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09 全球產業資訊

 1財經

  1.1台灣

   1.1.1. 彭博:台幣本季挑戰29  [經濟日報]

 1集團新聞

  1.1. 英業達上月業績-1% 匯損罩頂  [經濟日報]
  1.2. 英業達 4季營運封頂  [工商時報]

 2展會

  2.1. CES登場 國際大廠尬AI  [經濟日報]
  2.2. CES 2018/宏達電發功 推升級版Vive  [經濟日報]
  2.3. 三星CES大秀Micro LED TV 避開OLED開闢新戰場  [電子時報]
  2.4. CES 2018遇見台灣新創團隊身影 展現AI等創新研發實力  [電子時報]
  2.5. 群創全球首發AM miniLED技術 丁景隆親自赴美督軍  [電子時報]
  2.6. CES 宣告今年VR戰國時代 Google蘋果等大咖搶進 宏達電軟硬升級  [蘋果日報]
  2.7. CES 大廠新品競技:輝達發表自駕車超級處理器 台積代工  [工商時報]

 3產業相關

  3.1Cloud Computing

   3.1.1. 輝達揪大咖 攻自駕車  [經濟日報]
   3.1.2. 新創公司嘗試藉量子運算發展機器學習技術  [電子時報]
   3.1.3. 微軟收購Avere Systems  [電子時報]
   3.1.4. Super Cruise有機會成為凱迪拉克的致勝之鑰  [電子時報]
   3.1.5. 日本電產:終於盼到電動車、機器人與無人機新浪潮  [電子時報]
   3.1.6. 自駕車光達低成本競賽:光達成本居高不下 不利自駕車推廣  [電子時報]
   3.1.7. AI時代啟航 韓廠如何備戰  [電子時報]
   3.1.8. 數位語音助理 恐成手機大敵  [工商時報]

  3.2Smart Mobile

   3.2.1Wearable

    3.2.1.1. VR/AR技術將全方位重塑人們的日常生活  [電子時報]

   3.2.2Smartphone

    3.2.2.1. 盤點效應 聯發科上月業績減10%  [經濟日報]
    3.2.2.2. 旗艦級機種版圖難突圍 手機晶片三雄陷苦戰 自製晶片手機廠製程超車 今年市況差雪上加霜  [電子時報]
    3.2.2.3. Android手機2018年上半先蓄力 後續創新靠AI助攻  [電子時報]
    3.2.2.4. 賴揆對行動支付發豪語 選定台灣燈會作為示範場域  [電子時報]
    3.2.2.5. e-SIM將帶給IoT春天  [電子時報]
    3.2.2.6. 諾基亞能否在印度復刻成功經驗 端看低階智慧型手機Nokia 2表現  [電子時報]
    3.2.2.7. 電池「降速門」效應持續發酵 蘋果好意遭誤解的對與錯  [電子時報]
    3.2.2.8. 小米下半年IPO 估值達6兆  [工商時報]

  3.3IT Industry

   3.3.1. 孫正義1兆美元投資基金 目的何在  [電子時報]
   3.3.2. 英特爾處理器設計出包:英特爾晶片設計出漏洞 雲端與資料中心料將成為重災區  [電子時報]

  3.4Solar(Green Energy)

   3.4.1. 美國太陽能產業 烏雲罩頂  [經濟日報]
   3.4.2. 太陽能矽晶圓擴產規模大 今年難再缺貨漲價 議價主導權可能重回電池廠手中  [電子時報]

[Home]


2018/01/09 1.1.1. 彭博:台幣本季挑戰29 [ 經濟日報 吳苡辰、劉忠勇、葉亭均]

新台幣近期強勁升值,彭博資訊在124日訪問17名匯市交易員的預測中位數顯示,新台幣兌美元第1季有機會挑戰29元關卡,但第1季底預料將回檔修正至29.5元。依據這項調查,新台幣第1季預料將在29.0029.93元之間波動,本季底估在29.50元,相當於連三季走升。

外資持續匯入,新台幣匯率昨日跳空開高,突破29.5元關卡,一度來到29.44元高點,創下逾四年新高價位,不過南韓央行昨日出手阻升,使韓元從1,062.7元兌1美元,貶至1,066元,單日貶值0.31%,嚇退美元賣盤,市場擔憂其他國家央行跟進阻升,紛紛回補美元。

新台幣升勢受到壓抑,隨亞幣同步轉弱,終場以29.523元兌1美元平盤作收,總成交量提升至13.21億美元。

彭博指出,七成受訪交易員認為,第1季仍應偏多操作新台幣,原因是美國升息速度可能放緩,對美元轉升仍不抱希望,國際資金可望持續投入台股等新興市場資產。

交易員對新台幣第2季的操作以中性看法最多,約占41%,因認為台股可能回檔修正,做多與做空新台幣的人各占三成。交易員預估,新台幣匯率在第2季底將拉回至29.8元。

[Home]


2018/01/09 1.1. 英業達上月業績-1% 匯損罩頂 [ 經濟日報 蕭君暉]

英業達(2356)昨(8)日公布去年12月營收為444.5億元,月減1.3%,年增15.6%;去年總營收4,675億元,年增9.1%。法人預期,本季傳統淡季,英業達營收將季減15%左右,加上新台幣強勢升值,對該公司的匯損影響也值得關注。

英業達去年12月筆電出貨量170萬台,較前月的160萬台成長,不過,受到穿戴裝置出貨量減少影響,導致營收小幅下滑,尤其消費性電子產品的出貨高峰期是在11月,使得該公司去年12月的營收小幅下降。

英業達去年第4季整體業績與前季持平,其中伺服器產品出貨下滑,個人電腦(PC)產品持平,智慧手持裝置則是成長,主要動能來自小米手機及蘋果無線耳機AirPods,尤其小米去年手機事業重返高峰,帶動英業達出貨量。

英業達深耕蘋果聲學產品,為AirPods代工廠,法人樂觀預估,隨著2018年蘋果推出第二代AirPods,將帶動整體出貨量上看2,600萬至2,800萬套,等於年增近一倍,雖然立訊加入供應鏈,但英業達仍可望受惠AirPods的出貨規模擴增。展望2018年,英業達第1季將出貨蘋果智慧音響HomePod,將為營運帶來新動能,支撐第1季淡季業績,整體來看,法人預估,該公司智慧手持裝置出貨量仍將較2017年個位數成長。

[Home]


2018/01/09 1.2. 英業達 第4季營運封頂 [ 工商時報 翁毓嵐]

受惠智慧手持及智慧居家裝置產品出貨暢旺,加上商用筆電出貨達高峰,代工廠英業達(2356)去(2017)年第4季營收突破1,300億元,創16季以來新高;法人預期英業達去年在營運逐季走升下,第4季獲利亦將站上全年高點,惟新台幣匯率走升對其業外的影響,仍需略加關注。

英業達公告去年12月營收達444.55億元、月減1.31%,但較前年同期增長15.62%。累計其去年第4季營收達1,326.78億元、年增17.26%,並為2014年第1季以來單季營收新高紀錄;2017年全年度合併營收達4,675.12億元。

受惠智慧手持及智慧居家裝置產品在客戶新品拉貨帶動下,英業達去年下半年營運明顯走升,第4季不僅月月營收突破400億元,並皆有兩位數以上年增幅度。

筆電產品亦在商用市場需求增溫、帶動高階筆電出貨成長,拉抬英業達第4季筆電出貨量逐月走升、12月單月筆電出貨量達170萬台;至於伺服器產品亦有優於預期的表現,約與第3季持平。法人因此樂觀看待英業達第4季獲利表現將再較第3季增長、營運站上全年高點。

為彌補旗下太陽能事業益通(3452)去年第4季認列資產減損,英業達於去年11月陸續出脫對穩懋(3105)持股約2,281張,處分獲利6.23億元;法人預估英業達在第4季依權益法認列該部分損益時,將仍小幅獲利。

展望今年第1季,進入傳統淡季,營運動能轉弱,英業達預期1月營收恐有15%月衰幅度,第1季將進入低點、單季營收估15%季減。

[Home]


2018/01/09 2.1. CES登場 國際大廠尬AI [ 經濟日報 何佩儒、曾仁凱]

美國消費性電子展(CES)美國時間9日登場,全球指標大廠大會師,競相展示最新的高畫質電視、智慧手機、虛擬/擴增(VRAR)實境裝置、電動車等硬體裝置之餘,人工智慧(AI)更是在各項新品中隨處可見,大廠比拚硬體之餘,AI更是相互較勁的一大亮點。

儘管還不到CES開展日,賭城拉斯維加斯從輕軌到看板、燈箱,都已出現CES的相關廣告或宣傳。隨著AI議題持續發燒,愈來愈多裝置強調具有AI功能,法人看好,台灣AI供應鏈包括半導體相關台積電、聯發科、智原,以及鴻海、緯創等代工廠,還有美律、致茂等業者都將受惠。

三星此次搶先推出搭載AI的電視。主要是透過OLED電視內的數據庫,研究分析數百萬個圖像,不管原始內容的解析度如何,透過AI都能將低解析度的內容轉換為高解析度,同時可將內容參數依場景進行分類,進行降噪、增強細節等功能,同時也將整合其語音助理Bixby,讓使用者可以直接聲控。

LG也在展前發表搭載AI的電視,透過LG電視內建的AI功能,消費者可直接對遙控器說話、下指令,並可透過Wi-Fi或藍牙將電視與其他智慧家電做連結,包含清潔機器人、冷氣、空氣清淨機、智慧照明、智慧音響等裝置,讓電視身兼智慧家庭控制中心。

現階段AI已經大量被應用在智慧音箱,連接手機、機器人、音樂、導航等服務或終端裝置,而著重語音指令結合助理功能仍是目前最重要的人機介面,亞馬遜、Google也雙雙在CES展示旗下語音助理,現場平台與硬體的業者各自搶地盤的氣氛相當濃厚。

Google主攻語音助理Google Assistant,頗有與亞馬遜語音助理Alexa較勁意味。去年亞馬遜未參展CES,但展場內隨處可見內建Alexa的產品,今年兩大平台業者都進場展示最新的應用。

CES 2018/宏碁新電腦 用講的也能通

美國消費性電子展(CES)將登場,「台灣雙A」秀新品,宏碁昨(8)日宣布旗下多款電腦將導入亞馬遜(Amazon)的Alexa語音助理功能,以後電腦用講的也能通。

宏碁宣布旗下部分AspireSpinSwitch Swift系列筆電、以及Aspire AIO桌上型電腦等系列機種,將導入亞馬遜Alexa功能,初期會從美國率先導入,並於年中以後陸續在各地推出。

在此之前,宏碁的空氣品質監測器Acer Air Monitor已經相容Alexa功能;另外,宏碁的超高畫質投影機Acer V6820MV6820i 4K也成為業界首款支援Alexa語音控制的智慧投影機之一。宏碁主管表示,希望藉由支援廣被採用的亞馬遜Alexa,提供用戶更豐富且全新的智慧家居生活體驗。

此外,宏碁也在CES宣布攜手英特爾,要重新定義「世界最薄筆電」。宏碁去年在德國IFA電子展中推出的Swift 7,厚度不到0.9公分,號稱全球最薄筆電,今年再進化,導入英特爾提供的XMM 4G LTE連網能力,讓筆電可以隨時連網。

華碩也在CES端出首款搭載印刷式JOLED面板的專業級顯示器ProArt PQ22UC,成為第一家確認採用JOLED面板的客戶。

JOLED面板是由日本產業革新機構帶頭,整合索尼、松下等日本面板廠既有的OLED技術成立,採用的印刷式如同噴墨印表機,將OLED材料塗佈到基板上,在成本、面板大小及畫素密度上具有優勢。

CES 2018/陳俊聖挺自家股 獲利豐

宏碁董事長暨執行長陳俊聖率領宏碁再造有成,宏碁昨(8)日盤中股價一度飆上近四年十個月新高,陳俊聖先前力挺公司而八度買進自家股票,初估目前持股帳面獲利已經超過五成、大賺逾3,000萬元。

宏碁第三波再造有成,去年第3季每股純益0.48元,寫下近七年新高;去年前三季毛利率10.7% ,也創近13年新高,顯示公司的獲利能力回到正軌,推升公司股價短短兩個月大漲超過六成,昨天盤中更一度飆上26.55元,創下20133月以來新高價。

陳俊聖先前為了展現「與大家同在一條船上」的決心,八度自掏腰包敲進宏碁股票,總計買進約3,400張,若以各買進當月的月均價換算,平均每股成本約為16.15元,對照昨天收盤股價25.65元,陳俊聖手上的宏碁持股帳面獲利達58.8%、大賺超過3,000萬元。

[Home]


2018/01/09 2.2. CES 2018/宏達電發功 推升級版Vive [ 經濟日報 何佩儒]

宏達電在美國消費電子展(CES)開展前夕宣布,將推出虛擬實境(VR)產品Vive的升級版Vive Pro,及與英特爾合作開發的Vive無線產品Vive Wireless Adaptor,其中,Vive Wireless Adaptor將於第3季全球開賣,可望助攻宏達電VR產品銷售及營收。

VR產品生命周期不像手機能年年推出新款機型,全球兩大VR指標產品包括Vive及臉書的Oculus Rift,都是已推出兩年的產品,去年開始降價,宏達電今年率先推出Vive升級版本。

CES將在美國時間9日開幕,宏達電選在展前一天舉行全球記者會,宣布Vive的升級產品Vive Pro,希望吸引消費者及企業用戶目光。

宏達電表示,Vive ProVive的升級版頭戴式顯示器,最大的不同是配備雙OLED顯示螢幕,以及清晰的2880 x 1600影像解析度,解析度較目前的Vive提升78%。更高的解析度將讓文字、影像更清晰,栩栩如生的畫面也可提升整體體驗。

Vive Pro並搭載高階耳機及內建擴大器,提供更身歷其境音響,同時也減輕頭盔前部重量,讓整體重量分配更均衡。其他升級包括雙主動降噪麥克風,及能讓開發者發揮創意的雙前置相機。

HTC Vive美國區總經理歐布萊恩(Daniel O Brien)表示,VR市場的趨勢是追求最頂級的虛擬實境體驗,因此頭盔必須同時配備高解析度的螢幕、整合式頭戴耳機和最佳的零組件以達到此需求。Vive Pro提供立即有感的升級,將可滿足VR熱愛者的需求。

去年英特爾展示WiGig技術在Vive上的應用,近期完成商用化產品的開發,8日亮相的Vive Wireless Adaptor,是首度在市場上為ViveVive Pro提供無線VR頭盔整合方案。透過WiGig技術,能在無干擾的60GHz頻段運作,達到低延遲高效能表現,Vive Wireless Adaptor預計第3季全球開賣。

另外,宏達電同時升級VR內容平台Viveport的用戶體驗。

拓墣:全球VR出貨看旺

虛擬實境(VR)產品在一體機及升級版本的帶動下,市調機構TrendForce旗下拓墣產業研究院預測,2018年全球VR市場出貨量將會成長到500萬台,年增35%。市場前三大仍為索尼、臉書及宏達電。

根據拓墣產業研究院估計,去年全球VR裝置出貨370萬台,索尼的PS VR、臉書的Oculus Rift與宏達電 Vive分別居出貨量前三名。

拓墣產業研究院分析師蔡卓卲指出,去年索尼在PS 4 Pro熱銷以及大型開發商的支持下,PS VR出貨量達到170萬台,市占率最大;Oculus RiftHTC Vive則分別以70萬台與50萬台緊追在後。微軟與其合作夥伴宏碁、戴爾、聯想等廠商合作推出混合實境(MR)頭盔,去年出貨量約30萬台。

