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24 全球產業資訊

 1財經

  1.1台灣

   1.1.1. 蔡力行助陣 陳冲金融基金會 鐵三角成型  [工商時報]

  1.2中國大陸

   1.2.1. 華爾街日報:人民幣長線看貶  [經濟日報]

  1.3亞洲

   1.3.1. 東南亞最低工資 喊漲  [經濟日報]

 1公協會

  1.1其他

   1.1.1. 工總辦座談 勞長放鴿子  [經濟日報]
   1.1.2. 20年首見 工總與勞動部對談 理事長、部長全神隱  [工商時報]

 2產業相關

  2.1Cloud Computing

   2.1.1. 17Life現轉機 B輪融資達陣  [經濟日報]
   2.1.2. 寒武紀CEO陳天石:掌握AI晶片指令集是根本之策  [電子時報]
   2.1.3. 阿里創業基金主攻港台 台灣再曝光2家團隊  [電子時報]
   2.1.4. 大陸政府積極扶持AI產業  [電子時報]
   2.1.5. IoT 業者掃描:ABB布局工業4.0 先併B&R再與IBM合作  [電子時報]
   2.1.6. 硬蛋網與Mobileye聯手 進軍大陸智慧汽車產業  [電子時報]
   2.1.7. 金融業者吹科技風 AI成最大贏家  [電子時報]
   2.1.8. 六都+澎湖 赴美推廣智慧城市  [工商時報]
   2.1.9. 蘋果研發自駕巴士 接駁員工上班 往返新舊總部  [工商時報]
   2.1.10. 首次突破170美元關卡 阿里巴巴股價新高 174.46美元  [工商時報]
   2.1.11. 2025AI恐取代1億白領  [工商時報]
   2.1.12. 伺服器DRAM賣翻 南亞科宜鼎按讚  [工商時報]

  2.2Smart Mobile

   2.2.1Wearable

    2.2.1.1. 頭戴式裝置刺激腦部 號稱可助減肥  [電子時報]

   2.2.2Smartphone

    2.2.2.1. 三星秀Note 8 抓住忠誠客戶  [經濟日報]
    2.2.2.2. 神盾競逐三星新訂單  [經濟日報]
    2.2.2.3. 臉部辨識技術競賽 全球科技大廠趨之若鶩  高通、蘋果、微軟等紛啟動卡位戰  [電子時報]
    2.2.2.4. 全球指紋辨識晶片市場大戰 兩岸晶片商更上一層樓  [電子時報]
    2.2.2.5. 三星Galaxy Note 8發表 市場估銷量上看千萬支  [電子時報]
    2.2.2.6. 小米推戰鬥機種全力迎頭趕上 單季銷售挑戰2,000萬台  [電子時報]
    2.2.2.7. 智慧型手機雙鏡頭趨勢: 高通發表3款鏡頭模組 2018年雙鏡頭手機將成主流  [電子時報]
    2.2.2.8. 印度智慧型手機2Q17出貨年增1.6% 大陸業者將搶進150美元以下市場  [電子時報]
    2.2.2.9. 鴻海加持 夏普與Nokia打什麼牌?  [電子時報]
    2.2.2.10. Note 8亮相 台列入首發市場  [工商時報]
    2.2.2.11. 三星手機銷量止跌  [工商時報]

  2.3IT Industry

   2.3.1. 雙虎高階面板 出貨旺  [經濟日報]
   2.3.2. 鴻海斷貨加上QLED不爭氣 三星全球電視市佔跌破20%  [電子時報]
   2.3.3. 中華電力邀5OTT登台  [工商時報]
   2.3.4. 高階電視爭霸 量子點衰OLED  [工商時報]

  2.4Personal Computing

   2.4.1. 行動記憶體產值一路升  [經濟日報]
   2.4.2. 虛擬貨幣衍生商品蓬勃 半導體續搭礦工特快車  [電子時報]
   2.4.3. 迎接嵌入式記憶體轉型 全球晶圓代工大廠投入MRAM研發  [電子時報]
   2.4.4. 大陸無人機新創業者大疆與昊翔 獲單筆投資金額居全球前二大  [電子時報]
   2.4.5. 3大咖不擴產 DRAM紅到明年  [工商時報]
   2.4.6. TPCAIEK:兩岸PCB Q3迎史上最旺  [工商時報]

   2.5.1. 盟立攻航太機器手臂  [經濟日報]
   2.5.2. 美密西根州工業機器人 佔全美總數11.8%居冠  [電子時報]
   2.5.3. 工業4.0帶動製造業革命 惟當前仍處於初期發展階段  [電子時報]
   2.5.4. 中國機器人 奪全球3成市占  [工商時報]

  2.6Solar(Green Energy)

   2.6.1. 福特攜徽商 要蓋電動車廠  [經濟日報]
   2.6.2. LED廠今年甫生機重現 明年風暴恐再臨  大陸擴張速度驚人 台廠難避開暴風圈  [電子時報]
   2.6.3. 美國太陽能201條款定案在即 赴美設廠 韓廠積極、陸廠猶豫  [電子時報]

[Home]


全球新聞摘要

 1財經

  1.1台灣

2017/08/24 1.1.1. 蔡力行助陣 陳金融基金會 鐵三角成型 [ 工商時報 朱漢崙]

由前閣揆陳沖發起的「金融基金會」已進入籌備尾聲,近期內即將登場,除了寶佳機構將由董事長林陳海長子林家宏出面,共襄盛舉作為基金會成立的其中一位主要捐助人之外,據知情人士透露,還有一位科技界大老級的人物,也將以捐助人身份參與該基金會的運作,這位大老就是前中華電信董事長,現任聯發科共同執行長蔡力行。

蔡力行可說是科技圈響噹噹的人物,不論輩分或聲望都相當高,此次他應陳?之邀,一起加入金融基金會的捐助陣容,不論金融圈,包括科技業都對此高度矚目。

而在蔡力行加入之後,陳?所發起金融基金會的「鐵三角」架構確定成型。

特別是現在對於金融業發展FinTech,產業界一直大聲疾呼應該要有更多科技專業人士的加入,才能讓Fin(金融)與Tech(科技)能真正的合流,這也使得蔡力行的加入,對整個產業界而言不僅具有相當的代表性,亦讓外界對於金融基金會未來在FinTech方面的相關研究投入,更有高度期許。

寶佳機構近年來在金融股投資方面腳步積極,也透過參與董事會的運作,對國內金融事務有一定的掌握、了解,特別是林家宏對於金融業展現了多方面的興趣,除了投資金融股,亦有意透過P2P公司的投資跨足金融科技領域,上述的「三強」結合,也更加讓外界拭目以待。

知情人士指出,現在台灣諸如慈善公益等各類型基金會、財團法人非常多,但可說從來沒有專注於金融事務研究的基金會,而陳?所發起的「金融基金會」,除了將專注於金融事務的研究,包括協助跨領域金融人才的養成之外,也將發揮「金融智庫」的功能,針對金融業所共同關心的議題進行研究,以協助金融業的發展。

這位人士表示,台灣目前的智庫大部分都是走「綜合型」研究路線,而專注金融業研究的智庫,大概就屬半官方的金融研訓院一家,如今陳沖?所發起的金融基金會,某種層面來看,可說為首家由民間所發起成立的金融智庫。

