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06 全球產業資訊

 1要聞

  1.1兩岸

   1.1.1. 台商促組國家隊 攻電動車  [經濟日報]

 2財經

  2.1國際

   2.1.1. 2017全球最有影響力人物 滴滴出行程維、柳青齊登11  [工商時報]

 1集團新聞

  1.1. 吳東進組新能源投資聯盟  [工商時報]

 2展會

  2.1. Google新品觀察: GooglePixel 2手機當前重點並非銷量 而是消費者滿意度和用戶體驗  [電子時報]
  2.2. 谷歌新品 衝著蘋果亞馬遜  [工商時報]

 3產業相關

  3.1Cloud Computing

   3.1.1. Google六新品 強打AI優先  [經濟日報]
   3.1.2. 亞馬遜搶MBA 華爾街緊張  [經濟日報]
   3.1.3. Google新品發表會不離AI優先 整合軟硬體及AI欲與蘋果別苗頭  [電子時報]
   3.1.4. 語音助理齊聚南韓 戰力大盤點  [電子時報]

  3.2Smart Mobile

   3.2.1. Tesco:語音技術將顛覆消費行為與購物模式  [電子時報]

   3.2.1Wearable

    3.2.1.1. 追趕醫療級量測數據 電子大廠挑戰才剛開始  [電子時報]
    3.2.1.2. 智慧音響成風潮 預見行動智慧耳機商機  [電子時報]

   3.2.2Smartphone

    3.2.2.1. 蘋果甜了 大立光營收飆高  [經濟日報]
    3.2.2.2. AMOLED滲透率 三年後衝50%  [經濟日報]
    3.2.2.3. 穩懋營收 連六月攀峰  [經濟日報]
    3.2.2.4. 切入3D感測VCSEL供應鏈收戰果 穩懋站穩旺季格局  [電子時報]
    3.2.2.5. 印度智慧型手機ASP突破1萬盧比 華碩調整產品策略  [電子時報]
    3.2.2.6. iPhone 8引發的手機市場新競爭  [電子時報]
    3.2.2.7. 大立光創今年新高、可成首度破百億9月營收夯  [工商時報]

  3.3IT Industry

   3.3.1. 英特爾處理器藍圖大亂 衝擊供應鏈開案及庫存管理  [電子時報]
   3.3.2. Caltech研發微型智慧藥丸 能在體內精準探測定位  [電子時報]
   3.3.3. 鴻海威州廠 確定落腳拉辛郡 面板園區佔地185.8公頃 明年春天動土  [蘋果日報]

  3.4Personal Computing

   3.4.1. 威剛增12% 近四年新高  [經濟日報]
   3.4.2. 比亞迪、緯創代工待磨合 華碩NB轉單效應現  和碩、廣達抓緊商機 明年接單動能增溫  [電子時報]
   3.4.3. 2018PCNB僅小改款 台系IC設計續搶市佔  [電子時報]
   3.4.4. 電腦視覺驅動終端智慧化應用需求興起 英特爾、高通、NVIDIA競逐潛在商機  [電子時報]
   3.4.5. 聯想:與台灣夥伴擴大合作 ThinkPad 25周年 銷量破1.3億台 將續衝高市佔率  [蘋果日報]
   3.4.6. 29.26億元 威剛9月營收 47個月新高  [工商時報]

   3.5.1. IFR2017年全球工業機器人已逾205萬台  [電子時報]
   3.5.2. 製造業對雲端架構信心不足 恐影響工業4.0進程  [電子時報]

  3.6Solar(Green Energy)

   3.6.1. 太陽能與LED藍寶石拔河戰 鑽石線報價季漲2  [電子時報]
   3.6.2. 給予輔助駕駛太多控制權 半自動駕駛反成安全難題  [電子時報]
   3.6.3. 電動車普及漫長路:車用零組件業者看好HEV 看衰純電動車成長神話  [電子時報]
   3.6.4. 迎戰特斯拉 寶馬、賓士擬量產電動車  [工商時報]

 4其他

  4.1. 帶槍投靠惡習難改 吃官司將成家常便飯  [電子時報]

[Home]


2017/10/06 1.1.1. 台商促組國家隊 攻電動車 [ 經濟日報 李仲維]

海基會昨(5)日在高雄舉辦大陸台商秋節聯誼活動,在閉門座談上,據與會台商轉述,台商建議政府能夠成立國家隊來發展電動汽車,也盼政府放寬個人赴大陸投資500萬美元的上限。經濟部官員回應,將提報跨部會議討論。

值得注意的是,無論公開場合或閉門座談,已未聞台商再提「九二共識」。據轉述,甫當選國民黨中常委的北京前台協會長謝坤宗相當肯定海基會的努力,也呼籲在環境越艱難的時候,越需要台商站出來共促兩岸和諧。

海基會昨天與台商進行閉門座談,由董事長田弘茂主持。據轉述,東莞台協榮譽會長葉春榮表示,全世界現在都在推動電動汽車,而台商在這方面的優勢很高,希望政府打造國家隊發展電動汽車,讓政府提出的5+2創新產業計畫成為5+3產業。

經濟部官員則回應,無人駕駛、電動汽車等都是台灣業者擅長的利基,在半導體產業上,工業局已經將此列為主要工作。

葉春榮也希望政府維持兩岸情勢穩定,讓台商好好做生意。

漳州台協榮譽會長李榮福提出盼政府放寬個人赴大陸投資500萬美元的上限。經濟部官員在回應時表示,將提報跨部會會議討論,慎重處理此提議。

肇慶台協榮譽會長劉何玉鈴則提出,人民幣可贖回遠期契約(TRF)等於是讓銀行和客戶對賭匯率,造成企業受害,銀行獲利,希望主管單位要認真處理,否則對台商的衝擊會很大。

謝坤宗昨天中午在台北開完國民黨中常會後,立即南下高雄參加這場座談會,他在發言時,則並未提及一個中國、九二共識等政治性話題。據轉述,他十分肯定海基會的努力,希望兩岸加深、加廣交流合作,並認為在兩岸環境越困難的時候,越需要台商站出來出力,共促兩岸和諧。

海基會董座田弘茂:兩會溝通沒問題

海基會董事長田弘茂昨(5)日透露,近期海基會副秘書長和大陸海協會副秘有進行電話聯繫,「都很友善、溝通還是沒有問題」,但書面聯繫就暫時沒辦法。

據了解,兩岸兩會副秘層級電話聯繫,指的是因前民進黨黨工李明哲案,海基會副秘書長羅懷家曾與海協會副秘多次通電,但通話時間均相當短暫,僅止於事務層級的對話,因陸方希望低調,海基會之前並未對外披露。

對於與國台辦是否有電話聯繫的問題,陸委會主委張小月表示,自去年520後,兩岸官方溝通聯繫管道中斷,她呼籲陸方一定要有建設性溝通對話,才可避免誤解誤判,雙方才能相向而行。

昨天這場台商聯誼活動有近200名大陸台商到場,包括新當選國民黨中常委的前北京台商協會會長謝坤宗及連任國民黨中常委的昆山台協榮譽會長林榮德。不過包括台企聯會長王屏生、前台企聯會長郭山輝、北京、上海、廣州等台協會長都沒有現身。

由於中共19大將屆,加上行政院長賴清德表明自己的台獨主張,多位過去經常向媒體表達意見的資深台商會長昨都低調不願受訪,也沒有台商公開「放砲」。


海基會昨天在高雄舉辦「大陸台商秋節座談聯誼活動」,海基會副董事長柯承亨(左起)、高雄市長陳菊、海基會董事長田弘茂、副總統陳建仁、陸委會主委張小月等人共同舉杯,希望台商能多多投資台灣。

[Home]


2017/10/06 2.1.1. 2017全球最有影響力人物 滴滴出行程維、柳青齊登11 [ 工商時報 吳瑞達]

美國時尚雜誌「浮華世界」,稍早選出2017年最具影響力人物,前3名均為美國企業,依次是亞馬遜、臉書及蘋果的CEO,中國大陸有3家企業4個人物上榜,分別是滴滴出行的CEO程維及總裁柳青(居11名),阿里巴巴董事長馬雲(15名)及騰訊董事長馬化騰(第38名)。

IT之家報導,「浮華世界」雜誌稍早公布2017年新成就Top100的最新榜單,這個榜單評選出當前商業和文化圈最重要的人物,今年的榜單中有4位中國企業家上榜。

排名第1位的是亞馬遜CEO貝佐斯,報導中列舉他的成就,是短暫超過比爾.蓋茲,成為世界首富,以137億美元的價格收購全食超市,使得亞馬遜的股價高漲。此外,還包括50億美元投資興建第2個營運總部等。排名第2位的是Facebook CEO查克伯格,第3名是蘋果CE庫克,第4名為Alphabet CEO佩奇,第5名則是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前5名均來自科技網際網路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大陸的滴滴出行CEO程維和總裁柳青,並列第11名,是大陸企業家中排名最高的,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則排名第15。除了「新成就」,馬雲還入選「浮華世界」的「玩家」領域,並被認為具有著堪比拿破崙的才華。

騰訊董事會主席馬化騰排名第38,成就在於兩年內讓微信支付,在中國大陸重要的行動支付市場比重大幅提高。

「浮華世界」(Vanity Fair)是美國知名的文化、時尚和政治雜誌。浮華世界的「新成就」榜單,每年評選1次,旨在評出當前商業和文化界最重要的100名人士。

最初的浮華世界出版於1913年,1935年後因為全球經濟大蕭條,導致銷量大幅下降而停刊。1981年復刊,目前除美國本土外,還在4個歐洲國家同步發行。該雜誌經常刊出當紅明星的肖像照、寫真和合影,報導內容多為明星私生活。同時其新聞、評論、隨筆等內容也具有一定深度。頗受高收入人群和普通民眾歡迎。

[Home]


2017/10/06 1.1. 吳東進組新能源投資聯盟 [ 工商時報 譚淑珍]

挺政府的新能源政策,新光金控董事長吳東進昨(5)日透露,新光集團將與英業達、東元集團,以及日本第一生命、日本瓦斯等將籌組跨業、跨國際的「投資聯盟」,聯盟資金規模至少新台幣20億元起跳。

吳東進也同時將前中研院長李遠哲、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董事長簡又新等,列入投資新能源時重要的「請益」對象。

在金控方面,新光金控總經理李紀珠進一步指出,包括人壽、銀行、創投與投信,對新能源政策已著手進行進一步投入的研究,她說,即使不限直接投資,融資也是一種方式。

吳東進向來關切全球暖化議題、新光也積極投入節能減碳,然而,會想要組投資聯盟,是因天時、地利、人和俱備;天時,是有政府與金管會政策性鼓勵、獎勵,加上,電動車時代的來臨,吳東進說,新能源,「我們是絕對會去投資!」

地利是,他說,兆豐農場有地700公頃,也因此被英業達集團看中,認為適合用來舖設太陽能板,亦即「種電」;除了兆豐農場有地,新光集團還有大台北瓦斯,可應用汽電共生發電。

吳東進頗為自豪的是,當年921大地震,全台都沒電時,唯一沒停電、還有冷氣可吹的大樓就是大台北瓦斯總部所在的那一棟,現在新光站前大樓、新光位於信義計畫區A12的大樓等,都是透過汽電共生發的電。

而打算結盟的東元集團,他說,也有投入新能源的風力發電,而且,新能源「必需品」之一的「馬達」,是東元集團的主力產品之一。

人和,則是吳東進與東元集團會長黃茂雄兩人相當熟識,又都與日本有很深的淵遠;吳東進同時又與李遠哲、簡又新在全球暖化、永續能源的課題上,在深度的交談中建有一定的公誼私交。

新聞側寫-小蜂鳥看到大商機

蜂鳥,是一種體型小,卻能夠快速拍打翅膀的方式而懸空停住,也是唯一可以向後飛的鳥;也因為飛行本領高,被稱為是「神鳥」。

如此「神鳥」,新光金控董事長吳東進在大陸的市集中發現成為了「科技蜂鳥」!

他在大陸發現的「科技蜂鳥」,是透過兩片小小太陽能板,就能讓蜂鳥造型的假鳥快速旋轉、飛舞,就像真的蜂鳥。

吳東進從這隻蜂鳥身上看到了科技的運用無所不在,也看到了「新能源」的商機,也是無所不在:新能源不是只有發電這個大題目,也可以是生活、很有趣味。

  太陽能板提供動力使鳥能轉動,提供生活上的運用。

[Home]


2017/10/06 2.1. Google新品觀察: GooglePixel 2手機當前重點並非銷量 而是消費者滿意度和用戶體驗 [ 電子時報 陳端武、蕭菁菁、楊步偉]

Pixel手機當前目標並非銷量,而是消費者滿意度和用戶體驗。

外界一直想知道Google對硬體業務有多認真。Google最近收購HTC Pixel手機研發部門,展現硬體業務方面的野心。Google硬體資深副總裁Rick Osterloh受訪時表示,此收購案將從根本上建立Google的實力,好更快擴大業務及強化在手機市場的定位。Osterloh還強調,Pixel 2系列手機的當前目標並非銷售量,而是消費者滿意度和用戶體驗。

根據The Verge報導,Osterloh指出,Google非常熟悉這支團隊。他們打造出首支Android手機G1Nexus One,還高度參與Pixel的工程設計。硬體業務需要很多人來擴展,才能執行大規模計畫,特別是非常複雜的智慧型手機。再者,Google也需要更擴張亞洲業務。

Osterloh並不認為收購摩托羅拉(Motorola),最後賣給聯想的歷史將重演,他表示,這是非常不同的交易。當時Google之所以收購摩托羅拉,主要是看上其智慧型手機專利和智慧產權。但這些專利並未如Google或摩托羅拉認為的那樣有價值,

Osterloh來說,真正問題是,Google根本不知道想用摩托羅拉達成什目標。摩托羅拉除手機外還有很多不同業務。Osterloh表示,此次收購HTC團隊的戰略交易非常不同,Google確切知道需要什麼,想要更深層次的工程能力,而且很熟悉該團隊。

Osterloh表示,Google將專注於在少數市場推出高階產品,所以儘管生態系統可能會與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Android廠商有些重疊,但世上有20億支Android手機,而Google自己的手機業務規模顯然要小的多。

Osterloh仍認為,Pixel是企圖提供基準體驗,並稱之為自Nexus以來一脈相承的主線。但Google從未打算讓Nexus大賣,目前看來Pixel亦為如此。

Osterloh雖希望讓Pixel隨時間推移成為對公司大而有意義的業務,但當前其基準並非銷量,而是消費者滿意度和用戶體驗。至於5年後的計畫,Osterloh表示,希望能在5年內能開始大量銷售Pixel產品。

目前,Google專注於打造高階技術,想銷售擁有最佳相機和OLED螢幕的手機。 Osterloh認為,Pixel手機不僅在品質上具競爭力,在某些指標上也優於競爭產品。

儘管如此,他相信Google的硬體使命是利用Google的核心優勢,將其應用於電腦產品。現在,Google員工常會提到蘋果(Apple)一再闡述的看法,即軟硬體整合是打造優質產品的關鍵。但OsterlohGoogle員工想在其中加入1項新的轉折,軟硬體和人工智慧(AI)的整合。

談到軟硬體整合,首要關鍵為晶片。蘋果自主開發處理器,且能生產晶片,在很多方面技術上領先高通(Qualcomm)可提供給GoogleAndroid廠商的晶片好幾年。

Osterloh表示,Google並未具備硬體優勢。但他強調,處理器的效能成長速度已不如從前,而且其體積越來越小、效率越來越高。所以將重點擺在CPU上並不正確。

Osterloh指出,摩爾定律(Moore''s law)的效能成長曲線已放緩,不再每18~24個月就會倍增。他還指出隨處理器電晶體數量倍增,能獲得更多功耗效率的Dennard Scaling定律已不適用。現在已無法在NB或手機中安裝新晶片,而期望能在相同功耗下運作。

Osterloh還表示,Google將與高通合作來解決其中一些問題,而不會獨自開發晶片。Google的效能策略關鍵是AI。處理器效能成長曲線若進入高原期,Osterloh的計劃是透過整合機器學習和AIGoogle產品有所區別。

Osterloh指出,Google全公司上下都致力於改進AI和機器學習,而這些改進將以有趣的方式來到Google硬體中。由於核心硬體技術正在減緩、改變,過去的規律不再有效,Google認為有能力開發出能解決特定問題的硬體,才能真正推動運算技術繼續進步。

Osterloh認為,這是Google獨有的優勢。隨著Google擴大其在AI和機器學習領域的領先地位,Osterloh已將成果直接放入Google硬體。例如,Google Assistant有時會與Google伺服器通訊,有時則會直接與定製的本機晶片直接整合到硬體中,如Google Clips AI相機。

事實上,Google硬體產品的設計更著重於簡單實用主義,而非華麗設計。Osterloh表示,Google並未試圖使用無邊框或曲面螢幕。Google想要保持簡潔而美觀,想讓人一眼就注意到Google的主要資產:搜尋框。

Google來說,重點似乎總是回到那個搜尋框。Google可能會推出一大批產品,可能新聘幾千名手機工程師,甚至可能認真製造與蘋果、三星、亞馬遜(Amazon)BoseSonos等公司直接競爭的產品。Google正在做這些事,但暫時尚未大規模進行。

