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19 全球產業資訊

 1財經

  1.1國際

   1.1.1. 紐交所母公司 推比特幣服務  [工商時報]

 1展會

  1.1. CES 2018 Eureka Park Startup系列:Eureka Park AR/VR觀察 數位內容、硬體裝置、動作捕捉為新創廠商主要開發方向  [電子時報]
  1.2. CESVR大放異彩 無線化將成趨勢  [電子時報]
  1.3. CES 2018新創百家爭鳴 各類產品無奇不有  [電子時報]
  1.4. CES 2018IT成為全球汽車產業發展終點  [電子時報]

 2產業相關

  2.1Cloud Computing

   2.1.1. 滴滴出行來台上線 官方緊盯  [經濟日報]
   2.1.2. 政院衝AI 四年砸360  [經濟日報]
   2.1.3. 今年AI晶片需求狂潮不減 半導體供應鏈接單強勁  [電子時報]
   2.1.4. 全球AI新創產業爆紅 台灣可搶搭硬體順風車  [電子時報]
   2.1.5. 以市值論亞洲企業成敗 騰訊、阿里超越三星  [電子時報]
   2.1.6. 2018年四大顛覆性科技影響更深遠  [電子時報]
   2.1.7. IEEE-CS預測2018年十大科技趨勢  [電子時報]
   2.1.8. 政院4年砸400 衝刺AI  [工商時報]
   2.1.9. LINE購物結盟電商 把餅做大  [工商時報]

  2.2Smart Mobile

   2.2.1Smartphone

    2.2.1.1. 台積行動裝置晶圓 出貨恐下滑  [經濟日報]
    2.2.1.2. Moto推全螢幕機 仁寶利多  [經濟日報]
    2.2.1.3. Gartner20228成手機搭載AI功能 十大潛在應用可期待  [電子時報]
    2.2.1.4. 印度智慧型手機在二三線城市成長最快 2018年趨勢不變  [電子時報]

  2.3IT Industry

   2.3.1. 台積挖礦訂單帶動大成長  [經濟日報]
   2.3.2. 稅改效應 蘋果將匯美數千億美元  [經濟日報]
   2.3.3. 偏光板大戰 台廠有壓  [經濟日報]
   2.3.4. 高通:Snapdragon 845有助邊緣運算 估20205G獲廣泛採用  [電子時報]
   2.3.5. 蘋果宣布5年內 在美投資逾8900  [蘋果日報]
   2.3.6. 蘋果發稅改紅包 庫克用股票獎勵  [工商時報]

  2.4Personal Computing

   2.4.1. 宏碁打造電競生態圈  [經濟日報]
   2.4.2. 挖礦潮突襲 繪圖卡產業驚心動魄的2017  [電子時報]

   2.5.1. 2018年製造業或將迎來巨變  [電子時報]
   2.5.2. Electronics360:消費電子領域五大趨勢  [電子時報]

  2.6Solar(Green Energy)

   2.6.1. 2025年太陽光電產值 3,400  [工商時報]

[Home]


2018/01/19 1.1.1. 紐交所母公司 推比特幣服務 [ 工商時報 林國賓、陳穎芃]

《華爾街日報》報導,紐約證交所母公司洲際交易所集團(ICE)周四宣布將推出比特幣數據供應服務,顯示華爾街已開始正視這個新竄起的加密貨幣。

ICE周四發布消息指出,這項比特幣數據供應服務係與新創業者Blockstream合作,將從全球超過15個加密貨幣交易所搜集相關資訊,再將資料供應給金融機構。

此項服務將於3月正式上線,並以ICE的高速網路系統進行資料傳輸,也就是與電子股票交易系統採用一樣的數位格式,俾以讓大型銀行、高頻交易商與基金經理人能無縫接收數據。

ICE此舉無疑透露出華爾街對於高風險、震盪劇烈的比特幣交易接受度進一步提高。比特幣問世時間還不到10年,原本只不過是自由意志主義者與軟體工程師所採用,但去年價格出現驚人漲勢後,華爾街也不得不注意此一當紅的加密貨幣。

不過,近來比特幣行情出現跳水,根據CoinDesk的報價,比特幣周三尾盤報11,387美元,與上個月觸及的19,783美元歷史高點相較,短線已暴跌逾4成。

ICE並非是跨足加密貨幣市場的首家大型數據供應商,包括彭博與湯森路透等財經資訊巨擘目前都有透過自家的電腦提供主要加密貨幣報價服務,走低價策略的數據供應商Money.Net也從本周開始報導加密貨幣,並提供數百種加密貨幣的報價。

韓放話再禁...老手沒在怕

CNBC新聞網站報導,韓國先前傳出有意禁止虛擬貨幣交易後,已造成比特幣價格在數日內暴跌30%。周四韓國再度放話關閉國內所有虛擬貨幣交易所,但投資老手似乎沒在怕,認為比特幣交易要避開政府耳目很簡單。

韓國金管會主委周四於國會接受質詢時表示:「政府正在考慮關閉國內所有虛擬貨幣交易所,或單獨關閉違法交易所。」韓國央行總裁李柱烈也在周四向媒體表示:「加密貨幣不是合法貨幣。」

自從上周韓國司法部長表示政府將草擬法案禁止虛擬貨幣交易後,比特幣價格便一路暴跌。本周以來比特幣市值已蒸發2,000億美元。根據Coindesk網站,比特幣價格周四盤中約在11,780.49美元,反彈5.7%。

韓國政府政策協調辦公室官員Hong Nam-ki表示,政府內部至今對虛擬貨幣交易的管制原則仍爭論不下,希望能在周四國會議程中達成共識。

儘管韓國政策對比特幣前景不利,但早年率先投資比特幣的死忠支持者未因此打退堂鼓,因為這些老手早就習慣比特幣價格大起大落。去年9月大陸關閉虛擬貨幣交易所時,比特幣價格一度暴跌50%,但隨後又暴漲8倍。

一位匿名韓國學生表示:「就算政府關閉所有交易所,投資人還是能在海外開戶進行交易。我可以請在國外念書的朋友幫忙開戶或自己出國開戶,這些都不成問題。」

許多專家也認為,韓國政府嚴禁虛擬貨幣交易的政策頂多只會嚇阻新手。對老手而言,比特幣能以匿名交易且政府在缺乏國際協助的情況下也管不到海外。以新加坡及香港為例,當地法規相對寬鬆。

[Home]


2018/01/19 1.1. CES 2018 Eureka Park Startup系列:Eureka Park AR/VR觀察 數位內容、硬體裝置、動作捕捉為新創廠商主要開發方向 [ 電子時報 郭宜玲]

2018AR/VREureka Park參展總家數佔比近14%,與智慧家庭、健康醫療、電腦硬體並列為前四大熱門展示主題。觀察AR/VR參展商在Eureka Park的數量,除地主隊美國外,法國為第一大外國參展商,其後依序為台灣、南韓、荷蘭。

觀察CES展會中與AR/VR相關廠商數共363家,其中224家位於CES主展場,139家位於Eureka Park,由此可知新創廠商佔AR/VR參展總家數近4成,顯示AR/VR領域的新創開發實實在在位於趨勢浪頭上。

AR/VR在新創趨勢浪頭上 台灣全面布局軟硬兼施

DIGITIMES Research預估, 2017~2022年全球AR/VR頭戴式裝置出貨量年複合成長率高達4成,至2020年將突破6,000萬台,加計具AR效果的手機,整體AR/VR裝置更是不計其數。隨AR/VR廣泛被使用,預料將帶給人類更便利及更有效率的生活,也因此AR/VR自然而然成為CES展場中的焦點。

綜觀2018AR/VREureka Park的展出,以數位內容、硬體裝置、動作追蹤技術為三大主軸,尤以數位內容為最大宗,包含創建AR/VR所需的3D成像、影像渲染等軟體、內容創建平台及專業應用軟體。硬體裝置則以AR/VR眼鏡為代表,部分則為控制器。而展會中仍延續2017年對動作捕捉技術的熱度,手勢辨識與眼球追蹤解決方案持續吸引觀展者目光。

此行台灣共有32家新創廠商於Eureka ParkTaiwan Tech Star專區展出,其中,AR/VR新創廠商有9家,產品開發範圍涵蓋軟體、硬體乃至於軟硬整合平台。值得注意的是,台灣廠商身為全球主要VR裝置供應商,若廠商能均衡布局軟硬體領域,將對發展台灣AR/VR產業生態圈有相當正向的幫助。

美國區參展家數最多 參展項目全方位涵蓋AR/VR熱門領域

美國地區共有38AR/VR新創廠商參展,特別在數位內容創建部分有亮眼展出。例如,不同於市面上的360攝影機,ORBI Inc.所推出的攝影眼鏡,以使用者視角記錄360全景影像,此裝置亦獲得CES 2018創新獎。Xvisio Technology的技術則源自於被英特爾(Intel)收購的電腦視覺公司 Movidius,專精電腦視覺系統解決方案,用以實現動作追蹤,並可廣泛用於AR、自駕車、機器人等。

AR/VR硬體裝置方面,Mira Reality推出結合手機的AR頭戴式裝置,利用多層鍍膜光學透鏡,可將手機影像疊加於真實場景中,輔以手持控制器,進行遊戲體驗。該產品已於2017年第3季出貨,由於裝置中不附帶主機,因此售價僅99美元,是不錯的AR入門機種。Titanium Falcon展示的指環控制器內有9軸運動感測器及CPU,不論是張開雙手或握拳,均可偵測使用者點擊、滑動等手指動作,適用多款AR/VR裝置,售價129美元,預計於2018年第1季開始出貨。

而熱門的動作捕捉技術自然不會在美國展區缺席。Bellus3D是臉部辨識技術開發廠商,其產品利用兩個紅外線VCSEL,採結構光技術進行臉部輪廓深度感測。除臉部辨識外,其在頭部動作偵測方面也有很好的表現。

歐洲區全力進攻AR/VR數位內容 以教育訓練切入商用市場

過去AR/VR數位內容多以遊戲為主,原因是遊戲相較其他應用更能帶出AR/VR裝置的優勢,故其他類型的AR/VR內容相對乏善可陳。然而AR/VR發展瓶頸在於內容增加數量一直趕不上裝置技術上的推陳出新,且在軟硬不同調下,亦抑制消費者使用AR/VR的意願,因此在Eureka Park處處可見與AR/VR數位內容相關展出,尤以歐洲業者最為熱衷。

荷蘭8AR/VR新創業者中,就有7家專攻AR/VR數位內容技術與應用。其中,Incision打造外科醫學VR數位課程,協助外科醫生獲得更熟練的手術技巧。InMotion VR則利用VR收集數據,為患者量身打造合適的復健程序。Serious VR可幫助企業主在VR環境中訓練員工,事先瞭解工作流程與SOP,降低未來員工上線後的失誤。

法商Kinequantum亦聚焦VR復健領域,透過VR眼球追蹤功能,協助病患進行頸椎等復健療程。Revinax是專業技能訓練平台,與荷蘭InMotion VR相似,惟其不僅適用於醫療產業,亦可用於電子工程等專業技能培訓。

現今AR/VR商用市場發展較消費市場快速,也更容易有成功的機會。觀察Eureka Park,可發現歐洲業者積極將AR/VR用在各企業活動中的教育與訓練領域,與市場發展趨勢不謀而合。

此外,歐洲區廠商在產品開發上擁有更多創意,例如法商Boarding Ring展出防暈機VR裝置,裝置上共有4個相連圓形鏡片,造型特殊,能有效減緩因晃動所引起的生理不適,且創意十足。ArchistoireAR城市導覽軟體,值得注意的是,此軟體並非提供即時旅遊資訊,而是該地的舊時樣貌與歷史沿革,與其他旅遊軟體形成明顯區隔。

台灣數位內容發展多元 南韓技術與應用創新表現優異

台灣AR/VR數位內容朝教育、購物、穿搭等多面向發展。Welife提供學生在VR環境進行科學實驗,不受地點拘束,同時免去實驗前布置與實驗後環境整理。Welife亦計劃透過虛擬實驗室成立認證機構,學生可在線上參加科學實驗測驗,而認證成績將可供申請學校、獎學金等使用,是不同於以往的VR商業模式。

在購物體驗方面,Civis推出結合Google Map的室內圖資服務平台,搭配室內環境掃描與360度建模,即可讓消費者在VR環境中享受3D購物樂趣。AichureVismile為衣著與美妝穿搭體驗平台,透過AR效果可模擬全身造型。

而時下AR/VR最熱門的動作追蹤技術則有CoolsoGanzin參展。Coolso是以偵測肌肉動作改變,所產生的肌肉量測訊號(MMG)進行手勢辨識。過往常見的肌肉電訊號(EMG)容易因流汗導致環境電阻改變,造成訊號誤判。而肌肉量測訊號不會受到汗水干擾,在使用情境上增加許多彈性。該公司與HTC Vive有初步合作規畫。

Ganzin展出光學式眼球追蹤技術,整個模組包含兩個眼球攝影機、一個場景相機,以及運算IC。相較於市面上的眼球追蹤技術,Ganzin使用較少的影像感測器且無需紅外線發射器,就可達到眼球追蹤目的,且室內外皆可適用,更為輕巧並具有彈性。

台灣骨王則以手術MR眼鏡成為本次台灣國家代表隊的重點推薦廠商。與歐洲廠商用於教育訓練的裝置不同,台灣骨王所開發的手術MR眼鏡用於臨床手術,將3D骨骼影像疊加在手術部位,可解決手術視角侷限問題,降低手術誤差、減少手術時間,協助外科醫師完成更精密的骨科手術。

南韓廠商Looxid Lab則推出加裝眼球追蹤器及腦波感測器的VR,內建2個眼球追蹤器及6個腦波感測器EEG。此裝置目前雖未有相對應的內容應用,但似乎在精神創傷治療擁有巨大潛力,目前已獲HTC投資。LetinarAR顯示光學透鏡製造商,所展出Pin Mirror光學透鏡,在近距離AR影像的表現相當出色,視角可超過70度,影像解析度可達4K,並有效減緩使用AR/VR造成的暈眩不適。

結語

2018Eureka Park展會上,數位內容、硬體裝置及動作追蹤技術為AR/VR領域中三大焦點。數位內容更加講究影像優化與可應用性,硬體裝置則出現更多創意,替AR/VR眼鏡添加更多功能性。動作追蹤技術開發方興未艾,早已成為AR/VR領域中的顯學,並持續受到矚目。整體而言,AR/VR創新應用以法國與台灣業者最具代表性,法國新創團隊不只展出數量驚人,且創意無限,並試圖找出AR/VR各種可能的應用。台灣新創團隊則以創新的商業模式思維以及軟硬整合實務經驗,耀眼於世界舞台。

[Home]


2018/01/19 1.2. CESVR大放異彩 無線化將成趨勢 [ 電子時報 莊瑞萌]