接近陳沖的友人指出,陳沖先後任過金管會主委、閣揆,總統府資政等要職,不論是對於金融圈生態的觀察,或是金融政策應如何推展才能到位,都閱歷豐富,而且格局更高,加上他也曾在金融業歷練多時,未來在陳沖主事之下,金融基金會對於台灣重要金融議題的著墨,將可望對國內金融業者發揮一定的貢獻。

[Home]


  1.2中國大陸

2017/08/24 1.2.1. 華爾街日報:人民幣長線看貶 [ 經濟日報 杜宗熹]

經過一年多的貶值,人民幣最近漲勢凌厲。人民幣兌美元去年雖下跌6.6%,但今年1月以來卻升值逾4%,本月升勢更是進一步加速。不過分析師認為,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未來進一步上漲的空間並不大,且長線看仍將走軟。

華爾街日報報導,中國人民銀行周二設定的美元兌人民幣中間價,報在人民幣6.6597元兌換1美元,創下近一年來升值的最高點。人行參事盛松成更預估,到今年底,人民幣兌美元完全有可能達到1美元兌6.6元,甚至6.5元的大關,這就意味著人民幣有可能收復去年的失地。

不過,經濟學家和投資者認為,根本上說,人民幣近期漲勢與市場力量關係不大。他們都認為,由於大陸經濟再度出現降溫跡象,大陸官方需要維持信貸流動以保證經濟成長。加上企業和個人被壓抑的對海外資產的需求,以及美元再度升值的潛力,即使大陸官方仍努力推高人民幣匯率,都將繼續對人民幣構成壓力。

安本資產管理集團駐新加坡亞洲固定收益投資經理Edmund Goh表示,人民幣在目前價位上,並無很大的上升空間。渣打集團駐香港外匯策略師Eddie Cheung也指出,不要想當然認為人民幣一定會升值。分析人士認為,中共「19大」結束後,大陸可能會允許人民幣再次走軟,幫助提振經濟和出口。

[Home]


  1.3亞洲

2017/08/24 1.3.1. 東南亞最低工資 喊漲 [ 經濟日報 徐嘉煜]

要求大幅度提高最低工資的聲浪橫掃東南亞,馬來西亞和緬甸尤甚,顯示經濟持續成長條件下該地區勞工爭取權益的意識抬頭,並開始對政府施壓。然而,薪資提升能刺激消費,也可能導致外商因成本過高而撤退。

日經新聞報導,馬國目前每月最低工資為1,000馬元(232美元),產業總工會試圖遊說政府明年將馬來半島上企業的最低工資提高50%。馬國目前人均國內生產毛額(GDP)接近1萬美元,但目前棕櫚園和工廠工人等的工資仍過低。大幅調升工資的訴求政府雖難以照單全收,但大選將至,總理納吉可能為了選票願意妥協。

其他國家方面,緬甸勞工要求將每日最低工資調升56%5,600基亞(4.14美元)。在柬埔寨,總理韓森宣布政府計劃最遲在2018年將每月最低工資從153美元提高至160美元,將更接近泰國的186美元水準,使柬國晉升「新興工業化經濟體」之列。

在東南亞各國首都,四年來低技術勞工的工資上升了11-91%。工資提升雖有助刺激消費,並促使在現階段與經濟發展脫節的勞力密集產業退場,但若工資在政局不穩與基本面脫節的情況下持續攀升,很可能導致企業出走。

有鑑於此,印尼2013年最低工資大漲44%,但去年已改依通膨與經濟成長率調整薪資。越南為避免工資過度增長,今年最低薪資只調漲7.3%,幅度為歷來最小。雖然勞工團體爭取明年提升13%,但預料政府將只允許6%左右的增幅。

[Home]


產業新聞摘要

 1公協會

  1.1其他

2017/08/24 1.1.1. 工總辦座談 勞長放鴿子 [ 經濟日報 潘羿菁]

工總昨(23)日舉行「工業團體負責人與政府首長座談會」,不過勞動部長林美珠臨時「因公不克參加」,現場引起業界不滿。工總副理事長林明儒說,工總舉辦政府首長座談會20多年來,首次沒有部長與會;工總理事何語直言,感覺很不被尊重。

值得注意的是,工總理事長許勝雄昨天參加工總理監事會議後,也因事無法參加並主持座談會,此舉頗耐人尋味。

原本產業界代表期待與林美珠面對面溝通,甚至有公會代表從南部趕到台北,踏進會場才知道,林美珠不來,改由次長林三貴代打。

何語直言,部長臨時缺席相當不尊重工總,為了這個座談會,工總跟部長協調很久,終於敲定由她出席,卻又說另有公務無法參加。工總無可奈何,希望勞動部長能多聽業界聲音,思考勞工福利跟經濟發展都很重要,資方也會希望將經濟發展果實分享給勞工;如果一直偏向勞工,忽略經濟成長的動力,產業界會喪失競爭力,這是很不好的現象。

工總蒐集會員公會針對當今勞動政策提出建議,總計35項提案,包括針對一例一休爭議建議修正,及本國勞工、外國勞工薪資脫鉤等。其中,工總納入第一案為請勞動協助建置勞資團體平日定期、非正式互動平台,以奠定未來良性溝通。

工總秘書長蔡練生表示,若勞動部願意搭建橋樑安排勞資定期聚會,有助於未來勞動議題磋商達成共識。

工總昨(23)日舉辦「工業團體負責人與勞動部長有約」座談會,但勞動部長林美珠臨時缺席;對於為何缺席?勞動部次長林三貴表示,部長昨天另有重要公務,至於細節他不清楚。

[Home]


2017/08/24 1.1.2. 20年首見 工總與勞動部對談 理事長、部長全神隱 [ 工商時報 譚淑珍]

20年首次!工業總會昨(23)日舉辦「工業團體負責人與政府首長座談」,勞動部長林美珠「神隱」、工總理事長許勝雄「不現身」,雙雙由次長林三貴、副理事長林明儒代打。

工總的「與政府首長座談會」,是已故統一企業集團創辦人高清愿擔任理事長時開辦,20年來,不曾有過部會首長是臨時因「公」不克出席的記錄,林美珠可說是創下「空前」的先例;許勝雄也不「絕後」,他因「事」無法主持。

對於許勝雄的因「事」,林明儒在開場時特別代為向林三貴致歉,他說,「我們的理事長在主持完理監事會後跟我說,林董,我『因事』沒辦法參加。」他強調,許勝雄絕對不是針對林三貴,真的是「因事」不能參加。

接著他話鋒一轉指出,政府的功能是解決問題,而勞動部最大的功能,是在勞、資、政之間做好溝通的橋樑,並從長遠的目標,促使社會朝向正面、良性發展,而不是讓勞資的裂痕不斷擴大、延伸。

所以,他一定要轉達許勝雄的話是要建立常態性的勞資對話機制,他說,「我們的理事長那麼忙,還不忘交待我傳達這句話,」就是因為勞資是唇齒相依的關係,心中要有彼此才能共創雙贏,也是這次座談會的主要目的。

對林明儒意在言外的一番話,林三貴也只能代為致歉,他說,「部長的確是因為公務不克前來。」

然而,當工總理事吳重行在會中當面質問林三貴,部長到底是因什麼「公」不能來?

