慧工作負載的產品。

人工智慧機器學習公司Petuum的工程副總裁Qirong Ho表示,由於TPU是特別為了機器學習而設計,可能無法用於其他的工作負載處理,應用彈性不如GPU

加上Google尚未公布其Cloud TPU的定價以及工作負載成本,資訊主管無法針對成本及投資報酬率進行評估。至於計劃在本地執行機器學習任務的企業則無法使用Google開發的這顆TPU,僅能透過Google提供的雲端服務。

Esmaeilzadeh表示,機器學習與AI領域的進展十分快速,現在就認定某項技術還太早,因為需考量的除了執行速度快慢,還包括未來幾年演算法可能出現的突破性發展。

[Home]


2017/08/07 3.1.8. 百度搖起AI大旗: 挾線上搜尋使用資料優勢 百度亟思以AI創造新營收 [ 電子時報 陳明陽、蕭菁菁、蘇純儀、張傑]

百度以其龐大的線上搜尋使用資料優勢,押寶人工智慧(AI)發展,開發新服務。

百度核心業務線上廣告(Online-advertising)營收因政府監管日趨嚴格、廣告主轉向當紅電子商務(E-commerce)與社群媒體(Social Media)平台而市場佔比下滑。百度以其龐大的線上搜尋(Online Search)使用的資料優勢,大力押寶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開發新服務,打進更多應用市場拓展營收來源。而市場競爭激烈、領先差距縮短、人才流失則使百度的AI豪賭前景不明。

根據Forbes India報導,被稱為大陸的Google的搜尋引擎(Search-engine)營運商百度認為,智慧機器(Smart Machine)將在各個產業引發破壞性創新。而就像GoogleAI對百度而言,也不僅只是尖端研究,百度亟思以AI技術來改進搜尋演算法(Algorithm)、建立擴增實境(Augmented-reality)工具、製造自駕車(Self-driving Car)及發展語音助理(Voice Assistant),讓基於AI(AI-enabled)的服務能快速成為百度新的營收來源。

匯豐(HSBC)的分析師指出,任何有著巨量資料但缺乏處理能力的市場,都是AI最適合的應用場域;而百度擁有的AI基礎要件(Building Block),將讓百度得以進入行銷、旅遊及健康照護等更寬廣多樣的市場領域,而不僅是廣告。百度在AI投入極高賭注,過去兩年半的30億美元研發經費,大部分用於AI,而上一季研發費用達4.12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加35%

20171月,百度聘請前微軟(Microsoft)執行副總裁陸奇,擔任百度集團的總裁兼營運長(Chief Operating OfficerCOO),並監督百度的AI研發;20173月宣布,矽谷的第二個實驗室將可容納150位科學家;目前百度在大陸及矽谷共建立了4個研究實驗室,擁有一個1,700人的AI團隊。此外,由於北京亟思由製造導向轉型為由先進科技驅動的經濟發展模式,因此大陸的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也指定百度領導一個國家級的AI實驗室。

不過,百度最大的優勢依然是在線上搜尋,據稱其線上搜尋App每個月的活躍使用者(Active User)搜尋次數達6.65億次,除了大量的使用者行為模式(Behavioural Pattern)資料,由於搜尋主題包羅萬象,因此百度擁有比其他大陸科技大廠更多樣化的資料,均可運用於AI中教導機器自我學習的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讓百度能據以開發更好的演算法。

百度行動搜尋App除了語音及影像搜尋功能外,目前也正運用AI發展個人化動態新聞(News Feed)功能,野村控股(Nomura Securities)預估,這將可為百度在2017會計年度增加近9億美元的營收。而百度宣稱在AI領域的實質進展為語音辨識(Voice Recognition)正確率可達97%,臉部辨識(Facial Recognition)正確率可達99.7%

語音辨識是AI商業化最成熟的應用,百度的DuerOS平台已經贏得多次國際性語音-文本互動(Speech-text Interaction)競賽,目前客戶包括智慧型手機廠商聯想、小米與Vivo,以及喇叭製造廠Harman等公司。但其他科技大廠正全力追趕,20177月初,騰訊推出騰訊叮噹語音互動(Voice-interaction)平台與DuerOS直接競爭。

百度創辦人李彥宏曾表示,行動網際網路的時代已經結束,而未來的機會則繫於AI,但並非人人對此展望感到信服。AI雖代表巨大商機,但網羅、留住最佳研發人才極為不易,百度近期遭逢慘烈人才競爭,首席科學家吳恩達於20173月辭職,大數據實驗室總監張潼則被騰訊挖角,而資深副總裁王勁也自立門戶,創設自駕車新創公司。

至於無人駕駛車(Driverless Car)的商業化,還有一段長路要走,一方面目前為自駕技術收集的資料還不夠可靠,投入的廠商都需要收集更多資料;此外自駕車具體的用途,如汽車共享(Car-sharing)、物流或其他方面,也必須經過深思熟慮。

不過AI商業化仍處於剛起步階段,因此百度的未來仍充滿機會與挑戰。

百度2016年營業利益(Operating Profit)下滑14%,而上一季則為2.91億美元,下滑9%。核心業務之一線上廣告的營收,面臨政府限制日益高漲的壓力,特別是在健康照護類的廣告方面。尤有甚者,廣告主紛紛轉向如騰訊的即時通訊App微信及阿里巴巴的淘寶市集等電子商務及社群媒體平台投放。

根據顧問公司eMarketer的統計,2016年大陸數位廣告(Digital-advertising)市場的規模約420億美元,其中阿里巴巴佔29%,而百度則從2015年的28%跌至21%。此外,百度其他多角化經營的結果也是好壞參半。百度的線上影音串流(Online-video Streaming)平台愛奇藝目前相當受歡迎,且剛與Netflix簽約成為串流合作夥伴,但節節高升的內容(Content)成本,仍將壓縮其獲利空間。

至於百度在幾年前投資數十億美元的線上與現下整合(Online-to-offlineO2O)服務,提供戲院、餐廳及其他在地服務(Local Service)連結附近的顧客,百度則從中收取傭金。不過根據北京市調機構Analysys International的調查,目前O2O市場規模可達1,000億美元,而騰訊投資的美團點評佔比已達80%,百度高額投資的結果不如預期。

百度擴大採用NVIDIA技術 布局AI再添動能

NVIDIA AI支援技術領先群倫,最近更獲得長期合作夥伴百度的大力支持。

論及半導體產業的人工智慧(AI)支援技術,NVIDIA當前是大幅領先對手英特爾(Intel)和超微(AMD),其GPU堪稱加速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訓練和深度神經網絡(deep neural networksDNN)應用的重要幫手,NVIDIA已獲得一些重要客戶的支持。最近長期合作夥伴百度更宣布擴大採用NVIDIA的技術,為NVIDIA深耕AI領域增添更多的柴火。

百度7月初宣布旗下許多事業體從雲端服務到家庭娛樂系統、自動車都將使用NVIDIA硬體和軟體。雖然百度和NVIDIA長久以來已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關係,但這次採用的範圍大規模地擴大,幾乎包含了百度集團的每個層面。

富比士雜誌(Forbes)報導指出,百度採用AI的策略不同於Google自行研發AI加速器,而是傾向借重NVIDIA的商業化技術,百度目前已有先進的自然語言辨識AI技術,未來將使用NVIDIA最新版GPU支援雲端服務,並且利用NVIDIAGPU來支援AI的訓練和推論。

此外,百度也將使用NVIDIA DRIVE PX2平台來強化阿波羅(Apollo)汽車自動駕駛開發計畫,以及利用NVIDIA最新Volta架構的創新技術,推測是Tensor Core來改善其機器學習平台Paddle Paddle

百度試圖將Paddle Paddle打造成大陸AI產業的標準,類似GoogleTensorFlow角色(兩者都是開放資源),最終百度將使用NVIDIASHIELD TV技術作為其家用娛樂和資訊應用的平台,百度旗下的DoerOS對話式AI系統也將加入SHIELD

在百度擴大使用NVIDIA產品的宣言中,有兩個部分對NVIDIAAI事業格外重要。NVIDIA在汽車業已累積了可觀的design win,合作夥伴包括奧迪(Audi)、博世(Bosch)、賓士(Mercedes)PACCARTesla、豐田汽車(Toyota Motor)、福斯汽車(Volkswagen)Volvo。百度則是大陸的領先開發者,並且也與當地車商合作推動該公司的Apollo計畫。

百度選擇NVIDIA的理由顯而易見,DRIVE PX2AI的發展和採用提供一個豐富而靈活的平台,如此可望縮短上市時間,而且所有要件包括完整的感測器融合、深度神經學習處利和控制處理等一應俱全,其Xavier SOC則將成為汽車的大腦。

一旦所有的軟體都備齊,OEM廠將可與NVIDIA等半導體廠開始展開降低成本,為大眾市場打造最終生產平台。值得注意的是,深度神經網絡訓練是在雲端進行,對NVIDIA的資料庫GPU而言是潛在的營收機會。Tesla的生產線已經使用DRIVE PX2平台,最終目的是讓軟體更新,在2017年達到Level 4自動駕駛車輛等級。

百度家庭娛樂系統引進NVIDIA產品,兩者可望攜手征服大陸這個全球最大的室內家用AI市場。從使用NVIDIA SHIELD TV擔任AI運作的任務來看,百度似乎是希望未來大陸家庭能夠同時享有低價遊戲平台和電視直播裝置的組合,並且將AI助理當成家用控制中心,從長遠來看,這是NVIDIA AI事業挺進消費市場的一大助力。

引領大陸AI風潮的重要人士

面對人工智慧(AI)的熱潮,大陸科技業者全面啟動,投入大把資源加速AI技術研發,並在政府推動及各方積極投資下,無論產業或學術層面,都出現了快速成長,成果傲視群雄,近期富比士(Forbes)就介紹了引領大陸AI革命的20位重要人士。

一、李開復。前Google大中華區總裁、創新工廠(Sinovation Ventures)共同創辦人暨現任董事長,為全球知名科技人士,被譽為大陸科技趨勢先知。

二、陸奇。曾任微軟(Microsoft)全球執行副總裁,目前為百度總裁暨營運長,主導百度AI策略,帶領百度邁向全球頂尖科技公司之路。

三、王海峰。百度副總裁暨AI技術平台體系(AIG)總負責人,專精自然語言處理(NLP)及機器翻譯,發表過百餘篇AI相關之學術論文。

四、張潼。騰訊AI Lab主任、前百度研究院副院長,帶領騰訊在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電腦視覺(computer vision)、語音辨識及NLP等領域之開發。

五、周靖人。阿里巴巴首席科學家暨阿里雲副總裁,主導其資料科學與技術研究院(iDST)及阿里雲大數據平台之研發。

六、葉杰平。滴滴研究院副院長,專精機器學習及資料探勘(Data Mining),負責領導滴滴出行大數據研究團隊。

七、林元慶。百度深度學習實驗室主任,將率百度團隊與清華大學等單位,共同籌建大陸政府資助的國家深度學習工程實驗室。

八、朱頻頻。AI聊天平台供應商小i機器人執行長,大陸主要的聊天機器人及虛擬助理背後皆由此公司提供服務。

九、徐偉。百度旗下唯一獲得傑出科學家頭銜的員工,對百度PaddlePaddle開源深度學習平台有卓越貢獻。

十、閔萬里,阿里巴巴首席資料科學家,主導阿里雲AI系統「小Ai」開發,該系統已部署於阿里巴巴的旗艦電子商務業務中。

十一、景鯤。百度AI對話平台「度秘」事業部總經理,曾任微軟研發主管,先前開發出的聊天機器人「小冰」也相當受歡迎。

十二、俞棟。騰訊AI實驗室副主任,負責騰訊在西雅圖的AI實驗室,專注於語音辨識及自然語言辨識(Natural Language Understanding)領域。

十三、Adam Coates。百度矽谷AI實驗室主任,曾參與百度DeepSpeech語音辨識系統及Deep Voice文字轉語音系統之開發。

十四、余凱。前百度深度學習實驗室主任,現為地平線機器人創辦人暨執行長,目標要打造如同Android般、能驅動所有智慧裝置的AI系統。

十五、王勁。前百度高級副總裁,曾為百度建立起大數據、雲端運算、自駕車等多項事業,如今投身創立自駕車公司。

十六、張鈸。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教授,研究領域包括AI、機器學習、知識工程等,為國家深度學習工程實驗室負責人之一。

十七、吳華。百度技術委員會聯席主席,在NLP、對話系統、神經機器翻譯技術(Neural Machine Translation)等領域有不少重大突破。

十八、李未。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機算機學院教授及前校長、國家深度學習工程實驗室負責人之一,在AI及網路運算領域突出的表現曾獲獎無數。

十九、查紅彬。北京大學智能科學系教授,研究領域包括電腦視覺、智慧機器人系統等。

二十、陳雲霽。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主要負責設計深度學習處理器,目標要大幅降低機器學習的運算成本,讓一般手機都能如Google Brain般強大。

大陸民間與政府大舉投資AI 美企有危機意識

大陸在AI技術的積極投入,讓美國的科技領先地位面臨岌岌可危之勢。

追求創新乃是推動科技產業發展的主要動力來源,而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又在科技創新的過程中扮演十分關鍵的角色。大陸自從2013年開始便積極投入AI領域的研究工作,如今也已獲致顯著的成效,日前一項調查甚至指出,美國很有可能在5年內便將全球科技產業的主導地位拱手讓給中國。

Venture Beat報導,事實上,大陸不論是官方或民間對於AI的投資與研究,過去這幾年都可說是不遺餘力地在進行當中,像是百度、滴滴租車與騰訊這三家科技產業的巨人,目前都擁有自己的AI實驗室,其中光是百度位於美國矽谷的AI實驗室,便聘用了200位研究人員來開發包括自駕車、影像解析、人臉辨識,以及語言理解在內的各種AI相關技術。

此外,騰訊則是針對大陸排名居前的幾所科技院系提供學術研究的贊助經費,並且讓學生有機會利用騰訊擁有的龐大資料庫進行各項研究工作,如此一來騰訊也能夠確保其中具有天份的科技人才在畢業之後可以優先為該公司服務。

而在政府的部分,過去這幾年期間,大陸政府投入在AI研究工作的資金每年都呈現兩位數的成長,稍早前更傳出大陸政府準備提出一項總額數十億美元的獎勵計畫,藉此推動國內在AI技術上的進一步發展。

