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21 全球產業資訊

 1要聞

  1.1兩岸

   1.1.1. 國台辦龔清概收賄 15  [經濟日報]

 2財經

  2.1台灣

   2.1.1. ?:美匯率報告 盯上台灣  [經濟日報]
   2.1.2. 台幣名目匯率 16年高點  [經濟日報]

 1產業相關

  1.1Cloud Computing

   1.1.1. 追逐國際科技研發潮流 AI與自駕車首度納入「亞洲.矽谷」方案  [電子時報]
   1.1.2. NVIDIA人工智慧戰績優 深度學習平台獲百度雲採用  [電子時報]
   1.1.3. 英特爾擁抱AI 布局大陸人工智慧、自動駕駛創新專案  [電子時報]
   1.1.4. IBM開發以AI預測心臟衰竭 預測時間提早1年以上  [電子時報]
   1.1.5. 企業雲端服務市場前景看俏 Google力追亞馬遜和微軟  [電子時報]
   1.1.6. 合攻物聯網 思科來台有譜  [工商時報]

  1.2Smart Mobile

   1.2.1Wearable

    1.2.1.1. 蘋果AirPods供不應求 出貨仍須等待6  [電子時報]

   1.2.2Smartphone

    1.2.2.1. 高通大陸庫存說 聯發科隱憂  [經濟日報]
    1.2.2.2. 宏達電新旗艦機搶市  [經濟日報]
    1.2.2.3. 印度手機商籲課重稅 抑制大陸品牌鯨吞市佔  [電子時報]
    1.2.2.4. 繼智慧型手機後 人機互動樣貌逐漸改變  [電子時報]
    1.2.2.5. 小米瞄準越南市場 合作當地通路商  [電子時報]
    1.2.2.6. 2016年第4季印度吸引48OEM手機製造業者  [電子時報]
    1.2.2.7. i8設計圖海外流出 指紋感應器在背面  [蘋果日報]
    1.2.2.8. 印度製iPhone 傳緯創5月試組裝  [工商時報]
    1.2.2.9. 三星S8熱賣撐腰 高通上季獲利優於預期  [工商時報]

  1.3IT Industry

   1.3.1. 鴻海組三國聯軍 搶東芝晶片  [經濟日報]
   1.3.2. TV面板吃緊 雙虎利多  [經濟日報]
   1.3.3. 電視面板價格2017年下半逆轉 整體仍是好年  [電子時報]
   1.3.4. 蘋果供應商積欠高通專利費 高通稱2Q營收未受影響 3Q仍未知  [電子時報]
   1.3.5. 三星、樂金高階LCD面板互別苗頭 各與不同陸業者合作  [電子時報]
   1.3.6. 微軟談企業創新 應同時「探索」與「執行」  [電子時報]
   1.3.7. 面板價格創紀錄 連續15個月上漲  [蘋果日報]
   1.3.8. 臉書:未來用腦波打字  [工商時報]
   1.3.9. IHS:面板下半年恐反轉緩跌  [工商時報]
   1.3.10. 南北矽谷成形 驅動創新引擎  [旺報]

  1.4Personal Computing

   1.4.1. 蘋果新品醞釀重新命名 簡化產品線大費周章  [電子時報]
   1.4.2. 日官方對爾必達、東芝態度 遭質疑雙重標準  [電子時報]
   1.4.3. PCB智慧製造國家聯盟成軍,研華、迅得 擔任領頭羊  [工商時報]

   1.5.1. 迎接工業4.0時代 製造業轉型分3階段  [電子時報]

  1.6Solar(Green Energy)

   1.6.1. Gogoro騎向東南亞 拓版圖  [經濟日報]
   1.6.2. 印度電動車推動計畫: 印度電動車採購誘因計畫獲展延 可望協助當地2030年全面採用電動車  [電子時報]
   1.6.3. 碳酸鋰價格翻漲 鋰電池需求依舊熱絡  [電子時報]

[Home]


2017/04/21 1.1.1. 國台辦龔清概收賄 判15 [ 經濟日報 林庭瑤]

大陸對台系統首位落馬貪官、國台辦前副主任龔清概,河南省安陽中院20日宣判,在福建任職期間,利用職務收賄人民幣5,352萬元(約新台幣2.4億元),判處有期徒刑15年,並處沒收個人財產人民幣500萬元(約新台幣2,200萬元),追繳龔清概受賄所得財物及其孳息,並上繳國庫。

去年4月,龔清概遭開除黨籍、開除公職的「雙開」處分,中紀委稱龔嚴重違反政治紀律,對抗組織審查,長期搞迷信活動,利用職務便利為其子謀取利益,占用私企高檔汽車,搞錢色交易等情事,性質惡劣、情節嚴重。

央視報導,河南省安陽中院4宣判龔清概案,審理查明,龔清概從1996年至2015年,利用擔任福建省晉江市長、晉江市委書記、福建省南平市長、平潭綜合實驗區工委書記等職務上的便利,為相關單位或個人在徵用土地、工程建設、調整規劃等事項上提供幫助,索取或非法收受財物共計人民幣5,352萬多元。

[Home]


2017/04/21 2.1.1. 陳沖:美匯率報告 盯上台灣 [ 經濟日報 江睿智、陳美君]

前行政院長陳昨(20)日表示,美國民族主義及保護主義興起,近期美國貿易及匯率報告都「有強烈針對性,台灣已被盯上」,以貿易立國的台灣,對全球貿易戰的開打要非常警惕。

東吳大學法商講座教授陳?昨天出席「經濟日報」紀念創刊50周年「全球新變局.經濟新路徑」論壇,並以「如砥如矢的世界不再」為題發表演說。

並說, TPP熄火,WTO權威受挑戰,「台灣重回到2003年時,只是全球多了600FTA」;然而台灣僅有台新和台紐,以及ECFA二個半貿易協定,對台灣經貿貢獻太少。面對反全球化逆襲,台灣不要寄望美國或WTO太多。

昨日以「如砥如矢的世界不再?」為題,在經濟日報創刊50周年論壇發表專題演說。他表示,全球化發展極致,帶來不均的現象,普遍存在國與國、人與人之間,結果就是「左右開弓」,左派右派都來了,中間反而被擠壓,沒有呼吸的空間;民粹興起,這波全球保護主義就是全球化產生的後遺症。

他指出,美國總統川普將去年大選簡化為民族主義與全球化公投,不斷強調美國優先,「經濟學人」曾形容「有一個民族主義者正坐在白宮裡」,美國貿易保護主義高張,台灣要非常謹慎。

說,美國提出國家主權超過貿易政策、嚴格執行貿易法、打開他國市場,協商更好的貿易方案等四項作法。其中以嚴格執貿易法對台灣影響最大,USTR更提及許久未見的「美國201(提高關稅)和301(貿易報復手段)法案」,又將重現江湖。

4月中旬美國財政部發布貿易對手國匯率報告,台灣再被列入觀察名單中,有些媒體用「驚險過關」或「安全下莊」來描述,但陳?認為不能小覷,因為「美國人已經盯上我們了」。

他進一步解釋,美國財政部這次特別在表格中新增一欄,即「過去12個月中有八個月超過買匯標準的國家」,只有瑞士和台灣,但瑞士在前半年已超過標準,美國新增這一欄「其實就是針對台灣」。

面對反全球化逆襲,陳?認為,區域經濟整合應會持續,但步調會慢下來,歐盟現加速在與日本、南錐共同體及墨西哥簽定FTA;全球化也在修正中,避免低薪成長和貧富不均,應轉而追求世代間包容性成長。

中央銀行官員昨(20)日回應,對每個人的看法表示尊重,但台灣被列入並非實施匯率干預,而是因為對美貿易順差。

央行官員說,美國匯率報告是站在美國立場發布的,全世界對美國有順差的國家,都可能被列入觀察名單;而台灣經常帳順差占國內生產毛額(GDP)的13%,比例看起來很大,實際上金額並不高。

?看施政困境 問題在經濟

英全政府執政快滿周年,施政滿意度仍低落。前行政院長陳?昨(20)日表示,問題還是在經濟,如果不能解決經濟問題,都是空的。陳?昨日接受媒體訪問時,對英全政府執政作上述建議。

他說,儘管民粹主義和保護主義當道,今年全球景氣回升,台灣須趁這一波再起,否則很危險。「台灣就像回到2003年時,但下一步是什麼?」令人擔憂。

他表示,在保護主義氛圍中,現在沒有人要跟台灣簽FTA,台灣還把兩岸關係搞得如此緊張,他很擔心到最後台灣自己把自己孤立起來。他還說,台灣不能寄望別國原地踏步,別國會繼續前進,台灣也要自己努力突破。

對於政府推出前瞻計畫,陳表示,真正有前瞻的基建,央行拿錢出來做都應在所不惜;但從媒體報導來看,現在政府前瞻計畫並沒有做分析或可行性評估,只是為建設取一個名字而已。

至於一例一休新制上路,陳表示,制定勞動政策,要有人力政策整體思考,要先有人口上位政策,及當前經濟發展主軸,再去思考下一層的勞動政策。

[Home]


2017/04/21 2.1.2. 台幣名目匯率 攀16年高點 [ 經濟日報 陳美君]

國際清算銀行(BIS)昨(20)日公布最新統計,新台幣名目有效匯率指數(NEER)連十漲,3月升抵116.3,創下近16年來新高,至於主要貿易對手國韓元則是上漲至117.2,兩國的差距縮小,反映新台幣這波又急又快的升勢,就快超越韓元。

長期以來,韓元名目與實質有效匯率指數均高於新台幣。對於新台幣名目匯率指數就快超過南韓,財經官員表示,每個國家的計算方法、權重和基期都不同,數字只是參考,主要還是「跟自己國家比」,會比較準確。

進一步觀察實質有效匯率指數,新台幣同樣呈現連十漲,3月升抵107.73,低於南韓的114.65,兩國差距擴大至6.92

相較於名目有效匯率指數,韓元在實質有效匯率指數上領先新台幣較多,財經官員解釋,這代表南韓的通貨膨脹比台灣嚴重,即使新台幣名目有效匯率指數顯示3月新台幣的升幅相當大,頗有超前韓元的氣勢,但進一步納入物價因素,台灣的出口競爭力仍舊勝過南韓。

對於新台幣匯率今年以來強勢升值,中央銀行指出,台灣匯率政策維持動態穩定。

並非謀取不公平競爭優勢,而匯率穩定有助經濟發展。長期以來,新台幣名目有效匯率指數大致在過去36個月移動平均值上下5%範圍內,維持動態穩定。

電子業報價喊漲

由於首季新台幣升值幅度可觀,經濟部特別向廠商抽查新台幣升值對外銷訂單的影響,統計處林麗貞昨(20)日表示,部分機械業有受到影響;但進口原料的鋼鐵業受惠;而電子業有調高報價的打算。

據央行統計,今年前三月新台幣對美元已升值4.4%,調查結果得到的回覆大約分成三種情況。

第一,業者表示因是以美元接單,將來會影響財報、利潤縮減。第二,新台幣升值造成利潤縮減,部分業者表示乾脆就不要接那麼多訂單,尤其以機械業為主。第三,也有業者因進口原物料是以美元計價,新台幣升值反而受惠,例如需大量進口鐵礦砂的鋼鐵業。

 

[Home]


2017/04/21 1.1.1. 追逐國際科技研發潮流 AI與自駕車首度納入「亞洲.矽谷」方案 [ 電子時報 莊衍松]

亞洲.矽谷方案攸關政府投資與獎勵的方向,目前已決定擴大範圍至人工智慧和自駕車等熱門科技的研發。

由國家發展委員會規劃執行的「亞洲.矽谷」推動方案主要有兩大主軸,一是物聯網(IoT)、二是創新創業。不過國發會20日在行政院會提出「亞洲.矽谷」推動方案進度及成果報告時,首度將國際間正積極投入的人工智慧(AI)和自動駕駛車也納入,顯示台灣也必須重視這兩大新興科技的發展,儘可能透過國家的力量使其發揮產業綜效。

國發會官員在報告「亞洲.矽谷」推動方案進度時指出,該方案是政府產業創新的旗艦計畫,由國發基金設立匡列新台幣1,000億元,設立「產業創新轉型基金」。未來要持續發展物聯網及完善創新創業生態系,未來並將聚焦物聯網資安、擴增/虛擬實境(AR/VR)、人工智慧應用、自動駕駛、行動生活及新南向等關鍵議題。

官員指出,目前有意配合政府「亞洲.矽谷」推動方案的外商包括微軟(Microsoft)設立物聯網創新中心、高通(Qualcomm)與經濟部簽署合作備忘錄將成立科技實驗室;洽談中的還包括英特爾(Intel)、思科(Cisco)等業者。

對於外界質疑高通是聯發科競爭對手一事,國發會強調,鏈結國際研發能量是「亞洲.矽谷」方案重要策略之一,政府歡迎有能力、有意願的國際企業與台灣合作,推動物聯網等下世代產業發展。以避免發生之前4G世代時,台灣因未能與國際企業合作,致未能掌握行動應用契機之情形。

國發會日前的新聞稿指出,高通在201611月就在台灣建立4G+/5G行動網路技術與物聯網產業鏈,設立新的測試實驗室與技術團隊,支援網通公司之研發,並扶植台灣新創公司成長。國發會強調政府與國際企業討論研發合作項目時,一定會將其與台灣業者技術之互補性及競爭關係納入考量。

除了外商目前「亞洲.矽谷物聯網大聯盟」的重要成員包括聯發科、宏碁及華碩等業者。台廠提出有關發展智慧城市、注重人工智慧技術等建言,官員表示政府已納入計畫推動中。

行政院院長林全指出,「亞洲.矽谷」方案推動的關鍵在於「人才」,務必引進新人才進入台灣,並讓在地人才有充分發揮的空間,因此不論法規、資金、人才、國際鏈結,與價值鏈及示範場域等面向,皆需有客觀環境共同配合,以吸引國內、外人才。此外,智慧城市示範場域驗證是台灣現階段發展物聯網產業的重要工作,此次政府的方案先聚焦智慧交通、智慧醫療及物聯網應用平台三大領域,希望藉以帶動產業成長。

[Home]


2017/04/21 1.1.2. NVIDIA人工智慧戰績優 深度學習平台獲百度雲採用 [ 電子時報 陳玉娟]

NVIDIA與百度結盟,其深度學習平台已納入到百度雲的深度學習服務。

人工智慧(AI)已成為下世代新戰場,各路人馬加速搶進。其中,憑藉繪圖技術優勢快速轉進AI戰場的NVIDIA,生態鏈規模不斷擴大,近期AI大計再傳捷報,繼年初釋出與賓士(Mercedes-Benz)所合作搭載NVIDIA AI汽車將於1年內上路後,近日再宣布攜手德國博世集團(Bosch)一同合作開發AI自駕系統,同時深度學習平台已獲百度雲採用。