Pixelbook貼近消費者需求 料成Google首款普及NB

Google發表第三代Pixelbook筆記型電腦(NB),除了有非常薄的變形平板(2 in1)設計之外,還做了許多更新,有分析認為這次Google似乎真的做出了迎合大眾口味的NB了。

根據Tech Crunch報導,當Pixel NB多年前初登場時,Chrome OS仍處於應用的早期階段,無法與Android應用程式(App)相容,售價卻高達1,299美元,屬於奢華版的機型,當時Google內部的用戶可能比市場還多。

2015Pixel NB第二版本推出,維持良好品質,但價格下降,基本款僅999美元,當時Pixel300美元的Chromebook裝置中仍屬於小眾奢華產品。

先前的兩款裝置基本上都是前衛的參考設計,第三代的Pixelbook定價仍為999美元,Google不再將它當成參考設計,而是鎖定廣泛的消費者市場,準備拿它與現有的NB製造廠正面交鋒。

現在Pixelbook可以執行Android AppGoogle也與Adobe等軟體供應商合作,確保Lightroom和其他軟體可以在Pixelbook運行順暢。

在規格方面,Pixelbook配備至少128GB儲存空間,早期Chromebook擁有16GB,雖然已經足夠,但由於Android App頗佔空間,另一方面Google也希望用戶能夠在Pixelbook儲存影像和串流影片,因而決定加大儲存能力。

顯而易見地,Pixelbook不只是一台耀眼的Google Chrome裝置,Google也期待大家視它是一台完全成熟的裝置,對於多數人而言,Pixelbook或許就是他們所想要的NB

Pixel Pen觸控筆為例,實際操作後可以感受到Google和夥伴Wacom花了許多功夫改善硬體和軟體,它與蘋果(Apple)、微軟(Microsoft)觸控筆不同之處在於,Pixel Pen也可與Assistant協力運作,只要用筆將圖像圈起來,或鍵入內文,Assistant就會提供相關訊息。

不過,Pixelbook機身上或邊緣並無Pixel Pen的容身之地,不像Surface有磁鐵會吸住觸控筆,因此遺失的機率很高。Google對此解釋,Pixelbook不特別設置Pixel Pen放置處,主要是要讓機身儘量輕薄。

另外根據ZDNet報導,Pixelbook與蘋果新版MacBook有許多共同點,都是由英特爾(Intel)第七代Core處理器支援,有類似的螢幕解析度和儲存容量選項(不過Pixelbook128GB起跳,MacBook基本款為256GB),記憶體配置也類似,有10小時的電池電力和鋁合金一體成形的設計,即使是體重也幾乎相同。

兩者也有一些差異。Pixelbook不是先前的高階Pixel做一些升級,而是Google創造出來的一個新產品,它彷彿加值版的Windows筆記型電腦,其中包括觸控螢幕、觸控筆、360度旋轉的支撐軸,讓Pixelbook可以是一台NB或是平板電腦,以及快速充電功能等。

當然,在熟悉Windows加值版NB的人眼中,這些特色都不是新鮮事,但至少這是蘋果缺乏的優點(蘋果雖然也有觸控筆,但僅能與iPad共同使用)

內建英特爾視覺處理器 Google推出AI照相機Google Clips

網搜龍頭Google在收購宏達電(HTC)的硬體部門後,在日前舉行的產品發表會上發布了人工智慧(AI)照相機Google Clips,顯示該公司進軍硬體的雄心。據了解,要價249美元的新款AI相機,電池續航力達可3小時,並可自動幫使用者捕捉精心時刻。

Tech Crunch網站報導,Google主管受訪時Juston Payne強調,Google Clips並不是Pixel手機的週邊產品,而是一款可單獨運作的相機。新款相機可與電腦或手機配對。此外,內建AI技術的Google Clips可以自動擷取之前錄下的最佳畫面,並讓使用者控制拍照瞬間。

有別於需與雲端連接的智慧音響Google HomeGoogle Clips是可獨立運作的裝置。Google Clips可以拍攝使用者與子女在客廳玩耍的溫馨時刻,並且透過先行訓練好的機器學習演算法,自動選擇最優質的相片。

這也表示不管消費者使用iOS或是Android行動裝置,Google Clips都可以獨立運作。不過,使用者仍需要下載行動應用程式(App),以透過自己的行動裝置瀏覽並分享Google Clips拍下來的照片。此外,Google Clips的簡約風也反映在只有1個按鈕且直接明瞭的設計。

就硬體規格而言,Google和半導體巨擘英特爾(Intel)合作,讓Google Clips內建英特爾(Intel)Movidius Myriad X低功耗視覺處理器(vision processing unitVPU)。此外,Google Clips使用130度廣角鏡頭(f/2.4),並支援自動對焦,亦可透過USB Type-C連接埠充電。

Payne進一步表示,Google非常關心消費者隱私以及隱私控制,而這也是Google Clips的設計中最困難的部分。因為一直到最近,AI業者至少需要將照片輸入桌上型電腦或是伺服器,以訓練能夠出色處理影像的「卷積神經網路」(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運作後,進行語意分析(semantic analysis)分析必且過濾掉不合格的影像。

由於每種AI模式都需要被訓練,因此Google和影音編輯合作以訓練照相模型。Payne解釋,目前沒有一流的機器學習模型可以辨認嬰兒在地上爬行的影片,因此Google蒐集了很多影片,並且僱用影音編輯檢視這些內容,並評等出自己喜歡的影片。之後負責標示的工作人員(labeler)再過濾他們喜歡的影片,讓Google使用者能影片訓練Google Clips的模型。隨著時間的推移,AI模型會漸漸學到使用者在意的人物和有興趣的影像。

儘管Google Clips是創新的發明,不過該產品仍有缺點。目前Google Clips善於尋找居家人物和寵物(只限於貓和狗)的影像,因此Google Clips並不適合帶去度假拍攝。展望未來,Google期待進一步發展其機器學習模型,並進一步支援更多應用。不過就目前而言,Google Clips可能最適合用家有學步兒的年輕家庭中。Payne也坦言,以特定目標起步的Google Clips還不了解全世界。

GooglePixel Buds無線耳機 將與AirPods正面對決

Google4日的發表會上發布無線耳機 Pixel Buds,希望消費者選購Pixel手機時把Pixel Buds當成首要的配件,似乎有意與AirPods一較高下。

根據the Verge報導,Pixel Buds有若干地方師法蘋果(Apple)AirPods,耳機與手機配對的方式新穎而方便,被安裝在小巧的電池和當中,使用觸控來控制,而且與數位助理互相配合。即使是價格也相同,定價159美元,都是在11月上市。

Pixel Buds是繞頸式耳機(neckbuds),有一條布製的連結線掛在左右兩耳之間,並未真正擺脫繩索的糾纏,而且缺乏AirPods一些技術特色,像是置於耳內時有自動偵查功能等。但Pixel Buds可說是Google新興價值的呈現,在硬體方面,Google講求務實和儘量貼近自己的核心技術。

繞頸式耳機雖然遜了一些,但確實很方便,而且Pixel Buds比傳統的繞頸式耳機改良許多,中間的布線更短、更有彈性,由於材質是布,戴起來更輕。Pixel Buds沒有電池凸塊或實體控制盒,所有的東西直接整合進耳機當中。

由於Pixel Buds布線的關係,使用者戴耳機的方式也會相對獨特。Pixel Buds不是深入耳內的耳機,完全不會接觸耳道,而是置於外耳,而且是透過布線固定,使用者將線的長短調整到適合兩耳距離,然後把耳機放進耳中即可。

Google的用意是不希望用戶的耳朵被完全塞住,而是蓋在其上,對於不想在使用耳機時完全與世界隔絕者,這是很理想的設計,但對於偏好高級音響的人而言,這可能是美中不足的一點。

放置Pixel Buds的小盒子也是充電器,耳機一次充電延續5個小時,小盒子可以提供4次的電力補充。盒子內一對放耳機的凹槽,也就是充電的地方。

耳機操作方式很簡單,只要將它們放在Pixel手機旁邊,手機會彈出一個通知顯示Pixel Buds和電池電力,輕按通知即可配對。

用戶透過右邊耳機感應手勢來控制耳機,輕敲可播放或暫停,往前滑是提高音量,反之則是降低,Google曾經試圖以上下滑動來控制,但發現耳機有時會跳出來。如果聽到有訊息通知,輕敲耳機兩下即可收聽。不過,耳機並無跳過曲子的指令,也無法客製控制指令。Google表示,未來軟體更新可能會新增類似的新功能,雖然無法給出承諾,但Google正探索各種選項。

Pixel Buds最引人注目的特點是連結Google Assistant,用戶只要用手指按壓右邊耳機就可開始對談,Pixel Buds將聲音立刻傳送到耳機,把手指移開後,Assistant就會開始對答。

Pixel Buds另一個特色是連結Google翻譯軟體,Google翻譯軟體可翻譯40個不同的語言。例如,按住耳機詢問要翻譯的句子,鬆開手指翻譯會說出和顯示翻譯結果。

專家指出,雖然設計務實且方便,但Pixel Buds可能難以大量銷售,更遑論與AirPods競爭,雖然Pixel Buds可搭配任何手機,但主要是與Pixel手機共同使用,不管是耳機或Pixel手機的銷售量恐怕都會遠遠落後iPhone


Google
第三代筆記型電腦Pixelbook做了許多改良,被視為是一台真正的大眾產品。

Google
推出的AI照相機Google Clips可以在自動捕捉家庭生活的精心時刻,並拍下令人回味的照片和影片。

Google
推無線耳機Pixel Buds,似乎是衝著蘋果(Apple)AirPods而來。

[Home]


2017/10/06 2.2. 谷歌新品 衝著蘋果亞馬遜 [ 工商時報 陳穎芃、吳筱雯]

谷歌周三發表一系列硬體裝置,除了新一代Pixel智慧型手機及Google Home居家裝置之外,還包括無線耳機、新款Chromebook筆電及穿戴式相機,產品陣容是去年發表會的兩倍,全力瞄準蘋果、亞馬遜。

谷歌硬體部門主管歐斯特羅(Rick Osterloh)周三表示:「老實說,如今每年推陳出新的難度越來越高,因為消費者要的不再只有硬體規格升級,這也是為何我們決定採取不同策略。下波創新重點會放在人工智慧及軟、硬體整合。」

谷歌周三發表的新一代Pixel智慧型手機就是實例,無論是650美元的Pixel 2850美元的大尺寸Pixel 2 XL,都能讓使用者捏一下手機啟動人工智慧助理。

儘管新一代Pixel沒有耳機插槽,但谷歌周三發表的160美元無線耳機Pixel Buds能和手機完美搭配,還能連線谷歌翻譯軟體,讓使用者在收聽外語內容時,直接從耳機聽到翻譯後的母語內容。

去年第一代Pixel上市時曾因上游供應短缺而影響銷售,因此谷歌這回投入更多心力鞏固供應鏈,但新一代Pixel在美國只有威瑞森一家電信公司合作,仍令外界擔心通路不夠。

研究機構IDC統計,今年第2季谷歌在美國智慧型手機市場僅有1%市占,反觀蘋果及三星各有32%。

谷歌在智慧型手機市場挑戰蘋果及三星之餘,也企圖在智慧居家裝置市場挑戰亞馬遜。周三發表的新一代居家裝置包括400美元的Google Home Max,以及50美元的Google Home Mini,前者擺明與350美元的亞馬遜HomePod較勁。

谷歌周三另發表Chromebook筆電系列新產品Pixel Chromebook,售價1,000美元。Pixel Chromebook兼具筆電及平板電腦功能,同樣內建人工智慧助理,並搭配100美元的觸控筆。

周三另一大亮點則是名叫Google Clips的穿戴式相機。這台相機號稱能透過鏡頭掃描人臉,只要經過人臉辨識發現親友面孔,就會自動拍照或攝影,方便一般家庭出遊時捕捉兒女影像。

谷歌想靠AI超車

Google周三發表新款Chrome筆電Pixelbook、手機Pixel 2系列、家用智慧語音助理等多款新品,與蘋果、亞馬遜、微軟的明星產品打對台。Google並不斷強調AI與機器學習大幅提升新品的效能與體驗,不過是否真的這麼美好,仍要等產品上市之後才知道。

Google新產品,幾乎都瞄準對手明星商品,如衝著微軟Surface系列而來的Pixelbook,以iPhone為假想敵的Pixel 2系列,甚至連蘋果毀譽參半的藍牙耳機AirPods,也不甘示弱的推出Pixel Buds

從周三發表會來看,Google顯然認為跨平台與AI、機器學習,將是在同質性高的市場中勝出的關鍵。

比方說,Pixel 2系列才有的獨家功能Lens,能夠從拍下的照片中辨認、擷取電話號碼、電郵並直接撥打電話或寄送電郵,也能從照片中辨認地景並順便導航,這都是靠Google的資料庫與AI才能達成。Pixel 2系列是下半年高階機種中少見的單鏡頭,但靠著AI與機器學習判斷景深,同樣能拍攝淺景深人像照。

[Home]


2017/10/06 3.1.1. Google六新品 強打AI優先 [ 經濟日報 葉亭均、劉忠勇、何佩儒、陳昱翔、湯淑君]

Google 4日發表二代Pixel智慧手機與智慧音箱等多項新產品,不僅展現強攻硬體的決心,更強調各裝置都著重人工智慧(AI)軟體,顯示Google硬體策略的核心是維持利潤豐厚的網路服務、「AI優先」,以對抗同業的競爭威脅。

新款Pixel 2和大尺寸的Pixel 2 XLGoogle上月宣布以11億美元併購宏達電Pixel代工部門後,首度發表的智慧手機,分別搭載5吋與6OLED螢幕,採鋁金屬邊框,不像蘋果或三星最新旗艦機強調無邊框設計。售價從649美元與849美元起跳,本月19日上市。

GoogleAndroid行動平台是市場霸主,但這兩年才開始自行設計手機,因此在關鍵硬體零組件外包、行銷和支援服務等領域仍遠落後於蘋果和三星。Google去年推出由宏達電代工的首代Pixel廣獲好評,卻出現供應不足問題,只能看著對手繼續蠶食市場。

Pixel 2系列手機沒有傳統耳機插孔,但Google推出159美元起的無線耳機Google Pixel Buds,特色是支援40種語言即時翻譯。

另一亮點則是兩款智慧音箱,提供語音助理與音樂串流服務,包括49美元的Home Mini,挑戰亞馬遜大受歡迎的Echo Dot,以及較大尺寸、售價399美元的Home Max,主打有兩具4.5吋重低音揚聲器,能提供更具威力的音效,擺明在高端市場迎戰蘋果即將上市的HomePod

Google還推出能偵測臉部的Google Clips輕巧相機、新版Daydream View虛擬實境頭戴裝置,及「以AI為核心」、首款內建Google Assistant語音助理的平板筆電Google Pixelbook,搭載12.3吋觸控螢幕,售價999美元,希望挑戰蘋果MacBook與大尺寸iPad Pro

Forrester分析師哈森說,Google如今的主要挑戰,是讓消費者能在市面上買到手機。這代表得掌握供應鏈、與電信商和其他通路合作、培訓經銷商、投資行銷,這都不容易。

Google手機雙A革命 帶旺台廠

Google在美國時間4日發表的Pixel 2系列手機將有利宏達電等供應鏈;再者不管是Pixel 2或無線耳機Pixel Buds都強調人工智慧(AI),Pixel 2系列也與i8系列一樣,加入AR功能,在蘋果、Google帶領下,雙AAIAR)風潮確立,帶動相關概念股台積電、鈺創、美律。

此次也是Google宣布買進宏達電2,000Pixel手機研發團隊後首次新品發表,其中Pixel 2由宏達電代工,Pixel 2 XLLG代工。

Pixel 2系列分為5吋螢幕的Pixel 2以及6吋螢幕的 Pixel 2 XL,內建S835處理器,由於Pixel 2與宏達電合作,因此宏達電HTC U11 的擠壓操控功能加入Pixel 2 系列,名稱為「Active Edge」,可用來呼叫 Google Assistant 語音助理。

Google智慧相機犀利 嚇到GoPro

Google計劃推出一款有人工智慧(AI)技術加持的相機,嚇得運動相機製造商GoPro股價連兩天暴跌。

這款智慧相機稱為「Clips」,將是Google推出的第一款獨立式相機。Google表示,Clips「不久後」就會上市,特色是運用機器學習技術,會學習辨認熟悉的臉龐,且一偵測到明顯的動作便自動拍攝,可能機動捕捉到稍縱即逝的精彩鏡頭,例如孩子開口大笑或狗狗悄悄入鏡的瞬間畫面。

GoPro股價4日收盤下挫6.3%5日早盤續挫4%9.97美元。Google新相機配備傳統的快門鈕,使用者也可把相機夾在其他物體上,以便自動拍攝「穩定、清晰的連拍照」,鏡頭可預先對準想拍攝的人物。

[Home]


2017/10/06 3.1.2. 亞馬遜搶MBA 華爾街緊張 [ 經濟日報 黃智勤]

美國電商巨頭亞馬遜已經顛覆從書本銷售到雜貨零售等市場,現在正積極進攻另一大領域:頂尖商學院獵才市場,連傳統金融業巨頭也感到威脅,開始調整徵才策略。

根據調查,亞馬遜現在已是卡內基梅隆大學、杜克大學與柏克萊加州大學等名校商學院畢業生的最大雇主,也是麻省理工學院(MIT)等多所名校的企管碩士(MBA)一年級生最熱門的暑期實習地點。亞馬遜去年從芝加哥布斯商學院招募的實習生人數已經超越班恩資本與麥肯錫。