在此同時,美國政府顯然也已注意到中國在發展AI技術上的企圖心。在前任美國總統歐巴馬(Barrack Obama)主政的最後幾個月期間,美國政府曾經發表兩份報告都不約而同地提到,如今美國已經不再能夠毫無疑問地繼續扮演AI創新的領導角色,另外報告中也對大陸在AI領域的崛起表達出深度的憂慮。

儘管該份報告建議美國政府應該增加對於AI研究的相關支出,但在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上任後,新政府在2018財政年度的預算當中,仍舊將國家科學基金會(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AI發展計畫削減了一成的經費;在此種背景下,在20175Collision國際科技論壇於紐奧良市舉行的期間,一項針對1,268位科技公司執行長、投資人與研究人員所做的意見調查便顯示出,有高達91的受訪者相信,美國政府對於AI為美國經濟生態圈帶來的影響,犯下了嚴重準備不足的錯誤。

而在另外一場於20177月在香港舉行的RISE科技論壇上,VentureBeat針對出席論壇的投資人進行了另一項意見調查,結果除了有28%的受訪者認為大陸將會是美國科技業未來必須面對的主要威脅外,更讓人訝異的是,高達一半的投資人都預期,美國會在短短5年的時間內便失去在全球科技產業的主導地位。

[Home]


2017/08/07 3.1.9. 發展AI將讓新加坡2035年經濟成長率躍升至5.4% [ 電子時報 陳智德、胡儀芳、林昭儀]

新加坡公布了一系列經濟發展策略,作為未來10年發展藍圖。

據顧問公司埃森哲(Accenture)的研究顯示,新加坡因人工智慧(AI)的發展,可能讓其2035年的經濟成長率急速躍升。研究還發現,新加坡在更廣泛的經濟領域中融入創新與科技,領先數個全球最大的經濟體,如美國、德國、英國及日本等。

研究指出,AI能最大地提升新加坡的經濟成長,2035年新加坡的經濟成長率將有望從3.2%提升到5.4%,也等同增加了近2,150億美元的附加價值毛額(Gross value addedGVA);同一時期美國將從2.6%成長至4.6%,增加8.3兆美元。

研究還發現,2035年新加坡的勞動生產率因創新的AI科技驅動,將增加41%,為已開發經濟體中最高。研究說明,AI使人們能夠更有效地利用時間去發揮人類最擅長的事物-想像、創造及發明。

生產力的提高可大幅減少全球幾個最大的經濟體經濟規模翻倍所需時間。如新加坡有了AI的加持,其所需的經濟規模翻倍時間將從22年縮短至13年。此「翻倍時間」是經濟體經濟發展的指標,而經濟能否翻倍,主要端看一國是否能將科技創新更廣泛地擴大到其他經濟基礎設施。

其他國家如英國,AI可助其經濟規模在2035年之前再增加814億美元,經濟成長率則從2.5%增加到3.9%;芬蘭、瑞典、何蘭、德國及奧地利的成長率亦有望翻倍成長。

埃森哲東協分析部門負責人Lee Joon Seong表示,隨著新加坡逐步推動其智慧國家發展計畫(Smart Nation vision)AI不僅能推動經濟成長,並可能為停滯的生產力及勞動力短缺帶來有力的解決方案。AI、雲端、精密分析、機器人及其他新興科技的組合效應已開始改變人類和機器的工作模式,也讓企業以新奇的方式與消費者進行互動。

日本推動IoT數據搜尋和流通規範

以跨越企業等不同組織障礙,促進資訊流通為目的的日本數據流通市場規範,將自2017年秋天開始推動。11家關注規範內容的工商團體在東京召開發起人會議,要求政府須針對相關業者擬定政策,以為秋季即將成立的數據流通推動協議會做準備。

這些從各個連網裝置蒐集到的數據,礙於技術等主客觀環境,目前並沒有被妥善運用,因此,業界期盼在訂定使用規範,及政府政策推動下,能解決現階段資訊無法流通使用的問題。

11家工商團體發起人除了歐姆龍(Omron)、提供日本數據交易服務的EverySense,還包括日立製作所(Hitachi)NEC、日本數據交易所等大廠,以及一些新創公司。

具體措施包括將提供業者資料列表,以及格式統一的搜尋介面;此外,關於感測數據的規格,由於目前已有多個國際標準,該協會決定將既有規格組合,以利在短期內完成共通規格的制定。

稍早,日本總務省與經產省主導成立的產學組織IoT推進協會,已訂定數據交易業者需相互合作的大方向,20174月由協會底下的數據合作工作小組將討論結果彙整成數據流通平台合作基本事項,並已公諸於世。

數據合作工作小組成員中,包括歐姆龍等都是推動數據流通推動協議會的發起人,這些業者早已推出提供企業間數據買賣的平台或服務。而秋季即將成立的數據流通推動協議會成員將以IoT推進協會的企業為主,並將前述基本事項作為業界規範,以加速數據流通的推動。

美國AI公司Lotadata CEO專訪 台灣絕對有能力直接從硬體跳躍到AI

台灣能做人工智慧(AI)嗎?雖然科技大老們的這個論戰已經持續了一段時間,還沒有定論,但是在去年底卻已經有海外的AI公司來台北參與加速器,選擇落腳台北,並以台灣為根據地,經營大中華市場。Lotadata是少數在創業兩三年內就能開始獲利的新創公司。DIGITIMES在台北專訪了美國AI新創公司Lotadata的共同創辦人兼CEO Apu Kumar以及其天使投資人王愚善。他們對台灣有能力從硬體直接切入發展AI和對AI應用的洞察頗值得參考。以下是專訪內容:

問:請介紹一下你的創業史,以及是什麼讓你看到機會,以大數據與AI技術創立Lotadata?

答:我是100%的軟體工程師,一開始是在搜尋引擎公司,我們在1989年建立了第一個搜尋比價網站,叫做MySimon.com,比Google更早成立;這個網站非常成功,因此在2001年,以7億多美元的價格賣給了CNET

在那之後,我加入當時的惠普(HP),在HP Labs負責研發,待了很多年。後來我到Phoenix Technologies(後來賣給HP),是一家生產BIOS的公司做純軟體的工作,後來,跟幾個朋友一起成為BlueStacks的創業元老,那公司是在電腦上的Android遊戲平台。這家公司非常成功,現在已經長成一家不小的企業。

這是我第三次創業了。是什麼驅動我想創辦Lotadata呢?我們在BlueStacks的時候,讓微軟(Microsoft)PC和蘋果(Apple)MAC的使用者也可以用他們的電腦或其他裝置玩Android遊戲。但我們在過程當中,發現行動裝置上的廣告問題實在很大。

當你在使用手機的時候,總是會有廣告插播,90%以上的廣告根本沒有任何讓妳想點開來看的吸引力,因為與你無關。原因之一是因為這些廣告是根據你的瀏覽習慣或是你的網路個人資料(online profile)來播放的。但這些資料未必完全反映你自己,因為那些資料無法知道你就在這個咖啡廳裡,也無從探知你週末早上運動的習慣,或是你最愛去的購物地點,你最喜歡的地方和活動等等。人們的線下活動其實跟線上活動同等重要。

這是我們在BlueStacks時期發現的痛點,而因為我們是創業家,就很想去找問題的解決方案,Lotadata便應運而生。而我過去的軟體工作經驗,對大數據(big data)和人工智慧的興趣,在此獲得了結合,這就是Lotadata創立的緣由。

問:Lotadata提供給客戶的解決方案主要是應用在手機廣告上嗎?好像也有智慧城市的用途?

答:簡單的例子比如,一家擁有數百萬用戶的大公司,他們想了解使用者的線下習慣,例如他們的地緣活動行為是什麼呢?以及在不同地點的打卡習慣(geo signatures)

如果我知道,有50%的用戶每天會光顧Starbucks,有30%會去丹堤,20%去其他地方,例如伯朗咖啡好了,那我就知道該去哪個地方談合作行銷方案。又如可能我的客戶中,有20%是健身狂熱者,每天都會上健身房,那也會讓我更了解他們,以及該推播什麼廣告給他們,甚至是該在什麼時間發布行銷資訊。

因此行銷和訊息的推播是高度與線下行為相關的,因此你會在對的時機,傳送對的訊息給客戶,提高成功率。這是行銷方面的使用案例。

智慧城市(Smart City)和市政治理的確是另一個重要的應用途徑。例如,台北市政府知不知道每年有百多萬人次的人會到大安公園來?其中30%是繞著公園跑的,70%是在公園裡面。這對市政府來說是很重要的資訊,因為市政府手握大筆維護公園的預算,如果能得到各種設施的使用量化數據,就可以很精準的規劃預算的分配。若把範圍擴大,也可以更清楚取得在城市中的遊樂設施、市中心公共區域、會議中心、社區中心和老人活動中心、運動場館等等的深度數據(deep data)

人類的線下行為,也就是人群活動資訊,可以用在民間企業的行銷策略,也可以用在公部門。

問:Lotadata已經開始獲利了嗎?這幾年的營收獲利成長情況如何?

答:我們不是公開上市公司,所以不方便透露財務數據。然而自2015年創立以來,營收年年都是倍增的。我前面已經有兩次創業,到了第三次就很有經驗了,知道要愈快開始獲利愈好,這樣公司才能永續成長。新創公司撐不下去而倒閉,往往就是因為沒有營收、沒有獲利。

在矽谷,很多人的思維模式是,募很多錢,寫一個App,然後燒錢來吸引客戶,賺錢的問題以後再來擔心。這是行不通的,你必須要從第一天就很清楚自己的商業模式,也就是要怎麼樣賺得到錢。即便一開始營收不多,沒有關係,只要你很清楚要如何去拓展業務,創造更多的營收。

Lotadata就是從第一天、第一週,就很清楚我們的商業模式,致力創造營收。好消息是我們已經開始獲利了,當然這只是個小新創公司,無法跟大公司的獲利攀比,但這有助於我們有機成長。

問:現在Lotadata有多少員工呢?

答:我們有8位正職員工,4位是約聘員工,但核心團隊是8個人。我們希望這個公司的組織可以維持小而美,因為我們是個大數據的AI公司,而AI的精神就在於自動化-讓機器幫你工作。我們在Lotadata,一發現有重複性的工作,就會思考,能否寫程式讓這個工作自動化?這可能是像開立發票、或是一些跟人力資源(HR)管理這類簡單的工作,或是跟我們的核心平台相關的複雜工作。

問:Lotadata目前在多少城市已有業務發展?

答:我們是從舊金山起家的,到現在全美國的城市都是我們業務開發之處。我們把美國市場的根基打好後,因我老家就是印度孟買,我也開始開拓印度市場,而東南亞,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越南、泰國,這個區域目前正享有爆炸性的成長。這些機會都是我們不能錯過的,所以我隔一個月就會去當地開拓業務。

但要靠自己來闖亞洲市場,是有困難的,因此我們決定參與由天使投資人王愚善擔任有限合夥人(LP)的新創加速器MOX。和MOX的總經理William Bao Bean談過以後,他建議我把台北做為大中華區的總部,花兩個月時間在這裡。我們在20173月結訓後,就等於是MOX的校友,可以把MOX當作這裡的辦公室。因此,我們就開始在台北拓展我們的業務。在那同時,我也決定要在新加坡設立一個辦公室,作為東南亞的據點。目前在印尼、馬來西亞已經有業務,而菲律賓正要開始進行。

東南亞是非常令人興奮的市場,不但飛快成長,而且因為年輕人口,特別是千禧世代佔一大半,他們使用手機的方式跟我們非常不同,消費力也非常強勁。我們正積極爭取與當地的所有電信公司合作,也在和各國的主要城市地方政府建立密切的合作關係。我們可以提供他們在別的地方無法拿到的洞察,例如人群的活動,預算的最佳化管理,交通品質改善方案,以及治安解決方案等等。我們也計劃與各國最大的行動行銷顧問公司以及行動網路廣告公司合作。

問:可以舉例嗎?哪些公司已經開始跟你們合作了呢?

答:我們已經和東南亞一家大電信公司、行銷科技公司Amobee,以及遊戲公司GoGame在東南亞市場展開合作。印度好幾個城市的市政府和杜拜政府也展現高度興趣。或許未來也可以和台北市政府合作。

問:有哪些原因吸引你把台灣當作大中華區總部?

答:我在為BlueStacks工作的時候已經在台北、北京、上海、南韓和日本拓展業務,對這個區域很熟悉。台北是我們在東亞區域的家,之所以選擇台北,而非上海或北京,是因為這裡有很好的新創生態環境,人才素質佳,資訊工程人才薪資水平目前很合理,營運成本遠比上海和北京為低,甚至印度的工程師薪資都比台灣貴了。此外,台灣很有人情味,很友善,不僅是對本國人如此,對外國人也同樣包容和友好。這些都是吸引我們的原因。

問:你們拿來分析的數據來源是電信公司嗎?還是有其他呢?

答:電信公司的確會提供我們非常大量的數據,另外,應用軟體(App)企業夥伴,也提供另一部分的數據,然後透過廣告公司,我們也能取得廣告發送的所在地資料,所以我們是把好幾種不同來源的數據放在我們的平台上進行分析計算。靠一種數據是不夠的,那無法告訴你事情的全貌。

但當我們蒐集各種已經存在的數據進行使用時,我們非常小心隱私的問題,也就是,我們不會知道個人的數據,不會知道個人的手機號碼、地址和電子郵件等,這些法規遵循風險是我們非常注意的。

問:你提到台灣需要更多像Lotadata這樣的公司,請告訴我們原因?

