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18 全球產業資訊

 1財經

  1.1國際

   1.1.1. 比特幣飆漲 谷歌搜尋助攻  [工商時報]

  1.2台灣

   1.2.1. 基本工資協商 資方提四訴求  [經濟日報]

  1.3中國大陸

   1.3.1. 人民幣流動性緊張 隔拆衝高  [經濟日報]

 1集團新聞

  1.1. 仁寶英業達 挑價外15%  [經濟日報]
  1.2. 獲利展望樂觀 英業達期走高  [聯合報]

 2產業相關

  2.1Cloud Computing

   2.1.1. 阿里報喜 Q2營收飆增56%  [經濟日報]
   2.1.2. 緯軟今年EPS挑戰3  [經濟日報]
   2.1.3. Arm大陸出貨10年增長百倍 CEO:看好物聯網爆發式增長  [電子時報]
   2.1.4. HPE擬將超級電腦送上國際太空站 克服太空嚴苛條件  [電子時報]
   2.1.5. 中國聯通混改一夜再變 垂直產業巨頭也被點名  [電子時報]
   2.1.6. 科技部:若不重視AI自主技術 恐形成國家間的數位落差  [電子時報]
   2.1.7. 英特爾完成Mobileye購併案 積極搶進自駕車市場  [電子時報]
   2.1.8. 160億元 AI科技田年底動土  [工商時報]
   2.1.9. 阿里Q2超驚喜 淨利巨增67  [工商時報]

  2.2Smart Mobile

   2.2.1Wearable

    2.2.1.1. 蘋果Apple Watch明年出貨叩關2,000萬支  調整供應鏈策略 訂單分配恐大風吹  [電子時報]
    2.2.1.2. 穿戴裝置提升市場接受度 有賴半導體微影技術導入  [電子時報]
    2.2.1.3. 穿戴式裝置再進化:穿戴式裝置內建AI 功能重點在求精而不求廣  [電子時報]

   2.2.2Tablet

    2.2.2.1. 宏碁看好銀髮商機 進行第2波測試 grandPad選定台灣為第二落地市場  [電子時報]

   2.2.3Smartphone

    2.2.3.1. 高通大降價 聯發科反制  [經濟日報]
    2.2.3.2. i8趕工 電子零件掀漲風  [經濟日報]
    2.2.3.3. 迎戰勁敵 非蘋高階機先發  [經濟日報]
    2.2.3.4. 外資挺 大立光2分鐘填息  [經濟日報]
    2.2.3.5. 全螢幕、雙鏡頭新機重裝出擊 手機供應鏈出招緊抓商機  [電子時報]
    2.2.3.6. 史上最強行銷 孔劉挺華碩ZF4 施董是鬼怪粉絲 備足貨源供孔太搶購  [蘋果日報]
    2.2.3.7. NOKIA 8超炫 能同時前後拍攝 搶先i8Note 8下月開賣 售價2.2萬元  [蘋果日報]
    2.2.3.8. 人臉辨識夯 新唐、鈺創、原相看俏  [工商時報]

  2.3IT Industry

   2.3.1. iPod之父拚研發 鴻海注資  [經濟日報]
   2.3.2. 美科技業抵制種族歧視  [經濟日報]
   2.3.3. 中環桃園廠房標售 底價43  [經濟日報]
   2.3.4. 面對250億美元OLED市場 日廠蓄勢待發  [電子時報]
   2.3.5. 庭外和解機會大 高通或循往例與蘋果握手言和  [電子時報]
   2.3.6. 走過鬆綁解凍暖身期 中華電信投資購併策略添柴生火  [電子時報]

  2.4Personal Computing

   2.4.1. 威剛推新品 強攻電競  [經濟日報]

   2.5.1. 從光碟機到機器手臂 達明轉型賦予機器人思考與視覺系統  [電子時報]

  2.6Solar(Green Energy)

   2.6.1. 停電事件觸發儲電需求議題 科技部將尋求Tesla協助  [電子時報]
   2.6.2. 光寶搶進智慧城市商機 看好明年智慧路燈出貨將增40~50%  [電子時報]
   2.6.3. 速霸陸CEO:追求小廠的利基市場 發展安全的電動車  [電子時報]
   2.6.4. 電動車需求增 點燃稀土行情  [工商時報]
   2.6.5. Gogoro再下一城 共享電動機車巴黎上線  [工商時報]

[Home]


2017/08/18 1.1.1. 比特幣飆漲 谷歌搜尋助攻 [ 工商時報 吳慧珍]

比特幣價格不斷創新高已飆破4,000美元,分析師也發現一令人玩味的現象,即比特幣行情與搜尋引擎谷歌的「比特幣」(bitcoin)關鍵字搜尋有高度連動性。該當紅虛擬貨幣因漲勢不歇引爆網路搜尋熱,搜尋熱度升溫又進一步推高比特幣價格。

美國財經媒體MarketWatch報導,前ARK Invest區塊鏈產品首席分析師伯尼斯克(Chris Burniske)最近推文指出,比特幣價格與Google的「比特幣」(bitcoin)關鍵字搜尋趨勢明顯有很大關聯。

據伯尼斯克推測,比特幣行情漲勢驚人,激起大眾網路搜尋相關資訊的興趣,而「這種好奇心又進一步推高比特幣價格」。他戲稱這是「良性聰循環」(virtuous Satoshi cycle ),指涉的是化名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的比特幣創始人。

這種金融商品行情和谷歌關鍵字搜尋連動的情況,恐怕只在比特幣身上看得到,儘管比特幣逐漸受到投資人青睞,交易量相較股債仍是小巫見大巫。反觀股票本身交易規模大且流動性高,谷歌搜尋股票並不會起引領行情的作用。

比特幣價格日前觸抵4,483.55美元的歷史新高,據比特幣交易平台Coindesk周四的報價,比特幣上漲1.13%,來到4,475.4美元。

虛擬貨幣追蹤網站CoinMarketCap的資料顯示,今年迄今為止,比特幣價格已飆漲4倍以上,總市值規模逼近700億美元,與道瓊成分股卡特彼勒(Caterpillar)不相上下。

比特幣可說是今年來漲得最兇的資產,不過另一個行情看俏的虛擬貨幣以太幣(ethereum),也狂飆超過3,800%。

從谷歌搜尋趨勢來看,關鍵字「比特幣」(bitcoin)的搜尋高峰落在今年8月,同時間搜尋「以太幣」(ethereum)的熱度有降溫之勢。

澳洲跟進日本 立法監管比特幣

澳洲最大銀行澳洲聯邦銀行(CBA)爆發金融醜聞後,澳洲當局宣布將加強反洗錢法的監管力度,其中最引人矚目的措施,就是把比特幣等數位貨幣列管,成為繼日本之後,全球第2個立法監管比特幣的國家。

根據周四公布的改革計畫,坎培拉當局擬將數位貨幣交易納入澳洲金融犯罪打擊機構「澳洲交易報告與分析中心」(Austrac)的管轄業務,新規也將提升該機構調查與執法權力。此外,邊境警察與海關人員的搜索權與拘捕權亦將擴大。

本月初Austrac對澳洲聯邦銀行提起民事訴訟,指控這家金融巨頭觸犯反洗錢與反恐怖主義融資法。

澳洲司法部長基南(Michael Keenan)指出:「遏阻金錢流向罪犯和恐怖分子,對國安與國防至關重要,我們期盼澳洲接受監管的企業能遵守這項全面性制度。」

澳洲這項強化反洗錢的新制,也打算仿照日本的作法,將比特幣在內的加密貨幣納入監管,澳洲因而成為繼日本之後,全球第2個正式監管比特幣的國家。

根據東京當局今年提出的新規定,凡與比特幣或「替代幣」(alternative coin)有關的匯兌或匯款業務,今年101日起由日本金融服務局(JFSA)主管監督。

在此之前,日本官方正式承認比特幣為合法支付貨幣,分析師認為此舉是助比特幣價格攀上歷史新高的一大推手。

日本政府決定將比特幣列管,主要是受到2014年全球最大虛擬貨幣交易平台Mt Gox宣告破產的刺激。

而在Mt Gox倒閉之前,曾發生令人震驚的比特幣遭竊事件,約85萬枚比特幣不翼而飛,按照當天收盤價4,080美元計算,這批失竊的比特幣總值將近35億美元。

[Home]


2017/08/18 1.2.1. 基本工資協商 資方提四訴求 [ 經濟日報 江睿智]

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今(18)日登場,將由勞資雙方協商明年基本工資調升幅度,據了解,資方將提出政府先加薪、建立穩定公式、落實遵循率、先修勞基法等四大訴求。

勞動部長林美珠表示,尊重勞資協商的結果。基本工資是要勞資雙方協調,她會聽聽雙方意見後再做調解,「我不能有既定立場」。勞方有勞方的期待,資方有資方的考量,須尊重勞資雙方。

去年在勞動部強勢主導下,拍板基本工資調幅為5%;今年景氣較去年好轉,勞方力主張應大幅調升基本工資,喊出加薪至27.7K、時薪160元,外界預期今年調幅恐不會低於5%,據了解,資方代表將會堅決反對5%調幅。

在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中,勞資各有七位代表。據了解,資方代表已有一致立場,主要有四大訴求。首先是,今年行政院拍板軍公教不加薪,主要是考量目前國內景氣變化仍待觀察,資方代表也將如此主張,「同樣是雇主,為何政府說不加薪,到業界就說要加薪」?

其次是,每年基本工資的調整應有穩定公式計算,就像油價公式,有升有跌,不要每年都要因基本工資是否調、調多少,上演勞資對立;而有公式做依據,也可避免民粹操作。

第三,近年來基本工資年年調升,去年調升了上千元,除了外勞受惠,本國勞工有沒有領到基本工資?勞動部應先落實基本工資遵循率。

第四,資方代表將再提出一例一休議題,認為一例一休新制實施已使企業成本大增,主張勞動部要先修改勞基法,至少要讓企業加班工時有彈性,再談基本工資調整。

夜班勞工將強制健檢

國內如護士、超商店員、生產線勞工等多有長期值夜班的情況,依國內外研究,長期夜班勞工易有過勞。勞動部昨(17)日公告,要求雇主對長期夜班勞工每年須實施健康檢查,推估有167萬勞工受保障,違者雇主可處3萬到15萬元罰鍰。

勞動部職安署官員表示,這項公告實施期限是兩年,即20182019年雇主須每年對長期夜班勞工實施健檢,目的是為了研究;不過,研究結果恐會認定長期值夜班易導致過勞,職安署將長期夜班勞工進一步納入「勞工健康保護法」,將明確要求雇主,每年須對長期夜班勞工實施健檢。

[Home]


2017/08/18 1.3.1. 人民幣流動性緊張 隔拆衝高 [ 經濟日報 戴瑞芬]

人民幣市場流動性再現緊張,上海銀行間市場隔夜同業拆放利率(Shibor)昨(17)日上升0.0139個百分點至2.8352%,創近兩個月新高,其他短期利率也全面上揚,面對流動性波動,中國人民銀行開始「削峰填谷」,不排除後續加大資金淨投放。

受到月底繳稅以及大額資金到期等影響,市場流動性再現緊張。不但隔拆升至近兩個月最高,指標性的7天期Shibor也上升0.0127個百分點至2.8927%;其餘中長期利率也漲多,顯示貨幣市場資金面趨緊。

財新網報導,值得注意的是人行連續出手,並加碼淨投放資金,以穩定市場利率。人行昨日在公開市場進行人民幣6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和人民幣400億元14天期逆回購操作。

合計1,000億元的逆回購操作,減去昨日人民幣500億元逆回購到期,人行昨天淨投放資金人民幣500億元,這是連續第二個交易日公開市場淨投放。

在上一交易日,人行則進行人民幣1,800億元公開市場淨投放;還開展人民幣3,995億元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期限為一年期,利率3.20%

中信證券固定收益分析師明明指出,人行為保流動性,彈藥充足。看得出人行運用貨幣政策工具,升高公開市場操作的靈活性和精細化程度,不惜「削峰填谷」熨平流動性波動。

他預估,如果市場資金面仍然偏緊,不排除後續人行還會繼續增加資金淨投放力度。

不過,這也引起貨幣政策可能因此轉向的傳言,市場高度懷疑,這透露穩定的貨幣政策基調被寬鬆政策所取代的跡象。

但瑞銀集團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汪濤認為,貨幣市場雖略微收緊,整體依然較為平穩。長遠來看,她評估在未來幾個月內,短端的貨幣市場利率和長端的國債收益率都將維穩,不會從目前水準進一步趨勢性上行,但也不會明顯回落。

[Home]


2017/08/18 1.1. 仁寶英業達 挑價外15% [ 經濟日報 楊雅婷]

筆記型和桌上電腦受惠換機潮,衰退幅度已減少,預期台廠今年的筆記型與桌上型電腦出貨的全球市占率仍將會提升,國內相關概念股包括仁寶(2324)、英業達(2356)、緯創(3231)等相關權證可留意。

資策會MIC預估,2017年全球資訊系統產品出貨規模4.33億台,衰退幅度較去年縮小。由於台灣廠商製造能力優異,囊括電腦品牌廠多數商用機種訂單,相對受惠。

仁寶第2季在蘋果大尺寸平板出貨帶動下,非PC業務占比從首季的24%大幅提升到31%,仁寶總經理表示,蘋果今年平板又恢復成長帶動,加上穿戴裝置成長加速,IoT裝置也將加溫,預計明年非PC占比將逾35%2019年超過40%2020年上探五成。

法人預期英業達第3季營收將季增6%,其中筆電出貨量季成長約5%IoT智慧裝置營收季增10%以上,伺服器營收季增5-10%

法人認為緯創的手機營收全年營收將倍增。同時,其伺服器營收將繼上半年年增40%,全年成長幅度在35-40%,主因來自緯穎受益臉書與微軟訂單成長而帶動營收強勁增長。

凱基證券衍生性商品部表示,若看多個股後市的投資人可利用價外15%以內的認購權證參與行情。

[Home]


2017/08/18 1.2. 獲利展望樂觀 英業達期走高 [ 聯合報 葉子菁]

代工廠英業達(2356)因費用控管得宜,第2季財報表現優於預期。法人表示,儘管第3季營收下修,但因產品結構優化,且費用率持續改善,獲利仍持續上修,另PURLEY新平台問世,白牌客戶開始拉貨,AI及人臉辨識高階運算電腦出貨暢旺,獲利展望樂觀。英業達昨日股價開高後震盪走高,盤中走揚近2%,英業達期9月合約則有1%的漲幅。

法人指出,英業達第2季營收為1,111.2億元,季增成長11.6%,年增2.5%,營收年增率成長主要係因,NB出貨為440萬台,出貨量符合之前季成長0~5%成長的預估。SERVER方面,產線營收約季成長20%,主要是因為中國客戶及品牌客戶拉貨動能強勁,加上手持式裝置因為小米有新機推出,且美系客戶產品出貨暢旺所致。

在毛利率方面,雖然SERVER產線營收佔比從第1季的35%,上升至第2季的37%,但太陽能部分產線在第1季有一次性保險理賠金,但第2季將此獲利補足虧損部分,故第2季毛利率下滑至5.41%,不如預期 0.2 個百分點。不過在費用部分因控管得宜,單季費用僅39.02億元,與第1季相當,比預期低了約3億元,加上第2季有匯兌利益約4.75億元,故使稅後淨利為優於預期的19.25億元,季成長183.8%,年增36.1%EPS 0.54元。

法人表示,第3季英業達的美系兩家NB品牌客戶拉貨動能旺季更旺,尤其在商務型NB為今年拉貨的主要款式,故預估第3季英業達的NB出貨量將季增5-10%,但在產線營收部分,因第3季較多平價機種,故平均ASP有略降,預估整體營收約季增5%SERVER方面,品牌客戶進入旺季,目前拉貨仍以RANTLEY平台款式為主,預估季增5~10%的成長。

[Home]


2017/08/18 2.1.1. 阿里報喜 Q2營收飆增56% [ 經濟日報 林則宏]

大陸電商龍頭阿里巴巴集團昨(17)日公布今年第2季營收與獲利均優於預期,營收更是大幅成長近六成,激勵阿里巴巴股價於美股開盤大漲4.5%,股價衝166美元。阿里巴巴今年股價已經飆升逾80%,進一步拉近與亞馬遜的市值差距。

根據財報數據,阿里巴巴第2季度營收為74.03億美元,成長56%。其中,核心電商業務營收為63.47億美元,成長58%。阿里巴巴當季每股盈餘為1.17美元,也優於市場前預期的0.94美元。

阿里巴巴88日已先將今年營收增速預期由45%上調至49%,帶動其股價隨後持續走揚。反觀,亞馬遜上個月底公布的今年第2季營收為380億美元,雖遠高於阿里巴巴,但僅比去年同期成長25%,且獲利1.97億美元,較去年同期衰退達77%

據估計,在周四晚間財報公布前,阿里巴巴市值約4,060億美元,與亞馬遜的市值僅相差約600億美元,創下了兩年來市值的最小差距。亦即,阿里巴巴股價只要再上漲15%(股價高於186美元),就能超越亞馬遜成為全球市值最大的電商。

阿里巴巴股價周三收在159.5美元,較前一個交易日上漲1.11%,來到20149月在美國上市以來最高收盤價。今年以來,阿里巴巴股價表現亮眼,累計漲幅超過80%,包括索羅斯基金在內的美國四大對沖基金,今年第2季都增持阿里巴巴的股票。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昨天在第三屆世界浙商高峰論壇上表示,他這幾年去過很多國家和地區,最大的感受之一就是,國家與政治的穩定是最重要的經商環境。

[Home]


2017/08/18 2.1.2. 緯軟今年EPS挑戰3 [ 經濟日報 陳昱翔]

緯創集團旗下小金雞緯軟(4953)執行長蕭清志昨(17)日指出,受惠於資訊委外服務需求提升,今年業績可望扶搖直上,下半年營運表現將比上半年優異,全年展望樂觀。法人預估,緯軟今年每股稅後純益上看3元,有望創掛牌以來歷史新高。

緯軟為目前台灣資本市場唯一專注資訊委外服務的專業公司,產品業務包括軟體技術顧問、資訊委外管理、業務流程委外以及產品全球化服務,主要客戶包括IBM、蘋果、愛立信、美商甲骨文、中信金與台灣大哥大等。

緯軟今年上半年營收達13.23億元,與去年同期相當,但受惠於毛利率提升,稅後純益3,907萬元,年增58.2%,每股純益0.91元,較去年同期每股純益0.56元大幅成長,表現亮眼。

蕭清志指出,公司歷經業務調整後,目前接單能見度很高,預料下半年獲利將比上半年更加暢旺,下半年毛利率將從目前的19%站上20%以上,除本業成長外,業外來自中國大陸及日本一年對於人才及獎勵補助,每股純益貢獻可達1元,因此看好今年業績呈現大跳躍。

法人分析,緯軟上半年每股純益已達0.91元,下半年保守估計至少也有1元,若再認列獎勵補助貢獻每股純益1元,等於全年每股純益上看3元,獲利將超越2014年上櫃時的水準。

據了解,緯軟目前已在美國內華達州設立新據點,就近服務IBM、蘋果等美西客戶,全球有台灣、大陸、日本及美國等九個營運據點。

營收占比分布方面,海外市場約占八成,國內約二成;若以地區來看,美國市場占營收比重約5%、台灣約20%、日本為20%,大陸市場占40%,營收來源結構健康。

展望未來,蕭清志認為,今年是緯軟業績否極泰來的時刻,將會持續擴大徵才,讓全世界看見台灣公司的軟實力,預料全年業績一定比去年好,並將挑戰掛牌以來獲利新高。

[Home]