觀察各品牌今年VR裝置出貨,索尼因擁有遊戲機產業資源,拓墣產業研究院估計,其PS VR出貨將會提高到200萬台;Oculus與宏達電則在推出新機帶動下,2018年出貨量預估將分別提升至100萬台與60萬台。

蔡卓卲分析,VR在商業應用上,仍以少量客製化需求為主,而消費市場的應用仍偏向遊戲娛樂,但是遊戲影音內容不足是市場發展的最大阻礙。各業者為加速市場成長,已透過獨立VR裝置(一體機)刺激市場需求。雖然一體機成為業者今年的焦點,但整體市場仍處於發展初期,預期要到2020年之後,出貨量成長才會較為明顯。

[Home]


2018/01/09 2.3. 三星CES大秀Micro LED TV 避開OLED開闢新戰場 [ 電子時報 韓青秀]

三星在CES 2018搶先發布全球首款拼接型146Micro LED電視「The Wall」。

儘管外界高度關注蘋果投入開發Micro LED進度,然而重要競爭對手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卻在Micro LED顯示技術先聲奪人,並率先在CES 2018展出146吋的大尺寸Micro LED TVLED業界估計,若以解析度達4KMicro LED TV規格估算,相當於需要2,400萬顆LED元件。

由於現有LCDOLED較難挑戰100吋以上的製造瓶頸,Micro LED TV將可避開正面衝擊,並鎖定旗艦級家用劇院市場,並可望於2018年對外銷售,而台廠與三星高階TV開發合作緊密,將有利於搶先切入供應鏈。

隨著三星棄守大尺寸OLED TV,擴大QLED的開發力道以及投入研發Micro LED TV,此次展示重點在於85QLED TV,也是目前為止最大的QLED 8K TV,同時,三星也宣布全球首台146吋的Micro LED TV名為The Wall,其單一LED元件尺寸小於100 micron,比Mini LED的解析度與畫素更精緻。

日前晶電總經理周銘俊也透露,蘋果、三星是二家最有可能在Micro LED成功的國際大廠,因此三星若在CES 2018展出Micro LED TV也不會太意外,將足以顯見三星的強烈企圖心。

據悉,三星研發Micro LED過程與台系供應鏈的合作密切,由友達、晶電等投資錼創極有可能為三星提供巨量轉移的關鍵技術,由於錼創目前的試產線是從上游磊晶之後向下做到模組化,而其磊晶機台測試及實驗均租用其晶電的機台。

由於4K Micro LED TVLED使用顆數多達2,400萬顆,未來量產後的LED磊晶及元件消耗量龐大,市場預期,未來三星Micro LED TV若能進一步量產投入市場,晶電將有機會取得市場先機。

據三星指出,Micro LED是採用無縫拼接的模組化技術,在尺寸上可以不受限制,自由組合,可以增加或移除這些模組,且換修不良品也較容易,並相對降低巨量轉移技術的壓力。

儘管其拼接模組的方式以及採用RGB LED三色的Micro LED顯示技術,乍聽之下類似於SonyCES 2017展出的Micro LED顯示器「CLEDIS」,不過業界透露,在巨量轉移技術以及驅動方式上,三星與Sony的研發設計仍有很大的不同。

若以量產成本來看,三星較有機會走向量產化。據透露,三星已規劃將開發不同尺寸產品,預計2018年將推出終端產品銷售。雖然三星並未指出詳細的畫素規格或產品價格等資訊,但業界認為,Micro LED 雖然良率已有突破,但落實於量產商品的成本仍然偏高。

相較於目前LCDOLED TV價格已打入高階消費電視市場, Micro LED TV初期仍需避免與OLED大尺寸電視的正面對決,而LCDOLED100吋以上的面板生產成本大幅增加,這將有利於Micro LED TV100吋以上的旗艦機種測試市場水溫,未來隨著量產成本逐漸下降,將有機會逐步切入100吋以下的尺寸。

由於Micro LED為自發光顯示技術,每一點畫素(pixel)都能定址控制與單點驅動發光,具有高亮度、低功耗、超高解析度、色彩飽和度等優點,且不會出現OLED的殘影(burn-in)現象,因而被視為下一代的革命性顯示器。三星也表示,未來依然會以QLED量子點螢幕為主,兩者將區分不同產品發展與市場布局。

[Home]


2018/01/09 2.4. CES 2018遇見台灣新創團隊身影 展現AI等創新研發實力 [ 電子時報 王君毅]

科技部集結台灣32家新創團隊,於CES成立Taiwan Tech Star展示台灣創新實力。

2018年消費電子展(CES 2018)9~12日在美國拉斯維加斯登場,除了品牌大廠在人工智慧(AI)、硬體裝置、智慧家庭、創新車用技術、虛擬實境(VR)、擴增實境(AR)、機器人等領域方面展示新作外,在新創公司方面,也會有更堅強的實力與作品展示。由台灣科技部領軍首度在CES中設立的台灣新創館,吸引32家業者參與,展示在智慧醫療、AI等領域的發展成果。

2018年新創團隊與公司透過CES推展業務更趨積極,在此次CES設立的EurekaPark新創專區中,總計有來自42個國家的900多家新創公司展示相關技術、產品與服務,參展家數並較2017年成長近50%

台灣在科技部的號召下,此次集結台灣32家新創團隊,在CES新創專區中成立台灣館Taiwan Tech Star,展示台新創公司的創新實力與技術能耐。主要並聚焦在智慧醫療科技、VR/ARAI、穿戴裝置及物聯網(IoT)等五大區塊為技術展式主要領域。

來自台大的iTech展示新型態的追蹤定位系統。相較於過往追蹤系統泰半透過影像辨識技術進行追蹤,讓其在速度和準確率上無法有效提升;其透過無線通訊解決方案及信號傳輸演算法來追蹤物體,可讓次世代的追蹤定位系統在定位速度、精確度與省點上較以往產品提高。

同樣來自台大的新創團隊SolarDrone,此次將展式搭載太陽能使用的無人機產品,除因此讓其飛行耐久度大為提升外,另也支援定位、影像辨識、即時影像傳輸、拍照錄影等功能。

宇博先進團隊則推出新款與ARMR技術相結合的穿戴型產品,在CES期間展出數款AR眼鏡,當中包含全球首款內嵌自然手勢判別的AR眼鏡等產品。

來自工研院的新創團隊Deep Force,則將展出辨識率達99.9%的臉部辨識解決方案,且其並為亞太地區首家在Android裝置上進行臉部辨識功能的廠家。

過往臉部辨識應用在個人資料、隱私等問題上多受質疑,但其所開發的新款獨立於終端運作的AI晶片可讓用戶資訊不會在雲端曝露,藉此保有高私密性,且最快在100毫秒內即可完成臉部判別,同時相較於其他競爭者,其成本只要現有技術約近6分之1左右。

此外,麗暘科技此次則展示家用型低成本機器人,另巨量移動所開發的即時追蹤心臟感測裝置,具備可精準測量血管硬化與血管阻塞發生的位置,其技術含金量也相當高。

[Home]


2018/01/09 2.5. 群創全球首發AM miniLED技術 丁景隆親自赴美督軍 [ 電子時報 郭靜蓉]

群創光電積極發展Mini LED,將於CES 2018以實機展出全球首款的10.1AM mini LED車用面板,群創執行副總暨技術開發中心負責人丁景隆對此非常重視,親自前往美國展督軍並向客戶介紹。

群創這次展出具有數千調光分區數(Local Dimming Zones)10.1 AM miniLED產品,有別於其他廠商研發的miniLED,群創差異化技術在於採用TFT形成的主動式矩陣電路(Active Matrix,簡稱AM)來驅動miniLED,相較傳統LED背光源驅動電路架構需使用過多元件的miniLEDAM miniLED性能優勢強大,且較非AM miniLED更具有價格競爭優勢。

丁景隆指出,近來LCD業界為了進一步提昇畫質,尤其是針對常被OLED 陣營攻擊的對比表現上,開始廣為採用 local dimming 背光源技術以達成 HDR(High Dynamic Range)功能,以大幅改進對比值到與OLED相同等級。

而為了做出local dimming背光源,採直下式背光是最合理的架構,但其厚度和LED彼此排列的間距需成正比,所以為了達成產品的超薄要求,必須大幅縮小LED間距,也就是必須大幅增加LED顆數至數百顆甚至數千顆,此即為催生miniLED概念的起源。

然而,除了前述超薄HDR直下式背光以外,一般業界恐怕尚未認知miniLED技術真正的巨大潛力,以及要發揮此潛力的先決條件。雖然如前所述,HDR功能的確可以大幅改進LCD的對比數值到與OLED相同等級,但若要在畫面銳利度上真正與OLED分庭抗禮,必須做到頂級的HDR才行。

也就是local dimming背光源的調光分區數(Local Dimming Zones)必須要數百區甚至數千區才足夠,也就是在miniLED的基本概念上還要加上「以每顆LED作為一分區」的大膽想法,但是若以傳統的LED背光源驅動電路架構,這樣的想法會因元件使用過多,而在成本及輕薄設計上,變得不切實際。

有鑑於此,群創提出使用主動式矩陣TFT電路來驅動的AM miniLED架構,可徹底解決上述課題,並能以合理的成本實現頂級的HDR,將於CES 2018中以實機展示成果。

丁景隆指出,AM miniLED可以做到精準的電流調控,亮態畫面可以拉高到平常的數倍亮度,這是OLED材料所無法企及的境界;而暗態畫面則趨近於零亮度,在對比可高達1,000,000 : 1的情況下,在陽光下可視性以及夜晚閱讀的舒適性,達到超乎客戶滿意的表現。

此外,為了提供客戶更多的設計自由度,群創更以AM miniLED搭配軟性基板 (Flexible Substrate),作為異型∕曲面LCD所需背光源的最佳解決方案。

綜上所述,群創此次發表的AM miniLED on Flex最新技術,在畫質(HDR peaking、對比、色彩飽和度)、能耗以及外觀設計(異型∕曲面)上將完全超越OLED,更遑論OLED一向為人詬病的影像烙印問題。

OLED在車載應用上,無法符合耐高溫等嚴苛的可靠度要求,OLED採用的發光材料,有著先天上的壽命問題。群創深耕車載市場多年,將全力發展軟性基板的AM miniLED背光源,來搭配異型∕曲面LCD,尤其是未來概念車的設計,因此車用市場將是AM miniLED作為商品化應用的其中一個重要目標。

而這次的發表僅是開始而已,群創將持續深耕AM miniLED技術,並將在適當的時間點,陸續向業界揭露各種創新的技術細節。丁景隆強調,在Micro LED問世之前,AM miniLED將成為中期戰略產品的角色,同時也必將以優異的表現驚豔市場。

[Home]


2018/01/09 2.6. CES 宣告今年VR戰國時代 Google蘋果等大咖搶進 宏達電軟硬升級 [ 蘋果日報 陳俐妏]

即將登場

2018年美國消費性電子展(CES)登場,宏達電(2498)虛擬實境(VR)產品線軟硬兼施,推出解析度升級的Vive Pro、無線套組Vive Wireless Adaptor,平台介面全VR化,內嵌影音串流平台Vimeo;此外,更與柏克萊大學合作的FHL Vive研究中心也布局人工智慧(AI),拉高產業門檻,全方位搶進VR戰國時代。

近期AI話題強力壓境,但產業人士指出,AI為技術,但VR/AR才是繼智慧手機後,量能可達千萬台的重點終端裝置,目前電競、消費等殺手應用已浮現。

殺手級應用已浮現

大廠除既有宏達電、三星、臉書、SONY等,其實Google、阿里巴巴、Amazon、蘋果都在布局。特別是Google、蘋果在VRAR相關軟體開發,鴨子划水都在進行中,產業並沒有所謂降溫,力拼主導性產品的動作仍在進行。2018年將開啟VR戰國時代。

軟體開發鴨子划水

市調機構拓墣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VR裝置出貨達到370萬台,SonyOculus Rift與宏達電Vive分別居出貨量前3名,預估2018VR市場出貨量將提升至500萬台。

宏達電去年推出親近大眾市場的不需PC主機連接的一體機Vive Focus,中國預購開出紅盤,而在高端市場Vive產品線,睽違2年首度更新,升級版Vive Pro有利於解決目前人眼解析度高,但終端裝置螢幕解析度受限、頭戴裝置重量偏重問題。

預告提前卡位5G

而採用英特爾WiGig技術的無線套組Vive Wireless Adaptor,預告提前卡位5G商用市場。

宏達電Vive美國區總經理Daniel OBrien表示,目前VR市場追求高品質體驗,頭戴式顯示器須同時配備高解析度的螢幕、整合式頭戴耳機,以及最佳化的零組件達到此需求,升級版Vive Pro減輕頭顯前部的重量,讓整體重量分配更均衡。其他雙主動降噪麥克風、雙前置相機也在此次規格升級中。

事實上,宏達電VR版圖也以AI角度切入,今年已與跟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合作成立FHL Vive中心(FHL Vive Center for Enhanced Reality),將研究各種關於AR/VR的技術和應用,包括工程、新聞等。

宏達電CES展推出新品

VR新品及新技術:

◎升級版Vive ProOLED解析度達2880x1600,較前代提升78%

◎採用英特爾WiGig技術的無線套組Vive Wireless Adaptor3季開賣,卡位5G商用市場

◎全VR環境介面平台Viveport

Vive Video播放器內嵌Vimeo影片專區

AI學術研究中心:

◎與柏克萊大學合作攜手FHL VIVE研究中心,專攻人工智慧(AI)、VR/AR應用

新智慧手機:

115日發表自拍中階機U11 EYEs2MWC展預期U12將亮相

資料來源:《蘋果》採訪整理

[Home]


2018/01/09 2.7. CES 大廠新品競技:輝達發表自駕車超級處理器 台積代工 [ 工商時報 涂志豪]

繪圖晶片大廠輝達(NVIDIA)在美國消費性電子展(CES)開幕前夕召開全球記者會,執行長黃仁勳宣布,全球首款具自主機器學習能力的AI人工智慧超級處理器DRIVE Xavier已在第1季送樣給客戶,今年內可望正式採用在NVIDIA DRIVE Pegasus人工智慧運算平台,協助打造Level 5全自駕計程車。Xavier處理器採用台積電12奈米製程生產。

黃仁勳表示,要將AI技術應用在駕駛經驗上,讓與NVIDIA在自駕車合作的超過320家企業或組織,能夠更快達成自駕車目標,而NVIDIA打造的12奈米鰭式場效電晶體(FinFET)製程DRIVE Xavier處理器已正式送交客戶認證,持續朝向機器自動駕駛汽車的目標邁進。

Xavier內含90億個電晶體,是目前業界最複雜的系統單晶片(SoC),是逾2,000名工程師花了超過4年時間、研發投資超過20億美元所打造出來的超級處理器。黃仁勳指出,Xavier內建8個客製化中央處理器核心,以及加入512Volta繪圖處理器核心,是全新的深度學習加速器,也是電腦運算及8K超高解析度圖像運算處理器。

