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14 全球產業資訊

 1要聞

  1.1國際

   1.1.1. 川普:中國不是匯率操縱國  [經濟日報]

  1.2兩岸

   1.2.1. 陸委會:願協助台北上海 雙城論壇舉行 預計623625舉辦  [工商時報]

 2財經

  2.1台灣

   2.1.1. 股王權王獲利 同受匯損衝擊  [經濟日報]
   2.1.2. 川普一席話 台幣強升2.31  [經濟日報]
   2.1.3. 川普髮夾彎 美元跳水秀 台幣挑戰30元關卡  [中國時報]

 1展會

  1.1. 香港春季電子展「品牌薈萃廊」 打響名號參展陣容堅強  [電子時報]
  1.2. 數博會5月登場 聚焦大數據應用  [旺報]

 2產業相關

  2.1Cloud Computing

   2.1.1. 貝佐斯語錄 避免第二天心態  [經濟日報]
   2.1.2. 威強電強攻醫療4.0商機  [經濟日報]
   2.1.3. 研華ELAA聯盟 搶物聯網先機  [經濟日報]
   2.1.4. 亞馬遜BezosAI將成為亞馬遜成長驅動力  [電子時報]
   2.1.5. 法國物聯網新創業者Actility獲博世等7,500萬美元資金挹注  [電子時報]
   2.1.6. 富士通AIIoT應用:富士通理研合作 開發可思考AI  [電子時報]
   2.1.7. 未來15~20AI將在亞洲取代5,000萬份工作 大陸首當其衝  [電子時報]
   2.1.8. 增強機器視覺力 百度買下xPerception  [工商時報]

  2.2Smart Mobile

   2.2.1Wearable

    2.2.1.1. Sony平井一夫:VR將成新世代趨勢 等待行動產業典範轉移契機  [電子時報]

   2.2.2Smartphone

    2.2.2.1. 大立光毛利率衝破70%  [經濟日報]
    2.2.2.2. 三星S8在韓預購衝72萬支  [經濟日報]
    2.2.2.3. 大立光毛利率創新高 林恩平:4月訂單優於預期  [電子時報]
    2.2.2.4. 三星在印度的品牌信任度最高 Oppo排名躍升快速  [電子時報]
    2.2.2.5.  大立光匯損近1股本 首季每股純益36.41 毛利率飆新高70.9%  [蘋果日報]
    2.2.2.6. 大立光Q1毛利率 70.9%飆新高  [工商時報]
    2.2.2.7. 三星:S8預購訂單 超越S7  [工商時報]
    2.2.2.8. 宏達電行動健康照護檢測儀 獲獎  [工商時報]

  2.3IT Industry

   2.3.1. 蘋果設機密小組 攻血糖感測  [經濟日報]
   2.3.2. 科技部:前瞻基建 推動數位4.0  [經濟日報]
   2.3.3. TV面板尺寸1Q創新高 2Q多頭走勢仍持續  [電子時報]
   2.3.4. 樂金協助印度建立8.5代面板線 商業模式值得台灣深思  [電子時報]
   2.3.5. 仁寶3月營收 比旺季還旺  [工商時報]

  2.4Personal Computing

   2.4.1. BMWGoogle旗下創投 入股Desktop Metal推金屬3D列印  [電子時報]
   2.4.2. 3D列印山重水複疑無路  [電子時報]
   2.4.3. DRAM本季合約價續漲12.5 先進製程轉換不順 漲幅高於預期  [蘋果日報]
   2.4.4. DRAM Q2 12.5  [工商時報]

   2.5.1. 製造自動化美陸競爭:大陸工業機器人成長幅度大 2020年密度將提升4  [電子時報]
   2.5.2. ABB出手購併B&R 將改寫自動化技術市場  [電子時報]
   2.5.3. 工業4.0來臨 企業生存端賴虛實整合  [電子時報]

  2.6Solar(Green Energy)

   2.6.1. 太陽能單晶矽晶圓獲利有潛力 然部分陸廠猶豫搶當兩棲部隊  [電子時報]
   2.6.2. 鴻海印度太陽能廠 一鳴驚人  [工商時報]

[Home]


2017/04/14 1.1.1. 川普:中國不是匯率操縱國 [ 經濟日報 任中原、陳美君、劉忠勇]

美國總統川普12日對匯率及利率發表重大政策宣示,包括他不會認定中國是匯率操縱國、美元匯率太強、他喜歡低利率,且不排除讓聯準會(Fed)主席葉倫續任。經濟學家認為,美元的「川普行情」將暫時畫句點,新興資產轉趨有利。

川普偏好弱勢美元與低利率的談話,也影響全球金融市場,使美元對主要貨幣及新興貨幣13日盤中普遍走貶,對日圓更重貶近1%,美元指數一度貶0.8%100.01。歐美股市13日盤中則在銀行股領跌下走跌。

美國財政部本周將發表匯率半年報,但川普12日接受華爾街日報訪問時搶先透露,「他們(中國)不是匯率操縱國」。川普也說,他對習近平提出較有利的貿易條件,來交換中國在北韓問題上助美國一臂之力。

由於川普已說中國並非匯率操縱國,市場將密切關注財政部報告對人民幣的描述,分析師推測,報告可能以「匯率失調」(currency misalignment)來形容目前人民幣的情況。商務部長羅斯說,他建議目前「匯率失調」的問題,可以藉由他正在準備的「90天貿易逆差報告」來因應。他說,「匯率連繫不當」能代表一國並非處心積慮地操縱匯率。

川普也強調,強勢美元正在傷害美國企業的競爭力,而其他國家「正在助貶」本國貨幣。他說,「我認為我們的美元太強,這一部分是我的錯,因為人們對我有信心。但卻正造成傷害,且最終將傷害(經濟)。當美元強勢時,你將很難、很難競爭,而其他國家的貨幣卻正在貶值」。

他說,他對於是否再度任命葉倫續任Fed主席,持開放態度,並表示他喜歡「一套低利率的政策」。葉倫的任期將在明年2月屆滿。

渣打銀行外匯專家表示,中國今年將使人民幣匯率維持相對穩定;美元普遍走貶的情勢,將對新興市場更為有利,但日圓對美元升值,卻為日本拉升經濟成長及通膨都帶來難題。

不過,德國商銀專家警告,除非川普的匯率議題立場,會像敘利亞問題一樣迅速改變,否則七大工業國(G7)不以匯率為目標的共識將降低,因為各大央行寬鬆貨幣的目的是要推升通膨,而非人為壓低匯率,但是若通膨未出現,就有爆發貨幣戰的風險。

川普釋出善意 想一箭三鵰

美國總統川普表示不會認定中國是匯率操縱國,顯示他對匯率終於有了務實且理性的認識,也與中國敲定一筆大交易,未來能要求中國在其他更急迫的貿易與地緣衝突問題上,與美國合作。這雖有違他重要的競選承諾,但川普不會在意,而且要解套也不難。

川普這項決定顯示,白宮更希望與中國聯手來約束北韓,無須緊咬已經過時的匯率問題不放,也能避免美、中在其他國際戰略議題上再生扞格,還能爭取中國在敘利亞及烏克蘭問題上的支持,加重對俄羅斯的壓力。

若川普當真認定中國操縱匯率,他國政府便會認為美國即將對中國產品實施高關稅,從而引爆中美貿易戰。現在川普等於在向各國送出一項訊號,表示美國政府可能會降低對外國的貿易威脅,改採更正常且合作的態度來解決全球經濟問題。

川普要怎樣才能從政策大轉彎中解套?美國政府能強調人民幣長期仍有升值空間,也能宣稱中國曾是匯率操縱國,並要求中國未來不可再藉干預來壓低人民幣匯率,來向川普支持者交待。

美國政府正在考慮一項新政策,宣稱匯率低估形同貿易補貼,授權政府對進口課徵平衡稅。如果曾在匯率報告「上榜」的國家未來再人為壓低匯率,美國便能對這些國家的所有產品都加徵關稅。這既能讓川普政府以拖待變,也顯示他的確非常嚴肅地看待匯率操縱問題。

美中關係好轉 訊號顯現

美國不認定中國是匯率操縱國,中國在聯合國安理會對譴責敘利亞政府案進行表決時缺席,加上中、美顯然加強合作以抑制北韓發展核武,這些事件已成為「川習會」後,中美關係好轉的最重要訊號。

安理會12日表決美國提出的譴責敘利亞以化學武器攻擊平民決議案,中國代表卻缺席,使俄羅斯成為唯一投下否決票的國家。

中國官員表示,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談話,是中國這次決定缺席的主要原因。

人民大學美國中心主任時殷弘教授表示,「這顯示習近平希望能與川普建立良好關係,但也不能以傷害中、俄關係為代價。此舉表示中國願意在國際舞台上與美國加強合作,尤其是針對北韓的核武計畫」。

清華大學國家戰略研究院院長周琪表示,「中國與美國新政府合作的意願非常明顯」。

觀察名單 台恐難除名

不願具名的中央銀行官員昨(13)日透露,「台灣這次應不會從觀察名單中撤除」,原因除了在三項指標裡,台灣至少符合一項之外,台美雙方對於台灣干預金額與外匯存底增長理由,並未完全取得共識。

匯銀人士表示,此話提前為國內金融市場注入預防針,就算再度被列入觀察名單內,也不致對匯市造成巨大衝擊。

美國即將公布最新的匯率操縱國觀察名單,央行總裁彭淮南曾表示,「美國的三個指標中,有一個我們是跑不掉的,就是經常帳順差占GDP的比率低於3%」,他解釋,經常帳順差其實是反應台灣的超額儲蓄。

他也曾強調,新台幣匯率近年大幅升值,代表央行並未操縱匯率,否則怎還會升這麼多?

彭博行業研究分析,台灣雖可能名列觀察名單,但應只符合一項標準;原因是台灣單方向干預匯市的規模,可望低於美國設定的標準。去年10月台灣符合兩項標準。

美國要為一國貼上匯率操縱國標籤,有三個標準,首先是一國對美國雙邊貿易順差逾200億美元,第二是經常帳順差占國內生產毛額(GDP)比率要超過3%,第三是過去一年來持續淨購入外匯、且規模超過GDP2%

彭博行業分析指出,根據這些準則,台灣對美國的雙邊貿易順差為133億美元,持續單向干預匯市的規模占GDP比率為1.6%,都低於標準,惟經常帳順差占GDP比率為13.3%符合。

分析指出,日本、南韓、泰國及越南都符合兩項標準,今年觀察名單可能新增泰國。

儘管央行高層從未對外承認「台灣這次仍難自觀察名單內被剔除」,但這些解釋已經暗示市場,台灣這次還是會被美國列入觀察名單內,就算結果如此,也算符合預期。

金融圈人士認為,若美國再度將台灣列為匯率操縱觀察名單,代表台灣仍將承受來自美國的政治壓力,可以預期的是,自去年4月以來,在市場絕跡一年的央行「看不見的手」,一直到彭淮南明(2018)年2月任期屆滿,都不會再重現江湖。



[Home]


2017/04/14 1.2.1. 陸委會:願協助台北上海 雙城論壇舉行 預計623625舉辦 [ 工商時報 賴瑩綺]

針對台北市長柯文哲日前提及,預定在今年6月下旬舉行「雙城論壇」(台北市與上海市)。對此,陸委會副主委邱垂正昨(13)日表示,兩岸城市良性互動有助於增進經貿等多方面發展,屆時陸委會也會提供北市府必要的協助。

兩岸關係近日隨著我方NGO團體成員李明哲被陸方扣押一事越鬧越僵,不過柯文哲12日卻在議會備詢時表示,雙城論壇預計在623日到25日舉辦,顯示兩岸雙方似乎不希望受到其他政治因素干擾論壇舉行。

柯文哲強調,台北市政府正在爭取續辦,希望以「不中斷舉辦」為最高指導原則。

針對此議題,邱垂正昨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兩岸城市良性互動有助於彼此了解,並增進兩岸城市經貿、文化、觀光,以及教育等各方面市政建設發展。

邱垂正指出,目前台北市政府尚未就本屆雙城論壇相關事宜和陸委會聯繫,但基於統籌整體兩岸事務立場,陸委會將會持續關注雙城論壇發展,也會提供台北市必要的協助。

邱垂正稱,兩岸城市交流不應預設任何政治前提,如此才能真正加強理解、建立互信,也希望陸方重視兩岸城市交流對兩岸關係永續發展的重要性。

據了解,為爭取續辦,台北市副市長鄧家基日前才赴上海參訪。如雙城論壇成功開辦,將以「健康城市」為主題,雙方將就食品安全、人民健康等議題進行討論,並由上海擔任主辦方。

另外,大陸國台辦發言人安峰山12日也針對此事做出回應,表示只要對兩岸關係性質有「正確認知」,陸方對兩岸城市交流將抱持積極態度,至於今年雙城論壇的舉辦,則需要由台北、上海兩市來進行溝通。

[Home]


2017/04/14 2.1.1. 股王權王獲利 同受匯損衝擊 [ 經濟日報 簡永祥、劉芳妙]

新台幣強升,衝擊股王大立光及權值王台積電首季獲利表現。大立光首季匯損達11.4億元,侵蝕每股獲利達8.5元;台積電首季毛利受匯率衝擊,少了逾24億元。台積電昨(13)日罕見抱屈,強調今年營收要上兆元,恐得中央銀行幫忙,才能順利達陣。

大立光和台積電都在昨日舉行法說會,首季匯率對財報的影響,成為法人最關注的焦點。台積電表示,新台幣強升,已對台積電連三季產生干擾,甚至今年首季營收未達財測低標,本季新台幣如果持續維持升值,仍會持續干擾營運。雖台積電對今年營收年增5~10%仍有信心,但全年超越兆元大關,還是不禁喊話要央行幫忙。

大立光上季財報毛利率以70.94%,驚豔市場。不過,因新台幣升值,單季苦吞11.4億元匯損,依股本13.41億元估計,每股侵蝕獲利8.5元,超乎市場預期,讓上季原本可以賺進四個股本,最後結算每股純益36.41元。

大立光對於匯率一向採自然避險,不刻意操作,不過,未料新台幣兌美元匯率在3月底急升,與去年底相較,升幅逾6%,讓上季匯損金額創史上最高。依上季大立光稅後純益48.84億元估計,匯損占獲利比重達23.3%

台積電昨天也花了相當長的時間,對法人說明匯率對台積電首季,甚至本季的影響。

資深副總兼財務長何麗梅表示,新台幣升值1%,台積電營收就會短少1%

她強調,去年第4季新台幣兌換1美元31.77元,台積電首季以32兌換1美元為財測計算基礎,最後實際匯率為31.16兌換1美元,和去年第4季底的實際匯率比較,等於升值1.9%,但若以台積電的預估32兌換1美元比較,約升值2.6%。因此,台積電首季營收短少2.6%,約60億元,若將這60億元加入,首季合併營收是2,369.14億元仍超過財測預估數2,360~2,390億元上限。

以首季新台幣兌美元匯率最後較台積電預估升值2.6%計,每升值1%約影響0.4個百分點毛利率計,估計首季的匯損金額逾24億元。

台積電本季匯率以30.5兌換1美元,換算比上季實際數升值幅度2.1%

何麗梅表示,如果新台幣維持去年第4季水準,等於台積電第2季合併營收就可增加4%,匯率對台積電確實有影響。

[Home]


2017/04/14 2.1.2. 川普一席話 台幣強升2.31 [ 經濟日報 陳美君]

美國總統川普一席「美元太強」談話,美元指數應聲下挫,激勵非美貨幣全面走揚。新台幣匯率昨(13)日大升2.31角,是逾半個月單日升值最大,連三日升值,收在30.325元,總成交量為14.525億美元。

至於新台幣匯率近期能否升破「3」字頭?資深匯銀主管說,估計短期內,新台幣匯率仍將維持升值格局,但首先要突破前波高點30.1元,才有機會挑戰30元整數大關。

匯銀主管說,觀察新台幣這波升勢能否維持,重點就是聯準會主席葉倫是否出面回應川普談話,如果葉倫對美國今年升息三次的態度出現鬆動跡象,新台幣匯率就有機會升破30元大關,挑戰「2」字頭。

匯銀主管指出,川普談話效應在國際匯市掀起波濤,非美貨幣全面勁揚。央行資料顯示,澳幣、韓元昨日對美元升值均超過1%,新台幣升幅0.76%,緊追在韓元之後,日圓、星幣、歐元、人民幣也全面升值。

匯銀主管表示,受川普談話刺激,外資昨日積極匯入,估計匯入近5億美元。眼見新台幣升勢驚人,出口商連忙進場拋匯,致新台幣升幅擴大。匯價升破30.3元後,進口商大舉進場撿便宜美元,收盤前匯率升幅略見限縮。

對於新台幣昨日的強升態勢,央行官員表示:「主要反映川普談話,跟著國際盤走」。川普昨日表示,美國不會把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同時也強調美元匯率太強,會損及美國的經濟。

本國銀行外匯交易員指出,相較於外資在匯市積極匯入,熱錢昨日在股市的著墨不多,據統計,外資買超台股金額僅10.67億元,連兩日買超39.52億元。

匯銀主管說,「新台幣匯率先前連貶七天,就是受到美國升息、考慮縮減資產負債表等消息影響」,若這兩項議題改變,新台幣將可重燃升勢。

台幣強勢 後市盯三變數

受到美國總統川普談話影響,新台幣匯率昨(13)日上演強升行情,後續走勢頗受關注。三位總體經濟學家認為,新台幣匯率短期確實會維持升值格局,但中長期得回歸基本面,美元指數、台股強弱與外資動向為三大關鍵變數。

元大寶華經濟研究院董事長梁國源表示,近期常見股匯脫鉤,像是台股下跌、新台幣匯率持續升值,主要關鍵就是美元指數疲弱。

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說,受川普談話影響,台幣匯率升勢可能持續一、二天,但不會成趨勢。

