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18 全球產業資訊

 1財經

  1.1國際

   1.1.1. 極端氣候、天災發生機率最高  [工商時報]
   1.1.2. 比特幣續血洗式暴跌 2檔區塊鏈ETF上市前遭改名  [工商時報]

 1展會

  1.1. CES 2018不可遺漏關注的10件事  [電子時報]
  1.2. CES 2018 Eureka Park Startup系列:Eureka Park智慧家庭產品契合發展趨勢 且凸顯各國文化與科技稟賦  [電子時報]
  1.3. CES 2018成另類自駕車展 AptivLyft合作自駕車獲高評價  [電子時報]
  1.4. 手機淪為CES跑龍套角色 2018年前途多舛  [電子時報]
  1.5. 英特爾CES 2018發布量子運算與類神經型態運算成果  [電子時報]

 2公協會

  2.1其他

   2.1.1. 基本工資年調8% 商總:殺雞取卵  [工商時報]

 3產業相關

  3.1Cloud Computing

   3.1.1. Google搭橋 中小企輕鬆用AI  [經濟日報]
   3.1.2. 緯穎今年營收拚倍增  [經濟日報]
   3.1.3. 物聯網、人工智慧、語音介面上身 電視重掌家庭主導大權可期  [電子時報]
   3.1.4. 全球資料中心需求夯 緯穎2018年業績持續暴衝  [電子時報]
   3.1.5. Google再出新招 雲端自動機器學習服務上市  [電子時報]
   3.1.6. HomePod上市之路:蘋果HomePod上市之路面臨挑戰 惟忠實果粉可望依舊買單  [電子時報]
   3.1.7. 2018年物聯網新趨勢六大預測  [電子時報]
   3.1.8. 2018年網路社群媒體值得關注的趨勢  [電子時報]
   3.1.9. 谷歌建新海底電纜 加快雲端運算速度  [工商時報]
   3.1.10. 衝刺AI普及 Google新服務 迪士尼也搶著用  [工商時報]

  3.2Smart Mobile

   3.2.1Smartphone

    3.2.1.1. 高通保經營權 預告獲利爆發  [經濟日報]
    3.2.1.2. 博通再次出價若超過80美元 高通恐難以拒絕  [電子時報]
    3.2.1.3. Vivo將推出世界第一款螢幕掃描器智慧型手機  [電子時報]

  3.3IT Industry

   3.3.1. 台積營運看旺 比特幣助攻  [經濟日報]
   3.3.2. 陸力挺京東方 面板雙虎皮繃緊  [經濟日報]
   3.3.3. 鴻海補選獨董 內定王國城  [經濟日報]
   3.3.4. 外媒爆料血汗工廠 可成駁斥  [經濟日報]
   3.3.5. 京東方獲人民幣63億元債務豁免 台廠:不公平競賽  [電子時報]
   3.3.6. 大立光、佳世達另闢戰場 跨足醫療領域  [電子時報]
   3.3.7. 10年首見 鴻海召開股東臨時會  [蘋果日報]
   3.3.8. 製造業產值 今年上看19  [工商時報]
   3.3.9. Google登陸 設第3家辦公室  [工商時報]

  3.4Personal Computing

   3.4.1. 宏碁推常時連網NB  [經濟日報]
   3.4.2. 全球PC連跌13 電競、高階機逆勢衝  [工商時報]

  3.5Solar(Green Energy)

   3.5.1. 生產落後 特斯拉鏈庫存大增  [經濟日報]
   3.5.2. 筆電手機成長動力趨緩 金屬機殼廠積極進軍車用  [電子時報]
   3.5.3. 去年前十大太陽能模組廠排名 陸廠雲集隆基首入榜  [電子時報]
   3.5.4. 換電機車產業標準 工業局:會協助整合光陽、Gogoro系統  [工商時報]
   3.5.5. 威剛衝電動車 成立威剛動力  [工商時報]

[Home]


2018/01/18 1.1.1. 極端氣候、天災發生機率最高 [ 工商時報 陳穎芃]

世界經濟論壇(WEF)周三發表《2018年全球風險報告》,指出今年全球面臨的各類風險惡化,其中最可能發生的前5大風險包括極端氣候、天然災害及網路攻擊。

世界經濟論壇固定每年1月在瑞士達沃斯舉行,並在會前發表最新全球風險報告。這項報告訪問1,000名全球各領域專家及政府官員,依照經濟、環境、地緣政治、社會及科技等5大面相來預測可能風險。

周三公布的最新報告指出,受訪者當中有多達59%都預期今年全球面臨的風險惡化,只有7%認為今年全球風險降低。

根據調查,今年全球發生機率最高的前5大風險依序是極端氣候、天然災害、網路攻擊、網路攻擊、個資詐騙竊盜及氣候變遷對策失敗。值得注意的是,這5大風險當中就有3個屬於環境面相,可見去年全球經歷熱浪、野火、颶風等天災肆虐後,今年將繼續面對大自然的反撲。

去年發表的全球風險報告當中,極端氣候已是發生機率最高的風險,不料今年蟬聯榜首。今年報告列舉的30種全球風險當中,包括生態圈瓦解、人為環境災害在內等隸屬環境面相的5個風險,無論就發生機率或衝擊力道而言都名列前茅。

單從衝擊力道來看,周三報告顯示今年對全球衝擊力道最強的前5大風險依序是大規模毀滅武器、極端氣候、天然災害、氣候變遷對策失敗及水資源危機。去年以來中東及北韓不斷向西方挑釁,無疑造成區域情勢惡化。

除此之外,周三報告也呼籲各國不應忽視潛在的經濟風險,例如近8年來持續上漲的資產價格恐怕接近頂點,且各國負債持續增加。然而,全球經濟復甦也為今年的風險對策帶來希望。

周三報告指出,今年全球經濟可望加速成長,因此各國更應把握機會推動各項改革,例如加強實施氣候變遷對策。

[Home]


2018/01/18 1.1.2. 比特幣續血洗式暴跌 2檔區塊鏈ETF上市前遭改名 [ 工商時報 陳怡均]

比特幣周三持續血洗式大跌,一度失守9,500美元關卡,下探9,429.64美元。在混亂氛圍下,2檔區塊鏈(blockchain)指數股票型基金(ETF)本周正式上市。不過在監管機關要求下,基金名稱皆被移除「區塊鏈」字眼。

2家美國基金公司周三各自推出區塊鏈相關ETF,搶搭虛擬貨幣與區塊鏈技術熱潮,不過2業者皆表示,美國證管會(SEC)在最後一刻要求ETF名稱必須刪除「區塊鏈」一詞,因為擔憂任何與比特幣與區塊鏈相關的名稱,會引發投機客的過度狂熱。

Reality Shares執行長艾爾文(Eric Ervin)表示,「你能理解SEC的觀點。許多投資散戶熱烈買進任何與區塊鏈有關的東西,卻沒有真正了解它。」

SEC堅持下,Reality Shares推出的區塊鏈ETF名稱刪除區塊鏈一詞,更名為Reality Shares那斯達克次世代經濟ETFReality Shares Nasdaq NexGen EconomyETF。另1家業者Amplify則將ETF更名為Amplify轉化數據共享ETFTransformational Data Sharing ETF)。

AmplifyReality SharesETF擬將買進投資區塊鏈技術的企業股票,例如IBM、晶片業者輝達(Nvidia)及金融業者如摩根大通。

其他擬推類似提案的ETF發行商,可能也須修改ETF名稱。Amplify執行長馬昆(Christian Magoon)指出,SEC的顧慮在於基金名稱若有「區塊鏈」一詞可能會誤導投資者,因為許多ETF所投資的公司,其營收主力根本不是來自區塊鏈。馬昆說,「SEC的考量是要保護投資人。我們已經看見這個現象,企業只要把公司名稱加入區塊鏈字眼或宣布推出區塊鏈ETF,身價就水漲船高。」

[Home]


2018/01/18 1.1. CES 2018不可遺漏關注的10件事 [ 電子時報 楊智家、蕭菁菁]

2018年美國消費性電子展(CES 2018)落幕,本屆CES除可見全球各家大型及小型企業前來拉斯維加斯發表最新技術外,部分業者揭露的前景及新興科技趨勢更是值得關注,如下整理本屆CES展不可遺漏關注的10件事。

根據EE TimesEBN報導,其一為福特汽車(Ford)執行長Jim Hackett在主題演講中指出,福特正準備轉朝成為智慧城市系統及行動提供商邁進。福特在本屆CES只展出汽車及提供免費冰淇淋,該公司也是當前業界朝數位運輸時代變革浪潮下,跟進發展的業者之一。

其二為大陸百度(Baidu)總裁陸奇在本屆CES「行動創新:5G將如何實現未來」的論壇中,解釋百度為何投注於人工智慧(AI)的發展,並解釋為何樹木不需要大腦、但動物需要的理由,是因行動需要智慧,所以不會移動的樹木及植物就無需這類智慧需求。

其三為美國消費技術協會(CTA)研究總監Steve Koenig,解釋為何2018年將成為電子產業另一豐收年的理由,預估光是美國2018年電子產業市場規模就可達3,510億美元,其中5GAI及機器人三大技術將主導發展。

其四,5G無線網路將預示一個無線連結與當前電子產品一樣,在日常生活中被視為理所當然的時代,鑑於5G速度比4G快上100倍且近乎無延遲性,5G將有助過去需兩小時下載的電影在未來不到4秒就能下載完成,並將為自駕車及遠端健康照護這類以任務關鍵為主的應用導入行動網路資料技術。

其五,AI正逐漸變成是對話,自然語言的採用將改變人類運用技術的方式、加速智慧家庭應用的採用,以及找到更加滲透至日常生活應用的途徑,預期未來Google Home及亞馬遜(Amazon)Alexa將普及於日常生活。

其六為英特爾(Intel)執行長Brian Krzanich展示以虛擬實境(VR)提供身歷其境娛樂的環境,藉此可讓運動迷從任何地點觀看任何一場比賽。英特爾並展示Voxel 3D畫素及Volocopter機器人計程車等新興技術,並打破在單一地點讓最多架無人機同時飛行的紀錄。

其七,機器人變得更智慧化且擁有AI控制技術,例如本屆CES可見陪伴機器人展出,未來這類機器人可望成為家庭一份子,甚至可讓用戶抱在懷裡陪伴入睡。

其八,美國消費技術協會發表的「國際創新計分卡」(International Innovation Scorecard)顯示,在受調查約40個國家中,芬蘭、英國、澳洲、瑞典及美國為全球前五大創新優勝國。該調查針對一國刺激創新的國家政策關鍵領域進行評比。

其九,城市在未來將變得更智慧化,連網智慧城市技術將為改善城市空氣品質、塞車問題、安全,以及城市過度擁擠產生的各項社會挑戰提出解決方案,如博世(Bosch)、福特、Continental等業者已在尋求提供智慧城市系統及基礎設施。

最後,3D列印提供實際問題真正的解決方案,例如可提供低成本的義肢等,目前也有部分業者可提供這塊市場解決方案,預期短期內將可見3D列印技術產業化,進而對製造業的分布形成影響性及提供更多大量客製化產品。

運算處理革命風起雲湧 CES 2018展現五大趨勢

筆記型電腦(NB)和二合一筆電雖然每年都有出色的新產品問世,運算能力卻鮮少有重大創新,但在CES 2018出現參差不齊的現象,有些可能最後會無疾而終,但也有令人期待的發展,很可能在未來幾年帶來變革。

根據Digital Trend的彙整,CES 2018在運算處理能力方面有五個值得關注的趨勢。首先是,英特爾(Intel)和超微(AMD)握手言和。兩家長期對立的晶片廠在2017年底化敵為友,並攜手推出獨立繪圖處理器(GPU)市場相當需要的競爭產品。最特別的是,這些晶片是由英特爾新的H系列第8代中央處理器(CPU)和超微Radeon RX Vega M配對。

CES展中出現兩種搭載結合英特爾和超微處理器的新產品:戴爾(Dell)XPS 15二合一筆電和惠普(HP) Spectre x360 15。兩者都是薄型二合一筆電,可以360度折疊成為平板電腦。由於處理器內含Vega,意味著兩款NB都將提供不錯的遊戲體驗,同時也可支援虛擬實境(VR)

另外,英特爾Hades Canyon NUC(Next Unit of Computing)也搭載新處理器。這些雖然不是主流裝置,但卻是新品種的PC,對偏好DIY者而言可說是一項福音,因為它們可以客製化和強化功能,而且有一個強有力的繪圖卡。

其次是,高畫質VR頭盔。宏達電發布Vive Pro,新頭盔是原始Vive的改版,畫質改善(2,880 x 1,600),頭盔帶也重新設計過。Vive Pro解析度提升78%,影像辦得更清晰,文字也更容易閱讀。

大陸新創企業小派(Pimax Technology)推出Pimax 8K VR頭盔,配備兩個3,840 x 2,160 LCD螢幕。儘管技術上稱不上是8K,但相較於Vive Pro,解析度明顯超前。更重要的是,Pimax 8K VR200度視角(Field of ViewFOV),比Vive100度視角還寬廣。事實上,除了解析度之外,視角也會影響VR整體身歷其境的強弱感。

第三是,高通(Qualcomm)支援二合一筆電。三款採用高通Snapdragon 845處理器的NBCES 2018亮相,分別是華碩NovaGo、聯想Miix 630和惠普(HP)Envy X2

這三款NB電池電力至少延續20小時,待機時間甚至進一步延長20小時,而且都內建4G LTE,讓NB更像是智慧型手機。這樣的轉變很可能改變人們使用NB的方式,消費者的購買意願可能會提高。

不過,Snapdragon支援的NB能否成為未來趨勢仍有待觀察,因為其中存有一些不確定性。例如電信營運商如何看待這些裝置,這很可能阻礙連結。雖然由高通支援的PC5年內不一定會成為市場主流,但如果屆時PC內配備LTE還未成標準,可能會令人感到訝異。

第四是,大型電競螢幕(Big Format Gaming DisplayBFGD)首次亮相。OLED在這次的CES展依舊缺席,但另一種不同類型的顯示器BFGD現蹤影,很可能對未來電競螢幕產生巨大影響。

NVIDIA提供的BFGD看起來像是一台電視機,不失為終極電競顯示器,螢幕尺寸65吋,更新率(refresh rate)120Hz,支援HDRG-Sync,具有4K解析度。

不過,雖然外型和尺寸看起來像電視機,BFGD並未內建電視調諧器,卻有NVIDIA Shield,因此連結4D HDR串流內容、語音助理和其他Android TV功能將更容易。宏碁、華碩和惠普(HP)都計畫推出BFGD,目前看來雖然短期內這種螢幕不至於取代傳統電視或電競螢幕,但未來的演變難以預料。

最後是,電腦處理的未來成真。GPUCPU對於一些新的領域變得逐漸重要,典型的例子是自動駕駛汽車,要求龐大的處理能力來支援各種功能,例如NVIDIACES展中發表專為自駕車設計的Xavier新晶片。不過正當NVIDA試著成為自駕車的英特爾時(Intel),英特爾也不遑多,在CES的主題演講中提到,其焦點主要是放在「數據」,包括使用方法和未來的處理方式。

英特爾特別指出兩種正在開發的處理方式:量子晶片和仿神經型態運算(neuromorphic computing),後者聽起來艱澀難解,量子晶片則是已經成真,也就是英特爾49 qubit超導量子晶片,名為「Tangle Lake」,英特爾在CES 2018年首次展出Tangle Lake,宣稱它收集的資料呈現倍數增加,晶片的能力也跟著大幅提升。

IBM則進一步延伸量子運算能力,CES展發布一台50 qubit量子電腦。事實上,IBM實際展是的是一台量子電腦IO系統,這套系統需要面積達105平方呎的空間,而且必須受到保護,隔絕任何形式的熱能、電力或磁場雜訊。

[Home]


2018/01/18 1.2. CES 2018 Eureka Park Startup系列:Eureka Park智慧家庭產品契合發展趨勢 且凸顯各國文化與科技稟賦 [ 電子時報 羅惠隆]

Eureka ParkCES縮影,除展現各國活力與創意,更展現各國投入資訊技術的決心。主辦單位CTACES 2018規劃了27個主題館(Market Place),當中唯一不按產業別劃分的主題館即是Eureka Park

Eureka Park另一特色即是團體戰,多由國家帶隊參加,因此除可算是整個CES展覽的縮影外,Eureka Park也較CES其他Market Place更凸顯各國在資訊技術投入上的彼此較勁。

智慧家庭同列為CESEureka Park最受關注主題

智慧家庭泛指在家庭場域中,改善用戶生活的智慧化應用,其市場自物聯網導入後逐漸形成。近兩年由於家用AI語音辨識系統,進一步加快市場發展,智慧家庭成長動能也有從美國朝向全球市場擴散的趨勢。

根據主辦單位資料,CES 2018智慧家庭參展廠商達978家,佔所有3,900多參展廠商25%左右,無疑是所有項目中最受矚目者。至於在Eureka Park這個來自各國1,020個新創團隊角逐的競技場,智慧家庭也是唯一超過200家參展廠商的項目。

DIGITIMES Research觀察,Eureka Park的智慧家庭廠商來自全球各地,展現區域市場對智慧生活體驗有著不同期待。由於Eureka Park多以國家組團的集體參展,各國科技資源結合不同文化所發展的應用,可說是該展區智慧家庭展示的一大特色。

智慧家庭由IoT@home朝向AI@home

智慧家庭市場由於物聯網架構的導入而形成,初期較成功的應用多以單機呈現,例如飛利浦Hue的智慧燈泡、Nest的恆溫器等。近來發展快速的AI對智慧家庭逐漸重要,除帶來全新使用體驗,更創造具滾雪球效應的商業模式。

家用AI的導入先有Amazon Echo與隨後的Google Home帶來AI語音介面,方便用戶以自然語言聲控連網設備,提高使用便利性。近來機器視覺也加入智慧家庭生態圈,提供家用監視系統精準的人員辨識能力與意外預警,未來也將整合到門禁系統。而個資伴隨AI與大數據分析的需求,被大量匯集到雲端,令人感到不安,新一代智慧家庭廠商將更關注個資的安全性。

