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04 全球產業資訊

 1要聞

  1.1兩岸

   1.1.1. 國台辦副主任 鄭柵潔接  [經濟日報]
   1.1.2. 台商端午聯誼 出席率聚焦  [經濟日報]

 2財經

  2.1台灣

   2.1.1. 國家投資公司 吳榮義掌舵  [經濟日報]
   2.1.2. 央行強調 新台幣匯率 沒彭淮南底線  [工商時報]

 1展會

  1.1. 昆博會7月登場 助企業拓展商機  [旺報]

 2產業相關

  2.1Cloud Computing

   2.1.1. 軟硬體產學攜手併進 共搶第3波數位時代商機  [電子時報]
   2.1.2. 整合人工智慧 Google翻譯精進  [電子時報]
   2.1.3. 機器學習與人工智慧浪潮襲來 簡立峰提台廠趨勢對應建言  [電子時報]
   2.1.4. 人工智慧翻譯服務正熱 南韓業者搶進  [電子時報]
   2.1.5. Salesforce投入1億美元成立創投 打造Salesforce為中心的新生態  [電子時報]
   2.1.6. 機器學習帶來的變化:機器學習技術愈加普及 將有助於打造生態系統  [電子時報]
   2.1.7. Interpol東南亞9,000台伺服器受惡意軟體感染  [電子時報]
   2.1.8. 機器人在印度: 首台純印度設計製造的工業機器人 印度Tata集團自主開發BRABO  [電子時報]
   2.1.9. 威剛機器人 6月外銷首出貨 董事長陳立白專訪鬆口:擬攜華碩合作  [蘋果日報]
   2.1.10. 科技部搶搭前瞻列車 自建機器人基地  [工商時報]
   2.1.11. 新加坡發展AI 5年砸1.1億美元  [工商時報]

  2.2Smart Mobile

   2.2.1Wearable

    2.2.1.1. 小米手環累計出貨量超過3,000萬 華米將進軍健康醫療領域  [電子時報]
    2.2.1.2. 爭取與科技業策略合作 紡纖廠卡位智慧衣市場  [工商時報]

   2.2.2Tablet

    2.2.2.1. 蘋果挺 IGZO面板出貨大增  [經濟日報]

   2.2.3Smartphone

    2.2.3.1. iPhone銷量減 蘋果財報有憾  [經濟日報]
    2.2.3.2. 華為手機零組件風波延燒 供應鏈上緊發條  [電子時報]
    2.2.3.3. 手機需求2Q要好不易 急單恐要拖到3Q  [電子時報]
    2.2.3.4. 少一位 聯發科Q2反攻缺士氣  [電子時報]
    2.2.3.5. Sony手機事業 轉週邊聯動發展  [電子時報]
    2.2.3.6. 印度手機市佔率遭陸廠快速侵吞 本土製造商籲政府出面  [電子時報]
    2.2.3.7. 大陸手機一哥華為可以向華碩學的事  [電子時報]
    2.2.3.8. iPhone上季銷量竟跌 庫克有怨言 歸咎媒體瞎猜謠言干擾 大中華營收連減5  [蘋果日報]
    2.2.3.9. iPhone大陸賣不動 庫克滅火  [工商時報]
    2.2.3.10. 蘋果在陸踢鐵板 營收大減14.1  [旺報]
    2.2.3.11. 華為手機Q1發貨量 穩居全球前3  [旺報]

  2.3IT Industry

   2.3.1. 工研院資策會軟硬整合 報捷  [經濟日報]
   2.3.2. 矽谷新創公司完成飛天車原型 2017年底開始交貨  [電子時報]

  2.4Personal Computing

   2.4.1. 教育市場競爭白熱化 微軟新筆電再啟攻勢  [電子時報]
   2.4.2. 3D列印試圖走向自動化生產  [電子時報]
   2.4.3. 微軟攻教育市場 Surface Laptop筆電  [工商時報]

   2.5.1. 為實現印度製造計畫 印度加速工廠智慧化轉型  [電子時報]

  2.6Solar(Green Energy)

   2.6.1. 陸衝刺電動車 祭積分交易制  [經濟日報]
   2.6.2. 蘋果、三星躍躍欲試 Micro LED身價水漲船高 台廠技術研發已搶得先機 政府出手關鍵時刻  [電子時報]
   2.6.3. 印度今年太陽能系統新增量衝10GWp 搶全球第三大寶座  [電子時報]
   2.6.4. 太陽能單晶龍頭隆基拋震撼彈 630後單、多晶價差縮至0.15美元  [電子時報]
   2.6.5. 友達擁綠金 太陽能電廠實績豐  [工商時報]

[Home]


2017/05/04 1.1.1. 國台辦副主任 鄭柵潔接 [ 經濟日報 林庭瑤]

大陸國家能源局副局長鄭柵潔正式調任國台辦副主任,在國台辦三位副主任中排名第二,在陳元豐之後,可能接替已屆齡的李亞飛。在國台辦官網副主任一欄中已無李亞飛名字。祖籍福建省漳州市的鄭柵潔說著流利閩南語,長期在閩從事經濟工作,是典型的財經型官員。

香港大公報報導,據不成文規定,國台辦一般會有一名副主任出身福建,既熟悉台灣,又會說閩南語,此前鄭立中、龔清概均為如此。但與鄭立中、龔清概直接從福建任上調到國台辦不同,鄭柵潔在京工作已近兩年,對北京中央事務較為熟悉。

國台辦的領導架構一般為一正四副,龔清概因涉賄中箭落馬被判15年徒刑,國台辦剩下三名副主任,依排名為陳元豐、李亞飛、龍明彪。自2013年鄭立中卸下職務後,國台辦常務副主任懸缺至今,此職位是否派任,又由誰來接,還有待觀察。

大公報報導,鄭柵潔為人隨和,工作親力親為,雖長期從事經濟工作,但也具豐富的對台工作經驗。特別是鄭在福建省發改委主任及福建省副省長任內,積極推動福建自貿區建設,力求充分發揮福建對台優勢,推動閩台之間投資貿易自由化和資金人員往來便利化進程。

鄭柵潔於1961年出生,福建漳州人,擁有工商管理碩士學歷及高級工程師資格。歷任中共廈門市湖里區委副書記、副區長、區長等職。


國台辦副主任鄭柵潔 (網路照片)

[Home]


2017/05/04 1.1.2. 台商端午聯誼 出席率聚焦 [ 經濟日報 郭玫君]

海基會預計31日在桃園舉辦大陸台商舉辦端午聯誼活動,適逢蔡政府執政滿周年,兩岸官方互動仍陷低迷,屆時台商出席情況,將是檢驗台商對蔡政府信心的重要指標。

海基會發言人李麗珍昨(3)日表示,近期已發函邀請台商,還未電話聯繫,尚未知台商出席情況;至於是否邀請總統蔡英文,仍在請示、安排中。

海基會副董事長柯承亨前天拜會桃園市長鄭文燦,洽談台商端午聯誼活動事宜。李麗珍說,這次活動規模較大、形式更多元,包含參訪、座談、晚宴等。由於不少台商有回台投資意願,她說,也希望台商利用這次機會,了解桃園投資環境。

李麗珍說,考量台商在三節期間不一定有長假,從上次春節聯誼到這次端午聯誼期間,海基會都會趁台商回台時、分批安排座談,藉此了解台商在大陸投資面臨的問題,及需政府協助事項。

不少台商反映大陸稅制等經營新規定,希望海基會多收集資訊,或請專家提供專業意見。

也有台商表示想了解台灣投資機會,有意回台者包含大型台商及中小企業,但優惠措施是否足夠,仍是吸引回台投資的重點,海基會希望多替中小企業發聲,爭取更好條件。

[Home]


2017/05/04 2.1.1. 國家投資公司 吳榮義掌舵 [ 經濟日報 邱金蘭]

行政院長林全昨(3)日拍板國家級投資公司經營團隊,董事長為前副閣揆吳榮義、總經理為亞洲矽谷執行中心投資長翁嘉盛,5月底前成立籌備處並向外募資,初步鎖定聯發科、研華、華碩及緯創等民間企業。

國發會昨天傍晚向林全報告國家級投資公司及經營團隊籌組情況,林全拍板後,也宣告國家級投資公司5月底前正式啟動,林全並指示,未來基金的籌募要讓民間力量活絡起來。

根據規劃,國家級投資公司的籌設,將先成立專業投資管理公司,再由管理公司籌募創新產業投資基金,管理公司也就是國家級投資公司,初期資本額約2.5億元,將維持民營型態。

國發會副主委龔明鑫表示,國發基金的持股比率不會超過40%,民間出資60%,讓民間力量充分發揮,民間企業也都很有意願。對於院長指示讓民間力量活絡起來,未來國發基金會否降低出資比率?龔明鑫表示,要看未來資金籌募情況。

國家級投資公司籌備處預計5月底前成立,並展開對外募資行動,初步鎖定包括聯發科、研華、華碩、緯創、英業達及宏碁等民間企業。官員表示,將在籌備處成立後,正式拜訪這些民間企業,進行募資。至於泛公股事業部分,官員表示,不會為了資金而邀請,會以與「五加二」產業相關的事業有關者為主,例如想發展物聯網的中華電信等,其餘還包括中鋼、耀華玻璃及兆豐金等,都是考慮的對象。

國家級投資公司規劃下設三個創新產業投資基金,規模合計百億元,以投資五加二產業為主軸,帶動經濟成長新動能。民間股東部分也會有部分持股,保留給未來參與創新產業投資基金投資的民間企業。

兩檔基金 年底募集完成

國家級投資公司5月底將啟動,初步規劃籌募三檔創新產業投資基金,第一檔鎖定物聯網及IT,規模約20億到30億元,第二檔則聚焦生技醫藥,兩檔都將在年底前募集完成。

國家級投資公司的籌設,將先成立專業投資管理公司,再由管理公司籌募創新產業投資基金,規劃設三個基金,初期規模合計約100億元。主要以投資五加二產業(生技醫藥、物聯網、智慧機械、國防產業、綠能、新農業及循環經濟)為主,未來若有需要可以再擴大募集規模。

官員表示,這三檔基金,初步規劃包括第一檔是物聯網及ITIT部分就包括物聯網、智慧機械等,規模約20億到30億元,大約募到一半以上資金就可啟動投資;第二檔是生技醫藥,規模20億到40億元;第三檔是國防產業與綠能產業及其他五加二產業,規模20億到40億元。依國發會規劃,第一檔及第二檔,可望在今年底前募集完成。100億元資金來源,同樣鎖定國內民間企業,及跟五加二產業相關的泛公股事業挹注。

對於外界質疑的國家級投資公司跟現在的國發基金操作有何不同?國發會高層表示,國發基金是公務機關,國家級投資公司是設立基金,操作更有彈性。以往國發基金較偏向被動投資,需要資金者找上門,國家級投資公司則會主動出擊,落實國家產業發展政策。

 

[Home]


2017/05/04 2.1.2. 央行強調 新台幣匯率 沒彭淮南底線 [ 工商時報 彭禎伶、魏喬怡、呂清郎、林淑惠]

新台幣兌美元升值是否有30元的「彭淮南底線」?中央銀行副總裁楊金龍3日在立法院財委會表示,絕對沒有所謂底線價格,新台幣匯率是由市場供需決定,央行希望儘可能維持動態穩定,有利廠商報價,也有助投資者、外資的投資決定。

楊金龍也提醒,長期來看,廠商除了對匯率波動應採取必要的避險外,也應提升產品競爭力,價格只是競爭力的一部分,但若廠商只靠價格競爭,恐會被市場淘汰。

立委賴士葆在質詢時詢問新台幣匯率究竟有無央行總裁彭淮南底線,即30元附近會有阻擋?楊金龍表示:「絕對沒有」,強調新台幣匯率完全由市場供需決定,因為歐元區及日本都實施寬鬆貨幣政策,再加上北韓、敘利亞情勢緊張,這些因素都造成資金的移動,進而影響各國貨幣匯率。

楊金龍指出,這段期間因為國際資金流動,許多貨幣都對美元升值,特別是歐元、日元,今年以來有時新台幣升值較多,有時是韓元、日元,新台幣並沒有獨強。

但他說,人民幣走勢相對特別,主要是2014年大陸匯改以來,加上經濟等相關政策重新調整,造成大陸資金外流比投資流入金額多,導致人民幣貶值,且2015年到2016年大陸外匯存底也減少許多。

立委林德福也詢問是不是新台幣兌美元一觸及29.9元價位,央行就會搬出美元買盤?楊金龍也表示,新台幣升值達一定程度,市場就會覺得美元太便宜,進場買美元,這是供需原理,所謂央行搬出美元買盤「完全是傳聞」,不是事實。

楊金龍指出,若與去年底新台幣匯率相較,今年以來新台幣已對美元升值逾7%。賴士葆則質疑台灣有多少進出口廠商利潤率有7%以上?楊金龍回應,廠商應對匯率進行避險措施,不要只靠價格來競爭,但短期央行仍是希望新台幣匯率能維持動態穩定,有利廠商報價及投資人來台的投資決策。

新台幣三度 守住30元大關

台股再攻萬點,外資昨(3)日上午匯入,激勵新台幣開盤後震盪走高,三度闖過30元大關,盤中最高上漲1.22角至29.94元,但隨後進口商及散戶照例進場撿便宜,使得升勢快速收斂,新台幣收在30.027元,貶值1分,總成交量11.95億美元,仍守穩30元價位。

外匯交易員指出,台股攻萬點,新台幣也衝30元大關,但雙雙顯現近關情怯,雖然外資連8個交易日買超台股逾540億元,但就差那麼一步,新台幣也三度測試2字頭無法站穩,主要亞幣雖是升多貶少,但漲跌幅不大,應是觀望美國聯準會(Fed)利率會議結論。

根據匯銀統計,主要亞幣以馬元升值0.28%較多,其次是泰銖小漲0.1%,人民幣、印尼盾、星元僅上揚0.010.07%;其他菲律賓披索及日圓均微貶0.01%,新台幣也小跌0.03%,韓元貶幅0.12%。

外匯交易員表示,外資4月底以來在北韓地緣政治風險衝擊下,部份撤出韓股並轉進加碼台股,一來一往短短不到兩周,新台幣對美元升值幅度,從落後韓元反轉大幅領先。

統計至昨日止,今年來新台幣及韓元升值幅度各為7.34%及6.7%,差距漸行漸遠,無怪乎近日「升太多」的聲音不絕於耳,但老大(央行)仍維持尾盤不做調節。

外匯交易員強調,其實北韓情勢雖暫解,但Fed這次會後是否維持3月中的鴿派論調,或改放出老鷹,還有法國大選第2輪投票及英國脫歐等,基本上變數仍多,外資也在等結果,因此反應在近期量能多偏低,「他們(外資)也是要調整一下部位」,外資接下來動向,為新台幣後勢主要指引。

徐旭東:台幣別升破30元較好

新台幣匯率「升升不息」,對國內以外銷為主的企業營運壓力暴增!遠東集團董事長徐旭東昨(3)日表示,新台幣升值代表國家競爭力強,但升值幅度太大,將影響產業出口競爭力,「很麻煩」。他說,目前已經(升得)差不多了,希望新台幣兌美元不要升破30元比較好。

徐旭東昨(3)日出席遠見雜誌「企業社會責任大調查」頒獎典禮的會後,針對媒體提問做了上述表示。

徐旭東說,新台幣升值過多,影響台灣的出口競爭力,但又得面對美國「觀察」台灣政府是否介入干預匯率,實在是一件很有挑戰的議題。

另外,行政院環保署預告,擬對位於特定環境敏感區位上的礦權展限、納入實施環評對象。徐旭東認為,基本上,業者都會尊重環評,但政策仍宜兼顧經濟、社會問題,三者都要兼顧才行,只照顧到環評,所有廠都關掉,也不對。

近來各界對於前瞻基礎建設以及年金改革諸多反對聲浪,徐旭東說,這是台灣民主得太過頭了,大家都想表達一點意見,而他則是持續對蔡英文總統有信心。

徐旭東強調,畢竟蔡英文是總統,要帶領台灣,而且她很努力,每天都邀集各行各業召開四小時的聯繫會,「這很不簡單」,因此「必須有信心才行」。

他建議各界冷靜下來,有秩序有系統的談,年金問題也是,得有技巧的協商,遲早還是要解決這個問題。

[Home]