他強調,DRIVE Xavier最大的特色,就是在30W功耗下,進行每秒30兆次的運算,相較於NVIDIA過去所有處理器架構,能源運算效益大幅超過15倍。XavierNVIDIA DRIVE Pegasus人工運算平台的關鍵,該平台是全球首款針對Level 5機器全自動駕駛所量身打造的超級電腦。而為了更快達到自駕車目標,NVIDIA將推出智慧經驗軟體研發套件平台DRIVE IX及結合虛擬實境(VR)協作計畫Holodesk的擴增實境平台DRIVE AR

NVIDIA也宣布新合作案,包括福斯汽車將採用NVIDIA DRIVE IX打造AI自駕車,NVIDIA及百度、ZF將在大陸推出以Xavier為主的業界首款AI車用電腦,UberAI自駕計程車與運輸車採用NVIDIA技術並完成超過200萬英哩的自駕里程,自駕新創公司Aurora選用NVIDIA DRIVE Xavier導入其自駕運算平台。

黃仁勳亦看好電競市場的成長動能。NVIDIA將與宏碁、華碩、惠普等推出全新大型遊戲顯示器(BFGDs),將654K高畫質螢幕與NVIDIA G-SYNC技術和全球最先進的串流裝置NVIDIA SHIELD整合,將極致順暢的電競體驗躍升至大螢幕。

超微 揭露2018技術藍圖 迎接大數據及AI時代

處理器大廠美商超微(AMD)在美國消費性電子展(CES)舉辦展前技術日(AMD Tech Day),執行長蘇姿丰(Lisa Su)宣布2018年將是超微改變高效能運算(HPC)規則的一年,超微將於第2季之後推出12奈米第二代Ryzen桌上型處理器,以及7奈米Vega繪圖晶片,並將結合處理器及繪圖晶片的運算效能,迎接大數據分析及機器學習的人工智慧新時代。

超微在CES展前說明2018年技術藍圖,最大賣點在於Ryzen處理器及Vega繪圖晶片整合為一的加速處理器(APU)將全線到位,包括桌上型Ryzen APU將在2月亮相,筆記型低階Ryzen 3 Mobile加速處理器亦將於本季推出。

超微第2季則會進入新的產品周期。包括針對企業及商用筆電、行動工作站的Ryzen Pro Mobile APU將進入市場,而在桌上型處理器的推進上,則會推出採用12奈米Zen+架構的第二代Ryzen處理器,至於主攻HPC及電競市場的第二代Ryzen Threadripper處理器、針對商用市場打造的第二代Ryzen Pro處理器則會在第3季進出。

第二代Ryzen處理器除了製程升級至12奈米,在降低功耗及提升效能上都有明顯進步外,還直接內建全新Precision Boost 2 精準頻率提升技術,能適時啟用一至多個處理器核心,在各種工作負載情境中加速處理器效能。

在繪圖晶片部分,超微本季會推出超薄筆電Vega Mobile獨立型繪圖晶片,搭載第二代超寬頻記憶體(HBM2),運算效能將大幅提升。再者,超微2018年內也會推出7奈米Vega繪圖晶片,並針對人工智慧應用直接內建機器學習功能。相較於競爭對手輝達(NVIDIA2018年繪圖晶片製程仍停留在12奈米,超微顯然要透過7奈米Vega繪圖晶片的推出,有效提升繪圖晶片出貨量及市占率。

[Home]


2018/01/09 3.1.1. 輝達揪大咖 攻自駕車 [ 經濟日報 葉亭均]

繪圖晶片大廠輝達(Nvidia)宣布,叫車龍頭業者Uber與福斯汽車(VW)將採用輝達的人工智慧(AI)技術,發展自駕車,顯示在眾家晶片廠爭相主導這塊新興領域之際,輝達欲藉此凸顯且鞏固其領導地位。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7日在拉斯維加斯消費性電子展(CES)表示,Uber未來自駕車隊將採輝達的處理器與軟體,福斯也將運用輝達的技術發展智慧型駕駛輔助系統。

在各大零件製造商爭相讓自家技術主導新興的自駕車領域之際,輝達正藉由大力宣傳自家與眾家業者結盟的方式,來凸顯其取得領導地位。英特爾、高通等同業也已宣布與多家公司合作,攜手探索移除人類駕駛必要性的最佳方法。輝達汽車部門主管夏皮羅(Danny Shapiro)說:「現況是幾乎人人都在合作。我們對已擁有320個合作夥伴感到欣喜。」

Uber2015年起即專注研發自駕車,迄今達成5萬趟自駕車行駛、累計里程超過200萬哩,其中半數里程是在過去100天內完成。Uber表示,2016年讓首支Volvo SC90休旅車自駕車隊上路測試時,就已採用輝達晶片。

福斯與輝達的駕駛輔助系統將利用車子內外的感測器,提供便利與輔助功能,這種人工智慧的性能將與時俱進,功能可能包括辨識駕駛是否昏睡或分心,還能幫助車輛在特定情況下以合適速度流暢行駛在正確車道上。

輝達還表示,針對自駕車設計、耗資20億美元研發的新型處理器Xavier,本季將出貨給客戶進行測試,今年稍後量產。這款號稱世界功能最強大的系統單晶片能達成每秒30兆次運算,功耗30瓦特。在2012年一次學生科學競賽中,一組團隊利用輝達的GPU展現可加速深度學習功能,輝達從那時迄今已投入逾80億美元研發。

[Home]


2018/01/09 3.1.2. 新創公司嘗試藉量子運算發展機器學習技術 [ 電子時報 涂翠珊]

人工智慧需求大增,刺激了運算技術的發展。

人工智慧正逐漸深入研究、生產與醫療等各種應用,而GoogleFacebook等廠商也已總共投入超過數十億美元發展機器學習。一家來自美國加州的新創公司Rigetti則希望能證明量子運算在機器學習發展上的潛力,讓機器學習的執行速度獲得更大的提升。

根據Sanvada網站報導,新創公司Rigetti傳出正與IBMGoogle合作,利用50量子位元(qubit)的量子電腦開發一種稱為分群演算法(clustering algorithm)的技術。

分群是一種常見於機器學習的技術,主要是透過用資料的比較、整理與詮釋等流程,將資料統整到類似的群組中。Rigetti應用與軟體品質主管Zeng表示,他們的研究工作是將量子運算技術引進人工智慧模組很重要的一步,而分群處理是量子電腦一個很根本的數學問題,但過去從沒有人企圖解決它。

一直以來,量子電腦便被看好能夠推動機器學習與人工智慧的發展。然而專家提出,目前還無法肯定量子電腦是否能為人工智慧發展帶來重大的變革,也無法證實量子電腦的分群任務,是否有辦法對民眾日常生活造成直接的影響。可以確定的是,量子運算對於解決加密任務能提供很大的協助。

近日有研究團隊證實,人工智慧能夠教人如何透過正確的睡眠提升生產力,另外還有報導指出,人工智慧已能騙過圖形驗證碼(Captcha)系統。或許不久後,人類不必再自行學習,而只要交給電腦學習,並讓它們為人類工作,或更有效率的將所學交給人類。

馬里蘭大學(University of Maryland)物理學家Christopher Monroe指出,量子運算將可提升機器學習技術,並藉此讓量子電腦變得更加可靠。

[Home]


2018/01/09 3.1.3. 微軟收購Avere Systems [ 電子時報 莊瑞萌]

微軟收購Avere之後,在雲端市場再下一城。

微軟(Microsoft)宣布收購雲端公司Avere Systems,以便滿足其客戶在雲端儲存的需求。Avere過去專攻放大儲存效能,特別是較昂貴的快閃儲存。這次收購金額並未公布,但預計收購案近期可正式拍板定案。

TechCrunch報導,微軟認為Avere是一家針對在雲端、混合與在地環境下的LinuxWindows客戶,提供以NFSSMB檔案為主高效儲存的大廠。Avere執行長Ronald Bianchini Jr.表示,該公司客戶已有效在跨多種資料中心上分享儲存與運算資源,並實施與採用私有及公有雲基礎建設。因此,正好符合微軟的雲端策略。

微軟Azure雲端服務副總Jason Zander指出,Avere是利用檔案系統與快取技術創新整合,來支援執行大規模運算工作量的客戶效能需求,因此,對於包括Sony Pictures ImageworksIllumination Mac GuffMoving Picture Company等高效媒體客戶相當受用。

他也指出,其餘包括生命科學、教育、石油與天然氣、金融服務與製造等也是可以從Avere受惠的市場。

評論指出,Avere正式納入Azure旗下後,對於其原有客戶衝擊尚未明朗,但勢必會出現一些調整。

Avere是在2008年成立並募資8,600萬美元,最近第五輪募資為1,400萬美元,投資人包括Google與威騰(Western Digital)。稍早投資人則包括Lightspeed VenturesTenaya CapitalMenlo VenturesNorwest Venture Partners

[Home]


2018/01/09 3.1.4. Super Cruise有機會成為凱迪拉克的致勝之鑰 [ 電子時報 陳明陽]

Super Cruise會監測駕駛人路況專注力並提供警示以確保行車安全。

凱迪拉克(Cadillac)認為必須先掌握完整、高精密度的全美公路系統光達(LiDAR)地圖資料,才能公開推出其號稱業界第一個真正免手動操作(Hands-free)的駕駛系統Super CruiseSuper Cruise會監測駕駛人路況專注力並提供警示,可運用地理圍欄(Geofence)限制使用區域,或將是與他牌自駕車競爭的致勝之鑰。

The Kaplan Herald報導,Google部署配備攝影機的車隊取得街景,許多執行相同軟體的車輛,則是透過車隊學習(Fleet Learning),合作建立更詳細的地圖。而凱迪拉克則是透過配備高性能光達的車輛,收集精密度達5公分的資料,建立16萬英里的美國州際公路系統地圖,這是高精度(HD)地圖的首個應用,未來將會應用在更多自駕車。

凱迪拉克認為配備HD地圖是Super Cruise與競爭者最大的分別,亦是勝出的關鍵,例如運用HD地圖可讓車輛看到前方2,500公尺的路況,比用車上的感測器還遠,因此若前方有大轉彎,車輛便能及早適當減速以安全過彎。

此外,HD地圖搭配其他車載資料,可讓凱迪拉克得以掌握車輛所在位置,因此可運用地理圍欄,限制使用者僅能在有清楚標示出入口匝道的公路行駛時才能使用Super Cruise,但不能在都市與住宅社區使用。

至於Tesla則無法透過任何技術強制駕駛人遵守,僅能「建議」駕駛人在公路行駛時,使用半自駕的Autopilot系統。不過道路難免出現施工與車道封閉等無法預期的情況,將導致HD地圖與道路實際情況不符。

為確保地圖的正確性,凱迪拉克的地圖製作團隊會持續查詢美國交通部(DOT)的資料庫,並派遣卡車重繪施工區域的地圖。此外,每年還會透過無線傳輸(OTA)方式更新地圖。

Super Cruise雖然讓駕駛人不須手握方向盤、腳踏油門,但安裝在方向盤上方的紅外線攝影機會持續監測駕駛人,一旦視線離開道路或閉上眼睛超過30秒鐘,注意力不集中時,CT6駕駛盤頂端內嵌的LED Light Bar警示裝置,便會立刻朝駕駛人閃紅燈。

即使駕駛人配戴抗UV太陽眼鏡,紅外線攝影機仍能正確運作,由於僅用於確保駕駛人專注於路況,因此並不會錄製或儲存任何資料,以避免有侵犯隱私的疑慮。由於Super Cruise的自駕能力僅達到Level 2,因此將Super Cruise的應用限制於公路。

賓士(Mercedes-Benz)計劃2018年推出Drive Pilot自動化系統,在進行自動控制停車前,能先將車輛開到公路路肩。而凱迪拉克因未將美國公路系統的路肩納入地圖繪製,Super Cruise無法確定何時可安全駛往路肩,不過駕駛輔助系統OnStar會視情況,在必要時通知官方派員協助。

2016年一位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的律師,曾對Super Cruise在駕駛人無反應時,將車輛進行控制停車的能力有疑慮,並認為可能導致事故發生或造成傷亡出現不合理的風險。不過凱迪拉克宣稱,包括TeslaAutopilot等其他系統,也是採取相同作法。

Super Cruise將於2018年秋天與凱迪拉克旗艦房車CT6一同推出,加裝Super Cruise的購車者約需額外支付2,500美元,其中豪華車款的購車者還必須加購3,100美元的駕駛輔助系統(Driver Assist System)

[Home]


2018/01/09 3.1.5. 日本電產:終於盼到電動車、機器人與無人機新浪潮 [ 電子時報 范仁志]

日本電產(Nidec)社長永守重信,在創業40年的2013會計年度(2013/4~2014/3)宣布,當年該廠營收首度突破1兆日圓(88.5億美元)大關,但接下來的新時代即將展開,該廠將乘上這波新浪潮,在2020會計年度營收突破2兆日圓,2030會計年度營收突破10兆日圓。

由於PC硬碟(HDD)用精密馬達在2013年面對首度出現的全球性銷售成績下滑,加上固態硬碟(SSD)的競爭,市場均懷疑永守重信的宣言;但日本週刊鑽石(Diamond)2018年展望採訪永守重信時表示,他期待的新浪潮現在終於浮現。

永守重信所謂的新浪潮,就是人工智慧(AI)與物聯網(IoT)技術帶動的三類新產品:電動車、機器人與無人機。這三種產品需有人工智慧控制,與物聯網傳輸資料並管理,才能成形;而當其產業成形後,這些設備的精密馬達需求,將成為日本電產的事業核心。

其中,電動車需求因有英法為首的多國政府推動,訂下2040年停止銷售汽柴油車的目標,市場需求最明確;但車廠過去幾乎都有自己的電動車馬達供應體系,日本電產能否切入尚難斷定。

永守重信表示,這問題一如家電領域,20世紀的電視廠都自己建立映像管與各種零組件生產線,但21世紀的平面電視,多數廠商都只生產一部分零件,外購面板或晶片等其他零件,電動車產業遲早也會走上這一步,只要產品能符合規範車廠就會訂購,不再堅持自有垂直整合體系。

比方豐田汽車(Toyota)展出的最新型機器人T-HR3,便採購日本電產的精密馬達,在永守重信看來不管是車用馬達還是機器人馬達,日本電產現在要擔心的,並非訂單不足,而是未來的產能不足。

相較之下,無人機產業受限於政府制度,永守重信認為可能還要1~2年,日本電產才能慢慢接到相關訂單。現在電動車與機器人商機前景已經更加明確,可信度也更高;但當下問題在於公司人才不足,且已經到了須自行培育的程度,希望20181月該廠完工的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研究中心,日後能獲得1,000人以上專業技師。

[Home]


2018/01/09 3.1.6. 自駕車光達低成本競賽:光達成本居高不下 不利自駕車推廣 [ 電子時報 莊瑞萌]

光達價格將造成阻礙自駕車普及的原因。

隨著自駕車問世腳步逼近,各家廠商也開始設法讓其價格更加親民。評論認為,由於目前在每部車中驅動自駕車的系統成本多達10萬美元,除非該價格能下降,否則自駕車將無法形成大眾市場。據洛杉磯時報(LA Times)報導,目前約有50家新創公司、車廠與供應商研發部門以及諸如Google與蘋果(Apple)等矽谷大廠都在設法讓自駕車成本下降,而其中多數是鎖定在以雷射為主的感測器光達(LiDAR)上。