2017/08/18 2.1.3. Arm大陸出貨10年增長百倍 CEO:看好物聯網爆發式增長 [ 電子時報 徐靜初、楊智家]

Arm CEO Simon Segars判斷當前物聯網的進展大概僅處於20%發展的階段,還需要進一步探索應用領域。

Arm最近把過去的「ARM」改成「arm」,企業標誌改版了,看起來更靈活彈性。因為5G與物聯網(IoT)Arm持續投入研發,也將過去佔據手機95%以上市場的實力,持續轉移到新興的物聯網領域。尤其,面對競爭對手英特爾(Intel)在大陸加強布局,日前Arm也宣布在大陸設立合資公司,將讓大陸有機會參與決定下一代晶片技術的架構、規格和標準。

Arm CEO Simon Segars近日接受大陸媒體專訪時表示,被軟銀(SoftBank)收購後,Arm加大內部研發投入,加速物聯網業務布局。目前物聯網普及力道低於預期,僅完成約20%;同時物聯網應用不只侷限在智慧家庭;Arm在大陸設立合資公司,即欲加快大陸市場布局。

Simon Segars特別關注大陸市場的發展,Arm2002年正式進入大陸,當時半導體產業才剛起步,以出貨量計,大陸廠商生產的Arm架構晶片有超過100倍的大幅增長成績。大陸已經成為手機製造大國,同時也是最大市場,大陸國產手機品牌正更以淩厲的攻勢問鼎市場,這都是Arm所不容忽視的。

Simon Segars說,觀察過去10年,大陸企業技術和研發能力已經得到快速提升,Arm認為,未來的情況會與過去不同,所以Arm所採取的未來的經營方式也與過去不同。考慮到下一代晶片技術,大陸可望出現許多新的架構、規格和標準,因此Arm希望,能參與大陸晶片市場的創新進程。

Simon Segars認為,物聯網是一項新興技術,還需要進一步探索物聯網的應用領域,他判斷以目前的進展大概僅處於20%發展的階段。未來的物聯網設備體積變小、耗能降低、並更加安全,這方面等待技術成熟普及還需要很長時間。在物聯網應用領域,智慧家庭只是其中一小部分,還包括如農業、食品供應鏈乃至於智慧交通解決城市交通壅塞等問題。

Arm目前相關產品大致可區分為微控制器、網路晶片及伺服器CPU。在物聯網需求的帶動下,Arm預估未來4年採用技術的晶片出貨量預估累計將達約1千億顆、約與其自1990年成立迄今的累積總量相當。

高通收購Scyfer 助延伸AIML至更廣泛應用領域

高通持續強化AI與機器學習技術布局,盼掌握下世代晶片應用新契機。

高通(Qualcomm)最新宣布收購荷蘭機器學習(ML)新創企業Scyfer B.V.,這家小型人工智慧(AI)研究團隊隸屬於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University of Amsterdam),將機器學習技術應用至物聯網(IoT)、工業、銀行以及行動等領域,業務好比是顧問公司性質,目前已是高通旗下研發部門高通研發(Qualcomm Research)一部分,一名高通研究人員指出,實驗室工作正延伸機器學習技術至服務新應用以及定義全新硬體架構。

根據科技網站EE Times報導,Scyfer團隊目前正尋求要將機器學習技術擴大應用至自然語言處理與電腦視覺等領域,以及探索新興演算法將如何影響硬體加速器的設計。高通內部負責AI業務的企業研發技術副總裁Jeff Gehlhaar表示,隨著演算法改變,高通認為存在著共同設計神經網絡以及硬體的機會,並認為機器學習是一迅速發展的領域。

Gehlhaar指出,隨著這些網絡的發展,正開始見到在執行檔案中的模式,能夠影響晶片硬體中的位元精密度及快取,目前高通正在系統層級觀察要如何在不傷害正確性下,讓各要素都能協同工作。高通也表示,預見神經網在無線連網、電源管理及攝影等領域的新興應用。

Gehlhaar指出,將AI技術部署至無人機(Drone)、汽車以及智慧型手機等終端裝置,是相對較新的趨勢,不過高通的客戶如今已投入這方面的努力,這不只是在實驗室中進行實驗,而是正在解決真實世界的問題。

高通目前面臨到的挑戰,在於試圖將更多AI負載從雲端伺服器農場(server farm)中抽出,並整合至該公司智慧型手機晶片中,為達此目標,高通在2016年為其Snapdragon系統單晶片(SoC)發布一款神經網路開發者套件。

另外,Scyfer團隊也將強化高通在生成對抗網路(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此一新興演算法上的發展,高通認為生成對抗網路將驅動行動裝置更多訓練工作。

[Home]


2017/08/18 2.1.4. HPE擬將超級電腦送上國際太空站 克服太空嚴苛條件 [ 電子時報 陳端武、涂翠珊、范仁志]

慧與科技(HPE)將與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合作,於814日將首台商用超級電腦Spaceborne Computer送上國際太空站,進行為期1年的實驗,模擬登陸火星任務。目的是了解未採用定製零組件的商用超級電腦能否承受太空嚴苛條件,如極端溫度變化和暴露於大量輻射。

據華爾街日報(WSJ)報導,火箭公司SpaceX將在定期補給任務中,用獵鷹9號火箭(Falcon 9)將這台超級電腦送上國際太空站。

HPE旗下SGI副總裁兼科技長吳永琳表示,由於抵達火星耗時1年,實驗時間因此訂為1年。而完整模擬需要約5年時間,包括回程及在火星上停留3年。

目前太空任務的大多數運算和資料分析作業仍由地球上的電腦執行,這點對月球或國際太空站任務來說問題不大。但地球與火星間的通訊會延遲26分鐘。若發生系統故障時,太空人需執行資料分析或模擬來找出最佳行動方針,就會耗時太久。

另一方面,地球大氣層能保護電腦不受輻射影響。但在太空中,輻射量會逐漸累積,而可能使電腦IC性能減弱,過熱、耗盡電池電量,最終故障。此外,隨機出現的高能粒子會造成短時脈衝波形干擾、資料遭刪除,甚至會損壞硬體。

因此,一般送上太空的電腦須經定製,使其硬體可承受更高水準的輻射。美高森美(Microsemi)行銷、航太總監Ken ONeill表示,由於定製過程相當漫長,意味著很少能使用最新電腦技術,但這是打造太空專用電腦的必要程序。

HPE研究人員想了解執行專用軟體的商用硬體是否防止輻射的不良影響。其構想是利用感測器等方法檢測高輻射的存在,進而降低功耗和電腦運算速度。就像司機在暴風雪中會明顯放緩車速,電腦速度降低有助處理不利條件,並從錯誤中恢復正常。

Spaceborne Computer包含NASA昴宿星超級電腦的部分相同技術,但因為依賴太空站上的太陽能板供電,體型要小得多。

富士通看準深度學習與HPC硬體將出現差異化

富士通即將針對深度學習與HPC的不同需求推出專門的系統。

結合了CPU串列處理與GPU平行處理能力的高效能運算(HPC)電腦,正好為機器學習提供了很好的發展基礎。然而對於HPC電腦研發頗有心得的富士通(Fujitsu)相信,HPC與人工智慧(AI)最終將分流走向不同的架構,因此除了超級電腦K Computer外,富士通也在同時發展深度學習專用的處理技術。

富士通認為,不論是GS主機、高階的NUMA Sparc64系統、PrimeHPC,或是即將問世的深度學習處理器(DLU),最後都會發展出特定的市場取向。

The Next Platform報導指出,儘管GS主機是最先被使用在資料中心的平台,也相當具有重要性,但它並非主流。富士通為NUMA Sparc64平台所推出的12parc64-XII處理器,主頻可達4.25 GHz,加速模式時則為4.35 GHzparc64-XII晶片有54.5億個電晶體,內建32 MB L3快取記憶體、內嵌記憶體控制、I/O控制,記憶體輸出量可達每秒153GB

2014年問世的Sparc64-XIfx晶片是專為處理HPC工作所設計,內建32個運算核心及2個助理核心。Sparc64-XIfx晶片擁有37.5億個電晶體、24MB L2快取記憶體。Sparc64-XIfx晶片的混合記憶體立方(HMC)記憶體能提供每秒480GB的頻寬,約是HaswellBroadwellXeon處理器的6倍,也比超級電腦K ComputerSparc64-VIIIfx晶片高出8倍。

除此之外,Sparc64-XIfx與超級電腦K所使用的Tofu2互連技術,也將持續被應用在富士通未來的HPCAI發展上。

富士通正與日本官方的RIKEN HPC中心合作,利用ARM處理技術研發新的超級電腦Post-K。他們放棄了HPC應用所採用的Sparc指令集,希望能打造出更主流的系統。Post-K的性能理論上將是K100倍,實際應用時也可達到50倍。

由於Post-K擁有512位元向量,並支援FP16半精度數學運算,因此也可執行機器學習訓練與推論任務。然而富士通仍認為,機器學習工作仍需交由專門的架構負責執行。

富士通於是放棄使用既有的SparcARM指令集,選擇從頭開始打造全新的DLU系統。富士通未來在發展DLU叢集時,很可能會利用HPC工作常使用到的訊息傳遞介面(MPI)協定。

在發展HPC系統時,廠商總希望能儘量將功率及性能提升到最大,而這與較依賴平行處理的DLU開發目標背道而馳,也可說是長久以來強弱核心之辯(brawny vs. wimpy)的一個例子。事實上,許多CPU-GPU混合系統的HPCAI工作,都是靠弱核心完成。DLU則是擁有2種不同的核心,而大小核心的結合有助於提升每瓦效能。

富士通的DLU將使用一種稱為深度學習整數(integer)的資料格式。這種新的資料格式可支援FP32FP16模式,以及INT16INT8模式。

目前還無法得知富士通會在DLU晶粒上使用多少資料面處理器(DPU),以及有多少HBM2記憶體會與中介層(interposer)上的封裝互連,因此DLU的能力目前仍是未知數。初代DLU將需有Xeon這類主機處理器(host processor)支援,但第二代的DLU很可能將使用ARM核心的內嵌主機處理器。

然而儘管富士通認為深度學習與HPC需要非常不同的架構才能有效運行,但Post-KDLU事實上仍有很多共通點,例如Tofu的使用便是其中之一。

量子電腦前景無限 演算速度可達傳統電腦1億倍

量子電腦適於可容錯的高速運算,運算速度達超級電腦1億倍的優點,使眾多企業爭相研發。

汽車業急推自動駕駛技術,帶動人工智慧(AI)發展,但目前的AI應用碰上的重要問題之一,在於電腦運算速度不足;據日本經濟新聞(Nikkei)網站報導,在AI相關應用領域,量子電腦(Quantum Computer)運算速度可望達到現有系統的1億倍,有望帶動AI應用的革命。

加拿大新創企業D-Wave Systems (DWS)是全球首家將量子電腦應用於商用領域的企業,安置於該公司內、長寬各3公尺的方塊形黑色量子電腦2000Q,最大特色在其運算單元,名為量子位元(Quantum Bit)進行運算,是利用量子效應、而非現有電腦的電子效應計算。

相對於現行電腦每個單元非01,量子電腦的每個單元同時為01,這讓同樣3bit的運算,現有電腦需進行8次處理,量子電腦只要1次處理便可完成;據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分析,DWS的量子電腦在若干類型運算中,速度可達現有電腦的1億倍。

比方德國福斯汽車(Volkswagen)的實驗,在北京分析1萬台計程車的GPS行車路線,提供其中418台能避免塞車,直達北京機場的流暢道路,就是運算速度可以增加1億倍的範例之一;雖然這次實驗只是讓30分鐘的運算減低到5秒以內,考慮部分流程是用傳統資料匯流系統,量子電腦的優越性仍很明確。

因此,美國伺服器維安企業決定購買DWS的最新款量子電腦,積極研發AI高速運算相關軟硬體的Google也在20177月決定購買,形同承認量子電腦相對於該廠研發技術的優越性;而日本多媒體廣告業者Recruit Communications,也於2017年導入量子電腦,藉此推動高精準度行銷。

另一方面,美國IT巨擘也積極研發量子電腦,例如IBM5月發布自家研發的量子電腦用演算設備。Google也大肆挖角量子電腦專業人士,著手開發。

不過量子電腦應用仍有不少問題,比方目前只能在冷卻到接近絕對零度的環境中運作,以及需擔心量子力學中的不確定原理(Uncertainty Principle)干擾運算結果,對於可容許計算錯誤的大量統計運算可接受,但精確運算問題卻難解決,甚至可能無法解決。

即使如此,量子電腦仍是深具潛力的尖端技術。DOW Chemical技術長A.N. Sreeram則指出,量子電腦能快速解決複雜的課題。未來各家企業要如何利用量子電腦布局,值得拭目以待。

市調機構IHS Markit主席分析師南川明指出,摩爾定律(Moore's Law)即將被打破。以往PC產品每隔1年半就會推出效能翻倍的CPU,但現在微細化、高速化、省電化技術都已經面臨瓶頸,難有重大突破。廠商就算投資資源積極研發,產品性能的成長幅度也有限。


HPE
將與NASA合作將商用超級電腦Spaceborne Computer送上國際太空站。

[Home]


2017/08/18 2.1.5. 中國聯通混改一夜再變 垂直產業巨頭也被點名 [ 電子時報 陳慧玲]

中國聯通的混合組改方案,除了傳聞許久的BAT外,蘇寧、網宿等公司也已確認參與。

傳言許久的中國聯通混合組改入股投資計畫,近2日已有進一步突破性進展,但戲劇性的是,原本在816日由中國聯通發布的3份混合組改公告,卻隨即被中國聯通撤下,並於16日晚間對外宣布股票將會繼續停止交易,在未來3個交易日內公布混合組改相關方案後恢復股票交易。

這樣的動作也引發外界一片嘩然,畢竟中國聯通混合組改計畫從2016年下半一路傳到2017年上半,除了很早就已傳出的「BAT」,也就是百度、阿里巴巴、騰訊外,近來也再新增京東等業者。而值得注意的是,根據中國聯通在16日原本公布的混合組改方案,除了傳聞許久的BAT與京東外,也包括蘇寧雲商、光啟互聯技術、淮海方舟信息基金、鑫泉基金、以及國有企業中國人壽等等。

以中國聯通原本公布的投資金額與比例來看,主要投資者包括騰訊投資人民幣110億元,股權比重5.21%;百度人民幣70億元,股權比重3.31%;阿里巴巴人民幣43.3億元,股權比重2.05%;蘇寧人民幣40億元,股權比重2.05%;光啟人民幣40億元,股權比重1.88%;鑫泉基金人民幣7億元,股權比重0.33%;中國人壽人民幣217億元,股權比重10.22%;中國國有企業結構調整基金人民幣129.75億元,股權比重6.11%

此次中國聯通透過混合組改導入的投資資金係以中國聯通A股公司為投資標的,而除了主要具顯著比例的網際網路公司與電商通路公司外,也包括多家垂直產業別公司,包括滴滴、網宿科技、用友、宜通世紀,中國中車、前海母基金等等。

而對於16日突然撤下已公布的混合組改投資公告,中國聯通在後續的公告中表示,將會在未來3個交易日內披露非公開發行規畫案與相關文件,也因此,外界多認為主要投資者名單應不至於有太多變動,主要仍在於部分文件內容文字的確認。

但值得注意的是,被點名的部分公司如中國中車在17日就發布訊息表示,並未參與中國聯通混合組改投資項目,這樣的狀況又再度引發外界對於中國聯通混合組改方案生變的疑慮,但包括蘇寧雲商、網宿科技等公司則是已確認將參與中國聯通混合組改項目。

事實上,觀察中國聯通初步披露曝光的混合組改入股投資者名單,可以發現大陸政府主管機關在考慮中國聯通混合組改方案時,引進BAT等網際網路巨頭,主要希望在資金挹注之外,也透過阿里巴巴、騰訊、百度等網際網路公司的加入,改變中國聯通的營運模式與未來發展方向。但除此之外,在第一波曝光的名單中也看到部分特定垂直產業別的企業加入,這也讓外界對於中國聯通引入特定產業別投資者的用意,是否代表將會進一步帶動中國聯通在產業別服務的深化發展。

以電信業後續營運模式發展來看,過去單純B2C的電信消費性服務模式固然仍是大宗,但在5G或者是物聯網(IoT)領域,電信業者身為基礎建設供應商,若要更進一步將龐大的網路建設投資轉化為更高效率的投資收益,就必須透過與垂直產業別的合作,才能提供多元的應用服務,而這或許正是此次中國聯通混合組改投資最值得觀察的重點所在。

大陸重點產業扶植 「BAT」從不缺席

百度因為掌握智慧搜尋技術,在下一代搜尋引擎布局握有優勢。

在中國聯通的混合組改方案投資名單出爐之後,被稱為「BAT」的百度、阿里巴巴、騰訊毫無懸念地成為僅次於國有企業的最主要投資者。事實上,自從2016年下半中國聯通成為被選定進行混合組改的標的之後,BAT三大公司便一直被認為是最有可能的主要投資者,除了資金需求外,BAT在各自領域所建立的生態體系,是被大陸政府更為看重、認定適合導入參與中國聯通混合組改工作的原因。

以阿里巴巴來看,除了單純的電子商務以外,阿里巴巴從物流、金流到人流所掌握建立的網際網路應用共生體系,在未來有機會更進一步轉化為數位化應用共生體系,中國聯通身為通訊基礎設施的供應者,與阿里巴巴網際網路、數位化應用生態體系若能進一步結合,對於未來加快大陸整體數位化應用的發展,顯然將帶來更高的效益。

而以騰訊來看,微信已然不只是單純的即時通訊工具,共生體系所涵蓋金流支付、生活應用場景,也被認為能夠協助特定項目快速布建普及。

事實上,不只是中國聯通的混合組改,在其他大陸國家政策強力支持的項目中,不論從雲端、大數據(Big Data)、到近期熱門的人工智慧(AI)BAT都在其中扮演極為重要的角色,除了單純的投資以外,更重要的是重點公司的結盟對接,進而將大陸政府國家政策希望快速拓展的項目,透過BAT既有的共生體系更快滲透深化至終端應用層面中。

[Home]


2017/08/18 2.1.6. 科技部:若不重視AI自主技術 恐形成國家間的數位落差 [ 電子時報 莊衍松]

科技部長陳良基17日表示,政府推動人工智慧(AI)是以「小國大戰略」的思維,掌握AI創新價值,提升國家競爭力為願景。如果不重視AI,甚至可能演變為國與國之間的「數位落差」。

陳良基17日指出,台灣具備領先全球的IC產業優勢,以此為基礎再透過五大策略,打造由人才、技術、場域以及產業構築而成的AI創新生態圈,可引導台灣成為AI發展重鎮,激發台灣半導體產業另一波動能,進而孕育AI新興產業應用發展。

根據科技部的資料,打造AI創新生態圈有幾項重要工作。首先在研發服務方面,要由政府建構AI主機,以4年共新台幣50億元經費,有效整合台灣的資源,提供大規模共用、共享的高速運算環境,讓產業與學研界能專注於深度學習與大數據分析的技術發展與應用開發,並孕育AI技術服務公司,加強AI科技與產業研發接軌。

其次是要設立AI創新研究中心,以5年為期,每年預計投入新台幣10億元,深耕AI基礎技術、智慧醫療、金融科技(FinTech)與智慧製造等人才與技術研發,同時加入人文、社會等未來AI於實際應用時所面臨議題之研究。本計畫將號召國內外逾300位專家學者投入相關技術發展與應用,並培育3,000AI相關人才。陳良基表示,目前已收到555件構想書,年底前可成立3~4AI創新研究中心。