答:台北其實有不少吸引我的地方,首先,教育和人才素質好,尤其是硬體工程、半導體人才。可是過去幾年有些年輕人的興趣開始轉向純軟體,我在MOX參加培訓的時候,遇到一些當地的軟體工程師,他們的能力頗讓我感到驚艷。人才是要發展大數據、厚數據分析或甚至AI最重要的一環。

目前AI正使科技發生驚天動地的改變。但每個公司對AI的定義可能會很不一樣。如果你問Google,他們的看法可能很未來主義,但我們對AI的看法很實際,覺得就是要拿來解決治安、交通、商業活動情報的問題等等。我認為台灣人才在這些很實際面上的操作,已經可以駕輕就熟了。

現在就是很好的時機,台灣應該要多一些這類把大數據分析用在解決日常生活實際問題的公司,甚至可能幫助到台灣經濟的轉型,與其想從硬體轉軟體,然後尋找其他應用途徑,我覺得台灣適合直接蛙跳到AI,因為這就是全球科技趨勢的走向,最終每件事情都會和AI有關。

此外,我也覺得大陸、美國和印度那樣的人口大國,才需要擔心工作不足的問題,所以美國新政府才一直想把製造業工作機會拉回去,太多AI反而對這種人口大國不利(因為自動化會淘汰低階勞動力)。可是如果做AI,台灣人才的能力是綽綽有餘了,可以直接聚焦在自動化以及各種AI解決方案上。以台灣人口規模和產業及地緣的優勢,非常適合發展AI

問:正如我們之前聊過,台灣IT產業絕大多數是硬體廠商,你剛剛說他們可以直接蛙跳,發展AI,你會建議他們怎麼做?

答:台灣有很多硬體人才,其實可以把AI應用在硬體相關的使用情境中。例如,利用AI提前偵測硬體的異常與運作不順的情況。在過去,硬體故障了,我們才知道要去修理,但AI可以在偵測到硬體訊號出現異於往常模式時,就發出警示,進行調查和提前檢修,這可以降低很多風險和損失。

另外,把AI應用在硬體製造的自動化上,也就是機器人(Robotics),那是100%AI,日本也是這方面的佼佼者,台灣可效法他們的策略。第三,是影像辨識(image recognition),這是很深度AI科技的領域,這技術對智慧城市中部署的CCTV鏡頭和beacon(信標)很重要。舉個例子,大安公園有很明亮的夜間街燈照明,整個晚上公園都是亮著的,即便深夜在公園裡慢跑,治安也很好。其實每個燈管都可以作為感測器,部署在捷運站也好,監測感測區域內的各種行動。AI可以應用在各種非常有創意的範疇,而以上都是很適合台灣應用發展的場域。

王愚善:AI也可以協助硬體製造商分析數據,讓生產線的效能極大化,提高良率,之後可以去思考,還可以在產品上放進哪些有趣的功能。

問:愚善也提到你有一個很有創意的想法,例如在娃娃車上裝設感測器,用AI來分析數據找出城市中道路設計不完善,容易發生事故的地方,並協助市政府改善盲點等,非常有意思。你們是怎麼認識的?

答:我在HP Labs工作的時候,是在研發Windows Phone,我們是在研發Windows CE系統,惠普很早就參與成為Windows Phone的製造夥伴,那是2003年,遠比AndroidiOS更早。剛好愚善是在為HP代工的公司工作,因為這個合作經驗,讓我們成為很長久的夥伴和朋友,後來在BlueStacks也是同事。

問:難怪你對如何掌握手機發出的訊號那麼了解。所以你這次的創業是把過去工作累積的技能與經驗整合起來,成為一個新的解決方案。

答:是的,每個人每個階段的工作經歷就像是一個又一個的金塊一樣,或是一個又一個的點,你得把這些點用線連接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構面。即便Windows Phone後來並未成功,但我在研發期間不斷實驗嘗試各種可能,這些經驗和後來的工作都是非常相關的。

問:你對未來5~10年的看法?

答:我們未來4~5年的營收和獲利成長幅度會非常大,超過1倍,但團隊擴增的速度,不會跟著等比例放大。根據我參與新創團隊,也自己創業的長久經驗,我覺得「25」是新創團隊的神奇數字。當團隊人數小於25,團隊成員之間的關係很緊密,有如家人一樣,合作默契很高,工作效率非常好。可是超過這數字後,組織就會開始變化,需要有業務長,技術長…等等。

在大公司裡面,這樣的層級是需要的,但團隊成員之間的默契也逐漸淡化了。我希望Lotadata的規模保持在25人,好保有那樣的默契。一超過25人,人的事情就變得太複雜了。

我們業務成長速度很快的一個原因是,東南亞的智慧型手機(smartphone)使用普及率以及行動商務正在蓬勃成長,未來連汽車也會開始彼此互相溝通,還有自駕車等等,數據成長的速度將難以想像。你看Volvo已經宣布,3年以後就會推出自駕車,Tesla的目標是2年後,自駕車基本上就是在路上跑的大型電腦,它們不但分分秒秒上傳數據到雲端,也會向雲端要求資訊下載,要處理的數據量必然是驚人的大,而且都是需要被運算處理、分析的,這也將是我們一定會參與的市場。

Apu Kumar是美國史丹福大學工程碩士,印度孟買大學工程學士。在創辦Lotadata之前,已有兩次創業經驗。曾任Bluestacks全球銷售資深總監,並在CNETHP Labs等科技公司擔任資深主管。他獲邀在2017COMPUTEX的新創InnoVEX論壇上擔任座談來賓。

[Home]


2017/08/07 3.2.1.1. 消費端產品銷售不佳 TomTom運動穿戴業務前景危殆 [ 電子時報 張興民]

TomTom的消費端產品營收在2017年第2季財報中表現不佳,加上運動穿戴部門高階主管流失嚴重,TomTom的運動穿戴業務發展相當不樂觀。

荷蘭圖資業者TomTom2017年第2季財報顯示,消費端營收年成長衰退20%,拖累整體營收年成長減少4%TomTom執行長Harold Goddijn表示,由於旗下運動穿戴產品表現不振,此一業務已被該公司列入觀察名單。依照TomTom在財報文件上的說法,個人導航機與運動穿戴產品的銷售雙雙衰退,是導致消費端營收年成長大減的主因。

科技網站Wareable也觀察到,TomTom在近2個月間,已有2名公司高層離職前往Uber,但自2016年底開始,已有高達5名公司接連離職,且多數皆與TomTom的運動穿戴部門有關。TomTom201612月才經歷一波裁員10%的成本削減計畫,且多為遇缺不補的職位。

根據向Wareable透露消息的知情人士表示,TomTom的運動攝影機TomTom Bandit銷售成績同樣令人不忍卒睹,第二代產品因而遭到腰斬。報導另引述調研機構Gap Intelligence的說法指出,TomTom2款新產品皆未能順利在美國零售通路上架,代表該公司的產品在消費市場恐怕已無吸引力。因此,TomTom在運動穿戴市場的發展前景極不樂觀。

報導認為,有鑑於TomTom在運動穿戴市場仍有一席之地,並不樂見該公司落得退出市場的結局,期盼有其他業者能接手TomTom的運動穿戴業務。事實上,TomTom近來戮力於自駕車與地圖技術,其汽車與授權業務(TomTom Automotive & Licensing)年成長高達28%Goddijn也明確指出,TomTom未來發展重點將集中於上述業務以及車載資通訊(Telematics),以上兩項業務合計在2017年第2季季營收年成長達18%,與消費端產品的表現截然不同。

 

[Home]


2017/08/07 3.2.1.2. 宏達電:陸VR市場 VIVE最討喜 [ 工商時報 吳筱雯]

VR金雞母在望?根據宏達電日前針對中國VR市場進行的調查顯示,體驗過VR的消費者比例比去年大幅提升至7成以上,9成受訪者1年內都有購買VR裝置打算,高階VR裝置中以VIVE偏好度最高。甚至還沒上市的VIVE一體機,在這項由宏達電主導的調查中,偏好度也擊敗眾多競爭對手奪下冠軍。

宏達電在7月針對中國用戶進行VR使用習慣調查,比起去年5月的調查,今年接受問卷調查的人數不僅從去年的6,000多人次、暴增至今年的18,000多人次,體驗過VR的比率亦從去年的54%、提高至今年的73.1%,不枉宏達電在中國花了大把心力推廣。此外,超過7成接受調查的用戶為30歲以下、男性則是遠遠超過女性。

而宏達電在中國推廣VR不遺餘力,除了與中國網咖業者順網科技合作打造VR網咖之外,宏達電VIVE中國區總經理汪叢青拚命接受訪問、瘋狂利用微信HTC VIVE公眾號發文,都看出初步成效。

根據宏達電的調查結果顯示,超過33%的受訪者是由VR體驗店、VR網咖這些實體通路了解VR,超過32%從微博、微信等社交媒體得知。

宏達電在中國大力推廣VR是否即將要看到成果?從宏達電主導的調查結果來看,似乎頗有此意。在今年的調查中,宣稱1年內將購買VR裝置的比例高達9成,比去年的4成明顯增加,而宏達電VIVE不論是在PC/主機型高階VR,還是VR一體機(將螢幕、電源、處理器、繪圖晶片全部整合至VR眼鏡中),宏達電VIVE都是受訪者心目中首選品牌,在高階VR方面,宏達電的偏好度為40.7%,遙遙領先索尼PSVR26%、微軟HoloLens13.8%、Oculus5.2%,就算是日前剛宣布、年底才上市的中國市場獨家VIVE一體機,偏好度也高達43.5%,同樣超過聯想與Google合作、預計年底上市的Daydream,以及愛奇藝、大鵬等已上市的一體機產品。

[Home]


2017/08/07 3.2.2.1. iPad買氣回溫 仁寶和碩受惠 [ 經濟日報 陳昱翔]

蘋果iPad歷經連續13個季度銷售下滑後,今年第2季首度出現正成長,市占率重回三成大關,穩坐平板市場龍頭寶座,預期第3季因旺季加持,有助銷售動能持續回溫,帶旺iPad主力代工廠仁寶(2324)、和碩出貨動能走升。

根據研調機構IDC最新報告指出,蘋果iPad系列在前一季出現明顯反彈,帶動市占率較今年首季增加4.7個百分點、來到30.1%。分析師認為,新iPad價格相對以往較低,促使消費者願意升級手上原有的設備,成為市占率擴大的主因。

分析師指出,第2季全球平板電腦總計出貨量3,790萬台,年減3.4%,呈現連續11個季度下滑,但跌幅已較去年大幅縮小。

針對iPad出貨狀況,仁寶、和碩均不對單一客戶評論。法人認為,平板市場近年來持續衰退,主因需求開始飽和,邁向成熟市場階段,蘋果能逆勢突圍,顯示品牌光環對消費者吸引力不容小覷。

仁寶年初時喊出今年平板出貨目標年增三成,法人估,很可能是獲得蘋果新單,除既有iPad Mini外,新增9.7iPad產品線,甚至搶下iPad Pro代工訂單。

據了解,仁寶去年從和碩手中奪取不少iPad mini訂單,加上原有的非蘋代工訂單,以及新承接的9.7iPad,帶動平板出貨展望看俏。法人指出,仁寶去年平板出貨量2,000萬台,今年出貨量將增三成,出貨排名穩居全球第二,若跨足9.7iPad代工,將有效挹注業績。

仁寶上半年合併營收達3,495.84億元,年增14.8%;和碩上半年合併營收4,796.76億元,年減0.2%,二大代工廠預計10日召開法說會。

iPad降價策略 推動果粉換機

蘋果iPad2010年問世以來,短短七年間橫掃全球平板市場,成為當今最受歡迎的平板產品,但近年飽受Android平板平價化策略威脅,市占率一度滑落剩二成,如今市占率重回三成,市場人士分析,應與蘋果降價策略有密切關係。

根據蘋果日前公布最新財報顯示,上季共銷售1,142.4萬台iPad,較去年同期995萬台成長15%;其中iPad貢獻營收49.69億美元,較去年同期48.76億美元成長2%,顯示降價策略奏效。

事實上,iPad上季成長動能來自於9.7吋新iPad熱銷,成長主因就是售價從原本490美元降為329美元起,逾100美元的差距,成功推升「果粉」換機意願,讓蘋果再次鞏固平板霸主地位,業績也同樣增長,「裡子、面子」全賺到。

反觀Android平板原本售價較低廉的優勢,在蘋果「讓利」下,對消費者的吸引力減弱,在此消彼長下,iPad市占重回三成。

而對台灣業者而言,仁寶、和碩等代工廠也成為iPad換機潮最大受惠者。

[Home]


2017/08/07 3.2.3.1. 穩懋可成 法人喊買 [ 經濟日報 簡威瑟]

外資圈對蘋概股「升升」不息,在大立光(3008)、鴻海等指標股之外,熱門人氣股更是兵家必爭之地。元大投顧重新開啟對穩懋研究,給予「買進」評等與221元推測合理股價;德意志證券則將可成未來12個月合理股價拉上500元,是外資圈最高。

元大投顧科技部門共同研究主管王登城表示,穩懋擁有自己專屬製程,客戶關係黏著度高,並且領先同業具備5G PA製造能力,看好明年基礎建設、Wi-Fi市占率持續提升,另外,穩懋擁有全球最佳6VCSEL晶圓代工能力,其VCSEL代工營收則將大幅年增3.8倍。

受惠營收動能強勁,法人推估,穩懋今年每股純益略增至7.88元後,明年起,每股純益可超越一個股本,2018年、2019年每股純益來到11.0513.04元,分別年增40%18%

德意志證券近期調高對可成財務預期,推測合理股價500元更是外資圈最高,進一步隱含可成股價突破歷史高點的樂觀期望。

德意志證券科技產業分析師呂家霖指出,可成手握蘋果與非蘋訂單雙利多題材,除了在蘋果訂單表現依舊不俗外,可成的台南廠房剛完工,新廠產能若滿載,在台產能等於可以增加一倍。

因可成台灣的產能主要是提供給宏達電、谷歌(Pixel phones),以及PC客戶,顯示可成在非蘋業務表現持續提升,營運雙引擎到位。

[Home]


2017/08/07 3.2.3.2. NB、中階手機新增指紋辨識 IC需求量能倍數增加 [ 電子時報 趙凱期、徐靜初]

行動裝置內建指紋辨識晶片商機持續往需求量能高出數倍的中、低階產品市場拓展,相關供應商看好下半年出貨成長潛力。

雖然指紋辨識晶片報價的持續下探走勢,仍是國內、外指紋辨識晶片供應商的最大營運壓力,但在指紋辨識應用正不斷從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等行動裝置產品市場,擴大到PCNB、金融卡、雲端應用、智慧家庭及車用電子等更多元的新興產品商機上後,配合原有行動裝置內建的指紋辨識晶片商機,也不斷往需求量能多出好幾倍的中、低階產品市場拓展,台系指紋辨識晶片供應商仍看好2017年下半的出貨成長潛力,甚至直言2018年以前,公司指紋辨識晶片出貨量應該都可以步步高升,至於毛利率下滑問題,則視各家成本降低方案的競爭力,在這一波全球指紋辨識晶片市場明顯出現價跌量增的趨勢下,先搶市佔率大宗,才是台系IC設計公司的當務之急。