近年AI相關技術與應用發展大躍進,包括微軟(Microsoft)GoogleFacebookIBM、百度、阿里巴巴等陸續釋出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等AI應用進展,高通(Qualcomm)NVIDIA與英特爾(Intel)等晶片大廠亦紛紛展示平台技術整合實力。

其中,NVIDIA展現強烈企圖心,聚焦深度學習與自動駕駛應用領域成果顯著,其透過GPU繪圖技術,以類人腦方式運作於電腦、機器人與自駕車等應用,除有專攻深度學習的Tesla P100晶片,以及負責圖像、文字和語音辨識的Tesla P4P40,還有全新車載人工智慧平台Xavier,同時推出了體積僅信用卡大小的Jetson TX2,力圖將AI導入終端設備,著眼於智慧工廠機器人、商用無人機及建置在AI城市的智慧攝影機等商機。

而最受到關注的就是在AI自駕車布局屢傳捷報,與賓士、Tesla等多家國際車廠合作多年,深耕效益逐步顯現。近日NVIDIA就宣布與博世合力發展AI自駕系統;博世AI車載電腦系統採用NVIDIA次世代DRIVE PX平台,搭載Xavier晶片,完整解決方案可訓練車輛習得複雜的駕駛技巧,使系統操作自主化,亦可透過空中下載(OTA)取得新的功能。

同時NVIDIA亦與百度結盟,其深度學習平台已納入到百度雲的深度學習服務;全新百度雲提供NVIDIA先進GPU運算技術,包括Pascal架構的Tesla P40 GPU及深度學習軟體,並針對包括TensorFlowPaddlePaddle等開放原始碼深度學習框架,提供訓練與推論的加速機制,透過百度雲,企業能快速將資料轉變成有用的資訊,加快深度學習訓練與推論的速度,進而加速新一代智慧產品與應用的上市時程。

NVIDIA表示,其深度學習平台是全球最多客戶採用以建構各種人工智慧服務的平台,所有關鍵的深度學習框架都透過NVIDIA平台進行加速,全球各大雲端服務供應商包含阿里巴巴、亞馬遜(Amazon)GoogleIBM及微軟都使用此平台。

此外,目前有越來越多的組織轉投入GPU運算陣營,著手開發各種領域的先進應用,包括自然語言處理、流量分析、智慧客服、個人化建議以及辨識影片內容等,GPU具備優異的平行處理能力,讓NVIDIA的平台在加速處理各種資料密集的作業時成效顯著,不論從人工智慧與深度學習、先進分析、一直到高效能運算。

NVIDIA發布2017會計年度第4(截至2017129)營收達21.7億美元,年增55%,創歷史新高;淨利達6.55億美元,比2016會計年度全年6.14億美元淨利還要多;每股盈餘0.99美元。其中,第4季汽車業務營收年增37.6%1.28億美元,但佔整體營收仍不到1%NVIDIA預估2018會計年度第1季營收估將減至19億美元上下。

[Home]


2017/04/21 1.1.3. 英特爾擁抱AI 布局大陸人工智慧、自動駕駛創新專案 [ 電子時報 徐靜初]

英特爾(Intel)開始在大陸市場布局人工智慧(AI)項目,深掘AI相關的創新專案。英特爾大陸戰略合作與創新業務部總監徐茂容表示,目前英特爾創新事業主要關注大陸未來12~36個月可以量產的產品, 目前已在上海市成立機器人中心,2017年起將聚焦於AI、自動駕駛等創新項目。

過去英特爾被認知是PC晶片、伺服器公司,隨著物聯網(IoT)AI時代,英特爾欲轉型成為資料公司(Data Company)。徐茂容指出,英特爾講究計算能力跨機器的共同協作, 而不是單只比較GPUAPU而已,比的是總體的運算能力。

徐茂容對DIGITIMES表示,過去PC領域晶片與相關應用相對集中化,但物聯網時代,晶片以應用驅動為主。過去ICT領域「Intel inside」,未來也會在AI領域樹立「Intel inside」同樣的定位,過去在PC、伺服器領域的晶片優勢未來也將在AI、語音辨識、運算晶片、無人機等領域展現更多布局。

近日,英特爾對外宣布取消舉辦行之20年來的IDF,對英特爾來說凡事都有一個「優先順位」,顯見英特爾全力將氣力花在布局AI、自駕車、無人機等新興領域。徐茂容18日在上海張江IC CAFE「釋放IA原力 擁抱AI時代」演講後,如此說到。

他說,英特爾內部目前才不到10個事業部,最近就成立了2個新的事業部布局新興應用,同時在自動駕駛領域收購以色列公司Mobileye。全球近9成的汽車大廠都與Mobileye合作,英特爾耗鉅資153億美元收購這家員工僅600人的公司。

徐茂容分享指出,相當看好AI未來的前景發展。英特爾預測,到2020年前AI運算能力仍將比現今提升12倍,同時到2020年也較現今的機器再快1,000倍左右。

同時,英特爾也相當關注大陸AI市場的發展。20172月大陸科技部,開啟「科技創新2030重大專案」新增人工智慧2.0,目前已進入實施方案的最後討論階段。

他引用統計指出,大陸AI市場規模2015~2020年的複合成長率約50%,從2015年人民幣12億元將成長至人民幣91億元。值得注意的是,在人工智慧專利的發布文章其中被引用的有效論文篇數大陸已經超過美國,這是一個關鍵指標。

大陸無人機 未來需要更多創新

目前大陸約有300家無人機廠家,在華南更多,儘管以數量取勝,但徐茂容稱「未來需要更多的創新」。

英特爾shooting Star某些程度目前取代傳統煙火,傳統煙火無法控制風向與速度,但是500架無人機升空後可以受控變換色彩,並在空中拼出特定的字樣。美國迪士尼也與英特爾shooting Star簽了數月的合約,取代傳統煙火秀表演。

他舉例,在台灣一場元旦煙火施放費用相當人民幣1,000萬元,也就是燒掉1,000~2,000台無人機, 但是放完了就不能重複使用;還有比如,在無人機上安裝REALSENSE透過偵測,繞開障礙物,如無人機送貨時可以避開大樓,並繞回原來規劃軌道上。

機器辨識 已比人類精確

徐茂容表示,機器學習包括了深度學習、理解系統(邏輯基礎與記憶基礎)。機器學習必須先給機器很多資料, 然後進行推理的歸類;深度學習則是最近5~6年比較火的領域, 可以讓機器學習更高深的東西。

比如說機器在辨識人臉之前,先將人臉特徵質進行統計,重組特徵,最後達成辨識結果。這方面,深度學習的突破,機器在影像與聲音的辨識力已經超越了人類。當今海關與出入境處都逐漸採用機器通關,就代表了一件事,機器識別力已超過了人類,準確率比人類高。近日還證實, 機器辨識出皮膚病的精確度,也已經超過了醫生。

不過,機器目前能做到語音的識別文字化,但是對於識別特定人的語音,以及語音當中的語調、情緒等還有很多智慧提升空間。

智慧交通應用廣

AI背後形成的大數據,對於智慧交通也有很多創新的應用。比如手機上安裝GPS可以定位進行、導航甚至可以規劃路線,當愈來愈多的使用者安裝了導航系統,可以收集10%的駕駛人資料,形成路況資料。

這套資料更可以提供給城市的交通管理系統來進行路況判斷,甚至可以進一步提供給政府這一個特定時段、特定路況的壅塞情況,對未來新建道路規劃給予建議。

他指出,未來汽車保險也會依照駕駛員的開車習慣、紀錄等資料,進行個人化訂制,將保險與理賠率做到更精確的計算。對於保險企業來說,如果能降低1%的理賠率,就是一筆極可觀的金額,值得投入此技術。

[Home]


2017/04/21 1.1.4. IBM開發以AI預測心臟衰竭 預測時間提早1年以上 [ 電子時報 楊智家、謝明珊]

IBM正致力透過結合醫療巨量資料及AI認知運算,欲對重大疾病早期檢測技術帶來巨大貢獻。

現階段全球醫學界對心臟衰竭的預測技術仍有限,許多心臟衰竭病患都是等到生重病住院後,才導致心臟衰竭症狀出現或併發,但往往等到這個時候再進行救治已來不及,有鑑於心臟衰竭目前仍難以進行早期檢測,因此目前美國已有研究團隊正在試驗透過人工智慧(AI)及科學技術,希望能提早1年以上就可準確預測出人類是否患有心臟衰竭風險。

根據IBM指出,該研究團隊由一組IBM Research科學家團隊,與美國北加州Sutter Health醫療中心科學家以及美國蓋辛格醫療健康集團(Geisinger Health System)一批臨床專家共同組成,在獲得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資助下,研究團隊目前正基於美國「電子健康記錄」(Electronic Health RecordEHR)中隱藏的患者資料線索,進行心臟衰竭病因研究與預測。

研究團隊過去3年採用例如自然語言處理、機器學習以及巨量資料分析等最先進AI技術來訓練模型,藉此模型希望可較現行心臟衰竭一般診斷技術,提前1~2年就可先預測病患是否真的患有心臟衰竭疾病。

現行心臟衰竭預測方式,多半僅由醫生將患者心臟衰竭可能發生的徵狀記錄在病歷中,以及安排心臟衰竭診斷測試。儘管如此,但目前患者多半在急重症病發且住院、該急重症更導致器官逐步受損後,才會被診斷出患有心臟衰竭疾病,但往往此時才發現已太晚,因此IBM研究團隊正在研究是否能運用美國EHR系統內的患者記錄資料,協助提早幾年就可先診斷出患者是否具心臟衰竭風險性。

因此,研究團隊開發及運用幾項認知運算及AI技術,針對支持研究團隊研究目標的自然語言處理及機器學習方法研究專案,就患者EHR資料進行分析,其中一項研究專案希望可了解「Framingham心臟衰竭徵象及症狀」(FHFSS)用於早期檢測的有效性。FHFSS通常是臨床醫生用來診斷心臟衰竭的傳統風險因素。

研究團隊以AI自然語言處理技術,透過解析Framingham風險標準或其他類型症狀等資訊及確認概念,從非結構化的資料中採掘資訊。在28個原始FHFSS徵象及症狀中,僅有6個是確定未來呈現心臟衰竭的可靠預測因子。

第二項研究目標則是透過將醫生記錄的非結構化資料與結構化電子病歷資料相結合,以確定能否更準確預測心臟衰竭,研究團隊則以機器學習技術建構預測模型,結果發現與FHFSS共同使用時,EHR中的其他資料類型如疾病診斷、藥物治療處方等,對預測心臟衰竭起更有效的預測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這項研究也讓研究團隊更深入了解到如何衡量部分資料類型及其實際用處之間,在協助預測個人心臟衰竭發生可能性的差異,例如當採用更多不同資料類型時,預測模型的效能可獲得改善,其中診斷、服用藥物順序及住院資料的結合,分別為最重要的資訊,最終讓研究團隊開發出效能及實用性均高的預測模型。

未來IBM ResearchSutter Health醫療中心及美國蓋辛格醫療健康集團科學家及專家們將會持續合作,進一步推進當前的研究成果,且這項研究不只可用於心臟衰竭預測,也有應用至其他疾病及早預測的潛在可能性。

遠距醫療省時又省錢 造福偏鄉病患

遠距醫療可節省病患的時間和金錢,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UCD)專家研究發現,每位病患將因此節省100美元舟車勞頓的交通成本。

根據Patient Engagement HIT報導,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醫學中心(UCDMC),自從1992年開始提供遠距醫療服務,目前適用於院內30個專科。

UCD兒童急診醫療部負責人James Marcin所領軍的研究團隊,調查該機構18歲以上接受遠距專科醫療照護的病患,統計19967月至20131219,246次遠距醫療所節省的舟車勞頓成本。

拜遠距專科醫療所賜,病患在研究期間無須往返醫院,因此節省500萬哩(805萬公里)路程,這相當於300萬美元的交通成本。

UCDMC所建立的廣大遠距醫療網,不僅嘉惠院內病患,也為機構本身節省大筆金錢,同時提升個別病患的照護品質。每個病患可免除278哩路程,節省高達156美元交通成本。

Marcin表示,這對於病患和環保都是一大福音。遠距醫療特別適合部分專科,例如仰賴實驗結果或醫病溝通的療法,至於需要身體檢查的骨科,就沒那麼需要遠距醫療。

Marcin研究團隊比較遠距醫療和面對面專科醫療的效益,他認為遠距醫療可提供偏遠地區病患更優質的照護服務,尤其是有複雜合併症的病患,研究團隊希望遠距醫療不只是節省醫療成本,也要改善病患所受到的照護。

近期其他研究也強調遠距醫療的效益, 《醫療事務》(Health Affairs)雜誌所刊載的一份研究發現,遠距醫療讓就醫更便利,但病患不能因此浪費醫療資源,否則並無法真正節省醫療成本。

遠距醫療的成本只有一般面對面醫療的50%,但前提是病人以遠距醫療取代面對面醫療,若病患本來打算放棄治療,讓病情自行好轉,卻看在便宜的份上去接受遠距醫療,這反而是在增加醫療成本。

Marcin研究團隊倒認為,隨著就醫便利性提高,勢必會降低就醫門檻,帶動更多人使用醫療服務。即使有一些隱憂,《醫療事務》雜誌和UCD研究皆肯定遠距醫療有助於病患就醫,不僅降低醫療成本亦節省交通時間,讓醫療服務變得更平價而便利。

[Home]


2017/04/21 1.1.5. 企業雲端服務市場前景看俏 Google力追亞馬遜和微軟 [ 電子時報 殷家瑋]

Google正積極爭取企業雲端服務的市場版圖。

隨著企業雲端運算服務市場的急劇成長,市場參與者無不積極磨刀霍霍,致力於攻佔更多市場版圖。目前全球雲端產業的前3大市佔巨頭分別為亞馬遜(Amazon)Amazon Web Services (AWS),微軟(Microsoft)Azure,以及GoogleGoogle Cloud Platform(GCP)。因此對於Google而言,眼前的首要目標便是超越微軟,而若欲奪取亞馬遜的冠軍寶座,恐怕將顯得更為艱鉅。

據富比士(Forbes)報導,研調公司Gartner預測,2017年雲端運算服務市場的成長幅度有望達到18%,到了2020年,整體產值更預計將達到3,830億美元。另據Synergy Research Group的研究顯示,儘管AWS的年增率並未顯著成長,但依舊保持著40%的穩定市佔率表現;而微軟、GoogleIBM的合併市佔率則達到約23%,年增率為5%

現階段Google所須面臨的競爭者不僅是市佔前2大的亞馬遜與微軟,還包括了如資深IT基礎建設供應商和發展迅速的新創企業等等。為企業提供運算服務的主要供應商如IBM和甲骨文(Oracle)等,雖然目前市佔落後Google,亦仍奮力爭取雲端服務的市場版圖。

另外,技術平台整合供應商也試圖在雲端服務市場中,尋求自身的利基點,例如新創企業CloudShare便整合了雲端基礎建設和「平台即服務」系統,提供了易於管理與自動化的雲端服務。

