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20 全球產業資訊

 1要聞

  1.1兩岸

   1.1.1. 兩岸監督條例排審 政院備戰  [經濟日報]

 1展會

  1.1. 5G概念股來電 市場新亮點  [經濟日報]
  1.2. CeBit 2017開幕 聚焦數位經濟商機  [電子時報]
  1.3. 日本企業將於CeBIT展示「社會5.0」新概念  [電子時報]

 2產業相關

  2.1Cloud Computing

   2.1.1. 南向發展廠商先行 研華攜手泰國業者創建工業4.0合作模式  [電子時報]
   2.1.2. 協作型機器人拼場 視覺系統成競爭關鍵  [電子時報]
   2.1.3. 搜尋本業與多元投資陷泥淖 百度大舉投入AI欲重振營運  [電子時報]
   2.1.4. 加拿大新創公司研發VR人機混合系統  [電子時報]
   2.1.5. 亞馬遜Alexa擴大與製造商合作 搶攻語音助理應用市場  [電子時報]
   2.1.6. 2017物聯網5個不可不知的關鍵趨勢  [電子時報]
   2.1.7. 智慧裝置也能變車鑰匙?汽車連線聯盟推Digital Key強化駕駛便利性  [電子時報]
   2.1.8. 當對手變了 華為Cloud BU新戰法能奏效嗎?  [電子時報]
   2.1.9. 積極布局工業4.0 所羅門機器人 有望打入國際大廠  [工商時報]

  2.2Smart Mobile

   2.2.1Wearable

    2.2.1.1. 精品業操刀 智慧表變時尚  [經濟日報]
    2.2.1.2. 蘋果新專利揭露 AirPods將成智慧體感裝置  [電子時報]
    2.2.1.3. 精品靠攏智慧錶 代工廠讚好  [工商時報]
    2.2.1.4. IMAX VR體驗中心 可望來台設點  [工商時報]

   2.2.2Smartphone

    2.2.2.1. 全球雙鏡頭手機市場大戰一觸即發 手機廠擴大戰火 供應鏈吞定心丸  [電子時報]
    2.2.2.2. 三星J7建功 手機出貨在台奪冠 Oppo、華為成長性亦不容輕忽  [電子時報]
    2.2.2.3. 10奈米行動AP時代揭幕 眾廠性能大比拼  [電子時報]
    2.2.2.4. IDC2017年全球行動市場營收達1.57兆美元  [電子時報]
    2.2.2.5. Sony Xperia Touch可將任何表面變成觸控裝置  [電子時報]
    2.2.2.6. HMD新款Nokia品牌智慧型手機有望市佔達1% 然躍居前十大業者仍不易  [電子時報]
    2.2.2.7. 全球作業系統上網流量寶座 Android將取代Windows  [電子時報]
    2.2.2.8. 小米自研晶片之影響: 小米推自主研發晶片澎湃S1 可望擴大手機差異化  [電子時報]
    2.2.2.9. 諾基亞與BlackBerry欲重返印尼手機市場 得先面臨陸廠嚴峻挑戰  [電子時報]

  2.3IT Industry

   2.3.1. 台積喊赴美 政府專案挽留  [經濟日報]
   2.3.2. 鴻海投資新創 瞄準歐洲五國  [經濟日報]
   2.3.3. 郭台銘:陸大學生動手能力差  [經濟日報]
   2.3.4. 群創重LCM 營運熱轉  [經濟日報]
   2.3.5. 各廠8LCD面板陸續稼動 緩解大尺寸面板短缺危機  [電子時報]
   2.3.6. 夏普的現在與未來: 戴正吳:夏普改革重點在電視與IoT  美面板廠恐難在上半年動工  [電子時報]
   2.3.7. 形塑未來十大醫療技術 AR3D列印是關鍵觸  [電子時報]
   2.3.8. 台灣兩團隊 確定加入歐盟5G  [工商時報]

  2.4Personal Computing

   2.4.1. 南亞科目標價 上看54  [經濟日報]
   2.4.2. 少量多樣接單,打破以量取勝模式 看看偉創力 想想自己  [電子時報]
   2.4.3. 商務筆電 1公斤PK  [工商時報]
   2.4.4. 威剛 第一季EPS挑戰5  [工商時報]

  2.5Solar(Green Energy)

   2.5.1. 前瞻建設大菜上桌 政院砸450 拚數位建設  [工商時報]
   2.5.2. LED晶片廠黯淡 去年共虧逾60億元  [工商時報]

 3其他

  3.1. 資策會董座 郭耀煌 專訪/資策會搭橋 催速軟硬整合  [經濟日報]

[Home]


2017/03/20 1.1.1. 兩岸監督條例排審 政院備戰 [ 經濟日報 邱金蘭]

立法院本周將啟動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草案審查,行政院今(20)日緊急研商對策,將以黨團版本為主;立法院內政委員會召委曾銘宗說,若能通過可行、符國際規範的條例,將讓兩岸服貿、貨物走下去。

大陸允諾對台提供人民幣1,000億元RQFII(人民幣境外合格機構投資者),及我方提高大陸QDII(境內合格機構投資者)來台投資額度,有助活絡金融市場、並挹注台股資金動能,但目前兩者都卡在兩岸服貿協議,無法上路,而服貿的生效則卡在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草案。

曾銘宗上周突然將監督條例草案,排入本周三及周四的內政委員會審查,不但觸動執政黨的政治敏感神經,也引起市場高度關注。兩岸監督條例草案若能審查通過,將有助服貿上路,對股市、金融市場帶來一線曙光。

民進黨執政後,行政院上會期已將兩岸監督條例草案列優先法案,但未通過,本期會行政院再度列入優先法案,面對國民黨立委突如其來的動作,行政院今天召開的行政、立法協調會報,原本規劃討論前瞻基礎建設特別條例及財團法人法草案,臨時決定抽掉財團法人草案,改排兩岸監督條例草案。

政院高層昨(19)日表示,目前兩岸監督條例的版本多達六個,政院立場以民進黨團版本為主,由於也有民進黨立委提案,希望透過行政、立法協調會報平台,協商出一致的立場。

高層說,民進黨在去年520執政前,黨中央跟黨團對黨團版都有討論過,總統蔡英文、行政院長林全當時也有參與討論,因此對於黨團版本府院算有共識。

曾銘宗則表示,若能通過可行、符合國際規範的條例,不但可強化國會監督,更可突破兩岸目前膠著狀態,包括兩岸服貿、兩岸租稅協議的生效,及兩岸貨貿的協商,都可以繼續走下去,對台灣經濟有重大助益。

內政委員會今天先安排陸委會報告兩岸經貿未來發展。曾銘宗說,陸委會主委張小月在書面報告表示,希望早日通過可行的兩岸監督條例;大家應正面看待,若能通過可行、符國際規範的條例,將有助打破兩岸僵局。

避免邊緣化 幫企業找路

立委曾銘宗昨(19)日表示,去年上市櫃公司海外投資金額大增,在大陸可能主導TPP及兩岸關係不佳下,企業相繼找出路,前瞻基礎建設只能填補部分經濟動能,無法解決遭邊緣化後企業出走問題。

曾銘宗身兼立院內政委員會召委,這次排定議程,主導啟動兩岸監督條例草案的審查。他說,兩岸關係穩定有助台灣經濟社會發展,日前智利邀請大陸出席TPP(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成員國會議,讓他決定排議程審查兩岸監督條例。

「當TP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大家都積極跟大陸談,你能不跟大陸談嗎?」曾銘宗說,很多企業都非常著急,國內除了少數像台積電、鴻海這種大型企業外,廠商的利潤率約3%~5%,若沒加入RCEP,未來光關稅就吃掉利潤。

他還說,去年上市櫃公司海外投資金額大幅增加,因很多企業開始在找出路,移到海外投資,政府不願面對問題,兩岸關係會更好嗎?

[Home]


2017/03/20 1.1. 5G概念股來電 市場新亮點 [ 經濟日報 簡威瑟]

世界無線研究論壇(Wireless World Research Forum, WWRF)即將於29日在台召開大會,國際大廠齊聚台灣,將共同研商5G技術及未來發展趨勢,引動市場對於「5G概念股」高度矚目,預期將成為台股交投新亮點。

5G熱度持續飆升,並吸引全球目光,預期將帶來龐大的經濟效益。如高通即預測,20355G將為全球創造12.3兆美元的產值、以及2,200萬個就業機會;設備大廠愛立信則預估,2022年將有5.5億的5G用戶,未來商機將快速成長。

隨著題材的逐步發酵,相關5G基礎建設與產品升級將成為首波受惠的對象。法人指出,台廠中,包括電信設備、光纖網路、與基地台等,將率先成為買盤青睞的焦點,可望引動一波台股的5G投資熱潮。

根據法人看法,相關受惠股包括:智易、合勤控、正文、波若威、光環、上詮、台揚、譁裕、昇達科、先豐等。

中國大陸在5G上展現積極態度,龍頭電信商中國移動先前表示,預計今年會在七個地點啟動5G現場試驗,到2019年,更將擴展到超過100個地點或城市。

有鑒於此,市場對網通產品傳輸速度、容量等,勢必會持續升級,也會帶動網通產業的活絡,正文是主要受惠對象。

法人看好,網通設備大廠正文代工業務回溫,智慧WiFi、雲端服務等各產品同步向上,今年營收將止跌回升,獲利可望同步成長。

光通訊元件廠光環2月營收表現不佳,因客戶需求尚未穩定,2月營收2.08億元,年減51%、月減13%

法人認為,隨寬頻標案3月將逐漸明朗,另外,10G PON在雲端應用滲透率可望提升,手機端客戶在VCSEL應用需求量增加,光環今年上半年業績值得期待,盼能脫離2016年下半年谷底。

昇達科則與光環相反,業績表現持續亮眼。其2月營收延續去年10月以來的成長動能,以1.19億元創下歷年同期新高。

昇達科指出,目前客戶下單狀況穩定;法人研判,3月仍可再創佳績。昇達科去年受惠於印度市場貢獻,業績出現爆發性成長,2017年依然樂觀。

[Home]


2017/03/20 1.2. CeBit 2017開幕 聚焦數位經濟商機 [ 電子時報 劉慧蘭]

CeBIT 2017即將熱鬧登場,聚焦5G通訊和數位經濟商機。

名列全球前三大電腦展的德國漢諾威數位科技展(CeBIT 2017)將於320日至24日舉行,本年度展覽主題將聚焦「數位經濟–無限商機」(d!conomy no limits),重點放在探索數位轉型帶來的商機及5G無線通訊的應用。

根據Technology Decisions報導,5G無線通訊標準將使資料傳輸速率比目前最先進的LTE網速提升1,000倍,並可進一步降低耗能,成為連結生產機器人、能源電廠、作業室設備、LED路燈至物聯網(IoT)的骨幹。

5G技術可讓數十億個裝置連線至網路,擴大網路的可能性,而這樣的連線能力是實現高度仰賴物聯網的概念和商業模式必要的先決條件。本次參展的廠商包括Telefonica GermanyDeutsche TelekomVodafone和華為等電信業者。行動通訊概念個案研究主要位於12號展覽廳的「物聯網」和「通訊與網路」區域,17號展覽廳的「無人操作系統與解決方案」則將展示所有和無人機產業有關的技術或產品。

自駕車也是仰賴5G網路提供快速即時資料的先進技術之一,瑞士郵局展示的SmartShuttle無人駕駛巴士,已成為瑞士瓦萊州當地大眾運輸系統的一部分,CeBIT 2017會場將使用此款無人巴士連接西入口和12號展覽廳。

此外,SCALE 11展廳將成為新創公司的大本營,有來自40個國家400多家新創公司在此展示他們的理念和計畫。CeBIT每年均吸引超過3,000家廠商參展,參觀人數多達20萬人。本次展覽將以人工智慧(AI)、自動系統、虛擬實境(VR)/擴增實境(AR)、人形機器人和無人機等新科技為主軸。

CeBIT 2017每年都會挑選一個國家做為合作對象,2017年的合作國家為日本,將派出一百家以上的日本企業參展。有關展覽的詳細資訊可至CeBIT官網查詢。

[Home]


2017/03/20 1.3. 日本企業將於CeBIT展示「社會5.0」新概念 [ 電子時報 蕭菁菁、范仁志、楊智家]

日本多家企業準備參展2017CeBIT,發表VR鞋子等創新產品。

德國漢諾威電腦展CeBIT將在20日開鑼,來自於世界各地的科技業者準備在此大顯身手,其中日本企業似乎有備而來,有多種新穎的產品即將在會場展覽中亮相。

根據Euronews報導,估計有118家日本企業準備參展,其中有許多產品已經在日本市場推出,在歐洲則是首次登場。

日本企業將於本次CeBIT當中展示自家技術和宣傳政府提倡的新概念「社會5.0(Society 5.0),日立(Hitachi)社長東原敏昭(Toshiaki Higashihara)解釋,日本企業的強項在於實體科技領域如材料、奈米科技和感測器上,希望能結合這些技術創造一個超智慧社會,藉此解決社會問題,並計劃把此概念推廣到全球各地。

參展企業之一是物聯網(IoT)新創企業Cerevo,本次CeBIT發表的產品將包含各式各樣的連網裝置,如語音控制燈泡和虛擬實境(VR)鞋子等。Cerevo執行長岩佐琢磨(Takuma Iwasa)表示,VR鞋子是Cerevo首創,鞋內安裝多種不同的感測器和反饋系統,也裝有馬達,穿上鞋子後將如同行走在VR世界,感受到各種虛擬物體如石頭、木頭和白雪等。

愛普生(Epson)將發表一種名為「Paperlab」的機器,主要功能是在數分鐘內將回收紙變成白紙,過程無須添加任何水分,纖維可以重新接合和成型,辦公室內任何機密文件均可利用Paperlab就地永久清除,無須擔心秘密外流。

日立也將在CeBIT推出創新的追蹤系統,使用雷射技術監控行人和物體的移動,受監控者無須穿戴和安裝任何特別的感測器,系統收集人們行走、行進方向和速度等匿名資料後,進行分析和研究來推論人們行動的軌跡,以便在公共空間有效率地管理人潮。

此外,Takaha Kiko將展示以電磁鐵(solenoid)為材料打造的SOLECON產品,以及Solenoid Demo機器和66種標準電磁鐵。Takaha Kiko是直流電磁鐵(DC Solenoid)製造商,從製模、裁切、延壓到零件製造都一手包辦。電磁鐵用途廣泛,包括電子門鎖、腳踏車的停車系統、自動販賣機和自動售票機等。

日企推出的新產品多數是針對企業客戶和政府機關,但有少數是鎖定科技玩家,例如Cerevo開發的家庭機器人。岩佐琢磨表示,這款機器人搭載投影機,可以自行在家裡四處行走,早晨甚至會從充電站離開來到臥室叫醒用戶,除了播放音樂之外,還會將交通資訊自動顯示在天花板上,是一個未來的產品。

CeBIT 2017 日本安倍首相帶百家日商積極參與

為擴大東亞國家較少涉足的歐洲市場,日本政府力邀廠商參加以B2B事業為主的CeBIT 2017

德國漢諾威數位科技展(CeBIT)2017年度展覽,於2017320~24日開展,本次會議邀請的主要參展國為日本,考慮擴大歐洲市場的意義,因此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對內積極號召,帶日廠擴大歐洲市場能見度。

講到IT業界的年度盛會,最受關注的通常是1月在美國的消費性電子大展CES2月在西班牙的世界行動通訊大會MWC,以及9月在德國的柏林國際電子消費品展覽會IFACeBITCESMWC時間太接近,有新東西的可能性低於IFA,因此從2014年起,CeBIT從消費性產品展轉向B2B產品展。

正好,德國政府主推的工業4.0(Industry 4.0),以及物聯網(IoT)的風潮,在這時吹起,CeBIT便因此成為工業4.0的重要相關展覽;且因CeBIT每年都會邀請夥伴國參加,2016年夥伴國美國由歐巴馬總統帶隊出席,2017年選定日本為夥伴國,首相安倍晉三便選擇親做廣告。

日本主要製造廠,如豐田汽車(Toyota Motor)、日立製作所(Hitachi)Panasonic等,都積極擴展歐洲事業,不管有沒有首相出面,本來都有意參加CeBIT 2017;但有首相邀請的情況下,最終參展日商高達118家,過半數都是首次赴歐的中小企業與新創企業。

比方研發以iPhone為基礎,進行條碼或各種無線信標讀取用設備AsReader的廠商Asterisk,或是已在日本及美國展開物聯網事業,藉CeBIT 2017在歐洲找尋物聯網事業合作機會的Soracom,以及從事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人工智慧的Preferred Networks等廠,都是藉此次展示進軍歐洲的新創企業。

CeBIT 2017的展示主題,是人工智慧(AI)、物聯網、與虛擬實境(VR)技術,展示推動未來社會的重要技術;而作為這次主要夥伴國的日本,主題則是社會5.0(Society 5.0),宣示人工智慧等技術,能帶領人類社會創造狩獵、農業、工業、資訊等4個時代後,全新的第五個時代。

對於位在西太平洋的日本與台灣,擴展海外貿易,如果不是向東到美國,就是向西向南到大陸與東南亞,隔了整個歐亞大陸的歐洲,由於交通不便與文字語言不通,通常比較少被想到,也往往被認為不易開拓市場。

但歐洲市場的競爭性,相對不如美國矽谷激烈,若干已進軍歐洲的日本新創企業,反映歐洲商業環境比較有利可圖,利用CeBIT這類B2B展擴大歐洲市場,或有出乎預料的收穫。

豐田、電裝、愛信精機將參展本屆CeBIT 預示未來移動新概念

2017年德國漢諾威(Hannover)國際資通訊技術大展CeBIT將於320~24日舉行,日本汽車大廠豐田汽車(Toyota Motor)及集團旗下汽車零組件製造商愛信精機(Aisin Seiki)、日本最大汽車零組件供應商電裝(Denso)公司都將首次參展本屆CeBIT,將展出最新個人化移動技術、機器人(Robot)及在汽車領域的部分研發成果。

根據Autocar Professional網站報導,本屆CeBIT展將可見日本首度以夥伴國家身分參展,因此將於本屆CeBIT展中設立「日本館」(Japan Pavilion),並以「與日本共創一個全新世界:社會5.0、另一個觀點」作為本屆展館概念,其中豐田汽車、電裝及愛信精機都將展出最新個人化移動技術,盼藉此提升日常生活便利性及協助解決社會問題,另預期也將展示針對未來產線及家庭開發的機器人應用。

如豐田汽車將於本屆CeBIT展出下一代都會交通系統「Ha:mo」,Ha:mo一詞取自「和諧交通網絡」(Harmonious Mobility Network)的英文拼音,為一款可將私人汽車及公共交通高效整合的連網交通網路系統,目前已於日本愛知縣豐田市進行測試。

豐田也將展示自製、三輪的新型態交通工具「i-Road」,這款概念車款好比是將汽車與摩托車概念結合,採前兩輪、後單輪式設計;豐田也將介紹該公司「ITS Connect」駕駛支援系統以及行車事故減低效果評估。至於愛信精機則將展示「ILY-Ai」個人化移動運載裝置,預示未來日常移動概念。

電裝公司方面,將展出旗下最新機器人感測技術,這款機器人支援工廠物聯網(IoT)及技術,能與廠房內部設備及裝置相連結;透過一款名為「Cobotta」的小型機器手臂,能與人類共同協作。

整體而言,3家日本廠商都將展出目標創造零交通事故傷亡的駕駛輔助系統研發成果,以及其自駕技術研發成果,藉以在未來實現更安全的生活環境,並透過新技術帶給世人耳目一新的效果。

[Home]