2017/05/04 1.1. 昆博會7月登場 助企業拓展商機 [ 旺報 林嘉瑋]

由電電公會主辦之第八屆「昆山電子電機暨設備博覽會」及「昆山智能自動化及機器人博覽會」,將於71114日在江蘇省昆山-花橋國際博覽中心盛大展出。

本屆共規劃6大展區—「消費電子及智慧生活區」、「資通訊及雲端應用區」、「電子零組件區」、「創客區」等,已報名的企業包括:友嘉、正崴、大同、恒亞、台灣氣立等,展覽期間還有豐富周邊活動,包含13大主題館與4大專業論壇。

論壇深化兩岸產業合作目標:打造合作轉型升級、中小企業創新合作模式示範平台;內容從國際發展趨勢、產業環境變遷、政府政策方向、企業發展需求等方面思考。詳情請上官網:http://www.cefks.com。昆博會承辦人:電電公會 曾麗華 02-87926666 #253

[Home]


2017/05/04 2.1.1. 軟硬體產學攜手併進 共搶第3波數位時代商機 [ 電子時報 杜念魯]

友嘉集團工業4.0事業部總經理馬仁宏表示,過去友嘉賣機器,都是一台一台賣;未來要以輸出智慧工廠的完整服務為目標。

怎樣藉由軟硬整合的方式,強化台灣業者在今後創新經濟時代中的競爭力,已是台灣業者目前在發展上最重要的課題之一。為了彰顯協助產業發展的角色與定位,工研院與資策會兩大法人機構3日攜手舉辦軟硬整合,產業創新記者會。發表由工研院及資策會攜手在智慧製造、智慧商務、新農業等多項技術合作成果及未來合作規劃,並邀請到研華董事長劉克振、友嘉集團工業4.0事業部總經理馬仁宏、日月光資深副總經理周光春等業者參與座談,分享產業面臨智慧化時代的挑戰、以及與工研院及資策會進行創新合作的經驗。

與會的經濟部長李世光致詞時表示,現階段政府積極推行5+2產業創新計畫,唯有透過軟硬整合平台,打造跨法人、跨領域的協作網絡,才能帶動產業創新與經濟成長。工研院與資策會建立了法人間軟硬整合、互利互補的良好典範,不但為產業躍升注入創新的動能,更扮演提升國家競爭力的堅實後盾。同時,期許未來能激發更多法人之間跨領域合作的成功案例,創造產業新價值,才能將生產力轉化為國家競爭力,為國家奠定下一波經濟發展基石。

工研院院長、同時也是資策會執行長劉仲明則表示,科技創新是帶動經濟成長的主要驅動力,也是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面對全球從ICT跨入系統時代,包括物聯網(IoT)、區塊鏈(Blocking chain)等新技術,提高了創新服務的門檻,資策會在系統整合上有很多的經驗,與工研院深化的技術結合起來,以智慧化系統建置作為努力的目標。當整個台灣產業在推動軟硬整合面對各種問題時,法人的優勢與責任,就是作為在政策形成前先試先行,工研院與資策會這段時間的合作,很大的責任就是要建立一個合作的機制與方法,透過軟硬整合,讓軟體來加值硬體變成服務走到全世界,這是工研院與資策會努力的方向。

劉克振指出,IoT、雲服務、大數據(Big Data)將促成傳統產業重大革新,也因而使得專注於垂直產業應用的雲服務系統整合商,有巨大成長的機會。而近期研華不論是與資策會所合作的IoT PaaS平台運營技術或是與工研院共同育成IoT系統整合商,即是實踐全聯網世代到來的第一步。為加速第三波數位革命的成形,期望政府、法人及民間企業擺脫過去包袱,能夠共同投資、育成有遠見的系統整合的新創公司,以攜手合作重新組合新的生態鏈、訂定全新政策與產業規則,加速將雲服務、大數據平台發展至簡單易用的普及化狀態,進而奠定並強化台灣產業於全聯網世代的地位。

馬仁宏表示,友嘉與工研院、資策會已啟動三項軟硬整合、智能化合作,現在已申請到歐盟計畫;第2個則是合作IOT聯網平台,將工具機、機器人設備連網,建立標準化工程;第3個是和工研院合作人工智慧3D視覺技術。馬仁宏指出,過去友嘉賣機器,都是一台一台賣;未來則是要以成為輸出智慧工廠的完整服務供應商為目標。

周光春則認為,企業要競爭,勢必要走在前面,現在有工研院和資策會以軟硬整合實力協助產業,不但可以為業者簡化時間和增加能力,也讓企業不斷往前進,將低價值工作轉成高價值工作。以日月光為例,封測產業裡的黏晶製程,透過與資策會合作,將機器資料進行即時分析,提升黏晶製程3%的效率,對封測產業有很顯著的效率提升。

除了業者分享合作經驗外,現場並展示智慧製造、智慧商務及智慧農業等3項主軸,共12件前瞻智慧技術成果,充分展現了工研院、資策會及業界,共同攜手促進台灣產業升級的決心。

[Home]


2017/05/04 2.1.2. 整合人工智慧 Google翻譯精進 [ 電子時報 王君毅]

台灣成為Google翻譯使用成長率最快速的地區之一。

Google翻譯導入神經機器翻譯技術(Neural Machine Translation)後,整體翻譯品質已因此大幅提升,另在目前以此新演算法開發的Google翻譯已支援41種語言組,當中值得注意的是,台灣除是Google Play全球營收貢獻前五大的地區外,另在Google翻譯使用方面,台灣也是使用年成長率最快速的地區。

Google翻譯已為全球最大的翻譯工具平台,產品經理Julie Cattiau表示,目前全球有超過50%的網頁使用英文,但全球僅有20%的人口數以英文為母語,其次分別為中文、俄文、德文、西班牙文與日文,因此,Google翻譯推出後,目前有近92%的流量來自美國以外的地區,其中Google翻譯目前來自巴西的使用者則最多。

當中台灣市場方面,目前是Google翻譯使用成長最快的地區,其中透過Android終端使用Google翻譯的使用者年成長率達2倍之多,而iOS終端年成長率則達近60%

他指出,據統計,目前Google翻譯已支援全球近103種語言使用,當中包含93種手寫輸入語言詞組,另相機翻譯功能則支援全球31種語言,離線翻譯則支援全球52種語言。而目前Google翻譯全球每月的使用者已超過5億人次,每秒在全球並完成約近1,000億個字詞翻譯;對應需求與為提升使用便利性,目前Google翻譯已整合Google旗下其他諸如GmailYoutube、搜尋引擎等應用,且Google並透過網路上超過巨量人工翻譯文件,導入神經機器翻譯技術,建構出大型統計機器翻譯模型,藉由此端對端的模型建立,能讓Google翻譯因此更精準且自然地進行運作。

他並指出,翻譯模型並非自然形成,而是需要大量模型學習訓練,且目前平均每個模型訓練時間約達23周左右。另相較於過往的語言翻譯方式,神經機器翻譯系統不針對片段式的翻譯進行操作,而是轉以句子翻譯的方式進行,並透過更多層的神經元(Neuron)的深度神經網路,讓系統學習識別句子中的模式與結構,藉此讓翻譯出的語法能更貼近日常談話且更易於閱讀。

他並表示,翻譯平台導入神經機器翻譯系統後,已讓整體翻譯的品質更大幅提升,且替翻譯系統締造新的里程碑,而2015年起GoogleTensorflow為核心開始執行Google翻譯的優化作業,截至20174月,導入神經機器翻譯系統已有包括中英、英泰、英日、英法等41種語言組合上線,進度超出市場預期,後續支援的翻譯語言數也將持續增加。

另在口頭即時翻譯方面,他則表示,目前Google同樣有組團隊投入快速語音辨識技術開發,後續文字翻譯與口頭即時翻譯部門也會進一步攜手,藉此讓口頭即時翻譯的品質與速度更趨完善。

[Home]


2017/05/04 2.1.3. 機器學習與人工智慧浪潮襲來 簡立峰提台廠趨勢對應建言 [ 電子時報 王君毅]

Google台灣董事總經理簡立峰表示,Google23年前提出Mobile First的概念,強調消費者第一次上網經驗主要將轉透過智慧型手機而得後,隨著科技快速演進,Google認為今後整體產業的發展範疇也將由Mobile First轉朝人工智慧第一(AI First)的方向推進,且對台廠而言,若能搭上人工智慧與機器學習的發展浪頭,進一步將軟硬體加以整合,將有利後續台整體產業的發展。

簡立峰表示,人工智慧並非新概念,近年諸如運用機器學習攔截垃圾郵件、機器翻譯、語音辨識、圖像辨識等應用,均屬人工智慧的應用範圍,然近年人工智慧在台引起相當注意,或與先前AlphaGo打敗圍棋選手一事有關,而此也凸顯今日人工智慧的發展層次已達過去難想像的境界。而人工智慧為何對整體科技業的影響如此巨大?簡立峰認為主要與人工智慧技術導入深度學習技術,在演算法上有所突破有關。

至於對台灣在人工智慧與機器學習上的發展議題,簡立峰表示,台灣在半導體、IC設計、IC通路等領域握有相當強勁的能耐,同時在軟體人才上也同樣擁有豐沛的資源,但過往兩者整合發展的態勢較不明顯,舉例來說,過去IC設計、半導體結合辦公室自動化、網路的發展,關聯性即相當低。

然對應人工智慧與機器學習的發展趨勢,已帶給台灣產業更好軟硬整合的新契機出現,台廠或可把握相關商機。他指出,以指紋辨識產業為例,雖然台灣在指紋辨識領域已有相當好的出貨成績交出,但若與他國業者比較,台廠並非賣得最好,市場也非台灣業者獨佔,目前在相關技術應用開發上也並非最強;但也因擁有完整的半導體供應鏈與人才、先進製程的生產製造與通路體系,讓台廠有機會因此將指紋辨識應用與手機平台緊密結合,同時把指紋辨識IC化作得最徹底。

他認為,若把指紋辨識當成人工智慧應用的一環,那麼除此之外,諸如聲音辨識、圖像辨識、汽車電腦的視覺判讀等領域,台廠將仍有相當的發展空間與機會存在,也是台灣產業可進一步將軟硬體無縫銜接的機會點,並因此確立台廠在人工智慧發展中能處的產業位置。

不過他也提出但書,指出人工智慧雖夯,但並非所有產業均適合台廠跨入。他再以指紋辨識應用為例指出,雖然台灣在指紋辨識IC化發展握有優勢,但由於台灣缺乏巨量的採樣環境,此在手機前段應用的資料量也無法取得,讓台灣業者欲在此領域有深一層的發展有其先天限制,但反觀圖像辨識、地形地貌辨識等應用,由於網路可取得的圖像資料量眾多,而地形地貌可透過衛星資料取得,如此就相對較適合台灣產業發展。

換言之,在缺乏具體數據資料,同時缺乏終端服務與消費者資料的應用方面,台廠欲投入發展恐相對吃力,但藉由公開資料即可取得大數據(Big Data)的相關應用,相信台廠即有相當的機會,且其在以指紋辨識為例,指出目前其多數專利多集中在以色列業者手上,但台廠可以自身半島的優勢與以色列廠家完美結合,透過合作方式營運,相信將有利雙方共同發展。

[Home]


2017/05/04 2.1.4. 人工智慧翻譯服務正熱 南韓業者搶進 [ 電子時報 張殷綺]

微軟透過自己的智慧翻譯平台,像是Microsoft TranslatorSkype Translator切入人工智慧翻譯服務市場。

人工智慧的崛起,正在顛覆整個翻譯產業,多家科技公司包括NaverGoogle在內,都希望在人工智慧語言翻譯市場取得領先。

Korea Times報導,微軟(Microsoft)的翻譯事業較鮮為人知,不過他們也透過自己的智慧翻譯平台,像是Microsoft TranslatorSkype Translator切入市場;目前Skype網路電話服務的使用者可以即時看到翻譯好的文句。該服務包括9種語言,包括英文、西班牙文、中文和德文。公司即將推出韓文服務。

這些跨國軟體公司是否能用翻譯服務創造營收,目前仍有待觀察;目前NaverGoogle正透過神經機器翻譯(Neural Machine TranslationNMT)服務來擴大用戶量,並藉此提升翻譯的精準度。

NaverNMT翻譯軟體Papago20168月領先推出,而Google也在11月推出升級版Google Translation服務。

Naver發言人表示,Papago已經達到60%左右準確率,比傳統統計機器翻譯(Statistical Machine TranslationSMT)服務的30%顯著成長。NMTSMT的一個顯著差異在於,NMT會隨著資料量增加而持續提升準確度;Naver希望到2019年時能將準確度提升到80%

Naver主管指出,他們與GS Retail、首爾都會警察廳和現代百貨公司合作,希望擴大其應用領域。Papago目前有6種語言,包括韓語、英語和中文,其中他們主要聚焦於韓語和英語的翻譯。

另一家南韓軟體公司Hancom也希望藉由其GenieTalk翻譯服務來創造營收。GenieTalk結合了NMT和規則法機器翻譯(Rule-based Machine Translation),用混和式翻譯服務來產生更精確的翻譯結果。

Hancom表示,目前他們提供7種語言翻譯,包括英語、中文、西班牙文和韓文。該服務已經被指定為2018年平昌冬季奧運的官方翻譯軟體,公司希望藉此提升其全球知名度。

Hancom表示,GenieTalk機器人可以為外國訪客帶來滿意的服務,讓他們感覺就像與一般人對話一樣。

[Home]


2017/05/04 2.1.5. Salesforce投入1億美元成立創投 打造Salesforce為中心的新生態 [ 電子時報 楊步偉]

CRM軟體開發商Salesforce旗下創投業者Salesforce Ventures201752日將在2017~2019年之間斥資1億美元成立「Salesforce平台基金」(Salesforce Platform Fund),對此Salesforce Ventures執行副總John Somorjai指出,成立新基金的目的是投資前景看好的新創公司,以集結合作夥伴,打造以Salesforce為中心的生態環境(ecosystem)

據華爾街日報(WSJ)報導,各家業者成立投資新創公司的創投基金理由各異。Salesforce、手機晶片龍頭高通(Qualcomm)和軟體龍頭微軟(Microsoft)成立創投基金的目的以求策略性成長。半導體巨擘英特爾(Intel)旗下的英特爾資本(Intel Capital)Alphabet的創投公司GV成立創投基金的主要目的則是推升投資報酬率。此外,波音(Boeing)、家樂氏(Kellogg)和金寶湯(Campbell Soup)等老牌業者也紛紛成立創投基金以在技術轉型的浪潮中保持競爭力。

Salesforce之前的投資案包括網路儲存業者Box、文件分享新創公司DocuSign和溝通軟體業者Twilio等等。這些被Salesforce青睞的公司都有一項共同點,就是都採用Salesforce的雲端運算平台。此外,從2009年至今,Salesforce入股了近200家公司,其中50家都已經被購併,約有8家掛牌上市。

John Somorjai進一步解釋,Salesforce只投資已經有客戶的公司,每次投資的資金大約在25~1,000萬美元之間。Salesforce通常會入股10%,不過不會要求獲得董事席位。Salesforces之前的創投基金入股的標的,包括行動技術、歐洲新創公司,以及核心業務為軟體開發平台的公司。

Salesforce Venture並未揭露其投資報酬率,不過根據其上繳監管機構的文件指出,截至2017131日,其投資標的的公平價值大約為7.58億美元,未實現利益則包括2.32億美元。

Salesforce新成立的「Salesforce平台基金」在2017~2019年的資金規模將達到1億美元,並著眼為Salesforce提供成長動能的標的。例如,由於Salesforce正在將人工智慧(AI)整合至其服務中,因此「Salesforce平台基金」的創投基金對入股相關領域公司的興趣也將較為濃厚。

[Home]


2017/05/04 2.1.6. 機器學習帶來的變化:機器學習技術愈加普及 將有助於打造生態系統 [ 電子時報 莊瑞萌]

機器學習技術普及後,可讓開發人員發展資源擴大,成本獲得降低。

隨著機器學習(ML)技術愈來愈普及後,學界與產業界人士認為,其發展也將讓數據、基礎建設及人才培訓得以更加健全發展,有利於形成生態系統,而且這項高科技創新將為各產業帶來立即改變,其未來發展結果也將無可限量。