亞馬遜最主要的優勢之一,就是成功成為市場中首先搶灘的重要參與者。該公司於2006年推出AWS後,隨即取得先機並擴大至提供各種雲端解決方案。微軟則於2010年推出了Azure,並在企業運算領域方面,提供了良好的服務。微軟在之前便已擁有了為數眾多的傳統數據企業客戶,因此對其而言,所要進行的便僅是單純將傳統數據客戶,轉變為Azure用戶。

至於google,雖然於2011年底正式推出了GCP,但卻直到2015年才真正將其雲端運算和業務部門進行整合。GCP總裁Diane Greene表示,發展雲端服務毫無疑問是目前該公司IT領域中,最至關重要的項目。

對於亞馬遜和微軟來說,其旗下的雲端事業體已正快速成為新興的重量級獲利來源。AWS目前年營收已達約122億美元,而Azure的營收年增率亦已增長至93%左右。

反觀Google雖尚未發布GCP的營收數據,但據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的數據報告估算,GCP的營收預估(Run Rate)大約為7.5億美元。這意味著目前Google的大部分營收仍來自於搜尋和廣告業務。因此,部分企業對於Google培育和支持企業客戶的能力,提出了質疑與擔憂。

為了解決此問題,Google已正積極經營有關直接服務客戶(customer-facing)的單位,並且根據企業對於快速回應的需求,推出了新的企劃方案,鎖定更多中小型企業客戶。此外,Google亦展現了其技術上的優勢,除了機器學習和強化企業安全性,Google也在虛擬實境(VR)與物聯網(IoT)方面做了大量的努力。因此專家認為,Google未來仍具備與強大對手競爭的基礎實力。

[Home]


2017/04/21 1.1.6. 合攻物聯網 思科來台有譜 [ 工商時報 呂雪彗]

據悉,美商思科(Cisco)近期可能來台與政府洽簽創新研發中心,將參與我物聯網合作。此外,國發會4月底前將公告「智慧城市示範場域驗證計畫」提供企業提案申請,聚焦智慧醫療及智慧交通二大領域,預計4年將投入36億元經費,打造成功的智慧城市。

思科全球副總裁下周登台

值得注意的是,經濟部和桃園市政府將在25日(下周二)舉行「2017亞洲.矽谷國際高峰論壇」,屆時思科全球副總裁暨臺灣、香港及澳門董事總經理招卓敏也將出席,是否宣布新的投資,也備受期待。

520將屆,總統蔡英文執政滿周年,行政院正積極驗收5+2推動成果,國發會昨(20)日報告「亞洲.矽谷」計畫,針對鏈結國際方面,微軟已在台設物聯網創新中心;高通和工研院簽署合作備忘錄,在台成立科技實驗室;臉書也與國內新創業者合作;而英特爾、思科、惠普等多家正洽談中。

洽簽MOU,可望56月明朗

日前外界憂心高通來台成立基金,投資新創事業,對聯發科威脅很大。對此,經長李世光昨表示,美商高通和工研院簽署合作備忘錄設研發中心,對5G技術布局有幫助,與聯發科形成互補,兩者相輔相成而非相互競爭。據悉,洽談最久的思科,可望56月間明朗化,思科可能與亞洲矽谷執行中心等政府相關單位洽簽MOU

行政院長林全昨表示,「亞洲.矽谷」方案推動關鍵在於「人才」,一定要引進新人才進入台灣,並讓在地人才有充分發揮空間,不論法規、資金、人才、國際鏈結,與價值鏈及示範場域等面向,必須有客觀環境配合,以吸引國內、外人才,建立創新創業生態系。其中除訂攬才專法外,科技部每年選派至少50名博士赴矽谷。

國發會36億補助智慧城市

在智慧化示範場域,國發會產業處長詹方冠表示,近期內會公告推動智慧城市場域驗證申請辦法,聚焦在智慧交通與智慧醫療等二大領域,企業必須結合地方政府,且需具創新性,試驗計畫結束仍需有繼續營運模式,一個階段示範約半年。國發會明年提撥9億元專款,預計試辦4年提供36億元補助,打造智慧城市成功案例輸出海外。

未來國發會選定物聯網資安、AR/VR、人工智慧應用、自動駕駛、行動生活、新南向等六大不可或缺方向切入物聯網及創新創業,其中前瞻計畫AR/VR將投入10億元在高雄軟園附近興建體感園區,帶動在地就業;另投入50億元在人工智慧;而自駕車試驗場域,高雄市府有意結合法國廠商合作,未來除高雄,台南沙崙、桃園、中興新村及新竹都可能有自駕車試驗場域,但政府會進一步整合。

[Home]


2017/04/21 1.2.1.1. 蘋果AirPods供不應求 出貨仍須等待6 [ 電子時報 張哲嘉]

蘋果網站上的AirPods仍標註需約6周才能出貨。

自蘋果(Apple)201612月開始販售無線耳機AirPods以來,便不斷因產量不足而推延出貨時間。

根據CNET報導,蘋果開始販售AirPods 5個月以來,目前不論於官網、零售店或是各販售網站,仍標註需約6周才能出貨,也顯示該產品的製造速度仍無法因應龐大的訂購量。然即便官方表示須等待6周的時間,但據報導,實際等待時間可能落在3~4周。

而據蘋果發言人重申,蘋果已儘快準備貨項以加速出貨時間。該公司也更加重視AirPods在市場上造成的改變,以及消費者對無線產品的使用現象。

[Home]


2017/04/21 1.2.2.1. 高通大陸庫存說 聯發科隱憂 [ 經濟日報 葉亭均、謝佳雯]

全球手機晶片龍頭高通(Qualcomm)上季營收與獲利優於市場預期,但本季展望低於預估,並坦言中國手機客戶仍處於庫存調整期。由於聯發科28日將舉行法說會,說明第2季財測,法人認為,高通一席大陸客戶庫存高的說法,已先為聯發科本季營運趨勢帶來隱憂。

高通上季營收較一年前成長8%59.9億美元,每股盈餘1.34美元,都高於市場預估。高通說,將觀察蘋果供應商若不按預期支付權利金的影響。蘋果1月控告高通超收晶片權利金,且拒絕支付原先承諾約10億美元的回饋金。

高通警告,目前不清楚蘋果會否施壓要求供應商在本季短付權利金,導致本季財測區間比往常更大。

高通預測MSM晶片組出貨量本季達1.8億至2億套,預估本季每股盈餘為901.15美元,營收介於53億至61億美元,都低於分析師預估。

高通也坦言,中國客戶在去年12月的季底拉貨太強,造成庫存,今年上半年會處於庫存消化階段。高通說,雖然部分大陸OEM客戶的庫存量超過上一季,但高通本季出貨量還是會成長;預估至下一季,客戶端的庫存情況就會獲得較大幅度的改善。

市場傳出,聯發科近來下修內部對第2季營運展望。法人預估,聯發本季智慧手機晶片出貨量的季成長幅度應約為一成,加上考慮產品跌價因素,單季營收季成長率可能落在一成以內。

FactSet StreetAccount的數據顯示,儘管高通身陷訴訟泥沼,高通技術授權業務營收上季增加約5%22.5億美元,高於市場預期。

[Home]


2017/04/21 1.2.2.2. 宏達電新旗艦機搶市 [ 經濟日報 黃晶琳]

宏達電(2498)昨(20)日對全球媒體發出邀請函,將於516日在台北舉行「HTC U」全球發表會,新款旗艦機種將主打「側邊觸控」功能,備受市場關注,將是牽動下半年營運的關鍵。

宏達電邀請函寫著「Squeeze for the Brilliant U. 05.16.2017 」,中間則有很大的「U」,以及一個模糊的手機影像,516日下午2時邀請國際媒體來台參加新機全球發表會,同時舉行全球直播。

宏達電官方臉書及YouTube頻道同步放上預告影片,僅短短5秒,要傳遞著「最值得等待」的訊息,預告著HTC U即將上市。

市場解讀,U的形狀加上Squeeze(擠壓)的意涵,除要新旗艦機種擠出來,更暗喻新手機主打功能是側邊觸控。

據了解,HTC U原本開發代號為「Ocean」,可能配備5.5吋螢幕,搭載高通處理器,儲存容量64GB128GB,預載Android 7.1作業系統;側邊觸控是可利用機身特殊功能,預期可開啟相機、回到首頁或指紋辨識等。

近期宏達電美國市場動作積極,宣布旗艦機種HTC U Ultra等機種在美國市場降價,虛擬實境產品HTC VIVE也首推含電腦即顯示卡的套裝優惠分期付款方案,降低購入門檻。

宏達電宣布,HTC U Ultra售價從749美元(約新台幣22,920元)降至599美元(約新台幣18,330元),降幅20%HTC 10699美元降至499美元、HTC Bolt600美元降至450美元,HTC One A9499美元降至199美元,降價幅度約25%60%

宏達電也宣布攜手輝達及微星,在美國首度推出HTC VIVE含電腦或顯卡的套裝組合方案,降低消費者購入虛擬實境產品門檻。

法人分析,宏達電3月營收51.96億元,月增25.4%,雖受惠於HTC U Ultra銷售帶動成長,但因定價問題,加上近期三星、華為等高階旗艦機種競爭,在美國等市場銷售並不亮眼,宏達電趕緊調整售價,刺激銷售。

i8登場前 非蘋推新品卡位

蘋果十年紀念機種iPhone 8將在下半年推出,趕在iPhone 8上市前,Android陣營三星、Sony、華為、LG及宏達電(2498)均積極推出旗艦機種搶商機。

近期上市的Android旗艦機種各擁特色,去年遭到爆炸影響的三星,今年推出Galaxy S8S8+,大搶市場的企圖心相當旺盛,Galaxy S8S8+螢幕幾乎無邊框、搭配DeX Station馬上變電腦,日前台灣三星舉行預購,限量2萬支,一個半小時內秒殺預購一空,電信業者也看好S8的後續銷售表現。

Sony的旗艦機種Sony Xperia XZs,強打超慢動作攝影;華為P10P10 plus則主打徠卡鏡頭、超強攝影功能。

[Home]


2017/04/21 1.2.2.3. 印度手機商籲課重稅 抑制大陸品牌鯨吞市佔 [ 電子時報 楊智家]

大陸手機業者成功搶食印度市佔率,讓印度本地業者憂心忡忡。

印度手機市場雖然蘊含龐大成長商機,但這個果實在過去一年卻被大陸手機廠如聯想、小米及Oppo等蠶食鯨吞,讓原本居於領先的在地手機品牌如MicromaxIntex Technologies等市佔率大幅萎縮,對此印度本地手機製造商正尋求政府採取行動反制,如對大陸業者祭出反傾銷稅等,未來印度政府是否真的對大陸手機製造商祭出反制措施,將值得觀察。

據金融時報(FT)報導,據Counterpoint Research調查,上述大陸手機業者2015年第4季印度市場合計市佔率為14%,但到了2016年同期卻大增至46%,反觀印度智慧型手機製造商合計市佔率卻從2015年第4季的54%,大幅滑落至2016年同期僅剩20%

一來一往下,大陸手機製造商於印度合計市佔率,已超越本地業者合計市佔率達約26個百分點,這等於讓印度手機業者痛失長年盤據的市佔領先地位。

對此情況,印度手機業者希望印度政府能夠出手相救,如印度第二大智慧型手機品牌Intex創辦人Narendra Bansal表示,印度政府應對國內業者及人民提供更多支持,因此呼籲印度政府對大陸手機業者祭出反傾銷稅,甚至可對在印度組裝手機的大陸業者追加徵稅,藉此平衡大陸手機業者獲得北京政府補貼支持下形成的不公平競爭情況。

據知情人士透露,近幾週以來印度產業領導人士也與印度政府官員會晤,表達其憂心之情,憂心之處不僅是大陸手機品牌在印度祭出的定價策略,也對大陸手機業者正在印度投入的大規模行銷攻勢提出示警。

近來大陸手機業者將重心瞄準印度市場,也反映出近年大陸智慧型手機市場的龐大成長趨勢,如IDC調查顯示,2016年大陸智慧型手機出貨量達到1.09億支,比3年前多出逾1倍。

另一家印度手機製造商Karbonn Mobile創辦人Pradeep Jain也提出示警,表示大陸手機業者投入資源太多,印度政府應採取些許行動,否則這將是對印度手機業界及政府雙輸的損失。Karbonn Mobile在印度手機市場曾排名第三位,但與其他在地業者相同的是如今都已掉出前五大排名。

印度最大智慧型手機製造商Micromax行銷長Shubhajit Sen指出,大陸的生態體系歷來就存在大陸政府提供大量補助及誘因的情況,即使印度政府無法複製大陸政府的模式,但應可透過對進口的智慧型手機與零組件課徵重稅,來縮小大陸生態體系與印度生態體系之間的差距。

不過Counterpoint Research分析師指出,大陸手機業者已大幅提升在印度本地組裝手機的比重,估計如今在地生產佔印度總銷量比重已佔約75%,約已與印度品牌所佔比重相同,這也意謂印度政府若祭出任何措施欲打擊大陸手機業者,同樣也會對印度手機業者形成相同程度的衝擊。

實際上不只印度手機產業,印度行動叫車業者Ola及線上電子商務業者Flipkart,近幾個月來均已向印度政府求援,希望印度政府協助其分別對抗Uber及亞馬遜(Amazon),不過印度政府對這些呼籲做出的回應並不多。

[Home]


2017/04/21 1.2.2.4. 繼智慧型手機後 人機互動樣貌逐漸改變 [ 電子時報 張傑]

人機互動方式不斷改變,未來甚至可能發展成由大腦連結電腦直接溝通。

智慧型手機已經成為現代人生活當中不可或缺的一項必需品,然而就如同以前的呼叫器與公用電話一樣,隨著科學家與科技公司持續積極投入各種創新技術的研發工作,智慧型手機可以提供的各項功能總有一天也將會被完全取代,雖然這一天或許不會那麼快就實現,但我們的確正逐漸邁向一個沒有智慧型手機的未來。

就短期的角度來看,人機互動介面便是最明顯的一項正在持續演進當中的技術。在智慧型手機尚未問世的年代,人類運用桌上型或筆記型電腦作為主要的運算裝置,當時人類必須倚賴滑鼠、鍵盤與螢幕來與電腦進行互動與溝通,而智慧型手機的發明則是將這些互動介面全部集中在手機螢幕當中,從此讓人類進入了行動運算的時代。

如今隨著智慧型手機本身的硬體發展日臻成熟,其他各種類型的智慧化裝置也如雨後春筍般不斷出現,如何讓人類與這些裝置之間能夠以更有效率且更為直覺的方式進行互動與溝通,便成為了現階段科學家積極發展的一塊領域。

在目前,除了蘋果(Apple)Siri與亞馬遜(Amazon)Echo等人工智慧(AI)語音助理外,包括SonyPS VRFacebookOculus Rift等虛擬實境(VR)裝置的問世,都已經正在逐漸改變人機互動的樣貌。