台新銀行首席外匯策略師陳有忠表示,新台幣至少會升值一、二天。

[Home]


2017/04/14 2.1.3. 川普髮夾彎 美元跳水秀 台幣挑戰30元關卡 [ 中國時報 諶悠文、呂清郎]

美國總統川普12日接受《華爾街日報》專訪時表示,美國不會把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但他認為美元太過強勢,最終將傷害美國經濟,還表示支持低利率政策。消息一出,追蹤美元相對於一籃子貨幣的美元指數狂瀉,13日亞洲盤一度跌至100.01。新台幣則狂飆2.31角,挑戰30元整數關卡。

轉彎 中國非匯率操縱國

川普在訪談中,背棄了自己多項競選承諾。川普曾在競選總統期間,一再指控中國操縱匯率,以獲取不公平貿易優勢,甚至揚言要在上任的第一天,就把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川普2月接受路透專訪時,還痛批中國是「操縱匯率的總冠軍」。如今他卻說:「他們不是匯率操縱國。」

挺葉倫 支持美元低利率

川普表示,他之所以改變態度,是因為中國最近幾個月並未操縱人民幣匯率,而且現在把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可能危及美國與中國對抗北韓威脅的談判。美國財政部發言人也證實 ,財政部預定14日發表半年一次有關主要貿易夥伴的最新《國際經濟和匯率政策報告》,不會把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

喊貶美元 台幣跟漲排第3

訪談中,川普還表示希望美國聯準會維持低率,且不排除提名聯準會主席葉倫在明年2月任期屆滿後續任。他說,他喜歡葉倫,尊重葉倫。川普去年競選時則經常抨擊葉倫維持低利率政策,痛斥她應該為自己的行為感到「可恥」,當時還說很可能會換掉葉倫。

另外,川普說:「我認為美元變得太過強勢,一部分是他的錯,因為大家對我有信心,但這是有害的,最終將造成傷害。」他表示,在美元強勢、其它國家貨幣貶值時,美國就非常非常難競爭了。

川普再度喊貶美元,主要非美貨幣應聲大漲,新台幣13日也帶量飆升,一度達3.25角,開高走高,連破30.530.430.3元三關。進口商午後開始進場撿便宜大買美元,使得新台幣升勢收斂,終場收在30.325元的半個月新高,後續不排除挑戰30元大關。

外資有恃無恐 作多股匯

新台幣13日收盤升值2.31角,創逾半個月單日最大升幅,且為連續3個交易日收漲,總成交量也爆14.525億美元大量。根據央行提供的主要貨幣對美元匯率變動資料,13日以澳幣勁揚1.23%最多,其次是韓元強漲1.04%,新台幣升值0.76%、為第3強。

外匯交易員指出,觀察前次川普在農曆年前喊貶美元,結果新台幣從年前封關的31.360元,年後開紅盤一路衝高升破31元大關;這次二度喊貶美元,引發相同的效應,外資紛紛重返新興市場,加大拋匯力道,主要亞幣漲勢強勁,由於台股一向受到外資青睞,新台幣當然強到擋不住,短期不排除有機會見到2字頭。

外匯交易員認為,川普這次除了喊貶美元,還說不會將大陸列入匯率操縱國,代表台灣應該就如央行總裁彭淮南日前所強調的「不會被列入操縱國」,再給外資一顆定心丸,更有恃無恐匯入新興市場,推升新台幣等主要亞幣。



[Home]


2017/04/14 1.1. 香港春季電子展「品牌薈萃廊」 打響名號參展陣容堅強 [ 電子時報 黃詩閔、王君毅]

香港春季電子產品展的「品牌薈萃廊」是展覽亮點。

由香港貿易發展局主辦的香港春季電子產品展及國際資訊科技博覽,在413~16日,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為了營造共榮共享機制,香港貿易發展局煞費苦心經營品牌業者展區,強打「品牌薈萃廊」。

香港春季電子產品展及國際資訊科技博覽已步入第14屆,也藉此汲取諸多寶貴經驗,每年都重新整軍再戰、重新出發,綜觀當前產業趨勢,設立不同展區,以期順應當前產業趨勢潮流,讓相關產業鏈業者藉此平台提升戰力,站在浪頭上往前衝刺。

香港貿易發展局表示,其主辦的香港春季電子產品展的「品牌薈萃廊」是每年的焦點之一,近年不少產業鏈業者精益求精,創造優質品牌,2017年展區網羅超過570個來自世界各地的著名品牌,包括:美國的英特爾(Intel)、法國的Bigben、日本的Leplus、大陸的德賽(Desay)、香港品牌超霸電池(GP Batteries)等。

香港春季電子產品展及國際資訊科技博覽於413~16日舉行,匯聚超過3,500家參展商,向全球買家展示最新的電子產品,以及資訊和通訊科技,多場研討會則針對當前全球製造業的發展態勢,進行一番深入研究與討論。

香港貿易發展局表示,46~9日舉辦的香港國際春季燈飾展、413~16日舉辦的香港春季電子產品展及國際資訊科技博覽三項大型國際展覽合共吸引約4,800家來自世界各地的企業參展,匯聚各類智能、環保節能產品及最新的資訊科技方案,以及由一眾新創企業帶來的獨特科技設計及概念。

回顧過去,香港貿易發展局指出,在2016年,香港國際春季燈飾展、香港春季電子產品展及國際資訊科技博覽三項展覽總共吸引了超過11萬名買家入場參觀採購,反應熱烈。

另一方面,資訊科技博覽是「2017國際IT匯」的重點活動之一,匯聚各行各業所需的資訊科技方案。2017年博覽吸引來自9個國家及地區、約600家企業參展,當中有來自保加利亞、捷克及日本的新參展商。創新科技署在201611月推出「科技券計畫」,向每家合資格的中小企提供最多20萬港元的資助,用於使用資訊科技服務,以提高企業的生產力及競爭力。資訊科技博覽正為中小企業以至其他大型機構,搜羅最新的相關服務及解決方案,包括:網路安全系統、電子商貿平台、電子付款、物流管理以及O2O商業解決方案等。

對應多數產業鏈業者屬於訂單少量多樣化的中小型業者,對應高變動性族群的需要,幫助產業鏈業者藉由最經濟可行的方式,來滿足商業需求,展會現場特別設立「中小企IT諮詢服務」,邀集多位海內外資訊科技專家,包括:阿里巴巴、Google Premier Partner及貿發網hktdc.com等的代表,在現場為中小企業業者提供免費的專業諮詢服務,協助產業鏈業者選擇合適的資訊科技系統和解決方案。

另一方面,由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OGCIO)舉辦的「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獎2017」獎項得主,將在博覽展示和講解多個優秀產品和方案。

博覽將會舉行一系列的研討會及分享會,按每天主題劃分為「電子商貿及金融科技」(413)、「初創」(414)、「突破性科技」(415)及「就業發展」(416),請來業內翹楚討論電子商務營商、大數據(Big Data)應用、物聯網(IoT)、雲端及共享經濟等議題。

2017年博覽將會首次於展期的最後一天(416),開放給大專學生入場參觀,來自香港電腦學會、生產力促進局和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的代表將分析資訊科技業的發展及就業機會。

值得一提的是,由香港貿易發展局主辦的香港春季電子產品展亦設有產品推廣及發布會、買家論壇及交流酒會等,讓參展商及買家分享產業的最新動向,幫助產業鏈業者拓展人脈,廣結善緣。

香港春季電子展緊抓商機 設立小批量採購專區

由香港貿易發展局主辦的香港春季電子產品展及國際資訊科技博覽,在413~16日期間,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基於市場的種種期望,定位在「買賣流通」的「貿發網小批量採購」專區已成為香港春季電子產品展彰顯於外的一大特色,2017年持續匯集大批人潮。

香港貿易發展局強調,為了迎合買家「單密量少」的採購模式,大會將繼續於香港國際春季燈飾展、香港春季電子產品展設置「貿發網小批量採購」專區,網羅約300個專櫃合共接近3,000件小批量產品,最低採購量由5件起至1,000件。

同時,針對蓬勃的電子商貿發展,香港貿易發展局特設「貿發網小批量採購」網上交易平台,方便供應商與全球買家直接在網上完成交易。

據指出,電子業是香港最大的產品出口創匯產業,在2016年佔香港的總出口65%,達23,500億港元,業內出口多屬高科技產品,特別是電訊設備、半導體及電腦相關的產品。

香港貿易發展局表示,新創企業與創新科技是近年推動各行各業持續發展的原動力。因此,今屆香港春季電子展及資訊科技博覽首設「新創」專區(Startup zone)及「科技館」,展示當地及多個地區相關產業鏈業者的創新科技、產品和服務,以及炙手可熱的高科技電子產品,藉此鼓勵業界繼續投放資源來研發新技術。

伴隨近年創業風潮大行其道,根據投資推廣署2016年的調查結果,香港有逾1,900間新創企業,不少年輕創業者以創意及科技知識,為市場帶來創新意念及獨特產品。大會首度在春電展及資訊科技博覽設立「新創」專區於展覽廳3FG大堂,將會有超過100家來自香港當地、大陸、印度、日本、美國及台灣的新創企業,向環球買家展示新的產品及服務,包括:應用程式、虛擬實境(VR)、擴增實境(AR)、大數據(Big Data)、消費性電子產品、電子保健、物聯網(IoT)、商業及資訊科技服務等等。

其中,有參加春季電子產品展的一間香港新創業者研發了一款超薄雙面互動式電子顯示屏,具備AR互動功能,採用厚度小於25mm的商業級LCD螢幕,每側可顯示不同影像。

展覽期間,大會也特設一系列新創專題活動,包括由眾籌平台FringeBacker、阿里巴巴創業者基金的代表、成功創業家及天使投資者主講的分享環節;現場亦設有項目提案(Pitching)環節及新創企業介紹會,讓創業人士即場向投資者及買家推廣方案或產品特點;?(Mentoring)環節則雲集不同的新創企業導師,包括香港新創企業協會、創業加速器及孵化器的代表,全力支援新創企業透過展覽物色合作夥伴;展會最後一日(416)舉辦的「共築未來:區域合作創造正向影響力」分享會及「亞太新創生態系統圓桌論壇」將討論香港、澳門、台灣、新加坡、東南亞以至世界各地相關產業鏈業者的合作機會。 據介紹,由香港貿易發展局主辦的香港春季電子產品展是亞洲區內最大型的春季電子業貿易展覽,匯聚來自20個國家及地區、約2,900家參展商,包括來自新加坡及西班牙的新參展商。

市場對創新科技產品需求殷切,2017年大會在展覽廳5FG首辦「科技館」(Tech Hall),雲集四大展區,包括:新增的「虛擬實境」展區,連同「連網家居」(Connected Home)、「機械人及無人操控技術」(Robotics & Unmanned Tech)及「穿戴式電子產品」(Wearable Electronics)展區,方便買家集中採購各類高科技電子產品。

當中,首次開設的「虛擬實境」展區將展示多款相關儀器及應用技術,以及拍攝虛擬實境片段功能的產品;「連網家居」展區將展示具備物聯網應用功能的自動化家居產品,例如連接家庭電器的紅外線遙控系統等。

另一個受人矚目的展區「機械人及無人操控技術」將會展出多款新型號的航拍器、電動滑板車及機械人;而「穿戴式電子產品」則帶來多功能智慧手表及健康手環等。

為配合科技館各個特色展區,大會將於展覽前3(413~15)舉辦一系列「2017科技前瞻研討會」,請來電子業界代表及大專院校教授討論穿戴式裝置、虛擬實境、擴增實境、混合實境(MR)、智慧家居及機械人技術等最新科技市場趨勢。

智慧門鎖、智慧曬衣架有需求 業者紛紛搶進智慧家居

智慧家庭雖歷經多年發展,迄今仍無較好的發展性出現,但以大陸市場來看,隨著市場對智慧家居市場經營所累積的經驗更趨豐富,近年諸如智慧門鎖、智慧曬衣架等需求則已有明顯的需求性產生,相關業者也建議,目前大陸智慧家居產業能量已更為齊備,今日若能重新省視智慧家居的營運重心,同時深化終端集成商的營運能量與合作力度,將有利於整體智慧家居產業進一步推展。

環球資源(Global sources)電子展目前在香港亞洲國際博覽會展開,大陸智慧家居產業聯盟祕書長周軍,在展會中發表演說時表示, 大陸智慧家居產業聯盟2012年於大陸北京成立,目前旗下共有近1,300家會員,為全球最大的智慧家居聯盟體系。而目前大陸推展智慧家庭的概念推展迄今已有十餘年時間,其間雖有多家國際大廠投入,大陸業者包括海爾、長虹等業者也積極跨足此市場經營,然嚴格來說,整體智慧家電產業發展迄今仍不算成功。

他指出,阻礙智慧家庭應用普及的瓶頸不少;其一,審視近年業者推展的產品設計概念,多數業者的產品設計概念主要環繞在控制的議題為主,但事實上,從近年實際智慧家庭業務推展可知,多數消費者並不願意僅就控制項目對智慧家電等產品買單,也讓智慧家庭概念迄今因仍難找到真正的核心價值,讓此產業無法真正起飛。他認為,對企業體而言,智慧家庭的發展必然是基於智慧家居的輔助載體上導入更多服務而得,而智慧家居欲真正進入一般家庭,回歸消費者需求本性,且藉由平台與應用內容的構建方向重新出發,或是業者可思考的業務開發方向之路。

其次,因應智慧型手機市場滲透率更趨普及,讓多數智慧家居的業者包括京東、阿里巴巴等在設計產品與服務時,多以手機作為控制中心,但除手機是否真能承載如此多樣的智慧家居控制將仍須觀察外;考量智慧家居由過去以控制為中心,以住宅為載體的設計轉入今日以內容為中心,以用戶為載體,以效果為導向的發展當下,若後續智慧家居與手機的搭配仍僅是將手機當成要搖控器使用,將讓智慧家居的價值難以實現。

另外,周軍也指出,目前大陸智慧家居可分四大區塊,其一傳統控制類以河東、 ABB等業者為代表,其二專注在網路方面營運者主要以京東、阿里巴巴、小米等業者為主,至於由家電出發的業者也不在少數,另提供智慧家居解決方案平台者則以好享家等為代表。

他認為,智慧家居經由各方業者角力,預估未來3年內,已難出現新的可完全主導市場的平台與營運模式,但考量目前大陸近70%的智慧家具業者以集成商為多,如此若能深化通路經營力度、提高集成商的服務與品牌力、或有利於提高整體智慧家居市場的發展性。

周軍進一步指出,智慧家居的集成商所需具備的技能已更為繁雜且須跨域整合,且因應物聯網(IoT)時代到來,智慧家居的控制也將去中心化,轉朝物聯網的應用方式連結,如此也將讓諸如廚房安全、居家安全防護、中央空調等有新的標準配置模組出現外,集成商還須依不同客戶需求提供客製化系統建置等能力。

如此,當智慧家居業者所提供的服務由過往聚焦在服務整合轉朝通路重建的方式轉進,而營銷的形態由過去的垂直聚焦到實效推廣,將可望讓整體智慧家居市場進入一新的發展局面,如近年大陸智慧門鎖、智慧曬衣架需求蓬勃起飛即為一例。

另環球資源則表示,據統計,智慧家居經由平台發展更趨成熟,更多品牌業者投入,市場規模已持續擴大,預估到2022年前,智慧家居產值年複合成長率可達近14%左右,

[Home]


2017/04/14 1.2. 數博會5月登場 聚焦大數據應用 [ 旺報 陳政錄]

大陸近年為推動轉型升級,致力發展互聯網、大數據等新興產業,並積極舉辦國際級峰會促進創新交流,形成聚落,其中最受矚目的就屬浙江烏鎮的世界互聯網大會,和以大數據產業為主的數博會兩者,其中數博會更將上升為大陸國家級博覽會,成為大陸最具國際化和產業化的高端專業平台。

數博會全名為「中國國際大資料產業博覽會」,526日至29日將在貴陽國際會議展覽中心、貴陽國際生態會議中心召開第三屆,並以「資料創造價值、創新驅動未來」為主軸,以呼應大陸產業發展的年度主題「數位經濟引領新增長」,探索大數據的應用服務領域。

貴陽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徐昊就指出,過去兩年,數博會均得到國內外業界的高度評價和認可,在全國乃至全球都產生了深遠影響,提升了大陸在大數據領域的影響力,已成為與德國CeBIT展、美國GSMA展等同水準的國際頂級大數據專業展會,並和烏鎮世界互聯網大會相互呼應、錯位發展,形成「東有烏鎮互聯網大會、西有貴陽數博會」的格局,為國家大數據戰略性計畫服務。

據了解,本屆數博會由大陸發改委、工信部、中央網信辦、貴州省人民政府主辦,並由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中國電子商務創新發展峰會、貴陽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展、2017數博會最佳大數據挖掘分析(工具)大賽等「兩會、一展、一賽」架構及系列活動組成,與會人數預計將超過5萬人次,其中核心嘉賓、重要嘉賓約2000人。展覽面積超過1800坪,參展企業超過400家。

徐昊表示,2017數博會將延續以往的輝煌,聚焦大數據的探索與應用,展現相關產業的最新技術創新與成就,並成為大陸最具國際化和產業化的高端專業平台。

3優勢 貴陽大數據產業蓬勃發展

為加快產業創新升級,大陸貴陽市2014年起全力實施大數據發展戰略,並於2015年起陸續設立大數據產業發展創新試驗區,貴陽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徐昊就指出,貴陽挾頂層設計、先行先試、產業生態三大領先優勢,目前相關產值已突破1300億元人民幣,未來有望成為國際級的大數據戰略中心。