近日浮出檯面的包括位於加州的Ouster開始在網站上針對自駕車廠與供應商銷售光達。以Velodyne生產的高階車用光達系統售價7.5萬美元相比,Ouster宣稱其新系統OS1與前者性能相近,但售價卻僅需1.2萬美元。

自從Velodyne開創車用光達先河後,讓Alphabet自駕車部門Waymo得以在2009年開始測試自駕車,Waymo的成功也大幅帶動車界轉型,讓傳統車廠開始跟進潮流。

光達是自駕車中由數個感測器系統組成的機器系統之一,每個系統各有優劣。影像鏡頭與雷達單元相對便宜,但無法看到與光達系統一樣細緻的環境,光達易受雨、雪與霧影響,因為光束會受到雪花或水滴回彈,但幾乎所有車廠都認為上述3種感測器系統攸關自駕車的安全與性能。

日前Velodyne積極投入降低成本並興建第二間工廠滿足大量需求。對此,Frost & Sullivan分析師Arunprasad Nandakumar認為,現有系統仍屬於非常利基產品與昂貴,光達系統價格必須下降至數百美元才有機會達到大量部署境界。

不過,他也樂觀預估2025年光達銷量可達600萬組,其中一半是自駕車複雜光達,整體市場規模為20億美元。

CB Insights指出,至少有50家光達新創公司已開始募資,創投者過去4年投資6.7億美元給光達新創公司,其中一半在2017年流到18家新創公司。

博世(Bosch)與大陸集團(Continental)等傳統車用零件供應商也在開發光達系統,DelphiMagna等公司則與小型光達公司合作。

大型車廠則採用開發與投資以及收購並行,例如福特(Ford)與百度投資1.5億美元給Velodyne,前者也收購Princeton Lightwave。通用(General Motors)則收購Strobe,豐田(Toyota)Luminar合作,WaymoUber也在開發自家光達系統。至於Tesla執行長Elon Musk則認為,其軟體已可讓鏡頭、雷達與超音波合作,因此無須採用光達。

對此,以色列InnovizOren Rosenzweig表示,目前有6~7種製造光達不同方法,但最終將剩下12種做法。

即使由複雜的電子零件組成,但Velodyne的技術又稱為機械式,其搭載64道雷射頻道,該圓柱型單元會旋轉360度觀察四周環境。Velodyne也提供搭載16道雷射的更小單元,但售價仍為8,000美元。

至於新創公司則在探索不同方法,例如Innoviz利用靜態雷射在單一軸反射超高速振盪的小鏡面,Ouster則打造可像Velodyne旋轉但較少半導體與電子零件的混合式光達。

Fontinalis投資光達公司Ouster 料可推動光達成本下降

由福特(Ford)執行董事長Bill Ford成立的Fontinalis Partners創投公司日前宣布投資光達(LiDAR)公司Ouster,該公司將獲得2,700萬美元資金以便增加產量。Ouster首輪資金將用來生產感測器以及開發下一次重新設計。該公司也期盼2018年將可生產數萬組感測器,目前40名員工也預計2018年夏天將增加至100人。在這次投資陣容中,則由Cox Enterprises領投。

Detroit News報導,這次Ouster之所以受到投資人青睞,原因在於該公司創辦人宣稱,其生產的高效能光達感測器價格比其他廠商生產的便宜5倍。日前福特自駕車測試車便使用多種光達感測器,其他諸如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與近期在密西根測試的多數自駕接駁系統也是。

不過,光達感測器是自駕車最昂貴的感測器之一,將價格壓低可加速上述系統的開發。對此,Ouster副總Raffi Mardirosian表示,這也是該公司目標,因為Ouster花費2年時間重新設計光達感測器,便是希望找出更容易與效率生產的方法。

Ouster目前產品銷售給車廠與供應商,但Mardirosian並不願公布廠商名單,只表示對於銷售對象並不設限。針對這次獲得CoxFontinalis等公司投資,他認為是對該公司表現的肯定。日後Cox副總David Blau也將加入Ouster董事會。

據優車客報導,過去7年,Bill Ford旗下的Fontinalis Partners也曾收購包含NuTonomyLyft等多家公司部分股份,並在自駕領域進行大筆投資。

Velodyne目前則提供福特、GMUber與其他多數開發自駕車的廠商光達感測器。GM也表示,受惠於自家Cruise Automation技術,其下一代光達成本將可砍半來到1萬美元,Cruise日前則甫收購光達業者Strobe

福特自2015年與Google聯手打造自駕車後,在該領域就未停下腳步。2016年,福特向Velodyne投資7,500萬美元以幫助其量產光達零件,並將該零件應用至前三代自駕車隊上,以應對自動駕駛白熱化的競爭壓力。

由福特投資的Argo AI也在201710月宣布收購光達公司Princeton Lightwave以便加速量產。Argo AI執行長Bryan Salesky指出,自駕車未來必定與光達技術有關。

據富比士(Forbes)報導,Ouster表示,該公司感測器是針對大規模生產設計,小尺寸可安裝至任何車輛平台內,解析度也與較大版本VelodyneHDL-64相差無幾。

Velodyne日前則積極推銷其較小版本Puck光達單元,201711月,該公司表示,比HDL-64距離與性能多10倍的新款128光束款式也將投產,但Velodyne執行長David Hall日前受訪時並不願透露價格,僅表示對於大量採購客戶將給予折扣。

另外,Ouster執行長Angus Pacala表示,該公司OS1光達產品內部運作基本上與Velodyne產品並不相同。

Quanergy擴大光達產能 最低成本可望降至100美元

美國光達(LiDAR)製造商Quanergy宣布,其加州工廠將開始量產光達產品,初步每年產能可達到20萬組,預計能將價格壓低至250美元以下。Quanergy日前也接受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Delphi、戴姆勒(Daimler)Sensata Technologies等公司1.5億美元資金挹注。

據富比士(Forbes)報導,目前Quanergy已在加州工廠生產S3感測器,該公司並對外宣稱是第一家量產固態3D光達的廠商。Quanergy初步目標是2018年下半產量達20萬組,2019年起並增加至100萬個感測器。

Quanergy執行長Louay Eldada也表示,新產線是該公司目前最大里程碑。而且有別於Velodyne生產售價高達數千美元的旋轉與多雷射光達,Quanergy估計,其固態感測器目前大量採購可低至250美元,最後還可降至每組100美元。

透過光達產生的點雲(point cloud)影像,可讓自駕車在理想狀態下,在所有光照環境下具備看到前方100公尺以外道路狀況與危險的能力。結合鏡頭與雷達後,數十年來已被3D繪圖使用的該技術,等到成本與效能需求達到後,已被認為對確保自駕車操作安全是必要的。

Velodyne也擴大其在加州工廠光達產線產能,其中包括較小的Puck感測器,每年產量將來到100萬組,該公司也宣布計劃生產自家固態光達。

Eldada表示,多數在Quanergy加州工廠生產的感測器將出售給工業自動化用途、無人機與機器人,一部分則會給車廠客戶。提供給車用的S3量產,則將在2019年由夥伴廠商Sensata營運的麻州工廠內進行。

2016年開始,Quanergy宣布獲得9,000萬美元募資以及Velodyne獲得福特(Ford)與百度1.5億美元資金後,市場對於當時現有以及新成立的光達公司便開始投資,上述公司包括IbeoOryx VisionLuminarInnovizLeddarTechAEyeStrobePrinceton LightwaveOuster

[Home]


2018/01/09 3.1.7. AI時代啟航 韓廠如何備戰 [ 電子時報 林怡伶]

為迎接2018年到來,南韓各大企業2017年底陸續進行組織調整,並非因經營不善不得不瘦身,而是因應市場變化與技術進展,或新設單位或整合部門,其中的共同點就是這些企業不分領域都以AI為中心設立了單位,負責軟硬體與服務開發,並由CEO等級人物以企業整體的角度帶領發展,顯示南韓企業重視AI的程度之高。

企業領頭羊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新設AI研究中心(AI Research),隸屬消費家電部門(CE)旗下DMC研究院以及IT暨行動通訊部門(IM)旗下軟體研究院合併的三星研究院(Samsung Research),由CE部門長兼任三星研究院院長。CE部門11月進行資料庫設計管理、服務環境與平台開發等人才大規模招聘,並首度推動南韓新創企業收購案,為Bixby、智慧家電開發擴充人才與技術,進而實現2020年家電全面智慧化的目標。

樂金電子(LG Eletronics)則設立融複合事業開發中心,負責AI與物聯網(IoT)技術開發,供未來樂金智慧型手機、電視、車用電子等產品使用,由行動通訊(MC)部門長兼任中心長。早先6月時,樂金成立AI研究所與機器人研究所,目前最新成果為AI技術平台DeepThinQ,除空氣清淨機、冷氣等智慧家電外,現在在仁川機場看到的機場服務機器人與掃地機器人亦採用此平台技術,樂金未來將以ThinQ作為AI領域的品牌名稱,推動AI事業。

而三大電信業者除布局5G外,並列的重要事業就是AISK電信(SKT)早於3月時便設立AI事業單位,年底時將其擴大為Tech Insight團體,由CEO直接帶領,作為新成長動力開發單位,同時將既有7個部門縮編為4個事業單位,並另為AI事業新設AI研發中心(AI Research Center),中心長預計由外部專家擔任。

韓國電信(KT)設有負責AI技術開發與培育人才的AI技術中心將由融合技術院長直接管理,融合技術院為韓國電信內部研發中心,另GiGA Genie事業單位升格為AI事業單位,由原先僅專注智慧音響擴為AI,年底人事升遷中,融合技術院長與GiGA Genie事業單位長分別晉升社長與副社長,事隔7年再度有研發領域人員獲晉升。而布局較慢的LG U+此次也宣布成立AI事業部,同樣由CEO直接管轄,人力也將擴充至兩倍。

另一方面,網路巨擘NaverKakaoAI事業對決則早一步展開,Naver2016年便成立由創辦人兼董事長帶領的J小組,另設有研發單位Naver Labs6月時透過購併全錄(Xerox)軟體研發子公司Xerox Research Centre Europe(XRCE),改名為Naver Labs Europe,將人才庫版圖擴至歐洲,Kakao Brain同樣由Kakao創辦人兼董事長直接負責,兩家業者在2017年都推出了AI平台ClovaKakao i,以及智慧音響WaveKakao mini,目前正積極拉攏不同領域業者採用AI平台,展開版圖擴張競賽,三星Bixby便導入Kakao i技術,而樂金智慧家電可與Wave連動,樂金智慧音響ThinQ Hub採用Clova平台,LG U+日前推出的智慧家庭服務LG U+ AI,可與Naver第二代智慧音響Friends的升級版Friends Plus連動,用於控制IPTV與物聯網裝置。

除此之外,遊戲大廠Nexon宣布成立Nexon Intelligence Labs,主導AI、大數據、機器學習技術開發,規劃2018年研發人員將擴大5倍至300人規模;現代汽車設立智慧安全技術中心,負責自駕車使用的AI技術開發;新韓銀行預計2018年推出搭載亞馬遜(Amazon)AI平台的語音銀行服務;而IT服務業者SK C&C計劃不久後向金融業界推出導入Watson韓文版的健康管力服務平台。

除商品、服務開發外,為從源頭解決AI人才需求問題,如SKT便找首爾大學開設AI相關課程,韓國電信9月時啟動AI教育中心,將AI人才育成範圍擴大至一般民眾。2017年是AI元年,不管在技術或產品面都有相當顯著的進展,而在南韓,從電子業、通訊業到汽車業,都掀起一陣AI浪潮,南韓業者過去多使用國外廠商開發的技術,近來已具備自行研發能力。

20年前轉入數位化時代時有不少企業遭淘汰,如今AI時代來臨,企業若不及早投入,恐怕將會落入相同下場,適逢各大企業主力事業面臨空前危機,不論是三星、樂金的手機事業,或是三大電信的通訊費營收來源,不過,危機也是轉機,南韓業者搶先在AI元年,甚至更早就啟動布局計畫,為5年、10年後的事業競爭力儲備戰力,以行動力回應產業的變化。

[Home]


2018/01/09 3.1.8. 數位語音助理 恐成手機大敵 [ 工商時報 顏嘉南]

據科技顧問公司埃森哲(Accenture)最新調查顯示,使用亞馬遜Echo或谷歌Home等數位語音助理的民眾,約有三分之二會減少使用智慧型手機,意味著語音助理可能成為蘋果與三星等手機大廠的勁敵。

埃森哲的調查反映,消費者想要將更多數位體驗融入實際生活,意味著下一波消費技術浪潮可能圍繞在數位語音助理,恐讓蘋果和三星陷入苦戰,因為手機雙雄在智慧居家裝置新興領域的進展落後於亞馬遜和谷歌。

埃森哲與市調機構Harris Interactive201710月至11月間,線上調查全球19個國家的2.1萬名民眾意見,得出以上結果。

線上調查問道,「自從擁有數位語音助理裝置後,減少在手機執行某些活動。」調查顯示,將近2,300名或66%回答此一問題的受訪者回答同意或強烈同意。

在回答減少使用手機的受訪者中,64%表示有了數位語音助理就比較少將手機用於娛樂用途,58%表示減少透過手機進行線上購物,另56%表示較少利用手機來搜尋。

調查亦顯示,若有意購買數位語音助理裝置的民眾採取實際行動,今年此類智慧裝置的銷售量可望急速增加。

逾三分之一的大陸、印度、美國、巴西和墨西哥線上消費者表示,預計在今年底前入手該種裝置。今年所有受訪國家的數位語音助理持有率將較去年激增逾50%。

就美國來看,埃森哲估計,目前約有21%的線上使用者擁有數位語音助理,年底前的比重將提升至37%。另外印度的比重將由目前的14%增加至年底的39%。

值得一提的是,線上調查結果不一定反映真實情況,因為受訪者容易表現出比一般消費者對科技更感興趣。儘管如此,本次調查的樣本相當大,訪查結果也值得關注。

[Home]


2018/01/09 3.2.1.1. VR/AR技術將全方位重塑人們的日常生活 [ 電子時報 陳端武、劉慧蘭、涂翠珊]

未來學家Charlie Fink預測,再過不了多久,所有手機都會具備虛擬實境(VR)和擴增實境(AR)功能,而人們不會再將手機相機單純視為相機,而是用來觀看虛擬世界的第三隻眼。

Betanews報導,專家預測,VR/AR技術將在行動體驗、改善醫病互動、讓工作遊戲化、設計師開發產品前先體驗、改變整體購物體驗及學習方式等方面重塑人們的日常生活。這意味著用戶永遠不會再迷路,因為地圖會出現在眼前;而睡前故事會更吸引小孩,因為故事中的人物能活靈活現地出現在臥室裡。

AR技術改變醫病關係

AR將為醫療領域帶來巨大轉變。像AccuVein這樣的技術讓護士能透過提供精確位置和解剖結構的3D輪廓更成功地找到靜脈。對醫生來說,AR技術可提高腦部、修復韌帶等手術的成功率。患者在術後可利用AR技術做復建,除能縮短復建時間,還能防止再次受傷。

此外,醫生不必再平均花20小時在電腦前更新病人病歷,而能戴上Google Glass,用Augmedix App將工作量降低75%。醫生若在看診時戴上Google Glass,就能透過即時串流提取所需的患者相關資訊。因此,在醫病互動過程中會更從容,能花更多時間替患者看診。