觀察Eureka Park各國展示,在IT的應用上基本上符合整體智慧家庭發展趨勢,包括創新的AI導入與採用邊緣運算架構來保護個人隱私。部分參展廠商甚至將IT以外的科學實現在智慧家庭的應用。

地主國展現IT堅強實力 各國展出凸顯文化特色並超越市場的地理疆界

美國身為地主國,展出陣容最大,展現出堅強IT實力與商業模式創新力。位於加州的Cherry Labs推出Cherry Home家用保全系統,超越現有家用監視器。其提供邊緣運算的人工智慧,兼顧隱私與發現異常的即時反應。Cherry Home除運用臉部辨識技術外,也透過偵測人體四肢長度與動作,來加強個人辨識,並判斷個人動作(例如跌倒)。其AI也展示在訊息的語意表達上,app發現異常後可以自然語言發送訊息給用戶。

另一家Boxlock展示一個整合Barcode掃描器與Wi-Fi模組的鎖頭。該公司規劃與電商合作,確保無人在家運送服務的貨品安全。運送人員利用鎖上的掃描器偵測包裹上的barcode,就可開鎖並把商品放到消費者的櫃子裡。內建Wi-Fi主用於更新金鑰(限制該組barcode的開啟次數或有效時間)。相較於讓貨運人員進入家裡,更令消費者安心。

位於賓州的Conservation Labs推出的H2Know智慧水表,將幫助家庭節約用水,智慧水表是附著在水管上的傳感設備,可感應水管的震動與水流聲音,再搭配數字科學來判斷不同的用水型態(例如洗衣服、沖馬桶)與用水習慣,藉此提供用水建議與偵測漏水,公司宣稱可幫家戶節省每年250美元的用水相關費用。

陣容媲美地主的法國,不少廠商展出兼顧提升生活品味與維護自然環境的居家智慧方案。其導入家庭的科技應用,並不限於IT。來自普羅旺斯-阿爾卑斯-蔚藍海岸區的Solable,展示的LaVie簡易生飲水系統獲得創新獎,該設備採紫外線殺菌,取代傳統過濾器飲水設備,主要基於環保考量。

另一個獲獎廠商Technoba開發的Qista,基於濕地與蚊子棲息的研究,開發出藉模仿人類呼吸,來誘使雌蚊靠近並被吸入的捕蚊設備。其家用方案售價990歐元,能在60公尺範圍提供無毒、天然的方式減少蚊子。Vaonis開發的Stellina為結合物聯網技術的家用天文望遠系統,利用手機app選擇想觀察的星團或特定大小的恆星,望遠鏡能夠自動對準,用戶再利用手機或平板螢幕共同欣賞。

歐洲另一個Eureka Park參展大國荷蘭,展示產品多相容於美國主流設備,顯示這類廠商市場策略多向美國靠攏。荷蘭較值得關注的廠商包括AthomTriggi。兩公司的產品都是以美國市場為使用環境,所支援的智慧家庭設備也都是來自美國市場。

Athom開發的Homeysmart home hub,這類產品在美國市場已相當多,但Athom以相容多種無線技術為優勢,包括Wi-FiZigbeeZ-WaveNFC、紅外線與藍牙等,外加433MHz868MHz頻段共8種,可支援較多家用設備。此外Athom表示放棄蒐集大數據,全然採本地端的設備控制,來避免用戶對隱私保障的疑慮。

亞洲主要參展國主要包括大陸、南韓與台灣,產品多偏向IT與本地市場需求的整合。深圳的Maxus利用超音波技術做成的短距離手勢操作技術,目前已應用在海爾的排油煙機。該公司表示超音波手勢操作介面,比影像辨識手勢操作的處理速度更快,原因在於後者所需處理的資料量較大。

另一家陸商Switchbot美其名為電燈開關(Switch)機器人(bot),實為在既有的電燈開關罩上具備無線模組的機械式組件,來用來遠距控制。無線模組接受雲端指令後產生機械動能,來按下開關按鈕。該公司認為29美元單價在大陸難被接受,因此開發的產品主要針對日本與美國的電燈開關規格。

南韓業者Growcheck推出的體重計,可採雷射偵測身高,並透過app記錄每日變化。另一個廠商BETO開發的產品用於訓練嬰兒睡眠。值得注意的是兩公司都是以大陸市場作為本國以外的主要目標市場。

科技部帶隊的32個台灣團隊中,智慧家庭相關廠商主要為世大智科,其開發的智慧床墊,特色在於採自行發展的泡棉感壓而非一般壓力感測器,才能在厚厚的床墊感測,又不會影響床墊舒適度,可在三段式下床動作的初期得知病患或長者即將下床,使看護人員預先留意。感壓地墊採模組化拼接,適用於各種房間。可根據每日的行走軌跡,預判是否有失智徵兆,讓家屬或養護中心可預作治療。

另一台灣廠商飛立威著眼於牆面的日照價值,開發用於吸收建築物側面太陽能的太陽能磚,其磚面可做成各種顏色,維持住所的美觀需求(一般太陽能模組因都是深黑色而影響採用意願)。該產品的太陽能模組位於磚面內部溝槽,磚面採導光膠將能源導向太陽能模組。不過由於太陽能磚受到建材認證時間較久影響,難立即成為獲利來源,該公司將相同概念開發太陽能防水供電盒,提供LPWAN(Low Power Wide Area Network)傳感模組使用。目前物聯網產業正值LPWAN商業化傳感模組布建,最擔心的因為電池壽命過短而頻繁更換電池,透過太陽能供電這類用電不高的LPWAN傳感模組,可大幅降低大範圍更換電池的人力成本。

[Home]


2018/01/18 1.3. CES 2018成另類自駕車展 AptivLyft合作自駕車獲高評價 [ 電子時報 蘇純儀、范仁志]

媒體評論認為,AptivLyft聯手推出的自駕車,最接近由真人駕駛開車的乘車體驗。

自駕車熱潮持續延燒,而CES 2018也在某程度上成了自駕車展,除了眾家業者爭相發布開發進展外,部分業者更在主展場拉斯維加斯會議中心附近提供自駕車試乘,MIT Technology Review針對車輛行進間的順暢程度、遇到障礙物的反應力等項目進行了評比。

首先,是交通運輸業者Keolis和自駕車製造商Navya聯手推出的小型自駕巴士,該巴士自201711月開始在拉斯維加斯的Fremont街上一段約0.5哩長的路線內為乘客提供接駁服務。這輛自駕巴士上有8個座位,並未配備駕駛座、方向盤或煞車踏板,隨車會有一名操作員,可在必要時透過觸控螢幕與控制器介入操控。

在該次的行車過程中,巴士不斷走走停停,搭乘起來會令人感到暈車不舒服,有時即使前方空無一物,車輛也會突然停下,據隨車操作員表示,因車上配備之光達(LiDAR)感測器偵測到放在道路上引導車流用的交通三角錐,使自駕車系統做出停車反應,但這類反應頻率過高,導致乘車體驗相當差。

其次是新創業者Phantom Auto所推出的自駕車,由於該公司認為,自駕車在某些時候還是會需要有受過訓練的真人駕駛介入操控,因此透過遠端進行操控來解決此問題。此次試乘所搭配之操作人員是位於加州山景城,透過遠端控制來操控遠在拉斯維加斯道路上的車,努力地在茫茫雨夜裡將車輛行駛於車水馬龍的街道上,通過了幾個對自駕車而言算是相當困難的障礙,最後平安抵達目的地。

但過程中幾度可明顯感受到操作員在試圖讓車穿越車陣時出現了猶豫,令試乘者捏了一把冷汗。

接下來,是自駕車技術公司Aptiv與行動叫車服務商Lyft攜手在本屆CES中提供的自駕車叫車服務,乘客可使用Lyft App從展場所在的拉斯維加斯會議中心叫車,前往多個目的地。在本次試乘體驗中,車輛不管是在車流中行進、變換車道、加速及減速等各種對路況的應對都掌控的相當得宜,堪稱最接近擁有真實駕駛員的體驗。

此外,過程中包括行車路線資訊、車輛轉入自駕模式等行車狀況,都會即時顯示在一觸控螢幕上或出現語音通知,這些額外的小細節可讓乘客在搭車時感覺更安心自在。

最後,MIT Technology Review編輯也造訪了加州Sunnyvale市,在當地試乘了搭載百度阿波羅平台的Lincoln MKZ混合動力車,過程中車輛一直維持著謹慎、保守的步調平順地行駛,沒有出現什麼驚險畫面,不過該地的車流或路上障礙物本來就比較少,因此無法得知在路況繁忙的交通情境中,是否還能繼續維持如此平穩的自駕能力。

鈷價2015年至今漲3倍 恐成電動車普及障礙

汽車業者急於推動電動車事業,世界最大汽車電池廠Panasonic設定電池成本從每kW超過200美元降到100美元以下,以利降價推廣;但日經新聞(Nikkei)網站報導,國際鈷價2015至今上漲超過3倍,甚至有行無市,從價位上與存量上威脅電動車普及。

據日經轉引倫敦市場交易行情,國際鈷價底觸底時曾達每磅10美元、約每公斤22美元水準;隨後因電動車需求鈷價開始成長,2017年初漲破每磅25美元後,漲勢仍不止,至豐田(Toyota)宣布與Panasonic合作案後,每磅交易價超過35美元,達2015年的3.5倍以上。

基本上,鈷的價格約佔鋰電池成本的10~20%,如果鈷價持續上漲,電池甚至還可能漲價。歐美與日本的鈷材料業者都表示,2017年份的庫存在12月初便已售盡,現在根本是有行無市狀態。

據美國地質調查所(USGS)估計,2016年全球鈷礦產量約12.3萬噸,全球需求9.6萬噸、發貨量9.55萬噸,庫存量大致有3萬噸,同年手機與汽車鋰電池的電極用鈷需求量約4.59萬噸,佔鈷的總用量近50%

一般的鈷訂單都是6~12的月的長期訂單,20162017年的差距不應太大;但2017年隨全球汽車大廠逐一公布電動車事業計劃後,鈷的短期訂單突然增加,這是鈷價快速成長與庫存用盡的主因,日經轉述不具名相關人士說法,其中有投機炒作成分。

日本市調機構富士經濟(Fuji Keizai)估計,電動車的鋰電池需求,會讓2021年電池鈷礦需求增為7.5萬噸,比2016年多出3萬噸,相當於庫存總量,但鈷的開採量則僅小幅增加到13萬噸,實際上有供不應求的可能。

而要增產鈷礦又有二個問題:一,鈷只是銅與鎳的副產物,銅鎳價格低迷減產,鈷產量難以大幅增加;二,全球鈷礦過半由剛果共和國供應,但當地童工成為人道問題,難以逼迫增產。如何解決鈷這個電極材料問題,將成為推廣電動車的重要因素。

[Home]


2018/01/18 1.4. 手機淪為CES跑龍套角色 2018年前途多舛 [ 電子時報 趙凱期、楊智家]

作為每年初全球科技產業鏈重頭大戲的CES展,在中間E字所代表的Electronic巧換為Technology後,各家科技廠拚了展現公司最新技術、解決方案及產品的動作,讓CES展確實與未來科技應用的接軌日益強烈。

2018年為例,各家科技業者三句不離人工智慧(AI),五句不離語音介面的說法,及左看AR/VR、右盯車用電子的動作,可以看出人工智慧、語音介面應用,配合AR/VR、半/全自動駕駛新品,確實將主導2018年新款消費性電子產品的發展。但全球消費性電子品牌大廠支字未提2018年新一代智慧型手機產品,讓智慧型手機產品只能孤零零的站在展台上,卻乏人問津的情形,不知是為了2月接下來的MWC展所預先珍藏,還是真的想不出更新的創新及應用,來賦予新一代智慧型手機全新的生命及更好的使用體驗,值得全球智慧型手機生態系統好好深思。

高通(Qualcomm)CES展中沒有再次覆誦方在201712月,因應驍龍(Snapdragon)晶片平台推出十週年時,所重量級推出的Snapdragon 845晶片平台的動作,反而不斷圍繞5G、人工智慧(AI)、智慧語音裝置、物聯網、AR/VR產品、車用電子,甚至連Always connected PC概念,講得還比智慧型手機更多樣、更大聲的情形;這可能與Snapdragon 845才上月已隆重宣傳過,接下來MWC又要重點宣傳,所以才暫時缺席CES展有關;而聯發科倍受期待的曦力(Helio)P系列新款晶片解決方案,也未如預期在CES展中先造勢的動作,似乎也是刻意押後到2月的MWC展中。展訊雖有藉由全新的智慧型手機晶片平台AR解決方案,在CES展中的AR/VR產品特區中佔據一小塊的席位,但宣傳力道也不如預期之大。

即使是全球手機品牌大廠也一樣,趁著CES展中發表新品搶目光的業者少之又少,更多的是智慧型手機新功能更新、外殼改樣、體驗精進的升級動作而已,哪怕蘋果(Apple)2017iPhone X新增不少全新的3D感測、無線充電、快速充電等新應用,但2018年上半Android陣營品牌手機廠卻已明顯不見過往的大幅跟進動作。

在強調未來科技及應用的CES展中,智慧型手機產品幾乎已搶不到發聲管道及亮相舞台後,欠缺新科技、找不到新應用、創造不出新商機的越來越顯而易見之難題,似乎已成為全球手機產業界短期難以解決的問題,也因此,智慧型手機在CES展中被邊緣化的現象,及從過往主角淪為配角,甚至再變成跑龍套角色的情形,似乎已難再阻擋。

在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2018年第1季幾乎全軍皆墨,從蘋果到Android陣營品牌手機廠似乎都沒有好臉色,訂單能見度更是每況愈下後,成長力道已逐年衰弱的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需求,在2018年所必需接受的消費者換機需求遞延,市場需求彈性減弱,創新應用難尋等考驗,恐將讓全球智慧型手機產業鏈短期飽嘗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的苦果。

CES對汽車科技重要性高過國際車展

歷年在國際級汽車大展如北美汽車大展、法蘭克福車展或洛杉磯車展等,各界多半聚焦在汽車的馬力、油耗、承重力等汽車傳統關注焦點,頂多稍微介紹一下新汽車科技功能。不過在2018年美國消費性電子大展(CES 2018)上由於全都聚焦在科技領域,因此各方在CES展的汽車觀展重點,均將放在哪些業者展出更先進、前衛、新穎的汽車科技概念上,甚至還二度開放在拉斯維加斯公開道路上進行自駕車技術展示。

汽車新概念展示在CES展約從2005年開始,當時全球主要汽車製造商都不太知道有CES展、似乎對CES展不太重視,但近幾年時間在科技與汽車產業界線趨於模糊下,如今幾乎各家車廠都爭相要在CES展現其最新汽車概念及科技,並在CES舉行主題演講,且相比過去幾年CES展仍主要著重在概念車的發表,2018CES展可見汽車科技展出重心轉向未來應用面向,從各家業者全新汽車最新技術概念展出情況看,充分彰顯出電動化及自駕化對汽車產業現在及未來的滲透擴散趨勢。

值得注意的是,大陸業者展出在本屆CES展不再只是配角角色,隨著大陸科技產業近年飛躍性發展,在許多新興科技領域已與美日韓業者正面交鋒,甚至引領全球科技發展方向,這在汽車科技領域同樣是如此。據統計,本屆CES展大陸企業參展數量佔整體參展企業家數3分之1強,展示的也都是相當先進的軟硬體技術,如百度發布的Apollo 2.0自駕車平台以及大陸電動車新創企業拜騰(Byton)展示的新概念車等,這似乎嗅得出大陸正借助CES向全球展現其消費性電子產品研發實力,要扭轉「中國製造」為「中國創造」形象的意味。

自駕、電動與新汽車科技融合智慧概念車成展場焦點

本屆CES展各家科技及汽車大廠汽車科技終端產品展出、發表部分,在自駕車及電動車方面,如大陸騰訊(Tencent)共同投資的大陸電動車新創企業拜騰(Byton),所展出的首款智慧概念新車「BYTON Concept」便獲得高度關注,號稱是裝上車輪的電腦,宣稱這款具備智能及直覺的車款將於2019年在全球上市,售價4.5萬美元起、續航力號稱可達近520公里。

這款智慧化汽車可透過臉部辨識來解鎖及適應駕駛,車室內一大特色為前排中控位置配有京東方研發生產的50吋大型車載曲面顯示全景顯示螢幕,可取代傳統中控設置,提供導航、駕駛監控、娛樂及乘客健康狀況等功能,並內建亞馬遜(Amazon) Alexa語音助理,可支援手勢交互、語音控制等,且有改善人工智慧(AI)功能。此外,拜騰這款電動概念車也支援5G無線連網技術。

拜騰這輛概念車的特色在於外型及車室內設計,外型上將先進電動概念導入,取消後視鏡配置,車身最前方不再以提供引擎散熱的網格設計,透過內建燈光變換來營造汽車專屬的獨特「表情」,並可作為車燈,車身也導入部分鏡頭感測器及臉部辨識技術,整體看得出要讓車身更顯科技感與未來感。

日本豐田汽車(Toyota)發布一款名為「e?Palette」的多功能自駕純電動概念車,能夠連續24小時運行,可提供行動叫車、食物販賣、商品運送及販售等移動商務服務,並將與馬自達(Mazda)、必勝客(Pizza Hut)、亞馬遜(Amazon)、滴滴出行以及Uber合作,攜手打造e?Palette及相關軟硬體支援,瞄準電子商務及物流商機,計劃2020年代初期於美國等地進行e?Palette可行性測試。

賓士(Mercedes-Benz)展出2017年法蘭克福車展曾展示的Smart Vision EQ ForTwo概念車款,具備自駕技術,徹底撤除人為駕駛所需方向盤、油門等零組件,僅搭載30kWh鋰電池即可續航300公里,採無需纜線的感應式充電技術,甚至可自行行駛至充電處完成充電。主副駕駛座完全無區別,坐在車內好比置身一休閒空間中。