大數據產業即是結合互聯網、物聯網、科技電子、人工智慧、雲端計算和儲存等技術,對巨量資料(Big Data)進行分析服務的相關產業。

創立交易所 培訓人才

2015年起,貴陽陸續建設「貴陽‧貴安大數據產業發展集聚區」、「貴陽大數據產業技術創新試驗區」,大陸國務院也為此印發《促進大資料發展行動綱要》等政策,並在2016年由發改委、工信部、中央網信辦同意貴州省政府,組建國家大數據(貴州)綜合試驗區以來,貴陽大數據產業早已迎來迅速發展的機遇期。

徐昊認為,貴陽發展大數據產業的機遇來自三大領先優勢,分別為自2015年起,就提前擬定市內十三五時期的發展規畫,提前鋪設產業發展業態所需的基礎工程、平台、規範等的「頂層設計優勢」,以及在貴州省建設國家大數據(貴州)綜合試驗區內,創立了大陸首座大數據交易所,使其關聯企業達4500家,產業規模總量突破1300億元人民幣的「先行先試」優勢;同時,貴陽近年也積極推動相關產業人才培訓,創造「產業生態」優勢。

富士康、阿里 落地生根

徐昊指出,目前,貴陽以大數據為基礎的經濟業態如大數據清洗加工、數據中心、呼叫及服務外包、大數據安全、區塊鏈發展應用、人工智慧、大數據金融等產業聚落和產業鏈逐步成型,使整體產業鏈正從「風生水起」轉入「落地生根」。

徐昊表示,經過3年發展,除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不斷湧現外,如甲骨文、谷歌、英特爾、微軟、IBM、惠普、戴爾、富士康、思愛普等世界500強企業紛紛落戶貴陽;阿里巴巴、騰訊、奇虎360等大陸互聯網企業也在貴陽生根;同時貨車幫、朗瑪、東方祥雲等本地企業快速成長,已使貴陽相關產業發展在大陸占據領先地位,並將成為國際級的大數據產業戰略中心。

[Home]


2017/04/14 2.1.1. 貝佐斯語錄 避免第二天心態 [ 經濟日報 葉亭均、林筠]

全球電商龍頭亞馬遜執行長貝佐斯(Jeff Bezos)的年度致股東信向來被企業界視為必讀文本,而2017年最新信函已於12日出爐,主旨圍繞在企業要避免「第二天」(Day 2)心態,強調要永遠保持在「第一天」(Day 1)。

貝佐斯指出,企業不應按「程序」治理、要留意調查與研究掩飾顧客的真正想法、儘早擁抱新趨勢,並且要注意決策的速度與品質同樣重要。貝佐斯今年股東信的重點如下:

●顧客至上不只是口號

「要保持在第一天,你必須耐心實驗、接受錯誤、播種、保護幼苗,並且在看到顧客喜悅時加倍努力。」

●拒絕捨本逐末

貝佐斯說:「隨著公司規模愈大且愈複雜,愈會傾向捨本逐末」,例如程序就是常見例子。

好的程序可以服務顧客,但一不小心就會讓程序凌駕一切。

他說要當心程序已變成想要結果的替代品,因為不再審視後果,而只是確保程序無誤。

資淺主管常以「我們照章行事」的藉口為錯誤結果辯解,而經驗豐富的領導人會利用這個機會改善流程。另一個例子是市調,調查和市場研究很重要,但它們只是輔佐工具而已。

●對外在趨勢,切勿逆勢而為

貝佐斯說,對抗大趨勢就是與未來作對。

他強調「機器學習」的重要性,還預測會迎來更多這類趨勢。

●決策要迅速果斷

貝佐斯說他決策時並非所有答案了然於胸,但遵守下列原則:勿墨守成規,同時在掌握七成資訊時就可做決定,等到掌握九成時已太慢。另外,使用「要嘛反對,不然就支持」(Disagree and commit)一詞將節省很多決策時間,而且要立即擴大處理不協調問題,確保團隊目標一致。

貝佐斯的薪酬…不如兩位主管

美國電商巨頭亞馬遜(Amazon)總裁貝佐斯(Jeff Bezos)去年賺了不少錢,不過他去年領到的總薪酬遠不及底下的兩名主管,甚至跟公司花在保護他人身安全的費用差不多。

根據亞馬遜向美國證管會申報的資料,亞馬遜雲端運算服務部門AWSAmazon Web Services)執行長傑西(Andy Jassy2016年的薪資總額是3,560萬美元,其中大部分來自公司發放的3,500萬美元股票。傑西的底薪是17.5萬美元。

AWS今年營收可望達到140億美元,許多以往將AWS視為「有趣副產品」的人,現在認為它是亞馬遜的核心。

執掌亞馬遜消費者事業(包括線上零售業務和裝置)的威爾克(Jeff Wilke),去年拿到的總薪酬略低於3,300萬美元,其中有3,280萬美元來自公司發放的股票。威爾克的底薪也是17.5萬美元。

相較之下,貝佐斯去年領到的總薪酬大約是168萬美元,包含略低於8.2萬美元的薪水。

但貝佐斯是亞馬遜最大股東,淨資產達756億美元,在彭博排行榜位居全球第二大富豪。

資料並顯示,亞馬遜去年花在保護貝佐斯人身安全的費用達160萬美元,與前年相去不遠。

[Home]


2017/04/14 2.1.2. 威強電強攻醫療4.0商機 [ 經濟日報 謝艾莉]

工業電腦廠威強電(3022)看好公司在醫療領域的契機,據悉,威強電近1-2年取得法國科技大廠的醫療領域工業電腦訂單,搶入「醫療4.0」的商機外,也目標與此法國客戶研發家用醫療4.0的產品。

威強電首季營收為22億元,年增30%,季減幅度也僅有16%,為單季歷史次高,不過展望第2季,該公司預期將進入淡季,法人則預估其第2季營收雖然低於首季,但預估將優於去年第2季的14.1億元。威強電去年醫療產品占營收比重為12%,今年目標醫療產品營收持續成長。

威強電總經理江重良表示,因應全球「人口老化」,各國政府紛紛祭出各種長照,以醫療資訊雲端化與系統智能運作,來達到資料的即時取得與降低醫療院所的人工成本與診斷爭議糾紛。威強電全力投入「醫療4.0」,透過物聯網技術將醫療器材與資訊相互連接,將蒐集的資訊傳送到雲端,透過巨量資料分析、優化醫病效率。

威強電也運用物聯網技術發展行動醫療照護設備等,建構以病人為中心的智能醫院,由系統化管理病患資訊,運用大數據發揮效益。

[Home]


2017/04/14 2.1.3. 研華ELAA聯盟 搶物聯網先機 [ 經濟日報 謝艾莉]

工業電腦龍頭大廠研華(2395)上個月於德國紐倫堡宣布成立嵌入式LinuxAndroid聯盟 (Embedded Linux & Android Alliance, ELAA),技術長楊瑞祥指出,將協助台灣物聯網業者,快速運用ARM架構技術在物聯網產業搶得先機。

研華昨(13)日正式宣告此聯盟將以台灣作為亞洲首站,並與會員CanonicalLineoRetronixWitekio發表應用成果。

研華指出,隨著物聯網時代來臨,嵌入式系統紛紛走向智慧化;而具備低功耗、體積小,並擁有適應各類環境條件的ARM架構解決方案,將成為業者開發多元物聯網應用關鍵優勢。

ARM架構解決方案不僅可藉由其低功耗、架構精簡等優勢,將智能運算能力落實到物聯網應用的每個角落,提供大量資料蒐集及資料初步分析等服務。

[Home]


2017/04/14 2.1.4. 亞馬遜BezosAI將成為亞馬遜成長驅動力 [ 電子時報 楊步偉、茅堍]

亞馬遜執行長Jeff Bezos預測AI和機器學習將是亞馬遜成長的驅動力。

亞馬遜(Amazon)創辦人暨執行長Jeff Bezos在寫給股東的年度公開信強調,人工智慧(AI)將是亞馬遜未來的成長驅動力。

據彭博(Bloomberg)報導,Bezos在公開信中表示,Bezos表示亞馬遜應回到最初,並讓亞馬遜保持新創科技公司的銳意進取的創新精神。此外Bezos也指出,亞馬遜應建立起「高速決策能力」(high-velocity decision making),即在有限的資訊中快速行動。

另外Bezoa也強調,企業投入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領域,將可望大幅提高自己的競爭力;反之沒有投入這兩大領域的企業,將難以望其項背。

目前亞馬遜正在全力研究並投資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除了持續加強其虛擬語音助理Alexa的功能之外,亞馬遜也在為其雲端運算部門開發新工具。亞馬遜打算在其雲端平台Amazon Web Services(AWS)推出結合AI和機器學習的平價工具供客戶改善自身營運效能。Bezos表示,這些工具已經用於偵測疾病和推升榖物收成率。

除了AI領域之外,亞馬遜也積極發展可應用在自駕車、語音辨識和網路搜尋引擎的「機器學習」領域。亞馬遜已經使用這項技術推出了無人機、智慧語音裝置Echo,和沒有收銀機的Amazon Go便利商店。

Bezos表示,儘管亞馬遜大部分機器學習的研究項目尚未浮出水面,機器學習已經改良了亞馬遜對消費者需求預測的演算法、產品搜尋排序、產品和交易推薦、商品展示位置、詐騙偵測、翻譯。換言之,機器學習將對亞馬遜的未來營運帶來深遠的影響。

儘管亞馬遜投入AI和機器學習已經獲得了豐碩的成就,不過Bezos表示將持續關注這兩大領域,並預期AI和機器學習的前途不可限量。

IDC:今年全球認知運算與AI系統市場規模將年增59% 達125億美元

隨著認知運算、人工智慧(AI)與深度學習成為新一波科技轉型重點,基於上述技術的各式系統也正在迅速成為全球IT基礎設施的關鍵部分。預計未來數年,全球主要產業都會對認知與AI解決方案進行大規模投資。

調研機構IDC預估,2017年全球認知運算與AI系統市場規模將會年增59.3%,達125億美元,2020年規模更會達到460億美元。合計2016~2020年市場規模年複合成長率(CAGR)54.4%

IDC研究主管David Schubmehl表示,基於認知系統、機器學習與AI所開發出的各種應用,可提供消費者和業界在預測、建議與智慧協助等多方面的服務。

就各不同科技範疇而言,2017年包括自動學習、發掘、建議和預測等的認知應用市場規模將達45億美元,佔整體市場最大部分。認知相關IT和企業服務市場規模也會高於35億美元。專用伺服器與儲存空間支出為19億美元。提供分析、組織與諮詢服務工具和技術的認知/AI軟體平台規模則是約25億美元。

IDC表示,雖然上述各範疇市場規模都會快速成長,但認知應用將會成長最快。預估2016~2020年認知應用市場規模CAGR將達69.6%,大幅高於整體市場CAGR

在認知/AI系統使用範疇上,則是以品質管理查核與推薦系統佔比最高,達10.3%。其次為診斷與治療系統的10.0%。自動化客戶服務、危害情報與預防自動化系統,以及欺詐分析與調查系統則將分別佔9.8%9.8%9.0%

就產業而言,銀行和證券投資服務業等將會約佔整體規模25%。製造業、零售業和醫療保健業等,則會呈現強勁成長。

再就地域而言,美國地區持續會是全球最大市場,2017年規模可望達97億美元。雖然目前歐洲、中東和非洲(EMEA)市場規模高於亞太地區,但隨著亞太市場的快速成長,預計2020年亞太市場規模就會超越EMEA,躍居為全球第二大市場。

[Home]


2017/04/14 2.1.5. 法國物聯網新創業者Actility獲博世等7,500萬美元資金挹注 [ 電子時報 楊步偉]

物聯網(IoT)暨雲端解決方案大廠Actility獲得7,500萬美元資金挹注,金主包括汽車零件廠博世(Bosch)、衛星通信公司Inmarsat和私募基金業者Creadev S.A.S.

據彭博(Bloomberg)報導,由於各界看好物聯網商機,Actility2015年已從富士康科技(Foxconn Technology Co)Koninklijke KPNOrangeSwisscom獲得了2,500萬美元的資金挹注。

其主要對手Sigfox則在201611月獲得1.5億歐元(1.59億美元)的資金,投資人包括Saleforce.com、法國石油業者Total、投資機構Elliott Management Corp、英特爾(Intel)、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西班牙電信(Telefonica)和日本電信業者NTT Docomo等。

據了解,Actility提供的服務包括監控比利時家庭的能源消耗量,或是在運河水位過高時,提醒阿姆斯特丹市。Actility還為產業客戶量身打造無線網路,以協助其自動化供應鏈,或是大樓或工廠的燈光和暖氣控制。

若比較Actility和對手Sigfox的技術,前者的ThingPark平台通常可為不同企業的開發並布建物聯網。此外Actility是使用由藍色巨人IBM和網路設備大廠思科(Cisco)所支持的LoRa物聯網通訊技術。

Sigfox則是導入自己的基礎建設系統,並使用源自第一次世界大戰潛水艇的技術,因此Sigfox宣稱其布建成本比傳統電話線網路來得低。

[Home]


2017/04/14 2.1.6. 富士通AIIoT應用:富士通理研合作 開發可思考AI [ 電子時報 范仁志、胡儀芳]

富士通打算投資在具備思考能力的AI,避免與其他廠商在深度學習領域競爭。

富士通(Fujitsu)為了開發新世代的人工智慧(AI),與理化學研究所(Riken)合作設立新的研發據點,在理研的革新智能統合研究中心(AIP)內設立共同研究組織,招集50名左右的研究人員,進行5年合作研究,目標是開發出2020~2022年之間能商用化的AI技術。

由於Google的人工智慧AlphaGo使用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技術,在圍棋領域勝過眾多職業棋手,掀起新一波深度研究相關的AI研究;但富士通鑒於日本在深層學習技術已慢於美國企業,能投入的預算又比不過美國與大陸,現在朝這個方向研發,難以迎頭趕上,因此決定另闢蹊徑,朝其他領域發展。

深度學習技術是以大量範例讓AI進行分析,據以修改自己的判斷運算,這種技術已經證明在有前例可循的狀況下具有奇效,特別是有大量資料的領域,但對於缺乏資料甚至是前所未有的狀況,就會難以判斷。

但有時就是這種缺少前例的狀況,會需要AI協助判斷,比方台灣的八仙樂園塵爆事件,或是若干恐怖攻擊事件與火車出軌事件等,應如何儘快調度人力資源,世界上只有少數類似範例可供參考,通常是幾乎沒有相同的事件。

而富士通要發展的,就是在這種少數但重要的事件發生時,能迅速發揮作用的AI,若能發展成功,等於開發出新的AI研究應用領域,就能擺脫與美國大陸等其他國家進行資源競爭的問題。

比起以分析為主的深度學習,針對這種罕見事件的處理,類推與類似事件整合能力更形重要,而這類技術在過去的AI研發中均曾研究過,但未曾到達實用階段,現在富士通便打算朝這個方向再行發展,配合部分深度學習技術得到的經驗,找到突破的途徑。

而且類推能力與目前的深度學習能力,投資方向不同,目前的深度學習能力技術,重點在運算用資料庫大小及運算能力強弱,在超級電腦與資料庫投資愈多的團隊,便愈具優勢;但類推能力的重點仍未突破,現在是各國研發團隊都在努力的目標,富士通的後續動向,值得持續關注。

富士通致力維持日本PC生產廠與技術

富士通(Fujitsu)的島根縣工廠正積極引進物聯網(IoT)技術,展開個人電腦(PC)生產組裝改革,即使富士通正與大陸PC大廠聯想商談,進行PC事業合併,但為保住島根縣PC生產廠與實驗技術,富士通仍在該廠進行物聯網生產線實驗投資。

島根縣工廠的PC生產線雖然早已引進機器人,但過去多半是用在栓螺絲與貼軟墊之類動作,而且每條生產線只生產單一種類的產品,不同大小的電腦或平板電腦就必須另開生產線;現在富士通引進物聯網系統與影像分析設備,開始改變PC生產線的樣貌。

富士通品質保證部的部長高橋正志表示,把基板裝入機殼並卡緊的動作,對傳統的機器人而言有困難。因此富士通在引進具受力感測器的機器人後,才讓機器人組裝使用卡榫設計的筆記型電腦與平板電腦,擴大自動化生產應用範圍。

下一步進化則是在影像分析系統引進的2016年,這時才能將不同大小的產品都放在同樣的生產線上生產,同時還可以在組裝時即時分析產品好壞,具體改善機器人與生產線設計。雖然人工生產線也可以進行類似分析,但精確度不足,有些問題多年來始終無法改善,新的自動影像分析系統才能找出原因。

高橋正志表示,現在他們努力的方向,在找出1,000次、甚至5,000次組裝中,才會發生1次的問題,藉此降低產品不良率,同時進一步與合作廠商共同提高效率,比方目前該廠便與英特爾(Intel)合作,即時提報檢查出的故障產品,並安排在下次送貨時送到,減低30%運輸成本。

雖然有些人認為,富士通的PC組裝廠都將讓給其他廠商,目前投資並不划算,但富士通的考量,一方面是維持工人的工作權,以免外商因日本工廠產能低而裁撤,有先進技術的工廠,購併後廠商依然會留下參考;另一方面也是儘可能累積物聯網相關技術知識,以便未來發展相關應用。

富士通將在法國投資5,000萬歐元發展AI技術

富士通積極布局AI市場。

富士通(Fujitsu)日前宣布5年內將在法國投入5,000萬歐元(約新台幣17.15億元),用以購併、投資新創企業,並與研究機構合作研發人工智慧(AI)技術。富士通欲藉由明確的投資計畫,強化與法國政府和當地企業的關係。

在富士通5,000萬歐元的投資額中,半數將用於和新創企業的合作,該新創業者除了可加入富士通IT服務陣營的軟體公司外,也包括具發展潛力、可協助富士通拓展新市場的技術業者。

AI相關研究部分,富士通自2017年起與法國國立計算機及自動化研究院(Institut National de Recherche en Informatique et en Automatique)合作,該研究院重點研究領域為計算機科學、控制理論及應用數學。

