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13 全球產業資訊

 1財經

  1.1國際

   1.1.1. 聯合國報告 全球今明年GDP增長 可保3%  [工商時報]
   1.1.2. 高盛:比特幣大漲不影響黃金需求  [工商時報]

  1.2中國大陸

   1.2.1. 陸祭3 力抗川普稅改衝擊  [工商時報]

 1集團新聞

  1.1. Google音箱開賣 英業達樂  [經濟日報]

 2公協會

  2.1工商協進會

   2.1.1. 林伯豐:基本工資應凍漲五年  [經濟日報]

 3產業相關

  3.1Cloud Computing

   3.1.1. 英特爾明年AI、物聯網及5G新戰場火力全開 加速整合供應鏈搶攻版圖 抵銷PC領域衰退  [電子時報]
   3.1.2. 充電趨勢推動功率元件翻身 封測設備廠業績雨露均霑  [電子時報]
   3.1.3. 微軟採新設計打造量子電腦 預定5年內上市  [電子時報]
   3.1.4. 三星、樂金擴編軟體人才 傳為開發AI、機器人事業備戰  [電子時報]
   3.1.5. 北市資訊月展出智慧垃圾桶 自動通報清運還可賺回饋金  [電子時報]
   3.1.6. 物聯網新事業經營策略及實務系列_軟硬整合形塑高值化,搶攻智慧城市商機非奢望  [電子時報]
   3.1.7. 獵豹轉型拚AI 台灣成灘頭堡  [工商時報]
   3.1.8. 區塊鏈將改變13個產業  [工商時報]
   3.1.9. 亞馬遜 擴中國雲端計算業務  [工商時報]
   3.1.10. 物聯網時代來臨 電子吃軟不吃硬  [工商時報]

  3.2Smart Mobile

   3.2.1Wearable

    3.2.1.1. 蘋果積極發展AR技術 收購動作不停歇  [電子時報]
    3.2.1.2. 三星印度:1H17高階穿戴式裝置市場 已囊括過半數市佔率  [電子時報]

   3.2.2Smartphone

    3.2.2.1. iPhone X出貨加速 最快一天到手  [經濟日報]
    3.2.2.2. 高通Snapdragon 845大翻新 暗藏智慧型手機明年新趨勢  [電子時報]
    3.2.2.3. Counterpoint201710iPhone 8全球銷量佔比4.6% 居各款智慧型手機之冠  [電子時報]

  3.3IT Industry

   3.3.1. 軟銀願景基金成立已投資18家業者 投資總金額達273億美元  [電子時報]
   3.3.2. 拓展新應用領域 鴻海由需求開始著手  [電子時報]
   3.3.3. 穩懋大力擁抱Avago 台積電模式成依歸  [電子時報]
   3.3.4. 東南亞網路經濟 今年飆上500億美元  [工商時報]

  3.4Personal Computing

   3.4.1. 光寶結盟紫光 搶儲存商  [經濟日報]
   3.4.2. 光寶+紫光 兩岸合攻SSD  [工商時報]
   3.4.3. A推隨時連網PC 明年開戰  [工商時報]
   3.4.4. NAND Flash明年Q1恐走跌  [工商時報]

  3.5Solar(Green Energy)

   3.5.1. 抗暖化 法倡議提高氣候融資  [經濟日報]
   3.5.2. LED產能競賽暗潮洶湧 陸廠開出淡季降價第一槍 供過於求危機再現 這波跌勢恐延續至明年首季  [電子時報]
   3.5.3. 阿特斯宣布私有化 在台建太陽能模組廠動向觀望  [電子時報]
   3.5.4. Tesla製造能量之不足:Tesla與福特互補潛力大 若合推電動車將互蒙其利  [電子時報]
   3.5.5. 鈴木印度策略轉彎 著手推動當地電動車事業  [電子時報]
   3.5.6. 太陽能發電力是真理 產業鏈整合呈?鷹式運作  [電子時報]

[Home]


2017/12/13 1.1.1. 聯合國報告 全球今明年GDP增長 可保3% [ 工商時報 黃欣]

聯合國最新報告指出,今年以來影響經濟增長的負面因素有所消退,預估今年至2019年,全球經濟增長可穩定在3%。反觀,台灣經濟成長速度雖有所加快,但聯合國預估今、明兩年台灣GDP增長分別為2.2%和2.4%,仍低於世界均值。

新華社報導,聯合國官網11日公布最新的「2018世界經濟形勢與展望」報告指出,由於與危機相關的脆弱因素和近期引發動盪的負面影響有所消退,2017年全球經濟成長率料可達到3%,這也是自2011年以來的最快增長。

報告稱,2017年全球約三分之二國家的GDP增速均高於2016年,並預計2018年和2019年的全球經濟成長也可穩定在3%左右。

從全球範圍來看,東亞和南亞仍是全球最具經濟活力的地區,對今年全球增長的貢獻高達近一半,僅中國對全球經濟增長貢獻就約占了三分之一。其中,阿根廷、巴西、奈及利亞和俄羅斯等陸續走出經濟衰退,也對全球經濟增長率的提高有所貢獻。

在台灣方面,報告指出,隨著全球景氣回暖,台灣經濟成長前景也逐漸加強。尤其全球對電子產品需求回升的情況下,推動台灣的電子產品出口出現強勁反彈。

報告中並指出,台灣在2016年經歷1.5%的低迷GDP成長之後,今年隨著半導體和消費電子產品的出貨量呈現雙位數增長,預估2017年台灣的GDP成長率將可上升至2.2%,2018年更可望將進一步上升至2.4%。

對於明年台灣經濟成長率的預估值,聯合國顯然較我國官方更加樂觀。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日前預估,台灣今年GDP成長率為2.58%,明年略微下降至2.29%。

[Home]


2017/12/13 1.1.2. 高盛:比特幣大漲不影響黃金需求 [ 工商時報 顏嘉南、林國賓、 鄭勝得]

比特幣今年氣勢如虹,但金價近來呈現疲態,許多商品投資人懷疑比特幣漲勢影響黃金需求,對此高盛商品研究部門主管柯瑞(Jeffrey Currie)指出,比特幣大漲並未影響黃金需求。

柯瑞在報告中指出,儘管近期金價下跌,但沒有證據能證明資金從避險資產黃金大規模流出。此外,比特幣與黃金的投資人族群大不相同,因此為黃金需求帶來保障。

金價在過去幾個交易日跌至近6個月新低,部分分析師將金價走疲歸咎於比特幣價格躥揚。ACG Analytics策略師麥唐諾(Larry McDonald)周一便表示,他認為比特幣需求攀升打壓金價。

但柯瑞反對這種說法。在他報告中表示,芝加哥期權交易所(CBOE)的全球首檔比特幣期貨周一正式開始交易,許多商品投資人不禁問道,「比特幣是否削弱黃金需求?」我們相信答案是否。

柯瑞表示,黃金指數股票型基金(ETF)並未出現明顯的資金外流,事實上,黃金ETF持有部位近期升至2013年中以來最高水準。這也印證黃金的投資人與比特幣不同的論點,共同基金是黃金ETF的主要持有人。

此外,柯瑞在報告中指出,比特幣與黃金的資產特性也不同,相較於買進黃金避險,比特幣更具投機性。比特幣目前市值為2,750億美元,黃金則達8.3兆美元。

柯瑞表示,比特幣缺乏流動性又易於波動,持續吸引投資人的興趣,但尋求避險的投資人不太可能接受該虛擬貨幣。

今年初時比特幣才升抵1,000美元上下,周一盤中比特幣價格一度躥揚至17,270美元的紀錄新高。據虛擬貨幣交易網站CoinDesk報價,周二盤中比特幣價格上升0.85%,報16,842美元。

周二現貨金價上升0.18%,報每盎司1,244.21美元。

比特幣飆風 美監管機關示警

比特幣期貨的飆風引起美國主管機關關切,美國證管會(SEC)與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主席周一同聲發出預警,要投資人小心比特幣劇烈波動與相關的風險。

全球第一個比特幣期貨周一在芝加哥選擇權交易所(CBOE)正式掛牌,交易首日的行情一如現貨市場今年來的走勢一發不可收拾,盤中2波急漲觸發熔斷機制暫停交易,處女秀首日漲幅超過20%。

現貨市場,比特幣上周一度飆至1.9萬美元,今年迄今暴漲18倍。

比特幣這股飆風引來美國主管機關關切,美國證管會(SEC)主席克雷頓(Jay Clayton)周一表示,SEC正在緊盯比特幣的交易,以及加密貨幣首次貨幣發行(ICO)的眾籌市場情況。

克雷頓指出:「如同密切注意美元、歐元與日圓交易對我國證券市場的影響一樣,SEC對於加密貨幣也採取同樣的監管態度與職責。」

SEC於周一封殺美食評論app公司MuncheeICO眾籌案,Munchee原訂透過ICO募資1,500萬美元,SEC以違反證券交易規定為由否決,Munchee因此撤銷ICOMunchee發行新數位貨幣,提供投資人進行與比特幣或乙太幣等加密貨幣兌換。克雷頓指出,許多ICO自稱發行功能型代幣(utility token),其中許多可能需受美國證券法規規範。

而核准CBOE比特幣期貨的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主席吉安卡洛(J. Christopher Giancarlo)同樣提出警告,比特幣現貨市場的行情波動與交易風險極高,投資人必需要有心理準備,CFTC並無法為投資人提供保障。吉安卡洛表示,「比特幣現貨市場才剛起步,相關的交易所幾乎都未受監管,CFTC法定監管權限也十分有限。」

突破制裁 北韓竊比特幣籌錢

CNNMoney網站報導,比特幣近來漲勢驚人,但投資人並非唯一的獲利者,同樣受惠的還有北韓最高領導人金正恩。專家表示,北韓駭客近來不斷駭入比特幣交易所竊取比特幣,目的是提供資金給金正恩,藉此突破國際社會的經濟制裁。

專家與南韓警方指出,北韓最近幾個月不斷透過「挖礦」(mining)、發布惡意軟體勒索或直接駭入交易所的方式取得比特幣。今年78月,北韓駭客便鎖定南韓4家交易所發動攻擊並發布勒索軟體給員工,目的便是為了竊取加密貨幣。

專家表示,目前並不清楚北韓手中握有多少比特幣或其他加密貨幣。但資安公司FireEye技術長波蘭德(Bryce Boland)表示:「我們合理懷疑北韓手中確實握有一些比特幣,而如今這些貨幣的價值以驚人速度成長。」

比特幣從年初低於1,000美元的價格一路飆漲,上周價格首度超越17,000美元。專家指出,隨著比特幣不斷飆漲,北韓駭客不太可能中斷攻擊交易所的行為。

除了增值迅速外,比特幣不受政府或銀行監管,則是另一個吸引北韓的原因。當北韓執意發展核武計畫,美國升高制裁力道,要求國際社會切斷與北韓的經濟往來,比特幣便成北韓取得資金的絕佳管道。

波蘭德指出,駭客可能將比特幣換成其他知名度較低的加密貨幣,再轉到其他交易所,最終以傳統貨幣的方式提領出來。波蘭德表示:「這些貨幣執行交易時間極短,亦能避免遭到追蹤。」

平壤科技大學(PUST)上個月請來比特幣專家開設課程,教導學生認識比特幣背後的技術。FireEye認為,北韓正致力於培養大批比特幣人才,而這意味著北韓未來攻擊交易所的事件只會不斷增加。

[Home]


2017/12/13 1.2.1. 陸祭3招 力抗川普稅改衝擊 [ 工商時報 賴瑩綺]

為抵禦美國稅改與美聯準會(Fed)升息對中國經濟造成影響,傳中國政府正在制訂應急計畫,該計畫是一套「組合拳」式政策,包括3大措施:引導市場利率走高、加強資本管控、增加外匯干預頻率。中國政府希望透過這3措施,確保資金不外流,並支撐人民幣匯率。

華爾街日報報導,本月初,美國參議院通過大規模稅改方案,將企業稅率從35%削減至20%,重塑跨國企業課稅規則,以吸引美國海外資產回流,並促進美國經濟增長。報導稱,該政策如達成共識,將在全球化背景下對中國產生影響,加上Fed預計近期將升息,將更增強資本投資美國的動力,導致資金流出中國。

報導引述知情人士說法表示,為防止稅改與升息帶給中國雙重打擊,中國政府官員正在制訂一項應急計畫,根據此一計畫,中國人民銀行可能採取引導市場利率走高、加強資本管控以及增加外匯干預頻率方式,以挺住人民幣匯率。

報導指出,人行可能採取的其中一個行動,是逐漸引導銀行間借款成本上升,同時維持基準利率不變,這樣對企業而言,借貸或還債都不會過於困難,否則的話會給經濟增長帶來壓力。

一位參與中國政策商議的官員將美國稅改計畫稱為「灰犀牛」,認為這是中國經濟面臨的一個明顯威脅,不容忽視。該官員還指出,明年第1季,中國可能要打幾場硬仗。但另一名參與相關討論的官員強調,如果美國稅改或升息對中國資本流出產生的影響有限,也許不需要採取這些應對措施。

國際金融協會首席中國經濟學家Gene Ma則表示,美國政策舉措對中國的影響最終將取決於中國自身經濟的穩健程度。

另外,報導還稱,美國在10年內估計減稅1.4兆美元的全面稅改方案,也給中國帶來了警訊。因為多年來中國在改革僵化的稅制進展遲緩,中國企業長期以來也都在抱怨高稅率。

雖本次應急計畫不包含任何減稅措施,但中國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部教授馮俏彬認為,中國應當基於自身的實際情況,將未來財稅體制改革重點放在兩個方面,一是加快推進稅制由間接稅為主向直接稅為主轉型,二是清理不合理收費。

[Home]


2017/12/13 1.1. Google音箱開賣 英業達樂 [ 經濟日報 蕭君暉]

Google高階智慧音箱Home Max昨(12)日以399美元於美國、英國與澳洲開賣,可望帶動鴻海(2317)、英業達、群電與維熹等相關供應鏈業績增溫。

雖然蘋果智慧音箱Home Pod沒有趕上2017年底耶誕節旺季銷售,不過,屬於高階款的Google Home Max智慧音箱,正好趕上今年耶誕節前的旺季促銷,將以399美元的價格,在BestBuy與線上銷售,主要開賣地區除了美國之外,也包括英國與澳洲。

Google今年全面進軍人工智慧(AI3C產品,例如Google Home MaxMini,法人預期,隨著Google搶進全球市場,加上亞馬遜的智慧音箱Echo也擴大產品線,有利台灣供應鏈廠商提升2018年的業績。

Google Home由鴻海組裝、英業達出貨伺服器,電源零組件供應商為群電,維熹則出貨連接器,隨著Home Max開始上市銷售,預期相關供應鏈廠商都將受惠。

Google Home Max的喇叭尺寸是336.6x190x154.4mm,重量為5,300克,在喇叭的空間裡放了二組4.5英吋的高振幅低音喇叭,讓低音深沈渾厚,以及二個0.7吋高音喇叭。Google Home Max的音量也比Google Home20倍。Google Home Max著重音樂輸出效果,並且導入Google Assistant功能,此外更以人工智慧(AI)技術驅動Smart Sound功能,讓輸出聲音能隨不同音樂內容,達成最好輸出音場效果。

[Home]


2017/12/13 2.1.1. 林伯豐:基本工資應凍漲五年 [ 經濟日報 潘羿菁、潘姿羽]

行政院長賴清德昨(12)日出席工商協進會早餐會,對企業界喊話擴大投資台灣,並呼籲工商界響應加薪、上市櫃公司起薪應調至3萬元。工商協進會理事長林伯豐強調,願配合政府加薪留才,但希望五年內凍漲基本工資。

出席早餐會的富邦集團董事長蔡明忠也說,上市櫃公司應該都願意來配合加薪政策,但工商業也希望,如果配合把薪資提高到3萬元,希望政府可以減少最低工資的檢討頻率。

針對上市櫃公司起薪提高至3萬元,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指出,台積電每年都有調整薪資,不用政府喊加薪,企業本來就會自動調薪,但他認為薪資待遇為自由市場機制,政府勸企業調薪有違反自由市場規矩。如果台灣薪資待遇低,人力可以到大陸、美國去,換言之,人力市場是自由市場,不是僅限於本地,應該是全世界的流動。

賴揆致詞時向企業界提出「三大請託」,一是呼籲企業加碼投資台灣,拚經濟不能只靠政府,有賴產業界共襄盛舉;第二是希望企業界拉高起薪以吸納人才,日韓都在吸引優秀人才,政府努力創造國內合宜投資環境,讓企業能在台投資,也希望企業提高薪資待遇,雙方攜手推動經濟發展。最後是希望企業界對政府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有關於賴揆希望企業加薪,林伯豐表示,政院調高軍公教薪資3%,企業多有響應,業界平均調幅有5%;至於起薪待遇,許多上市櫃公司都超過3萬元,以台玻為例,月薪加產銷獎金早超過3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工商協進會建議之一提到,產業界認為,上市櫃公司配合政府政策將起薪調至3萬元,因此期盼政府承諾五年內凍漲基本工資。