大陸萬向集團收購的美國電動車製造商Fisker發表量產版電動車EMotion,宣稱續航力逾644公里、採用與樂金合作開發的鋰電池組,最大容量為145kWh,同時具備快充電技術,能在9分鐘提升200公里續航力,售價12.9萬美元起。為順應自駕潮流,內建有Quanergy光達,預計2019年正式投產後將成為標準配備。

南韓起亞汽車(Kia Motors)展出全新電動概念車「Niro EV Concept」,最大行駛距離為383公里,以及推出稱為「Beyond Autonomous Driving」的全新互動式系統;另展出全新概念座艙設計,採全新HMI人因工學介面系統,具備自駕技術以及導入對應5G的車載無線技術。

汽車氫燃料技術仍有部分廠商支持

賓士也展出該公司醞釀快兩年的氫燃料與鋰電池混合動力汽車GLC F-Cell,內建9,000kWh電池組可供行駛達50公里,並搭載兩個4公斤碳纖維儲氫罐,一次充飽只需3分鐘,可實現400~500公里續航力。

現代汽車(Hyundai)也宣布正與NVIDIA及英特爾(Intel)攜手發展現代汽車自有自駕技術,並將與Aurora結盟開發自駕系統。現代汽車也展出新一代氫燃料電池車「Nexo」,據悉續航里程可達805公里,並宣稱Nexo為最可靠的自駕平台。

卡車自駕、電動化逐漸受矚

自駕及電動化導入卡車應用部分,如大陸圖森公司展示其最新Level 4自駕卡車,預計2018年將在美國亞歷桑納州測試。圖森也在考慮與NVIDIA合作。

Paccar公司展示與Waymo合作開發的Level 4自駕卡車車頭Model 579Kenworth公司也展示氫燃料T680卡車車頭,設計用於短程及港口運輸,所搭載電動馬達擁有565匹馬力,屬於Class 8級卡車。

瑞典技術新創企業Einride則展出該公司打造的自駕貨車T-Pod,宣稱所搭載200kWh電池可提供約200公里續航里程,由於為自動駕駛、且具遙控操控功能,因此T-Pod沒有駕駛艙、造型獨特。

飛行車概念吸睛

飛行車概念方面,如英特爾(Intel)發表一款會飛的電動汽車「Volocopter 2X」,由德國業者Volocopter與英特爾合作開發,內建4IMU慣性運動單元、加速度感測器、陀螺儀、磁鋼測量感測器和壓力計,能在飛行過程中偵測週遭環境,支援自動駕駛也能人為操縱,能夠一次搭載兩名總重180公斤以內的乘客,採白色蜘蛛網式設計、材料為輕質纖維複合結構,並搭載18個旋翼裝置,機翼可折疊。

本屆CES展也持續有業者在會場提供自駕車叫車服務,如行動叫車業者LyftDelphi新分拆的連網自駕車公司Aptiv,於本屆CES提供載客自駕車行動叫車服務,其自駕平台所需光達(LiDAR)、攝影機等感測技術均內建於汽車金屬板內,藉此展示未來自駕交通運行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相較於各家車廠將自駕車布局放在技術本身,福特汽車(Ford)將重心放在發展自駕車所需的智慧城市環境網路打造上,此交通網路包含交通號誌、道路與人行道等城市基礎建設、共用服務等,將同步各類服務與功能,對複雜城市交通系統進行升級來滿足大數據的互聯,以創造更安全、高效的交通環境。

[Home]


2018/01/18 1.5. 英特爾CES 2018發布量子運算與類神經型態運算成果 [ 電子時報 鄭斐文]

英特爾於2018 CES國際消費電子展推出代號為「Tangle Lake」的49 qubit量子運算測試晶片。

英特爾於CES 2018國際消費電子展上,宣布在研究與開發未來運算技術方面的兩項重大里程碑,包括量子(quantum)與類神經型態(neuromorphic)運算,這兩大技術有十足潛力能協助業界、研究機構、以及社會,一起克服現今傳統電腦面臨的難題。

英特爾執行長科再奇(Brian Krzanich)在主題演說中宣布成功設計、製造、以及完成149 qubit的超導體量子測試晶片的出貨,並強調類神經型態運算的光明前景。

在推出17 qubit超導體測試晶片(superconducting test chip)短短兩個月後,英特爾迅速推出代號「Tangle Lake」這款49 qubit超導體量子測試晶片。Tangle Lake代表英特爾在開發一套完整的量子運算系統的目標上獲得許多進展;從架構到演算法,再到控制電子。完成49 qubit測試晶片著實為1項重大里程碑,它使研究人員能試驗與改進各種錯誤校正技巧,以及模擬各種運算問題。

科再奇在演說中預測量子運算將能解決現今許多嚴峻難題,而這些難題即便動用目前最強的超級電腦也得花上數月甚至數年的時間才能運算出解答,像是藥物開發、金融財務模型、以及氣象預測等。傳統電腦迄今無法解決的問題,解決之道就是目前還處於萌芽階段的量子運算。

英特爾副總裁暨實驗室執行總監Mike Mayberry表示,追求商業上可行的量子運算系統,是重要課題。英特爾估計業界要花57年才能解決技術層面的問題,必須達到100萬甚至更多的量子位元數才足以商品化。

英特爾除了投資開發超導體量子位元,還研究另1種名為spin qubits in silicon的技術。Spin qubit (譯名:自旋量子位元)擁有可擴充的優勢,因為它遠比超導體量子位元來得小。Spin qubit就像單電子電晶體,許多方面類似傳統電晶體,而且未來有可能用相似的製程做出成品。事實上,英特爾已運用12吋晶圓製程發明出一套spin qubit晶片的製程。

科再奇還展示英特爾研究類神經型態運算的成果;1種新的運算模式,仿效人腦運作的架構,能讓未來的人工智慧發揮更高的效能且更省電。英特爾實驗室已開發1款類神經型態研究晶片,代號為「Loihi」,內含模仿人腦基本運作方式的數位電路。Loihi能將訓練與推論整合在1顆晶片,目的是讓機器學習功能更加省電。科再奇強調這項研究的重要性,這項驚人的技術將擴大英特爾開發中的AI解決方案陣容。

類神經型態晶片最終能在各個持續發展的即時環境裡,用來處理真實世界的大量資料。舉例來說,這些晶片能用來打造更智慧的安全攝影機,以及智慧城市的基礎建設,或是用來和自駕車進行即時通訊。

[Home]


2018/01/18 2.1.1. 基本工資年調8% 商總:殺雞取卵 [ 工商時報 江俞庭]

副閣揆施俊吉周二釋出調漲基本工資救低薪的訊息,商總理事長賴正鎰昨指出,強制調漲只會造福外勞,卻大增僱主成本,是「殺雞取卵」,對台灣經濟與增加薪資無實質幫助,重申政府應將餅做大,讓薪資回歸市場機制決定。

只會造福外勞

為解決低薪,並實現總統蔡英文「年輕人起薪3萬元」的期許,施俊吉日前表態支持基本工資年調8%,賴正鎰對此強調,基本工資調漲本來就有固定協商機制,強制設定年調8%,恐讓物價進一步上揚,也會讓中小企業倒閉。

況且,目前本勞薪水多逾3萬元,尤其《勞基法》修法通過後,可領加班費,月薪更上看4~5萬元。

賴正鎰強調,若強行調漲,僱主負擔的勞健保費用,也會隨基本工資調漲而增加,對勞、資、政府3方都是壓力及成本。

[Home]


2018/01/18 3.1.1. Google搭橋 中小企輕鬆用AI [ 經濟日報 彭慧明]

科技大廠競逐雲端、人工智慧(AI)的企業市場,Google昨(17)日宣布推出雲端產品Google Cloud AutoML Vision,針對中小型企業或是零售、媒體、醫療等產業,降低企業進入機器學習、AI的門檻。

Google表示,初步以分析圖片為主,以簡單、彈性的機器學習服務,讓企業、開發者等客戶可以節省預算,在有限的資源下,做出企業專屬的圖像模式。

Google表示,初期企業可免費使用。對於電商、媒體娛樂等以圖像為主的事業,機器學習與精準行銷格外重要。例如小電商業者無力負擔AI所需的資料科學家、開發者、研究者,透過這項產品,可輕易建設自己的圖像學習系統。

企業可將圖片放上雲端工具,進行分類、標籤後,由雲端的專家系統協助運算與分析,加上使用者的數據,讓電商業者有新的分類,更精確了解用戶需求。

Google Cloud AutoML的技術是遷移學習(Transfer Learning),將訓練好的模型套用至新模型,幫助新的模型訓練,並提供數據標記、處理、自動建構客製化機器學習模型;全球有多家指標企業使用,如迪士尼(Disney)以此建構精準的圖像模型。

市場競爭 有利AI產業發展

oogle推出Google Cloud AutoML Vision產品,降低小企業使用機器學習和AI分析模式門檻。同樣以AI 模式做企業資料分析、精確行銷的Appier表示,AI市場很大,更多企業與產品投入,產業生態系會愈趨完整。

Appier首席資料科學家林軒田表示,在機器學習與AI領域,每個企業都針對擅長且值得切入的領域經營,市場競爭有利產業發展,企業投入AI是好事,產業生態系才會更完整。

Appier去年開發Appier Aixon平台,這是協助企業蒐集和分析用戶資料的商業智慧型工具。林軒田說,Appier打造容易使用的平台,讓更多企業有機會認識AI,進而使用AI解決商業問題。

國內電商、零售業者為能精確行銷,逐漸納入機器學習、AI服務,垂直電商創業家兄弟表示,去年下半年特地找資料分析師,利用AI技術判讀手中的數據資料,給予更精準的銷售產品建議,成效顯現,帶動去年下半年業績衝高。

[Home]


2018/01/18 3.1.2. 緯穎今年營收拚倍增 [ 經濟日報 蕭君暉]

緯創旗下緯穎(6669)今年營收力拚倍增,除增加新客戶外,原有客戶的業績狀況很好,今年不論是伺服器、儲存裝置或交換器等所有產品的成長性均很樂觀,因應強勁的接單需求,今年人力需求將增加30%40%

緯穎去年全年營收860億元,年增170%,因客戶強勁需求帶動,法人預估,緯穎今年全年營收將挑戰倍增。緯穎去年前三季稅後純益8.13億元,每股純益7.71元,全年每股純益將挑戰10元。

緯穎總經理洪麗甯昨(17)日表示,伺服器產品是以機櫃方式出貨,去年出貨1.4萬至1.5萬台,占營收比重99%;若是以產品來看,伺服器占營收比重約70%80%,儲存裝置約20%30%

緯穎主要客戶包括臉書、微軟與亞馬遜等。

洪麗甯說,由於客戶成長狀況很好,帶動緯穎今年需求旺盛,而且在全球前五大重量級客戶中,今年又新增一家,因此對今年展望相當樂觀。

為因應客戶訂單需求,她指出,今年人力需求將成長30%40%,由於緯潁擁有緯創集團的資源,因此很多東西可以委外製造,例如伺服器與儲存裝置等產品都外包給緯創。

至於英特爾新的伺服器晶片,是否會帶動換機潮,她說,新晶片去年中推出,經過這段時間的蘊釀後,會推動伺服器數量快速增長。至於英特爾晶片的瑕疵問題,她說,對出貨沒有影響,目前一半以上的問題已經解決。

[Home]


2018/01/18 3.1.3. 物聯網、人工智慧、語音介面上身 電視重掌家庭主導大權可期 [ 電子時報 趙凱期]

2018年全球品牌電視業者,似乎有強大企圖心要拿回智慧家庭世代主導權。

雖然這幾年全球電視市場需求的成長走勢已經萎靡很久,但從物聯網應用,到人工智慧商機,再到語音介面的興起,電視作為家庭客廳中的最大消費性電子產品,相關功能及應用屢見升級的態勢,配合畫質規格也一路從2K講到4K,現在甚至已看到8K未來的情形,全球品牌電視業者在2018年,打算集合無線連結、語音介面、人工智慧、臉部掃描等三千寵愛技術於一身的新世代電視產品,似乎有強大企圖心要拿回智慧家庭(Smart Home)世代主導權,這或將重新激起全球電視市場的千層浪,帶動終端需求最新一波的量增價揚行情,也讓聯發科、晨星、瑞昱及聯詠等台系電視晶片供應商對2018年出貨量成長表現,充滿信心。

其實全球電視市場1年平均仍有逾2.2億台的需求量能,尤其是每逢重大運動賽事年份,品牌大廠及通路業者的強力促銷動作,總會讓當年度的電視銷售量再好上一些,在2018年適逢世界盃足球賽將在614日於俄羅斯舉辦後,2018年上半全球電視市場銷售量其實不容小覷。此外,目前全球科技產業界所信服的智慧家庭概念中,電視不管是終端銷售數字、平均單價,及使用時間仍居於其他家電用品之首選,這讓電視作為智慧家庭應用中的最重要平台角色,幾乎已很難動搖,也因此,哪怕機上盒(STB)、電視盒、有線∕無線連結應用、智慧語音介面等新週邊商機及技術仍不斷推陳出新,但電視總正能夠好整以暇的等待最後歸於一統的時機點,顯示電視產品海納新技術、新應用及新功能的能力,仍是無人可敵。

也因此,雖然這10年來的行動裝置產品創新,總是明顯走在所有消費性電子產品之前,但電視本身在技術、應用上的畫世代革命動作也是不容小覷,尤其是電視本身的大尺寸面板技術不斷創新動作,及2K4K8K的持續升級策略,配合新生代的有線∕無線連結應用及最新的物聯網、雲端服務及智慧語音商機,作為過去比較像是傢俱類產品性格的電視,也在影像、聲音技術更領先達到全球科技產業界的先驅水準後,電視在物聯網、大數據、雲端服務、人工智慧世代演進的大題目中,似乎又重新找回三星電子(Samsung)、樂金(LG)、索尼(Sony)、夏普(Sharp)及大陸新興品牌大廠及終端消費者關愛的眼神,在電視產品技術升級及應用創新越來越有感下,2018年全球電視市場需求總量要想向上突破2.2億元關卡,其實已增加不少新的籌碼。

[Home]


2018/01/18 3.1.4. 全球資料中心需求夯 緯穎2018年業績持續暴衝 [ 電子時報 李立達]

緯穎總經理洪麗甯評估雲端客戶訂單需求強勁,後續營運前景樂觀。

白牌伺服器品牌廠緯穎總經理洪麗甯指出,資料上雲的趨勢不變,資料中心客戶訂單成長性強,對2018年營運不論伺服器或儲存器出貨,都很樂觀,因應市場訂單需求,緯穎也規劃擴編,計劃2018年增加3~4成人力,她透露,2018年將會再新增1家全球前5大的雲端服務客戶,目前已進入POC階段。

緯穎為緯創持股子公司,201711月掛牌上櫃,17日舉行臨時股東會,會中通過將辦理現金增資,委由董事會決定發行條件、股數與金額。此外,會中也進行董監改選,選出林憲銘、林福謙、洪麗甯及張順來擔任董事,並新增林保雍、曾垂紀及韓靜實3位獨立董事。

緯穎主攻大型資料中心客戶,近年成長驚人,2015年營收108.03億元,隔年激增193.8%,達317.4億元,2017年上半營收就達315.96億元,接近前1年全年營收規模,下半年成長72.22%,全年營收達860.13億元,較2016年大增172.22%

洪麗甯於股東會後受訪時表示,對2018年營運感到樂觀,不論伺服器或儲存器出貨,預估都會成長,然她未透露成長幅度。媒體詢問是否可用前1年營收成長幅度預估2018年,緯穎財務長陳昌偉指出,無法阻擋媒體自行揣測,然公司不予置評。

不過緯穎營收成長快速,毛利率卻從2015年的10.54%,至2016年降至5.39%。法人分析,此為緯穎從2016起伺服器大量出貨相關。洪麗甯指出,緯穎出貨以整機櫃為主,零組件佔比高,若下半年如市場預期,零組件價格下滑,對緯穎的壓力將會減輕。

緯穎以整機櫃(包括伺服器、儲存器與交換器)出貨為主,2017年出貨量為1.4~1.5萬台,對於競爭對手諸如廣達,強調自己發展3S(伺服器、儲存器與交換器),洪麗甯表示,緯穎將以伺服器及儲存器出貨為主,原本有意自行開發交換器,然如今已經暫停發展,而改以與夥伴合作。

洪麗甯指出,暫停自行發展交換器,主因雲端產業變化快速,考量未來技術,可能會有不同類型,比如處理器已有不同發展,現在的TOR(top of rack)交換器,也可能改變,其次是緯穎在交換器的發展較晚,且該市場規模不大,即使已有智邦等白牌交換器廠,然客戶仍多數指定品牌廠思科或Juniper的交換器。

洪麗甯進一步說明,白牌的路不好走,相較於伺服器,交換器更不易,以機櫃的成本來看,伺服器約佔60%,其次是儲存器的30%,交換器在成本佔比僅10%,客戶要從品牌廠更換至白牌廠的動能不強,除非像是Facebook等廠商,決心要走客製化的路,否則較少將供貨廠商,從品牌廠換至白牌交換器廠商。

此外,近期市場熱烈討論,資料中心因應龐大資料傳輸需求,100G網路交換器的滲透率將提高的說法,洪麗甯指出,目前100G滲透率有限,至多才10%,至於更高傳輸速度的400G網路交換器,市場也有人在談,她表示,2018年對採用高速傳輸的討論已越來越多。

近期英特爾處理器架構傳出設計瑕疵,洪麗甯表示,對出貨無影響。在事情被媒體報導前,英特爾已經找客戶與供應商溝通,在媒體大量報導前,已有50%以上的已經修改,品牌客戶也將解決方案放在網路上,提供客戶更新補救。她也預估,2018年英特爾新款伺服器處理器平台Purley引發的換機效應,將會增加。

至於市場看好5G,以及電信營運設備虛擬化商機,廣達已決定參加2018年的MWC展,洪麗甯表示,緯穎仍在密切觀察,針對電信營運設備虛擬化商機,她表示,5G之後誰受惠還是未知數,尤其近期網路服務業者入股電信營運商,未來誰主導還不知道,唯一確定的是,網路服務業者錢多,此也是緯穎最主要的客戶來源。