2017/03/20 2.1.1. 南向發展廠商先行 研華攜手泰國業者創建工業4.0合作模式 [ 電子時報 杜念魯]

研華看好泰國成長潛力,透過跨國合作,欲建泰國4.0合作共贏新模式。

新政府上台之後,積極推動產業南向發展,雖然在政策與相關配套方面都沒有什麼明確的規劃或進展,卻仍希望藉由廠商先行的方式,敲開東南亞等地的市場發展。

為了進一步從事全球市場的布局,以及看好東南亞區域的成長潛力,智慧系統業者研華,17日於泰國曼谷展開2017年首場工業4.0論壇。並與泰國工業總會(Federation of Thai IndustriesFTI),及當地ICT領導廠商Computer Union分別簽署合作備忘錄,希望藉由跨國合作的方式,創建泰國4.0合作共贏新模式。

研華總經理何春盛指出,政府大力推動新南向政策,法人及民間互動熱絡,貿協已與2016年底跟泰國工業總會簽訂合作備忘錄,以協助台灣廠商南進;另外,近期泰國政府也積極啟動新一波名為泰國4.0的經濟發展計畫,希望以經濟4.0模式,創造泰國高附加價值產業。

研華看好兩邊政策規劃方向與市場成長潛力,特地選以泰國曼谷作為2017年工業4.0巡迴論壇首站,延續2016年於新加坡、馬來西亞、南韓等地的工業4.0論壇能量,持續以Growing Together in the Era of Industry 4.0為主題,邀請泰國工業部、泰國工業總會、駐泰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以及當地關鍵夥伴等產、官、學、研專家,共同說明全球及泰國工業4.0發展藍圖及產業落地策略。

何春盛表示,泰國多數製造業目前仍停留在工業2.0階段,僅極少數廠商與工業4.0接軌;此外,許多泰國當地民眾認為,工業4.0將導致他們失業,因而對此概念接受意願低落。因此,研華為協助推動泰國4.0,特地邀請泰國當地重要業者參與工業4.0論壇,以研華建置智慧工廠的成功經驗,分享如何透過iFactory SRP智慧工廠軟硬整合應用解決方案,協助泰國產業快速導入與落實工業4.0概念,藉此為各產業帶來最大的價值。

此外,為在泰國當地推廣工業4.0概念,研華亦與泰國工業總會簽署合作備忘錄,冀望藉此促成與當地夥伴業者接軌導入工業4.0解決方案;此外,在泰國工業總會的協助下,研華也完成首樁與泰國ICT產業領導廠商Computer Union 3600萬美元的合作備忘錄的簽署。

研華透露,Computer Union將成為研華在泰國推廣工業4.0的策略夥伴,針對不同產業展開一系列工業4.0論壇、先進製造技術支援與培訓,並積極建設泰國工業4.0培訓基地與智慧工廠示範點等;此外,雙方也將成立專案小組,共同推廣智慧工廠軟硬整合應用解決方案,以提升泰國各產業於技術精進,並攜手走向全球市場,開拓全球商機。

據了解,透過彼此合作,研華的設備連網以及生產訊息可視化等服務平台,已陸續導入如大金(Dakin)Senior Aerospace等知名大廠的泰國廠區。

為了推展工業4.0在全球不同產業上的應用發展,研華積極透過論壇、研討會等管道進行推廣。2017年研華工業4.0巡迴論壇,除接下來45月將陸續於日本、越南展開外,2017年下半也將推廣至巴西及歐洲舉辦,強化全球推動工業4.0的能量。

除透過論壇在全球強化各產業對工業4.0的認知,為了整合產業發展能量,日前在2017年紐倫堡嵌入式電子與工業電腦應用展(Embedded World)上,研華與英研、誠邁、CanonicalLineo、瑞相、RTSoftTimesys、中科創達和Witekio等軟硬體業者共同宣布成立嵌入式LinuxAndroid聯盟(Embedded Linux & Android AllianceELAA)

研華表示,聯盟主要工作在工業嵌入式市場推動開放、標準化的LinuxAndroid軟硬體架構,所有成員將藉此聯盟,建立完善的軟硬體產業生態體系,來加速LinuxAndroid在嵌入式和工業物聯網的發展,讓軟硬體開發者與終端使用者都能受益。

[Home]


2017/03/20 2.1.2. 協作型機器人拼場 視覺系統成競爭關鍵 [ 電子時報 李立達]

協作型機器人市場需求2017年大爆發,全球龍頭Universal Robots全台最大代理商所羅門指出,2017UR代理銷售量,年增幅度將以6成起跳;國內協作型機器人品牌廠廣明,因應客戶需求,也計畫於第2季擴線。值得注意的是,2廠均強調視覺,顯示該功能為協作型機器人競爭新重點。

所羅門原本從事電子零組件與電力能源代理,2009年起取得美商洛克威爾自動化(Rockwell Automation)系統的台灣代理權,開始投入自動化領域,相繼取得Universal Robots與東芝(Toshiba)機器手臂的代理權。所羅門目前佔UR在台銷售的5成。

所羅門董事長陳政隆指出,當年UR才起步,然他認為UR從事的協作型機器人,與既有的機器手臂理念不同,具市場前瞻性與差異化,因此爭取代理。近年隨協作型機器人概念逐漸被產業接受,所羅門在台UR代理業務也快速成長,客人自動上門,預估2017年銷售將較前1年成長60~80%

陳政隆指出,機器人商機爆發,加上大陸政府補助,光大陸市場每年生產的六軸機器人就高達7~8萬支,德、日的機器人大廠,也積極投入擴產,所羅門因此不會投入機器人生產,開發重點朝向如何讓機器人更聰明,比如開發3D視覺辨識系統與軟性觸覺夾具。

有別於廣明將視覺系統結合在手臂上,所羅門自行開發的3D視覺系統強調可與不同手臂結合,且採分開操作,目前已經可搭配發那科(Fanuc)UR、川崎(Kawasaki)、東芝等廠的機器人,並且正與庫卡(Kuka)ABB、安川與電裝(Denso)的機器人整合。

生產線上時間就是金錢,陳政隆表示,若與機器手臂結合,當機器手臂運動時,視覺系統無法同步操作,必須等待手臂動作停止時才掃描,如此才能更精準,然此程序會增加手臂操作時間,以所羅門的3D視覺搭配機器手臂,掃描加上手臂作業,僅在0.6秒內,可直接與機器手臂同步。

看好此3D視覺,南韓汽車零組件已經搭配機器手臂採用,而國際知名球鞋品牌,也請所羅門將此視覺系統搭配機器手臂,開發自動穿鞋帶機。陳政隆解釋,每雙鞋設計不同,機器手臂無法統一操作,必須搭配視覺系統看準孔洞,該機器2016年推出,2017年新一代將會大幅縮減作業時間。

陳政隆表示,目前市面上的機器人視覺系統,多數停留在2D,而已開發出來的3D視覺系統,價格偏高,所羅門的3D視覺系統極具競爭力,尤其看好大陸市場,所羅門計畫在現有7個銷售據點外,下月再新增上海嘉定作為銷售據點。

看好代理產品與自有品牌3D視覺系統,所羅門預估,自動化部門在整體公司營收佔比,將會從2016年的20%,拉高至25%,其他公司營運項目,包括營收佔比達35%的代理發電機業務,將溫和增長,其餘電子零組件將持平。在高毛利率的自動化業務拉升後,公司獲利也將明顯改善。

值得觀察的是,國內發展自有協作型機器人品牌的廣明,也同樣強調視覺系統,廣明總經理何世池指出,市面上的機器手臂通常缺乏視覺系統,而是透過SI整合其他的視覺系統,然不像廣明開發的機器手臂整合性佳,看好市場對視覺機器手臂需求,廣明也計畫2017年第2季將會擴增產線。

[Home]


2017/03/20 2.1.3. 搜尋本業與多元投資陷泥淖 百度大舉投入AI欲重振營運 [ 電子時報 楊智家]

百度業務正面臨營運困境,正試圖以AI為核心重振業務。

有大陸Google之稱的搜尋引擎百度(Baidu)近來不論主力搜尋廣告業務,或是其他相關投資業務均面臨對手強力挑戰,導致近來營運表現下滑。百度在既有業務領域表現蹣跚下,如今看來該公司投入人工智慧(AI)領域發展便有其重要性,或可藉由此新興領域技術帶領百度在科技領域再次發光發熱。

業務多元布局 面臨強勢競爭挑戰

根據彭博(Bloomberg)報導,搜尋廣告業務為百度年度營收重要組成部分,但據市場研究公司eMarketer調查顯示,阿里巴巴集團控股(Alibaba Group Holding)如今已超越百度,成為大陸數位廣告市場新領導者。為此百度也希望透過投入AI發展,能協助該公司重拾流失的搜尋業務市佔率,以及確保在新投資領域的成功。

百度過去業務多元化布局的結果好壞參半,旗下團購網站「糯米」截至2月的過去1年每日造訪人數下滑達59%,百度外賣市佔率也落至第三位;另據華興資本分析師Ella Ji預測,百度旗下類似Netflix的影視串流服務愛奇藝即使市場青睞度高,但仍須在2017年投入人民幣120億元維持其影視內容豐富度。由此顯示百度旗下業務面臨的經營挑戰。

欲以AI發展終結行動網路時代

由此便顯示出百度發展AI技術的重要性,百度創辦人暨執行長李彥宏310日受訪時曾指出,行動網路的時代已終結,百度將積極投資AI領域,相信AI將可讓大多數人受惠以及帶動產業變革。他也表示,百度過去兩年半投入研發的總支出超過人民幣200億元(29億美元),其中多數是投入AI技術研究。

百度1月找來前微軟(Microsoft) AI專家陸奇出任百度營運長,目標重塑百度成為擁抱深度學習(DL)、擴增實境(AR)及影像辨識等技術的公司,並加入百度向美國史丹佛大學挖角來的深度學習領域權威吳恩達(Andrew Ng)麾下,在吳恩達管理下,如今百度AI團隊在大陸北京、上海、深圳及加州Sunnyvale均設有實驗室,AI團隊員工總人數擴增至1,300人,預期2017年還會再招募數百名新員工加入。

百度位於加州Sunnyvale的研發中心於20145月啟用,當時吳恩達等成員選擇以發展語音辨識作為基礎,藉此可開發一系列其他產品,到了2015年中當時僅50人的團隊開發出一款稱為「Deep Speech」的產品,能夠提供基於深度學習技術的英文翻譯服務。

另外,Deep Speech也可比傳統仰賴詞彙表及拼音字典的翻譯軟體,更正確的譯解人類說話內容,之後並持續強化Deep Speech功能性,到了20167月首度商用化發表,並發表一款具備將文字轉化為語音功能的鍵盤應用程式(App)TalkType」。

而後百度基於開發Deep Speech的機器學習(ML)技術基礎,協助其開發其他智慧化產品線,如本屆美國消費性電子大展(CES 2017)上百度首度展示其秘密研發的「小魚在家」聲控機器人,類似亞馬遜(Amazon) Echo裝置。

欲藉AI引領自駕車、雲端領域茁壯

百度營運對搜尋業務的依賴仍深,但在獲利表現上已落後於阿里巴巴及騰訊(Tencent),雖然目前在發展自有AI技術上仍在初期階段,AI離發展成貢獻百度營收一大主力業務的時間點仍早,不過現在百度在AI方面的努力,卻有可能協助百度未來在自駕車及雲端運算等新興領域取得領導地位。

百度本身也希望透過AI來提升搜尋服務的精準度,以及導入自駕車及金融等領域,目前百度已成立AR實驗室,並與北京汽車在自駕車領域展開合作,在金融領域則與中國中信集團(CITIC)合資設立網路銀行。未來這間2000年創立至今已有17年歷史的大陸搜尋引擎,將會透過AI如何創造全新事業模式,值得持續觀察。

[Home]


2017/03/20 2.1.4. 加拿大新創公司研發VR人機混合系統 [ 電子時報 邱龍傑]

加拿大新創公司Kindred AI正在研發與配戴虛擬實境(VR)頭盔和手持運動追蹤控制器的人類一起工作的人機混合系統,能夠解構人類認知行為,讓機器人以超人速度執行困難任務。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報導,Kindred目前正在測試能夠更快速且可靠地抓、放難以處理的物體,例如小件衣服的工業機器手臂,在運作期間只會偶爾要求人類協助,人類配戴VR硬體可查看問題並暫時控制手臂。

Kindred的系統最大特點,是讓機器人像人一樣行動。Kindred執行長表示,人類在很多任務上表現不如機器人來得快速或精準,例如把東西放在特定的位置,但在棘手問題出現時,或不可預見的情況下仍然需要人類。

Kindred系統使用幾種機器學習演算法,並預測其中一種是否會提供所需結果,例如抓取項目,如果沒有一項顯示高成功概率,就會要求人類協助。演算法是從人類控制者的行動中學習而來。Kindred的專利內容甚至顯示由猴子等動物來控制系統的可能性,目前Kindred內部有一隻使用強化學習來訓練的機器貓。

麻省理工學院副教授Sangbae Kim表示,將人類控制與機器動作映射在一起是非常複雜的任務,需要了解人類決策步驟的所有細節,但真正的挑戰是其中大部分都是在潛意識中發生。

Kindred創辦人Geordie Rose是一名物理學家,他相信所有生物的行為都遵循某些行為模式,而Kindred的目標就是解構認知。Kindred計劃在未來幾個月內推出適合零售業使用的人工智慧(AI)產品。

[Home]


2017/03/20 2.1.5. 亞馬遜Alexa擴大與製造商合作 搶攻語音助理應用市場 [ 電子時報 蘇純儀]

亞馬遜的語音助理Alexa不僅內建於自家Echo產品,也將大舉進軍第三方製造商的裝置。

智慧語音助理爭霸戰持續升溫,眼見著Google、蘋果(Apple)有各自的行動裝置平台當墊腳石,而微軟(Microsoft)也有PC市場助攻,讓亞馬遜(Amazon)Echo智慧家庭裝置相形之下顯得勢單力薄,面對這些強勁的對手,亞馬遜選擇以擴大與第三方開發者合作的模式來提升自身的戰力。

根據TheStreet網站報導,從理論面來看,Google、蘋果的語音助理似乎擁有比亞馬遜更大的優勢。不過,亞馬遜並未因此退縮,除了不斷提升自家Alexa的效能外,還與眾多硬體廠合作,全力將Alexa推入各種裝置中,讓這場語音助理之戰變得更加火熱。

在先前的2017年美國消費性電子展(CES)上,亞馬遜雖未參展,卻也出盡風頭,除了多家製造商推出像電視、冰箱、音響、機器人、鬧鐘、手機等各種內建Alexa的產品外,也有不少家電廠宣布,自家新產品將可透過Alexa進行操控。此外,近期聯想旗下摩托羅拉行動(Motorola Mobility)亦表示,日後所推出的手機預計大多會加入Alexa

尤有甚者,日前Re/code網站的報導指出,亞馬遜還有意在今年為Alexa推出一、兩款新裝置,讓使用者可透過語音指令打電話、或作為室內對講機系統,AFTVnews網站更是揭露,亞馬遜預計要推出內建Alexa的居家保全攝影機。

在應用程式(App)方面,亞馬遜則表示,Alexa平台所支援的第三方開發商「技能」(Skill)應用數量從去年6月的1,000款,已攀升至7,000款,內容涵蓋遊戲、Uber叫車、訂披薩、聽新聞,乃至於控制家中照明或溫控系統等各類應用。種種跡象顯示,亞馬遜已逐漸替Alexa建立起強大的硬體、App及網路服務生態系統。

相較於亞馬遜大動作出招,Google與蘋果建立生態系統的步調則緩慢許多,蘋果雖在去年6月終於開放了Siri,但至今也僅支援撥電話、發訊息、支付、相片、健身及叫車服務這六類App。雖然其HomeKit智慧家庭平台在市場上也有一定程度的採用,然鑑於蘋果對硬體商的要求比亞馬遜嚴格許多,因此與Alexa相容之產品推出速度很快就超越了HomeKit

再把目光轉向Google,繼2015年推出Voice Interaction API讓開發人員為第三方Android App加入語音互動功能後,2016年底也開放了Google Assistant,惟現階段開發者僅能加入與Google Home智慧音響的互動,日前Google已宣布近期將擴大支援Android手機。

不過,Google的語音助理仍佔相當大優勢,除其擁有全球最受歡迎的行動裝置平台外,還能與旗下Google SearchKnowledge Graph等功能,以及MapsGmail等服務整合,再加上一直以來大舉投入人工智慧(AI)的開發,對自然語言指令的掌握能力自然也不在話下,故對亞馬遜而言,Google仍是相當難應付的對手。

不論如何,在亞馬遜投入大量人力開發AlexaEcho產品線,並積極擴大與製造商合作關係等策略的布局下,已使其以黑馬之姿席捲語音助理市場,因此接下來的發展也備受各界期待。

[Home]


2017/03/20 2.1.6. 2017物聯網5個不可不知的關鍵趨勢 [ 電子時報 劉尚昀]

應用服務提供者將會愈來愈多,以因應物聯網的多元需求,進而針對各領域提供專業服務。

物聯網(IoT)技術已悄然改變人類生活,使人們不得不關注其發展趨勢。專注於物聯網通訊發展的研究單位Ovum2017年全球物聯網會議(Internet of Things World 2017),發表2017年物聯網發展五大關鍵趨勢。

第一,低功率廣域(Low Power, Wide AreaLPWA)網路將走向主流,LPWA技術逐漸被重視,特別是NB-IOT(Narrowband IoT)LTE-M兩種傳輸協定,將會被廣泛導入智慧城市、智慧電表等領域,以提供低價、低頻寬流量使用,以及低用電量的數據傳輸服務。

第二,為了滿足物聯網多元分歧需求,大型電信公司雖然具有市場和技術優勢,但仍無法滿足各種應用需求,因此產業內將會出現更多應用服務提供者,針對各特定領域提供專業服務。

第三,資訊安全成為物聯網首要課題。隨著物聯網的發展與應用越來越廣泛,資安問題層面,以及其防護的廣度將成為企業首要考量。

第四,大數據(Big Data)和機器學習啟動物聯網新商機。物聯網資料分析轉向「邊緣端」,由終端設備就近蒐集彙整數據,同時,發展資訊流(streaming data)分析工具逐漸重要,物聯網應用會導入更多機器學習引擎(machine-learning engines)與人工智慧(AI)應用。

第五,物聯網即服務商業模式持續成長,物聯網強調應用,為了方便使用者快速導入,並降低導入成本,平台即服務(Platform as a ServicePaaS)、軟體及服務(Software as a ServiceSaaS)的商業模式將成主流。

[Home]


2017/03/20 2.1.7. 智慧裝置也能變車鑰匙?汽車連線聯盟推Digital Key強化駕駛便利性 [ 電子時報 莊瑞萌]

智慧裝置將可為車主帶來更多便利性。

汽車連線聯盟(Car-Connectivity ConsortiumCCC)日前公布白皮書,指出外界可透過採用藍牙(Bluetooth)NFC等多種標準針對汽車開發以智慧裝置為基礎的數位鑰匙,以便提高車主的便利性。

Auto Connected Car報導,該聯盟在Digital Key白皮書提出可使用包括Global Platform、全球行動通訊系統協會(GSMA)、藍牙與NFC等標準技術來定義使用智慧裝置做為汽車數位鑰匙的標準。該白皮書也提到許多使用案例與安全需求,使用智慧裝置做為車鑰匙的準則則可提供消費者便利性與方便使用。

數位鑰匙至少在初步階段並未打算完全取代傳統車鑰匙,反而是為消費者提供加強與便利功能。白皮書提到其使用範例包括開鎖、上鎖與啟動車輛、開通鑰匙與共享鑰匙等,也提到基礎建設高層次概要以及現有標準如何適用於該基礎建設。