第三則是要打造智慧機器人創新基地,發揮產學研聚落優勢,集聚AI軟硬體組件,加速落實機器人軟硬整合與創新應用,培育跨領域動手做的創新人才。該計畫4年預計投入新台幣20億元經費,預期成立50家新創公司,培育4,000人並自造出關鍵技術或產品30組以上,催生台灣智慧機器人產業所需人才。

第四是執行半導體射月計畫,以4年將投入新台幣40億元經費,全力協助打通半導體業進入AI的瓶頸,包括極低電壓與低耗能的關鍵元件及感測器等設計製程與材料研發、下世代記憶體設計,可專用於特定領域如無人載具、擴增/虛擬實境(AR/VR)及物聯網(IoT)系統與安全等ASIC(專用型積體電路)或通用型終端智慧晶片等,積極培育頂尖半導體製程與晶片設計人才。

第五項工作是舉辦科技大擂台(Grand Challenges)刺激更多年輕學子親近AI,並促進AI在相關領域的大突破,將陸續以擂台賽方式設定重大挑戰課題,廣徵好手參與投入。首波推出「與AI對話」競賽,懸賞總獎金新台幣3,000萬元,首獎新台幣2,000萬元,以未來AI必須的電腦中文聽力理解為競賽主題,邀請各界好手角逐優勝。目前已有129個學生團隊報名參賽。

科技部表示,透過此五大策略,冀望能加速提升台灣AI研發能量與基礎環境,布局與扎根關鍵核心技術,提供優質自造空間,優化人才質量,激發創新解決方案,開發在地化應用及服務,以帶動下一波經濟轉型動能並掌握AI成長的價值源頭。

AI應用市場尚未見獨佔者 陳良基:台灣應善用既有優勢切入

科技部長陳良基17日與媒體茶敘,詳述科技部建構人工智慧(AI)創新生態圈的作為。對於到底AI有哪些應用技術是有價值,但還沒有人做的?陳良基表示,AI應用市場太廣,至今尚未出現市場獨佔者,台灣有半導體製造優勢,可以切入終端AI晶片領域耕耘,以取得市場先機。

陳良基指出,2020年是7奈米的天下,廠商的技術如果跟不上就沒有價值。台灣的廠商的速度要夠快,才能有角色。目前全球的AI應用只看到AlphaGO應用在下圍棋和IBMWatson應用在醫療助理,其他包括在無人車方面的應用仍十分有限。可以說AI的應用面很廣,現在還未出現市場獨佔者,所有國家都在同一個起跑點上。

陳良基表示,台北市電腦公會理事長童子賢最近到科技部和他討論AI相關規畫,目前政府和業界的看法主要認為,AI在各行各業都會有主導者,而AI的在地化其實非常重要,台灣產業要去思考如何善用台灣的優勢,使AI的應用能夠找到獲利的方向。

陳良基指出,產業界在AI領域正處於百家爭鳴的初步階段,但不要忘了台灣在AI學術上的成果甚佳,不論在量和質都具國際水準,機器學習的相關理論有些甚至是台灣的學者所創造的,因此台灣學界在培養AI人才上應該可以有更大的能量,支援業界做AI的研發。

陳良基說,現在幾乎每個人都有1台智慧型手機,甚至不止1台。未來人人也都會有1AI機器人,也可能不止1台。AI、機器人的趨勢是確定的。台灣的產業界和學術界應該共同合作。而陳良基透露,最近他也接到電話,是在外國創業的台灣廠商有意將AI研發總部遷回台灣,希望政府給予協助。陳良基說這都是台灣未來發展AI價值鏈過程中很好的現象。

陳良基強調,台灣AI創新生態圈已經動起來。甚至連高中生都對AI有很高的興趣,有數十位已組隊參加AI競賽。南部科學園區和中部科學園區都已和鄰近的高中建立AI與機器人實驗聯盟,對激勵台灣年輕人及早投入AI和機器人技術有很大的幫助。

[Home]


2017/08/18 2.1.7. 英特爾完成Mobileye購併案 積極搶進自駕車市場 [ 電子時報 劉慧蘭、陳端武、陳智德、陳明陽]

英特爾將與Mobileye聯手開發全新自駕系統並成立車隊,在美國、以色列展開道路測試。

英特爾(Intel)與以色列電腦視覺新創公司Mobileye153億美元購併案日前終於完成,讓英特爾直接空降自駕車市場的前段班,與GoogleUberTeslaNVIDIA這些已投入自駕車技術開發多年的公司競爭。

據紐約時報(NYT)報導,近年矽谷科技公司對自駕車技術十分熱衷,其中又以Google最積極,不僅自主設計製造自駕車,並已累積數百萬公里測試里程。叫車服務Uber緊追其後,Tesla則推出搭載先進輔助駕駛功能的電動車,採用的技術即來自Mobileye

而在英特爾擅長的半導體方面也大幅落後對手NVIDIANVIDIA開發的GPU能融合相機鏡頭與雷達感測器影像以偵測障礙物,吸引不少汽車製造商的注意。

Mobileye是多家主要車廠的供應商,也是數位繪圖及感測器領域的領導廠商, Gartner分析師表示,英特爾在自駕車的大腦、感測器、資訊、地圖構建等領域均有涉及,這項購併案明顯提升了英特爾的競爭力,未來市場可望重新洗牌。

直接購併與增加投資金額已成為這場自駕車開發競賽的趨勢,福特汽車(Ford)2月宣布將投資10億美元挹注Argo這家專注開發無人駕駛車的AI新創公司,通用汽車(GM)則是在2016年收購了另一家Cruise Automation,日前Cruise宣布已開發一款無人駕駛車專用的叫車App,並正在舊金山街道進行測試。

至於合作夥伴關係則未必都行得通,例如CruiseApp可能會與GM的策略夥伴Lyft產生衝突。而2016年在佛羅里達州發生的自駕車死亡事故導致MobileyeTesla分道揚鑣。

英特爾與Mobileye計畫在未來幾個月建立一個100輛自駕車的測試車隊,展現兩者結合後的實力。這些車輛將會送到美國亞利桑那州展開測試,之後再移師耶路撒冷,挑戰後者狹窄的街道與蠻橫的駕駛環境。

Mobileye共同創辦人Amnon Shashua表示,如果自駕車能夠在耶路撒冷暢行無阻,那麼世界上應該沒有哪個地方可以難得倒它。

同時,英特爾與Mobileye也將著手開發結合英特爾晶片與Mobileye技術的全新自駕系統,新系統效能會比Mobileye使用EyeQ5處理器打造的產品效率提升1倍。

這套系統將涵蓋自駕車的主要零組件,如相機鏡頭、影像處理功能、微處理器、繪圖技術,以及用來決定如何對駕駛狀況、行人、其他汽車做出反應的軟體,也就是所謂的「駕駛政策」。

這套系統允許汽車製造商增加自主開發的自駕軟體,展現各家公司的駕駛特性,不過這項技術將設計讓能夠添加自有。英特爾執行長Brian Krzanich表示,汽車製造商會想要在系統上加入自己的特色,以及他們想要感受及如何駕駛。

不過英特爾想要贏回汽車製造商的心並不是件容易的事,NVIDIA提供擁有強大影像原始檔處理能力的晶片頗受車廠歡迎,像豐田汽車(Toyota)不久前宣布旗下自駕車將採用NVIDIA技術。

Mobileye將續留以色列,Shashua將負責領導英特爾的自駕車計畫,另一位共同創辦人Ziv Aviram則會從Mobileye退休,轉戰其所創立、專門製造幫助視障者理解文字和識別物體的人工視覺裝置公司OrCam

分析師:英特爾在車用半導體可望取得優勢

英特爾(Intel)已於日前完成收購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大廠Mobileye,讓英特爾在自駕車市場佔有一席之地。值得探討的是,收購Mobileye將對英特爾半導體策略造成何種影響?

市場研調機構Moor Insights & Strategy分析師Chris Wilder撰文指出,英特爾已在ADAS市場押重注,而Mobileye能與英特爾發揮強大互補效果。英特爾並未擁有自駕車方案所需的資產、關係和軟體,收購Mobileye能讓英特爾瞬間在此新興市場取得領先優勢。

Mobileye執行長Amnon Shashua將直接向英特爾執行長Brian Krzanich報告,亦顯示英特爾對自駕車業務的重視。英特爾已多次調整業務,以降低對PC和伺服器的依賴。英特爾藉投資物聯網(IoT),近期營收已取得年增15%的強勁成長,而持續投資將進一步確立英特爾在IoT領域的領導地位。

Wilder認為,英特爾與Mobileye合併,將刺激自駕車市場加速發展。有媒體批評英特爾以153億美元收購Mobileye買貴了,但Wilder相信,隨著市場成長與Mobileye未來價值來看,英特爾並未吃虧。

收購Mobileye後,英特爾能推出從車載運算、感測器、儀表、LTE/5G連網、乃至於資料中心∕雲端運算的端到端生態系統。這點無疑將形成一股力量,為其共同客戶帶來強大的解決方案。

許多英特爾的競爭對手正在提供自駕車單晶片方案,也有些客戶將推出自有端到端方案。但對眾多客戶來說,英特爾收購Mobileye後,其對手必須想辦法,可能是與其他廠商建立夥伴關係,以提供包含資料中心、汽車和網路的端到端方案。

Wilder推測,英特爾看上Mobileye是因其與將近30家汽車大廠的關係良好,並與BMW合作推出iNext平台。iNext平台被設計成開放性標準,能讓其他廠商基於英特爾、BMWMobileye的標準開發、部署和生產自駕車。

未來希望進一步見到英特爾與Mobileye向開放原始碼社區開放標準,以真正發揮開發者社區的創新潛力,尤其是在安全性、隱私、資料分析和服務部署方面。

目前幾乎所有自駕車都採用Linux作業系統,或機器人作業系統(ROS)管理感測器、儀表和其他娛樂服務。英特爾和Mobileye若開放其平台,將催生出能帶動創新和科技進步的強大平台。

自駕車產業雖仍在早期發展階段,而英特爾已在端到端競賽中取得有利位置,但其他比賽還在進行,收購Mobileye能讓英特爾暫時成為領先集團。而NVIDIA、高通(Qualcomm)∕恩智浦(NXP)和賽靈思(Xilinx)都得設法在市場上搶下一席之地。

車用半導體商機可期 英特爾醞釀新攻勢

英特爾(Intel)PC處理器市佔率穩定增長,對於人工智慧(AI)及自駕車發展也發起一輪猛攻,在完成收購以色列自駕車輔助駕駛系統供應商Mobileye後,正式跨足自駕車系統領域。

以營收來看,英特爾是目前世界最大及市值最高的半導體晶片製造商,除了晶片以外,英特爾也生產主機板晶片組、網路介面控制及NAND Flash等產品。

近一次英特爾的財報令人驚艷,其非GAAP(一般公認會計原則)盈餘自2Q'16以來成長9%,自135億美元成長到148億美元;淨收益則增加22%,從29億美元成長到35億美元。

目前半導體產業的WACC(加權平均資本成本)ROIC(投資資本回報率)正以-1.2%的速度減緩,而2017~2022年僅會成長到0.9%,因此不難見到英特爾已開始分散投資。英特爾的WACCROIC分別是8.44%16.59%,只要ROICWACC多,就代表能創造更多的價值。

與英特爾最大的對手超微(AMD)相比而言,AMDWACC是比英特爾更多的19.12%,但ROIC則為-36.54%,事實上AMD過去3年到現在的營收及獲益都處在虧損狀態。

英特爾近期將收購以色列自駕車技術供應商Mobileye,以進入700億美元的自駕車市場。同樣正在發展自駕車的蘋果(Apple)與晶片廠高通(Qualcomm)正進行訴訟大戰,這讓英特爾有機可乘。

英特爾將業務區分為五部分,分別是客戶運算事業群、資料中心事業群、物聯網事業群、記憶體(NVRAM)解決方案事業群及可編程解決方案事業群。營收最高的是82億美元的客戶運算事業群,記憶體解決方案事業群次之,達44億美元。

英特爾欲開拓自駕車系統的藍海市場

英特爾與Delphi Automotive合作,在2019年底前帶來Level 4技術解決方案。

英特爾(Intel)跨足自駕車市場,完成收購該領域逐漸站穩市場首位的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的製造商Mobileye,在2017年底前就會展開100輛自駕車的測試。

Mobileye表示,將會在美國、歐洲及以色列開始進行第四級(Level 4)的自駕車測試,據美國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對自駕車的分級,Level 4代表的是自駕車自動化最高等級,駕駛人只有在某些特殊情況下才需要接管駕駛,大部分時間自駕車會自動前往目的地。

從自駕車產業角度來看,Mobileye與英特爾頂多算是自駕車技術的供應商,並不從事完全自主製造,在自駕車的計畫上與BMW保持密切的合作。英特爾表示,測試目的是為加快自駕車的發展進程,並持續改良自駕車技術,不會瓜分現有自駕車市場。

該系統結合Mobileye的電腦視覺及自駕技術,以及英特爾的處理器與雲端溝通技術。測試用的自駕車將會因不同車廠客戶而有不同款式,以證明「Intel-Mobileye」系統可以在不同的自駕車上一體適用,或將能吸引潛在的客戶或投資人進行投資。

英特爾及Mobileye2016年曾宣布將與自駕車供應鏈巨頭Delphi Automotive合作,以在2019年底前帶來Level 4自駕車的技術移轉解決方案。事實上,這三家公司也各自與BMW進行獨立又相關的合作。

在英特爾找上前,Mobileye並沒有能力自己製造自駕車測試,反之亦然,不過兩家公司的合作將能掌握自駕車的Know-how

Mobileye的共同創辦人Amnon Shashua表示,他們提供的技術是對現有客戶提供增益,而非取代。他們想要的是讓汽車製造商發展自駕車的速度更快,同時成本更低,盼藉由測試蒐集來的數據能大大降低客戶成本。

自動駕駛需求增長 大幅推升光達市場規模

車輛安全性及個人化需求增長,將大幅推升自駕車用光達市場總值。

目前對人工智慧(AI)車輛的大型公共投資,目的是發展自動駕駛技術,不過也將在2019年之後迅速延伸至商用車隊,再加上車輛安全性及個人化的需求不斷增長,預期屆時車用光達(LiDAR)市場總值亦將大幅提升。

光達是自主導航系統中的一個感測器,具備遙測(Remote Sensing)功能,不靠電磁輻射而是使用雷射脈衝射向物體並接收反射回來的訊號,從發出到接收反射雷射脈衝的時間,可測量物體與光達間的距離,與攝影機及其他感測器的功能互補,並能提供更高的可靠度。

Business Insider報導,研究機構Wintergreen Research20177月發表「2017~2023全球車用光達預測」報告,在未來3兆美元的自駕車市場前提下,預計自駕汽車、小貨車及運動休旅(SUV)用光達市場總值,在2023年將可達99億美元,對比2013年才僅約1,300萬美元。

上述報告的結果是根據廠商製造與組裝能量、出貨車輛數、配備自動巡航控制(ACC)的車輛百分比,以及機器人概念車(Robot Car)可能的市場滲透率等相關數據進行三角測距所得。而另一個有助於預測這個市場區塊的因素,則是測試者使用配備光達的汽車及小貨車的經驗。

自駕車技術有潛力開市場重大發展,將轉變個人運輸產業,並推動巨大的換車市場。正如航空產業的自動駕駛能明顯節約人力,駕駛自動化則是對汽車產業進行破壞性創新的新力量,也是支援自主作業的關鍵感測器。

雖然自駕汽車目前必須依靠昂貴的下一代技術才能達成,但每個車廠都尋求參與市場的機會,而隨著各種相關功能趨於成熟,並在真實世界運作,光達導航與AI技術將被快速採用。

因此為了加速研發、降低成本,廠商間正尋求合作,包括訂定產業標準、開發AI軟體、攝影機、光達及其他感測器等,提供基本功能的共用模組(Shared Module),同時並修改轉向、煞車及其他汽車系統,逐步為車輛增加自主功能。

包括主動式定速巡航控制、防撞、車道輔助(Lane Assist)、基於攝影機及雷達的各種系列監測系統、停車、轉向及試駕,目前都在逐步實現。未來只要將車輛中央處理器上整合ACC、主動式煞車與轉向及車道輔助系統,便可在任何地方實現自動車輛駕駛。

UberGoogle等車隊廠商用於送貨及共乘的車輛,可能成為光達導航AI早期採用者群。至於在個人豪華房車市場,則是奧迪(Audi)、賓士(Mercedes-Benz)Tesla等廠商居於領先,並能在特性、功能、套裝配備及款式上滿足個人偏好。

[Home]


2017/08/18 2.1.8. 160億元 AI科技田年底動土 [ 工商時報 邱琮皓]

科技部長今年陸續發布多個人工智慧(AI)政策,預計45年間執行5大策略,總預算高達新台幣160億元,陳良基強調,這是以「小國大戰略」的思維來推動,預計年底可在中科及南科設機器人製造基地,而AI創新研究中心也收到555個研究計畫,年底也會在校園內先推出數個研究平台。

陳良基昨(17)以「深耕AI科技田,打造AI生態圈」為題,暢談科技部近期推動AI的『小國大戰略』。

科技部規劃,以4年共50億元經費建構AI主機,補足目前研發服務的部分,創新加值部分,以5年、每年10億元,透過設立AI創新研究中心,號召國內外逾300位專家學者投入相關技術發展與應用,並培育3,000AI相關人才。

創意實踐部分,也將以計畫4年預計投入20億元經費打造智慧機器人創新基地,預期成立50家新創公司,培育4,000人並自造出30組以上的關鍵技術或產品;另外規劃「半導體射月計畫」在4年投入40億元,全力協助打通半導體業進入AI的瓶頸,以產學合作帶領台灣啟航。

陳良基指出,科技部要打造由人才、技術、場域及產業構築而成的AI創新生態圈,執行面共計5大策略,其中創新加值、產業領航、社會參與等3項是使用年度預算;研發服務、創意實踐兩項計畫則是會運用到前瞻計畫預算。

陳說:「如果台灣未來AI沒有跟上會很慘,因為這未來是一個國與國之間的數位落差,在未來的工具裡面,會處於落後位置。」因此要及早布局未來。

耗資160億元深耕AI科技良田,陳良基期望,在計畫完成、打造好科技平台,進入AI時代後,台灣已經準備好各種核心人才與技術,廣泛應用在各種領域,包括人文科技的人才也可參與,例如「金融科技」會是未來的應用之一。「美國不少創業公司都是在設計金融管理」,還有無人載具、醫療應用,這幾塊也是可透過科技田發芽出來的「作物」。


針對積極推動人工智慧 (AI),科技部部長陳良基17日表示,科技部主要是以「小國大戰略」的思維,將在4-5年投入160億元,透過5大策略,打造AI生態圈。

[Home]


2017/08/18 2.1.9. 阿里Q2超驚喜 淨利巨增67 [ 工商時報 吳瑞達、賴瑩綺]

中國大陸最大電商、在美股上市的阿里巴巴,台北時間昨(17)晚公布今年第2季(今年41日~630日,會計年度為2018年第1季)財報,營業收入為501.84億元人民幣(下同),年增56%,稅後盈餘為200.19億元,年增67%,優於市場預期。

據了解,華爾街25位分析師平均預計,阿里巴巴第2季的每股稀釋盈餘將達0.93美元;但財報顯示,阿里巴巴當季的每股稀釋盈餘為1.17美元,高於分析師預期。

受到財報利多激勵,昨晚阿里巴巴在美股開盤前,股價一度上漲逾7%,股價突破170美元;美股開盤後,阿里巴巴開盤價為166.85美元,漲幅逾4%,股價持續創歷史新高,直至截稿前,股價處於震盪格局。