[Home]


2018/01/18 3.1.5. Google再出新招 雲端自動機器學習服務上市 [ 電子時報 王君毅、蕭菁菁]

Google正式發表雲端自動機器學習模型,更強調可自動依客戶需求提供客製化的雲端機器學習分析。

Google經過數年研究,繼在2016年推出雲端機器學習服務後,對應客戶人工智慧、機器學習的客製化分析需求,17Google正式發表雲端自動機器學習模型;Google表示,相較於既有的雲端機器學習服務,此次新版模型更強調可自動依客戶需求提供客製化的雲端機器學習分析,且此新服務發表後,即日起就會上線,另台灣地區也會同步推出服務。

Google表示,機器學習和人工智慧技術不僅是全球目前最夯的科技議題,更成為使用者、產業密切關注的發展焦點。企業該如何借重人工智慧與機器學習技術促成產業創新與發展,已成當前不可忽視的重要議題。

對應此需求,Google2016年時即推出雲端機器學習服務,企業體僅需在幾小時的時間內即可以TB級資料量建構機器學習模型,並可直接與Google雲端平台整合,擴充與建立相關人工智慧應用環境。

Google進一步表示,雲端機器學習是一款代管服務,可讓用戶建構機器學習模型,從而利用各類類型、規模資料量進行機器學習,支援GoogleTensorFlow、自動調整模型訓練功能的HyperTune等功能。並具備自動調整預測規模,唯一可擴充的分散式訓練基礎架構等特色,從而降低人工智慧的進入門檻,並協助企業、開發者能在人工智慧的發展中獲益。

而目前Google已藉由機器學習 API 將機器學習模型導入文字、語言、影音、圖像等領域,且迄今已有超過 1 萬名付費客戶使用。

為進一步擴大雲端機器學習的服務客群,Google17日正式發表新版雲端自動機器學習服務,讓使用者可以更簡單、彈性的方式使用機器學習服務。Google雲端研發負責人李佳指出,新版Google自動機器學習模型服務模型上線後,透過此工具應用,有利於降低企業導入機器學習與人工智慧應用技術的門檻,從而解決企業內部資源與技術不足等問題,使用者僅須把相關材料與資訊輸入,即可達到組織需要的目標。

此外,新版雲端自動機器學習服務除提供數據標記、處理、以及自動建構客製化機器學習模型等功能外,也能直接進行雲端模式比對(Prediction API)和雲端模式推論(Inference API),讓使用者可以建立出協同工作的整合方案。

Google強調,據統計,雖然人工智慧、機器學習當紅,但據統計,全球開發者總數大約有2,100 萬人,但全球的數據科學家僅約100 萬人左右,顯示多數企業企業、開發者仍面臨缺乏機器學習專家可進行資料整理、分析數據能力,也讓能善用人工智慧,甚至從中獲利的企業仍佔少數。

也因此,Google雲端自動機器學習模型推出後,透過 Google 完整的機器學習解決方案及遷移學習(Transfer Learning)技術,有利降低企業投入機器學習技術門檻,同時讓企業可因人工智慧技術導入而有更好的發展性出現。

因應AI搶奪人類工作衝擊 Google開線上課程培育人才

為了持續推動就業培訓,Google計畫開設新的線上教育課程,為從事資訊科技(IT)支援的專業人士提供認證,繼而協助他們就業。

彭博(Bloomberg)報導指出,Google開發人工智慧(AI)不遺餘力,迄今已投注數十億美元,但一般認為AI未來可能會搶奪人類勞工的工作。為了彌補人類工作流失的缺口,2017Google執行長Sundar Pichai宣布一項動員全公司的就業計畫,並且要在未來5年內捐助10億美元給相關非營利組織。

Google新的線上課程是與網路教育機構Coursera合作推出,主要是希望協助未經正式訓練的人們,或大學畢業生在大型企業找到IT工作。

Coursera執行長Jeff Maggioncalda表示,隨著科技演進,越來越多工作被改變或取代,企業必須為勞工創造更多的途徑,讓他們未來能夠投入高所得的新職業。Google表示,新的線上訓練的課程比照該公司內部培訓課程,未來將透過10億美元教育訓練基金,為1萬多名參與者提供資金援助。

[Home]


2018/01/18 3.1.6. HomePod上市之路:蘋果HomePod上市之路面臨挑戰 惟忠實果粉可望依舊買單 [ 電子時報 張傑、林姿君、張殷綺]

蘋果的智慧音響HomePod上市之路一波三折,但這應該不至於影響死忠果粉的入手意願。

蘋果(Apple)2017年末,宣布將智慧音響HomePod上市日期延至2018年第1季,讓那些想要在耶誕購物季搶購1台來嘗鮮的消費者為此大失所望,表面上這似乎使得蘋果在競爭激烈的智慧音響市場再度落人一截,但對於已經離不開蘋果產品獨特生態系的死忠果粉來說,HomePod的延後上市應該還是不會影響他們的購買意願。

根據市場研調機構Canalys預估,2018年全球智慧音響的出貨量將會達到5,630萬台,比2017年增加超過2,000萬台以上,成長速度遠超過這兩年也十分熱門的虛擬實境(VR)與擴增實境(AR)相關產品。看好智慧音響市場的未來前景,各家科技業者早已紛紛推出自己的品牌產品,其中亞馬遜(Amazon)Google更是攫取了大部分的市佔,也讓蘋果的HomePod在未上市之前便已面臨到相當艱難的市場挑戰。

儘管如此,日前蘋果資深副總裁Phil Schiller在接受採訪時卻強調,蘋果需要更多的時間來確保產品的一切都能夠正確無誤,顯示現階段蘋果似乎仍舊對此抱持好整以暇的態度,並且不想為了搶佔市場先機而犧牲產品品質,而這顯然也十分符合該公司長期以來的一貫行事風格。

當然,蘋果的HomePod還是有其難題需要面對。首先,根據蘋果在最近一次的全球開發者大會上所展示的HomePod原型品來看,外界仍舊無法得知這項產品究竟能夠提供哪些完整功能,唯一只能確認的是它的聲音表現讓人頗為驚豔,但光是憑藉優秀的音質顯然並不足以構成吸引消費者下手購買的誘因。

其次,雖然蘋果本身早已有了推出多年,技術上也漸趨成熟的語音虛擬助理Siri,不過和競爭對手Google開發的Google Assistant,以及亞馬遜旗下的Alexa比較起來,前者擁有十分強大的資訊搜尋能力,後者則已經建立了相對豐富的第三方支援生態系,這些都是蘋果在發展自己的智慧音響產品時明顯可見的劣勢。

在此種情況下,外界應該可以預期在HomePod裡面內建的語音助理,將不會與iPhoneiPad裡面的Siri一樣擁有全方位的控制功能,而是會比較聚焦在音樂播放與智慧家庭的自動化控制,考量到這也是大多數消費者使用智慧音響的主要用途,蘋果採取這樣的產品策略其實可以說是一項聰明的選擇。

無可諱言的是,蘋果旗下所有產品採取的封閉式系統,無疑會讓消費者在未來使用HomePod的時候面臨到與其他軟硬體之間的相容性限制,不過事實上對於死忠果粉來說,這似乎並不是一項足以令他們卻步的問題,過去Apple WatchApple TV的例子也可以證明,單純以死忠果粉做為產品的目標客群,事實上仍舊能夠達成不錯的的銷售成績。

從這個角度來看,或許蘋果決定延後HomePod上市日期的確是一項合理決策,畢竟只要產品的品質能夠符合、甚至超越死忠果粉的期待,多等一段時間也無須在意。

遞延上市又逢競爭升溫 加重HomePod壓力

HomePod面臨市場競爭升溫,蘋果要如何重新調整其定位是一大重點。

蘋果(Apple)首款智慧音響HomePod原本預計於201712月出貨,但後又遞延至2018年初,美國科技部落格9to5Mac主編Zac Hall分析,HomePod延遲出貨錯失年底購物季的良機,而且市面上也不乏新的同類產品崛起,更是加劇了當前的挑戰。

搭載Siri數位助理服務、售價349美元的HomePod原本相較於同類產品,價格就偏高、開放的第三方應用程式(App)有限且對第三方服務相容性較低,而今延遲出貨橫亙於前,後有新興競爭對手逼近,都再再考驗蘋果的因應能力。

智慧型音響大廠Sonos已推出搭載亞馬遜(Amazon)語音助理Alexa的首款智慧音響Sonos One,且在2018年也將能支援Google Assistant以及AirPlay 2。此外,Hall也表示,消費者或可將Sonos音響搭配任一款Echo系列產品,如購買249美元的Sonos Play:3無線音響搭配50美元的亞馬遜智慧家庭語音助理Echo Dot,這樣價格還比HomePod便宜50美元。

Hall認為,Sonos的優勢在於提供消費者不同價格的產品選項。如價格低於HomePod 150美元的Sonos One便可望吸引許多潛在消費者,且Sonos亦可支援播放Apple Music;尋求更高階產品的消費者,則可以考慮售價500美元的無線音響Sonos Play:5搭配Echo Dot。蘋果目前尚未有能與Play:5音質匹敵的產品。

Hall進一步指出,新的競爭再加上激烈價格戰,將會削弱HomePod的吸引力。亞馬遜在先前的耶誕購物季力促Echo系列產品,將Echo Dot售價從49美元降至29美元以刺激買氣,Hall自身也受到吸引而購買Echo Dot

不僅如此,Hall認為要等到HomePod發展出具有不同價位選項的完整產品陣容之日,還有非常漫長的路要走,畢竟由此次產品出貨推延便可見端倪。

Hall猜測,HomePod延遲出貨的主因應該是為完善AirPlay 2,而不是其他評論認為的提升Siri功能與品質或是加強HomePod的功能。

不過,Hall認為無論如何蘋果應要對外展現「誠意」,或許可以在實際出貨前略為調降價格,像是從349美元降至329美元或是299美元,雖然對於消費者來說差別並不是很大,但卻能向消費者傳達,蘋果的確了解到市場已有其他價格更誘人的產品選項。

即使不調整價格,蘋果也可以藉由其他方式凸顯HomePod的吸引力。蘋果可以強調HomePod易操作性,畢竟Echo的操作體驗並非那麼理想。此外,預期HomePod設定過程應該也會如AirPods般簡單,這點相較於Alexa為人詬病的App是一大優勢。

蘋果也可將自成一格的封閉生態系做為強化HomePod優勢的策略。Hall認為,蘋果可以強調此款智慧音響是唯一搭載Siri的產品,以Siri聲控為基礎,播放Apple Music以及控制各種智慧家電。Hall甚至認為,儘管目前HomePod支援的第三方App相當有限,但已習慣蘋果生態系的果粉並不會在意無法於HomePod透過Siri使用Spotify

最後,蘋果產品主打隱私性是另一大優勢。亞馬遜的每則語音互動都會存至網路以便用戶之後再播放,儘管需登入帳號才能聽到每則音檔,但私人對話被放在網上難免還是有安全疑慮。

Hall認為,HomePod要成功打入智慧家庭,蘋果就不能只把HomePod定位成是另一個能播放音樂的智慧音響而已,而是要找到新的行銷切入點,才能妥善因應市場上新興競爭對手所帶來的壓力。

HomePod受封閉生態系侷限 落後智慧家庭市場

各種智慧家庭裝置在2018年的消費性電子展(CES)中成為展場焦點,亞馬遜(Amazon)很早就切入智慧家庭也獲得成功,而以Alexa為基礎的裝置,也成為了各種家庭設備的控制中心,就連蘋果(Apple)一時之間也難望其項背。

MacWorld報導,蘋果在2011年推出Siri,當時讓許多人震驚,這項功能讓iPhone能夠聽見人的說話,甚至能瞭解我們說話的內容、並做出回應。

這一切就像科幻小說一樣,人人都能有數位個人助理,大家都能用語音控制Siri。但7年過去,實現這個想像的卻不是Siri,而是Alexa。對使用者而言,除非需要透過iPhone做什麼事,否則可以直接開口問Echo;在設定智慧家庭時,亞馬遜的解決方案也優於Google Assistant和蘋果的HomeKit

蘋果的智慧音響擁有非常好的音質,但在一般家庭裡,Echo仍是比較好的選擇,因為亞馬遜的硬體與軟體結合得相當出色。

HomePod的價格而言,消費者已經可以買一台Echo放在客廳、兩台Dots在小孩房間、自己的房間再放一台Spot。亞馬遜的行銷策略是讓Echo成為每個房間都有的智慧裝置,而蘋果則是把HomePod定位為具有出色音質的強大音響。

CES上出現了許多與HomeKit相容的酷炫裝置;但許多受重視的裝置,都強調其與亞馬遜Alexa相容。它們優先支援Alexa、其次是Google,最後才是蘋果。

Alexa現在還拓展到電腦、手機和汽車。除了已經有AndroidiOSApp之外,亞馬遜已經宣布進軍PC,可以讓使用者完全不用手進行操控。這幾乎取代了微軟(Microsoft) Cortana的功能。

蘋果勢必不會讓Siri跨出自己的生態系統,因此Siri只能侷限於蘋果本身的計畫。如果蘋果願意像亞馬遜或Google一樣,開放它們的AlexaGoogle Assistant,那麼蘋果使用者家裡也可能會安裝許多Siri裝置。但Siri本身並不是家庭助理,而是行動助理;蘋果在智慧家庭的著墨仍不多,因此製造商與消費者也會傾向選擇亞馬遜。

可以預期,在2019年的CES上,Alexa會更深地投入智慧家庭助理領域,而蘋果仍是在賣可以聲音控制的音響。HomePod對蘋果支持者而言是個好選擇,但對其他消費者而言,Alexa將成為家庭的管家,成為智慧家庭的一部分。

[Home]


2018/01/18 3.1.7. 2018年物聯網新趨勢六大預測 [ 電子時報 陳端武]

物聯網(IoT)和工業物聯網(IIoT)應用將在2018年爆發,企業將加速部署並將IoT技術整合到其產品、製程和工作流程中。CIOIoT2018年的部署情況,訪談IT領導人和行業專家,歸納出2018年的幾項大IoT趨勢。

CIO報導,市研機構Gartner預測,到2020年將有近20億台設備連線到IoTIoT產品和服務供應商營收將達逾3,000億美元。而2018年最值得關注的趨勢包括:

一、萬物互連

Hortonworks科技長Scott Gnau預測,2018年將是消費型IoT的一年,而其規模將比IIoT大一個量級。消費型IoT裝置將對人們的生活、工作和交流方式產生顯著影響。例如,佩帶連網血糖監測儀的糖尿病患者能將身體資訊發送給主治醫生及上傳到入口網站,而能更有效管理個人健康。

然而,Hitachi Vantar IoT產品和工程高級副總裁Rich Rogers仍看好工業應用,尤其是在工廠。Rogers表示,2018年將是IoT技術迅速加速工業工廠向軟體定義工廠轉型的一年。

IoT技術將開始實現自動化、編排和DevOps類型的操作。行動監控和工廠管理將日益全球化。IoT將能連結遍布世界各地的所有具數據洞察力的設施,以推動更好的業務決策。

在智慧企業中,IoT將連接全球供應鏈,實現普遍可見性、主動補充和預測性維護。而數據驅動的決策程序,將成為所有行業和日常生活的標準。

二、需要新的資料基礎設施

除了收集感測器數據,企業還要從這些數據中獲得可操作的見解,而這將需要新的資料基礎設施。WhereScape科技長Neil Barton表示,拜感測器技術進步及所收集的數據實現價值之賜,在現場利用IoT功能的企業數量將繼續快速成長。

Barton表示,試圖妥善應用這些數據的企業,將面臨結合各種格式的大量數據的複雜性。為充分利用這些數據以獲得可操作的見解,企業除了需要機器學習和深度學習等更有效分析數據的方法,還需要能更有效處理數據流的技術。

三、處理擴展到IoT邊緣

MapR Technologies首席應用程式設計師Ted Dunning預測,在2018年,數據結構將進一步延伸到設備旁,而在某些情況下,數據結構的線程可直接擴展到設備本身。而且需透過對分區和延遲的敏感度,來對IoT裝置進行分層。有些裝置毋須持續連網,而有些裝置就算幾毫秒的延遲也可能出現災難性後果。

霧運算平台新創FogHorn Systems科技長Sastry Malladi認為,IIoT的邊緣分析和邊緣智慧的勢頭將在2018年加速,幾乎每家知名硬體廠商都有強大的產品線來促進邊緣處理。因此,Maladi看到製造業等傳統產業已在擁抱邊緣分析,以推動新的營收來源、改善營運效率。

任何資產被數位連網化或使用棕地環境的行業,都可充分利用邊緣智慧的價值。頻寬通常有限的行業,如油氣、礦業、車隊和其他行業將真正從邊緣智慧中受益。而且,應用邊緣智慧技術的企業能從即時決策中獲益,並從大量的串流感測器數據中獲得見解。

四、ITOT將加強協作

IT和營運技術(OT)歷來是獨立的領域。但此情況在2018年可能會有所改變。IIoT的部署迫使IT團隊和OT團隊密切合作以取得成功。由於成功部署IIoT方案和計畫需要協作,ITOT兩大部門之間的差距將會縮小。而OT將影響2018IIoT應用程式的設計。

雲端方案供應商Cradlepoint業務發展副總裁Ken Hosac認為,OT團隊實際上將在2018年領導IIoT的發展。OT團隊在2018年部署的IoT項目將超過IT團隊。透過解決可能破壞IoT進展的安全問題,企業可望在未來幾年充分利用此革命性技術。

五、IoT面臨的安全挑戰

思科(Cisco)預測,到2020年,每小時將有100多萬個新連網裝置上線,導致攻擊面擴大,使IoT漏洞變得更重要而更危險。思科中東和非洲網路安全主管Scott Manson表示,為因應IoT面臨的安全挑戰,積極主動的動態安全方法和分層防禦策略是保護IoT裝置免受感染和攻擊的關鍵。