亞馬遜大學計畫部主任巴克指出,去年聘用了超過1,000MBA,這個數字與亞馬遜明年打算雇用的5萬名軟體工程師相比或許只是九牛一毛,但亞馬遜擴大招募商管人才的舉動,也讓校園徵才更加熱烈,並讓其他雇主開始感到緊張。

獵才大戰甚至在學校開課前就開始上演。亞馬遜去年6月在西雅圖舉辦了一場招募會,吸引650位準MBA學生與MBA畢業生共襄盛舉,有些人離開時,手上已經多了一張2018暑期的實習合約。

過去少用商科生的科技公司近年來擴大招募商管人才。業內人士指出,商院畢業生瞭解亞馬遜以客為尊的宗旨,通常願意承擔風險,也有優秀的分析能力。根據求職資訊網站Glassdoor,許多進入亞馬遜的商院畢業生之後升任資深專案經理,年薪多達12萬到16萬美元。

連身為MBA人才最大雇主的華爾街金融公司,也開始感受到亞馬遜的威脅,紛紛開始採取因應對策。華頓商學院職涯辦公室負責人馬可斯指出,校方必須細心管理校園徵才時程,以免雇主間產生緊張氣氛。有趣的是,許多大銀行和顧問公司都想知道亞馬遜徵才活動的時間,以便調整日期、避免撞期。

[Home]


2017/10/06 3.1.3. Google新品發表會不離AI優先 整合軟硬體及AI欲與蘋果別苗頭 [ 電子時報 梁燕蕙]

Google硬體資深副總裁Rick Osterloh認為,該公司將其在AI的優勢實力展現在產品設計哲學的重心上,可以說AI正驅動著Google的產品裝置設計哲學。

蘋果(Apple)秋季新品發表會之後的3個禮拜,Google也在美國時間104日於舊金山一口氣發表了2款全新Pixel智慧型手機、大尺寸與小尺寸2種新款Google Home智慧音響、1款內建Chrome軟體的筆記型電腦Pixelbook、全新VR頭盔、迷你相機Google Clips以及新款無線耳機Pixel Buds等,其硬體新品之琳瑯滿目及豐富度,迥異於以往的Google秋季新品發表會,在此同時,Google此番新品發表會的呈現也與蘋果硬體新品發表會的展現方式截然不同。

對於熟悉蘋果硬體發表會的讀者來說,講台上的蘋果高層在介紹新品時,總是不忘細數著每一個蘋果硬體新品裡內建關鍵零組件的規格,尤其是包括處理器時脈速度、螢幕解析度等蘋果屢屢以為傲的創新精神,當然,對於身為蘋果供應鏈的台灣業者聽在耳朵裡,無不浮現心有戚戚焉的熟悉感。

然而,以此番Google新品發表會來看,Google基本上並沒有花太多時間在介紹產品規格上,反而是將焦點放在了人工智慧(AI)上,Google執行長Sundar Pichai在一開場的10分鐘談話中,光是在解釋AI如何幫助Google MapsGoogle Translate逐日精進的過程中,就提到了不下10餘次的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一詞,才終於把Google硬體資深副總裁Rick Osterloh、也是這次Google硬體新品發表會的負責人給介紹出場,如此滔滔不絕談論機器學習與AI等議題,可不是大眾一般熟悉的產品發表會呈現。

Pichai強調,做為一家強調AI優先的企業,Google如今佔據著一個獨特的時間點,可以透過整合AI、硬體及軟體來開發新產品;Osterloh也呼應Pichai的談話,他認為Google的產品之所以有別於其他競爭對手的地方在於,Google將其在AI的優勢實力展現在產品設計哲學的重心上,可以說AI正驅動著Google的產品裝置設計哲學。

而在104日的發表會上,Google也一一展示了這一次發表的每一項新品其實已經接受過AI的改造與洗禮。舉例來說,Pixel 2智慧型手機上的影像識別應用程式Google Lens,只要將相機鏡頭指向電影海報或是廣告上,就可以幫助手機用戶找到相關的資訊;至於最新的智慧音響Google Home也同樣透過AI,按照所在房間的布局規畫來調整其音響效果;至於最新的無線耳機Pixel Buds更可以支援不同語言的即時翻譯服務,可即時翻譯多達40國語言,與蘋果AirPods較量的意味濃厚,而整合Google翻譯的優勢下,GoogleAI優勢展露無遺。

與此相較,在蘋果日前秋季新品發表會上,或許間有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等數度提及,但AI這個詞彙卻未曾被強調,更別說是AI優先了。誠然,這或許也與AI這個詞彙多少令人聯想起不少負面觀感所致,強調用戶個人隱私的蘋果,恐怕也不願以AI的負面形象來影響品牌聲譽,儘管蘋果最新iPhone X內建的A11 Bionic處理器搭載的neural engines神經引擎AI晶片,業已專屬處理指定的機器學習人臉識別等AI運算任務,即使蘋果高舉AI大旗打起宣傳攻勢,恐怕連Google也要暫時後退以待,畢竟,即使連這一次發表會最新的Pixel 2以及Pixel 2 XL還是援引Google雲端的AI優勢,還未能在邊緣運算的趨勢下,在手機端壓過iPhone XAI晶片進程。

值得注意的是,Google高層注意到的趨勢與現象並沒有錯,如今想要找出新的硬體方面的突破,例如更大或更好的螢幕面板等零組件,恐怕是愈來愈困難了,因此他們認為未來更明顯的突破將會來自於AI軟體上的改善,畢竟,這個領域發展的腳步遠比硬體的零組件來得快得多。

Osterloh指出,下一次的大跳躍將會發生在AI、軟體和硬體這三者交集的十字路口,一切都將會從內而外開始,重新開始想像硬體究竟是什麼,而這其間,AI將會是一大助力。觀諸9~10月蘋果與Google這兩大科技巨擘的新品發表會,誠然,AI已然成為不可或缺、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

[Home]


2017/10/06 3.1.4. 語音助理齊聚南韓 戰力大盤點 [ 電子時報 林怡伶]

隨著Google Assistant韓文版9月正式啟用,南韓儼然成為語音助理競爭最激烈的地區,目前支援韓文的語音助理,除了國際大廠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Bixby、蘋果(Apple)SiriGoogle Assistant外,還有南韓本土業者Naver和日本子公司Line共同研發的Clova

在一些新技術中,語音辨識技術已是眾家業者必攻之地,業者著眼的不外乎如智慧音響帶動的新商業模式、未來智慧家庭市場商機,或甚至是連結整個生活圈的語音介面主導權。如亞馬遜(Amazon)Echo問世掀起智慧音響旋風,家電大廠三星與樂金電子(LG Electronics)開始推出搭載AI與物聯網技術的智慧家電,而韓國電信(KT)也展示過利用智慧音響GiGA Genie遠距發動現代汽車電動車Ioniq的技術。

比較這4家業者戰力優劣,首先可以分成有手機載體的三星、蘋果、Google,以及無手機載體的Naver,如Bixby可以提供設定鬧鐘、打電話、傳送簡訊、查詢行事曆、開啟應用程式等手機功能,而Clova雖然可以連結手機操作部分功能,但限制較多。

第二種則可以分成有入口網站的GoogleNaver,以及沒有的三星、蘋果,GoogleNaver以經營多年搜尋引擎累積的龐大數據庫做為後盾,對於用戶的提問能提供直接且正確率更高的回饋,相較之下,Siri部分仍須連結Google搜尋引擎、而Bixby則是連結NaverGoogle等,成為蘋果與三星的最大弱點。

此外,GoogleNaver作為入口網站,可把既有的信箱、地圖、音樂、翻譯等多項服務連結語音助理,豐富且貼近日常生活的服務對用戶而言實用性較高,有助提升用戶黏著度,而一些比較特別的服務如餐廳推薦,除了地圖資訊外,還須取得在地化數據,如部落格、電視美食節目等做為資料庫,像Naver就連結旗下Plans平台,因此本土業者在這個部分擁有絕對優勢。

另一方面,由於語音技術中的自然語言處理和機器學習技術尚處於發展初期階段,越多使用者、使用次數越多,則更能提升技術成熟度,因此越早推出的業者越有利。Clova前身Amica早於201610月就開始提供服務,而Bixby要到20173月才上線,比較下來,Clova在使用體驗表現上略勝一籌,而Google Assistant雖然較晚推出,但Google具備數據庫與連動服務的優勢,有希望在短期間內茁壯為有力的對手。此外,三星還決定將Bixby導入智慧家電與物聯網裝置,樂金日前也宣布家電與Google智慧音響Google HomeNaver智慧音響Wave連動,剩下Siri還只存於蘋果自家裝置且缺乏聯盟策略,不僅用戶接觸管道少、連動服務也少,恐不易受用戶青睞。

值得注意的是,另一軟體強者Kakao也蠢蠢欲動,10月底智慧音響Kakao mini上市後,南韓語音辨識技術的競爭預料會更加火熱,Kakao不僅旗下擁有入口網站Daum,多年力推的O2O事業以及即時通訊、叫車、音樂網站、導航等貼近生活的服務,都是Kakao未來可以連動的服務,從數據庫與服務完整度來看,將來或許只有Naver能與之抗衡。

[Home]


2017/10/06 3.2.1. Tesco:語音技術將顛覆消費行為與購物模式 [ 電子時報 殷家瑋]

Tesco研究顯示,語音技術能影響消費者在商店中的購物行為與決定。

英國最大零售業者Tesco公司旗下研發實驗室「Tesco Labs」的研究顯示,語音對於人們每週一次的購物,擁有一種特別的影響力,能夠影響或引導消費者在商店中的購物行為與決定。

Retailweek網站報導,近日,Tesco Labs主管Paul Wilkinson在零售業雜誌《Retail Week》活動上表示,雜貨零售業者未來有很大的機會可在商店內部署語音搜尋技術,以便消費者能夠更快速的找到其購物清單上的待購商品。

Tesco Labs表示,聲控設備可與零售商店的購物推車,或是商店的專屬App語音助理進行連線。該公司亦強調,零售業絕對有能力運用此技術在其實體商店中,用以幫助促進店面的銷售業務。然而,語音技術並非是這場改變的盡頭,反而可能是一場零售業巨大革命的開端。

消費者並不須要在星期日晚上進行一週一次的大採買,而是可以不斷的將其欲購買的商品項目,逐一添加至個人手機中,並且也能在想起任何待購商品的時刻,隨時加以記錄下來。而語音功能則將有助於增進這種購物習慣與模式。

研究指出,語音和智慧居家裝置一旦能與自動補貨機制進行整合,將會衝擊和改變購物者對於家庭日常生活用品的購物行為。屆時,整個智慧房屋都能針對日常用品這類例行性、較不具趣味性的購物活動,為消費者進行代勞,這對於品牌企業、品牌忠誠度和品牌使用習慣等舊有的購物模式,都將帶來許多意想不到的影響。

事時上,這就類似於亞馬遜的一鍵購買「Dash button」,但不同的是,這在未來可能將成為一種過時的作法,因為消費者連唯一的按鍵都不再須要,而是系統會自動為購物者進行採買。

這也是為何Tesco僱用25名員工並成立食品雜貨領域實驗部門的原因,目的就是為了要了解人們目前進行購物的模式,以及未來的消費者可能會擁有的購物方式有哪些。

透過TescoIFTT(If This Then That)平台,意即一種可根據自動化指令為用戶進行線上自動選購的技術,Tesco Labs看見了語音技術在未來的發展性。該公司表示,目前被該平台用來測試此項功能的那些商品,未來也可能會成為網站或App的主打特點之一。

[Home]


2017/10/06 3.2.1.1. 追趕醫療級量測數據 電子大廠挑戰才剛開始 [ 電子時報 莊衍松]

因為資料錯誤所引發的治療失誤,將造成病人健康狀態的損害,因此設備研發製造商務必要避免。

政府掌握全球最完整的健保資料庫但並未開放給民間廠商做創新加值。台灣高層官員表示,基層公務人員基於自我保護不配合是主要的障礙,未來一定要有「專法」,讓開放資料有法律依據,台灣才有可能將資料交給機器學習,進一步做出人工智慧(AI)的創新應用。

科技部高層官員表示,目前健保資料庫學者做研究可以申請使用,但並沒有開放給廠商加值利用。這等於業界完全無法利用政府、健保局的資料做創新與智慧醫療。高層官員表示,政府公務人員依法行政,如果沒有法律依據,上層官員施壓也沒用。因為基層公務員知道部長、次長沒多久就換人,但基層公務員卻幹一輩子,他們不願承擔任何法律風險,這是健保資料無法開放給廠商使用的主因。

官員表示,Apple Watch、智慧手環等穿戴式3C產品所偵測到的任何生理訊號,目前都沒有辦法做為醫療診斷的參考。主要是穿戴式裝置所測得的數據與醫療級器材測得的數據仍有顯著的差異。任何些微的差距都會影響病人治療過程用藥的劑量,因此任何國家的衛生主管機關都非常謹慎。如果是因為資料錯誤所引發的治療失誤,造成病人健康狀態的損害,相關的法律與賠償責任又該如何歸責,也是必須考慮的問題。

據科技部提供的資料,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已開始找廠商談,了解包括Apple Watch測得的資料的可靠性,以及是否符合醫療儀器等級的品質。如果廠商能夠達到醫療儀器標準的生理訊號蒐集,未來才有可能讓這些資料供醫生診斷所用,而這其中必須有嚴格的查驗制度與明確的核准文號。

科技部認為,台灣有許多醫療儀器研發團隊和廠商,未來可以和台灣電子業合作,尤其是許多蘋果供應鏈的廠商,若要使Apple Watch符合各國衛生主管機關的標準,也必須做相關的準備工作,包括儀器的查驗登記都要符合各國的法律規定。

事實上,除了穿戴式裝置,台灣醫療科技也正積極朝多元發展。例如醫百科技自創植牙導航系統,以4D同步影像追蹤,輔助醫師在植牙手術中即時監控鑽頭位置,避開病患植牙區的神經、鼻竇及了解骨質分布,提高手術安全。此外該技術也進入臨床應用,成功跨入腦科顱顏手術,透過CT/MRI影像精確定位出神經、血管結構及病灶,減少不必要的組織傷害。

此外,鐳鼎科技結合國內外臨床及雷射技術,經過多年研發計畫的努力成果,近期已順利取得台灣查驗登記及CE認證,可以在低溫度傷害及組織破壞的情況下進行消毒,降低感染率,低噪音與震動的優勢,更適合於兒童牙科,並將以自有品牌行銷亞太歐美地區。

至於自建鈦合金鍛造廠聯合骨科為目前亞洲唯一一家生產上、中、下游骨材的人工關節廠商,2017年除了併入台灣脊柱醫材廠切入脊椎植入物產品開發,也將規劃3D列印醫材拓展,從研發設計、生產製造到行銷與客戶服務均以台灣為基地。

官員表示,台灣的工程人才和醫療人才合作可以產生很大的效益。因為臨床醫療會遇到許多困難的狀況,醫生和工程師的協助下,可以用各種科技解決治療、手術的難題,一旦通過衛生主管機關的核准,新的醫療材料、儀器的發明,可以推廣全球使用,減輕病患的痛苦,降低醫生的工作負荷。

[Home]


2017/10/06 3.2.1.2. 智慧音響成風潮 預見行動智慧耳機商機 [ 電子時報 賴至巧]

全球智慧語音服務的競爭激烈,正由三大科技巨頭亞馬遜的AlexaGoogleGoogle Assistant、蘋果的Siri捉對廝殺。原來專攻助聽器演算法市場的元鼎音訊(UnlimiterHear)趕搭這股風潮,推出聽力與音訊軟硬體整合的解決方案,只要在耳機上按下按鍵,即可觸發各家雲端語音服務平台,讓傳統耳機變身行動智慧語音助理。

2016年行動裝置搜尋有20%是語音輸入,正確率已達95%。市場調研機構IHS Markit甚至預測,到2017年底應該會有超過40億消費型裝置使用某種形式的語音助理。元鼎音訊董事長楊國屏認為,在萬物聯網時代,對話式語音的交換對於人與設備間的大規模合作不可或缺。

元鼎這一年來專注研發聽戴式裝置(Hearable),其中一項解決方案正是讓使用者能直接由藍牙裝置一鍵與大廠語音助理服務連結,目前支援亞馬遜、Google及蘋果,未來將會支援百度、科大訊飛等,同時與第三方開發商建置的數萬種技能(skill)與服務互動。楊國屏進一步分析,各家語音助理服務專注於不同領域,Google強項在搜尋,微軟是結合排程,亞馬遜因為可以連結購物等生活化應用,目前最被看好。

亞馬遜近日才發表的多款智慧家庭中心裝置,同樣由語音助理Alexa負責啟動,這波熱潮可望帶旺台灣產應鏈。有一百多項音訊專利的元鼎本身針對智慧語音耳機也有多項專利。他們積極與國際晶片廠合作,事實上已有8家廠商展示過他們的產品且進入新產品導入程序。楊國屏認為,藍牙耳機近20年的歷史,主要功能是聽音樂和接聽電話,配合智慧語音風潮,未來智慧藍牙耳機搭配App和外界互動,將成為藍牙耳機新標準。