以中期的發展來看,包括微軟(Microsoft)FacebookGoogle都正在研發一種可以將傳統螢幕影像直接投射在使用者眼睛上面的擴增實境(AR)裝置,微軟首席發明家Alex Kipman曾經表示,未來有一天AR裝置將有可能完全取代智慧型手機、電視,或是任何一種搭載螢幕的數位產品。

等到那一天真的到來,不論是來電訊息、電影或是遊戲畫面都可以在人們的眼前憑空顯現,人類將不再需要另外一支智慧型手機、一台電視或是遊戲主機,屆時現實生活將與科技之間可望達成無縫融合的目標,實體與虛擬世界也將合為一體。

即便如此,這樣的技術仍舊需要人們配戴像是眼鏡這一類的實體裝置,如今卻已有科學家開始思考將實體裝置完全摒除不用的可能性。由Elon Musk創辦的新創公司Neuralink目前便正在研究一種將電腦與人類大腦透過所謂的神經線路直接連結的技術,如果說智慧型手機給予人類更快接觸資訊的管道,而AR裝置則是讓人們在任何時候都可以立刻將所需資訊呈現在自己眼前,那麼這項新的技術便是完全消除了人類與機器之間的溝通隔閡,讓人類與機器達到合而為一的境界。

[Home]


2017/04/21 1.2.2.5. 小米瞄準越南市場 合作當地通路商 [ 電子時報 王傳強]

小米正式透過與通路商Digiworld的策略聯盟,將商業觸角滲透至越南市場中。

大陸手機製造大廠小米,與位於越南的商業夥伴Digiworld,雙雙拒絕透露兩家企業未來合作的時間表。然根據消息人士指出,兩家企業的合作契約,應該會維持兩年之久。

根據Vietnam.Net報導指出,歷經一段時間的磋商後,小米正式透過與Digiworld的策略聯盟,將商業觸角滲透至越南市場中。Digiworld在越南當地是一家知名的科技產品通路商。

小米發言人曾於3月的一場記者會指出,該公司將透過位於越南的6,000個「端點銷售系統」(Point of salePOS),銷售小米的產品陣容。這家大陸的手機製造大廠,計劃透過推出三款中高階型的手機開發越南市場。

小米對Mi Mix這款高階機型的價格定在1,690萬越南盾(700美元)。此外,小米也準備推出兩款中階機型的手機;一款名為Redmi Note 4的手機定價為470萬越南盾(200美元)。另一款名為Redmi 4A的中階手機,定價則為290萬越南盾。

市場普遍認知,小米對Mi Mix的定價策略,為促進消費者對小米的品牌辨識度;而Redmi Note 4Redmi 4A兩款中階手機,才是小米主打的促銷產品。根據越南市調機構IDC Vietnam資料顯示,2016年越南智慧型手機的零售價均值為480萬越南盾。

有鑑於此,Redmi Note 4Redmi 4A將加入370萬越南盾的價格區間,而儘量避開130萬越南盾的低價位市場。報導指出,截至2016年第4季,南韓的三星電子於越南當地拔得頭籌,以29%的市佔率奪冠。大陸的Oppo則以27%排名第二;美國的蘋果(Apple)則以10%名列第三。

小米發言人表示,公司的科技產品具有高成本競爭力,能夠協助小米與其他品牌於價格優勢上競爭。然而分析師認為,就連小米本身也承認,這家公司的營運與5年前相比,相對弱勢許多。

2016年,小米在大陸的市值從原本的第一位,跌落至第四位。手機市場分析師Richard Windsor預估,小米的市值從450億美元,萎縮至36億美元。與其他大陸手機大廠相同的是,小米也希望透過拓展海外市場,增加公司的營收成長,並恢復舊有的競爭力,主因大陸國內市場競爭過於激烈。目前已被華為、OppoVivo殺成一片紅海。

除了手機製造商以外,大陸設備製造業者也大量湧入越南當地尋商機,主因他們認為越南的智慧型手機市場潛力無窮,成長力道也十分猛烈。Bluboo就是一個絕佳案例,該公司的越南合作夥伴Sao Viet指出,Bluboo正於當地積極開發售價位於250萬越南盾的產品市場。

[Home]


2017/04/21 1.2.2.6. 2016年第4季印度吸引48OEM手機製造業者 [ 電子時報 王傳強]

專家憂慮,印度的科技生態圈恐被以大陸為主的海外業者所掌控。

根據產業媒體CRM所公布的研究報告顯示,2016年第4季,約有48OEM與第三方手機製造商於印度設廠製造。剩餘的140OEM製造商,同期間對鎖定印度市場銷售手機的業者,提供相關元件。

撰寫這份報告的首席分析師 Faisal Kawoosa表示,「印度製造」(Make in India)倡議中有關吸引OEM業者赴印度當地設廠的目標已初步達成。然而,同時間「印度製造」倡議在鞏固本國品牌的目標上,仍未達標。

Kawoosa指出,印度需要重新檢視培養印度本土業者茁壯的決心。CRM認為,MADE字串中各字母所代表的意義為「製造」(Manufacturing)、組裝( Assembling)、設計(Designing)與工程( Engineering)

雖迄今為止,印度政府已對其中的製造與組裝細項盡了不小的努力,也有亮眼的成果,然該國政府仍應該對設計與工程兩項加油,以完成「MADE」拼圖的完善。

Kawoosa表示,印度政府可以透過支持國內品牌的方式,將印度過去以貿易為中心的發展模式,升級至以科技為導向的企業內涵。「印度製造」計畫不應該僅以吸引製造業者入境內發展而已,更應該提供本土業者一個蓬勃發展,且適合成長的生態圈。否則,印度的科技生態圈會被以大陸為主的海外業者所掌控,並被這些業者分食了市場佔有率,印度業者則被系統性忽略。

這份報告亦指出,南韓的三星電子為印度各類型手機,與智慧型手機最大的OEM業者。Rising Star則為最大的第三方製造業者。IntexVivo則各名列各類型手機,與智慧型手機的第二與第三大OEM業者。

Rising Star專為華碩(Asus)GioneeInFocus、微軟(Microsoft)Oppo與小米(Xiaomi)等知名品牌製造手機。全球頂尖針對印度市場的國際OEM手機製造商包括深圳傳音(Shenzhen Tecno)、三星電子與Shenzhen Benavi Electronics

CMR電信分析師Krishna Mukherjee指出,「印度製造」倡議從全球各地吸引許多廠商赴印度國內製造。事實上,印度國內製造對進口商品的比例已來到6634

如今,印度政府唯一憂慮的是,該如何降低全球進口品的比例。一般認為,有了政府的輔助,這個目標應該會在不久的將來發生。此外,蘋果(Apple)赴印度設廠的計畫,也能加速讓這個目標成真。

[Home]


2017/04/21 1.2.2.7. i8設計圖海外流出 指紋感應器在背面 [ 蘋果日報 劉利貞]

三星最新旗艦機Galaxy S8把指紋辨識模組移到背面,已被星粉哀嚎「悲劇」,但澳洲知名科技部落客狄克森(Sonny Dickson)本周流出的疑似iPhone 8i8)設計圖顯示,iPhone 8Touch ID指紋感應器竟然也位於背面蘋果商標下方。若此設計成真,果粉勢必大失所望。

市場盛傳10周年i8大變身,將採全螢幕設計、取消實體Home鍵。如果狄克森披露的設計圖是蘋果最終選擇,將意味蘋果把Touch ID整合進面板的大膽計劃宣告失敗。

果粉恐將大失所望

供應鏈日前傳出,受限於技術瓶頸,把Touch ID嵌入螢幕的做法良率太低。

對蘋果而言,選擇妥協、把Touch ID移至背面可謂「下策」,將使備受期待的i8用戶體驗大打折扣。目前Android手機製造商大多把指紋辨識模組放在手機背面,美國科技網站GIZMODO指出,若創新上一向被視為領先的蘋果也這麼做,未與市場現有產品區隔,i8不過就是S8的複製品。

三星據傳最初也想把S8指紋辨識功能嵌入螢幕,但未能實現。科技觀察家伊薩(Ashraf Eassa)認為,三星一定會在S9繼續嘗試這麼做,華為等新興手機廠也可能跟進。蘋果每年研發經費高達100億美元(約3040.8億元台幣),貢獻營收3分之2iPhone為其最重要產品,如果該公司無法率先實現將指紋辨識嵌入OLED的技術,市場將大失所望。


澳洲部落客狄克森爆料,i8指紋感應器位於背面。

[Home]


2017/04/21 1.2.2.8. 印度製iPhone 傳緯創5月試組裝 [ 工商時報 翁毓嵐]

蘋果iPhone印度生產計畫正式啟動。印度當地傳出,蘋果iPhone在印度的主要組裝代工廠緯創最快將自5月起開始iPhone的試組裝作業。雖蘋果與印度政府進行的關稅減免等稅賦優惠談判仍未有結果,但當地官員指出,將不會對iPhone在印度生產的計畫造成影響。

據印度《經濟時報》引述卡納塔克邦(Karnataka)當地政府官員說法指出,蘋果在印度的主要合作代工廠緯創,將自下個月起開始在班加羅爾郊區的組裝廠,試組裝首批印度製iPhone,不論蘋果向印度中央政府爭取的稅賦優惠是否有結果。

當地官員也表示,印度希望向蘋果進一步爭取包括零組件的整個iPhone產製供應鏈都帶進班加羅爾,並從此處外銷至海外市場。

根據市場研調機構Counterpoint的報告,蘋果在去年9月到12月的季度中,對印度出貨的iPhone數量約達250萬支,並預估今年第1iPhone在印度智慧型手機市場占有率可望排名第10

據了解,緯創在印度組裝的iPhone仍以小尺寸機型為主,未來有可能會再擴及其它新機款的產線,不過已取得印度標準局(BIS)官方認證的機款型號,據悉是專為印度市場改款的小尺寸iPhone,售價也可望較其它市場的iPhone單機價便宜。

市場法人看好緯創今年受惠於iPhone組裝業務帶動營運增溫,最快自第2季下旬起就能對營收有所挹注,並在下半年進入產業旺季後,拉抬營運有明顯逐季走升的成長幅度。

緯創今年首季營收一舉站上1,684餘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25%,並已接近去年第3季營運高峰的1,685億元表現,法人預估其今年第2季營收即可望挑戰1,800億元大關,下半年在各主要產品線皆進入出貨旺季後,單季營收有機會提前在第3季就站上2,000億元、於第4季達全年高峰。

[Home]


2017/04/21 1.2.2.9. 三星S8熱賣撐腰 高通上季獲利優於預期 [ 工商時報 陳穎芃]

受到三星Galaxy S8及近期多款旗艦手機熱賣支撐,高通上季(會計年度第2季)營收與獲利優於市場預期,但該公司預警與蘋果的專利授權糾紛恐怕影響本季營運表現。高通周四開盤跳空開高,大漲1.2%至53.22美元。

高通周三盤後公布,上2季營收年減10%至50億美元,但排除創投資本及其他支出後,該季營收年增8%至60億美元,優於分析師預期。高通第上季淨利年減36%至7億美元,但經調整後淨利年增28%至20億美元。

高通上季每股盈餘(EPS0.50美元雖低於去年同期的0.78美元,但經調整後每股盈餘1.34美元,高於分析師預期的1.19美元。

執行長莫倫科夫(Steve Mollenkopf)周三指出,高通持續打入車用晶片及物聯網市場,是上季締造亮眼成績的主因。

儘管高通在手機晶片市場的主導地位持續為公司賺進大把鈔票,但近來該公司卻飽受官司之苦。高通繼在南韓被判市場壟斷而招致鉅額罰款後,上季又因在黑莓(BlackBerry)授權金訴訟案中敗訴而衝擊營收。

高通表示,占據整體營收過半比重的專利授權部門營收在上季下滑40%至13.3億美元,主因是黑莓勝訴對高通造成9.7億美元授權金損失。無獨有偶,蘋果近日也對高通展開授權金訴訟戰。

今年1月蘋果在美控告高通利用手機晶片市場龍頭地位,對手機製造商要求「不合理且高額的」專利授權金,並向高通索討10億美元授權金退款。高通則反告蘋果利用手段讓iPhone代工業者拒付高通授權金。

高通周三表示,蘋果代工廠商近日已向高通提報授權金額,只是實際支付的金額有所短少,不至於對高通上季營收造成負面影響。但高通預警:「目前我們無法確定蘋果代工廠商在本季(會計年度第3季)是否再度少付授權金。」

高通周三預期本季每股盈餘經調整後約在0.901.15美元範圍,而分析師的預估值為1.09美元。

[Home]


2017/04/21 1.3.1. 鴻海組三國聯軍 搶東芝晶片 [ 經濟日報 易起宇、曾仁凱、黃智勤]

為了搶標東芝半導體,鴻海絞盡腦汁,最新提案曝光。鴻海擬組成台、美、日「三國聯軍」,除了已浮上檯面的蘋果、夏普,再把亞馬遜、戴爾也拉進來,保留東芝兩成股權,鴻海持股也降到兩成。

鴻海還大打「川普牌」,打算在美國砸200億美元蓋廠,展現志在必得決心。

日本媒體報導,鴻海提出收購後在美國蓋新廠的鉅額投資計畫,以減輕日本政府對技術外流的疑慮、拉攏美國政府,提高成功收購東芝晶片事業的機率。

每日新聞報導,鴻海打算讓東芝總部繼續持有其晶片事業的20%股權,並希望夏普和其他日本企業各出資取得10%股權,讓日本企業的持股比率達到40%。惟此次名單中並未出現軟體銀行,似乎間接證實軟銀對於投資東芝半導體興趣並不高,主要扮演牽線日本銀行團等中介角色。

鴻海也希望蘋果出資取得約20%股權,美國亞馬遜和戴爾各取得10%股權,讓美國企業持股比率達到40%。鴻海自己則僅持股20%。鴻海希望能藉此減輕日本政府對國家安全議題的憂慮。

每日新聞分析,雖然鴻海目前出價約3兆日圓,是競標東芝晶片事業的四大陣營中最高者,但擔心技術外流的日本政府,可能以嚴格審查等方式阻擋,讓外界漸不看好鴻海成功得標的展望。

鴻海想出的策略就是,提出完成收購後將對美進行鉅額投資、並創造工作機會,拉攏美國政府成為夥伴。鴻海打算在成功收購東芝晶片事業後,在美國建造半導體晶片新工廠,計劃規模約200億美元,預計2019年中開始出貨,約可創造1.6萬個工作機會。

美國政府為增加工作機會,正打算擴大出口和國內投資。若鴻海聯盟的鉅額投資獲得美國政府支持,日本政府就有可能須接受鴻海收購的結果,但因蘋果、亞馬遜、戴爾等企業的出資意願尚不清楚,日本政府的警戒心也將無法輕易解除。

據傳,東芝半導體出售案目前主要剩下四股勢力角力,鴻海的陣營主要競爭對手包括美國威騰電子(WD)、博通(Broadcom)攜手日本官民基金「產業革新機構」(INCJ);以及韓國SK海力士(Hynix)聯手美國私募基金貝恩資本(Bain)。東芝股價20日一度大漲7.2%,收盤漲5.3%219.9日圓。