林伯豐表示,過去兩年基本工資調幅,都超過雙方協商幅度,才主張不宜再調高基本工資,畢竟基本工資調整最大受益族群為外勞或是打工者。對於這項建議,政院沒有明確回應。

工商早餐會/勞部:適時調整 有助內需

工商團體關注勞動、能源等議題,希望政府承諾五年內不再調高基本工資,據國發會會中提供資料,勞動部立場仍認為,適時調整基本工資有助於帶動內需面的總體經濟成長。

國發會表示,工商團體所提七大議題、超過30項建言,絕大部分相關部會都已有因應作為,會中也提供政策彙整供企業參考,至於其他新的議題,國發會將協調各部會討論有無改善方式。

行政院長賴清德昨天呼籲企業調高薪資,官員指出,將持續排除法規障礙,讓企業有更好的獲利空間,進而回饋到勞工薪資上。勞動部指出,現行勞動基準法有關工時的規定已兼具彈性與安全,經查各國工時規範都沒有針對服務業設置專章規範,加上勞基法是基本法,可以一體適用於所有勞工。

工商協進會拋七大議題 五缺最急迫

工商協進會舉行「工商早餐會」,今年提出七大議題,包括五缺的後續規劃、稅改與產業創新等,其中,五缺仍是一大重點,工商協進會理事長林伯豐說,土地、人才與電力能否不虞匱乏是企業是否投資的關鍵因素。

七大議題包括五缺後續規劃、稅制改革、產業創新、新南向政策或兩岸政策、其他政策與發展環境協助以及簡化行政組織與區域劃分,提升行政效率。

在五缺後續規劃中,工商協進會認為穩定電力供應與合理電價,是產業持續根留台灣的關鍵,然而面對空汙減排、工商發展與民生需求等,面對地方政府要求台中火力發電廠與雲林麥寮電廠減少生煤使用量並降載發電,建請行政院明確表明,空汙管制應以末端排放為標準,在未超標情況,不宜限制火力發電廠使用原料與發電方式。

另外,政府大力推廣太陽能屋頂發電計畫,建議要針對太陽能業者有具體審核機制、要求具備履約保證、建築專業證照與廢料回收以及永續經營20年以上能力。

針對近年來儲能系統設計與電池管理技術已有重大突破,工商界也呼籲政府訂定企業或是民眾建置儲能設備的獎勵政策。

針對合理勞動彈性空間,工商協進會盼政府修訂勞工政策與相關勞動法規,應針對產業特性制定專章。

賴揆處女秀 大咖們稱讚

行政院長賴清德率領行政團隊與工商界座談,獲得產業界大老讚許,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直言,「賴院長做得非常好」,跟蔡英文總統依據各自所長發揮,是很好配合。

賴清德受邀擔任工商協進會「工商早餐會」共同主持人,由於是第一次與產業界直接溝通,吸引不少業界大咖與會,閉門會議時間約兩小時。

張忠謀會後受訪時表示,「我覺得賴院長做得非常好,表達能力很強,做事也很積極,我們應鼓勵他」。

被問及蔡英文與賴清德誰比較會溝通,張忠謀巧妙回答,「兩人職位不同」,不過目前觀察,兩人都是憑藉自己專長在做事,這是很好的配合。

工商協進會理事長林伯豐不願替賴打分數,他提到,這次比起過去跟政府首長開會效率以及回答狀況,都有提高,十分感謝政院為這場工商早餐會所做的努力。

富邦集團董事長蔡明忠則簡單回應,賴揆首場座談表現,相信給工商界留下美好印象。

[Home]


2017/12/13 3.1.1. 英特爾明年AI、物聯網及5G新戰場火力全開 加速整合供應鏈搶攻版圖 抵銷PC領域衰退 [ 電子時報 陳玉娟]

英特爾2018年在AI與物聯網等新戰場將火力全開。

英特爾(Intel)為期逾一年的裁員計畫終於落幕,隨著人力精實與策略目標方向重新修正確立,營運也逐步升溫,第3季業績表現優於市場預期,獲利較2016年同期明顯回升,英特爾亦樂觀預期第4季與全年表現。英特爾不僅在PC與資料中心平台仍擁有市佔優勢,在人工智慧(AI)、物聯網及5G等新戰場亦火力全開,藉由技術、行銷與生態鏈整合,快速推升實力,2018年可望抵銷英特爾在PC傳統領域的衰退。

英特爾於20164月宣布將裁員約11%,當時英特爾全球約有13萬員工估算,約有1.2萬人遭到裁撤,連帶使得相關供應鏈管理出現混亂情形,而歷經一年重整過渡期後,英特爾自2017年下半起營運逐步回溫。

供應鏈業者認為,儘管PC市況未見增長,高通(Qualcomm)、超微(AMD)NVIDIA等大舉搶進資料中心平台戰場,然英特爾祭出多項創新技術與平台產品,並與全球供應鏈緊密合作,對手群迄今仍難撼動英特爾PC、資料中心平台兩大獲利支柱。

PC戰局上,英特爾決定攜手超微以壓制NVIDIA坐大,制衡其挾繪圖晶片市佔優勢掌控電競市場局勢,且相較於先前與NVIDIA簽定GPU授權方式有所不同,英特爾與超微的合作並未說明太多,僅宣布採用嵌入式多晶粒互連橋接(EMIB)封裝技術,整合H系列處理器Kaby Lake、超微獨立繪圖卡與HBM2記憶體等。

英特爾更挖角超微繪圖晶片操盤手Raja Koduri,除任命為首席架構師,同時也接掌新成立的核心及視覺運算事業群與邊緣運算解決方案,顯見英特爾將重啟獨立繪圖晶片事業,力阻NVIDIA主導高毛利電競市場的企圖心。

英特爾憑藉NB平台處理器市佔9成優勢,以及拿下8DT版圖,加上全面強化繪圖晶片技術研發實力,2018年來自PC市場的營收、獲利應可力守持平成績。

而在牽動AI與物聯網發展關鍵的資料中心平台,英特爾穩佔全球逾9成版圖,近年來包括NVIDIA、高通、超微與IBM陸續向英特爾下戰帖,其中,NVIDIA強調其GPU平行運算技術效能大勝英特爾,而超微亦以全新EPYC系列處理器再出發,IBM則是鎖定AI應用推出新一代處理器Power9,以及首款支援OpenCAPI新一代資料中心伺服器架構的Power Systems AC922,可大幅縮短深度學習人工神經網路的訓練時間。

Google2016年首度發表機器學習晶片TPU,近期再挖角英特爾資料中心事業大將Diane BryantGoogle發展AI自有晶片與掌控雲端大數據戰局企圖心相當明顯。雖然各路人馬全面搶進資料中心平台戰場,然由英特爾第3季財報來看,資料中心平台業務營收仍保持增長趨勢,英特爾擁有技術及緊密的生態鏈整合優勢,對手群短期內仍難以攻破,英特爾2018年資料中心業績仍將保持增長表現。

展望2018年,英特爾除持續掌握PC與資料中心平台市佔優勢外,在自動駕駛、機器人、智慧城市等AI與物聯網新戰場亦將火力全開,有機會抵銷PC傳統領域的衰退,全年業績持平向上。對於將在2020年爆發的5G技術大戰,英特爾亦已提前展開部署,從終端到雲端皆以5G為重點,多項重要技術正在開發,如NFV技術已在建置中,為5G逐步奠定基礎。

另外,英特爾亦參與多項5G標準制定,並與多家電信商及設備製造商合作,成立Intel Network Builders網路生態合作社群,包括設備、軟體、應用服務等超過200家業者一同打造5G網路,開發及測試如動態網路切片、多接取邊緣運算、毫米波等技術,共同推動5G及各項服務。

[Home]


2017/12/13 3.1.2. 充電趨勢推動功率元件翻身 封測設備廠業績雨露均霑 [ 電子時報 何致中]

封測設備業者同步感受到功率元件需求轉佳,車用電子、新能源車、無線充電、快速充電等新興應用為市場熱門話題。

隨著電動車、行動裝置無線充電應用蔚為2018年趨勢,功率半導體、功率分離式元件、功率模組等相關供應體系營運翻身,包括二極體、導線架、類比IC設計、後段封測等,封測設備業者也搶搭電力話題,對於2018年釋出樂觀展望。

半導體封測設備廠商廣化表示,半導體設備產業進入年底出貨旺季,持續看好半導體產線自動化及智慧化升級需求,而電動車、車用電子、無線充電等市場需求崛起,終端產品設計朝向輕薄短小,且需要更高輸出功率及密度、以及較佳的散熱效能,廣化客戶積極朝車用功率半導體市場布局,功率模組業績比重持續提升,車用功率半導體市場則更是供應鏈看好的新藍海市場。

市場看好封測設備大廠廣化持續受惠於電力、電子功率元件需求竄出,如快充、無線充電用的整流二極體、保護元件等,而漸漸崛起的車用電子市場,更是封測設備業者積極搶入布局的領域。

供應鏈業者表示,車聯網、電動車的發展持續帶動相關電力電子元件市場規模將超過百億美元,廣化於2017年推出「高速固晶機設備」、以及全球唯一結合真空迴焊爐、固晶機、銅跳線機之技術的「連續式真空迴焊爐封裝設備」,已經取得客戶肯定,持續與日本、歐洲及大陸等主要客戶共同研發新產品、新製程。

熟悉功率元件供應鏈業者表示,廣化在功率二極體封裝設備領域,具有約70%市佔率,台灣主要二極體大廠包括敦南、德微、強茂、朋程等幾乎都是客戶。國際IDM廠客戶更包括通用、新電元、STMNXP等等。也切入大陸業者包括長電集團等。廣化已經漸漸與歐系設備大廠ASM等分庭抗禮,據悉,ASM主力包括ICMOSFETIGBT(絕緣式雙閘電晶體)等。廣化201711月合併營收為新台幣1,601.6萬元,年增約14倍,累計1~11月營收約2.72億元,年增約2成。

廣化發言體系看好半導體設備產業前景仍佳,廣化引述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最新統計,2017年第3季全球半導體設備出貨金額達143億美元,再度改寫單季出貨新高表現,其中,南韓、大陸與台灣坐穩全球半導體出貨金額前三大主要市場。

熟悉功率元件業者表示,2018年包括封測、導線架、二極體、類比ICMOSFET等,2018年仍大有可為,主要係車用電子對於高功率元件要求嚴格,但該市場具有高獲利、穩健的特色,也成為上下游供應體系積極布局領域,IDM廠早已經搶先切入。而蘋果確立的行動裝置無線充電趨勢,市場看好Android陣營2018年也將開始力拱,相關分離式元件需求也將竄出,使得沉寂已久的二極體、保護元件等產業能夠登高一呼。供應鏈業者表示,MOSFET等缺貨問題在國際IDM大廠積極搶入車用電子領域的趨勢下,2018年上半仍會持續供需緊張,但另一方面,能夠緊握IDM廠封測、設備訂單的業者也可望繼續保持業績穩健。

[Home]


2017/12/13 3.1.3. 微軟採新設計打造量子電腦 預定5年內上市 [ 電子時報 蕭菁菁]

微軟為了打造自己的量子運算生態,發布新的程式語言Q#,以及各種工具來協助編寫程式者打造量子電腦軟體。

繼自動駕駛汽車、人工智慧(AI)等先進技術之後,量子電腦也成了科技巨擘另一個競逐的領域,除了GoogleIBM之外,微軟(Microsoft)也積極投入,並且採用一種新穎的設計方式降低電腦的錯誤率,假使開發成功,這種機器將會適合商業用途。

根據彭博(Bloomberg)報導,2011D-Wave Systems推出全球首款商用量子電腦,但有人認為它並非真正的量子電腦,僅能執行特定的數學問題子集,GoogleIBM的機器被認為最接近真正的量子電腦,任何對標準的超級電腦而言太過複雜的問題,它們的機器都可迎刃而解,而且IBM和新創企業Rigetti Computing甚至有自己量子電腦的軟體。

微軟則堅持打造一台工作機器,其原理是馴服一種難以捉摸、名為馬約拉納(Majorana)費米子的粒子,這是一種新穎的設計,幾年前甚至沒有人確定它的存在。量子電腦開發團隊負責人Todd Holmdahl表示,微軟工程師幾乎能掌控馬約拉納費米子,讓它們執行計算任務,他透露微軟的量子電腦可能在5年內就會上市。

不同於傳統電腦資料單位是位元(bit),由01組成,量子機器仰賴量子位元(qubit)01可以同時存在。由此推算,2qubit代表4個數字同時存在,3qubit代表6個,以此類推。也因此,量子電腦執行計算的速度比傳統機器還快,而且也能解決更為複雜的問題。

假使成功開發,量子電腦可應用於多種領域,包括開發新藥、新材料或解決複雜的化學問題。微軟量子軟體開發主管Krysta Svore表示,量子運算殺手級的應用是發現一種更有效率的氨肥料合成方式,根據Svore估算,製造氨肥過程消耗掉全球3%的天然氣。

不過目前量子技術仍處於研究階段,而且其能力也受到高度的爭議。研究人員現在把qubit維持在量子態(quantum state)的時間僅能達數分之一秒,當qubit離開量子態時,計算就會出錯,反而可能讓使用量子電腦的好處受到否定。

Holmdahl透露,微軟採用一種截然不同的設計名為「拓樸量子電腦」(topological quantum computer) ,理論上可以製造更穩定的qubit,錯誤率比其他企業的量子電腦減少1,000倍到1萬倍。

倫敦帝國學院研究人員Jonathan Breeze表示,降低或修正量子計算的錯誤率將是機器發揮商業潛能的關鍵。假使微軟的設計能把錯誤率降低,意味著投入商業應用的可能性越高。Svore透露,她的團隊已經證明,利用量子方式的演算法可大幅加速機器學習的應用,讓它們處理速度快4,000倍。

微軟為了打造自己的量子運算生態,11日發布新的程式語言Q(發音為Q Sharp),以及各種工具來協助編寫程式者打造量子電腦軟體。此外,微軟還發布模擬器讓編碼者在傳統的桌上型電腦或透過Azure雲端服務測試軟體。執行長Satya Nadella認為,量子電腦是微軟未來的重要關鍵。微軟和IBMGoogle一樣,很可能會利用網路出租這些量子機器的運算時間。

[Home]


2017/12/13 3.1.4. 三星、樂金擴編軟體人才 傳為開發AI、機器人事業備戰 [ 電子時報 范維君、陳智德]

為迎接工業4.0新時代來臨,三星、樂金近日開始積極補強AI、機器人等相關領域專家及軟體人才,期望能夠先佔未來深具發展潛力的新興科技領域。

為迎接工業4.0新時代來臨,南韓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樂金電子(LG Electronics)近日積極補強人工智慧(AI)、機器人等相關領域專家與軟體人才,期望能夠搶先布局未來深具發展潛力的科技新興領域。

韓媒Newspim引述南韓業界消息,指出稍早11月三星生活家電事部,預計將大量聘用資料庫設計管理、服務環境與平台開發、多樣化平台模組開發及相關領域研發人才, 預計於20181月公布錄用名單。

三星相關人士表示,由於三星中長期目標為家電產品物聯網(IoT)化,增加搭載AI功能,因此正在強化相關連結技術,並且將對使用者的資料進行管理,因此計劃擴編相關領域人才晉用。

三星的戰略是打算在2020年之前,將所有家電產品賦予「智慧」功能,擴大產品的連結性,將「Samsung Connect」的適用領域擴大。所謂的「Samsung Connect」是不分裝置類別與作業系統(OS),透過雲端服務實現用整合性的單一應用程式(App)控制所有產品。

此外,三星也打算透過一般對話式的語音服務,讓使用者的操控意志可以被機器直理解。透過這樣一個AI平台,可以對周遭影像進行分析,並且把握理解正確的意義,甚至可以進行預測,傳三星正致力開發這樣的技術。除了具有物聯網功能的家電,相關技術也可用於自駕智慧車與服務型機器人等。

日前三星也進行了組織微調,成品研發負責單位DMC研究所與軟體中心整併為「Samsung Research」,不過對於業界傳言的服務型機器人,三星曾對外表示沒有相關的研發計畫正在進行中。

樂金日前也發表了年底人事與組織異動,含H&A事業本部智慧解決方案常務柳惠貞升任專務等,樂金這次也大舉拔擢AI等軟體領域專家,相關碩、博士人才的聘用將於12月中旬左右完成。