目前在實施具體IoT安全方案方面,各行業似乎採取觀望態度。 FogHorn SystemsMalladi認為這源於兩個新興趨勢,包括傳統IT安全供應商仍在重新定位其現有產品來解決IoT安全問題,以及許多新進入者正在開發針對堆疊中特定層的安全方案。

六、IoT將從試點計畫轉為商業價值

商業案例和投資回報對於未來一年IIoT的成功很重要。2017年是關於探索IIoT,並出現大量概念證明和試點計畫。此趨勢雖會持續到2018年,但將有更多企業將這種具商業價值的優勢技術推上檯面。

已因炒作而採用大數據方案的企業將評估IIoT合約,並進行部署以實現最終的投資回報率。隨著邊緣技術在提高業務價值方面的速度加快,採用率將呈指數級增長,以滿足不斷成長的IoT應用需求。

[Home]


2018/01/18 3.1.8. 2018年網路社群媒體值得關注的趨勢 [ 電子時報 劉世平]

多數網民覺得社群同儕的意見,比主流媒體網站說法更值得信賴。

當前許多企業都急欲了解網路使用者的偏好與行為,以幫助他們制定行銷策略,而社群媒體則是被一致公認最適合取得這類資訊的領域。

根據Tech Wire Asia報導,專門協助社群媒體行銷與管理的Hootsuite公司認為,全球社群媒體在2018年可能出現四大趨勢:

一、人工智慧(AI)應用變得更加熱門。Hootsuite指出,隨著客戶經驗愈來愈趨向個人化,任何品牌都不能再單單把消費者切割成不同的群體,而是要更進一步找出每位消費者的特質與差異。要想做到這一點,就必須仰賴人工智慧的幫助。

Hootsuite亞太區行銷負責人Roger Graham表示,舉例來說,目前一名消費者如果想要找家好的髮廊設計頭髮,多半會在Google上搜尋,不過人工智慧可以更進一步,預先判斷出其所偏好的髮型,然後據以建議適合的店,大幅減少耗在搜尋上的時間。而對企業來說,擁有這種人工智慧能力可以透過滿足個人化需求而助其增加品牌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地位。

Narrative Science所做的統計顯示,在受訪的全球企業當中,2016年起便開始人工智慧的佔38%,而此一比例預估到2018年將快速增至62%。另外市場研究公司Gartner則是估計,到2020年將有85%的企業客戶服務會是透過人工智慧來提供。

二、社群同儕影響力愈來愈大。社群網路2017年的一件大事乃是有大量的假新聞爆出,影響所及,不少網民開始對主流網站所提供的消息感到質疑。有鑑於此,Hootsuite認為這些主流網站的力量在2018年將會繼續走下坡,取而代之的是網民對小型社群的信任度上升,因為他們會覺得社群同儕的話,比主流媒體網站說法更值得信賴。

專門進行大眾信賴度調查的Edelman Trust Barometer2017年發現,全球當中有3分之2的受訪者表示,他們不信任所謂的主流機構,包括企業、政府、媒體甚至是非營利組織。

Graham表示,企業現在要認識到,社群網民對彼此之間的信賴度,更甚於他們對品牌的信賴,前者未來會是他們做購買決策的主要依據。

三、網路紅人影響力轉化為品牌優勢。過去一段時間,不少人致力成為網路紅人(簡稱網紅)而且因此名利雙收,有的網紅甚至享有數以百萬計的追隨人數。Hootsuite表示,企業應該抓住這股仍是方興未艾的趨勢,研究如何將這種網紅現象與自身行銷策略結合,因為透過他們,可以將自己想要傳達的品牌訊息快速傳遞出去給為數龐大的消費者。

四、衡量社群投資報酬率的方法。企業都知道社群媒體是行銷利器,但是他們多數到目前為止卻還不知道如何衡量對社群投資後到底取得了多少回報。Hootsuite的調查顯示,56%的受訪企業承認自己有這樣的困擾。

Graham承認,要想精確衡量確實很不容易。他建議企業應該首先要從全面掌握消費者的網路社群使用習慣和他們與別人之間的連結方式著手,如此才能避免瞎子摸象。

網路科技主宰日常生活 建立信任感成未來發展考驗

一旦網路科技不受信賴達到一定程度,必然將會遭到網民拋棄。

網路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如今也成為全球多數人生活中不可或缺。不過在這股熱潮背後,是否也存在隱憂?

一篇由Scientific American網站所刊登的專文指出,當前人人都在談數位化,網路更是在其中扮演著最重要角色。可是當眾人都在瘋網路、甚至不能一天沒有網路的此時,一股對網路科技的不信任感其實也在逐漸上升。換句話說,網路科技在持續演進的同時,也面臨著恐會失去愈來愈多人信賴的考驗。

文章表示,過去多年來網路個人資料遭竊或遭盜用的案件屢見不鮮,早已令不少人擔憂網路保護隱私的能力。而過去一陣子假新聞和假消息激增的情況,又更進一步衝擊網民對網路的信賴感。如今自動化和人工智慧(AI)儼然即將成為網路新世代的主流科技,而他們的共同特色是需要大量收集資料,可以想見會造成更多人的疑慮。

文章特別點名那些目前在網路科技方面享有高度優勢的企業,認為他們該為網路科技所受抨擊愈來愈多負起部分責任,因為他們現在主宰了很多人的日常生活,單是Facebook在全球每個月就有超過20億人使用。

很明顯地,這些重量級網路企業並不以現況為滿足,仍在不斷研發更新的網路科技,因為他們知道,全球仍有半數人口還未能連線上網,而且預估從2016年到2021年這段期間,全球網路使用者人數將會再增加150%

但是他們不應該忽略一件事,那就是上網人數增加並不代表每個人都信賴網路科技,相反地,如果一旦網路科技不受信賴達到一定程度,必然將會遭到網民拋棄,嘗到業績衰退的苦果。

文章指出,研究發現歐洲、北美、日北和南韓等已成熟網路市場對網路科技信賴度的要求,要比新興市場來得更高。前者的網民不像後者只集中在瀏覽少數幾個網站,而是經常會更換,某種程度可以解釋為當人們使用網路愈久,各種問題會造成他們的不信任感隨之上升。這也是為什麼Facebook在遭批散布假新聞後,預估其2018年必須增加45~60%的營運支出才能彌補信譽所受損失的主要原因。

文章強調,網路企業在埋頭研發新科技的同時,要知道網民也在觀察他們是否值得信賴,而如今社群力量如此強大,任何會導致他們可信賴度受損的行為,都可能會如燎原之火蔓延開來。

亞馬遜Alexa語音助理 可望進軍企業領域

由亞馬遜(Amazon)旗下產品Alexa領軍的智慧語音助理裝置市場,現在已可說進入了群雄爭霸的戰國時代,不過有分析認為,雖然這類產品主要是為讓消費者的生活更加便利而設計,但事實上企業也慢慢開始發現他們的好用之處。

根據Tech Wire Asia報導,大多數的科技產品向來都是以一般消費者為主要銷售對象,而當中只有少數能夠在企業界竄紅。到目前為止,從消費者領域跨入企業領域的最成功科技產品,大概要算是蘋果的iPad平板電腦,因為它不但能夠讓企業員工隨時隨地取得他們所需要的內部與外部資訊,還是對客戶進行銷售時的利器。

報導指出,消費者科技產品要能像iPad這樣受到許多企業青睞,必然要能夠符合企業的需求,而Alexa就具備這樣的特點。

例如,不少消費者都會用Alexa來提醒自己未來什麼時候該有什麼事要做,而這項功能對業務繁忙的企業來說更加有用。當想要安排小組會議時,只要詢問Alexa,就可以立即得知相關人員何時有空,然後由其來決定適當的會議時間。

Alexa還有其他非常適合企業會議之用的功能。除了可以做為多方影像會議舉行的平台之外,還可以紀錄會議內容然後發送給所有參加者,並提醒他們所被分派的任務。

簡單來說,企業不論在會議舉行前或舉行後的需求,都有辦法從Alexa得到滿足。報導認為,有鑑於此,不排除類似Alexa的語音助理裝置未來有一天會成為企業會議室當中的基本配備。

[Home]


2018/01/18 3.1.9. 谷歌建新海底電纜 加快雲端運算速度 [ 工商時報 陳穎芃]

谷歌周二宣布公司正在全球增建3條海底光纖電纜,預計明年完工後將讓谷歌雲端服務拓展到芬蘭及香港等5個新市場,以便拉近與亞馬遜及微軟的市占差距。

過去10年來谷歌為了提升自家網搜及雲端服務品質,已投資數百億美元在全球各地興建資料中心及海底電纜。這些基礎建設讓谷歌得以處理全球25%的網路流量,但谷歌目前在雲端運算市場仍落後亞馬遜及微軟。

往年谷歌推動的海底電纜計畫都是和電信業者或其他科技大廠合作,但這回谷歌為了超越對手決定打破慣例。

谷歌周二宣布的海底電纜興建案包括一條以法國科學家居禮夫人(Marie Curie)命名的光纖電纜,從洛杉磯到智利全長6,200英里,是全球第一條完全由谷歌出資打造的洲際海底光纖電纜。

谷歌雲端運算部門副總裁特雷諾(Ben Treynor)表示:「我相信這是目前連接到智利的最長海底電纜。」

谷歌正在興建的另一條海底電纜則是與臉書合作,預計從美國東岸經由愛爾蘭連接到丹麥,全長4,500英里。第三條代號「HK-G」的海底電纜則是連接香港與關島,全長2,400英里,途中銜接澳洲、東亞及北美其他海底電纜。

若將上述3條新電纜計算在內,明年起谷歌總計將有11條海底電纜支持雲端運算平台,也將讓谷歌雲端服務打入加拿大蒙特利爾、荷蘭、洛杉磯、芬蘭及香港等5個新的區域市場。

特雷諾坦言谷歌發展網路基礎建設投入的資本相當駭人,但考量到雲端運算市場的龐大商機,公司還是決定擴建海底電纜。

谷歌持續提升雲端運算速度也獲得不少企業用戶肯定。線上付款服務業者PayPal就因此在去年,將部分研發及測試系統移轉到谷歌雲端平台。

PayPal技術長席瓦南達(Sri Shivananda)表示,谷歌雲端處理速度快又穩,符合線上付款交易的需求。

[Home]


2018/01/18 3.1.10. 衝刺AI普及化 Google新服務 迪士尼也搶著用 [ 工商時報 劉季清]

AI時代來臨,除了科技大廠快速投入相關研發以外,不少中小型企業也開始引入AI、以圖轉型。不過,人工智慧話題近年來雖然炒得火熱,但對於未具備相關技術的企業,卻是不得其門而入。為了推動AI普及,Google昨(17)日宣布推出全新雲端人工智慧服務Cloud AutoML Vision,企業就算不具備AI專業,也能跨入人工智慧領域。目前如迪士尼、服飾品牌UrbanOutfitters等都已採用,普及之後,將可加速產業轉型AI的腳步。

Google雲端人工智慧與機器學習首席科學家李飛飛指出,AI為人類社會帶來許多好處,但門檻高,不少企業無力支付高昂的費用,是當前最大的問題。

李飛飛表示,Google Cloud AutoML目前全球開發者總數大約有2100萬名,但全球的數據科學家僅約100萬人,能善用人工智慧、甚至從中獲利的企業僅占少數 。此外,許多企業、開發者缺乏機器學習專家,也無法發展機器學習模型以建立個人化的解決方案 。

因此,這次GoogleCloud AutoML Vision,就是專為那些資源、技術不足的企業推出。企業只要提供數據,放上Cloud AutoML Vision之後,該平台即可提供數據標記、處理、以及自動建構客製化機器學習模型,此外,也能直接在 Google 雲端上進行雲端模式比對(Prediction API)和雲端模式推理(Inference API),讓使用者建立協同工作的整合方案 。

另外,因Cloud AutoML Vision使用者介面簡潔且圖像化,用戶也可上傳圖像、訓練並管理模型,或是直接在雲端上立刻建構或使用模型。Google表示,已藉由機器學習API將機器學習模型導入文字、語言、影音、圖像等領域,預計今年就可以看到更多不同的應用。

Google指出,目前企業可免費使用基本的遷移學習(Transfer Learning)技術來開發機器學習模型,以獲得最基本的解決方案。若要進一步客製化,則需要付費,如同使用其他的Google雲端方案一樣。未來Google也與各行各業緊密合作,包括健康醫療機構、保險、零售、金融、教育、農業等,讓不同領域的企業都可以快速轉型。

在實際應用的案例上,Google舉例,迪士尼已運用Google Cloud AutoML建構精準的圖像模型,將迪士尼的產品依據角色、產品種類及主流顏色等進行註解。此外,迪士尼的搜尋引擎也結合註解的功能,幫助消費者可以更快找到更相關、符合的產品,提升購物流程體驗。

服飾品牌UrbanOutfitters則透過該平台辨別更細微的產品特色,如花紋、服裝的頸部設計等,讓品牌可以更自動化地發現適合消費者商品。公益機構Zoological Society of London則藉由Cloud AutoML自動化的標籤,來分類大量動物照片,達到有效降低成本、擴大規模部署。

[Home]


2018/01/18 3.2.1.1. 高通保經營權 預告獲利爆發 [ 經濟日報 謝佳雯、林聰毅]

高通和博通的經營權之爭將於36日高通股東會見真章,為向股東信心喊話,高通發出公開信強調2019年度的獲利表現將會大幅優於市場預期,並將推出新的10億美元成本精簡計畫,同時解決現有的專利授權爭議。高通股價早盤漲0.72%

法人認為,高通和博通的經營權之爭,將會牽動高通的專利授權金營運模式走向,以及手機晶片訂價和是廠策略,影響和聯發科之間的競爭態勢。

手機晶片供應鏈認為,若是「雙通」合璧,在博通承諾取消專利授權金、成本附加至手機晶片的情況下,將對聯發科有利;但目前高通積極捍衛經營權,必須拿出業績說服股東,短期與聯發科間的戰火將會升溫。

高通將於36日舉行年度股東會,為了訴諸股東認同,高通於16日發出股東信向股東喊話,預告2019年度非依據國際公認會計原則(Non-GAAP)認列每股純益(EPS)將上看6.757.50美元,營收在350億至370億美元,優於分析師預期的營收235.9億美元、每股純益3.79美元。

高通表示,獲利成長來源主要來自持續強化高通CDMA技術集團表現,也會進行10萬美元成本精簡計畫,同時,專利授權費也會再次產生貢獻。業界解讀,高通的專利授權爭議或許獲得解決的契機。

另據路透報導,高通表示,若出價380億美元收購恩智浦案失敗,將買回庫藏股。這將是高通首次加碼買回庫藏股,做為收購恩智浦受挫的替代方案,因為這樁收購交易遭遇恩智浦股東的強烈反對。繼權投資人艾略特管理公司(Elliott Management)之後,恩智浦的另一大股東Ramius Advisors也加入反對行列。

此外,拜半導體產業榮景之賜,荷蘭晶片設備供應商艾斯摩爾(ASML)上季獲利優於預期,並看好今年展望。去年第4季獲利由一年前的5.24億歐元增至6.44億歐元,優於分析師預估的4.54億歐元。上季銷售為25.6億歐元,超越自家預測的21億歐元。這家全球最大光刻系統製造商並表示,今年第1季銷售將有22億歐元,在訂單大量湧入下,看好今年營運展望。

[Home]


2018/01/18 3.2.1.2. 博通再次出價若超過80美元 高通恐難以拒絕 [ 電子時報 蕭菁菁]

博通收購高通若將價碼提高到81美元或82美元,成功機率將升高。

博通(Broadcom)向高通(Qualcomm)提出1,300億美元的收購邀約,遭到後者以身價被低估為由斷然拒絕,雙方目前仍僵持不下,博通並未打退堂鼓,而是打算撤換高通董事來達成目的,屆時如果也把收購價碼提高,博通的勝算將頗大。

在博通宣布收購高通消息之前,其執行長Hock Tan才與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會面,並告知計畫把博通總部遷到美國,從媒體照片可看出兩人相談甚歡。

不過金融時報(FT)分析指出,一旦博通持續追求高通,乃至於成功迎娶這家主宰智慧型手機市場的晶片廠,後續可能引發一些爭議。

例如,原本對博通總部遷到美國的川普政府可能嚴陣以待,擔心博通掌握了主導半導體的優勢。而且,美國對大陸前進半導體產業相當敏感,多件收購計畫遭到監管單位封殺。

Hock Tan比較像是一個交易撮合者,向來以緊縮收購企業成本聞名,假使博通入主高通,難保他無會大砍後者每年高達60億美元的研發費用,如此將引發部分矽谷科技業者的擔憂,認為美國實力恐因此被削弱。

然而,基於高通收費模式令人反感,站在同一陣線的盟友屈指可數。也因此,即便高通不滿每股70美元的收購價格,博通如果決定發動銀彈攻勢,或許成功機率頗高。更何況,相較於博通宣布收購消息前一個月的高通股價,70美元已經溢價高達33%

Tan2015年率領安華高(Avago Technologies)收購博通時也是提供相同的溢價。不過,博通在高通處於多事之秋,股價疲弱不振時提收購案,必定會被認為是趁人之危,也因此,博通若要撼動高通董事會,勢必得提高收購價碼。知情人士透露,博通正有此打算。

提高收購價的作法通常行得通,先前已經有不少例子。例如2008InBev提出以65美元收購Anheuser-Busch,遭到拒絕後提出撤換董事計畫,後來雙方以70美元成交。2010Astellas Pharma提出在公開市場以52美元收購OSI Pharmaceuticals股票,之後提名新董事成員,最後將價碼提高至57.5美元成功收購。不過,也有失敗的例子,2010Air Products提出以60美元收購Airgas,除了撤換董事會成員之外,還將價碼提高至70美元,最後仍被拒絕。

至於什麼價位才可能讓高通點頭,根據Dealogic的統計,美國惡意購併交易價格平均溢價35%,所以博通起先提出的價碼算合理。另外,Dealogic的資料顯示,最終交易成功的收購價碼通常比原先高出17%