VRCES 2018上已大量朝無線化方向發展前進。

2018年美國消費性電子展(CES)上,廠商大量推出虛擬實境(VR)與擴增實境(AR)產品。評論指出,從2018VR產品來看,廠商已朝無線化以及開發獨立式裝置方向出發。

Android Central報導,從本屆CES展上VR產品來看,其主題幾乎都圍繞在不受限制上,例如HTC針對ViveVive Pro推出無線配接器,英特爾(Intel)也針對VR頭戴式裝置推出WiGig配接器,TPCast則宣布支援微軟(Microsoft)Windows Mixed Reality(WMR),從中顯示2018年無線化已是趨勢。

除了省去線路外,手機也即將逐漸消失在VR裝置上。例如聯想Mirage SoloOculus Go已無須手機便可提供獨立VR體驗。Oculus過去積極推動高階獨立式VR,加上Google也有意擴充Daydream,因此,上述2家公司勢必會有更多行動VR發展消息傳出。

評論指出,2018VR發展會持續保留的趨勢就是同樣鎖定在娛樂上,而且裝置更加重視在遊戲與影片上,包括Google也重新推動VR180

不過,2018AR進入眼鏡時機尚未成熟,反而是AR的商業應用會較常見,例如與FLIR合作生產的眼鏡,而且多數AR硬體廠商目前取得的進展,僅是在多年前GoogleGlass的起跑點。

因此,2018年外界可體驗的AR將持續倚賴手機,例如Google已計劃將ARCore體驗擴充至更多手機上,蘋果(Apple)也會持續推動ARKit。若要等到AR眼鏡可以讓消費者願意購買配戴,可能還要1~2年。

[Home]


2018/01/19 1.3. CES 2018新創百家爭鳴 各類產品無奇不有 [ 電子時報 蕭菁菁]

CES 2018多家新創企業展出新裝置,其中有不少具有前景的點子。

每年消費電子展(CES)都會出現新奇的產品,其中有些可能只是耍噱頭,有部分則是科技大廠從現有的技術提供新的解決方案,在CES 2018有眾多新創企業參展,產品從自動駕駛汽車到氣味感測器皆有,呈現蓬勃發展的情形。

類似手機、數位相機、Wi-Fi和無人機等突破性的科技很罕見,目前許多所謂的創新都是建立在既有技術做提升,但這同樣可以不斷帶來嶄新的點子。據金融時報(FT)觀察,在這次的CES展中,多數新創企業的產品都屬於這類型,其中有幾家企業值得關注。

由台灣人創辦的城市農業企業Opcom Farm設計的GrowPods蔬果種植帳棚,只需一個停車位的空間,讓重視生鮮產品更勝於汽車的城市居民擁有一個乾淨的菜園。帳棚內有四層種植區,可種植一年四季的蔬果。

來自倫敦的Ali Ahmed創辦的矽谷企業Robomart開發出一輛移動式的蔬果商店,是一輛4.2公尺長的自駕車,能夠行駛在美國住宅區寬廣的大街上,想要選購蔬果的消費者只需利用應用程式(App)就可以呼叫這台車來到家門前。

Lancey Energy Store是一家擁有年輕團隊的新企業,由29歲的Raphael Meyer領導,Lancey設計了一種摩登蓄熱電暖器,不似1970年代的家庭利用煤渣塊取暖,這款電暖器是智慧裝置,內建人工智慧(AI),而且使用特殊設計的環保電池。

Phibot MPcognitivos是一家墨西哥新創企業,提供個人萬用手冊App,號稱使用比AI更先進的「類人智慧」(human like intelligence),利用內建的編碼學習和按照常識作決定。

美法合資企業Ledger Nano S展示一款只有鑰匙夾大小,重量僅16公克的電子錢包,可以儲存各種加密貨幣資訊,配備若干安全功能,有一個嵌入式的螢幕,預購價79歐元。

來自香港的MAD Gaze推出智慧眼鏡,乍看之下是Google Glass的改良版,但有更實際的應用,包括物流和倉儲、營建和醫學領域等,讓穿戴式裝置成為一種B2B產品。

Richard Branson和美國企業家Mark Cuban贊助的倫敦新創企業Kino-mo推出最新版本全像投影裝置Hypervsn,將真實的3D全像圖投射到空氣中,在CES展中引起轟動。舊版的Hypervsn已經獲得Red BullBMW、麥當勞(McDonald's)和戴爾(Dell)採用。

以色列新創Nanoscent Labs開發氣味辨識技術,使用該公司與以色列理工學院(Technion Israe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開發的新型晶片,Nanoscent對此技術的建議應用領域包括人類和農業疾病偵測,該公司表示其氣味感測器可以在獸醫檢查之前,就可偵測乳牛是否懷孕。

[Home]


2018/01/19 1.4. CES 2018IT成為全球汽車產業發展終點 [ 電子時報 楊智家、周芷羽]

2018年美國消費性電子大展(CES 2018)落幕,綜觀本屆CES展,除了各類創新消費性電子產品展出外,更可看出近年隨著科技大廠及傳統汽車產業相關從業者正相繼積極搶進汽車科技、自駕技術、電動車及車聯網技術研發下,CES展正逐漸變成科技業者、甚至汽車製造商利用展出機會,發布各自全新電動車、自駕車、相關零組件及各式軟硬體技術的場域,展場中充斥各式全新汽車科技的驚奇,這讓本屆CES儼然成為汽車科技新展場,一般國際汽車大展已不夠看。這也看得到一個大發展趨勢,即IT正在成為全球汽車產業的發展終點,惟如今只不過是在起點而已。

由於科技產業與汽車產業在本屆CES展更可見其交融、整合及界線更趨模糊的發展趨勢,本屆CES展汽車科技展出,或可從產業供應鏈角度觀察其展出內容,此供應鏈可從科技與汽車產業的融合來觀察,如上中游部分包括自駕車晶片、光達等車用半導體發展、C-V2X等車聯網軟硬體技術、車載電池及相關零組件等,以及下游自駕車、電動車、卡車甚至飛行汽車等。

自駕晶片發展有賴強大軟體輔助

在上中游部分,首先在汽車科技軟硬體方面,如NVIDIA發布全新自駕車系統單晶片(SoC)Drive Xavier」,內含90億顆電晶體、18核心中央處理器(CPU)以及1356核心NVIDIA Volta繪圖晶片(GPU)。另也發表「Drive IX」全新軟體開發套件(SDK),可協助開發者及自駕車製造商開發虛擬輔助等汽車應用。NVIDIA也宣布將與BlackBerry自有QNX系統合作,QNX將為NVIDIA Drive自駕AI開發平台提供架構,黃仁勳在宣布這項合作消息前也重申自駕車的安全性需求。

英特爾執行長Brian Krzanich於會中表示,旗下Mobileye自駕技術將由BMW、日產及福斯(Volkswagen)共逾200萬輛汽車採用,藉以大量蒐集自駕技術所需的地圖龐大數據;英特爾也將與大陸上汽集團合作,以Mobileye技術在大陸研發汽車。

Mobileye也於展會中發表與全球14家汽車製造商合作的15項自駕車專案,數量高於2017CES展的6項,其中4項專案採EyeQ4系統單晶片(SoC),兩項專案採Trifocal系統。2018Mobileye將推出的自駕車新技術,包括REM3D汽車偵測(3DVD)、交通號誌偵測與識別,以及路徑預測等先進道路功能。

英特爾也宣布與BMW、日產、福斯及法拉利(Ferrari)合作,這些車廠將運用英特爾技術在汽車AI應用上,如運用Mobileye地圖技術協助自駕車導航。英特爾並與大陸上汽集團(SAIC Motor)及北京四維圖新結盟,將眾包地圖開發業務延伸至大陸市場。

英特爾旗下Mobileye資深副總裁暨通訊長Dan Galves在本屆CES指出,Mobileye由英特爾買下後,英特爾可提供Mobileye推出比NVIDIA更完整自駕車解決方案的能力,因有助Mobileye進行軟硬體整合,他也認為這方面是NVIDIA較缺乏的面向,雖然NVIDIA在硬體上的優勢不容置疑,但軟體將是未來自駕車發展最重要關鍵,如何掌握軟硬體整合能力才是關鍵。

汽車平台、C-V2X開發各廠百花齊放

百度發布新版自駕開放平台Apollo 2.0,並首度將各式搭載Apollo系統及不同功能車款展出,在展場園區行駛。Apollo 2.0全面開放各類模組,適用於簡單的城市道路自動駕駛,百度宣稱能更精準和快速的轉彎、閃避障礙,提升雲端模擬及規劃決策等能力,由於導入基於雷達與攝影機等感測器解決方案,Apollo 2.0對障礙物感測距離大幅拉長,精準度也高於99%。目前Alpollo合作夥伴已逾90家。

豐田研究所(Toyota Research Institute)則展出搭載新一代Platform 3.0的自駕實驗汽車,以Lexus旗下LS 600hL車型為基礎所打造。Platform 3.0採用豐田最新合作的新創企業Luminar光達(LiDAR)感測系統,偵測距離可達200公尺且能360度全景偵測,預計2018年春季開始量產。

高通(Qualcomm)發表新一代Snapdragon汽車平台,可提供音樂與影片串流服務、3D導航、多個高解析度顯示螢幕支援等全新使用者體驗,也將內建機器學習(ML)能力,搭配Snapdragon神經處理引擎(NPE),汽車製造商將可透過軟體程式協助打造全新AI應用、汽車智慧及個人化嵌入式資訊娛樂系統。本田汽車(Honda) 2018年式Accord車款將採Snapdragon汽車平台。

恩智浦(NXP)推出「Automated Drive Kit」,提供軟體支援的自駕車應用開發及測試平台,擁有持續擴展的合作夥伴生態系統,要讓汽車製造商及供應商能在開放靈活的平台上快速開發、測試及部署自駕演算法與應用。另也展示77GHz等級雷達收發器,專為前向雷達和角雷達開發設計。

樂金與恩智浦及智慧型視覺感測器系統開發商Hella Aglaia結盟,展出全新自駕車視覺平台,宣稱為首款能夠由不同OEM廠商客製化於各類車款製造的完整開放式平台。這款以攝影機為基礎的視覺系統鎖定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技術發展,如車道偏離輔助、交通號誌偵測、自動定速巡航控制、行人偵測等,盼成為Level 3~5自駕技術發展基礎,目前已有一家歐洲汽車製造商採用。

車聯網進展方面,如福特汽車(Ford)與高通宣布共同發展C-V2X技術,將於福特汽車中部署一套C-V2X系統來辨識危險駕駛情況、交通號誌狀態及行車各項路況,要驗證高通技術是否可行。

三星也發布全新5G完整C-V2X車聯網解決方案「車載資訊控制單元」(Telematics Control UnitTCU),為與在2016年底所收購美國汽車零組件廠Harman合作開發的成果,讓車輛成為交通聯網體系下一單元,TCU便負責擔任溝通的節點。

光達逐漸導入終端汽車應用

光達方面,包括VelodyneAEyeInnovizLeddarTechLuminarValeoQuanergyTetraVue等光達業者,均有在本屆CES展出自有最新光達產品與技術,豐田、雪弗蘭(Chevrolet)NavyaFisker等汽車業者所展示車款也有展示最新光達技術。

Velodyne展示其最新VLS-128固態光達感測器,Quanergy最新S3固態光達則內建於Fisker新款電動車中展示,AEye則展示其新款AE100自駕車自動化感知系統,整合基於MEMS技術的光達、低光源高解析度AI攝影機以及軟體定義的硬體。

以色列新創企業Innoviz則展示InnovizPro光達,宣稱探測距離可達150公尺;加拿大LeddarTech則展示其Leddar Ecosystem。值得注意的是,多元化光學零組件製造商II-VI為光達應用展示一款專用廣入射角鏡面設計,並稱相容於9059401,550奈米雷射。

電動車電池超快充技術吸睛

新款電動車充電及電池技術展出方面,如Fisker宣稱其最新款全電動車內建彈性、固態電池,不僅較傳統鋰電池可提高充電速度,並可提供更大的電力及續航力。Fisker執行長Henrik Fisker證實這款電池組一次充飽電續航力可達約1,127公里,且據稱回充飽電力只需1分鐘。預期2023年後才會投入生產,但Fisker也希望提前至2020年。

美國航空環境公司AeroVironment發表其最新款電動車充電方案TurboDX電動車充電器連接頭,可用於各類住宅、工作場所或商用設備,已獲得美國、歐洲及大陸的產品認證。

車載人機互動介面 成汽車科技發展新趨勢

其他全新汽車科技方面,如賓士(Mercedes-Benz)展示其MBUX(Mercedes-Benz User Experience)人機交互系統,內建全新語音助理,並具備深度學習模式,長時間使用可記錄用戶使用習慣,將於2018年首度導入賓士A-Class車款,再延伸至各類賓士車款。

日產汽車(Nissan)也發表「AutoSIM」虛擬化測試環境技術,採NVIDIA DGX GPU超級電腦提供運行,可透過本身的虛擬影像技術建構完整場景內容,並可依訓練需求自行調整各類光影技術,如透過光線照射角度調整確認車輛上光達系統等光學感測元件是否能正常運作。

日產並發表成功開發一款能以駕駛腦波輔助汽車駕駛的技術「B2V(Brain-to-Vehicle),可透過大腦電波偵測頭套追蹤穿戴者的大腦活動,再將訊息傳送至日產的自駕系統,讓該系統推斷穿戴者的情緒,根據當下情緒調整自駕體驗,有助讓高性能汽車反應更加靈敏,讓自駕變得更輕鬆。

Panasonic也展示其對未來Lecel 5自駕車時代的車內艙室想像,要讓全自駕時代車室空間變身舒適的行動資訊娛樂中心,讓乘客在其中可放鬆休息,未來這類概念隨著自駕技術更加成熟,可望成為另一潛在商機。

TomTom則揭露該公司自駕即時地圖創生服務「TomTom AutoStream」,以及發布「TomTom MotionQ」可預測駕駛概念,目標確保自駕車乘客行車舒適性。

汽車顯示新科技概念方面,如大陸電動車新創企業拜騰(Byton)所展出首款智慧概念新車「BYTON Concept」,車室內在前排橫跨主副座前方下方視線的50吋超大顯示中控螢幕最具特色,中控台並進行凹陷處理,號稱不會對主副駕駛座視線形成影響;方向盤上也配有8吋觸控顯示螢幕,可控制許多車輛功能如座椅調節、導航設置、應用程式(App)瀏覽等。

三星旗下Harman發表置身車室內頂部的OLEDMoodRoof」數位顯示科技,會隨車主心情變化顯示不同的內容或情境畫面。賓士A-Class同樣在車室前排配置「MBUX」全新觸控車用娛樂系統,好比車內平板電腦,除可觸控還具備語音功能及自我學習能力,可記錄用戶使用習慣。這些全新型態車內顯示器的配置是否會引領未來汽車內建顯示器新發展方向,值得觀察。