此外,在巴黎綜合理工學院(Ecole Polytechnique)內的創業家聚集據點,富士通也將設置新組織,推動AI及物聯網(IoT)相關應用。

富士通也不忘日本國內的AI技術發展,其與東京金融交易所合作,建置AI技術做為偵測外匯交易異常或不當之組織系統。該系統由富士通的AI學習該金融所的外匯交易資訊,再找出異常交易的情況,計劃20176月就能完成有效判斷,順利的話,2019年就能商用化。

AI用以偵測交易異常的關鍵在交易價格與下單量等數據,其根據過往2年來的交易紀錄,歸納出一個常態數值,再判讀近1個月的交易紀錄,察覺是否有違常理,目前已發現出40件異常狀況,包含負責人員未能看出的部分,這些異常來自人為輸入錯誤,及電腦反覆買賣下的演算問題。

日本交易所組織已明確訂定20183月前,將導入AI技術,以調查股匯市場不當操控之行為,東京金融交易所與富士通合作研發的偵測系統,可提高異常發現可能,降低交易所的營運風險,並有利維護投資者進行外匯交易時的安全保障。

[Home]


2017/04/14 2.1.7. 未來15~20AI將在亞洲取代5,000萬份工作 大陸首當其衝 [ 電子時報 李佳榕、王傳強]

AI技術將在2030年為亞洲地區產業創造高達1.8~3兆美元的經濟價值,但未來的15~20年內也將有多達5,000萬份工作會被AI取代。

廣泛發展與採用人工智慧(AI)技術雖然能為企業創造更多利潤,卻也將掀起新一波失業潮。根據瑞銀財富管理(UBS Wealth Management)最新研究報告顯示,AI技術將在2030年為亞洲地區產業創造高達1.8~3兆美元的經濟價值,但未來的15~20年內也將有5,000萬份工作會被AI取代。主力發展製造業的大陸將深受AI影響,以服務業為主的經濟體地區,像是香港、新加坡及印度,受到的影響則是較淺。

瑞銀資深分析師進一步指出,根據預估,隨著大陸積極發展機器人生產技術,大陸將有1,000~1,500萬份工作岌岌可危。如無法將商業模式與AI技術整合,當地企業將會面臨市佔率降低、甚至是倒閉等潛在風險。目前大陸科技企業,如百度、騰訊及阿里巴巴等皆積極布局AI技術。

相較於需要個別化或創意技能的低階與高階技術工作,工作內容具高度重複性及高可預測性的中階技術職位較可能被AI取代,中階技術職位比重高達80%的大陸自然首當其衝。然而,雖然將取代人類的工作,AI技術興起卻也有助於提升員工生產力,並給予員工提升技能以及學習其他具創造性技術等機會。瑞銀報告中也提到,AI最終將在亞洲地區創造上百萬個新工作機會,能大大抵銷被淘汰的工作機會,降低失業衝擊。

瑞銀預估AI技術將在2030年為亞洲地區產業創造高達1.8~3兆美元的經濟價值,每年將在大陸創造多達8,000~1.25兆美元經濟價值。

除了用於發展尖端科技及改善消費者生活,AI技術更能打造全新種類的產品及服務,並降低整體產品價格。瑞銀分析師表示,選擇擁抱AI趨勢利大於弊,香港及新加坡在此方面便擁有先進者優勢(first-mover advantage)及足夠發展彈性。

此外,AI也將對金融、醫療保健、製造、零售及交通運輸等產業有重大影響,而上述產業目前約佔據亞洲GDP比重75%,顯示除了科技領域,AI未來也將在更貼近消費者生活的產業中創造經濟價值。

AI在未來15年 恐讓美國近300萬個駕駛職位消失

高失業人口之所以對政府造成警訊,主因這個現象為滋長藥物濫用、家庭暴力、兒童虐待、憂鬱症與其他社會問題的溫床。

科學天才Stephen Hawking曾說過,人類目前處於一個危險的境地,主因人工智慧(AI)很有能會取代人類的勞動力,促失業率大增,抹平中產階級的財富。屆時,社會將僅剩下看護、創意與監管型的職缺。專家甚至認為,未來的失業率很有可能直飆60%。根據美國勞動部的資料顯示,這些想像很有可能不是空穴來風。

E27報導指出,新創企業加速器Y Combinator負責人Sam Altman堅信,60%的高失業率將成真。他主張,人們必須先行想出解套措施。有鑑於此,AltmanOakland市執行一個實驗,他提供受測試的1,000個實驗者每人2萬美元的收入,並觀察一年後,這些試驗對象會如何在毫無收入的當下,運用這筆錢。

根據一份2月美國白宮所公布的報告指出,未來時薪低於20美元的勞工中,約有83%的工作內容將會被自動化流程所取代。約9~47%的職缺會因科技的變遷而受到威脅。其中受衝擊最大的族群為教育程度較低的勞工。此外,未來約有220~310萬個汽車、公車與卡車相關職缺,將會被無人駕駛車取代。

在這份報告中,最引人憂慮的就是最後一點,未來美國約200~300萬個司機類職缺將會被機器人取代。E27報導甚至認為這個可能性,可於15年後就成真。無人車堪稱史上最具顛覆性的科技發明,這項技術會消滅司機類職缺。

然而同樣的技術創新將於未來幾年中,影響收納員、快餐店員工、客服人員與場地管理員等職缺。這些勞工將難以迅速找到替代性工作。報導指出,雖然根據美國勞動部所公布的資料顯示,美國失業率僅為4.6%的低水準;事實上,自從2000年以來,美國製造業已消失了約400萬個職缺。

與其尋找新工作,這些失業人口索性直接放棄,離開了就業市場。根據勞動部統計,美國勞動人口於同時間消失了1,000萬個就業人口,此為近幾十年來難得一見的慘況。美國的勞動參與率目前已滑落至62.7%的低點,與薩爾瓦多與烏克蘭等國家不相上下。

根據統計顯示,每1%勞動參與率的萎縮度,意味著250萬個美國勞工退出了勞動市場。美國未參與勞動市場的人口已激增至9,500萬人的歷史新高。光2月就新增了50萬個脫離勞動市場的人口,其中多數為製造業職缺。

高失業人口之所以對政府造成警訊,主因這個現象為滋長藥物濫用、家庭暴力、兒童虐待、憂鬱症與其他社會問題的溫床。或許就是這個原因,導致美國近來毒品氾濫的問題越來越嚴重。

[Home]


2017/04/14 2.1.8. 增強機器視覺力 百度買下xPerception [ 工商時報 李書良]

為提升在VRAR,以及自動駕駛的實力,中國互聯網巨頭百度昨(13)日宣佈,公司將全資收購美國科技公司xPerception。這也是百度集團總裁兼首席運營官陸奇在今年1月上任,並於年初全資收購渡鴉科技後,在AI(人工智慧)領域的又一重要收購。

新浪科技報導,xPerception是創立於美國矽谷的初創公司,稍早曾獲得真格基金天使投資,為1家專注於機器視覺軟硬體解決方案的科技企業,主要為機器人、AR/VR、智慧導盲等行業的客戶,提供以立體慣性相機為核心的機器視覺軟硬體產品。

另外,xPerception的聯合創辦人包英澤和陳明裕,曾是知名AR公司Magic Leap的早期核心工程師。

市場分析,該收購可能與百度試圖加強視覺感知領域的軟硬體能力有關,而這對於百度在AR、自動駕駛等核心業務方面,都將帶來是重要的助力。

百度表示,十分看重xPerception在機器視覺領域開創性的研究和國際一流的軟硬體成果,此次收購後,xPerception核心團隊都將加入百度研究院,繼續致力於其核心技術慣性視覺定位與構圖(Visual Inertial SLAM)的研發,加速包括AR、自動駕駛、機器人在內的百度人工智慧業務的產業化。

報導指稱,準確穩定的空間定位與地圖重構技術(簡稱SLAM)是人工智慧視覺領域的基礎技術,其在AR/VR、手機3D應用、室內地圖、機器人、無人機、自動駕駛等場景中均具有核心作用。

xPerception已開發了可以應用於x86/x64ARM或手機平台的立體慣性相機產品,相當於是為各種智慧硬體和移動設備裝上「眼睛」,可實現智慧硬體在陌生環境中對自身的的定位、對空間三維結構的運算和路徑規劃。其軟硬體解決方案目前已在中美兩地落實多個專案,客戶包括多家上市公司及VR行業標竿企業。

[Home]


2017/04/14 2.2.1.1. Sony平井一夫:VR將成新世代趨勢 等待行動產業典範轉移契機 [ 電子時報 楊智家、陳端武]

Sony執行長平井一夫認為目前仍難斷定後智慧型手機時代真實樣貌,Sony必須持續留在這塊市場以掌握下一波變革趨勢。

日本Sony執行長平井一夫(Kazuo Hirai)近日接受Financial Review專訪,談到全球智慧型手機未來發展趨勢,預測未來10年內智慧型手機時代將終結,而虛擬實境(VR)技術最終將對家庭及產業形成深遠影響,因此儘管Sony仍持續在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推出新品競爭,但平井一夫坦承,Sony不再期待在這塊領域勝出,而是放眼下世代新興趨勢。

根據Financial Review報導,Sony在本屆巴塞隆納行動通訊大展(MWC 2017)上雖持續發表新旗艦智慧型手機「Xperia XZ Premium」,成為全球最早發布搭載高通(Qualcomm) Snapdragon 835的行動裝置、搭載4K HDR顯示器,即使具備綜合規格實力,但Sony在全球智慧型手機較量市場上,仍無法與蘋果(Apple)及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等一線大廠比擬。

不撤出智慧型手機市場 等待下次行動產業洗牌時機

因此平井一夫表示,雖然Sony仍持續會留在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但會等待下一次的產業洗牌時機,全球人類互相溝通的典範模式每10年會變化一次,屆時會轉變為另一種人類互相溝通的新裝置與網路模式,如果Sony未能持續留在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下次產業洗牌時Sony勢必將沒有參與的餘地,或甚至創造下世代溝通典範轉移的機會。

所以平井一夫表示,Sony絕對不能放棄這塊市場,放棄掉與電信營運商及零售業者間培養起來的良好關係,若真的放棄這塊市場,未來即使Sony有好的產品或技術,也將無法快速帶向市場。雖然目前Sony對於下一階段全球行動通訊領域的變遷仍無具體想法,不過Sony已在試驗開發物聯網(IoT)相關技術,以及要開始推出Xperia Ear輕量耳塞式耳機這類新型態產品線等。

因此在目前仍難斷定後智慧型手機時代的產品及技術樣貌下,Sony正在不斷進行嘗試,並認為VR可能會成為未來人與人之間溝通交流的重要模式,平井一夫也相信在VR娛樂及工業應用發展逐漸成熟下,Sony將相較於所有競爭對手具備優勢競爭地位。

先從遊戲領域發展VR 而後擴及非遊戲領域

平井一夫表示,未來在Sony集團內VR將愈來愈具影響力,包含旗下電影及電視節目製作子公司,以及對電視、遊戲及商業技術等事業部的影響性。平井一夫認為,VR技術在B2B領域的應用潛力最終將比在娛樂領域還要龐大。不過由於Sony擁有全球市場規模龐大的PlayStation 4(PS4)遊戲機市場,此客群基礎也成為Sony初期發展VR業務較適合先開始投入的領域,未來PSVR將可為Sony帶來龐大優勢。

平井一夫指出,未來一旦Sony能夠將VR打造成一個重要的娛樂平台,將先從推出VR遊戲內容開始,之後也將有推出其他非遊戲內容的潛力,而PS4PSVR的市場基礎將提供Sony一個鮮明的VR先發優勢。Sony擁有許多專業業務團隊,正投入可創造VR內容的專業攝影機開發工作,並從內容觀點納入Sony PicturesSony Music,此VR趨勢不是只協助遊戲業務,而是讓整個Sony集團都乘著這個VR大勢前進。

雖然平井一夫未透露Sony未來的新產品計畫,不過平井一夫保證Sony將持續創新、勇於嘗試,未來一旦做足準備就會向全球市場推出有意義的新產品。

此外,平井一夫也提到Sony對內部名為「種子加速計畫培育」(Seed Acceleration ProgramSAP)的小型策略倡議重視程度升溫,藉此支持內部員工或外部新創企業所提、在未來可能成為有利可圖業務的新創想法,Sony也推出一公眾募資及電子商務線上平台「First Flight」,有助所有SAP新創專案直接與顧客聯繫,以確定其業務計畫的需要及針對產品進行改善。

超微:收購Nitero目的 以高速無線傳輸讓VR普及

超微(AMD)410日收購德州晶片製造商Nitero,後者已開發出60 GHz無線晶片,可無延遲地傳輸高解析度影片。超微聯盟副總裁Roy Taylor公開解釋說,收購Nitero是為了用無線虛擬實境(VR)頭盔加速VR普及。

根據彭博(Bloomberg)報導,Taylor412日在英國布里斯托一場產業大會上表示,VR市場的成長因須用連接線與PC或遊戲主機相連結,有線VR頭盔讓VR成長受阻。 收購Nitero能讓超微提供端對端VR、擴增實境(AR)晶片,功能可包括處理視訊、將視訊與其他數位內容分層處理、控制儲存器及無線傳輸視訊內容。

Nitero執行長Pat Kelly表示,Nitero的晶片已鎖定下一代VR頭盔,但他不願透露這些新型VR頭盔何時上市。

由於Oculus RfitHTC Vive等高階VR頭盔銷量不如預期,很多人認為VR遭過度炒作,無法成為主流技術。但Taylor反駁說,這種批評就像時代雜誌(Time)1994年說網際網路成不了氣候一樣。而在建築、醫學等眾多領域,VRAR的普及速度遠超分析師預期。

超微預估,VR/AR市場成長將帶動其高階GPUCPU的需求。為推廣這些技術,AMD已贊助VR電影、遊戲和獨立體驗。

Taylor指出,只要有益於VR的事,就會對超微有好處。他援引一項研究報告指出,到2020年,室內VR頭盔總銷量將達2,300萬台,消費者還會購買1.22億台Google Daydream之類的行動VR頭盔。

Taylor表示,對電影製片和遊戲開發者來說,目前因硬體限制難以創作出讓人看了不會有暈眩感的高幀數VR內容。但晶片製造商很快就會克服技術障礙,例如Nitero的超高速Wi-Fi就能派上用場。

Taylor指出,超微正與NVIDIA和英飛凌(Infineon)激烈競爭,大家都想生產出更好的GPUCPU。他要大家不要用目前晶片的繪圖能力來思考,要想想1~3年後會有多大進步。

超微還認為,在購物中心等特定地點讓消費者付費使用的VR體驗將成為重要商業模式,且將有助於傳播VR技術。Taylor表示,超微已在美國、歐洲和亞洲與不少類似場所的經營者合作。

[Home]


2017/04/14 2.2.2.1. 大立光毛利率衝破70% [ 經濟日報 劉芳妙、王淑以、簡威瑟]

股王大立光昨(13)日公布今年首季財報,每股稅後純益(EPS)為36.41元,其中毛利率70.94%,再創單季新高,驚豔市場。

對於本季營運展望,執行長林恩平表示,「最近有一些新訂單進來,4月看來比原先預期正面一點,5月也不會比4月差」。展望較原先市場預估樂觀。

大立光5日公布3月營收時曾表示,因客戶調整及新舊產品交替,4月不會比3月好。短短八天內,林恩平昨在線上法說會表示,調升4月展望,顯示市場變化快速。

該公司首季財報稅後純益48.84億元,季減42%、年增35%,每股純益36.41元。其中毛利率達70.94%%,是財報的最大亮點,不過,因為新台幣匯率強升,單季匯兌損失高達11.4億元,侵蝕每股純益8.5元,占上季獲利23.3%,寫下單季史上最大業外匯損,高於市場預期。大立光的財報揭開電子業季報匯損的序幕。

大立光表示,首季匯率對毛利率確實是負面因素,產品組合也不好,但因為良率提升,推升毛利率走揚。大立光首季營收108.07億元,季減31.3%,年增31%,在營收下滑、匯率及產品組合都不利的因素下,上季毛利率仍以70.94%改寫新猷,季增0.22個百分點,連同業都直言,「真的是神」。

近期因中國市場調節庫存,致市場能見度低,法人關注近期中國市場需求的轉變,林恩平回應,目前有些變好,有些變壞。

法人追問,對於目前雙鏡頭的良率是否滿意,林恩平表示,不滿意,仍有進步空間。至於雙鏡頭目前有很多設計,包括光圈變大、變焦倍數增加等,目前確實有很多客戶導入。

大立光3D感測鏡頭 下個亮點

股王大立光昨(13)日法說會上,除了雙鏡頭之外,3D感測鏡頭成為法人關注焦點。不過,執行長林恩平回答保守,坦言目前有些客戶在做,不是每一個都有做。市場看好,雙鏡頭之後,3D感測鏡頭成為手機市場下一個焦點。

市場看好,下半年推出的蘋果iPhone 8可能導入3D感測鏡頭設計。不過,近期傳出3D感測模組因生產出現問題,可能影響iPhone 8導入的雜音,外資昨日出具報告,指出依據供應鏈回報的消息,3D感測元件初步製造問題已被發現,小量生產時間從原先安排5月延至6月,7月量產如期,3D感測模組仍然在iPhone 8的設計中,並沒有取消。

林恩平表示,3D感測鏡頭和其他一般鏡頭設計較大的差別,在於對於對焦的要求較高,但是對於取像的要求較不高。至於是前鏡頭或是後鏡頭應用,或是有沒有差別設計,林恩平簡單回應,沒有特別Care(關注),但是主鏡頭的規格比較高。

隨著iPhone 7已拉高採用6P(六片塑膠鏡片)設計,法人關注7P設計進展。林恩平表示,目前沒有辦法預測7P未來如何發展,但對品質而言,是正面的,因為對清淅度要求更高。