換算之下,博通最終可能將價格提高到82美元,這樣的方案可能會讓人難以拒絕,因為高通股價也只有在網路泡沫時期短暫觸及此價格。

根據Hock Tan慣有的作風,如此大幅度調整似乎可能性不高。最典型的是2016年成功以55億美元收購博科(Brocade),最後敲定的價格僅比原先的價格高出6%,相較之下,博通對高通對提出的「起價」慷慨許多。也因此,若Tan果真出價81美元或82美元,將是相當難能可貴,很難讓人不點頭同意。

[Home]


2018/01/18 3.2.1.3. Vivo將推出世界第一款螢幕掃描器智慧型手機 [ 電子時報 邱龍傑]

大陸手機一線大廠Vivo領先蘋果(Apple)和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率先推出搭載螢幕指紋掃描器的智慧型手機。但媒體在美國消費電子展(CES)上實際測試發現,容易操作但實用性並不高。

TechRadar報導,由於指紋掃描器內建於螢幕,因此手機正面無需使用實體Home鍵,代表Vivo手機在大螢幕上下方可保留細長的邊框,且手機背面也不需要掃描器,使得製造商在設計方面具有更大靈活性,不需要考慮數位閱讀器。

螢幕指紋掃描器還可以讓手機變得更薄,內建在螢幕中的指紋掃描器也非常適合手機的操作方式。Vivo智慧型手機使用一個光學指紋感測器,透過螺栓固定在手機OLED螢幕的背面,感測器由Synaptics提供,使用OLED面板發出的光線讀取手指並掃描指紋。

大多數手機使用電容式感測器作為指紋讀取器,電容式讀取器需要用戶手指產生的脈衝,光學感測器無法感知脈衝,但內置一個強大的反欺騙系統,確保讀取器不會被其他人模仿使用。

雖然技術可行,但實際測試後發現,與當前的智慧型手機指紋掃描器相比,Vivo智慧型手機的螢幕指紋掃描器的掃描和解鎖速度並不快,使用時必須在螢幕上暫時舉起手指,讓OLED面板照亮手指並進行驗證。整個驗證過程非常類似其他指紋設置過程,不同在於Vivo要求用戶將手指放在螢幕的圖標上,而不是物理感測器上,需要的時間也較長。

未來將有更多光學影像感測器內建在螢幕中,甚至整個螢幕都採用這種技術,讓用戶可以將手指放在螢幕上任何位置並讀取指紋。雖然現在全螢幕指紋掃描器在技術上做得到,但成本還太高,Synaptics表示還需要幾年時間才能降低成本和擴大規模,普遍搭載在智慧裝置當中。

而搭載螢幕指紋掃描器的Vivo智慧型手機將於2018年上半開始銷售,但確切市場尚待確認,定價目前也還不清楚,可能要價不菲。

[Home]


2018/01/18 3.3.1. 台積營運看旺 比特幣助攻 [ 經濟日報 葉亭均、簡永祥]

台積電法說會今(18)日登場,分析師看好台積電在高速運算(HPC)技術競爭力與業績成長爆發性,單是去年比特幣業務為台積電貢獻的營收便相當於一支新iPhone,預期加密貨幣有可能成為台積電今年更重要的成長動能,也將是今天法說會的焦點之一。

法人指出,四大動能將驅動台積電未來成長,依序為行動裝置、高速運算、自駕車,以及物聯網應用。隨著行動裝置市場走入高原期,高速運算將接棒扛起最重要的成長動能角色。台積電昨股價漲1.5元、收242元,外資提前押寶大買逾1.5萬張,不僅連三日買超,也是今年來買超量最大。

台積電認為,虛擬貨幣快速興起,帶動高速運算晶片強大需求,台積電晶圓代工需求成長快速,但應用在虛擬貨幣的高速運算晶片只是其中一環,未來還會有更多應用導入,包括無人機及自駕車、智慧製造等,可預期未來將成為台積電營運成長強大動能之一。

台積電一向不揭露個別晶片產品營收狀況,但曾在前次法說會透露,去年第3季來自比特幣等虛擬貨幣用的挖礦晶片,單季營收達3.5億至4億美元,占單季營收接近5%

盛博香港有限公司分析師馬克.李(Mark Li)表示:「蘋果出一支更高階的iPhone,對台積電新增的營收貢獻也不過接近如此,但蘋果要做很多產品變革和行銷,比特幣輕易就達到同樣效果。」

據了解,今年來自「比特大陸」(Bitmain)下單的挖礦晶片,高達10萬片之多,訂單來得又急又快,加上其他虛擬貨幣業者也擴大投片,讓台積電首季營收淡季不淡。

如同虛擬幣挖礦熱潮帶動輝達與超微設計的繪圖晶片賣到缺貨,彭博資訊報導,分析師估計全球九成「挖礦用」特殊應用晶片(ASIC)是由台積電生產,隨iPhone X出貨預料可能趨緩,加上中國智慧手機需求消退,加密貨幣挖礦晶片今年很可能占台積電多達10%的營收比重,成為成長最快速的領域。

雖然不少人擔心比特幣恐泡沫,里昂證券分析師侯明孝認為,台積電本身就很有投資價值,「如果挖礦需求明天就消失,應該不會影響它的投資展望,但需求好的話,公司可以賺更多」。

湯森路透調查:全球百大科技廠 台積躋身前十強

湯森路透(Thomson Reuters17日公布「全球百大科技領導企業」榜,軟體巨擘微軟奪冠,台積電排名第七,是唯一擠進前十大的台灣業者,台灣共有13家企業上榜,與日本並列入榜第二多的國家。

湯森路透評選出全球科技界中財務表現亮眼且組織健全的公司,在路透首度發表的這份榜單上,前六名為微軟、英特爾、思科、IBMGoogle母公司字母(Alphabet)、蘋果等美國科技大廠,台積電排第七。八至十名為德國思愛普(SAP)、美國德州儀器及愛爾蘭埃哲森。其餘入榜的90家企業並未排名,但包括全球電子商務龍頭亞馬遜,以及社群巨擘臉書都在名單內。

在這份名單上,45%企業總部位於美國,台灣與日本各有13家公司上榜,並列企業入榜第二多國家,接著為印度(共有五家)。南韓僅三家上榜,包括樂金電子、三星電子與SK海力士,中國也只有三家,包括聯想、騰訊與中興通訊。

湯森路透依據衡量八大指標的28個因素,評估各公司在財務、管理、投資人信心、風險與韌性、法規遵循、人民與社會責任、環境影響及聲譽等各方面表現,也追蹤技術創新的專利相關活動,並衡量新聞與特定社會媒體對企業的報導氛圍,以反映企業的公眾聲譽。此外,評選對象也限於年營收至少10億美元的科技企業。

集邦科技昨(17)日發布調查報告,指出中國大陸晶圓製造廠年底密集投產,估計到今年底,12吋晶圓製造月產能將逼近70萬片,年增高達42.2%,對晶圓代工、記憶體等產業的影響,風起雲湧,值得注意。

[Home]


2018/01/18 3.3.2. 大陸力挺京東方 面板雙虎皮繃緊 [ 經濟日報 李珣瑛、戴瑞芬]

大陸面板龍頭京東方宣布,官方豁免其原積欠的人民幣63億元(近新台幣300億元)貸款,凸顯大陸官方力挺面板業的決心,加上大陸龐大內需市場奧援,台灣群創、友達等面板廠將有硬仗要打。

有官方撐腰,京東方執行長陳炎順更誇下海口,未來三至五年,公司將保持營業額「每三年翻一番」的成長速度,從2016年的人民幣689億元成長到近人民幣3,000億元規模。其中,軟硬融合和服務收入,將從現今不到15%的比例,提高至40%。 五年內拓展100個以上物聯網領域細分市場,提供至少60億個物聯網智慧端為目標。

業界分析,大陸官方多年前也曾以龐大銀彈、投資獎勵、租稅優惠等方式力挺LED與太陽能等台灣過往曾重點發展的產業,大陸業者挾官方奧援,幾乎不用考量成本與折舊,大舉掀起殺價大戰,台廠無力招架而陷入低潮。

法人認為,面板相較LED與太陽能,更是高投資、景氣循環波動大的產業,京東方獲官方奧援,群創、友達壓力不小。

京東方公告,福州城投京東方投資有限公司、福州城建投資集團、福州市人民政府,共同簽署「福州第8.5代新型半導體顯示器件生產線專案投資框架協定之債務豁免協定」,豁免京東方用於項目建設的貸款。

面板業資深人士分析,大陸面板廠近年得以快速崛起,主要來自官方政策性補貼;台系面板廠相對缺乏資金運用彈性。

舉例來說,京東方若投資1,000萬元,僅需15%的自備款;其餘50%資金有地方政府補助;銀行則出資35%。相較之下,台灣廠商得自行籌措資金,景氣好時還能多少向銀行融資或發債,若景氣不好,籌資非常困難。

雙虎突圍 經營策略轉彎

面對陸、韓兩地均挾政府資源打世界盃,面板雙虎以經營策略取勝。群創打造智慧製造平台,以更多新技術與新應用突圍;友達執行智慧投資原則,確保獲利。

大陸將陸續開出四到六座10.5代面板廠,還有為數不少的8.5代廠,以及如雨後春筍般的AMOLED廠。反觀台灣面板雙虎,最高世代面板廠友達為8.5代,群創是8.6代。

儘管台灣並沒有最先進的面板廠房與產能,雙虎均表明,不再興建10.5代廠,而是要靠其他經營策略取勝。原因無它:在台建10.5代面板廠,將不具競爭力。賠錢的生意,自然沒人做。

群創董事長暨執行長王志超去年就公開宣布,啟動「新群創模式」,2017為「TV整機元年」,群創將不再只是面板廠,而是智慧製造平台,開發更多創新技術。群創TV整機今年可望達600萬台出貨目標,三年達到年出貨千萬台的規模。

分析群創不再投資建新面板廠,而是選擇投入整機市場。不難發現,這是從鴻海集團整體資源分配的思維,夏普將在大陸廣州及美國各建一座10.5代廠,未來群創不愁大尺寸面板來源。群創選擇轉型成為具備系統整合能力的智慧平台,運用鴻海集團龐大出海口,開啟新群創模式的整機元年。

友達董事長彭?浪表示,台灣面板產業面對的是「國家競爭」,大陸與南韓都是官方補助出錢蓋廠,友達是民營企業,沒有國家資源奧援,面對國家這麼強大的對手,沒有政府保護的友達,一定要執行智慧投資策略,才能戰勝對手,持續在全球面板產業保持競爭力。他分析,10.5代廠每投資1元,只能回收0.30.4元,是價值很低的投資;台廠沒有條件與陸廠或韓廠競爭拚建廠。

[Home]


2018/01/18 3.3.3. 鴻海補選獨董 內定王國城 [ 經濟日報 尹慧中、李至和]

鴻海預定131日召開臨時股東會,開會通知昨(17)日陸續向股東發放。鴻海臨時股東會將補選一席獨立董事,目前候選人為前麗嬰房董事長王國城,市場傳出,鴻海將借重專家經驗,強化集團大陸與東南亞通路、品牌行銷領域布局。

鴻海臨時股東會預定討論子公司富士康工業互聯網(FII)申請A股上市,也將補選獨立董事。由於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倚重獨董在生醫與新創投資、機器人等領域建言,協助集團發展,此次新獨立董事人選浮上檯面,成為市場話題。

目前鴻海有兩位獨立董事,分別是創新工場董事長兼執行長李開復、國光生物科技公司董事長詹啟賢。原本還有一席獨立董事是台大資訊工程學系與電機工程學系特聘教授傅立成,由於教學工作繁忙,已在去年1018日辭任。

據了解,王國城擁有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學歷,曾任麗嬰房總經理與董事長等職務,歷任南僑集團行銷經理、香港利豐集團子公司台灣行銷主管、創源公司監察人等。

業界解讀,鴻海引進王國城擔任獨立董事,主要是看準擁有跨國行銷布局的經驗,擔任獨立董事可對公司在重大決策上提出專業建議,尤其是鴻海集團在一條龍服務並深化終端布局上,市場行銷需要借重專業人才的建言。

業界認為,王國城過去在協助麗嬰房打下天下、品牌發展時扮演重要推手,在少子化之際,仍穩固麗嬰房的兩岸通路營運發展,品牌經營的想法也符合鴻海集團未來需要,因此成為鴻海獨董的內定人選。

另一方面,業界認為,鴻海除了借重王國城在大陸通路與品牌國際化行銷專才,由於他也擔任生技醫療公司的獨董,在醫材人脈方面也讓外界增添想像空間。

王國城跨業歷練 底子夠硬

鴻海將補選獨立董事,前麗嬰房董事長王國城是候選人。王國城昨(17)日證實,確實是候選人,但相關資訊以公司發言為主,目前無法回應。

王國城是前麗嬰房董事長,在食品、零售業資歷豐沛,曾在南僑集團、摩卡食品歷練,後來進入香港英之傑行銷公司,從行銷經理做起,1998年利豐集團併購英之傑台灣分公司後,王國城主導台灣銷售與行銷業務。

王國城在2000年時被延攬加入國內最大連鎖嬰童品牌麗嬰房擔任總經理,憑藉著多年在流通業累積的經驗,全力發展國內市場,更在2015年接任董事長,但他在2016年股東會前閃辭,退出麗嬰房。

王國城表示,目前未擔任麗嬰房顧問,是全面退出,現在除是鴻海獨立董事候選人外,也擔任瀚宇博德、雃博兩家公司的獨立董事。

王國城在擔任麗嬰房總經理期間,積極參與台灣連鎖暨加盟協會會務,在商界累積扎實人脈,業界人士觀察,他的EQ很好,說話慢條斯理,但他堅持的原則不會輕易讓步,是很有特色的專業經理人。

王國城擔任獨董的兩家公司中,瀚宇博德是印刷電路板公司,雃博是醫材公司,鴻海更是國際舉足輕重的科技大廠,能夠躋身這些上市公司的獨董,除過去在市場上磨練的硬實力,也可看出他為人處事累積的軟實力。

[Home]


2018/01/18 3.3.4. 外媒爆料血汗工廠 可成駁斥 [ 經濟日報 陳昱翔、尹慧中、蕭君暉、劉芳妙]

外電報導,蘋果iPhone機殼供應商可成位於中國大陸江蘇宿遷廠的工作環境「相當惡劣」,違反蘋果14項供應鏈責任規定。可成高層相當震怒,昨(17)日凌晨發布聲明稿嚴正否認,強調絕非事實,公司向來遵守蘋果的供應商行為準則。

外電報導,國際組織「中國勞工觀察」(CLW)公布的調查報告中,以「蘋果企業社會責任不合格」為題,點名機殼廠可成宿遷廠不僅汙染環境,且工作環境對員工有害,違反多項供應鏈責任規定,其中噪音、汙染、勞工職業健康與安全等四大項都有「重大問題」。

CLW調查,可成員工須站著進行切片與打磨iPhone機殼,且長達10小時,處理有毒化學品也未帶保護手套及面罩,產線噪音高達80分貝以上,向可成要求給耳塞,被推說已經沒有了,砲轟可成是血汗工廠。

針對CLW的指控,可成回應指出,公司非常關注環保與勞工相關議題,並一直遵守蘋果的供應商行為準則,而且每年持續精進。此次「外部」提出的幾項問題,可成內部已展開全面與完整的審查,並確實遵守所有法律規定或供應商行為準則,也確認有關環保、勞工、安全、訓練等方面指控均非事實。

可成指出,宿遷子公司去年才被江蘇省人民政府評定為「環保信用評價綠色企業」、「綠色企業」,為五大等級中之最佳評等,是少數獲此殊榮肯定的企業。此外,公司也訂下今年底前蘋果所有產品線採用100%再生能源的積極目標。

可成說,公司將在現有廠區旁購置新土地,新宿舍預定明年啟用,現有宿舍也符合當地標準,未來仍會持續精進員工的居住環境。

據了解,蘋果曾派專人前往調查可成廠區狀況,並訪談約150人,調查小組並未發現違反標準的任何證據。

可成昨天股價受此事件影響,開盤旋即跳空下殺,盤中跌幅一度逾2%,終場下跌6.5元、收331.5元。

吃喝玩樂全都設想到了…和碩陸廠環境比照竹科

蘋概股是市場關注焦點,勞工問題也成為外界放大檢視的目標。鴻海以雲端科技加上人性關懷,打造員工健康照護計畫,每年提供體檢服務;大立光新廠上季啟用後,設置近600坪員工休息空間,駁斥血汗工廠的汙名。

和碩上海廠先前也爆勞工爭議,董事長童子賢當時表示,和碩在大陸的勞動條件比照台灣竹科,「甚至更高」,勞權組織經常為了增加發言分量,似有捕風捉影之嫌。

童子賢認為,和碩在大陸的勞動條件可排進前五大,在工作、生活、娛樂等方面都很用心,如為讓東北員工吃得習慣,員工餐廳用米特地從東北運來,還設有上百個網咖供員工休閒。

大立光新廠投產後,持續擴大招募新血,惟基層作業員人力缺口始終無法紓解,加上員工只能在走廊上休息,遭網民酸為血汗工廠。大立光執行長林恩平日前表示,新廠區設置近600坪休閒空間,但因廠區內不能使用手機,休息時間員工為使用手機,都會到廠外休息。

鴻海集團近年持續改善工作職場,在最新年度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中強調,目標以雲端科技加上人性關懷打造員工健康照護計畫。



[Home]


2018/01/18 3.3.5. 京東方獲人民幣63億元債務豁免 台廠:不公平競賽 [ 電子時報 郭靜蓉]

京東方面板產能快速成長,圖為京東方全球首座10.5代廠投產儀式。

大陸面板廠京東方日前與福州市政府、福州城市建設投資集團及福州城投京東方投資簽署相關債務豁免協議。鑒於福州8.5代面板廠已量產,且良率達到較高水平,經協議各方確認,同意豁免京東方用於該項目建設的貸款合計人民幣63億元。