新浪科技報導,阿里巴巴的財報顯示,公司營收額為501.84億元,年成長56%。淨利為200.19億元,年成長67%。稅前盈餘為351.24億元,年增47%。每股稀釋盈餘為7.95元。

阿里巴巴集團首席執行長張勇表示,阿里巴巴在今年第2季迎來強勁的開端,展現出集團各項業務的強大及多樣化,以及為平台上的消費者所帶來的價值。目前該集團的技術正在推動各業務的強勁成長,同時也加強核心電商以外業務的市場地位。

財報顯示,今年第2季,阿里巴巴的業績來自核心的電子商務營收為430.27億元,年增58%。來自雲端計算業務的營收為24.31億元,年成長96%。來自數位傳媒和娛樂的營收為40.81億元,年增30%。

另外,中國零售市場年活躍用戶數量為4.66億戶,較截至2017331日的12個月活躍用戶數量,增加1,200萬戶。中國零售市場移動MAU(月活躍用戶)在6月份達到5.29億戶,與今年3月份相比,增加2,200萬戶。

在財報出爐之前,資本市場已開始對阿里業績進行預熱,評級機構上調對阿里股價預期,機構投資者紛紛進場。據CNBC報導,索羅斯、David Tepper等知名對沖基金大佬紛紛在第2季大手筆增持阿里巴巴股票,美國投資機構Stifel也將阿里預期股價調高9%至180美元。

馬雲:新零售之後 下一步就是新製造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昨(17)日表示,新零售正在蓬勃的改變中國的經濟結構,而新零售的下一步一定是新製造。他指出,新製造將對傳統製造業產生衝擊,因未來的利潤不來自於規模化,只有創新及技術才能帶來永久的穩定和利潤。

馬雲昨日出席第3屆世界浙商(廣東2017)高峰論壇時表示,去年他提出了5個「新」:新零售、新製造、新技術、新能源及新金融,很多企業不以為然,但也有很多企業已經開始高度關注。其中,新零售正在蓬勃的改變中國的經濟結構,而新零售的下一步一定是新製造。

馬雲指出,過去的製造業基本上以B2C為主,即企業自己制定標準,行銷市場。

但未來的製造業必須是C2B,就是根據市場、根據客戶進行大規模、柔性化、個性化訂製,這才是真正的未來。

因此,傳統製造業將會受到巨大的衝擊,且這個衝擊不亞於現在傳統零售行業面臨互聯網的衝擊。

但他也說,但衝擊和變革才是真正的機會,沒有衝擊和變革就不可能有年輕人的機會。

馬雲認為,未來的利潤來自技術和創新,而不是來自於規模化。過去以規模化、標準化為主的製造業和生產企業,將會由於這一輪新的技術遭到巨大的衝擊。他說,希望大家能夠以正確的心態去面臨各種各樣的創新,只有創新才能夠迎接未來,只有技術才能夠帶來永久穩定和持久的利潤。

針對未來新製造將蓬勃發展的地區,馬雲指出,中國大陸的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決定了新製造未來的希望。

長江三角洲與珠江三角洲加起來,是大陸經濟與全球製造業的半壁江山,而廣東省和浙江省現在是世界上最有活力、營商最好、人才最密集、資金最密集,且經濟條件也不錯的地區。

[Home]


2017/08/18 2.2.1.1. 蘋果Apple Watch明年出貨叩關2,000萬支  調整供應鏈策略 訂單分配恐大風吹 [ 電子時報 陳玉娟]

蘋果2017Apple Watch出貨上看1,500萬支,2018年將挑戰2,000萬支。

全球智慧手表需求動能未如預期爆發,由於價格偏高、外形設計受限、與手機功能重疊及電池續航力不佳等因素,近期智慧手表市場呈現退潮走勢,不過,蘋果(Apple)第二代Apple Watch因功能大幅強化,出貨動能逆勢轉強,加上第三代Apple Watch將加入通話及其他應用功能,業者預期在9月發布、第4季上市後,將推升蘋果Apple Watch出貨量,第4季約450萬支,2017年上看1,500萬支,2018年將進一步挑戰出貨2,000萬支大關。

智慧手環與智慧手表等穿戴式裝置市場原本被看好將全面起飛,然智慧手環需求後繼無力,小米與Fitbit等業者銷量明顯減弱,至於智慧手表起初亦吸引各路人馬搶進,如今卻急速降溫,包括三星、樂金、華為、摩托羅拉等品牌廠出貨表現低迷,華碩決定暫時退場,而積極投入穿戴式裝置平台研發的英特爾(Intel)傳出大砍相關部門人力與研發行銷資源,全球智慧手表市場成為蘋果撐場局面,排名第二的三星市佔率則遠遠落後。

供應鏈業者表示,智慧手表市場表現不如預期,主要係因價格偏高、與智慧型手機功能重疊、生態鏈未全面整合及電池續航力不佳等,使得整體市場規模較預期大幅縮水。值得注意的是,儘管20154月正式開賣的首代Apple Watch雷聲大雨點小,2015年出貨不到500萬支,然蘋果於20169月發布的第二代Apple Watch,由於加入防水、GPS及心跳監測等應用功能,明確聚焦健康、健身應用,市場買氣出現反轉。

供應鏈業者透露,第二代Apple Watch上市後需求優於預期,單月出貨一度衝上180萬支,至於第三代Apple Watch不僅強化軟體App,更加入通訊等多項功能,就目前訂單量估算,第三代Apple Watch4季出貨將逐月放量,可望帶動全年Apple Watch系列出貨衝至1,500萬支,並預期2018年出貨將突破2,000萬支大關,成為蘋果小金雞,穩奪全球智慧手表大宗版圖。

另外,近期業界傳出蘋果正與美國醫療保險業者安泰(Aetna)洽談合作,安泰計劃大量採購Apple Watch提供保險用戶使用,若蘋果取得安泰大單,將推升Apple Watch整體出貨規模。

隨著新一代Apple Watch效能與功能強化,設計更為複雜,加上出貨規模逐步擴大,蘋果開始調整供應鏈策略,2017年廣達仍拿下Apple Watch 3組裝代工大單,但市場傳出仁寶2018年有機會加入供應鏈。

鴻海富士康雖未承接Apple Watch代工,但旗下訊芯首度入列Apple Watch供應鏈,成功分食日月光旗下環旭電子SiP封裝大餅,預計20183月加入供貨行列,且2018年第2季供貨比重可望超越環旭。除了封裝大廠大啃蘋果訂單,提供SiP雷射切割機台設備的鈦昇亦將迎來營運轉機,至於景碩等可望續守SiP基板訂單。

2017年蘋果不僅新款iPhone大幅升級,Apple Watch 3也大幅改善電池續航力,並加入通訊等多項功能,兩大新品賣相更佳,同時登場相互帶動下,蘋果業績可望續創新高,尤其產品平均售價(ASP)拉升,獲利增長動能可期,至於Apple Watch供應鏈受惠於訂單規模擴大與良率提升,亦將迎來獲利成長期。

 

[Home]


2017/08/18 2.2.1.2. 穿戴裝置提升市場接受度 有賴半導體微影技術導入 [ 電子時報 楊智家]

半導體微影技術導入有助於改善電池效能,進而使穿戴式裝置在具備更大產品競爭力。

隨著可穿戴式裝置問世以及逐漸滲透至日常生活,但現階段可穿戴式裝置發展上仍面臨部分普及難題,在此情況下,如何改善電池續航力以及在更小體積內創造更多且更強大的功能便成為首要之務,因此若可針對電池效能做出改善及推出更高密度電晶體電路,或有助可穿戴式裝置在未來具備更大產品競爭力、更廣泛被採用,如今透過半導體微影技術的導入,將有助讓上述兩個願望實現。

根據Power Electronics網站等媒體報導,相較於當前業界領先的10奈米製程技術,以奈米片(nanosheet)為基礎的5奈米技術,在固定電源下能夠提供40%的效能提升表現,或是在匹配效能下達到75%的能耗節省效果。其中IBM Research已探索奈米片半導體技術超過10年之久,目前也有研究團隊正在從事相關技術的開發,欲展示設計的可行性以及這類奈米片技術如何能優於當前的FinFET架構。

為達到5奈米電晶體技術水準,就必須將極紫外光(EUV)微影技術應用在奈米片電晶體架構中,藉由極紫外光微影技術,將可持續調整奈米片的寬度,所有都可在單一製程或晶片設計中進行,這樣的彈性有助於針對特定電路進行效能與功耗的微調,與當前FinFET電晶體架構生產受限於目前採用的鰭式(Fin)高度,以致缺乏這樣的彈性不同。

因此,即使以FinFET製程生產的晶片微縮至5奈米水準,也只減少各鰭式之間的空間,無法為額外的效能增加電流。這樣全新的晶片技術修改了摩爾定律(Moores Law),並分解成密度、效能、功耗及經濟效益等4個部分,預期未來採用奈米片電晶體的5奈米節點晶片以及其微縮密度,將可提供關於效能表現、功耗以及經濟效益上的預期價值。

如成立於2007年的Enovix公司,多年來投入是否能以矽代替石墨,作為可充電鋰電池的陽極材料,在多年開發下,Enovix電池技術做了部分改善,包含以矽晶圓光刻技術在矽晶圓上製造兩極,以及將傳統鋰電池陽極材料石墨換成奈米多孔矽。Enovix鋰電池採用晶片產業的矽晶圓光刻技術,於1mm厚的矽晶圓上製造陰極、陽極及隔膜,有助大幅減少空間的浪費。

如今Enovix基於專利3D電池結構技術設計的Enovix 3D矽鋰離子電池,除可立即增加能源密度,長期優勢則是具備持續創新的能力,以及在未來幾年形成顯著的電池效能改善。Enovix也能持續從傳統鋰離子電池中諸如陰極材料來納入改進。因此Enovix 3D矽鋰離子電池有助提供行動裝置、特別是可穿戴式裝置效能的立即改善。

[Home]


2017/08/18 2.2.1.3. 穿戴式裝置再進化:穿戴式裝置內建AI 功能重點在求精而不求廣 [ 電子時報 劉慧蘭、涂翠珊]

透過機器學習演算法取得特定程度的智慧讓穿戴式裝置變得更加聰明,這些外觀新潮的裝置不僅是提供個人化情境資訊的虛擬助理,還能幫你用Uber叫車或訂餐。穿戴裝置受限於顯示尺寸,自然更希望利用智慧演算法簡化操控方式。

Wareable報導,研究機構451 Research的互聯技術分析師Ian Hughes認為,穿戴式裝置內建人工智慧(AI)應該用來強化特定的工作任務,而不是成為一個博而不精的助手。經過訓練,這些裝置可以執行機器學習和資料分析以滿足穿戴者的需求,省去穿戴者介入的麻煩。它需要的不是非常聰明的AI,而是好的設計。

AI是一種泛稱,用來涵蓋可根據觀察到的資訊調整程式代碼與行為的演算法及軟體。最基本的AI由可辨識圖像的簡單機器學習技術組成,例如亞馬遜的購物推薦。比較複雜的則是深度學習類神經網路,透過模擬人腦的神經元、突觸、神經網剖析資料,尋找解決特定麻煩或問題的模式。

訓練AI演算法需要大量的資料、運算能力和時間,但一旦具備基礎學習程度,就可以放手讓他們在真實環境中進一步學習,這種技術稱為推論,也是自駕車穿梭街道所使用的技術。

麻省理工學院(MIT)電腦科學和人工智慧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利用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Simband健康概念手表收集穿戴者的血壓和肌膚溫度等生物特徵資料,藉此建立AI演算法並結合語音分析來偵測人在對話時聲調的轉換,幫助患有亞斯伯格症的病人改善社交技能。

德國Bragi公司研發的Bragi Dash Pro智慧耳機則會收集來自耳機感測器的資料,能夠辨識不同的手勢、動作,讓使用者不用按手機上的應用程式,就可以進行功能控制。Bragi副總裁Darko Dragicevic表示未來將增加智慧通用翻譯功能,方便不同母語的人士互相溝通。

穿戴式裝置是收集健康、健身和生物特徵資訊的好媒介,搭配AI軟體處理資料的特性,難怪許多公司都朝健身技術領域開發新產品。例如LifeBEAMVi頭戴式耳機便結合了健身追蹤功能,還有新創公司Supa的智慧運動內衣,可以監測心率和其他運動數據,提供個人化的健康建議。這些裝置使用的未必是最先進的AI技術,但卻顯示穿戴式裝置AI的應用不在於廣,而在於精,主要用來幫助人們簡化特定的工作任務。

不過Hughes認為,目前市面上這些裝置缺乏整合性,未來發展可能會遇到瓶頸。因為人們會希望這些分散的裝置能夠彼此溝通,這樣就可以從中挑選自己需要的裝置。此外,Hughes也看好混合實境(MR)穿戴式裝置的發展,特別是微軟(Microsoft)HoloLens這種可以獨立配戴的裝置。Hughes表示,體驗是穿戴式裝置最重要的元素,未來應著重存取方式的簡化,畢竟只能透過手機存取或查看資料的裝置並不是好的穿戴式裝置。

穿戴式裝置需以人為出發點 重新思考整體設計

當前的穿戴式裝置由於缺乏全面化的設計思考,因此發展並不如預期。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開發團隊應更重視跨領域的研發,並仔細思考,如何讓產品真正回應到使用者的需求。

諾基亞貝爾實驗室(Nokia Bell Labs)藝術科技創新培育實驗總監Domhnaill Heron透過EE Times網站表示,他們的任務是要解決未來510年後可能出現的人類需求問題,因此他們希望能站在未來的觀點,掌握科技與人類通訊的演進與互動情形。

Heron指出,科技應該要帶領人們走向更好的生活,提供更多自我實現與超越的機會,消弭人與人間溝通與文化上的障礙,而人們不應像現在只專注在生理及安全問題上。現代人最需要的就是更多空閒的時間,但事實上我們卻在各種缺乏效率的產品上浪費了太多時間。

要改善這個情形,科技的發展就需確實做到以人為中心。諾基亞貝爾實驗室研究團隊因此積極與擅長設計的藝術家合作,希望能改變當前趨勢,以人為出發點引領技術上的創新。

目前市面上有許多穿戴式裝置,連對準確度的要求都無法達到。未來穿戴式裝置除了要能提供準確的健康追蹤功能外,也應能透過非侵入式的健康監控,在身體出現問題前,事先提出預測及警告。

穿戴式裝置也應該是用戶的通訊工具之一,且不必透過一堆App,就能讓用戶與世界產生互動。

除了有完善整合的功能外,未來穿戴式裝置還需有精巧的外型,並符合低功耗的需求,而這將是工程上的一大挑戰,考量的層面也將涵蓋單獨元件與整體系統。

在感測器方面,除了低功耗需求外,還要考慮到各項醫療標準;穿戴式裝置的電池,除了要有夠高的能量密度,還要能適應各種不同的裝置外型,而電力的供應需有適當的能源收集技術支援。

元件與系統設計師間需彼此溝通配合,才有辦法解決上述的各種挑戰,發展以人為中心的科技,並進一步增進人類福祉。

Lumo Bodytech透過穿戴式裝置 為邊緣運算開拓新疆界

Lumo透過穿戴式裝置發展出了自己的邊緣運算系統。

就在雲端運算逐漸主導應用及系統設計之際,由Monisha PerkashAndrew Chang所創辦的物聯網新創公司Lumo Bodytech,除致力於研發可促進用戶健康的穿戴式裝置外,也嘗試利用這些功能越來越強大的裝置,發展邊緣運算。Lumo希望能透過這種方式提升產品功能,同時使用戶隱私獲得更多保障。

根據Semiconductor Engineering報導,為在競爭激烈的物聯網市場取得異軍突起的機會,Lumo採取了三管齊下的發展策略。首先他們以ARM架構為基礎推出了Lumo LiftLumo Run兩款穿戴式裝置。

Lumo Lift緣起於Chang本人經由姿勢矯正課程治療背痛的經驗。ChangPerkash相信,如果他們能推出容易使用、且價格合理的姿勢回饋解決方案,將有機會使好幾百萬人的背痛情形獲得改善。

Lumo Lift能夠監控用戶姿勢,並透過震動回饋讓用戶隨時注意自己的姿勢。在這之後,Lumo又推出了可透過監控跑者節奏、步伐、盆腔旋轉,提升跑步表現的Lumo Run

LiftRun大獲成功後,Lumo又在20171月時宣布推出Lumo Motion Science Platform,讓其他廠商也可透過Lumo技術授權,發展自己的應用。Perkash表示,許多知名廠商都對Lumo的技術表達了興趣,但物聯網技術並不是他們核心能力的一部份。

Lumo Motion Science Platform可集結眾人智慧,讓Lumo技術深入服飾、老人照護、珠寶等多個領域。像是運動品牌PUMA便即將推出利用Lumo平台研發的新產品。

除了穿戴式裝置及Lumo Motion Science Platform外,Lumo還試圖發展分散式智慧,更多地藉由邊緣運算技術(而不是依靠雲端),以更快的速度產生更多可驅動的資料(actionable data)。如此除了能解決後端的資料管理問題,也能讓前端的資安及用戶隱私更有保障。

LiftRun內部的感測器能在使用時,根據用戶習慣自動校正。由於每個人的狀況都不同,因此Lumo需為每位用戶預測出最好的姿勢,而且還要考慮到裝置會在穿戴時不斷移動的問題。

Chang表示,身體是創新的下一個疆界,而他希望未來能結合更多SoC與感測技術,更快速的將大量資料整合在一起。此外,他也相信無線充電將能把物聯網與穿戴式裝置的發展,推往下一個階段。

[Home]


2017/08/18 2.2.2.1. 宏碁看好銀髮商機 進行第2波測試 grandPad選定台灣為第二落地市場 [ 電子時報 李立達]

宏碁將引進銀髮族平板電腦grandPad,目前正在進行消費者測試。

宏碁看好銀髮商機,旗下銀髮平板服務公司grandPad,選定台灣為第二落地市場,7月底已完成首波測試,為了解台灣銀髮族需求,預計2017年底將會進行第二波測試,目前歐洲也有數個國家的廠商接觸,有意共同開拓歐洲銀髮族市場。

全球正進入老年化社會,其中台灣人口老化速度全球第一,根據內政部統計資料,20172月台灣65歲以上老年人口首度超過14歲以下的幼年人口,而國發會也預估,約45年後(2061)台灣的老化指數將高達406.9,屆時老年人口將是幼年人口的4倍。

宏碁創辦人施振榮指出,現在的銀髮族有錢有閒,且價值觀與上個世代不同,更願意多將資源放在自己身上,享受人生,也因此能創造除更多商機,尤其是台灣在邁向老年化社會,更具樣本代表性,透過台灣市場,也能進一步跨至華人及全球銀髮族市場。

宏碁於2016年宣布投資1,104萬美元投資北美新創公司grandPad,該公司主要推出老年平板電腦服務,不僅設計適合長者使用的平板電腦,比如螢幕大,喇叭置於前面,重點是針對銀髮族推出多項服務,平板電腦只是服務的載具。

宏碁投資grandPad之後,美國仍由原本創始團隊獨立經營,平板電腦交由宏碁協助設計與生產,至於海外市場部分,則由宏碁負責,負責操盤的是曾任職宏碁大陸區總經理、目前任職宏碁自建雲暨智慧產品事業長照關懷處總處長的何謙永。