工作就像大型遊戲

遊戲化將是AR在工作領域中普及的關鍵。例如,銷售方面,可發給卓越績效者積分和獎勵;客戶服務培訓方面,則能讓員工模擬現實世界中會遇到的狀況,再根據其反應給予獎勵;品牌和企業可藉AR提高員工的積極性和士氣,而有助於提升企業獲利。

除了創造更高效、更快樂的工作場所之外,遊戲化還能為員工創造更安全的環境。例如,DAQRI已打造一款智慧頭盔,可透過提供可視化數據來保護工作人員,使其更能避免錯誤,發現危險並預測潛在災難。

可在設計產品前先體驗產品

透過AR,設計師可坐在正計劃打造的汽車裡,能看到它、測試它,並嘗試其應用程式,再相應地在實際打造的汽車中做調整。這種革命性方法不僅能用於打造汽車,還能用於設計核電廠、發電廠、大型農業工廠等。設計師若能以這種方式事先體驗其作品,就能以更低成本為消費者帶來更多創新產品。

打造個人化購物體驗

2016年發表的Retail Perceptions報告,消費者在購物時需要AR體驗。他們會想看看這些商品穿在身上,或擺在家裡的樣子。此外,AR也能用於提升客戶服務。AR應用程式能讓虛擬店員在消費者在瀏覽商品或在更衣室中出現,為顧客提供建議。

革命性的學習新模式

有了蘋果ARKitAndroid ARCore,學習領域將發生根本性的轉變。例如,在缺乏醫療資源或醫生的地區,醫科學生可藉由3D AR影像學習在哪里動刀,要切多深。另方面,AR還能用來教授簡單的家庭課程,如修理iPhone螢幕或輪胎。

飛航管制結合AR技術邁向虛擬化

飛航管制塔台的大型觀景窗,未來可能被大型螢幕所取代。

長久以來,飛航管制塔台一直是機場的象徵性結構,負責指揮飛機的起降。不過先進的視覺技術可能會讓塔台就此走入歷史,由不受低能見度和光線昏暗影響,可提供管制人員更清晰畫面的攝影監視器所取代。

Toronto Star報導,加拿大Searidge Technologies推出的飛航管制尖端產品,以基於擴增實境(AR)技術的虛擬影像代替傳統塔台的觀景窗,提供機場跑道的全景及穿梭於各航廈的車輛,甚至可以看到遠處的熱氣球。

曾擔任過塔台管制員的Searidge空中交通管理主管Neil Bowles表示,管制員很多時候需要低頭檢視並搜尋資訊,而不是觀察窗外景象,因此如何將四周各種資料加以有效整合與運用,反而成為一項商機。

Bowles指出,這項技術可將圖形資訊疊加於螢幕上,例如標記飛機的註冊號碼(call sign)、高度和速度,方便管制人員快速識別,而航廈建築也以虛擬標籤顯示登機口號碼,方便工作人員參照。

這些可上下左右移動並縮放影像的攝影機取代了傳統塔台使用的望遠鏡,不僅可提供更清晰的影像,還具有夜視和熱感應功能,讓管制人員即使在光線昏暗及能見度不好的情況下也能看清楚並除去現有的視覺死角。此外,也可以設置專屬攝影機監控熱點,也就是可能產生安全風險的地方。

未來的飛航控制室也不再需要設於塔台甚至機場內,以計畫在2019年引進虛擬塔台的倫敦城市機場為例,管制人員將在距離機場130公里以外的飛航管制中心工作。這項計畫使用的產品來自瑞典製造商Saab,是Searidge的競爭對手。

數位塔台免除了建築及維護傳統管制塔台的成本,提供了較便宜的選項,讓目前沒有塔台服務的機場可以引進飛航管制服務。Searidge強調,數位塔台仍由管制人員負責操控,虛擬影像是一種附加工具,幫助管制人員做出正確決定。

假使有攝影機故障,其他攝影機可以補足視角,如果所有機器都發生故障導致管制人員看不到任何虛擬影像時,則會採取和目前能見度低時的措施,使用雷達和無線電通訊來安全疏散交通。

Searidge如今已獲得Nav CanadaNATS這兩家飛航管制營運商的支持,其設計的數位塔台系統在201711月通過匈牙利布達佩斯機場的驗證,預計2018年將投入服務,新加坡樟宜機場也宣布將試用這項技術。

Tribe VR利用Oculus Rift推虛擬DJ課程

音樂已是VR/AR發展不可或缺的一部份。

優秀的虛擬實境(VR)和擴增實境(AR)體驗除了要講究畫面幀率、解析度外,音樂的角色也變得越來越重要。Tribe VR這家專門透過VR/AR環境提供教學課程的公司,在Oculus Rift上推出了DJ School課程,希望能藉由VR體驗提升學習的效果。

ZDNet報導,Tribe特地找來DJ Kryoman與舊金山音樂學校Pyramind合作,透過DJ school提供對拍基礎課程、混音技巧課程,以及DJ大師課程。這些課程都會由虛擬DJ負責授課教學。

已有越來越多開發團隊開始以音樂為主軸打造VR體驗。Oculus用戶能透過一個叫做「Noys VR」的App,在虛擬的互動場館體驗現場音樂表演。此外,RiftGear VR用戶能進入電音組合Night Club的「Show It 2 Me」音樂錄影帶中,享受迷幻的互動體驗。

DJ Kryoman對於VR在音樂產業上的應用潛力感到相當興奮,並表示VRDJ、藝人開啟了與全球樂迷接觸的另一種管道,讓音樂創作、DJ表演變得更加觸手可及。

此外,透過VR現場直播與重播,觀眾在家就能擁有像是親臨現場的體驗。原本主打體育賽事直播的NextVR,近日便與Live Nation聯手投入了大型演唱會的現場串流服務。VR應用的崛起可望為藝人、廠牌提供票券銷售外新的營收來源,這對現今極度仰賴演唱會收入的音樂產業無疑是個好消息。


AccuVein
手持AR裝置能讓護士更準確找到患者的靜脈

[Home]


2018/01/09 3.2.2.1. 盤點效應 聯發科上月業績減10% [ 經濟日報 謝佳雯]

受年終盤點效應影響,亞洲手機晶片龍頭聯發科(2454)昨(8)日公布去年12月營收月減一成,上季營收落在財測中偏低標。展望本季,因大陸智慧手機市場仍在調整庫存,法人預估,聯發科單季營收季減幅度可能超過15%

聯發科昨天公布2017年最後一個月的營收成績單,因年終盤點干擾,單月營收跌破190億元、降至186.52億元,月減10.1%,為近七個月低點,亦較去年同期衰退一成。

聯發科去年第4季營收約604億元,季減5.1%,落在財測中間值偏低標;去年全年營收2,382.16億元,年減13.5%。手機晶片估應鏈預估,聯發科去年第4季手機晶片出貨量恐低於9,500萬套,略低於原本預估的1.1億至1.2億套。

據聯發科原本釋出的去年第4季財測預期,因非手機的產品線步入淡季影響,單季營收約592億元至643億元,季減7%至季增1%,毛利率為36%正負1.5個百分點,中間值較前一季的36.4%微降。

聯發科原預估,去年第4季營業利益約27.8億至33.9億元,季減31.5%44%,每股純益約2.182.67元。法人預估,聯發科去年第4季營收下滑,雖然毛利率有機會與上季的36.4%持穩,但整體獲利仍可能衰退。

展望本季,由於大陸智慧手機旗艦機種下半年賣不動,庫存將一路清到今年2月,雖然這一波庫存修正潮以高通平台居多,但聯發科的平台也有一部分受到波及。

法人預估,在客戶端庫存調整和工作天數較少的雙重影響下,聯發科本季手機晶片出貨量應該會低於8,000萬套,季減兩成,淡季效應比去年同期明顯,單季營收季減幅度超過15%

就全年來看,手機晶片供應鏈預估,原本這兩年扮演成長引擎的大陸兩大品牌廠OPPOVivo,今年度成長力道將會放緩,OPPO可能會呈現零成長,Vivo則是微衰退,造成大陸市場不再成長,必須仰賴其他新興國家。

[Home]


2018/01/09 3.2.2.2. 旗艦級機種版圖難突圍 手機晶片三雄陷苦戰 自製晶片手機廠製程超車 今年市況差雪上加霜 [ 電子時報 趙凱期]

2018年全球手機晶片三雄高通、聯發科及展訊將陷入苦戰。

包括蘋果(Apple)、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及華為等自製手機晶片品牌業者,在5/7奈米等先進製程技術競賽,已明顯超車國內、外手機晶片供應商,幾乎卡死全球旗艦級手機晶片市場,加上2018年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成長動能恐進一步減緩,全球手機晶片三雄高通(Qualcomm)、聯發科及展訊2018年恐將面臨苦戰。

近期蘋果、三星及華為等自製手機晶片品牌廠,面對成長動能越來越弱的全球手機市場,仍是想盡辦法爭取更多的市場版圖,以壯大自家智慧型手機產品的經濟規模,能留給其他手機品牌廠的市佔率肯定會愈來愈少,首當其衝的就是高通、聯發科及展訊等手機晶片供應商。

終端手機市場需求成長反壓大,自製手機晶片大廠仍持續如日中天,高通、聯發科及展訊等手機晶片供應商2018年營運目標,希望全力追求較2017年成長的難度不斷增高,甚至面對官司纏身、IPO時程未定等變數,全球手機晶片三雄2018年營運展望恐將是自求多福的局面。

其實從高通2018年上半先力守10奈米製程技術,聯發科甚至倒退至12奈米製程技術等動作,就可以看出蘋果、三星及華為等自製手機晶片品牌業者的市場競爭力仍持續上升,被擠壓下來的其他手機品牌業者,由於喪失全球旗艦級智慧型手機市場商機,無法享有超額利潤、甚至是合理利潤空間,只能在全球中、低階手機市場辛苦奮戰。

由於中、低階智慧型手機市場所需要的晶片解決方案,並不需要都是高人一等,這亦是看清現實挑戰的聯發科,決定將主力的曦力(Helio)系列手機晶片解決方案退守全球中階手機市場,主打P系列產品線的主因。

另外,2018年高通與蘋果的官司互控仍持續進行,甚至博通(Broadcom)的非善意購併案亦不斷出招,展訊則有IPO大事需要通盤考量,尤其在公司獲利始終難如人意下,IPO上市時程是否再度遞延備受關注。

至於聯發科雖然喊出2018年將收復失土、漸入佳境的目標,但在大環境不斷變遷下,聯發科最後能否達標,業界都睜大眼在看。

面對2018年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需求難有利多可期,加上大陸手機供應鏈甫傳出庫存去化聲浪,面對終端需求遭遇天花板增長的天險,蘋果、三星及華為等一線手機品牌廠往下擠壓的競爭挑戰,將一步步壓迫其他手機品牌廠的市佔表現,連帶衝擊手機晶片三雄的生存空間。

2018年各家手機晶片供應商的製程藍圖來看,蘋果、三星及華為已經明顯把高通、聯發科及展訊甩在後頭,由於情勢比人強,若沒有客戶需求的強力支援,手機晶片業者在先進製程技術競賽不敢採取貿進策略,否則最後恐將是吃力又不討好。

[Home]


2018/01/09 3.2.2.3. Android手機2018年上半先蓄力 後續創新靠AI助攻 [ 電子時報 趙凱期]

預期在2018年下半的新款Android智慧型手機產品將全面配合手機晶片供應商升級AI功能。

面對2018年初大陸智慧型手機產業鏈才剛剛有共識要先去化庫存,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即將推出的最新款Galaxy S9旗艦級智慧型手機,在硬體規格上也沒有太多變動,反而出其不意想要強調使用者體驗的升級。

Android陣營在2018年上半新機規格乏善可陳,甚至連蘋果(Apple)2018年將繼續乘勝追擊的3D感測功能,連照抄的動作都少之又少,台系IC設計業者直言,Android陣營品牌手機廠2018年所最寄予厚望的殺手級應用將是人工智慧(AI),但在晶片供應商所提出的AI晶片解決方案還未一次到位下,預期2018年下半Android陣營品牌手機業者方有較好的銷售成長空間可期。

雖然iPhone X所推出的3D感測功能,一度被視為2018Android陣營品牌手機業者新品的必備功能,但從2017年下半至今,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的情形,幾乎已宣告2018年上半Android陣營新機應該不會新增3D感測功能,這一點也可以從高通(Qualcomm)、奇景光電先前沸沸揚揚宣布合作,但後來語氣愈來愈柔,聲音愈來愈小的情形中,看出客戶反應度明顯不若先前積極及樂觀。

加上3D感測模組本身仍存在一定的良率偏低及成本偏高等進入障礙,在學習曲線難有短期及時克服下,2018Android陣營新款智慧型手機產品似乎已先行放生3D感測功能的加裝規畫。

此外,在大陸品牌手機產業鏈也才剛痛下決定去化庫存後,面對舊品的促銷優化庫存動作需要一段時日,連帶讓新款智慧型手機產品的上市日期,也得往後延一延,這將讓原先看好的無線充電、快速充電、3D感測及生物辨識等全新應用設計的真正發燒日期,也被迫跟著往後延宕。

2018年上半實在沒有太多酷炫題材、應用及設計可供Android陣營品牌手機業者來發揮下,三星改提使用者體驗的另類銷售手法,其實也是凸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遺憾。不過,真正的新一波創新商機也正醞釀當中,高通(Qualcomm)、聯發科新創的智慧型手機晶片平台都已增添AI功能及應用,可望提供新一代智慧型手機產品有效升級硬體規格及全新的使用者體驗。

雖然2018年上半Android陣營品牌手機業者看似沒有太多創新舉動,但產業鏈及生態系統似乎正在蓄力,打算以全新的AI功能,在語音介面、照相錄影、物聯網設計及相關應用軟體等消費者最常使用的功能中,大玩AI創意,預期在2018年下半的新款Android智慧型手機產品將全面配合手機晶片供應商升級AI功能,屆時,方是Android陣營重返榮耀的最佳時機。

[Home]


2018/01/09 3.2.2.4. 賴揆對行動支付發豪語 選定台灣燈會作為示範場域 [ 電子時報 莊衍松]

台灣要加速行動支付普及,除了電信業者的努力之外,政府的決心亦扮演重要角色。

行政院長賴清德宣示台灣在2025年行動支付比率將提高到90%,但政府和產業界要怎麼做,各界一頭霧水。亞洲.矽谷計畫執行辦公室8日宣布,為了讓國人體驗無現金交易的實況,將輔導2018年台灣燈會裡200多個伴手禮及美食區業者接受消費者以行動支付的方式付款。希望成為政府推動行動支付的重要示範點。

根據主辦單位預估,2018年台灣燈會預估一個月的參訪人次將會高達1,900萬人次,不論是金流、人流、資訊流都需要數位保全。亞洲.矽谷邀集大聯盟智慧支付與資安數十家廠商共同建構無現金市集。不用改變消費者的支付習慣,只要整合處理後端系統,就能跨平台支付,不但節省業者重複建置系統的成本、加速支付流程,更讓以往為了服務消費者,商家桌上排滿收單機器的狀況不再出現。

亞洲.矽谷計畫執行辦公室表示,金流解譯技術與資訊流的資安防護架構,將有效降低成本,更提供精準消費行為的大數據分析服務,掌握燈會場域中有線及無線的潛在威脅訊號,提供金融支付數位事故處理管理機制。