CES 2018窺見日廠不再戀棧過往榮光

剛落幕的CES 2018滿是「汽車」、「平台」與「AI」主題,多多少少能嗅出幾分硬體業者的不安,於是先發制人,必須強調自己也是「平台」創造者,才不會消失於鎂光燈之下。在硬體都已經進化到一個高度之後,軟體與整合的「最後一哩路」,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對日本汽車與家電業者而言,最怕的就是再落後趨勢一次。在這被美國經濟學家稱之為「第二次機器時代」,百年難得一見的變局中,可以看出豐田汽車、本田汽車等汽車業者更是提出,將自動駕駛車視為未來行動服務載體的構想,邀請其他業者跨界參與。

至於消費性電子業者,如PanasonicSony、夏普(Sharp)則各自選擇戰略因應。具體而言,誠如Sony社長平井一夫所說,日本消費性電子業者將以自身擁有的技術優勢,發展出不同的產品應用,做出市場區隔性,不會再在相同的產品上削價競爭。Panasonic將是車用電池技術的領導者,Sony則是有意在既有的通訊事業基礎上,發展AI與家用助理機器人,另一重點則放在自動駕駛影像感測器。至於夏普,則將配合鴻海集團的策略,著重在貼近消費者生活,掌控智慧家庭的指標業者。

這些轉變嚴格來說,不過是最近這兩年的事情。2015年的日本,才剛因調漲消費稅至8%,經濟表現與安倍經濟學的第一支箭貨幣寬鬆政策效果相互牴觸,經濟成長率還在是否為技術性衰退中掙扎。夏普仍不斷裁員整併,和鴻海、產業革新機構之間陷入談判膠著之中。而Sony的新創事業部止步不前。

然而2017年下半起至2018年的現在,日本媒體討論的是新創企業、全固態電池、AI,以及量子電腦。整個氛圍彷彿在跨了個2018年,就換了個產業思維。據日本經濟新聞報導,2017年日本企業透過自家基金投資新創企業的總額創新高,達681億日圓,是5年前的27倍。雖然這金額相較於大陸與美國動輒上千億日圓而言是小巫見大巫,然而鑒於日本企業發展史多是「獨善其身」來看,足見唯恐再落後世界趨勢的緊張程度。

然而這些都只是第一步,畢竟整個世界的產業都處於「不得不變」,正在經歷各種「產業元年」的風口。現在任何人提出的「構想」,技術層面大多能支持,只是時間長短的問題。這是場若是做不到,就只能成為跟隨者的殘酷淘汰賽,也是個無法再戀棧過去榮光,而是應該徹底面對現實,檢視並發揮自身長處的複雜賽局。

[Home]


2018/01/19 2.1.1. 滴滴出行來台上線 官方緊盯 [ 經濟日報 戴瑞芬、彭慧明]

「滴滴出行」今(19)日在台上線,但背後是否為陸資疑雲未散,經濟部投審會執秘張銘斌表示,滴滴授權代理經營的樂迪科技,老闆雖是台灣人,但已向投審會提出「投資變更」申請,將轉為港資。投審會合理懷疑背後有陸資背景,對申請將從嚴准駁。

網路叫車App「滴滴出行」進軍台灣是採代理模式,授權樂迪代理經營。因樂迪是台灣人開的公司,投審會無法禁止樂迪代理滴滴,也因此「滴滴出行」今日大張旗鼓營運上路。

張銘斌表示,樂迪在授權代理消息曝光後,去年12月中旬就急件向投審會提交「投資變更」申請,將由台資轉為港資。 時機巧合,讓投審會合理懷疑投資方轉成港資,疑有陸資背景;不過投審會也向樂迪確認,「投資變更」申請並非陸資,而是港資。

張銘斌指出,投審會將依權責准駁投資,從嚴審查資金來源,一旦查出不合規定,情節嚴重恐將限其撤資。投審會表示,「滴滴出行」以台資先行上線營運,如果事後查出轉讓港資有問題,上路後能不能再喊停,會由主管機關交通部依據公路法權責決定,依據情節嚴重性判定開罰或喊停。

產業變貌...法規管不到

滴滴出行今(19)日將在台灣宣布上路,經濟部投審會卻面臨無法可管窘境。當前投審會遇到的問題,包括面對科技衝擊的產業變貌,現在法令只能管控實體產業,卻無法擋住各種虛擬平台入侵;其次是台灣接受協定控制模式(VIE)架構,如果不能禁止這種架構,無論蝦皮或滴滴,現行法令已無法擋住陸企進入台灣市場。

依照VIE架構的精神,陸企不需要在台灣落地,只要有一家公司願意和陸企簽訂協議,就可以代理品牌、經營平台,享有各種授權利益。

滴滴出行不要違法在台灣經營交通事業,只要「代理商」樂迪經營虛擬的車輛媒合平台,台灣司機自己報名加入就好。台灣法令只能管實體,管不到科技創造的虛擬企業體,正是癥結所在。投審會雖然強硬表示從嚴審查資金來源,但事實上,投審會查到中資的機率微乎其微。

投審會自知無法可管,昨(18)日翻遍法條,找出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35條,表示可依大陸產業技術引進許可辦法監管。但翻開法條一看,35條主要是管理台灣人去大陸投資或技術合作有一般和禁止項目,滴滴出行品牌來台灣,與投資與技術差得遠。

[Home]


2018/01/19 2.1.2. 政院衝AI 四年砸360 [ 經濟日報 吳馥馨、蕭君暉、謝佳雯]

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執秘蔡志宏昨(18)日表示,台灣發展AI(人工智慧),四年要投入預算至少360億元,另外,還要「法規開放」,例如推出金融之外的監理沙盒,實驗無人載具科技,讓自動駕駛可以上路。

科技會報昨天在行政院會中報告台灣AI行動計畫,計畫期間從20182021年共四年,蔡志宏說,今年推動AI的預算在90億元以上,預算來自科技預算以及前瞻基礎建設的數位建設;之後三年也保證預算在90億至100億元左右。

但蔡志宏說,法規開放還比投入預算重要,因為效果明顯而有效的。要開放什麼法規呢?例如剛通過的金融監理沙盒條例,代表監理沙盒機制成立,AI相關的金融商品就有實驗空間。未來進一步推動的《無人載具科技創新實驗條例》、政府委外採購也能容納AI之後,將來在無人載具實驗,或政府委外裡有AI的功能,相關產品或服務在台灣能很快出現。

據科技會報盤點AI相關的法規,除了《金融科技發展與創新實驗條例》(金融監理沙盒)、《外國專業人才延攬及僱用法》已三讀。《無人載具科技創新實驗條例》則已初步完成規劃,資通安全管理法制則已在行政院會通過送交立法院審議。其他研擬中的法規還包括創新實證、監理沙盒法制,頻譜資源運用,政府採購納AI等。

仍待評析的法規包括就業市場衝擊與緩衝機制;AI應用衍生的權益與義務,是否賦予人格權、AI創作有無智財權;AI應用於政府公權力的法制;開放資料;AI應用的消費者保護;AI應用的限制規範等。

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在記者會上轉述,院長賴清德在會中裁示,邁向智慧國家是行政院五大施政目標之一,除了鬆綁法令、投資數位基礎建設、強化人才培育,落實「數位國家.創新經濟發展(DIGI+)方案」外,更要憑藉我國在晶片半導體的優勢,積極運用智慧科技應用技術,如人工智慧、物聯網、大數據等,促進經濟發展及提高民眾生活品質。

賴揆也說,台灣AI行動計畫的目標,在於強化台灣既有優勢,以AI加速「5+2」產業創新,如何讓AI與產業需求接軌,將是推動關鍵。

童子賢:檢討人工智慧法規制度

政府決定四年內投入至少360億元發展AI,科技業大表贊同,聯發科建議政府可提供企業在AI相關的投資和人才誘因;台北市電腦公會理事長童子賢也曾表示,台灣發展AI,需要政府修正檢討現有法規和制度。

聯發科認為,AI如同20年前的PC產業,不見得一定是全新的產業,而是新一波產業全面升級的動能,未來應該要把AI當三件事,第一個是當成生產工具,第二是作為任何終端裝置的附加功能之一,第三才是新創企業和產業。

童子賢曾表示,得AI者得軟體、得軟體者得天下,過去政府有許多政策及法令,引導台灣發展資訊產業,並取得不錯的成績,未來台灣產業發展AI,也需要政府修正檢討現有的法規與制度。

童子賢強調,AI未來蓬勃發展,將考驗政府與民間如何合作,包括政府未來如何開放及規劃公共資源,修訂陳舊法規,新制度是否進步與完備,都將影響台灣AI產業下一步發展。

[Home]


2018/01/19 2.1.3. 今年AI晶片需求狂潮不減 半導體供應鏈接單強勁 [ 電子時報 梁燕蕙]

2017年全球半導體產業受到記憶體價格上揚、虛擬貨幣高漲、資料中心與雲端企業因應人工智慧(AI)應用大幅採用繪圖處理器(GPU),以及電競比賽普及等帶動,整體營收及獲利明顯增長,展望2018年全球半導體產業規模仍將持續成長,儘管未必能夠再現2017年兩位數的增長幅度,但仍有不少科技發展將對半導體產業帶來正面影響,包括10奈米製程、自駕車、5G、虛擬實境∕擴增實境(VR/AR)等,其中又以AI發展備受業界矚目。

2018AI應用將進一步跨越各垂直領域範疇,並擴大影響半導體產業發展,不僅手機品牌大廠蘋果(Apple)、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紛在智慧型手機中導入AI功能,全球無人機商用市場亦將在AI驅動下呈現大幅增長,而舉凡醫療、建築等產業可望加速導入AI技術,藉以提高效率與降低成本,這些都將帶動英特爾(Intel)NVIDIACypress等半導體廠獲利上揚。

全球半導體產業持續朝向AI與物聯網(IoT)應用發展,帶動半導體業者紛紛釋出2018年業績將強勁增長的訊號,由於AI晶片需要龐大的運算能力,以因應深度學習需求,使得市場對於強大的處理器需求攀升,透過採用NVIDIA GPU強化英特爾處理器運算速度,執行AI應用任務。

而在龐大資料運算需求下,AI晶片亦需要大量的非揮發性記憶體來積累這些資料,帶動市場對於3D NAND快閃記憶體需求攀升,包括美光(Micron)、三星等業者均將受惠於記憶體需求增長,其中,美光在2017年營收增長幅度已位居半導體企業榜首。

全球正邁向以資料為中心的世界,然單單資料本身並不能增加價值,必須經過處理才行,AI晶片能夠處理大量資料,並透過軟體運算法找出模式,進一步導出推論,諸如此類的運算能力均可見諸於採用AI晶片的超大型伺服器、自駕車、機器人、無人機、智慧型手機及監控相機等物聯網裝置。

蘋果iPhone X手機已將AI功能導入到內建的A11處理器中,雲端業者Google、亞馬遜(Amazon)等採用NVIDIAGPU,進行包括語音辨識和影像辨識等AI工作,英特爾亦企圖成為端點對端點(end-to-end)解決方案的AI供應商,希望導入旗下的處理器、記憶體、FPGA及通訊晶片於相關物聯網裝置、PC及伺服器設備等。

另外,AI晶片運算複雜度提升,同時帶動製造端的創新,相較於PC和智慧型手機等所需要較小型晶片,AI晶片在尺寸上相對較大,並驅動相關資本支出增加,為半導體設備供應商創造潛在商機,因此,AI風潮不僅嘉惠晶片業者,同樣使得晶圓代工和半導體設備業者受惠。

面對AI應用熱潮帶動處理器、記憶體、無線通訊和感測器等半導體晶片需求,晶圓代工廠台積電、三星等可望受惠,持續獲得NVIDIA、高通(Qualcomm)、博通(Broadcom)等客戶晶片訂單挹注,其中,台積電可望囊括2018年蘋果新一代iPhone擴充AI功能的內建A12處理器訂單。

儘管AI應用產品發展仍在早期階段,但半導體設備製造商應用材料、科林研發(Lam Research)及科磊(KLA-Tencor)等均已觀察到新訂單增長強勁,這三大設備商紛預期2018年隨著記憶體業者新產能開出、大陸半導體持續新建晶圓廠,加上晶圓代工業者升級旗下設備以打造新一代特殊化處理器等需求,設備新訂單將呈現強勁增長態勢。

 

[Home]


2018/01/19 2.1.4. 全球AI新創產業爆紅 台灣可搶搭硬體順風車 [ 電子時報 莊衍松]

SOS Ventures合夥人William Bao Bean認為,AI新創業者不應一開始就注重硬體製造。

Venture Scanner調查,全球已有超過上千個新創公司投入人工智慧(AI)領域,再以剛閉幕的美國CES首度設立的AI專區,和矽谷當紅的投資標的來看,大量天使和創投資金正不斷以驚人速度擁抱AI

科技會報辦公室18日在行政院院會報告「台灣AI行動計畫」時指出,台灣應發展全球領先的AI on Device科技,建構活躍國際的智慧系統產業生態系,深耕垂直領域利基市場,使台灣成為全球智慧系統價值鏈的重要夥伴。而台灣的產業也應該要能AI化,以因應未來的挑戰。

科技會報執行秘書蔡志宏表示,行動計畫的目的是把政府各部會分頭執行的計畫能夠串接,也因為有跨部會的串接,才能避免科技部所做的投資與產業需求脫節。而政府目前沒有要扶植AI軟體公司的計畫,會讓商業AI軟體和開放原始碼軟體同時並行。

此外,政府也要建構AI研發基礎環境開放式服務平台、推動產業共通標準與設計框架、結合物聯網整合服務中心(IISC),提供中小企業從晶片研發、物聯網、大數據、到AI應用發展的完善支援環境。

行政院長賴清德表示,微軟(Microsoft)日前宣布來台設立AI研發中心,代表台灣在相關產業領域及環境備受國際肯定。他要求相關部會督導所屬「5+2」產業創新推動中心,務必從解決產業問題著手,善用AI技術並讓AI人才直接參與產業實務運作,以帶動各行各業發展出創新經營模式。

SOS Ventures合夥人、中國加速、MOX董事總經理William Bao Bean受邀工研院演講時表示,其實AI不是一個產業,只是一項工具。所以可以有「產業AI化」,但無法讓「AI產業化」。

現在AI的新創公司很多,站在投資者的角度看,資料很多但要如何把資料變黃金才是重點。對AI新創業者而言,沒有人在意產品好不好,因為產品會一直改變。重點是如何解決問題。也唯有聚焦在問題上面,才能找到解決方案。

William Bao Bean指出,台灣市場太小,小到不足以賺到錢,所以AI新創業者要提出能解決全球共同問題的方案,不是只解決台灣遇到的問題。台灣硬體製造很發達,使台灣成為全球資通訊供應鏈重要的角色。