樂金計劃未來所有產品皆具有AI及雲端功能,目前也積極從外部延攬軟體人才,2020年之前預計擴大原先投資金額的2倍,研發人力也將擴編50%以上。

據了解,樂金新聘用的人才涵蓋機器人相關技術,包括了機器人移動與溝通技術等。目前,樂金的機器人事業已有一些成果浮現,例如清掃機器人、導覽機器人及除草機器人等,導覽機器人產品已開始於南韓仁川機場及購物商城服務,20182月舉行的南韓平昌冬奧,預料將會看到樂金導覽機器人的身影。

2017年初,三星也開始強化機器人核心技術研發,並且開始延攬相關領域的頂尖專家。三星相關人士表示AI、大數據與IoT等,工業4.0產業革命的核心技術正與現階段技術及產品進行融合,相關事業運作模型正浮上檯面。

騰訊報告:全球AI人才嚴重短缺 美國人才領先全球

騰訊研究院近期研究報告《2017全球人工智能人才白皮書》指出,全球只有30萬個AI研究人員和從業人員,但市場需求卻是數百萬人等級。

據科技巨頭騰訊的研究組織騰訊研究院近期新研究報告《2017全球人工智能人才白皮書》指出,全球範圍內只有30萬個人工智慧研究人員和從業人員,但市場需求卻是數百萬人等級。

科技界時不時可聽到全球科技巨頭抱怨人工智慧人才難覓,且這種需求已將薪水推升到荒謬的程度。紐約時報(NYT)報導,只有幾年經驗的人工智慧從業人員,每年的基本年薪就可以達到30~50萬美元之間,而該行金字塔頂端的收入可達數百萬美元。

一個獨立的人工智慧實驗室表示全球僅有一萬人擁有正確的技能,來開拓新的人工智慧項目,騰訊的《2017全球人工智能人才白皮書》表明造成這種現象的瓶頸正是教育。近年來參加機器學習和人工智慧課程的人數大幅增加,網路課程的學習人數也有所增加,但個人完成學業的時間卻明顯延遲。

美國專家曾警告美國在全球人工智慧競賽中落後於大陸等競爭對手,成為近幾個月以來的熱門議題,騰訊也對此做了研究,其選定美國、印度、大陸、日本、英國、以色列與加拿大等主要國家,指出加拿大的教育背景較強,因此吸引了甚多大型公司在加拿大設立研究實驗室;而英國在人工智慧的「道德標準及政府監管研究領域」表現積極,大陸的人工智慧戰略較少涉及道德與法律,不若英國那般積極增加公眾對政府的信任;日本在機器人方面則處於領先地位,並計畫在2020年起,將程式編寫列入中小學必修課程。

報告指出,目前美國在全球人才方面仍遙遙領先,在人工智慧的布局完整,領先各國一大步。報告表示,美國機器學習與相關學科的大學,遠比其他國家都還多,在人工智慧新創公司方面的數量亦同,報告估計,全球人工智慧新創公司約有2,600多家,美國就佔了1,000多家,而大陸則有近600家。

報告並表示人工智慧人才短缺,在大陸的情況更甚,其建議大陸政府繼續提供政策扶植,包括增加大學招生、吸引高階歸國人才、制定完善法律與產業標準等。

[Home]


2017/12/13 3.1.5. 北市資訊月展出智慧垃圾桶 自動通報清運還可賺回饋金 [ 電子時報 廖家宜]

北市資訊局李維斌局長及高永煌副局長親臨資訊月展場,業者示範解說智慧垃圾使用方式。

台北市政府積極推動智慧城市,在近日登場的資訊月中展出智慧路燈、智慧運動中心及智慧垃圾桶等實驗場域案例,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iTrash智慧垃圾桶」。該智慧垃圾桶結合物聯網技術提升垃圾清運效率,並讓民眾透過垃圾回收整合系統秤重計費也能夠賺回饋金。應用創新科技來解決市民問題,台北市政府正一步步實踐智慧城市夢想藍圖。

台北市政府主題館裡,首次展出了由皓揚環境科技研發、台北智慧城市專案辦公室協助媒合的「iTrash智慧垃圾桶」。這是一款垃圾回收整合系統,可同時以垃圾重量付費丟垃圾,也可以利用資源回收來賺取回饋金。

只要市民回收8個鐵鋁罐就可獲得1元加值回饋金,此回饋金也可依次累計,藉此鼓勵民眾落實垃圾分類,有效降低城市垃圾量,目前已經研發出一般垃圾、保特瓶、全品項資源三種收集機,讓市民不僅享受智慧城市所帶來的便利服務,也讓市民成為推動城市環保的一份力量。

iTrash智慧垃圾桶」未來將預計在台北市區建立多個示範點,但對於大型垃圾桶擺在市區是否會造成附近環境品質隱憂呢?據悉,該智慧垃圾桶兼具氣密、除臭、冷藏以及壓縮功能,外觀也幾乎與ㄧ般常見的路邊販賣機無異。

資訊局表示,目前該智慧垃圾桶正與悠遊卡公司進行金流整合測試階段,如果實施後,未來民眾丟棄一般垃圾,只需以悠遊卡支付垃圾處理費,還可將環保回饋金儲值到悠遊卡。此外,該智慧垃圾桶還提供了24小時的服務,未來民眾就不用每天在固定時間在大馬路上演追垃圾車的戲碼了。

除了便民的付費方式與使用方法,該智慧垃圾桶也運用了雲端管理及物聯網技術,形成一套完善的整合通報機制,以監控環境空間及回收設備使用情況。當垃圾8分滿時,iTrash就會自動通報清運人員前來收取,9分滿時便會告知無法使用。

而系統也能自動記錄該地區民眾丟垃圾的時間、數量等使用習慣,為周邊社區量身打造垃圾清運解決方案。據統計,全台近年來垃圾清運總量為320萬公噸左右,平均每人每日垃圾清運量約為0.378公斤,整體垃圾回收率約5成,台北市政府透過智慧垃圾回收系統打造垃圾清運解決方案,盼能有效藉此降低城市垃圾量。

[Home]


2017/12/13 3.1.6. 物聯網新事業經營策略及實務系列_軟硬整合形塑高值化,搶攻智慧城市商機非奢望 [ 電子時報 毛履兆]

導言:「物聯網新事業經營策略及實務」,課程由政大商學院與研華科技合作規劃,是台灣第一套物聯網趨勢管理課程;政大于卓民教授及研華高階主管擔任課程講師,以物聯網實用領域知識為教學主旨。

毫無疑問,環顧物聯網應用版圖,智慧城市絕對是箇中重要一環,也蘊藏可觀商機;然而論及智慧城市之實踐,裡頭有三個必然不可或缺的題材,分別是智慧零售、智慧醫療及智慧物流,而這三塊,台廠的耕耘難度向來偏高,只因一旦進入實際應用場域,各國需求狀況往往截然不同,有諸多問題亟待整合化解。

研華副總經理江明志表示,以該公司針對上述三大市場的經營,主要分為三層次,最底層為ARP(Application Ready Platform),以硬體設備為主,這一層也是台廠相對擅長之處,但必須強調的是,研華ARP不純然是陽春設備,已是蘊含相當程度的附加價值,以攝影機為例,便已內建人流統計軟體。

中間層次為SRP(Solution Ready Platform),為軟硬整合的應用解決方案,系統整合商(SI)只要直接加以引用,再結合特定產業知識,便可快速滿足最終用戶需求,例如研華因應餐飲業所需之數位看板(Digital Signage)、電子餐牌(eMenu)等應用,皆提供對應的SRP

至於難度最高的層次,即是位居頂端的垂直SaaS雲服務,此處意謂軟體已不依附於硬體之上,而在雲端平台,尤其又帶有Domain Focused屬性,對台廠而言確實是陌生的運作模式。

新零售崛起,整合應用方案賣相佳

江明志指出,就智慧零售而論,現今市場氛圍可謂熱?滾滾,包括O2O、支付、無人商店等吸睛題材都正在發酵,對於過往僅長供應POS產品的台廠,恐帶來莫大壓力,因為業態已變,今後僅憑POS很難單獨存活。

智慧零售基本上可分三大塊,由下而上分別是用戶互動、資料採集,及協助業主優化管理,這三塊須環環緊扣,以利於現場資訊與經營管理系統貫通,最終憑藉大數據分析、人工智慧(AI)從數據當中挖掘價值。受到此一價值主張的影響,過往零售場域常見的硬體產品,皆將產生質變。

例如過去配置於櫃檯的POS,未來將趨向行動化,讓服務、結帳功能都拉到顧客身旁執行;Kiosk則趨向小型化,開始肩負更吃重的自助服務功能,甚至需要整合支付模組,如同研華在美國參與速食業龍頭的案例,對方便以Kiosk建立自助點餐系統,顧客完成點餐後,也直接在上面一併進行手機或信用卡支付。

針對零售場域所需軟體,研華不碰進銷存,專注發展通用型方案,對於智慧電子菜單、門店客流分析、門店熱點分析、賣場防損(Loss Prevention)、門店電腦遠端管理,乃至門店環境控制等題材皆有所著墨,且已有諸多應用實例。

譬如泰國的Subway,便與研華合作,不僅推動燈箱電子化,亦導入電子餐牌系統,藉此加速為顧客更新每日促銷訊息;另值得一提,該客戶也進行電子餐牌與進銷存系統的整合,隨時掌握庫存狀態,篩選即將逾期的品項,授權予各店長即時促銷。

大陸的大型連鎖便利店,則引進研華環控方案,持續監測冰箱、冷藏櫃的溫度變化,並透過閘道器將環境數據即時上傳總部;假設便當產品必須保存於攝氏5度以下,只要偵測到溫度超過一定時間就會立即警示,驅使門店人員做適當處理,避免整櫃便當被迫報廢。因成效顯著,該便利店打算擴大應用範疇,針對工廠、運輸到門店進行全程環境監控。

在大陸享有高知名度的連鎖火鍋店,為杜絕分店舞弊情況,於是導入Loss Prevention系統,據此建立即時的異常通報機制;導入的第一年內,平均1天能在每家分店偵測件異常,累積全年為公司節省3,500美元,只消一年回收建置成本。

借助IoT照護系統,大幅減少醫療疏失

針對醫療產業,研華早年的業務模式單純,是為大型醫療設備商提供工業電腦,成為其設備的一部分。經營多年後,決心跨出一大步,開始經營自有品牌方案;惟醫療設備攸關人命,凡事大意不得,導致多數醫院的IT投資普遍保守,也嚴格要求設備商必須通過諸多安規,因而有相當經營難度,研華決定藉由單點突破,先朝向手術室應用、智慧病房、智慧診間報到系統等環節扎穩基礎,再循序擴散到其他智慧醫院應用領域。

江明志指出,研華推展醫療業務的敲門磚為醫療推車,耕耘時間甚久,也是迄今市場上唯一能實現醫療電腦一體化的推車方案,可結合視訊系統,讓醫療推車化身為可移動的遠端醫療工作站,同時將病患生理數據直接上傳到院方資料庫,大幅減少手抄登記、口傳的錯誤,減輕護理師的工作重擔。

展望下一步,研華面向智慧醫療所設定的發展新重點有二,一是積極推廣電子藥箱測量設備,藉由閉環管理機制避免給錯藥的情事發生;另一則推動手術室影像的串流播放系統,不僅標榜即時傳輸無延遲,也確保影像色澤不失真。

台中榮總榮譽資訊顧問楊晴雯預測,物聯網技術對於今後醫療服務的發展,勢必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因為萬物相聯意指人、物、錢、服務都彼此連接,此對於醫院來說著實意義重大,最顯而易見的效益,即是將人員疏失降至最低。

楊晴雯說,美國醫療研究機構IOM曾推出「人都會犯錯」書籍,揭露美國一年醫療疏失致死人數高達4.5~9萬之間,而美國平均一位護理師僅照護4~6病床,兼具人力充沛、技術先進等雙重優勢都尚且如此,顯見其他國家的照護系統,皆有更大的改善空間,而改善的核心動能便來自IoT

以台中榮總其中一項智慧應用為例,透過呼吸治療科儀器連線並產生電子化表單,使呼吸監護記錄單完整率從過去54.5%飆升為98.8%,不但無需耗費人力工時登打記錄,更明顯改善照護品質,僅此部分已能彰顯IoT智慧醫療成效。

駕駛安全與冷鏈題材,蘊藏可觀發揮空間

研華協理林威佐強調,智慧物流領域蘊含極大想像空間,單單針對車隊管理,箇中便有眾多題目可以發揮,例如駕駛安全、冷鏈等。早年研華如同台灣多數友商,皆以供應車載電腦為主,後來逐步搭配攝影機等感測裝置,但仍不足以創造顯著價值。

於是轉而發展具附加價值的ARP,譬如為攝影機融入影像分析功能,順勢調整銷售邏輯,不再暢談硬體單品的規格,而是訴諸整體安全套件,強調協助業主大幅提升行車安全,順勢撙節保費支出。

對於重視高效、安全的成熟型國家業主,前述行銷訴求確實深具吸引力。反觀開發中國家,業主偏重防弊,亟盼能即時掌控車輛與駕駛的一切狀況,比方說杜絕駕駛開小差、不當消耗油料、利用公司車輛承接私人生意,甚至避免因低溫環境失控,導致諸如食品或疫苗等運輸標的出現品質異常,因而傷害人體健康或生命。

凡此種種,透過攝影機、影像分析、冷鏈感測器、工業級行動運算終端、手持式電腦,乃至駕駛行為管理、前車防撞警示、車道偏離警示、胎壓監控等軟硬體整合方案,同樣可以滿足需求。

舉例而言,結合系統整商Vnomics軟體及研華硬體的即時Driving Coach系統,即可借助感應機制,使車載終端能感知卡車駕駛在車內所做之任何動作,只要出現不符規定的行為,該系統便會立即提出提醒及警示。(明雲青記錄整理)


Service-IoT
解決方案參考架構

[Home]


2017/12/13 3.1.7. 獵豹轉型拚AI 台灣成灘頭堡 [ 工商時報 劉季清、楊日興]

互聯網商獵豹移動(Cheetah Mobile)昨(12)日宣布,明年將全面搶攻人工智慧趨勢,推出以AI為基礎、軟硬整合的智慧硬體產品。

獵豹移動全球市場總經理權靜表示,台灣人才專業化程度高、普遍雙語能力強,加上文化開放,是獵豹移動積極延攬人才的市場。獵豹科技指出,明年起將全力發展人工智慧,未來也將以台灣作為獵豹推出新產品的重要灘頭堡,布局亞太與全球市場。

獵豹移動是全球最大的行動工具應用程式開發商,20145月在美國紐約證交掛牌。市場分析機構App Annie數據指出,獵豹移動在Google Play全球非遊戲類開發商排名第二,僅次於Facebook,在全球50多個國家累積近6億活躍用戶。

而在台灣市場,獵豹科技經過多年耕耘已累積出不錯成績。獵豹旗下知名應用程式包括Clean MasterLive.mePhotoGridApp在台灣已累積2,000萬名用戶。目前,獵豹科技在台灣的發展是與合作夥伴雪豹科技合作,雪豹董事長吳德威表示,雪豹成立至今4年以來已投資5家台灣新創公司,涵蓋電商、金融科技等領域。另外,雪豹科技也與台灣11所大專院校合作,橫跨20多個系所,吳德威指出,目前亦有48位在校生在雪豹上班,統計過去4年中曾在雪豹任職的員工約有340位。

獵豹移動全球市場總經理權靜表示,明年獵豹首要目標是將人工智慧導入旗下應用程式,同時推出自家的智慧音響。權靜指出,台灣對獵豹科技來說,是發展亞太市場的重要灘頭堡,未來獵豹推出AI硬體產品,將會以台灣作為海外第一站。

而論及台灣的人才,權靜認為,台灣人才與大陸人才相比,其實有很獨到的優勢。他指出,台灣人普遍雙語能力強;雖然大陸也有外語能力很強的人才,但整體來說,台灣人才的外語水平比較平均、專業化的程度也較高。此外,他也表示台灣文化開放,人才適應力強,在社群媒體上很擅長西方國家的玩法;在發展人工智慧上,獵豹移動相當重視臺灣AI人才,今年3月獵豹執行長傅盛曾來台演講,亦表明希望吸引優秀AI人才加入。從市場面到人才面,獵豹移動都將持續在臺灣深耕。

明年3月推出產品 獵豹 殺進智慧音箱戰場

人工智慧(AI)浪潮下,專攻工具類軟體的大陸互聯網企業獵豹科技決定轉型,開發軟硬整合的AI產品。獵豹移動全球市場總經理權靜昨(12)日表示,獵豹移動將在明年3月推出自製的智慧音箱產品,投入大陸火熱的音箱市場大戰。