評論指出,由於CCC組織內結合連網車(connected car)生態系統各部門的代表業者,因此正可提供車廠與行動裝置廠商1個論壇平台,針對採用Digital Key標準的生態系統加以簡化。

CCC董事會自從20166月該計畫開始成形後,便認知到Digital Key解決方案的重要性。該董事會成員包括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福斯(Volkswagen)、戴姆勒(Daimler)RealVNCHTCPSA、本田(Honda)、樂金電子(LG Electronics)、現代(Hyundai)、車用導航業者Alpine、豐田(Toyota)Panasonic與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

[Home]


2017/03/20 2.1.8. 當對手變了 華為Cloud BU新戰法能奏效嗎? [ 電子時報 陳慧玲]

大陸通訊設備龍頭華為於日前宣布將成立專門負責公有雲的Cloud BU,這將會是華為在既有電信營運商、消費性終端設備、以及企業業務以外的第4個事業部門,相較於當初華為在拿下大陸資料中心經營執照的低調、宣布將推出自有公有雲服務的模糊,華為副董事長暨輪值CEO徐直軍明確對外表示,華為將會從2017年開始,以公有雲服務作為基礎,大舉投資建置開放公有雲平台,並選擇聚焦於特定領域領域,而華為也將成立專屬事業部門Cloud BU,估計初步建置人力將會達到2,000人水準。

事實上,華為在當初拿下資料中心經營執照時,對於外界揣測其是否將會提供雲端服務一事,並未多做回應,因為當時外界對華為的質疑不在於華為發展雲端服務的策略正確與否,而在於質疑自行提供雲端服務的作法,是不是違反了華為長期以來不與客戶搶意的原則,因為在客戶第一優先的華為企業文化中,華為業務布局規劃的鐵則之一,就是「華為客戶做的,華為就不做。」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20157月推出自有雲端資料中心服務時,華為面對外界質疑僅表示,將會僅限於在大陸市場提供服務,而在服務推出之前也已與電信營運商客戶進行溝通。當時也有華為高階主管表示,整體雲端服務市場狀況仍相當混亂,電信營運商對於是否要更積極布局雲端服務也有不同看法,也就是在這樣的狀況下,華為進入雲端服務市場所創造的不是競爭衝突,而是尋找與既有客戶合作建立共生體系的可能。

而經過2年時間,華為更進一步清楚定位其雲端服務市事業,主要還是會以大陸市場為主,在2017年開始提供十大類、54項公有雲服務,而華為更強調這會是一個開放的公有雲平台,將會以此平台作為基礎,建立合作夥伴共生體系,吸引基於華為公有雲服務的應用開發商加入,並且也希望招募將提供企業客戶將既有應用搬遷到華為公有雲平台的服務業者、以及銷售華為公有雲平台的通路銷售業者加入,並將會基於這3類型的合作夥伴,組成所謂的「同舟共濟」合作夥伴關係,預計到2017年底,華為將會發展出1020家此類型的合作夥伴。

以外界的眼光來看華為成立Cloud BU全力發展雲端服務的策略,或許會將此解讀為華為跨入新領域的布局,但事實上,若細究華為過去幾年布局的脈絡,華為Cloud BU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搭配華為企業事業部門,搶攻政府機構、企業客戶、垂直行業客戶市場,因為,相較於電信營運商客戶未來成長存有不確定性,消費者終端事業部門看似成長快速、卻也隱含隨時可能反轉的風險,華為自5年前開始布局的企業客戶市場,一直都是華為內部最在意的未來重點。

因為所謂的企業客戶市場,將不只是傳統的企業IT採購,不論是雲端、物聯網(IoT)、數位化,其中涵蓋的商機之大,是華為不能放過、也無法錯過的未來命脈所在。雖然華為在大陸政府企業客戶市場逐漸站穩腳步,與華三在部分政企客戶領域幾乎不相上下,但在全球企業網路或企業客戶市場,華為其實還在剛起步的階段,特別是華為現在面對的競爭對手已經不再只是思科(Cisco)等傳統設備業者,而會是亞馬遜(Amazon)Google等雲端業者,傳統戰法顯然已不足以因應變化。

事實上,思科先前也曾經推出InterCloud的公有雲服務,但將在20173月全面停止營運,外界多認為思科是因為不敵公有雲市場的激烈競爭而選擇退出,只不過,若細究當初InterCloud的定位,係以提供混合雲服務作為主打,與目前市面上的公有雲服務仍有差異。但在思科停止InterCloud服務的同時,華為宣布將大舉進軍公有雲市場,2家大廠的策略選擇差異,將會非常值得持續觀察。

[Home]


2017/03/20 2.1.9. 積極布局工業4.0 所羅門機器人 有望打入國際大廠 [ 工商時報 蘇嘉維]

電子元件通路商所羅門 (2359)近年強攻工業4.0市場,積極布局工業機器人視覺模組,目前已經順利打入國內半導體廠中,今年可望持續攻佔海內外科技大廠,拓展機器人市佔率。

所羅門公告2月合併營收3.08億元,相較去年同期大幅度增加26.47%。法人表示,所羅門除了固守既有通路業務之外,近年來佈局的工業4.0領域也漸有斬獲,目前所羅門的自動化控制營收佔比已達到23成之間,且外銷國家已拓展到中日韓國家中,未來可望將觸角伸到歐美大廠中。

所羅門近年來積極布局工業4.0領域,以機器人產品切入市場,其中又以全球第一台利用3D視覺掃描技術的「自動穿鞋機」最受市場矚目。所羅門利用「機器人2D/3D視覺模組」產品,讓工業機器人有視覺。所羅門表示,其所搭載的視覺與人眼非常相近,能夠準確辨識三度空間內物體的位置、方向、深度,運用所羅門自行開發的人性化介面視覺軟體,易於重新編程,只需幾分鐘即可協助企業快速部署關鍵性檢測任務,並與任何品牌的機器手臂完美溝通。

所羅門的機器人視覺模組運用3DAI人工智慧技術,再搭配2.3M鏡頭,3D掃瞄範圍達640 mm × 400 mm,深度可達450mm~1500mm,適用於高精密產品,可檢測到最小的三維表面缺陷,可用於高精密產品。所羅門指出,產品不論應用在半導體、面板、電子零組件、航太、汽車、電路印刷板、製鞋、金屬加工等工廠都能精準完成任務。

據了解,目前所羅門的機器人產品已經成功應用在國內封測廠中,且結合視覺辨識的自動穿鞋機於今年1月開展的第一屆日本智慧工廠中,引來許多美日韓大廠關注,且廠商對於產品興趣度高,未來不排除可逐步滲透到國際大廠的生產線中。

[Home]


2017/03/20 2.2.1.1. 精品業操刀 智慧表變時尚 [ 經濟日報 何佩儒]

相較於電子業者在智慧手表市場似乎遇到瓶頸,銷售量逐年下滑,精品時尚業者在此領域,則是愈做愈有心得。尤其近來在即將到來的巴塞爾鐘表展前夕,就有包括泰格豪雅及萬寶龍雙雙發表新智慧手表。

如今傳統手表業者加入智慧手表行列,預料將有助智慧手表供應鏈包括廣達、英業達、景碩、鼎天、美律、晶技等爭取新訂單。

提到智慧手表,消費者大多想到Apple WatchFitbitPebble等,清一色以電子業者為主。不過,近期傳統手表業者有後來居上之勢,也紛紛搶進智慧手表市場。包括泰格豪雅(TAG Heuer)、萬寶龍(Montblanc)近期都發表新智慧手表,與Google、英特爾、高通等科技大廠合作,強調滿足客戶兼具時尚與科技的需求。

智慧手表的外觀從一開始的方型表面,現包括三星、華為、摩托羅拉等業者所推出的新款式,已紛紛走向圓形表面,與傳統手表造型相結合,並可更換表帶,讓使用者在計算卡路里、心率等同時,也能與服裝搭配。華為日前則宣布與保時捷(Porsche)攜手,推出全新Porsche Design華為智慧手表,強調其設計感。

泰格豪雅表示,新一代的Connected Modular 45是與英特爾、Google三方合作開發,在瑞士拉紹德封的TAG Heuer製表廠設計、研發與組裝,除了強調瑞士製造,Connected Modular 45採模組化設計,包括表帶、表扣、表殼等都可以更換。甚至可以加購瑞士機械機芯模組,讓智慧手表搖身一變成為機械表。

Connected Modular 45採用Android Wear 2.0系統系統,英特爾處理器,512MB RAM4GB ROM ,支援NFC,內建小型防水麥克風,可使用語音助理Google Assistant溝通。

萬寶龍(Montblanc)日前也宣布,將推出Android Wear 智慧手表 Montblanc Summit,主要以旗下1858系列表款為其藍圖,將有多種表帶可供選擇,不過,萬寶龍選擇與高通合作,內建高通處理器,具防水功能,並能偵測心率。Montblanc Summit 預計5月開賣,售價約890美元到1,070美元之間(約新台幣27,127元到32,614元)。Fossil也在去年第4季推出售價約1萬元的Q WanderQ Marshal智慧手表。

穿戴裝置市場慢熱 口袋夠深才有活路

迎接物聯網(IOT)時代,連冰箱等家電都將連網,腕戴裝置走向智慧化為必然趨勢。不過,智慧手表推出幾年以來,尚未見到市場爆炸性成長,淘汰賽已然出現。新創業者Pebble因資金不足,遭Fitbit併購;反而是精品時尚業者、手機業者因口袋夠深,還能持續推出新品。

Pebble以群眾募資起家,曾是一家風光一時的穿戴裝置明星創業公司,因產品銷售不如預期,加上資金不足,遭目前市場上穿戴裝置龍頭Fitbit併購。若不看智慧手環,單計算智慧手表,其實蘋果的Apple Watch仍穩居龍頭寶座,證實具創新、製造能力的大型手機業者,在穿戴裝置市場,仍有相當優勢,至少口袋的深度可以支撐到智慧手表出現殺手級應用來臨的那一天。

另一方面,智慧手表也威脅到傳統手表業者,畢竟消費者不管那一隻手,最多只會戴一支表,為了鞏固既有的消費者,提供更具科技感的選擇,傳統手表業者也紛紛推出智慧手表。

[Home]


2017/03/20 2.2.1.2. 蘋果新專利揭露 AirPods將成智慧體感裝置 [ 電子時報 張興民]

AirPods是蘋果(Apple)Apple Watch後所推出的第二款穿戴裝置,一直以來被視為屬於iPhoneiPad的配件,而在財報上AirPods銷售成績也被歸類於其他項目之中。但根據已公開的專利文件顯示,蘋果顯然不只是將AirPods當作一款單純的無線耳機而已。

根據美國專利商標局(USPTO)公開的3份蘋果專利文件顯示,該公司申請一系列「Earbuds with biometric sensing」的專利技術,顯見蘋果有意開發具有智慧體感功能的無線耳機裝置。這3份專利文件皆在描述一個類似於AirPods的無線耳機,具備波串成型麥克風陣列(beamforming microphone array)、電池、近接與方位感測器等硬體配置,事實上,蘋果在3份專利文件中的文字描述大同小異,個別的專利內容旨在概述蘋果未來類似於AirPods的智慧穿戴裝置。

在第一份專利文件中,蘋果在耳機中整合光體積量測技術(PhotoplethysmogramPPG),光發射器所發射的光源照射到皮膚上,測量反射率的變化來監測使用者的心率。為解決傳統耳塞設計不適合於PPG的量測,蘋果將感測器朝向耳機揚聲器開孔,以貼近耳道突起的耳屏,此處是量測血液的理想位置。與Apple Watch相同,耳機上的PPG感測器由2個發射不同頻率的光發射器與2個光接收器組成。

在第二份文件中,耳機將整合攝氧量(VO2)、膚電反應(galvanic skin responseGSR)、心電圖(electrocardiogramEKG)、阻抗心動描記術(impedance cardiographyICG)與體溫感測器等。VO2量測血氧量、EKGICG則檢測心臟電活動與心電圖改變,GSR則用來測量壓力值。蘋果亦提到,鑲嵌式的體溫感測器可測量使用者與周遭環境的體溫與溫度。

這些多樣的感測器可同時運作以處理多工任務。例如:蘋果提交的耳機外殼皆為對稱式設計,因此每一具耳機是可左右互換的,使用者若點擊近接與方位感測器,可得知耳中所帶的是哪一具耳機。此外,這些感測器也可用來微調PPG

第三份文件則用來介紹波串成型麥克風陣列與支援電路。蘋果目前在AirPods中,是使用語音加速器來觸發雙波串成型麥克風,藉以達到耳機的降躁目的。蘋果是否會將這些先進的智慧體感感測器放在AirPods之中仍不得而知,但此一耳機裝置已有複雜的電路設計。

考量到穿戴市場日益受到重視的氛圍,蘋果或將會強化自己的無線耳機產品線,不過AirPods的產品開發週期遠不如iPhoneiPad那樣頻繁,而且該公司似乎傾向於維持目前的更新週期。科技網站Appleinsider便認為,蘋果無線耳機產品的更新週期可能與Apple TV類似,維持23年的時間週期。


根據新公布的專利文件顯示,蘋果申請了一系列具備智慧傳感功能的無線耳機裝置。圖為此一裝置的佩戴方式示意圖。

蘋果的智慧傳感裝置中,整合了偵測心率、紀錄心臟活動,以及耳機降噪等功能。

[Home]


2017/03/20 2.2.1.3. 精品靠攏智慧錶 代工廠讚好 [ 工商時報 吳筱雯]

市調機構Canalys表示,在傳統鐘錶業者開始向智慧手錶靠攏的帶動下,今年全球智慧手錶出貨量可望成長18%、達2,850萬支,市場規模有機會突破100億美元大關。在智慧手錶取代傳統手錶的過程中,台灣代工業廣達、仁寶可望優先受惠。

全球最大高級鐘錶與珠寶展的巴塞爾鐘錶展(Baselworld 2017)將在323日登場,受到中、低價位傳統手錶銷售量持續遭到智慧手錶侵蝕影響,中、低價位傳統手錶品牌不向智慧手錶靠攏似乎已經難以生存,像是Fossil今年就繼續積極推出多款搭載Android Wear作業系統的智慧手錶。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就連精品品牌萬寶龍,日前亦在巴塞爾鐘錶展前秀出首款智慧錶Summit,同樣採用Android Wear作業系統,售價由890美元起跳,雖然比Apple Watch起價貴了不少,但比起萬寶龍1858系列機械表從2,000美元起跳來說,依舊實惠不少,被視為是精品品牌試水溫的一大步。

隨著傳統鐘錶品牌不是追隨潮流推出智慧手錶,就是推出以傳統手錶為基礎外加智慧手環功能的半智慧手錶,Canalys預估,智慧手錶今年出貨量將比去年增加18%,也因為傳統鐘錶品牌、尤其是精品品牌智慧手錶加入戰局,大幅拉高智慧手錶平均單價,Canalys預期今年全球智慧手錶市場規模將首度超越100億美元大關,並且逼近傳統鐘錶市場規模的三分之二。

Canalys進一步表示,智慧手環已經侵蝕低價手錶市場,現在連高價機械表銷售量也難逃智慧手錶的進逼,即使傳統鐘錶大品牌如Swatch集團、LVMH集團對智慧手錶仍裹足不前,傳統鐘錶業者推出智慧手錶,仍是在市場需求轉移中的生存之道,而打造智慧手錶所需的技術、Know-how與傳統腕表截然不同,Canalys也建議傳統腕表業者宜多與科技公司建立夥伴關係。

仁寶、廣達應該是台灣代工最受惠於這波風潮的業者,廣達是蘋果錶代工廠,而仁寶除了拿下Fossil代工訂單,日前施華洛世奇宣布將推出為女性設計、貼滿水晶的首款智慧手錶,外傳也是由仁寶代工。可惜的是,施華洛世奇已表明,原先計畫在巴塞爾鐘錶展亮相的智慧手錶將無限期延後上市,對於仁寶智慧錶今年出貨量可能產生影響。

[Home]


2017/03/20 2.2.1.4. IMAX VR體驗中心 可望來台設點 [ 工商時報 翁毓嵐]

使用宏碁旗下宏碁星風的高階VR虛擬實境頭戴型顯示器建置的IMAX VR體驗中心,繼美國洛杉磯、英國曼徹斯特後,IMAX宣布將在幾個月內於大陸上海開張亞洲首個試點;而積極爭取IMAX進台設點的宏碁全球總裁暨執行長陳俊聖日前則透露,台北也可望成為下一個VR體驗中心試點、並於今年內開幕。

IMAX加速在全球影音娛樂市場擴展據點之際,也積極在中國大陸大舉推進其VR產業生態圈的腳步,近期IMAX並與廣州金逸傳媒集團達成協議,宣布將於上海的金逸影城開設大陸首個IMAX VR體驗中心試營運據點,並預計於幾個月後就正式開幕,將提供消費者包括影音娛樂及遊戲等內容的多維度視覺VR體驗。

據了解,除了上海,IMAX也正在日本加速尋覓建置VR體驗中心的地點,若上海站能率先順利開幕,將是亞洲的首站據點;至於在台灣市場,IMAX近期也已在高雄及桃園等縣市合作加碼影城規模。

宏碁執行長陳俊聖一直希望積極欲爭取台灣城市能成為IMAX在全球15個城市設置第一批的VR體驗中心之一,目前看來台北也已有機會在今年之內就成立,讓台灣民眾也能搶先體驗高解析度的VR體驗。

IMAX計畫在今年內,除了美國及英國已對外開放營業的VR體驗中心外,在中國大陸、日本、中東及西歐等地區,都將陸續展開VR體驗中心試點的建置,市場則預期此將有利於宏碁在高階StarVR頭戴型顯示裝置的出貨動能增溫,加上宏碁目前也已向博物館、遊樂園、汽車及航太產業等超過100家商用客戶送樣、測試並出貨,皆可望加速旗下宏碁星風營運盡快損益兩平。

[Home]


2017/03/20 2.2.2.1. 全球雙鏡頭手機市場大戰一觸即發 手機廠擴大戰火 供應鏈吞定心丸 [ 電子時報 黃詩閔]

國際智慧型手機品牌廠蘋果(Apple)、樂金電子(LG Electronics)與大陸手機品牌廠華為、Vivo、金立、小米、中興、樂視等均已推出雙鏡頭手機,其他品牌業者因應手機市場趨勢,2017年將有更多廠商加入戰局,推出雙鏡頭智慧型手機新品,包括韓廠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大陸魅族、錘子等紛將加入戰局,2017年雙鏡頭手機市場大戰一觸即發,可望為供應鏈業者大立光、舜宇光學、玉晶光、歐菲光、信利、華晶等帶來新一波的成長動能。

供應鏈業者表示,雙鏡頭技術已發展多時,多年前台系品牌廠宏達電推出雙鏡頭手機,卻呈現雷聲大、雨點小情況,直到近年雙鏡頭技術的市場能見度才明顯提升,大量走入消費性市場,2016年被視為雙鏡頭元年,在國際手機品牌廠蘋果、樂金與大陸手機品牌廠華為等力拱下,雙鏡頭手機逐漸成為發展趨勢。

2017年指標性手機品牌廠逐步拉高搭載雙鏡頭機種比重,提升鏡頭的硬體規格與軟體功能,可望帶動雙鏡頭手機市場快速成長。觀察目前雙鏡頭導入高階手機的進度,雙鏡頭有可能成為高階手機標準配備。

供應鏈業者指出,部分手機品牌廠積極藉由雙鏡頭,強化旗下中階機種的市場競爭力,希望不同價格帶的智慧型手機新品都具備雙鏡頭功能,此將有助於雙鏡頭由高階手機滲透至中階機種,推動雙鏡頭手機進一步打開市場。