新創業者也應善用這樣的地位,把自己的創新想法帶到全球,爭取全球的資金。現在的科技趨勢是硬體免費,軟體和服務才收費。如果AI新創業者一開始就要做硬體製造,在募資階段恐怕很難讓投資者看好。

科學家要提出厚厚一疊的論文、學術研究成果,才能得到政府的研究補助;但科學家透過學習與上課,也可以成為傑出的企業家。投資界有的是大把鈔票,科學家只要清楚描繪自己的知識與發明能解決當今什麼問題,就可以吸引很多資金協助科學家完成夢想。

William Bao Bean強調,現在的科技趨勢對傳統電信業、金融業都帶來挑戰,傳統產業如果停滯不前,會被快速淘汰。至於政府的角色也變得愈來愈不重要。政府能做的就是建構出一個可以彼此信任、有利於經商與勞資和諧的環境。

工研院則認為,未來AI發展將面臨許多挑戰,台灣應持續關注AI+IoT融合下系統應用需求,同時著手培育技術含量高的新創團隊,以既有硬體優勢結合跨領域應用平台與創新服務模式,建構AI軟硬整合生態體系。

據行政院智慧科技SRB會議的結論,台灣應發展全球領先之AI on Device科技,建構活躍國際的智慧系統產業生態系,深耕垂直領域利基市場,使台灣成為全球智慧系統價值鏈的重要夥伴。此外台灣應加速各產業導入智慧科技、提供實證場域、法規鬆綁,並建立資料開放分享環境。

台灣AI行動計畫包括「AI人才衝刺」、「AI領航推動」、「建構國際AI創新樞紐」、「場域與法規開放」、「產業AI化」等五項重點工作,將以鬆綁、開放、投資精神,落實AI智慧應用。

而在人才培育的量化目標方面,2021年要培養智慧科技高階科研人才1,000人;大學培養800位前瞻AI科技人才;法人培養200位智慧系統技術高階人才;促成國內外企業在台設立AI研發中心,培養AI技術高階人才。

政府AI行動計畫希望強化台灣既有優勢,結合人才、ICT與半導體產業、開放場域與資料等,以硬體扮演經濟推力,軟體為拉力,讓台灣在下一波的智慧革命中取得機會與優勢。未來將在聚焦原則下,以鬆綁、開放、投資精神,推動五個行動計畫。

[Home]


2018/01/19 2.1.5. 以市值論亞洲企業成敗 騰訊、阿里超越三星 [ 電子時報 周芷羽]

亞洲企業市值表現中以騰訊最為突出,擠下三星電子成為第一。

亞洲企業在全球市場的存在感與能見度日益增高,若要以一個基準評論亞洲企業的表現,日本經濟新聞(Nikkei)報導指出,以市值來看,2017年亞洲整體市值較2016年成長30個百分點,以全世界來看,亞洲企業整體市值佔了30%

2017年亞洲前百大市值企業來看,以汽車、家電、IT領域表現為佳,其中可因應時代變化而採取靈活因應策略的企業,成長幅度最明顯。從個別業者市值來看,騰訊與阿里巴巴集團超越南韓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分居一、二名,表現最為突出。

由於大陸行動支付普及,以及個人消費成長率達兩位數的情況帶動下,掌握支付基礎建設的騰訊與阿里巴巴,反映大陸內需動力旺盛。根據日經報導20177~9月統計,大陸行動支付額達500兆日圓(4.49兆美元),其中9成是使用騰訊、阿里巴巴的行動支付。

騰訊的市值在201712月底達4,933億美元,一年內翻倍成長。阿里巴巴連續兩年維持第二。2016年亞洲市值之冠三星電子則在2017年成長4成。

日本方面仍是以豐田(Toyota)的市值居冠,在2017年亞洲企業市值排名中位居第7,市值為2,089億美元。至於Sony2017年走出裁員整併潮,以影像感測器與遊戲事業展現強勁復甦態勢,位居亞洲企業市值排名第36,任天堂因Nintendo Switch熱賣且長期供不應求,位居第46

以領域別而言,市值成長最明顯的是大陸與印度的汽車業者。如吉利汽車市值一年成長53倍,大陸環保車第一大廠比亞迪的市值成長26倍。印度汽車第一大廠Maruti Suzuki市值成長6倍。

此外,從亞洲百大企業市值排名中,大陸企業以將近半數的47家居冠,日本則是以32家居次。

若將比較範圍拉大至全球,2017年亞洲企業的總市值達25.75兆美元,不僅較2016年成長28%,也在全球市值佔32%,較2016年成長1個百分點。其中市值在10億美元以上的亞洲企業,佔全球排名47%。而亞洲企業也在全球企業前百大排名中佔19家,是過去10年來最多的一年。

時間軸拉長至金融海嘯至今10年來看,亞洲企業市值增額排名中,以IT業者表現最亮眼。騰訊10年市值增加4,796億美元,三星電子增加2,449億美元,台積電則增加1,494億美元,分居前三名。

印度IT業者則是以Tata Consultancy Services(TCS)表現最出色,10年營業額成長8倍,市值增加540億美元,位居第10。印度聯合利華則是注意到消費傾向轉變,從小規模零售店拓展成綜合超市、藥局等形式,改以高級品牌為號召,股價10年來增加344億美元,增加額位居第17

家電業者方面,大陸美的集團2016年收購東芝白色家電事業,2017年又收購全球機器人大廠Kuka,欲藉此改變品牌形象,吸引投資者注意其海外購併動態。美的集團市值也在10年內增加490億美元,在亞洲企業市值增額排名中位居11

回顧10年來亞洲企業中日本企業的市值表現,增加額最明顯者則以軟銀集團(SoftBank)、自動化設備業者基恩斯(Keyence)First Retailing、日本電產(Nidec)為代表,因領導者經營手腕獲得市場高度評價。

雖然亞洲企業表現不俗,但仍有兩點值得注意。一是美國減稅政策,可能讓美國企業在2018年業績成長。二是從2017年底的市值排名來看,與能源、金融領域相關的大陸國有企業高居前10。在汽車、家電、IT業者表現引人注目之際,仍說明亞洲企業國營色彩仍濃厚。

[Home]


2018/01/19 2.1.6. 2018年四大顛覆性科技影響更深遠 [ 電子時報 陳端武]

VR/AR在許多領或仍有龐大潛力等待發掘。

2018年物聯網(IoT)、區塊鏈(Blockchain)、虛擬∕擴增實境(VR/AR)、人工智慧(AI)∕機器學習這四大顛覆性技術,將開始塑造政府和企業決策者在各領域的想法。

Washington Technology報導,IoT利用感測器收集現場數據,並基於相關數據的分析結果做出即時和準即時決策。IoT已被用於智慧冰箱、烤箱、恆溫器和安全系統等智慧家電,及可監控建築條件和生產狀況的智慧工廠。

美國聯邦和州政府肯定會認真考慮將IoT應用於建物、土地維護、安全和後勤相關計畫。IoT還將在軍事及預防犯罪、打擊恐怖主義方面發揮關鍵作用。最令人興奮的發展之一是智慧城市的興起,各種感測器將協同使用,以降低營運成本,改善交通運輸並提供更高效的服務。

IoT的疑慮在於,無論在哪裡收集大數據、動機有多無私,都會出現隱私問題。例如,誰擁有智慧城市收集的數據,誰能存取這些數據,這些數據能否轉賣等問題。隨著更多IoT系統上線,對於立法者來說,這將成為越來越重要的議題。

其次,比特幣(Bitcoin)和其他加密貨幣近期飆漲,讓很多人終於開始討論區塊鏈的潛力。除了追蹤加密貨幣,這種分布式分類帳可用於更強大的解決方案。雖然區塊鏈的實際應用可能還要一段時間才能成熟,政府應設想如何用這種技術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和風險。

區塊鏈的疑慮在於,作為開放分布式技術,區塊鏈缺乏政府傾向選擇的中央控制。這種技術會否被濫用及如何進行管制仍有待觀察。

再者,VR/AR為改善教育、提高安全性和降低成本帶來眾多機會。例如,軍隊和警察可在VR環境下練習高度危險或敏感的狀況,而毋須面對任何實際危險;專家也能從世界任何角落修理故障的噴射機或坦克,而毋須花費時間和費用到達現場。VR/AR在許多領或仍有龐大潛力等待發掘。

最後,AI提供一個機會來解決圍繞教育和宣傳的長尾需求。例如,總部設在華盛頓地區的許多協會讓在同領域工作的人們聚集在一起,互相學習,並在全行業議程上進行合作。AI和機器學習可透過在工作、興趣和聯繫的基礎上,以微型定位(micro-targeting)方式聯繫成員,使這些倡導和教育工作更加精確而有效。

疑慮則是,自動化將不可避免地取代一些工作,各國政府需繼續研究這類影響。人類須理解AI相關決策的制定過程。例如,AI決策是基於演算法的最佳化,人們需有信心輸出不會出現令人驚訝或消極的後果。而這可能導致社會的進一步分化。

[Home]


2018/01/19 2.1.7. IEEE-CS預測2018年十大科技趨勢 [ 電子時報 陳智德]

自動化、機器學習與深度學習將被進一步運用到駕駛輔助科技。

電子電機工程師學會(IEEE)旗下的電腦協會(IEEE-CS)預測2018年十大科技趨勢,前IEEE主席、現任惠普(HP)技術專家Dejan Milojicic表示,2018年將能看到人工智慧(AI)、深度學習等科技是否能延伸到其他領域,加密貨幣能否保持驚人的演化或成為泡影等,IEEE-CS的預測如下:

一、深度學習:機器學習與深度學習即將經歷一波翻轉,將被更廣泛地運用在資料中心,深度學習也已被逐漸用於邊緣運算(edge computing)方面,減少資料傳遞時間。三大科技巨頭亞馬遜(Amazon)Google、微軟(Microsoft)皆正在開發新的晶片深度學習晶片及技術,如深度學習GPU、深度學習TPUFPGA等。

二、數位貨幣:比特幣(Bitcoin)、乙太坊(Ethereum)等加密貨幣正在成為尋常交易貨幣,2018年將會被廣泛地被接納為交易媒介,並因價格不斷飆升,引發促進網路安全的關切,數位貨幣也將延伸到儲存、雲端運算、物聯網(IoT)、邊緣運算等領域。

三、區塊鏈:比特幣的使用與點對點運算的復甦,是更廣泛地促進區塊鏈科技認知與接納的關鍵。預期2018年開發區塊鏈產品的公司數量會持續擴張,科技巨頭也會進入區塊鏈市場並統合產品。

四、工業物聯網:出自於對即時性的需求,透過加強邊緣運算的深度學習,工業物聯網(IIoT)將出現更多採用邊緣運算的案例。

五、機器人:過去幾年消費性機器人及更先進的軍事和工業機器人的市場供應量增加,預計在醫療領域機器人會在照護或其他醫療用途等有更廣泛的應用,且也將推動道德進一步發展。

六、駕駛輔助科技:自駕車的發展速度因遭遇一些問題而放緩,但駕駛輔助科技仍會持續成長,如停車輔助、影像辨識或道路狀況是景等,IEEE-CS預測自動化、機器學習與深度學習將被進一步運用到汽車產業。

七、虛擬實境與擴增實境:虛擬實境(VR)與擴增實境(AR)接受度不斷提高,此趨勢將不斷成長,發展出3D預測與移動偵測等。

八、道德、法律與隱私政策:隨著深度學習、機器人,AI應用的不斷發展,科技已超越了社會的控制能力。並正進一步應用到自動與智慧系統及網路安全。

九、3D加速器:3D成為改善硬體效能與節能的新興科技,現有技術如FPGA在加速器應用領域具有很大的潛力,2018年將有更廣泛地應用。

十、網路安全:網絡安全日益成為日常生活與商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漏洞日益複雜增加管理上的難度,純粹的自動化也已不能滿足要求,AI必須增強資料分析與自動化程式化腳本的能力。

[Home]


2018/01/19 2.1.8. 政院4年砸400億 衝刺AI [ 工商時報 張語羚]

搶搭全球人工智慧(AI)趨勢,行政院院會昨(18)日通過「台灣AI行動計畫」,未來4年將投入約400億元,培育AI人才及研發深耕,鏈結智慧製造、智慧醫療等產業,建構更多國際AI創新樞紐,而微軟AI研發中心落腳台灣後,已有多家國際廠商欲跟進。

賴揆昨在院會中表示,台灣邁向智慧國家,除鬆綁法令、投資數位基礎建設、強化人才培育,落實「數位國家.創新經濟發展(DIGI+)方案」外,更要憑藉我國在晶片半導體的優勢基礎,積極運用智慧科技應用技術,如AI、物聯網、大數據等,以促進經濟發展及提高民眾生活品質,因此提出201820214年期的「台灣AI行動計畫」。

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執秘蔡志宏表示,行動計畫規劃5大主軸,「AI人才衝刺」將以4年時間培育2.1萬個AI專才,透過AI人才培訓過程中的「實作」,銜接產業端實際面臨的問題,讓相關數據資料最終應用於產業界。

AI領航推動」主打「海選」競爭型研究計畫,蔡志宏強調,有別於過去由法人提出研究計畫,此次讓專家自企業、法人、大學等團隊的提案中,嚴選最具挑戰性且深化AI研究的項目,並將成果納入行動計畫。

微軟AI研發中心日前落腳台灣,蔡志宏說,期望未來台灣可「建構國際AI創新樞紐」,引進國際級AI研發中心,前有微軟的例子已能證明台灣確有利基點,人才和政策配套有利於國際企業進駐,並期望微軟未來不僅解決自身面向全球的AI工具,同時與台灣在地產業鏈結,鋼鐵、紡織等都是我國的「A Team」,盼「AA」進化為「A PLUS」。

而「場域與法規開放」則採行「AI沙盒」試驗先行模式,蔡志宏指出,首先挑幾個重點法規開放,並打造施作中心等,相信台灣AI能加速升級;最終「產業AI化」,讓AI廣泛運用於智慧製造、智慧醫療等產業,並以52產業創新為優先落實對象。

蔡志宏舉例,智慧製造導入AI後,將提升產品良率及品質,產能有望大幅提升,目前市場上製造業的AI數據最為完整,預估將是最快速成功引進AI的產業,下一波則看好零售業、物流等。

AI場域大開 加速相關應用

「台灣AI行動計畫」規劃場域及法規開放,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執秘蔡志宏表示,金融監理沙盒、無人載具創新實驗條例等,擬以政府採購或委外方式,開放場域讓AI試驗先行,加速各領域的AI應用,政府不用投入大筆預算便可初見AI創新成效。

AI場域與法規開放以智慧應用實證場域為核心,廣納智慧政府、商業性AI cyber service、民生公共物聯網智慧應用、大型無人機隊創新應用及實證場域5大領域;包含社福、內政、工商登記一站式服務,及智慧金融、AR/VR體感應用、警政及災防無人機、空品維護等。