大陸音箱市場逐漸白熱化,今年阿里巴巴、百度都推出智慧音箱搶占家庭市場。權靜指出,此前獵豹已有和喜馬拉雅FM、小米合作發表智慧音箱的經驗,技術逐漸完善,明年獵豹將配合旗下控股的硬體子公司發布自製的智慧音箱。

對如何與阿里巴巴、百度等互聯網巨頭在AI戰場競爭,權靜認為,產品力是關鍵,獵豹擅長打造產品,AI和產品結合使獵豹有莫大機會。她舉例,在之前合作音箱上,除了核心功能外,獵豹還注重音箱聲音必須是溫柔、甜美的,如此才能吸引消費者使用,提升用戶體驗。

除了智慧音箱外,權靜還透露,明年獵豹所開發的機械臂、機械人預計將陸續推出。獵豹移動執行長傅盛對機器人有莫大熱誠,曾表示傾家蕩產也要做機器人。權靜說,獵豹明年推出的首款機器人產品將有前台引領、註冊、幫客人拍照等功能,屬於服務B(企業)端;未來希望打造情感陪護、照顧老人、兒童玩伴等服務C(消費者)端的機器人。

AI方面,獵豹主要布局在其數據庫和投資的AI公司獵戶星空,致力個性化推薦、人臉影像辨別、深度學習3大主要技術,這3大技術也在獵豹旗下的直播、圖片、輸入等軟體得到廣大的應用場景。權靜表示,這次AI硬體產品將和過去獵豹打外國市場的出海策略不同,初期將集中資源以大陸市場為主。未來AI重點布局也將先從大陸市場切入。但文化相近的台灣可能是AI產品出海的首站。

[Home]


2017/12/13 3.1.8. 區塊鏈將改變13個產業 [ 工商時報 陳怡均]

美國財經媒體巴倫周刊(Barron's)報導,比特幣的基礎技術區塊鏈持續發燒,目前廣泛應用在加密貨幣以外的領域,投資機構Baird分析師賽巴斯汀(Colin Sebastian)預料,區塊鏈會在13個領域發揮效力,甚至可能威脅線上零售龍頭亞馬遜(Amazon)的地位。

賽巴斯汀指出,雖然銀行業率先投入區塊鏈,但科技公司後來居上,積極開發相關應用,一部分是為防範區塊鏈帶來的衝擊,另外則為了趕搭這波技術新潮流。賽巴斯汀表示,區塊鏈應用的產業如下,可能帶來的影響有「好」有「壞」。

# 物聯網(好):各裝置可利用區塊鏈直接溝通。賽巴斯汀指出,三星與IBM正利用區塊鏈打造物聯網裝置的分散型網路。

# 共乘服務(壞):一旦計程車司機與客戶可直接聯絡,誰需要優步(Uber)呢?

# 線上媒體與音樂(壞):歌迷與音樂人可以直接連結,還需要Spotify嗎?

# 線上零售(壞):藉由區塊鏈,賣家與賣家略過中間商直接連繫,區塊鏈打造的「智慧合約」,理論上可就買賣雙方的可靠度和品質建立評比。

# 網路行銷(壞):新創公司已在研發不需中間媒介的平台,可減少點擊詐欺。

# 電玩遊戲(好):人們可轉讓數位遊戲裡的虛擬貨幣,像真實資產一樣交易獲利。

# 電競(好):多人電玩遊戲競賽愈來愈夯,區塊鏈可讓人們下注和購買虛擬資產。

# 零售業集點(好):零售商可藉此技術提升客戶集點方案。

# 雲端儲存(壞):未來檔案儲存可能更安全且價格更低廉。

# 線上博弈(好):玩家資金無須存放在可能受攻擊的中間媒介。

# 匯款(壞):跨國匯款更容易,可能衝擊傳統匯款業者。

# 數位錢包(壞):以區塊鏈打造的電子錢包(E-Wallet)付款更便利。

# 社交網路(好):區塊鏈技術可讓內容製造者發送消息與取得費用更簡便,並有助於身份管理。

[Home]


2017/12/13 3.1.9. 亞馬遜 擴中國雲端計算業務 [ 工商時報 李書良]

看好中國的雲端業務發展前景,全球電商巨頭亞馬遜(Amazon.com)昨(12)日表示,將和新的中國合作夥伴合作,擴大其在中國的雲端計算業務,希望在競爭日益激烈且受到嚴格監管的中國市場贏得市占率。

分析人士對此指出,除了美國之外,亞馬遜的雲端計算業務Amazon Web ServicesAWS)目前僅在中國設有兩個獨立電腦集聚地,這凸顯出中國市場對於亞馬遜雲端計算業務的重要性。

路透報導,亞馬遜表示,AWS與中國寧夏西雲數據科技有限公司已結成戰略科技合作,今後將向對方提供技術和專業知識,並由後者負責管理客戶關係。此舉將有助於AWS向中國數千家活躍客戶提供服務,也是公司在中國西部推展新的雲端計算計畫的基地,並完全遵守中國政府監管。

市場人士表示,隨著成本下降且官方推動企業系統向雲端計算平台遷移,致雲端服務的需求激增,讓亞馬遜、微軟等跨國科技巨頭都在尋求擴大中國市占率。摩根士丹利估計,到2020年,中國公用雲端市場規模將從目前的20億美元,擴大至160億美元。

另一方面,中國在今年6月份推出嚴格的新監管措施,要求外國企業在中國當地儲存數據,並將硬體部分外包給中國的合作夥伴。

華爾街日報報導,除了美國之外,AWS目前僅在中國設有兩個獨立電腦集聚地,即技術基礎設施區域,這些區域承載了數據存儲和網路等雲端服務設施。譬如,AWS在中國的首個電腦集聚地為AWS北京區域,是該公司與北京光環新網科技合作經營的。

報導指出,AWS已在1個月前宣布,為符合中國政府新的監管要求,將把公司在北京註冊的雲端計算子公司的硬體資產,以最多20億元人民幣的價格,出售給合作夥伴光環新網。

[Home]


2017/12/13 3.1.10. 物聯網時代來臨 電子吃軟不吃硬 [ 工商時報 方歆婷]

市調機構預測,2020年全球在物聯網(IoT)支出可望破1兆美元大關,其中,軟體成長速度更將在未來4年超越硬體。物聯網發展已普遍獲市場看好,立端(6245)、廣達(2382)等9檔軟實力概念股,增添想像空間,未來電子股將走向「吃軟不吃硬」新境界。

物聯網為網際網路、傳統電信網等資訊載體,藉無線網路與各類獨立功能的物體互聯互通,發揮溝通效能。在物聯網的世界裡,使用者可運用電腦、手機等裝置,對家電、汽車等物品進行遙控或搜尋位置,透過「物物相聯」提升生活便利度,是未來發展重要趨勢。

市調機構國際數據資訊(IDC)預測,今年物聯網支出總額為6,740億美元,明年將上升至7,720億美元、成長幅度14.5%,2020年全球物聯網的支出將上達1兆美元。其中,軟體支出目前雖不及硬體,但成長速度預計4年後超越硬體,成長率估16.1%,軟、硬體支出在2021年將平分秋色。

物聯網可說是網路、應用程式、行動化、雲端、大數據等科技之大成,惟這些科技所存在的安全問題,在物聯網上同樣會發生,甚至複合性威脅更大,對此,元大投顧資深經理李政諺認為,隨物聯網發展愈發火熱,資訊安全將更受到重視,可望為立端、中華電信及遠傳等資安業者帶來利多。

隨物聯網興起,電信三雄無線網路業務也將水漲船高;國內IC設計大廠聯發科、網通龍頭暨電信寬頻設備大廠中磊電子等也正積極布局,搶搭這班特快車。

包括立端、廣達、瑞昱、正文、中磊、英業達、中華電、台灣大、遠傳等物聯網軟體概念股昨(12)日在盤面表現相對抗跌,且三大法人對立端、廣達、中磊及英業達等均逆勢買超2061,085張,力挺意味濃,顯示法人看好其未來發展。

[Home]


2017/12/13 3.2.1.1. 蘋果積極發展AR技術 收購動作不停歇 [ 電子時報 劉慧蘭、陳端武]

蘋果(Apple)執行長Tim Cook不久前曾表示,目前的技術很難做出品質一流的擴增實境(AR)眼鏡,外界推測蘋果推出專屬AR產品的時程不會太早,然而過去一整年蘋果對AR展現了高度興趣,不僅推出供開發人員使用的ARKit開發套件,近期還以3,000萬美元收購加拿大新創公司VRVana

根據SPAR 3D報導,蘋果正在開發一款概念與Apple Watch系統級封裝(System-on-a-package)元件類似的晶片,將繪圖處理器、AI晶片、CPU等各種元件以比標準晶片更小的尺寸整合在一起,以減少功耗。蘋果同時也在打造以iOS為基礎、稱為rOS的專屬AR作業系統。

蘋果收購的VRVana公司,其主要產品為Totem混合實境頭戴裝置,這家來自加拿大的新創公司曾在2014年透過Kickstarter為此產品募集資金,儘管最後並未成功,但其技術顯然獲得蘋果青睞,願意以3,000萬美元的價格將其收編於自家的AR團隊。

VRVanaTotem頭戴裝置與市面上其他AR裝置最大的不同,如微軟(Microsoft) HoloLens,在於其使用數個pass-through相機捕捉影像並以120度視角顯示在OLED螢幕上。HoloLens使用透明的鏡片直接在現實世界中顯示內容,Totem則可疊加完全不透明、真實色彩的動畫,較透明顯示的褪色影呈現更好的顯示內容品質與沉浸式體驗。此外,Totem使用紅外線相機追蹤手部動作,讓使用者可以操縱虛擬物體。

目前並不清楚蘋果正在研發什麼樣的新產品,但外傳蘋果預計在20192020年推出第一款AR眼鏡。

此外,蘋果計畫在2018年發表全新改版後的ARKit開發套件,提供iPhone使用者使用,新版聚焦於一種稱為持續性追蹤(persistent tracking)的技術,也就是軟體可以正確記得使用者放置虛擬物件的位置,方便創建多個玩家使用的AR遊戲。

蘋果申請透明螢幕、手勢操控專利 為AR裝置鋪路

未來的AR裝置可能搭載透明螢幕並具備手勢操控功能。

根據Augmented Reality News網站報導,以剖析蘋果專利為主的部落格Patently Apple,發現一項美國專利商標局(US Patent and Trademark Office)核准,與透明電子裝置有關的蘋果專利(US 9,830,844),未來如電影《鋼鐵人》中使用的透明智慧型手機以及《關鍵報告》中以手勢操控電腦螢幕的產品將有可能成真。

根據該項專利所附的圖示,這個裝置的處理器、相機、感測器,輸出入端口以及其他元件都位於邊框內,因此螢幕顯示器將呈現完全或部分透明。這項專利的發明人為Aleksandar Pance,可用於MacMacBookiPhoneiPad等產品。

這樣的裝置讓使用者可以利用使用者介面或其他疊加在視圖上的影像看到位於裝置另一面的物體。且該裝置可在兩面都裝有顯示器,讓介面和影像可以鏡射至任何一方的使用者。根據專利資訊,該裝置還可以搭配主動式或被動式顯示器,讓處理器可以根據定義的解析度臨界值在任何一個螢幕上產生影像。

在幾個概念為部分透明顯示器的版本中,專利描述這些裝置不僅具有產生透明顯示和疊加影像的潛力,還能感應使用者的輸入,變更透明視窗的位置。

在另一項專利(US 9,829,988)中,蘋果描述了一個使用深度感測器在虛擬3D介面跟手勢輸入的系統。這項專利的發明人是Micha GalorJonathan PokrassAmir Hoffnung,來自於被蘋果收購的以色列3D感測器技術開發商PrimeSense

專利所附的圖示顯示電腦螢幕頂端架有一台與Kinect類似的相機,一名使用者坐在螢幕前方不遠處以手勢進行操作。不過這項專利並不限於虛擬物件的互動。

專利申請不表示蘋果有任何實際計畫在市場上推出這些產品,但有了這些專利的輔助,加上外傳蘋果打算推出支援深度感測器的iPhone和擴增實境(AR)頭戴裝置,未來蘋果針對AR運算設計的蘋果裝置與目前市場上的產品可能有顯著差異。

值得留意的最新消費級AR/VR頭盔

擴增實境(AR)和虛擬實境(VR)頭盔在企業市場普及速度雖將高過消費市場。但開發商仍積極推出能吸引消費者的新裝置。市場研調機構Greenlight Insights追蹤150多個AR/VR頭盔後,挑出其中最有趣的幾項產品,包括Oculus GoPrimax 8KEyeTrek Insight EI-10智慧眼鏡。

根據EE Times報導,Facebook旗下Oculus 10月在第四屆Oculus Connect大會上發表最新VR頭盔Oculus Go。這款獨立VR頭盔支援為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Gear VR開發的App,內建螢幕、光學鏡頭子系統、處理器、電源和音訊系統,預計將在2018年上市,售價199美元。

Oculus Go

Oculus GoLCD螢幕解析度為2,560×1,440。新一代鏡頭有助於減少所謂的紗窗效應(screen door effect)Go支援3自由度(DoF)追蹤,因此可感知頭部的傾斜和旋轉,能實現靜止的VR體驗。

處理器為當前獨立VR頭盔的主要缺點。Oculus Go使用高通(Qualcomm)Snapdragon,但運算能力不及PC,能渲染的多邊形有限,也無法像高階PC一樣顯示每秒30~90幀的畫面。

Primax 8K

高階裝置方面,Primax 8K對願意付800美元的人來說是有趣的選擇,這是市面上最貴的消費型VR頭盔,且須用無線連接到高階PCPrimax 8K有兩個螢幕,可在200度水平視角範圍內以90Hz刷新率提供3,840X2,1604K解析度。它還有幾個新穎的模組化配件,包括眼球追蹤、無線PC連接,甚至能散發香味以增加沉浸感。

Pimax 8K採用4K輸入,相連的PC若配備NVIDIA GTX 980GTX 1070顯示卡,則能升級至8K。它還使用BrainWarp技術,每隔1/180秒會刷新1次顯示,而不是同時刷新兩個顯示。這種方法能在僅能執行4K顯示的電腦上提供完整的雙4K體驗。

Primax 8K螢幕使用定製低持久性液體(CLPL)面板。Pimax表示,這種螢幕能完全消除殘影及改善亮度。CLPL面板使用比ViveRift頭盔上的PenTile方法更密集的RGB子畫素排列。

Primax 8K的解析度足以支援虛擬桌面。而其廣闊視野能讓用戶同時顯示多個螢幕,在工作或玩遊戲時可快速存取資訊。該頭盔與SteamVR 2遊戲相容,預計將搭配類似Vive Knuckles的控制器,就像是加強版的Vive頭盔。

除了價格高昂,其他缺點包括平庸的工業設計和製造品質。而其LCD不及OLED明亮。

亞馬遜(Amazon)

亞馬遜計劃在未來幾個月推出AR眼鏡。Alexa智慧眼鏡可在2017年底前或2018年初出貨。亞馬遜視訊部門多年來一直在開發能與Alexa互動的智慧眼鏡。該公司於2015年取得的1項專利描述1種包括顯示層和可變透明層的頭戴式裝置(HMD)。該概念包括可顯示視訊或將資訊疊加到觀看者視野上的鏡頭。

亞馬遜智慧眼鏡可能會以語音命令來控制。據報導,這款智慧眼鏡將具備骨傳導音訊系統,能透過振動頭骨將聲音直接傳輸到佩戴者的頭部。該眼鏡的設計看起來像普通眼鏡,並由無線連接到智慧型手機。

英特爾(Intel)

英特爾已取消無線VR頭盔Project Alloy的計畫,並終止其AR品牌Recon。但英特爾正在推動其他計畫。據RoadToVR報導,英特爾仍在開發AR/VR產品。英特爾在聲明中表示,將繼續投資開發下一代AR/VR技術,包括用於視覺處理的Movidius,英特爾RealSense深度感測和6自由度方案,以及Intel WiGigThunderboltIntel Optane等技術。

Olympus

希望在AR/VR企業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的Olympus11月推出EyeTrek Insight EI-10智慧眼鏡,將與Google Glass Enterprise Edition競爭。

EyeTrek使用可替換電池,續航時間約1小時,並使用Olympus的開發工具在Android 4.2.2上執行開放原始碼軟體。該頭盔配備13度視野的640x400 OLED螢幕、鏡頭、麥克風、3個動作追蹤感測器、藍牙、Wi-Fi1GB RAM和用於將裝置連接到處方鏡片或安全眼鏡的夾子。


Primax 8K
為首款8K VR高階頭盔,且與所有SteamVR 2遊戲相容。

[Home]


2017/12/13 3.2.1.2. 三星印度:1H17高階穿戴式裝置市場 已囊括過半數市佔率 [ 電子時報 王傳強]