豪華明星隊 誰當老大

為搶標東芝半導體,鴻海絞盡腦汁,最新提案曝光,擬組成台、美、日「三國聯軍」。雖然鴻海的持股擬降至20%,不過,由於其他股東陣容太豪華,蘋果、東芝、亞馬遜、戴爾全都是一方之霸,股權若太過分散,各方勢力怎麼喬,最後到底由誰主導,成最大疑問。

除先前已浮上檯面的蘋果、夏普,外傳鴻海將再把東芝、亞馬遜、戴爾也拉進來,而鴻海持股目標降到兩成,展現出志在必得決心。

法人觀察,如果鴻海「三國聯軍」收購提案屬實,確實是滿完整的收購計畫,台、美、日「三國聯軍」,還把美國川普政府拉進來,對於有意阻撓的日本政府多少會帶來一些壓力。

不過,也由於股東陣容太強大,鴻海、蘋果、東芝、亞馬遜、戴爾全都是一方之霸,股權如果太過平均分散,最後到底由誰主導?業內人士擔心,這樣的聯軍未來可能陷入「群龍無首」狀況。尤其鴻海過去以系統組裝為擅,在半導體產業的經驗並不算豐富。

郭董做品牌 較勁三星

華爾街日報分析指出,鴻海集團已不再甘於只當iPhone代工業者,將目光轉向更遠大的未來,已陸續藉由推廣夏普電視打造自有品牌、參與競購東芝晶片事業,力拚成為擁有自家品牌與產品線的產業巨擘,成就「百年大業」,甚至與南韓三星電子相競爭。

在鴻海深圳廠的一角,數十名年輕員工對著電腦草擬新款夏普品牌電視的銷售策略,天花板上掛著布條「全力以赴賣夏普」。

鴻海去年收購日本電子大廠夏普,正是邁向轉型的第一個大動作,準備從代工廠搖身變為擁有自有品牌與產品線的科技巨頭。鴻海近來傳出參與競購日本東芝的晶片事業,更凸顯力拚轉型的嚴肅態度。

華爾街日報分析,鴻海董事長郭台銘之所以入主夏普、競購東芝晶片事業,正是因為他堅信成立43年的鴻海必須擁有自身零件與品牌,才能成就「百年大業」。

鴻海目前主要的營收來自為蘋果公司代工生產iPhone,但iPhone銷量去年首度下滑。雖然分析師認同鴻海轉型的發展方向,但也憂心,要與三星集團等規模較大且已成熟的對手競爭並非易事。

夏普曾是全球電視龍頭,但過去幾年不斷流失消費者,去年全球市占率僅剩2%。鴻海今年的目標是將夏普電視銷售倍增至1,000萬台,而中國正是主要市場。

 

[Home]


2017/04/21 1.3.2. TV面板吃緊 雙虎利多 [ 經濟日報 蕭君暉]

IHS顯示器研究總經理謝勤益昨(20)日表示,2017年仍然是面板供應吃緊的一年,需求成長大於產能成長達5%,尤其65吋等大電視面板需求暢旺。預期友達(2409)及群創,今年均能繳出相當不錯的獲利成績單。

IHS昨天舉行研討會,並公布4月下旬的面板價格,其中5065吋再度上漲25美元,其他電視面板尺寸則是持平,持續推升友達及群創的第2季獲利,由於大電視面板第2季仍有上漲動能,使得友達及群創第2季獲利仍有高點可期。

外資預估,面板雙虎今年獲利挑戰700億元,美林、瑞士信貸與野村證券,近期紛紛調高群創與友達的目標價至17元以上,認為群創與友達第1季獲利將超出預期,友達法說會將在427日登場,群創則在510日召開。

瑞信預估,群創2017年每股稅後純益將達3.94元,較2016EPS0.19元倍數成長,野村預估,群創2017EPS上看2.46元,美林證券則預估,友達及群創今年合計獲利將達700億元,雙虎今年每股純益上看3.5元。

謝勤益說,今年全球新增面板產能,只有中國的兩座8.5代線及群創的8.6代線,扣掉三星與其他面板廠策略減少的LCD產線,今年面板面積的供給成長僅2%,甚至更少,但需求則會成長7%,因此,今年還是面板吃緊的一年。

10.5代廠大戰 台韓擬加入

IHS顯示器研究總經理謝勤益昨(20)日表示,6575吋等大電視面板需求火熱,大陸規劃興建四座10.5代廠,搶6575吋大電視商機,友達(2409)及樂金顯示器(LGD)也考慮投資半套10.5代線,加入戰局。

謝勤益說,目前全球能供應65吋面板的只有台韓四家面板廠,友達及群創的65吋面板大部分均給了三星、LG與索尼等國際品牌,這些國際品牌持續向友達與群創要貨,可是台廠沒有增加新產能。

他說,大陸目前規劃四座10.5代線,搶6575吋的商機,可是月產能達9萬片基板的10.5代線,投資金額高達58億美元,而且台韓與中國大陸都沒有10.5代大面板廠經驗,屆時產能是否開出還不知道。

謝勤益說,因此目前有所謂半套10.5代線概念出來,投資金額約2526億美元,玻璃基板的尺寸,等於是變形的8.5代線,生產沒有問題,曝光機等設備也是現成的,同時,不用考慮超大基板的問題,成為LGD與友達卡位10代線的機會點。

謝勤益表示,半套10.5代線,玻璃基板尺寸為2940x1685mm,這與8.5代的基板尺寸差不多,但遠小於10.5代線的2940x3370mm,而且曝光機、玻璃基板都可以與8.5代線共用,投資金額亦減半。

目前能供應10.5代曝光設備廠只有尼康一家,該供應商每個月只能交貨一台曝光機,拉高10.5代線設備門檻,而10.5代線玻璃基板尺寸太大了,生產良率要克服,因此,台韓面板廠對10.5代線是裹足不前。

[Home]


2017/04/21 1.3.3. 電視面板價格2017年下半逆轉 整體仍是好年 [ 電子時報 郭靜蓉]

電視面板價格2017年下半緩跌,但廠商獲利仍被市場看好。

電視面板在歷經15個月史上最長的漲價期後,近期漲勢已退燒,僅超大尺寸如65吋電視面板走勢仍看漲,其他仍持平,至於IT與手機面板價格則出現下滑走勢。市場預期,2017年下半電視面板價格可能走跌,但在關廠效應與大尺寸化走勢下,價格不至於崩跌,對大尺寸面板廠而言,2017年仍是好年。

電視面板價格迄今已連漲15個月,幾乎是史上最長的漲價紀錄,品牌廠商也因此蒙受巨大的虧損壓力,迫不得已只好提高整機價格,目前北美和大陸的整機價格都在上漲中。

然而,面板在歷經長時間的漲價後,加上近期庫存攀高,使得近來多數的電視面板價格已經走平,僅有65吋電視面板價格仍在走高,IHS Markit預估,電視面板價格年下半有可能走跌,但因為2017年是面板短缺的一年,因此電視面板年下半縱使跌價,也僅會出現緩跌走勢。

2017年對大尺寸面板業者而言,將是個不錯的一年,主要原因是三星顯示器(Samsung Display)關閉一條7.5代線,使得40~43吋電視面板出貨量少掉1,300萬片,帶動面板價格上漲。

加上電視朝大尺寸方向轉移的趨勢明顯,品牌廠積極採購6575吋等超大尺寸電視面板,進一步推升面板面積成長,因而讓2017年的面板供應吃緊,縱使2017年下半電視面板價格反轉,但也不至於崩盤大跌。

而另一個有利於支撐電視面板價格緩跌的因素,則是2017年的面板新增產能有限,再扣掉三星顯示器以及其他廠商策略性調整減少的LCD產能,估計整體的面板供給僅成長2%左右,但需求增加幅度則約有7%,在此情況下,2017年將是面板吃緊的一年。

有鑑於此,市場大多看好面板雙虎群創與友達2017年的獲利表現,預估兩家廠商首季獲利將上看新台幣百億元以上,至於全年獲利則有望接近350億元左右,每股盈餘則約為3.5元,較2016年大幅成長。

此外,大陸目前正在大力興建10.5代面板生產線,京東方、華星光電與鴻海等業者已決定跨入,根據IHS Markit估算,月產能達9萬片玻璃基板的10.5代生產線,投資金額約為58億美元,如此高昂的投資金額是讓台、韓面板業者裹足不前的最大原因。

目前已決定投入的10.5代面板生產線中,將以2019年為產能開出的高峰期,以一條10.5代面板生產線產能為8.5代線的1.8倍進行估算,屆時大陸佔全球LCD面板的供應比重約達45%,超越南韓的26%、台灣的23%。若不考慮實際量產進度,以單純面板面積產出狀況來看,預估20192020年時,面板產業將面臨一波嚴重供過於求的窘境。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有所謂的「半10.5代」面板技術概念出現,預估投資金額約為30億美元,較10.5代面板生產線縮減一半,大約是目前8.5代線的投資金額,將成為韓、台廠商卡位的機會點。

10.5代線來看,玻璃基板規格為2,940x3,370mm,而「半10.5代」線則是生產2,940x1,685mm大小的玻璃基板,因此,2片「半10.5代」面板才會等同於110.5代面板。

若以切割效率來看,以10.5代線玻璃基板切割65吋與75吋電視面板的切割效率達94%110.5代線的玻璃基板可切割成865吋面板或675吋面板,而「半10.5代」玻璃基板由於面積是10.5代面板的一半,因此切割效率同樣達94%,可切割成465吋面板或375吋面板。

面板業者指出,由於「半10.5代」線的投資金額較低,對應大陸面板業者投資10.5代線的熱潮,南韓廠商正在積極評估以「半10.5代」線進行對應的可能性,「半10.5代」線同時也將成為樂金顯示器(LG Display)、友達等廠商卡位10代規格的機會點。

[Home]


2017/04/21 1.3.4. 蘋果供應商積欠高通專利費 高通稱2Q營收未受影響 3Q仍未知 [ 電子時報 楊智家]

高通(Qualcomm)發布截至326日的2017會計年度第2季財報,營收略增、獲利則略減,但都優於市場分析師預期,另高通也承認與蘋果(Apple)正在進行的專利費用法律糾紛,稱蘋果的合作供應商光是在高通2017年度第2季就積欠高通約10億美元專利費,不過這對高通該季營收並未形成太大影響,至於是否對下一季高通財報形成影響則仍存在不確定性。

根據MarketWatchMecRumors報導,高通表示,由於蘋果的供應商承認該專利費為應付款項,且該季少付給高通的專利費總額,相當於高通基於目前與蘋果方面存有法律爭議的「合作協議」(Cooperation Agreement)下所未支付給蘋果的金額,因此這對高通2017年度第2季營收未形成負面影響。而該合作協議已於20161231日到期。

高通表示,目前仍不清楚是否蘋果的供應商在高通2017年度第3季時,會持續少付高通基於合約應繳納的專利費用,如果真的持續少支付這筆款項,可能將對高通下一季財報形成負面影響。不過高通執行長Steve Mollenkopf在財報發布後指出,高通仍持續期待成為蘋果目前及未來的重要供應商。

高通指出,該公司對2017年度第3季每股稅後盈餘(EPS)的預測範圍,比過去高通的預測值還要廣,主要就是基於上述專利費支付的不確定性,雖然高通已在此範圍內考量各種可能方案,但還未將蘋果供應商未付款這個假設情況納入考量,未來將視任何可能情況更新對該公司會計年度第3季的財測預估。

蘋果與高通在2017年初因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對高通強迫蘋果採用其基頻晶片的指控,導致雙方關係出現裂痕,1月時蘋果因而控訴高通,指控高通對蘋果過度收取晶片專利費用、認為這是不公平的收取額度,因此拒絕支付高通約10億美元的專利費,蘋果聲稱高通透過排他策略及收取高額專利授權費,向蘋果收取比其他晶片專利授權業者高出至少5倍以上的專利費。

值得注意的是,高通的應收帳款在2017年度第2季大幅飆升,達到18億美元赤字規模,遠較2016年度同期僅3.92億美元大增達逾14億美元。市場分析師預估,即使高通與蘋果的合作協議已於20161231日到期,市場分析師仍憂心蘋果的供應商可能持續扣留應付款項。

高通4月稍早也對蘋果進行反訴,宣稱蘋果已違反其授權協議,做出不正確的聲明,並在全球多個國家鼓勵監管單位對高通業務進行調查,高通宣稱蘋果若沒有仰賴於高通的基礎蜂窩技術,將無法打造出驚人的iPhone銷售成績。


圖為蘋果與高通專利費訴訟爭議中,蘋果圖解其與高通行動專利費用複雜支付關係示意圖。

[Home]


2017/04/21 1.3.5. 三星、樂金高階LCD面板互別苗頭 各與不同陸業者合作 [ 電子時報 嚴思涵]

目前LCD市場仍較OLED大,拓展LCD高階產品陣營將成為成敗關鍵。

樂金顯示器(LG Display)2017年下半將對香港電視製造商冠捷(TPV)供應Nano Cell液晶面板(LCD)。繼創維、康佳之後,樂金顯示器持續拓展大陸客戶,在全球最大電視市場上擴大Nano Cell陣營。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也計劃以大陸為中心擴大QLED LCD電視,兩企業間的高階電視標準競爭將持續升溫。

Digital Times報導,樂金顯示器2017年下半將對冠捷供應採Nano Cell技術製造的LCD面板,目前正在協商供應數量及時程。

大陸電視製造商創維及康佳已大量下訂樂金顯示器Nano Cell面板,目前正在量產。

樂金顯示器內部人員表示,將在年內對冠捷供應Nano Cell面板,目前正與多數企業協商Nano Cell面板供應事宜。

冠捷2017年第1季在全球LCD電視市場上以出貨量計算位居全球第6名,屬於大陸及香港主要製造商之一。冠捷2011年收購飛利浦(Philips)電視事業,而樂金顯示器與飛利浦維持密切關係,兩企業因而延續合作關係。樂金顯示器前身為LG Philips LCD,是樂金和飛利浦1999年合資成立。

三星為掌握大陸高階LCD電視市場,也致力於拓展搭載量子點面板的QLED電視陣容,與樂金展開激烈競爭。三星將參加大陸家電協會主辦的QLED國際論壇,說明QLED技術特色。向三星採購量子點面板的TCL和海信等大陸電視製造商也將出席該活動。三星期望可藉此擴大QLED陣營。

南韓顯示器業界人士表示,大陸電視製造商的中低階電視產品主要採用台製面板,高階機種則採用韓製面板,因維持良好合作關係,有利於獲得訂單。目前LCD市場仍較OLED大,拓展LCD高階產品陣營將成為成敗關鍵。

[Home]


2017/04/21 1.3.6. 微軟談企業創新 應同時「探索」與「執行」 [ 電子時報 林欣儀]

近幾年來,全世界都在談企業創新,從暢銷書到網路熱門文章,經常能看到各方的熱烈討論,但究竟該如何將創新這個名詞,真正落實在日常營運之中,跟上時代的快速變化?