大立光良率提升 土洋法人挺

大立光第1季雖面臨新台幣升值對毛利率造成壓力,但在產品良率提升因素下,毛利率仍大幅優於預期。內外資分析師普遍預期大立光全年每股純益(EPS)有上看240元至250元的實力,若以20倍至25倍的本益比推估,股價至少上看5,000元的實力,持續看多大立光。

大立光昨(13)日下午舉行線上法說會,在法說前,股價下跌65元,以4,410元作收。

儘管大立光第1季有匯損干擾,但整體表現符合法人預期,法人轉向關注蘋果iPhone8雙鏡頭及其他非蘋果陣營導入雙鏡頭時程。外資尤其看好大立光,花旗環球證券就在法說會前,先將大立光推測合理股價喊上6,000元的市場最高價。

台新投顧認為,大立光雙鏡頭因為客製化程度較高,拉貨占比成長幅度要看感測器出貨時間,目前良率仍有提升空間,毛利率提升看法正面。

同時,大立光台中新廠預定於今年第3季小量生產,需要三個月才會進入量產階段,預估量產後產能增加30-40%

[Home]


2017/04/14 2.2.2.2. 三星S8在韓預購衝72萬支 [ 經濟日報 葉亭均]

三星甩開去年底Galaxy Note 7電池連環爆的醜聞衰運,行動部門總裁高東真(Koh Dong Jin13日表示,消費者對三星最新旗艦智慧手機Galaxy S8的反應比預期還熱烈,在南韓國內短短七天的預購已衝上72萬支,預示銷售將非常暢旺。

韓聯社報導,高東真向媒體表示:「 Galaxy S8初期市場反應優於預期」,「海外市場的反應也比推出Galaxy S7時還要好」。但他未提供具體數字。高東真強調,Galaxy S8是市場上所有手機裝置中最安全的,「我們的目標是預購量在下周一前突破100萬支」。

Galaxy S8主打特色是可彎曲的高解析度螢幕,同時搭載多種創新生物識別技術,例如人臉辨識掃描功能與「Bixby」智慧語音助理程式。

三星上月底讓Galaxy S8S8 Plus亮相後,7日至17日開放預購,本月稍後正式上市。

三星上一代手機、現已停產的Note 7在去年86日至18日間的預購量僅40萬支。Galaxy S8優於預期的預購紀錄使外界看好這款新旗艦首機有望銷售逾4,000萬支。南韓券商預估S8S8 Plus的銷量可望達4,300萬至6,000萬支。

[Home]


2017/04/14 2.2.2.3. 大立光毛利率創新高 林恩平:4月訂單優於預期 [ 電子時報 黃詩閔]

大立光執行長林恩平指出,4月看來有新訂單進來,營運成績很有機會轉趨正面。

台股股王大立光13日舉辦線上法人說明會,於會中大立光公布2017年第1季營運成績亮眼,第1季毛利率約70.94%,寫下毛利率新高紀錄。

大立光執行長林恩平13日推翻先前對4月營收的保守看法,林恩平指出,從現階段訂單掌握程度來觀察,4月看起來有新的訂單進來,在客戶拉貨情況比想像中正面一些的前提下,因此可望比原先預估的營運狀況正面,至於4月會不會比3月好,還是要看最後數字,5月看起來不會比4月差。

儘管產業淡季效應發酵,加上全球匯率大幅震盪,但2017年第1季大立光營運表現依然不俗,大立光公布第1季季報合併營收約108.07億元;大立光2017年第1季毛利率約70.94%再創新高,改寫2016年第4季約70.66%的新高紀錄,季增約0.28個百分點,與2016年同期約59.68%相較,2017年首季毛利率大增約11.26個百分點;稅前盈餘約57.22億元,大立光在首季單季匯損高達11.4億元,侵蝕每股純益約8.5元;單季稅後純益約48.84億元,年增率約34.82%,但較前一季減少約42%,首季每股純益約36.41元。

伴隨2017年第1季新台幣強升,升值幅度高達6%,對所有台灣出口商都形成壓力,也讓外界高度聚焦在匯損問題,外界關注匯率對大立光營運成績造成負面影響。對此,大立光回應,儘管匯率的確對第1季毛利造成負面衝擊,但伴隨大立光積極拉高產能良率,因此匯損對於毛利的負面影響已被沖淡,毛利率在第1季季增表現持穩。

林恩平表示,現階段大立光產能良率已有提升,但他也直指良率表現還未臻理想之境,良率還有進步的空間。

為了在鏡頭市場取得十足戰力,繼而保持該領域龍頭地位,大立光也持續拉高產能戰力,外界關注大立光新廠建置進度。對此,大立光表示,仍按照先前釋出的進度順利執行中,預計2017年第3季末產能將正式開出。

從大立光第1季出貨結構來觀察,以1,000萬畫素產品貢獻營收約70%80%最高,其次,800萬畫素產品貢獻約10%20%500萬畫素產品貢獻約10%

[Home]


2017/04/14 2.2.2.4. 三星在印度的品牌信任度最高 Oppo排名躍升快速 [ 電子時報 李佳榕]

品牌調研公司TRA Research 2017年的品牌信任報告(Brand Trust Report)指出,三星最受印度消費者信賴。

印度品牌調研公司TRA Research每年一度的品牌信任報告(Brand Trust Report)指出,三星(Samsung)2017年印度最受信賴品牌,而大陸手機品牌Oppo則從2016年的第230名一口氣躍升至第21名,顯示Oppo智慧型手機市佔率在印度市場大幅成長,其品牌服務更是成功打進消費者心中。

報告中,除了三星,更將該品牌以產品類別區分出三星行動通訊(Samsung Mobiles)以及三星Galaxy(Samsung Galaxy)2016年,三星行動通訊在印度擁有最高的品牌信任度,今年則因受到旗下品牌Galaxy Note 7智慧型手機爆炸導致全球召回停產事件等衝擊影響,從榜上第一位掉落至第155位;三星Galaxy也從前1年的300名掉至552名。然儘管印度消費者對三星行動通訊產品信賴度大減,三星仍從2016年的18名爬升至今年的第一名,顯示消費者仍能看到該品牌在其他領域提供的重要服務價值。

Sony及樂金(LG)2017年則是各穩居榜上第二及第三位,蘋果(Apple)從去年的第16名躍升至第四名,旗下有汽車及鋼鐵事業的印度塔塔集團(Tata)則保持第五名。排行榜的第六及第七名分別被汽車業務的本田(Honda)及鈴木汽車(Suzuki Motors)旗下印度子公司Maruti Suzuki India拿下,電腦大廠戴爾(Dell)與後來居上的聯想(Lenovo)為第八及第九名。最後,在諸多品牌調查報告中也名列前茅的印度最大機車製造商Bajaj Auto則是2017年印度最受信賴品牌的第10名。

值得注意的是,大陸業者Oppo從前1年的230名一口氣躍上21名,而三星行動通訊、諾基亞(Nokia)、印度集團Godrej以及ICICI銀行等四大品牌在2016年雖擁有擠進前10名的佳績,卻在2017年的排行榜中表現慘澹。

此份信任報告透過TRA Research專有的61-Attribute Trust Matrix系統分析,考量多達61項影響因素,範圍涵蓋印度16個城市中2,505位消費者,以21~50歲之間最低年收入達24萬盧比的不同消費家庭戶作為訪問對象。

據統計,生產快速消費品(Fast-moving consumer product)、食品與飲料以及汽車等三大類產品的品牌業者最受印度消費者信賴。TRA Research執行長N. Chandramouli也指出,隨著眾多品牌業者進駐印度,該國首都轄區(NCR)的商業重要性也逐漸提升。



[Home]


2017/04/14 2.2.2.5. 驚 大立光匯損近1股本 首季每股純益36.41元 毛利率飆新高70.9% [ 蘋果日報 林韋伶]

良率提高

股王大立光(3008)昨日舉辦法說會,受到台幣升值重創,第1季匯損竟高達11.4億元,吃掉將近1個股本;不過在產能良率提高的情況下,第1季毛利率再飆新高達70.9%。展望第2季,執行長林恩平表示,4月營運將比預期好,5月營收也不會比4月差。

大立光昨日公布第1季財報,營收與毛利雖然較去年第4季旺季衰退超過3成,不過較去年同期分別成長3成與5成,純益達48.84億元,年增35%、季減42%,首季每股純益為36.41元。

4月營運將比預期好

由於台幣第1季強升6%,市場原本預估大立光匯損約6億元,但大立光昨日公布匯損金額竟達11.4億元,等於被吃掉近1個股本,比先前外資預估可能被吃掉半個股本的情況還要慘,顯示大立光採自然避險的做法似乎不敵台幣強升。

即使有匯損威脅,大立光這檔台股股王也不是省油的燈,由於產能良率提升,沖淡匯損對毛利的負面影響。林恩平表示:「良率有提升,但還沒有到我滿意的水準,還有改善空間。」展望第2季,先前對4月營運較看淡的林恩平昨日改口指出:「4月看起來有新的單進來,客戶拉貨情況比想像中好,因此可望比原先預估的營運狀況正面一點,5月也不會比4月差。」

至於擴產問題,林恩平指出目前都照計劃進行,仍預期新廠在第3季末會開始有貢獻,至於新產能規劃並不侷限全做高規格鏡頭,主要還是要看客戶給的價格是否合理。

3D感測有客戶在做

對於新產能開出,林恩平最擔心的還是人力問題,在法說會中特別提到人力是新產能能否有效發揮的重大影響因素。過去他曾經提過招募員工不太容易,加上雙鏡頭產能學習曲線可能要1年左右,新廠人力招募與良率提升都是會不會遭遇瓶頸的重要關鍵。

法說會上法人追問的另一焦點則在3D感測林恩平對此表示,目前3D感測有某些客戶在做,但不是每個客戶都在做。林恩平進一步分析,3D感測和一般鏡頭不同,製程有其特殊難度,就算畫素不高也不一定是容易製造的產品,且與一般照相光學鏡頭比起來,3D感測對焦深要求比較重、會變大,因此對模具的要求、溫溼度控制等要求都會更高。

此外,針對法人提問擁有鏡頭設計專利的大立光,是否可能仿造IC產業透過互相授權專利的方法來開創公司新獲利來源,林恩平簡單回應:「不排除這樣做。」

[Home]


2017/04/14 2.2.2.6. 大立光Q1毛利率 70.9%飆新高 [ 工商時報 王中一]

備受外界看衰的大立光第1季財報,竟繳出跌破專家眼鏡的亮眼成績單!該公司第1季雖飽受新台幣大幅升值的衝擊,出現11.4億元的單季最大匯損,但在良率提升帶動下,毛利率70.9%竟比去年第4季還要好、續創歷史新高,且單季EPS36.41元,也寫下歷年同期新高水準。

11.4億元創單季匯損紀錄

大立光昨(13)日舉行線上法說會,由於新台幣第1季升值逾6%,外銷產業一片哀嚎。而大立光因為購料和採購設備是採用新台幣和日圓,銷售則是美元計價,加上既不發債也無外幣借款,故「不避險」也成了該公司的特色。有鑒於此,市場也提前在大立光法說會前密集調節持股,三大法人出脫329張,導致股價連跌4天,從4,700元一口氣摔到昨日收盤價的4,410元、足足跌了290元。

而讓外界訝異的是,大立光第1季的匯損比原估的89億元還要高、創下11.4億元的單季匯損新高紀錄,換算股本等於侵蝕掉EPS8.5元,但該季稅後純益仍有48.84億元,儘管季減42%,但年增率則達35%,EPS36.41元,優於法人預期。因此,市場預期大立光股價今日可望上演「報復性反彈」。

主因良率發威,還會更好

大立光第1季營收108.07億元,季減31%,但毛利率70.9%高於去年第4季的70.7%,續創新高,關鍵在於「良率的改善」。

對於法人詢問「對於目前良率是否滿意?」大立光執行長林恩平強調「還有進步空間」,這也意謂著良率還有機會向上,並帶動毛利率進一步攀高。

Q4更有新廠啟用的效益

對於正在興建中的新廠區建置進度,林恩平表示仍按照計畫,無塵室在第2季完成,第3季開始進駐設備並準備量產。由此來看,大立光今年第4季的營運除了傳統旺季效應之外,還將加上新廠啟用的挹注。

針對外界關切「大立光新廠產能開出後,是否會堅守高規光學鏡頭產品?」林恩平則以「只要鏡頭價格合理的訂單都會接」回應。對此,分析師認為,這意味著大立光未來不排除反過頭來,向康達智等對手搶單。

對於鏡頭產業的發展趨勢,林恩平指出,光圈仍會持續放大,光學變焦的倍數亦會提升,雙鏡頭的開發案件也比之前增加。他說,不論是哪一種規格,設計難度都不一樣,以3D感測鏡頭來說,對焦距深度要求比較高,對於取像品質就沒那麼重要。

車用市場「很有機會」

外界擔憂大立光因專精塑膠鏡片,恐錯失以玻璃鏡頭為主的車用市場,林恩平對此澄清表示,大立光從玻璃起家,因此爭取車用市場並無問題,況且,車用ADAS(先進駕駛輔助系統)會朝向玻璃和塑膠的混合設計發展,因此該公司也很有機會。

驚喜! 45月更旺

大立光昨(13)日的法說會,可用「雙重驚喜」來形容,除了單季毛利率續創新高外,就是近日新訂單持續湧入,促使執行長林恩平上修對4月的營運展望,由原本「不會比3月好」,轉向「比原先預估的要正面」,5月則「不會比4月差」。這轉變,不僅透露出大立光新接訂單力度之強,也反映出手機產業變化之快。

長期以來,大立光對於後續業績的展望,最多就只給一個月的預估值,主要原因就在於接單能見度不高。而林恩平在上周三(5日)公布3月份營收時,還表示「4月份不會比3月好」,但到昨日,短短8天就出現變化,反映出該公司即使貴為全球手機鏡頭的龍頭廠商,對於後續業績展望也只能亦步亦趨、時時修正。

大立光3月營收為36.29億元,僅比2月微幅增加5.1%,加上之前評估「4月營收不會比3月好」,確實讓外界對於該公司第2季營運不樂觀,進而做出整個大陸品牌手機的庫存問題嚴重,且蘋果恐遞延推出iPhone8的時程的推估。

所幸,林恩平上修後續展望,認為4月營運「比原先預估的要正面」,且「5月不會比4月差」,對照12月受到工作天數減少壓抑營收,意味著第2季營運將有不錯的季增率表現。

[Home]


2017/04/14 2.2.2.7. 三星:S8預購訂單 超越S7 [ 工商時報 顏嘉南]

三星電子手機部門主管高東真周四表示,最新旗艦智慧型手機Galaxy S8的預購訂單超越前一代S7,意味著Galaxy Note 7爆炸事件並未讓消費者卻步,激勵三星周四股價收盤大漲1.24%,報212.1萬韓元。

S8將於下周五(21日)在韓國、美國和加拿大開賣,S8初期需求強勁將可協助三星早日擺脫Note 7電池爆炸風波。

高東真在記者會表示,截至周四,S8S8+在韓國的預購量達72.8萬支,三星希望在下周正式開賣前達到100萬支的預購目標。高東真婉拒透露美國市場的預購數據,但表示預購量超越前一代S7

高東真說:「S8在全球多個市場的初期預購表現超出公司預期。」高東真稱S8是三星史上最安全的手機,公司已經採取多項措施防止電池再次發生問題。

研究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預估,今年S8的出貨量將接近5,000萬支,將超越S74,800萬支。

分析師表示,S8銷售強勁,加上晶片價格反彈可望為半導體部門帶來紀錄性營收,三星本季獲利可望創下史上最佳。三星上周公布第1季財測,預估營業利益將年增近50%。

三星目前市值達331兆韓元(約2,930億美元),為亞洲市值最高企業,股價自2015年底以來飆漲60%,並在3月底升抵紀錄高點。

即便三星逐漸走出Note 7起火陰霾,而且獲利前景看俏,但該公司近來股價表現相對遜色,4月迄今股價僅上升3%,部分投資人開始質疑三星的長期成長潛力,以及能否維持2位數的獲利成長目標。

HDC資產管理公司基金經理人Park Jung-hoon指出:「投資人開始擔心三星明年能否再次呈報亮麗的財報數字。」湯姆森路透調查分析師意見,預估三星今年營業利益將激增61%,但明年只增加5.5%。

[Home]


2017/04/14 2.2.2.8. 宏達電行動健康照護檢測儀 獲獎 [ 工商時報 吳筱雯]

宏達電宣布,與中央大學為首的團隊共同開發的行動健康照護檢測儀DeepQ,獲得史上最高獎金無線醫療設備競賽XPRIZE Tricorder的亞軍。DeepQ可正確診斷13項健康狀況及5種基礎生命徵象,DeepQ是否商品化目前不得而知,不過,宏達電健康醫療事業部已經替DeepQ設立專屬網頁deepq.com

2013年第1XPRIZE基金會宣布推出無線醫療檢測儀器競賽Tricorder,高通贊助總獎金1000萬美元,被稱為是史上最高獎金的醫療儀器競賽,吸引全球38國共312個團隊參賽,宏達電與以中央大學為首醫療研究人員組成團隊Dynamical Biomarkers Group(動態生醫指標團隊)參賽。

經過企劃書與儀器實測競賽後,宏達電健康醫療事業部宣布,動態生醫指標團隊開發的DeepQ(行動健康照護檢測儀)脫穎而出,獲得Tricorder競賽亞軍與100萬美元獎金,宏達電將能拿到相當於2,200萬元新台幣的金額。

宏達電健康醫療事業部表示,DeepQ整合先進的移動裝置、無線與醫療技術及人工智慧,並從中醫四診「望、聞、問、切」的靈感衍伸,透過3個主要診療系統光學診斷、生命徵象診斷、血尿診斷,其中,光學檢測能偵測中耳炎與黑色素瘤,血尿診斷則是透過試紙,執行對糖尿病、貧血、結核病、A型肝炎、白血球增多及尿道感染等的檢測,生命徵象診斷透過監測心率、呼吸頻率、體溫、氧飽和度及血壓,來診斷高血壓、心房顫動及睡眠呼吸中止等,DeepQ重量小於5磅,能讓消費者在家使用外更易於由偏鄉診所檢測,DeepQ也實際在就醫不易的偏鄉地區,在數天的時間內協助150名病患完成檢測診斷。