神盾雖然2017年上半指紋辨識晶片出貨水準,略受大陸智慧型手機內需及外銷市場不振的影響,表現不若預期般亮眼,不過,公司仍持續精進內部指紋辨識晶片解決方案效能及良率,不僅已經陸續通過FIDO(線上快速身分認證聯盟),包括UAF(通用認證框架)以及U2F(通用第二因素)兩種認證,也開始將指紋辨識晶片觸角伸向智慧家庭及車用電子市場中。至於市場最關注的智慧型手機訂單,除原有的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大客戶外,包括聯想旗下摩托羅拉(Motorola)及大陸品牌手機業者也開始出貨,內部初估大陸客戶新品開發案數量將持續增加,可望帶動公司2017年下半營運表現穩定走強,至於韓系大客戶訂單比重也不斷穩定增加,這對公司2018年營收及獲利成長預期,將會是很大的助益。

除神盾外,同樣專注指紋辨識晶片開發案的義隆電,也預告第3NB用指紋辨識晶片出貨量將成長至80萬套水準,明顯優於第2季的55萬套規模,在義隆電仍持續深耕金融卡、NB指紋辨識晶片解決方案,力求先穩定獲利,再伺機搶食大宗的智慧型手機及平板電腦訂單後,內部指紋辨識晶片出貨量的穩定走揚,將是義隆電後續營運成長升溫的重點產品。至於盛群,旗下指紋辨識晶片則與合作方金佶科技,已成功打入華碩及華為等平板電腦新品訂單中,甚至在一些大陸智慧商辦、智慧城市應用產品中,也成功卡位不少新興應用產品商機,對於指紋辨識晶片產品線後續出貨量的增長,明顯保持樂觀看法。而才打算大量出貨觸控驅動(IDC)單晶片敦泰,也預估2017年下半指紋辨識晶片出貨量將可較上半年倍幅,公司利用TDDI晶片解決方案的全球高市佔率的獨霸地位,打算搭售指紋辨識晶片的有利策略,亦將是內部指紋辨識晶片後續出貨爆發的重點。

非洲手機之王傳音深圳總部啟建 預計2021年將建成進駐

素有「大陸手機廠商海外隱形冠軍」、「非洲手機王」等稱號的手機業者傳音,得益於海外市場的成功,近日宣布,深圳傳音總部大廈正式落地啟動。

20174月,傳音通過招、拍、掛的方式,成功取得總部地點。位於南山區西麗街道留仙洞總部基地(距地鐵5號線留仙洞站約150公尺),是深圳市政府發展總部經濟的重點區域之一。

據介紹,深圳傳音總部工程造價超過人民幣5億元,總建築面積7.5萬平方公尺,能容納4,000~5,000人辦公。預計主體工程將於2020年完工,並於2021年投入使用。新建成的大廈將作為傳音深圳總部,吸納深圳地區員工辦公並作為全球範圍內的中樞,承載各品牌業務的管理、研發、設計等職能。

目前傳音全球設立3間製造工廠,手機產能每天約40萬台。自成立以來,約在全球已銷售近2.46億支雙卡手機。公司在北京、上海、深圳均建立研發中心,並與奈及利亞和肯亞當地的研發團隊,以及法國的專業設計團隊緊密合作。

據統計,2016年傳音全年手機出口量達到8,000萬支,成為大陸國產手機外銷冠軍。根據IDC的資料,2016年,傳音控股是非洲排名第一的手機生產商,市場佔有率近40%,超過蘋果(Apple)、三星和華為。

傳音控股旗下擁有多個手機品牌包括TECNOitelInfinix等。其中兩個手機品牌登上了「非洲消費者最喜愛品牌100強」。據瞭解,2016年在非洲銷售量達8,000萬支,為非洲近40%手機市佔率。

傳音成為「非洲之王」的秘訣,在於因需定制。尤其是適合黑膚色非洲人的自拍,而且支持四卡四待,傳音旗下的手機產品款款戳中非洲消費者的痛點,迎合了當地用戶獨特的功能需求。

同時,傳音與展訊晶片在LTEGSM所有平台上全面合作,每款平台都在非洲市場取得了不錯的出貨成績。

根據市場研究公司Counterpoint發布的最新資料顯示,2016年展訊晶片出貨總量預計達6億套,年成長13.4%;其中智慧型手機晶片全年出貨預計超過1億套,較去年增長574%

對於展訊在海外取得成績,展訊通信副總裁王成偉表示,非洲、印度等新興市場智慧型手機的高速成長,而提前在海外布局也至關重要。類似傳音在非洲、印度等新興市場的手機品牌,如印度的MicromaxIntexLava,印尼的ADVAN等等不少都跟展訊有緊密合作。

2017年,展訊出貨量目標在6.6~7億套之間,比2016年略微增長;其中除了新興市場的低階手機也希望在中高階產品上有一些突破。

[Home]


2017/08/07 3.2.3.3. 小米2Q17回神 大陸前四大國產品牌拿下當地66市佔 [ 電子時報 王君毅]

大陸智慧型手機業者輪番表現,讓蘋果(Apple)、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等國際品牌,已面臨在大陸市場拓展的更大壓力。由於華為、OppoVivo在大陸手機市場銷售佔比持續擴大,加上小米近期營運回神,2017年第2季手機出貨總量交出2,120萬支成績,讓近期大陸前四大手機品牌商的出貨加總,在當地已囊括近66%的市佔,較2016年同期有超過10個百分點的成長。

對此市場認為,由於大陸單一市場的手機需求佔全球高達30%以上,以現今競爭態勢來看,若大陸手機品牌能守穩當地市場,至少就可創造出2家年手機出貨近億或破億支的業者出現。不過凡事一刀兩刃,國際品牌商在大陸市場苦無伸展拳腳機會,必然在海外市場對大陸業者的防堵性加劇,加上大陸手機市場成長放緩,如此後續大陸業者的營運困難性,看似也將因此提升。

IDC統計,2017年第2季大陸智慧型手機出貨量達1.1億支,較2016年同期微幅下降0.7%,雖然市場成長性減弱,但除了華為、OppoVivo等仍緩步攻堅,3家業者第2季在大陸手機市場分別拿下21.0%17.9%14.4%的市佔,較2016年同期表現有近14個百分點的增長以外;小米經由通路策略轉變、新行銷資源投入與新品在市場重獲好評等利基引領,讓其第2季手機出貨量能大幅躍升,加總大陸前4大手機品牌商,第2季已在大陸市場拿下近66%的市佔。

而引領大陸手機出貨佔比上揚主因,除了華為P10和榮耀系列手機在大陸當地續有好的銷售表現,而OppoR9系列同樣維持好的銷量,且預計新推的R11可望接續演出之外;小米手機近期出貨大幅翻揚的情況也不容忽視。

展望下半年,市場認為,目前蘋果已為唯一可在大陸與當地品牌抗衡的海外手機廠商,雖然其新款iPhone4季上市後,有機會拉抬其在大陸市場的營運表現,進而些微消弭大陸手機品牌商目前高張的氣焰;但以第2季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3.1億支計算,大陸單一手機市場佔全球手機銷售高達30%以上,對其他Android手機品牌陣營業者而言,在大陸市場苦無發展空間的情況之下,預估下半年在海外市場對大陸品牌業者的防堵性必然將因此加深。

加上大陸手機需求成長力道放緩,是否進一步影響下半年大陸業者的手機出貨成長性,將值得觀察。

不過有業者提醒,比較現階段其他業者的營運動態可知,即使目前三星仍位居全球手機龍頭地位,且在中低階產品線上續有新品推出對應競爭,但除此之外,Sony Mobile、樂金電子(LG Electronics)、宏達電等業者手機出貨量已無法與大陸業者相比,也讓Android陣營市場呈現三星獨戰大陸群雄的局面。

此外,大陸手機品牌業者群狼效應已顯,加上除低階手機外,近年在中高階手機市場拓展上已多有斬獲,如此也讓大陸手機業者手機出貨表現欲小不易,且整體市場高度激烈的競爭狀態,也將因此持續。

宏達電7月營收不若6月亮眼 可盼9月藉新訂單回升

宏達電4日公布20177月營運成績。受惠於U116月開始鋪貨,且市場對此款手機有不錯的評價出現,讓宏達電6月營收創2017年新高紀錄後,雖然7月宏達電持續擴大U11的銷售地區,但7月營收表現不若6月亮眼。展望8月,市場認為,由於宏達電U11鋪貨高峰期已過,除非在手機新品行銷上下重本,或在新市場拓展上有超出預期成績交出,否則8月營運恐將較7月續滑。然而,9月起伴隨新訂單開始進入出貨,以及新品即將推出,屆時營運仍可有再向上成長的空間。

宏達電6月營收交出新台幣68.91億元成績,創今年新高紀錄,同時較2016年同期營收有近8.4%的增長後,宏達電表示,20177月自結合併營收達新台幣61.9億元,較6月衰退近10%左右,較去年同期則有近2%的衰退,累計1~7月自結合併營收則達新台幣368.6億元,較2016年同期營收新台幣400億元衰退近8%

市場認為,為衝刺營運銷量,近期宏達電在北美、台灣等市場分別針對旗下多款智慧型手機與配件進行降價促銷;此外,在虛擬實境(VR)產品線方面,宏達電除續針對北美、大陸等市場進行布局,日前並已宣布將在大陸首推Vive一體機產品,一旦產品問世,屆時對宏達電後續的營運動能也可有提升的助益顯現。

不過,由於宏達電新品推出已有一段時日,因此7月營運可視為其U11智慧型手機的第一波銷售良窳主要參考指標,且對應同業競爭以及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蘋果(Apple)、樂金電子(LG Electronics)等手機新品將陸續上市,若宏達電無新促銷方案推出,8月營運成績恐將再度陷入衰退局面。

然而,9月起藉由替Google代工的Pixel進入前置出貨準備期,配合自家新品預計在第4季亮相,預計整體營運可望重新回復正向成長力道。相關業者透露,宏達電除了自家手機新品可望在第4季接棒演出,同時第2360Re相機、VR一體機等也將陸續問世外,外傳宏達電今年也可望續與Google攜手,推展新款Pixel手機新品。

儘管2016Google新款Pixel受制於銷售地區與管道多集中在美國本土市場以及線上通路等因素影響,讓Pixel系列手機總出貨量僅落在300萬支上下,但若Google今年能進一步改變銷售策略,並與美國等地的電信業者有進一步的合作方案出現,在該產品線於第4季初開始推展後,預計銷售量可較去年提高,而此預估最快9月起對宏達電的營運即可有新的助益產生。

[Home]


2017/08/07 3.2.3.4. 服務業務已成蘋果營運重要支柱 僅次於iPhone手機銷售 [ 電子時報 張興民]

蘋果營收雖仍以硬體收入為主,但服務業務項目在各季度的表現日益突出,漸成為蘋果業績成長的重要推手。

每當蘋果(Apple)發布單一季度財報時,硬體裝置如iPhoneiPad的銷售表現往往成為蘋果表現的成績單,然而從2016年開始,服務業務(Services)逐漸成為蘋果財報表的亮點,而當硬體裝置銷售熱潮不再時,服務業務很有可能成為蘋果營收的新一波成長動力。

服務業務佔第3季營收的16% 僅次於iPhone

據華爾街日報(WSJ)報導,依據蘋果所公布的2017會計年度第3季財報資料,截止71日前的近12個月營收中,由App StoreiTunesApple PayiCloud、轉帳交易等所構成的服務營收,超過270億美元,這樣的規模已是一家Fortune 100大公司的營收規模,甚至是 Facebook2016年一整年的營收。

Apple MusicNetflix,以及其他線上服務營收成長22%所賜,蘋果第3季服務業務營收達到72.7億美元規模。儘管iPhone仍為蘋果最大宗營收項目,但服務業務營收與銷售成績意外翻紅的iPadMac,讓iPhone在整體營收的佔比從前一年同期的57%,下滑至今年的55%

蘋果在公布財報資料時,進一步透露蘋果服務業務的訂閱量在過去90天內激增12%,達到1.85億人次。蘋果財務長Luca Maestri更預測,隨著該公司提供消費者更多便捷的訂閱支付方式,App Store的訂閱數可望持續攀升,例如蘋果最近加入大陸消費者常用的支付寶,作為該地區App Store的支付方式。

不過,到底哪一個項目才是整個服務業務的營收主流,蘋果仍謹慎對待。以最受矚目的Apple Music來說,雖然在第3季的訂閱數來到2,700萬人次,但其營收表現仍未超越AppleCareApple PayiTunesiCloud付費儲存空間等實質挹注服務業務營收的其他項目。

若回到整個蘋果生態體系來看,推升蘋果服務業務的成長仍取決於iPhoneiPadMac的使用者增加速度。目前市面上使用中的蘋果硬體裝置超過10億部,通常高價裝置的購買者更願意掏出更多的金錢購買蘋果的服務內容。WSJ引述App Annie的資料,蘋果App Store的營收幾乎是競爭者Google Play2倍。

報導認為,蘋果建構的產品生態體系有助於建立付費訂閱的消費趨勢,例如有愈來愈多的美國電視觀眾,捨棄傳統有線電視收看方式,透過App Store訂閱收看NetflixHBO NowHulu,不過此途徑也變相減少App Store訂閱量的15%

大陸封阻服務內容 美國競爭壓力遽增 蘋果服務業務愈加艱辛

然而,蘋果在服務業務的發展,在這一年中其實走得並不順遂,包括大陸地區的電影業務遭到當局下架、iTunes在美國市佔下滑,而 Apple Music雖為串流音樂服務市佔第2名,但付費訂閱數量遠遠落後於龍頭的Spotify

此外,當服務業務成為蘋果愈加重要的明日之星時,其所受到的阻力也愈來愈多,網路看似無國界,蘋果服務業務跨地域性的內容,開始受到各國政府有形無形的關切與限制。蘋果已無法在大陸地區提供電影與圖書等線上服務,且受迫於大陸強硬且嚴格的行政手腕,一些違反當地法律的敏感App如紐約時報(NYT)VPN等,蘋果皆予以下架處理,進而遭致各界的批評聲浪。