全球相機鏡頭龍頭廠大立光看好智慧型手機需求動能,已提前準備擴大產能全面布局,以符合國際手機品牌客戶大量需求。大立光位在台中精密機械園區的新廠已逐步到位,預計大立光新廠產能開出時間點將落在2017年下半。

業界預期蘋果2017年新一代iPhone系列機種規格將有大躍進,可望在手機市場再創一波銷售高峰,大立光仍是蘋果新機鏡頭主力供應商,新產能將可趕上2017年下半手機品牌廠出貨旺季。不過,業界頻傳出鴻海有意深化供應鏈戰力,藉由夏普(Sharp)投資的鏡頭廠康達智(Kantatsu),規劃在大陸擴產智慧型手機用相機鏡頭,可能對大立光造成排擠效應。

供應鏈業者表示,大立光已建立經濟規模,加上具備技術優勢,台廠玉晶光、大陸業者舜宇光學、日廠康達智等競爭對手不易跟上腳步,由於雙鏡頭技術墊高進入門檻,讓大立光的主流地位暫難撼動。

[Home]


2017/03/20 2.2.2.2. 三星J7建功 手機出貨在台奪冠 Oppo、華為成長性亦不容輕忽 [ 電子時報 王君毅]

三星雖受限於Galaxy Note 7回收等事件衝擊,但透過J7等中階手機持續銷售,仍坐穩台智慧型手機出貨寶座。

雖然2016年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受限於Galaxy Note 7回收等事件衝擊,影響其整體手機出貨表現,但經由J7等中階手機出貨持續放量,讓其穩居台智慧型手機出貨龍頭寶座;展望2017年,市場認為,隨著三星手機行銷力道持續揚升,除可望續穩居智慧型手機銷售冠軍寶座外,另外2017年各手機業者均來勢洶洶,包括Sony Mobile、蘋果(Apple)、華為、Oppo等業者的動態恐均不容輕忽,經此預計市場激戰情況,也將更勝以往。

台智慧型手機市場受滲透率已高、電信業者對高階智慧型手機補貼金額下探等因素影響,讓近年手機年成長率趨緩,通路業者並多認為,台智慧型手機年均銷售總量,約落在850萬支上下。

另依據17IDC統計,2016年台手機市場總量達近919萬支規模,其中智慧型手機佔比達近95%,總出貨量約達874萬支,年出貨成長率首度出現衰退,並較2015年有18%2位數的衰退幅度;其並認為,智慧型手機市場停滯不前,主要與產品差異性縮小,在螢幕尺寸、外觀設計、軟硬體等表現上已無顯著區隔等有關。

而也因台灣智慧型手機市場規模萎縮,讓2016年一線品牌業者的手機年出貨成長表現泰半均不如預期,但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三星雖然在2016年底受到Galaxy Note 7回收事件衝擊,影響其整體銷售表現,但經由J7S7Note 5等手機熱銷,讓其仍拿下22%的市場佔比,穩居台智慧型手機銷售冠軍寶座,並領先排名第二的蘋果有近2個百分點。

其次,華碩經由低價Zenfone推出,也成功擠下宏達電,以拿下市場近18%的市佔排名第三,而宏達電、Sony Mobile則分居第四、五的排名;另外,Oppo在台投入零售通路布局近3年餘的時間後,目前也已開始進入收割階段,2016年其也擠下小米、華為、樂金等業者,成為台第六大手機品牌廠家,且手機年出貨成長率更高達204%,位居同業之冠。

展望2017年,手機業者認為,考量市場換機需求動能仍低,預估2017年台智慧型手機市場總銷售量仍將較2016年持平,但即便如此,2017年整體市場競爭激烈情況,則將更為激烈。

業者指出,在高階智慧型手機市場方面,預估2017年仍是三星、蘋果與Sony Mobile3強爭霸的局面,其中Sony Mobile除已宣誓將以拿下高階手機市場40%的銷售佔比,成為高階Android手機龍頭業者為目標外,另三星也冀望藉由新款SNote系列續推,能在台高階手機市場出貨持續維持領先局面。

此外,蘋果2017iPhone 8雖未上市,但預期因iPhone新品將大改款,有利提升整體iPhone 8的銷售動能外,由於先前市場熱銷的iPhone 6因消費者對電信業者的綁約在2017年起陸續到期,經由新換機潮湧入,預估也將讓iPhone 82017年下半有一波強勁的銷售成績出現。

至於在中、中高階手機市場方面,此市場經由多品牌業者競逐,預估激戰情況同樣更勝以往。業者指出,此價格帶手機市場除既有國際品牌大廠間的角力外,大陸業者華為、Oppo在全球手機年出貨量分別達1.4億支、9,000餘萬支的規模後,為促使手機銷售與獲利率提高,2017年在此層級市場投入的戰力也將提升,其中華為日前推出的旗艦機種Mate9上市後,由於主打與徠卡(Leica)合作開發的雙鏡頭模組等功能受市場相當好評,讓其目前銷售處在供不應求局面,且華為在台手機銷售主帥先前易主後,其也已宣告今年在台營運將朝100%的成長性邁進。另OppoR9系列手機同受好評,配合高性價比的優勢支撐,預估2017年其在台整體的銷售表現,也可望更上層樓。

[Home]


2017/03/20 2.2.2.3. 10奈米行動AP時代揭幕 眾廠性能大比拼 [ 電子時報 陳柏蓁]

繼高通(Qualcomm)、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之後,聯發科、海思半導體也加入10奈米行動應用處理器(AP)市場,預估多數2017年上市的高階旗艦智慧型手機都將搭載10奈米製程AP,產品性能也將伴隨提升。

據韓媒ET News報導,聯發科日前發表將以10奈米製程生產的新款處理器Helio X30,搭載2個安謀(ARM)Cortex-A73核心、4A53核心、4A35核心,總計10個中央處理器(CPU)核心。

Helio X30採用三載波聚合(CA)技術,支援LTE CAT 10數據傳輸,最高下載速度為450Mbps;繪圖處理器(GPU)則採用英商Imagination TechnologiesPower VR系列7XT Plus架構。聯發科表示,第2季左右市面上就可看到搭載Helio X30的智慧型手機。

此外,業界消息指出,海思正在研發10奈米製程AP,型號為Kirin 970,發表日期暫訂在2017年中,可望用在2017年下半華為推出的高階智慧型手機上。

Kirin 970採用4個安謀Cortex-A73核心、4A53核心,總計8CPU核心,並內建LTE數據功能。

高通先前在2017年美國消費性電子展(CES 2017)上,發表10奈米製程的Snapdragon 835,搭載4個高通自主設計的Kryo CPU核心,搭配Adreno 540 GPUX16 LTE Modem,下載速度可達1Gbps。業界認為,Snapdragon 835將用在三星部分Galaxy S8智慧型手機上。

三星也表示,將以10奈米製程生產Exynos 9系列(8895)AP,性能將比14奈米技術提高27%,耗電量減少40%,搭配LTE Modem,最高下載速度亦為1Gbps,並且支援5CA。預估Exynos 8895將搭載在部分Galaxy S8智慧型手機。

業界表示,採用10奈米製程AP的智慧型手機,將有更流暢的運行速度,電力耗損較少,因此可延長電池的續航力。除了三星與高通之外,聯發科與海思也加入10奈米AP市場,預料2017年各家業者陸續推出高階智慧型手機,都將採用10奈米製程AP

[Home]


2017/03/20 2.2.2.4. IDC2017年全球行動市場營收達1.57兆美元 [ 電子時報 陳智德]

市場研調機構IDC公布最新全球半年度行動支出指南(Worldwide Semiannual Mobility Spending Guide),內容顯示2017年全球行動市場將達1.57兆美元的豐厚收入,較2016年成長2.6%

該報告旨在滿足科技組織從國家、產業和企業規模方面評估行動商機的需求,依據10個技術類別的資訊,提供涵蓋19個產業、5種企業規模及53個國家的調查,可幫助IT決策者清楚地了解今後5年內行動支出的產業特定範圍與方向。

報告顯示,在未來數年內,購買行動裝置或硬體、軟體、服務的速度將持續加快,使得2015~2020年每年都會有2.1%的年複合成長率(CAGR),至2020年將達1.67兆美元的規模。

從業別觀察,行動支出成長最快的業別是電信業,2015~2020年的CAGR4.2%,其次為連續性製造業、醫療照護業及營造業。消費者行動支出的CAGR則為2.5%。收入成長最快的將是軟體(App)與軟體開發平台,此兩者2015~20202CAGR分別是17.3%20.3%

連線服務(Connectivity services)佔行動收入最大的份額,其次為消費者及企業購買手機、平板或NB等;合計來看,連線服務及硬體2017年佔行動營收超過95的份額,其中大約3分之2來自消費者市場;剩下收入大部分來自企業購買行動服務(Mobility services)、軟體、軟體開發平台及資訊維安(security)支出。

從業別觀察,2017年投資行動領域最多的產業將是銀行、離散型製造業(discrete manufacturing)及專業服務,合計達1,663億美元。投資項目大部分集中在軟體、軟體開發平台、企業行動服務與透過行動裝置的消費服務上。

IDC表示,銀行業對行動科技的倚賴程度呈現增加的趨勢,也對創新及安全的行動體驗有所要求;離散型製造業受到需增加利潤的壓力,而認為行動科技可協助員工增進生產力及效率;專業服務業則是將行動科技視為關鍵工具,員工因而能隨時隨地存取專業資訊。

從企業規模來看,全球行動收入的最大份額來自擁有1~9名員工的小型企業,因為這些企業會購買行動設備、連線服務與移動服務以做為替代傳統IT解決方案的經濟方案;最快的支出成長也來自小型企業,2015~2020年的CAGR2.6%;大型和巨型企業(超過500名員工)2017年將在行動軟體開發平台與軟體上投入超過27億美元,力求提高員工的生產力,並為客戶與合作夥伴提供新的功能。

從區域角度觀察,在大陸強勁投資的帶動下,亞太地區(不含日本)將是全球收入最豐的行動市場,2018年將超過5,000億美元,其次為美國及西歐地區;收入成長最快的是拉丁美洲地區,CAGR4.1%,而亞太地區(不含日本)與中東及非洲地區(MEA)的收入成長也將高於全球市場。

行動裝置與軟體正在轉變企業員工的工作方式,而行動軟體平台及服務也正在創造全新的商業模式及消費者互動機會。行動市場已從新穎、利基型的商業模式轉變,成為企業勞動力最核心的終端運算工具。為了全面運用優勢,企業的IT採購者應對行動運算各層面間的相互關係、依賴與需求有所理解,包括硬體裝置、服務、開發平台、資安與管理等。

[Home]


2017/03/20 2.2.2.5. Sony Xperia Touch可將任何表面變成觸控裝置 [ 電子時報 涂翠珊]

SonyXperia Touch是一款可攜帶的短焦雷射投影機,並可將任何表面都變為觸控Android裝置。Xperia TouchMWC 2017正式登場,但其上千美元的訂價可能會讓大多數的消費者望之卻步。

Ars Technica報導,Xperia Touch的外型為一個134x143x69mm的金屬盒子。除了沒有螢幕外,一般智慧型手機的零件都可在Xperia Touch上看到,而取代螢幕的是一個可自動對焦的LCoS雷射投影器。Xperia Touch並透過紅外線陣列與一個60fps鏡頭支援觸控功能。

使用者可藉由不同的配置設定,以及自動對焦、自動旋轉、自動梯形校正,將影像投射在遠近不等的平面上。當裝置與投影平面近距離接觸時,會出現一個23吋顯示畫面。其10點觸控螢幕的控制手感在此模式可達到最佳化,能讓使用者執行平時在10吋平板螢幕上無法辦到的事。

Xperia Touch投影在遠方的牆面時,可產生一個解析度為1366×76880吋螢幕。但由於螢幕亮度僅達100流明(lumin),因此易受到場地其他光線干擾。

在遠距投影模式中,觸控功能無法透過紅外線陣列執行,因此Sony使用了前置60fps鏡頭,希望透過類似Playstation EyetoyXbox Kinect的方式,讓使用者可透過手勢操作投影螢幕。Sony表示,Xperia Touch上市後將還不會支援手勢控制,而MWC上展示機的手指追蹤功能也尚未完備。

報導指出,80吋螢幕模式可能較適用於側面投影,感測鏡頭則會正對使用者前方。由於手勢系統仍未開發完成,因此目前還無法得知其最大投影距離與螢幕尺吋分別為何。

Xperia Touch還配備了距離感測器(Proximity Sensor),因此每當有人經過時,裝置便可自動開啟。使用者可利用Xperia Touch上的13MP鏡頭與雙向喇叭進行視訊溝通,或是透過USB-CHDMI Type-D連接埠、NFC、藍牙外接較好的喇叭。

Xperia Touch投影機內置一個Android核心,內建1.6GHz Snapdragon 650 SoC3GB RAM以及32GB的儲存空間。Xperia Touch使用內建電池,但其電池電量只能支援一小時的連續影像播放,使用者如果用電需求較大,最好還要另外攜帶電源線。


Sony
推出新的投影觸控裝置Xperia Touch

[Home]


2017/03/20 2.2.2.6. HMD新款Nokia品牌智慧型手機有望市佔達1% 然躍居前十大業者仍不易 [ 電子時報 茅堍]

新款Nokia品牌智慧型手機有望短期內全球市佔達1%,不過想要成為全球前十大業者仍不易。

芬蘭網通設備大廠諾基亞(Nokia)雖曾一度執全球手機市場牛耳,但隨著智慧型手機興起,在蘋果(Apple)iOSGoogle Android夾擊下,先是放棄自家Symbian作業系統,隨後更是將手機業務全然出脫,於2013年下旬黯然退場。

然而以諾基亞前原員工為主幹,於芬蘭新成立的HMD Global,在201612月取得使用Nokia品牌授權後,不但一連推出3款運行Android系統的Nokia品牌智慧型手機,並且在2017年世界行動通訊大會(MWC )還推出了造型復古的新款Nokia 3310功能型手機。

由於新款Nokia 3310在外型設計上幾乎與原3310一樣,再加上保留了許多原3310的功能與遊戲,並新增了原本所沒有的相機功能,因此不但吸引到大批媒體與消費者的目光,也喚醒了不少消費者對諾基亞品牌手機的記憶,進而帶動新款Nokia品牌智慧型手機買氣。

新款Nokia品牌智慧型手機 有望短期內全球市佔達1%

調研機構Strategy Analytics資深副總裁David Kerr表示,由於HMD新推出的智慧型手機具有良好硬體配備、合理售價、由鴻海旗下富智康負責製造,以及透過與HMD執行長Arto Nummela有長久合作關係的京東來負責大陸市場銷售,因此Nokia 6在大陸市場正式開賣前的預購量,已達100萬支以上。

如果再加上以往諾基亞手機在如埃及、印度、印尼等新興市場,以及如英國等歐洲市場所培養的高人氣,推估短期內HMDNokia品牌智慧型手機全球市佔要達到1%,雖然會是個具有挑戰性,但卻是可實現的目標。不過HMD中期市佔想要達到3%,擠進全球前十大之列,將具重重險阻。

Strategy Analytics表示,根據20159月對美國(2,041)與歐洲(3,987)共約6,00018歲以上成年人進行的調查,有33%受訪者表示,有意購買諾基亞品牌手機。其中又以年齡在25~44歲的族群購買意願最高,佔34%;年齡低於25歲的族群意願最低,佔28%

在家戶收入分布上,則是以年薪在2.5~5萬美元間的消費者意願最高,佔35%;年薪在10萬美元以上的消費者意願最低,佔31%

雖然上述調查顯示,仍有33%歐美消費者有意購買諾基亞手機,但隨著大陸新興智慧型手機業者OppoVivo年出貨量陸續突破1億支,加入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蘋果與華為之列,其他如小米、金立、TCL、聯想、樂金與Sony等業者市場成長,都面臨困境的情形下,HMD想要贏得3%市佔,實屬不易。

現有HMD智慧型手機缺乏旗艦級產品與特色功能 不利日後發展

雖然HMD藉著推出懷舊風格十足的新款Nokia 3310功能型手機,吸引到許多媒體與消費者的注意力,也為如Nokia 6等款智慧型手機的銷售提供了良好機會。

但除HMD外,大陸消費性電子產品業者TCL也在走BlackBerry系復古風。TCL在取得BlackBerry授權後,也於MWC推出具有QWERTY實體鍵盤,配備BlackBerry安全和工作流程應用程式,但運行Android系統的Key One智慧型手機。

TCL北美地區總裁Steve Cistulli還特別指出,Key One是針對先前被迫使用觸控螢幕虛擬鍵盤的實體鍵盤愛用者,所設計的手機。

相對於Key OneHMD除了以新款Nokia 3310成功喚起消費者對Nokia的品牌記憶外,在智慧型手機方面,由於缺乏旗艦級產品,以及特色功能,目前似乎也只能在功能相似的中階手機市場中競爭。

因此,HMD智慧型手機的未來發展,應該要專注在思考要發展什麼樣的獨特技術重點,以及要如何提供一流的用戶體驗上。在如顯示技術、電池、現場視訊直播、360度環景攝影、智慧語音輔助介面,或新興的虛擬實境(VR)與擴增實境(AR)等中做出有別於其他業者的選擇。

 

[Home]


2017/03/20 2.2.2.7. 全球作業系統上網流量寶座 Android將取代Windows [ 電子時報 張哲嘉]

根據市場調查機構StatCounter統計,Android全球上網流量將超越Windows

近年來因各式智慧型產品的發展與使用者上網習慣改變,微軟(Microsoft)作業系統Windows的全球網路流量霸主地位即將被Android超越。

Bussiness Insider報導, 根據市場調查機構StatCounter統計各作業系統DTNB和行動裝置的網路流量,相較於20121月,Windows從市佔率82%的霸主之位,跌至現在的38.6%,而Android則從2.2%攀升至37.4%,可望即將超越Windows成為全球最多人使用的作業系統。

StatCounter執行長Aodhan Cullen對此表示,5年前不可能有人想過Android有機會超越Windows。而這個現象也顯示了新興產品的潛力,一個新生的平台仍可以在短時間內改變人們使用網路的方式。

另據StatCounter資料顯示,蘋果(Apple)iOS系統,近5年以緩慢的速度爬升,NBmacOS系統也穩定佔有一定比率。

不過,若單以DT來看,Windows依舊有84%的市佔率,站穩其主要業務市場,但除了DT市場外,因各智慧型產品的推出,微軟勢必得將讓出市場霸主之位。

[Home]


2017/03/20 2.2.2.8. 小米自研晶片之影響: 小米推自主研發晶片澎湃S1 可望擴大手機差異化 [ 電子時報 劉慧蘭]

小米推出自主研發的系統單晶片,未來智慧手機功能可望出現更多選項。

繼蘋果(Apple)、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和華為之後,小米日前也推出自主研發的澎湃S1手機晶片,降低對高通(Qualcomm)和其他晶片供應商的依賴。不過晶片開發須投入高額研發成本,雖可能為公司和客戶帶來豐厚報酬,但也同樣隱藏著極大的風險。

根據The Wired報導,小米雖推出自研晶片但仍與高通、聯發科等系統單晶片技術專家維持緊密的合作關係,即便向高通提出10億美元訴訟的蘋果,也還是使用高通的數據機晶片,顯示高通在行動通訊領域的優勢和能力。

高通憑藉豐富的資源和產業關係研發出幾乎可通用於任何軟硬體的高性能晶片,但卻也形成高階手機除iPhone外,全都使用高通晶片的現象,工程師或可微調性能,但差異性並不大。假使自行研發晶片,就可以針對特定裝置進行設計確保達到最佳性能,而非追求所有可能的使用案例。

小米發言人John Chan表示,小米是在2年前決定投入晶片研發,關鍵在於加強對晶片功能及晶片和手機整合的掌控。澎湃S1就是這個理念驅使下的產物,一款ARM架構的8核心處理器,支援4K影片處理,可與同時間發表的小米5C新機完全整合。

小米投入1.45億美元研發的澎湃S1晶片,讓小米可以不用等待高通正式推出Snapdragon 835,便可搶先發表新手機,因為Snapdragon 835要等到4月的三星Galaxy S8才會推出。此外,Chan表示,這款晶片讓小米可以控制何時推送Android更新。自研晶片的其他好處,以華為為例,便找出讓其晶片延長幾天電池壽命的方法,而這些美好事情的發生在前幾年是不可能的。

Moor Insights and Strategy創辦人Patrick Moorhead指出,手機製造商能自主研發晶片也是這幾年才開始,這要歸功於安謀(ARM)提供的IP以及設計、開發工具和製程的改善。這也是為何小米只花兩年時間便可以推出澎湃S1晶片的原因。

蘋果在iPhone A系列晶片上的成功為投入開發自有晶片的公司建立了好榜樣,但也掩蓋了自主研發可能出現的問題。Jackdaw Research分析師認為除非自有晶圓廠或設計公司,否則很容易出現效能問題,時程上也容易被拖延。

Chan表示,小米並不期待在短期內回收所有投入的成本,並仍會與高通及其他夥伴合作。假使小米的賭注成功,未來智慧型手機除了不同螢幕大小和外型之外,將提供更多其他功能選項。

小米投入晶片研發 降低對晶片製造商的依賴

小米自主晶片可減少對晶片製造商的依賴,並降低生產成本、強化與供應鏈的關係,整合軟硬體。

高通(Qualcomm)與大陸智慧型手機大廠小米之間的合作關係向來密切,不僅是小米最早期的投資人之一,小米所有旗艦手機都採用高通晶片。當高通受到大陸監管機構裁罰並要求與OEM廠商重新談判授權條件時,小米也是第一批與高通簽訂新合約的公司。

不過兩者的聯盟關係正逐漸弱化,根據The Motley Fool報導,小米後來的平價手機多改採聯發科供應的晶片,而外界不斷傳言的小米自主研發晶片,也終於在2月底獲得證實,小米的新中階手機小米5C將搭載自製的澎湃S1晶片。

小米為何選擇自主研發晶片?