美國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Wharton School of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教授Kartik HosanagarGoogle產品經理Apoorv Saxena稍早撰文指出,GoogleCloudNext上宣布收購Kaggle後,正是凸顯業界對機器學習興趣漸濃的寫照。而且收購Kaggle不只讓Google取得大量數據科學家人才,也得以擁有幫助訓練下一代機器學習演算法的大型資料組。

雖然機器學習演算法可解決愈來愈大及更複雜問題,例如語言翻譯與影像理解,但隨之而來是需要大量的數據。不過,以市場角度開放外界取得數據與演算法,則可降低進入門檻並帶來新的人工智慧(AI)應用大爆發。

回顧2015年,當時只有Google、亞馬遜(Amazon)與蘋果(Apple)等公司可取得訓練複雜AI演算法的大量數據與演算資源,小型新創公司與個人根本無法取得進而打入市場,但如今情況已經改變,隨著機器學習普及,讓個人與新創公司都有機會發揮夢想。

另外,市場也在試圖推動機器學習標準化以及提升存取各種機器學習層的容易度,其中涉及範圍包括專屬晶片、可擴充運算平台、軟體架構、工具與演算法。

首先在專屬晶片部分上,複雜機器學習演算法需要龐大運算能力,才能訓練模型以及進行即時採用。有別於使用一般的處理器,目前外界已鎖定在打造針對機器學習任務的客製專屬硬體。自從GoogleTensor Processing Unit (TPU)NVIDIADGX-1推出後,外界已可取得機器學習專屬強大硬體。

第二在可擴充運算平台上,即使有了專屬處理器,但並非代表所有業者都能擁有資金與技術管理大型運算平台來定期執行先進機器學習。所幸亞馬遜Amazon Web Services (AWS)Google Cloud Platform與微軟(Microsoft) Azure等公有雲服務可提供協助,使開發人員可擴充基礎建設,讓AWS效率最大化並節省設置成本。

第三則是開源深度學習軟體架構。目前廣泛採用深度學習所遭遇的主要問題在於存在不同軟體架構,不過,大型公司已開始針對核心深度學習架構開源並試圖推動某種標準化。

自從iOSAndroid生態系統出現後,開發行動應用程式(App)成本下降,若工具與平台標準化後,代表機器學習將更容易存取。目前主要開源架構包括Google TensorFlow、亞馬遜MXNetFacebookTorch

第四則是讓開發人員便利使用的工具。讓機器學習普及的最後一步是為一般個人開發簡易架構。例如微軟Azure ML Studio透過簡單圖形介面可提供外界存取複雜深度學習模型,亞馬遜與Google也在自家雲端平台推出類似軟體。

第五則是打造機器學習演算法與資料組市集。評論指出,目前外界不僅需要隨選基礎建設以便打造與執行機器學習演算法,也必須推出演算法的市集。例如Algorithmia市集可讓外界可下載所需演算法,諸如Kaggle等網站也提供龐大資料組以便訓練演算法。

評論指出,上述發展代表機器學習將不再受限於大學實驗室或企業研究中心只能取得。回顧1990年代中期,網頁開發只能由專家並只有擁有龐大資源企業才能取得,目前隨著WordPressMediumShopify等簡單工具問世,任何人已可開發網頁,同樣機器學習普及後,也將帶來類似影響。

除此之外,由數據、演算法與運算基礎建設市集組成的生態系統,將讓開發人員更容易學習到機器學習技術,其結果將讓訓練與聘僱人才的成本降低,對於氣候預測、疾病診斷、藥物發現與金融風險評估等領域將帶來莫大影響。

如同雲端運算帶來新創公司大爆發,機器學習平台的出現也將驅動下一代消費性與企業工具,而且機器學習持續普及後將可能帶給外界許多智慧軟體與裝置的出現。

機器學習提升數位行銷效果 將更精確預測受眾偏好

隨著電腦運算能力與容量大幅進步以及數據大量產生後,評論認為,廣告業者若及時引進機器學習(ML),將可更準確預測個別用戶偏好,並據以提供適當廣告內容,從中減少耗時與不必要的人力分析過程。

Adotas報導,目前許多廣告業者仍採用所謂「觸及範圍與頻率」(Reach and Frequency)方法,也就是一再向每個人廣播同樣訊息,結果導致消費者厭煩而設法封鎖廣告。

部分業者之所以仍採用此方法,主要是受到電視與印刷媒體廣告思維影響,無法正視數位廣告可帶來一對一與消費者溝通的契機,其他原因則是認為要執行後者的難度相當高。

程式化媒體採購平台就如同大型揚聲器配上糟糕的音樂,負責廣告的創意與訊息端一旦無從施力,就等同音樂本身品質無法提升,卻只是一味將該音樂音量放大。

評論認為,在廣告裡,欲設計與傳播適合個別用戶的相關與精準訊息確有難度,因此,目前可將電腦程式化各種可能情境。

例如消費者瀏覽戶外產品時,若時間剛好是週末而且預報下雨,透過上述條件以及知道該消費者喜愛戶外活動,廣告商便可提供鞋子並在當中提及在雨中健行的相關訊息。

另一例子就是當週間預報天晴時,廣告商便可提供民眾在溫暖氣候戶外慢跑的不同產品與訊息。

雖然要判斷民眾行為與其前後關係、再給予客製化訊息耗時且成本高,但此時便可讓機器學習派上用場,藉由持續從大量數據學習,機器學習演算法可接近模仿人腦運作。而且當電腦被給予大量數據以及讓演算法接觸到本身產生的錯誤時,機器學習就能發揮最大功效。

換言之,就是開發1個機器學習訓練模型,一旦使用足夠大量數據組後,模型會愈加準確,甚至超越人腦的能力。

機器學習演算法可讓行銷者處理大量消費者數據,並從中學習及預測最佳產品、訊息以及提供內容的時間點,帶來更好的客戶互動率。除此之外,隨著雲端運算的能力、便宜硬體與大量記憶體出現,機器學習的領域持續擴大。

長期以來,行銷商便習慣將用戶區分成廣告受眾群,但問題在於受眾仍相當廣,依舊擺脫不了重複一體適用的行銷思維。雖然要確認個別用戶,例如母親的偏好以及其可能有所反應的東西有其困難,但機器學習演算法具備處理大量數據潛力,可發現不同民眾之間細微的差異,就像臉部辨識利用分群來打造微受眾一樣。

若機器學習可辨識微受眾並進一步發現其偏好與習慣,一旦再加上結合機器學習可判斷能引起用戶興趣的訊息的能力,其帶來結果將如虎添翼。

日前Jivox IQ推出Neuron機器學習演算法並勝過消費品產業品牌經理後,讓外界一窺機器學習在數位行銷的力量。評論認為,當機器愈有智慧,將可為行銷者節省愈多分析成堆數據與報告的精力,轉向去思考創意策略與了解消費者行為。

[Home]


2017/05/04 2.1.7. Interpol:東南亞9,000台伺服器受惡意軟體感染 [ 電子時報 李佳榕]

東南亞區有多達將近9,000台伺服器以及270間網站曾受到惡意軟體攻擊。

國際刑警組織(Interpol)日前宣布,在反網路犯罪行動調查中發現東南亞國協(ASEAN)地區有多達將近9,000台伺服器以及270間網站受到惡意軟體攻擊,其中更有含有公民個人資料的政府網站遭到攻擊,恐怕有資料外洩危險。

為預防資安漏洞,Interpol7個東南亞國家聯合發起打擊網路犯罪行動;調查顯示 被感染的伺服器中有多種惡意軟體,攻擊目的也有所不同,像是勒索軟體(ransomware)、發起分散式阻斷服務 (DDoS) 攻擊、發送垃圾電子郵件,以及專門攻擊金融機構的惡意軟體。其中又以DDoS攻擊最為常見,其目的在於關閉、中斷網路及網站,使目標伺服器無法提供服務。

Interpol補充,此次行動發現受到惡意軟體感染的270個網站中有幾間政府網站內含公民個人資料,恐有資料外洩、遭竊的危險。

此次行動發起原因源於今年新加坡國防部發現有850位內部人員資料遭竊,並認為是一件「有目的且經過策劃」的犯罪, Interpol位於新加坡的全球創新總部(IGCI)因此發起反網路犯罪行動,採取公私部門合作,在來自7間私人公司的調查人員以及大陸提供網路情報的協助下展開調查。

香港警務處網路犯罪部門負責人以及Interpol歐亞網路犯罪工作組織主席Francis Chan表示,此次行動使參與調查的東協地區國家對網路犯罪有更深的了解,往後也能有效處理類似情況,將有助於預防資安危險事件。

[Home]


2017/05/04 2.1.8. 機器人在印度: 首台純印度設計製造的工業機器人 印度Tata集團自主開發BRABO [ 電子時報 劉慧蘭、陳智德]

印度Tata集團子公司TAL Manufacturing Solutions打造了第一個純印度構思、設計、製造的關節型工業機器人BRABOTAL共推出載重達2公斤和10公斤兩種款式,定價為50~70萬盧比(0.78~1.09萬美元),並可分期付款。

根據Livemint報導,製造工業機器人的概念早在6年前便已成形,當時擔任Tata AutoComp Systems執行長的R.S. Thakur便曾向董事會提出建議,但直到2014年,前Kuka Robotics India執行長Amit Bhingurde加入TAL並擔任營運長之後,才得以付諸實現。

Thakur表示,一台載重10公斤的BRABO可替代1~2名輪班的作業人員,因此不到2年時間客戶成本就可以回收。BRABOTAL位於浦那的工廠製造,設計完全由內部完成,Tata AutoComp負責部分零件的供應,資金則來自Tata Capital。由於印度還沒有足以供應高品質馬達和驅動器的製造商,因此這台機器手臂的馬達和驅動器仍仰賴義大利進口。

BRABO的價格比市面上同款產品便宜約30~40%,可用來從事挑揀、置放材料、零件組裝、按壓、密封和以視覺為基礎的任務。Thakur表示希望藉此改變製造生態系統,讓微型產業也能部署機器人進行作業的升級,TAL承諾提供價格合理與詳盡的現場客戶服務。

目前從訂購到交貨期間約需1個月,其中生產佔3個星期,另外3~7天則是送貨到現場的時間,TAL表示希望進一步將時間縮短為15天。下一步則是開發6軸機器人(目前為5),並加強研發投資、申請智慧財產權。目前BRAVO擁有4項專利並已取得歐洲合格(CE)認證,可出口到歐美。

根據研究機構MarketsandMarkets Research的報告,未來隨著成本降低、品質提升、產量增加與工作環境安全的改善,機器人的使用將可望出現大幅成長。全球工業機器人市場預期將在2022年達到795.8億美元規模,2016~2022年的年複合成長率(CAGR)11.92%。主要成長動能來自汽車業與開發中國家中小型企業需求的增加。

該報告也預期2016~2022年間,年複合成長率最高的將會是關節型機器人以及亞太區市場。前者主要應用在汽車、電子和電機產業,後者則是因為大陸、日本、南韓、印度等國家中小型企業對協作型工業機器人需求的增加而驅動。

印度銀行業引進機器人待客 再度引發搶飯碗隱憂

印度City Union銀行在201611月迎來全國首個機器人,名為Lakshmi(意為印度教中的豐盛女神)的機器人被安置在清奈(Chennai)的分行,其採用IBMWatson人工智慧(AI)引擎,可回答客戶約125種不同的疑問。印度第二大私人信貸銀行HDFC孟買分行也設置機器人IRA,能引領顧客至各儲匯櫃台辦事。

City UnionHDFC計畫在未來2年內在分行設置至少20~30具機器人,不僅有帶位或回答問題的功能,甚至能幫助銀行以人臉或語音辨識顧客,或進行一些運算等等。

IRA製造商Asimov Robotics的創辦人Jayakrishnan T表示,服務性質的機器人是當今潮流趨勢,不過他們已在嘗試功能更全面的機器人,成本也有望跟著下降到跟一輛車同等價位。

Jayakrishnan表示下一版的機器人將內建自然語言處理系統(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並加入臉部表情、手勢辨識功能,以跟顧客更自然的溝通。目前也傳醫療、娛樂、零售及航空業對IRA有興趣。

不過,這也再度引發了機器人讓人類失業的隱憂,Hanson Robotics執行長David Hanson相信機器人未來自主決定要做哪一行都有可能,總有一天機器人會與人類密不可分,就像日本面對勞動力短缺,不得不逐漸接納機器人一樣。

澳洲房地產商Stockland也在雪梨進行機器人Chip的測試,170公分高的Chip將會在商場內與客人進行互動、給予資訊,並協助年長顧客提運行李上車等;大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在2016年也發布擬真機器人「佳佳」,長相就跟人類女子一樣,能辨識表情與進行對話,臉部表情也能配合反應。

未來有一天人類的同事將會是機器人,科技雜誌《Wired》創辦人Kevin Kelly表示,許多政治人物現在努力避免被機器人搶去的工作,全是人們根本不喜歡從事的職務。

往好處想,讓機器人代替人類進行許多單調的粗重工作,將可以讓人類更能往自己的心之所向發展,並創造更具創造性、更像「人」的工作。

印度積極推廣ICT教育 舉辦競賽鼓勵大學生投入機器人領域

印度人力資源發展部根據推廣全印度資通訊技術教育政策,並由印度理工學院孟買分校負責承辦的e-Yantra Ideas地區總決賽,日前在位於南印度CoimbatoreDr. G.R. Damodaran College of Science舉行。

根據The Hindu報導,這項競賽由設有e-Yantra實驗室的大學派員參加,每所大學最多可登記4個創新計畫想法,並於第一輪競賽時展示。入選決賽的學生均參加了Coimbatore當地的競賽,其他地區性決賽則分別在新德里(New Delhi)、孟買(Mumbai)、邦加羅爾(Bengaluru)和浦那(Pune)等地舉行。

Kumaraguru College of Technology校長R.S. Kumar表示,Coimbatore地區的各大學正積極發展機器人技術,尤其是機械系和電子系的學生特別適合投入機器人領域。

不同自動化工程協會、企業以及機器人公司都贊助了在印度各地區舉辦的競賽。像印度產業工會(Confederation of Indian IndustryCII)不久前也在印度管理學院邦加羅爾分校(Indian Institute of Management-Bangalore)舉辦類似的機器人比賽。

這些競賽帶來的影響,就是許多大四學生選擇參與自動化和機器人計畫。大學方面提供進口的機器人、人形機器人交給學生加以編程。

 


大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開發出的擬真機器人「佳佳」,能與人類進行對話,並辨識表情。

[Home]


2017/05/04 2.1.9. 威剛機器人 6月外銷首出貨 董事長陳立白專訪鬆口:擬攜華碩合作 [ 蘋果日報 楊喻斐]

威剛(3260)近年來多元化布局持續開花結果,今年在台北國際電腦展中將主打機器人與電動馬達,威剛董事長陳立白接受《蘋果》專訪表示,機器人未來30~40年都是黃金時代,將掀起新的工業革命,威剛整合6大技術,今年6月已接獲外銷訂單,搶攻家庭陪伴機器人市場,未來也許會與華碩(2357)攜手合作。

陳立白對於自家推出的陪伴機器人深具信心,他指出,短期之內台灣只有威剛、華碩兩家公司在機器人領域獨領風騷,成為機器人品牌的雙A。華碩的研發能力強,可以從研發角度去開發機器人新產品,威剛擁有全球行銷優勢,在行銷與產品應用有擅長之處,機器人這塊餅太大了,未來兩家公司也許有合作的機會,將台灣品牌銷往全世界。

陳立白說,市場預估到了2025年,機器人將有5000億美元的市場,現在發展還剛起步,而威剛整合軟體、硬體、韌體、語音、視覺影像、人工智慧等6大技術,今年6月已經開始接獲外銷訂單,搶攻陪伴機器人市場,預計在5月底台北國際電腦展試過水溫之後將啟動內銷,看看國內消費者的回響。

電動馬達路測要2

陳立白表示,機器人的技術複雜度很高,需要很多技術整合,將掀起另一個工業個革命,往後看30~40年都是黃金時代,隨著人工智慧不斷突飛猛進,機器人將為人類帶來更便利的生活,會造成很多行業別的革新、突破,舉例來說,機器人可以慢慢取代保全業。