元鼎指出,台灣各廠專注於硬體,多數集中開發智慧音響,元鼎音訊在1年前就選定專注在智慧耳機、智慧喇叭等各種聽載式、可攜式等藍牙市場,積極開發與導入智慧語音助理的應用。以EarCommand在智慧音響與智慧藍牙耳機應用為例,二者在技術上即有數項差異,智慧音響上使用的是Wi-Fi、遠場語音辨識,可以不需要App,屬於封閉型平台;智慧藍牙耳機選用藍牙、按鍵觸發,需要App及配合不同手機硬體或韌體調試,屬於近場語音辨識,是完全的開放性平台。

元鼎的「tap to talk」解決方案只要按一鍵就能觸發雲端語音助理,免呼叫喚醒詞(wake word);楊國屏表示,喚醒詞比較耗電,因為必須隨時偵測外在環境,且比較容易產生辨識上的錯誤,tap則不然,目前市場趨勢也都朝tap走。而用戶也可快速選定、切換各主流商業雲端語音助理,螢幕在黑屏(screen lock)的狀況下也同樣可一鍵喚醒,用戶無需取出置放於口袋或皮包中的手機,就可以直送語音至雲端語音助理,讓語音服務不漏接。

同時還研發出一種獨家的聲學演算法模擬系統,針對藍牙耳機在不同情況下的音訊輸入,模擬上萬種不同聲音環境狀況,並建立聲音模型,協助改善語音回應的速度。內部驗證比一般iOS Alexa App,從問話到回應的時間要快25%以上。

未來元鼎會集中將聽力演算法及MFA (毫秒移頻技術) 應用於EarCommand上,例如當Alexa智慧語音助理從雲端回應服務時,可以將高頻氣音移頻,讓聽損者聽得更清楚;另外還將強化人工智慧聲學模擬系統,改善與Alexa語音助理相關連結的效能,即便低聲或氣音講話都可傳達。

[Home]


2017/10/06 3.2.2.1. 蘋果甜了 大立光營收飆高 [ 經濟日報 劉芳妙、簡威瑟、何佩儒]

股王大立光昨(5)日公布9月營收54.42億元,是今年來新高,月增8%。大立光樂觀預期,10月營收將比9月好。

美系外資券商分析師表示,大立光9月的營收成績單,等於宣告蘋果新機拉貨加溫,加上蘋果iPhone X可望熱銷,至年底前,大立光逐月的營收將激起市場高度熱情。

大立光昨天股價盤中走高,一度收復月線,終場收5,590元,上漲45元,外資法人連五日賣超135張,但賣超力道逐漸降低,昨天賣超14張,累計外資持股比重仍高達52.5%

市場預期,在新廠加入營運行列,加上蘋果頂級旗艦規格iPhone X拉貨動能推升,大立光10月營收將挑戰歷史新高。依照大立光9月出貨結構,千萬畫素鏡頭占比拉高至70%~80%,優於前一個月60%~70%,符合蘋果新機拉貨趨勢,800萬畫素占比10%~20%

大立光是蘋果iPhone鏡頭主力供應商,受惠iPhone 8X鋪貨潮點火,9月營收較去年同期增10%13季營收逐月走高,單季營收149.18億元,季增32%,年增4%,累計今年前三季營收370.39億元,年增14%

大立光將於下周四(12日)召開法說會,由執行長林恩平親自主持,釋出最新營運展望,大立光斥資逾200億元的新廠,目前已陸續引進設備試量產,新廠效益將於10月過後發酵,大立光本月營收有機會突破20151057.7億元新高,改寫新猷。

儘管iPhone 8推出上市後,市場雜音不少,市場寄望iPhone X的需求引爆,推升iPhone本季銷售衝高,分析師認為,蘋果供應鏈目前產出狀況主要關鍵仍在iPhone X量產進度落後,而非需求減少,在遞延效應下,預期10月到明年1月間,蘋果供應鏈營收將明顯成長。

外資解讀,國際機構法人客戶自蘋果新機發表會後,就以iPhone 8系列缺乏新意、iPhone X延遲銷售等因素,對相關供應鏈的持股部位進行調節,大立光股價一度大幅回檔約15%,但「這只是漲多獲利了結的藉口」。

蘋果下月法說 iPhone X產量聚焦

蘋果官網公布,將於美國時間112日(台灣時間113日凌晨)進行電話法說及公布財報,由於iPhone X將在113日開賣,iPhone X的備貨與量產進度,將是法人關注焦點。

蘋果iPhone 8iPhone 8 plus922日開賣,由於果粉期待具有全螢幕及無實體Home鍵,變革更大的iPhone X,使得iPhone 8系列開賣後的熱銷程度不如預期;另一方面,有關iPhone X的良率遲遲無法提升,能否順利在113日開賣則出現雜音。近來有美國網站指出,由於良率太低,首批100 萬支 iPhone X 可能要到 12 月才能正式出貨,不過蘋果目前並未改變iPhone X1027日預購,113日開賣的原訂計畫。

也因此在蘋果11月的法說會上,有關iPhone 8系列的銷售情形、iPhone X的預購成績?能否如期開賣?供貨何時才能供需平衡,將是法人最關切的議題。

稍早分析師預測,因臉部辨識技術導致True Depth Camera生產難大度為提升,預期良率爬升要到明年才能改善,預期今年iPhone出貨約2.1億至2.2億支,明年可望成長至2.55億支。

iPhone X預購倒數 大立光Q4超旺

蘋果頂級旗艦機iPhone X將於10月底開放預購,本季進入拉貨高峰期,在新廠效益發揮下,大立光本季營收、毛利率、獲利將同步衝歷史新高。

大立光10月營收攻頂將是第一個引爆點。不同於201510月營收57.7億元歷史新高的結構,當年營收是包含搭載音圈馬達(VCM),換言之,當時的營收因VCM灌水膨帳,卻壓抑毛利率,現在大立光是百分百出貨鏡片,毛利率更好,出貨鏡片數更不可同日而語。

蘋果每一代iPhone新機亮相,都會吸引非蘋陣營跟進。iPhone 7後置鏡頭搭載雙鏡頭之後,目前大陸推出的新機都以雙鏡頭為標準配備,隨著雙鏡頭搭載率拉升,帶動需求鏡頭增加。

[Home]


2017/10/06 3.2.2.2. AMOLED滲透率 三年後衝50% [ 經濟日報 魏興中]

三星與蘋果新機搭載OLED面板,引爆各品牌與面板廠競逐投資的熱潮。TrendForce光電研究(WitsView)預估,AMOLED手機的長期滲透率,可望逐年攀升,預計2020年將接近50%水準。

此外,IHS也預估,隨著智慧機對AMOLED面板需求與日俱增,且AMOLED電視的市場銷售量不斷向上攀升,激勵AMOLED規模持續擴大。估計今(2017)年全球AMOLED市場出貨量預計將大增63%、達252億美元。

WitsView研究協理范博毓指出,由於蘋果的策略向來動見觀瞻,且具引領市場潮流的主導地位,因而此次新機採用AMOLED,不只將帶動各大手機品牌廠加速布局AMOLED技術,全球面板廠也將積極揮軍AMOLED面板市場。

據了解,其中表現最為積極的中國面板廠為例,早在2013年至2014年間,便已布局和輝光電與昆山維信諾外,原本以LTPS(低溫多晶矽)技術為主的中國面板巨擘京東方和天馬,也在2016年,陸續加速轉進AMOLED技術。

加上近年三星S系列旗艦機,採用AMOLED螢幕,創造出高度差異化,已使得陸系手機大廠紛紛跟進,帶動AMOLED在智慧型手機的市場滲透率將逐年快速揚升。

范博毓預估,AMOLED在智慧型手機的市場滲透率,今(2017)年將由去年的23.8%跳升至28.0%,未來數年則將一路高速增長,估計2020年時滲透率將達逼近50.0%,成為獨霸市場的主流顯示技術。

[Home]


2017/10/06 3.2.2.3. 穩懋營收 連六月攀峰 [ 經濟日報 詹惠珠]

3D感測出貨大增,砷化鎵晶圓代工大廠穩懋(31059月營收達16.08億元,創單月歷史新高,連續六個月創新高,由於第3季營收表現優於預期,法人預估,第3季獲利可望交出亮麗成績單。

儘管市場謠傳iPhone X3D人臉辨識良率不高,但穩懋的新產品垂直共振腔面射雷射(VCSEL)切入3D感測應用的出貨卻強強滾,由於出貨大增,9月營收出現較明顯增幅,單月合併營收年增44.74%、月增13.40%,累計今年前三季合併營收114.81億元,年增10.45%

穩懋第3季合併營收43.95億元,年增23.88%、季增15.19%,第3季表現比法說會預估的稍好,優於預期。

穩懋財務協理兼發言人曾經洲表示,第2季和第3季是智慧手機出貨旺季,加上第3VCSEL積極出貨,出貨量逐月增加,且愈出愈順,預期10月也會有不錯表現。

由於VCSEL的毛利率比手持式裝置好,隨著出貨比重提高,穩懋第3季毛利率可望比第2季的37.22%好,獲利也會優於預期。

蘋果新手機iPhone X最大亮點在於3D感測,三大法人近五日買超穩懋3,444張,穩懋股價昨(5)日盤中以210元創上櫃來新高,最後收207.5元、下跌0.5元。

穩懋營運表現優於其他功率放大器(PA)同業,主因新產品VCSELLumentum代工,又傳出Finisar供貨不順,Lumentum在兩個VCSEL零件中獲得100%份額,使穩懋出貨增加。

此外,蘋果也積極與3D供應鏈討論,準備大於iPhone X二至三倍的3D感測數量,法人推測,這些數量應該是蘋果計劃在明年推出多個產品中,都有3D感測功能。至於第4季展望,曾經洲表示,訂單目前能見度不是很長,必須再等一個月才能對外說明。

[Home]


2017/10/06 3.2.2.4. 切入3D感測VCSEL供應鏈收戰果 穩懋站穩旺季格局 [ 電子時報 何致中]

穩懋主要替蘋果供應鏈的美系雷射二極體大廠Lumentum代工,其VCSEL元件出貨已經開始逐月攀升。

PA(功率放大器)三雄之一的砷化鎵晶圓代工龍頭穩懋站穩旺季格局,2017年第3季營運表現來到財測高標。熟悉供應體系人士表示,切入iPhone X 3D感測模組中點陣投射器(Dot Projector)VCSEL(面射型雷射)供應鏈的穩懋,出貨計畫並不受到市場上傳出感測模組組裝良率不佳等的說法影響。穩懋主要替蘋果供應鏈的美系雷射二極體大廠Lumentum代工,其VCSEL元件出貨已經開始逐月攀升,配合第3季原本就是PA旺季,第4VCSEL出貨動能也將持續,穩懋第4季表現仍是備受市場期待。

熟悉砷化鎵產業人士表示,2016年穩懋營運約在7~8月就已經登頂,今年將會跳脫往年模式,主要係除了主力的PA業務外,新增了VCSEL元件業務挹注,而尚未實際開賣的iPhoneX本身也有PA元件,市場看好第4季淡季不淡可能性大增。

原本市場認為iPhoneX點陣投射器用之VCSEL元件有2~3家供應商,但據了解,目前真正搶到3D感測商機的只有Lumemtum一家獨大,提供化合物半導體晶圓代工服務的穩懋在iPhoneX量產初期將持續受惠於蘋果光的威力。

穩懋20179月合併營收來到新台幣16.08億元,創下單月營收新高,年成長率及月成長率分別為44.74%13.40%19月累計營收為114.81億元,年成長率為10.45%。第3季合併營收為43.95億元,年成長率及季成長率分別為23.88%15.19%

由於iPhoneX的推波助瀾,市場看好3D感測模組市場規模將從2017年約15億美元,大幅成長到2020年約140億美元,在iPhoneX正式進入市場後,Android陣營將急起直追,儘管今年第3季穩懋VCSEL營收比重仍約僅有佔整體營收個位數水準,但後續成長動能可期。

2018年,除了供應鏈早已傳出蘋果會在年度新機全面導入3D感測外,5G通訊世代更是PA元件大廠與砷化鎵晶圓代工業者看好的下一波商機,應用範圍包括手機晶片、大型、中型、微型基地台晶片等。5G世代高頻、高功率的要求,皆為穩懋技術強項,熟悉穩懋人士表示,公司技術藍圖都已經準備好,就看客戶要採用哪一種製程,不過目前5G標準尚未統一,談5G商機或許還太早,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高通(Qualcomm)、華為、英特爾(Intel)各有盤算,上游的化合物半導體晶圓代工廠都會積極配合研發,穩懋會對5G世代抱持樂觀態度。

[Home]


2017/10/06 3.2.2.5. 印度智慧型手機ASP突破1萬盧比 華碩調整產品策略 [ 電子時報 蕭景岳]

印度4G的競爭讓智慧型手機業者成為最大受惠者,由於消費者對內容及規格的要求日增,印度智慧型手機第2季平均售價(average selling priceASP)突破1萬盧比(152美元)大關,同時華碩也表示,為集中火力因應陸廠競爭,他們將專注在萬元盧比以上價格帶手機。

Hindu Business Line報導,IDC發布2017年第2季智慧型手機價格報告,ASP2016年第2季的127美元成長25%157美元,經匯率換算後,已突破萬元盧比大關,成長率也遠高於2016年全年智慧型手機ASP僅小漲3%的狀況。

4G服務的普及以及消費者對數位內容更加渴望,成為智慧型手機ASP成長的關鍵。金立印度企業規劃及情報主管暨北部及東部區域董事Alok Srivastava表示,雖然價格仍是民眾購買日手機的主要考量,但數位內容的增加也讓消費者更願意多花一點錢以換來相符的4G體驗。

TCL Alcatel區域董事Praveen Valecha表示,消費者需求驅動下,手機業者開始為產品加入更多的記憶體、更好的鏡頭、更大的電池及螢幕,而分期付款等方案減輕消費者負擔,也讓民眾願意購買更高價的手機。

另一方面,手機品牌市佔也對ASP產生影響。原本印度智慧型手機市場以銷售較平價款的印度品牌為主,但大陸品牌市佔與日俱增,也帶動智慧型手機ASP的大幅成長。

同時,也有印度手機業者認為,過去破壞性的低價策略難以為繼,因此正在大修正訂價策略,而調漲手機價格。

正當印度智慧型手機ASP突破萬元盧比大關之際,華碩也恰逢其時調整產品策略,將火力集中於1~3萬盧比的價格帶,並將棄守萬元盧比以下的價位,以集中資源因應陸廠的競爭。

華碩南亞及印度區系統事業群主管張旗浚表示,近幾個月來大陸攻勢凌厲,印度市場競爭確實激烈,如不集中火力將難以致勝,所以將鎖定1~3萬盧比價格帶,不再推出過去原本有的9,000盧比以下的手機。

華碩在印度每月平均售出150萬支手機,預計2017年底以前不會有太大變化,張旗浚表示,手機事業目前對營收的貢獻度是6成,其他則來自PC事業。

[Home]


2017/10/06 3.2.2.6. iPhone 8引發的手機市場新競爭 [ 電子時報 王君毅]

蘋果(Apple)的新款iPhone 810周年新機iPhone X發表後,iPhone 8系列新品已於日前於第一波上市國家地區推出,然相較於先前市場對iPhone新品上市後必將熱銷的看法,外界估算iPhone新機初步銷售狀況顯然不如預期,除市場傳出iPhone 8在大陸首日的預訂量僅達200萬支,較先前iPhone 6推出時預約量400萬支總量縮減近50%外,另iPhone 8出師不利,近期在台、日兩地,分別傳出手機機身爆裂等情事,若後續此事再發生,難保iPhone 8不會步入2016年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後塵,面臨全面下架回收的命運。

儘管外界研判,iPhone 8銷售表現欠佳,主因與其跟上世代產品差異性不大,更多用戶正等待iPhone X推出等有關。但iPhone 8銷量若持續疲弱,將帶給整體手機市場競爭何種衝擊與機會?仍值得市場留意。

從蘋果本身來看,此次iPhone新機問世後,伴隨既有舊款iPhone機種價格調降,已讓蘋果有更多不同價格帶的產品線可對應市場競爭,同時更滿足不同層級消費者的需求性。

但若從此次iPhone 8的實質銷售表現可得,顯見消費者對蘋果的新品期待,主要仍來自創新、價值而非價格。如此蘋果以舊品降價的方式作為吸引消費者的行銷策略,雖先前於台灣等地有成功案例出現,但面臨今日Android陣營業者的產品性價比持續提高等的競爭下,蘋果此舉能否進一步翻轉整體智慧型手機出貨表現,恐將已待觀察。

其次,iPhone 8系列手機銷售表現不如預期,讓iPhone X被視為拉抬蘋果整體營運表現的新救世主,但其高達近1,000美元的定價在北美市場是否讓消費者因而卻步仍讓市場存有疑慮外,考量iPhone X在大陸、港、台售價超出美國市場近新台幣6,000元上下,是否進一步引發消費者反彈,也仍值得留意。

另若從整體智慧型手機市場的競爭狀況比較,即便iPhone系列新品來勢洶洶,且蘋果單家業者囊括智慧型手機市場多數盈餘,但相較於iPhone 8iPhone X相對高價定位與低性價比,近期Android陣營業者的表現已更為突出,且不乏新作另市場眼睛一亮,諸如三星在Galaxy Note系列手機捲土重來的操作模式;Sony Mobile藉由手機銷售策略調整而讓其手機出貨與營運表現重新翻揚的好表現;華為轉進高階智慧型手機的旅途中外顯的經營企圖與決心;近期HMD Global操作Nokia品牌手機的快速推展;Oppo驚人的強勢銷售以及近期小米由衰轉盛的變化等,均為手機市場中令人津津樂道的重要議題。