蔡志宏表示,相關法案有金融監理沙盒日前已三讀通過,未來還有無人載具創新實驗條例等,政府可以採購或委外的方式容納AI試驗,無人載具可在沙崙綠能科學城等地驗證先行,都有機會快速展現AI創新成效,政府也不一定要投入大筆預算。

台灣是全球第5個實施監理沙盒制度的國家,金融監理沙盒專法更是國際首例,未來金管得核准金融機構以1年為限,辦理創新實驗,並可延長1次但不得超過6個月,若創新實驗內容涉及法律修正,延長期限可高於1次,但總創新實驗期間不得逾3年。

無人載具創新實驗條例則為陸海空無人載具專法,將以「沙盒機制」側重建置無人載具實驗場域,全面開放陸海空無人載具研發業者申請實驗,藉此鼓勵創新。


4
年期台灣AI行動計畫  ←行政院院會昨(18)日通過「台灣AI行動計畫」。

[Home]


2018/01/19 2.1.9. LINE購物結盟電商 把餅做大 [ 工商時報 劉季清]

通訊軟體LINE昨(18)日正式宣布推出全新的「LINE購物」入口,以「導購」為定位,要結盟台灣各大平台電商、品牌電商。LINE台灣電子商務部資深副總經理顧昌欣指出,電商是LINE布局智慧入口(Smart Portal)的最後一塊拼圖,期望可以藉由此一模式,與夥伴共同將台灣電商市場做大。

新上線的LINE購物將出現在LINE應用程式內,用戶只要打開LINE App即可使用。點入後,可看到各家電商業者的商品,用戶可直接瀏覽、購買頁面上的商品,LINE也將提供高達5%的LINE Points點數回饋。目前LINE購物上已有高達2,000萬件商品,合作的電商除了原本的口袋商店以外,還有平台電商、品牌電商,布局相當完整。包括Yahoo購物中心、Yahoo超級商城、樂天國際、friDay購物、生活市集等,還有不少擁有線下實體店的業者如萊爾富、屈臣氏等。

顧昌欣指出,LINE日本總部一直認為,要成就智慧入口的願景,台灣是舉足輕重的市場。LINE台灣推出的遊戲、新聞、貼圖、點數等都已經深入用戶的生活,跨足電商導購,則是幫助LINE智慧入口轉型完成的最後一哩路。而這一次在台灣推出購物服務,LINE這次傾注全力、砸下相當多的行銷資源,顯示了LINE跨足電商的決心。

LINE日本於20176月推出LINE Shopping服務,短短半年時間成績斐然,日本總部更喊出2018年交易額要達到千億日圓的目標。而台灣的LINE購物要達到哪些具體成績?顧昌欣透露,日本總部設定3項審核標準,包括「有多少用戶真正從聊天轉移到購物」、「整合多少台灣的電商夥伴」以及「商品數量」。顧昌欣自信表示,上述3項目標達到後,相信交易量也不會少。他指出,團隊給自己設定目標,要在1年之內把LINE購物打造成「購物第一站」,讓台灣用戶只要想到買東西,都可以在第一時間想到LINE購物。

顧昌欣表示,LINE在台市場普及度已高達94%,導購是最適合LINE的模式。不過他強調,LINE是台灣電商流量的處女地,推出LINE購物並不是要與電商平台搶奪市場,而是一起把商機做大。與電商夥伴的合作,主要是透過點擊付費、成交付費的模式,等人流真正導入或成交之後,才會向電商抽成。顧昌欣指出,LINE站出來與電商聯手結盟,有信心可以獲得消費者關注,創造共生共榮的雙贏局面。

顧昌欣:未來還有更多新玩法

LINE2017年第四季收購台灣電商平台嚮網科技後,打入電商的腳步更為積極。這次推出LINE購物新服務,可說是更完整地布局。LINE電子商務部資深副總經理顧昌欣表示,接下來購物服務將打通LINE其他功能,玩出更多創新的商業模式,且期望能在推出一年內,讓消費者對LINE購物更熟悉。

其實LINE早在2015年就跨足電商領域,當年第四季率先推出禮品小舖、2017年又推出口袋商店開店平台,以招商的方式吸引中小企業加入行動電商,目前已經累積1,000家店家。

2017年底LINE併購嚮網科技後,串接了該公司追蹤、數據等核心技術,讓LINE能快速推出全新購物服務;而把電商平台、品牌電商以及原本的口袋商店全都匯整在同一平台,同時推出比價機制、內容策展以及LINE Points點數回饋,除了打造完整的電商生態圈以外,也更方便消費者一站式購物,並讓資源更能整合運用。

顧昌欣指出,LINE在台灣手機用戶中的安裝率達94%,其中超過六成有網購經驗。此外,全台1,800萬用戶平均一天開啟LINE超過20次,平均每人每天使用時間近1小時。龐大的流量使LINE不斷思考,除了通訊之外,用戶還有什麼需求尚未被滿足?他表示,LINE購物是行動電商入口,讓用戶只要打開LINE,就能直達各大電商網站、LINEPay支付、以LINE Points點數折抵,完成交易後還能獲點數回饋,完整串起正向循環的行動電商生態圈。

顧昌欣表示,LINE購物接下來將會與其他LINE服務打通,讓玩法更多元。舉例來說,新聞服務LINE Today未來將有機會打開新的入口,在消費者閱讀跟購物有關內容時,搭上影音、購買連結,強化導購綜效。除此之外,LINE購物接下來將會蒐集用戶的使用行為,今年第二季或第三季即可推出個人化的精準推薦,讓消費者體驗更為完善。

除了與電商平台結合以外,顧昌欣透露,目前已經有跨境的業者前來洽談,也有旅遊業者以及不同於傳統電商的業者詢問。他認為,接下來LINE購物將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相當期待更多不同的創新玩法。

[Home]


2018/01/19 2.2.1.1. 台積行動裝置晶圓 出貨恐下滑 [ 經濟日報 簡永祥、謝佳雯、趙于萱]

台積電昨(18)日法說會樂觀訊息偏多,但仍透露今年行動裝置晶圓出貨量將下滑的訊息,間接印證先前傳出今年包括蘋果與非蘋兩大手機銷售動能不佳的說法。

法人認為,台積電的客戶群廣泛,以此來看,等於預告今年智慧手機市場將連續第二年進入衰退狀態。

過去幾年智慧手機市場處於高度成長狀態,一直是台積電在內的科技業最重要的成長動能。但從台積電今年開春首場法說會來看,卻首度脫離重點區,第一次落入「量跌、價揚」整體僅能持平的產品線。

據台積電的說法,本季營收下滑主因來自於行動裝置的季節性效應;就全年來看,今年行動裝置晶圓出貨將下滑,但每支手機的半導體內含價值增加,整體行動裝置營收將與去年持平。

手機晶片供應鏈認為,2016年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為13.6億支,年成長4.7%,增速開始放緩;去年第4季市場因修正幅度較大,2017年很可能已經進入微衰退狀態,將是智慧手機面世以來首年衰退。

儘管營收占比最大的行動裝置應用今年動能不如高速運算等應用,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對自家技術仍非常有信心,強調台積電7奈米製程,今年將以幾乎100%市占,稱霸全球,估計未來幾年仍將維持高市占表現。

這也是台積電在10奈米製程搶下蘋果A11處理器訂單後,再次證明台積電的7奈米製程,還是獨攬蘋果下世代新處理器訂單。

外資:台積Q1展望符預期

台積電昨(18)日法說會預估本季營收以美元計價將季減約8%,全年則成長10%15%,對比外資圈觀點,首季營收貼近保守派預期,但在合理範圍,中長期表現也符合預期,對未來股價影響應屬中性。

摩根士丹利預估,台積電全年受大陸智慧手機需求放緩影響,營收年增率約一成左右。台積電昨天釋出的展望,預估營收年增10%15%,符合預期。

大和資本則在1月初看好台積受惠10奈米及16奈米需求不弱,加上虛擬貨幣需求推動,本季營收可望僅季減5%,優於台積昨天釋出的預測值。大和昨日最新觀點認為從會中氣氛來看,市場需求不會停,仍正面看待台積長線受惠高速運算趨勢。

[Home]


2018/01/19 2.2.1.2. Moto推全螢幕機 仁寶利多 [ 經濟日報 何佩儒]

已重回台灣市場的摩托羅拉(Moto)手機,雖然在台市占有待加強,聯想對於用Moto品牌拓展全球市場仍是企圖心十足。

科技網站近來透露,Moto今年將推出六款新機,清一色為全螢幕機種,聯想供應鏈包括仁寶(2324)、華晶科、華通等可望受惠。

聯想自Google手中買下摩托羅拉後,將摩托羅拉的品牌名稱,簡化為Moto,並維持雙品牌策略,不過,去年Moto推出多款手機,聯想推出的機種寥寥可數,已可看出聯想在手機部分,積極扶植Moto品牌。

此次科技網站所揭露的Moto今年新機,包括 Moto Z3Moto Z3 PlayMoto X5Moto G6Moto G6 Play 以及 Moto G6 Plus

其中Moto X5,除了擁有5.9 吋全螢幕,前後都採雙鏡頭,並強調具人工智慧(AI),預料將是高階機種。

至於Moto Z3系列,則是6吋全螢幕,將可支援Moto的模組化配件,稍早 MotoMod 已推出包括電池、投影機、喇叭等不同的模組,藉由模組擴充手機的功能,今年可能會推出5G的模組。

據了解,Moto因仍有很高的品牌知名度,為聯想拓展海外市場的主力品牌。MotoMod模組,則是Moto的一大特色,為了讓使用者安心,Moto承諾這些模組的相容性,也就是接下來新機的藍圖相當明確。

消費者手中所購買的模組,仍將相容於新一代手機。

至於聯想本身,日前則宣布與Google合作,推出的虛擬實境(VR)一體機Mirage Solo,主要基於GoogleDaydream行動VR平台所開發,將拓展VR一體機市場,預料將與宏達電的一體機產品Vive Focus,以及臉書的Oculus Go在市場上短兵相接。

[Home]


2018/01/19 2.2.1.3. Gartner20228成手機搭載AI功能 十大潛在應用可期待 [ 電子時報 馬智堯]

數量龐大的智慧型手機結合AI功能,將使未來手機出現更多新體驗與商機。

調研機構Gartner預測至2022年時,搭載AI功能的智慧型手機將從2017年的10%提升到80%。隨著智慧型手機從單純裝置銷售,轉向具更高購買誘因的個人化體驗,智慧型手機上的AI解決方案將成為未來2??各家廠商發展藍圖的重要一環。

Gartner表示,AI功能將成為各家智慧型手機廠商的產品差異化關鍵,廠商將透過AI獲得新使用者,同時保留現有用戶。Gartner研究總監呂俊寬表示,未來AI功能將讓手機自主學習、規劃和解決使用者的手邊問題,智慧型手機將更聰明,降低認知負擔。不過目前智慧型手機上的AI功能仍處於萌芽階段。

Gartner研究總監Roberta Cozza指出,未來2年,智慧型手機將結合2種或2種以上的AI功能和技術,提供升級強化的使用者體驗。Gartner提出AI手機的十大影響力應用:

一、手機中的「數位自我(Digital Me)

AI手機將成為使用者的延伸,能辨識使用者並預測其下一步的行動。「數位自我」了解你是誰、想要什麼、何時想做以及期望如何完成,並依照權限執行任務。

AI手機將全天候記錄生活足跡,從中學習、規劃並為用戶解決問題。手機將利用感測器、鏡頭和數據,自動完成這些任務。例如連網家庭中,當屋內無人時,AI手機可下令掃地機器人打掃,或者在用戶到家前20分鐘啟動智慧電子鍋煮飯。

二、使用者驗證

以密碼為基礎的簡單身分驗證變得日益複雜,效率卻愈來愈低,導致安全性、使用者體驗都差強人意,以及過高的持有成本。新的安全技術結合機器學習、生物特徵辨識和用戶行為,大幅提高可用性和自助服務能力。舉例來說,AI手機可以捕捉並學習使用者行為,像是走路、滑手機或按壓手機的方式、捲動和打字習慣等,而不需要密碼或主動身分驗證。

三、情感辨識

情緒感知系統和情感運算(affective computing)AI手機能夠偵測、分析、處理和響應人們的情緒狀態和心情。虛擬個人助理(VPA)和其他以AI為基礎的對話系統(conversational systems)技術愈趨普及,推動情緒商數(EQ)需求,以獲得更優質的情境和服務體驗,如車商可以使用AI手機的前置鏡頭,了解駕駛人身體狀況或偵測其疲勞程度,提高行車安全。

四、自然語言的理解力

AI手機上持續性訓練與深度學習將提高語音識別的準確性,更能理解用戶具體意圖。例如,當用戶說「天氣很冷」時,其真實意圖可能是「請網購一件外套」或「請調高空調溫度」。又或者在國外旅行時,自然語言理解力可以使AI手機達到接近實時的語音翻譯。

五、擴增實境(AR)AI視覺

iOS 11推出時,蘋果提供ARKit功能,讓開發人員更容易將AR融入AppGoogle也同樣宣布推出AndroidARCore AR開發工具,預計2019年年底前在約1億個Android裝置上搭載ARGoogle預計2019年幾乎所有新款Android手機都將預載AR功能。如協助收集用戶數據和檢測疾病(如皮膚癌或胰臟癌)App,即為一個使用AR的範例。

六、裝置管理

機器學習將提高裝置效能和待機時間。如增加多組感測器,AI手機能加速理解、學習使用者行為,像是知道哪些時機得開啟某個特定AppAI手機將能在背景執行常用App,以利快速啟動,或關閉閒置App,以節省記憶體與電力。

七、個人分析(Personal Profiling)

AI手機可蒐集行為和個人分析的信息。使用者可以根據正在進行的活動及其所處環境(如家中、車上、辦公室或休閒活動),實時取得保護與協助。保險公司等業者可將重點放在客戶而非資產上,如可以根據駕駛行為來調整汽車保險保費。

八、內容審查∕檢測

AI手機可以自動檢測受限制內容,檢舉有疑慮的圖片、影片或文字,並啟用各種通知提醒。計算機辨識軟體可以檢測任何違反法律或政策的內容。舉例來說,使用公司配發的AI手機在高機密空間拍照、或是儲存機密文件,將發送訊息通知IT部門。

九、個人拍攝喜好

個人拍攝喜好包括能針對用戶個人審美偏好,讓AI手機自動美化照片。像是東西方的審美偏好不盡相同,大多數中國人喜歡白皙膚色,而西方人則偏好古銅膚色。

十、音訊分析

AI手機的麥克風能夠不斷接收真實世界的聲音,裝置上AI功能可以辨別這些聲音,進而引導用戶或啟動特定動作。舉例來說,當AI手機聽到用戶打呼聲時,即可啟動用戶配戴的智慧手環,提醒其改變睡眠姿勢。