三星印度分公司高層表示,該企業已囊括印度50%的高階智慧型穿戴裝置市場佔比。

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印度分公司高層表示,受惠於假日期間強勁的買氣,該企業已囊括印度50%的高階智慧型穿戴式裝置市場佔比。三星電子亦表示,未來將透過新產品的陸續推出,公司對囊括更高的產品市佔率有信心。

根據The Economic Times報導引用三星印度(Samsung India)高階產品主管Aditya Babbar的訪談內容指出,2017年上半,三星在印度高階產品種類中,囊括約50%的產品市佔率。這個產品的價格區間必須高於2.5萬盧比(388美元)。同期的產品年營收則年增50%Babbar表示,假日期間的高階產品銷售量更為耀眼,年增率甚至高達70%

根據研究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資料顯示,三星在價格高於400美元的高階產品部門的市佔率約為40%,由於這家南韓電子大廠缺乏競爭對手,三星未來的高階智慧型手機銷售量,極有可能會繼續蒸蒸日上。然而,三星產品的搭售率(attach rate)則持續維持低迷。

在智慧型手表部分,三星在印度市場的主要競爭對手為蘋果(Apple)Fitbit。此外,印度市場中,包括蘋果、華碩與Sony等諸多企業,已陸續推出自家的智慧型手表系列。

報導指出,這塊市場的製造大廠,亦相繼推出多種智慧手環(smartband),或是運動用穿戴手環。上市的廠商包括小米、FitbitJawboneGOQii。這些公司產品的總和,就是印度整體智慧穿戴裝置市場的概況。

Counterpoint Research表示,目前智慧型手表約佔印度總體智慧穿戴裝置10%的比例。直至2017年底時,印度的智慧型穿戴裝置銷售量將超越300萬個。屆時智慧型手機銷售佔比,預計佔總體智慧型穿戴裝置的15%

Counterpoint指出,受惠於FossilTAG Heur等傳統奢侈型手表品牌的銷售加持,混合型手表很有可能於印度高階商品部門大受市場好評。

[Home]


2017/12/13 3.2.2.1. iPhone X出貨加速 最快一天到手 [ 經濟日報 何佩儒、尹慧中]

蘋果iPhone X從開賣初期,在官網訂貨要等三到四周才能到貨,近日已縮短至一到三個工作天,加上主力代工組裝廠鴻海富士康鄭州廠已暫停大招工,意味蘋果備貨已超越進度,整體供貨充沛與連續兩周縮短交貨時程,足以因應歐美耶誕季及中國農曆年需求。

iPhone X113日開賣初期,因部分關鍵零組件及模組良率尚待提升,每天實際生產量相當有限,各市場分配到的數量少,都處於缺貨情形。隨著鴻海高層持續督軍,加上供應鏈產能同步爬升,蘋果於1123日展開第二波鋪貨,在南韓、馬來西亞、泰國等市場開賣。

目前包括在美國、大陸、台灣等市場,果粉在蘋果官網訂購iPhone X,出貨時間縮短為一到三個工作天;部分歐洲國家則要等三到五個工作天,顯示供貨不再吃緊。同時死忠的果粉,大多已在第一波購入新機,也有助於市場供需趨於平衡。

鴻海富士康鄭州官方平台發布最新通知,確認本周、六日暫停招募生產線員工,預計目前採取網路預約報名,報名成功後,下周一直接前往鄭州港區招募中心面試。外界解讀,鴻海鄭州大陸廠區生產備貨已達高峰,人力儲備達滿足點。

鴻海富士康鄭州在今年5月起提早儲備人力,並且發出旺季生產獎金,隨著人力調度與儲備已達階段高峰後,目前周末已暫緩招募作業,間接反映大陸鄭州廠區的人力儲備已告一段落。

除了iPhone 8Plus持續銷售外,受惠iPhone X新機生產瓶頸克服與產量提前衝刺達高峰,激勵鴻海11月營收創單月新高。

展望12月,法人預估,在iPhone 8 PlusiPhone X新機生產順暢之外,由於年關將至、季底盤點因素等,預料仍可能影響鴻海營收。

耶誕季農曆年…考驗iPhone X買氣

從在蘋果官網訂貨,到貨時間已縮短到一至三個工作天,之前「可能缺貨到明年農曆年」的說法不攻自破。隨著供貨轉趨順暢,接下來的歐美耶誕旺季與中國農曆年,將是觀察iPhone X買氣好壞的兩大關鍵時間點。

iPhone X開賣初期,到貨時間約四周,在美國黑色星期五購物潮中,到貨時間仍要一周,推測黑色星期五的搶購,與供貨仍有缺口有關。以現在到貨時間來看,供貨已經順暢,萬事皆備,就等耶誕與中國農曆年這兩大節慶檔期實際銷售狀況,將可真正看出市場對iPhone X埋不埋單。

業者分析,除了會在第一時間購買新機的死忠果粉,隨各科技網站的開箱評測,以及果粉實際使用後的分享,都會影響消費者最終購買決策。以台灣售價來看,iPhone X4萬元的高價,比一台中高階筆記型電腦還貴,但市面上高階智慧機的選擇相當多,價格也親民許多。更不用說,以iPhone的產品來看,還有價格相當具吸引力的iPhone 7,以及功能也很優異的iPhone 8可以選擇。

美國及中國是全球重要的手機指標市場,接下來是美國的耶誕購物旺季,中國則有農曆新年的採購潮,iPhone X能否在這兩大市場的重要旺季創下佳績,備受矚目。

[Home]


2017/12/13 3.2.2.2. 高通Snapdragon 845大翻新 暗藏智慧型手機明年新趨勢 [ 電子時報 蕭菁菁]

高通(Qualcomm)發表Snapdragon 845處理器,透露了手機市場新趨勢的一些端倪。

高通(Qualcomm)備受矚目的Snapdragon 845終於揭開神秘面紗,一如預期般新處理器在許多方面做了大幅的提升,從中可窺知高通對2018年智慧型手機市場展望的看法,外界也可掌握到未來1年市場新趨勢的一些蛛絲馬跡。

Snapdragon 845採用三星電子(Samsug Electronics)10奈米製程,高通利用新的Kryo 385中央處理器(CPU)在新處理器做了一些重大的改善。Kryo 385使用安謀(ARM)最新A75A55 CPU核心客製化版本,A75比前一個版本CPU處理速度快30%,時脈2.8 GHz。高通亦在Snapdragon 845植入2MBL3快取記憶體,用以改善CPU效率和遲滯的現象。Kryo 385還包含安謀的DynamIQ系統控制器,可以進一步提升效率和遲滯,特別有利於執行人工智慧(AI)等任務。

繪圖處理器(GPU),或高通所謂的「視覺處理子系統」(visual processing subsystem)的性能也同樣升級。高通新的Adreno 630是架構完全重新設計的新世代GPU,性能比Snapdragon 835提高30%,當維持同樣的性能時,新架構將節省30%電力。整體而言,Snapdragon 845仍然使用三星10奈米製程,但性能和耗電力都大幅改善。

Snapdragon 845的影像訊號處理器(ISP)Spectra 280也有明顯的提升,新的ISP更聚焦在畫素品質和色域,讓相片和影片呈現出更精確、生動和逼真的畫面。此外,高通也率先採用Ultra HD Premium影片錄製,能夠拍攝4K HDR影片,再次在影片錄製技術上取得領先地位。由此推測,在Spectra 280 ISP支援下,Snapdragon 840將可讓配備支援HDR顯示器的手機錄製HDR影片。

除此之外,Snapdragon 845也整合新的Hexagon 685數位訊號處理器(DSP),以相對低的耗電量來加速處理不同工作負載如AI推論等,這意味著採用Snapdragon 845的手機能支援更多的AI架構。

在安全性方面,高通採用全新的獨立安全模組(Secure Processing Unit),高通將Snapdragon 845關鍵任務的安全功能與SoC其餘的部分隔開,安全功能包括用戶密碼、應用程式資料和其他用戶敏感資訊等的數位鑰匙管理。由於越來越多手機用戶使用行動付費,以及儲存用戶生物辨識資料,高通確實必須要提高處理器的安全防護等級。

另外,高通也提升Snapdragon 845的連網功能。網路連結向來是高通處理器的強項,Snapdragon 845整合其第2Gigabit LTE解決方案 Snapdragon X20 LTE 數據機,比起X16 Gigabit等級LTE數據機,尖峰速度快20%,達到1.2 Gbps,下載一部3GB的電影不到3分鐘可完成。

Snapdragon 845也採用新的藍牙(Bluetooth)Tru Wireless技術,解決了藍牙連結的一個大問題,幾乎可毫無限制地連結多個裝置,對於周遭有許多藍牙設備環繞的用戶而言,Snapdragon 845處理器將帶來許便利性。

Snapdragon 845翻新的狀況看來,搭載這款新處理器的手機將遠比過去1年推出的產品優異,不僅處理速度加快、能源效率更佳,整體性能也強化,不管執行AI功能或視覺品質都可望大躍進,2018年市場的旗艦手機似乎值得期待。

[Home]


2017/12/13 3.2.2.3. Counterpoint201710iPhone 8全球銷量佔比4.6% 居各款智慧型手機之冠 [ 電子時報 茅堍]

儘管蘋果iPhone 8銷售表現遜於前代產品,但該機10月全球銷量佔比仍然以4.6%,居各智慧型手機之冠。

儘管受到蘋果(Apple)更高階iPhone X遲至201711月初才上市的影響,使得9月下旬先行上市的iPhone 8系列手機銷售表現遜於前代iPhone產品,但最新資料顯示,10iPhone 88 Plus全球銷量佔比分別為4.6%4.0%,仍居各款智慧型手機銷量佔比排名的第一與二名。

調研機構Counterpoint最新公布資料顯示,201710月全球前十大熱銷智慧型手機中,iPhone系列手機共有4款入列。除iPhone 88 Plus外,另外2款手機分別為iPhone 6iPhone 7。該2款手機銷量佔比均為1.2%

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則是有3款手機入列,分別為排名第三的Galaxy Note 5(銷量佔比2.4%)、排名第四的Galaxy S8+(1.5%),以及銷量佔比亦為1.2%Galaxy S8

至於同樣名列前十大的其他3款手機分別是,銷量佔比1.2%Vivo X20,以及銷量佔比均為1.1%的小米紅米Note 4Oppo R11

Counterpoint表示,由於三星採取策略性降價措施,因此10Galaxy Note 5Galaxy S8系列手機都有不錯的銷售表現。此外,該公司AJ系列手機在中低價智慧型手機市場中也有很好的銷售成績。

至於高階智慧型手機市場,仍然是由蘋果iPhone居於領導地位。VivoOppo手機則是在中階市場中稱霸。

不過隨著iPhone X11月初開始銷售,預計該機將會擠下iPhone 8系列手機,躍居為11月熱銷智慧型手機排行榜的首位。

[Home]


2017/12/13 3.3.1. 軟銀願景基金成立已投資18家業者 投資總金額達273億美元 [ 電子時報 茅堍]

軟銀願景基金成立迄今,至少已對全球18家科技業者進行投資,總投資金額達273.4億美元。

由包括軟銀(SoftBank)、蘋果(Apple)、高通(Qualcomm)、夏普(Sharp)與鴻海等業者,以及沙烏地阿拉伯與阿聯(UAE)主權基金(Sovereign Funds)等共同集資的軟銀願景基金(SoftBank Vision Fund)已於20175月成立。該基金主要投資對象是,具有未來發展潛力的科技業者。

根據科技部落格Recode彙整的已揭露投資資料,至201712月初美國房地產平台業者Compass獲得的4.5億美元投資止,軟銀願景基金成立迄今,至少已對全球18家科技業者進行投資,總投資金額達273.4億美元(不包括尚未完成對Uber100億美元投資,以及未揭露投資金額的物聯網軟體開發業者OSIsoft等的投資)

其中又以對軟銀旗下晶片設計業者安謀(ARM)82億美元投資為最高。其次為圖形處理器(GPU)與人工智慧(AI)晶片設計業者NVIDIA,所獲得的50億美元。

美國辦公空間分享平台業者WeWork、印度電子商務業者Flipkart、美國衛星通訊業者OneWeb也分別獲得44億、25億與12億美元投資,排名第三至五。

目前軟銀願景基金共已募集到980億美元資金,軟銀希望最終能募集到1,000億美元。有報導指出,除了1,000億美元的願景基金外,該公司還在計劃設立與募集總資金更高的其他科技基金。

[Home]


2017/12/13 3.3.2. 拓展新應用領域 鴻海由需求開始著手 [ 電子時報 杜念魯]

鴻海集團透過各項新技術及新領域的投資,一步步的將觸角延伸到不同的產業及應用領域中。

透過集團在各項新技術及新領域的投資,鴻海目前正一步步的將觸角延伸到不同的產業及應用領域中,除了將成熟的技術導入生產製造的既有範疇之外,這些透過投資及合作而掌握的不同新技術,鴻海也希望將其進一步導引到不同的產業中應用,並希望從需求面著手,以利用新技術解決使用端面臨的問題為主軸,發展出新商業模式。

不論是在日前與英特爾及亞太電信共同推出的新智慧零售應用,或是在醫療科技展中所展現的新一代醫療照護應用,都展現了過去一段時間,鴻海在不同領域中對新技術及新應用所投入的心血,雖然其中有些新技術與應用,受限於目前台灣的法規,在推展上仍有需要克服的部分;不過,由於許多應用服務多是針對市場的實際需求所推出,相信就算在台灣無法大量布點施行,也可以在全球其他市場中找到對應的商機。

以日前以英特爾為首,結合亞太電信,在居家安全與零售業上所推出的相關服務為例,雖然強調的是透過多接取邊緣運算(Multi-access Edge ComputingMEC)加速運算反應的效率;不過,除了MEC架構之外,要達到智慧零售或居家安全等應用上的細部要求,還是必須要有一定的技術能力,MEC提供的只是運算上的效率,如果沒有了Face++(曠視)的臉部辨識技術,或是鴻圖的定位相關技術,單憑MEC架構是無法產生足夠的效益。

而一旦有了像是Face++的臉部辨識,或是鴻圖的室內定位技術,除了現場展示的智慧零售之外,亦可以將相關技術與模式應用在像是工廠門禁、醫療院所人員管制等不同的場域中。而如何將一項新技術,快速的導入至不同產業環境中使用,則是目前鴻海應該積極推廣的部分。

據了解,像是人臉辨識或一般辨識、室內定位或金流支付等新技術,其實目前都已經擁有一定的成熟度,也漸漸的被許多產業所接納使用。雖然台灣目前在類似的整合應用上,受到相關法規的限制,動作上稍嫌緩慢。不過,由於鴻海在全球各地都有許多不同的投資,所以在試點應用方面,也可以有較多的選擇,不一定都要以在台灣落地為主。像是在辨識、結帳及門禁等方面的應用甚至結合,雖然目前台灣還在規劃推廣,但是在上海等地的智慧社區中,有小部分應用已經導入,並落地執行。

市場認為,透過旗下的各個次集團系統的運作,鴻海整個集團對於新技術、新應用的投資,比重其實不小。而且技術與應用領域遍及的面向也廣,隨著總裁郭台銘強調的8大智慧生活應用時代的到來,先前投資的一些新技術也都將陸續浮上台面。而與過去不同的是,這一波的新市場,多半是從既有市場中的需求所衍生而來,解決既有市場中既存的問題,就成了這一波應用強打的主軸。

雖然是針對既有生活∕應用面上的痛點進行解決,不過,市場亦認為,由於整體的完整商業模式目前尚未明確,所以在市場的推廣上,應該還需要有一陣子的觀察期,怎樣儘速的透過應用∕服務的實際落地,引發主力市場的興趣,並加速導入,則是現階段面臨的較大挑戰。

[Home]


2017/12/13 3.3.3. 穩懋大力擁抱Avago 台積電模式成依歸 [ 電子時報 何致中]

砷化鎵晶圓代工龍頭穩懋宣布私募案引入策略投資夥伴安華高(Avago),亦即目前積極發力欲一口氣吃下高通(Qualcomm)的新博通集團(Broadcom),市場則解讀,穩懋有機會循著在矽半導體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的模式,在全球IDM大廠之間作為忠實的代工服務業者,以專業的服務與生意模式,化合物半導體將打下在5G通信、汽車電子新世代大放光芒的基礎,穩懋在5G世代的關鍵性將日益浮現。

穩懋與Avago簽署備忘錄,同意Avago將其HBT生產線之機器設備出售給穩懋,HBT生產線產品未來將全數委由穩懋代工生產,雙方並議定其他後續合作事項。雙方約定以實際交易日該生產線之機器設備帳列淨值為交易價金,預計總金額將不超過3,700萬美元。而穩懋原本就已經有承接Avago 50%HBT代工業務,引入策略投資人後,對於後續訂單可望更為穩健。