京東方與福州市政府、福州城市建設投資集團在20154月簽署投資協議,三方共同在福州市投資建設8.5代面板廠,截至目前為止,福州城投京東方投資及福州城市建設投資集團作為福州市政府指定的投資平台,向京東方提供的資金累計已超過人民幣63億元。

京東方指出,這次債務豁免符合大陸政府補助特徵,屬於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應當確認為遞延收益,並在相關資產使用壽命內平均分配,計入當期損益。該事項將對公司經營業績產生影響,預計2018年該事項將產生收益約人民幣9億元。

近來大尺寸面板價格日益滑落,雖然台系面板廠還不至於虧損,但獲利減少已是難以避免的境遇,對於京東方獲得人民幣63億元的貸款豁免,台系面板廠莫不投以「羨慕」的眼光,但卻也不免抱怨這是一種「不公平的競賽」,因為台灣業者非但不可能得到貸款豁免,連欠銀行的利息償還也絲毫不能減少。

然而,縱使抱怨也無太大的幫助,因為現實的大環境情況就是如此,大陸面板廠背後有政府補助與貸款豁免的撐腰,面板廠一座接著一座蓋,台系面板業者早有體悟,也早早做出應對,無論群創或是友達都往差異化方向前進,並發展高值化產品,希望能夠掌握更多的獲利進帳。

京東方是全球擴充面板產能最積極的業者,在LCD領域,京東方位於合肥的全球首座10.5代廠已於201712月投產;在OLED領域,京東方成都6代可撓式AMOLED生產線已於20175月投產,並在201710月量產出貨;同時,位於綿陽的6代可撓式AMOLED面板廠也已開工建設。

由於京東方積極擴產,其市場佔有率也快速提升,以2017年大尺寸TFT面板出貨佔比來說,南韓的樂金顯示器(LG Display)市佔率為21%,京東方則以20.7%位居全球第2大,且步步進逼樂金顯示器,與2016年相比,京東方2017年的大尺寸TFT面板出貨年成長率達2%

就全球大尺寸LCD面板產能比重發展動向來看,DIGITIMES Research預估,大陸地區產能(含南韓及鴻海集團相關廠商在陸設廠)比重於2017年達34.2%,首度躍居全球第一,預估在大陸眾多8.5代以上新生產線投入量產後,2020年可達49.9%2022年將達53.6%

若以單一廠商產能比較,2022年全球大尺寸LCD產能排名依序將是鴻海(包括群創、夏普產能及預計在大陸與美國興建的兩座10.5代廠)、京東方、三星顯示器(Samsung Display)、樂金顯示器,其中,樂金顯示器微幅落後三星顯示器的主因是,樂金顯示器南韓8.5代以上LCD產能部分將轉產OLED TV面板。

[Home]


2018/01/18 3.3.6. 大立光、佳世達另闢戰場 跨足醫療領域 [ 電子時報 黃詩閔]

大立光持續跨足醫療產業,今年在醫療產業醞釀發動一波波新攻勢。

全球光學龍頭大廠大立光、佳世達另闢戰場,跨足醫療領域。大立光除了鞏固智慧型手機鏡頭龍頭供應商地位外,也持續延伸觸角,轉投資事業包括醫材公司大立雲康、隱型眼鏡自有品牌星歐光學,若發展順利,可望帶來新一波成長動能與新的成長沃土。

大立光執行長林恩平表示,大立雲康2018年將持續拓展市場版圖,旗下主打偵測睡眠呼吸中止症功能的動態心電記錄儀(ECG),現階段在大陸市場持續拉高能見度,已順利打入約100多家大陸醫院。

據悉,大立雲康旗下偵測睡眠呼吸終止症的動態心電記錄儀,與當前一般醫療院所所使用的偵測睡眠呼吸終止症儀器相較,不需在用戶身上配備數十條線路偵測睡眠狀況,讓用戶能夠在更輕鬆自在的狀態下檢視睡眠品質,也較一般睡眠App更為精確。

大立光集團共投資大立雲康約3億元,佔大立雲康股份超過40%,大立雲康旗下應用於偵測睡眠呼吸終止症的動態心電記錄儀,已順利取得美國FDA核准函,2017年也取得大陸市場南京上市許可證,現在已獲大陸100多家醫院採用,在大陸市場大立雲康寫下不錯的成績,逐漸站穩腳步,至於台灣市場方面,預計2018年年中很有機會在台灣取得上市許可證,取得後全力衝刺台灣市場版圖,火力全開推廣醫療產品。

另一方面,由於星歐光學強攻隱形眼鏡市場有成,回顧2017年,星歐光學在全台灣門市通路已拉高至1,800家以上,銷售通路方面,除了台北、台中3家直營通路外,星歐光學也藉由攜手經銷商,讓星歐光學隱形眼鏡在台灣打開市場,販售通路更為全面。星歐光學旗下隱形眼鏡主打平民化價格、高性價比的商業模式,也讓隱形眼鏡市場價格戰提前引爆。展望今年,星歐光學預計將增加矽水膠新品,隨著新品相繼面市,星歐光學旗下產品線逐漸軍容壯盛,今年也將全力反擊其他隱形眼鏡競爭對手。

回顧2017年,星歐光學在隱形眼鏡市場操作策略愈來愈靈活,使得星歐光學去年虧損幅度已逐漸收斂,放眼未來,林恩平也期許,今年星歐光學能夠在通路數目、經濟規模、營運成績等方面均更上一層樓,希望今年能儘快賺錢。

另一方面,佳世達董事長兼總經理陳其宏多次強調,伴隨全球製造業持續發展,供應鏈生態已發生重大變革,台灣產業鏈業者難以自外於典範轉移的趨勢潮流,在產業典範轉移的過程中,伴隨台灣、大陸兩地勞力成本的顯著差異,少樣多量的代工訂單自然而然會轉移到大陸,不過,台灣產業鏈業者中蘊含許多隱形冠軍,對應當前市場變局,台灣產業鏈業者要合組國家隊,佳世達則會扮演航空母艦的角色,整合更多台灣產業鏈隱形冠軍,創造雙贏的局面。

陳其宏認為,伴隨台灣產業鏈業者持續面臨典範轉移的衝擊及影響,台灣代工產業會持續面臨大陸代工業者的排擠效應,近年來佳世達也持續調整體質、產品策略及市場策略,聚焦於高毛利率的新生意,如醫療商機、智慧解決方案等,為佳世達帶來新的成長希望。

值得一提的是,佳世達深耕醫療戰局已久,布局範疇涵蓋超音波、洗腎系統、牙科、醫用耗材、手術設備、醫療院所等領域,為當前台灣市場中布局醫療產業最廣的業者,展望未來,佳世達期許醫療市場年年都可寫下約2位數成長,並成為台灣產業的領頭羊,組成醫療大聯盟,力闢經濟規模至300~400億,儲備實力與能量看齊海外競爭對手,打一場國際化戰爭。

[Home]


2018/01/18 3.3.7. 10年首見 鴻海召開股東臨時會 [ 蘋果日報 楊喻斐]

鴻海(23172018年第1次股東臨時會開會通知書正式發出,於131日召開,這是鴻海近10年來首度召開臨時會,主要討論子公司富士康工業互聯網公司(FII)申請在上海證交所A股上市案。另外,股臨會中也將補選1席獨立董事,候選人為麗嬰房前董事長王國城。

鴻海正式寄出股東臨時會開會通知書,通知書上說明4項會議內容,包含富士康工業互聯網將申請上海A股掛牌、補選1席獨立董事、解除董事競業禁止之限制案以及臨時動議,由於原獨立董事傅立成去年請辭,因此需要進行補選。

補選1席獨立董事

候選人為王國城目前擔任瀚宇博德與雃博獨立董事,未來會為鴻海帶來甚麼樣的助益,值得關注。

中國雲端快速成長

另外,在關於FII上市目的,鴻海表示,為因應中國內地網路通訊以及雲端運算市場的快速成長,因此整合網通、雲端運算等相關製造公司以及業務至子公司富士康工業互聯網公司(簡稱,富士康公司),並擬向中國證監會申請首次公開發行人民普通股股票(A股),並向上海證交所申請富士康公司上市交易。

鴻海強調,富士康公司募資資金到位之後,可以提升以及改造現有的生產線,以提高業務競爭力,並購置先進的研發測試設備,引進優秀研發人才,增強公司自主創新能力,為集團帶來新的營收與利潤增長點。

同時,A股成功上市,亦將為集團搭建獨立的融資平台,為公司未來營運資金、資本支出提供更有效率的融資環境。

鴻海表示,富士康公司仍為鴻海旗下重要子公司,不影響鴻海母公司於台灣繼續上市。

富士康工業互聯網小檔案

英文名稱:Foxconn Industrial Internet Co., Ltd.FII

成立時間:201536

資本額:177.25億元人民幣,鴻海持股85%

經理人:董事長毛渝南、總經理鄭弘孟

預計掛牌地點:中國上海A

發行新股股數:佔發行後總股本10%

主要業務:通信網路、雲計算、精密刀具、工業互聯網、機器人等解決方案

資料來源:公司網站、《蘋果》採訪整理

[Home]


2018/01/18 3.3.8. 製造業產值 今年上看19 [ 工商時報 陳碧芬]

工研院產業經濟與趨勢研究中心(IEK17日調升2018年台灣製造業產值成長率0.24個百分點至3.49%,製造業和四大製造業別產能利用率均維持在高水準,估測化學工業今年出口利多更大,全年製造業總產值可望達到18.93兆元。

■ 化學工業成長最強勁

工研院IEK主任蘇孟宗表示,2017年台灣出口成長年增率13%,創下2011年以來最大增幅,今年外銷市場表現審慎樂觀,在基期墊高影響下,出口成長力道將回復常態水準,且儘管製造業環境近年艱困,今年產值還能上修,這是好的消息,2018年全球景氣可望延續2017年成長趨勢,國際原物料價格盤堅,也有利製造業產值成長。

工研院IEKCQM模型估算,製造業四大業別的2018年產值成長率分別是金屬機電業2.42%、資訊電子業3.96%、化學工業4.88%和民生工業1.86%,除了資訊電子業與前次預測結果持平,其它三大業別都再上修。

■ 金屬機電出口大陸利多

工研院IEK副組長陳志強指出,今年全球鋼鐵需求應有微幅成長,大陸市場近況比較特殊,官方嚴格執行環境治理、加強污染防治措施,加速當地低階產能去化,恐將影響大陸在地廠商的營運;但是這種結合供給面的改革,能有效推升大陸鋼鐵進口需求,有利台灣金屬機電業產銷增加出口到大陸。

■ 資訊電子產值成長持平

工研院IEK預測團隊表示,資訊電子仍位居台灣製造業產值龍頭,美國帶動的供應鏈需求強健,且半導體先進製程陸續開出,高速運算晶片的市場需求依舊強健,但估測資訊電子今年產值成長持平,隱約感覺有些潛藏陰影,有必要密切注意新世代行動裝置銷售能否符合市場預期,會是影響今年該產業產值成長的關鍵變數。

至於化學工業,工研院IEK預測團隊認為,2018年國際油價預估將高於去年均價,國際原物料價格盤堅,有利業者產品銷售與報價,帶動化學工業產值成長率在四大業別中呈現最優異的表現。

[Home]


2018/01/18 3.3.9. Google登陸 設第3家辦公室 [ 工商時報 楊日興]

被大陸官方封堵多年的科技巨頭Google回歸動作愈來愈強烈。外媒披露,繼上海辦公室大幅增員後,Google近日在深圳設立公司在大陸的第3家辦公室,手機、音箱等硬體商品的生產預計是Google下一個在陸重點工作。

美國科技媒體TechCrunch披露Google內部郵件顯示,由於許多員工定期會前往深圳出差,故Google經過數月考察於近期在深圳簽署辦公樓租約,開設新的辦公室供員工使用。

華爾街見聞引述Google發言人聲明,公司在深圳有很多重要的客戶和合作夥伴,公司設立這個辦公室負責快速執行類工作,也能和客戶有更好的溝通合作。根據估計,深圳辦公室員工數可能會達到300人。

此前Google在北京、上海兩地設有辦公室,內部成員主要是工程師、銷售人員,合計約有600名僱員。

英國金融時報指出,壯大硬體業務和廣告業務是Google深圳辦公室的主要目標。深圳是大陸的科技重鎮,也是騰訊、華為、中興等大陸科技巨頭的所在地,有豐富硬體供應廠商,而華為等廠商也常依賴Google的廣告推動其手機銷量。

除深圳辦公室之外,近日大陸不少媒體指出,Google地圖網頁版在大陸可正常使用,無論2D地圖還是衛星地圖模式均加載流暢。

日經新聞日前指出,Google地圖網站專門搭建大陸版,並為大陸iPhone推出App。但Google隨後表示,Google地圖在大陸沒有任何變化,網頁版實際上過去幾年在大陸都可以使用,但並沒有地圖App供大陸用戶使用。

2010年撤出大陸市場,Google與大陸行動時代發展下快速增長的商機擦肩而過,目前大陸行動互聯網規模已高居世界首位。故近年來,Google開始釋出對大陸市場的濃厚興趣,不但於20173月在大陸開通Google翻譯App,其CEO皮查也在年底出席世界互聯網大會,更稱,Google為每一個人服務,也希望服務大陸用戶。

插旗深圳 意在硬體資源

科技巨頭Google近期在深圳設立大陸第3家辦公室,外界評估硬體業務將是其的主要目標,儘管市場仍不一定會敞開大門,但大陸豐富的代工資源與人才已足夠吸引科技巨人進入。

新浪科技報導,位於深圳的全球知名硬體加速器HAX總合夥人Benamin Joffe便表示,GoogleCES大展上的展示和擴大產品線的舉動,預計Google會讓員工更頻繁前往深圳,並在當地生產Home智慧音箱和更多產品。

美國媒體TechCrunch也評論,Google設立深圳辦公室是為延續收購HTC手機ODM業務之後的工作,加大硬體製造。

近年來,專注發展軟體的Google看到競爭對手蘋果、亞馬遜在手機、音箱上取得的卓越表現,開始積極加大自有品牌硬體的布局,包括Pixel手機、Home智慧音箱等產品。作為大陸科技硬體中心的深圳,有能力帶來豐富資源,且大陸各地也有不少代工廠供Google選擇合作夥伴。

獲取當地人才也是Google目標之一,這2年來Google已快速增加北京、上海辦公室的員工數,尤其是硬體工程師,上海硬體工程師數量一年內增長7倍至150人。此外,Google也於201712月宣布要在北京設立AI中國中心。

同時,Google也開始透過投資來增加自己在大陸新創公司的影響力,去年12Google便領投手遊直播平台觸手的1.2億美元融資。

此外,就Google翻譯、Google地圖事件而言,可看出Google觸及大陸市場的舉動頻出。但目前大陸官方並未對GoogleFacebook等企業返陸市場有鬆動跡象,網信辦去年12月仍是採取「歡迎、但要遵守中國法律」的官方回應。對Google來說,或許大陸廠商資源才是目前重點,而非14億人口的民間市場。

[Home]


2018/01/18 3.4.1. 宏碁推常時連網NB [ 經濟日報 謝佳雯]

全球電腦中央處理器龍頭英特爾今年主推「常時連網筆電」,並獲得宏碁(2353)、惠普、戴爾、聯想等品牌廠採用。法人認為,若「常時連網筆電」策略成功,將有利於驅動筆電換機潮,對整體供應鏈有利。

全球手機晶片龍頭高通看好「常時連網筆電」應用,去年起將原本專用於手機的處理器轉進筆電領域,並已獲得華碩、惠普、戴爾等客戶訂單,今年將會陸續上市。對高通來說,未來驍龍800系列的晶片都會是手機和筆電通吃。

英特爾繼前兩年主推超輕薄筆電Ultrabook後,今年同樣看好「常時連網筆電」需求,並與宏碁、惠普、戴爾、聯想、Google、小米等品牌廠攜手打造新筆電。

[Home]


2018/01/18 3.4.2. 全球PC連跌13季 電競、高階機逆勢衝 [ 工商時報 翁毓嵐]

全球個人電腦年度出貨總量連續6年走跌,國際研究暨顧問機構Gartner(顧能)初步統計,2017年度PC出貨量再較2016年衰退2.8%、達26,250萬台,其中,電競及高階PC機款則仍呈逆勢增長趨勢,分析師亦樂觀看待在品牌廠陸續調整朝獲利導向的營運策略,有助於整體PC市場趨於穩定。

根據顧能最新統計數字,去年第四季全球PC出貨量達7,160萬台、年減2%,已是連續13季衰退;其中,前三大PC品牌中,惠普單季出貨年增逾6%、達1,607.6萬台居冠,而位居第二的聯想則是連四季走滑,惟單季出貨量仍達1,574.2萬台,排名第三的戴爾出貨量則僅微幅年增,主要係因其銷售策略已轉向獲利為主。

顧能首席分析師北川美佳子指出,去年第四季由於美國PC市場大幅摔跌,原預期帶來銷售動能的節慶促銷活動,仍然無法對疲軟的消費者需求有所拉抬,加上諸如智慧音箱及新款智慧型手機等消費電子產品,成為節慶促銷季的暢銷商品,完全無法與之抗衡的PC出貨量在美國市場大跌8%;不過,電競及高階、高效能的PC則仍持續成長。

除了美國市場,去年第四季在亞太、日本與拉丁美洲等地區的PC出貨量,則均告成長,歐非中東(EMEA)市場的出貨量也僅有微幅下滑,但整體仍因美國市場的大幅跌勢而被拖累。

台廠華碩及宏碁雖在去年第四季及去年全年度的PC總出貨量,亦分別有逾1成及56%的年減幅度,不過,去年第四季受惠來自於中國大陸市場在雙十一購物節及雙十二節慶促銷等活動拉抬下,整體中國大陸消費市場回溫、單季出貨總量也創下自2012年第一季以來的首度正成長、年增1.1%,也有助雙A去年下半年出貨量衰退的幅度走緩。