2014年,小米成為大陸最大的手機製造商,但2016年底已落居第五位,排在Oppo、華為、Vivo和蘋果(Apple)之後。除了因為新競爭者和手機的出現,消費者對於高價手機的偏好以及大陸整體手機市場成長趨緩都是主因。小米在201611月承認並非靠銷售手機獲利,20171月更停止揭露年度出貨數字,並宣布將不參加2017世界行動通訊大會(MWC)

開發自有晶片雖是項相當昂貴的投資,但長期來看卻是聰明的策略,因為小米不但可以減少其對高通等晶片製造商的依賴、降低生產成本、強化與供應鏈的關係,還可以透過完全硬體和軟體的完全掌控,使客製的MIUI Android作業系統最佳化。

除可降低成本提升性能,IDC分析師也指出,小米的自研晶片也可以和旗下包括空氣清淨機、體重計、照明和電鍋在內的智慧家庭生態系統整合。同時解決聯發科晶片因和愛立信(Ericsson)之間的專利爭議而在印度遭禁的問題。

小米晶片對高通、聯發科的影響

目前看不出小米有停止使用高通晶片的跡象。5C只是小米5系列中的平價手機,小米5、小米5s和小米5s Plus都還是使用高通晶片。反而是以供應中低階手機晶片的聯發科受影響情況會比較嚴重。

至於高通的Snapdragon或許會失去一些中階裝置市場,但對其整體晶片製造業務影響不大,因為根據IDC預測,小米的全球市場佔有率低於5%,並可能持續下滑。而競爭者Oppo、華為和Vivo的部分手機仍採用高通晶片,因此可以互相抵消。

僅管小米晶片對高通晶片業務的衝擊不大,但也暗示著高通未來的市佔率可能會受到這波自主研發晶片趨勢的侵蝕。

小米推出首款中階晶片 展現研發實力 小米修正策略,朝提升內部研發能力邁進。

過去幾年憑藉高性價比手機和飢餓行銷而知名度大增的小米,在2月底發表其自主研發的澎湃S1晶片以及搭載該晶片的新手機小米5C。據環球時報(Global Times)報導,晶片設計的風險和成本比手機製造業更高,小米花了2年多時間躋身擁有自製晶片的手機製造商行列,顯示這家成立只有7年的新創公司正面臨轉折點,也凸顯研發能力的重要性。

小米在2014年第3季躍升為全球前五大手機製造商,但短短1年時間鋒芒便被同樣來自大陸的華為搶走。根據IDC最新的銷售數據顯示,2016年第4季,華為手機出貨量已晉身全球第三大,僅次於蘋果(Apple)和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OppoVivo緊隨在華為之後,小米則已跌出前五名。

當然小米也知道必須修正策略,從原本講求的效率和成本節約,轉為扶植內部的設計能力和實力,澎湃S1晶片便是小米子公司松果電子(Pinecone Electronics)的研發成果。據悉小米共投入1.45億美元研發這款28奈米製程的晶片,但在效能上顯然還比上使用10奈米製程生產的高通Snapdragon 835高階晶片,或是華為16奈米架構的麒麟960晶片。由於大陸的高階手機市場競爭激烈,必須等到小米端出高階晶片後,市場才會認可小米在晶片製造領域的能力。

小米認為自製晶片可以提供更犀利的手機價格,但目前的問題在於這顆晶片並沒有太大創新。根據小米公布的內部跑分結果,澎湃S1的主要假想敵是高通(Qualcomm)Snapdragon 625和聯發科的P20P10,但這兩家廠商在主流市場還有Snapdragon 652/653Helio P25等效能更優異的產品。此外,小米出示的規格表中並未提到數據機或Wi-Fi,顯示小米需使用外部的LTE/4GWi-Fi、甚至藍牙和GPS晶片。

當然,小米也不太可能讓馬上停止對高通和聯發科晶片的依賴,即便是擁有自製晶片能力的三星,即將推出的Galaxy S8旗艦機也還是使用高通晶片。不過,小米在晶片技術方面的突破至少可讓小米與許多使用高通或聯發科晶片的手機廠商作出區隔。雖然不保證小米可以像華為一樣設計出足以和高通抗衡的晶片,但可以確定的是小米在提升研發能力方面並沒有退路可選。

而過去幾年因行動網路興盛而在大陸快速崛起的科技新創公司,多是靠著使用者成長、驚人的募資能力或是頻繁的購併達到成功,很少來自本身的研發能力,小米邁向晶片製造之路,或許是這些科技品牌的一記警鐘。

搶救市佔率 小米推自研晶片加強軟硬體整合

小米寄望自有晶片能助其在勁敵環伺的手機市場突圍成功。

為挽救持續下滑的市佔率,小米日前宣布推出自主研發的手機晶片澎湃S1以及首款搭載此晶片的新機小米5C。這顆由小米子公司松果(Pinecone)費時28個月研發的晶片,號稱效能優於高通(Qualcomm)Snapdragon 625和聯發科的Helio P20晶片,未來若是廣泛用於小米旗下甚至其他廠商推出的手機,對高通和聯發科來說,不只少了一位大客戶,還多了一位對手,對業績不無影響。

根據EE Times報導,為了降低對高通和聯發科的依賴,並迎頭趕上蘋果(Apple)、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和華為,小米於日前發表根據ARM Cortex-53架構設計的64位元、8核晶片澎湃S1,採用台積電28奈米HPC+製程技術,搭配Mali-T860圖形處理器。澎湃S1為大小核異質運算架構,由4顆最高時脈2.2GHz的處理器搭配41.4GHz時脈的處理器組成。

不過小米提供的圖表看不出來這顆晶片使用的基頻數據機標準為何,且是否為來自別家公司授權或是內部研發。高通(Qualcomm)、英特爾(Intel)都已推出升級版的4G-LTE數據機和5G數據機,不過支援前者的基礎設施還不夠普及,而5G的標準則還沒有定案。

小米這顆晶片的設計過程並不如外界想像的順遂,早在20165月便有報導指出小米將推出一款內部研發、代號為「Rifle」的晶片,主攻平價手機,但直到現在才正式發表。小米表示,澎湃S1共費時28個月,是由小米2年前成立的子公司松果負責研發設計。而這段期間小米手機的市佔率也從原本的第四名(僅次於三星、蘋果和華為)一路滑落。根據IDC的資料,2016年第3季,小米市佔率已落至第8位,被OppoVivo、聯想MotorolaLG所超越。

小米尚未說明是否計劃將這顆晶片提供給其他的手機製造商,如果只靠本身的內部需求,大概很難平衡該公司投入自主晶片研發設計的成本。

[Home]


2017/03/20 2.2.2.9. 諾基亞與BlackBerry欲重返印尼手機市場 得先面臨陸廠嚴峻挑戰 [ 電子時報 劉世平]

諾基亞欲藉列新機重振過去在印尼市場的領先地位,市況今非昔比恐非易事。

諾基亞(Nokia)BlackBerry雖然目前在全球手機市場中已經是明顯的落後者,但事實上幾年前著實風光一時,尤其他們的產品在印尼更是受到高度歡迎。

市調機構IDC指出,如今諾基亞和BlackBerry準備重拾過去在印尼市場的榮光,但恐怕將會面臨非常嚴峻的挑戰,原因是該市場近年來已經出現了重大變化,特別是在價格上具有高度競爭力的大陸的手機製造商已經在當地強力布局。

印尼一度是BlackBerry和諾基亞在全球最大的市場之一,前者在2012年憑藉其手機上特殊的實體QWERTY鍵盤設計和BBM即時通訊軟體,位居印尼智慧型手機市場龍頭,而後者當年在印尼的智慧型與功能型手機合計總銷售量則是勝過所有其他對手。

但是幾年下來,Android手機在印尼市場群雄並起,過去諾基亞和BlackBerry的領先優勢早已不在。儘管如今兩者皆投入Android陣營已是不得不為之舉,但若並欲藉新機重新再起,所面臨的將會是一場苦戰。

畢竟新機上的功能,在市面上所銷售機的其他機種早已具備,而且在式微這麼多年後,兩者的品牌號召力已經大大不若已往。

分析師表示,諾基亞和BlackBerry的新機設計和規格都不差,但問題是不論在價格或功能上想要把Oppo等大陸品牌比下去非常困難,更不用說大陸業者在印尼市場深耕已久,已經享有相當高的支持度。

撇開印尼市場挑戰嚴峻不談,諾基亞和BlackBerry本來就應該在當地專注於特殊行銷策略,最好是鎖定在低價位和高價位市場,這樣才比較有可能創出銷售佳績。報告還指出,印尼政府對在該國所銷售手機設下的新規定,恐怕還會阻礙諾基亞的新機銷售。

按照該規定,2017年起新上市的4G手機都必須滿足「30%本地內容的」要求。BlackBerry的新機Aurora已經符合規定,但是諾基亞的新款手機卻還未獲准上市,很可能就是因為不合規定,而何時才能過關目前仍無法確定。

另一方面,分析師倒是看好新版Nokia 3310可望在印尼賣出好成績,而這主要得歸因於不少印尼消費者的懷舊心理。但是除了這批過去的忠實愛用者之外,Nokia 3310想要擴大用戶群並非易事,尤其是該機的70萬印尼盾(52美元)定價,幾乎是市面上其他功能性手機的2倍。

至於整個印尼手機市場,IDC估計2017年出貨量可達4,900萬支,當中智慧型手機料佔3,200萬支。而Android系統手機仍將以將近99%的市佔率享有壓倒性地位。

[Home]


2017/03/20 2.3.1. 台積喊赴美 政府專案挽留 [ 經濟日報 邱金蘭、簡永祥]

考量環評時程、電力等變數,台積電3奈米計畫可能轉向美國設廠,行政院高層昨(19)日表示,政府會啟動專案協助。

科技部長陳良基上周接受本報專訪時才表示,他上任後主動拜會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對台積電3奈米計畫需求,政府將全力協助,對空汙總量管制等環保要求,也審慎樂觀。昨天卻傳出,台積電基於環評時程、電力後續穩定等因素,將赴美設廠列入選項。

政院高層對此表示,之前台積電規劃3奈米計畫傳出後,政府就積極協助建廠土地問題,並啟動專案協助後續處理。陳良基上任後曾拜會張忠謀,應有掌握最新狀況。

對於企業界擔心的環評、水電等問題,行政院高層表示,對於大型投資案,經濟部都有列管,透過相關部會協助,行政院長林全之前也指示,對於5億元以上投資案,若碰到問題,協助處理後要送院長看。

經濟部已建立窗口,有專案處理機制,經濟部協助,若有問題時,再報到行政院。對於台積電3奈米計畫,政院高層表示,政府會啟動專案協助。

至於環評時程,高層表示,政院找來詹順貴出任環保署副署長,就是希望協助縮短環保案件的處理時間,如何處理能明確化,不要讓環評作業拖延太久。

3奈米出走 將撼動半導體江山

台積電3奈米投資,堪稱登上全球半導體霸主的最關鍵投資,政府若不協助解決相關環評等變數,台積電供應鏈憂心,一旦此投資案真選定美國,台積電後續投資將會往大陸移動,也讓台灣好不容易建立的半導體產業鏈動搖,影響重大。

台積電稍早表示,赴美投資,一定是土地、人才和水電等遭到困難才會考慮。稍早該公司董事長張忠謀也說,會仔細分析台積電在台灣和美國投資的優劣。他強調,台積電製造重心集中在台灣,並不是考量勞工成本,台積電在台灣雇用的勞工成本不比美國低,而是台灣有很好的產業聚落。

張忠謀表示,台積電工廠位於台中、新竹、台南,都可在一日內很有效率與具備彈性調度超過300位以上的工程師,而且還有完整的供應鏈,及基礎建設等生產優勢。台積電是否赴美投資,須衡量客戶在美國製造是否有誘因。

如今台積電將赴美投資列入選項,而且直接是最先進的3奈米製程,牽動台灣半導體產業版圖。一旦台積電在美設立3奈米製程基地,也意謂台積電在台投資遭遇重大阻力,依目前赴大陸投資採N-1規定,後續擴充腳步勢必會往大陸移動,可預期相關供應鏈也會同步西移,值得政府深思。

[Home]


2017/03/20 2.3.2. 鴻海投資新創 瞄準歐洲五國 [ 經濟日報 尹慧中]

鴻海集團衝刺新創併購成長。據了解,鴻海集團、KKCG集團決定深化合作,雙方將籌資1億歐元(約新台幣33億元),催生第二個歐洲合資企業。

該合資企業將瞄準歐洲五國、四大領域積極投資,目標帶動雙方在科技領域的創新成長。

歐洲國際集團KKCG發布新聞稿宣布,與鴻海集團合作邁向新的里程碑,雙方將合資成立ETIP投資基金,是雙方合作催生的第二家合資企業,將作為歐洲區域的技術投資平台。

儘管鴻海集團並未對外說明具體參股投資額度,但KKCG指出,該合資公司資金規模約在1億歐元,重點將放在中等規模的高成長力新創公司,尋求投資機會。

由於歐盟反托拉斯審查機構已批准相關申請。據雙方目標,第一階段將瞄準歐洲區域的德國、奧地利、捷克、波蘭和斯洛伐克等五個國家投資或收購。

投資項目方面,雙方則預計瞄準智慧技術、數據中心、網路安全、物聯網和客戶服務平台等四大領域,採取收購多數股權或者提供相關新創企業持續成長的最佳支持。

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先前曾提到,集團正轉型為「六流」的企業,藉由與歐洲強大的KKCG集團合作,雙方專家團隊深度資源整合,運用新技術將能在國際競爭中取得成功。

KKCG集團強調,與鴻海合作逐步開拓歐洲IT服務的發展,是第一步,新創投資則是第二步。負責相關項目管理的KKCG主管也指出,雙方合作將加速智慧科技新技術發展,並延展全球夥伴關係。

回顧過往,鴻海集團攜手總部位在捷克的歐洲國際集團KKCG是在2015年第4季的合作正式浮上檯面。捷克地方媒體報導,雙方成立合資公司「SafeDX」後,該合資公司推動建設新數據中心在去年第4季正式啟用,是第一個成果。

KKCG以及鴻海富士康捷克公告訊息,雙方合資的「SafeDX」目前也在亞洲主要地區提供國際連接的客製化服務,取得初步優異的成果表現,目標滿足更多跨國客戶新需求。

鴻海集團、KKCG集團合作動態

背景:鴻海集團和總部位在捷克的歐洲國際集團KKCG的合作是在2015年第4季正式浮上檯面

戰略:衝刺新創購併與創新成長

第一個成果:雙方成立合資公司「SafeDX」後,該合資公司推動建設新數據中心在去年第4季正式啟用,提供國際連接的客製化服務

第二個合作:

‧ 雙方將籌資1億歐元,催生第二個歐洲合資企業ETIP投資基金,將作為歐洲區域的技術投資平台

‧ 投資基金將瞄準歐洲五國德國、奧地利、捷克、波蘭和斯洛伐克,鎖定智慧技術、數據中心、網路安全、物聯網和客戶服務平台等四大領域

資料來源:KKCG集團、鴻海富士康捷克網站

大象配靈貓 可截長補短

物聯網時代帶動更多新創技術發展,業界觀察,因中小型新創企業擁有特殊的領域知識,也讓更多科技巨擘、口袋深的大企業積極以動輒逾億元的單位收購,或間接投資新創企業的方式,來衝刺多元成長。

KKCG和鴻海富士康籌設1億歐元的投資平台瞄準新創投資以外,近期Google證實收購數據科學競賽平台Kaggle,蘋果將以色列臉部辨識技術專業廠商RealFace納入旗下,以及年初微軟收購Maluuba等,近兩年大型企業投資與收購新創公司消息日益密集。

業界比喻,大企業就像一頭大象,這些新創企業則是靈活的貓,大象在移動的速度絕對不會比貓快,但擁有群體力量的優勢,藉由投資或者收購,進而讓雙方合作有助截長補短。

更早在三年前,臉書(Facebook)也砸逾10億美元收購圖片社交應用平台Instagram,業界也解讀,相關投資收購消息頻傳,主要是萬物聯網後,衍生更多資料分析與人工智慧服務的新需求,也讓更多具備領域知識的新創企業身價看漲。

在投資收購以外,科技巨擘主導的物聯網聯盟也積極尋找新夥伴加入,完善生態圈發展。

鴻海鄭州廠招工 強攻智慧車

鴻海集團旗下鄭州廠預告,新一波人力招聘啟動,主打替「引領未來生活的汽車」操刀,廣徵有機器與汽車生產與行業技能的人才加入,招募新人之際,罕見搭配上汽新車宣傳,透露智慧車製造需求快速成長。據宣傳內容,此次招工主要是為了配合客戶年產能擴張計畫,另河南當地春季校園招聘也同步開跑。

鄭州廠說明,自2010916日動工奠基以來,目前已是全球最大智慧機生產基地,員工人數約30萬人,目前加大資源投入廣招人才加入,待遇開出12個月工資月收入約人民幣3,000元,另有半年獎、年終獎、加班費、高溫費,以及五險一金與其他福利等。

至於上汽鄭州則預告,借重該區域自動化程度高、工藝先進的現代化汽車生產基地,搭配沖壓車間、車身車間、油漆車間、總裝車間等四大車間,目標年底產能達到40萬台整車。

[Home]