台灣微軟首席技術與策略長丁維揚,在近日星展銀行舉辦的創新日活動上,分享微軟對創新的看法以及如何落實。

他表示,微軟認為企業文化分成探索與執行兩種,其中探索包括冒險、以中長期成果做為考量,而執行則是專注如何在當下做出成果。雖然一般人也許認為兩者是背道而馳,但成熟的公司如微軟,卻能兼容這兩種文化,而以微軟來說,會依照長期、中期、短期對市場的影響,區隔出不同的事業群,其中長期像是Microsoft Research,看的是未來10~15年,而短期的話,便是如Product Group,要馬上做出成果,中期則是在中程做出創新,會有很多實驗室,有些也會跟產品線綁在一起。

他分享Microsoft Research會在全球聘請一流IT人才,對未來10~15年做研究,可想成是微軟的智庫,當中甚至有超過1,000位的博士,但這些人不只是做研究,也要思考如何將研究成果落實在產品之中,因此每年微軟都會舉辦Research Week,讓研究人員面對Product Group做簡報,並依此做為績效的考量之一。

此外,他指出Microsoft幾乎每個月都會舉辦為期一周的黑客松,其重視的是真正把東西做出來的創客精神,而透過這樣的活動,可讓所有員工參與,並創造短期效益。

他進一步說明,在黑客松中,參與者會利用既有科技,並做出一些功能優化或新增。他舉例微軟有一位眼盲員工,在黑客松中做出可幫盲人辨識周遭環境的眼鏡,而像這樣的專案可以激勵員工,讓他們覺得自己在做對的事情,透過科技去幫助別人。

[Home]


2017/04/21 1.3.7. 面板價格創紀錄 連續15個月上漲 [ 蘋果日報 吳秀樺]

電視面板供貨吃緊,整體面板產業呈現欣欣向榮,面板價格更創下連續15個月上漲的新紀錄;也由於面板上漲擠壓品牌廠商獲利,加上高積庫存去化的壓力,若是第2季漲不上去,下半年將面臨跌價的壓力。

下半年臨跌價壓力

IHS Markit資深總監謝勤益說,面板價格從去年第1季底開始上漲,過高的漲勢對品牌廠獲利造成壓力,雖然中國與北美電視品牌已調漲價格,但在品牌廠在去化庫存的壓力下,減少備貨需求,將導致面板價格下跌。

謝勤益強調,即使價格下跌,僅以32吋以下等小尺寸電視面板為主,跌幅不會太大,也不致於出現崩盤的情況。他說,去年底三星關閉17代線,加上電視與手機朝向大尺寸發展的化趨勢下,許多國際品牌預見今年面板仍會短缺,因而從去年下半年提前備貨,今年即使第1季是淡季但是價格仍續漲,因而造成品牌廠獲利的壓力。

隨著手機與電視市場朝向大尺寸發展的趨勢下,IHS預估今年面板需求成長7%,在只有中國28.5代與群創(3481)的8.6代線新產能開出下,面積僅成長2%

今年面板仍缺貨,但謝勤益說,隨著由於中國的10.5代廠產能從2019年開始投產,供過於求的壓力將可能在2018年提前年引爆,甚至今年下半年就會出現。隨著中國積極投資新產線,中國也成全球最多面板廠的國家。

隨著中國面板市佔率急速攀升,謝勤益表示,未來中國與鴻海集團的動作,將是左右全球面板產業走勢的重要關鍵角色,未來國際品牌廠要取得面板,只能配合中國的產能而去改變戰略。

[Home]


2017/04/21 1.3.8. 臉書:未來用腦波打字 [ 工商時報 陳穎芃]

金融時報報導,臉書在今年F8開發者大會上除了分享全球網路計畫的最新進展之外,也透露臉書投入大批人力研發「讀心術」,希望將來能開發出比語音輸入更快的線上溝通方式。

F8開發者大會在本周三落幕,而臉書新成立的研發部門Building 8在會中吸引各界聚焦。該部門媲美AlphabetGoogle X實驗室,專門執行臉書射月計畫,其中最受矚目的一項計畫是直接用腦波打字的輸入系統。

臉書為此在去年挖角谷歌先進科技計畫部門前任主管杜根(Regina Dugan)加入Building 8,並招募多達60位科學家組成研發團隊,其中包括光學神經造影技術及語音解碼等領域的專家。

杜根在今年F8大會上首度公開談論這項計畫,並表示人類大腦包含大量資訊,但現今無論是打字或語音輸入的速度都嫌太慢,難以在一瞬間將使用者腦中所有資訊分享到線上平台。

她宣稱臉書研發腦波輸入系統的目的,是希望未來使用者在臉書輸入資訊的速度比打字快5倍,如此一來將有更多機會運用人工智慧及擴增實境(AR)技術。

儘管近年許多用戶不滿臉書收集用戶線上數據,但杜根強調腦波輸入系統並非隨時看穿用戶私密想法,而是在用戶線上互動思考時才會偵測腦波,因此被稱為「無聲的語音輸入系統」。

杜根表示,過去業界針對讀心術的研究主要是透過大腦細胞之間的血液流動來分析思路,但臉書研發團隊著重在追蹤大腦細胞之間的礦物質流動,藉此了解語音生成過程。

臉書執行長查克伯格(Mark Zuckerberg)立志讓全球人口都有網路可用的計畫持續進行中。

負責推動這項計畫的臉書網路連線實驗室主管麥奎爾(Yael Maguire)表示,臉書研發的「速成網路基礎建設」能利用直升機自空中定點發射網路訊號。

[Home]


2017/04/21 1.3.9. IHS:面板下半年恐反轉緩跌 [ 工商時報 袁顥庭]

IHS Markit顯示器研究總經理謝勤益指出,這一波電視面板價格已經連續上漲15個月,追平史上最長的漲勢,品牌廠不堪成本高漲,再加上不斷堆高的庫存,第2季面板價格漲不上去。2019年開始10.5代廠陸續投產,有嚴重供過於求的疑慮,可能提前在下半年反應,價格將反轉向下。但今年還是供不應求的一年,預期將是緩跌走勢,還不至於崩盤。

根據IHS最新面板報價,4月份監視器面板和NB面板全面走跌,價格跌幅大約是1%~2%,電視面板價格則是持平表現,只有50吋、65吋等大尺寸電視面板因為供貨吃緊,價格小漲25美元。

謝勤益表示,今年面板新產能只有大陸兩座8.5代線,以及群創的8.6代線,但三星關閉了一座7代廠,整體來看,今年面板需求面積成長率約7%,而產能面積成長率僅2%,全年是供應吃緊的一年。但是部分拉貨需求提前在去年下半年反應,形成面板最大的漲價潮,

供不應求的市況延續到今年上半年,由於過去一段時間漲幅過大,品牌廠商不堪虧損壓力,要求降價的聲音愈來愈大。可以看到第2季面板報價觸頂、欲漲不易。電視面板缺貨漲價至今已經15個月了,歷史上最長的缺貨潮也就是15個月的時間。現在品牌廠虧損壓力很大,為了反映成本,3月份推出的電視新機都調漲1%~3%。現在品牌廠商手中舊機庫存不少,在新機備貨告一段落之後,勢必回頭調整庫存,價格也將鬆動。

但是品牌廠提前備貨一定程度支撐了面板需求,特別是大尺寸電視面板,供給數量少,目前還是缺貨。不過京東方的10.5代廠將從今年下半年開始裝機,大陸的10.5代廠將從2019年陸續投產,屆時市場將會嚴重的供過於求。供過於求的疑慮可能會在今年下半年提前反應。謝勤益預期,電視面板價格將在第3季反轉向下,但是價格降幅不會太大,而且會從小尺寸電視面板開始下跌,大尺寸電視面板價格相對平穩。

[Home]


2017/04/21 1.3.10. 陸南北矽谷成形 驅動創新引擎 [ 旺報 蔡浩祥、陳曼儂]

談及北京矽谷產業,特別是軟件產業未來發展趨勢。億歐網創始人黃淵普受訪表示,北京矽谷產業近年表現雖有下滑,且相較杭州、深圳等地,給予的政策優惠已不如以往,卻仍吸引許多企業前來進駐,足見市場潛力,隨著近來熱議的雄安新區,也朝向創新發展,可以預期以軟體見長的中關村上地信息園區,正與製造見長深圳,形成中國南北二矽谷,成為驅動大陸創新發展引擎。

黃淵普指出,北京矽谷產業迄今之所以屹立不搖,主要還是掌握著人才、資本、媒體及相關技術,就公司自己的內部調查顯示,比起杭州、深圳、上海等矽谷重鎮,北京所掌握的人才甚至比起前述三地加起來的還多;截至目前,還約70%的矽谷產業總部落於北京。

市場條件 他地難比

黃淵普指出,北京近年來對矽谷產業的扶植比起過去少很多,但仍吸引許多企業進駐,看重的就是人才,畢竟北京是大陸重點學校的匯集地,人才取得也方便得多,這也是儘管上海對矽谷產業曾出台「人才公寓」的優惠政策,比起北京一房難求、寸土寸金的都市型態,對一般民營企業而言,是相當吸引人的條件,卻也撼動不了北京的地位。

另外,市場也是北京相較其他城市所沒有的優勢。黃淵普分析,以一般矽谷產業而言,要辦場重要產品發布會,無論規模、媒體宣傳力度或請來名人代言,北京比起其他城市都要來得容易,這也是各企業為何寧可忍受北京的都市條件,也要來設點的原因之一。

雄安崛起 仍須時間

至於近期引起熱議的雄安新區,除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更被譽為下一個矽谷,是否吸引各企業相爭進駐?黃淵普認為,由於雄安仍處於規畫階段,企業現在仍在觀望中,但雄安要成為「新矽谷」,首要還是得解決人才問題。

黃淵普表示,矽谷產業的建立,前提條件是得有相關的人才環境,這也是上地軟件園的優勢,目前看來仍得要一段時間才能看出成效,估計大陸各大矽谷產業龍頭應該會率先投入,民營企業跟進腳步不會這麼快。

陸矽谷產業爭鋒 北京贏在人才

大陸新一輪互聯網產業崛起過程中,各地區矽谷產業也憑藉各自特色開疆闢土。深圳以智能硬件創業取勝,上海以互聯網金融及O2O服務,杭州主打網路電商,北京則憑藉科技研發及互聯網平台為主。業界人士指出,儘管各有所長,但北京挾人才、資金和技術優勢,仍穩坐第一。

綜觀大陸各地的矽谷產業,除了掌握人才、資金及技術優勢的北京外,最具歷史性的莫過於30多年前由鄧小平拍板定案的深圳特區,曾經的「山寨」工廠,而今卻逐漸轉型成為自主品牌研發,且新註冊的創業公司及風險投資基金越來越多,硬件製造鏈規模在全球也是名列前茅。

大陸商務網站巨頭阿里巴巴的發源地杭州,自去年承辦G20元首峰會以來,「創新產業」儼然與杭州畫上等號,在阿里巴巴與旗下淘寶及支付寶的支持下,杭州的矽谷產業已構成龐大產業鏈,且深入當地居民生活,成為典型的創新城市。

遠東金融中心上海則是憑藉互聯網結合金融服務,近期上海互聯網金融評價中心也正式上線試營運,完備其機制。

雖說大陸矽谷產業各有特色,談及今後產業主流,一名資深業界人士透露,人工智慧及新消費產業鏈將是未來的主力;據最新數據統計,去年大陸人工智慧市場規模快速增長,已超過230億人幣,2018年更有機會上看381億人民幣。

另外,就新消費產業鏈部分,業界人士指出,過去大陸山寨產業相當發達,隨著民眾生活水平提高,自然不會想用山寨貨,一些中階價位高品質的產品已逐漸崛起,特別加入明星代言的元素後,許多產品都相當熱銷,也是各大矽谷廠商相爭搶奪的商機。

深圳經驗 打造世界明珠矽洲

「創新皇冠上的珍珠,歡迎來到『矽洲』!」有「中國矽谷」之稱的深圳,主要還是聚焦在製造代工、產業鏈完整,但最近已出現「超越」態勢。最新的《經濟學人》甚至發了長篇文章,讚嘆深圳已經是創新溫室,不再以「中國矽谷」稱呼她,而為這個珠江三角洲最亮眼的明珠設了一個新詞彙:Silicon Delta

近期北京推出了「雄安新區」,以及炙手可熱的「上地」,讓「深圳經驗」再度重返眾人的視野,因為這些北京規畫設定的目標與參考,都指向同一個地方,就是深圳。剛被調往作河北省委副書記、雄安新區總舵手的許勤,之前就是深圳市委書記。

創新型企業迅速崛起

2016年,深圳的PCT國際專利申請達19648件,年成長47.6%,占全大陸申請總量的46.6%,也是連續13年居大陸第一;深圳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總數突破8000家,以華為、比亞迪、華大基因、研祥智能、大疆科技等一大波創新型企業迅速崛起,成為國際競爭的先鋒隊。

215日,深圳聯想后海項目破土動工,總投資超過90億元人民幣,將成為聯想位於深圳的總部大樓,然而光是去年,包括深圳阿里中心、百度國際總部、新興際華國際總部、發那科南方總部等陸續落戶。

而在美國高通深圳創新中心、美國微軟物聯網實驗室後,蘋果公司首席執行官庫克也宣布,蘋果公司將在深圳設立研發中心,已經超過一半以上的全球500強企業在深圳設立總部。

山寨成創客沃土

《經濟學人》直接點出,深圳一個城市所獲得的國際專利數,已經超過了法國或英國,很多跨國公司,都在深圳開設了「觀察崗」,密切關注深圳發生的最新趨勢。

深圳是大陸改革開放的第一個特區,從代工製造開始,深圳發展速度就讓世人驚豔,2007年的山寨機風潮,為了在紅海市場搶目光,需要快速學習、反應市場流行,所以培養出大量跨界研發工程師,更補齊了深圳產業鏈的高、中、低檔。

而這些歷史包袱,反而累積起的「山寨遺跡」,成了創客肥沃的土壤,更打下智慧穿戴和物聯網的成長空間。

[Home]


2017/04/21 1.4.1. 蘋果新品醞釀重新命名 簡化產品線大費周章 [ 電子時報 陳端武]

蘋果持續簡化產品線命名方式。

蘋果(Apple)醞釀產品線簡化策略的跡象愈益明顯,企圖讓消費者更容易了解蘋果所提供的產品,蘋果正逐漸淘汰MacBook Air,其仍存在主因是最便宜且銷售量依然很好,但蘋果最終仍將放棄MacBook Air,僅留下MacBookMacBook Pro這兩種產品線。

Macworld報導指出,蘋果多年前便將筆記型電腦(NB)產品線,分為非專業級的iBookMacBook,以及專業級的PowerBookMacBook Pro兩種,但蘋果推出MacBook Air之後,讓產品線變得有些混淆,因為MacBook Air效能不夠強,無法當成專業級NB,而其售價非常昂貴,亦不能視為中階機種。