在電動馬達的部分,陳立白表示,威剛在電動車馬達這塊已經投入多年,結合美國矽谷、中國、台灣等各地的研發團隊,成功開發出電動馬達,成功在美國、中國等地申請專利,設計有其獨到之處,也已與機車大廠做過道路測試,甚至可以應用在重機上面,等待與國際機車、汽車大廠合作的機會浮現,把最省電、續航力、馬力最大的世界專利商業化。

不過,陳立白坦言,電動馬達要通過機車安全道路測試,需花費2~3年的時間,汽車的時間更長,需要長時間耕耘,投資成效不會這麼快顯現,因此,現在也開始著手布局無人機的市場。

NAND Flash本季最缺

談到記憶體的市況,陳立白表示,這有史以來第12種記憶體同時缺貨、且缺貨的時間這麼長,第2季將是NAND Flash(儲存型快閃記憶體)缺貨最嚴重的季度,至少在10月前缺貨都無法紓解,DRAM(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第23季都繼續缺貨,從現在開始往後看半年,也許漲價幅度不會太多,但需求不斷成長,供不應求的現象也持續。

陳立白表示,今年以來NAND Flash需求大增,又面臨新製程難度高,原廠量產的速度上不來,而蘋果、三星這2家手機大廠將於第23季陸續推出新機,當中的嵌入式記憶體將大增,甚至有些品牌旗艦機種的儲存容量更是倍增,加上第3季採購旺季到來,不需要太擔心3D NAND Flash產出增加的問題。

 
威剛董事長陳立白表示,成功整合6大技術打造家庭機器人,今年6月已接獲外銷訂單,未來也許會與華碩攜手合作。

[Home]


2017/05/04 2.1.10. 科技部搶搭前瞻列車 自建機器人基地 [ 工商時報 邱琮皓]

積極搶攻前瞻!科技部昨(3)日召開記者會,科技部部長陳良基表示,將趁著人工智慧(AI)的趨勢浪潮、宣布爭取4年、20億元經費,把建構人工智慧平台納入行政院「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的數位建設之中,預計在中科、南科建置機器人自造基地、成立50家新創公司、培育4千名研發人員來自行製造30組以上的關鍵技術或產品,催生台灣智慧機器人產業發展。

陳良基指出,過去國內接觸機器人的環境不完備,未來在智慧機器人基地完成後,大家心中對機器人的想法,可以透過軟體來達成,再透過基地設備打造出機器人,「自造人員只要帶著頭腦進來,就可以實現他們的夢想」。因為中科、南科都已組織好相關的零件聯盟,所以目前規劃以中南部為主、積極爭取前瞻計畫的補助,如果爭取不到,科技部也會自己籌備,只是規模較小。

至於台灣發展人工智慧機器人,會不會衝擊到台灣就業市場?陳良基解釋,過去國外有統計,到了2030年智慧機器人將取代人類65%的工作,所以才會擔心未來會被機器人取代,但其實大家不用太擔心,「人類可以和機器人相互合作,進而創造出更多機會」,就不代表人類的工作機會就會減少。

據科技部計畫,服務對象鎖定智慧型機器人相關自造者、新創團隊、園區廠商及工程師、高中職、大學院校研究中心、法人機構等,透過中科、南科智慧機械的產業優勢,結合園區廠商及周邊科研機構,打造國際旗艦型以人為本的智慧型機器人自造者基地。

科技部也解釋,智慧機器人自造基地將以培育人才與創新實踐作為營運目標,先與國際連結,透過舉辦課程、競賽、研討會與論壇等各種活動來培育符合產業需求的跨領域創新人才,期待帶動機器人產業更創新發展,也盤點使用者需求並協助媒合資源,讓青年能快速實現創意。

自造者可利用基地中的AI技術,落實研發、試製、測試、驗證,讓想法轉化成商品;同時提供科研級軟硬體設備、開放式創新平台、Low-code development platforms並連結快速試量產廠商,來降低開發者難度。

[Home]


2017/05/04 2.1.11. 新加坡發展AI 5年砸1.1億美元 [ 工商時報 陳穎芃]

CNBC新聞網站報導,新加坡政府預計在未來5年推動兩大發展計畫,並投資1.5億新加坡幣(約1.1億美元)發展人工智慧(AI)及資料科學,以期新加坡能成為亞洲人工智慧先驅,提升新加坡經濟競爭力。

新加坡通訊及新聞部部長雅國(Yaacob Ibrahim)周三表示,新加坡國家研究基金會(NRF)將與公家單位及民間企業合作,共同推動兩大發展計畫,其一是名為「AI.SG」的人工智慧發展計畫。

這項計畫將由國家研究基金會、智慧國家與數位政府辦事處(SNDG)、經濟發展委員會、新加坡資訊通訊發展管理局、新加坡創新機構(SGInnovate)及綜合保健資訊系統公司等6個公家單位合作推動。

雅國表示:「AI.SG背負3大重任,首先是提出新加坡社會及產業面臨的技術挑戰,再來是投資發展人工智慧以跟上下一波科學創新潮,最後是促進企業人工智慧創新與應用。」

這項為期5年的計畫將由新加坡國家研究基金會投資1.5億新加坡幣,並由智慧國家與數位政府辦事處副主任Tan Kok Yam及新加坡國立大學副校長何德華共同領導,鎖定金融、都市管理及健保等3大人工智慧應用領域。

雅國周三宣布的另一項發展計畫是由國內學術機構與民間企業共同組成的「新加坡資料科學聯盟」(Singapore Data Science Consortium)。這項計畫將集結新加坡國立大學、南洋理工大學、新加坡管理大學及新加坡科技研究局在資料科學領域的專家,來協助民間企業發展資料科學及分析技術。

何德華表示:「現在正是推動這兩大計畫的絕佳時機。我預期這兩大計畫將為先前政府提出的『智慧國計畫』帶來更多發展動力。」他也預期新加坡政府在未來幾年推動更多全國發展計畫,包括為老年人口開發個人數位金融顧問,以及為糖尿病患者發展智慧醫療監控系統。

[Home]


2017/05/04 2.2.1.1. 小米手環累計出貨量超過3,000萬 華米將進軍健康醫療領域 [ 電子時報 周筱璇]

由華米推出的小米手環累計出貨量超過3,000萬,全球排名第二,希望進軍健康醫療領域搶下市佔。

大陸小米旗下華米科技發表一款可監測心血管健康的智慧手環,據了解,這款「Amazfit米動健康手環」售價為人民幣699元。

據陸媒騰訊報導,華米創始人暨執行長黃汪表示,2017年將涉足智慧健康領域,Amazfit米動健康手環就是華米進軍大健康領域的首款產品。

除了米動健康手環外,華米還發表兩款智慧健康產品,為華米投資的深圳雲頂研發的歐可林(Oclean)電動牙刷,另一款則為運用單向導濕技術的Amazfit運動上衣。

黃汪指出,華米雖然擅長穿戴式裝置領域,但希望透過醫學界的合作,增強華米人工智慧(AI)技術進而改善大陸人的心血管健康狀況。

黃汪表示,由華米推出的小米手環累計出貨量超過3,000萬,全球排名第二,僅次於Fitbit2016年,而華米智慧手表銷量在大陸位居榜首,但銷售量不及智慧手環。

目前華米想進軍健康醫療領域,與Fitbit搶攻市佔率,黃汪指出,華米設立的人工智慧實驗室就是專門針對穿戴式裝置、健康大數據等領域,深度結合至華米的大健康業務。

華米成立的3年間,公司保持盈利狀態,關於華米何時公布公開發行股票(IPO),對此消息,黃汪表示不便透露。

[Home]


2017/05/04 2.2.1.2. 爭取與科技業策略合作 紡纖廠卡位智慧衣市場 [ 工商時報 袁延壽]

智慧衣可望成為全球服飾下一個引領潮流的趨勢,紡纖廠為卡位市場,爭取與科技業策略聯盟或合作搶占先機;宏遠已內建原相的感測器為智慧衣佈局,南緯為發展智慧衣成立子公司金鼎科技,並間接與廣達合作,聚陽則與金寶合作搶攻UA等國際品牌,儒鴻也和工研院合作研發出「iSmartweaR智慧感知衣」。

儒鴻、聚陽都指出,智慧衣主要核心技術為感測及傳輸系統,勢必要與電子科技廠合作。宏遠則指出,已和關係企業遠傳電信合作,將智慧衣偵測的資訊透過雲端傳輸。

南緯指出,集團發展智慧成衣,是從子公司「金鼎」八年前研發出的「導電紗」開始,後金鼎又成立愛克智慧科技(AiQ)提供智慧衣的解決方案、模組,主要以成衣廠為主的南緯則負責感測元件與成衣的組裝。南緯強調,金鼎研發的智慧衣模組已取得百項專利。

至於聚陽合作廠商金寶,所研發的XYZlife Patch BC1穿戴式心電圖裝置,已獲得歐盟醫療器材認證(CE MDD),明年更將申請美國FDA認證。而由聚陽生產、金寶自有品牌的智慧衣,將在美國、台灣上市,並規劃在三年內打入UA一線品牌供應鏈。

儒鴻與工研院合作的感知智慧衣,為讓智慧衣與一般的服飾品有相同的觸感及更佳的導電效果,是運用非接觸式雷達感測技術,以奈米銀線取代銀粒和銀片。

為讓「iSmartweaR智慧感知衣」能在智慧衣市場搶得先機,儒鴻指出,將把產品分成健康照護和運動服飾兩大領域;其中健康照顧領域會先推出,預計下半年量產出貨,目前已和某醫院洽談,讓醫院先試用這類病人衣服。

[Home]


2017/05/04 2.2.2.1. 蘋果挺 IGZO面板出貨大增 [ 經濟日報 魏興中]

2016IGZO技術在蘋果旗艦機種iPad Pro 9.7吋的全面導入下,IGZO平板面板出貨表現大幅躍升。TrendForce光電研究(WitsView)最新研究顯示,預估2017年在新產品陸續採用下,有望帶動全球IGZO平板面板出貨量達2,900萬片,年成長率達46%,連續兩年維持高成長表現。

WitsView指出,IGZO面板需求雖持續增溫,然而在供給方面恐將隨著韓系面板廠的小世代產線收斂,導致市場上出現供給不足的現象。

以往IGZO面板供給商主要為三星顯示器、樂金顯示器以及夏普。然而,隨著三星顯示器預計於今年第3季底關閉具有IGZO量產能力的5代線廠(L6),2017下半年IGZO面板將僅由樂金顯示器與夏普供給。

WitsView進一步表示,今年的IGZO資源受限,蘋果將占據絕大部分出貨。自2015年起,iPad Pro系列機種皆採用IGZO面板,預計2017年市場矚目的10.5吋新品也將加入IGZO面板需求行列。

itsView預估,在2017年三款iPad產品的需求下,蘋果占全球IGZO平板面板出貨比重將由2016年的83%,向上攀升至超過90%


IGZO
技術在iPad Pro 9.7吋的全面導入下,IGZO平板面板出貨表現大幅躍升。

[Home]


2017/05/04 2.2.3.1. iPhone銷量減 蘋果財報有憾 [ 經濟日報 湯淑君、易起宇]

蘋果公司上季iPhone銷售意外下滑,成為財報中的敗筆,顯示消費者預期十周年紀念機種即將問世而暫緩購買,執行長庫克也歸咎於媒體頻頻披露新手機功能,造成上季iPhone銷量下滑1%

在銷售區域表現上,iPhone不敵中國手機品牌攻城掠地,唯獨在中國市場持續衰退,年增率已連續五季下滑。

蘋果公司2日公布,截至41日的會計年度第2季,共售出5,076萬支iPhone,低於前一年度的5,119萬支。FactSet訪調分析師原平均預估iPhone銷量達5,227萬支。

蘋果股價2日收盤創新高,漲到每股147.51美元,但iPhone銷售不如預期的消息傳出後,盤後股價下挫約2%,蘋果3日早盤開低走低,盤初即挫跌1.8%,至144.8美元。

庫克在法說會上表示,iPhone「買氣停頓」是因為「先前媒體大肆報導新iPhone」,激起顧客對新款手機功能的期待,以致買氣縮手。

財務長梅斯特里指出,iPhone銷量下滑並不像乍看下那麼糟,因為計算的是通路出貨(sell-in)數字,而非實際銷售(sell-through)數量。他說,上季零售通路庫存量約降低120萬支,意味實際對消費者約售出5,200萬支,與分析師預測大致相符。

儘管銷量下滑,上季iPhone營收仍成長1.2%,因螢幕較大的iPhone 7Plus機種需求旺盛,拉抬平均售價上漲13美元。

梅斯特里說,iPhone 77Plus的市場仍在成長,主力是7 Plus

蘋果加碼配息 重登全球股利王

雖然蘋果上季iPhone銷售下滑,但卻加發股利,重新奪回全球企業「股利王」的寶座。蘋果財報也顯示其坐擁鉅額現金,引發外界討論蘋果會如何運用。

蘋果在財報中表示,將調高季股利10.5%至每股0.63美元,一年發放股利總額擴大至132.2億美元,一舉摘下石油大廠埃克森美孚全球配發股利最多企業的后冠。埃克森美孚上周才調高季股利至每股0.77美元,一年股利總額127.7億美元。

光過去六個月,蘋果就透過庫藏股和股利返還股東250億美元,比麥當勞一年營收還多。除提高股利外,蘋果2日也表示庫藏股計畫將加碼350億美元,並承諾20193月前會回饋股東3,000億美元。

[Home]


2017/05/04 2.2.3.2. 華為手機零組件風波延燒 供應鏈上緊發條 [ 電子時報 黃詩閔]

華為手機雜音一波波,供應鏈上緊發條觀察華為銷售表現。

近來大陸智慧型手機品牌大廠華為風波不斷,供應鏈業者透露,華為2017年旗艦手機P10由日系面板廠供應的顯示器因未加指紋油,首波購買的消費者反應手機容易留下指紋,然華為也很無奈,因為主力面板供應商堅持加了指紋油會讓消費者體驗不理想,不願意配合改變,華為最後考量供應商支援能力,在其他版本機種加入新的面板供應商,大陸業者天馬微電子雀屏中選。不過,相關業者均不對客戶與訂單表示意見。

2017年各家手機品牌廠旗艦機種將陸續上市,日廠索尼行動(Sony Mobile)力推旗艦機種Sony Xperia XZ Premium,韓廠樂金電子(LG Electronics)發表年度旗艦手機G6,力圖重返榮耀的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發表Galaxy S8系列機種,至於OppoVivo、小米、金立、宏達電等亦有新布局,蘋果(Apple)也將於下半年推出大改款的新版iPhone

大陸手機市場第一領先群華為、OppoVivo等持續拉升中高階機種戰力,展現積極稱霸手機市場的企圖心,然華為旗下手機零組件風波持續延燒,由於華為市場版圖遍及全球,處理不慎恐將付出品牌形象受損代價,減緩全球業績成長力道,並讓競爭對手趁機超車。

業界原先預期華為2017年手機出貨量可望挑戰1.5億支大關,然華為旗下旗艦機種P10系列機種第一時間危機處理不甚理想,加上日本市場Mate 9機種也傳出雜音,全球銷售成績是否受到影響,備受矚目。供應鏈業者透露,近期華為訂單尚未出現明顯下殺,但伴隨零組件風波持續由大陸延燒至海外市場,供應鏈業者也上緊發條,觀察華為後續銷售表現。

華為2016年手機出貨量達1.4億支,僅落後三星、蘋果,業界原先期待華為2017年手機出貨量可望挑戰1.5億支大關,然大陸、日本市場均發生零組件疑慮後,業者對於華為手機出貨看法也趨於保守。供應鏈業者指出,近期OppoVivo、小米等大陸新興勢力乘勝追擊,華為在大陸市場已遭到一定的排擠效應,加上零組件風波仍未平息,後續市場變數大。

觀察第1季大陸智慧型手機市場,DIGITIMES Research指出,手機品牌業者出貨市佔前五大,依序為OppoVivo、華為、蘋果、小米。其中,OppoVivo佔比雖下滑,仍各以18.7%17.1%持續穩居大陸手機市場前兩大;前季跌至第八名的小米,受惠於紅米4X及紅米Note 4X新機上市大量出貨,市佔排名重回第五。

展望第2季,大陸市場仍需消化過高的通路庫存,季增幅將僅約5.3%,低於2016年同期水準;DIGITIMES Research預估,大陸第2季市佔前五大業者,依序為OppoVivo、華為、小米及蘋果。