林三貴直言不諱,「我不知道。」他說,他也是前(22日)天才接到指示要代打。

林三貴的坦言,吳重行嘆道,有哪個國家的政府首長是會隨便取消約定的?他張開手臂指著會場、就在他說「很多人都中途離開了」這句話時,三、五成群的人正站起來準備離席,當他說道「傾聽才能解決問題」時,會場已剩不到三分之一的人了。

部長的神隱,不是與會者意興闌珊的重點,而是林三貴的回覆,對一例一休的相關議題,他說,「修法權不在勞動部,是在立法院。」會中最為聚焦的「勞資對話機制」,他的答案也是「會親自向部長報告」。

於是,也是20年來首次,工總的「與政府首長座談會」提前結束,打破了過往總是得延遲半小時才能完結的記錄。


今天沒大人! 工總昨(23)日舉辦工業團體負責人與政府首長座談會,由工總副理事長林明儒(右)接待出席的勞動部常務次長林三貴(左)。但勞動部部長林美珠、工總理事長許勝雄,皆沒出席,堪稱20年首見。

[Home]


 2產業相關

  2.1Cloud Computing

2017/08/24 2.1.1. 17Life現轉機 B輪融資達陣 [ 經濟日報 彭慧明]

網路家庭董事長詹宏志投資的新創電商17Life(康太數位整合)今年傳出增資不順、裁員等危機,近期出現轉機。17Life宣布完成營運調整轉型、大裁員200人後,近期達成B輪融資目標,取得超過百萬美元的資金,7月達成單月獲利目標。

17Life總經理李易騰表示,未來營運將有三大方向,包括精選生活電商、企業電子行銷O2O技術、以及精選產品「策展」和影音網路行銷為主,力求明年穩定獲利。

李易騰表示,B輪融資主要參與者包括原股東網路家庭董事長詹宏志、台新金董事長吳東亮,以及其他新股東。未來將專注深耕既有的服務模式、拓展與實體業者的虛實整合行銷技術。他指出,7月獲利就是在經營方向轉型後,電商毛利提升,加上新光三越App業務專案、台新金業務專案費用入帳,以及營運費用控管下降的成果。

李易騰說,未來17Life將持續發展電商、旅遊票券、O2O行銷平台技術。電商部分將走精選生活產品路線;旅遊則持續和雄獅、ezTravel合作。他說,在電商、旅遊部分將加強「策展」概念,例如精選不同價位家庭旅遊、不同風格餐廳的美食精選等等,擴大觸及各階層消費者。

而去年17Life為新光三越設計App、在店內布建Beacon達成顧客來店即時手機行銷,串聯線上線下業務。李易騰說,這項專案今年還有後續發展,而這項技術也很有潛在商機,可以與其他賣場合作。

去年網路家庭認列轉投資17Life2,750萬元虧損。李易騰坦言,成立以來經過多次危機,去年第3季營收最高峰,但虧損也最高峰,董事會要求17Life必須朝向獲利為目標。

17Life總座:中國模式燒錢...行不通

17Life總經理李易騰將公司以「中國模式」發展後,嘗到失敗苦果。不到一年內,他將公司從280人精簡到80人。

少了200人的過程中,李易騰說,終於懂了「創業是理解人性最好的方式」,但他從不曾把放棄作為選項,公司終於撐過「八級地震」考驗,達到7月獲利、完成B輪融資的短期目標。他說,從失敗中學習教訓,而且要讓公司繼續活下去,「才對得起離開的員工」。

但大陸實際上與台灣截然不同,大陸有足夠的市場,可以讓企業燒錢串接各種服務,台灣的新創事業則沒有這樣的本錢。

去年17Life達到營收和虧損的「雙高」,董事會要求17Life要積極獲利生存。李易騰不得不啟動有史以來最激烈的組織調整與服務轉型。

[Home]


2017/08/24 2.1.2. 寒武紀CEO陳天石:掌握AI晶片指令集是根本之策 [ 電子時報 徐靜初]

寒武紀創始人兼CEO陳天石近日表示,大陸想要崛起就要穩穩站住陸產的人工智慧(AI)晶片指令集。AI是大陸崛起的一個好機會。

近日AI晶片新創企業寒武紀才剛宣布完成A輪融資,融資總額1億美元,融資方的陣容包括領投方國投創業(國投集團子公司)、阿里巴巴、聯想、國科投資、中科圖靈,原pre-A輪投資方,元禾原點創投、湧鏵投資也繼續跟投。

寒武紀AI指令集已跨入手機

DIGITIMES4月獨家披露寒武紀研發了國際首個深度學習專用處理器晶片(NPU),其IP指令集擴大範圍授權集成到手機、安防、穿戴式設備等終端晶片中,2016年就約拿到人民幣1億元的訂單。同時,業內也傳出,華為海思的麒麟970晶片也將搭載寒武紀的AI晶片指令集,預計最快9月問世,頗受到市場矚目。

相關人士也指出,寒武紀目前鎖定與台積電最先進的製程合作,並對其量產成熟的14奈米製程很有興趣。預期最快一年後投片。

籌集到了資金,寒武紀將從「軟跨硬」,其AI晶片能否從指令集成功順利在台積電投片,以及其推出的板卡解決方案,是外界下一步期待看到的實體成績。預料這也是寒武紀從IP指令集授權,到推出商用晶片問世,目前緊鑼密鼓籌備的重點。

陳天石:大陸機會 掌握自身AI指令集

同時寒武紀也肩負著大陸AI晶片戰略這一重要「獨角獸」角色。目前GPU晶片在深度神經網路訓練領域獲得大範圍的應用,但受制於功耗、應用優化性等方面的限制,仍有眾多的巨頭和新創公司在該領域積極探索,英特爾(Intel)2016年發布Nervana AI處理器,可加速各類神經網路。Google 2016年也發布了自己的ASIC晶片TPU,用於加速深度神經網路,微軟(Microsoft)AMD、百度等也相繼加入戰局。

寒武紀也是中科院計算所所孵化出的一個新創公司,早在2016年就已經發布了「寒武紀1A」深度學習專用處理器。陳天石近日表示,公司目前為止已進行了兩輪融資,經過之前的天使輪投資努力將寒武紀1A處理器IP產業化,此次A輪融資,是為了布局研發更先進的產品。

陳天石指出,隨著資訊時代過渡到智慧時代,AI晶片將是支撐智慧計算不可或缺的載體,晶片需要有更多更強大的計算資源。GPU是目前主流的AI計算平台,但是其基本框架結構畢竟不是為了AI所設計的,效率受到很多限制;FPGA雖然反覆運算快,可在短期內滿足一定的計算需求,但從計算速度和能耗比來說,和專用的AI晶片還是有差距的。而理想中的AI晶片應當是一種新型的處理器,能具有廣闊的應用面(包括語音、語義、圖像、影片、自然語言多模態處理能力),同時具備遠超CPUGPU的效率。

要想達到這一目標,必須要有一套新的AI指令集,利用指令進行靈活處理,才有可能在AI晶片上把各種演算法應用都能支援得快又好。

陳天石認為,過去資訊產業,軟硬體生態都是建立在ARMx86指令集之上,大陸有最大的AI市場,完全有可能影響國際AI生態發展。這期間自主開發核心AI指令集是根本之策。未來把陸產AI指令集樹立為產業的標準,只要陸產AI指令集站穩,大陸AI晶片的機會就來到。

[Home]


2017/08/24 2.1.3. 阿里創業基金主攻港台 台灣再曝光2家團隊 [ 電子時報 翁佩嫆]