而當整體Android陣營手機業者的素質更趨一致,平台應用更趨成熟與完整,在產品創新、新功能導入等一點均不較蘋果遜色,同時產品性價比因高度競爭而讓其有更好的價格優勢作為吸引消費者選用的籌碼等當下,無疑已等同宣告蘋果iPhone全盛時代在iPhone 6推出時已達頂峰,後續若蘋果無法在整體手機生態鏈中找到強力支援手機產品能進一步吸引消費者的誘因,如此其手機銷售開始進入衰退期,恐也將儘是時間早晚的問題而已。

[Home]


2017/10/06 3.2.2.7. 大立光創今年新高、可成首度破百億9月營收夯 [ 工商時報 李淑惠、王中一]

蘋果一次推出三款新新iPhone,儘管最頂級的iPhoneⅩ尚未開賣,以致整體銷售並不亮眼,但供應鏈業績已經起跑!大立光9月營收為54.42億元、月增8.6%,續創今年新高,預期10月有機會比9月好,可望突破前年10月所創下的57.69億元歷史高點。至於可成9月營收首度突破百億元大關、月增率達34.3%,連兩月創新高,帶動第三季營收同創新高。

大立光將於下周四(12日)舉行第三季法說會,能否在新款鏡頭的製造良率上有所突破,是市場觀察重點。從產能來看,大立光斥資200億元的新廠已於第三季陸續進駐設備,9月開始小量產,若iPhoneⅩ在推出後能熱賣,則新增的產能剛好可以銜接上來,單季的營運表現也可望締造新猷。

受惠蘋果三款iPhone鏡頭拉貨,大立光9月營收月增8.6%、達54.42億元,年增9.9%,續創今年單月新高;累計第三季營收149.18億元,比第二季大幅成長31.8%,年增率則為4.2%;累計前三季營收370.39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3.5%。

可成9月營收大爆發,營收達114.46億元,月增率為34.3%,連續第2個月改寫單月新高,年增率更達48.2%,為今年2月營收最低點的2.4倍,符合蘋果供應鏈淡旺季明顯的特性;累計第三季營收同步刷新紀錄、達274.22億元,季增48.2%、年增32.3%。展望第四季,可成維持樂觀不變。

受蘋果兩階段推出新iPhone,最頂級iPhoneⅩ延遲上市訊息影響,蘋果供應鏈的股價前一陣子聯袂大跌,大立光一口氣崩了960元,可成也跌了百元,唯近期在利空逐步消褪下也開始啟動反彈。大立光昨(5)日以小漲0.81%、收5,590元,重新站上所有均線;可成昨日收在316元、漲幅為3.44%,近4個交易日有3天上揚,但至今尚未填息。而昨公告9月營收優於預期,可望刺激股價持續回升。可成上半年EPS已達8.02元,以第三季營收表現來看,全年EPS將上看28元,明年進一步向4042元叩關。

[Home]


2017/10/06 3.3.1. 英特爾處理器藍圖大亂 衝擊供應鏈開案及庫存管理 [ 電子時報 陳玉娟]

英特爾過去1年來受到組織重整與全球PC需求未回溫影響下,DTNB平台上市時程與規格細節不斷修正,對全球供應鏈衝擊不小。

英特爾(Intel)首款Coffee Lake架構處理器於5日正式登場,採用14奈米製程,鎖定桌上型電腦(DT)市場。然據PC業者表示,英特爾2016年第2季宣布組織重整大計,對於原先已規劃完成的平台藍圖也帶來重大影響,加上全球市況未見顯著好轉,包括DT與筆記型電腦(NB)處理器上市時程與型號一變再變,未來1年更是混亂,供應鏈與英特爾累積多年合作經驗已難複製適用,庫存管控與新品開案難度將會是歷年新高。

力圖壓制超微(AMD)Ryzen大軍氣勢,英特爾5日正式推出首款採用Coffee Lake架構的第八代Core i處理器,包括Core i7-8700K6款型號,搭配全新Z370晶片組,華碩、技嘉、華擎、微星、精英與七彩虹等大廠也同步開賣多款Z370晶片組主機板新品。然值得注意的是,PC業者透露,英特爾一直以來對於PC、伺服器平台藍圖規畫相當嚴謹,確定交予合作夥伴的版本內容更是甚少更動,但過去1年來,受到組織重整與全球PC需求未回溫影響下,DTNB平台上市時程與規格細節不斷修正,對於全球供應鏈衝擊不小。

據了解,以2017DT平台來看,英特爾1月正式推出採用14奈米製程、Kaby Lake架構的第七代Core i處理器,著重效能與安全性全面提升,老神在在準備迎戰超微Ryzen處理器平台,然出乎預期的是,Ryzen大軍4月首發後,氣勢及市佔快速攀升,使得英特爾急忙更動DT平台藍圖,包括原定20178月才會亮相的頂級高價Basin Falls平台,亦即鎖定電競、虛擬實境(VR)與超頻等高毛利市場的Core X系列(Skylake-XKaby Lake-X)處理器,以及X299晶片組,提前在6月下旬開賣。

此外,計劃20181月才會推出代號為Coffee Lake-S的第八代處理器,採用14奈米製程,亦提前在2017105日上陣,包括Core i7-8700K/8700Core i5-8600K/8400Core i3-8350K/8100處理器,以及Z370晶片組;緊接著2018年第1季再推出多款Coffee Lake-S處理器與H310B360晶片組,第2季則有鎖定商用市場的vPro系列處理器與Q370Q360晶片組面市。

而在201711月時,英特爾還會推出代號Gemini Lake的全新Pentium SilverandCeleron處理器,包括J5005J4105型號等,取代入門級低功耗Apollo Lake處理器。

PC業者表示,2017PC市況其實未如預期好轉,DT需求衰減幅度更是顯著,加上DRAM等零組件價格高漲,PC供應鏈大多營運已難見成長動能,對於庫存管控與新品開案甚為謹慎,然而,英特爾考量自身獲利與對手反擊力道轉強,突然變更平台藍圖,並未全盤考量市場需求與供應鏈現有庫存狀況,對於一直以來按步就班依循英特爾計畫前運的合作夥伴衝擊相當大。

另在NB平台部分,英特爾同樣也調整推出計畫,對於早在1年前就已規劃開案規格、零組件採購及代工訂單確認的NB業者而言影響甚鉅。NB業者表示,NB市況其實未見明顯好轉,尤其是2-in-1設計機種滲透率並未如預期有所大幅成長,終端通路買氣難以掌握,開案與生產出貨預估難度不斷上升,而現在英特爾變更新舊平台轉換時程又是雪上加霜。

據英特爾規劃,2017821日正式推出採用14奈米製程的第八代NB處理器,包括Core i7-8650U4款型號,鎖定2-in-1及超輕薄NB,其出乎預期並非採用Coffee Lake,而僅是Kaby Lake-Refresh架構升級,2018年第1季會再推出針對商用市場的vPro處理器,包括Core i7-8650UCore i5-8350U

而首款採用Coffee Lake架構設計的NB處理器確定2018年首季推出,將有6核心及4核心等多款Coffee Lake-H系列型號上市,第2季再推出Coffee Lake-U系列及Coffee Lake-H vPro版本。

最受關注的是,緊接著英特爾下世代10奈米Cannonlake架構處理器確定會在2018年第22~34週,也就是約在67月亮相,首發為Cannonlake-Y系列,鎖定2-in-1裝置等NB產品,此也宣示英特爾終於進入10奈米世代,預計2019年再推進10奈米Ice Lake世代,然新舊品發布時程相近,NB業者怨聲載道。事實上,14奈米製程已成為英特爾史上最長壽的製程技術,包括2014Broadwell2015Skylake2016Kaby Lake,以及105日陸續登場的Coffee Lake

面對英特爾新舊平台轉換已不若過去榮景時順暢,PC業者表示,Kaby LakeCoffee Lake並行的多架構平台世代,發布時程完全打亂PC供應鏈新舊品部署,目前也只能以開案及出貨縮減來因應,由於現有新舊平台在效能並未見革命性改變,現只期望2018年下半Cannonlake世代所帶來的多項效能與應用變革,能進一步拉升PC買氣。

英特爾表示,英特爾2017年底將首批出貨10奈米處理器產品,並於2018上半年提高產量。

[Home]


2017/10/06 3.3.2. Caltech研發微型智慧藥丸 能在體內精準探測定位 [ 電子時報 殷家瑋]

美國加州理工學院(Caltech)近日宣布,已開發出一款微型裝置的原型,可進一步用來作為「醫療智慧藥丸」,達到診斷和治療疾病的目的。不過這項技術的關鍵在於,這種裝置能在人體內被精準的探測定位出來,而這在過去曾被認定是一種頗具難度的技術。

Caltech網站報導,這項研究係由電氣工程教授兼醫學工程研究員Azita Emami和化學工程助理教授兼遺傳醫學研究員Mikhail Shapiro共同執行。而描述這種新型裝置的論文,則是首次發表於20179月的《自然生物醫學工程》(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期刊上。

一直以來,該研究團隊的夢想就是擁有一種能夠漫遊在人體內,可進行診斷或治療的微型裝置。在那之前,最大的挑戰就是植入人體內的裝置遲遲無法被準確的識別出來。

這種裝置被命名為「ATOMS(addressable transmitters operated as magnetic spins),也就是「透過磁自旋運作的可尋址傳送器」,為一種採用磁共振造影(MRI)原理的新型矽晶片設備。MRI的關鍵原理,就是磁場梯度會使兩個不同位置的原子,在兩個不同的頻率下產生共振,從而使其易於被判斷出確切位置。

然而這款微型裝置在人體內被定位出來所依靠的媒介,卻並非體內的原子,而是一組經整合過的感測器、諧振器和無線傳輸技術,可使其模擬原子的磁共振性質。該機構則希望能將此一簡明的原理,體現在一個小型集成的電路之中。

這款ATOMS設備也能在其所處不同的磁場位置中,以不同的頻率產生共振。Caltech期望能將此晶片打造成非常小、且具低功耗性質的晶片;但在這過程之中,卻面臨了許多的工程挑戰。因此,該團隊必須極為小心的衡量此裝置的尺寸大小,同時也須考量到其功耗大小和定位精準程度等變數。

研究人員表示,這些裝置目前仍處於初步發展階段,不過未來將有望成為人們體內的微型機器人護理員,用來監測病患的胃腸道、血液或大腦。此外,這些裝置也能被用來量測那些影響病患健康狀況的因素,例如pH值、溫度、血壓和血糖濃度等;也可被用來接收指令,釋放藥物在病患體內。

或許未來病患體內將擁有數十個微型裝置,使其能環游於人體當中,依所在位置針對疾病進行測量或治療。就如同科幻電影《驚異大奇航》(Fantastic Voyage)中,那些潛艇及其成員被縮小至極微小的尺寸,並被注入到病患的血液中,從體內來醫治病患一樣。

只不過,這項技術能發送至病患體內的,可不僅是一艘潛艇而已,而是一整個艦隊。


微型智慧藥丸能在人體內被精準的探測定位。

[Home]


2017/10/06 3.3.3. 鴻海威州廠 確定落腳拉辛郡 面板園區佔地185.8公頃 明年春天動土 [ 蘋果日報 財經中心]

鴻海(2317)美國威斯康辛州「威谷」的面板智慧製造園區廠址終於拍板,確定將落腳威州東南部拉辛郡(RacineMount Pleasant村,佔地廣達2000萬平方公尺(185.8公頃),並預留鄰近1塊面積相近土地,預備未來擴廠使用,外界預計該園區將於明年春天動土。

預留未來擴廠土地

鴻海由董事長郭台銘特別助理胡國輝代表,台北時間周四凌晨在威州拉辛郡SC Johnson iMET Center召開記者會,宣布已選定Mount Pleasant作為園區基地,美國設廠案進入下一階段,可開始籌備後續動土事宜。

根據鴻海所提供的示意圖,鴻海在拉辛郡的地圖上標定了3塊相鄰的土地,第1塊即為當前所規劃2000萬平方公尺園區基地,東、西、南、北側分別以Highway HInterstate 94Highway KRBraun Road等交通幹道為界,距密西根湖、威州最大城密爾瓦基或芝加哥都不遠。

2塊土地在地圖上看來與第1塊面積相近,是為未來園區進一步擴張所預留的開發地。第3塊面積較小的土地,將供鴻海供應商進駐營運。

25種職缺招募人才

除了敲定廠址,鴻海也已在威州展開招募工作。當地人力資源網站Indeed.com本月已貼出鴻海的徵人廣告,目前列出25種職缺,包括人力資源經理、薪資專員、招募專員、財務經理,到測試工程師、進料品管、採購專員、物流與通關專員等,工作地點都在拉辛郡。

不過,當地民眾對鴻海設廠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盼望地方經濟繁榮,也擔心未知變化。Mount Pleasant村理事會主席Dave DeGroot興奮地表示,鴻海在當地設置面板廠的意義,將不僅止於帶來1種新產業,「這裡將發展出1個完整的新供應鏈,對我們社區造成的影響將是前所未見的」。

而當地54歲的燒烤酒吧老闆Tammy Graceffa,她的酒吧就在鴻海預定廠址南側,無論是園區建設帶來人潮或自己的土地被收購的可能性,都令她感到期待。但她對此也略感惆悵:「我們從小長大的地方將不再是農田處處,而會變成一整片水泥建築和工業區...不能再走回那裡然後說,這是我們以前玩球的地方。」

鴻海威斯康辛州設廠計劃概要

● 工廠位置 ● 拉辛郡

● 完工時間 ● 預計2020

● 投資金額 ● 100億美元(3035億元台幣)

● 政府獎勵 ● 30億美元(910.5億元台幣)

● 佔地面積 ● 約2000萬平方英尺(185.8公頃)

● 生產產品 ● 電視、自動駕駛車、航空器系統等裝置的LCD面板

● 就業機會 ● 初期創造3000個,最終可能上看1.3萬個

● 員工待遇 ● 預估年薪約5.39萬美元(163.6萬元台幣)

資料來源:綜合外電

[Home]


2017/10/06 3.4.1. 威剛增12% 近四年新高 [ 經濟日報 簡永祥]

記憶體模組大廠威剛(3260)昨( 5)日公布9月合併營收為29.26億元,月增12.1%,寫下47個月新高,年增率為34.43%。累計第3季合併營收81.6億元,季增4.2% 預料在DRAM價格上漲下,獲利將繳出佳績。

威剛累計前三季合併營收240億元,年成長率達51.9%,並超越去年合併營收232.17億元。威剛稍早公布前八月稅前盈餘18.86億元,以股本21.76億元計算,每股稅前盈餘8.66元,其中7月及8月合計稅前盈餘約5.56億元,每股稅前盈餘為2.56元;法人預估第3季獲利明顯優於第2季。

威剛表示,今年下半年,由於伺服器、智慧型手機及PC等市場需求陸續回溫,DDR4 DRAM處於全面性的嚴重缺貨,價格持續上揚。

[Home]


2017/10/06 3.4.2. 比亞迪、緯創代工待磨合 華碩NB轉單效應現  和碩、廣達抓緊商機 明年接單動能增溫 [ 電子時報 黃詩閔]

和碩、廣達抓緊華碩NB訂單,2018年合作氣氛加溫。

近期業界傳出2017年比亞迪、緯創代工華碩筆記型電腦(NB)仍待磨合,引發華碩NB轉單效應,供應鏈業者透露,和碩、廣達將抓緊華碩訂單,2018年合作可望加溫。不過,相關業者均不對客戶及訂單消息表示意見。

供應鏈業者指出,比亞迪、緯創等代工生產華碩NB並不順利,華碩為確保NB供貨品質及時程無虞,2018年可能將部分訂單轉給和碩、廣達,由於華碩釋單動向將攸關供應鏈業者業績表現,華碩加深與台系NB代工夥伴合作關係,對於和碩、廣達將是好事,有助於擴大代工廣度及量能。

華碩2017年面臨組織及人力調整、營運走下坡等考驗,2018年將持續調整產品與市場策略,預估整體NB出貨量將持平,然高價NB機種比重持續拉高,主流機種亦會往高階市場邁進。供應鏈業者指出,儘管華碩採購系統透過電子投標等程序,讓採取低價攻勢的大陸供應商容易在報價這一關出線,但有些特殊案例仍會以個案方式處理。

華碩在評選供應商時會參酌其過往實際成績及合作經驗,一些曾執行過成功專案的供應商,在華碩評選過程中掌握相對優勢,但各家供應商仍得在產品的品質上相互較勁,最後華碩敲定訂單時仍會採取個案談判方式,供應商各憑本事爭取商機。

代工業者表示,品牌客戶曾提到在與供應商交涉過程中,多數大陸供應商擅長壓低價格,接案時把話說得漂亮,但實際執行案子時卻不是那麼一回事,讓品牌客戶開始對大陸供應商的產品與服務品質提高警覺,品牌客戶為明哲保身,對於排程、備料、採購等作業都更謹慎。

全球消費性NB市場跌深反彈,加上商務市場換機潮提前發酵,全球NB市場終於在連續5年負成長之後出現反彈,2017年預期將增加約4.6%,再度回到1.5億台以上。放眼2018年,由於商務NB換機潮進入出貨高峰,整體NB出貨仍可望維持成長。