[Home]


2018/01/19 2.2.1.4. 印度智慧型手機在二三線城市成長最快 2018年趨勢不變 [ 電子時報 劉欣欣]

隨著消費者換機需求攀升及產品價格下降,印度智慧型手機市場出現二三級城市成長超越一線大城的趨勢。

印度二三線城市的智慧型手機銷售成長比大城市更快,而且隨著小米(Xiaomi)、聯想(Lenovo)OppoVivo等品牌深入規模較小的城市,此一趨勢在2018年將維持不變。

根據印度科技媒體ET Tech報導,香港市場研究機構Counterpoint Technology Market Research指出,隨著產品價格下滑,2017年印度二三線城市的智慧型手機銷售較1年前成長18%,逆轉往年走勢,是都會區及一級大城的2倍,也優於整體市場水準。

IDC在印度的子公司也根據人口最多的前30大印度城市的終端消費者,來評估智慧型手機銷量,估計規模較小的鄉鎮智慧型手機銷售成長率高達53%,大型城市則只有15%

Counterpoint主管Tarun Pathak指出,規模較小的城市用戶在各線上銷售管道的消費額均有所成長,有意淘汰入門款手機,升級到中階機種的消費者也是銷售成長的動力來源。在規模較小的城市裡,智慧型手機銷量有將近3分之1來自定價低於6,400盧比(100美元)的機種。

相較之下,整體智慧型手機市場成長率只有13%,不及20162015年的18%23%;功能型手機的成長率則從2016年的3.4%上升至7%

IDC駐印度資深分析師Jaipal Singh表示,快速的都市化正在形成新的消費中心,特別是在二級城市。新投資讓二級城市的網路更加普及,同時產生新的就業機會,更進一步提升了市場消費。

IDC發現,二級城市如Bhopal市、Gurgaon市及Jaipur市等單季成長最快,在7~9月間均達到40%的成長率。

這主要是受到零頭期款促銷方案、零利息的逐月等額本息還款(equated monthly installmentsEMI)分期付款優惠,以及亞馬遜(Amazon)Flipkart等網路銷售平台提供的免費贈品及現金回饋,有效降低了智慧型手機的價格。

大型零售商店及獨立商家看好較小型城市的需求成長趨勢,加強促銷力道,同時網路業者也發動優惠與贈品攻勢。

亞馬遜印度分公司(Amazon India)產品類別管理主管Noor Patel指出,二三線城市在2017年的智慧型手機市場成長率逼近70%;以價位在2.5萬盧比的機種而言,整體銷售數量成長了將近45%,而在二三級城市的成長率更直逼60%

Pathak指出,目前印度農村地區仍有多達3分之2的用戶,使用價位低於100美元的低階機種,估計人數在7,000萬人以上,加上100~200美元價位的機種價格及優惠均相當誘人,短期內這些用戶選擇升級的可能性很高。

不難預見,二三級城市智慧型手機銷售成長超越一線大城的趨勢,在2018年還會更進一步擴大。

IDC分析師Singh也認為,隨著成長潛力上升,手機業者也會希望抓住較小型城市的需求商機。Pathak表示,印度都會地區由於汰舊換新週期較長,以及對二手手機的需求較高,市場需求已見放緩。

Counterpoint Research則指出,大陸品牌在較小型印度城市的市佔率接近43%,在整體智慧型手機的市佔率更突破50%,顯示本土品牌在較小型城市的市佔率仍相對較高。

專家預估,隨著小米、聯想、OppoVivo等品牌為提高銷量,進一步滲透小型城市,二三線城市表現較為亮眼的趨勢在2018年可望延續下去。

[Home]


2018/01/19 2.3.1. 台積挖礦訂單帶動大成長 [ 經濟日報 簡永祥、李仲維]

大陸兩個年輕人創立的比特大陸趕上此波比特幣「挖礦」熱潮並大量下單台積,成為推升台積今年業績強勁成長的新星。台積電昨(18)日坦言,虛擬貨幣下單量快速竄起,已成為重要客戶,台積電「將是每個人的代工廠」,會抓住每個竄起的明星。

比特幣熱潮,讓相關訂單成為昨天台積電法說會上,法人們另一個關注焦點。台積電強調,仍謹慎看待虛擬貨幣,但看好高速運算(HPC)的成長動能。

台積電估計,去年高速運算業績比重約20%,預期今年高速運算業績比重可望達25%;法人估,台積電今年高速運算業績可望較去年增加37.5%43.75%,成長力道強勁,其中最大關鍵,就是來自比特大陸的訂單。

台積電上次法說首次揭露虛擬貨幣單季營收達3.4億到3.5億美元,台積董座張忠謀昨天坦言,今年虛擬貨幣相關特殊應用晶片,和其他具備核心深度學習、高速運算的繪圖晶片等,將是台積今年成長最強的領域。

不過,張忠謀在詢問財務長何麗梅的意見後,決定不對外揭露任何虛擬貨幣所需的高速運算晶片,占高速運算營收占比,避免外界過度聚焦在市場波動劇烈的虛擬貨幣上。

比特大陸今年向台積電下單量逾10萬片,且製程從原本的16奈米,推向12奈米製程,近期更考慮導入台積電最先進的7奈米製程,以提升挖礦晶片效能,大舉推升台積電7奈米產出量,外界關注是否排擠到其他原本採用7奈米客戶訂單。

台積電昨天雖然保持沈默,但釋出將全力支持這批來自大陸的嬌客的態度,主因這批龐大的訂單,補足高階智慧型手機銷售不佳所導致訂單下滑的缺口。

台積電表示,包括比特大陸等虛擬客戶,台積電早在三年前就歸列在新興客戶平台下配合,後來隨訂單成長,才列入高速運算電腦平台,去年下半年虛擬貨幣大漲,目前已躍居台積電重要客戶群之列,且客戶數持續增加中。

台積電去年受惠比特大陸等下單量大增,大陸客戶營收占比由前年的9%增至11%,看好今年可持續大幅成長。

原因這些客戶的下單量,年增率都在數倍以上,但今年來自大陸客戶營收占比,有多少來自大陸的虛擬貨幣客戶,台積電則不對外透露細節。

兩個北京小夥子 為台積帶來大生意

壟斷全球八成挖礦機晶片的比特大陸,竟是由兩個30幾歲的北京小夥子,在短短四年內打造出來。

2018年開年,台積電接到來自大陸的一筆高達10萬片的高速運算晶片急單,市場猜測該急單很可能就是來自比特大陸公司。更神奇的是,壟斷全球八成挖礦機晶片的比特大陸,竟是由兩個30幾歲的北京小夥子,在短短四年內打造出來,成為台積業績走揚的一股新動能。

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日前透露,一年前還不太知道什麼叫比特幣,結果現在跟我們(台積電)買了很多晶圓。張忠謀口中的兩個小夥子,指的就是比特大陸創辦人兼執行長吳忌寒及聯合執行長詹克團。比特大陸目前已經是一個涵蓋礦機、礦池、礦場、交易平台的公司。

2013年,吳忌寒創立比特大陸。他找到年長他十歲的詹克團,將比特幣的維基百科資料遞給詹克團看,詹克團花了兩個小時看完,隨即決定加入比特大陸。

台積看本季匯率 估29.6

台積電看升本季新台幣兌換美元匯率走勢,預估本季新台幣兌換美元匯率為29.6,與目前新台幣約在29.562附近差異不大,但仍較去年底升值。台積電坦言,匯率波動是影響本季毛利率表現的重要關鍵之一。

台積電財務長何麗梅昨(18)日表示,台積電首季採用新台幣兌換美元匯率,是依照近期匯率走勢,但實際匯率走向仍難預估。

何麗梅強調,本季產能利用率和匯率波動,是影響本季毛利率表現的二大因素。

[Home]


2018/01/19 2.3.2. 稅改效應 蘋果將匯美數千億美元 [ 經濟日報 湯淑君、陳昱翔、蕭君暉、易起宇]

蘋果公司宣布,將從海外匯回數千億美元現金,估計將因此繳納約380億美元的稅,未來數年也將在美國擴大投資並創造就業機會,希望未來五年為美國經濟貢獻3,500億美元。此舉可望在美國企業界掀起一波跟進潮。

這家iPhone製造商計劃未來五年在美國砸下300億美元的資本支出,並在現有和新的公司園區創造2萬個新工作。受此消息激勵,蘋果股價17日勁漲1.7%,以179.1美元的歷史新高價作收。

蘋果是美國稅改案過關後、第一家宣布把閒置海外現金匯回國的大型科技公司,這項宣布可能象徵重大的轉捩點,將帶動其他企業群起仿效,因為企業如今不必再為了規避高稅捐而把錢留在境外。據Zion研究集團分析,標普500指數成分企業目前存放在海外的現金總計約2.8兆美元。

執行長庫克發布聲明表示:「我們的投資聚焦於能對就業創造和就業整備產生直接影響的領域。」這份聲明也提及蘋果打算加速推動教育訓練計畫。彭博資訊也報導,蘋果17日通知員工,將發給多數員工價值2,500美元的股票紅利。

庫克說,這項投資計畫有很大一部分要因為政府稅改、以及蘋果無論如何都會推動的事。美國總統川普則說,這是美國勞工與美國的一大勝利。

蘋果表示,依照美國新稅法,把海外現金匯回國將產生約380億美元的一次性稅金。這相當於蘋果海外現金2,523億美元的15%,與新稅法規定徵收的15.5%稅率大致相符。這顯示蘋果可能把留置海外的現金幾乎全部匯回國。

蘋果17日宣布的300億美元資本支出,將是蘋果希望未來五年為美國貢獻3,500億美元計畫的一環。蘋果將投資約100億美元將投資美國資料中心,並打造第二座公司園區。

美國製造…鴻海積極響應

蘋果響應「美國製造」政策,規劃在美國投資300億美元(折合台幣8,922億元),台灣蘋果協力廠對赴美設廠態度不一,鴻海、廣達相對積極,但初期仍與生產蘋果相關產品關連性低;緯創、英業達則評估中;可成、TPK等零組件廠則不考慮。

市場分析,鴻海、廣達、英業達與緯創等組裝代工廠,初期擬將較高毛利伺服器產品在美國製造;至於智慧手機與筆電等產品,因為毛利率較低,加上零組件供應鏈都在亞洲,目前觀望。

蘋果承諾的300億美元投資計畫,其中100億美元將用於建造資料中心,資料中心的主力產品為伺服器、儲存裝置與交換器等,鴻海、廣達、英業達與緯創等均有製造,代工廠與美國各大伺服器品牌或是網路巨擘亞馬遜、臉書與Google均有合作,有望雨露均霑。

廣達旗下的雲達,位於美國矽谷的雲端解決方案中心去年底才開幕,正好趕上美國製造伺服器的商機。至於鴻海在美國威州設立10.5代面板廠,搶攻美國8K大電視市場商機,符合美國本地製造政策。

英業達在美國德州生產的伺服器近幾年持續萎縮,並陸續轉移至墨西哥、中歐、大陸等地;是否美國製造,英業達表示,還要與客戶討論,目前比較有可能是把墨西哥生產線轉往美國。初步估算,若伺服器轉回美國製造,至少增加人工成本30%

至於緯創,若是從美國政府的壓力,或是從價值鏈與使用者角度來看,美國製造對其有利,但這需要時間考慮,短期不會發生。

國內機殼、觸控廠業者認為,手機鏈、筆電鏈都在大陸,除非下游代工廠在美國開出產線,否則難以跟進,目前並無赴美設廠計畫。

業者表示,無論是從人力成本或供應鏈角度分析,上游零組件赴美設廠的機率都不高,即使蘋果要在美擴大投資,但短時間內,蘋果相關產品的生產重心仍以中國大陸為主。

廠商想嘗蘋果甜頭 有三條件

蘋果表示,未來五年將在美國投資300億美元,彭博Gadfly專欄作家高燦鳴(Tim Culpan)說,鴻海集團等蘋果的國外供應商可望從中獲得100億美元的效益,但須滿足三個條件,也可能面臨風險。高燦鳴說,蘋果承諾的五年投資300億美元其中,100億美元將用於建造資料中心,50億美元用在康寧等美國製造商,若再加上新園區和拓展零售據點費用,剩下約100億美元的資本支出可望嘉惠外國供應商,因為蘋果沒有自己的工廠。蘋果的供應商包括台積電、Sony以及鴻海集團等。

但高燦鳴認為,廠商想受惠,就須滿足三個條件:一、須願意在美國設廠;二、須承諾創造工作機會、製造高品質產品,和支付美國水準的薪資;三、合約須涵蓋五年,或直到美國政權交替。

除了蘋果的投資,赴美國設廠的國外廠商還可望獲得租稅優惠與購地補貼等福利。

高燦鳴說,在眾多可能受邀參與這項計畫的廠商中,最有可能的就是鴻海集團,其他像是和碩、廣達、可成等台灣廠商,或鴻海旗下的夏普,也都有機會。

    201801190807329768381.jpg

[Home]


2018/01/19 2.3.3. 偏光板大戰 台廠有壓 [ 經濟日報 劉芳妙]

全球前三大偏光板廠南韓LG化工宣布,在大陸廣州投資30億美元(約新台幣892億元)生產大尺寸偏光板及封裝材料等產品,2019年投產。市場預期,隨著陸、韓偏光板廠擴產積極,對奇美材(4960)、明基材等將形成壓力,明年價格競爭恐更激烈。

明基材董事長陳建志日前便曾指出,明年對偏光板將是一場風暴,會有營運壓力。業界分析,隨著新產能開出,可能加速產業淘汰賽,大陸因為有政府補助,不會退出市場,日韓市占可能有新變化,未來若價格再跌,只會讓這淘汰賽更嚴重。

業者分析,大陸偏光板與台灣技術仍有一段差距,大陸面板廠擴產積極,對於偏光板仍有需求,但以目前大陸、日本、韓國等偏光板同業看來,真正能獲利的公司不多。

偏光板為面板關鍵零組件之一,在液晶面板生產過程中,必須上下各用一片,占面板生產成本約10%,且隨著尺寸愈大,占比愈高。

LG化工是全球前三大偏光板廠,近年包括LG化工三星旗下SDI在大陸擴產,攻城略地,主要即著眼今年下半年大陸即將大舉開出的面板新產能,有助於帶動偏光板需求。

據了解,目前大陸進口偏光板的量,占需求一半以上,以LG化工等韓系偏光板在大陸大尺寸偏光板市占最大,是當地市場龍頭,具價格主導地位,隨著新產能再開出,價格競爭壓力將更大。

據了解,此次LG化工擬投入兩條1.5米幅寬的偏光板生產線,主要就近供應母集團LG面板在廣州的8.5代線需求。相較日前日東化工關閉蘇州廠,將資源聚焦高附加價值的中小尺寸手機等偏光板市場,韓廠在大陸砸重金擴產,搶占大尺寸電視偏光板市占企圖心旺盛。