香港新創團隊多以金融科技、電子商務為主,技術含量較低,未來希望培育技術人才,並強化與大陸硬體創業之地深圳的人才交流。

阿里巴巴香港創業者基金執行董事周駱美琪認為,香港新創團隊多半延續既有優勢,以金融科技(FinTech)和電子商務(EC)為主,技術含量較低,未來希望培育技術人才,並強化與大陸硬體創業之地深圳的人才交流;而阿里巴巴台灣創業者基金也再新增2家台灣團隊,分別主攻跨境電商和電競產業。

阿里巴巴創業者基金選定香港和台灣兩大市場,台灣投入新台幣100億元,香港則投入10億港元,與台灣同樣屬於非營利方式,若投資團隊後獲得回饋,將再投放回基金內。在投資標的挑選標準上,也必須與香港息息相關,例如創辦人為香港人,或是業務在香港營運等。

阿里巴巴香港創業者基金執行董事周駱美琪表示,香港的新創團隊較缺乏A輪和B輪資金挹注,因此創業者基金目前也主投A輪和B輪。目前已經投資12家香港團隊,以金融科技和電商相關企業為主,各佔3家,而與交通類相關的新創企業亦有2家。

當大陸從2015年開始盛行無樁式共享單車時,香港於2017年也有類似的新創團隊gobee.bike。不過,與大陸兩大共享單車龍頭品牌摩拜單車和ofo不同的是,gobee.bike雖然於2017年初才上線,但早已瞄準歐美市場,預計2017年底前拓展至義大利米蘭等城市。

gobee.bike創辦人來自法國,一開始選定香港做為新創市場,即是認為香港市場不大,適合做為試驗場地,以利未來推廣至歐美特定城市。

周駱美琪也坦承,與台灣相比,香港新創團隊技術含量較低,多為金融衍生的想法。她認為,香港在發展新創時,由於香港長期為貿易中心和金融中心,可利用既有優勢基礎,發展金融科技、電商等產業,或是做為大陸發展一帶一路政策的中樞站。

不過,她也指出,香港金融相關政策仍屬於上世代的政策,監管單位仍需要與時俱進修改法規,才能協助香港發展金融科技。此外,香港過去優秀人才通常會選擇醫學、金融等領域,因此技術人才相對較少,香港除了透過教育培育技術人才,也可吸引合適的外來技術人才,以協助香港整體的科研發展。

舉例而言,鄰近香港的大陸硬體新創中心深圳,即聚集不少硬體技術人才,香港可加強與深圳的人才交流,彼此截長補短。

另一方面,繼上次阿里巴巴台灣創業者基金公開的9家投資團隊後,此次也再曝光2家台灣團隊,分別為跨境電子商務平台citiesocial,以及電競相關產業平台4Gamers,但兩家的詳細投資金額並未對外公開。

阿里嘗試打造新零售 繼生鮮電商又推無人商店

阿里巴巴嘗試打造新零售,陸續推出融合生鮮、電商和餐廳的盒馬鮮生,以及尚屬試驗性質的無人商店淘咖啡。

阿里巴巴認為,新零售是結合服務、商品與內容的新型態商業模式,將以「多對一」為主,背後亦仰賴數據生態系統的支撐。阿里巴巴也嘗試打造各種新型態的實體商店,包括已經在上海、北京等城市展店的「盒馬鮮生」,以及試驗性質的無人商店「淘咖啡」。

新零售結合服務、商品與內容

阿里巴巴集團行銷長董本洪表示,數據已經成為熱門名詞,但若要擁有數據的力量,仍須具備三大條件。首先,必須打造數據產出、沉澱的生態系統,並加以採集利用,數據才能愈用愈多。

其次,數據必須擁有應用場景,零售業即是目前最常做為數據變現的場景。再者,數據不能獨立於消費者之外,必須回歸消費者的價值和利益,以及最初經營商業時欲解決的痛點。

他指出,從集團創辦人馬雲提出「新零售」一詞以來,新零售已成為熱門名詞,但新零售的真正意涵,是試圖重構新生態。

在「移動互聯網」(台灣稱行動網路)問世前,網際網路世界主要是連結資訊、解決資訊不對稱議題,因此誕生諸如搜尋網站、綜合性電子商務平台等網路生態,並帶來約20年的網際網路繁盛期。不過,他認為這樣的網路生態仍舊是「一對多」的模式,企業平台仍是主角,只是透過萬物互連的模式連結各種商品。

而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以PC端為主的網路業務,屬於展示型媒體,已經和電視一樣被歸類為傳統媒體;相較之下,行動裝置則與個人綁定,產出的數據也與真實個人較接近,因此移動互聯網時代才能擁有大量數據,成為「多對一」模式。

他認為,這即是新零售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意涵,代表相關企業的所有人都必須服務一個消費者,並重構整體商業環境。從批發零售業、物流業、文化娛樂業到餐飲業,未來將是「商品+服務+內容」新模式盛行的時代。

阿里推盒馬鮮生 探索新零售模式

阿里巴巴集團內部也針對實體商店,開始嘗試新零售商業模式。

雖然阿里巴巴近期不斷對外公開表示,未來集團發展將主攻目前零售市場上85%的實體場域;但阿里巴巴也期望利用過去20年經營的虛擬平台數據,以及近年不斷收購或投資的線上平台,嘗試轉換成實體商店可進行行銷時的資產。

阿里巴巴旗下虛擬平台包括:淘寶網、支付寶、優酷、菜鳥網絡、飛豬等平台,可蒐集數據橫跨零售、金融、影音、物流、旅遊等領域。

董本洪認為,新零售的思維中,電子商務、實體門市與行銷是三位一體,無法分拆,未來各個實體商店都必須結合數據,以進行後續的營運和行銷;而在這樣模式下產出的實體商店,也極可能會有與目前截然不同的面貌。

阿里巴巴從2016年開始展店的盒馬鮮生,即是透過數據分析後,主攻大陸一線城市高階客群的需求。盒馬鮮生採用前店後倉模式,同時是實體生鮮超市,也可網路訂購,亦可現場選購食材後直接現場煮菜,成為融合生鮮、電商與餐廳的新形態實體零售商店。

除了已經在北京、上海等城市展店的盒馬鮮生,阿里巴巴也於2017年淘寶造物節展出試驗性的無人商店淘咖啡;雖然實際情況中,僅有支付環節可以完全被手機支付取代,因此被不少大陸媒體評論為僅是噱頭,但在展覽期間仍舊吸引許多淘寶網會員大排長龍。

台灣企業文化環境良好 產業新創仍待法規更開放

阿里巴巴舉辦台灣創業者基金論壇,與會的相關新創團隊認為,台灣具有文化、醫療和技術優勢,但相關法規仍需更開放;此外,新創團隊也必須打造一致性的企業文化,以及重視軟體生態系概念。

台灣具文化、醫療、技術優勢 然法規仍需開放

以區塊鏈(blockchain)進行數位資產認證的金融科技(FinTech)新創公司Bitmark,執行長Sean Moss-Pultzs指出,近年台灣與新創相關的生態資源愈來愈多,但仍希望台灣真正開放第三方支付,而非透過資本額限制,變相擋住新創公司。