蘋果在推出MacBook Air之前,每個產品名稱都有不同機型,例如目前有一款MacBook,但有三款MacBook Pro,且有兩款配備Touch Bar,至於MacBook ProMacBook的區別,主要在於價格、更強大的處理器及Thunderbolt 3連接埠。

儘管蘋果有時會考量特定原因,持續銷售較舊機型,不僅MacBook Air,還包括舊型13吋和15MacBook Pro,但這些仍是新產品線過渡期的現象,經過一段時間之後,這些產品應該就會消失。從蘋果3月發布的消息顯示,其正開始對iPad採取相同做法。

蘋果MacBook系列NB中還有MacBook Air,但iPad Air已從iPad產品線中移除,取而代之的是一款基於iPad Air機身、內部配備略為升級的iPad,蘋果想藉此擴大iPadiPad Pro在價格和功能方面的區別性。

此外,蘋果過去幾年都會將前一年的最新機型以折扣價銷售,但目前已從iPad價格表中完全移除之前機型,想買新iPad的人不需在高階iPad Pro和過去多款機型之間做選擇,而能直接選擇iPad Pro或更便宜的iPad

蘋果此舉係為簡化MacBookiPad產品線命名,未來是否在iPhone上做同樣的事,值得觀察。不過,蘋果似乎已朝此方向邁出一步,其推出iPhone SE,就如同新推出的iPad一樣,蘋果在簡單名稱下結合舊技術,推出更便宜的新產品。

市場傳出蘋果在秋天推出的新款iPhone,可能包括一款改版幅度更大的iPhone,若從蘋果當前命名方案來考量,蘋果也許會將這款命名為iPhone Pro,另一款則命名為iPhone 7SNew iPhone,甚至蘋果在命名方式上,可能直接去掉大螢幕iPhone後面的Plus

很多人認為依照蘋果大規模重新命名計畫,iPhone早晚會改名為Apple Phone,而iMac會改成Apple Mac,但有時現有品牌的力量和價值,將凌駕公司想追求一致性的願望,畢竟iPhone是蘋果最重要的產品。

蘋果以不同價格銷售不同版本iPhone雖然有些混亂,但iPhone仍非常成功,蘋果另推出iPhone Plus並未令消費者感到困惑,反而帶動銷售,因此,蘋果在簡化iPhone產品命名方面,可能力道會輕一點。

[Home]


2017/04/21 1.4.2. 日官方對爾必達、東芝態度 遭質疑雙重標準 [ 電子時報 蔡婷朱]

東芝屆時出脫記憶體事業股份後,是否真能改善經營狀況,仍待觀察。

東芝(Toshiba)記憶體事業股權出售案引起全球業界關注,目前雖然傳出首輪是由威騰(WD)、鴻海、SK海力士(SK Hynix)、博通(Broadcom)和銀湖基金(Silver Lake Partners)出線,但日本政府也積極組成國家隊救援,使整件收購案仍在未定之天。在此之際,日本經濟新聞(Nikkei)也提出日本政府是否大小眼的質疑。

報導指出,2012年日本DRAM大廠爾必達(Elpida Memory)聲請破產時,未見當時日本執政黨民主黨以「避免技術外流」的名義阻止陸資企業收購。如今日本政府卻決定出手營救東芝,不免讓業界質疑是否雙重標準。

DRAM重要性不亞於NAND Flash 技術外流情況難避免

報導認為,DRAM之於國防技術,特別是對提升火箭發射的精確度而言,重要性並不遜於NAND Flash,甚至還更重要。但日本政府前後不一的態度,恐難凝聚日本企業的力量挽救東芝記憶體事業。

再者,將東芝留在日本企業手中,也難完全杜絕技術流出。以1990年代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為了提高記憶體工廠良率為例,當時便挖角了許多日本電機大廠技術人員。而目前大陸將半導體產業定調為國家發展重要基礎後,也開始向全球的優秀人才招手。

報導引述某人力仲介業者的說法指出,陸方為吸引東芝技術人員,開出只要在3年內協助半導體廠運作,便可獲得1億日圓(91.7萬美元)報酬的條件,已讓東芝記憶體主力廠四日市工廠員工人心浮動。

半導體產業獲利落差大 業界恐卻步

半導體是特殊產業,每3~5年會出現一個景氣週期。然而即使是在景氣暢旺時獲利豐厚,一旦景氣低迷,龐大的投資負擔都可能危及公司營運。這也是讓NEC、日立製作所(Hitachi)、三菱電機(Mitsubishi Electrics)等大廠相繼結束半導體事業的原因。

目前智慧型手機的大容量規格趨勢及資料中心需求擴大雖讓NAND Flash相當搶手,但市場認為,半導體製造設備業者的訂單金額成長已開始出現停滯,因此預估熱況只能維持到20183月,屆時將對東芝記憶體脫售一案帶來負面影響。

再者,業界龍頭的三星除了開始評估降低NAND Flash售價外,同時拉高DRAM價格,企圖在半導體市場取得完勝地位。

東芝希望能在6月底召開股東大會前選出釋股對象,但對於出售金額,同業業者評估價值應不超過1兆日圓。東芝同時開出希望買方能承諾保留日本國內工廠、維持員工等條件,無不讓這樁全球關注的釋股案增添難度。

儘管日本官方至今已接觸至少10間以上的日本企業,其中富士通(Fujitsu)、富士軟片控股(Fujifilm)已開始檢討評估外,在歷史上與東芝有極深淵源的三井集團(Mitsui Group)旗下企業也紛紛入列出資金主名單。

但對於亟需變現的東芝而言,日本官方整合的進程緩慢。而且這樣的組合究竟能否成功留住東芝記憶體技術,質疑聲浪始終未見平息,畢竟半導體事業的經營經驗相當特殊。

再從資金面來看,日本政府目標從企業及官方背景的基金集資超過5,000億日圓(46.3億美元),避免東芝記憶體3分之1以上的股份外流。若以該筆金額均分,依照目前有意考慮的企業數計算,仍需負擔約100億日圓,加上半導體產業業績表現起伏甚大,很難讓企業說服股東同意相關投資,更不用說這些考慮參與的業者主力事業可能還與半導體無關,因此能否順利籌資還有許多變數。

[Home]


2017/04/21 1.4.3. PCB智慧製造國家聯盟成軍,研華、迅得 擔任領頭羊 [ 工商時報 龍益雲]

為架構公版印刷電路板智慧製造平台技術與設備機聯網統一通訊協定標準,達到加速台灣印刷電路板產業發展智慧化與高值化,台灣電路板協會宣布「印刷電路板智慧製造國家聯盟」正式成軍,將由研華(2395)主導、迅得機械(6438)協同並宣示積極推動。

台灣電路板協會(TPCA)表示,印刷電路板(PCB)智慧製造國家聯盟已正式成軍並誓師,透過TPCA凝聚產業共識,並結合業內指標性PCB廠敬鵬工業(2355)、燿華電子(2367)、欣興電子(3037)等PCB廠參與場域驗證,還有資訊工業策進會、工業技術研究院的資源與力量。

迅得25日將以每股42元上櫃掛牌,也看好今年營運恢復成長動能、回到前年高峰榮景,公司也強調,PCB產業相對成熟,成長性相對不具爆發力,除拓展歐、美等市場,也積極參與PCB智慧製造國家聯盟,培養爭食智能自動化大餅的競爭力。

TPCA說,當今智慧化區塊是諸多產業所欠缺的條件,也因為製造環境改變,生產工具自動化、物聯網、大數據分析、雲端運算等智慧製造運用,已由過去「選用」需求轉變成「必備」需求。

TPCA指出,響應政府將PCB納入智慧製造重點推動產業,並在經濟部工業局電子資訊組積極參與及計畫投入,透過TPCA、工研院電子以及光電系統所、資策會創新應用服務研究所等跨法人共同合作,提升產業「軟加硬」的系統整合能量。

[Home]


2017/04/21 1.5.1. 迎接工業4.0時代 製造業轉型分3階段 [ 電子時報 謝明珊、劉尚昀]

新科技和工業物聯網帶動轉型潮,對全球製造業造成深遠的影響。

製造商所追求的目標很簡單,無非是降低成本、提升品質、提高可用率和提升產出量,因此必須淘汰、更新老舊生產設備和傳統技術。

根據IoT Business News報導,新科技和工業物聯網(IIoT)帶動這波製造業轉型潮,對全球製造業造成深遠的影響。2016LNS Research調查發現,未來151%受訪的製造商表示將投資工業物聯網,75%表示遲早會投資該領域。

製造業管理階層正迎向工業物聯網和工業4.0,一來讓工廠兼具連網功能、即時性、數位整合和預防性,二來採用可快速部署、快速實現價值、持續進化的物聯網技術,還要透過網路、行動裝置和擴增實境(AR)來提供現代體驗。

工業物聯網透過數位製造、即時智慧和預測分析,協助製造商提升營運效能和彈性。而製造業轉型主要分成3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瞭解」,亦即即時掌握既有的資料,包括即時連接各種資產、感測器、商業系統和外部資料來源。一旦資產和效能出現異常,就即時發出警報。此外,簡化資料並且從角色為基礎(role-based)出發來看待營運效能,還有以智慧感測器和現代技術來強化既有設施。

如此一來,可望提高資訊的品質和可靠性,減少非預期停工,提升營運和維護的效率,同時提高產品的品質。例如曾有一家運輸製造商,只花幾個禮拜部署,就減少10~20%非預期停工時間。

第二階段是「進步」,一旦取得即時資料,製造商要針對機器健康狀況和品管流程進行預測分析,例如預測何時機器可能故障。此外,善用3DAR技術來引導工人、以數位的方式設計製造流程和品管計畫、持續改善製造應用。

這可望讓進步的腳步加速,提高效率和彈性,提高勞動力的效率,提升產品品質,優化維護流程,例如有一家船舶製造商簡化產品研發製造流程,終於及時在預算內交貨。

第三階段是「超越」,試圖把上述能力延伸到企業管理層次,包括掌握供應商的生產效能和品質、同步各種資源來確保生產完美無瑕、利用關鍵績效指標(KPI)和效能基準來找出最佳作法、部署物理數位的閉迴路流程來刺激進步。

這樣一來,得以改善生產流程、提升獲利率、降低非預期停工、縮短前置作業、提高臨場反應能力。例如有一家財富(Fortune)全球前50大食品飲料公司,設法讓決策人員洞悉所有作業流程,進而提升生產力8~10%

設備連網、無人搬運車、3D視覺技術 助企業打造無人工廠

設備連網、無人搬運車、3D視覺技術為所羅門企業發展核心,以此協助企業打造無人工廠。

企業若要實現工業4.0無人工廠,首先工作即是讓工廠每部生產設備的資料能夠被即時擷取,才能落實後續資料可視化,以及從資料中萃取出商業智慧等工作。但企業目前面臨問題是,工廠生產線上有許多不同廠商設備,且機器廠商不願開放資料迴路,以至於珍貴資料只能分散在不同的數據孤島上,無法讓廠商透過數據改善營運效能。

設備廠商將數據閉鎖在本地端迴路,主要是資訊安全顧慮,所羅門董事長陳政隆以公司協助廠商經驗指出,以記憶體IC測試廠商為例,工廠需要常常紀錄機台上資訊,但過往只能以人工抄寫,如果透過開通設備通訊介面,需要支付給設備商一筆不少的介面開通費,如果整個工廠設備多,企業將無法負荷這樣的成本支出。

陳政隆表示,所羅門研發透過設備影像輸出埠抓取機台數據資料,僅需透過VGADVI輸出埠即能抓取設備資料;他強調,透過影像傳輸埠屬於非侵入式擷取資料,不會影響廠商與設備商的保固協議,完成系統導入後,所有設備資料傳送到中央控制系統,管理者即可遠端監控機台數據。

資料擷取若能與機械手臂串聯,將可更有效率打造無人工廠,陳政隆指出,DRAM模組廠的生產流程需要把BIOS燒入記憶體中,並逐一放入檢測器,目前多由人工檢視螢幕顯示結果,再將瑕疵品區隔挑出,所羅門能協助廠商將傳統設備連網,同時將篩檢資訊與機器手臂串聯,一隻手臂記憶體放入檢測器,另一隻手臂依照測試結果數據自動將瑕疵品檢出,節省廠商不少時間。

目前無人工廠多半透過固定安裝的機械手臂運行,若廠商有移動送料需求,即需要無人搬運車(AGV),陳政隆表示,所羅門目前代理丹麥MIR無人搬運車,在車上搭配機械手臂,即可完成一般人力補料的工作;無人搬運車透過底座安裝的雷射掃描器,可以偵測路況並自動閃避障礙物,同時企業可透過中控系統規劃行進路徑和停留工作點。

除此之外,傳統機械手臂只能做單純重複動作,若要實現完全無人工廠,即必須讓手臂更聰明;陳政隆指出,傳統工業機械手臂有應用上侷限,所羅門即看到這個問題,透過3D視覺技術幫機器手臂裝上眼睛,該系統採用結構光(Structured Light)技術,可在擷取物件影像的立體資訊,比傳統2D分析多了深度資訊,讓機器手臂可以執行更細微的動作。

陳政隆表示,目前所羅門以3D視覺研發出自動穿鞋帶機器手臂,穿鞋帶是一個複雜且繁瑣的動作,在生產線上每雙鞋子都有一定公差,固定動作機械手臂無法勝任,因此透過3D視覺模組,協助機械手臂辨識鞋帶洞口位置,再導引手臂將鞋帶精準穿入鞋洞。

他表示,3D視覺技術將是所羅門未來發展重點,應用領域包括3D建模、臉部辨識、手勢辨識等,以3D建模透過系統在1分鐘即可完成3D的點雲圖,並可直接輸出成3D列印機。

工業4.0方案面面俱到 實現連網工廠

博世包裝科技(Bosch Packaging Technology)推出工業4.0方案,包括生產現場儀表板(Shopfloor Dashboard)、維護支援系統(MSS)、生產現場管理週期(SMC)分析工具、狀態監測服務(Condition Monitoring Service)、能源監控平台(Energy Monitoring),以協助製造業和包裝業實現連網工廠。

根據PotatoPro報導,無論機器操作員、維護人員或生產管理者,皆適合使用博世工業4.0方案,例如排班經理可即時在生產現場儀表板,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呈現相關生產參數和資料、生產目標和任務,不僅省時也簡化生產流程和排班作業。

博世包裝科技總裁Stefan Konig表示,該方案提高整個價值鏈的透明度,也透過數位化來協助企業和人員優化製造流程和作業流程,無論生產績效和生產力皆可望提升到另一個層次。