不過,面對人工智慧(AI)、擴增實境(AR)及可撓式顯示器(Flexible Display)等新技術,將持續醞釀出新一波消費性電子產品市場商機,NB市場需求力道必然再度受到考驗。DIGITIMES Research預期全球NB出貨量2017~2022年複合成長率(CAGR)將為-2%,至2022年將降至1.4億台。

2018年商務NB市場將進入換機高峰期,加上微軟(Microsoft)及美系品牌業者紛針對企業用戶,推出進入門檻較低的軟硬體租賃方案,將進一步加速商務市場成長,至於消費性市場恐再度進入衰退週期,電競NBChromebook表現亦將不如2017年強勢,預期2018年全球NB出貨量將成長約2.7%,達1.6億台。

[Home]


2017/10/06 3.4.3. 2018PCNB僅小改款 台系IC設計續搶市佔 [ 電子時報 趙凱期]

2018年新款PCNB產品都只小改款下,台廠將仍以取代外商為主,而有機會提前成長的應是Type-C晶片供應商。

全球PCNB市場需求年年衰退的壓力,已開始拖累新功能、新應用及新產品的上市時程,在2018年英特爾(Intel)及超微(AMD)CPU平台都沒有大改的打算下,加上不少觸控介面、指紋辨識應用、Type-C介面、360翻轉及21模型等新設計,也沒順利玩出新把戲後,各家PCNB品牌業者2018年新品大多計畫採取更新版(Refresh)設計取向下,台系IC設計公司普遍認為,只能靜待外商持續淡出的市佔率成長效益,並持續以晶片整合及成本降低的解決方案,來進一步獲得品牌客戶及台系代工廠的青睞。

由於台灣PCNB代工產業鏈仍居全球之冠,所以,不少來年市場景氣及訂單分布,大概就是台灣供應鏈說了就算,在第4季正值2018年新款PCNB訂單花落誰家大勢底定時間,不少台系IC設計公司近期傳出接獲Type-C晶片、指紋辨識晶片、風扇驅動IC、電源管理IC訂單的好消息,確實有所本。只是,在品牌PCNB廠每年所喊的出貨量目標達成率,因大環境明顯不理想,一年比一年壓力大,台系IC設計公司寄望晶片市佔率走強帶動公司業績成長的動能,中、長期仍得穩紮穩打,邊走邊看。

不過,在終端PCNB市場需求萎縮大勢不變下,外商淡出相關晶片市場的腳步確實也越來越快。畢竟,以一線NB品牌大廠最熱門機種一年出貨量目標僅在不到500萬台水準,而且還時常達不到的情形下,偏偏品牌廠及代工業者的砍價手法多年來都沒有進步,就是不斷壓價要求供應商讓利後,國外晶片大廠不打算繼續再玩的作法也是合情合理。而必須留下來接棒創新、改版晶片解決方案的工作,自然也就落在台系IC設計公司身上。這一點,從祥碩、偉詮電、昂寶、致新、義隆電、創惟、茂達、譜瑞及原相2017年業績表現不俗的成績單中,可以看出接手外商晶片市佔率的一二。

台系類比IC設計業者表示,全球PCNB市場已正式進入沉潛期,需求總量的不斷萎縮壓力,正壓迫中、小型零組件供應商黯然淡出市場,或轉型到其他新興應用領域中,至於有辦法接受客戶一再壓價折磨的零組件供應商,不是擁有經濟規模的大廠,就是要有其特殊競爭優勢的業者,才能在如此艱困的環境中存活下來,在2018年新款PCNB產品都只有小改款的打算下,預期台廠取代外商的橋段仍將貫穿明年全年,而有機會提前飛上枝頭的,大概就是已提前挑起大樑的台系Type-C晶片供應商。

[Home]


2017/10/06 3.4.4. 電腦視覺驅動終端智慧化應用需求興起 英特爾、高通、NVIDIA競逐潛在商機 [ 電子時報 楊智家]

電腦視覺技術結合傳統影像感測器與新興AI技術,有助加速開發更智慧化全自駕車技術。

傳統相機鏡頭等感測器只能拍攝影像,再將這些影像傳送至遠端伺服器進行分析以做出有意義的決策,不過如今在有愈來愈多晶片製造商將人工智慧(AI)導入傳統相機鏡頭等感測器,所開發的電腦視覺系統能夠直接就近分析所拍攝到的影像,大幅加速處理效率、不再需要與遠端伺服器互動,這類技術如今也正逐步導入自駕車、個人化機器人、農業科技等新興終端應用領域,這對目前投入這塊市場的英特爾(Intel)、高通(Qualcomm)NVIDIA等晶片業者來說,自是一大有助創造新營收成長的潛在商機領域。

根據華爾街日報(WSJ)報導,這類電腦視覺系統近來一大代表應用,即蘋果(Apple)新一代iPhone X所搭載能夠辨識人臉的智慧型手機解鎖技術;Alphabet旗下Nest Lab9月宣布的一款門鈴,內建高通晶片、攝影鏡頭及臉部辨識軟體,也可在看到熟悉面孔時傳送警示至一款Nest行動應用程式(App)

一家矽谷新創企業Blue River Technology採用內建NVIDIA技術的電腦視覺系統,協助種植萵苣的農民提高生產力及減少人力成本開支,有助對所需投入農務人力進行重新分配。Blue River Technology的農業機器人See & Spray配置高達20多顆相機鏡頭,每顆鏡頭均配備NVIDIA名為「Jetson」的嵌入式開發平台,可用於辨識個別新芽,並評估每個新芽之間的距離,可達4分之1英吋的精確度,並可快速完成任務及提升產量達10%,比起人力可省下大量時間成本。

負責監管Blue River新技術的Willy Pell認為,機器具備自我感知世界、以及無需藉由人類意識採取行動的技術,將成為驅動矽谷下一波投資的領域,預期具備電腦視覺系統的機器將很快能夠接管各類重複性的任務。市調機構IDC預估,全球電腦視覺系統市場預計將從2016年約10億美元市場規模,擴張至2021年可達26億美元規模,顯示是一塊正準備大幅成長的市場領域。

這類電腦視覺技術也正逐漸滲透至消費性產品端,如高通下一代Snapdragon智慧型手機晶片,將能夠轉換相機鏡頭的影像成為詳細的3D地圖,這將有助擴增實境(AR)應用的發展。

在醫療端同樣可見應用潛力,如英特爾Movidius事業部所開發一款晶片Myriad,能以極低功耗執行AI運算,不僅在安全監控及無人機(Drone)應用領域看到應用利基,在醫學領域同樣看到了新應用契機,如一家名為Doctor Hazel的新創企業開發一款搭載Myriad晶片的AI工具,與醫療用攝影機搭配能夠立即偵測患者是否得到皮膚癌,準確度高達85%,若以更多資料對該系統進行訓練,準確率還可再提升。

雖然電腦視覺系統能夠讓邊緣端具備運算能力、提高運算效率,不過如NVIDIA等部分業者仍持續開發感測器與伺服器連結的運算分析技術,如NVIDIA目前正與大陸阿里巴巴(Alibaba)及華為(Huawei)分別在大陸杭州及深圳,合作開發將配置於城市交通號誌的攝影機所拍攝交通影像,傳送至雲端資料中心進行分析,藉以控制號誌燈號以保持交通順利的智慧城市技術。

[Home]


2017/10/06 3.4.5. 聯想:與台灣夥伴擴大合作 ThinkPad 25周年 銷量破1.3億台 將續衝高市佔率 [ 蘋果日報 王郁倫]

慶祝晚會

聯想集團商用品牌ThinkPad 昨舉行25周年慶祝晚會,發表限量復刻版25周年紀念機,並公布ThinkPad累計已在全球賣出1.3億台,展望下一個25年,由於智能應用驅動,ThinkPad預期將更個人化,朝9大趨勢發展以搭上商用機成長浪潮,並將與台灣在內的供應鏈夥伴密切合作。

看好商用電腦需求持續成長,帶動電腦需求轉趨穩定,聯想舉辦ThinkPad慶祝活動,英特爾CCG事業群副總裁Jim Johnson也親自出席,有「ThinkPad之父」之稱的前大和實驗室負責人內藤在正也親自展示25周年紀念機,隨後聯想也將全面在各地展開ThinkPad行銷。

不透露聯寶產能比例

聯想在商用筆電市場有極高佔有率,在大型企業市場排名第1,在中小企業排名第2,個人電腦及智能設備集團(PCSD)整合開發中心副總裁Luis Hernandez表示,過去25ThinkPad跟很多供應商合作開發方案,包括台灣代工廠商、英特爾及面板業者,當然也包括聯寶合肥廠(聯想與仁寶合資工廠)。

他表示,聯寶在合肥、台灣都有研發中心開發與測試設備,同時研發商用跟消費機種,雖然不能透露聯寶現在產能貢獻比例,但他話鋒一轉,強調聯想跟所有代工廠商將密切合作,加上看好超薄、電競、變形機應用,聯想還會在商用市場取得更多市佔率,意味委外訂單不會減少。

ThinkPadIBM1992年開發的筆電,雖問世時間比東芝與康柏(Compaq)晚,又經歷出售給聯想的震撼,但迄今已是電腦品牌長青樹,全球擁有非常多擁護者,台灣也有粉絲成立TP非官方情報網站。

聯想宣告全球已賣出1.3億台ThinkPad筆電,而2005ThinkPad賣給聯想是,累計才2500萬台,顯示在聯想手中,ThinkPad筆電已創造1億台以上銷售成績,該品牌也已是科技業的一個經典標誌。

聯想總裁暨營運長蘭奇表示,ThinkPad過去協助人們做事的方法,未來25ThinkPad將有機會拓新的世代需求,只要客戶有痛點,ThinkPad就可以解決。

ThinkPad發源於日本

經典機種發表會表示,從第1ThinkPad 700C到最新的X1系列,足以顯示ThinkPad能跟上商用市場的轉變,大和實驗室工程師將會繼續創造新的應用,並豐富使用者體驗。

位於日本橫濱的大和實驗室是ThinkPad發源地,聯想也選在此宣布推限量的紀念機,「復刻」多個TP擁護者愛好的特色,包括小紅點軌跡球,鍵盤也恢復成經典的7排等。

聯想表示,該原型機早在2015年就在聯想的社群媒體中發表,並收集粉絲的回饋設計而成,該機種14吋,內建英特爾Core i7-7500U處理器。全球第1ThinkPad問世是在1992105日,始祖是ThinkPad 700C,該機的設計外觀啟發竟然是來自日本便當盒。

[Home]


2017/10/06 3.4.6. 29.26億元 威剛9月營收 寫47個月新高 [ 工商時報 涂志豪]

受惠於DRAMNAND Flash量價俱揚,記憶體模組大廠威剛(3260)昨(5)日公告9月合併營收達29.26億元,創47個月來單月營收新高。由於DRAM市場持續缺貨,威剛董事長陳立白預期,這波DRAM報價漲勢將延續至明年,將是有史以來DRAM產業多頭為期最長的一次。

威剛公告9月合併營收月增12.1%達29.26億元,創47個月來新高,較去年同期成長34.4%。威剛第3季合併營收達81.59億元,較第2季成長4.2%,但與去年同期相較成長39.0%。累計今年前9個月合併營收達239.97億元,不僅較去年同期成長51.9%,也超越去年全年合併營收232.17億元。

由於伺服器、智慧型手機、PC等三大市場下半年需求陸續回溫,DDR4在需求面三箭齊發下處於全面性的嚴重缺貨,不但價格持續走揚,PC大廠及通路客戶也積極備貨,帶動威剛9月合併營收明顯成長,DRAM月營收比重也因此躍增至61.5%,累計第3DRAM營收比重達56.3%,與第2季相當。

NAND Flash部分也在中國大陸智慧型手機大廠積極備貨的推動下,價格仍呈多頭格局,包括記憶卡、隨身碟、固態硬碟(SSD)等NAND Flash產品比重於第3季營收貢獻也超越30%。

在國際資料中心大廠對DRAM需求快速擴張之下,全球DRAM廠今年皆無新增產線的投入,上游DRAM廠多以移轉PC DRAM產能因應,導致PC DRAM供給面臨嚴重的產能排擠效應,缺貨問題將延燒至明年第2季皆無法紓解。威剛董事長陳立白預期,這波DRAM報價漲勢將延續至明年,將是有史以來DRAM產業多頭為期最長的一次。

威剛因長年與全球DRAM廠維持長期穩固的夥伴關係,得以在供給不足的狀態下仍獲得全力支援,讓威剛有較多的料源因應下游客戶需求。同時,威剛在NAND Flash庫存也有充分的準備因應客戶訂單增溫所需。

威剛日前公告今年前8個月稅前獲利已達18.86億元,以約當股本21.76億元計算,前8月每股稅前盈餘已達8.66元,其中7月及8月合計稅前獲利約5.56億元,每股稅前盈餘為2.56元。威剛看好在DRAM缺貨效應的推升下,第3季營運獲利表現已明顯優於第2季,明年也可望持穩續強。

[Home]


2017/10/06 3.5.1. IFR2017年全球工業機器人已逾205萬台 [ 電子時報 茅堍]

預估2017~2020年全球工業機器人合計新增安裝量將達167.8萬台。

隨著產業業務週期縮短,以及製造業針對客戶需要而採取更具靈活性的生產需求提高,全球工業機器人產業將呈現蓬勃發展。

國際機器人聯盟(IFR)最新報告預估,2017年全球工業機器人新增安裝量將達34.6萬台,2020年新增安裝量則會達到52.1萬台。合計由2017~2020年共將新增167.8萬台工業機器人。

而在全球運行中的工業機器人數量方面,也會由2016年的182.8萬台,成長為2017年的205.5萬台,然後2020年攀升至305.3萬台。

IFR預估,2017年亞澳地區工業機器人新增安裝量將較2016年成長21%,達23.0萬台。美洲與歐洲也會各年增16%8%,達4.8萬與6.1萬台。合計2017~2020年亞澳、美洲與歐洲地區將會分別新增113.7萬、23.0萬與27.9萬台工業機器人。

在運行中的工業機器人數量方面,2017年亞澳、美洲、歐洲地區將會分別年增16%9%7%,達118.6萬、32.6萬與49.3萬台。2020年該機器人數量則會攀升至191.2萬、45.3萬與61.2萬台。

2016年大陸地區運行中的工業機器人數量超越日本,躍居為全球第一後,2017~2020年仍然會持續以每年雙位數百分比的年增幅度成長,預計2020年達95.0萬台。該數量不但將會超越當年整體歐洲的61.2萬台,並且在全球總數量中的佔比,也會由2016年的18.6%,一路攀升為2020年的31.1%

相較於大陸地區的快速成長,預估2017年日本地區運行中的工業機器人數量將會微幅年減,2018~2020年則是會以個位數百分比年增幅度成長,於2020年達31.6萬台。在全球總數中的佔比,也會由2016年的15.7%,一路下滑為2020年的10.4%

資料顯示,2016年全球工業機器人新增安裝數量前五大地區分別為大陸(8.70萬台)、南韓(4.14萬台)、日本(3.86萬台)、美國(3.14萬台),以及德國(2.00萬台),合計數量共佔全球74%

台灣地區則是以新增安裝7,600台工業機器人,名列全球第六。

雖然大陸地區擁有數量最多的工業機器人,但在製造業平均每1萬名勞工的工業機器人數量比上,2016年南韓地區以比值630居全球之冠,這也就是說,南韓製造業是全球工業機器人密度最高的地區。美國工業機器人密度則是僅次於南韓,為全球第二高地區。

日本地區除了是工業機器人的消費市場外,同時也是全球工業機器人的主要供應者。隨著市場需求日益成長,日本地區工業機器人產能也呈現快速成長。資料顯示,2010年日本工業機器人產能為7.39萬台,2016年則是成長至15.26萬台,佔當年全球工業機器人總供應量的52%

就產業而言,2016年新增安裝工業機器人數量佔比最高的產業是汽車產業,佔35.0%。其次為電氣∕電子產業的31.0%。金屬、化學和橡膠與塑料、食品產業則是各佔9.9%6.8%2.7%

雖然汽車產業工業機器人新增安裝數量持續高於其他產業,但新增安裝數量佔比,已由2014年的42.7%,跌為201635.0%。電氣∕電子產業佔比則是由2014年的20.9%,一路揚升為2016年的31.0%

IFR表示,隨著具有更加靈活自動化能力的新一代工業機器人進入市場,預期未來產業界將會有浮現兩大發展趨勢。

首先,是智慧工廠興起,工業4.0將在全球製造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由於先前因系統過於複雜與資料不相容問題,而形成的整合障礙,已逐一被克服,各製造商已經能夠將機器人與各產業業者工廠中的各式機器和系統網路進行整合。

如此一來,機器人製造商不但可以根據機器人感測器所收集到的即時資訊來開發和商業化新的服務模式,而且透過雲端,也可以對不同機器人取得的資料進行比較與分析,並依此對機器人活動進行最佳化。

其次,為了加速中小型業者對新型工業機器人的採用,部分機器人製造商也考慮推出新式租賃服務模式。這對缺乏內部專業工程技術人員的業者尤其會有幫助。如此一來透過易於使用,並且可與標準生產過程進行整合的機器人部署,將可使許多中小型業者實踐高效能與靈活的生產。

      

[Home]