他認為,網際網路最有趣的元素即為支付,若支付能夠開放,將會衍生許多金融科技相關新創應用。

利用人工智慧(AI)進行B2B精準數位行銷的沛星互動科技,其執行長游直翰表示,台灣軟硬體相關人才多,定性夠,深入研究的能力也強;此外,台灣是亞洲經濟體的中間點,文化中同時融合中華、日本、南韓以及東南亞特色,可做為亞洲市場的合適試驗場域,之後再拓展至日本或南韓等海外市場,成功機率會比較高。

游直翰也認同Sean Moss-Pultzs的建議,認為台灣環境目前對新創的限制來自與法規;不過他也認為,台灣相關法規正在朝開放發展中,台灣未來仍然可能做為有利於軟體新創的基地。

而以精準醫療提供病患風險分析的安智生醫,其執行長黃賢驎表示,雖然目前全球前十大醫療相關公司仍以美國和瑞士公司為主,反映生醫科技最大市場仍來歐美,但台灣若要投入智慧醫療,仍具有兩大優勢。

其一為,台灣臨床環境佳,醫療品質在全世界名列前茅,擁有健全的中央健保資料庫,總人口數約2,000萬人,比鄰近的香港或新加坡都多,更適合做為試驗場域;其二,台灣強項為電子業、精密機械業,目前醫療產業正在發展下一階段的高階醫療器材,台灣過去的硬體技術底子將具有優勢地位。

但他也觀察,台灣電子業長期主攻消費性電子產品,因此對於醫療領域較為陌生,然而,消費性電子產品生命週期短,若未跟上市場不斷演變的趨勢就容易被淘汰;相較之下,高階醫療器材生命產品週期長,建議台灣電子業相關產業可以投入。

他進一步指出,精準醫療的關鍵,是需要掌握研發到市場推廣這一段流程,而具備將技術轉換成市場產品的跨跨領域人才,將是未來精準醫療產業需求若渴的人才。以新加坡為例,新加坡過去5年大量投入相關新創研發,約產出400~500項專利,但實際上市場化者少,顯見研發與市場推廣仍有一段距離。

新創團隊須重視企業文化與生態系概念

此外,新創團隊也認為,企業文化的一致性,將是團隊未來擴增時需要謹記的領導議題;而軟體新創也必須重視生態系概念,才能長遠發展。

主攻視覺影音大數據(Big Data)分析的創意引晴,其執行長黃俊傑表示,新創團隊初期人數少,成員多數能對企業擁有一致的價值和發展方向,有助團隊發展;然而,隨著團隊規模擴增,企業管理和溝通成本也會提高。

他認為,員工擁有一致的企業文化,是企業能力由上而下推行戰略價值的重要因素。以阿里巴巴集團為例,從中高階主管到基層員工,對於阿里巴巴的戰略方向都清楚,有助於集團推廣新業務。

雖然阿里巴巴出身的員工,往往由於想法一致,有時候會被外界戲稱為「阿里教」;但此種由上而下一致的企業文化,卻是新創團隊領導者在面臨未來團隊規模成長時,必須謹記的領導議題。

而屬於B2B訂閱制的虛擬實境(VR)和擴增實境(AR)內容平台數位宅妝,其執行長李鐘彬認為,阿里巴巴於2016年推出的VR購物Buy+,強調商家賦能和內容升級,顯見軟體產業中生態系概念的重要性。

[Home]


2017/08/24 2.1.4. 大陸政府積極扶持AI產業 [ 電子時報 楊步偉]

挾著龐大的數據庫優勢,大陸成為全球AI領導者的願景有可能成真。例如商湯科技獲准取用廣州公安局的資料庫訓練自己的人臉辨識AI模型。

大陸政府在20177月許下成為人工智慧(AI)全球霸主的宏願,可能不是癡人說夢,因為該國政府機關擁有的龐大資料庫,將可協助AI公司更快建立有效率的AI學習模型。

據彭博(Bloomberg)報導,大陸政府正積極扶植AI發展。目前來自大陸投資人、大型網路業者和大陸政府的創投資金紛紛湧進了AI產業,因為各界堅信AI科技可以重塑經濟,並可以強化國家安全。

美國也在進行類似的努力,檯面上的美國科技大廠都在爭相投資AI,而在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和聊天機器人(chatbot)等領域,都需要倚賴大量的數據以完善演算法。

不過相較之下,大陸有3項優勢:首先,大陸擁有廣大的人才庫撰寫AI模型;再者,大陸上網人數高達7.51億人,可協助測試AI模型;第三,大陸的AI產業還有政府的堅定支持,該國政府樂於提供龐大的資料庫供AI業者取用。

投資機構Andreessen Horowitz合夥人Connie Chan表示,儘管大陸發表的AI研究報告數目從2016年起已經超英趕美,不過重要性仍不如後者。不過大陸已經漸漸迎頭趕上英美。例如,愈來愈多為美國公司撰寫AI演算法的一流工程師均來自大陸。

此外,大陸的大學和民營企業祭出重金招攬全球一流的AI研究者為其效命。對此羅徹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Rochester)資工系教授Jiebo Luo表示,美國科技公司的優秀工程師年新大約在50萬美元以上,而大陸企業提供的待遇是美國的2倍。

目前大陸政府已經將AI已經應用在出人意表的地方:上海法院正在測試AI系統以過濾和證明證據的可靠性,進而以減少冤案或誤判情事發生。

而大陸發展AI最大的優勢,就是政府擁有的龐大數據庫。由於數據是AI科技公司訓練和測試演算法自行學習(而不需要人類軟體工程師的介入)的關鍵,因此大陸政府提供的龐大數據庫,對大陸AI業者在發展演算法的過程中,將帶來莫大幫助。

例如,徐立成立的商湯科技,其核心業務是開發辨識人臉的AI軟體。在訓練演算法的過程中,大陸廣州公安局對商湯科技慨然開放自己的數據庫,協助商湯科技訓練其電腦視覺和深度學習軟體。

對此徐立表示,除了人口高達1,400萬人的廣州以外,大陸南方的大都市都已經成立了願意分享數據的AI機構。擁有龐大人口的大陸,很容易蒐集到龐大的資訊。因此徐立坦言,政府握有最豐沛的數據的資源。

羅徹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Rochester)資工系教授Jiebo Luo也指出,在大陸獲取數據比較容易。儘管目前政府和機關行號也意識到數據的價值,只要他們認為獲取數據的機構足堪信賴,就會願意分享自己儲存的數據。

某些業內人士對大陸政府相對不重視個人隱私的作風感到不滿,表示該國可以輕易將民眾的影片、醫療紀錄、銀行資訊等各式各樣的資料提供給有需要的AI公司。不過徐立表示,數據透明化是全球性的現象,並舉例英國的國民保健署(NHS)最近分享某些醫療影像資訊給Google旗下的DeepMind

諷刺的是,若對照DeepMindNHS的合作,以及商湯科技取用廣州公安局的數據,更是進一步顯示大陸當局不重視個資的現況。

DeepMindNHS合作後不久,英國的隱私權保護機構便在20177月譴責此舉違反英國的數據保護法,對此計畫埋下了不確定的因素。

反觀大陸在2017626日於福州舉行的「醫療和醫療大數據生態峰會」(Healthcare and Medical Big Data Ecology Summit)上,則是討論分享醫療數據的計畫。換言之,大陸地方政府打算開放醫療數據給某些企業打造AI醫療模型,以利及早發現心臟病等。