在線上串流影音市場,龍頭Spotify擁有高達6,000萬個付費會員,足足是Apple Music2倍;iTunes在美國的電影出租與銷售服務,受到Comcast與亞馬遜(Amazon)追趕的壓力愈來愈大。iTunes2012年市佔率超過50%,如今只剩約20%。不過蘋果並非只是坐吃山空,蘋果即將在美國提供更多影視原創內容,接下來就看消費者是否願意買單。

WSJ提到有趣的一點,蘋果已故前執行長Steve Jobs其實並不喜歡App Store的概念,初代iPhone只有蘋果自身的軟體服務,但在員工與外部顧問的力勸下,App Store才隨著第二代的iPhone 3G上市而亮相,當初iPhone創造者視為棄子的服務業務,很有可能在未來成為蘋果相當重要的收入來源。

 

[Home]


2017/08/07 3.2.3.5. 因應手機遊戲機需求 日本記憶體7月漲價最高達13% [ 電子時報 范仁志]

日經新聞(Nikkei)網站報導,半導體記憶體的大盤價在20177月全面上漲,DRAM3%NAND Flash13%,主因在大陸手機廠開始生產年底購物旺季產品,同時任天堂(Nintendo)Switch增產,進一步減少各類半導體記憶體的供貨,預料將帶動許多相關產品漲價。

目前漲價問題較嚴重的是NAND Flash,指標性產品TLC64Gb晶片20177月日本大盤價格約為3.5美元,比6月高出13%;日經採訪創見(Transcend)日本分公司表示,下的訂單迄今交貨不到一半,市場缺貨嚴重。

DRAM的情況則比較緩和,4GbDDR3 20177月大盤價格約3.1美元,比6月高3%

NAND Flash缺貨主因,在於大陸手機廠在20171~6月進行調節,產量較小,7月開始加速生產,產量恢復到2016年同期水準,但因主打產品強調動畫儲存與播放,對NAND Flash需求特別高,因此NAND Flash漲價又缺貨。

此外,還有20173月才上市的Switch,由於銷售成績良好,日本國內供不應求,這個往年沒有的新需求,同時拉高DRAMNAND Flash需求量,所以連DRAM也漲價。

而記憶體生產廠選擇優先供貨給手機廠的結果,就是PC用的DRAMNAND Flash更加缺貨,更麻煩的問題是,預定在2017年秋季推出的新款iPhone也將耗用大量的NAND Flash,可能造成價格進一步上漲。

瑞穗證券析師表示,由於多種零組件漲價,高階iPhone的單價可能超過1,000美元。以往PC產品上市後慣例的跌價問題,也因為記憶體缺貨問題,2017年內的跌價幅度可能會趨緩,而且此趨勢可能持續到記憶體供貨穩定為止。

[Home]


2017/08/07 3.2.3.6. 2Q17 全球智慧型手機銷量年增4% 銷售額年增9% [ 電子時報 茅堍]

在新興市場推動下,2017年第2季全球智慧型手機銷量年增4%,達3.47億支。此外,隨著智慧型手機平均售價(ASP)也年增5%,當季智慧型手機銷售額更是年增9%,達1,092億美元。

據調研機構GfK公布資料,第2季中歐與東歐市場智慧型手機銷量年增11%、拉丁美洲銷量年增10%、亞洲新興市場整體銷量更是大幅年增13%,再加上北美市場銷量也年增6%,不但抵銷了西歐市場與亞洲已開發市場銷量的下滑,當季全球銷量年增幅度,更是創下史上第2季最高紀錄。

GfK表示,雖然部分地區智慧型手機市場已呈現飽和,但由於該產品已經是各地消費者希望擁有的裝置,因此各地智慧型手機銷售表現呈現出很大差異。

面對此一市場狀況,各主要智慧型手機製造商,正在儘可能發揮創造力,以確保新推出設備能對消費者產生最大的吸引力。也因著手機業者的持續創新,而使智慧型手機ASP向上攀升。

電信營運商與零售商也在針對各地市場不同需求採取在地化策略,以確保智慧型手機持續會是消費者不可或缺的連網裝置。

GfK表示,西歐智慧型手機市場主要是受到德國、英國和法國等主要市場飽和影響,銷量已連3季年減。第2季銷量年減幅度達4%,為各地市場之冠,其中德國、英國和法國銷量分別年減4%5%7%

不過由於預期第4季如蘋果(Apple)iPhone等新款手機都將上市,在各新款裝置的推動下,預計2017全年西歐市場智慧型手機銷量將僅會年減0.4%

中歐和東歐市場的成長則是受到俄羅斯和烏克蘭政治局勢穩定,以及消費者信心恢復的影響。第2季俄羅斯和烏克蘭智慧型手機銷量分別年增11%22%。預計2017全年中歐和東歐市場智慧型手機銷量將會年增9%,達8,520萬支;全年銷售額則會年增20%,達204億美元。

至於北美、拉丁美洲、中東和非洲市場2017全年智慧型手機銷量也會分別年增2%7%5%

不過,中東和非洲地區各地市場智慧型手機的銷售表現,會呈現出很大的差異性。如受到高通膨影響的埃及,不但第2季銷量年減4%,預計2017全年銷量更將下滑10%。但是在撒哈拉以南和南非等智慧型手機滲透率仍偏低的市場,智慧型手機銷量會呈現出顯著成長。

在亞洲新興市場方面,第2季孟加拉與馬來西亞智慧型手機銷量分別年增40%31%。雖然印度商品與服務稅(GST)已於71日開始實施,但GfK預估,該新稅則應該不會對當地智慧型手機市場需求產生影響。

預計2017全年亞洲新興市場智慧型手機銷量與銷售額將會分別年增11%22%,成長幅度雙居全球各地市場之冠。

2季亞洲已開發市場,雖然如日本與澳洲智慧型手機銷量分別年增12%9%,但在南韓銷量下滑的拖累下,當季整體銷量仍下滑3%。雖然預期2017年下半亞洲已開發市場的智慧型手機銷售表現會有所改善,但預估2017全年銷量仍會下滑1%,為年減幅度最高地區。

至於大陸市場,由於智慧型手機銷售已開始出現飽和,預計2017全年銷量將僅成長2%,達4.61億支。不過由於智慧型手機ASP提高,預計全年銷售額則會年增11%,達1,483億美元。

整體而言,GfK預估2017全年智慧型手機銷量與銷售額將分別年增4%8%。此外由於智慧型手機業者不斷進行創新,將會促使使用者不斷更換舊有手機,預估2018年全球智慧型手機銷量仍會繼續成長。

GfK的界定,亞洲新興市場包括印度、印尼、柬埔寨、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與越南。亞洲已開發市場則是包括澳洲、香港、日本、紐西蘭、新加坡、南韓與台灣 。

 

[Home]


2017/08/07 3.3.1. 台積30周年慶 庫克將站台 [ 經濟日報 簡永祥]

台積電預計1023日擴大舉辦30周年慶,據了解,蘋果執行長庫克將親自來台力挺,除見證台積電在全球半導體締造重大成就,也象徵雙方合作關係緊密,粉碎稍早三星放話將分食蘋果下世代A12處理器訂單傳言。

庫克這次來台,將是蘋果正式發表iPhone 8之後,首次參與海外公開場合的活動,預料將為蘋果概念股挹注上攻戰力。至於是否會與鴻海董事長郭台銘洽商下個重大合作案,預料也將成為全球關注焦點。

台積電預計1023日在台北君悅飯店盛大舉行30周年慶,除庫克之外,包含輝達創辦人兼執行長黃仁勳、高通執行長莫倫科夫等八位半導體重量級人士都將來台站台,預料將掀起全球注目。這是庫克2011年接任蘋果執行長以來,首度來台。

台積電特別為30周年舉辦的「半導體:下一個10年」高峰論壇,參與專題演說者,包括庫克、黃仁勳、莫倫科夫、亞德諾執行長Vincent Roche、安謀國際執行長席格斯、博通執行長霍克.譚、德儀執行長Rich Templeton及艾斯摩爾執行長溫彼得(Peter Wennink),每人進行10~15分鐘的專題演講,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也將在論壇後接受與會者提問。

台積電去年營收和獲利締造歷史新高,上半年雖面臨客戶庫存調整,營收連兩季下滑,但台積電對今年營收成長5~10%仍具信心,外資也看好台積電前景,今年以來持續加碼,持股一度突破80%,台積電股價也創下218.5元歷史天價,市值站上5.67兆元,創單一上市公司新紀錄。

台積電相當重視這次30周年慶,除了邀請庫克等重量級人士站台外,據估計,台積電此次邀請客戶、設備和材料供應商、政府官員、台積電大股東和媒體,將近600位人士參與盛會,台積電自6月起就展開邀請事宜,並以兩位共同執行長暨總經理劉德音和魏哲家具名的邀請函,盛情邀約相關供應鏈和客戶。

[Home]


2017/08/07 3.3.2. 鴻海業外收益 衝1,200億新高 [ 經濟日報 尹慧中]

鴻海集團持續以投資帶動獲利穩健成長。市場看好鴻海擴大投資3C相關高科技、新創、精密設備技術等領域,有助今年業外轉投資收益上看1,200億元,年成長12.8%,挑戰新高。

鴻海今年正式啟動美國飛鷹計畫的大投資以外,集團戰略投資的夏普,以及泛鴻海集團持股逾三成工業電腦廠樺漢、臻鼎-KY,持股約三成的鴻準、持股約兩成的亞太、廣宇、GIS-KY業成等公司的營運,皆可望較去年改善,有助鴻海採權益法認列業外收益成長。

業界觀察,今年鴻海集團投資亮點之一,在於戰略投資的夏普有望完整認列全年度的收益,且新增多項人工智慧物聯網研發項目,有助集團提高價值。

至於鴻海旗下專精國內投資的子公司主要有寶鑫、鴻元、鴻棋、利億國際投資,寶鑫也是工業電腦廠樺漢的最大法人股東,樺漢正積極投資擴大營運版圖,有助帶旺母公司表現。

分析師依據鴻海歷年轉投資收益複合成長趨勢來看,認為近五年轉投資收益年複和成長率約7.8%,今年因主要戰略投資公司營運漸入佳境,更有助於轉投資收益成長超越平均值。

鴻海財報顯示,隨著集團轉投資的企業,各擁多元業績成長題材,挹注鴻海轉投資獲利穩步提升。鴻海財報名列19家負責轉投資業務的子公司,領域包含軟硬體整合,工業電腦、資訊軟體與新創等,相當廣泛。

回顧鴻海歷年轉投資收益表現,2002年前認列轉投資額度,不到資本額的5%,近14年隨著集團開拓3C應用版圖擴張而高速成長,呼應鴻海董事長郭台銘期許「為公司長遠發展著想,投資、研發絕不能省」的說法。

鴻海飛鷹計畫 第二波相中密州

鴻海集團美國飛鷹計畫傳出新動態,外電報導,鴻海集團美國第二個公開投資項目有望落腳密西根州,投資將瞄準車聯網、無人駕駛等相關技術。

密西根州州長施奈德(Rick Snyder)已親自飛往中國大陸拜會鴻海,預計在當地停留至8日,爭取鴻海投資。

鴻海昨(6)日發布聲明,確認密西根州是持續評估在美國投資的地點之一,正評估在當地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另外,鴻海也受邀在密西根州展示相關計畫。

密西根州底特律等地方媒體報導,郭台銘向大陸媒體證券時報、中國日報網透露,將和密西根合作下一代汽車技術,比如車聯網、無人駕駛等,在密西根州的投資很快會有結果。

郭台銘於上周六下午在深圳龍華園區會見施奈德,雙方商談近兩個小時,並由鴻騰精密董事長盧青松等陪同施奈德參觀園區內設施。

隨後郭台銘接受當地媒體簡短訪問,提及在密西根州投資的構想。至於投資金額方面,郭台銘則保密並未鬆口。

施奈德在中國大陸當地停留九天,預定8日返回美國,美國媒體盛傳,施奈德此行關鍵任務之一就是爭取鴻海集團投資。

大陸媒體報導,郭台銘指出,美國76%的汽車研發都在密西根州,研判密西根州是未來汽車的研發中心,希望把他們的無人駕駛技術帶過來,鴻海考慮在密西根州設立一座研發中心,把精密模具、自動化設備帶去。

郭台銘先前預告,鴻海「飛鷹計畫」是五年期投資、投資額有望超過100億美元,7月底至8月初將初步篩選美國三個州。在鴻海集團選定威斯康辛州作為第一個公開項目後,後續訊息備受市場關注。

鴻海海外造鎮 打造健康科技鏈

鴻海集團美國飛鷹計畫陸續曝光,業界觀察,鴻海集團在美國布局有望採「造鎮」計畫推進,打造海外完整健康科技鎮生態。

台灣科技廠跨國投資,以鴻海的造鎮式策略扎根最廣為熟知,海外建設依「科技小鎮」、「健康城」、「樂活城」構想一一落實。據了解,鴻海相關造鎮計畫包含印度、大陸華南、東歐,均逐步推動中,加上飛鷹計畫,可進一步壯大陣容。

美國人士分析,威斯康辛在美國以農產品與食品加工聞名,當地農場八成是畜牧乳牛,製造則以機械為主,但都市化程度低,鴻海若採打造科技園區方式投資,有助當地發展。

鴻海富士康集團總裁郭台銘先前在美國威州地方餐敘時,即被地方媒體捕捉到與家人同行,面對美國媒體詢問,多次強調看好威斯康辛州長的領袖毅力,更說希望下次冬天來滑雪時、大家都說Welcome home(歡迎回家),言下之意已暗示集團在當地布局投資方向。

除美國之外,鴻海集團在印度採取造鎮方式扎實推進,其中,投資印度安德拉邦的初步成效浮現,知情人士指出,鴻海在印度默默耕耘,補足當地基礎建設不足,建設具備行銷與製造的軟硬整合科技小鎮。

[Home]


2017/08/07 3.3.3. 從資訊數位化及共享經濟布局 窺探軟銀帝國建構的春秋大業 [ 電子時報 賴琇菱]