在台灣燈會的無現金市集內,連傳統運用硬幣的自動販賣機也可以用手機嗶出商品,無論是使用Apple PayAndroid PaySamsung Pay以及台灣各大電信與銀行的電子錢包支付,甚至信用卡和四大電子票證,通通都能付款,實現智慧無人商店的夢想。

亞洲.矽谷技術顧問卓瑩鎗表示,未來商家不僅可以透過雲端即時掌握銷售情形及補貨需求,還能夠在遠端,動態彈性的調整產品價格,對特定地區推出限量折扣、促銷。不論是飲料、餅乾、泡麵等廠商都能從雲端大數據中了解到消費者的內心真實需求與各種市場分群。

該計畫執行中心表示,2017年亞洲.矽谷執行中心與台北市政府一起攜手合作智慧支付,讓台灣成為亞洲第一,也是全球第一個由政府帶完成電信業者整合成功的電信認證,2018年台灣燈會再度以利用手機端進行身分識別(mobile connect)進行消費交易的研究。亞洲.矽谷也將與雲嘉南地區地方政府合作,推動縣市民可以利用手機端進行身分識別後,即可申請戶政資料及其他公共服務,讓幅員廣闊,交通較不便的縣市民可以用手機讓生活更便利。

行政院訂定「數位國家?創新經濟發展方案」,設定目標在2025年推升國家數位經濟規模達新台幣6.5兆元、民眾數位生活服務普及率達80%、寬頻服務達2Gbps、台灣資訊國力排名躍進全球前10名。國發會主委陳美伶表示,我們不再只談「支付」這件事,而是「生活」。未來推動將社福卡,文化卡,識別證,學生證等等虛擬化,換言之,推廣虛擬學生證時,要做的不是把學生證的背面是悠遊卡或一卡通,而是拿出手機就知道你是學生,結合了選課系統,到圖書館借書僅需要出示手機,圖書到期了,手機會提醒您歸還,落實行動生活。

經濟部工業局表示,亞洲、矽谷的任務之一,是推動物聯網產業的利基領域,提升產業價值。針對多元服務情境,推動產業基於資通訊製造能量,結合物聯網、雲端、大數據等技術,開發跨域系統軟硬整合,促進產業切入如智慧交通、智慧醫療、能源管理、智慧治理等物聯網利基型應用服務,並結合在地政府進行示範場域試驗證。例如,彰化秀傳醫院與華碩共同開發物聯網數據基礎平台,可讓醫院隨時掌握病人的即時生理數據,並進一步協助醫院發展遠距照護及建置醫療大數據應用服務,創造台灣特有醫療物聯網系統。

為推動行動支付,國發會成立跨部會科技整合、服務整合,公私部門合作機制,計畫執行中心協調臺北市智慧支付平台(pay.taipei),促成中華電信、台灣大哥大、遠傳電信、亞太電信、台灣之星,五大電信業者,將電信業利用行動通訊門號的身分識別技術(Mobile Connect),導入五大電信商和悠遊卡公司共同建立行動平台,並持續與NCC、金管會及相關金融產業協調推動行動支付應用。

國發會表示,行動支付、電子支付和第三方支付紛紛在民眾日常生活中成為普及的實際應用,在政府服務的範疇裡,公用事業費用之繳納,包含停車費、自來水費、醫療費用以及各種行政規費皆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為落實政府制訂的金融政策白皮書,2020年將達到52%的電子支付比率目標,後續將持續整合產業與行政部會參與。

[Home]


2018/01/09 3.2.2.5. e-SIM將帶給IoT春天 [ 電子時報 范仁志]

e-SIM有便利優點,也有安全性顧慮,會先在手機還是IoT領域發揚,值得關注。

日本行動裝置產業的2018年重點,日本經濟新聞(Nikkei)網站報導,e-SIM必為其一,因為智慧型手機作業系統大廠蘋果(Apple)Google,現在均力推e-SIM技術,陸廠也積極採用,前景看好;但大陸資訊業媒體科技日報卻持相反意見,指出物聯網(IoT)週邊應用或可受益,手機仍難料。

e-SIM是將原本要從外部插入的SIM卡內建於設備內的技術,對行動裝置廠商而言,這可以減少插入SIM卡的讀卡機空間,增強防水性能,同時還可以解決出國旅行時的電信服務商問題,因為不須從物理上更換SIM卡,便可變更服務廠商,比目前還要在機場找服務櫃檯手忙腳亂換卡的情形,便利許多。

問題是e-SIM也可能帶來資安問題,如果電信商或使用者的資安保護不夠周全,手機主導權會更容易喪失,科技日報便指出大陸電信商測試後發現相關風險,目前不對外界質疑多做回應。

不過蘋果與Google在乎的,則是e-SIM技術的便利性,畢竟Apple WatchSIM卡插槽,對水密設計而言是個很難處理的漏洞,而手表要防水早已成為一種市場常識,使用e-SIM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Google強調周遊各國的商務人士應用,減少針對不同廠商製造大同小異規格手機的需求,e-SIM也容易處理。

而且,現在手機早已不綁定門號與服務商,但想更換服務商時要到服務中心更換SIM卡,還是討人厭的問題,這對規模小的行動虛擬網路服務商(MVNO)問題更大,日本政府正力推行動虛擬網路服務,以政策支援eSIM普及,可能也只是時間問題。

比起手機應用,日經更在乎的則是e-SIM在其他行動裝置領域的應用,以及物聯網市場的可能性。

手機多年以來都使用SIM卡,消費者也已習慣,但筆記型電腦與平板電腦則不然,當微軟(Microsoft)也想推動筆記型的e-SIM應用,美國惠普(HP)、台灣華碩、大陸聯想也跟著推銷相關產品,對於e-SIM的推廣構成更大的助力。

而物聯網用感測器多數輕小,要安裝各種規格的SIM卡還兼顧防水防震,都不容易,但藍牙(Bluetooth)等不需另行插卡的無線網路規格,有效距離太短,e-SIM便是合用良方。

雖然資安問題影響e-SIM在手機產業的推動,物聯網可否成為重要的助攻,甚至反客為主成為e-SIM主力市場,要看廠商政策與市場動態。

[Home]


2018/01/09 3.2.2.6. 諾基亞能否在印度復刻成功經驗 端看低階智慧型手機Nokia 2表現 [ 電子時報 陳智德、殷家瑋]

諾基亞在印度智慧型手機品牌市佔率為1.6%,在功能型手機有8.2%的市佔率。

芬蘭新創公司HMD Global考量市場規模,推出Nokia 2進軍印度低階智慧型手機市場,但該市場有強敵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與小米環伺,HMD Global能否靠Nokia 2打開印度智慧型手機大門仍有待觀察。

20175HMD Global在印度推出新款Nokia 3310 2G,已助HMD Global得到一些成績,據Counterpoint統計,諾基亞目前在印度功能型手機市場有8.2%的市佔率,是該市場第四大;若以價值估計,諾基亞是該市場第二大品牌,而印度智慧型與功能型手機數量各佔印度手機市場50%

不過,Counterpoint統計也指出,以價值而言,智慧型手機佔印度整體手機市場將近90%,功能型手機僅10%,諾基亞在智慧型手機市場的市佔率也仍遠不及三星或小米等品牌。印度智慧型手機品牌市佔率依序為三星(23.5%)、小米(23.5%)、聯想(9%)Vivo(8.5%)Oppo(7.9%),諾基亞則為1.6%IDC的統計甚至在1%以下。

低階智慧型手機佔印度整體智慧型手機市場近60%,成為HMD Global優先鎖定的目標,因此201711HMD在印度推出Nokia 2,價格設定在6,999盧比(109美元),進入價格位於100~200美元間的低階市場。

雖然Nokia 2在印度上市之前,HMD Global曾在印度推出36,999盧比(580美元)Nokia 8,主打前後鏡頭同時拍照、360度錄音等新穎功能,但HMD Global策略總監Pranav Shroff表示,與其讓大眾造成太獨特或太貴等印象,諾基亞選擇從親民的品牌形象出發。

印度現今的市場以跟諾基亞15年前主宰時完全不同,三星通殺功能型或智慧型手機市場,大陸競爭者小米、VivoOppo與一加等亦緊咬不放,還要面對蘋果及Google自家手機。

印度的智慧型手機市場輪廓可略分為5,000盧比以下:除三星、諾基亞等品牌,印度當地品牌擁主要市佔率;5,000~12,000盧比:由小米及三星佔領;12,000~20,000盧比:VivoOppo主宰;10,000~30,000盧比:三星、OppoVivo割據。

Nokia 2作為HMD Global進攻印度低階市場的機種,主要有兩個賣點,一是該市場用戶注重的待機時間,HMD Global表示Nokia 2可待機兩日,節省耗電量;另一個則是採用Android原生作業系統,不另在上加一層作業系統,並能第一時間獲得Google的安全性更新,持續兩年。

IDC分析師表示,HMD Global的策略是較為聰明的,採用Android原生系統,就能讓手機軟體更輕量化,讓電池更長效化,並更快速地獲得安全性更新,增進用者體驗,尤其手機電池續航力仍是低階市場用戶關切重點。

IDC分析師續表示,隨著Google發布低階手機適用的輕量化版Android Oreo作業系統Android Oreo Go,許多品牌將會在2018年上半發布30~50美元的低階智慧型手機。

InFocus進軍印度4G低階手機市場 期與Vodafone合作搶市

自印度電信公司Reliance Jio推出了4G功能型手機 JioPhone後,這種可支援4G網路的功能型手機便受到了印度市場的廣大歡迎。由於看好未來的發展潛力,富可視(InFocus)領軍前進印度低階手機市場,並已與印度第二大電信商Vodafone India就合作事宜展開會談,期望能藉由電信商推出的綁機電信資費套餐模式,一舉攻下印度4G手機市場的主要陣地。

據印度經濟時報(The Economic Times)報導,InFocus印度業務副總裁Piyush Puri日前表示,儘管InFocus已計劃將推出4G功能型手機,產品也已就位,但該公司仍在觀望Jio旗下4G手機在印度市場上的銷售表現。InFocus並不傾向於透過電信商補助的方式來推銷商品,而是期望採取綁約套餐的方式在公開市場上販售。

InFocus品牌目前將專注於開發功能型手機為主,目標是在印度推出104G功能型手機,並在2018年底前成功奪得至少5%的市佔率。

根據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數據顯示,印度4G功能型手機市場的出貨量將可望於2018年底前達到約2,400萬支。其中截至目前為止,Jio便已銷售出約600萬支的4G功能型手機,未來預計還會出貨約1,000萬支。

事實上,印度的4G功能型手機市場競爭戰況極為激烈。除了Reliance Jio,印度手機業者Lava也已在2017年推出了自家的4G功能型手機;另一間印度手機製造商Micromax亦已於近期和印度國營電信商BSNL結盟,推出手機售價2,200盧比,並且可無限享有語音通話和無限高速數據傳輸服務的電信手機綁約套餐。

在過去的數個月中,Vodafone India已先後和一些手機廠商如LavaIntex、以及大陸品牌iTel建立合作關係,推出語音通話和2G功能型手機的綁約電信資費套餐。業界分析師表示,由於在與印度第三大通訊服務商Idea Cellular合併前,通話業務就佔據了Vodafone India整體營收的80%,因此Vodafone India目前正致力於透過這種合作模式來繼續保持其市場通話業務量。

在手機晶片的部分,高通(Qualcomm)和展訊(Spreadtrum)目前都是印度4G功能型手機的晶片供應商。這兩家公司目前亦正積極與許多印度和大陸的OEMODM廠商合作,以求能為JioPhone4G功能型手機提供自家晶片。至於台灣半導體商聯發科則表示,已決定不進軍這塊新興的4G功能型手機市場。

值得注意的是,擁有Nokia品牌的芬蘭手機製造商HMD Global也曾向印度媒體發出了新品發布會邀請柬,表明了進軍印度4G功能型手機市場的企圖心。印度HMD Global副總裁Ajey Mehta表示,JioPhone必定會對印度市場帶來一定程度的衝擊。不過,HMD Global還未做出明確的策略,並且仍在觀望市場反應。一旦確立出可行的商業提案,HMD Global就會把握時機投入市場。

印度晉升全球第二大智慧型手機市場 2018年看三、四線城市發展

對於印度而言,2017年無疑是該國行動電話產業最重要的轉捩點。據研究報告顯示,2017年印度不僅已成為全球成長最快的智慧型手機市場,同時也超越美國,晉升為全球第二大智慧型手機市場。

Financial Express報導,受到印度政府「數位印度」(Digital India)和「去現金化」政策倡議的影響,使印度在2017年醞釀出了一波波的數位支付風潮,包括行動支付App BHIM、統一支付接口( UPI)Samsung Pay、以及其他許多可作用於智慧型手機的數位支付平台,促使智慧型手機搖身變為印度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隨著印度Reliance集團旗下電信公司「Reliance Jio」在2017年推出免費4G手機所掀起的市場熱潮,愈來愈多業者加入了這場印度電信戰局,使得智慧型手機和網路數據服務的價格,也因激烈的競爭而不斷下殺,造就了印度如今擁有全球最便宜的4G數據套餐價格,而語音通話與數據亦穩步維持在低檔價位。

專家分析,到了2018年,印度的智慧型手機產業即將迎來另一個開創性的創新階段。由於智慧型手機已為人們的聯繫、交流、資訊分享和日常生活帶來了全然不同的轉變和運作模式,顯示出創新已成為了驅動人類需求的重要推手。未來的印度市場趨勢,將會側重於人工智慧(AI)5G和物聯網(IoT)的發展與擴大。

趨勢顯示,智慧型手機將會變的愈來愈智慧化,愈來愈多曾經必須由人類手動操作的功能,已悄悄被智慧型手機的智慧助理功能取代,而這樣的趨勢勢必仍會逐漸擴大。舉例來說,AI已提供了人類語音識別服務、更具效率的網頁搜尋服務、自駕車功能、以及其他許多的創新功能;至於IoT則開啟了人類連結事物的疆界,改變了人們使用行動電話的方式。這些技術不只包含了自動化,也整合了許多設備的智慧通訊功能,並且採用大數據和分析作為整體運作的基礎。

印度擁有行動電話或智慧型手機的人口數量已突破10億人,科技與創新亦正快速活絡發展中。由於3G已主導印度市場逾10年以上,現在的印度正迅速發展5G電信。根據預估,5G有望能提供比4G200倍以上的數據傳輸速率,使用戶能享受更豐富的4K視頻畫質,以及更逼真的虛擬實境(VR)和擴增實境(AR)體驗。

然而對於印度市場而言,除了科技發展趨勢以外,2018年最重大的變革與挑戰之一,莫過於偏遠鄉村地區和三、四線城市的智慧型手機普及度擴展。專家表示,印度的智慧型手機和穿戴式裝置產業將有望於2018年見證這一波的快速成長。另外,更經濟實惠的智慧型手機售價、智慧城市計畫、在地化內容、更快速的網路傳輸服務、進口關稅優惠、以及更有利的銀行貸款等因素,都將成為印度這波智慧型手機市場發展的關鍵助力。

[Home]


2018/01/09 3.2.2.7. 電池「降速門」效應持續發酵 蘋果好意遭誤解的對與錯 [ 電子時報 李佳翰]