華為對於先前已售出的P10機種,在華為體驗店提供塗抹疏油層的解決方案,不過,後續在大陸市場傳出P10配備零組件廣告不實風波,在日本市場傳出Mate 9零組件廣告不實疑慮,也讓日本網友掀起一波波討論,顯示華為在危機處理上有很大的改善空間。

對於消費者疑慮持續發酵,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日前藉微博澄清,關於P10系列手機Flash同時採用UFSEMMC兩種方案,核心原因是供應鏈嚴重缺貨,至今Flash仍在缺貨中。他強調,華為作為全球第三智慧型手機企業,一直在全球高科技領域保持高質量與技術創新領先的口碑,把消費者利益與價值創造放在首位,不會偷工減料。

[Home]


2017/05/04 2.2.3.3. 手機需求2Q要好不易 急單恐要拖到3Q [ 電子時報 趙凱期]

台系LCD驅動IC供應商指出,智慧型手機產業鏈訂單能見度有可能越近第2季底越好。

雖然短期聯發科及大陸智慧型手機市場需求都未捎來太好的消息,但台系LCD驅動IC供應商指出,在悶了逾1季後,56月已開始見到客戶急單出現,這將是客戶打算在2017年下半反攻的號角,不過,在短期國內、外品牌手機業者仍有增減新功能,更動新設計的打算,加上部分零組件缺貨,漲價雜音也還是很多,初估第2季需求大概就跟產業界預估的季增10%上下差不多,但越接近季底,反而訂單能見度有可能越好,而客戶需求明顯遞延的效果,將有效反應在台系IC設計公司第3季營運成長表現的成績單上。

聯發科初估第2季營收僅季增0~8%的財測目標,翔實反應短期大陸智慧型手機市場需求非常平淡的現況,熟悉聯發科人士指出,2016年中段換機需求太猛烈,加上聯發科晶片缺貨問題一直無法有效解決,加上大陸新興品牌廠在2016年底,不斷高喊2017年持續高成長的目標,也刺激其他品牌同業加入喊聲,但這一切堆疊出來的泡沫,在2017年中國農曆年前後需求不彰的壓力籠罩,全部現出原形,也讓兩岸智慧型手機產業鏈飽受庫存水準必須去化的壓力,對第2季出貨成長展望一點都無法樂觀起來。

此外,Android陣營品牌廠面對蘋果(Apple)2017年新款iPhone大改款的挑戰,不斷加加減減新功能、新設計的動作,也是讓客戶訂單一延再延的另一原兇,以全螢幕設計為例,到底是要採189,還是209的寬螢幕比例,就讓國內、外品牌業者躊躇很久,在兩岸面板廠那頭一改再改,雖然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 Galaxy S8最後是採取189的方案,但大陸品牌手機業者更中意209寬螢幕比例的現況,讓不少新機訂單從第2季初首發,延後到第2季底才能順利導入量產,在新機訂單普遍延後出貨下,台系IC設計公司第2季營運成長展望自然看起來,有點乏善可陳的味道。

不過,這一切庫存偏高,新機遲發,零組件缺貨等疑慮,隨著時間消逝而陸續解除大半問題後,台系LCD驅動IC供應商已直言,56月訂單能見度已開始見到大陸一線品牌廠的回流情形,預期將可慢慢帶動整個產業鏈的成長信心,進一步增加訂單量能,為第3季傳統旺季買氣作好準備。不過,大家都看好,或看壞,總需要一段時間的鋪陳,大家原先第2季展望就不是特別樂觀,要讓上、下游產業鏈全面改口看好,大概也得等到第2季底、第3季初,不過,基於2017年上半基期明顯偏低,2017年下半終端市場需求應該沒有悲觀保守的空間了。

[Home]


2017/05/04 2.2.3.4. 少一位 聯發科Q2反攻缺士氣 [ 電子時報 趙凱期]

雖然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極速延攬前中華電信董事長蔡力行加入集團,擔任聯發科集團副總裁,及聯發科共同執行長及董事等重要職位,看似強強聯手,但為了確保蔡力行的董事職位,並及時在其他公司的虎口之中搶下這位大才,聯發科在第1季底的第一時間,就搶先對外宣布全新的管理架構及業務分工動作。偏偏蔡力行要到71日才正式上任,面對第2季這一段權力交接的真空期,聯發科2017年開春不順,必須立馬反攻的大計,在軍令、軍心及軍務尚需要進一步集權運作下,聯發科第2季營收展望成長僅最高8%,甚至高層直言2017年智慧型手機晶片出貨成長要高於產業平均值,應該是很大挑戰的說法,都已暗示聯發科短期營運表現恐需深蹲,靜待時機再起。

蔡明介身為台灣IC設計產業教父級人物,一舉一動、一言一語,向來有不少深意包含其中,至少,聯發科這一路走來的人才、技術、產品及市場搶先布局動作,蔡明介的謀略可說是一路被仿效,從未被超越,此評斷甚至被放諸全球IC設計產業皆準。不過,人算不如天算的俗語,在這次蔡明介延攬蔡力行的過程中,竟然出現逾3個月的真空期,偏偏2017年第2季是聯發科能否立馬改過,加強成長動能,破除智慧型手機晶片全球市佔率不進則退的關鍵時刻,但在新任共同執行長還未上任,上任後也需要時間熟稔軍務,才能與蔡明介聯手作出對聯發科集團未來發展方向的最好決定後,這一段軍令難下、難為,且難達的處境,等於提前為聯發科2017年本業衰退寫下定局。

以國內、外IC設計公司新任執行長上任後,為了績效考量,通常需要重新審核公司營運成績單36個月,降低不必要的營運變數,以便為未來公司重新成長藍圖打好基礎的慣例而言,蔡力行即便在71日正式上任,聯發科要立馬大好的機會也不會太高,畢竟,蔡力行也需要一段時日來與聯發科集團相關人員達成互信、互助的默契。也因為如此,在蔡力行未上任前,聯發科中、高階主管近期普遍有想法難為、決定難下、策略難行的困境,也大大加深公司上下有心在2017年下半反攻的氣勢。在聯發科第2季財測目標僅給出營收成長08%,毛利率有機會較第1季歷史新低33.5%好一些的說法後,聯發科要想好,恐怕還是得等71日雙蔡合併後,才有較好機會,但若蔡力行願意趕快提前上任,也算是一個賓主盡歡,榮辱與共的好擔當。

[Home]


2017/05/04 2.2.3.5. Sony手機事業 轉週邊聯動發展 [ 電子時報 范仁志]

Sony手機事業失利,打算以新概念週邊轉敗為勝。

Sony2017420日,展出小型多功能投影機Xperia Touch,預定在624日上市,單價14.98萬日圓(1,370美元)。日本經濟新聞(Nikkei)網站報導指出,Sony的智慧型手機Xperia事業未達期望,但仍不放棄,轉向週邊市場發展,從Xperia Touch,或可看出Sony手機事業的下一步。

iPhone為首的智慧型手機,以及衍生的平板電腦,對日本的消費性電子產業帶來沉重打擊,因為智慧型手機與手機、隨身聽、數位相機、掌上遊樂器、個人電腦、隨身電視等各類產品,市場均產生重疊,導致消費者以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為主要選擇,使得其他的消費性電子產品的銷售均大幅下滑,僅剩高階款不受影響。

而各類消費性電子產品的高階款不受智慧型手機影響的原因,在於若干需求,如高階數位相機的高性能光學鏡頭,物理上不可能安裝在智慧型手機內,需要以外接週邊的型式擴充,而這就是Sony在智慧型手機事業失利後,所考慮的Xperia事業新方向,即Xperia Smart Product

Xperia Smart Product概念提出前,Sony曾推出可以固定在智慧型手機上聯動的鏡頭型數位相機,用意就是在彌補智慧型手機物理上不可能的弱點,但市場反應平平,因為鏡頭型數位相機攜帶不便,要用高階數位相機的消費者,就會直接攜帶數位相機,認為數位相機不方便攜帶者,也不太會攜帶鏡頭型數位相機。

因此,Xperia Smart Product概念,除了彌補智慧型手機的不足外,還有一個要點,就是創造全新的操控體驗。智慧型手機的風行,便利的手指觸控介面是主因,而週邊要風行,不僅需要智慧型手機缺乏的機能,還需要智慧型手機缺乏的控制介面體驗。

Xperia Smart Product的首款產品,即Xperia Ear耳機,控制介面重點就在聲控,雖然智慧型手機也可以聲控,但聽音樂或講電話用耳機時,手機通常放在口袋或皮包內而無法直接聲控,透過耳機聲控就是全新控制介面體驗。

接下來的Xperia Touch,則是使用投影螢幕控制技術,讓投影平面變成觸控面板,以類似於智慧型手機觸控面板的操作方式,加上投影技術創造出智慧型手機不可能擁有的大型螢幕,這也是一種嶄新的控制方式。

SonyXperia Smart Product週邊構想,令人聯想到過去替蘋果(Apple)iPod製作外接音響組的產品,圍繞熱門商品推出有實效的擴充週邊,擴大相關市場,只是智慧型手機功能比隨身聽更齊全,Xperia Smart Product可以發展的空間也就更大。這個概念能否成功,值得持續觀察。

[Home]


2017/05/04 2.2.3.6. 印度手機市佔率遭陸廠快速侵吞 本土製造商籲政府出面 [ 電子時報 劉世平]

大陸手機品牌廠持續在印度市場攻城掠地,已令印度本土手機製造商們感到不安。

大陸手機品牌廠持續在印度市場攻城掠地,已經令印度本土手機製造商們感到不安,並要求政府拿出辦法,協助阻止市佔率持續下滑。據金融時報(FT)報導,過去一年當中,包括小米、聯想和Oppo等大陸智慧型手機製造商,都在積極搶佔規模被視為可與大陸並駕齊驅的印度手機市場,且取得相當程度的成功。

市場研究公司Counterpoint Research統計顯示,2016年第4季,大陸品牌手機在印度的市佔率已經達到46%,遠高於1年之前的14%,而期間內印度業者們的市佔率卻從54%大幅滑落至20%

印度最大本土手機製造商Macromax批評大陸對手把大量賣不出去的產品轉至印度賠本銷售,是陸廠市佔率得以節節高升的主要原因。該公司行銷長Shubhajit Sen認為,大陸業者之所以能夠如此財大氣粗,其實都是因為背後有大陸政府提供支援措施。

Sen表示,印度政府必須提高進口智慧型手機和相關零件關稅,才能縮小印度與大陸手機業生態體系之間的差距。

印度第二大手機業者Intex Technologies創辦人Narendra Bansal也呼籲政府應該多給手機產業一些支持,扮演好照顧自己孩子的角色。Bansal建議印度政府,應該考慮對自大陸進口的手機課徵反傾銷稅,並對大陸製造商在印度組裝的手機徵收附加關稅,如此才能抵消陸廠從大陸政府獲得的補貼。

曾在印度手機市場位居第三位、但如今也已跌出前5名的Karbonn Mobile創辦人Pradeep Jain表示,他對大陸手機業者的廣告手段感到憂心,直言他們的廣告支出實在非印度本土業者所能及。他希望印度政府能夠提供幫助,否則不僅是業界的損失,也是政府的損失。

報導引述不具名消息人士的話指出,印度手機業的一些領導人最近已經透過與政府官員會談,表達了他們對大陸手機的顧慮。分析師則提醒,如今在印度所銷售的大陸品牌手機當中,本土組裝比例已經達到75%,因此對進口手機採取關稅打壓手段,恐怕難以奏效。

[Home]


2017/05/04 2.2.3.7. 大陸手機一哥華為可以向華碩學的事 [ 電子時報 黃詩閔]

華為在大陸手機市場走路有風,在全球市場銷售量也卓越超群,已居大陸市場第一領先群,2016年華為手機出貨量寫下約1.4億支紀錄,成為僅落後於全球智慧型手機雙雄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蘋果(Apple)之後的全球第三大手機品牌廠,大陸市場消費者在民族情感下,紛紛對華為寄予厚望,期待華為旗下智慧型手機今年可以再上層樓,也使得旗艦機種P10一舉一動受到市場矚目。

2017年華為旗艦機種P10傳出羅生門事件,對於網友發現華為旗艦機種配備零組件與廣告內容不一致的造假風波,部分已出貨的機種使用UFS 2.1快閃記憶卡,在其他機型卻採用了較舊的eMMC 5.1,網路上各種討論持續蔓延開來。

對於華為旗艦機種零組件爭議,華為第一時間回應,華為為一家以技術與品質為核心生存理念的公司,始終致力於與業界領先的解決方案供應鏈業者合作,向消費者提供優秀的產品體驗與服務。近期網路上關於華為P10P10 Plus零組件選用問題,華為同樣與業界多家優秀的閃存解決方案供應商緊密合作,共同保障產品品質與用戶體驗,同時也是為了保障供應的穩定。

華為強調,手機的體驗是否流暢,並不是單純由某一個單一零組件性能所決定的,而是由軟體系統與硬體系統綜合設計與優化來決定。近年來,華為投入大量人力與物力,對旗下麒麟晶片、EMUI、相機鏡頭、其他軟體與硬體系統進行深度優化與技術研發,以確保整機獲得流暢的消費者體驗,從而使華為Mate系列機種與P系列機種等多款旗艦產品深受全球消費者喜愛。

華為進一步解釋,過去很多年,業界一些評測機構都用不同跑分軟體來衡量一部機器的性能,但這並不能代表一部手機的綜合體驗與產品優劣。同樣,用某些跑分軟體去測試單個閃存器件的相關性能,也不能準確反映出整部手機的系統能力與體驗感知,更不符合用戶的真實使用場景。

真相永遠比謊言更有力量,品牌廠的痛苦與麻煩往往來自於對事實的抗拒,華為一開始不肯面對事實,一念無明,只顧著辯解產品體驗不是單一零組件能決定的,想要消費者依品牌廠所想、所願、所說而行、而想,卻輕忽大陸在自媒體風潮下,網路傳播的能量日漸放大,每個人都是冰雪聰明的。

當前早已不是憑藉公關公司之力就能粉飾太平的時代,官方第一時間的文字遊戲、避重就輕,只是激起網路一波波反彈聲浪,讓各種負面傳播接踵而來,導致旗艦機種形象蒙塵,也導致品牌形象受損。

儘管台灣NB品牌廠華碩在手機市場仍有許多進步空間,也從來沒有對尊爵不凡的華為產生過威脅感,但華碩過去在兩岸手機同規格、不同價格的危機處理案例值得借鏡。

回顧過去,華碩數年前曾經發生兩岸手機同規格、不同價格的風波,傷了不少消費者的心,華碩當時為了平息消費者負面聲浪,除了鞠躬道歉外,並免費贈送手機來換取消費者原諒,華碩危機處理得當,該道歉的真心道歉,該補償的真誠補償,負起完全的責任,也推動華碩手機持續往好的方向運轉,拉高華碩在手機市場的能見度。

老子說,「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能彎曲才能保全,能委屈才能伸直,能低凹才能盈滿,能破舊才能更新,能少取才能多得,若貪多反而迷惑。

品牌廠有了負面消息、負面的網路傳播,是禍、是福都不一定,從許多品牌廠負面的危機處理案例中,我們都能看到「柔弱勝剛強」的道理,逞強稱霸、說說話術是得不到人心的,但只要真誠道歉,一定能得到原諒。

[Home]


2017/05/04 2.2.3.8. iPhone上季銷量竟跌 庫克有怨言 歸咎媒體瞎猜謠言干擾 大中華營收連減5 [ 蘋果日報 林文彬、劉煥彥]

買氣降溫

蘋果(Apple)上季iPhone銷量意外下滑,年減1%5076萬支,且涵蓋中國、香港和台灣的大中華區營收連5季衰減,拖累股價周二盤後重挫2.5%,執行長庫克抱怨,媒體對下一代iPhone的傳言滿天飛,使消費者心思浮動,才導致iPhone買氣降溫。

庫克在財報會上說:「我們觀察到消費者暫停購買iPhone,我們認為這是因為有關未來iPhone的傳聞,不僅提前而且更加頻繁出現。」

售價漲 支撐獲利增

不過,在相機規格升級的iPhone 7 Plus加持下,iPhone上季平均售價(ASP)年增2%656美元,是1年來最大增幅,帶動蘋果整體營收年增4.6%529億美元(約1.6兆台幣);上季獲利則增4.9%110億美元(約3307.9億台幣)、每股純益2.1美元,優於市場預期。