Softbank World 2017大會,軟銀(Softbank)找來近年在全球各地或購併、或投資、或結盟的企業們,登壇暢談軟銀大帝國描繪的未來樣貌。

過去一年,軟銀找來中東地區資金及其他諸如蘋果(Apple)、高通(Qualcomm)、鴻海(Hon Hai)、富士康(Foxconn)、夏普(Sharp)等企業共同協力,組成願景基金(Vision Fund),金額高達1,000億美元。傲視全球無任何一私募基金能達此規模。口袋有錢,不管是拓展既有版圖、或發展未來事業,軟銀都顯得相當有信心。

在本次軟銀大會上,被視為孫正義的左右手之一的、軟銀社長兼CEO宮內謙,在談論到軟銀的科技戰略時,高揭「DARWIN」進化方針,其中包括DigitalizationAIRobot/RPA(Robotic Processing Automation)WirelessIoTNext Innovations等六大方向。

人工智慧(AI)、機器人事業、無線通訊、物聯網幾乎已是當代科技產業顯學,軟銀廣泛且深入地布局態勢,正營造著從晶片開發、平台設計、應用供應商、裝置載具、再到通訊頻道,鋪天漫地的全面性網羅。

然而,在顯學之外,值得注意的是,「DARWIN」中的D來自「Digitalization」。依照軟銀的定義,數位化象徵著各種資訊的可分析化及具現化。以2015年購併的廣告配信公司Cinarra為例,透過收集消費者的各種行動裝置履歷資訊,便可精確掌握消費者的習慣、喜好及屬性。透過相關資料分析過濾,便成為一個能讓廣告從「盲撒」變成「瞄準擊中」的龐大資料庫,可大幅節約廣告成本。軟銀雖未深加著墨,但已為「行銷客製化」帶來一個新的操作空間。

此外,針對Next Innovations,雖可簡單以一言「新的創新」以蔽之。但仔細觀察軟銀近來動態,似乎不難發現,現今全球正夯的「共享經濟」,軟銀也想分一杯羹。

譬如在20175月宣布投資大陸叫車服務業者「滴滴出行」50億美元。2個月後,又在7月宣布,將與滴滴出行共同出資東南亞同類型業者「Grab」。面對席捲全球的Uber,亞洲業者們在資金面上組隊合作,經營面則各自發揮在地深耕功力,築起一座來自亞洲的共享移動商務聯盟。

此外,軟銀也看好共享辦公室商機。與美國新創業者wework攜手,將在日本東京共同開設共享辦公室。

雖然對日本消費者而言,目前共享經濟的熱潮尚未落地發酵。然而,根據日本各業者組成的新經濟連盟(Japan Association of New EconomyJANE)就金融、人才、宿泊設施、汽車、影音配信等五大領域調查估計,共享經濟的市場規模將在2025年達10兆日圓(904億美元)之多。

對比2015PwC所公布的調查及預測數據,2013150億美元的共享經濟市場規模在2025年將達到3,350億美元,12年間展現22倍的急速成長。日本國內的共享經濟市場規模在未來幾年可能也將以更驚人的速度展翅高飛。

綜合軟銀在廣告行銷及共享經濟上的布局來看,孫正義綿密且不急躁地慢慢撒網,絕對不是看短暫幾個月或幾年內的蠅頭小利。軟銀藍圖所建構出的,將是一場讓消費者從睜開眼睛到沉睡夢中,都難以逃出軟銀股掌間的商務帝國。

[Home]


2017/08/07 3.3.4. 郭董證實投資密州 攻自駕車 在深圳接待州長 擬於密西根設研發中心 [ 蘋果日報 劉利貞、吳秀樺]

鴻海(2317)董事長郭台銘前天(5日)在深圳龍華園區,接待了由美國密西根州長施奈德(Rick Snyder)率領的招商團,且親口證實將投資密州,看好無人駕駛、車聯網等科技,擬於當地設立研發中心。

3州俄州呼聲高

這意味繼上月底宣布投資100億美元(約3000億元台幣)在威斯康辛州設廠後,鴻海在美國第2個插旗地點可能就是密州,加上媒體間呼聲不小的俄亥俄州,「飛鷹計劃」首波布局的3個州呼之欲出。

郭台銘前天與施奈德商談近2小時,事後向中國《證券時報》現場記者表示:「我們肯定會和密州合作下一代汽車技術,比如車聯網和無人駕駛。」聲稱對密州的投資「很快會有結果,至於金額多少還不能宣布。」

美國總統川普上周透露鴻海在美投資可能上看300億美元(約9000億元台幣)。郭台銘對此表示:「在美國投資是不是有300億美元,我們不能說是確定的。」但坦承除威州外,正與其他州進行相關協商。

郭台銘稱讚密州是未來汽車的研發中心,認為美國在無人駕駛、人工智慧(AI)等領域技術超前,期待今後推動一些人才互換項目。

密州最大城底特律有「汽車之城」美稱,為美國傳統汽車工業發源地。施奈德與底特律市長杜根(Mike Duggan6月曾親赴日本,爭取鴻海投資。業界人士認為,鴻海可能在密州興建中小尺寸面板6代廠,鎖定車用、航太等市場。

強調繼續投資中國

以中國為製造大本營的鴻海(富士康)大舉布局美國,引發外界熱議。財經媒體彭博1月曾披露,鴻海規劃赴美投資惹來北京高層關切。郭台銘前天再次強調將繼續投資中國。

郭台銘說:「我們是做生意的,富士康是有野心的,市場和未來是我們追逐的方向。我們認為在科技領域,富士康在中國和美國都會有很大的成長,兩邊都會繼續有很大的投資,不會說在這個市場投資了,另一個就減少。」

[Home]


2017/08/07 3.3.5. 全球10大價值品牌 七成汰換 [ 工商時報 劉季清]

風水輪流轉,全球價值品牌霸主地位也隨之更迭變化。以陰陽五行觀念來看,2005年歲次乙酉、是「木雞年」,經過12年後的今(2017)年則是「火雞年」(歲次丁酉),當年耳熟能詳的各大價值品牌,竟有高達七成都被汰換,被谷歌、蘋果等科技公司篡位。雖然都是「雞」年,但這些價值品牌的命運已大不相同。

12年前 傳產掛帥

市場研調機構Kantar Millward BrownWPP廣告集團,日前發佈全球最具價值品牌排行榜,若與2005年市調機構Interbrand列出的品牌價值排行榜相比,可以發現當年全球前十大價值品牌以傳統產業掛帥,只有3家是科技公司。然而,到了2017年,當年前10強品牌已有7家被刷下,包括奇異公司、諾基亞、迪士尼、英特爾、可口可樂、萬寶路、豐田汽車等,其中,位居當年品牌價值「全球一哥」的可口可樂,排名更被逐出百名以外。

12年後 科技稱霸

時序更迭、物換星移,2017年的全球前10大價值品牌已轉由科技公司擔綱,前5名依序為谷歌、蘋果、微軟、亞馬遜、臉書,由於這5大品牌擁有不可撼動的地位、挾帶著強勢且龐大的資源向競爭對手襲來,外媒甚至給了他們一個聳動的名號—「恐怖五人組」(The Fearsome Five)。

這項調查中的「品牌價值」(Brand Value)計算標準,除了各公司市值(Market Value)外,還納入了該企業形象以及吸引消費者購買產品的能力。若細看這些品牌價值在這12年間的變化,則可以發現更多有趣的細節。

◆谷歌、蘋果 富可敵國

舉例來說,谷歌、蘋果兩家企業的品牌價值合併起來幾乎逼近瑞典的經濟規模,是名符其實的「富可敵國」。

另外,2017年前十大品牌價值規模,相較於12年前更是不可同日而語。以2005年第一名的可口可樂品牌價值為674億美元,今年冠軍Google品牌價值則高達2,456億美元。而2005年至今仍能存留在前十名的3個品牌—微軟、IBM、麥當勞,經過12年的洗禮,不僅沒有遭淘汰,而是變得更龐大:微軟品牌價值成長了140%,IBM成長91%,而麥當勞最驚人,品牌價值成長幅度高達275.6%。

◆布局AI 是共通點

綜觀2017年全球前10大的價值品牌的科技廠商,還有一個明顯的共通點值得注意,那就是人工智慧(AI)。

Google旗下的人工智慧圍棋程式AlphaGo今年中才打敗了全球圍棋棋王柯潔;蘋果、微軟、亞馬遜積極發展自家的AI語音助理;臉書以及前十名中唯一的中國品牌騰訊也各自擁有自已的AI實驗室,並透過積極發展聊天機器人,來拉近與用戶之間的距離。IBM更早在10年前就開始佈局人工智慧,旗下的超級電腦「華生」(Watson)更結合醫療,憑藉著大數據驚人的歸納能力,在癌症與糖尿病上的診斷甚至比醫生還要準確。

價值創新 這些企業怎麼做?

在今年公佈的全球百大價值品牌中,不少人只注意到前10名企業,但若耐心觀察整份名單,還可以在當中發現一些相當值得玩味的小細節。

首先,百大價值品牌中的科技公司總體價值佔整體逾五成,10年前這項佔比只有三分之一。而今年首次打入百大價值品牌的企業共有7家,全都與科技相關,包括跨足電視與電信的Xfinity、影音服務YouTubeNetflix、軟銀旗下電信商Sprint、即時通訊軟體Snapchat、雲端管理公司Salesforce以及惠普子公司HPE

在這些「新同學」中,品牌價值最高的就屬Xfinity418億美元,排名第23)。Xfinity是美國傳統有線電視龍頭Comcast旗下子公司,提供的服務囊括電視、網路、市話通訊等。近年OTT串流影音強勢崛起,全世界各地出現一股退租有線電視的「剪線」(cord-cutting)風潮,面對這股新崛起的勢力,被視為傳統產業的Comcast推出Xfinity機上盒,同時改變思維擁抱競爭者,與串流影視龍頭Netflix強強聯手,讓用戶可以同時享受有線電視與串流影音的內容,大幅降低了旗下有線電視用戶的退租率。

大家熟悉的YouTube今年也首度進榜。YouTube近年積極拓展原創影音內容,並調整廣告播放模式,發展長度短但互動性更強的廣告;老牌電腦製造商惠普在2015年將公司分拆為二,一是銷售電腦與印表機的HP IncHPI),另一則是專注於雲端儲存的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其中HPE也在今年首次打進百大價值品牌,估值140.1億美元,排名第76

◆傳產擁抱新科技 逆轉勝

2017年似乎是科技廠商稱霸的一年,難道傳統產業真的就無路可走?倒也未必。在百大價值品牌中,有不少傳統產業透過積極擁抱新科技來「逆轉勝」。例如品牌價值漲幅最大的愛迪達(漲幅58%)就引進矽谷新創公司Carbon3D列印技術來製鞋,預計今年該鞋種可望售出5,000雙,未來隨著生產時間縮短,2018年銷量有望擴大至10萬雙。

老牌披薩品牌達美樂(Domino's)也是大膽玩科技的先驅。2008年,多數披薩店還在接收電話訂單時,達美樂就率先推出首個可以即時追蹤披薩訂單的App,大幅提升與客戶的互動性。往後的幾年,達美樂也總能在第一時間抓住最新的科技潮流,例如在2012年無人機剛流行時就嘗試以無人機送餐、2014年時也搭上穿戴裝置興起的浪頭,搶先與智慧手錶商Pebble合作。今年達美樂更要嘗試外賣機器人,顛覆外界的披薩體驗。

從這些品牌的故事可以看到,只要願意大膽創新,拋開舊思維,就能在瞬息萬變的年代中打開新局與活路。

[Home]


2017/08/07 3.3.6. 中國頻挖角 三星凍未條 [ 工商時報 楊日興]

中國大陸大力扶植半導體產業,祭出高薪吸引台灣、韓國等鄰近國家工程師赴中國半導體廠就職。近日韓媒披露,韓國半導體業界已將中國挖角人才視為一大問題,龍頭企業三星更呼籲政府,需要給予業界更多資源,以解決人力短缺窘境。

新浪財經引述韓國時報報導,先前三星電子行政總裁、副會長權五鉉同其他商界領袖在青瓦台與韓國總統文在寅會談時指出,韓國半導體產業有能力自行發展,但目前國家正面臨嚴重的人才短缺困境。

今年3月的三星電子股東會上,權五鉉已強調過該問題。他稱,中國正積極推動半導體產業,長期而言對韓國深具威脅性。為維持韓國產業的競爭力,國家需注意不要喪失技術與人力資源。

報導引述當地業內人士稱,韓國半導體工程師外流,長期將嚴重削弱韓半導體製造和設備製造商在世界的競爭力。不過當下中國業者正投入大量資金建設半導體廠、挖角有經驗的工程師,對於韓國工程師而言,優渥的薪資使他們很難拒絕前往中國的工作機會。

除了韓國,半導體產業發達的台灣也是中國挖角目標。工程師之外,中國業者更多次重金邀請我國半導體產業指標性人物為其效力,包括華亞科前董事長高啟全、聯電前副董事長孫世偉加盟紫光集團;中芯國際引入台積電前營運長蔣尚義等例子。

此外,需要韓國政府扶植的產業不僅半導體,科技大風口人工智慧(AI)、資訊與通信科技(ICT)兩大產業的國際專利競賽,中國也逐漸拉開和其他國家的差距。

日經中文網資料顯示,2010年至2014年韓國向專利單位申請的AI專利共1,533件;同期中國專利數是韓國的5.5倍,達8,410件。韓國朝鮮日報也引述數據稱,2015年韓國ICT領域專利累計達21.3萬件,尚不及中國的5分之1110萬件)。

朝鮮日報引述首爾大學電腦工程系教授張秉卓說法稱,對於AI 、大數據這種門檻較高的領域,需要國家拼上資源、全力投入核心技術專利的競爭中,落後的頹勢並非憑藉企業的能力可以扭轉的。

[Home]


2017/08/07 3.3.7. 8月電視面板 估跌價67 [ 工商時報 袁顥庭]

雖然8月進入傳統旺季,但下游要求以量綁價,面板跌勢延續。市調研究單位WItsView資深研究協理邱宇彬表示,大陸面板新產能放量,電視供應鏈庫存偏高,導致面板轉為買方市場,8月中大尺寸電視面板價格預估跌幅將高達67%,整個第3季都是下跌走勢。但如此一來,則有助於電視品牌業者的旺季促銷,接下來觀察重點在於第4季的需求變化。