市場預期,隨著大陸面板廠新產能開出,2019年偏光板需求加溫,但相對地,未來價格競爭也更嚴峻。

迎戰對手 採差異化策略

大陸成為大尺寸電視市場兵家必爭之地,面對南韓偏光板業者大舉擴張,台灣偏光板廠策略不同調。

其中,奇美材(4960)結合日廠技術授權,及大陸當地資金奧援,擴建三條2.5米超大幅寬生產線,2019年上半年開出,與韓廠正面迎戰。明基材產能策略保守,但聚焦高質化路線,大陸也是衝刺市占重心。力特選擇利基型的車用市場,降低大尺寸電視比重,希望拉高獲利。

奇美材結合日東技術,擴大大陸產能布局,奇美材董事長何昭陽已喊出,五年內彎道超車,要搶下大陸大尺寸電視偏光板兩成市占。

明基材董事長陳建志日前指出,大陸面板廠也需要高階產品,這對明基材是新機會,明基材聚焦高質化產品,強化技術及產能效率,力求衝刺市占。

[Home]


2018/01/19 2.3.4. 高通:Snapdragon 845有助邊緣運算 估20205G獲廣泛採用 [ 電子時報 楊智家]

高通總裁Cristiano Amon表示,高通一直致力於驅動無線產業演進。

高通(Qualcomm)與子公司Qualcomm Technologies近日在第2屆「Snapdragon科技大會」(Snapdragon Tech Summit)上,揭露該公司5G願景及發表最新一代Snapdragon 845處理器更多細節,高通總裁Cristiano Amon預期至20205G可望獲得廣泛採用,稱高通在5G標準發展上已到最終階段,並已有一款智慧型手機參考設計。

針對Snapdragon 845Qualcomm Technologies產品管理資深副總裁Keith Kressin指出,這款10奈米行動晶片設計時考慮了五大關鍵要素,為人工智慧(AI)、連網、安全、沉浸及效能,藉以提供更快且高效的效能表現,其中沉浸是關於無縫捕捉用戶週遭世界。高通產品管理主任Gary Brotman則強調Snapdragon 845可將智慧運算轉移至邊緣端,藉此意謂有助未來邊緣運算發展。

根據Tahawul Tech報導,Amon預估不久後5G就會像當前電子產品一樣普及,未來30年高通的任務在於連接日常生活萬事萬物,此即5G前景。高通並稱全球首款搭載Snapdragon 845晶片的商用化智慧型手機將於2018年初問世。

高通過去5年每季投資超過10億美元在研發上,對此Kressin指出,高通的研發投資不僅是在打造最新款晶片而已,也關乎維持領先地位及創新,首要任務及目標即在與其他技術投資者合作,因此除了開發晶片,高通也協助為新技術建立基礎,主要聚焦在技術領先地位以改善世界。

會中一大焦點為Snapdragon 845的詳細介紹,如高通產品管理副總裁Tim Leland表示,在內建高通Adreno 630繪圖晶片(GPU)Spectra 280影像訊號處理器(ISP)下,Snapdragon 845能夠處理更多深淺相同的顏色及顯示更廣泛的顏色,並將提供更沉浸式的體驗,因可支持更高水準的混合實境(XR)體驗。

Leland指出,Snapdragon 845擁有全新架構,幾乎所有主要子系統均可見更大的效能升級且設計得更有效率,將可為工業製造、健康照護、軍事、工程及緊急回應等領域新裝置提供支持及強化。

針對Snapdragon 845如何支援AI的表現上,Brotman表示,Snapdragon 845AI相關的能力上,較前一代Snapdragon 835有著3倍的改進。AI與機器學習(ML)傳統上被視為是雲端的技術,如今藉由Snapdragon 845將可讓智慧運算轉移至邊緣端。

Qualcomm Technologies產品管理資深主任Sy Choudhury則形容Snapdragon 845內建全新安全處理單元,好比是有著保險庫般的安全性。隱私為安全性的關鍵效益,這也是為何Snapdragon 845內建全新安全處理單元擁有專用核心、微處理器、記憶體及加密引擎,藉以為生物驗證、行動支付等各類應用確保隱私、安全性及可信度主因。

Qualcomm Technologies產品行銷資深主任Peter Carson則介紹高通如何為Gigabit等級LTE5GWi-Fi網路打造「無線光纖」體驗的努力,稱Snapdragon 845內建的X20 Modem晶片較前一代X16在效能上提升達20%X20 Modem晶片並支援5通道載波聚合、4 x 4 MIMO、授權輔助接取(License Assisted Access)、雙SIM及雙VoLTE技術,藉此讓Snapdragon 845可達到無線光纖傳輸速度水準,讓目前需要兩小時才能完成下載的影視內容,未來只需兩分鐘以內就可完成。

Carson指出,Snapdragon 845其他連網功能包含基於802.11ad標準的多Gigabit等級Wi-Fi、雙波段同時支援的整合式2×2 802.11ac Wi-Fi、支援超低功耗無線耳機的藍牙5(Bluetooth 5),以及對多個裝置的直接音訊廣播,宣稱Snapdragon 845為智慧型手機領域歷來最先進的連網晶片,且是朝5G體驗邁進的一大步。

[Home]


2018/01/19 2.3.5. 蘋果宣布5年內 在美投資逾8900 [ 蘋果日報 劉煥彥]

蘋果周三宣布未來5年將在美國本土投資逾300億美元(逾8900億元台幣)、創造2萬個工作機會,並把海外獲利匯回美國,估計為美國政府增加380億美元(1.13兆元台幣)稅收。

2萬個工作機會

蘋果預期,上述兩項計劃可望貢獻美國經濟約750億美元(2.23兆元台幣),若加計對美國本土供應商採購金額,未來5年蘋果可望挹注GDP3500億美元(10.4兆元台幣)。蘋果也通知美國員工在川普稅改上路後,將發給每人價值約2500美元(7.39萬元台幣)的限制股。

蘋果投資美國逾300億美元中,100億美元用來新建資料中心。蘋果執行長庫克周三也意外造訪內華達州的北部大城雷諾,參與蘋果在當地新建倉庫的破土動工典禮。


蘋果執行長庫克(中)周三出席在美國內華達州北部大城雷諾的蘋果新建倉庫動土儀式。

[Home]


2018/01/19 2.3.6. 蘋果發稅改紅包 庫克用股票獎勵 [ 工商時報 陳怡均]

AT&TComcast等企業之後,蘋果也加入發放稅改紅包的行列,規畫發放給每位員工2,500美元的限制股票獎金。

媒體網站Axios取得蘋果執行長庫克發布給員工電子郵件指出,蘋果為了感謝員工的付出與努力,將發放股票獎勵所有員工,包括全職或兼職,且層級最高達資深經理。

蘋果未來數月擬發給每位員工價值2,500美元的限制性股票單位(Restricted Stock UnitRSU)。限制性股票的價值以該公司股價為計,但員工須一段時間後才會取得。

目前不清楚究竟多少員工可收到股票獎金,在庫克的信中也未提及何時能夠取得股票。不過此獎勵方案應該適用於全球大多數員工,包括零售端在內。

截至20179月,蘋果在美有8.4萬員工,全球全職員工數共達12.3萬人。根據薪資數據公司Paysa資料,蘋果員工平均年薪為10.1萬美元。

庫克寫給員工的信件指出,該公司宣布未來數年進行一系列投資,包括擴大現有以及建造新的園區。除此之外,蘋果還將投資於最重要的資產-員工。

庫克向員工表示,「你們是蘋果的靈魂與核心,我們希望與你們分享成功。因為你們的努力,蘋果得以打造全世界最好的產品,讓客戶驚喜,也讓世界更好。」

庫克另宣布,2018年員工的慈善捐款金額,蘋果將加碼2倍跟進,年度上限為1萬美元。

美國稅改法案通過,令許多美企宣布發放獎金或調薪。美國電信業者AT&TComcast皆表示發給每位員工1,000美元,富國銀行則提供限制性股票並且調薪。

[Home]


2018/01/19 2.4.1. 宏碁打造電競生態圈 [ 經濟日報 曾仁凱]

宏碁(2353)再造有成,電競成為重要主打,宏碁首度以自家電競品牌Predator為名主辦的亞太區電競大賽,經過近三個月廝殺,來自八個國家的優勝隊伍本周決戰印尼爭奪總冠軍。宏碁目標藉此在亞太區建立電競生態圈。

全球瘋電競!宏碁泛亞營運總部總經理侯知遠18日表示,電競市場每年成長,去年全球電競市場產值達15億美元(約新台幣450億元),愈來愈夯的電競話題,吸引更多主流觀眾加入,預估到2020年市場規模將再成長26%

其中主要動能來自每年成長12%的收看率 ,以及不斷湧入電競產業的各式夥伴,包括聯名贊助商、直播平台等,估今年競賽型遊戲將大幅增加。宏碁攻電競除賣筆電、桌機、顯示器等各種電競硬體設備,也開始舉辦電競比賽,凝聚玩家的心。

遊戲產研機構Newzoo統計,2017年全球遊戲市場產值高達1,089億美元,其中亞太市場占47%,遠高於北美的25%、歐洲24%

侯知遠強調,透過舉辦「亞太區2018 Predator電競聯盟大賽」,宏碁希望藉此強化對電競產業發展的承諾,並在亞太區建立強大的電競生態圈。

宏碁耕耘亞洲電競市場有成,雖然正式切入電競市場只有二、三年時間,但是後來居上,去年下半年已經登上泰國電競筆電市占率第一寶座,占有率達到35% ,在其他國家東南亞國家也有不錯成績。

宏碁發起的「亞太區2018 Predator電競聯盟大賽」,從去年10月開打,串連印尼、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印度、斯里蘭卡和香港等東南亞八個國家地區,祭出15萬美元(約新台幣450萬元)總獎金,吸引多達1,197支電競隊伍參賽,經過三個月的廝殺,各國入圍隊伍本周齊聚印尼雅加達,角逐總冠軍寶座。

正在印尼舉行的亞太區Predator電競聯盟大賽,也獲得印尼世界紀錄博物館(MURI)認證為「東南亞地區最大型LED螢幕上進行直播的電競賽事」。

智慧交通報捷 拿下緬甸標案

宏碁(2353)智慧交通新事業再傳捷報。旗下子公司宏碁智通(Acer ITS)與Excel KC Myanmar合作,拿下緬甸仰光的公車電子支付系統建置標案,為緬甸第一個交通電子支付系統,全案投資金額200億緬甸幣(約新台幣43億元)。

外電報導,仰光省政府去年啟動仰光市公車電子支付系統建置工程標案,吸引14家業者競標,最後由宏碁智通與Excel KC Myanmar聯手拿下標案。宏碁智通將提供相關的硬體和技術。

仰光約有520萬人口,但市區禁行機車,在東協國家城市罕見,近年來緬甸經濟快速發展,汽車快速增加,交通壅塞問題日益嚴重,公車為一般市民主要交通工具,此次電子支付系統將安裝在仰光100線公車路線、近5,000輛公車上,每天乘客數超過200萬人次。

宏碁表示,宏碁智通在台灣智慧交通系統市占率高達七成,具備多卡應用、車牌辨識、雲端服務等多元技術,也可提供智慧城市多項解決方案。

宏碁執行長陳俊聖日前預告,布局已久的多項新事業已站穩腳步,今年會有「小金雞」獨立走向上市之路,智慧交通事業是重點之一。

宏碁去年收購知名App「停車大聲公」,也與台南市政府合作推出全台第一套「智慧路邊停車系統」,幫助民眾輕鬆找到車位,並提升政府管理停車收費的效率。

[Home]


2018/01/19 2.4.2. 挖礦潮突襲 繪圖卡產業驚心動魄的2017 [ 電子時報 陳玉娟、張語芯]

挖礦熱潮並未受到外界看衰而減退,帶動繪圖卡產業2017年第4季營運表現超乎預期。

比特幣、以太幣(Ether)與萊特幣等虛擬貨幣於2016年底明顯走揚,帶動挖礦熱潮全面爆發,儘管市場對其前景看法分歧,大陸、南韓等政府出手管控,然隨著虛擬貨幣價格不斷創新高,相關投資與挖礦需求熱度依舊不減,也使得挖礦硬體配置中最重要的繪圖卡,缺貨與價格飆漲現象迄今未能解除,首波冒險搶進的業者業績一路飆升。繪圖卡業者表示,2017年首季繪圖卡產業低迷不振,誰都未料到挖礦需求自4月起再度爆發,且迄今仍未消退,NVIDIA與超微(AMD)陣營雨露均霑,2017年是意外且輕鬆大賺的一年,2018年能否延續出貨動能與價格高點,目前甚難預料。

隨著虛擬貨幣交易熱度與價格持續拉升,挖礦熱潮並未受到外界看衰聲浪而減退,帶動繪圖卡產業2017年第4季營運表現超乎預期,多家業者2017年繪圖卡業績寫下新高,如同時擁有NVIDIA與超微產品線的華碩、微星及技嘉。其中,技嘉2017年前三季稅後淨利19.43億元,年增9.1%EPS 3.08元,原預期第4季業績將下滑,然受惠繪圖卡買氣不減,12月營收衝上55.59億元,年增48.9% 2017年全年營收達598.82億元,年增14.39%,寫下歷史新高,市場預期2017EPS約可達3.8~3.9元上下,優於20163.64元。

然值得注意的是,技嘉2017年繪圖卡出貨約達440~450萬片,淨利估計衝上20多億元,雙雙寫下歷史新高,但因伺服器平台事業雖有大單落袋,明顯挹注營收,但對獲利貢獻有限,且更重要的是,主機板2017全年出貨規模縮減至1,260萬片,比2016年大減360萬片,全年獲利由往年約25億元水平大幅腰斬,拖累公司整體獲利表現未能大爆發,僅與2016年相仿,若不是意外出現的挖礦熱潮帶動繪圖卡熱銷,技嘉2017年營運恐會是慘綠。而全球品牌繪圖卡市佔前二大華碩、微星同樣也因繪圖卡買氣急升,填補其他產品線業績成長動能不如預期缺口。

近期最受關注的繪圖卡業者撼訊,一直以來主攻超微平台,然因超微近年表現低迷,拖累撼訊陷入虧損,2015EPS虧損高達7.58元,2016年隨著超微回神,業績終虧轉盈,EPS0.42元,2017年意外受惠挖礦熱潮爆發,自3月起營收逐月拉升,12月更飆上9.14億元、年增逾300%,刷新單月歷史紀錄,全年營收達45.38億元,較2016年大增80.9%2017年前11EPS約達6.69元,寫下歷年同期新高,其獲利大躍進也帶動股價彈升,18日以140.5元收盤,再創歷史新高。