2017/03/20 2.3.3. 郭台銘:陸大學生動手能力差 [ 經濟日報 蔡敏姿]

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昨(19)日向大陸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反應,大陸大學生普遍動手能力差,不願到基層生產線上工作。苗圩坦承確實存在這個問題,但也強調「中國製造2025」對人才有專門規畫,「請郭先生給點時間」。

據中國財經網報導,郭台銘是在北京出席中國發展高層論壇時提出上述問題。大陸正積極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來提高「中國製造」的競爭力,但在郭台銘看來,產業升級最主要的是「人的升級」。

他舉例,富士康最近希望招收2萬名大學生到工廠工作,結果發現大學生的動手和動頭腦能力仍須改造。「我們有6萬名模具基礎工人,可現在都是用大數據、雲計算來算這些模具。」

新華網報導,郭台銘直言,今天的大學教育和工廠裡的實踐操作差距很大,富士康招了很多大學生,可他們都不願意到基層生產線工作,「請問苗部長,政府有沒有什麼政策可以鼓勵大學生下基層?」

苗圩回答說,「中國製造2025」有11個配套文件,其中一個就是「製造業人才發展指南」。他坦言,大陸急缺動手能力強的人才,需要他們能夠到工廠、車間去,直接從事生產線方面的技術和管理工作。但是遺憾,目前我們培養出的大學生很多都不具備這種能力。

苗圩說,30多年前,我們在學校還要到工廠去實習,需要親自動手操作,現在很多學校已經沒有這個安排了,都是在紙上談兵,沒有接觸到工廠的這些東西。他認為,中國在教育體制上一定要進行改變,要加大職業教育的培養力度,中國不需要800萬畢業生都去做工程師、科學家,去研究。

[Home]


2017/03/20 2.3.4. 群創重返LCM 營運熱轉 [ 經濟日報 蕭君暉]

群創(3481)重回電視面板模組(LCM)與整機組裝事業,將帶動大尺寸面板產品平均單價上揚,營收可望大幅成長,加上鴻海夏普這兩年積極擴大全球電視版圖,同步帶動群創電視面板出貨量跟著大成長。

過去群創的面板生產策略,主要是集中生產面板的半成品(opencell),但面板半成品單價低,導致該公司營收大幅下滑,而且面板最有價值的地方就是在成品(LCM),不生產LCM,不僅喪失電視面板產品規格的制定權,且對下游市場的庫存狀態也將疏於了解,易對整體市場趨勢產生誤判。

隨著群創新任總經理蕭志弘上台,由於他擅長LCM與整機製造,將宣告群創重返下游的LCM與整機市場。群創由面板製程的中游延伸至下游,這意味著營收可能開始倍增,使得該公司2017年的營收展望看好。

同時,群創8.6代廠新開出的4.5萬片玻璃基板產能,在第1季試產完,將在第2季量產,可望生產5058吋等大尺寸電視面板,正好迎合下半年旺季需求。隨著群創新產能開出來,將帶動該公司第2季營收明顯成長。

夏普社長戴正吳日前表示,除將從?10代面板廠(SDP)及夏普龜山第二工廠採購外,也考慮向群創採購,因此,夏普電視所需的面板應該沒有問題。

日本每日新聞報導,戴正吳說,未來計劃把液晶電視年銷售量擴大到2,000萬台,約是現在規模的四倍。目前第一步是達成2017年會計年度,銷售量增至800萬台以上的目標,較2016年度銷售量預估500萬台高。

群創也指出,預估今年是全球面板產能增幅最小的一年,但在液晶電視大尺寸及高解析度趨勢下,使得今年電視面板供應仍緊俏,該公司因為在2017年有新產能開出來,整好迎合市場需求。

[Home]


2017/03/20 2.3.5. 各廠8LCD面板陸續稼動 緩解大尺寸面板短缺危機 [ 電子時報 周延]

業者自2017年第2季起將陸續稼動新的8LCD面板產線,各界均關注近期短缺的50吋以上LCD面板能否逢此甘霖。

南韓、大陸、台灣顯示器業者自2017年第2季起將陸續稼動新的8LCD面板產線,各界均關注近期短缺的50吋以上LCD面板能否逢此甘霖。然而,隨著舊世代生產線陸續停產,從產能總面積來看,LCD總產量增加幅度並不大,故即便面板價格下滑,也將限於大尺寸面板。

據韓媒電子新聞(ET News)報導,隨著樂金顯示器(LG DisplayLGD)南韓坡州廠與大陸廣州廠、京東方(BOE)、群創光電(Innolux)、惠科(HKC)等業者的8LCD新產線將於2017年第2季起稼動,故自3月的稼動初期起,可逐漸提高產能。若無良率不佳問題,2017年下半,大尺寸LCD面板供給量將顯著提升。除了首度投入8LCD製造的惠科外,其他業者皆有經營8LCD產線的經驗,良率不佳問題應不嚴重。

樂金顯示器正計劃其大陸廣州8代線的擴廠投資,新增月產能為3萬片,預計2017年末完工,屆時廣州廠總產能將提高至18萬片。

京東方8B10第一階段產線預計於2017年第2季稼動,每月生產規模7.5萬片,並預計追加產線,於2018年啟動,屆時產能可望提升至每月15萬片規模,而其10.5B9線目標亦於2018年初稼動。

群創光電於高雄建置的8代新產線也即將稼動,月生產規模達4.5萬片。

首次投產8LCD面板的惠科,亦規劃於2017年第2季稼動,然其為新進業者,可能有良率不佳問題。其產線設備月產規模7萬片。

各家業者8代面板產線稼動之期在即,然2016年起便有5代、8代面板產線停產,2017年也有面板產線將停產,使得整體LCD產量增加不大。不過,50吋以上大尺寸面板因需求持續增加,在積極利用新投資的產線後,預料供給不足問題將有所緩解。

2016年各業者停產的舊產線包含Panasonic8代線、三星顯示器(Samsung Display)7L7-1線、日本顯示器公司(JDI)4代線、樂金電子的3代線、友達光電的3代線、夏普的3代線等。

市調機構IHS表示,隨著低世代LCD產線陸續停產,使得2016年整體LCD面積產能減少2%,即減少480萬平方公尺。

三星顯示器預計於2017年第2季停產5L6產線。L6月產能為10.5萬片,相當於2017LCD產能的6%,故LCD供給雖有增加,惟年平均僅增5%,若以LCD總面積來看,則將增不到1%

[Home]


2017/03/20 2.3.6. 夏普的現在與未來: 戴正吳:夏普改革重點在電視與IoT  美面板廠恐難在上半年動工 [ 電子時報 范仁志]

隨夏普因降低成本有成,使得經營狀況好轉,日本市場對於夏普未來的發展方向感到好奇,日本AV Watch因此訪問夏普社長戴正吳,討論他經營夏普7個月以來的感想,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向。戴正吳認為滿分若為10分,他只得6分;而未來的重點,在於重振電視事業,與強化物聯網(IoT)市場。

戴正吳表示,他經營夏普期間,改變夏普制度、風氣、與經營成本方面,算是合格,但海外市場發展則不合格。歐洲市場好不容易才取回夏普在歐洲的品牌經營權,正打算開始銷售各項產品,2016年算是不合格,希望2017年能成功開拓市場,拿到合格的成績。

至於美國與亞太地區市場,戴正吳表示,美國的夏普品牌尚未取回,亞太地區通路等資源尚不足,而大陸市場,更是夏普虧損的主因。例如2016224日鴻海出資夏普前的偶發債務事件,50%來自在大陸的稅金與其他成本。

戴正吳表示,日本與大陸的文化不同,因此鴻海希望能在自己較擅長的大陸市場支援夏普。

另一方面,戴正吳發現過去夏普在海外200家左右的子公司,多由日本人擔任主管,而且這些人在夏普內部考績並非頂級,甚至連課長都沒做過,就到海外當社長,優秀人才則留在日本國內,他上任後改為強調優秀人才與當地人才就任海外分公司社長。畢竟主管若對當地語言文化不通的話,難以開拓海外事業,海外事業自然也難稱合格。

重振電視事業 強化物聯網市場

對於夏普接下來的經營方向,由於夏普的主力是液晶面板與液晶電視,因此重建也是要以液晶電視為開展方向,以2018年全球電視銷售達20162倍的1,000萬台為目標,並要以8K電視為主。

雖然以南韓電視廠為首的其他電視廠,都積極發展OLED電視,但戴正吳表示,電視買了要看10年,不像是2年便換機的手機,OLED面板的壽命目前仍值得懷疑,夏普會持續關注,視市況決定。至於鴻海在大陸投資的面板廠會否與夏普搶市場,戴正吳表示,那是鴻海董事長郭台銘私人財產投資,他的立場不便評論。

關於物聯網事業,戴正吳表示,日本家電大廠有8家,但現在其實都不能算是純家電廠,均已跨足不同領域,夏普也是,必須轉型成物聯網企業,不再拘泥於家電平台,而是以家電硬體,配合軟體、服務、人工智慧(AI)、大數據等技術,結合成連接人心的事業生態圈。

戴正吳表示,日本市場的物聯網應用已落後,必須儘快認知這點,才能追上世界潮流。

美方沒動作 鴻海在美面板廠恐難上半年動工

關於呼應美國總統川普的政策,郭台銘1月表示正在研討美國新面板廠的建案,戴正吳14日回應朝日新聞訪問時則不表樂觀。戴正吳認為,很難在2017年上半動工。因為至今尚未收到原先預期美國可能會提出關於稅金與土地等的優惠措施,談判並未開始。

不過,目前主要面板廠幾乎都有新廠建設計畫,面板產能過剩疑慮大,戴正吳仍認為,只要有競爭力,不論在哪都能投資。朝日新聞推測,戴正吳的言下之意是,並未堅持一定要在美國投資。

鴻海代工產線加持 夏普可能重返日本PC市場

夏普攜手鴻海擴大日本企業設備市場,日方關注是否會順勢重回PC市場。

鴻海與夏普合作,外界最關注的在顯示面板領域,但雙方合作層次不僅於此,現在夏普展出與鴻海聯合發展的多種辦公室系統,如投影機、POSNAS等,都是夏普曾撤出,現在又重返的領域。由於這些系統均與鴻海的PC等代工產線有關,因此日本市場開始猜測,夏普會否攜手鴻海,重返日本PC市場。

根據ITMedia報導,日本PC廠商正日漸減少,像是NEC與聯想(Lenovo)合作、Sony PC部門獨立成只做高階產品的VAIO、東芝(Toshiba)母公司自顧不暇、富士通(Fujitsu)也與聯想商談等等。但日本的PC市場規模仍在,只是多為外商搶食。

消費市場PC重視價位,生產成本高的日廠缺乏競爭力,但企業市場PC更重視服務與維修,對本地廠商有利,因此日本殘存的PC生產廠,多朝企業市場領域發展。

夏普在2010年結束PC產品線,2012年又連帶結束投影機等企業產品,轉為外購其他廠商品替代,但相關事業體與技術還在。而鴻海有替其他廠商代工PC、伺服器、投影機等產品的生產線,只要有通路,就可很快大量生產打入市場。

因此夏普在2017221~22日,於東京召開夏普企業設備展(Sharp Business Solution Fair),其中最為人注意的,就是訂於2017年夏季上市的雷射投影機,以及5月開始供貨的POS系統。

雷射投影機是由鴻海設計製作,夏普負責系統調整與安全認證測試,相對於目前主流水銀燈投影機的3,000小時壽命,這款雷射投影機壽命達2萬小時,且50公分距離外便有相當於100吋顯示器的投影範圍,價格不到市面上100吋顯示器的50%,且可用觸控面板放大縮小與標註記號,屬高階產品。

而即將上市的POS系統,內建作業系統為Windows 10 IoT Enterprise版,使用15吋觸控螢幕,實際上就是台平板電腦,由夏普企劃、夏普鴻海聯合研發、鴻海生產。另外有展出但未決定是否在日本發售的NAS,可選擇LinuxWindows作業系統,也是鴻海代工的伺服器生產線衍生產品。

夏普方面明確表示,無意進軍資料中心級伺服器系統市場,但對於企業用辦公室伺服器方面,則有心搭配印表機等其他辦公室系統發展,目前尚處研討階段,需視市場反應而定。

實際上,夏普已經在鴻海的支持下,重新在日本推出基於PC技術的產品,只是策略上尚未決定是否直接在PC市場上銷售,接下來雙方會否決定重返日本PC市場,值得觀察。

以事務機為中心 夏普布局智慧辦公室

日方多半認為鴻海入主夏普(Sharp),要的是液晶面板技術,特別是出資協定上指明若發生不可歸責於鴻海的原因,則鴻海可優先購併液晶事業,更加深此印象。但被鴻海挖回夏普的企業服務事業部長中山藤一表示,其實鴻海對夏普很多事業都有興趣,現在正積極協助。

根據Mynavi報導,中山藤一原於201511月離開夏普,但當鴻海夏普合資案確定,並希望由戴正吳接任夏普社長時,戴正吳便親訪中山藤一,希望他回夏普,一起為夏普以事務機為主的事業努力。

以印表機與影印機為中心的事務機,是目前日本少數在全球市場上仍佔優勢地位的事業,主因在事務機相關的機械、化學、IT專利領域甚廣,多半由相關日商交叉授權,他國廠商難以介入;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一度想購併夏普的事務機事業,但最後仍以失敗收場。

雖然印表機價格持續下滑,但事務機耗材仍有不小利潤,加上企業事務機市場相當穩定,佳能(Canon)等廠即使面臨組織改造問題,仍不放棄相關市場;夏普藉由計算機踏入企業市場後,接著在1972年推出企業用影印機,迄今有45年歷史,現在夏普事務機出貨量累計1,800萬台,在超商市佔率估達60%

因此,當外界注意鴻海投資夏普的液晶電視與OLED面板,還被智慧家庭與智慧家電概念吸引目光時,在戴正吳支持下,1977年起就在夏普事務機事業工作的中山藤一回到夏普,推動以事務機為中心的夏普智慧辦公室概念,成為鴻海期待與夏普攜手發展的物聯網(IoT)事業一環。

夏普的智慧辦公室概念,與其他事務機大廠類似,以事務機做為辦公室資料伺服器,連接週邊的PC、投影機、POS,以及各式網路設備,由於這類週邊多半都有鴻海代工生產線,夏普等於因此擁有強力後援,可以在自有平台上開發軟體服務,進行軟硬體合作銷售。

當各界看到夏普藉由削減經營成本轉虧為盈,進一步關注夏普液晶電視與家電能否打開市場增加營收時,夏普也已開始布局辦公室市場,推出嶄新的投影機與POS,並考慮配合事務機推出伺服器,站穩收入穩定的企業市場。接下來日本企業市場將有何種變化,值得關注。

夏普智慧家庭Cocoro+計畫添生力軍 智慧冰箱成家中餐飲健康守護者

夏普(Sharp)的家電事業,自2012年推出安裝人工智慧(AI)的可對話掃地機器人Cocorobo開始,便轉向以Cocorobo技術與物聯網(IoT)為核心,創造新世代的智慧家庭Cocoro+計畫。現在最新推出的產品,則是具有對話功能的冰箱。

Cocoro+計畫的智慧家電,是以智慧型手機安裝的專用應用程式(App)控制,早期只有簡單的定時開關與語音更換機能,隨產品線與人工智慧升級,現在已具有一定程度的語音對話功能,號稱可以即時聊天不會冷場,同時會隨家電種類的不同,提供不同特性的對話與建議。

這次預定在2017321日上市的SJ-TF49C冰箱,主要特色是透過深度學習,可藉由消費者輸入的每日行程與冷藏物品,逐步掌握家中成員的飲食習慣與生活規律,從單純的食物儲藏庫,變成家中的餐飲與健康守護者。

這些功能中,首先能啟用的是食譜功能,冰箱可以依照內部儲存菜色,提供參考菜單。第二種功能則是隨使用次數增加,冰箱會逐漸學習到家人常買的食品種類,提供更接近家人喜好的食品,並提供家人採購食品建議,比方該買牛奶了、下次要添購雞蛋了、上次的烤雞可以再做一次等等。

此外,隨使用次數日增,冰箱學習到的資料越多,便可逐步掌握家中各人的生活頻率,這時第三種功能的效果就會逐漸凸顯,那就是提供飲食健康建議,不管是減肥或是營養攝取,由於冰箱掌握個人飲食習慣與頻率,可望提供具體有益的建言。

而且現在廚房餐廳用的Cocorobo,不只有冰箱,也有水波爐等調理器材,以及空調等會影響飲食味覺的相關產品,系統感測到消費者採購的其他Cocorobo後,可以搭配提出更多不同建議,增加智慧家電的連動性。

Cocoro+計畫,原本是以人工智慧及語音對話機能為主的產品,訴求是增加家電產品的人情味,在手機如RoBoHoN的應用上,比較類似軟銀(SoftBank)Pepper,但在其他白色家電應用方面,夏普便選擇將這功能變成語音顧問,至於市場反應如何,有待觀察。

「鴻海流」的夏普 節省不必要開支

夏普內部風氣導致經營成本過高,經社長戴正吳整頓後轉虧為盈,但如何擴大營收仍待觀察。

日本AV Watch網站訪問夏普社長戴正吳關於經營夏普的感想,他認為若滿分為10分,他只得6分,日本國內及格而海外不及格。日本及格的原因,在於成功改變夏普制度、風氣、與經營成本。

只靠減低經營成本,夏普能從2015會計年度(2015/4~2016/3)的營業損益虧損1,619億日圓(14.1億美元),轉為2016會計年度預測盈餘474億日圓,相當大的原因,在於戴正吳上台時提到,夏普有敗家子的風氣。

東洋經濟(ToyoKeizai)網站指出,戴正吳在13日於夏普召開的經營報告中,批評?工廠安裝沒有必要的電動手扶梯,又不是由該廠負責接待剛訪日的沙烏地阿拉伯國王,由此可見夏普浪費錢的問題,因此他徹底改變這些做法,減少不必要的開支。

接著,他改變公司投資判斷檢核制度,投資額超過300萬日圓的計畫,均須社長親批,在7個月內他已批核約2,000件案子,剛就任時,只有約20%案子可以過關,但在被他退件進行重新考量後,現在上呈案件已有70%能通過,欠缺考慮的投資案已大幅減少。

當然,這種情況可能造成部下畏懼提案,導致應推動的投資案難以推動,因此戴正吳以鼓勵部下提案的人士及獎金制度彌補。戴正吳舉例,過去夏普上呈150億日圓投資案時,不會考慮該案有沒有150億日圓的價值,但現在都學會精算。

而且藉由在北美投資液晶面板廠等案子,戴正吳展現他積極投資的一面,讓員工知道戴正吳比過去的社長更不怕花錢,減低畏縮的可能性。

最後一點,其實也就是外界最清楚的一點,夏普藉由鴻海供應鏈,進行各種原物料合約的重新談判。戴正吳便表示,夏普太陽能電池的技術品質各方面都令人讚嘆,但原物料成本無法壓低註定這事業只會虧本,而夏普許多事業都有這種不平等條約,在鴻海支持下,夏普得以減低這方面的損失。

不過,也就因為鴻海認為夏普與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的液晶面板合約利潤太低,在2016年與三星談判漲價不成,停止供貨,即使三星提告也不退縮,這種強硬姿態也是夏普過去所沒有的。

依照目前的財測,夏普2016會計年度的營業損益,將擺脫連續2年的虧損,但與2014會計年度的營業利益1,085億日圓、營業利益率3.7%相比,2016會計年度的營業利益474億日圓、營益率2.3%,仍有一段差距,夏普接下來還要提高營收,才能真正重建。