展望未來,在政府的推波助瀾之下,預料這波數據的洪流將持續上漲。大陸國務院在20177月發布的《國務院關於印發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的通知》中,列出了明確的時間表和計畫表。該國政府規劃當地AI市值將在2025年達人民幣4,000億元(590億美元)規模,並期待大陸可在2030年前成為全球AI領導國,屆時並推升AI核心和相關產業規模分別來到人民幣1兆元和人民幣10兆元。

目前騰訊和百度等科技巨頭已經表態配合政府政策,大舉發展AIPC大廠聯想執行長楊元慶也在20177月表示將在2017~2021年之間斥資10美元布局AI。而商湯科技在日前完成4.1億美元B輪融資,除了創下全球AI領域單輪融資最高紀錄之外,也顯示大陸AI領域的研發資金非常充足。

[Home]


2017/08/24 2.1.5. IoT 業者掃描:ABB布局工業4.0 先併B&R再與IBM合作 [ 電子時報 李佳翰]

ABB近來一系列購併及合作舉措,突顯出積極布局工業4.0的企圖心。

業務遍及全球的電力和自動化技術大廠艾波比(ABB),是一家瑞士-瑞典的跨國性企業,總部設於瑞士蘇黎世(Zurich),主要營運項目包括機器人、電力以及自動化技術等領域。2016年度財星全球500大企業(Fortune Global 500)榜單中,ABB名列第286位。

截至2016年底,ABB在超過100個國家設有營運處,總員工數逾13.2萬人,除了是全球最大集團之一,也是全球最大的工程企業之一。

ABB公司的歷史可回溯自19世紀。Ludvig Fredholm1883年在瑞典Vasteras創辦了ASEA,當時主要生產電燈及發電機。另一方面,Charles Eugene Lancelot BrownWalter Boveri則是於1891年在瑞士Baden成立了Brown, Boveri & Cie(BBC)公司,主要生產直流(DC)/交流(AC)馬達、發電機、蒸氣渦輪機以及變壓器等產品,並於1967年時購併了Maschinenfabrik Oerlikon

上述這兩家公司於19881月正式合併,組成ABB,當時由ASEA執行長Percy Barnevik擔任ABB的執行長職位,直到1996年。

在合併後的第一年,該公司便收購了15家公司,其中包括瑞典的環保監控公司Flakt AB、義大利的合作公司Sadelmi/Cogepi公司、丹麥的鐵路產品製造公司Scandia-Randers A/S公司等。

1989年,ABB又買下約40家公司,包括12月時完成收購美國西屋電氣(Westinghouse)公司,同時宣布達成收購康乃狄克州(Connecticut)負責熱工業業務Stamford公司的協議。

1990年起,ABB開始將業務範圍進一步拓展至東歐、中歐地區,並積極進軍亞洲地區。在美國與西歐地區的收購活動趨緩,轉而從事合併和重組的活動。隨後多年,ABB持續在中東歐投資,並擴大在歐洲、美洲和亞太地區開拓業務的策略,同時在研發領域增加投資。

1993年,ABB開發的GT24/GT26煤氣渦輪技術在全球開拓了高能低消耗的新型渦輪技術市場。1995年,ABB宣布與德國戴姆勒(Daimler AG)公司合作投資。

19981月,ABB在重慶建造了大陸的第一個生產基地。同年2月,ABB開設了世界上第一家高壓發電廠;同年6月收購了Alfa Laval自動化公司;10月時再收購Elsag Bailey公司全數股權,進一步促進自動化工業發展。20003月,ABB與投資方開闢B2B電子商務,以促進歐洲業務發展。同年10月,ABB與美國合作者聯合投資,進軍資訊技術產業。

ABB2004年將建築系統(Building Systems)事業單位售予瑞士私募基金公司Capvis,作為該公司專注於電力以及自動化技術事業的策略之一。200812月,ABB收購Ber-Mac Electrical and Instrumentation,以拓展在加拿大西部石油與天然氣產業的事業。

20101月起,ABB將旗下自動化產品及機器人部門總為兩個新業務單位:離散自動化與運動控制(Discrete Automation and Motion)以及低電壓產品(Low Voltage Products);製程自動化(Process Automation)部門則維持不變,除了納入原自動化產品(Automation Product)部門的儀表業務外。同年5月,ABBVista Equity Partners處以10億美元收購了軟體公司Ventyx

20115月,ABB宣布收購澳洲公司Mincom Limited,以擴展旗下企業軟體業務。同年也以42億美元現金買下Baldor Electric USA公司。

20121月,ABB集團以39億美元現金買下Thomas & Betts6月時完成收購工商用無線技術公司Tropos20137月,ABB10億美元買下Power-One,成為全球太陽能逆變器領先製造商之一。

2017年再次重組 積極布局四大產品部門

ABB是目前全球最大電力網路建置商,並在諸多領域發展業務,但其核心事業源自於電力及自動化技術。經過多年合併及購併活動帶來的組織擴張,ABB2014年起開始進入結構整合新階段。而ABB也是成功實施矩陣結構(matrix structure)組織的少數大型企業之一。

該公司四大產品部門之一為電氣產品事業部(Electrification Products),主要提供各電壓等級的配電變壓器、牽引變壓器、開關、斷路器、電容器及中壓電力產品。主要客戶為電力及其它基礎公用事業、各類工業及企業。

機器人及運動控制事業部(Robotics and Motion)主要生產包括電機、發電機、傳動、機械動力傳動、機器人、可程式設計控制器、風能轉換、太陽能逆變器、電壓調節器、整流器、不斷電供應系統、勵磁系統、牽引變流器和快速直流充電樁。該事業部主要客戶包括製造商、原始設備製造商,以及各產業客戶。

另一大事業部為工業自動化事業部(Industrial Automation),負責提供工業生產力之製程自動化所需用地各項產品、系統及服務。包括統包工程、控制系統、測量產品、產品生命週期服務、外包維護及特殊工業解決方案(如輪船電力系統、採礦提升機、渦輪增壓機及紙漿測試等)。該事業部主要服務包括油氣、化工、礦業、金屬製造、造船及海運、造紙及水泥等工業。

而電網事業部(Power Grids),顧名思義是為傳統或再生能源發電場及輸配電提供統包解決方案,用於提升發電效率,並建設可靠及彈性的智慧電網。主要服務包括發電、輸電和配電的公用事業、其它基礎設施、各類工業和企業客戶。

購併B&R在自動化工業領域站穩腳步

201744日宣布以20億美元正式收購貝加萊工業自動化公司(B&R),未來B&R將成為ABB旗下機器和工廠自動化部門。

儘管在製程控制、傳動控制和機器人等領域擁有優勢,但ABB在工廠自動化、尤其是OEM自動化領域則相對弱勢,而B&ROEM開放式解決方案和中高階市場地位則可有效彌補該缺口。

另外,B&RAutomation Studio是市場上領先的工業自動化軟體平台之一,預期將有助於ABB解決工業4.0所要求的共存、互聯、互通等相容性問題。

市場估計,透過此次收購並納入B&R6億美元年營收後,ABB工業自動化市場的業務量將達150億美元,全球僅次於西門子(Siemens);收購後的市場年均複合成長率將達4~5%,公司年均複合成長率將達11%左右。

隨即在425日,ABB在德國漢諾威工業博覽會(Hanover Fair)宣布與IBM簽署合作協議,將共同開發高階工業人工智慧(AI),將ABB的自動化解決方案和IBM Watson物聯網(IoT)平台相結合,為客戶提供因應工業領域各項重大挑戰的解決方案,如強化質量控制、減少故障停工時間、提升工業流程速度及產量等。