事實上,全球三大功率放大器(PA)元件IDM廠包括AvagoSkyworksQorvo,都已經是穩懋的客戶,穩懋也純粹以化合物半導體晶圓代工服務模式接單,作為代工服務的角色,並不會有任何與客戶競爭的問題。供應鏈業者解讀,穩懋可望依循矽半導體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的模式,走出在三五族半導體晶圓製造的一片天。

熟悉化合物半導體業者表示,未來的5G通信世代,將在大陸、南韓等業者力拱下,有機會提前商轉,而不管5G終端裝置的進程如何,最先行的是基礎建設,包括大、中、小的基地台,而砷化鎵、氮化鎵、碳化矽等化合物半導體具有矽半導體元件更優異的性能,化合物半導體製程適合用於高頻、高效但又需要低功耗的5G RFPA等相關元件。

此外,在綠能產業、新能源車等領域,氮化鎵、碳化矽等功率元件的角色日益重要,由於節能政策已經是各國大勢所趨,化合物半導體已經成為許多發展中國家投資的重要領域,特別是大陸。

而化合物半導體2017年一躍成為市場當紅炸子雞的原因,也不得不把蘋果(Apple)iPhone X3D感測功能列入。事實上,熟悉三五族半導體業者表示,今年能夠有來自手機端3D感測零組件營收貢獻的業者,都是蘋果供應鏈,穩懋算是跑得非常快,在VCSEL(面射型雷射)元件拿下美系雷射二極體大廠Lumemtum代工訂單,目前光學相關元件營收貢獻也約佔穩懋約10%左右,不過因為此次3D感測在市場上掀起話題,供應體系看好Android陣營將會全力跟上蘋果腳步,如高通等已經公開宣布對於3D感測的布局。

而半導體業界背後風起雲湧的角力也持續展開,新博通誓言拿下高通,已經有不少實質動作出手,也讓業界對於眾廠合縱連橫的運籌帷幄有了更多想像空間,事實上,安華高確保與穩懋的策略合作,在蘋果3D感測、RF/PA元件等領域,無疑也是更為鞏固製造端的基礎,加上新博通財報相當亮麗,某種程度上,也成為高通的另一壓力,5G世代無非是高通的重要布局之一。

市場認為,穩懋可望持續走向台積電模式,並且持續扮演化合物半導體晶圓代工的龍頭角色,在未來潛力無窮的5G、車用電子、3D感測、光通訊等藍海市場,與安華高進一步策略合作後,穩懋腳步可望更為穩健。

[Home]


2017/12/13 3.3.4. 東南亞網路經濟 今年飆上500億美元 [ 工商時報 陳怡均]

谷歌與新加坡主權財富基金淡馬錫(Temasek)周二公布最新東南亞網路經濟報告,預料今年該區域網路經濟規模達500億美元,未來數年成長依舊強勁,到2025年突破2,000億美元。

報告指出,截至今年底,東南亞活躍網路用戶將達3.3億人,換算2015年以來的複合年均增長率(CAGR)達13%。

東南亞活躍網路用戶中,逾9成偏好使用智慧型手機上網,凸顯行動裝置在東南亞未來經濟成長持續扮演要角。

谷歌東南亞及印度區域副總裁亞南登(Rajan Anandan)表示,東南亞人民花在行動裝置上網的時間為全球之冠,每人每日平均以行動裝置上網3.6小時,高於大陸人的3小時,美國人、日本人每天則各花2小時、1小時。

根據調查,泰國人行動裝置上網時間最久,平均每日達4.2小時,印尼平均每日3.9小時緊追在後。

該報告預估,今年東南亞網路經濟將上看500億美元,2015-2025年之間的10CAGR27%。

網路商業活動占東南亞國內生產毛額(GDP)的2%,高於2015年的1.3%,預期此比重到2025年將升抵6%。

谷歌與淡馬錫將線上經濟區分為4項,依序是共乘、線上媒體與娛樂、線上旅遊、電子商務。

報告指出,電子商務與共乘業兩大領域成長最顯著,2015-17年的複合年均增長率各達41%、43%。

2017年電子商務市場預估達109億美元,2025年規模將較今年增加7倍,達881億美元。不過該報告以B2CBusiness to Consumer)為主,二手市場、C2C平台、線上分類廣告、社交媒體銷售則不在此列。東南亞消費者每人每月平均在兩大當地電子商務網站平均瀏覽140分鐘。相較之下,美國消費者平均每月僅花80分鐘在瀏覽該國最大電商網站。

[Home]


2017/12/13 3.4.1. 光寶結盟紫光 搶儲存商機 [ 經濟日報 劉芳妙]

光寶科昨(12)日宣布,子公司蘇州光建獲蘇州紫光存儲科技投資5,500萬美元(約新台幣16.5億元)參與增資,藉由策略聯盟及紫光在中國的深度布局,協助光寶科搶攻中國大陸資料中心、雲端運算等龐大商機。

紫光過往與台灣廠商處於絕對競爭,不僅高薪挖角前華亞科董事長暨南亞科總座高啟全,全力打造大陸自主記憶體製造能力,旗下轉投資展訊也與聯發科競逐智慧手機晶片市場。

日前矽品出售蘇州廠三成股權給紫光,此次光寶科子公司也引資蘇州紫光存儲科技,透露台廠與紫光的關係,從絕對競爭轉為合作。

目前光寶科進入中國雲端運算市場,先從電源產品切入,進一步延伸至伺服器機殼,這次藉由與紫光策略聯盟,再加入存儲產品,產品線趨於完整多元,有利於加快中國雲端市場布局。目前整體儲存占光寶集團營收約15%

光寶科今年9月宣布斥資4,500萬美元,成立蘇州光建存儲,生產儲存相關產品,昨天隨即宣布,與蘇州紫光存儲有限公司簽訂增資合約,紫光將斥資5,500萬美元參與增資,蘇州光建資本額擴增至1億美元(約新台幣30億元),蘇州紫光持有55%,光寶持股降至45%

光寶科表示,未來合作雙方將生產存儲相關產品,並透過紫光集團對中國市場的深度耕耘,以兼具彈性與效率的合同製造營運模式。

光寶這一步 打開中國市場大門

雲端是光寶科技業績重要成長動能,光寶藉由整合電源、固態硬碟(SSD)、機殼,以系統方式出貨國際一階(Tier 1)大廠,面對全球未來雲端成長最強勁的中國市場,光寶結盟紫光,將有助於爭取中國當地標案,催化雲端業務成長引擎。

另一方面,對紫光集團而言,董事長趙偉國希望透過國際併購,壯大半導體市場版圖,逐一建構從芯到雲的相關技術和生產。外界解讀,與光寶的結盟,也是實現紫光「從芯(晶片)到雲末端生產布局」的一環。

業內人士分析,中國積極扶植半導體產業,雲端運算及資料中心市場成長動能快速,對於儲存需求強勁,大家都想進來分食一杯羹,但是,在大陸單打獨鬥,很難深入當地市場,尤其是中國標案市場,紫光在中國記憶體產業居領導地位,具主場優勢,光寶藉由結盟紫光,也順利打開中國市場大門。

光寶集團近年積極以雲端運算、LED照明、汽車電子、生醫、工業自動化等五大物聯網應用,作為轉型發展重點。光寶科SSD主要供應雲端與資料中心應用,隨著集團在雲端資料中心業績拓展,產品線完備並提供一系列解決方案。

[Home]


2017/12/13 3.4.2. 光寶+紫光 兩岸合攻SSD [ 工商時報 吳筱雯]

看好中國大陸SSD(固態硬碟)需求高速成長,光寶科昨(12)日宣布,蘇州紫光將透過增資光寶科子公司蘇州光建,取得蘇州光建55%股權,以獲得SSD內銷入場券。紫光將負責SSD的銷售、客戶關係與採購,蘇州光建則專職生產。紫光乃是為了替集團轉投資的長江存儲預先準備產能出海口,對光寶來說則有機會藉此打開大陸內需市場。

SSD在筆電(NB)滲透率已上升至3成以上,SSD高速存取的優勢,也讓其在資料中心的應用越來越廣。中國大陸擁有全球第2PC品牌聯想,百度、阿里巴巴與騰訊手中大量的資料中心轉用SSD的商機亦不容小覷,因此紫光與光寶決定攜手搶進。

蘇州光建將專職SSD的生產

光寶科表示,蘇州紫光將增資現由光寶百分之百持有的子公司蘇州光建,增資後註冊資本額為1億美元或等值人民幣,增資後光寶持股將降低至45%,蘇州紫光持股比例為55%,蘇州光建將負責SSD的生產,合資公司的銷售、客戶關係與採購。目前蘇州光建已經申請蓋廠建照,如果一切順利將於明年初動工、最快明年底投產。

光寶科進一步表示,蘇州光建董事會將由紫光指派3名董事、光寶指派2名董事組成,雙方並將各指派一名執行長,以雙執行長制營運,透過紫光集團對中國大陸市場的深度耕耘,結合當地供應鏈,快速穩定滿足中國客戶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NAND Flash製程由2D轉換至3D從今年第4季開始,明顯順暢不少,連紫光集團旗下的長江存儲都號稱能夠生產3D NAND。隨著長江存儲能量產NAND的同時正好碰上NAND市況可望達供需平衡,紫光必須及早替長江存儲找出海口,加上長江存儲3D NAND能否避開大廠專利布局也是至今未解的問題,這也是紫光與光寶合資的蘇州光建先以中國市場需求為主的一大主因。

而對光寶科來說,目前SSD營收約有8成來自PC相關客戶,雖然光寶SSDPC市場的表現排名全球第4,市佔率卻不到1成,比起產銷一條鞭的三星與威騰分別擁有超過4成、11%的SSD市佔率來說,相距甚遠,更別說光寶目前還打不進中國大陸市場,也是光寶認為合資案對光寶科與紫光都有正面效益的原因。

為什麼找上光寶?

SSD主要廠商中,一哥三星、二哥威騰都是NAND供應、SSD生產與銷售一條鞭的廠商,以紫光跨足SSD市場其中一大目的,就是替長江存儲找出海口來說,三星與威騰都不太可能放著自家NAND不用、而改用長江存儲的產品。

SSD三哥金士頓、四哥光寶科都沒有自帶NAND產能,對紫光來說都是合適的合作夥伴,然而,金士頓以全球通路市場為主,面對長江存儲NAND有沒有躲過三星、東芝、SanDisk、英特爾等已經站好站滿的專利佈局,到現在還不確定。在這種情況下,金士頓如果貿然與紫光合作、導入長江存儲的NAND,一旦在美國、歐洲等市場面臨侵權控訴,不僅賠錢賠不完,對品牌傷害也很大,某種程度上來說有點自找麻煩,比起來光寶在通路市場著墨不多,自然比金士頓更好。

尤其長江存儲號稱3D NAND產能即將開出,卻正好碰上明年NAND因為2D3D製程轉換順暢,三星、英特爾到威騰的產能大量開出,以記憶體類晶片一旦達到供需平衡,馬上就是殺價大競爭,出海口的重要性不言可喻,紫光與光寶科合作後,先從搶下中國SSD內需市場開始,不僅確保出海口的順暢,先以內需為主也能避開可能的專利問題。

中國不僅擁有全球第二大品牌聯想,聯想在中國政府、學校的PC採購標案市場也是一直呼風喚雨,是紫光重要的中國內需潛在客戶之一,另外,中國光是BAT(百度、阿里、騰訊)的資料中心在未來幾年內裡裡外外逐步升級需求的生意,就做不完了,更何況除了BAT之外還有華為、小米等品牌一直蓋新的資料中心,對於企業級SSD的需求只會越來越高,另外,為了符合中國政府要求資料中心必須在當地落戶,而必須在中國設立資料中心的外商品牌,這些都是不需要擔心專利問題而且又是做不完的生意。

[Home]


2017/12/13 3.4.3. A推隨時連網PC 明年開戰 [ 工商時報 翁毓嵐]

電腦品牌廠搶推隨時連網PCAlways Connected),繼上周華碩攜手高通推出首款ASUS NovaGo,宏碁與英特爾合作的隨時連網超輕薄筆電,預計最晚明年第二季也將現身搶市;而分屬高通及英特爾陣營的合作業者包括惠普、聯想、戴爾及華為、小米等品牌廠,明年也都將加入隨時連網PC戰局分食商機。

看好內建支援Gigabit LTEeSIM技術的隨時連網PC裝置商機,將在2018年興起潮流,微軟近一年來積極與高通及英特爾合作,並結合品牌廠夥伴投入WoAWindows On ARM)隨時連網PC

其中,華碩上周已率先宣布,與高通合作推出首款搭載高通S835處理器的隨時連網2-in-1筆電ASUS NovaGo,支援Gigabit LTE連網速度、僅需10秒鐘就能下載一部2小時長的高清畫質電影,電池續航力更高達22小時,同時內建嵌入式的eSIM,方便使用者攜帶出國。

據了解,華碩內部並有共識將目前歸於電腦事業群的NovaGo延續,針對mobile PC的下一代產品研發也已有團隊著手進行,但未來不一定會以NovaGo為系列產品命名。執行長沈振來先前則僅保守表示,華碩將持續在mobile PC的設計、連網技術及生產效能等方面進化;不過這也讓業界對於NovaGo未來的後續系列機款也有了期待。

而同樣與高通合作的惠普及聯想,旗下首款搭載高通S835處理器的隨時連網筆電系列新品,也將於明年第一季陸續上市,且皆內建完整版的Windows 10作業系統。

另一方面在Intel的合作夥伴陣營部分,宏碁執行長陳俊聖也已透露將於明年推出新一代支援隨時連網的超輕薄筆電。據了解,宏碁將以去(2016)年推出的1公分、輕1.1公斤的Swift 7為樣款,推出支援Gigabit LTE / eSIM技術,同樣內建完整版的Windows 10WoA,且最快明年第二季就可望於宏碁的年度春度新品發表會中現身。

微軟全球資深副總裁尼克.帕克(Nick Parker)先前亦透露,除了華碩、惠普及聯想外,包括華為、VAIO和小米等裝置夥伴,明年也都將端出內建eSIM技術的隨時連網PC新裝置產品,一起把Always Connected PCs市場做大。


華碩執行長沈振來上周在Qualcomm科技高峰會中發表世界首款專為行動連網量身訂製的Gigabit LTE筆電「ASUS NovaGo」。

[Home]


2017/12/13 3.4.4. NAND Flash明年Q1恐走跌 [ 工商時報 蘇嘉維]

研調機構集邦科技記憶體儲存研究(DRAMeXchange)指出,消費性市場即將步入淡季,NAND Flash可能將結束強漲態勢,價格有走跌可能性。不過也將促使OEM廠開始加快導入高技術規格的SSD,明年下半年重迎旺季。

DRAMeXchange最新研究指出,2018年第一季在需求端面臨到傳統淡季的衝擊,預計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裝置量需求將較2017年第四季下跌逾15%,而伺服器需求相對持平,整體位元需求量較2017年第四季呈現05%下跌。

另一方面,NAND Flash供應商仍持續提升3D NAND Flash的產能及良率,位元產出成長亦較第四季高於5%,預期NAND Flash市場將進入供過於求態勢,2018年第一季固態硬碟、NAND Flash顆粒及記憶體晶圓(wafer)等合約價皆將翻轉走跌。

第四季在伺服器需求稍踩剎車的影響下,僅剩蘋果的需求動能較為顯著,而東芝晶圓報廢一事亦不如外傳嚴重,加上3D NAND的擴產腳步未停,致使市場更趨向供需平衡狀態,整體合約價以持平或小漲開出。

事實上,今年第四季三星、東芝、SK海力士及美光等四大記憶體原廠,都已經陸續將64層、72層堆疊的3D NAND Flash產能開給客戶,讓第四季3D NAND產能加速開出,另一大主要原因則維旺季拉貨潮結束,讓通路商開始清理庫存,讓NAND價格開始出現修正。

觀察NAND Flash價格,其中TLC NAND120GB SSD現貨價,在今年10月仍高 達40美元,但是本周已經已跌到34美元,至於240GBSSD,從今年10月的70美元,價格已經跌至64美元,業界甚至認為明年第一季仍有走跌可能性。

DRAMeXchange指出,隨著NAND Flash市場2018年第一季重新進入供過於求市況,並使得終端產品調整降價後,各大OEM廠採用較新技術的產品如UFSPCIe介面SSD的意願將隨之提升,並將加速提升產品搭載容量,因此在2018下半年,隨著傳統旺季到來,NAND Flash有機會轉為供給緊縮的市況,上下半年將呈現不同的市場走勢。

[Home]


2017/12/13 3.5.1. 抗暖化 法倡議提高氣候融資 [ 經濟日報 黃智勤、廖玉玲]