大中華地區仍是蘋果的弱點,上季該區營收年減14%107億美元(約3217.7億元台幣),是唯一陷於營收衰退的地區。庫克表示,人民幣貶值是蘋果上季在中國市場表現疲弱的原因之一,強調來客數名列前10名的蘋果零售店中,有7家位於中國,對中國仍寄予厚望。

但隨著華為、oppo等中國同業推出規格不遜iPhone、要價更低的手機,蘋果在中國倍顯艱困。IDC數據顯示,去年oppo在中國智慧手機出貨量大增122.2%,市佔率提高逾1倍至16.8%,市佔率(16.4%)排第2的華為也正企圖跨足高階手機。

估本季 營收看增3%

包含App StoreApple PayiCloud在內的服務事業,上季營收年增17.5%70.4億美元(約2117.1億台幣),是蘋果財報一大亮點。 另外,庫克表示,蘋果涵蓋Apple WatchAirPodsBeats耳機的穿戴式產品,過去4季營收已達《財星》500大企業的規模,即超過50億美元(約1503.6億台幣)。

放眼本季,蘋果預估營收將介於435~455億美元(約1.3~1.4兆台幣),年增3%7%,低於分析師預估的457億美元,毛利率估為37.5%38.5%,也不如上季的38.93%

台灣蘋概股昨未受iPhone銷量下滑利空影響,台積電(2330)、鴻海(2317)股價盤中均漲逾1%,收盤分別漲0.76%0.5%,大立光(3008)收漲0.4%。但野村證券警告,蘋果本季財測低於預期,意味iPhone升級循環來臨前蘋果將經歷「產品過渡季」,蘋果供應鏈股價近期可能回檔。

很大方 股利將調高

蘋果上季財報好壞參半,但股利增幅卻很大方。蘋果宣布每季股利將調高10.5%至每股0.63美元,代表每年將發放132.2億美元(約3975.5億台幣)股利,高居全球第1。蘋果也將庫藏股規模提高50億美元,20193月前將砸3000億美元買回自家股票。蘋果截至上季持有近2570億美元(約7.7兆台幣)現金和約當現金,首次突破2500億美元大關。

庫克慈善午餐 今年估價300

想要和地表市值最大股票上市公司蘋果的執行長庫克吃頓飯嗎?現在機會來了,只要口袋有300萬元台幣就行。

庫克每年都與慈善拍賣網站Charitybuzz合作,拍賣一場午餐會為慈善籌款,並已從本周二開放競標,底價為1萬美元,估計今年成交價將上看10萬美元(約300萬元台幣)。

可一窺蘋果新總部

與過去不同的是,今年地點將改在蘋果的矽谷新總部,餐費由蘋果支付,得標人需自付交通費與住宿費,可攜帶1位友人出席。

蘋果據傳耗資至少50億美元(約1503.6億元台幣)、在加州矽谷興建逾3年的新總部Apple Park 2,距離全部完工的日期愈來愈近,目前已有部分員工從原有總部大樓搬進這裡上班。

更重要的是,位於Apple Park 2園區內,可容納1000人、名為賈伯斯劇場(Steve Jobs Theatre)的大會堂,外型已經大致完成,目前還在內部裝修。

美國媒體曾報導,賈伯斯劇場將是未來蘋果發表新產品的首選地點,包括今年9~10月將發表的新iPhone,也將在這裡舉行。

蘋果在台祕密基地龍潭科學園區曝光 馬英九想參觀還被拒絕。




庫克今年拍賣的慈善午餐,地點將選在蘋果矽谷新總部。

[Home]


2017/05/04 2.2.3.9. iPhone大陸賣不動 庫克滅火 [ 工商時報 楊日興、顏嘉南、張志榮]

過去為蘋果貢獻眾多業績的中國市場,如今魔力不再,反成為財報中的絆腳石。據蘋果周二發布的今年首季財報,大中華區營收額為107.26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下滑14%,成為蘋果全球市場中唯一營收衰退的地區。

人民幣貶值也是一大因素

對此,蘋果執行長(CEO)庫克表示,大中華區表現不佳,原因在於消費者受到報導影響延遲購買手機,以及人民幣兌美元貶值。

綜合陸媒報導,iPhone在中國市場銷量不佳被視為蘋果在該地區營收下跌的主因。庫克指出,大中華地區有延遲購買的行為,關於未來產品(指iPhone 8)的傳言和報導影響消費者。反觀大中華區之外的其他市場,iPhone銷量均很好。

今年為iPhone推出的10周年,加上iPhone 7被認為創新不足,市場極度關注今年蘋果新款手機,但蘋果並未在本次財報公布iPhone 8推出日期,市場更充斥著iPhone 8將延期推出的新聞。有外媒引述德意志銀行分析師稱,iPhone 8有可能延遲至2018年推出。

強調大尺寸i7中國銷售佳

雖然中國成為唯一營收下滑地區,但庫克表示,仍然看好中國市場的後續表現,Mac、服務業務在中國市場增速強勁,而如iPhone 7 Plus等大尺寸機種在當地銷量也較以往來得提高。

目前蘋果在中國手機市場遭遇當地品牌的激烈競爭,據月初Canalys市調數據,華為、OPPOvivo中國3大手機品牌已搶得中國手機市場的5成,蘋果則落居中國第4大手機品牌。

此外,據上月Kantar Worldpanel市調數據,蘋果iOS作業系統在中國市占為13.2%,相較去年同期22.1%高市占率滑落不小。另一方面,安卓系統(android)市占則從去年77.1%提升至今年86.4%。

服務業務在大陸增長強勁

雖然作業系統市占下滑,但日前App Annie數據則指出,App Store在中國的軟體收益超越美國,高居全球第1位,佐證庫克所稱,服務業務在中國增長強勁。

但與之相對,蘋果另外一項服務Apple Pay在中國推出已逾1周年,但普及率仍偏低,當地兩大系統支付寶、微信支付幾乎壟斷市場,使外來系統難以進入。

財報欠佳 蘋果加碼股利 穩股價

蘋果上季業績雖然不如市場預期,但仍決定加碼回饋股東,不僅將季度股利調高10.5%,庫藏股規模亦擴大350億美元至2,100億美元。

周三美股早盤,蘋果股價下挫2%,其後跌幅收窄至1%,回到146美元附近。那斯達克綜合指數受拖累,由紀錄高峰滑落0.4%。

蘋果周二宣布季度股利將由每股57美分上調至63美分,10.5%的升幅符合多數投資人預期。蘋果承諾在20193月前,透過股利和庫藏股回饋股東3,000億美元,相較於2018年的2,500億美元。

標普道瓊斯指數公司資深指數分析師佛布拉特(Howard Silverblatt)表示,蘋果目前每季的股利支出達132.2億美元,金額超過美國鋼鐵(US Steel)市值,成為全球股利支出最高的企業。

在財報方面,蘋果本會計年度第2季(至3月底止)營收年增4.6%至529億美元,但不如路透斯社調查分析師意見所預估的530.2億美元。蘋果經歷營收連跌3季後,上季為連2季上揚。

蘋果上季淨利年增4.9%至110.3億美元,每股盈餘為2.1美元,超越市場預期的每股2.02美元。雖然記憶體晶片價格上漲,蘋果上季毛利率達38.9%,略高於分析師平均預期的38.7%。

展望未來,蘋果預估本季營收約在435億至455億美元間,略低於市場預估的456億美元。該公司預期本季毛利率約介於37.5%至38.5%,相較於市場預估的38.3%。

據蘋果財報顯示,上季帳上現金攀升至2,568億美元。道瓊工業指數30家成分股中,有26家的市值不及蘋果現金總額。

蘋果4劍客續攻堅 萬點近咫尺

美商蘋果第1季獲利表現符合預期、但第2季營運展望略低於預期,惟摩根士丹利證券等外資法人看多蘋果鏈基調未變,台股昨(3)日在台積電、大立光、鴻海、可成等蘋概4劍客領軍下,盤中指數以9,979點突破前波高點9,976點。

根據蘋果公佈的第1季財報,營收529億美元、毛利率38.9%、每股獲利2.1美元,與外資圈預估平均值的530億美元、38.7%、2.02美元相比,大致符合至優於預期。至於第2季營運展望,營收445億美元與毛利率38%則低於外資圈預估平均值的456.6億美元與38.3%。

港商德意志證券科技產業分析師呂家霖指出,iPhone1季出貨5,070萬支,與外資圈預估的5,0005,100萬支差不多,但iPhone 平均單價(ASP)較去年同期成長2%、至655美元,主因市場對於iPhone7 Plus需求強勁,售價比iPhone6S Plus多了20美元。

歐系外資券商分析師認為,光看蘋果所釋出的第1季獲利與第2季營運展望等數據的意義不大,因為消費者對於iPhone8期望太高,蘋果第2季營運展望低於預期很可能是源自於此,因此,供應鏈良率狀況才是後續觀察重點。

元大投顧科技產業分析師蒲得宇預期,未來幾個月蘋果供應鏈備貨動能將會趨緩下來,情況就跟先前iPhone6推出前差不多,但大立光等強者恆強。

摩根士丹利證券科技產業分析師施曉娟認為,國際機構投資人應該會將重心擺在下半年新產品周期,但對供應鏈來說,只有具備價值提升與市佔率增加題材者才能從中受惠,因而看好大立光、廣達、美律、台郡,但建議先避開鴻海、景碩、TPK-KY

[Home]


2017/05/04 2.2.3.10. 蘋果在陸踢鐵板 營收大減14.1 [ 旺報 陳政錄]

隨大陸本土手機品牌崛起,美國蘋果在華業績持續受挫。蘋果3日公布第二財季財報顯示,2017年截至41日,公司在大陸營收較去年同期大減14.1%,使得大陸成為蘋果在全球主要市場中,唯一業績下跌的地區。

在財報中,蘋果列出美洲、歐洲、大陸、日本及其他亞太區等5大市場的收入,其中2017年第二財季,蘋果在大陸市場的收入為107.3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減少14.1%,並高於2016年第412%的跌幅。

手機業務出現警訊

騰訊科技報導,過去大陸曾是蘋果的「神奇市場」,但受大陸國產手機品牌逐漸往高端市場邁進,以及日益強調「性價比」的市場趨勢,蘋果在華壓力正持續增加,時至今日,蘋果在大陸市場的收入已開始不及美洲、歐洲等地。

市調機構Kantar的統計數據也顯示,近期蘋果iOS系統在大陸市場的占比僅剩13.2%Android系統則已提高至86.4%,且在大陸如OPPOvivo等本土品牌,憑藉實體通路大舉布局,市占率近幾年大幅成長,也擠壓了蘋果的市場比重。

同時,蘋果除了在大陸市場營收下滑外,其最重要的手機業務也出現警訊,蘋果財報顯示,今年第二財季iPhone銷量為5076.3萬台,較去年同期5119.3萬台下滑1%,並低於原先華爾街分析師預期的5200萬台。

庫克仍看好未來前景

但對於大陸市場和iPhone銷量下滑的表現,蘋果執行長庫克仍樂觀的表示,大陸市場主要是受人民幣下跌影響,整體前景仍持續看好,且iPhone銷量基本上也符合預期。

環球網則引述分析人士表示,大陸手機市場競爭激烈,國產手機的品質也在提高,有鑑於iPhone 7系列已難以引起人們的消費欲望,因此在iPhone 8上市前這至少半年的期間,蘋果在大陸市場上將面臨不少的考驗。

[Home]


2017/05/04 2.2.3.11. 華為手機Q1發貨量 穩居全球前3 [ 旺報 陳政錄]

僅管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日益飽和,但陸牌手機成長走勢仍相當迅猛,華為2日發布數據顯示,2017年第一季華為智慧型手機發貨量達3455萬台,年增率21.6%,並使其全球市場占比進一步提升至9.8%,穩居全球前三。

數據顯示,2017年首季,華為消費者業務在全球許多地區均取得突破性的成長,其中有52個國家的智慧型手機發貨量年增率超過50%,並有32個國家年增率超過100%,其中在東南亞和南太平洋地區,華為智慧型手機發貨量也實現了超過70%以上的成長。

另值得注意的是,華為在發展中高階智慧型手機市場的策略上,也已取得積極的進展,據市調機構Gfk的報告顯示,華為得益於Mate 9P 9系列手機的熱銷,其在500美元以上價位的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占比,也已提升至9.7%,並在大陸、西班牙、馬來西亞、義大利等10國取得10%以上的市占率。

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就指稱,隨著華為在全球高階品牌中影響力的進一步提升,未來在積極投入研發、勇於創新下,華為將逐步建構引領未來的核心競爭力,並努力成為廣受全球消費者喜愛的文化科技品牌。

[Home]


2017/05/04 2.3.1. 工研院資策會軟硬整合 報捷 [ 經濟日報 李珣瑛]

經濟部長李世光昨(3)日表示,經濟部積極推動跨轄下41個法人間的研發合作,並攜手產業界布局新市場,成為台灣下一個世代經濟成長動能。

他並期許工研院與資策會軟硬整合成效,能扮演領頭羊角色,做為各法人的示範。

李世光昨天下午出席工研院及資策會舉辦「軟硬整合,產業創新記者會」,他致詞時指出,產業面臨全球頂尖對決的挑戰,需要更充實的軟硬整合,建構更智能化系統,來提升競爭力。經濟部轄下有41個法人,希望透過整合及連結法人研究能量,打造跨領域的協做平台,為經濟成長添動能。

李世光表示,經濟部對「法人革新」已有大致構想,近期將與所有法人的董事長、院長及執行長們會談,匯整各方意見形成更成熟方案後,才會定案。

他指出,從法人的結構思考,工研院是綜合性產業研究法人;資策會聚焦於軟體,軟硬整合的系統是現階段產業需求的重點。因此,率先推出工研院與資策會的整合,可做為領頭羊的示範。

至於,其它縱向的紡織、石材、自行車等法人,該如何進一步整合,則需要因應產業的持續變化,重新思考未來的調整方向。

工研院院長、也是資策會執行長劉仲明指出,科技創新是帶動經濟成長的主要驅動力,也是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法人的優勢與責任,就是作為在政策形成前先試先行。

工研院與資策會這段時間的合作,就是要建立一個機制與方法,透過軟硬整合,讓軟體來加值硬體變成服務走到全世界。

劉仲明舉軟硬整合案例包括:雙方已啟動籌募「數位經濟基金」規劃,擬投資我國數位經濟新創團隊與企業創新,目標10億資金,聚焦數位經濟早期投資;「共育產業所需智慧創新人才」,透過成立產業智慧創新人才培訓中心,擴大培育產業關鍵人才;「提升智庫能量共構科技政策」進行前瞻性議題,提供科技政策回饋與建言;「以花東共軌雙核心連結在地策略」,成立東台灣跨領域創新中心,振興在地產業、活絡偏鄉經濟。

創新合作…帶來新啟示

數位經濟時代,有效整合軟硬技術與經濟,將帶領台灣產業從ICT的優勢,跨入「系統」服務時代。包括:研華、友嘉都響應此「組國際隊、打世界盃」的號召。日月光也在軟硬整合的協助下,落實「關燈製造」的高產值工廠。

工研院昨(3日)邀請研華科技董事長劉克振、友嘉集團工業4.0事業部總經理馬仁宏、日月光資深副總經理周光春等業者參與座談,分享產業面臨智慧化時代的挑戰、以及與工研院及資策會進行創新合作的經驗。

劉克振表示,物聯網、雲服務、大數據將促成傳統產業重大革新,也因而使得專注於垂直行業應用的雲服務系統整合商,有巨大的成長機會。近期研華與資策會所合作的IoT PaaS平台運營技術,以及與工研院共同育成IoT SI系統整合商,都是實踐全聯網世代的第一步。

友嘉集團工業4.0總經理馬仁宏指出,友嘉與工研院、資策會已啟動三項軟硬整合、智能化合作,第一個是歐盟5G計畫,共同打世界盃。第二個是合作IoT聯網平台,將工具機、機器人設備連網,建立標準化工程,未來進入此平台的設備都能「講一樣的話」,創造整合效果。第三個是和工研院合作人工智慧3D視覺技術。