何謙永指出,台灣將是grandPad在美國以外第二個服務將落地的市場,5月底至7月底透過智榮基金會龍吟研論,針對台灣的銀髮族進行深度測試,平均有3~4個服務人員對1位受測民眾,深入了解台灣消費者的使用習慣。

何謙永表示,grandPad從美國市場出發,一開始也以北美消費者習慣為主,然台灣消費者與美國並不相同,比如台灣對科技產品接受度與熟悉度,都遠高於美國民眾,其次,以文化環境上,台灣幅員小、距離短,從南到北3~4小時就可到,美國卻不相同。

至於grandPad特別強調的使用者與親屬朋友之間的文化來說,美國強調獨立自主,隔代之間距離較遠,然台灣仍延續過去儒家孝道觀念,隔代之間距離較近,因此台灣透過grandPad推出的銀髮族服務,就有大不同。

何謙永表示,這些細節都需要時間調整,2017年底前會在進行第二波深度測試,並再進行調整。何謙永指出,創辦人施振榮也很關心此案的進行狀況,特別交代必須詳細了解台灣使用者的習慣,不需急躁推出。

宏碁第2季財報持續改善,施振榮表示,此為陳俊聖董事長等人的努力成果,然主要仍仰賴PC核心事業,未來宏碁要轉型,必須看自建雲等新事業何時能夠帶動,目前新事業仍在持續起飛的階段,雖然已經離地,然必須需要時間,才能飛的更高。

[Home]


2017/08/18 2.2.3.1. 高通大降價 聯發科反制 [ 經濟日報 張家瑋]

聯發科與高通手機晶片戰火再起。高通於中階晶片打出低價策略,新晶片全面降價三成,每顆10美元,要封殺聯發科。聯發科不甘示弱,立即駁火反擊,昨(17)日傳出大動作將於829日在北京舉行Helio P23P20晶片發表的媒體溝通會,與高通正面交鋒。

根據半導體業者指出,高通為反制聯發科於中階智慧型手機晶片逆襲,直接以價格焦土戰回應,大打價格戰,8核心中階系列晶片首次殺到10美元,甚至更低,其中驍龍450晶片便傳出單價降至10.5美元。

高通舉措對聯發科而言相當棘手。由於聯發科在中國移動4G數據機升級直接跳LTE Cat.7技術規格誤判,原預期中國移動技術升級速度不會太快,Cat.6即可應付市場需求的判斷失誤,讓OPPOVivo等手機大客戶被高通端走,導致從去年下半年至今年首季業績一路下滑,因此,亟欲在下半年藉由P23P20晶片挽回大客戶的心,讓業績止血、重振雄風。

聯發科原預期新推出的P23晶片推出價格可守穩在1213美元,如今高通打出10美元低價策略,聯發科策略再度面臨考驗。業界預估,面對高通價格戰,聯發科不會死守價格,仍會以市占率為優先,晶片價格恐落至8美元上下水準,為此,聯發科緊急於北京與媒體進行產品分享溝通,與高通正面駁火煙硝味濃厚。

不過,聯發科今年將部分產品轉投晶圓代工大廠格羅方德生產以降低成本,且新任執行長蔡力行上任後,熟悉老東家台積電作業模式,據悉做出成本結構分析予台積電,可望提高聯發科對台積電議價能力,是否對聯發科未來的成本控制帶來神助,值得觀察。

聯發科大戰高通 有意砍台積報價

國內IC設計龍頭聯發科面對高通及展訊前後夾擊,撥好的如意算盤變調。業界預料,高通使出價格焦土戰,聯發科為保市占,將奉陪到底,同時聯發科從晶圓代工尋求降低生產成本應戰,而高通帶起的降價連鎖反應,衝擊中階晶片展訊生存空間。價格焦土戰誰能勝出,有待觀察。

非蘋陣營手機晶片大戰,形成高通與聯發科捉對廝殺局面,前半場高通可說完全壓制聯發科。聯發科誤判中國數據升級腳步,高階Cat.7數據規格雙手奉上OPPOVivo等大客戶,促使聯發科中階晶片做出逆襲,遭遇高通猛烈砲火攻勢,雙方價格戰一觸即發。

業界分析,雖然聯發科在光罩數及開發設計成本優於高通,但P23晶片採用台積電16奈米製程生產,每片晶圓報價約7,000美元左右,而高通驍龍450採用三星14奈米製程生產,當初三星為吸引高通下單,價格壓低至6,0006,500美元上下,相較於高通低生產成本,聯發科每片生產成本仍有改善空間,尤其在新任執行長蔡力行熟悉台積電成本結構,極可能對台積電報價做出檢討與降價要求,藉以降低生產成本。

另一方面,聯發科極力拉攏大客戶OPPOVivo、魅族等。業界指出,聯發科在P23P20之戰勢在必贏,除價格優惠外,提出多項服務及日後優惠條件。

[Home]


2017/08/18 2.2.3.2. i8趕工 電子零件掀漲風 [ 經濟日報 余曉惠、徐睦鈞]

日經新聞報導,蘋果公司預料將在今年秋季推出最新版iPhone(暫稱iPhone 8),市場預期從現在到9月主要電子零件和和材料的價格可望上漲,記憶體晶片將繼續攀漲,而供應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面板的三星電子可能是大贏家。

蘋果可能在iPhone 8採用OLED面板,預料帶動這種面板的需求,但中小尺寸的液晶顯示器(LCD)面板價格卻可能下跌。

短缺一段時日的記憶體晶片,預料價格也會繼續攀漲。據悉目前亞馬遜和一些北美雲端服務公司,已經開始確認明年的記憶體晶片供應量。

為迎接年底購物旺季,每年第3季智慧手機和家電製造商都會增加自家產品的生產量,帶動記憶體晶片需求和價格。往年供應商會釋放上季庫存來滿足需求,但今年亞馬遜等企業的舉動,反映業界擔心晶片供不應求。

蘋果iPhone 8預計會擴大資料儲存容量,其採用的NAND快閃記憶體晶片價格也可望上漲。行動裝置用DRAM晶片價格也看漲,因為蘋果iPhone、任天堂Switch都使用這種晶片,屆時兩者可能須互相競爭、取得庫存。電腦用DRAM晶片也有短缺情形。

7NAND晶片價格比6月上漲13%DRAM晶片價格漲3%。通常晶片商會優先供貨給下單量龐大的智慧手機和伺服器製造商,可能因此壓縮到電腦晶片供給。應用於物聯網的NOR快閃記憶體晶片也處於供應吃緊,價格可能依然居高不下。

此外,一些中國手機製造商為了不和iPhone強碰,寧可下半年才要推出新機,也將刺激OLED面板和記憶體晶片需求。

手機大廠搶料 推升成本壓力

全球智慧型手機大廠本季搶推新機,儘管各家比拚氣勢,但今年手機關鍵零組件記憶體、被動元件等供不應求,價格居高不下,供應鏈又以優先供貨給蘋果為優先,預料零組件缺貨對非蘋陣營衝擊較大,成本帶來一定壓力,將是進入拉貨期的一大隱憂。

目前手機零組件中以記憶體與被動元件缺貨情況最嚴重。記憶體大廠群聯董事長潘健成認為,接下來9月到11月的拉貨動能將會很強,除了蘋果之外,安卓(Android)陣營的備貨需求可能會於第4季發動,屆時可能價格又再上揚。

由於部分零組件漲價,但PC終端價格卻漲不太動,因此影響系統廠拉貨意願,同時NAND Flash原廠基於蘋果拉貨力道仍在,也看準安卓手機陣營後續還是得備貨,所以也不太想妥協降價賣,導致整體市況有些趨緩。

潘健成評估,估計到9月下半後,市場拉貨力道將會再起。蘋果方面可以持續備貨,但中國手機廠存貨時間相對較短,需要時才買,所以當接下來又再行採購時,可能市場供貨又會不夠。蘋果新機若採用189比例螢幕,安卓陣營也採用,要配合面板產出時程,目前看來,安卓相關備貨需求可能會於第4季發動。

現階段NAND Flash市場主要以蘋果與企業級固態硬碟(SSD)的需求較強,研調機構集邦科技DRAMeXchange資深研究經理陳玠瑋表示,明年的動能還不明朗,手機市場成長趨緩,單機裝載容量能否提升可能取決於NAND Flash價格是否下降,如果原廠不願降價,就無法刺激市場需求。

在被動元件方面,受惠蘋果備貨期,目前看起來需求仍吃緊,部份MLCC產品交期已由1.5個月拉長至6個月,業者預估,產能的吃緊至少可至年底,在此情況下,近期龍頭國巨已展開至少二波的調漲行動,預料也將是下游廠商的一大成本壓力。

[Home]


2017/08/18 2.2.3.3. 迎戰勁敵 非蘋高階機先發 [ 經濟日報 何佩儒、曾仁凱]

搶在蘋果新iPhone發表前,非蘋陣營四大廠近期齊推高階機搶市場。華碩、諾基亞昨(17)日搶先發表新機,華碩找來韓星孔劉代言Zenfone 4,諾基亞新亮相的Nokia 8主打高階市場,重量級的三星Galaxy Note 8下周將在紐約發表,同時Android之父魯賓的首款手機Essential Phone已準備出貨。

全球智慧手機市場今年進入個位數的成長率,儘管高階手機市場銷量不如預期,又有新一代iPhone將推出的挑戰,進入下半年,

非蘋陣營瀰漫反攻氣息。先是夏普在鴻海入主後,推出第29款全螢幕手機AQUOS S2,除了日本、中國、台灣市場,也將往東南亞及歐洲市場邁進。

昨天還有華碩發表Zenfone4手機系列亮相。華碩不僅一口氣推出多款新機,並砸下重金邀請當紅韓劇男星孔劉擔任ZF4亞太區代言人。

華碩董事長施崇棠表示,照相分享已成為大家使用智慧型手機最重要的功能之一,ZF4系列主打拍照功能,全面搭載前雙或後雙鏡頭,希望提供使用者在任何場景、距離及照明條件下,都能拍攝出最佳照片。

ZF4系列包括旗艦款Zenfone4 Pro搭載雙主鏡頭、及獨家的SuperPixel影像處理器,可達到10倍變焦、8倍微光夜拍拍攝效果,售價599美元起(約新台幣18,245元)。

接著諾基亞授權廠HMD在倫敦發表回歸後的首款高階旗艦Nokia 8,諾基亞品牌過去曾經是功能型手機市場龍頭,加入智慧手機市場後,上半年僅推出中階機種,此次推出高階機種也備受矚目。Nokia 8HMD與鏡頭大廠蔡司簽署獨家合作協議後,雙方首度合作的新品,另外具有前後鏡頭可同步攝錄影的一鍵雙拍(Bothie)功能,及加入諾基亞獨有的OZO,具備360度收音的技術。Nokia 8空機價599歐元(約新台幣21,365元)。

至於由Android 之父魯賓所成立的Essential公司,首款代表作Essential Phone也在此時加入戰局。除了魯賓本人來自GoogleEssential成員大多來自Google、蘋果,希望重新定義人們使用手機模式, Essential Phone初期僅在美上市,官網已接受預購,外傳一周內將可出貨。

鴻海兩頭甜 誰熱賣都吃補

蘋果及非蘋陣營在第3季紛紛推出高階機種搶市,其實除了三星的Note系列,iPhone的主要代工夥伴就是鴻海,夏普的新機也出自鴻海,諾基亞及Essential的組裝夥伴則是鴻海集團的富智康(FIH)。也就是說,不管蘋果或非蘋陣營那家賣得好,鴻海都是大贏家。

夏普日前發表AQUOS S2即強調其專長就是面板,精密金屬加工則是鴻海的強項,AQUOA S2正是結合雙方所擅長技術而成。至於諾基亞與微軟的合約結束後,除了由HMD取得諾基亞品牌授權,負責諾基亞手機的設計、行銷、開發、銷售;在製造及研發部分,則是與取得諾基亞功能手機相關授權的富智康合作。

Essential產品還包括平板電腦及其他配件。因為看好魯賓,富智康、騰訊等都成Essential投資者,富智康同時也是Essential ODM夥伴。


韓星孔劉(左)昨來台出席代言華碩ZenFone 4手機,與華碩董事長施崇棠(右)合影。

[Home]


2017/08/18 2.2.3.4. 外資挺 大立光2分鐘填息 [ 經濟日報 劉芳妙]

股王大立光昨(17)日除息63.5元,在外資法人力挺下,開盤2分鐘霸氣填息。隨iPhone 8拉貨動能加大,市場看好,大立光8月營收有望挑戰50億元大關,月增仍有兩位數水準,再攀今年以來新高。

大立光昨天除息參考價5,500元,盤中最高上漲65元,達5,565元,順利完成填息,不過後來漲幅收斂,終場收5,540元,漲40元,外資重新歸隊,反賣為買,本土投信及自營商仍站在賣方。

股王強勢填息,帶動光學族群大漲,積極卡位智慧手機市場的亞光,午盤過後直奔漲停板98.5元;挾業績題材的先進光,8月營收有機會續攀新高,終場大漲6.6%,收78.7元,上漲4.9元;落後補漲的光燿科,在自營商點火下,三個交易日大漲22%,昨天收78.2元,漲5.2元,再創掛牌以來新高,光學族群再度成為盤面人氣指標。

iPhone 8已進入備貨狀態,大立光為鏡頭主力供應商,市場對iPhone 8今年出貨寄予厚望,看好iPhone 8有望再掀全球果粉換機潮,對蘋果供應鏈來說,法人看好供應鏈有望一路暢旺到年底,大立光營收有望逐月走高至第4季。

雖然蘋果拉貨相當積極,不過,近期中國智慧手機市場再陷調整庫存期,正因此,抵銷大立光7月營收成長動能。大立光7月營收44.41億元,月增15%,市場仍觀察大陸手機市場調節的進展。

另外,手機雙鏡頭滲透率提高,市場看好大立光受惠大,iPhone 8前置鏡頭搭載3D感測鏡頭,鏡頭規格升級、需求增加,都讓大立光下半年營運添利多動能。

大立光執行長林恩平日前表示,第34季進入傳統旺季,下半年表現應比上半年好,如果就品質來看,雙鏡頭是有優勢的,即使是5倍光學變焦,目前以多鏡頭解決方案都能達成,對塑膠鏡頭來說不是問題,下半年鏡頭設計規格持續拉高,除愈來愈多客戶導入雙鏡頭,包括大光圈、3D感測鏡頭等,前置鏡頭規格也愈來愈高。

[Home]


2017/08/18 2.2.3.5. 全螢幕、雙鏡頭新機重裝出擊 手機供應鏈出招緊抓商機 [ 電子時報 黃詩閔]

蘋果相關供應鏈業者大立光17日除息,每股配發新台幣63.5元現金,2017年下半營運成績受到矚目。

放眼2017年下半及2018年,國際手機品牌廠蘋果(Apple),以及大陸手機品牌廠華為、OppoVivo、小米等全螢幕、雙鏡頭新機重裝出擊,供應鏈業者使出渾身解數,緊抓這一波商機。

為了對應手機品牌客戶靠攏雙鏡頭趨勢發展,供應鏈業者也各自出招,爭取手機品牌客戶青睞。歐菲光持續擴大產能規模,今年單月產能將拉高至約15KK,並強化雙鏡頭業務,持續在市場上掃單,釋出更深的價格折扣,獲得不少手機品牌客戶的青睞,使得歐菲光切入大陸手機品牌廠華為、小米、金立、聯想(包含Moto)手機雙鏡頭模組供應鏈。

供應鏈業者表示,也有部分台灣光學零組件廠商,如今國光、玉晶光等嘗試藉由與大陸模組廠打好關係,以搭上大陸手機品牌業者雙鏡頭手機成長列車,期待藉由與模組廠搭配出貨,獲得手機品牌客戶的認同。

供應鏈業者觀察,從近期手機品牌客戶訂單來看,下半年及明年手機設計將朝向全螢幕、雙鏡頭等方向靠攏,舉例而言,像是雙鏡頭模組與單鏡頭模組相較,價格相對拉高約2~3倍,不但單價較高,獲利空間也較大,有助拉高業者整體毛利率表現,對供應鏈業者而言,自然將全力搶攻相對高階的產品訂單。

大立光在技術、產能、品質、交期、量產彈性等仍具備優勢,尤其國際手機品牌客戶蘋果(Apple)與大陸手機品牌客戶華為、OppoVivo等新機亟欲藉由鏡頭設計來強調差異化,使得大立光的技術優勢更為明顯,大立光近來積極擴充產能,在技術上仍然領先日系競爭對手關東,以及陸系競爭對手舜宇光學等,使得國際與大陸手機品牌客戶高階機種訂單多數仍掌握在大立光手中。

蘋果新一代iPhone 8(暫名)系列新機上市進入倒數計時,相關零組件業者營收正逐步加溫中,全球光學龍頭大廠大立光20177月合併營收約新台幣44.41億元,與20176月相較,成長約15%,寫下大立光今年營收新高紀錄,與去年同期相較衰退約3%

展望8月營運成績,大立光表示,7月開始已步入產業傳統旺季,第3季旺季效應持續,符合原先看法不變,品牌客戶拉貨積極,從目前訂單看來,8月可望比7月更好。

回顧過去,2016年大立光每股稅後盈餘約新台幣169.47元,伴隨市場看好蘋果新一代iPhone出貨量只高不低,將挹注相關供應鏈業者新一波成長動能,外資也頻頻調高對大立光合理股價預估值,日前外資已將大立光合理股價調高至新台幣6,588元,再度改寫歷史新高。

供應鏈業者認為,目前5吋以上大螢幕智慧型手機已相當普及,國際手機品牌廠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蘋果、大陸手機品牌廠華為、小米、VivoOppo、金立等轉而採用全螢幕、窄邊框修長的機身設計,給予用戶較新鮮的視覺效果,18:9相對16:9,用戶單手使用操作範圍較大,體驗更好。

[Home]


2017/08/18 2.2.3.6. 史上最強行銷 孔劉挺華碩ZF4 施董是鬼怪粉絲 備足貨源供孔太搶購 [ 蘋果日報 王郁倫]

轟動亞洲

華碩(2357)昨發表ZenFone 4家族手機,其中3ZenFone 44 Selfie Pro即日開賣,Pro9月中開賣,主打雙鏡頭及120度廣角,華碩執行長沈振來緊接將於19日於菲律賓主持發表會,921日歐陸開賣,10月初揮軍巴西,沈振來表示已備足貨源,下半年手機業務要拼獲利。

華碩上半年手機陷入虧損泥沼,ZenFone 4上市也比預期延後,不過經營團隊改組後力拼營運回神,砸數千萬元邀請男神孔劉擔任亞洲7國代言人,堪稱歷年最成功手機行銷活動。孔劉昨出席「WE LOVE PHOTO」產品發表會,與華碩董事長施崇棠相見歡,施崇棠表示「我自己跟太太都是《鬼怪》的粉絲」。

拍照效果與i7相當

ZenFone 4家族全面採用高通處理器,高通副總裁暨台灣區總裁劉思泰也親自站台。華碩新機主打拍照功能,有雙鏡頭及120度超廣角,內部評分拍照效果已超越中國品牌對手,與iPhone 7相當,施崇棠表示雙鏡頭比單鏡頭好,全球消費者都愛拍照分享親友心情感受,所以也是此次新手機主打。

據了解,由於華碩此次首度以「區域行銷」方式找代言人,轟動程度超過預期,ZenFone 4主打雙鏡頭及120度廣角鏡頭,其中ZenFone 4 Selfie4 Selfie Pro新機鎖定女性用戶,44 Pro則以男性用戶為主。