此團隊由哈佛大學教授暨中央大學生醫理工學院院長的彭仲康博士成立,並宏達電健康醫療事業部總經理張智威博士協同帶領。


圖為宏達電參與開發、透過智慧型手機相連的醫療檢測設備DeepQ

[Home]


2017/04/14 2.3.1. 蘋果設機密小組 攻血糖感測 [ 經濟日報 黃智勤]

CNBC報導,為了完成已故創辦人賈伯斯的遺願,蘋果公司成立一個神祕的生物醫學工程團隊,在總部附近一處不起眼的辦公室祕密研究治療糖尿病的良方。

知情人士透露,這項行動是蘋果創辦人賈伯斯生前發想的機密行動之一,目的是研發出非侵入性、持續監測血糖濃度的感測器,以更有效治療糖尿病。

這項計畫若能成功,勢將成為生命科學領域的「聖杯」,許多生命科學公司嘗試打造這類儀器都以失敗告終,因為在不刺穿皮膚的情況下很難追蹤血糖值。

知情人士透露,蘋果祕密進行這項計畫已有五年之久。賈伯斯當年的想法是開發類似智慧手表的穿戴式裝置,以監控血氧濃度、心跳與血糖等重要生命跡象。

蘋果早在2010年便悄悄收購血液檢測新創公司Cor,據傳正是因為Cor當時的執行長梅塞施密特(Bob Messerschmidt)致函賈伯斯討論健康感測科技,才促成此事。梅塞施密特後來加入蘋果的智慧手表團隊。

蘋果神祕的生醫工程團隊一年前約有30名成員,傳言指出,蘋果最近又挖角十多位生物醫學專家,部分加入血糖感測器祕密開發團隊,部分投入智慧手表團隊。

消息人士透露,蘋果正在研發光學感測器,企圖利用光線穿透皮膚來測量血糖。業界人士指出,開發精準監測血糖的技術相當困難,也伴隨著無數次的失敗。醫療設備器材業者Dexcom執行長葛瑞格更表示,為達目標可能必須耗資數十億美元。

若蘋果獲得成功,將是全球數百萬糖尿病患者的福音,也可望催生全新的醫學研究、開啟潛在的健康管理消費市場、並帶動蘋果智慧手表從可有可無搖身成為必備品。

[Home]


2017/04/14 2.3.2. 科技部:前瞻基建 推動數位4.0 [ 經濟日報 陳慶徽]

「前瞻基礎建設特別條例草案」公聽會第三場昨(13)日登場,聚焦數位建設。科技部長陳良基指出,目前台灣社會還有相當多的地方還處在類比的階段,當網路寬頻根本不足時,使用上相當不便利,直言「有些數位根本就是假數位」。

他解釋,國內整體對於數位化的需求,若用每年編列預算的方式來補強,「可能編十幾年也趕不上」。此次前瞻基礎建設計畫可以一次將台灣社會推入「真正的數位4.0」。

前瞻基礎建設中有關於數位建設,編列特別預算共461億元,加上其他預算總共有733億元,陳良機指出,未來可望透過槓桿的效益引導民間的投資,達到近2,200億元的綜合效益。

本次前瞻計畫中,在數位建設方面共分為五大主軸,分別為網路安全、寬頻建設、文創內容、智慧服務、人才建設等五項。

昨天有學者對數位建設預算提出質疑,認為數位建設原本就是政府該推動的計畫,難道沒有特別預算我們數位建設都不用做了嗎?

對此,陳良基表示,若要推動國內完整的數位建設,此筆經費確實是相當不夠,但數位的特點就是滲透力與連接力,未來期望透過推出以服務為本的建設,有效槓桿民間投資,引導更多的創新金融模式,藉此達到更大的成效。

此外,工研院知識經濟與競爭力研究中心前主任杜紫宸也在發言中提到,未來希望政府可以不只是單純開放政府資訊,而是需要更進一步引入外界資源,委託企業或專屬法人將資訊做堆疊處理、分析,產生對大眾更有價值的資源效益。

地方政府大搶資源

前瞻計畫端出建設經費大餅,各縣市無不盡力爭取,包括台北市副市長林欽榮、新北市副市長葉惠青與台東縣長黃健庭等昨(13)日都出席「前瞻基礎建設特別條例草案」公聽會,為地方政府爭取數位資源。

黃健庭指出,城鄉差距也應該是需要前瞻計畫投入來改善的議題。前瞻計畫的意義就是要用特別預算來彌補過去投資不足的地方,尤其是投資未來。因此,發展數位建設一定要考慮到城鄉差距。他舉例,像是台東縣政府提案中的離島海底光纖網路與原住民部落無線上網等計畫等,這些對於偏鄉及離島居民「是非常基本的需求」。

此外,黃健庭也談到,如台東縣這種地廣人稀的縣市,面對如去年一樣的風災時,若透過物聯網或是雲端資安系統等科技協助,便能串連分散各地的資訊,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

立委劉櫂豪附和黃建庭表示,經費是中性的,面對國家建設,大家應該放下色彩,劉櫂豪並表示,享有各式基礎建設資源是基本人權,「住台東的品質跟台北應該要一樣,」而數位建設就該用來彌平城鄉差距。立委廖國棟更喊話,要政府把城鄉均衡放在心裡,表示將仔細關注細部計畫執行成效。

[Home]


2017/04/14 2.3.3. TV面板尺寸1Q創新高 2Q多頭走勢仍持續 [ 電子時報 郭靜蓉]

超大尺寸電視受消費者青睞。

液晶電視面板2017年第1季淡季不淡,品牌廠提前備貨效應發酵,讓部分大尺寸電視面板價格不減反增,縱使第1季全球電視面板出貨量略有減少,但出貨面積卻持續增長,同時也讓全球電視面板平均尺寸來到44吋,創下歷史新高紀錄,預估此一趨勢仍會延續到第2季,面板將持續多頭走勢。

根據群智諮詢(Sigmaintell)調查數據顯示,2017年第1季全球電視面板出貨量為5,960萬片,年減0.8%;出貨面積為3,180萬平方公尺,年增11.7%。從規模來看,第1季的顯著特徵就是出貨量和出貨面積呈現巨大落差。

主要原因是較小尺寸的電視面板價格在2016年大幅上漲,面臨日漸微弱的盈利窘境,整機廠商加速調整步伐,更積極的將產品結構往55吋以上的大尺寸方向轉移。其次,夏普(Sharp)?工廠的斷供事件,影響了市場對大尺寸面板的供需風險預期,部分整機廠商提前備貨效應從第1季就開始顯現。再者,就是庫存因素,在經歷2016年底的年末大促銷後,部分國際品牌業者的大尺寸電視庫存已經偏低,因此也有不少終端廠商自第1季起就開始拉貨。

據統計,第1季全球電視面板平均尺寸達到44.2吋,較2016年第4季成長0.8吋。從尺寸結構來看,全球48吋以上的尺寸段佔比為39.3%,季增2.9個百分比。此一數據顯示出在供需雙方的積極推動下,全球大尺寸電視成長速度依舊很快,而品牌廠商在維持獲利和營運成長的雙重壓力下,預計此一趨勢將持續到第2季。

從第1季各面板廠商的出貨表現來看,樂金顯示器(LG Display)穩居全球第一,電視面板總出貨量為1,251萬片。事實上,無論是出貨量還是出貨面積,樂金顯示器在全球電視面板的市場競爭力相當穩固,從2016年第4季開始,其積極調整產品結構,進一步降低32吋等小尺寸電視產品的佔比,增加6575吋等大尺寸和超大尺寸電視面板佔比。

此外,隨著全球產業格局重構,樂金顯示器的客戶群也在逐漸擴大,2017年除了樂金電子(LG Electronics)、創維等戰略客戶外,樂金顯示器對Sony的供貨將出現較大的成長力道,同時也將開始與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建立供貨關系。

至於群創2017年第1季的電視面板出貨量則來到944萬片,位居全球第二大。群創也是從第1季開始積極調整產品結構,其39.5吋電視面板供貨雖然在3個月內下降了31%,但群創轉而增加65吋和75吋電視面板的出貨,調度能力相當靈活。

京東方第1季的電視面板出貨達913萬片,落居第三。主要是京東方加強IT市場尤其是筆記型電腦(NB)的競爭力,讓8.5代的電視面板產能持續受到擠壓,佔比繼續下降。

2016年第4季開始,京東方也在調整產品結構,32吋電視面板出貨減少到每月僅180萬片左右,並積極增加43吋和55吋電視面板。根據群智諮詢統計,京東方55吋電視面板在近3個月內出貨量成長了15%,雖然,福州8.5代廠尚未量產,但43吋近期也出現明顯成長,預計隨著新產線開出,京東方43吋電視面板將於第2季大幅增加。

華星光電則排名第四大,第1季電視面板出貨量達900萬片,逼近京東方,若是從出貨面積的角度來看,華星光電第1季的出貨面積達388萬平方公尺,甚至還超過京東方的350萬平方公尺。

至於在夏普方面,其第1季產能稼動率維持在高位,同時鴻海也全面掌控了夏普的品牌代工業務,在大陸、歐洲、日本等地區積極進行品牌擴張和價格促銷,同時也拉動了備貨需求。除此以外,夏普面板也用於鴻海代工客戶,如Vizio等。

根據群智諮詢統計,2017年第1季全球電視面板出貨量廠商排名依次為樂金顯示器、群創、京東方、華星光電、三星顯示器(Samsung Display)、友達、夏普、中電熊貓。

若是以出貨面積排名來看,韓、台面板廠仍具優勢,依序為樂金顯示器、三星顯示器、群創、友達、華星光電、京東方、夏普、中電熊貓。

[Home]


2017/04/14 2.3.4. 樂金協助印度建立8.5代面板線 商業模式值得台灣深思 [ 電子時報 郭靜蓉]

最近有一則外電消息,沒有引起太大的關注,但卻很值得面板業界深思。根據外電報導,傳聞樂金電子(LG Electronics)旗下的材料生產技術院(Material Production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PRI)向印度政府及當地業者提案,準備以提供完整設計(Turn-key)的方式,協助在當地建立LCD面板工廠。

PRI是樂金旗下負責面板材料、設備研發的研究院,業界傳出,其將與印度Vedanta集團旗下的Twin Star Display合作,在印度那格浦爾(Nagpur)興建8.5LCD工廠生產線。

業界人士指出,Twin Star Display可能與當地政府合資成立子公司,由印度政府出資60%Twin Star Display出資40%共同成立。

至於樂金旗下的PRI則是提供從設備引進到生產的全套顧問服務,這不但是樂金首度嘗試推動「興建面板廠事業」,同時也是樂金集團與他國政府第一個此類的合作案例。

事實上,這種協助他國業者設計產線,並提供生產所需設備的生意型態,更堪稱是面板業界的首例。由於PRI是以材料、設備為主,因此可以從上游與當地條件的特色規劃工廠,再加上樂金顯示器(LG Display)的面板技術與經驗的傳授,這樣的合作模式未來若是成功的話,有望成為印度產業升級的重要里程碑,同時也將為樂金集團在印度當地的發展奠下深厚基礎。

面板產業在歷經20年後,目前的發展已來到新的十字路口,南韓正在積極推動AMOLED面板,逐漸捨棄a-Si TFT LCD面板技術,加上主要業者仍積極興建更高世代與更高精細度的面板廠房,使得一些舊有的面板生產線逐漸失去競爭力,因而逐漸遭到淘汰,這些舊有的a-Si TFT LCD生產線未來將何去何從?其實也令業者頗傷腦筋。

出售是一個不錯的方式,只是願意接手的買家不如想像中來得多。以元太來說,旗下南韓Hydis3.5代廠,生產線已報廢、清運處理了,目前僅剩下廠房,正由買家評估中,至於待價而沽的時間已約莫有1年;另外,業界也傳出,華映先前已經停產的4.5代線,原本孟加拉的一個家族有意要買,但後來並未談成。

除了元太和華映的產線之外,其他還有許多已遭廠商淘汰或是停產的面板生產線,也都在尋找買主中。三星顯示器(Samsung Display)有成功將舊產線賣給大陸廠商過,但多少都有遇到因為經驗不足而導致生產過程困難的情況。

樂金的做法其實很值得面板業界參考,過去面板廠大多只知道賣面板、賣模組,最多就是賣賣整機代工,但樂金的作法則是賣一整個商業模式,從上游的材料、設備、產線的規劃、設計、協助量產、提升良率到最後的面板產出都有其專業的協助,這對從未發展過、接觸過面板業的國家而言,等於是有個Mentor隨伺在側,有問題時可以找得到人問、可以幫忙解決,遇到困難時有人可以指導,不用靠自己想破頭摸索答案。

這樣的方式,對買家而言,比單純的買產線回來自己組、自己想辦法量產,來得更具有吸引力;對賣家而言,賣的東西可不只是面板或是模組而已,可以賣的包括上游的設備、材料、製程、know-how等等,東西可多了。基本上,這樣的商業模式若是運轉順利的話,應該是可以達到雙贏的結果。

至於台灣面板廠有沒有機會、可不可能做這樣類似的事情?當然可能有,台灣面板業的技術、量產與管理能力在全球面板業中可是首屈一指的,而且目前執政黨正在推南向政策,印度、孟加拉這些國家,也確實有想要發展面板業的意圖,因此台灣何不好好把握時機呢?

不過,話說回來,無論是印度或是其他東南亞國家,每個國家的政治、經濟背景與商業發展環境都不同,要靠廠商單打獨鬥、各個突破確實辛苦,而且也不一定有門路可以接觸到核心人士。這時候,政府就可以發揮作用了,起碼在行銷上就可以做到主動布局,例如派人到印度、孟加拉不斷傳遞有利於與台灣合作的消息與模式,而且是要有系統地做,而不是蜻蜓點水的參訪團而已。

至於業者方面,也不要盡想著把不要的或是想淘汰的生產線賣給其他國家,拿點錢就了事,而是得要有更全面、更貫徹縱深的考量與布局,如何在供應鏈甚至是人才上,給予印度這些有意發展面板業的國家更多的協助,讓雙方的合作可以更上一層樓,達到互蒙其利的效果,甚至超越樂金所能提供的幫助,這樣才會有凌駕其上的機會。

台灣地方小,外交勢力薄弱,政府顧慮的多,不能像南韓或是大陸這樣以國家力量援助面板業,但台灣面板不能亡,廠商與政府能做的事情太多了,重要的是,千萬不要光說不練,時間是不等人的,商機很快就會稍縱即逝,一定得要積極把握!

[Home]


2017/04/14 2.3.5. 仁寶3月營收 比旺季還旺 [ 工商時報 吳筱雯]

PC出貨量發威,仁寶(23243月營收暴增至791.15億元,比去年第4季旺季營收水準還高,創下15個月來最佳紀錄,也帶動首季營收比去年同期增加6%、達1874.28億元。仁寶預期第2PC出貨量將季增510%,以仁寶第1季出貨量910萬台來說,第2PC出貨量就有機會挑戰千萬台的旺季水準。

仁寶表示,3月營收大增主要與PC出貨量大增正相關,目前PC還佔仁寶營收比重高達7成,在美系客戶商用與消費性筆電與二合一機種出貨量均增加下,3PC出貨量跳升至400萬台,比2月出貨量成長近38%,而智慧手持裝置3月出貨量也比2月好轉一些。

而在3月營收跳升下,帶動仁寶第1季營收達1874.28億元,比去年同期成長6.1%,營收季減幅度也因此縮減至15%,首季PC出貨量為910萬台,季減幅度也只有13%,明顯優於首季PC出貨量將季減兩成的原預估。

面對第2季,仁寶預期PC出貨量將季增510%,換句話說,第2季仁寶PC出貨量就有機會挑戰千萬台水準,相當於提前來到旺季出貨量水準,而智慧裝置則在新訂單出貨下,第2季出貨量將大增超過5成。

[Home]


2017/04/14 2.4.1. BMWGoogle旗下創投 入股Desktop Metal推金屬3D列印 [ 電子時報 莊瑞萌、劉慧蘭、張殷綺、涂翠珊]

美國3D金屬列印新創公司Desktop Metal日前獲得BMWGoogle旗下創投公司資金支持,也讓其最新募資金額來到4,500萬美元。該公司高層也指出,其技術可讓金屬3D列印更不複雜而且容易取得,可望為業者在製造原型與量產的方式上帶來重大改變。

Design News報導,Desktop Metal在新一輪增資共募得4,500萬美元,最新投資人包括BMW VenturesGoogle VenturesLowes Ventures,該公司自201510月成立以來累積已獲得9,700萬美元資金。

其他投資人還包括NEA、沙烏地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Saudi Aramco)、創投公司凱鵬華盈(Kleiner Perkins Caufield & Byers)Lux CapitalGE Ventures3D列印公司Stratasys

Desktop Metal執行長Ric Fulop表示,該公司使命便是透過打造可量產複雜零件的創新技術,加速金屬3D列印在製造上的採用率。他也認為,金屬3D列印可望對所有產業的業者在生產快速原型與量產的方法上帶來巨大衝擊。

BMW雖然拒絕就出資與雙方如何合作一事發表評論,不過,該公司的製程可望透過具成本效益的金屬3D列印製程來製造零件而獲益。

就過程與材料而言,利用聚合物3D列印仍持續進展中,不過已達到一致性水準。至於3D金屬列印則是利用不同流程可在鋁及鋼製造小型複雜的形狀,因此,相當適合製造車用零件。研究人員則鎖定在微調與改善流程,以便達到更具成本效益與便利製造商使用。