在巴黎氣候協定通過在12日屆滿兩周年,法國總統馬克宏在巴黎主持氣候峰會,敦促先進國家與全球企業提高「氣候融資」承諾。共管理26兆美元資產的逾200位機構投資人同日也說,將加強對全球企業巨頭施壓,加速對抗全球暖化。

馬克宏在巴黎氣候協定通過兩年的紀念日這天,於巴黎舉辦「一個星球峰會」(One Planet Summit),約50國領袖都與會。這場會議為期兩天,美國只派遣駐巴黎大使館的官方代表參加,但李奧納多狄卡皮歐與阿諾史瓦辛格等超級巨星,與加州州長布朗也將共享盛舉。

195國在兩年前的1212日通過巴黎氣候協定,同意降低對化石燃料的過度依賴、避免全球暖化加劇。即使美國總統川普6月宣布退出巴黎氣候協定,馬克宏仍打算在峰會上展示為達成目標所進行的計畫已展現成果,並尋求開拓財源。

這次峰會的焦點將放在政府與民間金融機構要怎麼籌得更多資金,及投資人要如何施壓企業巨擘轉向更環保的策略。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東方匯理(Amundi)及北方信託(North Trust)等237家企業宣布,將起動為期五年的「氣候行動100+行動」,與印度煤礦公司、埃克森美孚等100家企業合作,在未來五年減少碳排放。

世界銀行也宣布2019年起將停止融資給石油與天然氣探勘採集計畫,不再資助石油與天然氣的上游業務。

此外,根據協定,已開發經濟體2020年起將透過公共或民間管道籌資,每年提供1,000億美元,協助開發中國家推動能源轉型,並因應氣候變遷的影響。但開發中國家說,富國並未朝兌現這個承諾邁進。馬克宏上月說,目前不足的地方在於融資相關的實際計畫。

基督教援助協會(Christian Aid)氣候變遷專家艾多說,若缺乏足夠融資,開發中國家難以在預計時程內因應氣候變遷或實施減碳,以達到巴黎氣候協定目標。

北半球風力發電量減少

美國最新研究顯示,由於氣候變遷導致的全球暖化效應,本世紀內會見到北半球的風力發電量減少,但南半球會增加。

根據一篇刊登在知名期刊自然地球科學(Nature Geoscience)的研究報告,科羅拉多大學波德分校的科學家利用全球氣候變遷預測和業界風力渦輪機曲線,推估未來風力發電量的變化,結果發現本世紀可用來轉換成電能的風力,在美中、英國、中東北部、中亞、北亞及遠東地區衰減的尤其多。

但在此同時,墨西哥、中美、巴西東部、非洲東南部、東南亞、澳洲東北部以及阿拉伯半島東南部,風力卻會增加。

研究直指這些現象是北極急速暖化造成,因北極和熱帶地區的溫差變小,風力隨之減弱。以美國中部為例,預估到2050年左右平均風力會減小8%10%,到2100年前後減少14%18%,就看碳排濃度而定。

由於愈來愈多國改以低碳方式發電,2006年至今全球安裝的風力發電量以每年平均22%速度增加。根據國際能源署(IEA)資料,包括風力、太陽能、生質能等再生能源,在全球發電量的比重五年內可增至近30%

[Home]


2017/12/13 3.5.2. LED產能競賽暗潮洶湧 陸廠開出淡季降價第一槍 供過於求危機再現 這波跌勢恐延續至明年首季 [ 電子時報 韓青秀]

大陸LED廠再度啟動價格戰火,LED供過於求危機再現。

全球LED市場進入第4季傳統淡季卻迎來震撼彈,供應鏈業者指出,經過近一年來LED晶粒供給吃緊之後,近期大陸LED廠包括三安、華燦等率先針對主流規格LED產品降價,且降幅高達20%,顯見整體產能供需已出現反轉,在終端市場需求減緩、陸廠產能持續釋出下,LED市場供過於求的危機再度浮現,目前下游廠商仍在觀望,儘管LED價格崩跌機會不大,但這一波跌價壓力恐將延續至2018年第1季。

2017年全球LED需求回暖,上游晶粒產能一度供不應求,全年價格相對持穩,大陸LED晶粒廠營運大幅躍進,使得大陸晶粒產能擴充進入新一波高峰期,若以產能規模估算,目前陸廠在全球LED產出佔比逾半,甚至直逼6成,2017年設備新增數量約400台,2018年進入投產高峰。

大陸這一波LED晶粒產能擴張熱潮,華燦、澳洋順昌擴增新機台動作最積極,隨著新機台陸續到位,預估這兩家LED廠在2018年底的產能規模,將較2016年底分別成長3倍及10倍。此外,乾照光電亦已備足資金加入LED晶粒擴產行列,加上LED封裝業者兆馳也宣布跨界至上游晶粒,陸廠擴充LED晶粒產能相當驚人。

目前LED產業龍頭三安光電MOCVD機台已接近400台,預計到2017年底、2018年初將達到450台,儘管原本生產規模較大,但此波的擴增幅度亦有倍數成長,仍略高於整體大陸LED晶粒產能平均增幅,尤其是在廈門專案補助陸續到位後,面對其他同業來勢洶洶,三安若無法進一步拉開領先差距,未來勢必將面臨版圖遭到分割的局面。

近期三安再度宣布大舉擴產的新計畫,將與福建地方政府合作,斥資人民幣333億元(約新台幣1,500億元)擴產,成為歷年來全球LED產業最大手筆的投資案,主要生產氮化鎵LED襯底∕晶片、砷化鎵LED基板∕晶片、大功率氮化鎵雷射器等產品,並將於5年內全部投產。

三安大舉啟動擴產,不僅與大陸政府政策性補助半導體業務有關,藉以加碼布局III-V族化合物半導體等新興領域,三安更將力保在LED產業主導地位,擴產動作將持續至2019年,並以全球市佔率30%為目標。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三安透過強勢的降價策略,在第4季全面發動攻擊,尤其是針對LED照明2835用晶粒價格降幅達到20%,提早讓競爭對手感受到產能供過於求的威脅,進而更謹慎擴產,並迫使中小型廠商加速陷入虧損和退出競局。

大陸第二大LED廠華燦亦不甘示弱、全面跟進降價,讓LED晶粒價格波動陷入相互較勁的緊張氣氛。至於台系LED廠晶電近年來擴產動作保守,並尋求產品差異化,此次並未跟進降價,避免殺價接單,使得11月營收呈現下滑趨勢,在市場動盪之際持續強化Mini LEDVCSEL等新應用布局。

近期三安與華燦相繼降價,並未立即促使下游業者重啟拉貨動能,觀望心態濃厚,以避免庫存堆高面臨跌價損失,業者預期這一波降價走勢可能延續至2018年第1季。事實上,近一年多來LED價格持穩,晶粒廠紛透過提高生產效率以降低成本,第4季開始出現產能過剩的現象,業界擔憂恐重蹈過去降價侵蝕獲利的覆轍。

儘管全球LED照明市場規模及滲透率持續拉升,終端應用需求擴增,但更大的考驗將是在2018年,尤其下半年將有大量新增產能釋出,供需狀況可能嚴重失衡,並將擴大價格戰火及產業淘汰賽。

 

[Home]


2017/12/13 3.5.3. 阿特斯宣布私有化 在台建太陽能模組廠動向觀望 [ 電子時報 黃女瑛]

在美上市全球排名前五大的太陽能垂直整合大廠阿特斯(CSI)宣布私有化,市場預估後續將朝大陸中概股之路邁進,成為第4家私有化回歸大陸A股的太陽能廠,但其原計劃在台建置太陽能模組廠動向恐怕也得觀望,另外,供應鏈傳聞積極評估自動化模組產能的友達動向成為市場另一個新焦點。

外電報導,阿特斯宣布,其董事會近日已收到了初步的非約束性的建議函,其董事長、總裁兼首席執行長瞿曉鏵提議以每股18.47美元的價格收購公司所有不屬於瞿曉鏵及其妻子張含冰的在外普通股,代表阿特斯正式加入私有化的太陽能中概股行列。

為此,阿特斯董事會成立了一個特別委員會來審議擬議的交易。預計特別委員會將保留獨立顧問,包括獨立的法律和財務顧問來協助該案。

根據阿特斯第3季度財報,其模組出貨量達到1,870百萬瓦(MWp),季增率7.16%、年增率61.07%。第3季銷貨收入為人民幣60.5億元、毛利率為人民幣10.6億元。阿特斯為第4季自美股私有化後朝中概股前進的太陽能廠,已投該運作者包括天合、昱輝、晶澳,均在2017年陸續宣布運作。其1季模組銷售量大於台灣2017年年需求量的3倍。

大陸太陽能業者表示,由於審查從嚴等機制運作,現在要回歸大陸A股可能得花較多的時間排隊等待,不過,若從股價本益比的角度來看,回歸A股可以爭取到的資金流動遠優於美國,這個等待是值得的,尤其目前大陸供應鏈普遍看好2020年市電同價後的內需及類股爆發力。

太陽能業者表示,阿特斯原以加拿大籍廠在台申請建置太陽能模組製造的計畫可能會因為邁向大陸A股後,出現較多的變數,主要即是陸資色彩的考量,但因已先通過台灣投審會審核、再加上因應台灣建廠的人才陸續進駐,所以,目前仍需觀望動態。值得注意的是,阿特斯來台建模組廠未必會為台灣電池帶來訂單需求,主要是從其越南廠轉運其所生產的電池來台封裝模組,同樣可以爭取台灣高效模組補助。

阿特斯近日在台正式設立公司為「臺灣阿特斯陽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資本總額為實收資本額為新台幣1.16億元,公司所在地位於新竹湖口工業區,董事長鄭旭然及董監均為CSI加拿大商代表,因有申請能源技術服務業及再生能源自用發電業,可在台灣投資太陽能系統。

因應台灣太陽能內需,近期供應鏈市場也傳出友達太陽能正積極評估全自動化太陽能模組設備,以500MWp為投產規模,亦有機會加入模組生產行列。友達在電池暨模組上均有投入,只是後續受到太陽能景氣波動影響而未再有更積極的擴產動作,包括其電池目前外傳也傾向購入多柵線(multi bus bar)高效產品來區隔市場。進一步細節仍待其公告後確定。相較於LCD面板的投資,太陽能模組投資額算是零頭支出。

整體來說,台灣內需有效刺激供應鏈填補模組自製,尤其是模組自動化在近年來有相當大的突破,人力較5年前精減8成,積極朝無人產線邁進,而技術的突破也是未來關注的焦點,包括半切、堆疊式等封裝技術,得以使模組發電效率提升,但就整體供應鏈環節來說卻是投資門檻是相對小的一環。

台灣內需號稱未來每年要達2,000MWp的需求,但是2017年看來約500MWp就顯得吃力,主要是土地、饋線問題仍未解,透過違建合法化安裝太陽能系統的爭議仍存,不過供應鏈倒是已籌備滿超過2,000MWp先進產能等待與需求爆出火花。

製程轉換、單晶抬頭 大陸太陽能矽晶圓整併如火如荼

大陸媒體報導,2017年大陸多晶矽晶圓產業啟動洗牌潮,尤其諸多中小型多晶矽晶圓廠間的整併,未來存留的有多少家?仍待觀望。洗牌的主要原因包括多晶製程更換使得產出增加導致供過於求問題嚴重;再者即是單晶的大舉侵蝕市佔率所致。

大陸媒體整理,2017年已被購併或正在破產重組的多晶矽晶圓廠包括,江西賽維(LDK)正在進行破產重整、四川天威破產正在進行重組。上半年盛達購併歐斯滕;山東逸燦新能源兼併隆盛;續笙兼併光為長晶鑄錠部分,江蘇晶品被購併、寧夏寧電破產,正在進行資產拍賣,國電兆晶先給海潤代工,目前則為億晶光電代工。

大陸媒體指出,多晶矽晶圓產業如火如荼進行洗牌的主因來自於產能過剩。尤其2018年多數矽晶圓廠都會將傳統砂漿切片轉為鑽石切割,使產出拉升25%,再加上鑽石線的細化,切出的片數可望持續拉升。長晶鑄錠廠將G6爐改為容量更大的G7爐或容量再拉升為G8爐,產能又可望再拉升4成,據了解,目前大陸有6家多晶矽晶圓廠正在進行擴產中,另外,單晶矽晶圓積極擴產侵蝕市佔,也是促使中、小型多晶廠面臨洗牌的原因之一。

大陸媒體指出,預估20188月,單晶龍頭廠隆基年產能將達250億瓦(25GWp),第二大廠中環將達23GWp,再加上晶科5.5GWp、晶澳的3.5GWp,預估單晶矽晶圓總年產能2018年底將突破60GWp

多晶矽晶圓擴產動能仍存,包括京運通寧夏的3GWp多晶片、2GWp單晶片,其多晶是由無鍚搬到寧夏的產能,未足目標者以擴產填補。通威擴增12萬噸多晶矽料,在包頭、樂山配套4GWp矽晶圓產能,但未標明單、多晶比例,順風旗下榮德揚州擴3GWp多晶、山西中電科在太原擴2GWp、南玻在宜擴擴2GWp、阿特斯包頭有91G7爐,2018年產能計劃達1.1GWp,其中包含從洛陽搬遷過來的產能。2018年中可望達1.72GWp、市場需求充裕的話可望拉升至2.5GWp;而單、多晶矽晶圓總產能在2017年底計劃達4GWp

促使這些多晶長晶鑄錠廠搬移及擴產的動力之一還包括平傳統均電費問題,大陸西北西南電費相對便宜,平均每度電在人民幣0.2元左右,使其生產成本更具優勢,東南各省恐難以與之相比。又搬又擴的有阿特斯、包頭晶澳、永祥、京運通、中電科等。

太陽能業者表示,大陸多晶矽晶圓產能供過於求,實際上近年來已持續運作洗牌,市場不斷運作汰弱留強機制,當然也包括本身策略運用不當所致虧損,例如以多晶矽晶圓起家亦曾為龍頭廠的LDK即是擴產過速,朝上游多晶矽、下游電池暨模組跨足,再加上量產不順,進而拖垮整個集團。

2017年環境較為明顯不同來自於單晶勢力大抬頭,從過往15~20%市佔率一舉近逼4成,宣稱2018年達到破半,這使得多晶矽晶圓有相當大的壓力,不但促使其快速導入鑽石切割以拉升成本競爭力,再下一步即是快速導入黑矽的電池新製程量產,使成本競爭力得以更進一步。

單晶依賴電力高於多晶,所以,在近幾年的大擴產之際即積極選定電價成本較低區域座落,而該問題是否也會在產能擴大後更明顯,也是市場認為應關注的焦點之一。而多晶則如上述,同期則因應電力進行搬遷及擴產計畫,顯示太陽能競爭愈來愈激烈,單晶市佔率不斷成長的威脅等,總體來說,矽晶圓朝低電價區發展已成趨勢。

就台灣來說,電價成本是台系廠難有效踏入單晶的主要原因之一,絕大多數矽晶圓廠守在多晶領域,則面臨多年籠罩在大陸規模經濟使其成本更具競爭的陰影下,2017年這波切晶製程更換潮,實際台系廠也因為長期獲利不佳、資金相對吃緊,在更換上更顯保守、落後,不過,卻也因為下半年市況反轉需求拉升,使台系廠透過晶錠(Brick)的銷售而減少虧損,因為在台灣進行砂漿切晶多年來早就是賠錢運作。

[Home]


2017/12/13 3.5.4. Tesla製造能量之不足:Tesla與福特互補潛力大 若合推電動車將互蒙其利 [ 電子時報 陳端武、劉慧蘭]

福特若與Tesla在電動輕便客貨兩用車和多功能貨車上合作,雙方將共蒙其利。

電動車公司Tesla擁有顛覆性的電動車電池技術,但缺乏大規模量產電動車的能力。福特汽車(Ford)則擁有強大的汽車量產能力,更在輕便客貨兩用車(pick-up)和多功能貨車(utility van)方面享有盛譽,但在續航里程夠長的電動車方面進展有限。雙方若合作大規模生產電動客貨兩用車和多功能貨車,將能共蒙其利。

Seeking Alpha報導,Tesla和福特都有把世界變得更美好、改善人類生活的共同目標。雙方都在互補領域前進,福特專注於城市交通、輕便客貨兩用車和多功能貨車。

Tesla專注於電動傳動系統、電池、電動車,以及最新推出的電動半掛卡車Tesla Semi;福特則專注於大型系統和大規模生產。這兩家公司都深受客戶信任,Tesla和福特若能攜手合作,將快速發揮出各自的全部潛力,否則就將面臨各自的挑戰。