日月光資深副總周光春表示,現在有工研院和資策會以軟硬整合實力協助產業,為業者簡化時間和增加能力,也讓企業不斷往前進。

[Home]


2017/05/04 2.3.2. 矽谷新創公司完成飛天車原型 稱2017年底開始交貨 [ 電子時報 劉世平]

如果一切順利的話,全球第一台飛天車可能在2017年底時便會正式上路。飛天車其實不是汽車,而是一種能夠進行低空飛行的小型飛行器,不過由於其設計是為了像汽車一樣幫助使用者能夠從甲地移動到乙地,因此稱之為飛天車。

據法新社(AFP)報導,一家位於加州矽谷、背後金主據說包括Google創辦人Larry Page在內的新創公司Kitty Hawk,歷經數年的研發,在424日公布了其所設計的飛天車原型。

該公司在聲明中表示,其成立目的乃是為了讓人們能夠飛上天的夢想成真,而每個人都有權利飛上天空,享受機會無限的新世界。

Kitty Hawk將這台飛天車定名為The Flyer,並宣告在2017年底之前便會開始對外銷售,只不過屆時在產品設計上會與原型略有不同。該公司並未公布售價,僅表示有興趣購買者可以先預交100美元,如此便能確保在未來3年內以折扣價格取得。

Kitty Hawk強調The Flyer是一種絕對安全、而且純粹使用電力的交通工具,經過嚴格測試並符合美國聯邦法規規定可以在境內非擁擠地區合法使用,同時駕駛人毋須申請執照,只需要事先接受為時2小時的訓練。

The Flyer像是一架單人座迷你小飛機,操作者可以坐在一個看似雙翼的平台上駕駛,其動力來自所配備的8個馬達,能夠像直昇機一樣垂直起飛和降落。在規格方面,The Flyer重量僅約100公斤,最高時速為40公里,最高飛行高度為4.5公尺。

參加The Flyer試駕活動的部落客Cimeron Morrisse表示,這款飛行車坐起來有點像是飛在天空的摩托車,只要跨上去就可以往前飛,真的會讓人感覺實現了飛行夢想。

報導指出,Kitty Hawk的總裁是史丹佛大學電腦科學教授、同時有「自駕車之父」之稱的Sebastian Thrun。而且除了該公司之外,目前包括空中巴士(Airbus)在內的幾家公司也都在研發類似The Flyer的產品。


The Flyer
重約100公斤,最高時速為40公里,最高飛行高度為4.5公尺。

[Home]


2017/05/04 2.4.1. 教育市場競爭白熱化 微軟新筆電再啟攻勢 [ 電子時報 黃詩閔、楊智家]

微軟強攻教育市場,推出Surface Laptop搭載全新Windows 10 S系統。

伴隨Google進攻教育市場有成,微軟(Microsoft)也不甘示弱,再啟新攻勢。微軟在美國紐約舉行的「Win 10 EDU」教育發表會上,由微軟副總裁兼Surface事業部負責人Panos Panay發表了全新筆記型電腦(NB)產品線「Surface Laptop」,起始售價999美元、搭載微軟特別開發的「Windows 10 S」作業系統。

微軟指出,推出全新「Windows 10 S」的目標,是致力於擘劃出開放、蓬勃發展、且以合作夥伴為中心的生態體系。微軟合作夥伴,包括宏碁、華碩、戴爾(Dell)、富士通(Fujitsu)、惠普(HP)、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以及東芝(Toshiba)等。在接下來的幾個月,合作夥伴將會提供從效能強大、外觀精緻且效能卓越的「Windows 10 S」裝置。

Surface Laptop搭載英特爾(Intel)第七代Core i7處理器,主機板內建PCIs固態硬碟(SSD)、最高達1TB容量。為讓Surface Laptop鍵盤更賞心悅目且觸感更佳,微軟以名為「Alcantara」的人造纖維布料覆蓋在鍵盤上,可讓鍵盤手感更佳、打字更為安靜,共推白金、曜金、勃艮第酒紅及鈷藍等4種顏色供選擇,將於615日正式開賣。

Surface Laptop搭載的Windows 10 S作業系統,是Windows 10的一個新衍生版本,僅允許使用者在微軟商城Windows Store購買應用程式(App),雖然可能對用戶造成部分使用上的不便,但微軟稱如此配置較便於管理且能提升安全性,透過限制非Windows Store應用的使用,能夠杜絕部分程序削弱作業系統效能,有助提高電池續航力及運行速度,以及在即使遭遇惡意攻擊時依舊能夠保有可預測性點。

不過Surface Laptop也並非完全不可使用非Windows StoreApp,微軟提供Surface Laptop用戶多支付49美元,可將作業系統升級至面向企業領域的Windows 10 Pro系統選項,藉此就可使用Windows Store以外的AppGoogle Chrome瀏覽器及蘋果iTunes等。微軟表示兩款作業系統的差異,僅在是否支援非Windows Store應用上。

Panay認為,微軟Surface產品線至今仍缺少一款介於Surface ProSurface Book間的產品,既要擁有Surface Pro的便於攜帶優勢、也要具備Surface Book的高效能。不過Surface Laptop一改過往Surface產品線多採2-in-1的設計理念,改採傳統NB設計樣式,與Surface Book類似。

微軟工程師與設計人員花費2年時間打造Surface Laptop,開發出多款原型樣式,特別針對學生族群希望能擁有更長電池續航力、但又能維持輕薄化需求,因此在設計上與英特爾合作縮減Surface Laptop主機板與印刷電路板所佔空間,以騰出更多空間搭載更多電池,英特爾並協助微軟設計讓Surface Laptop運作時溫度不會太高。

據微軟指出,Windows 10 S可提供串接安全防護與極致效能的全新Windows體驗。師生在Windows Store下載的應用程式,上架前已經過微軟的安全驗證,在本機皆在安全的應用程式容器(container)中執行。藉由Windows 10 S ,教師與學生將可在包括STEM領域、學習工具、安全的評量工具、課程內容發表平台、互動式白板等,存取最喜愛與最常使用的應用程式。

[Home]


2017/05/04 2.4.2. 3D列印試圖走向自動化生產 [ 電子時報 陳彥志]

3D SystemsStratasys的競爭從沒有停歇。 2間公司同樣專精在塑料的3D列印,不過後起之秀Stratasys似乎已追過了3D Systems

面對轉型的壓力,3D Systems確立了新的路線,要將3D列印技術推向工業生產。在應用市場上,2間公司大致都覆蓋了航太、汽車與消費用品等面向,而3D Systems在醫療市場,則確定要朝牙科應用來發展。

機械手臂進入了3D列印設備

2010~2014年,3D Systems總共進行了45件的購併,以平均每年9間公司的速度,擴大3D Systems的規模。相較於奇異電氣(GE)收購了2家金屬列印廠商,或者主要競爭對手Stratasys3D Systems購併的列印廠商數量都遠超過兩者。

大肆購併的結果,卻未能及時發揮效益,使得3D Systems董事暨創辦人Charles HullCEO Avi Reichental換下,並找來曾任職於惠普(HP)執行副總裁的Vyomesh Joshi接任CEO

3D Systems經營層至此已打定主意,要從原型打樣製作市場,跨入工業生產市場。最值得關注的變化,當屬3D Systems推出的自動化機種Figure 4。該機種使用的是光固化技術(stereolithographySLA),相較於坊間的熱熔絲(fused deposition modelingFDM),列印速度更快,精細度也更好。

Firuge 4由使用者介面模組和列印模組2個主要項目,其中的列印模組可以持續擴充。這使得Figure 4不只可以用單機列印,更可以用16套或更多套的列印模組,來達成批量生產的目的。

從原型打樣到快速製造,Figure 4這種自動化機種,對客戶而言是新的生產設備,需要時間來設計不同以往的製程,機種的市場接受度目前還不明朗,不過已經有一間Methods3D公司,在實驗室內架設了Figure 4,探索該機種在製造上的應用方向。

光固化牙科應用帶動材料需求

在醫療事業上,3D Systems打算在牙科領域取得更多的進展。20171月,3D Systems透過收購,取得了牙科材料公司NextDent的產品支援。該公司開發了12種可用3D技術列印的材料,並通過了70國的認證。

從牙冠製造技術來觀察改善的程度,傳統鑄造方式製作牙冠程序較多,當中的製造蠟型、脫蠟、鑄造,容易因為熱處理而造成變形,添加重工的時間。

引入資訊系統的數位化金屬牙冠製作,有CNC加工與3D列印這2種方式,兩者都降低了人工作業的不確定因素。前者是以切削方式,將金屬盤加工成數位牙冠,後者則是用雷射加工,將金屬粉末燒結成數位牙冠,批次的製作數量可望提高以及材料用量會更有效益。

針對不同規模的牙科醫療單位的需求,3D Systems規劃提供少至上千顆,多至百萬顆的牙冠產品。不過,從NextDent的收購來看,3D Systems在牙科大概不會走金屬粉末燒結的路線,而是用高分子材料或陶瓷材料,這將有助於3D Systems的光固化技術在市場上穩住陣腳。

不論是Figure 4這種自動化機種,還是NextDent,都顯示該產業的新趨勢。工業機種銷售較大眾機種緩慢,業者需要穩定的收入來源。客戶購買了生產設備後,將需要在生產過程中,取得穩定的料源,使得化學材料的重要性逐漸提高。

[Home]


2017/05/04 2.4.3. 微軟攻教育市場 推Surface Laptop筆電 [ 工商時報 吳筱雯]

微軟昨(3)日舉行發表會,亮相專攻教育市場的作業系統Windows 10 S與搭配的筆電Surface Laptop,該款產品則由和碩代工。Surface Laptop價格與Google推出的Chromebook Pixel相同,均為999美元起跳,Surface Laptop將成為撼動Chromebook江山的基石?還是成為微軟搶攻中價市場的先鋒?仍有待觀察。

Google在推出主導的雲端作業系統筆電Chromebook後,也順勢推出自有品牌筆電Chromebook Pixel,但售價高達999美元起。不過,Google授權給各PC品牌推出的Chromebook,售價多落在199299美元間,Chromebook愈來愈受學生與教育市場歡迎,銷售量持續拉高。

由於美國的學生在學校用習慣某品牌產品後,出了社會之後幾乎都還是繼續愛用,學生市場成為每個美國品牌努力巴結的對象,也因此,微軟昨日推出專為教育市場打造的作業系統Windows 10 S,以及與其搭配的筆電Surface Laptop,後者將在615日上市,售價由999美元起跳。

由於Windows 10 S是精簡過的作業系統,只能安裝在Windows Store上架的APP,對於企業用戶來說將是一大困擾。

為了吸引學生畢業後繼續使用Surface Laptop、甚至是吸引中小企業用戶的採用,微軟提供非學生身份的Surface Laptop使用者可以加價49美元升級至Windows 10 Pro,換言之,Surface Laptop將成為能夠與已停產的蘋果Macbook Air相提並論的中價位筆電。

至於其他PC品牌推出的Windows 10 S筆電,微軟宣布價格將自189美元起,定價區間與Chromebook相當。

據了解,Surface Laptop由和碩代工,華為下一代筆電Matebook 2也由和碩代工,應是和碩認為今年筆電出貨量能夠比去年成長的原因之一。

[Home]


2017/05/04 2.5.1. 為實現印度製造計畫 印度加速工廠智慧化轉型 [ 電子時報 謝明珊]

印度製造業必須先做好數位化的準備,才可能從口號變成現實。

印度製造業前景可期,未來10年可望突破1兆美元大關,創造9,000萬個工作機會,但印度製造業必須先進行數位轉型,否則一切只是空談。

根據The Financial Express報導,2014年印度總理Modi準備讓印度一舉成為製造業熱點,廣為吸引國內外投資人,卻面臨各種阻礙。印度製造業必須先做好數位化的準備,為了壓低營運成本,製造業必須朝著智慧工廠邁進,以提升每個生產環節的效率。

傳統自動化仍仰賴人力進行決策。操作員必須對機器發出最終命令,但只要有人就一定會有失誤發生,反觀智慧工廠將整條價值鏈自動化,包辦從物流、製造、配銷、零售到業務,工廠設備搭載人工智慧(AI)技術,可依照不同需求進行調整,逐漸降低對人類的依賴。

物聯網(IoT)帶來無數的機會,把真實和虛擬的世界整合起來。生廠現場上的電腦數值控制(CNC)機器會互相分享資訊,產生即時資訊流,來協助製造商瞭解設備、存貨和工作流程有何變化。

資料分析有助於企業瞭解消費者的行為,透過客製化提供更棒的產品,更重要的是,這可能會提高營收,例如即時提醒製造商更換設備零件,進而優化機器的運轉效能,帶動營收成長。

至於智慧工廠,機器會自行判斷運轉效能,傳送「即時」資料至雲端數據中心,製造商仔細研究這類資料,將有助於建立預防性維護,大幅降低停工時間。若搭配複雜的演算法,可深入瞭解製造流程,不囤積多餘的存貨。

智慧工廠可望促進印度製造業轉型,成為高效率的先進產業,但仍有一些挑戰亟待克服,除了要有健全的政策和基礎設施,製造商也必須密切合作,大刀闊斧採用先進數位技術。

另一方面,印度政府也要宣傳數位化的好處,讓製造商明白再繼續固步自封,忽視瞬息萬變的全球產業趨勢恐被淘汰,如此一來「印度製造」計畫才可能從口號變成現實。

[Home]


2017/05/04 2.6.1. 陸衝刺電動車 祭積分交易制 [ 經濟日報 戴瑞芬]

中國已是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為了讓電動汽車產業加速上路,大陸工信部即將推出電動汽車新政策,觀察者網報導,電動汽車補貼政策將逐步退場,電動汽車積分交易制將取代成為政府激勵政策。

據了解,電動汽車積分交易制上路後規定,2018年汽車製造商必須讓電動車的銷量達到總銷量的8%2019年達到10%2020年達到12%,逐年提高門檻。

讓全球車企繃緊神經的是,電動汽車積分交易制要求汽車製造商必須賣出達到總銷量規定比例的電動汽車,這麼一來,沒達標的就要減少汽車銷量或是比照購買碳排放權的方式,向其他汽車製造商購買積分。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全球汽車製造商正全力以赴應對中國電動汽車新政。因為不能減少在中國汽車市場銷量,讓煮熟的鴨子飛了;更不能放手讓中國電動汽車市場龐大商機拱手讓人。

據統計,中國不但是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去年更成為全球電動汽車銷量最大市場,年銷量超過30萬輛。而「十三五」規劃啟動後,預計到2020年中國電動汽車年銷量目標將達到500萬輛。

報導指出,國際頂尖車企全力備戰,加快在中國市場的電動汽車生產線。寶馬(BMW) 董事Ian Robertson表示,不管積分目標多高,都會力求達標。福特副總裁Trevor Worthington指出,明年就會在中國銷售首款混合動力車。

大眾中國(Volkswagen China)首席執行官Jochem Heizmann表示,明年將與江淮汽車合資在中國聯合生產電動汽車。

觀察者網報導,事實上,中國電動汽車新政積分交易制,目的是一石多鳥。

除了鼓勵國際車企加快提高在大陸市場的電動汽車產銷,更能扶持大陸本土品牌電動汽車發展。

因為新政要求積分不達標的車企要購買積分,最大的受益方就是中國生產電動汽車的公司,尤其是銷量最大的比亞迪和北汽集團,透過出售多餘積分,形同政策扶持。

[Home]


2017/05/04 2.6.2. 蘋果、三星躍躍欲試 Micro LED身價水漲船高 台廠技術研發已搶得先機 政府出手關鍵時刻 [ 電子時報 韓青秀]

全球大廠紛愈益關注Micro LED未來發展潛力。

蘋果(Apple)2017年下半將AMOLED面板導入高階iPhone機種,新款顯示技術帶來亮點已引發話題,然而另一個正在醞釀成形的後起之秀Micro LED,亦受到業界高度期待。先前盛傳蘋果正秘密研發Micro LED面板,作為下一世代顯示技術,近期則傳出在OLED面板技術領先的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有意出資1.5億美元收購台灣新創公司錼創,以加速搶進Micro LED領域,儘管相關業者否認,然全球大廠紛已關注Micro LED未來潛力。