下半年手機拼獲利

華碩也趁勢備足貨源供孔太太們搶購,台灣跟香港先開賣後,菲律賓與馬來西亞緊接在後,泰國和日本也將隨後登場,華碩目前智慧手機由和碩(4938)與中國1家代工廠合作,飛馬4另有合作代工夥伴,印尼則需在地製造所以稍晚推出。

華碩已發出預告,將於921日在羅馬舉行發表會,華碩信心滿滿表示義大利在內數十家歐洲電信商都已經談定,隨後巴西也將於10月初舉行發表會,巴西為華碩ZenFone熱銷大本營。

沈振來誓言在主要手機銷售國家成為「1號人物」,本季手機出貨力拼季增20~30%,沈振來預估,以現在ZenFone銷售均價及下半年規模出貨量,扣除印度及中國區,手機業績有機會朝獲利邁進。

全年難達1500萬支

法人估華碩去年智慧手機出貨量約1700~1800萬支,今年上半年銷售萎縮,全年恐不到1500萬支,明年雖以獲利為目標,再衝銷量,若ZenFone 5如華碩規劃不再遲到,有機會恢復正成長。

ZenFone 4主打拍照,台灣目前規劃3ZenFone 44 Pro4 Selfie Pro會開賣銷售,44 Selfie Pro即日起開賣,至於旗艦機4 Pro則預計9月中開賣,將與國際品牌手機大廠同步搭載高通旗艦處理器驍龍835,入門自拍機4 Selfie暫無計劃在台銷售。

華碩此次沒有發表5000元以下機種,也顯示拉抬智慧手機單價決心,沈振來表示,未來將收斂機種,過去有10款以上手機,今年濃縮到5~6款。

[Home]


2017/08/18 2.2.3.7. NOKIA 8超炫 能同時前後拍攝 搶先i8Note 8下月開賣 售價2.2萬元 [ 蘋果日報 林文彬]

諾基亞品牌旗艦手機NOKIA 8周三亮相,是芬蘭新創公司HMD Global去年取得諾基亞品牌使用權後所發表第1支高階智慧機。NOKIA 8將搶先蘋果新iPhone和三星Galaxy Note 8一步,在9月初開賣,全球零售均價599歐元(約2.2萬元台幣)。

NOKIA 8搭載高通Snapdragon 835處理器和5.3吋螢幕,記憶體和儲存容量分別為4GB64GB。這支新機以相機為最大賣點,配備31300萬畫素蔡司(ZEISS)鏡頭,前方1顆、後方為彩色和黑白雙鏡頭,且具備前後鏡頭能同時拍照或錄影的「雙向拍攝」酷炫模式。

3310復刻版需求強

NOKIA 8搭載「原生」Android 7.1.1系統,未進行客製化修改,且今秋Google發布Android O後,可望成為率先升級系統的手機。HMD由前諾基亞主管創立,該公司和鴻海(2317)合作生產裝置,意味NOKIA 8是由鴻海代工。

「雙向拍攝」功能瞄準了熱衷分享的千禧世代。HMD產品長薩維卡斯(Juho Sarvikas)說:「我們知道粉絲正以史上最快速度創造和分享直播內容,社群媒體上每分鐘有數百萬張照片和影片被分享。人們被他們消費的內容啟發,正在尋找創造內容的新方法。」

薩維卡斯也表示,市場對HMD今年2月發表的NOKIA 3310功能手機復刻版需求「很強」,但未透露具體銷售數據,示意HMD已賣出「數百萬支」智慧手機和「數千萬支」功能手機。

i7奪全球最賣手機

蘋果下月料將發表新iPhoneNote 8則可能在下周發表,HMD希望用一些獨特功能與其他業者區隔。CCS insight研究主管伍德(Ben Wood)說:「HMD顯然需要把諾基亞品牌裝置,定位成不想花大錢買高階iPhone或三星Galaxy裝置消費者的替代選擇。」

據市場研究業者STRATEGY ANALYTICS調查,iPhone 7上季仍是全球最熱賣手機,出貨量達1690萬支;iPhone 7 Plus1510萬支名列第2;第3和第4名分別是三星的Galaxy S81020萬支)及S8+900萬支);小米紅米4A上季出貨量為550萬支,排名第5

NOKIA 8小檔案

螢幕尺寸:5.3

處理器:高通Snapdragon 835

記憶體容量:4GB

儲存容量:64GB,最高支援256GB記憶卡

相機:搭載31300萬畫素蔡司光學鏡頭,前後雙鏡頭能同時拍照或錄影

顏色:亮面藍、緞面藍、鋼鐵灰和亮面銅

價格:599歐元(約2.2萬元台幣)

代工業者:鴻海

資料來源:HMD Global網站、綜合外電


由鴻海代工的諾基亞品牌旗艦機NOKIA 8,最大賣點是前後鏡頭能同步攝影或拍照。

[Home]


2017/08/18 2.2.3.8. 人臉辨識夯 新唐、鈺創、原相看俏 [ 工商時報 涂志豪]

蘋果即將推出的新款iPhone 8傳出將採用3D感測(3D Sensing)技術,支援人臉辨識(facial recognition)的生物辨識功能,來進行系統解鎖及行動付款等新應用。

法人認為,人臉辨識應用將成為下半年生物辨識市場熱門話題,已成功卡位人臉辨識市場的新唐(4919)、鈺創(5351)、原相(3227)等概念股將直接受惠。

人臉辨識技術早在2015年就陸續推出,但當時主要應用在商用筆電市場,英特爾及超微均推出支援人臉辨識的硬體規格及參考設計,微軟也因此推出支援包括人臉辨識在內生物辨識功能的Windows Hello。只是商用筆電市場應用並未因此擴散在智慧型手機市場,人臉辨識技術也因此一直是曲高和寡。

不過,蘋果即將推出的iPhone 8內建了可進行飛時(ToF)或結構光測距的3D感測功能,並傳出內建人臉辨識功能,近期開始炒熱話題。根據蘋果供應鏈業者透露,新款iPhone 8利用3D感測的測距技術,已經可以在短距離內進行精密的生物辨識應用,人臉辨識將因此成為新iPhone的主打功能之一。

由於蘋果每次在新一代iPhone中搭載了新技術後,其它智慧型手機廠都會全面跟進。因此,近幾年在人臉辨識市場卡位成功的新唐、鈺創、原相等業者,可望成為明年非蘋陣營手機全面採用人臉辨識技術風潮下的主要受惠者。

新唐的人臉辨識方案早已應用在工控市場,N329系列微控制器採用32位元ARM9EJ-S核心,支援網路介面及高速USB介面,並具雙CMOS影像攝像頭及LCD顯示裝置。N329系列有堆疊8MB64MB DDR的記憶體空間,不但方便客戶做2層板到4層板的電路板,更可以很容易讓客戶通過EMIEMC的認證。

新唐指出,人臉辨識具有高度的困難度以及許多變因,但已被應用於人機介面或家庭視訊保全的臉部辨識,可見人像臉部辨識技術在影像辨識技術中占有日益重要的角色。新唐N329系列微控制器基本上是將人臉辨識的功能集成在一個晶片中,不但可以節省成本,更可以用比較小的電路板來完成產品。

鈺創的人臉辨識技術主要是以3D景深感測器為主體。鈺創第一代3D深度影像控制IC已可支援ToF功能,第二代推出更強大的三角函數演算法,在沒有光源情況下也能進行測距,並可支援3D手勢控制或臉部辨識等技術,還能支援虛擬實境及擴充實境(VR/AR)、無人機等新應用。據了解,鈺創已經與Google平台進行合作,今年在3D手勢控制或臉部辨識市場將可突圍而出。

原相在CMOS影像感測市場布局十分深入,不僅具備3D景深測距技術及專利,獨特的演算法技術更能精確的進行物體感測及控制,例如原相的手勢控制就獲一線車廠福斯認證,明年可望順利出貨。而原相本身也具備與手勢控制相同原理的人臉辨識技術,並且與客戶進行認證,很快就可大量應用在行動裝置市場。

[Home]


2017/08/18 2.3.1. iPod之父拚研發 鴻海注資 [ 經濟日報 尹慧中]

在鴻海集團、英特爾與三星投資下,有iPod之父Tony Fadell加持的新創公司Keyssa昨(17)日宣布,籌資逾1億美元,成功以破壞式創新研發出新一代無線傳輸技術,預計將陸續導入非蘋電子應用,目標取代連接器。

儘管鴻海集團並未公布投資新創公司Keyssa的具體金額,不過作為戰略合作夥伴,昨日也與Keyssa在共同新聞稿中說明合作願景。

新創公司Keyssa昨宣布,推出名為Kiss的技術,在毋須Wi-FiUSB,甚至是藍牙的情況下,將兩台相容的筆電、平板等電子設備靠近,就可在數秒內傳輸一部影片檔案。

鴻海科技集團技術投資長陳杰良表示,鴻海富士康洞察到設備無縫連接的龐大消費者價值,預計建構一個通過簡單的互相接觸來連接設備的世界,Keyssa的技術可以實現這一願景。

Keyssa成立於2009年,由iPod之父Tony Fadell加持的新創企業。據了解,擁有全球超過250項專利技術,目標重新定義下世代智慧型手機連接生態系統,大幅簡化消費與物聯網設備比如移動、家庭和汽車應用與連接。

路透社等報導提到,Keyssa執行長 Eric Almgren透露,已獲得Fadell與三星、英特爾、鴻海集團等數家公司注資,合計籌資逾1億美元,未來將擴大技術應用版圖。

郭董業外賺 Q3獲利加分

鴻海集團積極以新創投資帶動成長,除了布局新無線傳輸技術以外,也陸續實現投資利益,如處分部分美圖持股,對於第3季認列業外投資收益也有加分的效果。

市場估計,鴻海集團仍持有多項新創投資,其中光是美圖這一項投資仍有潛在處分利益約逾19億元。

鴻海集團先前陸續處分美圖持股,前一次代公告子公司Bright Ease Holdings Limited說明,731日至89日累計處分美圖股權8,340張,每股均價11.797港幣,換算處分利益約8,048.13萬港幣(折約新台幣3.11億元)。

[Home]


2017/08/18 2.3.2. 美科技業抵制種族歧視 [ 經濟日報 湯淑君]

白人至上主義者在維吉尼亞州的集會演變成流血暴力事件,引起輿論譁然,也促使科技公司近來紛紛採取行動抵制種族歧視者,一改以往企業對何人使用其服務抱持開放、不干涉的態度。

維吉尼亞州夏洛茲維爾市上周末發生暴力致死事件後,矽谷巨人字母(Alphabet)旗下的Google、以及GoDaddy已分別以違反服務條款為由,停止對新納粹網站Daily Stormer提供網域託管服務。

Airbnb則下逐客令,不讓參與這場集會者入住預訂好的民宿。

叫車服務業者優步(Uber)也把白人至上主義分子艾瑟普(James Allsup)列入黑名單,因為據說他和另一名乘客11日在華府搭車時,對司機口出種族歧視言論。群眾募資網站GoFundMe也撤除一項募資活動,因為是為12日駕車衝撞抗議群眾導致一人死亡的駕駛籌措交保金。

臉書已移除白人至上主義者坎特威爾的個人專頁,下架至少八個與白人至上主義團體有關的帳號和網頁。

另一社群網站推特16日給予Daily Stormer帳號停權處分,理由是「推特的規則禁止暴力威脅、騷擾、仇恨行為和濫用多重帳號,因此對違反這些政策的帳戶採取行動」。

這些科技公司在迅速採取行動前,已把言論自由和公司政策的適法性納入考量。法律專家說,科技公司有權自行判斷使用者是否違反服務條款;而被視為通訊平台的公司執行公司政策、封鎖特定使用者的空間最大。

[Home]


2017/08/18 2.3.3. 中環桃園廠房標售 底價43 [ 經濟日報 郭及天、陳昱翔]

工業不動產熱度高,中環旗下中嘉國際投資在桃園華亞科學園區的萬坪廠房,昨(17)日委託第一太平戴維斯公告標售,標售底價43億元,預計1012日開標。這是近二年最大規模的工業不動產標售案。商仲業者預期,將吸引高科技大廠投入評估。

2002年華亞科學園區土地重劃時,中環取得不少土地,2007年陸續興建廠房,多數廠房自用,該筆標售廠房過去曾出租,目前則閒置。近年工業不動產交易熱絡,加上政府對促進工業區開發獎勵,中環計劃處分閒置廠房。

中環發言系統指出,閒置廠房出售不影響既有產能,出售目的為活化資產,處分利益須等確定售出後才能公布。

第一太平戴維斯表示,標售平均土地單價約每坪40萬元,鎖定買盤以有自用需求高科技業為主。

調查顯示,近年商用不動產交易動能萎縮,但廠房及廠辦的工業不動產每年交易穩定,約三、四百億元。今年上半年累計成交金額168億元,工業不動產占商用規模的比重,從過去不到四成,近年提高至七成以上。

第一太平戴維斯資深協理黃瑞楠表示,今年科技業擴產需求暢旺,工業不動產成為商用不動產市場交易最活絡的類別。

該廠房土地面積約1.1萬坪,建物面積8,894坪。黃瑞楠表示,華亞科技園區占地158公頃,進駐廠商97家,是全球筆記型電腦、半導體DRAM與預錄光碟片的重要生產基地,園區年產值超過4,000億元,廣達、友達、神達、南亞科技等科技業者在此設廠。

[Home]


2017/08/18 2.3.4. 面對250億美元OLED市場 日廠蓄勢待發 [ 電子時報 范仁志、范維君、周延]

OLED面板愈加普及,日本材料和製造設備廠商同步獲利的機會也更多。

由於智慧型手機與電視廠爭相採用OLED面板,日本經濟新聞(Nikkei)網站報導,OLED面板進入普及期,全球市場規模在2017年達252億美元,日本OLED材料廠與設備廠,現在都積極布局,希望搶下南韓與大陸面板廠的材料設備訂單,帶動產業發展。

由於先前決策問題,日廠率先推出OLED面板,卻又結束生產,讓南韓廠後來居上,三星顯示器(Samsung Display)與樂金顯示器(LG Display)成為全球市場最重要的OLED面板供應商;而陸廠積極投資設廠,日廠難以匹敵,日本面板廠在OLED市場上,近乎缺席。

唯一例外的是由SonyPanasonicOLED部門合組的公司JOLED,該廠有別於南韓與大陸顯示器廠,發展成本較低的噴印式OLED技術,適用於大螢幕電視市場,預定2018年開始量產,未來可能同時生產面板與出售專利獲利。

而三菱化學(Mitsubishi Chemical)便鎖定這個技術,8月在北九州黑崎事業所設立OLED技術營業團隊,未來將擴編至20~30人,並積極積極向南韓和大陸面板廠行銷,只要一得到訂單,黑崎事業所就會開始生產,希望能藉此在噴印式OLED面板材料市場上,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日本化學大廠住友化學(Sumitomo Chemical),也有意加入噴印式OLED材料市場,成為三菱化學的競爭對手。

至於現有的蒸鍍式OLED面板市場,其材料供應由日本出光興產(Idemitsu)和德國Merck為重,製造設備則由佳能Tokki (Canon Tokki)獨佔鰲頭;鑑於OLED面板前景看好,出光興產積極加碼投資,預估至2018會計年度(2018/4~2019/3)止,產能可提高70%

目前佳能TokkiOLED面板製造設備供不應求,已決定投資增產,目標是產能達現有的2倍;大日本印刷(DNP)與凸版印刷(Toppan),也是OLED生產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金屬遮罩供應廠,日本寫真印刷(Nissha)則是手機觸控面板材料供應廠,接下來都應該會有動作。

英國市調機構IHS Markit指出,2017年全球OLED面板出貨金額較2016年成長63%,達252億美元,且未來料將進一步擴大,為確保現有優勢,三星與樂金有總計超過1兆日圓(90億美元)OLED面板增產計畫,加上大陸面板廠的投資,日本材料和製造設備廠商也將同步獲利。

LGD以技術差異化策略 迎戰競爭對手LCD擴產熱

儘管LGD決定不再投資LCD面板,但仍將持續投資技術差異化產品研發,因應對手大幅擴產衝擊。

南韓兩大面板廠三星顯示器(Samsung Display)、樂金顯示器(LG DisplayLGD),紛紛轉向以OLED面板事業為主的發展基調,表示不再投資LCD面板。然而,在LGD進行「轉換體質」的同時,台灣、大陸等業者仍加碼投資LCD面板,LGD能否順利轉換至OLED並從中獲利,成南韓業界關注焦點。

韓媒Business Post指出,日前LGD副會長韓相範明確表示不再投資LCD面板,取而代之是專注發展OLED。但目前LGD仍非常依賴LCD面板營收,讓人好奇LGD要用何種策略守穩獲利。

估計LGD面板事業要完全轉至OLED,恐怕要經歷好幾年的過渡期,在這不算短的時間內要如何守住業績,已成為一項難題。韓華投資證券(Hanwha Investment & Securities)研究員表示,相較韓廠全力發展OLED面板,大陸業者京東方日前宣布再蓋一座LCD面板10.5代線,立志成為全球最大LCD面板生產業者。除了京東方之外,其他大陸業者如華星光電,也預計興建第2LCD面板11代線。

另一方面,鴻海收購的夏普(Sharp)也計劃於大陸、美國興建LCD面板廠。相較南韓兩大面板廠三星顯示器、LGD,走上發展OLED面板為主的道路,夏普雖然並不打算放棄OLED,但考量目前技術不敵韓廠,因此決定先以獨步的LCD面板技術在市場殺出一條生路。

南韓業界分析,LGD日前幾經考量,決定將公司發展重心完全轉移到OLED面板,不再投資LCD面板,這是因為大中華業者不斷加碼投資LCD,隨著這些新廠產能陸續開出,LGDLCD面板市場支配力道將愈來愈弱,終不敵有政府在背後撐腰的大陸業者。

幾經深思熟慮,LGD終於決定不再投資LCD面板,未來計劃提高OLED電視面板營收佔比,以求挽回下滑的LCD面板營收。不過,短期內究竟該祭出何種策略,好讓LCD面板營收與獲利不致下滑太快,這對LGD副會長韓相範而言,恐怕不是容易解決的問題。

LGDLCD面板8.5代線生產成本競爭力,將不是大陸10.5代線的競爭對手。LGD方面預估,2019年起OLED面板事業可望轉虧為盈,但眼前的問題是大部分營收與獲利來自LCD,這表示未來數年仍得守住LCD面板事業,以穩住公司的營收與獲利,但不利的因素是大陸面板業者加速LCD面板投資,LGD無可避免將成為受害者。

南韓業界人士指出,LGD轉換公司事業重心至OLED面板過程中,無可避免要承受LCD面板事業惡化窘境,公司業績下滑恐無法避免,因為OLED面板無法立即挹注公司獲利,LGD應該儘快想出對策。

LGD相關人士表示,儘管不再投資LCD面板,但仍會持續投資技術差異化產品研發,未來將不再採取量的競爭,而是著重品質與技術的提升。長期而言,研發LCD面板差異化技術的同時,也將確實掌握OLED電視面板市場主控權,密切關注大陸競爭對手一舉一動,靈活調整公司策略因應。

電視疲軟 數位看板崛起 三星和樂金全力布局數位看板

隨著全球電視市場成長疲弱,數位看板(Digital Signage)B2B市場重要性正逐漸上升,使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與樂金電子(LG Electronics)加速布局自身數位看板事業。

據韓媒Business Post引述南韓面板業界消息,三星、樂金近來在數位看板上加大著力。

樂金近來於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杜拜架設全球最大的OLED數位看板,利用82055OLED面板組成,整體面積比4個排球場還大;不僅於此,20177月,樂金又於印度古爾岡的大型購物中心Ambience Mall設置OLED數位看板。