雙方合作後提出的解決方案應用之一,是將即時辨識分析嵌入工業產品檢測流程,進而實現質量控制自動化。ABB的系統負責捕捉即時產品影像,透過IBM的物聯網辨識運算技術進行分析,進而迅速辨別不合格產品。如此一來可在提高產量同時提升生產準確性和產品一致性,幫助廠商避免瑕疵品召回以及更嚴重的信譽損失。

另外在智慧電網領域,新解決方案可透過歷史和天氣數據,預測電力供應及需求的模式,協助客戶優化營運並維護智慧電網。

ABB執行長Ulrich Spiesshofer表示,與IBM的合作可望在未來提供更多機遇,尤其是在能源過渡方面。透過擴大在可再生能源領域的投資,並將其整合到智慧電網中,未來25年預計可帶來7兆美元的產值。

此外,ABB也早於201610月與微軟(Microsoft)簽署的合作協議,將透過微軟Azure智慧雲,在機器人、運輸、電動汽車和可再生能源領域推出數位解決方案以創造新價值。

綜上來看,ABB希望透過上述等合作及購併布局、深化工業4.0領域的意圖相當明顯。如Ulrich Spiesshofer指出,未來該公司將有能力為客戶提供測量、控制、驅動、機器人、數位化以及電氣化等全方位技術和軟體解決方案。

憑藉著ABB獨特的數位化產品、已安裝的7,000多萬台連接設備、7萬個數位控制系統與6,000個企業軟體解決方案,以及超過40年為客戶創造數位解決方案的基礎,ABB無疑是工業領域值得信賴的領導業者,未來也將讓全球客戶能緊緊抓住工業4.0的龐大機遇。

[Home]


2017/08/24 2.1.6. 硬蛋網與Mobileye聯手 進軍大陸智慧汽車產業 [ 電子時報 殷家瑋]

大陸物聯網(IoT)硬體創新供應鏈平台硬蛋網(Ingdan.com)近期宣布,成為以色列自動駕駛技術公司Mobileye在大陸地區的首家合作夥伴。外界預期,此次的合作關係將有利於大陸智慧汽車產業的推展,Mobileye也將與硬蛋網共同發展Powered by Mobileye計畫,預料可為進軍大陸市場帶來極大助力。

Smart Cities World報導,作為全球最大的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生產商,Mobileye一直致力於開發自駕車相關視覺技術;而硬蛋網則是大陸最大的電子製造業電商平台科通芯城集團旗下品牌,為全球的IoT創新者和企業家提供有關硬體創新、供應鏈數據和供應鏈需求的資訊連結服務。

在政策推動下,大陸智慧駕駛市場正不斷迎接新的增長動能。2017年初,大陸交通部公布了一項新規定,要求車身長度9米以上的車輛必須安裝車道偏離警示系統(LDS)和汽車防撞系統(FCW)作為標準配備。專家表示,國家級政策的要求和對於聯網車重要性的認可,將是未來促進智慧駕駛增長的關鍵要素。

大陸當局於20177月公布了用於量化分析客車安全的《大陸客車安全評價規程》,顯示出大陸政府已意識到網際網路安全工程和新興業務如車聯網等,已成為未來的重點工作領域,用以進一步推動智慧汽車產業。

科通芯城集團執行長康敬偉表示,國家政策已引發了汽車製造業對於核心智慧駕駛技術的巨大需求,例如先進自駕輔助系統等等。因此,這將有望為大陸的汽車產業創造出可觀的發展潛力。

IHS Markit預測,到了2035年,全球自駕車的銷售總量將可望達到約2,100萬台。其中,大陸市場的銷量將佔約570萬台。

科通芯城集團早在2015年時,便與Mobileye建立了長期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隨著硬蛋網的成長,該公司也成功的推動了Mobileye在「香港智慧城市發展藍圖」(Hong Kong Smart City Development Blueprint)中包括先進駕駛輔助系統和車聯網等等的相關解決方案。

隨著與英特爾(Intel)旗下自動駕駛事業部(ADG)整合的完成,科通芯城集團相信Mobileye在市場上的領先地位,將有望能獲得更進一步的鞏固。

Bouncie車載智慧裝置 可掌握家庭成員彼此行蹤

車載資通訊系統Bouncie可讓駕駛取得自己汽車的寶貴資訊,以強化安全駕駛。這項智慧裝置的硬體要價67美元,個人駕駛服務的月費為8美元,而家庭服務則是20美元(不需綁約)。有興趣的消費者可從官網購得這款智慧裝置,並可由蘋果(Apple)App Store或是Google Play商店下載手機App

AUTO Connected Car News網站報導,Bouncie推出的最新車載連網裝置可讓駕駛和父母檢視行車記錄、駕駛習慣、停車地點和維修提醒等。Bouncie的智慧裝置須插在車上的車載診斷系統(OBD)插槽才能使用,手機App會以簡明的方式,供使用者瀏覽其搜集到的資訊。

駕駛可透過Bouncie得到的資料如下:首先是駕駛資訊。Bouncie可透過緊急煞車、突然加速、平均速度和行車路線等指標,即時提供駕駛習慣。父母可透過這些資訊教導青少年安全開車,以成為更可靠的駕駛。其次是燃油狀況,Bouncie可偵測汽車的油箱或是電池狀況,並在必要時提醒駕駛加油或是充電。

再者是汽車的健康和診斷相關資訊,Bouncie會隨時監控車況,假設某零件發生問題,Bouncie會發送警告到駕駛的手機,讓駕駛防患於未然,避免可能釀成嚴重的交通事故。最後是車載資訊,Bouncie協助家庭車輛管理所有重要的資訊,包括車險更新,以及車輛、駕照的註冊等等。

BouncieApp還會協助每戶管理家中的所有車輛,並讓家中的駕駛獲取重要的安全資訊,例如道路協助和維修提醒等。而家庭成員的手機與車輛連網時,還可掌握彼此的行蹤。


在政策推動下,大陸智慧駕駛市場正不斷迎接新的增長動能。

Bouncie
的智慧裝置須插在車上OBD插槽才能使用。

[Home]


2017/08/24 2.1.7. 金融業者吹科技風 AI成最大贏家 [ 電子時報 劉欣欣]

2017年整個資本市場在人工智慧上的整體支出將達到16.8億美元。

金融業競逐新技術以提升投資表現和削減成本的熱潮未來幾年仍將持續,已有多家知名金融巨頭紛紛關注人工智慧(AI)削減成本的效果,這項技術將會是這波熱潮中的最大受惠者。

據英國金融新聞(Financial News)報導,顧問公司Opimas日前發布一份標題為「資本市場中之金融科技支出與創新」的報告,稱隨著銀行、證券商、基金經理人等公司競相砸錢投資新科技和資料來源,人工智慧將會是最大贏家。

包括高盛(Goldman Sachs)、貝萊德(BlackRock)及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在內等數家金融界知名龍頭早已展開行動,尋找以更低廉、更快速的方式改變迄今仍依賴人工的業務,與Marenzi的說法不謀而合。

報告發現,人工智慧最大的潛力在於改變銀行銷售與交易部門,以及基金經理人進行投資決策的方式。該報告指出,資本市場產業充斥大量數據,這些數據在整個價值鏈中的管控、分析及使用透過人工處理的比例將越來越少。