2017/10/06 3.5.2. 製造業對雲端架構信心不足 恐影響工業4.0進程 [ 電子時報 謝明珊]

目前僅33%企業嘗試過雲端技術,37%剛展開雲端運算計畫。

製造業對工業4.0的需求逐步攀升,製造商採用雲端有助於實現工業4.0願景,但仍未達到數位轉型的臨界點。安侯建業(KPMG)也指出,雲端對於工業4.0發展不可或缺,但僅4成企業擁有完整的工業4.0策略。

Response Source報導,英國軟體服務公司Advanced科技長Jon Wrennall認為,目前大多數人都聽過工業4.0,但數位轉型的目標和行動的鴻溝,似乎沒有縮小反而還拉大了。

20177Advanced收購軟體即服務(SaaS)企業資源規劃(ERP)系統公司Hudman,屬於Advanced「雲端優先」策略的一部分,後來推出新的Hudman ERP方案,名為Advanced Business Cloud Essentials,同時跟數家製造商簽約。

James Gourmet CoffeeJ S Bailey Aspire Furniture都有投資這個雲端ERP方案,涵蓋從會計、營運、存貨、顧客到供應鏈整個商業流程,有助於減少80%紙本作業。

J S Bailey坦承,他們的營運方式逐漸過時,甚至有一些商業流程無法整合或者仍採用人工作業,因此難以即時監控生產、銷售和財務狀況。為了在數位的新時代取得勝利必須作出改變,有人推薦Advanced雲端ERP方案,實際運作後各方面表現確實可圈可點。

咖啡烘焙家族事業James Gourmet Coffee已有20年業界經驗,認為雲端ERP方案可加速產出監控報告,創辦人和老闆Peter James表示,這是很珍貴的視覺工具,可以協助他們完成重要商業決策,通盤瞭解目前的經營狀況。

Advanced表示,目前仍有很多企業尚未採用雲端技術,僅33%嘗試過雲端技術,37%剛展開雲端運算計畫。AdvancedMark Dewell表示,最近製造業開始加速採用雲端技術,終於相信雲端對企業會有正面影響,但除非製造商普遍對雲端ERP有信心,否則工業4.0無法達到轉型的臨界點。

[Home]


2017/10/06 3.6.1. 太陽能與LED藍寶石拔河戰 鑽石線報價季漲2 [ 電子時報 黃女瑛]

多晶太陽能在5月前對鑽石線幾乎無需求,隨後則因鑽石切割快速導入,需求大爆增。

5月開始受到多晶矽晶圓切晶製程急速轉換影響,對鑽石線的需求大增,與需求平均年增率達3成的LED藍寶石展開搶線拔河賽,鑽石線一季漲幅已超過2成。新興的太陽能產業從2010年以前與半導體產業爭搶多晶矽至少十年,現今已擁有自有的多晶矽產能;此次再撈過界與藍寶石爭搶。

太陽能多晶矽晶圓切晶製程從傳統切削(Slurry)轉成鑽石切割(Diamond WireDW)主要是受到單晶市佔率成長比預期快速,從2016年以前單晶市佔率約15~20%,到2017年上半在大陸市場已近40%,其中,產能不足反而是限制單晶突破市佔率歷史高點的主要原因,因此單晶廠至今仍快馬加鞭擴產。

該趨勢也迫使過往穩坐8成市佔率的多晶陣營快速壓縮Slurry轉換成DW製程,因為切晶成本可減約3成、產出率可提升2~3倍。5DW製程開始有效步入量產,諸多大陸一線廠即計劃年底把製程要全數轉成DW,即使下游電池端仍有些蝕刻製程必須跟著調整的爭議,但,最後多晶供應鏈都因為成本因素被迫加速妥協接受DW全面到來。

太陽能業者表示,鑽石線原主力供應半導體、太陽能單晶及藍寶石等產業,5月開始鑽石線市場的需求結構出現大逆轉,即因為太陽能多晶需求快速大量灌入,月月增加需求量,再加上太陽能單晶產業也快速擴產對鑽石線的需求亦拉升,太陽能又開始撈界搶線,這次較明顯即是與LED藍寶石產業爭搶。

LED藍寶石的切晶對鑽石線需求,依其規模成長每年約3成,而且,其對鑽石線的線細要求度還不及太陽能來得細,成本競爭也沒太陽能來得激烈。但是,鑽石線生產設備基本上是一樣的,所以,5月太陽能產業對鑽石線需求如過江之鯽,並與藍寶石產生拔河戰,使得鑽石線的報價一季間已漲了2成多,目前每公里為人民幣200~220元,最貴亦出現喊到320元。

太陽能撈過界搶資源可稱得上歷史有名,2010年前與半導體產業爭搶多晶矽料源,讓料源報價連飆近十年,但因龐大的半導體矽晶圓產業為寡占市場,買家家數屈指可數、卻均為國際代表廠,而且均簽有長期料源合約。所以,即使當時太陽能料源報價狂飆,但對料源純度要求高的半導體料源價格撼動力有限。

2010年後太陽能自有的多晶矽料源產能陸續開出,與半導體用料開始劃清界線,目前仍相關即半導體次級料、邊角料可當成太陽能的輔料。不過,國際主要太陽能料源供應者仍為原有的半導體供料者居多,但因太陽能對料源要求純度相對低,新進料源廠快速加入,再加上貿易戰等問題,導致太陽能用料供過於求,這些老字號廠身陷虧損問題也嚴重。

而過往鑽石線主力供應商以日、美為主,但,其他新興的區域廠也逐步加入,例如部分大陸廠原先主力以供應LED藍寶石產業為主,目前積極搶食太陽能激增需求,並看好龐大的太陽能需求潛力,而積極擴產。而半導體切晶用鑽石線品質要求更高。由於鑽石線生產仍具技術門檻,同樣有耕耘多年的鑽石線區域廠,並未有效搭此波鑽石線大需求潮。

太陽能鑽石線大缺 碩禾小金雞碩鑽閃亮

2017年太陽能多晶切晶製程急速由,以降低切晶成本,使得市場對DW耗材鑽石線需求急速飆升,導致供不應求嚴重,就大陸市場來看,不少客戶先付預付款就怕搶不到鑽石線,市場發展潛力可期,大陸代表廠岱勒更成為資本市場追捧焦點,台灣代表即碩禾旗下小金雞碩鑽第3季積極倍增產能。

2017年第2季開始,大陸多晶矽晶圓切晶製程因應有效降低生產成本,開始從傳統切削(Slurry)急速轉成鑽石切割(Diamond Wire;DW),以有效搶回流失到單晶產品端的市佔率,諸多大陸一線大廠計劃在年底即全數轉換完成,因而帶動全球最大且市佔率約8成的大陸供應鏈快速轉換製程,連向來謹慎的台系電池廠在DW片使用上,亦因應該趨勢從上半年的使用率為零、到第4季平均使用率約達5成。

近期市場傳出DW轉換進度可能稍有延後,主要來自於生產良率的掌控可能不如預期,因而被迫稍放緩製程更換腳步,另一個影響DW產出的原因來自於DW耗材鑽石線(或稱金鋼線、鑽石切割線)隨著DW產能不斷開出,面臨愈來愈嚴重的供不應求。太陽能業者指出,市場傳出有些大陸業者已因為鑽石線的缺乏而被迫減產;有些為了搶線,搶先支付預付款預購,就怕貨源中斷。

大陸近期鑽石線最受矚目的代表廠,莫過於9月中掛牌的岱勒新材料,其以人民幣13元左右掛牌,受惠於鑽石切割線缺貨影響,吸引資本市場高度關注,岱勒從掛牌到十一長假前最後一個交易日,已連續開出10多次漲停板達52.15元,讓市場驚豔連連。

大陸媒體指出,目前供應大陸鑽石線代表廠包括岱勒、新大、豫金剛石、恆星科技、南京三超等。大陸分析機構預估,隨著傳統製程轉向鑽石切割,預估未來3~5年內,大陸鑽石線市場需求規模將超過人民幣100億元。

而台灣方面的以太陽能導電膠廠碩禾旗下小金雞碩鑽為代表,其位於碩禾鹽城廠目前年產能為24萬公里,因應供不應求現況,拉升產能產出效率達36萬公里,並在第3季進行產線倍增擴產,新產線已陸續投產,目標為年底期達總年產能72萬公里。碩鑽的鑽石線占大陸市佔率約5%以下,而本身亦投入DW代工,專門消化不足1米鑽石線材,因這類不足米線材在售價上相對平均市價低,但DW生產上則沒有差異。

碩鑽亦因鑽石線的供不應求而水漲船高,原本預估2017年可達單月損益兩平,但因市場對鑽石線的需求爆增超出預期,使其6月即達單月損益兩平,下半年新產能逐步開始再加上報價直漲,獲利可望步步高升,有機會讓2017全年即開始賺錢。碩鑽股本為新台幣6.88億元,碩禾持股4成,集團員工及家族持股2成。

[Home]


2017/10/06 3.6.2. 給予輔助駕駛太多控制權 半自動駕駛反成安全難題 [ 電子時報 劉傑中、邱龍傑、范仁志]

半自動駕駛安全疑慮成製造商的難題。

通用汽車(GM)即將發表的Cadillac CT6自動駕駛同時配備眼球追蹤技術,逼迫駕駛人緊盯前方道路,否則機器駕駛系統就會失效;豐田(Toyota)Lexus LS可以自動轉彎避開行人,但要求駕駛員的手必須放在方向盤上。

華爾街日報(WSJ)報導,這顯示汽車製造商在完全無人駕駛汽車準備就緒之前,已經先陷入一個尷尬的發展階段,即如何在人類駕駛和機器駕駛之間安全的交換控制權。

Tesla2014年推出半自動駕駛系統Autopilot加速產業競爭,但是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TSB)調查2016Tesla事故時,發現Autopilot缺乏適當的防範措施,NTSB警告表示, Autopilot等半自動駕駛功能可能會讓駕駛員誤以為很安全。

事故發生後,Tesla修改軟體,要求駕駛把手放在方向盤上,並敦促駕駛保持注意力,Tesla認為Autopilot仍然比沒有助手的人類駕駛更安全。

研究顯示,人類駕駛只要最多2~3秒就可以取回控制權,研究人員擔心的是給予自動駕駛車太多控制權,導致駕駛的時候不夠專心,這就是為什麼Alphabet旗下自主駕駛車Waymo放棄打造半自動系統,直接專注開發完全無人駕駛車的原因。

Cadillac CT6搭載需要人類駕駛參與的自動駕駛系統Super Cruise,在高速公路上只要按下一個按鈕就能啟動自動駕駛,系統就會接管方向、加速和煞車。安裝在方向盤機柱上的紅外線鏡頭會追蹤眼球,如果駕駛員眼球飄向別處超過4秒鐘,方向盤頂部的綠燈就會閃爍。

5秒鐘後再無反應,指示燈會閃爍紅色,系統發出蜂鳴聲或振動駕駛員的座位,同時車內音響音量會自動降低,自動語音會提醒駕駛取回控制權,若駕駛無反應,車輛就會慢慢放慢速度到停等區。

Cadillac在全美多個高速公路路段進行圖資彙整,目前總計有1.3萬英里的路段適用超級巡航功能,駕駛可以讓雙手離開方向盤,只要中途不進行人為干預,汽車能夠自駕長達數小時之久。

奧迪(Audi)推出的Traffic Jam Pilot系統,則只能在具備物理屏障區隔雙向車流、時速40英里以下的道路上啟動,當交通流量正常的時候,系統將控制權還給駕駛之前會有10秒鐘的提醒。

若駕駛沒有反應,車輛會以漸進的方式停止,奧迪計劃將影音螢幕整合在中心儀表板上,用來提醒駕駛。Traffic Jam Pilot系統預計搭載在2018年推出的A8車款。

不過專家認為,不同汽車的自駕功能取向原本就不同:Cadillac主要專攻高速公路行駛,因此時速在85英里以內都可以使用半自動系統,具備該功能的車款預計2017年底就可以買到;奧迪的Traffic Jam Pilot雖然號稱自駕過程中駕駛可以分心,不過由於其主打是在市區行駛,在走走停停的塞車路段可以不用為路況操煩,因此自駕的時速限制為37英里,想要再快一點,自駕系統就英雄無用武之地。

電動車等新技術帶動產業轉變 日本企業看法兩極

電動車、物聯網(IoT)、人工智慧(AI)等新技術將改變社會生活,而現有的企業經營與勞動條件也須跟著調整,因此日經新聞(Nikkei)針對日本主要企業進行問卷調查,研究企業對新科技與相應的勞工法令修正的意見。

在電動車方面,統計全日本認為對公司經營可能有負面影響的比例為7%,更明確認為會打擊公司經營的比例則有17%;但以豐田(Toyota)及鈴木(Suzuki)總部所在的日本東海地區認為會打擊經營的比例達35%,馬自達(Mazda)總部所在的廣島地區也有32%

相較之下,認為電動車風潮有助於汽車業轉型全日本是22%,完全沒有汽車組裝廠的日本北陸地區有36%,四國地區為32%,甲信越地區則有29%。而認為電動車對電池與馬達廠有利的比例全日本是11%,日本電池產業集中的近畿區達36%

從這些數據來看,日本汽車業對電動車風潮是憂心大於期待,而認為有利於日本汽車業的是受到影響較小的廠商,又或是與電動車電池及零組件有關,如近畿區的Panasonic、或日本電產(Nidec),其正面評價有隔岸觀火的味道。

在物聯網應用方面,廠商基本評價均屬正面,而在2001年網路泡沫及2008年金融海嘯之前,曾為日本政策培植的IT相關產業的北海道札幌附近地區,對物聯網產業態度尤為積極,並指出若錯過這次時機,北海道IT產業將再浪費20年。

但隨工廠自動化與物聯網的應用,工時與休假規定也有必要更改,比方學習鴻海在夏普(Sharp)實施的論功行賞制度,同時引進彈性工時之類,反對的日企只有3%,但贊成的也只有32%,持保留態度的達56%,顯示日企對勞動方式的改變仍保守。

但保留態度廠商指出問題,就是日企習慣的加班制度,現在日本政府積極縮減員工加班時數,論功行賞則有可能讓私下加班問題再度惡化,故有必要審慎考慮,以免政府政策自我矛盾。

歐美、大陸競逐EV 日車廠憂泡沫化反顯冷淡

法國與英國宣布2040年以後,禁止汽柴油車在該國境內銷售;但日系車廠在這波電動車潮流中相對冷感,甚至出現馬自達(Mazda)推出新柴油引擎的逆流。

日本週刊鑽石(Diamond)報導,日系車廠對電動車的冷淡,主因在1990年代以來的研究經驗,認為電池能量密度低,電動車的續行力與充電時間都是問題,加上基礎建設耗資耗時,只是一時的泡沫。

同時,日本正在推動氫能源經濟,豐田(Toyota)與本田(Honda)也都推出了氫燃料電池車,不用汽柴油的車也不是只有電動車,在電動車上與其他廠商搶著同時發展,只會炒高鋰電池材料等資源。

馬自達商品戰略部長工藤秀俊甚至表示,即使電動車行走時不排碳,但再生能源發電系統不普及的地區,許多電力是來自火力發電廠,與其使用電動車,這些區域使用更高效率更潔淨的汽柴油引擎車,對環境更好。

不過,豐田已開始重新研究電動車,有必要時可將電動車配額算入馬自達名下,讓馬自達可以專注特定利基市場。

[Home]


2017/10/06 3.6.3. 電動車普及漫長路:車用零組件業者看好HEV 看衰純電動車成長神話 [ 電子時報 王傳強]

雖然近來無論是瑞典汽車大廠的富豪(Volvo),或是美國電動車巨擘的Tesla,均預測純電動車將會廣泛性取代傳統汽車,成為人們的主要運輸工具。然而全球主要汽車零組件業者,卻看衰這類的想像,認為油電混合車(HEV)才會是大宗。純電動車的銷售佔比,僅將於2025年前達約3~6%的總體汽車銷售比例。

彭博(Bloomberg)報導指出,Tesla創辦人的Elon Musk曾經預言,美國的電動車生產量,將於未來10年佔一半的汽車總產量。富豪汽車則宣示,將於2019年開始,將每輛公司生產的新車中加裝電動系統。然而,25個主要北美汽車零組件供應商高層,卻看衰這類型的預測與趨勢。

美國零組件大廠American Axle & Manufacturing Holdings執行長David Dauch表示,近來全球高喊電動車將一夜間徹底翻轉傳統汽車市場的藍圖。然他卻認為,如此的變動將不會在一個晚上實現。事實上,就算再過幾十年的時間,純電動車的美夢都不會實現。Dauch堅信內燃機(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的持久度,這項技術未來還會持續下去。

報導指出,汽車零組件業者必須小心翼翼,對未來提出貼近現實的想像,他們深怕過度反市場的言論,將傷害汽車業者的受歡迎度。迄今為止,多數消費者仍未顯現將大規模購買電動車的意願,這讓主要汽車製造商與其供應者,願意對電動車技術,提出較保守的預測。

同時間, 主要政府開始大力宣導綠能車的重要性,大型城市如孟買與墨西哥市成為首要實施目標。投資人偏好諸如Tesla這類可研發綠能運輸工具的企業,並希望綠能車業者的市值,可於2016年就超越福特汽車(Ford Motor)與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等傳統汽車大廠。