電視供應鏈庫存偏高,電視品牌7月份下修了全年出貨目標,也連帶影響到下半年的採購策略。受到下游電視品牌廠採購縮手的影響,7月面板價格跌幅擴大,40吋、49吋、55吋等中大尺寸電視面板價格大跌,跌幅高達47%,IT面板也有13%的跌幅。

去年以來電視面板價格大漲,影響到終端市場買氣,今年中面板價格走勢就出現疲態,面板廠提供市場開發費等種種補貼給下游品牌客戶。

邱宇彬指出,7月面板價格下跌,過去推出的補貼等種種保護傘被拿掉,面板轉為買方市場,確立了第3季電視面板下跌的走勢。目前第4季面板需求狀況還不明朗,後續面板市況還有待觀察。

從供給面來看,惠科8.6代廠良率提升,32吋供應量提升,而京東方的8.5代廠也放量,主力產品鎖定在43吋面板。大陸面板廠新增產能雖然品質不如台韓面板廠,但是第3季積極報價搶單,對於市場價格造成一定的影響。WitsView預期,839吋、40吋、43吋、55吋、65吋等中大尺寸電視面板報價預估跌幅約67%,而48吋、49吋、50吋等電視面板價格跌幅也有46%,而32吋面板價格下跌約3%。

IT面板方面,進入第3季旺季,需求有所回溫,不過受到電視面板價格下跌的影響,價格仍然是緩跌的走勢。監視器全年出貨衰退,需求相對疲弱,8月監視器面板價格跌幅估計約11.5美元。NB面板方面,第3季美系NB品牌拉貨動能增加,價格跌勢收斂,其中TN面板價格大約下跌0.10.2美元,至於IPS面板跌幅則約0.20.3美元。

[Home]


2017/08/07 3.4.1. 記憶體市況繁盛 大廠4~6月營益率高 [ 電子時報 范仁志]

記憶體需求日增,全球五大記憶體廠業績與營益率均維持成長,且將持續下去。

由於市場一度供過於求,DRAMNAND Flash等半導體記憶體,在2015~2016年之間市價下滑,連帶讓相關廠商營益率降低,美光(Micron)甚至一度虧損;據日本經濟新聞(Nikkei)網站報導,這現象在2017年已不復存,全球相關五廠的20174~6月業績表現,均明顯成長,且漲勢不止,市場佳境仍可持續一段時間。

由於雲端應用帶動資料中心建設,智慧型手機追求更大容量更快運算的趨勢仍未稍歇,以及4K電視等高性能電視比舊型電視需要更多記憶體等因素,資料暫存處理用的DRAM,以及資料儲存用的NAND Flash,市場成長速度均高於電腦與手機市場成長率。

同時生產DRAMNAND Flash的廠商,如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SK海力士(SK Hynix)、以及美光,在這波受惠最大,三星與SK海力士的營益率,都從2015~2016年最低點的10~20%,成長到45%以上;2016年一度虧損的美光,在20174~6月,營益率也成長為37.2%

據日經報導,目前三星集團的營利,半導體記憶體部門約佔50%,由此可一窺記憶體市場榮景之一二,同時可知該集團對記憶體事業的依賴。

威騰(WD)NAND Flash事業,是20165月購併新帝(SanDisk)之後才取得,20174~6月還沒有足以比較的2016年資料;不過該廠因新增的記憶體事業帶動,4~6月營收成長39%,營益率也從20164~6月的5.9%,增為20174~6月的25%,業績成長驚人。

因此日經轉引威騰的CEO Steve Milligan說法,因資料中心與PC市場的後續需求都很強,未來市場需求可以樂觀期待。

全球記憶體五大廠中,目前唯一表現不佳的廠,是困於核能事業帶來財務危機的東芝(Toshiba),其記憶體事業為了籌資出售,現在正與威騰進行國際仲裁;且因負責東芝會計監督的會計師事務所普華永道(PwC),正與東芝對立,東芝從201610~12月開始的財報,仍未經會計師事務所簽證,所以沒有可信的財報資料參考。

但從與東芝合作的威騰NAND Flash業績良好一事來看,東芝的記憶體事業營益率應該也不低,只是限於母公司經營不善,東芝必須放棄最能賺錢的金雞母。

[Home]


2017/08/07 3.4.2. 微軟拉抬Surface氣勢 新品上市再添動能 [ 電子時報 黃詩閔]

微軟推出Surface Laptop,與蘋果MacBook系列機種互別苗頭。

微軟(Microsoft)拉抬Surface系列機種氣勢挑戰蘋果(Apple),新品Surface Laptop上市再添動能。

台灣微軟4日舉辦Surface Laptop在台產品發表會,20177月微軟大刀闊斧進行人力精簡,人數多達3,000位,台灣微軟也受到企業瘦身行動波及,前台灣微軟總經理邵光華已經離職,結束3年任期。台灣微軟總經理職缺由前任總座蔡恩全回鍋代理,此次發表會為微軟大中華區副總裁蔡恩全兼代台灣微軟總經理後首次出席微軟記者會。

對此,蔡恩全強調,台灣微軟總經理的職缺只是暫時代理,未來公司會另外選擇總經理人選。從微軟上一季的財報來觀察,微軟持續調整市場策略與產品策略,經營重心已經逐漸轉向雲端,就目前的營運成績來看,雲端運算佔微軟整體收入走高,微軟現階段的經營模式與過去的經營模式已經大不相同,因此,微軟勢必要調整組織。

蔡恩全指出,微軟新品Surface Laptop除了筆記型電腦之外,機身設計也非常輕薄好攜帶。微軟Surface系列機種的能見度相較以前有所提升,回顧過去,以前在咖啡店年輕人多使用蘋果MacBook產品比較多,但微軟Surface系列機種能見度有改善,在機場貴賓室、電影院或咖啡店等場所的能見度逐漸提升,希望在不久的將來,Surface系列機種的能見度可以比蘋果更高,期待Surface系列機種不僅可以創造銷售佳績,也能帶動個人電腦(PC)設計風潮。

蔡恩全表示,微軟新品Surface Laptop搭載Windows 10 S作業系統,將於88日在台灣市場上市,談到銷售目標,蔡恩全看好台灣市場Surface系列機種的成長性,從今年7月到明年6月將成長,但並沒有透露具體數字。

Surface Laptop是首款搭載Windows 10 S作業系統的裝置,微軟除了讓自家產品搭載Windows 10 S作業系統外,未來也將有其他Wintel陣營的PC品牌業者,有推出搭載Windows 10 S作業系統新機種的機會,包括聯想、華碩、戴爾(Dell)、惠普(HP)等公司的特定機種將預載Windows 10 S教育版,學校可從81日開始訂購Windows 10 S裝置。

規格方面,Surface Laptop搭載第七代Intel Core i5i7處理器,機身厚度約14.48mm,重量1.252公斤起,記憶體與容量的組合為4GB/128GB8GB/256GB,配備尺寸約13.5吋的觸控顯示器,支援10點觸控與Surface系列手寫筆。

Windows 10 S為微軟全新推出的作業系統,提供簡便操作、安全防護、流暢效能等特色,可運行完整的Windows 10功能,及享有Windows市集多樣化的應用程式,包括Microsoft WordOneNoteExcelOutlookPowerPoint等工具,每個應用程式都經過微軟安全認證,可獨立在安全區運行,免除從其他地方下載應用程式的風險,可減少惡意軟體攻擊,提高安全性。

[Home]


2017/08/07 3.4.3. 美業者囊括全球無人機總投資筆數65% 大陸大疆獲1.05億美元投資 [ 電子時報 茅堍]

大陸無人機業者已為除美國業者外獲得投資金額與筆數最多的地區。

據創投分析業者CB Insights資料,由2012年迄今,全球未上市無人機業者共獲得超過300筆以上股權投資(equity investment),總計獲得的投資金額為16億美元以上。

就獲得的投資筆數而言,以美國地區業者為最多,合計約佔總投資筆數的65%。其次為大陸地區業者,約佔5%。澳洲、加拿大和英國業者各佔4%。法國業者則是佔3%

雖然如無人機飛行與開放平台服務業者3D Robotics、無人機軟硬體系統與服務開發商Airware,以及廢水管理與管道檢測機器人業者RedZone Robotics等美國業者,都是在早期就已投入市場,但這些業者在向外拓展業務時,卻因為各地複雜的監管規定而大受限制。這也促成美國以外地區的無人機業者興起。

CB Insights表示,由2015年初迄今,在美國以外的全球無人機業者中,已共有11個國家的25家業者獲得100萬美元()以上的投資。

其中又以大陸大疆創新於20155月在B輪募資中,獲得美國創投業者Accel Partners投資7,500萬美元,以及大陸昊翔於20158月獲得英特爾(Intel)旗下創投部門Intel Capital6,000萬美元投資最高。

此外,大陸業者亦囊括獲得總投資金額的前三大。分別為大疆創新(1.05億美元)、昊翔(6,000萬美元)與廣州億航(5,285萬美元)

第四與五名則是加拿大業者,分別為小型無人機設計和製造業者Aeryon Labs(4,887萬美元),以及高危險物自動清理智慧型機器人業者Clearpath Robotics(4,079萬美元)

資料顯示,美國地區以外無人機業者在獲得的投資類型上,以種子∕天使或A輪等早期階段投資筆數佔比最高,達75%。而在該階段投資中,又以大陸摺疊式空拍無人機業者零零無限科技所獲得的投資金額為最高,達2,470萬美元。

就地區而言,大陸、加拿大、以色列與英國地區無人機業者獲得的合計投資金額最高。其中大陸業者合計獲得的投資金額約2.62億美元,居其他地區之首。加拿大業者則是以9,000萬美元居次。

CB Insights定義,無人機業者係指,開發無人駕駛航空、水中與陸地交通工具相關科技的軟、硬體業者。科技涵蓋範圍則是包括無人機製造、對無人機蒐集到的資料進行分析,以及其他應用技術。

 

[Home]


2017/08/07 3.4.4. PC停滯怎麼辦? 蘋果調高Mac含金量 [ 電子時報 李立達]

NB2017年有回溫跡象,然要重回過去成長軌跡,是不可能的事。面對PC成長停滯,各品牌廠選擇路徑不同,聯想、惠普(HP)積極爭取全球龍頭寶座,蘋果(Apple)採不同策略,藉由調整產品,提高含金量,以2017年最新財報來看,策略已見成效。

NB2017年上半的表現,優於業界預期,主因短期之內,並無其他更適合的裝置,足以應付消費者工作與學習所需,平板電腦尚難取代PC,包括輸入方式與畫面呈現都不足,光是Excel表,用鍵盤與滑鼠就比觸控好用太多,而當PC老舊,勢必得要更換。

市調研究機構IDC4月發布的報告指出,全球PC正迎來5年來首度的正成長,年增幅度雖然僅0.6%,然卻不像之前預測會下滑1.8%,根據DIGITIMES Research預估,2017NB將結束近5年的衰退,出貨將較前1年增加4.97%

然好光景不會太久,現階段鍵盤與滑鼠是與裝置對話的最佳模式,然隨著大數據分析與AI技術演進,語音輸入介面將會持續精進,從現階段各家搶入智慧語音裝置的態度,就足以窺探到未來NB可能出現的轉變,平板電腦屆時可能會捲土重來,且此次取代NB的力道更強。

在此過渡階段,NB仍然維持一定規模,前幾年的大幅下滑,不會出現,然要NB重回過去20~30年的快速增長,更是強人所難,NB品牌廠深知正在面對產業轉變,一面積極尋求更具發展潛力的產品,一邊在此不上不下的NB市場,採不同策略。

惠普、聯想仍在採用價格戰,企圖搶奪龍頭寶座,市場更傳出,品牌廠為爭取市佔率,結果手中庫存水位高漲,而採用價格戰的結果,也將導致獲利縮水。聯想於20171~3月的最新財報顯示,PC所屬的PCSD事業部門,出貨與營收均較前1年成長,然獲利卻是衰退。

聯想日前發布的財報顯示,20171~3月銷售PC相關產品的PCSD事業部門,出貨達1,440萬台,年增1%,營收達67億美元,較前1年成長4.9%,遠優於整體市場平均表現,然稅前盈餘達2.88億美元,較前1年反而衰退4.7%

蘋果在面對NB市場,衝量並非主要操作策略,否則就不會在新一波的硬體系統更新中,僅在12吋的MacBookMacBook Pro,而不在MacBook Air系列,其中11吋的MacBook Air,更已經不在蘋果的銷售官網出現,等同宣布MacBook Air系列機種即將退役。

蘋果發表首款MacBook Air2008年,堪稱史上最常青且最熱銷的NB機種,據相關供應鏈透露,MacBook Air即使要被蘋果淘汰,然每季的出貨量下滑並不明顯,若蘋果只在意出貨量,大可持續推該機種,或降價銷售,然即使是最低階的MacBook Air,目前定價也在999美元。

蘋果守住1,000美元關卡,持續在其他機款投入新的設計理念,包括更輕薄的MacBook及導入Touch BarMacBook Pro,不論在軸承、電池模組、散熱及鍵盤等零組件,都採用新的設計,在機身週邊的接口,也採最新的Type-CUSB 3.0SD卡接口都不再出現。

也許有消費者質疑,蘋果透過改變週邊裝置的接口設計,藉此搭配銷售連接線等週邊配備,然有別於其他品牌考量此種會引起消費者反彈的設計,對新規格遲滯不前,蘋果更為堅持,且也進一步提高產品單價。蘋果堅持的結果,在最新一季的財報透露出成果。

蘋果執行長Tim Cook指出,Mac銷售量在大陸及日本市場,都達到單季新高,最主要的動能來自新款的MacBook ProiMac,可惜的是,從蘋果財報,看不出Mac個別產品線的銷售量,也看不到其挹注的獲利數字,然從營收來看,仍多少可印證Cook的說法。

蘋果財報顯示,20174~6Mac系列出貨量達429.2萬台,較上1季的419.9萬台,成長2.21%,也較2016年同期的425.2萬台,年增0.94%,上半年總計出貨849.1萬台,較2016年上半的828.6萬台,年增2.47%

財報也顯示,Mac4~6月出貨量雖較上季成長,然營收55.92億美元,卻較上季下滑4.31%,然與2016年相較,Mac營收仍成長6.74%,出貨增幅0.94%,顯示蘋果即使將Mac系列,從中低價位的MacBook Air推進至價格較高的MacBook Pro,消費者仍然買帳。