博世研發新一代人機介面HMI 4.0,這是機器操作員每天不可或缺的好幫手,可完成資料收集、轉移和視覺化,引導工人進行所有製造流程,無論速度和效率皆會提高。

維護工作也是重要的環節,卻很耗時費力,但多虧博世維護支援系統,可望節省規劃、維修和搜尋備用零件的時間。一旦偵測任何問題,就立即傳送維護命令,在維護人員的行動裝置顯示相關資訊,方便他們確認備用零件和完成維護工作。

若製造商規劃維護工作遇到困難,博世也會透過狀態監測服務提供具體協助。博世專家團隊持續藉由博世物聯網雲端來監控客戶的機器,如有任何異常,他們會以電子郵件或傳訊建議客戶進行維護,同時確認有多少備用零件和維護人員。

生產流程透明化也攸關整體設備效率(OEE),這可以透過生產現場管理週期管理分析工具來完成。SMC把生產和機器的資料加以整合和視覺化,方便生產管理者判定OEE,比較實際和目標之間的差距。Konig指出一個額外的功能,稱為「管理評估」,方便生產管理者隨時總覽機器的狀態。

博世能源監控平台還會詳細列出工廠的能源消耗情況,先藉由特殊感測器評估狀態,再經過該平台處理資料並加以視覺化,進而發現能源使用的波動、尖峰和異常。

Konig表示,博世會持續開發新的連網工廠技術,以垂直包裝機為例,整合感測器會準確監測產品何時掉落,進而調整封裝作業和多秤式計量機,極大化機器的運轉效率,把生產力提升到更高的層次。

[Home]


2017/04/21 1.6.1. Gogoro騎向東南亞 拓版圖 [ 經濟日報 邱馨儀]

經營電動機車Gogoro的睿能創意執行長陸學森昨(20)日說,Gogoro與德國BOSCH攜手在柏林推動電動機車租賃市場後,下一步已瞄準東南亞與印度等六個國家,每一年約有550億美元的機車市場,這點也吸引對此區域「有影響力」的國際資金擬入股Gogoro,據了解,國際資金就是新加坡商淡馬錫。

陸學森指出,Gogoro進軍歐洲市場有成,今年4月在柏林服務的電動機車數量已擴增到1000輛,隨處租、還車輛的營運模式提高Gogoro國際能見度,Gogoro與德國BOSCH合資成立的COUP公司,已決定今年將在歐洲其他城市複製柏林的成功經驗。

Gogoro目前正在進行的增資計畫,也成功吸引海外資金進駐,針對淡馬錫將加入Gogoro的股東成員,陸學森並未否認,但低調表示,目前相關計畫都還在進行中,還不到宣布的階段,僅能說Gogoro的投資資金是來自全球,而非限於台灣。

他強調,藉由Gogoro在柏林的成功經驗與吸引外資,證明新創公司只要有創新思維與確實可行的市場性,台灣自有品牌絕對擁有領軍國際的實力。

Gogoro成功攻下柏林後,東南亞因有大量機車市場,成為Gogoro進一步拓展的重點。包括越南、泰國、菲律賓、印尼、馬來西亞與印度六個國家,每一年約有550億美元的機車市場。

Gogoro CEO促政府 協助電池規格化

台灣的電動機車年銷達2萬多輛,以Gogoro、中華e-moving為銷售大宗,其中Gogoro以超過七成的市占率,帶動電動機車的發展。但電動機車不論是電池規格、充電或是換電的能源補給方式卻沒統一,降低業者的投資意願。

睿能創意執行長陸學森指出,政府應協助建立統一規格與標準,台灣才有機會將智慧電動機車產業帶向全球。

陸學森指出,Gogoro目前已經有超過300座換電站以及20,000台以上的電動機車,累積超過300多萬次的電池交換,已經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輸出解決方案(turnkey solution),如果有其他業者要用Gogoro的換電池解決方案,gogoro都樂觀其成。

陸學森強調,政府應該有魄力出面協助,鼓勵業者合作,建立統一規格與標準,台灣才有機會將智慧電動機車產業帶向全球。

[Home]


2017/04/21 1.6.2. 印度電動車推動計畫: 印度電動車採購誘因計畫獲展延 可望協助當地2030年全面採用電動車 [ 電子時報 莊瑞萌、劉傑中]

印度政府推動擴大採用電動車的步調有加快跡象。

印度政府日前為了提升當地電動車採用率,祭出了採購獎勵誘因,日前該措施正式延期,希望讓印度在2030年前能達到全面採用電動車。

CarAndBike報導,「印度加快採用與生產油電混合及電動車」(Faster Adoption and Manufacturing of Hybrid and Electric vehiclesFAME-India)計畫,日前又有新的進展,針對總計12.7億盧比以便採購超過11.1萬輛電動與油電混合車的誘因,當地政府宣布展延日期。

屬於「國家電動車行動計畫」(National Electric Mobility Mission Plan)之一的FAME-India計畫,最早在2015年對外宣布,該計畫針對電動與油電混合車提供誘因,以便為2030年印度成為全電動車市場鋪路。

評論指出,為了持續打擊污染與全球暖化問題,電動車與綠色移動已成為世界各地討論的主軸,雖然其他國家已快速擁抱環保汽車,但相對印度才剛起步。

納入微油電系統(mild hybrid)、重度混合(strong hybrid)與插電式混合及純電動車技術的FAME-India計畫則是該目標的確切一步。計畫實施時程到2020年總計6年,其中包含技術開發、需求營造、測試計畫與充電基礎建設等四大階段。

計畫第一階段在20154月啟動,目前僅侷限於印度智慧城市、德里國家首都轄區(Delhi NCR)Greater Mumbai、加爾各答(Kolkata)、清奈(Chennai)、邦加羅爾(Bengaluru)、海德拉巴(Hyderabad)Ahmedabad、所有邦首府以及其他人口超過100萬人的城市與東北邦城市。

印度政府目前也積極打造電動車市場,包括針對二輪車、三輪車、小客車、輕量商用車與巴士等所有車輛部門提供採購誘因。

印度政府各部會集會 思考如何提升電動車採用率

印度政府為了推廣電動車,開始透過金錢補助提升民眾採購電動車的意願。

由印度財政部部長Arun Jaitley所率領的各部會官員日前齊聚一堂並集思廣益,商討如何在全面推動「印度加快採用與生產油電混合及電動車」(Faster Adoption and Manufacturing of Hybrid and Electric vehiclesFAME-India)計畫之前,先透過其他政策擴大當地電動車採用率。

據印度Economic Times報導,在這次會議上,印度能源部長Piyush Goyal以簡報說明提升電動車使用率的各種相關層面細節,例如增加電力使用、減緩衝擊環境與如何讓其經濟規模能適合印度。

消息來源也指出,除了Goyal之外,印度改革全國學會(NITI Aayog)副會長Arvind Panagariya,以及來自鐵道部、國防部、重工業(Department of Heavy Industries)與道路運輸及公路等部會代表也會出席該會議提供意見。

專家指出,車輛成本較高、停電、缺少充電基礎建設與廢棄電池設施不足是阻礙印度消費者採購電動車的許多原因。

不過,為了提升環保車輛,當地政府已在2015年推出FAME計畫,提供電動與油電混合車購買誘因,例如2.9萬盧比購買機車以及13.8萬盧比採購汽車。該計畫目前仍在初步階段,預計201741日在全國推出。

目前重工業部是負責執行FAME計畫的部門,不過,由Goyal帶領的其他部門也是推動提倡潔淨能源的主要角色。

2017~2018會計年度預算來看,共有17.5億盧比提撥給FAME計畫,目前的年度預算則為12.2億盧比。不過,專家仍指出,該筆預備預算仍不足夠刺激使用電動車,重工業部則預估該計畫需要1,400億盧比資金。

2013年,當時的印度聯合進步聯盟(UPA)政府提出「國家電動車行動計畫2020(National Electric Mobility Mission Plan),目的是透過提倡油電混合與電動車來達到全國燃油安全。當時並訂下遠大目標,要從2020年起,油電混合與電動車銷量要達到600~700萬輛。

印度電網公司擬開發充電站 協助推升電動車採用率

印度電力公司有意在自家電網發展充電站,同時開拓電動車業務市場。

受到印度電動車市場無窮發展潛力激勵,印度國營電網公司(Power Grid Corp. of IndiaPGCIL)有意考慮為電動車設置充電站。該公司也正研究諸如電池等可行能源儲存解決方案,以便達到電力供需平衡。

Live Mint報導,PGCIL不願具名的高層表示,該公司目前正開發電動車業務,其構想是將太陽能產生的多餘電力儲存在電池內。另外,該公司也正考慮設置充電基礎建設來協助全國電網。

評論指出,PGCIL所提議的電動車計畫可協助達到電網平衡,同時也可完善印度政府所推動太陽能發電政策,讓其在白天生產的電力可儲存在電動車電池內。印度能源部長Piyush Goyal也表示,發展電池儲存將透過政府的電動車政策加以推動。

PGCIL是繼印度國家電力公司(National Thermal Power Corporation LimitedNTPC)Bharat Heavy Electricals之後,第三家有意發展電動車業務的國營電力公司。至於印度最大電力設備商Bhel則希望生產公車、汽車、兩輪車與船舶等電動載具。

PGCIL高層也指出,該公司目前正研究包括先進鉛酸電池、鋰離子與液流電池等3種不同電池技術以及其在印度環境下的表現為何。

印度計劃在2020年前生產175GW再生能源電力,其中100GW將來自太陽能,由於電力儲存已成為印度潔淨能源政策的下一個前哨站,電動車電池將可被視為解決方案。

PGCIL也擁有13.4萬公里電路與217個發電站,可提供7.5MW全國跨區電力傳輸容量需求,該公司並擁有3.6萬公里通訊網路。

印度智慧電網論壇(India Smart Grid Forum)執行長Reji Kumar Pillai認為,印度污染城市對於電動車或所謂潔淨運輸需求急迫。Pillai也認為,另一個非常吸引人的選項就是再次使用淘汰的電動車電池來打造GW等級能源儲存,以便提高再生能源在電網中的佔比。

評論指出,印度發展任何電動車計畫都可協助降低污染與加速進口,當地能源進口金額到2030年將從1,500億增加到3,000億美元。當地政府也試圖推動電動車銷量並訂下2020年銷售要600萬輛的目標。

印度政府扶植 塔塔推動綠能運輸

印度塔塔(Tata Motors)致力研發使用潔淨能源的大眾運輸工具,雖然價格仍居高不下,但獲得政府扶植,提供購車補貼以及公部門指定購買,發展可期,但路上缺乏相關基礎建設,將是推廣障礙。

Financial Express.com報導,率先亮相的車款之一是油電混合車Starbus Hybrid,已經獲得孟買交通發展機關首批25台的訂單。車身長12公尺,椅子採取氣動式設計兼顧舒適性,能源效率較其他柴油巴士高出4成,內裝極富現代感,啟動時安靜無聲,並採取能量再生制動科技,亦即踩煞車時,除讓車輛減速外,也將馬達當成發電機,利用制動力發電。

儘管2,200萬盧比、逾新台幣1,000萬元的價格,高出其他柴油車不少,不過在扣除政府補助後,實際購車金額約為1,600萬盧比(約新台幣850萬元)左右。

除了Starbus Hybrid之外,高科技的Starbus Fuel Cell Bus也同步亮相,是和印度太空研究組織(Indian Space Research Organisation)的心血結晶,使用氫燃料電池達成零廢氣排放的目標,排氣管只有水和熱。另外還有車身9公尺和12公尺的電動巴士,充飽電可跑180公里,適合都市內使用。總長18公尺的雙截公車也是亮點,可以載更多人,但轉向時所需空間和一般12公尺的公車一樣,在交通壅塞的情況下十分便利。

除了大型大眾運輸工具外,塔塔也推出多款「最後一哩(last mile)」的接駁式運輸工具Super Ace EVMagic IRIS EV、和Magic EV等,顯見該公司多元化的發展策略。包括氫燃料電池車等都已經具備量產能力,只不過印度境內充電站等基礎建設尚未到位,想要見到零排放車輛在印度道路上「趴趴走」,恐怕還要些許時日。

[Home]


2017/04/21 1.6.3. 碳酸鋰價格翻漲 鋰電池需求依舊熱絡 [ 電子時報 蕭菁菁]

鋰電池主要原料之的碳酸鋰價格受到需求增加的帶動,過去2年暴漲近3倍。

電動車和電子裝置電池需求不斷增加,鋰電池主要原料之一的碳酸鋰身價跟著水漲船高,價格過去2年來翻漲近3倍,不過,由於碳酸鋰佔汽車電池成本不到5%,即便價格高漲,需求熱度依舊不減。

南華早報指出,2016年全球碳酸鋰需求量比2015年增加13.5%,成為37,800噸,其中作為電池原料佔39%,緊接著是陶瓷和玻璃佔30%

澳洲碳酸鋰開採業者Galaxy Resources總經理Anthony Tse接受南華早報訪問時表示,雖然鋰礦價格從2015年的每噸6,000美元暴漲至1.5萬美元附近,但Tesla汽車內鋰電池的成本波動相對小,估計為600美元,對於一輛售價超過10萬美元的電動車而言微不足道。

Tse的估算是以Tesla Model S純電動車為基礎,電池容量為90kWh(千瓦時),每kWh估計需要0.8公斤碳酸鋰。由此推估,日產汽車(Nissan Motor)Leaf電動車24kWh電池所需碳酸鋰約相當於1,000iPad用量的總和。

過去兩年內碳酸鋰價隨著需求攀升而大漲,由於一度傳出採礦商因缺乏資金而無法開挖新礦,造成碳酸鋰供給短缺,大陸市場碳酸鋰現貨價格曾經飆漲4倍。

Tse指出,通常規劃一個硬岩石鋰礦開採需時1年至1年半,鹽湖的鋰鹽開採計畫更耗時達2年至2年半的時間。此外,目前採礦商仍需要10億美元資金,才能開挖出足以因應2020年前需求的碳酸鋰。根據日本矢野研究所(Yano Research Institute)的估計,2020年時全球汽車鋰電池市場容量將由27.9Gwh增至155.4Gwh

Tesla現正於美國內華達州打造巨無霸電池製造廠Gigafactory,預定年底前投產,估計未來每年將供應全球半數電動車電池所需。2018Gigafactory將直接使用原料製造電池組,並達到產能全開的水準,屆時產量將超越2013年時的總和。

[Home]


Confidentiality Note
本郵件含有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機密資訊、或受法律保護之資料,唯有原發信人指定之收信人得閱讀或使用本郵件之內容。如您並非被指定之收信人,請立即將本郵件及所有附件予以刪除;請勿揭露、儲存或使用本郵件之任何資訊,並請您立即告知原發信人本郵件的傳遞錯誤。謝謝您的合作。
This e-mail transmission and any attachments contain information from Inventec Corporation. The information is confidential and/or privileged and intended to be solely for the use of the individuals or entities named in this e-mail transmission. If you are not the intended recipient, be aware that any disclosure, saving or use of the content of this e-mail transmission and attachments is strictly prohibited. If you have received this email transmission in error, please notify us immediately, and delete the e-mail and attachments. We greatly appreciate your cooperation.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雪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