繪圖卡業者強調,挖礦熱潮是機會財,何時退燒難以預料,近日比特幣等虛擬貨幣受到大陸、南韓政府擴大限制力道,防堵各式金融風險提高,以及避免過度用電佔用資源等衝擊,交易價格崩跌,稍後雖略為回升,但已令繪圖卡業者膽顫心驚。

事實上,繪圖卡產業主導權已不在華碩、微星與技嘉等業者手上,而是完全由NVIDIA所佔有,繪圖卡業者早已不見創新與研發動能,2017年挖礦只是延緩了繪圖卡產業的衰落。受惠挖礦需求揚升所帶來的業績飆升榮景能否持續難料,對業者而言,未來可能爆發的返修潮、庫存滿手等危機,現已顧不上,能賺一天是一天,儘管未來還有電競需求支撐,但隨著NVIDIA擴大品牌投入力道,繪圖卡產業退場潮早晚還是會發生。

大陸三大挖礦廠 台積電助力掘金

比特幣挖礦的非常可觀,挖礦成長同時刺激了挖礦機晶片的成長,世界排名前三大的數位貨幣礦機廠都來自大陸。

台積電仰賴其先進製程領跑在前,可望囊括世界排名前三的數位貨幣礦機廠家青睞,而這三家業者都來自大陸,分別是比特大陸的螞蟻礦機、嘉楠耘智的阿瓦隆、億邦科技的翼比特。

挖礦晶片強運算 推升先進製程需求

根據摩根士丹利報告估算,生產1枚比特幣的成本為3,000~7,000美元,包含能源和硬體成本。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師在研究報告中指出,比特幣挖礦的收益依舊非常可觀,如果加密貨幣持續升值,我們預計全球挖礦耗電量還會成長。而這也同時刺激了挖礦機晶片的成長,及晶圓代工採用先進製程製造的需求。由於挖礦的成本超過50%來自於電費,因此功耗水準完全決定了挖礦的利潤,因此礦機對於使用最先進製程非常積極。特別是負責生產∕挖掘比特幣的ASIC礦機採用14/16nm的先進製程和更強的構架。

三大挖礦廠家均來自大陸

由於大陸中西部具備廉價電力與區位優勢,目前大陸挖礦產量在世界上位居第一,約佔總產量的80%。目前世界排名前三的數字貨幣礦機生產商均在大陸,分別是比特大陸的螞蟻礦機、嘉楠耘智的阿瓦隆、億邦科技的翼比特。比特大陸(Bitmain)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採礦設備生產商。據聯合創辦人吳忌寒介紹,比特大陸已經擁有比特幣礦機70%以上的市佔,每年銷售數十萬台螞蟻礦機(AntMiner),而礦機正是該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2017年比特大陸晶片銷售額達到了驚人的人民幣143億元,僅次於華為海思,成為中國第二大的IC設計公司。這樣的成績支撐就是來自台積電。

據悉2017年,比特大陸下單給台積電的金額超過了15億美元,甚至超過了海思的麒麟970晶片。比特大陸螞蟻礦機S9採用的是台積電16奈米的製程;預計2018年即將推出的下一代礦機將使用台積電最先進的10奈米製程,具成本優勢的12奈米製程,也預計本月開始出貨。可以說,台積電最先進製程除了給最需要計算能力和功耗的蘋果、高通手機處理器,以及NVIDIA GPU之外,就是給挖礦機廠家了。

比特大陸20181月產量約15萬台左右,比特大陸前幾代晶片,主要靠台積電的轉投資創意電子協助設計,但大幅擴充技術團隊之後,最新一代產品已逐漸有自己設計能力。為了轉移風險,據說比特大陸近來從台灣地區挖了一個技術團隊,大概有幾十個工程師,打算進軍AI晶片其他產品。

至於排名第二的嘉楠耘智,其代表礦機是阿瓦隆AvalonMiner741,採用16奈米製程。據悉,截至 2017 4月末,嘉楠耘智累計售出阿瓦隆系列礦機約16萬台,佔全球比特幣運算力市佔約22%。比特幣的大熱程度讓嘉楠耘智的業績也隨之水漲船高。2016年,嘉楠耘智營收3.16億元,實現淨利潤5,806.61萬元;20171~4月營收2.55億元,實現淨利潤3269.37萬元。

排名第三的億邦通信翼比特E9礦機主流則是大算力比特幣挖礦機。其前代產品E9早在201612月發布,首發並內置了96顆自行研發的比特幣挖礦晶片WD1227採用14奈米製程。

[Home]


2018/01/19 2.5.1. 2018年製造業或將迎來巨變 [ 電子時報 陳端武]

製造商在未來一年需利用大數據獲得可輔助決策的洞見,推動更好的業務成果。

在技術快速發展推動下,製造商勢必要更智慧、高效地運作,並為創新做好準備。為應對這些變化並保持競爭力,擁抱創新技術重要性更勝以往。對製造商而言,當對手採用物聯網(IoT)、擁抱智慧技術時,若仍依靠過時軟體將有礙成長。

Manufacturing Global報導,技術將在賦予企業創新,而未來一年企業若想成功須掌握的主要趨勢包括:

一、靈活性

2018年及以後製造業成長的關鍵因素是,企業是否夠靈活,能處理大量可預測和不可預測的變化。靈活的企業將能擺脫這類政治或立法變化可能導致的潛在問題,例如須調整內部流程或聘用具不同專業領域的人員。

而更大挑戰來自因應隨時可能出現的不可預測的變化。為變化做好準備的製造商將能抓住機遇、減輕威脅,控制像英國脫歐或全球資料保護條例(Glob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sGDPR)這樣的重大改變。

對許多製造商來說,最靈活性的主要障礙為不得不依靠過時的企業資源規劃(ERP)系統。高度整合的ERP系統能讓製造商快速響應最後一刻的訂單變更,並改善資源管理以控制開支、減少浪費。而擁有靈活的IT解決方案將成為前瞻性企業成長的引擎。

二、工業4.0更成熟

工業4.0的發展在2017年已是廣泛討論的話題,工業4.0結合人工智慧(AI)和數據科學來實現IoT的潛力。但僅取得大量數據已經不夠,製造商在未來一年需利用這些數據獲得可輔助決策的洞見,推動更好的業務成果。

隨著越來越多的智慧設備在2018年被整合到企業中,工業4.0將繼續主宰製造業,提供寶貴收益,包括機械預測性維護和自動化水準的提高,協助製造商優化營運。感測器正在被用來辨識庫存水準,並根據歷史紀錄自動補充。這種創新減少生產停機時間,並確保優化的交貨時間表。

三、客戶體驗為王道

隨著創造出來的數據量不斷增加,能提升客戶體驗的機會大幅提升。由於商業環境競爭日益激烈,此領域比以往更重要。企業在2018年的成功將歸結為如何在眾多公司中脫穎而出,關注客戶體驗將是箇中關鍵。這意味著B2B企業做法需開始更像B2C企業,更重視客戶體驗。

對處理複雜供應鏈的製造商來說,強大而現代化的ERP系統現在被廣泛視為在改善客戶體驗方面發揮關鍵作用。研調機構IDC報告指出,擁有逾5,000名員工的85%製造商,將ERP視為提供積極客戶體驗的重要平台。

四、AI驅動的服務

與改善客戶體驗相關的是AI的作用。AI將以多種方式在2018年對ERP系統產生深遠影響。例如,AI驅動的ERP正被用於創建動態的工作流程,以了解企業及其員工與軟體的各種互動方式,再為個別用戶提出不同的優化方案。

AI可讓企業提供不受時區或假日限制的永遠在線的客戶服務,也能快速擴展,並在整個客戶旅程中實現無與倫比的個性化。此外,預測分析型AI能用於為特定業務成果及製造商所收集的大量數據產生更深入的洞見。

[Home]


2018/01/19 2.5.2. Electronics360:消費電子領域五大趨勢 [ 電子時報 陳端武]

未來智慧工廠將依靠製程中各環節感測器高度準確而及時的資訊,產生即時優化生產所需數據。

Electronics360報導,多名工業專家預測,2018年消費型電子領域將有五大趨勢,包括感測器的重要性與日俱增;汽車和物聯網(IoT)引領2018年的創新;安全和數據管理將出現疑慮而需要解決方案;感測器數量將持續成長;一切將更智慧化。

一、感測器重要性與日俱增

TE Connectivity工業方案副總裁兼科技長David Brown表示,未來智慧工廠將依靠製程中各環節感測器高度準確而及時的資訊,產生即時優化生產所需數據。這種數據的爆炸式成長要求更高數據傳輸速率的機器連通性,並需要更小的連接器能在非常惡劣的環境中達到類似資料中心的傳輸速度。

二、汽車和物聯網將引領創新

這兩個技術領域在2018年都將有所進展,且將扮演更主導的角色。Microchip營運長Ganesh Moorthy預估,2018年工業、汽車和物聯網(IoT)市場可能成為更強勁的終端市場,而感測器將在IoT和汽車技術的發展中具里程碑意義,並帶動連網車領域的新技術發展。

TE Connectivity運輸方案副總裁兼科技長Alan Amici表示,面向駕駛的鏡頭和感測器的部署量將增加,以確定駕駛的分心程度,而且會出現視覺感測器和演算法以預測危急情況。TE正在開發可嵌入汽車座椅的感測器,以幫助偵測打瞌睡的駕駛。

三、安全和數據管理需要解決方案

2018IoT設備將更易成為駭客的攻擊目標。任何連網技術都會伴隨著安全問題。隨著越來越多的設備互連,特別是在製造領域,IoT設備將易受到新形式的數據外洩的攻擊。安全專家則將找出確定克服業務攻擊的新方法。

為解決此問題,需對IoT設備和網路進行惡意軟體掃描,並保持最新的作業系統檢查。目前甚至已有專門用於檢查感測器的安全產品。不論是在存取IoT數據或安全自動駕駛的情況下,數據管理將非常重要。與數據管理相關的資產追蹤和自動化也將成為2018年的重點。

四、感測器整體市場成長

研調機構Markets & Markets Research電子及半導體副總監Sachin Garg表示,感測器已成為智慧家庭、智慧電網,智慧交通和智慧醫療等IoT生態系統的支柱。這些是對連網世界至關緊要的基礎設施系統。

有助於感測器市場成長的關鍵因素包括開發更便宜、更智慧、更小型的感測器;智慧和穿戴裝置的普及;即時運算應用的需求;以及在各種應用中對IoT感測器的需求激增。

五、更智慧的一切

AI2018年不僅將推動工業、製造和消費相關技術的發展,到2020年,AI將創造230萬個就業機會,而僅消除180萬個就業機會。2018年可預期在機器學習、智慧自動化上有所進展,並會出現更智慧的供應鏈。

Brown表示,最大的宏觀趨勢之一是無處不在的更多情報。TE Connectivity的工業客戶越來越需要測量和分析系統中多個點的數據,多年來獨立的系統現在正在連網。

[Home]


2018/01/19 2.6.1. 2025年太陽光電產值 拚3,400 [ 工商時報 張語羚]

行政院長賴清德昨(18)日親自督軍綠能產業創新推動成果,2025年度太陽光電產值將上看3,400億元,風電產值1,218億元,分別占全球9.7%及12.7%的比例,預期各帶動1.2兆元、6,135億元的新增投資。

賴揆昨於院會聽取「綠能科技產業創新推動方案進度及成果」報告後指示,政委吳政忠應持續督導相關部會掌握各項綠能計畫推動期程,屋頂型太陽光電、離岸風電基礎設施建置、相關饋線的建置、智慧電表的布建,以及沙崙科學城各項軟硬體建設等,都要按照階段性目標如期達成,並定期對外公布,以提振國內外業者投資信心,落實推動加速投資台灣。

賴揆強調,2025年非核家園的再生能源發電量占比達20%的目標,帶動綠能科技產業發展、創造綠色就業,政府已積極推動太陽光電及風力發電,目前已走出規劃階段,邁入具體進展時程,綠能科技為我國能源轉型、驅動經濟發展的新引擎,政府將積極促成以產業需求帶動研發能量,以研發能量驅動產業發展的正向循環。

「綠能科技產業創新推動方案」以「綠能推動」、「產業發展」與「科技創新」為3大願景,目標2025年達到太陽光電裝置容量20GW、風力發電4.2GW之布建,以及2024年完成300萬戶智慧電表裝設;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則預計今年3月動工、2019年底前完工,今年9月前啟動無人車試驗場域,打造人工智慧(AI)等科技創新基地。

經濟部表示,太陽光電2年計畫已累計完成建置1.4GW,並透過修正海關進口稅則,免徵太陽光電模組使用材料進口關稅,促成國內廠商向下游投資模組廠,預計吸引外商投資290億元。另外,風電4年計畫新增離岸、陸域共13MW裝置容量,經濟部表示,全球最大離岸風電開發商沃旭能源、風機系統商艾納康、西門子歌美颯等公司,陸續進軍台灣成立亞太區域據點;而國內業者以中鋼與台船為龍頭,分別成立台灣風電產業、海事工程聯盟。

智慧電表 6年將帶動398億投資

經濟部已全數完成2.3萬戶高壓智慧電表建置,經濟部能源局副局長李君禮昨(18)日表示,用電量占比38%的一般民生用電戶等約1,300萬戶,9月率先完成20萬戶低壓電表建置。預計2024年建置300萬戶,累計帶動398.6億元投資。

智慧電表建置為「綠能科技產業創新推動方案」之一,目標今年9月建置完成20萬戶,2020年累計建置100萬戶、2024年累計300萬戶,達成即時反應用電量給用戶,藉此調節用電的目的;預估20172024年間將有413億元產值,帶動398.6億元投資。

截至2017年,經濟部已於台北健康、新北新豐與秀朗公宅等地,完成1千戶智慧電表布建的智慧家庭示範,經濟部次長王美花昨表示,目標今年底前累計建置5千戶智慧電表的智慧家庭示範。

李君禮說,目前2.3萬高壓大用戶用電量占全國62%,已全數完成高壓智慧電表建置;用電量占全國38%,約1,300萬的一般民生用電低壓用戶,預計今年9月底前率先完成20萬戶。

[Home]


Confidentiality Note
本郵件含有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機密資訊、或受法律保護之資料,唯有原發信人指定之收信人得閱讀或使用本郵件之內容。如您並非被指定之收信人,請立即將本郵件及所有附件予以刪除;請勿揭露、儲存或使用本郵件之任何資訊,並請您立即告知原發信人本郵件的傳遞錯誤。謝謝您的合作。
This e-mail transmission and any attachments contain information from Inventec Corporation. The information is confidential and/or privileged and intended to be solely for the use of the individuals or entities named in this e-mail transmission. If you are not the intended recipient, be aware that any disclosure, saving or use of the content of this e-mail transmission and attachments is strictly prohibited. If you have received this email transmission in error, please notify us immediately, and delete the e-mail and attachments. We greatly appreciate your cooperation.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雪人 的頭像
    雪人

    交流

    雪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