NB市場不會死,因為時候未到,在此段產品成熟期,將會是停滯或衰退的市場規模,PC品牌廠要積極殺價衝刺市場,而必須忍受獲利縮水,直至對手不支倒地,或採不同模式,以產品設計提高單價與含金量,是各品牌廠的抉擇,以蘋果而言,提高含金量的策略,已經開始展現成效。

[Home]


2017/08/07 3.4.5. 台灣4電競品牌微星當老大 惠普竟不及格 [ 蘋果日報 王郁倫]

LAPTOP》雜誌公布最新2017年電競筆電排名,結果戴爾轉投資的外星人Alienware拿下90分評分奪冠,微星則以85分奪得亞軍,雷蛇Razer81分得季軍,華碩跟宏碁分別以7876分居45名,Origin居第6,技嘉的電競品牌Aorus70分位居第7,聯想67分排第8,惠普竟然不及格以59分位居第9名。

該網站以全方位評比各品牌筆電,從處理器、顯卡、硬碟規格,到機構設計、軟體功能,甚至鍵盤及保修方式等等,總計8個面向:評價、設計、鍵盤、軟體、創新、保固、客製化、顯示器等給予評分,總計滿分100分,總計評價9大品牌。

Alienware以美觀造型及創新度,還有規格配置選擇豐富贏得第一,微星則以產品線豐富,規格強大且機械鍵盤讓人印象深刻,奪得亞軍,Razer贏在時尚的設計跟軟體功能性上。9大品牌台廠奪4名。

微星在軟體及鍵盤、客製化3項奪滿分,雜誌評鑑微星總是率先採用最新技術,產品線極為龐大,創新跟效能度高,更被稱讚是唯一提供免費意外損壞保護的品牌大廠。

華碩排名第4,雜誌評鑑華碩在輝達Max Q或超微的Ryzen處理器導入都相當快,設計鍵盤或螢幕都不錯,但都不是走在最領導地位,該雜誌也評鑑第5名的宏碁強項在採用回應式鍵盤及創新點子(21吋曲面螢幕),但缺點也很明顯,比方保固服務缺乏,且預載軟體並不出色。技嘉的AORUS今年擴大出擊,雜誌認為AORUS造型時尚,彩色螢幕也受好評,但在評鑑的8個項目中沒有特別突出的部分。

[Home]


2017/08/07 3.4.6. 美快閃記憶體高峰會 威剛將展企業級SSD [ 工商時報 涂志豪]

記憶體模組大廠威剛將在本周參加位於美國聖塔克拉拉的國際快閃記憶體指標性盛會-快閃記憶體高峰會(Flash Memory Summit),展出多款支援PCIe傳輸規格新品與完整的記憶體產品線,包括消費型固態硬碟(SSD)、企業級與工業級SSD、嵌入式存儲產品與DDR4記憶體模組。

受惠於記憶體價格依舊強勢,SSD需求回溫,威剛6月合併營收27.54億元,為近41個月的歷史次高,第2季合併營收雖季減2.1%,但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54.8%。累計上半年營收達158.37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增59.4%。

因應最新的產業趨勢與市場需求,威剛此次展出的三大重點為PCIe Gen3x4高速介面、企業級SSD、和抗硫化與耐寬溫支援等。威剛表示,有鑑於PCIe介面SSD的市占率未來2年內將超越SATA規格SSD,且虛擬實境(VR)、電競、物聯網等風潮仍方興未艾,威剛推出了多款PCIe介面SSD,符合NVMe 1.2標準,搭配3D NAND與邁威爾(Marvell)及慧榮控制晶片,具備高相容性與高效能特色。

另外,針對需要大容量與高穩定性的運算設備,如伺服器、資料中心、監控系統等,威剛也展出一系列企業級SSD,不論是SATAPCIe介面都一應俱全。此次還有2款概念性新品亮相,包括8TB大容量的2.5SSD,和採用PCIe介面的U.2 SSD等,滿足企業客戶高容量和高效能的需求。

[Home]


2017/08/07 3.5.1. 大陸多晶矽歲修潮爆料荒 兩岸電池廠產能恐受波及15% [ 電子時報 黃女瑛]

8月大陸料源出乎意料短缺,除料源報價大漲,也帶動供不應求的矽晶圓再跟進。

大陸太陽能多晶矽廠第3季啟動設備歲修潮,卻傳出某大廠因為料源品質突發性問題,因而使實際產出量比預期減少,導致缺料問題火上加油,原本即供不應求的矽晶圓再加上缺料,亦如熱鍋螞蟻急找料,再加上中間商哄抬,料源及矽晶圓報價續漲機率高,恐導致缺料又無力將成本轉嫁下游的部分兩岸電池廠被迫減產15~20%因應。

近期大陸太陽能多晶矽廠啟動歲修潮,卻遇到大廠因為料源品質出現突發問題,因而使產出量頓時大減,導致缺料問題火上加油。下游矽晶圓端因切晶製程更改已使產出減少,使缺貨問題超過一季仍難有解,再加上上游料源突發性短缺,令人急如熱鍋螞蟻。

大陸太陽能廠分析,第3季這波料源歲修潮預估每個月約少5,000多噸的多晶矽供應量,再加上外傳近日某大廠料源的品質出現突發狀況再縮減,估計第3季預估多晶矽總供給量共減少了2萬多噸,相當於減少45億瓦矽晶圓用料,即供給端供料減少近15~20%

由於第3季市況比預期好,除了沒有大陸630(630)系統安裝截止日過往的冷凍潮,大陸部分內需後延至930(930)使需求維持正常溫度,再加美國201調查啟動短期拉貨潮,以及各市場步入安裝旺季,各矽晶圓及電池廠其實接單情況良好,但近期突發性的料源大短缺,讓各路人馬緊急調動各類關係尋料,包括前來台灣搶買矽晶圓。

大陸矽晶圓廠指出,因為料源突發性短缺問題,使得中間商快速哄抬多晶矽價格,即使8月初料源已出乎意料大漲,但續漲的情況恐難避免。也因此,料源課稅率相對較低的韓國料源、歐洲料源等也跟著成為搶手對象,其料源也供不應求。

太陽能廠指出,上游多晶矽及矽晶圓供貨吃緊,且價格飆漲;但同樣接單情況良好的兩岸電池廠就不好受,恐因為爭搶不到充足的矽晶圓,以及沒能力將持續漲價的矽晶圓轉嫁到下游模組端,市場預估恐導致部分電池廠因此而被迫減產,預估8月兩岸減產的幅度約達15~20%

630大陸太陽能系統併網截止日後,大陸多晶矽報價仍微幅成長,大陸媒體引用大陸矽業分會分析師劉晶分析指出,上漲的主因是7月第一周大陸一線大廠洛陽中矽、四川永祥、韓國奧瑟亞(OCI)及韓華都因檢修影響部分料源供應;再者即是大陸外銷量最大的新特能源接單早滿到8月下旬,所以,旺盛需求下導致需多晶矽料出現供應吃緊。太陽能業者指出,當時仍未有料源供應端的突發狀況,目前缺料則更為吃緊。

[Home]


2017/08/07 3.5.2. 上游原材料再吹漲價風 小間距顯示屏及LED照明需求拉升將受考驗 [ 電子時報 韓青秀]

近期上游原材料頻頻喊漲,引起部分LED廠擔心成本壓力上升。

隨著2017年下半傳統旺季將報到,市場需求成長也加速了原材料上漲的壓力。據悉,近期大陸銅箔、塑材、紙板等原材料相繼調漲價格,除了多家大陸PCB廠傳出漲價,LED業者也感受到成本上漲的壓力,大陸LED業者認為,受到供給緊縮政策及下游需求迫切影響,此波原材料漲價趨勢可能將延續至第4季,小間距顯示屏的成本挑戰將加劇,而LED照明出貨即將步入淡季,對於下游拉貨動能將值得關注。

業界指出,受到近來大陸實施供給側改革及環保督察影響,整體上游原材料的貨源偏緊,導致產業鏈下游持續趕補庫存,近期傳出上游原材料廠商接連發出漲價通知,包括銅箔每噸上調人民幣1,000~2,000元,紙板也出現每張上調人民幣10元,塑化報價拉高,包括PEPP等也上調人民幣50~150元等,由於漲聲四起,已有部分LED業者擔心,可能將影響下半年旺季需求拉升的成長力道。

LED導線架廠一詮精密第2季受到市況好轉,加上調整產品組合,本業營業虧損縮小降到約新台幣800萬元,加上業外收益挹注、單季轉虧為盈,合併稅前盈餘新台幣724萬元,不過上半年累計稅前仍有虧損新台幣7,843萬元,每股虧損約新台幣0.38元。一詮表示,近期訂單能見度僅約1個月,預計受到LED及電子產業旺季,第3季營收仍有機會加溫。

一詮也表示,近期關注到大陸原材料成本上漲,尤其是銅價漲價的直接影響性較大,不過短期內對於成本衝擊影響有限,而受到大陸低價競爭影響,導線架近幾季來持續面臨價格壓力,第3季仍可望力守上半年的毛利表現。

台系LED業者指出,從2016年起陸續傳出上游原材料價格上漲,內部也採取因應措施,包括簽定長期合約等,預計此波漲勢可能將影響至年底,估計短期營運成本的影響應有限。

不過大陸業者認為,由於小間距顯示屏在下半年需求持續強勁,多家顯示屏大廠積極跨出海外市場,預計下半年市況仍將熱絡,不過2017年以來小間距顯示屏的同質化競爭日益加劇,隨著上游原材料成本提高,中下游業者壓力將提高,甚至可能引發新一輪市場洗牌衝擊。

據業界統計,近期LED照明封裝元件價格仍維持穩定,雖然第3LED晶粒產能陸續釋放,但是市場需求依然緊俏,維持市場價格相對穩定,尤其是2835封裝規格的價格已經偏低,故降價空間不大,而LEDinside統計7月的LED燈泡價格仍繼續下滑,取代40瓦白熾燈的LED燈泡均價微幅下滑0.9%,而取代60瓦白熾燈的LED燈泡均價則下滑2.8%7.8美元。

儘管上游原材料成本調漲反映至下游供應鏈仍有一段緩衝期,不過LED業者認為,由於下半年LED照明出貨高峰即將進入尾聲,原材料對成本衝擊幅度可望縮減,但客戶拉貨需求也可能出現觀望心態。

[Home]


2017/08/07 3.5.3. 大陸十三五總安裝目標拉升至230GWp 多晶報價續攻 [ 電子時報 黃女瑛]

太陽能產業鏈的變動性大,兩岸攜手的動機已愈來愈小。

大陸近期調整至2020年的十三五目標,由近日大陸國家發改委員會研究員王斯成公布統計的至2,300億瓦(230GWp)被認定可信度最高。大陸供應鏈多晶產品在5月低點反攻後,更受到多方需求刺激報價持續向上。領跑者撥出20%安裝量拉升效率門檻,廣邀各路英雄好漢挑戰。

大陸近期調整至2020年的十三五太陽能安裝目標,但各方說法不一。不過,近日大陸國家發改委員會研究員王斯成參加第十一屆中國新能源國家高峰論壇所出示的最新統計數字被認最具可信度,其預估至2020年大陸太陽能系統累計總安裝量達230GWp

太陽能業者表示,扣除大陸至2016年底累積安裝量達78GWp2017~2020年包含領跑者在內的新增指標達86.5GWp,再者,不受安裝量上限的分布式約40GWp以及扶貧計畫約15GWp,另外,針對安裝量往往難達目標省份設置的集中和分布都不設限的省份總共約有10GWp

其數據依大陸政府先前公布的指標通知為主,再詳細預估分布式、扶貧等。不過,通知中備註的農光互補列入集中式、2017年仍有提前先建部分,還有分布式補助可能下砍等,仍難探知細節,預估都可能成為後續市況變動要素。但,總體來說,大陸十三五目標確定拉升,而且比原本定的105GWp期拉升至150GWp還要來得樂觀。就整體市況來看,大陸內需的拉升,有助於消納仍不斷擴產中的大陸供應鏈產出,也讓其他市場相對減少面對大陸模組低價倒貨的威脅。

受美國201條款調查帶動短期拉貨潮及其他地區正值傳統安裝旺季,還有大陸諸多領跑者系統案後延至930日,使得第3季太陽能整體市況出乎意料的好,尤其多晶太陽能產品從5月低點反轉以來一路拉升,近期多晶矽晶圓更受到切晶製程轉換,影響實際產能產出。

由於大陸對歐、美、韓等祭出料源雙反,使大陸料源報價高於境外,再加上近期上游料源設備歲修因而缺料漲價。但對於以獲取國際料源為主的台系矽晶圓廠反而得以在料源成本相對穩定、矽晶圓售價跟進拉升中受惠。即使台系廠在切晶領域製程轉換較慢,多數拉升晶磚(Brick)銷售比重或銷到海外委外代工切晶,矽晶圓銷售比重下降導致在其營收中無法有效呈現漲價部分。台系矽晶圓廠包括中美晶、綠能、達能、國碩、茂迪、昱晶旗下昱成等。

大陸媒體報導,大陸第三屆領跑者也撥出1.5GWp提升效率安裝門檻,單晶模組要求310瓦、多晶要求295瓦;相較第三屆領跑者平均要求單晶模組295瓦、多晶280瓦高出許多,顯示大陸政府對於更高效產品支持度。

[Home]


Confidentiality Note
本郵件含有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機密資訊、或受法律保護之資料,唯有原發信人指定之收信人得閱讀或使用本郵件之內容。如您並非被指定之收信人,請立即將本郵件及所有附件予以刪除;請勿揭露、儲存或使用本郵件之任何資訊,並請您立即告知原發信人本郵件的傳遞錯誤。謝謝您的合作。
This e-mail transmission and any attachments contain information from Inventec Corporation. The information is confidential and/or privileged and intended to be solely for the use of the individuals or entities named in this e-mail transmission. If you are not the intended recipient, be aware that any disclosure, saving or use of the content of this e-mail transmission and attachments is strictly prohibited. If you have received this email transmission in error, please notify us immediately, and delete the e-mail and attachments. We greatly appreciate your cooperation.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雪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