Fulop表示,Desktop Metal計劃在2017年推出旗艦解決方案系統,其產品將開始解決3D列印金屬遭遇的速度、成本、品質與便利性等問題。該公司也已針對其技術申請超過125項專利。

Desktop Metal團隊還延攬專門領域含括材料科學、機器人學與軟體等人才以及4位麻省理工學院(MIT)教授。Fulop指出,就像塑膠3D列印已為快速原型鋪路,金屬3D列印也會讓各產業的企業在原型與量產零件上帶來深遠影響。

Stratasys策略投資LPW 布局金屬3D列印市場

英國知名的金屬粉末材料開發、製造和供應商LPW Technology日前宣布獲得3D列印解決方案領導廠商Stratasys的重大策略投資。這項投資有助LPW Technology進一步拓展金屬粉末相關業務,擴建設備,也是Stratasys深入金屬3D列印的另一個布局。

3ders.org網站報導,LPW Technology對發展積層製造金屬粉末訂下相當高的目標,該公司在201610月宣布將在未來2年投入2,000萬英鎊擴大其3D列印業務,更是英國金屬3D列印領域最大一筆單一投資。如今加上Stratasys策略性的投資挹注,未來發展值得期待。

LPW Technology最值得一提的大概是該公司的PowderLife智慧粉末管理系統。這個創新系統提供客戶更方便追蹤並管理金屬粉末整個生命週期的方案,不僅記錄完整的材料歷史,也具備監控金屬粉末的能力,確保金屬粉末符合特定規範及生產要求。

LPWPowerderLife系統的設計可與客戶設備加以整合,以監控和修復層積製造的金屬粉末。客戶可以透過系統將使用過的粉末送回LPW,經過重新處理後,再送回客戶手中以降低材料的浪費。

LPW創辦人暨執行長Phil Carroll表示,計劃在未來2年加碼投資2,000萬美元,主要用於在美國和英國兩地建置新的設備,進一步開發PowderLife系統以及其他處理解決方案。而Stratasys的投資顯示對LPW金屬層積製造粉末解決方案深具信心。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項投資是LPW首次實現與3D列印產業領導廠商的合作協議。Stratasys企業發展部門副總裁Alon Elie表示,Stratasys一直希望透過整合解決方案、結合材料、軟體和硬體,將3D列印導入生產環境,這點與LPW的願景是一致的。

LPW Technology創辦人Phil Carroll仍握有公司多數股權,該公司近來也發表一篇調查氣體對金屬3D列印零件影響的研究報告。

對供應鏈整合更形重要 3D列印業者各自找利基

TCT Magazine拜訪了幾家3D列印公司,見證相關發展正如火如荼,技術也越來越多樣。

Dinsmore2002年開始利用積層科技(Additive Technology),協助客戶推出產品。Dinsmore的廠房裡,機器以每天24小時運轉,25名員工使用不同技術,包括SLASLSFDMDMLSPolyJetCNC、射出成型等,近期他們還新增了2台碳纖3D列印機。

Dinsmore堅持以客戶為中心的方法,他們強調自己並非自動3D列印機。他們是客戶團隊的延伸,其工程師將根據每個獨特案例,與客戶一起合作,從設計一直到項目完成。

Stratasys Direct Manufacturing是北美最大的3D列印公司,在美國有8個據點。Stratasys Direct2014年收購了Harvest TechnologiesSolid Concepts,並結合自己的3D列印服務,成立了規模極大的公司。

Stratasys Direct裡面有許多螢幕,上面顯示了目前正在排隊等待列印的不同專案。通常客戶會從報價開始,可以透過Stratasys的報價服務或直接與銷售人員聯絡。一旦客戶同意後,該專案就會邁入生產,包括製造、品質控制、後製處理與檢測等。負責人表示,每個專案都獨一無二,因此個別化非常重要。

過去3D列印像是草根運動,現在許多公司也由上而下推動導入。執行長和高階主管們見識到了3D列印的影響力與潛力,大老闆們也希望評估,整合相關技術,將其結合到既有產品線裡面。

MIT研發展植物性3D列印材料

纖維素不僅是支撐植物構造最重要的基礎,同時也十分容易取得。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研究人員於是嘗試利用纖維素,取代3D列印常見的ABSPLA等塑料,希望打造出可更新、可分解的3D列印產品。

Campus Technology報導指出,纖維素之所以一直沒被運用到3D列印的主要原因在於,3D列印需藉由加熱使列印材料變得可以流動,但纖維素經加熱後就會破壞氫鍵導致分解,且高濃度纖維素溶液的聚合物質由於黏性太高,也不適合用於3D列印擠壓。

為了克服這些問題,由Sebastian Pattinson領導的MIT研究團隊選擇了乙酸纖維素(cellulose acetate)作為列印材料。乙酸纖維素不僅容易製造,而且可在室溫下使用。乙酸纖維素遇到丙酮便會溶解,這時就可使用在列印噴嘴。當丙酮蒸發後,乙酸纖維素也會開始凝固。

接著,研究人員會再使用氫氧化鈉溶劑復原氫鍵網路,讓列印成品變得比一般3D塑料列印出的零件更加堅固。此外,研究人員還可透過熱風加快丙酮的蒸發速度,縮短整個列印的時間。

為了呈現纖維素3D列印的化學多變性(chemical versatility),研究團隊還在乙酸纖維素墨水中加進了一點抗菌染料,並3D列印出一組抗菌手術鑷子。Pattinson指出,這類客製化工具將有助於遠端醫療環境應用。當手術工具難以取得,或手術室無法達到理想的無菌條件時,3D列印技術便可派上用場。

Pattinson表示,纖維素賦予了木頭特有的力學性質,而且容易取得、價格低廉,屬於生物可再生(biorenewable)、生物可分解材料,並相當具有化學多變性。纖維素及其衍生物已被廣泛使用在藥物、醫療裝置、食品添加物、建材與衣料,而纖維素3D列印的發展,將可提升上述產品的客製化潛力。

Pattinson的這項研究已獲得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贊助,研究成果也在Advanced Materials Technologies期刊上發表。

[Home]


2017/04/14 2.4.2. 3D列印山重水複疑無路 [ 電子時報 陳彥志]

3D列印領域中,美國的主要列印廠商Stratasys,在2012決定收購位於以色列的廠商Objet。該筆收購案大致上有收到預期效果,也同時決定了近幾年公司的走向。儘管合併初期看起來表現還不錯,更大膽嘗試對其他廠商的收購,不幸的是大眾消費市場並不如管理層的預期。

Stratasys被迫重新調整發展策略,再度聚焦在工業領域,與剛完成收購的金屬列印廠商作對照,塑膠列印項目應該會看到許多有趣的變化。

購併之後的驚喜與哀愁

提到3D列印廠商Stratasys,業界辨識度最高的機種,是ObjetConnex3。該型號利用三種基本材料作混色,調出了46種顏色,並可擴增至1000多種的色階,堪稱媲美目前印表機彩色印刷技術。在色彩表現上明顯勝過擠出成形機種(FDM),而FDM只能仰賴熔絲的顏色來決定成品外觀,變化上較為單調。

這種技術在應用方面,可以用智慧型手機的保護殼作為代表。以這種高色階機種提供多種顏色、多種紋理供廠商比較,產品開發的時間原先需要26週,透過快速原型製作,保護殼廠商可以縮短時程到8週。

Stratasys當初認為個人市場會快速崛起,因此決定購併一系列公司,包括了MarketBot(桌上型機種主要品牌)GrabCAD(設計端與列印端整合平台)Solid Concept(零件製造服務廠)Harvest Technology(零件製造服務廠)

2013~2014年,是一般消費者初次接觸或購買3D印表機的時期,前述的購併案也成功讓Stratasys超越3D Systems,營收從2014年起維持營收高於3D Systems的局勢。Stratasys雖然藉著購併壯大,營收快速提高之餘,卻未能有效整合購併企業,拖累了財務表現。

不過,從專業使用者的利基市場轉向大眾市場時,仍然高估了一般消費者對3D列印機的需求與機種選購的思考邏輯。後續的調整方向再度轉為以工業領域為主,並加強提供顧客整合方案,作為機種銷售之外的營運重點。

車用市場柳暗花明又一村

在幾個工業領域中,Stratasys認為3D列印真正具備直接製造潛力的是航太市場,不過車用市場仍然值得探討。因為在街道奔馳的汽車與一般消費者的連結,終究比天空中的飛機更為密切。一旦汽車樣式的選擇權從車廠轉移到消費者手上,3D列印的價值將會跟著放大。

Stratasys站在工業應用端來設計了Infinite Build 3D DemonstratorRobotic Composite 3D Demonstrator兩個機種,試圖要提高零件的尺寸與品質,來自工業領域的合作廠商有西門子(Siemens)、波音(Boeing)、福特汽車(Ford Motor),而福特恰好代表了汽車領域的拓荒者。

福特打算用來測試3D列印的能力,雖然列印速度不快,但對於僅需少量生產的原型車或賽車零組件,卻能符合成本效益,節省概念車開發時需要投入的資金。

從目前的結果來看,3D列印具體能夠顛覆汽車製造的幾個方向,除了賽車製造、概念車設計、輕量組裝工具,汽車的升級配件也值得用來觀察3D列印的利與弊。

汽車的擾流板可以滿足消費者的客製化需求,但為了要達到商業價值,模具須投注巨額前期成本,少量製造不符合經濟效益,使得客戶需要付出較高的購買金額。用3D列印技術就不需要模具來塑造擾流板等塑膠外裝部件,可望降低生產成本。

塑膠的重量比金屬輕,當材料進一步強化後,汽車的外裝部件改由3D列印而成,車子的重量可望降低,讓消費者節省燃料,緊接而來的油價醞釀上漲,預料會對這項技術產生新的需求。

[Home]


2017/04/14 2.4.3. DRAM本季合約價續漲12.5% 先進製程轉換不順 漲幅高於預期 [ 蘋果日報 楊喻斐]

三星、美光2大記憶體大廠今年紛紛轉進1X奈米製程,研究機構集邦科技表示,受到原廠先進製程轉換不順,第2DRAM(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合約價格續漲12.5%,漲幅高於預期。

三星18奈米相容問題

集邦科技指出,原廠先進製程品質問題頻傳,第2季標準型記憶體供貨吃緊情況未見舒緩,價格漲幅超乎預期,就目前的成交價格看來,第24GB DDR4模組合約均價來到27美元,相較第1季的24美元,漲幅約12.5%

集邦科技研究協理吳雅婷表示,進入第2季,全球記憶體市場仍呈現供貨吃緊的狀態,各電腦代工大廠正陸續與主要DRAM原廠議定新季度的合約價格,原先市場期待供給即將增加。

但由於三星、美光等先進大廠在1817奈米上都出現品質異常的狀況,使得供貨吃緊的態勢仍未得到紓解,第2季整體DRAM確定維持上漲走勢。

吳雅婷表示,三星18奈米的標準型記憶體於第1季進入量產階段,但由於先進製程的設計難度高,在生產的過程中容易與部分筆電的平台出現相容性相關的問題,導致產線的不良率過高,影響出貨,目前三星半導體正積極解決該異常狀況,但出貨不順使供貨吃緊的態勢未能舒緩。

同時,美光的17奈米產品也已陸續送交樣品給客戶做測試,目前測試過程並不順利,原先設定在第2季度可能量產的目標恐將推遲,不過美光日前澄清指出,量產進度符合預期,將在2017年會計年度有大量產出與貢獻。

伺服器記憶體也大漲

吳雅婷指出,三星和美光的狀況說明製程轉進20奈米以下,在設計、生產的難度都大幅提高,同時製程微縮能獲得的位元成長越來越少,使得供貨端吃緊的態勢若要得到舒緩,還需花費更多時間。

吳雅婷進一步指出,第2季伺服器記憶體的漲幅也相當明顯,將達到10%~15%,而行動式記憶體在中國智慧型手機的出貨動能尚未大幅轉強以前,預估第2季行動式記憶體漲幅不到5%,漲幅最小。

[Home]


2017/04/14 2.4.4. DRAM Q2 12.5 [ 工商時報 涂志豪]

集邦科技記憶體儲存研究(DRAMeXchange)最新研究顯示,由於原廠先進製程品質問題頻傳,第二季標準型DRAM供貨吃緊情況未見舒緩,價格漲幅超乎預期。就目前的成交價格看來,第二季4GB DDR4模組合約均價27美元,相較第一季的24美元,漲約12.5%。

三星、美光的1x奈米DRAM問題短期難解,DRAM價格第二季漲勢確立,南亞科(2408)、華邦電(2344)第三季前產能已被預訂一空,包括晶豪科(3006)、愛普(6531)等DRAM設計廠,以及威剛(3260)、創見(2451)、宇瞻(8271)等模組廠亦直接受惠,第二季營收成長動能強勁。

DRAMeXchange研究協理吳雅婷表示,進入第二季,全球記憶體市場仍呈現供貨吃緊的狀態,各PC OEM大廠正陸續與主要DRAM原廠議定新季度的合約價格。原先市場期待供給即將增加,但由於三星、美光等先進大廠在1817奈米上都出現品質異常的狀況,使得供貨吃緊的態勢仍未得到紓解,第二季整體DRAM確定維持上漲走勢。

從第一季中開始,三星18奈米的標準型記憶體產品陸續進入量產階段,但由於先進製程的設計難度高,在生產的過程中容易與部分筆電的平台出現相容性相關的問題,導致產線的不良率過高,影響出貨。

同時,美光的17奈米產品也在第一季中陸續送交樣品給客戶做測試,目前測試過程並不順利,原先設定在第二季度可能量產的目標恐將推遲。SK海力士則因為目前沒有進行製程轉換,成為三大廠當中唯一沒有遭遇供貨不順問題的廠商。

吳雅婷指出,三星和美光遭逢的狀況說明製程轉進至20奈米以下時,在設計、生產的難度都大幅提升,也說明製程微縮能享有的位元成長越來越少,使得供貨端吃緊的態勢若要舒緩,還需更多時間。

[Home]


2017/04/14 2.5.1. 製造自動化美陸競爭:大陸工業機器人成長幅度大 2020年密度將提升4 [ 電子時報 劉慧蘭]

2016年大陸工業機器人產量較前1年成長30%,超越IC、汽車、手機等產業類別。

新創公司是機器人產業發展的先驅,2016年,包括北京智能管家科技有限公司(RooBo)、以色列Roboteam和德國的ReActive Robotics在內,有將近130家新創公司獲得創投基金贊助,總金額達20億美元,比2015年高出50%,其中又以無人空中系統公司最具交易價值,其次為農業機器人、企業和個人用途的服務機器人。

根據ValueWalk報導,2016年是機器人和自動化公司購併交易的里程碑,共有50家企業出售,交易金額超過190億美元,前五名包括大陸美的集團收購德國機器人大廠Kuka、德國Kion收購盧森堡物流自動化廠商Dematic,以及Honeywell收購倉庫自動化服務供應商Intelligrated,每筆交易都超過10億美元。

大陸產業領頭羊、中央與地方政府機構、大學過去在機器人產業的投資如今正逐漸發酵,2016年,工業機器人產量成長率較前1年成長近30%,超越IC、汽車、手機等產業類別。

大陸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消費國。2015年全球工業機器人的銷售量為25.4萬台,3分之2銷往亞洲地區,其中大陸市場佔了一半,另一半則由亞洲其他國家和澳洲瓜分。專業服務機器人的銷售價值增加至46億美元,個人服務機器人則達到22億美元。

目前大陸當局正致力推動《中國製造2025》、《Internet Plus》、《戰略性新興產業》等計畫,希望從低成本的世界工廠轉型為世界級先進製造國家。不過全球機器人產業正邁入整合階段,對手的實力只會越來越強。

全球機器人市場的主要競爭國為美國、日本、歐洲和大陸,美國的優勢在於資金密集,日本強調創新,歐洲則擁有較高的機器人密度。2015年,機器人市場以歐美為主,約佔80%,亞洲市場只有20%,但區域性的工業機器人正加速興起,2010~2015年間,亞洲和澳洲地區的工業機器人年供給量上升了70%2015年,大陸的機器人密度排名全球第二十八,並目標在2020年將密度提升4倍以上。

不過國際政局的不確定性和美國的新保護主義增加了產業領導者擴大區域市場規模和範圍的風險及複雜性。以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地區為例,白宮的新保護主義可能會影響美國跨國企業在原有市場和大陸市場的銷售量。日本原本寄望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議(TPP)提供的外部成長也因美國退出而變得不確定。

相反地,大陸的資本市場和機器人密度仍處於早期階段,擁有很大的成長空間,當美國忙於設立貿易障礙時,大陸則致力推動全球化和區域成長,新興產業和經濟現實是大陸機器人產業興起的基礎,其他主要工業國對手在這些方面很難與之抗衡。

大陸積極發展工業自動化 靠購併提升技術

大陸國家統計局2月底公布的經濟表現摘要報告顯示,大陸工業機器人產量較2015年成長30.4%,成長幅度領先其他產業類別。據Quartz報導,大陸自動化生產的快速發展源自兩大趨勢,其一是大陸勞動人口逐漸萎縮,導致勞力成本變高,為了壓縮成本不得不降低對勞工的依賴;其次則是大陸當局致力提振科技相關產業,希望降低對外商的仰賴。

無論是中央或地方,大陸政府在推動機器人產業方面都扮演吃重的角色。例如主要製造中心之一的廣東省便在2015年宣布提撥1,500億美元鼓勵引進機器人生產,補助對象為計劃增加組裝線機器人部署的公司,以及那些替其他製造商打造機器人的公司。

大陸2016年公布的十三五計畫則規劃在2020年將工業機器人的年產量提高至10萬台。以目前的速度來看,大陸極可能提前達標。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也指出過去5年出現的工業機器人製造商超過3,000家。

國際機器人協會(IFR)的資料則顯示,大陸已是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製造國,供應全球27%市場,大陸同時也是最大的機器人消費國,大陸工廠2015年採購工業機器人的支出超過30億美元。