夏普太陽能新服務 強化小規模工業用發電市場

夏普太陽能服務事業擴大,提出更細緻的手機雲端監控與發電損失保險。

日本太陽能發電市場因補助優惠結束,業者須設法壓縮成本,以與其他電力系統進行價格競爭,為因應市場趨勢,從上游的太陽能電池業者到下游的發電業者,目前均積極發展新的業務與服務,以便創造利潤,而日本最大的太陽能電池廠夏普(Sharp),也是提出新服務的廠商之一。

從日本太陽能發電系統優惠制度從嚴修改的2014年起,夏普與Panasonic等電機廠兼太陽能電池廠,就推動太陽能電池以外的太陽能相關事業服務,如家庭能源管理系統(HEMS)與家用蓄電池銷售,太陽能發電系統定期清理維護合約,太陽能發電保險,雲端電力與電網管理等事業。

而夏普提供的服務,主要有針對大型工業用發電系統的電力監控與定期維護服務,以及針對家庭的雲端監控及檢修服務。其中家庭雲端監控服務,是透過有線網路運作,用戶可以在個人電腦上調查發電系統相關運作情況,以及維修報告,確保花錢建置的太陽能發電系統性能與售電收入。

但隨其他廠商陸續提供智慧型手機電網監視服務,夏普只能透過有線網路提供資料的服務已嫌落伍,尤其是若干為節省經費,只與夏普簽訂家用等級維護契約的小型工業用太陽能發電系統廠商,更覺夏普的服務不足,因此夏普計劃從2017年春季起,提供升級版服務,給小型工業用太陽能發電系統廠商選擇。

升級版服務主要是讓客戶有智慧型手機發電系統監控的選擇,以及更精緻的電力控制調度,另外提供發電損失保險,若設備故障或電力公司調度問題,造成客戶售電價格不如預期水準的損失,則夏普每年提供1次售電損失報告,超過一定程度也提供保險金彌補客戶損失,降低太陽能發電業者的經營風險。

至於大型工業用太陽能發電系統維護合約用戶,除了定期檢修報告、即時電力監控、發電損失保險之外,也會提供清潔機器人進行太陽能電池表面自動清掃作業,減低太陽能電池表面灰塵污漬造成的發電損失。

太陽能發電系統由於不像傳統發電廠需大量人力控管,乏人看管下,容易發生各種意外故障,而這也成為太陽能業者的服務商機,其事業模式值得其他國家的太陽能業者參考。

[Home]


2017/03/20 2.3.7. 形塑未來十大醫療技術 AR3D列印是關鍵觸媒 [ 電子時報 莊瑞萌]

醫療與科技的結合,可望開發出更適合人類管理健康的醫療技術出現。

攸關人類健康的醫療技術,隨著擴增實境(AR)等科技進展陸續出現後,其發展也開始受到影響。評論指出,結合社群網站分享醫療資訊或是3D快速列印藥物技術都將在不久的將來出現。

首先是AR技術的應用,據MEM網站報導,Google目前便透過眼淚或數位隱形眼鏡來測量血糖以便改善糖尿病預防管理流程。該公司已積極測試產品原型,並期望成功後可改變醫療教育,以及在醫療領域企劃數位資訊的方式。

第二是生化人(cyborg)的出現。目前現實生活中已出現許多知名生化人例子,未來可望發展成醫療新突破,用來修復精神損害,甚至創造出諸如熊的巨大力量或蝙蝠聽力等超能力。雖然目前配戴心律調節器病患也可被列為生化人,但預期未來沒有生病的人也可能要求植入特殊裝置,以便獲得超能力,屆時醫學道德與科技界線將更趨模糊。

第三則是3D列印藥物將更為普遍,此舉將可能取代整體醫藥產業或使其重整,不過卻可讓人們更容易取得處方籤藥物,在家中透過合法方式列印,或甚至在病床旁快速列印仿生耳朵或簡單器官。

第四則是出現數位人類。作家Ian Person曾指出,未來透過神經學資訊可望創造數位版本的自我。Google日前已延攬Ray Kurzweil研發該技術,可望讓神經長生不老概念就此出現。

第五則是新的疾病出現。任何新技術發展自然會伴隨出現新型、未知的疾病風險,例如在遊戲或照護上過量使用虛擬實境(VR),過去曾出現使用VR裝置的戰爭遊戲導致玩家出現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例子。因此,VR做為線上遊戲延伸可能會引起上癮,開發人員必須注意該風險並協助加以克服。

第六則是即時診斷。例如由Zoltan Takats設計的iknife可辨認組織是否為惡性,讓醫師可藉此減少手術時間。

第七是利用遊戲來改變作息。知名遊戲Pokemon GO讓人們開始多走路,等於藉由玩遊戲來打擊肥胖。醫療保險公司也可使用大量的數據來確認病患是否配合服藥,減少病患保險費用。

第八是利用社群媒體合作。因為病患與醫師都有可能是社群媒體用戶,因此,社群媒體有可能成為傳輸、分享、委包與儲存資訊的大型心思機器,從中也可看出數位醫療通訊的重要性不容忽視。

第九是全像數據輸入技術。隨著更大且更好的數據輸入解決方案出現後,將可取代輸入數據至PC等硬體需要,鍵盤將成為歷史,虛擬鍵盤與全像圖(hologram)將成為未來發展趨勢,用戶不再需要平板或智慧型手機,只需要1個小型投影機便可執行任務。所有數據則儲存在雲端,讓醫療檔案更容易儲存、觀察與存取。

第十是多功能放射學(Radiology)。放射學是醫藥發展最快速成長的領域之一,也是可望出現令人驚豔發展的專業領域。例如某種多功能機器將可從多種醫療問題中蒐集數據,並告訴病患更深入檢查後會造成細胞受損的比率。

[Home]


2017/03/20 2.3.8. 台灣兩團隊 確定加入歐盟5G [ 工商時報 林淑惠]

5G傳捷報!經濟部技術處5G推進辦公室證實,台灣兩支5G國家隊已獲歐盟青睞,將與歐盟5G廠商共同合作開發5G應用。

5G技術發展初期台灣可以打入歐盟5G團隊,代表台灣廠商不僅有機會與歐盟國家的電信公司或廠商合作開發5G相關產品,對於台廠的5G產品在國際5G市場的曝光度、或者打入歐盟甚至全球市場都相當大的幫助。

據了解,其中一支國家隊由工研院、交大與台灣多家廠商主導,另一支隊伍則是由資策會與台廠合作的團隊。

為了保密,經濟部並未透露各廠商實際參與項目。但據了解,鴻海參與這兩支國家隊的其中一隊,將有利於鴻海拓展歐洲市場的5G商機。鴻海近年除了廣納200多位研發人員加入,集團也整合了亞太電信、建漢、台揚等多家企業資源投入5G技術的應用研發,外部則與英特爾、高通等跨國大廠分別簽訂5G跨國合作備忘錄。

鴻海旗下台揚在毫米波及遠端射頻模組(RRH)等技術開發有成,鴻海在歐美研究團隊,也已針對高功率發射器、基地台天線申請專利中。

另外工研院證實,與交大及多家台廠合作提出的行動邊緣運算(EDGE Computing)獲得歐盟青睞 ,相較於雲端運算、行動邊緣運算強調資料不須經核心網路就能直接儲存在終端設備上、大幅降低延遲時間,剛好與5G強調低延遲特性相合,預料將會是未來5G市場相當重要的加值應用服務。

據了解,歐盟主要看上台灣在資通訊製造領域領先全球,特別為台灣成立了「主題式開放徵案」,透過台灣提案、歐盟認可的方式,建立雙方在5G相關技術及產品研發、合作關係。

這次台灣總計派出七支隊伍爭取歐盟5G合作,終於在上周五(17日)傳出歐盟已通知其中兩支隊伍雀屏中選。

助攻IoT NCC階段性釋出頻譜

5G的最大應用就在物聯網,NCC已針對物聯網,階段性釋出頻譜資源供廠商使用,包括免執照的4個頻段,以及執照制的兩個頻段。NCC副主委兼發言人翁柏宗表示,5G獲利來源、感知層約占兩成、網路連接層1成、集成層則占7成,換言之,5G最大獲利來源其實就在加值應用服務。

物聯網已被視為全球經濟的焦點,也是我國數位經濟發展的契機,NCC已完成指定040開頭做為電信級物聯網號碼使用,首次申請可獲核配500萬門,再次申請最高核配數量為250萬門,與傳統數據或語音用途相較,均屬大幅放寬。翁柏宗認為,台灣早一點宣布保留040號碼供物聯網使用,可以讓業者提早開發車聯網、毫米波等相關產品,促進電信事業之產業競爭力。

NCC指出,目前物聯網技術所使用的頻譜,國際上主要聚焦在800MHz900MHz2.4GHz5.8GHz的免執照頻段或電信業者使用之授權頻譜。

翁柏宗表示,我國在頻率規畫力求與國際接軌,免執照頻段部分,922928MHz2.4GHz5GHz已開放使用,920925MHz供低功率物聯網使用。

另外,還將於800MHz頻段規畫部分頻率供台電公司智慧型電表基礎建設(AMI)使用,屬於實驗性質的頻段。

至於執照頻段部分,則採技術中立原則,既有電信業者可以在9001800MHz頻段發展物聯網。

NCC強調,電信級IoT所使用的頻率,考量物聯網之廣域網路需求及頻率涵蓋特性,未來仍可能以1GHz以下頻譜為主。電信級IoT網路平台層的監理方面,基本上也將朝向低度管理。

NCC正進行匯流修法中,也已將IoT之未來發展納入考量,「電信管理法草案」將賦予IoT使用頻率等資源及網路設置更多彈性;「數位通訊傳播法草案」可為IoT服務釐訂內容應用相關法制框架,NCC表示,彙整各界意見後,將盡速提請行政院審議。

[Home]


2017/03/20 2.4.1. 南亞科目標價 上看54 [ 經濟日報 簡威瑟]

麥格理證券科技產業分析師Jeffrey Ohlweiler指出,記憶體產業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就迎來產業上升循環,目前熱度未有退燒跡象,台廠中以南亞科(2408)最受惠、將投資評等調升到「優於大盤」。摩根士丹利證券則維持力挺南亞科立場,對其推測合理股價高達54元。

南韓三星日前傳出擴產DRAM消息,一度引起市場對DRAM熱退燒恐慌。霸榮周刊(Barron's)引述分析師Hosseini看法,記憶體多頭市場能否持續,不能單憑擴產喊話,而是取決於終端市場需求、3D NAND良率、各公司技術進展與成本曲線等。

華亞科被美光收購下市後,南亞科成為台股最純的DRAM股,市場普遍認為,其股價走勢也最能反映產業現況。就股價表現來看,南亞科先前確實遭對手擴產消息壓抑,股價相對大盤弱勢,不過,隨產業利空消息告段落,搭配外資大舉加碼台股,股價近期有轉強跡象。

摩根士丹利證券半導體產業分析師詹家鴻指出,由於供需緊俏,PC DRAM價格強勢可望延續到第2季,南亞科拿手的利基型DRAM價格也將有撐,增加營運獲利表現空間。

麥格理證券的看法則是,南亞科今年提高資本支出,加速衝刺20奈米製程,明年將會享有更高位元成長、成本也會更加節省;另一方面,因南亞科擁有國際龍頭廠美光5.26%股權,在NAND長線成長趨勢中,也能分得一杯羹。麥格理證券對南亞科推測合理股價是58元。

法人並以過往經驗分析,南韓三星2014年宣布興建南韓平澤廠生產3D NAND後,量產時間距離宣布時間相隔三年;SK海力士2014年宣布增加DRAM產能,對市場供需也影響不大。整體而言,需求才是影響DRAM供需失衡的主因。

[Home]


2017/03/20 2.4.2. 少量多樣接單,打破以量取勝模式 看看偉創力 想想自己 [ 電子時報 李立達]

PC產業走到成長的盡頭,當年仰賴PC趁勢而起的台廠,如今面臨市場萎縮,缺乏成長動能的窘境,最麻煩的是,前無坦途,後又有紅色供應鏈急起直追,台商生存空間急速縮小,眼見物聯網(IoT)將崛起,然台廠過去追逐大單衝量的思維,必須轉變。

日前全球第2EMS廠偉創力(Flextronics)日本廠開放媒體採訪,僅1.7萬平米、350人的廠房,卻有50~60種代工產品,讓採訪媒體印象深刻。偉創力指出,該公司從2015年起轉變策略,不再堅持大單,物聯網公司的小單也願意生產,接單範圍也因此拓展至汽車、電力、紡織等領域。

偉創力採少量多樣的接單模式,打破過去電子代工廠以量取勝,甚至紅字接單,再從製造流程擠出利潤的思維。畢竟網路應用多元,硬體只是載具,其型態變化多端,且變化快速,偉創力的作法,正是擁抱物聯網的代工範例之一。

台電子代工廠因為PC而起,然依據DIGITIMES Research統計,PC2012年以後,已經開始逐年下滑,2015PC年減幅度更一舉超過10%DIGITIMES Research預估PC產業至2021年,都會逐年下滑,從2012年算起,PC正面臨10年黑暗期,以PC為主的台廠,該何去何從?

PC到行動裝置,僧多粥少的狀況更明顯,過去幾年,智慧型手機快速成長,然根據市調機構Strategy Analytics統計,20169成以上智慧型手機獲利集中在蘋果(Apple),華為、OppoVivo等廠商分別僅佔不到3%

過去PC品牌獲利者多,相關供應鏈在客戶吃肉下,也多少可以喝到湯,然如今,行動裝置代工,可能湯沒喝到,還被燙到嘴,比如2016年大陸的樂視,承接其智慧型手機代工的仁寶及和碩,就因為樂視財務問題,應收帳款水位快速拉高。

相較於台廠面對此波大衰退潮的茫然,陸廠仰賴大陸政府的強力支持,積極搶進,從品牌開始,不僅PC由聯想拿下世界第一,大陸的華為、OppoVivo,更是全球市佔率的第345名,至於伺服器,華為與浪潮正在快速趕上。

從品牌帶動代工及零組件,如同母雞帶小雞的模式,已經在PC、手機等產業發酵,紅色供應鏈取代台廠已成常態,預估伺服器也將會是下一波紅色浪潮的襲擊領域,在華為、浪潮與曙光的帶動下,大陸伺服器供應鏈正在崛起。

過去台廠仰賴3招打天下,價格、交期與品質,然面對陸廠挑戰,價格明顯守不住,只能在交期與品質上略勝一籌,然在過去幾年台廠的管理教育下,陸廠也已經學精生產流程的管理方法,以聯想與仁寶合資的聯寶,組裝出貨已佔聯想5成,可見一斑。

然撇除已經殺成紅海的PC、手機,物聯網顯然是片新天地。以市場規模來看,PC衰退,手機停滯,物聯網卻在快速成長。市調研究機構Gartner預估,2017年的物聯網裝置使用量將達到84億件,較2016年上升31%2020年將達到204億件。

另一項數據是,站在產業上游的晶片廠,已經開始反應物聯網的強勁需求,調研機構MarketsandMarkets估,全球包括處理器、感測器、連網IC(Connectivity ICs),以及物聯網儲存設備、邏輯裝置等中的晶片在內的整體物聯網晶片市場規模,將由2015年的57.5億美元,成長為2022年的148.1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CAGR)13.2%

種種跡象顯示,物聯網正在興起。代工業者指出,物聯網裝置代工毛利率平均約在10~15%,然反觀PC相關產品的代工毛利率卻低很多,一般而言,伺服器代工毛利率較佳,然普遍也落在3~5%,而NB更慘,平均約在2%上下。

既然物聯網是下一波趨勢所在,然對代工組裝等產業鏈而言,卻必須重新調整思維。Gartner在上述針對物聯網裝置統計的報告中,另一項數據顯示,2017年的84億件物聯網裝置,有63%與消費行為的連結為主;既然與消費行為相關,也意味應用多元,且型態變化多端。

過去PC代工強調大單,透過單一大量與降低生產成本,衝出獲利空間,然物聯網是「萬物皆可聯網」,品項繁雜,難採單一大量生產模式,此產業型態與過去不同,不僅生產製造,連銷售、研發的方式,都必須改變。偉創力顯然已經做好準備,迎接物聯網的新商機。

[Home]


2017/03/20 2.4.3. 商務筆電 打1公斤PK [ 工商時報 翁毓嵐]

看好筆記型電腦在輕薄型的利基市場需求持續增溫,品牌電腦廠今年新推的商務型筆電,也將在強調輕薄、高效能不打折及電量高續航的「一輕二高」上作文章,包括華碩、富士通及戴爾、惠普等品牌的商務筆電新品,都將僅在1公斤左右的重量上進行PK戰。

華碩上周端出號稱全球最輕的14FHD高畫質商務筆電ASUSPRO B9440,主打機身重量僅1.05Kg,尺寸較多數市售的13吋筆電輕巧,尤其長達10小時的電池高續航力、搭配30分鐘就能快充50%電量的技術,欲在商用筆電市場攻城略地。

ASUSPRO B9440內建英特爾最新第七代Croe i7i5處理器,機身以鎂鋁合金打造,且堅硬度較一般鋁合金高,並通過美國MIL-STD 810G耐用性標準。除了商務筆電外,華碩接著將推出的最新款高階電競筆電新品,也將以挑戰業界最薄、小於2公分的輕薄特點,持續維穩在電競PC市場一方霸主的地位、拉大與同業的差距。

在商用輕薄筆電設計處於領先的日系品牌富士通(Fujitsu),本周內也將宣布推出主打頂級輕薄商務筆電的U7系列,採軍事規格打造輕薄機體,尺寸包括12.5吋、14吋及15.6吋,最輕重量僅1.15公斤,電池續航力最高也達10小時,齊全的連接介面包括HDMIVGALAN等,也可選配USB Type-C連接裝置。

美系品牌戴爾及惠普去年起,分別在各自的主流商務筆電Lititude系列與EliteBook系列上改走輕薄風,其中,戴爾的Lititude系列即以大幅改變機身的尺寸及重量、朝輕薄與極窄邊框的大螢幕為主設計,包括Lititude 13 7000系列及Lititude12 7000系列,重量也僅在1.121.18公斤左右。

至於惠普EliteBook主打超輕薄的Folio系列,今年端出12.5吋新機G1更只有985公克、厚度僅1.19公分,並標榜通過美國軍規測試;惟其電池續航力僅約7小時,加上近6萬元的定價顯得不太親民。

[Home]


2017/03/20 2.4.4. 威剛 第一季EPS挑戰5 [ 工商時報 涂志豪]

今年以來DRAMNAND Flash晶片價格飆漲,包括DRAM模組、記憶卡及隨身碟、固態硬碟(SSD)等終端產品價格同步大漲,記憶體模組廠威剛(3260)第一季營收大躍進,有機會向上挑戰80億元大關,法人看好威剛第一季每股淨利有機會上看5元。

威剛因手握低價庫存,去年第四季合併營收達74.25億元,較前季大幅成長26.5%,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7.73億元,單季每股淨利飆上3.59元,使全年每股淨利達到6.21元,優於市場預期。威剛董事會已決議今年每普通股將發放4元現金股利。

第一季受惠於DRAMNAND Flash價格持續上漲,且客戶需求穩定的環境下,威剛2月合併營收27.01億元,年增1.02倍並改近3年來單月新高,累計前2個月合併營收52.09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增64.8%。由於3月市場需求續強,法人看好營收持續走高,第一季合併營收有機會上看80億元。

事實上,中國農曆年後記憶體市場需求並未減弱,由於系統廠及ODM/OEM廠均預期第二季及第三季的DRAMNAND Flash缺貨恐更為嚴重,因此持續擴大採購回補庫存,自然推升價格持續調漲。以DRAM模組為例,第一季以來4GB DDR3/DDR4模組合約價已達大漲3成以上達25美元,16GB DDR4伺服器模組價格更飆上130美元。