不讓對手專美於前,三星也積極布局全球數位看板,20176月,三星在全球最大顯示器會展Infocomm 2017當中,向外界展示最新智慧數位看板產品;又預計於10月,利用LED數位看板將首爾三成洞Coex購物中心打造成「南韓版時代廣場」。

從三星、樂金兩業者在全球各地區市場不斷曝光自家數位看板,可看出兩業者在電視市場銷售成長疲軟下,紛紛轉向數位看板B2B市場。

據市調機構IHS所發表的報告書顯示,2017年全球電視出貨量展望將較20162.23億台減少0.5%,約落在2.22億台,自2014年以來,已連續4年衰退。

在全球電視市場步入成熟期情況下, 2017年又隨著LCD面板相關材料漲聲響起,市場需求恐怕更為減少。

為了力挽狂瀾,三星持續擴大布局數位看板B2B事業比重,最近三星已宣示,三星內部主責電視業務的影像顯示器事業部(VD)2020年為止,B2B事業比重將提升至30%

樂金電視事業主責部門HE事業部也正致力於提升B2B事業比重,樂金有關人士表示,HE事業部所屬負責數位看板業務的資訊顯示部門(ID)雖尚未明確設定B2B營收比重,但將持續在南韓國內、印度、中東等市場擴大B2B市場銷售。

全球數位看板市場規模逐漸擴大,三星、樂金兩家業者分居龍頭、榜眼位置,未來成長動能仍高。

2016年南韓科學技術資訊通訊部(Ministry of Science and ICT)估計,全球數位看板市場規模到2020年,將從193億美元提高到314億美元,南韓國內市場規模也將從2014年的1.9兆韓元(16.54億美元)提升至2020年的4兆韓元。

數位看板具體可包含電子黑板、室外廣告板、室內廣告板等各種產品樣式,目前,三星在全球數位看板市佔率為20%,樂金則緊追在後。

[Home]


2017/08/18 2.3.5. 庭外和解機會大 高通或循往例與蘋果握手言和 [ 電子時報 梁燕蕙]

高通(Qualcomm)過去6個多月以來與蘋果(Apple)之間的激烈爭端,雙方似乎均未有退讓的跡象,而在高通日前的財報法說會上,好幾位發言的分析師提問蘋果專利爭端的感染效應,恐對高通產生的衝擊,以及高通到底計劃如何解決與蘋果之間的爭端。

高通總裁Derek Aberle回應時表示,這已經不是高通第一次與客戶之間產生授權相關的爭端了。他更進一步指出,就以另一件類似的專利爭議為例,2008年時,高通與諾基亞(Nokia)之間產生了專利糾紛,諾基亞當時幾乎囊括了全球40~50%左右的手機市場,Aberle暗示,即使如此,高通與諾基亞的專利糾紛也並未引起其他授權客戶起而仿效、甚至拒絕支付權利金。

日前在美國科羅拉多州舉行的2017Brainstorm TECH研討會上,高通執行長Steve Mollenkopf曾經表示,類似與蘋果之間的授權爭端,高通過去長久以往的處理經驗是,這類事件通常都能夠以庭外和解收場,他認為與蘋果之間的爭端也是一樣,沒有理由不能夠以庭外和解來解決。

一方面,高通的聲明似乎顯示該公司有意願庭外和解,然而,在另一方面,高通卻也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提出禁制令,要求部分配置英特爾(Intel)基頻晶片的蘋果iPhone,禁止進口美國並在美國市場販售,此舉卻進一步讓高通和蘋果雙方對峙局面更加惡化,更與高通庭外和解的訊息互相矛盾。

立基相互利益,高通與蘋果之間庭外和解機會大

那麼,到底高通與蘋果之間,是否存在著和解的可能性?基本上,蘋果掀起專利官司案的目的並非法庭戰的勝利,而是在於能夠取得嘉惠於蘋果的授權條件。基於相互利益的原則下,蘋果需要高通是不爭的事實。

首先,高通在2G3G4G佔據了無線領域智慧財產關鍵動能,更將在5G時代扮演關鍵性的貢獻。因此,蘋果旗下產品勢必將繼續利用高通的創新,無論是SEP或者是零組件IP部分皆然;從英特爾開始供應iPhone 7基頻晶片開始,儘管就長期而言,蘋果或許有著降低對高通晶片組過多依賴的打算,但不可諱言的,蘋果未來幾年內還是會持續向高通採購,尤其隨著5G時代的到來,高通恐怕仍具有一定程度的不可取代性。

有鑑於此,高通勢必得解決與蘋果之間的授權爭端。畢竟,蘋果作為全球最大的行動OEM業者、硬體裝置營收高達1,900億美元,高通不可能忽視蘋果存在的能見度;其次,在當前增長遲緩的智慧型手機產業裡,蘋果是少數還在擴張市場佔有率的廠商之一,高通如果斷了蘋果這一營收來源,豈非自己搬石頭砸自己腳。

再者,高通若將這一樁授權爭端堅持以法庭戰決勝負,倘若其判決結果影響到高通的其他授權合約,對其獨特的授權商業模式仍存在著一定風險,庭外和解對高通而言是個可以維持現狀的解決之道。

高通或將大幅調降權利金費率,循往例與蘋果握手言和

既然蘋果尋求的是更優惠的授權條件,而高通也不願其獨特的授權商業模式被法庭判決所挑戰,那麼本著相互利益的原則下,庭外和解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尤其是高通執行長已經拋出了風向球,而且Aberle也在日前法說會的開放問答中,做好了球,暗示2008年高通與諾基亞之間的授權爭端或許可列為庭外和解的參考先例。

無論是2008年高通與諾基亞之間,還是2009年高通與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之間的授權爭端,最終都是以雙方能夠接受的和解條件為前提,來解決彼此的爭端;至於蘋果和高通之間呢?或許也將師法上述先例,以大幅降低手機整機價格權利金費率,來平息蘋果對於高額權利金的不滿。

根據Barrons引述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三位分析師聯名的報告估計,相較於蘋果iPhone目前權利金每支40美元的水準,預期高通將把手機專利權利金調降到每支手機不到6美元,再加上大約80億美元的專利授權金預付款支付,才能讓蘋果接受庭外和解。

一旦蘋果繼續走法庭戰而且勝訴,高通的授權金營收不僅會明顯下滑,而且其他授權客戶要求重新協商合約的麻煩還將隨之而來,相對地,蘋果雄厚的現金流讓其好整以暇地迫使高通走上和解一途,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分析師Rod Hall也認為,蘋果與高通雙方走向庭外和解的可能性相當高,預期雙方在2019年以前,便能夠協商出彼此合意的授權合約、恢復到一定的權利金費率水準。

高通收購恩智浦大幅貢獻營收進帳,緩衝蘋果官司衝擊

高通在致力於朝向與蘋果走向庭外和解的同時,另外一個選項則是該公司業已正在進行中的收購恩智浦半導體(NXP Semiconductors)一案,藉此降低高通對行動市場的依賴程度,並希望在包括車用市場以及物聯網(IoT)市場等其他領域,開發出替代性營收進帳來源。

為了要擴張進入車用市場和物聯網市場,高通以天價390億美元、每股110美元的水準收購了恩智浦半導體,該交易案預期將在2017年底前完成,這樁購併案應該能夠替高通貢獻90億美元的年營收進帳,並幫助高通一躍而成車用半導體領域大廠。

有鑑於高通既有授權商業模式業務正遭逢蘋果專利官司挑戰,更加速高通多角化經營的腳步。無論是高通面臨的法庭戰官司以及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增長減緩,在在都使得高通收購恩智浦半導體一案成為拉抬在車用領域和物聯網市場成長動能的必要手段。

恩智浦半導體係在動力傳動系統、微控制器領域的領先者,而高通則是在連網型車載資通訊(connected telematics)Wi-Fi以及車載資訊娛樂(car infotainment)領域的市佔率領先者,在此同時,恩智浦也同時藉由提供安全支付識別技術來加速數位經濟。此外,恩智浦旗下通路擁有超過3萬名客戶群規模之眾。有鑑於此,高通與恩智浦這兩大半導體公司的結合,將可望打造出在車用市場和物聯網技術領域裡規模最大的半導體業者成型。

對沖基金Elliot Manegement攪局恩智浦收購案,平添高通未來變數

高通完成收購恩智浦半導體之後,可望挹注大約90億美元進入高通的年營收規模裡,這樣的營收挹注可望大幅緩衝包括蘋果在內等專利官司所帶來,對高通既有授權商業模式所造成的負面衝擊。然而,擅長狙擊企業從中獲利的對沖基金Elliot Management近來卻看上了恩智浦,根據彭博(Bloomberg)報導指出,截至87日為止,Elliot Management業已取得恩智浦超過6%股份、成為公司第一大股東,企圖拉抬高通對恩智浦的收購價格。

Elliot過去以維權股東之名鎖定介入過EMCShoreTelCitrix SystemsJuniper NetworkRiberbed Technology等經營分拆收購買賣過程當中,或多或少也拖累了原經營團隊設定的業務進程,如今Elliot Management相中了恩智浦,恐怕也將替高通的收購之路平添波折。原本高通寄望能夠在2017年底前完成收購恩智浦半導體的盤算,倘若被Elliot中間殺出程咬金攪局的話,那麼蘋果官司纏身再加上恩智浦收購案遲遲未能敲定,高通的2017年恐怕不好過。

[Home]


2017/08/18 2.3.6. 走過鬆綁解凍暖身期 中華電信投資購併策略添柴生火 [ 電子時報 陳慧玲]

中華電信於20178月初董事會通過高層人事異動案,財務與投資兩大業務部門分別有新官上任,新任財務長由中華電信體系出身的郭水義接任,而被認為將主管中華電信投資業務的投資執行副總經理職務,則是由在投資銀行界有數十年資歷的宋雲峰出任。

一則看似平常的高層人事異動,卻讓外界有了許多想像空間,特別是中華電信此次找來在投資銀行界資歷完整、經歷多項大型購併合作案的宋雲峰出任投資長,也讓外界聯想沉寂許久的中華電信轉投資布局策略,是否又將重新啟動?又或者,除了神腦國際、是方電訊以外,極少進行購併動作的中華電信,在新任財務投資高層人事到位之後,是否會有與過去完全不同的風格作法?

事實上,投資購併之於中華電信所可能產生的效益,在中華電信民營化之初,曾經寄予厚望。而在2003年到2008年之間,中華電信除了成立專責投資公司中華投資外,也積極進行多項具有策略意義的轉投資,其中包括如今表現亮眼的KKBox,中華電信幾乎是最早參與投資的天使投資人,中華電信也曾與當時新加入市場的越南電信業者Viettel合資,在越南投資建置資料中心, 而Viettel目前不但已是越南最大行動電信業者,更在東南亞與南亞多個國家拓展電信營運版圖,建立跨國電信事業集團版圖。

2008年之後,中華電信轉投資策略明顯出現調整,因為當時兩岸氣氛轉趨緩和融洽,中華電信因而積極開拓大陸市場,先後成立上海立華等子公司,希望逐步為中華電信拓展大陸市場業務建立基礎。

只不過,以過去10多年來的中華電信投資購併策略來看,已經民營化的中華電信卻還是有時難免綁手綁腳,不同方向的拉扯牽制力量,除了來自身為大股東的政府,也來自於中華電信內部。

值得注意的是,中華電信可觀的資金部位、深厚的技術基礎、與龐大規模的通路資源,無疑是許多台灣新創公司心目中的最佳策略投資人,而不可否認的是,過去一段時間以來,從資安、物聯網(IoT)、內容文創等等不同類型的新創創新投資案,都曾積極與中華電信接觸。

以中華電信所身處的產業與整體發展趨勢來看,這些題目的確也是中華電信可以有所著墨的重點領域,但回顧過去中華電信2003年到2008年、2008年迄今兩個不同階段的投資購併策略,現在看起來都像是民營化鬆綁之後的暖身,不論是資產活化、策略投資、國際合作等等,都還是在摸索學習的階段。

而經過了近10多年的摸索,如今的中華電信已然走到一個不但需要、更是必要善用投資購併工具的階段,畢竟傳統電信營運業務正在遭遇來自不同新技術、新商業模式的挑戰,即使是5G時代,電信業也不再只限於傳統電信服務,而是需要有更宏觀、更精密的布局,才能面臨技術、應用、商業模式快速變化的大勢所趨。

因此,在中華電信即將啟動的新一階段投資購併策略,外界或許更期望看到的,不只是單點式的投資或購併,而是具有目標、戰略、戰術完整架構的方案,這其中牽涉的不只是中華電信的資產活化、投資報酬效益,更應該是中華電信轉型方向的主軸規劃。

簡單講,從這次中華電信財務與投資兩大高層人事異動安排來看,自然會讓外界對下一階段的中華電信投資購併策略轉變多有期待,但之於中華電信而言,這卻也是另一個更值得期待的機會,畢竟,在暖身練習多年之後,這一次,中華電信投資購併策略的下一步確實非常關鍵。

[Home]


2017/08/18 2.4.1. 威剛推新品 強攻電競 [ 經濟日報 張瑞益]

記憶體模組廠威剛(3260)上半年獲利年增超過四倍,約賺進半個股本,為乘勝追擊,旗下電競品牌因應市場需求推出新產品,搶攻電競商機。

威剛指出,第2季受個人電腦(PC)淡季及部分通路商獲利了結影響,記憶體價格漲幅不若第1季,第2季獲利應為全年底部,第3季由於DRAM供給依然吃緊,營運可望優於第2季,且為拉抬營運,搶攻電競商機,旗下電競品牌XPGSX8000SX7000後推出SX9000,持續強化PCIe SSD產品線,滿足市場對電競、VR等熱門應用需求。

威剛表示,SX9000採用Marvell控制晶片和PCIe Gen3x4超高速介面,讀寫速度最高可達每秒28001450MB,效能也不會因時間而減退。另支援多種加速與LDPC除錯機制,即使系統處於遊戲、超頻或影像處理等高負載狀態下,也能保持穩定。

[Home]


2017/08/18 2.5.1. 從光碟機到機器手臂 達明轉型賦予機器人思考與視覺系統 [ 電子時報 劉尚昀]

達明機器人為台灣首個自主開發智慧型機器手臂,搭配圖像化控制介面,使用者就可快速建置完成複雜取放動作。

達明機器人為台灣首個自主開發智慧型機器手臂,特別的是該手臂內建視覺系統,讓機器長出「眼睛」,並經由人性化操作介面,透過「手把手」直覺牽引教學,搭配圖像化控制介面,使用者就可快速建置完成複雜取放動作。

達明原本為廣達集團負責光碟機的廣明光電一個事業單位,但在雲端逐漸取代存取裝置生態,機械手臂的策略轉型在內部萌發。

達明機器人營運長黃識忠指出,傳統型機器手臂從購入到可使用,整合過程非常繁瑣,需要從手臂機構、視覺控制、配電到軟體整合,一間工廠需要耗費各領域工程師長達半年時間,以至於自動化雖有需求強勁,但卻無法滿足服務能量。

7年前達明作為廣明內部事業單位,即思索作為新進者以如何進行產品區隔,當時就確認不走「Me too」價格競爭產品。

內部幾經討論,認為自動化和自動手臂技術尚未到位,市面上手臂不夠智慧和靈活,與週邊升降平台和視覺設備整合過程繁瑣,因此定義出研發方向,打造內建協作機器人,並透過簡易操作介面,讓廠商可以快速導入。

過去機器手臂導入需要編寫艱深的程式,黃識忠強調,達明機器人使用全圖像化人機介面,既使沒使用過工業機器人的人員,透過直覺的步驟式教導就可快速上手,同時也不需要笨重控制板與傳輸線操作,使用筆電平板就可以控制,大幅減低廠商導入門檻。

目前市面鮮少看過內建視覺機械手臂,黃識忠強調,現在工廠有快速換線需求,每當換線時,所有設備重新調整,不具視覺辨識機械手臂需經過重新精準調教,不能有絲毫差池。

但具內建視覺手臂可透過視覺補償,即使在機台變動、模具更換情形下,變動機器手臂原始設定軌跡動線,但透過內建視覺,足可依據現場情境適時調整,即可彈性且迅速融入新環境設定,對於工廠設備佈建也可靈活彈性。

黃識忠指出,達明機器人結合無軌自動搬運車(AGV)或專用台車應用,當兩者結合宛如讓具有大腦機械手臂長出雙腳,可以讓手臂行走在生產線之間,運送、裝載物料,例如晶圓廠常有十分沉重晶圓盒,過去都由人力提送,但透過具有行動力的手臂將可省卻不少人力。

機器手臂聰明不僅如此,電子生產線上有許多精密電子產品,組裝過程不僅要精準,還是有「巧力」,只要有絲毫過於粗魯可能導致電子產品受損;機器手臂還要能將力量收放自如,像是電路板記憶體插件,或者iPhone手機SIM卡插槽拆卸,目前達明與協助廠商開發相關應用,讓手臂能具有人類手感般的靈敏,可手臂可以感應安裝物件反饋調整力道。

當視覺結合手臂,可讓生產細節凡走過必留下痕跡,讓業者保留完整生產履歷;傳統產線需要結合條碼機掃描器,但內建視覺的手臂在作業同時即可同時蒐集資料,無論是產品條碼、生產履歷、光學檢測資料,在機器手臂取放同時就可畢其功於一役。

當資料蒐集逐漸豐富,達明也看到物聯網時代數據重要性,黃識忠指出,廠商關心工廠稼動率、生產履歷、產品序號、使用里程、良率、設備狀態等關鍵數據,當手臂作業過程已經鉅細靡遺記錄下來,達明協助將冷冰冰數據變成平易近人儀錶板(dashboard),透過數據戰情中心可協助管理者進行遠端決策管理。

當生產線樣態越趨於複雜,傳統處理方式已經無法克服,因此各界將手臂結合人工智慧克服;達明系統內建人工智慧深度學習功能,目前使用領域幫過光學符號識別(OCR),像是機台螢幕辨識、產品標籤辨識,手臂可以直接讀取機台、產品上任何符號,並透過人工智慧增強辨識精準度。

例如即將在2017年台灣機器人與智慧自動化展出的3C組裝機台,以獨家TM Landmark定位技術修正手臂移動點位,並克服週邊環境變異的視覺定位,加上字元、條碼與距離與角度量測的視覺檢測,以及在外來物靠近時,自動放慢或停止手臂的視覺辨識安全,是機器人手、眼、力的最佳整合表現。

黃識忠強調,達明下一步發展方向仍是讓機器人更聰明,人機協作已經成為主流規範,達明機器人完成這ISO協作機器認證,當人員碰觸,機器人停止動作,同時可設定,警戒區域動作調控,設定特定協作範圍,當手臂進入協作作業區自動減速,在整體上持續專注在讓機器手臂更聰明、簡單、安全方向前進。

IPC扮機器視覺大腦 穿針引線串聯自動化

在工業自動化流程中,機器視覺(Machine Vision)應用能見度越來越高,主要生產線上常需要以人工檢測品質,但單調無聊的作業流程,常會使操作者有疲勞、注意力分散等問題,因此製造業者透過機器視覺系統廣泛取代人眼的品質檢測,並提升檢測速度與精確度。

在機械手臂機器視覺的系統架構上,主要包含感測、運算、決策操作流程,在生產線上由啟動感測器(Trigger Sensor)掌握感測物件即將接近,並啟動外部LED燈光源,攝影機如同產線眼睛,拍攝感測物件照片,並將影像傳輸到工業電腦(IPC)視覺平台進行運算,最後啟動機械手臂進行適切的自動化決策。