2017年耶誕節,全球最受矚目的科技新聞不是亞馬遜(Amazon)或阿里巴巴業績多好,也不是哪個消費電子產品賣了多少,而是蘋果(Apple)被爆出針對電池老化的舊款iPhone降速以因應可能發生的突然當機問題。儘管蘋果已坦承並解釋此舉是為延長電池壽命並避免裝置當機,但消費者對此並不買帳,在多國都傳出將對該公司發起集體訴訟,其中美國就有至少9起。

即便過了一個新年,「降速門」效應仍持續發酵,蘋果也從一開始針對iPhone 6以上機種的有條件且自20181月底才開始降價更換新電池的應變措施,一路修改為即時開始預約檢測(須符合未更換副廠電池、電池已達嚴重耗損條件)更換,再到最新的無條件即時更換,試圖挽回消費者信心。

蘋果也一再聲明強調其好意遭到誤解,並向所有失望的用戶致歉。除了大幅降價提供用戶更換電池外,也承諾未來將在新版本的iOS調整,並提供更詳盡的電池壽命訊息。

最後這點特別重要。本次事件中,蘋果最大的錯並不是透過新版iOS對舊款iPhone降速,且相信未來也將在必要時採取同樣措施,以避免在電池老化電壓不足時導致裝置意外關機。當然,蘋果勢必也將重新審視如何在電池老化及效能優化中取得平衡點,但至少比手機突然當機的好。

蘋果也坦承,最大的過失在於未向消費者披露採取此措施必要性及對裝置效能可能造成影響的相關資訊。這對蘋果而言的確是較少發生的情況。未對外披露相關訊息是否有隱情目前尚不得而知,但在遭到爆料後再作解釋試圖亡羊補牢的做法並未讓消費者埋單,也使得透過降速以延長iPhone使用壽命的良善原意,被扭曲誤解為強制用戶升級裝置的惡意。

事實上,目前所有電子產品使用的鋰離子電池都會老化,循環充電次數都有上限的,在自然老化進程中不僅會降低效能,同時也將逐漸失去穩定提供最低電壓的能力,如此一來便增加了裝置無預警關機的機率。這不僅會發生在iPhone上,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手機也會,包括筆記型電腦、數位相機、吸塵器、甚至充電式電動牙刷等均無一倖免。

那為何蘋果此次會被批得滿頭包呢?可由5點來看蘋果所面臨的「完美風暴」(perfect storm)是如何形成。首先,就是樹大招風。蘋果一直以來便是媒體的寵兒、市場的關注焦點,任何扯到蘋果相關的消息都會被放大檢視,無論好壞。這也是為何「降速門」事件迄今仍持續發酵,若換成其他名不見經傳的公司,可能最多就被報導個一兩天吧。

其次,該公司所有裝置的電池都不是可拆式的,這使得用戶想要更換電池也不易。雖然買到同款電池及自行更換並不太難,但消費者必須自行承擔相關風險同時喪失原廠保固,且技術上而言還是要比其他廠商來得更複雜些;尤其是iPhone 7以上具備防水功能的裝置,為了保險起見,建議還是送回原廠進行電池更換。而這也使得蘋果裝置更換電池的費用往往要比其他品牌要來得高,不少消費者也對此抱怨連連。

第三點,蘋果iPhone的資產價值往往要比其他品牌來得高,除了售價更高外,即便二手市場的價值也遠高於競爭對手,加上蘋果提供支援及系統更新的時間也比其他業者更久,因此用戶持有使用的期限往往也更長。這也使得電池的損耗更甚其他品牌裝置,效能降低結果更為明顯。

再者,蘋果每次升級作業系統往往是搭配新產品,而新系統主要是為了充分體現新產品更先進硬體效能及功能而作的優化。然而如此一來便會使得舊產品硬體效能表現不佳,儘管蘋果通常會在幾個月內陸續修正、調整,但消費者的抱怨從未停歇。

更糟的是,蘋果還不讓使用者退回舊系統。此前已有不少iPhone 6s用戶抱怨在升級iOS 11後手機整體運作變慢了,儘管電池還相當新,但卻在更新後再也回不去iOS 10。這也使得越來越多用戶不願更新最新版iOS

最後一點則與蘋果追求產品完美設計有關。毫無疑問地,蘋果新產品設計往往驚豔市場,更是許多競爭對手仿效的榜樣;對消費者而言是時尚、精品級的身分象徵。同時也不得不佩服蘋果工程師的工藝技術,往往能夠在記憶體及電池容量都比對手更小,但透過零組件優化及系統輔助下,體現完全不輸的整體運作效能。

然這對蘋果而言將有中期成本,因為當手機效能開始出現低落時,將沒有進行調整的空間。這個時候消費者就會覺得,若是記憶體設計為2GB4GB而不是1GB,新系統功能運作起來或許就會更優化;又或者電池能夠有更大容量,即便體積更大些且隨著使用時間仍將老化或電壓流失,但應不至於危及系統的整體穩定性。

蘋果在本次「降速門」事件中需要認知到的是,產品設計(尤其是iPhone)不應只想著成為「年度最佳」、或如何促使用戶升級新產品,而是更應該站在消費者立場考量。產品的生命週期不應只短短一年,應該思考的是如何讓新產品在未來兩、三年都能夠成為消費者心中的「年度最佳」。

[Home]


2018/01/09 3.2.2.8. 小米下半年IPO 估值達6兆 [ 工商時報 楊日興]

被視為「2018最大科技IPO」、中國大陸手機大廠小米的上市案備受關注。繼上月有知情人士透露小米喊出1千億美元估值後,昨(8)日更有消息指出,小米將在2018下半年上市,且已和投行確定2千億美元(約合新台幣5.9兆元)的估值。

網易科技昨引述接近小米高層人士說法稱,小米創辦人雷軍確實在去年11月和投行接觸,雷軍設定市值2千億美元的目標,也獲得投行認可。該估值將打破阿里巴巴記錄,阿里2014年上市時估值為1,690億美元。

網易科技向小米內部人士求證IPO事宜時,小米員工表示,上層領導已找部分人約談,提及2018下半年會上市,但具體月份不得而知,估值與外界傳言差不多。消息人士稱,小米內部已有人以950億美元估值回購員工手中期權。不過,小米公關對此不予置評。

科技媒體36氪引述接近小米的投行內部人士說法指出,關於小米上市之時、地尚未定論,2千億美元的估值也沒有被公開討論過,1千億美元被普遍認為是樂觀、合理的數字,是否會靠近2千億美元需看後續市場環境。

由於2017年在全球市場表現優異,小米得以扭轉業務頹勢並強勁成長。路透曾報導,小米向銀行業人士表示,2017全年營收將高於目標18%,在170180億美元之間,銀行預計,小米2017年淨利至少10億美元。

[Home]


2018/01/09 3.3.1. 孫正義1兆美元投資基金 目的何在 [ 電子時報 范仁志]

孫正義在1,000億美元基金會後,要創造1兆美元基金會,鎖定AI帶來的人類歷史最大規模典範轉移商機。

軟銀集團(SoftBank)社長孫正義,在2016年提出1,000億美元投資基金,軟銀願景基金(SoftBank Vision Fund),並於2017年對外宣稱,他還要多成立幾個類似的基金會,目標是達到1兆美元水準,震驚市場;日本經濟新聞(Nikkei)特別報導,研究孫正義投資方向與重點。

目前軟銀願景基金已經展開對新創企業的投資,通常都是每廠10億美元水準,不過也有像汽車共享業者Uber這種100億美元的案例,幾乎都鎖定未上市企業投資,依孫正義的說法,他要投資的對象,是些資金越高則成功率越高,資金規模決定勝負的新科技產業。

另外,孫正義投資的重點,據孫正義說法,要看創業者的資質,而且在領導能力與技術能力方面,他強調的是領導能力,因為優良的工程師容易自視過高,認為無人能與我比擬,這種心態會成為企業成長的瓶頸,而優良的領導者不會有這問題。

至於在成立投資基金會、購併其他廠商、與自行投資成立設立新事業等不同方式中,孫正義選擇成立基金會,孫正義表示,日本戰國時代將領中,織田信長與其他武將的最大差異,在於推動自由貿易的樂市樂座政策,他能用火槍打敗武田騎兵隊,除對新技術火槍的眼光外,自由貿易讓他能弄到更多火槍,才是重點。

附帶一提,雖然織田信長從小諸侯成為日本最大霸主,因部下背叛而功虧一簣沒能統一日本,但接下來統一日本的豐臣秀吉,靠的就是親人經營以大阪為中心的商脈與金脈,重點都是在眼光與金流。孫正義認為,他要讓軟銀成為300年企業,不是靠單一科技,而要靠金流。

一般日本廠商若有與孫正義類似的構想,多偏向選擇購併,以便集中管理,但孫正義的選擇多非購併,而只是投資成為最大股東,保持合作但不直接管理的風格,他表示這就像美國大聯盟從全球召聘優秀球員,讓各方互動成立優良球隊一樣,讓各地優良創業者互相切磋,創造更大的可能性。

孫正義表示,人工智慧(AI)與物聯網(IoT),將成為人類史上最大規模的典範轉移,這是企業發展的最大機會,但其規模也大到不是單一廠商能承受的水準,因此他才會找國家機構,成立巨大投資基金,以利推動人類社會進步。

不過,現在軟銀集團的有息負債,已達15兆日圓,因此孫正義也表示,債務不能再增加了,這是軟銀集團接下來另一大挑戰。

[Home]


2018/01/09 3.3.2. 英特爾處理器設計出包:英特爾晶片設計出漏洞 雲端與資料中心料將成為重災區 [ 電子時報 張興民、楊智家、陳奭璁]

英特爾處理器傳出重大安全漏洞,其中英特爾處理器在資料中心市佔率高達90%,可說是重災區。

英特爾(Intel)傳出處理器晶片設計出現重大漏洞,被稱為「Meltdown」、「Spectre」的漏洞可讓惡意程式透過臆測執行(speculative execution)的架構缺陷,直接窺探系統內核記憶體內容,甚至竊取機密數據,包含WindowsLinuxMacOSFreeBSD、甚至行動作業系統如AndroidChrome OS,都將無一倖免。

1995年以來的英特爾x86處理器幾乎都遭殃

目前已知英特爾在2013年推出的Intel ItaniumAtom兩款處理器不受影響外,其自1995年以來所生產的x86處理器皆可能因2項漏洞而遭遇嚴重的資安風險。

Google的說明網站資料,運用Meltdown漏洞的惡意程式可打破電腦程式無法訪視系統內核記憶體內容的機制,即使便瀏覽器執行的Javascript都可窺探系統內核記憶體的內容,包含私人密碼、登入金鑰、快取內容,都有可能遭受有心人士竊取。至於Spectre漏洞更為棘手,其可欺騙電腦程式來瀏覽內核記憶體,藉以竊取敏感資訊。目前已有針對Meltdown漏洞的更新,但研究人員表示Spectre更難予以修補。

由於兩項漏洞皆屬於跨頻道攻擊(side channels),可透過完全隔離內核與處理程序的記憶體位置來修正錯誤,稱為KPTI(Kernel Page Table Isolation),但此一修補將造成處理器降速,影響整體效能。

雲端服務與資料中心難逃資安與效能耗損雙重危機

由於這次的漏洞風險波及桌上與行動終端裝置,連雲端服務或是資料中心業者都無法倖免於難。研究人員指出,使用英特爾CPUXen PV的雲端或資料中心基礎設施,以及未使用硬體虛擬化而倚賴共享內核的容器(containers),如DockerLXCOpenVZ,也將受到影響。因為Google測試發現,當一台VM遭受攻擊後,可獲取權限瀏覽主機的實體內核記憶體,進而再獲得同一主機上不同VM的內核記憶體的讀取瀏覽權限。

如此一來雲端或是資料中心業者得先遭受客戶資訊遭到竊取的威脅,二來即使安裝更新,處理效能也將受到處理器降速的影響而大打折扣,其中英特爾x86處理器在資料中心的市佔率高達90%,可說是重災區。

CNBC報導,幾家雲端服務業者已針對英特爾處理器漏洞做出相關因應措施。Google表示已透過VM Live Migration技術即時更新,未有客戶受到影響,不須提供對應維修窗口,相關主機服務也不須重啟,但建議Google Cloud用戶持續進行系統更新。但對Google而言,其最棘手的是數以億計的Android裝置。

Geek Wire則引述亞馬遜(Amazon) AWS說法,除了極少數的EC2服務外,其餘的雲端服務項目都已獲得保護,上述的EC2服務也會在不久後獲得更新防護。AWS同樣也建議客戶保持系統更新。

微軟(Microsoft)則表示,其已更新大部分Azure基礎架構,某些則仍在更新中,並且須重啟客戶的VM方能使更新生效。多數客戶將在最近幾週內收到Azure維修計畫的通知,但並不需要採取進一步動作。微軟表示,漏洞資訊公布後,其正加速維修進度,並從太平洋時間201813日下午330分重啟其餘受影響的VM

Linux版本發行商Red Hat則向CNBC表示,該公司是以安全優於性能的積極態度來因應,並允許用戶評估自己的使用環境,彈性選擇啟用或禁止各種緩衝措施做出適當的折衷作法,該公司也將在未來幾天後持續發布更新。

英特爾處理器出包 是否為超微開啟搶食市佔率機會之窗

英特爾是否因此次漏洞問題導致出現PC客戶轉單效應,值得觀察。

科技網站The Register3日披露,英特爾(Intel)處理器設計上存在的缺陷及錯誤,是導致存在安全漏洞風險主因,且為英特爾特有,對此英特爾不久後回應稱,並非只有英特爾會面臨此漏洞問題,許多不同供應商的處理器及作業系統也易受這些攻擊。雖然英特爾承諾在2018年內會針對此安全缺陷導致的性能受影響問題推出硬體改善方案,但應不太可能短時間內就能推出,在此情況下,或許也間接讓英特爾主要競爭對手超微(AMD)有囊括更大市佔率的潛在機會,即使這個機會之窗對超微來說可能也不大,畢竟超微處理器本身也受部分此漏洞問題影響,後續市況仍待觀察。

The Street、彭博(Bloomberg)Tech PowerupCNBCBusiness InsiderWired等媒體報導,英特爾發布聲明指出,此缺陷並非僅出現在英特爾的中央處理器(CPU),並稱正在與超微、安謀(ARM)及幾家作業系統供應商等許多其他科技業者合作,發展橫跨整個產業的解決途徑來及時且建設性的解決這項安全漏洞課題,英特爾並已開始提供軟體及韌體更新來減緩這些漏洞穩問題。

針對英特爾聲明,超微不久後也發布聲明,表示該公司處理器幾乎未受到影響,預期將在之後發布針對此缺陷的安全研究。超微稱該公司安全研究團隊將上述漏洞分為3類,這3類漏洞對不同微處理器公司形成的威脅有所差異,這些微處理器公司所做出的回應也不同。不過超微最新聲明又更新其說法,稱該公司晶片僅受部分外界宣布的漏洞問題影響。

基於超微晶片架構的差異性,超微認為目前該公司處理器是接近零風險情況。儘管GoogleProject Zero文章認為,影響範圍包含英特爾、超微及安謀(ARM),但其中由於超微架構不同,因此只有在特定情況下才會受影響。