至於記憶卡及隨身碟部份,受到TLC規格NAND Flash嚴重缺貨影響,今年來價格已大漲23成,16GB Micro SDHC記憶卡價格已漲至36美元,32GB記憶卡亦漲至67.5美元。SSD市場就更不用說了,光是2月份一個月的平均漲幅就達1115%之間。

威剛認為,第一季在DRAMNAND Flash價格持續上漲,且客戶需求穩定的環境下,公司單季營運表現不但將突破傳統淡季壓力,更可望有不亞於去年第四季的亮眼成績。而且威剛長期耕耘的高毛利率電競產品銷售頻傳捷報,配合電商通路營收貢獻節節攀升,第一季的獲利動能更形豐沛,有機會朝歷史高點叩關。

法人表示,威剛單季獲利歷史新高是在2013年第二季的單季獲利11.29億元,而今年第一季因為終端價格持續大漲,與低價庫存間的溢價差持續擴大,所以上修本季獲利有機會達1011億元之間,等於每股淨利有挑戰5元實力。威剛不評論法人預估的財務數字。

[Home]


2017/03/20 2.5.1. 前瞻建設大菜上桌 政院砸450億 拚數位建設 [ 工商時報 呂雪彗]

行政院本周將端出9,000億規模的前瞻基礎建設大菜上桌,今(20)日由數位及綠能建設內容打頭陣,軌道建設重頭戲留待林揆周四親上火線說明。據悉,數位建設政府投入逾450億元特別預算,帶動電信及有線系統民間業者2,200億元投資,相當5倍投入,政府要求中華電信新董座鄭優,增加投資扮演火車頭角色。

高層透露,過去幾年中華電前董座蔡力行,為讓EPS帳面好看,減少固定資本支出,蔡政府已要求新董座鄭優,多增加投資電信基礎建設,改善通信品質,綠委也認為電信商競標頻譜稀有資源,數位建設應由民間多投資才對。

政院人士說,不只偏鄉,都會區弱勢政府應宣示投入照顧,特別預算預4年投入約450億元,估可帶動電信商及有線系統業將在寬頻基建投資2,000億元,而網路創新加值應用,及4K/8K高畫質電視產製,將帶動民間研發能量達200億元,預估2020年數位經濟比重占GDP可達25%。。

為打造數位國家,數位建設至少可達五大目標,包括一、打造兆元級(Gbps)超寬頻智慧學習環境;二、帶動文創及內容產值衝兆元產業;三、提升地方資安聯防能力;四、民生公共物聯網提升國民生活品質;五、落實寬頻人權。

智慧學習方面,知情人士說,為向下扎根,將結合數位內容教材、採購電腦硬體設備,並整套搭建雲端學習平台,中小學校寬頻提升至兆元級,可使用VR(虛擬實境)或AR(擴增實境)教學,並進行校外行動學習;高中職聯網環境也會優化,提升整體學習環境。

為配合4K/8K高畫質電視產製,文化部將補助拍攝高畫質內容節目,透過手機電視等多元載具收視,希望將8千億元內容產業,衝刺至兆元產業。

寬頻人權方面,4年內盼鄉鄉寬頻達1Gbps且涵蓋率9成以上,村村上網速率達100Mbps,連偏鄉衛生所頻寬也會提速至100M

為打造資安環境,官員說,不只中央要提升資安防護能力,地方機房整併及資訊設備都將提升,要做到跨縣市區域資安聯防,採購國內資安產品要達50%以上,以扶植國內資安產業發展。

民生公共物聯網方面,將投入特別預算50億元,利用物聯網與人工智慧分析技術,規劃智慧城鄉建設,對水資源、空氣品質、地震預警及防救災監測,進行大規模監測系統,進行分析及預警,提升國民生活品質及生命維護,以公建打造實驗場域,帶動感測器產業自主研發,形成產業鏈輸出海外。

綠能建設 外商來台搶商機

綠能建設政府未投資先轟動,國內外廠商已秣馬厲兵搶食81.8兆元的海上風電和光電商機,業者提出申請計畫已逾10GW,遠超過2025年海上風電裝置規劃容量3GW(相當300萬千瓦)。

其中,外商以丹麥Dong Energy投資3,700億元申請2.2GW最大,德商英華威、澳洲麥格理私募基金、加拿大北方電力都提出申請,綠金產業一時成兵家必爭之地。

行政立法政策協調會今天將向綠委報告《前瞻建設特別預算條例》,政委陳添枝今天也會完成審議,提周四院會通過。特別預算財源全用舉債,特別條例年度預算籌編排除舉債上限15%限制,但8年流量平均不逾公債法15%上限,債務餘額總存量明訂不逾40.6%,宣示遵守財政紀律。

綠能建設內容今天可望率先對外揭露,8年政府投入總規模逾4,000億元,放入特別預算只約300億元,預計帶動3,000億元國營事業,及1.8兆民間大投資。政委吳政忠說,2025年政府要以綠能占20%取代核能,台灣可望成亞洲綠能研發重鎮,政府主要投入台南沙崙科學城研發及離岸風電碼頭基建設施。

蔡政府宣示2025年再生能源占20%,取代核能,外商最近絡繹不絕,紛紛選定台灣為綠能亞洲投資基地。以海上風電為例,2025年裝置容量為3GW(相當3,000MW百萬瓦),日前小英接見全球最大海上風電開發商丹麥Dong Energy就提出申請裝置容量2.2GW,大手筆投資3,700億元。

除丹麥商外,其他外商不遑多讓,在台有諸多陸域風機實績的德商英華威也申請2GW,投資約3,600億元;國內企業上緯與澳洲麥格理私募基金合作,申請1GW投資約1,800億元,加拿大北方電力也是申請1GW;國內廠商包括台電、中鋼、永傳、亞泥,都提出申請,總數已逾10GW,遠超過2025年所需的3GW

離岸風場適合風場位新竹以南至雲嘉西部海域,2025年預計興建千座以上風機。申請供過於求怎麼辦?能源局說,會依業者通過環評情況,審查較優者排入每年裝置容量,超過部分,在2025年之後,在下階段計畫納入。

「我們擔心外商帶太多外資來台」,吳政忠說,政府希望國內銀行及保險等金融業能參與綠能產業投資。

觀點-前瞻建設 拉抬選情意味濃

去年林揆以財政紀律為由抗拒擴大內需,據悉,在央行總裁彭淮南建言下,蔡英文總統定調今年為建設年,但從府院二巨頭連日下鄉為綠營百里侯頻送軌道建設利多來看,為綠營諸侯拉抬連任選情意味濃厚,很難不被貼上「綁樁」標籤。

各國競飆QE寬鬆貨幣政策走到窮途末路後,擴張財政成全球提振經濟另一顯學。川普當選後,全球面臨諸多不確定因素,小英總統要證明英全政府拚轉型正義改革之餘,也有能力拚經濟,因此聽取「財經導師」彭淮南建言,以擴大公共建設財政手段,挽救低迷經濟。

這套理論林揆也懂,只不過林更在乎擴大內需必須要有好、可行的計畫,且有能力執行,才不致破壞財政紀律。當然針對地方亂開政治支票,林揆未必照單全收。

據悉,行政院與各縣市近二個月充滿政治角力,地方百里侯拿前瞻建設充作選舉或施政樣板,尤其有意參選明年百里侯之爭的綠委,大喇喇在臉書或公開場合要資源,以北宜直鐵及高鐵延伸至屏東廝殺最烈,而大新竹輕軌未獲小英總統關愛眼神,傳出地方因此「吃味」。

最近府院安排二巨頭下鄉參訪,一天宣布一縣市前瞻建設利多,巧的是,基隆市、台中市或嘉義市,都是綠營執政陣營,地方首長都有意爭取連任,難免引發政治聯想。

前瞻建設除提振經濟動能外,難免有些選舉考量,為讓綠營百里侯在連任之路,能端出政績向選民交代,猶如兩面刃。但為避免落人「重綠輕藍」話柄,政院額外規劃城鄉建設八大亮點,意味建設不分藍綠,大家提出競爭,雨露均霑,只是大餅小餅的差別。

政府帶頭投入9千億規模的前瞻建設,對GDP貢獻提升,就業機會增加,民間投資消費提升,提振低迷經濟等,從理論而言具乘數效果,但實際發揮多大效益,有待時日驗證。例如國發會指可創造45萬個就業機會,就被財經官員嘲諷「二者相差25%」。

前瞻建設何以「前瞻」?真的讓民眾「有感」?行政院勢必要有番具說服力的說詞,否則僧多粥少,項目一旦攤開,基礎建設為地方帶來繁榮、便利、安全的實質效益,恐怕會淹沒在政治口水之中。

[Home]


2017/03/20 2.5.2. LED晶片廠黯淡 去年共虧逾60億元 [ 工商時報 李淑惠]

LED產業去年難逃赤字壓力,各大LED晶片廠去年財報幾全數繳出虧損成績單,僅光鋐(4956)小賺713萬元,合計國內LED晶片產業去年總計虧損逾60億,整體而言下游封裝廠表現仍優於上游晶片廠,財報表現拉開差距。

龍頭廠晶電公布不配發股利,並於621日召開股東常會,晶電雖然尚未公布損益表,不過根據公開資訊觀測站的揭露,晶電去年度稅後淨損35.46億元,赤字幅度較前一年度擴大,等於連2年虧損,以晶電目前資本額109.15億元計算,相當於每股淨損3.25元。

不過以上半年、下半年虧損數字來看,晶電去年第4季小虧1.59億元,等於去年95%以上的赤字發生在上半年,下半年透過接單策略以及產品組合調整,加上四元LED爆出優於以往的需求,營收比重拉升到2530%,虧損幅度暫時受到壓抑。

而新世紀去年也邁入轉型期,不過LED晶片價格仍處於下跌趨勢,轉型過程中仍難逃虧損,新世紀全年稅後淨損21.01億元,虧損幅度僅次於晶電,每股稅後淨損達6.84元,以上季虧損幅度來看,新世紀的每股淨值應可守住5元。

四元LED比重較高的光鋐、華上(6289)去年受創幅度相對輕微,根據華上公布的財報自結數,華上去年稅後淨損1.53億元,赤字幅度已經銳減42%,其中上季稅後淨損約4,200萬元,較前一季度縮減23.63%,也較去年同期大減54%,華上目前9成以上營收以四元LED產品為主,公司期盼在虹膜辨識、感測、車用等新興需求帶動之下,推升公司營運邁入轉虧為盈階段。

另外金屬機殼大廠可成轉投資的光鋐,因有40%營收比重應用於四元LED,各產品線呈現小量多樣的特色,支撐公司營運維持獲利狀態,光鋐是唯一一家掛牌以來,從未繳出虧損年報的LED晶片廠。

總計2016年國內LED晶片廠合計虧損逾60億元,虧損情況較前一年度飆高,主要是晶片售價仍呈現下跌,部分規格甚至必須提列庫存跌價損失,減產、關廠也必須提列相關費用所致;而下游封裝廠因有採購彈性,可以多方採購物美價廉的LED晶片,加上產品線分散,避免與陸資廠正面開戰,財報表現多優於晶片廠。

[Home]


2017/03/20 3.1. 資策會董座 郭耀煌 專訪/資策會搭橋 催速軟硬整合 [ 經濟日報 彭慧明]

去年8月,成功大學教授郭耀煌接下資訊工業策進會董事長一職,接踵而來的是面對各界質疑「終結資策會」或是「與工研院合併」的聲浪和壓力。

郭耀煌曾經為資策會打造出第一個育成企業SEEDNet,現在重回資策會,推動轉型。他說,裁撤或合併都不是選項,當整個台灣產業在推動「軟硬整合」面對各種問題時,這兩大法人正可作為典範,既讓業界看出組織轉型的必要性,也能解決產學研間的困難。他不否認會有障礙,但既在意料之中,就能一一突破。以下是專訪摘要。

問:這幾年「軟硬整合」是很盛行的說法,也有標榜「第一個軟硬整合的育成基地」這種口號,請問如何看待「軟硬整合」的內涵與定義?

答:台灣過去硬體製造業真的很強,但現在全球趨勢是用軟體與服務,主導業者要用什麼設備,甚至主導整個垂直領域應用,去建立生態體系。早期台灣生產周邊,OEMODM只要做產品給大廠,台灣業者不用關心垂直整合,只要生產。但蘋果是一個代表作,它把整個生態串起來,Google從某個角度也做這種事,現在台灣面對不管是紅色供應鏈或市場變遷,當很多企業也可做OEM時,台灣必須轉型。

垂直應用 可提高附加價值

轉型當然要配合市場發展趨勢,從垂直應用開始看自己怎麼整合在價值鏈中。例如提供一個完整全球解決方案,給相關產業鏈中主要的業者,或是自己經營品牌與生態系,都牽涉到整合。我自己來看,有三個層次,最上層是經營一種商業模式,像是Google;第二個是做一個平台,例如Facebook或是Google,平台上面有很多軟體、應用或是大數據,平台也擁有基礎建設,但要做國際性的平台,就牽涉經濟規模的問題,這相當重要;第三是用戶的終端設備。

過去台灣的產業都集中在生產終端設備或是伺服器之類的產品,每樣我們都能單獨的提供,但現在要高附加價值,就要整合。台灣必須要軟硬整合,特別是「不同、多元、異質應用」的垂直整合。

問:您覺得這中間最大的問題會是什麼?

答:平台都要有軟體串接,但台灣只有軟體也不會馬上具備競爭力。台灣硬體很強,有軟硬整合,就有競爭優勢。我認為整合垂直應用,第一是軟體與硬體的互相串接,台灣產業鏈是硬體超強,軟體有點弱。軟硬整合是跨產業鏈的整合。第二是當牽涉到整合時,彼此間的定位問題,也就是硬體和軟體的價值怎樣區分。

多元發展 攻智慧機械醫藥

這也牽涉到人才,我們希望是整個團隊,但不可能一個人又懂硬體又懂軟體,我們要組成一個團隊,有軟體、硬體、經營行銷乃至於其他領域的人,形成大型跨領域團隊運作,落實軟硬整合的目標。

問:硬體製造、終端生產是台灣的優勢,能以此爭取更好機會嗎?

答:如果是大眾產品消費性電子產品,老實說,中國那邊終端設備生產能力已經很強。剛剛講到整合搭配服務、應用或特定規格的設備,這些附加價值比較高,台灣可能要往這邊轉。

台灣不能固守傳統消費電子,而是例如智慧機械、智慧醫藥之類,不是只有電子產品需要科技,其實醫藥、機械都需要好的科技產品,所以走出來,往高階、多樣發展。消費電子產品逐漸個人化、個性化,企業要去評估整體產業發展,就算是消費性產品,也要往「高階、少量、多樣」發展。

問:您覺得這是要產業自己去摸索整合,或組成「國家隊」作戰呢?

答:台灣產業過去ODMOEM業者自己就在競搶商機,彼此競爭,很少有想合作的態度。但現在不一樣,這是全球產業變遷,台灣的產業也必須整合對手。這個政府可以幫忙,看有沒有政策工具,鼓勵整合,例如國家隊模式,找一些對台灣長期影響的或生活需要的方向,組幾個團體,鼓勵產業鏈一起做,如果看得出共同利益,就會形成文化。

鼓勵人才交流 鏈結產學資源

問:法人的轉型,是您接任資策會董事長的目標嗎?請談談資策會與工研院的整合方向。

答:我一直覺得法人價值定位,應該是台灣產學業社群的價值鏈的資源鏈結的平台。也就是說,你不是自己關起門做研發,說我做的比產業界好,不是這樣的。而是我有技術能量和專業智庫的能量,能跟產業界密切互動、對談,了解產業界需求,又可以導引政府的政策工具進來,串連產業鏈,是補上這個缺口。我覺得法人在這過程中有更積極的角色,不是跟民間搶生意,是串起各方資源、引進政府政策工具,加速產業鏈整合,我覺得法人是要這樣。

工研院更加多元,但軟體是資策會的強項,所以我和執行長劉仲明(工研院院長)的工作,先讓工研院和資策會合作,展現軟硬整合、跨域整合。工研院有綠能等等之類的研究所,資策會沒有,正好可以跨業整合,讓產業界看到,不只ICT,還有機械、電腦、綠能等等,變成一個台灣開放式創新的案例,這必須要做,所以工研院與資策會的整合,應該要在台灣展現一個新的典範。如果只是要併、裁,格局太小,也不太可能。

其實有很多批評資策會的人還跟我說,你不能裁資策會,因為有很多人才,只是需要轉型,並不需要裁掉,而且就算裁撤,人才到了產業界也很零散,不會帶來綜效。

問:談談您的規劃?

答:我希望法人的人力有一定的流動,特別是流出去。希望和產業交流,尤其是主管,一定時間就應該放下位置,進入產業界或主管機關,去磨練個幾年、帶點東西再回來。這種流動對主管階級很必要。因為你要做高階法人、高階智庫,一定要有這種視野和經驗,綁在法人是不行的,會被侷限。主管有一定的資歷就一定要這樣做,台灣的教授都有七年一休,就是讓老師去進修,我們也希望主管做一段時間,就到國外的機構去看看,甚至我們贊助他們,擴大視野,人脈才會多。人才不是只關在裡面,要培養,這種流動對產業有好處。

郭耀煌...打造小金雞團隊

資策會董事長郭耀煌去年上任,面臨的是內部質疑、外界猜測,都認為他是來「終結」資策會,要與工研院合併。郭耀煌以行動打破這些傳言,他笑著說,要關閉很簡單,但他的目標是建立典範,讓大家改變對資策會的刻板印象,要做產業界的個案研究。

他積極推動資策會、工研院與學界的整合與聯合創新。過去有不少專家學者大談「拆散工研院、與產業結合」,但郭耀煌說,產業界要很多人,解散一個工研院也不夠,他更希望法人成為「小金雞團隊」。讓前瞻的智庫研究和大學合作,只要有好的成果,累積了實力就可以產業化,為產業實際帶來獲利。過去他審查很多計劃時,看到計劃書大談得獎無數,但通常他會問「何時可以商業化?」帶動創業風氣、或讓團隊可以到企業中實際發揮,才是他關注的重點。

最近資策會與成大開始進行綠能產業合作,也是郭耀煌帶著主管到成大去討論,並和同一區域的學校、當地太陽能業者合作,實際開始讓法人「走出舒適圈」、推動產學研整合。他要鼓勵資策會轉型成為高階智庫,讓資策會成為人才想要留下研發、工作的環境,也能成為政策與產業的橋樑。

郭耀煌現在也是行政院科技會報的執行秘書,各種計畫將郭耀煌每天時間排滿,但他仍保留給家人的時間,他從前搭飛機、現在搭高鐵在台南、台北兩地往返,通勤時也是思考時間。他的「官方理由」是在交通時可以轉換空間與思緒,往往是想出解決方案的時間;但「個人理由」是重視家人。

 

  

[Home]


Confidentiality Note
本郵件含有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機密資訊、或受法律保護之資料,唯有原發信人指定之收信人得閱讀或使用本郵件之內容。如您並非被指定之收信人,請立即將本郵件及所有附件予以刪除;請勿揭露、儲存或使用本郵件之任何資訊,並請您立即告知原發信人本郵件的傳遞錯誤。謝謝您的合作。
This e-mail transmission and any attachments contain information from Inventec Corporation. The information is confidential and/or privileged and intended to be solely for the use of the individuals or entities named in this e-mail transmission. If you are not the intended recipient, be aware that any disclosure, saving or use of the content of this e-mail transmission and attachments is strictly prohibited. If you have received this email transmission in error, please notify us immediately, and delete the e-mail and attachments. We greatly appreciate your cooperation.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雪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