專長於機器視覺的工業電腦製造商磐儀科技技術長陳榮昌指出,機器視覺伴隨大量影像高速、高品質傳輸需求,目前多透過USB3 .0GigE Vision等傳輸介面,攝影機廠商隨著機器視覺複雜化,朝向智慧型攝影機(Smart Camera)演進,影像分析運算都透過攝影機內獨立演算系統完成,再將關鍵萃取資料傳輸到工業電腦。

陳榮昌表示,當攝影機越來越聰明,意味著控制器將朝向小型化、功能精緻化發展,例如傳統視覺分析需要在工業內電腦嵌入影像擷取卡(Frame Grabber),當影像分析擷取由攝影機完成,控制器或工業電腦走向精簡、精緻化。

不過工業電腦在機器視覺流程仍扮演舉足輕重角色,攝影機萃取後的資訊仍要透過工業電腦進行演算分析,並依照系統設定需求,進行各種致動器(Actuators)操作,例如智慧攝影機檢測到瑕疵品,可透過工業電腦驅動機械手臂等設備,將其挑選移除。

陳榮昌強調,影像傳輸消耗頻寬極大,如果所有訊號都傳遞到雲端運算決策,勢必會緩不濟急,因此在機器視覺勢必採行邊緣運算(edge computing)架構,在邊緣端就完成影像處理、運算與決策,關鍵結果訊息再回傳雲端儲存管理。

因此,未來工業電腦在機器視覺流程扮演更多穿針引線地位,為了要整合多元影像資訊,並控制各類裝置,其輸入輸出(Input/Output)介面將更豐富,且可擴充的的模組化設計。

在機器視覺具體應用案例,磐儀自動化事業處資深經理林揚城指出,機器視覺可用於飲料瓶裝生產線,檢測玻璃瓶蓋封蓋完整度,或者瓶身標籤張貼瑕疵,生產線可透過機器視覺,快速挑選出瑕疵物件。

此外,機器視覺在交通監視和控制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磐儀解決方案被導入英法海底隧道,應用於電子收費站、出入控制、公路流量監控等重要場合,尤其是基於車牌識別技術的高速公路收費系統中,免除人工檢票流程,提高了公路系統的運行效率。

對於應用於機器視覺的工業電腦接續發展方向,林揚城表示,人工智慧時代來臨,不少客戶希望透過人工智慧深度學習,讓機器能模擬人類判斷能力,目前磐儀已提供運算單元擴充空間,並為了因大量運算散熱問題,強化相關散熱構造設計。

機械手臂發展趨勢 輕量化、模組化、套件加持

新創企業透過破壞式創新顛覆既有市場,其中在機器手臂產業也不例外,國際展會也看見機器手臂發展風向,許多創新的趨勢與發展,雖然尚不足以撼動現今四大家族牢不可破產業現狀,但其別具巧思的創意,足以成為醞釀自身成為另棵參天大樹的養份。

資策會MIC產業分析師李亦晴今年親身造訪漢諾威自動化工業展,並帶回第一手機器人發展趨勢觀察,她指出,過往機械手臂採用冷冰冰金屬材質,主要為增加手臂機構承重噸位,近期機械手臂開始走向輕型平價風潮,以塑化材質取代金屬,甚至以降低規格、減少零件方式,減少手臂軸數,以降低企業採用門檻。

除此之外,各廠紛紛推出具有協作能力機器手臂,但企業內仍有為數不少傳統型手臂,如何讓現有手臂升級也是新創看到另個商機;李亦晴指出,因為機械手臂屬於長期資產投資,目前不少業者透過套件方式,在不更換設備前提下,僅透過外掛就可以提升協作能力。

目前看到解決方案協作手臂則透過外掛套件(Cover Skin),在機械手臂上穿上防護外殼,透過防護層內部加裝壓力偵測、接觸感測器,來避免危險碰撞,另外也有透過軟體監控方式提升手臂協作能力。

不少業者看準機械手臂最終將走入消費型市場,廠商透過筆記型電腦、手持裝置、遊戲搖桿等輸入設備,以一種更平易近人的操作方方式,降低機械手臂導入服務場景或者家庭。

當機械手臂開始普及後,如何讓沒有程式控制背景使用者能快速進用,已是十分重要課題,目前手臂操作透過教導盒,或者步驟式導引方式,紀錄規劃動作軌跡,讓手臂可重複執行固定動作,但細部動作仍須透過程式控制。

同時,為了因應各種彈性組裝需求,模組化架構應用於在機械手臂領域;李奕晴指出機器人手臂廠商為了降低維修成本,採用簡易容易更換的零組件,甚至協助廠商因應各種應用情境,可彈性改裝。

Comau推出的選擇順應性裝配機器手臂(Selective Compliance Assembly Robot ArmSCARA)機器人為例指出,可針對不同工作需要,搭配不同臂長軸臂,同時可依照安裝在車間天花板、地板、牆壁等不同情境,提供各種模組化安裝方式。

此次漢諾威也看到實驗性風格的機器人類型,其中不少機械構造向大自然借鏡模擬生物動作原理,這些仿生科技機器人有的模擬象鼻捲取抓取物件,或者章魚爪吸盤搬運物件,雖然現今仍看不出可具體應用場域,但各種嘗試有助新創從中發掘更多可延伸發展之技術。

[Home]


2017/08/18 2.6.1. 停電事件觸發儲電需求議題 科技部將尋求Tesla協助 [ 電子時報 莊衍松]

Tesla具有優異的電能管理技術,科技部希望能引進該業者的儲能系統,降低台灣停電風險。

815日大停電暴露台灣供電系統極為脆弱的事實,經濟部重申,穩定電力供應係推動能源轉型之重要原則與先決條件。在確保穩定供電前提下,政府已規劃低碳能源發展路徑,並已訂定2025年發電佔比不會改變。科技部長陳良基認為,危機也是轉機,台灣可以用科技的方式降低大停電的風險。科技部近期將找電動車業者Tesla討論,若是可行,亦不排除引進Tesla的智慧儲電系統。

815日下午桃園大潭電廠因中油供氣的人為因素,造成6部機組停擺而緊急分區輪流停電引發民怨。科技部長陳良基表示,Tesla在美國舊金山、澳洲都有大型儲能系統,科技部將找Tesla討論評估導入台灣的可行性。陳良基認為,目前台灣的電力都是即發即用,沒有儲存,主要是儲能的成本很高。但Tesla透過創新的模式有可能像Hyperloop一樣可大幅降低成本。此外,Tesla若決定在台灣做儲能,也一定會找台灣的供應商參與整個大型儲能系統的建置,對台灣產業也有利。

對於台灣的電力結構的脆弱,陳良基指出,學研界執行科技部的能源國家型計畫亦有相關的解決方案,例如加快智慧電網的布建、分散式的氣電共生、智慧儲能系統(Grid Storage)等都是可以努力的目標。而科學園區的廠商大都使用特高壓,也是815大停電發生時科學園區廠商能夠免受波及的主因。

對於815大停電科學園區廠商未受波及之事外界有許多質疑。台電指出中油供氣中斷造成電源不足突然少掉約400萬瓩的供電量,屬緊急突發情況,台電評估短時間無法恢復供電,本來依照調度規則,就是要執行緊急分區輪流停電,避免類似1999年的729大停電的全台系統崩潰,以及工業大用戶因突然停電造成工安、生產事故,讓國家招致整體社會經濟損失。

台電指出815停電執行的「緊急分區輪流停電」與「計畫性停電」不同,當台電預測隔日可能有電源供應不足的情況,會從用電量大的工業用戶,依5000kW1000~5000kW等順序,陸續執行停電措施,並在前一天提前告知,避免工業大用戶緊急停電造成相關生產事故,甚至造成國家整體更大危難風險。

大潭電廠停機導致整體電力供應瞬間損失12%,為維持供電系統穩定,台電公司緊急啟動分區輪流限電措施並不是「計畫性停電」,所以工業用戶受影響較小,緊急分區停電受影響的是592萬用戶。台電主要依據經濟部訂定的「電源不足時期限制用電辦法」執行停限電配套措施。

行政院長林全17日表示,從和平電廠輸電塔倒塌,乃至這次事故,顯見台灣電力系統的穩定存在整體性問題,不能再認為是偶發的單一事件而輕忽。因此行政院要就現有集中式電力結構的安全性、整體電網的安定性,以及未來如何使電力系統更具抗災性、強韌性等議題,規劃進行穩定電力供應的全面性體檢。另外,對於其他重要關鍵基礎設施,各主管機關應立即進行全面檢視,並強化應變整備,建構安全的環境。

[Home]


2017/08/18 2.6.2. 光寶搶進智慧城市商機 看好明年智慧路燈出貨將增40~50% [ 電子時報 韓青秀]

光寶捐贈324LED智慧燈具,將世大運撞球示範賽事場地打造為世界級智慧場館。

智慧城市趨勢逐漸成形,LED路燈照明被視為智慧照明推動的重要載具。光寶科技旗下事業光林近年來相繼取得台灣、美國、英國、中東等不同區域的LED智慧路燈標案,隨著政府政策及法令漸趨完善,光寶認為,2018年起LED智慧路燈將可望逐步成長,目前初估手上約有10萬餘盞LED智慧路燈將陸續執行,看好2018LED智慧路燈出貨將可望年增40~50%

隨著2017年台北世界大學運動會將登場,光寶科技宣布將捐贈智慧LED照明燈具與場控服務系統,將花博公園爭艷館(即世大運期間撞球示範賽事場地)打造為世界級智慧場館,總計捐贈324LED節能燈具,以更換原有耗能達1,000W的複金屬燈具,估計更換後至少可節電30%以上,並針對燈光控制、室內定位、人流技術、熱區功能與環境監控等面向,達成便於管理的全方位智慧系統。

光寶表示,相較於傳統水銀燈,LED路燈在地面均勻度與垂直面照度都有更優異的表現;且透過行動裝置,用戶可以依照個別需求進行調光,為各種情境創造最合適的照明條件,而藉由在燈具設置感應點,其智慧照明解決方案將可搭載多項應用服務,透過裝置於場館內外的感測器,進行監控環境溫度、濕度與空氣品質等;此外,由於導入智慧監控系統,管理單位將可隨時掌控室內定位、人流計數與時段內人潮聚集區域等資訊,透過靈活運用相關數據並加以分析,大幅提升公共安全與商業表現。

由於世界各大城市相繼競爭規劃升級為智慧城市,城市智慧化成為刻不容緩的議題,光寶科技總執行長陳廣中表示,此次設置的LED智慧燈具及平台系統將可持續延伸,日後藉由大數據分析提供相關策展廠商參考,也可以做為台北未來打造「智慧城市」的實驗場域。

光林照明事業部總經理葉耀中表示,目前智慧城市搭載相關技術研發都已準備完成,但現在各大城市及政府面臨的問題在於要從何開始,尤其是資源分配及整合是最困難的部分,台灣已有台北、桃園、台中等城市相繼展開示範及測試,而美國、大陸、英國及中東等地區也可以看到政府相繼推動智慧城市的規畫,目前光林已取得數萬盞LED智慧路燈的需求,預計2018年導入需求將會持續擴大。

光林指出,2017LED智慧路燈在其整體出貨比重約佔5%,但預計2018年將可望大幅成長40~50%,尤其是部分城市規劃2018年將釋出LED智慧路燈標案,目前初估手上約有10萬餘盞大單可望執行,儘管LED智慧路燈納入整體智慧城市的一環,故政策推動並不會在短期內一步到位,但藉由智慧城市帶動相關平台的商業模式將可望延續及逐步擴大。

據統計,光林的LED路燈總出貨量已經超過170萬盞,並在多個國家穩居市佔第一,包含在台灣市佔約達37%,並在交通燈領域穩坐全球第二大,2017年光林也成功搶進中東的LED路燈市場,並在約旦拿到超過10萬盞LED路燈標案,搶下約旦近年來規模最大的LED路燈更換標案,看好2018LED路燈及智慧照明系統將可望穩定成長。

[Home]


2017/08/18 2.6.3. 速霸陸CEO:追求小廠的利基市場 發展安全的電動車 [ 電子時報 范仁志]

速霸陸在未來汽車將以安全為重,發展電動車,暫時不會做自動駕駛。

相對於豐田汽車(Toyota Motor)、本田汽車(Honda Motor)等大車廠,剛從富士重工(FHI)改名來的速霸陸(Subaru),通常被列為有獨特技術的二線車廠,緊緻的水平對臥引擎是該廠汽車最大賣點。但現在汽車界轉向環保車、自動駕駛、甚至飛行車發展的時代,速霸陸該向何方,成為該廠事業發展重點。

Nikkei Business為此專訪速霸陸的CEO,吉永泰之,吉永泰之表示,該廠在二次大戰之前的前身是飛機製造公司,飛機製造首重安全,因此該廠事業發展的最重要方向,就是安全駕駛。

講到安全駕駛,會讓人聯想到的發展方向,就是自動駕駛,但吉永泰之表示,該廠暫時不會做自動駕駛,比起與其他大廠進行自動駕駛技術競爭,他們的選擇是先引進駕駛輔助系統,至於自動駕駛普及應該沒那麼快,暫且不急。

吉永泰之表示,速霸陸在2017年的汽車出貨目標,首度超越100萬輛,這數字意味該廠在全球汽車市場的市佔率,只有1%,在汽車業是非常小的廠;他就任社長的2011年,公司內部曾就該廠與其他大廠的技術進行比較,大廠技術有100分的話,該廠在多方面的技術只有30分或40分,根本無從比較。

因此,速霸陸要追求的,是屬於小廠的利基市場。過去速霸陸以水平對臥引擎這個利基市場站穩腳步,接下來該廠雖然不發展自動駕駛,但要發展電動車,而且與強調低價普及的電動車廠相比,速霸陸要強調的,則是安全的電動車。

速霸陸要創造的品牌形象,不是水平對臥引擎,而是安全。而全球市佔僅1%的公司,只要考慮利基市場的要求,發展自由度其實很大。

而在研發安全的電動車方面,吉永泰之表示,與豐田汽車(Toyota Motor)的合作,非常重要,現在他們正向豐田學習插入式油電混合車的技術,預定2018年推出;而預定2021年推出的電動車,則尚未與豐田商談。

至於電動車以外,該廠曾是飛機公司、且富士重工也有航太部門,讓人聯想速霸陸是否會發展飛行車。

吉永泰之對此表示,他認為航太部門應該會很有興趣,如果內部有提出,他會想做,不過該部門目前專注於日本自衛隊的直升機UH-X計畫,大概沒空顧及;而速霸陸以前投資航太新創企業失利,需提列特別損失,吉永泰之當時當眾發怒,導致該廠內部有個說法,不要在社長面前提噴射機。

從吉永泰之的態度來看,速霸陸對飛行車的態度,並不如電動車積極,但因該廠有必要技術,所以也不像對自動駕駛技術般消極,速霸陸是否再度上天,值得觀察。

[Home]


2017/08/18 2.6.4. 電動車需求增 點燃稀土行情 [ 工商時報 鍾志恆]

電動車乃至風力發電機等需求持續攀升,讓低迷多時的稀土行情再度回溫,像釹和鐠價格今年來大漲逾50%。另外,鋅價在需求大增和中國整頓金屬產業而抑制產量下,創近10年新高。

金融時報報導,稀土價格之前因為飆漲而導致廠商尋求其他替代性原料,加上中國礦商大幅增產,導致行情在2012年崩盤。但稀土金屬具永磁的特性,後被電動車和風力發電機等廠商看中而增加需求。

Pala Investments認為新需求刺激釹和鐠的價格。顧問公司Adamas Intelligence指出,氧化釹和氧化鐠目前在中國的行情在每公斤73.5美元附近,幾乎是去年全年均價38.94美元的1倍。氧化釹和氧化鐠價格相同。

中國最大稀土商中國北方稀土股價今年來上漲52%,公司7月預估上半年獲利年增260%。中科三環去年跟要趕快生產Model 3的特斯拉簽下大單,今年來股價大漲三分之一。

顧問公司Roskill指出,特斯拉為了讓電動車體更輕和更有動力而選用具永磁特性的稀土金屬。

Argonaut Research估計電動車和風力發電機,在未來10年帶動釹和鐠的需求將較目前增加近250%。其評估電動車使用稀土氧化物的量較內燃機汽車高約1公斤。

Adamas指出,中國與海外車商正尋求跟中國稀土商簽下長期供應合約。

外界認為中國致力打擊非法開採稀土業者,讓人預期稀土供應量將受到抑制而有利價格往上攀升。但也有專家擔心中國以外的稀土商拼命增產,和稀土變貴後又促使廠商尋找其他具同樣或更佳效能的原料取代,會威脅稀土的未來行情。

此外,路透報導,市場預期中國要改革其金屬產業和需求增加下,刺激LME3個月期貨價在周四盤中繼續大漲4%,每公噸報3,145美元,創20071016日來新高。

[Home]


2017/08/18 2.6.5. Gogoro再下一城 共享電動機車巴黎上線 [ 工商時報 陳信榮]

Gogoro拓展海外市場再下一城,攜手博世(Bosch)集團子公司Coup,進軍法國巴黎共享電動機車市場,首批採購400輛高階款的Gogoro1Gogoro透露,Coup還預約採購數百輛平價款電動機車Gogoro2,今年內將會全數出貨,擴大在歐洲主要城市的布局。

經營Gogoro電動機車的睿能創意昨(17)日與策略夥伴Coup共同宣布,雙方在巴黎合作的智慧雙輪共享服務計畫啟動,首批400Gogoro1開始提供服務。

事實上,GogoroCoup早先已在德國柏林合作,投入共享電動機車服務,目前已有1,000Gogoro1投入柏林街頭運營。

睿能指出,這次巴黎電動機車共享計畫,收費標準與柏林相同,前30分鐘僅需4歐元(約合新台幣145元),之後則每增加10分鐘收取1歐元。睿能預估,巴黎街頭的共享電動機車服務計畫在巴黎受歡迎的程度,將不亞於柏林。

至於今年5月在台發表的Gogoro首款平價車Gogoro2,發表滿月狂吸1.3萬張訂單,據悉有來自於Coup的數百輛車採購,睿能主管透露,這批車會在今年內出貨,成為拓展歐洲共享電動機車業務的新利器。

Gogoro執行長陸學森興奮地表示,歐洲民眾有相當高的環境永續意識,消費者利用電動機車進行都會通勤,不但節能減碳同時舒緩交通擁塞的壓力。我們相信GogoroCoup帶動的電動機車共享服務熱潮將可以在更多城市發酵。GogoroCoup也會持續合作,專注於創新科技與永續交通之經營。


Gogoro
Coup合作進軍巴黎,經營共享電動機車業務,首批400Gogoro1電動機車開始上線服務。

[Home]


Confidentiality Note
本郵件含有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機密資訊、或受法律保護之資料,唯有原發信人指定之收信人得閱讀或使用本郵件之內容。如您並非被指定之收信人,請立即將本郵件及所有附件予以刪除;請勿揭露、儲存或使用本郵件之任何資訊,並請您立即告知原發信人本郵件的傳遞錯誤。謝謝您的合作。
This e-mail transmission and any attachments contain information from Inventec Corporation. The information is confidential and/or privileged and intended to be solely for the use of the individuals or entities named in this e-mail transmission. If you are not the intended recipient, be aware that any disclosure, saving or use of the content of this e-mail transmission and attachments is strictly prohibited. If you have received this email transmission in error, please notify us immediately, and delete the e-mail and attachments. We greatly appreciate your cooperation.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雪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