金融諮詢機構Susquehanna International Group分析師Matt Stover表示,迄今為止,汽車產業正卡在市場願意相信的價值,以及業者的實際營運報酬。雖然Tesla的市值已達700億美元的天價,然整個產業卻不支持這市值的獲利結構,兩者存有許多矛盾之處。

北美大型零組件商Magna International預測,純電動車的銷售佔比,將於2025年之前達約3~6%的總體汽車銷售比例。公司執行長Don Walker表示,主要汽車業者也同意他的觀點,但他們無法公開談論這些論點。大型車廠瞭解未來產業藍圖的走向,但深怕一旦說出感想,就會被標示為「不受歡迎」的公司,因此多半不願公開發表意見。

MagnaDelphi Automotive為動力總成(Powertrain)與電動系統的供應商,他們皆認為,未來的汽車產業主要以油電混合車為主流。Delphi執行長Kevin Clark指出,2025年以前,全球仍約有95%的汽車使用內燃機,約30%的汽車將採用油電混合系統。僅有約5%的汽車為純電動車。

汽車大廠面臨獲利挑戰 車用零組件業者正走紅

汽車電子化、共享經濟學,以及自駕車等三大趨勢,已大幅改變了汽車業的商業模式。

根據歐洲汽車零組件供應商Continental財務長Wolfgang Schafer的預測,汽車產業的獲利結構正大幅轉型中,汽車製造商的重要性與利潤率逐漸下滑。相對的,更多的獲利結構偏向零組件與軟體供應商,主因汽車電子化、共享經濟,以及自駕車等三大趨勢,已大幅改變了汽車業的商業模式。

金融時報(FT)指出,才短短的5年前,汽車大廠與零組件供應商擁有類似的股價本益比。如今汽車大廠的本益比已從過往的雙位數,下滑至7.4倍。反觀大型供應商的本益比則提升至如今的13.4倍。主因願意購買汽車的消費者越來越少,導致車商的利潤率下滑,同時間供應商卻沒有類似的苦惱。

有越來越多的汽車大廠擔憂,未來的消費者將習慣共享經濟的優點,不願持有私人汽車。外加自駕車的普及化發展,未來的運輸業將以車隊方式大量,且整批模式購買汽車,這會讓汽車品牌的重要性下滑,價格也會隨著萎縮,侵蝕車廠的獲利結構。

通用汽車(GM)前副總Bob Lutz表示,未來的製車業者將十分類似如今的手機製造商,情況甚至會更差。模組式產線的獲利結構,會跟鉛酸蓄電池(lead-acid car batteries)一樣差,並成為一種「大宗商品」,而非珍貴品牌。各個供應商將會越趨獨立,主因未來的科技會轉向複雜發展,汽車業者崩解的利潤率,不會影響到供應商。

目前為止,汽車業的主要利潤仍保留在製造商內。然投資人卻認為,未來諸如 DelphiBoschValeoContinental等供應商,將分食更大比例的獲利結構。這些零組件業者近來致力於科技結構、電子設備、與安全設備上的升級,他們正準備邁向一個零排放、零事故與零壓力的「零事故願景」(Vision Zero)

全球成千上萬的供應商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擔任重要但極低調的角色。如今這些零組件業者的元件,約佔70%的組車比例,這個幅度與1990年代的40~50%相比,有大幅成長的現象。這是源自於汽車科技越趨複雜的原因,如今製造一輛汽車,需要更多獨特且專門的知識。

投資銀行高盛(Goldman Sachs)董事總經理Axel Hofer表示,汽車大廠已感到受威脅,他們發現柴油因可排放較低的二氧化碳,成為不錯的替代品。然而動力傳動(Power Train)的技術卻十分複雜,一家汽車公司很難囊括所有的製程。

大陸電動車銷售稱霸 挪威轉換率第一

大陸為全球電動車的最大市場,2016年年的大陸境內銷售額,約佔全球市場銷售額的一半。

全球電動車產業的競賽如火如荼的進展中!稍早前,瑞典汽車製造大廠富豪(Volvo)宣布,將成為全球首個全數製造電動車的汽車大廠。富豪負責人指出,2019年之後,公司的每輛新款汽車,將裝有電力總成系統(electric powertrain)於車內。

The Telegraph報導指出,就在富豪宣布公司的電動車計畫不久後,另一大美國電動車大廠Tesla,其身價值幾十億美元的執行長Elon Musk亦表示,公司的Model 3電動車款已於7月開始銷售。此為Tesla的首款「經濟型」電動車,主要以打入一般大眾市場為策略目標,主因與其他車種相比,Model 3的價格較為低廉。

此外,英國也緊追隨法國的政策,宣布該國將於2040年以前,全面禁止柴油與汽油驅動車款。有鑑於此,全球電動車將為未來汽車產業藍圖,奠定新秩序。受到各國政府爭相制定相關減碳政策所致,主要汽車大廠亟須獲得各類新科技,因應新環保法規。

然而,根據多項數據顯示,目前的製車環境,離全面電動車化的未來,仍有一段距離,主因世界上仍有為數眾多的傳統汽車於路面上奔馳。柴油與汽油驅動的車型,仍佔總汽車銷售的主流。

2016年,電動車銷售量達歷史新高,全球銷售數量為75萬輛。大陸仍為全球電動車的最大市場,當年度的大陸境內銷售額,約佔全球市場銷售額的一半。該國於2016年共售出約33.6萬輛電動車。

全球電動車產量也反應高升的需求。2016年,全球約有超過200萬輛電動車於路上行駛。這個數量與2005年相比,猶如天文數字般的成長。當時的電動車數量僅些微超過1,000輛。

根據彭博新能源金融報告(Bloomberg New Energy Finance Report )的預測,至2040年之前,全球約有54%的新車銷售,以及33%的全球汽車陣容,將成為電動車款式。

迄今為止,大陸仍掌握全球最大的電動車使用率。目前該國的道路上,共行駛約65萬輛電動車,約佔全球3分之1的電動車駕駛比例。大陸已於2014年超越美國,成為電動車數量最高的國家。

相形之下,北歐的挪威則領先全球,成為在部署電動車的轉換上,最有效率的國家。雖然相形之下,大陸電動車的銷售與生產量拔得頭籌,然挪威在電動車的轉換方面,領先全球主要市場。

2016年,約3分之1的挪威汽車銷售為電動車款。在該國的Bergen市中,當年度的電動車銷售比,約佔50%的總汽車銷售量。挪威之所以在電動車的轉換上,具有傲視群雄的表現,主因該國政府提供龐大的相關補助。

[Home]


2017/10/06 3.6.4. 迎戰特斯拉 寶馬、賓士擬量產電動車 [ 工商時報 顏嘉南]

寶馬計畫3年內推出X3的全電動車版本。

德國豪華車廠寶馬(BMW)和賓士(Mercedes)打算以旗下熱門車款為基礎,量產新款電動車款,迎戰特斯拉(Tesla)和其他新興汽車廠的威脅。

目前生產電動車主要有2種方式,其一是像特斯拉一樣從頭設計,或是以傳統汽車平台為基礎,該平台可用來打造各式車款,例如內燃引擎車、電動車,或是結合兩者的油電混合車。

寶馬與賓士打算以傳統車款為基礎,大量生產電動車。寶馬計畫在2020年前推出熱門車款X3的全電動車版本,而賓士打算以公司最暢銷的休旅車GLC為基礎,在2019年推出電動車EQ

此外,寶馬的全新電動車i Vision概念車概,則是3系列(3 Series)車款的電動車版本。

由於電動車馬達比汽柴油車引擎小,全新設計的電動車能有較佳空間配置,讓汽車內部空間更寬敞。然而全新設計的車款需要專門的生產線,以及造價高昂的新工廠。

寶馬之前從頭打造電動車便已學到教訓,挹注數十億美元資金設計電動車i3i8,卻未能激起消費者興趣。寶馬研發長佛羅里克(Klaus Froehlich)表示:「打造電動車並不難,難的是從電動車獲利。」

自寶馬於2013年開始銷售i3以來,電池的效能已經提升40%,讓汽車廠能以汽油車的架構來生產電動車,而且充電一次能行駛500公里。汽車廠認為這是他們迎戰客製化電動車的一大優勢。

擁有賓士品牌的戴姆勒集團執行長柴契(Dieter Zetsche)指出,電池成本逐漸下降,為傳統車廠帶來競爭優勢。

若特斯拉的平價車款Model 3成功打入頂級車市,德國3大豪華車品牌寶馬、賓士和奧迪將首當其衝。Model 3瞄準大眾市場讓寶馬的電動車策略改弦易轍,以量產為目標,矢言推出一般車款的電動車版本。

[Home]


2017/10/06 4.1. 帶槍投靠惡習難改 吃官司將成家常便飯 [ 電子時報 莊衍松]

台中地檢署檢察官日前查出美光(Micron)何姓、王姓高階主管涉攜帶931個晶圓製程相關機密檔案跳槽聯電,且經聯電戎姓協理指示,運用於F32 DRAM設計規則,因此檢察官依妨害「營業秘密法」除了起訴3位主管也起訴聯電公司,引起該公司震驚,聯電甚至懷疑涉案的跳槽員工可能是美光的商業間諜,假裝帶槍投靠實際上是要構陷入罪。

根據媒體報導,檢察官認為聯電公司未盡防止義務,可處罰金新台幣300萬元以上5,000萬元以下,若法院判決聯電有犯罪事實,未來恐面臨美光龐大的民事損害求償。對於此件台灣高科技業界極為重視的司法案件,DIGITIMES專訪曾代表台灣著名半導體晶圓代工廠商,針對其前員工涉嫌侵害營業秘密進行侵權訴訟最後取得假處分及勝訴判決的Baker McKenzie國際通商法律事務所資深合夥律師邵瓊慧,以下是專訪摘要。

問:聯電與大陸福建晉華合作開發DRAM技術的案子中,因有美光的離職員工將技術帶到聯電任職,不止是員工個人被起訴,聯電也被台中地檢署根據違反營業秘密法而被起訴,理由是「未積極防止侵害他人營業秘密」,因此被視為共犯。這件案子未來可能如何進展?

答:2013年營業秘密法修法加入刑責是很重要的改變。為什麼會有這個修法,其實是因為很多台灣廠商的離職員工到大陸工作造成營業秘密外洩和竊取案件。由於案例愈來愈多,威脅也愈來愈大,因此在廠商的關切下,立法院才修法加重刑罰。聯電案較特殊的是檢察官直接起訴公司而不止是離職員工。其實檢察官依法確實可以這麼做,而且關鍵是聯電必須「盡力防止」美光來的員工不可以帶來前東家的營業秘密。然而,檢察官認為聯電只是形式上要求美光來的員工不要使用前東家的營業秘密,未來法官審理時,除非聯電能舉證確實已盡力防止,才不會構成這項罪刑。法院如何認定防止義務的範圍,值得關注。

問:廠商之間「重金禮聘」、希望人才「帶槍投靠」過去大家習以為常,會有什麼法律風險?

答:競爭同業界「重金挖角」、「重金禮聘」的理由是什麼?同業競爭之間的惡意挖角、惡意竊取機密有可能構成營業秘密法下的犯罪行為。但也有一個但書,就是公司錄用競爭同業的離職員工,只要做到「盡力防止」竊取前公司的營業秘密是可以免除責任的,以免輕重失衡。但一旦發生訴訟,公司必須要能「舉證」確實有盡力防止,而不是形式上簽一份合約而已。至於聯電有沒有盡到防止義務?報載檢察官認為聯電只是形式上要員工簽一份合約,並沒有盡力防止,所以未來就看法官根據手上的證據如何判定。

問:營業秘密法修法後,因為把刑事責任納入,但如何舉證對公司而言恐怕是很困難的事?

答:雖然檢察官積極辦案,但目前實務上要構成犯罪難度還是很高。一般的營業秘密是告訴乃論,但聯電案涉及到大陸的公司,依法屬於「意圖在大陸地區使用」其他公司的營業秘密,就會列入公訴罪,由檢察官主動偵辦。

我們Baker McKenzieEuroMoney雜誌今年合作針對全球企業主做過針對營業秘密保護的調查。調查發現因為電腦科技進步,使營業秘密的洩漏更加難以防範,遭竊的資料量也愈來愈龐大,故近年來日本、歐盟、美國都有修法。調查也發現每5家受訪公司就有1家表示曾受到營業秘密的侵害。有32%的受訪公司認為營業秘密比專利還重要。有近7成的受訪公司認為科技的進步,營業秘密的保護也變得更為重要。

調查發現營業秘密遭竊風險比例最高的是前員工佔32%;其次是供應商或其他公司佔28%;現職員工竊取的風險佔20%;駭客反而少,只佔12%。如果前員工是經理級以上的高階主管,因為其職務可以接觸到比較廣的機密資料,所以營業秘密遭竊的損害程度會更大。這份調查和我的實務經驗也是一致的。

問:主管和高階人員也有離職的權利,公司很難因為擔心日後高階主管離職而不讓其參與公司營業的機密,如何解決這個難題?

答:據說「矽谷無忠臣」,科技公司之間的人員流動很常見。但人員的流動和營業秘密之間還是有一個界線,如果公司要防止公司營業秘密跟著高階員工離職而帶走,首先就是公司和離職者簽署保密以及競業禁止條款。競業禁止只要在合理的範圍內在法律上是有效的。我們處理過一個藥廠的案子,員工今天離職也簽了合約,但隔天就到競爭同業報到上班。我們立刻向法院提出聲請,法官則發出禁止其到競爭者處任職的禁制令。公司員工的確是有到競爭同業工作的權利,但也要遵守相關的規範。

不過公司競業禁止限制的範圍過大,和員工在公司接觸的營業秘密無關的事項也列入競業禁止,公司過度限制的規定在法律上是無效的。所以員工要離職也有權利和公司討論競業禁止的範圍和時間,而不是簽了離職合約就棄之不顧。因為在法院的觀點這是惡意不遵守競業禁止規定。

過去競業禁止的規定,不同法官的見解也不一致。有的法官認為原公司沒給補償金所以競業禁止條款是無效的。但有的法官認為不管有沒有補償金,只要是惡意洩露公司營業秘密就是違法。現在勞動基準法已有規定,以法律實務來看,未來公司告員工違反競業禁止,必須提出公司有提供具體補償金的情況下,競業禁止條款才會被法院認定為有效。

問:聯電案應該是很具指標意義的訴訟,似乎有人懷疑是美光布下的陰謀,司法工具有沒有可能像專利一樣成為商業競爭的武器?

答:的確,檢方除了起訴前員工,還起訴公司倒是第一件,後續值得觀察。我們不能排除競爭廠商之間可能用法律訴訟作為武器,但營業秘密法和專利官司不同,營業秘密的舉證其實相當困難,公司會冒著營業秘密被竊取的代價,故意透過離職員工去散布的可能性應該不高。如果公司真的做這種事去放餌,本身恐怕也會有背信的問題。

問:檢察官起訴聯電對台灣科技業有何啟示?

答:這件官司對業界「帶槍投靠」是很大的警訊。如果有好的人才要來公司應徵,公司可能會擔心錄取了反而被檢察官起訴,這對公司招聘人才會產生不利影響。公司應對之道是只要從競爭同業來的人才,公司一定要盡力做好防止使用競爭同業的營業秘密,在遇檢察官起訴時,這就是最佳的防禦。其實2013年營業秘密法修法至今,業界還不太重視這些新的條文,以前公司要防範員工偷自己的東西,現在也要防範員工偷別人的東西。有些員工只是工作習慣的問題,並不知道問題會這麼嚴重。所以公司一定要做好員工的法律宣導與落實防範的責任。

問:聯電主張他們的團隊不在境外,可以免除公訴的範圍嗎?

答:業者說團隊都在台灣,但法條不管團隊在哪,檢察官認為你拿到別人的技術而且是在大陸使用就是屬於境外,這是重罪。團隊在台灣但做的東西給誰用才是重點。

目前營業秘密法在執行上遇到的障礙主要是境外要如何執行的問題。不過權利人會用各種方式去搜證交給偵辦的檢調人員,而且用監聽也是一種蒐證的方法。以大陸的情況來看,他們挖角不是挖走一位高階主管,而是把整個廠的人都挖走,整個產線都挖走,把生產過程中每一個階段重要的人都挖走。陸廠可以快速把產品做出來,一定是整個團隊的貢獻,這又進入國安層級的問題,值得政府密切關注。

Baker McKenzie國際通商法律事務所資深合夥律師邵瓊慧表示,錄用競爭同業的離職員工,只要做到「盡力防止」竊取前公司營業秘密是可免除責任的,然一旦發生訴訟,公司須能「舉證」確有盡力防止,而非僅形式上簽一份合約。李建樑攝

[Home]


Confidentiality Note
本郵件含有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機密資訊、或受法律保護之資料,唯有原發信人指定之收信人得閱讀或使用本郵件之內容。如您並非被指定之收信人,請立即將本郵件及所有附件予以刪除;請勿揭露、儲存或使用本郵件之任何資訊,並請您立即告知原發信人本郵件的傳遞錯誤。謝謝您的合作。
This e-mail transmission and any attachments contain information from Inventec Corporation. The information is confidential and/or privileged and intended to be solely for the use of the individuals or entities named in this e-mail transmission. If you are not the intended recipient, be aware that any disclosure, saving or use of the content of this e-mail transmission and attachments is strictly prohibited. If you have received this email transmission in error, please notify us immediately, and delete the e-mail and attachments. We greatly appreciate your cooperation.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雪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