雖然英特爾處理器這項漏洞問題還有一些未解的重要問題,但從英特爾及超微至今針對此漏洞問題對外的說明,似乎顯示在未來英特爾忙於推出以硬體為基礎的解決方案之際,超微可能有在市場上搶食更大市佔率的機會,儘管這較有可能發生在伺服器及工作站市場,而非主流PC市場。

雖然市場上對一連串關於網路攻擊的負面新聞早習以為常,不過英特爾處理器這項漏洞問題卻可能是所有負面網路攻擊新聞的導因源頭。即使如此,有鑑於英特爾至今仍是全球PC CPU市場領導霸主,如據Bloomberg Intelligence資料顯示,英特爾在全球NB CPU市場的市佔率超過93%,超微僅不到7%,在此情況下,很難想像微軟(Microsoft)及聯想這類全球PC一線大廠會因為英特爾這次出現的處理器漏洞問題,放棄採用英特爾CPU、改用競爭對手超微的CPU產品。

然而,由於超微PC CPU市佔率落後英特爾有一段不短的時間,因此此次英特爾處理器出包問題哪怕只是開啟一個小小的機會之窗,但相對對於超微來說,仍感覺像是開啟一龐大反攻更多市佔率的機會般。實際上超微自2017年以來也可見希望反攻CPU市場及更多新興晶片應用領域的企圖心,推出了多款全新產品線。

市場分析師表示,超微晶片產品雖然在品質上未達英特爾或NVIDIA產品線的水準,不過超微晶片價格比較低,這對過去一直希望英特爾及NVIDIA晶片產品降價的晶片採購業者來說,超微較低價晶片自然是另一可行替代選擇。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超微晶片同樣受此波漏洞問題影響,但自從英特爾處理器漏洞問題出包經披露後,至今超微股價仍持續上揚,如此的市場氛圍是否為英特爾衰、超微有望囊括更多市佔率的跡象,值得持續觀察。

Google最先發現英特爾CPU漏洞 Android產品已先修補

Google早在20175月就已經率先發現CPU漏洞,並修補自家產品。

英特爾CPU被爆出有安全漏洞之後,GoogleProject Zero安全小組提供了更多的訊息。

Mashable報導,Google表示,他們的團隊在20175月就已經發現漏洞的存在,並立即通知英特爾(Intel)、超微(AMD)與安謀(ARM),這些公司也馬上展開行動,本來完整的細節預計19日才會公布,但現在提前爆出,Google也把自己的發現公諸於世。

Google發現該漏洞有3種不同的變種,分別是CVE-2017-5753CVE-2017-5715、與CVE-2017-5754。前兩個通稱為Spectre,第三個則稱為Meltdown

而最先被媒體披露的是Meltdown這個漏洞,主要是駭客可藉此讀取受保護的記憶體資料,這當然是很重大的問題,不過要修復也不困難,只需透過OS更新即可。Spectre漏洞則是可偷取執行於程式的記憶體資料,Google表示Meltdown問題似乎只有英特爾晶片才有,但Spectre漏洞則涵蓋幾乎所有現今的處理器,包括英特爾、超微與安謀都中標。

Meltdown是比較容易處理的,包括WindowsLinuxmacOS都已經有修正程式。Spectre則是利用「臆測處理」(speculative processing)功能,幾乎所有現今的CPU處理器都有這功能。Google自家有公布哪些產品與服務會受MeltdownSpectre影響。

Google表示,多數Android裝置都不太容易遭到MeltdownSpectre攻擊,而ARM晶片的修補已經包含在15日的Anroid安全修補程式中,因此包括PixelNexus用戶並不需擔心。

Google也表示,目前穩定版的Chrome (version 63)也有防治的功能,不過Android用戶啟用後,性能會稍微受影響;但iOSChrome用戶則無法使用該功能(因為iOS版本的Chrome使用WKWebView來呈現網頁)。預計123日所推出的Chrome 64才會有更多保護功能。

至於採英特爾晶片的Chrome OS裝置則已經修補了漏洞,只要使用3.184.4 Linux核心的都不會受影響。其他舊版核心的則會在未來Chrome OS版本中修正。Google表示,採ARM平台的Chrome OS則不受這些漏洞的影響。

英特爾處理器出包門 意外開啟業界化敵為友的罕見契機

英特爾(Intel)處理器近日遭披露存在安全漏洞問題,如今顯示這類漏洞問題英特爾非單一受害者,包括超微(AMD)、安謀(ARM)等高階處理器業者均受影響,安謀晶片授權商高通(Qualcomm)也證實其處理器受近期漏洞問題影響,蘋果也坦承iPhoneiPadMac全受英特爾處理器漏洞影響,在此情況下,目前英特爾、蘋果(Apple)及微軟(Microsoft)等各方不同領域科技大廠均有志一同在提供處理器安全漏洞問題的修補程式,由此顯示,此出包事件似乎正在促成難得一見的晶片競爭對手間與軟硬體業者間共同解決安全性問題的業界合作契機,是否能以此事件為起點,促成未來針對安全性進行更廣泛的業界合作,值得關注。

消息披露後反讓駭客有可乘之機 促成各家相關業者競相修補漏洞

EE Times報導,這類安全漏洞會導致駭客從所搭載有缺陷處理器的PC、智慧型手機及其他裝置中竊取資料,GoogleProject Zero及其他公司已確認出有3個不同的側通道攻擊類型,這些攻擊結合現代中央處理器(CPU)的內部操作知識以及某種程度的廣度測試進行攻擊。

值得注意的是,至今這些漏洞問題尚未遭外部駭客使用來進行攻擊,但隨著近日各界披露這謝漏洞問題後,具知識專業的駭客將可以此啟動攻擊,這也是為何此資訊披露後,多家業者均透過軟體生態系統競相要修補這些漏洞問題主因,這些業者除了專業CPU設計公司如英特爾、超微及安謀外,蘋果、LinuxCitrixVMWare及微軟等關鍵系統軟體供應商同樣有修補這些漏洞的必要性。

實際上這些供應商早在20176月就曾針對上述漏洞問題進行聯繫,並給定準備修補漏洞的時間,但由於這些漏洞早在晶片設計階段就已存在、這些晶片也都已出貨,因此唯一的修補辦法就是透過作業系統、虛擬化軟體或程式等系統軟體來解決問題。

對效能影響程度方面,不同處理器設計及不同軟體的影響程度均有差異,不過一般用戶軟體如遊戲及電腦瀏覽器等,所受的影響應該很輕微,資料庫這類需要大量系統呼叫的軟體似乎才是會受影響最深的領域。

專門設計的惡意軟體能夠迫使CPU執行推測執行(speculative execution),之後可從具更高許可權的受保護區域辨別資訊。惡意軟體雖不會損害記憶體,不過在地運行的軟體卻可公開密碼及加密鑰匙這類具敏感性的資料。

漏洞、供應商晶片設計差異 對效能影響程度也有別

在經確認的3個漏洞中,名為「Bounds Check Bypass」者由於難以改變CPU設計以消除上述推測執行,已有一項針對此漏洞的軟體修復程式。英特爾、超微及安謀均稱這是一個共享的威脅,正藉由系統軟體改變進行解決。此漏洞對效能形成的威脅似乎微乎其微。

名為「Branch Target Injection」及「Rogue Data Load」的另兩個漏洞的影響性,則取決於不同CPU供應商而有所差異,如英特爾已證實這兩項漏洞,超微則表示無法觀測到Branch Target Injection漏洞,且藉由設計讓超微晶片也不會受Rogue Data Load漏洞影響。英特爾稱Branch Target Injection可能會降低基準效能達0~5%Rogue Data Load威脅可能對典型工作負載形成3~5%影響性。

會形成此差異,可能與英特爾處理器採用更具侵略性的技術在其推測執行上有關,各家不同處理器供應商均有各自不同的目標設計,這就會對漏洞形成影響性。值得注意的是,這些也是最具效能影響性的威脅。

安謀的情況更複雜,這是因許多安謀核心僅有有限或完全沒有推測執行,甚至主流的Cortex-A核心也是如此,不過更高效能核心為效能提供了推測操作。此外,高通、蘋果及Cavium等安謀晶片架構授權業者設計自有核心,但這些核心各有各自的推測執行及目標設計,如今隨著上述漏洞問題遭披露,這些晶片供應商將必須列出容易受漏洞影響的CPU。對此安謀將在開發中就其核心進行更改,並可能根據需要修補既有核心。

此次漏洞問題,也間接創造罕見可讓晶片競爭對手及軟硬體業者之間可共同合作解決安全性問題的契機,由於未來勢必有更多業者會受此漏洞影響,能否藉此契機讓更多相關業者投入合作發展強化安全性的解決方案,確保PC、手機等終端及資料中心免受安全漏洞威脅,將值得關注。

[Home]


2018/01/09 3.4.1. 美國太陽能產業 烏雲罩頂 [ 經濟日報 任中原]

美國太陽能產業2018年烏雲罩頂,政府推動的稅改、電力法規變更及可能對進口太陽能板加徵新關稅,都使太陽能發展飽受威脅,未來一、兩周更是緊張時刻。

美國太陽能產業2018年烏雲罩頂,政府推動的稅改、電力法規變更及可能對進口太陽能板加徵新關稅,都使太陽能發展飽受威脅,未來一、兩周更是緊張時刻。

美國太陽能業在20072016年間的成就斐然,新設太陽能板發電能量從一年1.69億瓦擴大到150億瓦,增加近90倍。但2017年已出現十多年來首次下降,減幅達22%,為118億瓦,今年預料將進一步下降。

太陽能業的第一項威脅來自稅改案,政府原本計劃削減再生能源業的減稅額,幸好最終版本大幅減輕業者面臨的潛在衝擊,不過企業稅率降低對太陽能業者不僅無益,反而使抵稅額縮水,對財務不利。

第二項威脅是政府計劃給予燃煤及核能發電廠新補貼,聯邦能源規範委員會預訂於元月10日提出補貼辦法,將使太陽能業的競爭力相對減弱 。

最令業者擔心的是,政府可能對進口太陽能面板課徵新稅。由於去年美國兩家破產業者向國際貿易委員會(ITC)對進口面板提出控訴,ITC已認同業者受到「嚴重傷害」,並建議多項救濟措施,但最終須由美國總統川普決定,預訂元月26日將宣布結果;如果決定提高關稅,美國光板的價格可能上漲一倍。

太陽能產業協會表示,如此將使美國損失數萬個工作機會,並要求川普不應提高關稅。特斯拉也強調,提高關稅將重創美太陽能業。業者同意對進口光板要求一些授權金,直接補貼美國企業投資電力儲存等新科技。

以股市表現來說,過去一年來表現最傑出的美國太陽能業者為第一太陽能公司,股價已從去年4月初的低點漲逾一倍,上周漲至約70美元,部分原因是貿易訴訟的轉變,雖然第一太陽能在美國、馬來西亞及越南都有工廠,但該公司進口到美國的面板不會受到新關稅的影響,因為該公司採用的計數與其他業者不同。

[Home]


2018/01/09 3.4.2. 太陽能矽晶圓擴產規模大 今年難再缺貨漲價 議價主導權可能重回電池廠手中 [ 電子時報 黃女瑛]

2018年對太陽能矽晶圓產能不足及寡頭供應局勢將被打破。

2018年太陽能矽晶圓在單晶大擴產、多晶因鑽石切割使總產出增加下,總產能大增3成,但電池端擴產速度較緩,矽晶圓恐難再現2017年上半單晶大缺、下半年多晶供不應求及輪流漲價的情景,尤其到年底矽晶圓產能將比電池約多出15%,2018年除了單、多晶矽晶圓之爭更激烈,議價主導權可能重回電池廠手中。

太陽能電池2017年飽受矽晶圓缺乏困擾,實際上單、多晶加總產能約1,200億瓦,供應電池總產能也相當於1,200億瓦,矽晶圓缺貨問題主要來自於終端需求,造就原本產能就不高的單晶產能在上半年嚴重缺貨,而製程進階式轉換成鑽石切割的多晶產能在下半年供不應求,而且輪流漲價。

太陽能業者指出,2017年矽晶圓缺貨問題還包括供給呈現寡頭走勢,單晶由大廠隆基及中環主導,多晶由龍頭廠保利協鑫等主導,其他二線廠產能相對小很多,且在缺貨時跟著大廠追高報價,使得2017年電池廠上半年追單晶、下半年追多晶。

2018年隨著單晶擴產、多晶更換製程,使得總產能拉升,單晶總產能可望從當下約400億瓦到年底擴增至650億瓦,多晶從砂漿陸續轉成鑽石切割使得矽晶圓產出量拉升,產能從900億瓦拉升至1,000億瓦以上,估計2018年底矽晶圓總產能達1,600億瓦以上。

對電池廠來說,矽晶圓廠寡頭銷售局勢將在2018年打破,因擴產及製程轉換較慢的二、三線廠新產能陸續問世,供應家數增加、搶單激烈,將使得報價更貼近電池廠的期望。

另外,電池總產能從當下約1,200億瓦拉升至年底約1,450億瓦,相較於上游矽晶圓的1,600億瓦供給量,差幅約近15%,拉升電池廠的議價能力,尤其部份電池老舊產線將面臨淘汰,PERC實際產出量仍有明顯落差,2018年電池廠在購料上將輕鬆許多。

至於終端需求,綜合供應鏈及各分析機構評估,2018年系統總需求量約有1,000億瓦,單晶陣營力拼單、多晶市佔各半,若從2017年第4季單晶明顯降價,考量部份廠實際擴產可能不及對外宣稱來得快,單晶矽晶圓供過於求情況可能沒那麼嚴重,多晶則面臨需求僅500億瓦、供給有900億瓦的落差壓力。

多晶陣營除快速完成切晶的鑽石切割轉換,有效降低成本,又快速導入黑矽製程拉升效率,期待2018年維持7成市佔率,一旦走勢如預期,多晶只呈現小幅供過於求,但單晶將面臨需求不如預期走勢,以及需求約300億瓦、供給卻達500億瓦以上的落差。

大陸矽晶圓廠主導全球矽晶圓供應,大幅擴產的單晶矽晶圓廠仍有幾個要素待觀察,首先是單晶用多晶矽料源取得問題,目前單晶用料仍在缺料中,再者是出海口考量,最後則是供應鏈結構考量。

大陸垂直整合廠身負不少多晶矽晶圓暨電池產能負擔,對單晶矽晶圓需求可能是循序漸進,不願意快速全轉單晶淘汰自有多晶產能,其策略傾向也將影響終端市場需求走勢;但若單晶在系統端所創造的性價比優於多晶,也可能使垂直整合廠被迫妥協。

[Home]


Confidentiality Note
本郵件含有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機密資訊、或受法律保護之資料,唯有原發信人指定之收信人得閱讀或使用本郵件之內容。如您並非被指定之收信人,請立即將本郵件及所有附件予以刪除;請勿揭露、儲存或使用本郵件之任何資訊,並請您立即告知原發信人本郵件的傳遞錯誤。謝謝您的合作。
This e-mail transmission and any attachments contain information from Inventec Corporation. The information is confidential and/or privileged and intended to be solely for the use of the individuals or entities named in this e-mail transmission. If you are not the intended recipient, be aware that any disclosure, saving or use of the content of this e-mail transmission and attachments is strictly prohibited. If you have received this email transmission in error, please notify us immediately, and delete the e-mail and attachments. We greatly appreciate your cooperation.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雪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