儘管成長速度飛快,大陸的機器人產業與國外先進公司的技術仍有一段差距。大陸製造的工業機器人跟日本發那科(Fanuc)、瑞士ABB等知名機器製造商相比,功能相對簡單,大陸工廠採購的工業機器人中,69%購自海外。大陸機器人製造商雖具備機器人生產的能力,但缺乏高階精密關鍵零組件,仍須仰賴自國外進口。

技術水準的差距可能會鼓勵陸廠更積極購併海外公司。2016年,大陸家電用品製造商美的集團以50億美元收購具百年歷史的德國設備及工業機器人製造商Kuka,汽車零件供應商浙江萬豐科技開發公司也以3億美元收購美國汽車機器製造商Paslin。如果大陸本地的機器人製造商無法在未來幾年將品質提升到競爭者的水平,收購不失為一種有效率的方法。

美國對工業機器人投資不足 可能因此錯過下一次工業革命

工業機器人可以幫助企業對抗不斷上漲的勞資成本,維持競爭力。

機器人推動全球數百萬個工作自動化已是無可擋的趨勢,但未來焦點將逐漸從機器取代人類工作轉移到機器人如何重塑全球製造業的風貌。而機器人熱潮對於大量委外製造且對於工業機器人投資不夠積極的美國而言,有可能因此錯過全球生產製造的大轉變。

根據The Verge報導,機器人製造商Otto Motors執行長Matt Rendall在日前舉行的SXSW創新科技大會上表示,未來充滿不確定性,對自動化科技抱持樂觀和悲觀看法的人士,已開始爭論機器人會如何改變世界,人工智慧(AI)與工業機器人的結合將會加速自動化的應用。

Rendall對於機器人帶來的效應持樂觀看法,他認為長期來看,自動化可改善社會,幫助人類追求更美好的生活。上個世紀美國汽車工業從人工組裝發展到機器全自動組裝,讓汽車製造商得以增加產量,並因此創造更多工作機會,使美國成為地表最強的經濟體。

目前大陸和南韓對於機器人趨勢均採正面擁抱的態度,增加工業機器人的投資以抵銷不斷上漲的勞資成本,維持競爭力。而大量投資有助扶植當地的機器人產業,並大幅增加工業機器人應用於傳統製造業的數量。

亞洲和歐洲已成為汽車、電子產品、家具和其他產品最大的生產區域,當地製造商投入許多資源致力將製造流程自動化,因此日本的發那科(Fanuc)、德國Kuka和瑞士的ABBGoogle或微軟(Microsoft)更具有成為全球機器人產業龍頭的優勢。

美國雖選出了一位致力將工作和生產線移回美國的總統,但卻缺乏其他國家在機器人和自動化資源方面的投資,所造成的影響可能好幾年後才看得出來。

Rendall認為美國想要前進,就必須擁抱自動化技術,試著讓自動化替美國產業和民眾帶來正向發展。川普政府是否會採取必要措施簡化美國工業對自動化的投資,尤其牽涉向國外公司購買產品方面,目前仍不得而知。Rendall擔心美國優先政策雖可促進本地工業投資,但時機上或許已落後亞洲和歐洲國家,錯過下一次工業革命帶來的甜美果實。

工業機器人引領風騷 製造業勞工何去何從

使用機器人從事重複性高的工作任務比人類更具成本效益,製造業從業人員未來角色勢必面臨調整。

工業物聯網(IIoT)帶動了機器人銷售,據Machine Design引用機器人產業協會(Robotic Industries AssociationRIA)的資料顯示,2016年工業機器人的訂單和出貨量均創下前所未有的紀錄,但這對全球10億製造業從業人員來說,又代表什麼意義?

根據機器人產業協會2016年統計,北美組裝機器人的訂單較前1年增加61%,數量達到34,606台,總銷售金額19億美元,較前1年成長10%。其中來自汽車業的訂單成長17%,出貨量增加25%,食品和消費產品機器人也成長32%

使用機器人執行重複性的工作任務確實較人工更有效率,像位於中國東莞的長盈精密技術公司便已建立了一個幾乎完全由機器人運作的工廠,自動化機器人取代了92%的人力,結果不僅產量增加250%,錯誤率也降低80%,該公司計劃將機器人比率進一步提升到97%

就算人類和機器人擁有相同品質的產出,由於機器人成本較人工低,可以替公司節省不少支出,富士康的工廠以自動化機器人取代60%的勞工後,降低了一半的勞資成本。機器人的成本效益高於人類已是不爭的事實。

全球從事製造業的勞工數量相當龐大,大陸有9,900萬、美國1,200萬、日本為1,000萬,德國勞動人口中也有19.8%為製造業員工。製造業的規模持續成長,但勞工數量卻不增反減。例如日本製造業勞工數量在2013年出現50年來首次低於1,000萬的情形。

工業革命雖提升了工廠的生產力,但對於人類的生活品質似乎沒有帶來太大的改善,加上惡劣的工作環境與工時,或許機器人的出現可以降低勞工的工時,促進勞工轉向其他領域任職,或是回到學校進修其他技能,甚至自行創業。

就算機器人大舉入侵,也不表示所有製造業工作都會被取代,部分員工會有機會轉任操作人員、提供機器人需要的技術支援。數位化世界反而提供更多建立額外收入的管道。如果這些都行不通,政府也可以考慮提供全民基本收入,讓人類可以享受機器人的生產成果。

[Home]


2017/04/14 2.5.2. ABB出手購併B&R 將改寫自動化技術市場 [ 電子時報 謝明珊]

ABB也不排除展開更多收購,作為未來的成長動力之一。

為了在自動化相關領域追趕西門子(Siemens),瑞士斷路器和工業機器人製造商ABB,近期宣布以20億美元收購奧地利公司B&R,但據傳ABB也考慮過以更高的價格,收購美國自動化公司Rockwell Automation

據彭博(Bloomberg)報導,對於ABB而言收購Rockwell具有戰略意義,Rockwell會列為收購名單其來有自,隨著企業紛紛認為下一波成長動能是資料所驅動的效率和積極式維護,Rockwell所供應的感測器和監控設備只會越來越熱門,但目前B&R仍是更好的選項。

ABB執行長Ulrich Spiesshofer表示,這是ABB進行大改造的「第三階段」,以挹注投資啟動「攻擊性的成長」。在Spiesshofer領導之下,ABB完成前兩個階段的大改造,提高旗下四大核心業務的效率,包括電氣化產品、機器人、工業自動化和電網,ABB在這四個領域都是市場佼佼者,佔居前兩名。

西門子目前是全球自動化科技產品的市場龍頭,但B&R在食品飲料和包裝產業頗有建樹,Spiesshofer預測收購B&R之後,加上持續挹注投資,可望改變市場重力中心,加強工業自動化發展。Spiesshofer表示,ABB早已不可同日而語,如今ABB更重視顧客,未來將擴充產品組合強化競爭力。

B&RRockwell有很多業務重疊,剛好補足ABB所缺乏的自動化產品組合,尤其是可編程的邏輯控制器、工業電腦和伺服動作技術。B&R旗下員工超過3,000人,業務遍及全球數十個國家,經過此次收購後,B&R將成為ABB的機器暨工廠自動化部門。

William Blair & Co.分析師指出,B&R純益率為12%Rockwell20%Rockwell是少數專攻自動化的公司,一旦ABB出手,勢必會掀起出價戰,無論通用電氣(GE)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Emerson Electric Co.Schneider Electric SE或西門子,皆不會眼睜睜看著ABB收購Rockwell

ABB宣布收購B&R之前,Bloomberg Intelligence調查發現,ABB舉債能力約為99億美元,現金儲備為56億美元,2010年收購Baldor股份,總交易金額高達42億美元,可見ABB為了提升自身優勢,花錢絲毫不手軟。

憑著ABB的財力,理論上足以收購Rockwell,但問題是Rockwell已發展成熟,沒太大成長空間,Rockwell是北美自動化產業中資本回報率最高的公司,營業利潤率(OM)亦不容小覷。

Sanford C. Bernstein & Co.分析師倒是有不同的看法,他認為未來幾年Rockwell內生性成長率會加速,加上美國國會可能會改革公司稅制,足見Rockwell仍有成長空間。

近年來工業4.0、物聯網等逐漸興起,ABB為了拓展業務範圍,在收購方面一直出手闊綽,這次收購B&R將縮短它和西門子之間的差距,ABB也不排除展開更多收購,作為未來的成長動力之一。

[Home]


2017/04/14 2.5.3. 工業4.0來臨 企業生存端賴虛實整合 [ 電子時報 鍾武男]

法國自動化設備製造商Bernard Controls的智慧生產線。

近年來材料科技與技術進步的突破發展,加上機器已從基礎作業邁入自動化領域,有些還能自我學習,形成與人工分庭抗禮,甚或超越之勢。面對經濟與產業的典範轉移,企業不得不重新思考經營模式與策略。在必須跳脫傳統窠臼另謀生路的壓力下,其創新發展的腳步也跟著加快。

Livemint網站報導,儘管工業4.0有不少別稱,但本質其實很簡單,就是「以需求為本,配合智慧生產」。因需即時掌握市場需求,因此勢必牽涉雲端、物聯網(IoT)、大數據管理和智慧設備等科技,以及積層製造技術、高效能運算、認知科技、先進材料、擴增實境等技術來整合虛實資源。

一以貫之,就是並用資訊與操作技術,連通整條價值鏈。因此自動化只是其中的一個環節而已,若仔細推敲,反更能接近物聯網的概念。

工業4.0來勢洶洶,無論經營、工作和社會安全結構都將有所變化,因此企業與個人若想在時代變遷中順勢而上,就必須了解產業生態所趨。

首先,統合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Deloitte)的「2016全球製造業競爭力指標」(2016 GMCI)與美國競爭力協會(US Council on Competitiveness)的資料後發現,物聯網科技、預測性分析及智慧生產是歐美和大陸主管都很看重的新興科技。不過美國主管同時看好先進材料的發展,大陸地區則偏重高效能運算,而數位設計、模擬與整合則是歐洲主管較青睞的領域。

另外,拜科技聯網的整合能力所賜,未來的工作地點也將不必侷限於辦公室,而工業4.0將產生大量系統整合、規劃與維護的人才需求。預料非結構化資料與大數據的專才與通路將會供不應求。因此企業對員工的期望中心將轉向協同合作、資訊掌握與融入工作環境。

工業4.0之所以備受期待,就是因為「整合」與「即時互通」的架構下,不僅可監控運作,還能預測分析以防範可能問題。因此也可能衍生不同單位間的責任歸屬與資安等問題,所以資訊與運作技術的綜效將成致勝關鍵。

因為關鍵是整合而非規模,而且是靈活整合資源以滿足訂單。一方面降低廠房與資源閒置;另一方面,小規模或接近消費地的生產線也有機會出頭。還有,因類似「聯營」的網絡而讓資源取得更容易,少量多樣的客製化生產線將可能更常見,計次與訂閱服務,甚至是共享經濟將逐漸蔚為主流。

值得注意的是,這種跨系統組織的整合連結,時效與可持續性,及地理上的變數等,都將是風險管理的重點。無論組織或個人,誰能統合虛實資源,誰就是贏家。

[Home]


2017/04/14 2.6.1. 太陽能單晶矽晶圓獲利有潛力 然部分陸廠猶豫搶當兩棲部隊 [ 電子時報 黃女瑛]

太陽能單晶矽晶圓正熱,未來2~3年潛力被看好,使得部分陸廠短期內對跨入半導體顯得猶豫。

2017年受到大陸需求崛起,全球半導體矽晶圓缺貨、漲價,讓不少陸廠躍躍欲試,其中包括從太陽能跨足半導體部隊,像中美晶或合晶一樣成為兩棲部隊,但,亦有部分陸廠認為,太陽能單晶矽晶圓未來2~3年的爆發力不比半導體差,仍猶豫從太陽能跨半導體當「兩棲部隊」的效益。

2017年全球半導體矽晶圓缺貨、漲價,主因之一來自於大陸半導體市場快速崛起,使得原本供過於求快速逆轉,而看好大陸半導體的發展,各路人馬積極評估投入的可行性,其中也包括太陽能矽晶圓領域的業者。

部分仍在猶豫的大陸太陽能業者表示,確實不斷的評估投入的可行性,基於長期發展考量,跨足其他領域是必然的。仍未冒然的投入,主要是考量到投資效益及報酬率等因素。

大陸太陽能業者指出,雖然半導體矽晶圓供不應求、漲價,而且大陸半導體產業已成為重點發展產業,亦有自給自足的投入動機,不過,仍在評估跨入後可創造的效益到底有多大?再者即是對太陽能單晶矽晶圓的發展不悲觀,預估未來的2~3年內爆發力可期,有競爭優勢者,創造的獲利率不亞於半導體矽晶圓。

尤其近1~2年若單晶太陽能取代多晶產品的態勢更為底定的話,則單晶產能勢必得加速拉升,才能有效攻掠多晶市場及符合市場需求。2016年單、多晶太陽能產品比重為28,產能比重亦相當,2017年在全球最大的大陸市場單、多晶市佔率可望達46,單晶矽晶圓嚴重缺貨、多晶價格難以拉升。

實際上,太陽能與半導體矽晶圓的技術要求迥然不同,兩個產業運作也沒有關連性。太陽能最在乎的是成本競爭力,成本沒競爭力、品質再好也會面臨曲高和寡難以銷售的問題;半導體要求的是品質競爭力,品質沒競爭力、再好的價格都引不起客戶端的興趣。太陽能供過於求、半導體缺貨互不影響,沒有產品互補性。

只是太陽能為近10年來快速新起的產業,早期太陽能多晶矽、矽晶圓均出師於發展完整的半導體領域,甚至一度發生爭搶產能的問題,但,隨著太陽能快速發展而有自有的供應鏈,早與半導體全然劃分。

也因歷史發展關係,跨足半導體及太陽能的兩棲部隊為數不少,台灣的主要代表即中美晶太陽能及其旗下的半導體矽晶圓廠環球晶圓,早期半導體矽晶圓廠合晶也曾轉投資大陸太陽能矽晶圓廠陽光能源,大陸單晶大廠中環亦是半導體、太陽能矽晶圓雙跨,代表廠還包括德國Wacker及諸多退出太陽能的日本半導體廠。反觀大陸市場,早期半導體發展成熟度有限,所以,異業跨足太陽能者多,再期望從發展成熟的太陽能想跨足半導體,雖然跨足有門檻,但過往新跨每個產業均有門檻卻也成功搶進,這讓市場不得不關注。即使部分陸廠短期猶豫跨入,仍有部分業者積極評估跨入。

近期,半導體矽晶圓大廠的日本SUMCO、環球晶圓等均指出,半導體矽晶圓自2008年金融海嘯後陷入景氣谷底,2016年價格更跌至歷史低點,2017年價格雖反彈,但仍然無法彌補過往的虧損,預估從2017年第1季價格再拉升4成,供應鏈的業者才有擴產的動機。也因為虧損問題,SUMCO2012年結束太陽能矽晶圓事業。

[Home]


2017/04/14 2.6.2. 鴻海印度太陽能廠 一鳴驚人 [ 工商時報 鄭淑芳]

據外電報導,由鴻海、日本軟銀、印度Bharti集團三方合資、鎖定印度太陽能市場的轉投資公司SB Energy,拿下的太陽能發電廠標案,已於今年3月底啟用,雖然才初試啼聲,但表現卻一鳴驚人,號稱該廠已搶下全球第7大太陽能發電站的榮銜,預估發電量達350MW350百萬瓦),足供70萬戶印度家庭的用電量。

鴻海董事長郭台銘的印度夢再傳新進度,繼榮登印度手機第一大代工王後,傳出太陽能布局也已開花結果。

昨日外電報導,鴻海20156月與日本軟體銀行(SoftBank)及印度知名大企業Bharti集團,3方合資成立的太陽能事業SB Energy,拿下印度最大公用事業印度國家火力發電公司(NTPC)釋出的太陽能專案,擬代建350MW太陽能發電廠,現該廠已順利完工,並已在3月底啟用。

該座太陽能發電廠廠位於印度南部省分安德拉邦(Andhra Pradesh),SB Energy將取得為期25年的經營權,由於當時簽約,SB Energy拿到每千瓦只須支付4.63印度盧比的關稅,是目前印度太陽能電廠中關稅稅賦最低的個案,預料順利啟用後,應該很快就可以將投入的建廠成本4億美元(約當128億元台幣)拿回來。

正因為有利可圖,SB Energy在拿下合約後,就全力拼投產,同樣擁有鴻海速度的SB Energy建廠進度明顯超前,整整比合約簽訂日期快了51天。

據悉SB Energy拿下此標案只是搶佔印度太陽能市場的第一步,未來SB Energy還會持續參加其他標案的競標,目標是在2022年前,將建置容量擴大至20GW

至於為何目標設定在20GW,據悉主要是因為印度政府目標是希望可以在2022年前,讓印度太陽能建置容量達到100GW(折合10億瓦),換算SB Energy目標,亦即SB Energy希望在未來的印度市場搶佔二成的市占率。

[Home]


Confidentiality Note
本郵件含有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機密資訊、或受法律保護之資料,唯有原發信人指定之收信人得閱讀或使用本郵件之內容。如您並非被指定之收信人,請立即將本郵件及所有附件予以刪除;請勿揭露、儲存或使用本郵件之任何資訊,並請您立即告知原發信人本郵件的傳遞錯誤。謝謝您的合作。
This e-mail transmission and any attachments contain information from Inventec Corporation. The information is confidential and/or privileged and intended to be solely for the use of the individuals or entities named in this e-mail transmission. If you are not the intended recipient, be aware that any disclosure, saving or use of the content of this e-mail transmission and attachments is strictly prohibited. If you have received this email transmission in error, please notify us immediately, and delete the e-mail and attachments. We greatly appreciate your cooperation.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雪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