而隨著PC產業持續趨於穩定,位居全球前四大品牌廠出貨占比也逐步提升,去年度前四大廠在全球PC總出貨量占比已達64%,相較2011年時的45%成長逾20個百分點。

[Home]


2018/01/18 3.5.1. 生產落後 特斯拉鏈庫存大增 [ 經濟日報 易起宇]

彭博資訊分析,特斯拉加州廠生產進度落後,對日本、台灣供應商的衝擊,可能遠勝美國。根據彭博資訊供應鏈分析工具SPLC數據,特斯拉多數亞洲供應商的庫存正逐季成長。

SPLC數據顯示,亞洲供應商共占特斯拉的銷貨成本20.19%,大多數亞洲供應商的庫存逐季攀高。分析特斯拉的銷貨成本可發現,來自日本廠商的部分占15.3%、台灣廠商占2%、南韓占1.8%、中國占1.1%,美國供應商則占5.5%

據各亞洲供應商提供的最新數據,日本Panasonic最近一季存貨增加超過7%,該公司營收有三分之一為汽車零件,以電池為主。同樣供應電池的住友化學存貨也增加2.9%。日企的數據為截至去年9月底。

至於鴻海庫存增加38%、宸鴻增加33%,中國藍思科技增加19%。由於三家同時也是蘋果公司主要供應商,蘋果去年秋季剛推出新iPhone,因此增加的庫存也可能和蘋果有關。

彭博列出的特斯拉台廠供應鏈還有正崴,其庫存成長24.33%,群創庫存增加8.71%。為特斯拉供應充電槍的康舒增加5.88%

針對彭博資訊點名鴻海相關製造庫存較往年增加,分析師估計,由於時逢蘋果等終端應用新品推出,難以用單一客戶解讀鴻海庫存情形。依鴻海去年營收結構占比來看,仍以消費電子為最大宗,其次是通訊,電腦運算與其於車用比重占比相對不高。

宸鴻、正崴、康舒等,則均未回應單一客戶訂單狀況。

至於美國汽車零件製造商Adient,在止於9月一季的庫存增加12.4%、銷售下滑0.9%,庫存成長速度比營收成長快。

供應商:影響不大

外電報導,特斯拉Model 3量產卡卡問題未解,恐衝擊台廠供應鏈庫存大增。據了解,特斯拉供貨分散,對相關供應鏈營收占比多在一成以內,對營運影響不大。

TPK宸鴻發言系統昨(17)日對特斯拉量產延誤、影響庫存的議題不予置評。法人認為,TPK即使存貨增加,主因也應是iPhone銷售旺季已過,與特斯拉量產問題未解的關聯性理應不大,且車用零組件訂單交期本來就比較長,存貨提升是早已預期的風險,不會影響TPK營運。

正崴主要供應特斯拉軟板產品,也投入研發奈米塗料技術,爭取特斯拉等電動車廠採用;康舒主要供應充電槍給特斯拉,但業者均未回應單一客戶訂單狀況。

經常被點名為「特斯拉概念股」的線束廠貿聯-KY ,產品線及客戶群多元分散,特斯拉目前占公司營收比重僅7%-8% ,貿聯營運受特斯拉牽動程度不如想像中嚴重。

鴻海集團主要透過群創供應特斯拉車用面板,也同時供貨模具,旗下模具大廠乙盛透過墨西哥廠供應特斯拉天窗、電池背蓋等部件,但特斯拉占乙盛營收比重不到一成。

針對彭博資訊點名鴻海相關製造庫存較往年增加,分析師估計,由於時逢蘋果等終端應用新品推出,難以用單一客戶產品問題,解讀鴻海庫存較往年提升。

[Home]


2018/01/18 3.5.2. 筆電手機成長動力趨緩 金屬機殼廠積極進軍車用 [ 電子時報 李立達]

消費電子NB及智慧型手機市場進入高原期,汽車領域成為金屬機殼業者布局新焦點。供應鏈指出,可成、鴻準、巨騰及鎧勝等重量級金屬機殼廠,已開始規劃新產能,重點非市場熟悉的消費電子產品,而是包括汽車及航太新領域,尤其是電動車,將最快開花結果。據悉,金屬機殼廠非從事傳統汽車的車身鈑金,而是電動車馬達機殼,利潤高,且與現有產線的模具機台相近。

消費電子現在進入六神無主階段,NB與智慧型手機的成長引擎均熄火,NB在從2012年起,連續5年衰退,2017年回神,然規模僅1.5億台,較全盛時期2億台,降低了25%。智慧型手機連續6年高成長,2016年全球出貨成長僅個位數,DIGITIMES Research預估,2018年智慧型手機出貨量為15億支,年增僅4.8%。前2大品牌廠三星與蘋果,比重合計35%,三星零組件自給自足,蘋果成為唯一希望。

被視為希望的蘋果,新機表現令人失望,蘋果2017年的十週年紀念款iPhone X,銷售不如預期,供應鏈頻傳砍單,供應鏈股價崩跌,反映市場投資人憂慮,除了憂慮銷售數字,蘋果分散供應鏈的策略,也讓供應鏈訂單被切割,近期業界傳出,蘋果開大門,2017年底已找6家機殼供應商進行工程驗證,讓原本3家金屬機殼供應商如芒刺在背。

然在整體消費電子缺乏主流產品帶動,主要客戶又在分散供應鏈時,機殼廠卻逆勢加碼擴廠,可成2017年資本支出重返百億元,達116億元,僅次於2014年的202億元,與前1年相較,大幅成長36%,而可成董事長洪水樹在法說會表示,2018年資本支出將與2017年相當。和碩旗下的鎧勝董事會也通過,2018年資本支出將達人民幣38.93億元,約合新台幣178.8億元,日前也公告建廠金額達14.32億元。

逆勢擴廠,可成董事長洪水樹解釋是,金屬機殼在消費電子產品的滲透率持續提升,業界分析,此說法無誤,在品牌廠出貨持平,要追求成長,高附加價值產品為方式之一,金屬機殼可增添產品價值感,然動輒百億元以上投資,另一可能原因在於,看到新的成長機會,洪水樹對此僅願透露2018年會有新產品出來,且非NB或智慧型手機。

事實上,面對產業變化及客戶採購彈性策略,機殼廠也在分散風險,包括AR/VR頭盔眼鏡、智慧手表、及家電產品,都是布局方向。近期業界傳出,多家機殼供應商都在耕耘車用及航空市場,其中又以電動車的進展最快。據了解,機殼廠看好的在電動車所需的馬達外殼,此產品的大小與消費電子產品相近,且利潤較高,反觀車身鈑金,已有固定供應鏈,難以切入,且利潤相對較差。

相較於傳統燃油引擎汽車,電動車採用電池與馬達運轉,若以電動車的驅動系統來說,馬達成本佔比達3~4成,為極關鍵零組件,馬達需外殼保護,也是外傳金屬機殼廠可望切入的領域。除此之外,車用電腦的相關邊框或外殼,也是機殼廠的切入點。神基集團的華孚已是Tesla Model 3的懸浮電腦螢幕機殼供應商,也傳是Tesla貨卡的懸浮螢幕機殼供應商,然華孚對相關傳聞均不予置評。

業界指出,電動車有別於傳統燃油引擎汽車設計,對於已有百年工藝歷史的汽車產業,過去電子製造業始終不得其門而入,隨娛樂與安全需求提升,電子零組件在汽車成本佔比持續拉升,汽車電子成本佔比從2010年的30%2017年已達50%,後續在電動車與自駕車趨勢推動下,汽車電子在汽車製造成本比例將持續拉升,也帶給電子製造業新機會。

NB ODM廠已開始整隊進軍電動車產業,前者諸如鴻海、和碩與廣達,都是Tesla的電腦系統供應商,而大陸政府積極推動電動車發展,更帶動相關產業蓬勃發展機會,耕耘汽車電子多年的緯創,就是大陸新創電動車品牌廠蔚來汽車(NIO)的供應商。緯創董事長林憲銘指出,相較於其他國家,大陸在電動車的發展可期,主因大陸有市場有技術,又有強力的政府政策支持。

業界分析,一旦ODM廠開始踏入該領域,將會帶動更多零組件廠進入,以緯創為例,與機殼廠可成關係緊密,雙方在2009年就在泰州合資設廠,雙方在消費性電子合作多年,後續在電動車等車用領域,也有機會攜手合作。至於巨騰等廠,也傳對汽車與航太領域有興趣,鴻海旗下的鴻準,配合整體鴻海集團在汽車領域規劃,更已默默耕耘相關領域多年。


多家機殼廠耕耘車用及航空市場,機殼廠看好電動車所需的馬達外殼而非車身鈑金。
 

[Home]


2018/01/18 3.5.3. 去年前十大太陽能模組廠排名 陸廠雲集隆基首入榜 [ 電子時報 黃女瑛]

外媒初估的2017年全球前十大太陽能模組供應商中,前三大晶科、天合、阿特斯排名不動搖,單晶矽晶圓龍頭廠隆基首次入榜,順風則是再度入榜,但美國First Solar及大陸中利騰輝則被擠出榜外。2017年前十大中,有9家是大陸廠、1家是韓華Q CELLS

外電初估2017年的全球前十大模組出貨排行榜中,前三大晶科、天合、阿特斯排名與2016年相同,未曾動搖。而2016年排名第4及第5的韓華Q CELLS及晶澳在2017年則呈現排名互調,保利協鑫同樣維持第6大。第7大則為首度進榜的單晶矽晶圓龍頭廠隆基旗下的模組,第8910名分別為東方日升、順風及英利。2016年前十大中大陸廠取8席、2017年則取9席。

相較於2016年的排名可看出2017年幾個異動,東方日升排名從第十大前擠至第8大,順風則是從2016年被擠出前十大、2017年又回榜,英利則由第8退到第10。而2016年排名第7的薄膜龍頭廠美國First Solar則在2017年首被出前十大,這也是從2011年以來太陽能產業開始步入供過於求震盪期,First Solar首度未能擠入前十大。雖然如此,First Solar在未來的擴產計劃上仍然相當積極,主要即是美國201條款可望為其帶動商機。

外電指出,這次統計的時間點以2017年最後2周為主,後續不排除有更詳盡資料釋出,這些出貨量包括大陸廠在東南亞等第三地的出貨量,只是仍未統計出各廠區的出貨比重。而前七大排名的模組廠年度模組出貨量都超過40億瓦,前十大模組2017年總出貨量超過570億瓦,若依2017年模組總供貨量達1,200億瓦來看,前十大的市佔率為約50%

太陽能業者指出,2017年環境變化影響模組出貨及銷售量,年初,實際上市場認定,韓華Q CELLS對全球龍頭寶座的威脅性最大。2017年上半受到大陸領跑者帶動,使得單晶產品供不應求,讓單晶矽晶圓龍頭廠隆基的表現衝天,而能有效搶得單晶矽晶圓的大陸垂直整合廠同樣也在此受惠。

太陽能業者指出,下半年市況反轉,多晶產品訂單回籠,報價快速谷底反彈,多晶矽料源更在第3季末呈現缺乏,此則保利協鑫在此情況下佔有相當大的優勢,而有效掌控多晶矽或多晶矽晶圓的垂直整合廠在模組銷售表現即優於其他同業。

年末,東方日升的模組出貨比重有相當明顯的成長性,尤其以美國市場為主,頗有新黑馬之姿。老字號英利的品牌有一定的知名度,所以在銷售上維持穩定的佳績,即使英利因為過往擴張太快,導致資金運轉缺乏,2015年面臨資金緊張、債務重組,但一路在全球模組銷售排名仍得以緩速從第7大、第8大、第十大開始後退,實屬不易。大陸媒體近期訪談英利內部人員指出,銷售其實不是問題,主要是資金周轉問題仍未改善,錢少、導致開工率低,2015年最低時為50%20181月則為70~80%

太陽能業者說,全球模組銷售或出貨排名前十大均集中在大陸廠,除了證明大陸模組市佔率達全球8成以上,其實也說明了它成了創造接連不間斷的國際貿易戰動力。從最出針對大陸出口的電池暨模組進行貿易戰,再到2015年大陸廠積極前往東南亞等第三地建廠以避開貿易戰波及,又引來2016年歐盟反規避,2017年美國祭出更嚴苛的201條款及印度加入戰局,即使如此,排名前十大的大陸大廠也坦言,201條款公布後不排除前往美國設廠生產太陽能電池暨模組。

未來前十大的排名仍有異動的動力,主要來自於大陸新加入者亦不少,而且擴產動能十足,即使一路以來退場的也不少。雖然如此,太陽能業者認為,有不少2017年宣稱的擴產計畫,到2018年可能落實度也不如預期,因為大陸政府在太陽能資金支持上呈現緊縮政策,其實部分大陸廠資金運轉吃力的傳聞不斷。另外,在美國掛牌的大陸廠,紛紛規劃私有化,以轉戰大陸A股,以利取得更高的資金,包括天合、晶澳、阿特斯及已不在前十大排名的昱輝。台系廠由於專注在電池,內需有限、模組規模小,所以,未曾入列全球模組排名。

[Home]


2018/01/18 3.5.4. 換電機車產業標準 工業局:會協助整合光陽、Gogoro系統 [ 工商時報 陳鷖人]

換電機車產業標準引發光陽、Gogoro兩大業者競爭,機車業龍頭光陽16日宣布,將推出自主換電方案。對此,工業局昨(17)回應,樂見產業自由競爭,待光陽提出自身換電規格後,會再協助整合Gogoro系統與光陽系統。

先前經濟部擬以Gogoro系統為基礎,發展公版換電系統,引發其餘業者反彈。

工業局官員指出,依規定明年業者要採用產業標準才能享有補助,所以今年一定要整合出換電機車產業標準,換電系統產業標準如何整合,取決於光陽提出自身換電規格的內容及時程而定。

換電機車技術標準委員會是工研院材化所主導,經濟部從旁協助。官員表示,待光陽提出自身換電規格後,要去檢視如何與Gogoro系統整合,發展成產業標準,若兩版本差異過大無法整合,兩者並行、自由競爭也是可行方式。

官員解釋說,換電式機車不像充電式機車對於產業標準有高度共識,是因為業界認為,換電式機車應讓業者各自嘗試不同的系統,看哪套系統可以被市場接受。

官員說明,就像手機有ios系統、Android系統,如果未來產業發展允許34套換電機車營運模式並行於市,工業局也樂觀其成。

外傳因換電機車標準難產,工業局取消今(18)日協調會,官員指出,開會時程也取決於光陽何時提出自身版本,若近一兩周內光陽能提出方案,就會調整開會時程,若短期內光陽無法提出,仍會在近期開會。

[Home]


2018/01/18 3.5.5. 威剛衝電動車 成立威剛動力 [ 工商時報 涂志豪]

記憶體模組廠威剛(3260)去年受惠於DRAMNAND Flash價格雙漲,全年合併營收衝上322.25億元繳出亮麗成績單,法人預估將賺逾一個股本,今年配發股利可望超過5元。

威剛今年則跨出記憶體市場,宣布成立新事業體「威剛動力」,正式進軍電動車馬達事業,董事長陳立白表示,已獲國內電動單車及電動機車的設計案(design in),明年之後該事業將大放異彩。

威剛去年12月雖受到客戶及通路年底結帳影響,單月營收降至25.52億元,但第四季合併營收達82.28億元,營運表現維持高檔,並較前年同期成長10.8%。去年全年合併營收達322.25億元,較前年成長38.8%,表現優於市場預期。

威剛表示,在電競、雲端及資料中心應用依舊快速成長之下,持續看好今年全年DRAM市況仍將有不錯表現。NAND Flash上半年有淡季壓力,價格將在下半年止跌回穩。威剛除了在記憶體領域穩步發展,已積極布局的電競、工控、車用電子、AI機器人等新市場,對今年營運表現會優於去年抱持樂觀看法。

威剛搶在年初宣布正式進軍電動馬達事業領域,成立新事業體「威剛動力」,開始搶進電動車市場。威剛動力將以全方位電動載具動力整合者為主題,參加亞洲最大的日本國際電動車暨油電混合車技術展,提供電動載具動力系統解決方案,藉由馬達及驅動器整合優勢,展現全車整合動力系統及馬達客製化能力。

威剛表示,威剛動力是藉由系統整合設計,掌控馬達及驅動器相互結合的效能,自行研發「永磁同步馬達(PMSM)」,並針對磁路、結構與熱傳設計進行一系列模擬與最佳化設計驗證。同時,透過高剛性與最佳化空冷、水冷設計,提高馬達可靠度,能應付任何地形及環境需求。

威剛指出,精密的高功率密度設計讓馬達體積及重量大幅減少,可適用於各類車輛,並容易安裝。寬廣的效率高原區則促使馬達在各種行車條件下,都能有最佳節能表現。低諧波共振與高精密度結構設計,更可有效抑制馬達的震動及噪音,讓威剛動力的電動載具解決方案不僅能提升車輛的續航能力,並減少安裝空間,達到節能省電、低震動、低噪音、高效能、高功率密度等多重功效。

威剛董事長陳立白表示,威剛的電動車馬達在馬力及省電上都有突出表出,已經與國內摩托車及車廠進行合作,初期會投入電動單車及電動機車等兩輪電動車市場,後續則會搶進汽車及中型巴士等四輪以上車種。預期電動車馬達事業會在明年開始明顯貢獻營收,2019年後將見到爆發性成長。

[Home]


Confidentiality Note
本郵件含有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機密資訊、或受法律保護之資料,唯有原發信人指定之收信人得閱讀或使用本郵件之內容。如您並非被指定之收信人,請立即將本郵件及所有附件予以刪除;請勿揭露、儲存或使用本郵件之任何資訊,並請您立即告知原發信人本郵件的傳遞錯誤。謝謝您的合作。
This e-mail transmission and any attachments contain information from Inventec Corporation. The information is confidential and/or privileged and intended to be solely for the use of the individuals or entities named in this e-mail transmission. If you are not the intended recipient, be aware that any disclosure, saving or use of the content of this e-mail transmission and attachments is strictly prohibited. If you have received this email transmission in error, please notify us immediately, and delete the e-mail and attachments. We greatly appreciate your cooperation.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雪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