蘋果頂級iPhone機種將導入5.8AMOLED面板,三星與蘋果兩大巨頭的高階機種互領風騷,軟性AMOLED大放異彩時代正式來臨。三星顯示器雖握有關鍵專利及龐大產能作為後盾,但由於Micro LED一直被拿來與OLED相提並論,不僅畫面對比更鮮明、更省電、續航力更久等,更重要的是,蘋果希望藉由推動Micro LED,掌握未來螢幕顯示技術關鍵核心,避免完全由三星主導。

蘋果傳出可能在2017年底開始將Micro LED應用於新一代Apple Watch,甚至未來可能擴及iPhone,在此情況下,三星的確可能願意重金收購Micro LED技術,或許是基於押寶心態,避免重要客戶日後變心或被其他對手超前,或是藉此了解競爭技術以提前壓制。對於三星集團來說,Micro LED是一個投資選項,就算沒有收購錼創,未來也許還有其他的可能。

Micro LED光環在全球嶄露頭角,是從蘋果於2014年買下開發Micro LED的矽谷企業LuxVue開始,但台灣相關產業卻在更早以前,就默默投入研發或關注此一技術,甚至台灣科技廠商如聯發科、奇景、友達及晶電等都曾經是LuxVue重要股東。蘋果買下LuxVue後,選擇桃園龍潭廠作為Micro LED等先進顯示技術的秘密研發基地。

至於此次成為三星購併傳聞焦點的錼創,預計在2017年下半進入試量?,不輸給Sony、蘋果等大廠進度,這顯示台灣電子業在Micro LED技術研發已搶下先機,而完整的上、下游產業鏈也足以串連此一新興技術。

雖然錼創被三星收購傳言已遭否認,但是一家成立僅3年的新創公司,被點名可能受到國際大廠的青睞,並具有45億元的身價,代表著這項技術背後潛藏龐大的市場商機,業者認為台灣政府在此一關鍵時刻,應擬定積極的產業政策,以扮演引航的舵手角色。

台灣電子產業或許在Micro LED零組件發展上具有基礎,但Micro LED能否順利商品化,需要一連串複雜的整合過程,若非三星或蘋果這類國際大廠,是無法單憑一家公司獨力完成,而產業整合與應用出海口正是台廠所欠缺的,若是缺乏政府的強力支持,這一場新興世代的技術美夢恐將成為幻影。

目前工研院正結合晶電、隆達、奇景、錼創、聚積等廠商,成立巨量微組裝產業推動聯盟(CIMS),以建立跨領域產業交流平台,而聚積也與工研院簽署共同開發超小間距LED數位顯示技術合作案等,這些成果部分是來自於經濟部長期支持。

不過,若要將Micro LED作為關鍵的戰略性產業發展,藉此帶動台灣產業在顯示螢幕技術地位提升,現階段需要大刀闊斧的產業政策及發展目標,由政府扮演整合角色,並釋出足夠資源鼓勵民間業者加速投入。

Micro LED能否進入商品化仍充滿未知數,對於資源有限的台廠是必須考量的風險,畢竟AMOLED面板已擋在前方,而良率改善與生產成本降低速度,將是影響Micro LED能否突破重圍的關鍵因素,2017年將可能是Micro LED的重要轉折年,但產業生態建立與市場出海口的大議題,卻是需要宏觀政策來推動。

[Home]


2017/05/04 2.6.3. 印度今年太陽能系統新增量衝10GWp 搶全球第三大寶座 [ 電子時報 黃女瑛]

印度太陽能市場需求大,有機會擠下日本成為全球第三大市場。

依據專業分析機構Mercom capital group預估,印度市場將2017年的太陽能系統新增年增率可望達130%,總新增安裝量約近100億瓦(10GWp),可望成為2017年全球第三大太陽能市場。

Mercom capital group的分析,印度2017年新增安裝量約98.12億瓦,提升其其1月預估的90.20億瓦目標預估量。以新預估量及2016年實際安裝量為43億瓦來看,2017年新增安裝量年增率約達130%

Mercom capital group報告中指出,第1季末,印度市場的總累積安裝量已達到128億瓦,在開發中的公共事業太陽能系統規模約126億瓦,另有61億瓦系統規模正在進行招標中。

這些可望創造需求的動力來自於印度的「國家太陽能行動(NSM)」促使大量電站通過該項目進行招標,再者,印度國家政策及各類招標則是創造需求動力的第2大原因。

印度南部各州的項目儲備主要位於卡納塔克邦、安得拉邦和Telangana等地,各約有20億瓦系統處於開發中或已準備招標的階段。

若依Mercom capital group對印度市場的分析來看,20172021年每年約均有100億瓦左右的需求。

供應端有效降價也是促使印度需求快速成長的主要原因,Mercom capital group指出,其中又以大陸模組的降價力道最強,過去12個月內模組價跌幅度33%,預估第2季模組報價仍可望小跌,主要是大陸系統安裝在6月將因補助截止而使需求減緩。大陸模組在第1季的平均售價降至每瓦0.32美元,印度模組報價大陸模組高出14%

太陽能業者指出,由於印度是新興市場,成長動力強,對於電力的需求也速拉升,但因本身的電力基礎建設不足,再加上太陽能電力發電成本下降明顯,因而對太陽能電力的需求成長明顯。不過,目前印度也是全球太陽能模組報價廝殺最激烈的市場之一,往往得以創下世界最低的報價紀錄,足見該市場經營有其一定的難度,而且印度當地供應鏈的成長積極,殺價搶單衝勁十足。耕耘印度市場戰績燿眼者,又以全球最大供應鏈的大陸模組為主。

太陽能業者亦坦言,印度的經營有其相當的風險性,尤其在議價及應收帳款等常有共識度不足的問題,再者即是印度在多年前即對諸多供應鏈祭出貿易戰帖,雖然幾經波折而至今未成功。

不過,由於印度為新興市場,吸引全球各電子業前往投資進駐,例如軟銀與鴻海,其投資亦包含大規模太陽能發電廠;美國手機大廠Apple更視其為潛力十足市場,顯示印度整體經濟結構改變,對再生能源電力需求未來幾年均可望穩定成長。

[Home]


2017/05/04 2.6.4. 太陽能單晶龍頭隆基拋震撼彈 630後單、多晶價差縮至0.15美元 [ 電子時報 黃女瑛]

正值供應鏈報價回溫之際,供不應求的單晶廠卻預告大降價。

太陽能單晶龍頭廠隆基高層證實,630(630)大陸搶裝潮過後,單晶矽晶圓價格將快速降價,單、多晶矽晶圓報價將縮至每片0.15美元,將目前價差距離強縮4成,主要是新產能將陸續開出,可以減緩供不應求問題,以支持市場對單晶需求的持續成長。由於隆基是此波缺貨中價格維持最穩固者、且具價格指標,一旦落實降價恐迫使其他單晶廠被迫跟進,價砍幅度高達10%

由於上半年旺季不旺及多晶產品價格跌至谷底,使得4月下旬大陸太陽能展後明顯浮現大陸630搶搭潮,需求回溫,更使得單、多晶產品都出現漲價。特別是市場認為630後仍有機會淡季不淡,太陽能產業可望走出谷底,尤其委屈多時的多晶產品報價逐步回溫。

但,單晶卻在此時出招,龍頭廠隆基高層證實,630後單、多晶矽晶圓每片價差將縮減至0.15美元以內,主要是新擴產能將陸續開出,單晶缺貨情況可望獲得減緩,且為維持單晶競爭優勢,尤其支持新產能逐步開出的同時單晶PERC電池的競爭力不斷提升。

太陽能業者指出,相較於目前市場報價,單、多晶最高價差約達0.25美元的距來離看,單、多晶價差將被迫強縮約40%、報價跌幅約10%。相較於先前其他一線單晶矽晶圓廠率先喊出降價,但,降幅約2%來看,龍頭廠630後價格策略為市場投入震撼彈。

而且,面臨單晶龍頭廠降價宣言,首當其衝可能是二、三線的單晶廠,因其為這波單晶缺貨潮中主要的漲價者,接下來恐怕會因為龍頭廠因新產能開出、降價, 而考量到鞏固客戶長期訂單而被迫跟進。

太陽能廠分析,這波單晶產品缺貨主要被視為是這波年需求達55億瓦的大陸領跑者門檻設定偏頗所致,使得單晶需求快速拉升。但大陸整體供應鏈單晶矽晶圓年供給量僅130億瓦,再加上境外的單晶需求持續,使得單晶出現嚴重缺貨,尤其又有領跑者需求坐鎮,使得多晶再怎麼降價、單晶再怎麼漲價,上半年都無扭轉需求轉向。

一直到此次上海太陽能展傳出不少領跑者系統廠向大陸政府要求,以同樣符合領跑者要求門檻規範,由多晶來取代單晶,因為多晶技術已達門檻,重點是價格更為親民、性價比更高。對此,大陸政府雖未明文規定允許單晶轉多晶,卻也未明文禁止,使得需求轉向的傳聞不曾間斷。

最重要的是,若依不少領跑者的公告來看,有些併網日期確實是從一般認知的630延至930,這代表第3季仍有不少領跑者有機會創造需求,至於是否會由單轉多?可能就要看當時價格及取得到貨與否的表現,顯示單、多晶之戰有延長賽事的走勢,而且在多晶有成本更具競爭力的黑矽產品推出、及單晶有降價題材下,戰爭激烈度再升。

若再加上美國201條款可能產生短期拉貨潮,市場對第3季的景氣走勢,反而不及上半年來得悲觀。

受到這波單晶缺貨的影響,龍頭廠隆基及第二大廠中環,20172018年擴產計畫都是年年倍增,企圖在2018年底單晶矽晶圓的年產能規模力拚多晶龍頭廠保利協鑫,均達200億瓦左右的水位。目前台灣除了友達旗下晶材外,幾乎清一色以供應單晶矽晶圓為主,包括綠能、中美晶、國碩、茂迪、達能、昱成等。

太陽能單晶缺貨與跌價拉鋸 翹翹板是否平衡仍待觀望

下半年才是太陽能單、多晶之爭真正啟動決賽的關鍵時刻。

太陽能單晶預告降價,主要是為後續市佔率做鞏固,因為它與多晶產品的價差已超出一般認定的合理範圍。不過,最重要的是,單晶矽晶圓雖有擴產、下游單晶電池的擴產更積極,2017年下半單晶矽晶圓缺貨情況也可能有增無減。關鍵就看多晶是否真能推出黑矽這個殺手?是否真能有效發揮它的殺傷力,讓單晶與多晶以往正常的競爭情況。使單、多晶矽晶圓的價差每片0.1美元,而非單晶廠預告的0.15美元。

大陸單晶矽晶圓龍頭廠預告630日大陸搶裝潮結束後將進行近1年來未見的大幅度降價,震撼性的預告,主要是單晶矽晶圓目前仍持續缺貨,而且,隨著下半年下游電池客戶產能開出,對單晶矽晶圓的需求仍高,缺貨情況仍有機會持續甚至拉高。若依供應鏈業者預估,下半年約有近80億瓦左右的單晶電池新產線將開出,主要仍是以升級單晶PERC電池為目的。

一線單晶矽晶圓廠亦坦言,若依電池客戶的擴產及需求預估,單晶矽晶圓的缺貨情況會持續到2018年第3季。但隨著矽晶圓也同步擴產,預估從下半年開始單晶矽晶圓缺貨的情況可望陸續減緩。但,單晶需求不會降,因為單晶將持續取代多晶成為市場主流產品。

對多晶陣營來說,單晶矽晶圓是不得不降價,因為近1年來單晶缺貨主要原因是受大陸領跑者門檻製定偏頗,使得需求傾向單晶,再加上單晶原有的基本需求,使得需求短期快速拉升;又因為單晶本身的產能就有限,短期難有效擴產,才會顯得缺貨情況嚴重,簡單的說就是本身產能小,無力承受需求突然間的上拉,市場用放大鏡來檢視它的重要性。

但這卻促使多晶在技術、成本上快速精進,尤其是黑矽領域,多晶矽晶圓的鑽石切割導入可望明顯降低成本,這個降幅是單晶趕不上的,再加上領跑者在單、多晶的製造上合理化,顯示需求不會一面倒,而單、多晶報價距離又高,多晶創造的性價比佳,這使得系統端設計時以多晶為主,表示後續需求多晶將重返榮耀,所以,630後預估市場對多晶的需求將會迎頭趕上。

屆時,單晶矽晶圓、電池都可能遇到供過於求的問題,因為新產能開出,即使如其所言的降價幅度,所創造的性價比也比不過多晶,報價就會回歸與多晶相競價的正常距離,多晶陣營認為,單晶預告降價就是看準市場需求將會轉向,才會對市場先打鎮定劑,以安撫客戶。

單、多晶陣營的詮釋各有道理,實際上,第3季最關鍵仍然要看兩方陣營提供的產品是否如其所言,在系統端的性價比上給客戶全新的刺激。下半年才是單、多晶真正決賽的開始,因為單晶供應鏈的產能擴出,有助生產成本大幅下降,以及多晶給的價格考驗;多晶黑矽新技術發展已到了驗明正身關鍵時刻,這時不大展身手,後續恐怕難度更高。

而單、多晶面臨的需求,則因為大陸的領跑者新規範可望導正,必須各憑本事搶需求;但美國201條款一旦落實,則會給更大的衝擊,因為需求有一大塊可能消失,供過於求挑戰可能更高,又必須各憑本事搶生存。

[Home]


2017/05/04 2.6.5. 友達擁綠金 太陽能電廠實績豐 [ 工商時報 袁顥庭]

友達(2409)除了面板之外,其實在太陽能領域已經有了不錯的成績單!友達總經理暨營運長蔡國新表示,該公司擁有全台最多電業級太陽能電廠實績,具備建構完整的電廠生態系統所需專業與優勢,截至去(2016)年底已累計179個案廠、總裝置量達66MW(百萬瓦),今年目標再增加70MW的裝置量。

友達其所開發建置之台灣首座電業級屋頂型電廠「森勁太陽能電廠」,榮獲遠見雜誌第13屆企業社會責任獎「環境友善組」首獎,連續兩年獲得殊榮。

位於友達台中與后里廠區的森勁電廠,是第1個在精密廠房屋頂上完成的大型電廠專案,採用高效率太陽能發電模組,產品通過嚴格的耐候測試標準。建置過程中除了需克服50米高空作業,並使用了多項特殊工法避免施工震動,以確保廠房高科技產線穩定運作。

友達善用閒置的廠房屋頂空間建置太陽能電廠,不占用額外土地建置,使電廠創造更大的綠色經濟效益。友達台中廠區更將森勁電廠納入為國中國小學生量身設計之環境教育課程,推廣再生能源及友善環境的觀念,成為首家製造業者獲得行政院環保署認證之環境教育設施場所。

友達自2008年起開始布局太陽能事業,2012年起持續建置廠區屋頂型太陽能電力系統,並於2016年底完成友達全台廠區太陽能電廠建置。蔡國新表示,歷時5年完成全台8個廠區太陽能電廠的建置,總裝置量近42MW,每日提供超過16萬度綠電。包括友達台中廠、台南廠及龍科廠均是當地縣市裝置量最大的太陽能電廠,成為地方推廣綠色能源的重要指標。

友達近年來持續加速太陽能系統布建,因應台灣特殊的氣候與環境,開發出抗颱、抗鹽害、抗高溫高濕防水之太陽能模組。電廠實績遍及台灣各地公有屋舍、社區型、公共建築型及一般工業廠房等,截至2016年底已累計179個案廠,總裝置量達66MW。友達期待未來攜手更多夥伴,一起推廣善用閒置屋頂,開創綠色永續商機,今年目標再增加70MW的裝置量。

[Home]


Confidentiality Note
本郵件含有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機密資訊、或受法律保護之資料,唯有原發信人指定之收信人得閱讀或使用本郵件之內容。如您並非被指定之收信人,請立即將本郵件及所有附件予以刪除;請勿揭露、儲存或使用本郵件之任何資訊,並請您立即告知原發信人本郵件的傳遞錯誤。謝謝您的合作。
This e-mail transmission and any attachments contain information from Inventec Corporation. The information is confidential and/or privileged and intended to be solely for the use of the individuals or entities named in this e-mail transmission. If you are not the intended recipient, be aware that any disclosure, saving or use of the content of this e-mail transmission and attachments is strictly prohibited. If you have received this email transmission in error, please notify us immediately, and delete the e-mail and attachments. We greatly appreciate your cooperation.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雪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