彭博(Bloomberg)日前報導,印度最高政策規劃機構NITI Aayog提議在2030年前全部改用電動車。而在法國、英國和挪威採取類似行動後,大陸有望成為逐步淘汰內燃機的最大市場。富豪汽車(Volvo)亦承諾在2019年前將所有新車裝上電動馬達。因此,電動車是未來幾十年的最大商機,量產電動車將為汽車公司提供巨大的成長引擎。

報導認為,福特正在制定工廠計畫,好將電動傳動系統和電池組裝到福特汽車中;Tesla或許能成為福特電動傳動系統和電池的主要供應商。

Tesla似乎將其Gigafactory的重點放在電池和電動傳動系統上,並計劃讓Model 3Tesla Semi使用相同的電動馬達和電池。而福特輕便客貨兩用車其實不過是小型版的Tesla SemiTesla或許可考慮向福特供應電動傳動系統和電池,用於客貨兩用車和多功能車。

福特正在加速測試用各種材料和設計來減輕車輛重量,包括增加使用鋁材。減輕重量是減少燃料消耗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電動車續航里程的關鍵。Tesla的傳動系統構造很簡單,可讓福特安裝於各種車輛配置。

報導認為,對這兩家公司來說,最大機會在於顛覆性技術和大規模生產。Tesla帶來顛覆性技術,而福特帶來全球範圍的大規模生產和分銷。目前Tesla正在努力實現Model 3的量產。與福特合作將使得Tesla能提升電動傳動系統和車載電子裝置的產量。而福特則能利用Tesla傳動系統和軟體大量生產各種電動車。

雙方合作可從加速電動客貨兩用車和多功能小貨車的開發和量產開始。Tesla已生產太多產品,無力再分心開發及量產客貨兩用車和多功能車。福特在此領域擁有龐大市場,並有能力大規模生產這些車輛。Tesla可專注於大規模生產福特所需的傳動系統。這兩家公司都將從輕便客貨兩用車和多功能貨車的電動化中受益匪淺。

Tesla生產線質與量均待提升 方能轉虧為盈永續經營

Tesla離職員工爆料指90%組裝完成的新車無法通過品質檢測。

全球車廠的汽車生產流程大同小異,目的都是希望將產能最大化,因為生產線的速度與獲利高度相關。如果車輛離開組裝線卻無法通過品質檢查,就必須進行整修或線下組裝,以確保汽車符合品質和安全標準,這個步驟最耗成本,是每個製造商避之唯恐不及的瘟疫。

據富比士(Forbes)、路透(Reuters)報導,Tesla加州組裝廠的離職員工表示,該廠組裝線完成的Model S房車和Model X休旅車,通常還要再經過一道整修程序才能出廠,因為有90%組裝完成的新車在品質檢查這一關被驗出瑕疵。

這些瑕疵包括門關不緊、物品鬆動、漏水等問題,離職員工甚至透露Tesla有一個專門擺放待修車輛的「戶外停車場」,有時數量超過2,000台。但此說法已遭到Tesla否認。

Tesla發言人表示,Tesla實行非常嚴格的品質管控,新車須經過500個項目檢測,這些須整修的汽車反映了公司對品質的堅持。但部分員工認為這麼高的維修率是因為Elon Musk為加快車輛推出時程,縮減設計流程、忽略製造前測試,邊做邊修正所造成。

這或許就是Tesla持續虧損的原因,畢竟Model S2012年即開始生產,瑕疵率不應該像現在這麼高。有些購車者會被一些豪華車款強調的「手工製造」說詞吸引,但其實沒有哪一家車廠會以減少自動化為目標,特別是在產量增加時,生產速度是Tesla面臨的困境。

Tesla在第3季財報中指出,該公司有足夠資本達成每週量產5,000Model 3的目標,一旦達成目標,就可以自營運產生足夠的現金流。據可靠消息,Tesla目前的產量距離其展望的目標還很遠,想在年底達成此生產速度的機會趨近於零。

Tesla無法達到產生25%毛利所需要的產量,2017年前9個月,Tesla燒掉的現金高達40億美元,從製造的角度來看,這並不是可永續的經營形態。

產業專家表示,像豐田汽車(Toyota)等全球最具生產效率的製造商,其後製造的平均比率為10%,在初期組裝期間確保品質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因為整修將耗費大量時間與金錢。

汽車市場調查顧問公司J.D.Power指出Tesla應注重品質,例如車門把手及車身蓋板縫隙等細節。Bernstein分析師A.M. (Toni) Sacconaghi, Jr.在試駕過Model 3之後表示其舒適度和完成度不佳。也有車主反映噪音、軟體有瑕疵、密合度不佳導致雨水滲入等問題。

Tesla採單一系統架構設計 支援遠端升級

Tesla電動車除了性能、行銷和銷售方式與傳統汽車大不同,還採用單一整合電腦系統控制各項功能。

電動車製造商Tesla在很多方面與其他汽車製造商不一樣,但外界焦點通常放在車輛的加速性能、將電動車包裝成酷炫產品,或是不透過經銷商直接向顧客銷售等方面。非Tesla車主可能都不知道Tesla是第一台使用單一整合電腦系統控制車內所有功能的汽車,包括充電、引擎控制及音響系統。

Teslarati網站報導,出生於紐西蘭的Tesla共同創辦人Ian Wright,自小就對賽車有高度興趣,他在1993年搬到加州後,恰好與Martin Eberhard為鄰,EberhardMarc Tarpenning創辦了一家公司,需要軟體、工程和賽車方面的專業知識,於是邀請Wright加入,這家公司就是Tesla

Wright表示,Tesla在汽車開發和生產方面並未超越、甚至不及豐田汽車(Toyota)的水平,但是從當代汽車的電子系統設計觀點來看,這些傳統車廠並沒有採用所謂的系統架構。人們常將汽車描述為行走的電腦,但其實汽車的設計並非根據單一系統,而是把不同供應商的系統混搭在一起,不像Tesla是採用系統架構的觀點設計Model S的電子系統,因此可靠度會比較高。

將所有Model S執行的軟體整合在單一邏輯系統中,代表了黑盒子、纜線的減少,這樣的高度整合也意味可以更容易配合技術昇華進行升級。智慧型手機業者通常可在幾個月內推送軟體修正,而汽車業可能要花上數個月或數年。Tesla已採用遠端完成過幾次重要升級,若是傳統汽車,車主必須將車子送回經銷商才行。基本上,除了元件故障修理,好像還沒有汽車製造商曾針對現有車輛進行改善或升級。

對電動車來說,電子系統和軟體是車輛的核心,當汽車大廠開始量產電動車後,若想跟上自動化和連線技術等趨勢的發展,將會需要導入軟體為中心的概念,這顛覆了汽車製造商設計和打造產品的方式。以目前的分散系統來打造電氣化、自動駕駛和連網的汽車,就好像在智慧型手機內針對通話、網路、相機、音樂播放等功能各放置一個晶片和作業系統一樣。

Wright表示,儘管大廠已針對軟體系統做出改善,但他們通常只是訂下規格然後交由TRW、西門子(Siemens)和博世(Bosch)等供應商開發,未來如果維持這樣的做法可能會遇到大麻煩。

一些原始設備製造商(OEM)正在嘗試空中下載(OTA)軟體更新,通用汽車(GM)計劃在2020年之前推出支援空中更新的電動車架構,保時捷(Porsche)表示即將面市的Mission E電動車將提供空中更新和軟體鎖定選項。但這些創新似乎還是以車載資通訊系統為主,而非使用單一電腦平台控制所有車輛功能的系統。

[Home]


2017/12/13 3.5.5. 鈴木印度策略轉彎 著手推動當地電動車事業 [ 電子時報 賴琇菱]

鈴木汽車在印度佔有5成市佔,11月中旬宣布與豐田在印度市場共推電動車。

鈴木汽車(Suzuki Motor)11月發布聲明,決定與豐田汽車(Toyota Motor)合作,在印度市場投入電動車(EV)相關業務。初步規劃將於2020年發售電動車,協助印度政府整頓充電站基礎建設、強化銷售技術人員教育、廢棄電池後續處理措施等一連串相關服務。

然而在9月中旬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訪印行程中,當時陪同出席行程的鈴木汽車會長鈴木修曾表示,在印度充電站等基礎建設尚未整頓好之前,不宜急於轉型電動車發展。

鈴木汽車為何在短短2個月內作出幾近髮夾彎的轉變?日媒SankeiBiz報導指出,配合印度政府疾呼的Made in India方針,電動車推廣政策正加速進行中。印度政府在中部大城Nagpur市導入電動車,進行大眾運輸服務的社會實驗。

印度政府找上本土車廠Mahindar & Manhidra(M&M)、及印度叫車服務業者Ola,並在該城設置充電站。由M&M提供電動車,Ola提供叫車服務,消費者可透過App預約並使用電動巴士或電動車。

此外,9月印度政府也宣布向印度最大車廠塔塔汽車(Tata Motor)購入1萬台電動車。SankeiBiz引述濱銀總合研究所(Hamagin Research Institute)指出,印度政府透過電動車推動計畫培育本土業者之外,降低對石油的依賴,有助其改善貿易赤字問題。

鈴木汽車自1983年起,配合印度政府推動國產車計畫,在印度建立現地生產體制。經過34年間深耕,目前鈴木汽車握有印度市場近5成市佔。放眼日系車廠、豐田、本田等,在北美市場陷入苦戰,鈴木汽車深知絕不能隨便鬆手印度市場這塊大餅。外界認為,這便是鈴木汽車急轉投入電動車的最大緣由。

另一方面,對豐田汽車及日系車廠而言,印度是其未來攻入非洲、中東市場的重要中繼站。如何在印度市場取得先機,成為當前重要課題。正因此,外界對於豐田及鈴木在印度共推電動車戰略,普遍抱以正向評價。只不過,在印度急推電動車,對於今年甫創下過去最高獲利的鈴木汽車而言,恐怕短期內多少會影響到現有成績。如何取得印度電動車化的主導權,成為鈴木汽車的一大考驗。

[Home]


2017/12/13 3.5.6. 太陽能發電力是真理 產業鏈整合呈?鷹式運作 [ 電子時報 黃女瑛]

近年來環境震盪度高的太陽能產業,技術革新突破度高,所以,供應鏈加速朝整合方向邁進,但不是一般人想的大規模整合,而是?鷹式的勝者把敗者肢解後,把有用的部分設備、可用的人取走;太陽能產業仍在幼童發展期,還有很長的時間要走,重視系統發電效率才是真理,一般強調的品牌、通路反而沒那麼重要。

20162017年紅遍半天邊的太陽能單晶龍頭廠隆基,其集團總裁李振國,如此解釋太陽能產業。

太陽能的後發優勢

近年來太陽能產業環?震盪度高,不論是各類貿易戰或技術整合所促成,再加上高效單晶產品在這2年來的快速崛起,攻佔市佔率,我認為供應鏈整合已經是個必然趨勢,而且是各國供應鏈都會發生。

促成整合的原因不外上述的貿易戰或是技術革新。從技術的革新來看,實際上近2年來沒有面臨技術革新威脅的只有單晶矽晶圓,因為隆基率先做好布局、或者說是革新創造者,其它,包括多晶矽、多晶矽晶圓、電池、模組都在這2年來遇到重大的技術革新。

技術的革新對老產能會造成直接的衝擊,我簡單舉例,2006~2007年多晶矽1萬噸的設備資本支出是人民幣100億元,現在同樣規模的投資成本是10億元。一路以來如果沒有快速在市場站穩腳步、爭取獲利及厚實本身的競爭力,擁有老設備的業者恐怕負擔只會愈來愈重,難敵新進者挾便宜又具競爭力的設備進攻。

這類後發優勢還發生在電池端的幾個製程突破,我個人定義2015~2017年擴產的電池設備,包括東南亞部分產能、及擴產的大陸廠;這類設備也極具殺傷力。另外,多晶矽晶圓快速從傳統砂漿轉成鑽石切割等技術的突破等,也讓砂漿製程未來難有立足之地,這些都是十分明顯的趨勢。

產業禿鷹式整合 5年內5成出場

因為上述的環境變化,各供應鏈的整合已經是必經之路,但是,太陽能技術進步太快,設備價值呈現加速遞減的走勢,擁有老產能愈多者反而負擔愈重;再者即技術成長太快、產品性能上也跟著有革新式的演變,所以,我個人認為,太陽能系統發電才是真理,而你所強調的通路及品牌,反而沒有影響存活的關鍵性;就像手機一樣,品牌、市佔率的發展一路更新,但是,手機功能要求愈來愈高卻是不變的,代表供應關鍵零組者、研發關鍵功能者給了手機最基本的價值,供應者跨入品牌與品牌客戶共存在該產業鏈已很平常。換成太陽能就是讓太陽能系統實際發電量佳、每度電的成本具競爭力者,就是有生存下來的機會,不論過往擁有多響亮、炫麗的品牌名號。

也因為如此,太陽能產業的整合也不是一般人腦中的大規模整合,一加一大於二之類的,實際上,我坦白講,從當下技術不斷突破的環境來看,這種加法式整合模式意義已經不大。整合會更血淋淋的朝?鷹式整合來運作,即是勝者對敗者進行肢解,把有用的設備、可用的人取走。太陽能產業發展就是個競爭慘烈的局勢,該出場的陸續都得出場,我個人還是維持原有論調:5年內全球約有5成的供應鏈參與者都該出場。

單晶優勢再強調也不為過

或許許多人會認為我的論述太過悲觀,5成供應者在5年內出場,以為太陽能產業已經到了日落?當然不是,太陽能產業發展至今,只能說還在幼童時期,還有相當長遠的路要走,才正要步入市電同價(Grid Parity),從政府的補助中獨立,再一路遍及全球各國,但這仍只是將應用定位在集中式、分散式發電,未來還有太多只要跟電有關的各類應用領域將一一突破與結合發展。

下半年單晶產品發展趨勢受到很多輿論質疑,不過,諸多恐怕都是創造話題所為。其實只要從那些擁護多晶的大陸大廠,在擴產計劃中,都把單晶納為重點擴產,就知道單晶的未來發展了,策略聯盟同樣也是找單晶聯手就知道未來發展的趨勢。

大陸對南韓多晶矽雙反重審部分,我並非事後諸葛,就算最壞的情況發生了,部分南韓料源廠的反傾銷稅被調高許多,單晶都不見得會是輸家,因為這只會啟動單晶廠卯足火力爭搶大陸高品質料源,使得短期內料源價格被迫拉升、長期大陸料源廠大擴產;而單晶矽晶圓廠的獲利空間高於多晶,代表單晶搶料、因應環境盪的實力都有優勢,誰會是最終贏家也呼之欲出。

我很樂見多晶矽晶圓切晶技術快速從砂漿技術轉到鑽石切割,也樂觀其成電池端制絨技術的突破,多晶黑矽產品的誕生是必經之路,這使得多晶產品在性價比上更具競爭力。但,我個人認為,多晶端黑矽的突破也難抵單晶在市佔率上持續勢如破,因為高效就是趨勢,再加上2018年單晶擴充的產能大開,單晶不再有20162017年缺乏問題,只有成本愈來愈具競爭力,再加上原本效率就就相對高的優勢,取下一半的市佔率指日可待。所以,單晶產品的降價反應的是新產能的開出及成本更具競爭力,當然不是需求不見了、未來發展受質疑。

附帶一提,有些人質疑單晶矽晶圓擴產火速,大陸總產能從2017年初的170億瓦到2018年底約650億瓦,2年增加約近3倍,將導致坩鍋用的高級石英因為高度依賴進口,而被大宗進口的美國在原材料上掐喉,這是錯誤的觀念,因為20131爐單晶要耗掉1個坩堝,但是,現在是4爐單晶耗掉1個坩堝,除了坩堝耗材用量大幅減少外,再者就是坩堝都是大陸廠製,多家可以供應,而這些廠的高級石英砂來自美國、日本、挪威等地,也沒有單一依賴一個料源。

李振國現任隆基集團總裁。1990年大陸蘭州大學物理系畢業。曾任職:陝西省華縣的華山半導體材料、1995年協助西安理工大學建單晶生產線。2000年創辦隆基。

[Home]


Confidentiality Note
本郵件含有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機密資訊、或受法律保護之資料,唯有原發信人指定之收信人得閱讀或使用本郵件之內容。如您並非被指定之收信人,請立即將本郵件及所有附件予以刪除;請勿揭露、儲存或使用本郵件之任何資訊,並請您立即告知原發信人本郵件的傳遞錯誤。謝謝您的合作。
This e-mail transmission and any attachments contain information from Inventec Corporation. The information is confidential and/or privileged and intended to be solely for the use of the individuals or entities named in this e-mail transmission. If you are not the intended recipient, be aware that any disclosure, saving or use of the content of this e-mail transmission and attachments is strictly prohibited. If you have received this email transmission in error, please notify us immediately, and delete the e-mail and attachments. We greatly appreciate your cooperation.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雪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