2017年表明有意進入此一領域的金融公司包括管理資金規模達1,666億英鎊的基金管理人Baillie Gifford、德意志銀行及法國巴黎銀行(BNP Paribas)

Baillie Gifford正在研究如何利用人工智慧改善基金投資表現;德意志銀行為探索人工智慧的潛力在紐約成立新的新創研究室;法國巴黎銀行則是入股一家使用人工智慧協助基金經理人遵守新金融規範的新創公司。

Opimas指出,2017年整個資本市場在人工智慧上的整體支出將達到16.8億美元,2018年將再增14%,預估至2021年將逼近30億美元。早前Opimas曾預測,若轉用人工智慧,全球資本市場至2025年將可削減23萬人力。

2017年資本市場在IT方面的整體支出估計將高達1,270億美元,相較之下,上述數據並不算多,不過Marenzi認為,重點不只在於投入大量金錢,而是高明的投資方式。

此研究結果和研究公司Greenwich Associates2017年稍早前提出的論點一致,也就是縮減成本和提升收益的壓力,促使投資銀行轉向將機器學習應用於交易部門。已有投資銀行準備開始讓旗下跨國股票部門使用人工智慧執行交易業務,其中也包括摩根大通(JPMorgan)在內。

儘管如此,也有人擔心應用人工智慧操之過急。英國創投公司Illuminate Financial Management管理合夥人Mark Beeston5月受訪時表示,繼區塊鏈的超級旋風後,現在又吹起人工智慧熱潮,但為了追求新科技而採用人工智慧並非正解。

[Home]


2017/08/24 2.1.8. 六都+澎湖 赴美推廣智慧城市 [ 工商時報 陳鷖人]

亞洲‧矽谷計畫中,智慧城市是重點發展項目,為加強與國際間智慧城市推廣交流,國發會副主委龔明鑫昨表示,將由六都加上澎湖縣組成國家隊,於26日赴美參加美國商務部舉行的全球智慧城市展(GCTC),展出國內智慧城市成果。

亞洲‧矽谷計畫執行中心執行長龔明鑫指出,「以物聯網建設智慧城市,帶動資通訊產業升級輸出」已成為國家級政策,此次將以國家館的形式展出台灣智慧城市推動成果。

龔明鑫表示,將藉由參展機會邀請全球城市代表與廠商參與明年3月在台北舉辦的智慧城市展,促成產業與城市的國際交流。

亞洲‧矽谷計劃執行中心行政長黃瓊雅表示,此次參與交流的包括,新北市的「科技防衛城」、台北市的公民參與模式、台中市的應變與交控中心、台南智慧停車系統、高雄的資料開放平台與計程車車隊派遣分析解決方案,及澎湖縣的低碳智慧港灣示範區等。

龔明鑫並指出,亞洲‧矽谷相關計畫已陸續展開,從遴選潛力成員到6月向廠商徵案建置智慧城市,再到現在組成智慧城市國家隊,另外加上9月將成立的台杉國家投資公司,目的都在整合與創造物聯網與智慧城市產業所需的創新創業環境。

黃瓊雅表示,去年台北市與台中市參與全球智慧城市展後,展出的空氣盒子(airbox)物聯網解決方案在會場上引起矚目,並已成功輸出韓國與東南亞,此次配合亞洲‧矽谷計劃擴大邀請7個縣市共同參與,希望能繼續輸出台灣智慧城市推動成果。

[Home]


2017/08/24 2.1.9. 蘋果研發自駕巴士 接駁員工上班 往返新舊總部 [ 工商時報 陳穎芃]

紐約時報引述消息報導,蘋果自駕車計畫的最新進展是研發無人接駁巴士,未來將負責接送員工往返新舊總部。儘管這項計畫尚未進入生產流程,但內情人士透露蘋果已和傳統汽車大廠展開合作,預計將打造全自動駕駛的迷你巴士,因應蘋果新總部啟用後的員工接駁需求。

蘋果太空船新總部於今年4月落成後,部分員工陸續從庫帕提諾市(Cupertino)的舊總部及鄰近的桑尼維爾市(Sunnyvale)辦公室移往新總部。

消息稱蘋果將這項無人巴士接駁服務命名為「PAIL」,意即連接帕羅奧圖市(Palo Alto)及舊總部地址Infinite Loop的接駁服務。

分析師認為,蘋果無人車計畫從範圍較小的員工接駁服務著手是不錯的想法,因為這樣較容易取得主管機關許可,也能在短時間內上路。

但是目前在矽谷包括谷歌母公司Alphabet及叫車服務業者優步(Uber)都已計畫推出類似服務,未來蘋果在無人車市場該如何與對手區別將是一大挑戰。

矽谷創投公司Andreessen Horowitz合夥人伊凡斯(Benedict Evans)向金融時報表示:「蘋果未來或許能做出比特斯拉更好的電動車,但新產品是否具備蘋果品牌獨特性仍是個問題。」

代號「Project Titan」的蘋果自駕車計畫自2014年起跑後,全力投入無人車設計與製造的研發活動。這段期間蘋果從傳統汽車大廠及特斯拉、谷歌挖角人才,還一度考慮收購英國超跑製造商McLaren,無奈最後不了了之。

去年蘋果自駕車團隊找來老將曼斯菲爾德(Bob Mansfield)接手後,蘋果疑似放棄漬駕車製造,轉向自駕車軟體系統研發。

今年4月蘋果取得加州政府許可後,近日已讓3台內建蘋果自駕車系統的Lexus休旅車上路進行實測。

[Home]


2017/08/24 2.1.10. 首次突破170美元關卡 阿里巴巴股價新高 收174.46美元 [ 工商時報 李書良]

美東時間22日美股收盤,中國大陸電商龍頭阿里巴巴股價首次突破170美元關卡,收在174.46美元,與另一中概股微博均連續5天創下收盤紀錄新高。

當日,阿里和微博的表現帶動其他中資網科股,阿里巴巴收漲3.08%,報174.46美元,今年以來其漲幅為98.72%;微博收漲3.68%,報94.41美元,今年漲幅達132.54%;京東收漲2.16%,新浪收漲1.65%,百度收漲1.63%。昨(23)晚美股開盤後,阿里巴巴股價續漲,晚間10點已來到176.08美元。

據了解,阿里巴巴如今已是全球商業領域的當紅炸子雞,成為各國、各地區,乃至中國大陸境內各級政府想合作的對象。

華爾街見聞報導,昨日下午,香港特區政府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一行到杭州阿里巴巴總部參訪,並與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會談。林鄭月娥特意表明香港政府在追上創新科技方面的願望,並希望得到阿里巴巴的支持。

據財富中文網報導,上周阿里巴巴公布了今年第2季財報,當季營收年增56%至74億美元,市場稍早預期為71.9億美元;雲端業務營收年增96%。經調整EPS1.17美元,預期為0.94美元。

分析師坦言,今年阿里巴巴股價強漲,主要推手是來自其電商業務收入穩步增長,雲端計算和娛樂子公司增長迅猛。

譬如,阿里巴巴核心電商業務對阿里總收入的貢獻為86%,高於1年前的73%。阿里的雲端業務收入上升96%,達到24億美元,付費用戶數量首次突破100萬大關,而上年同期這個數字為57.7萬;阿里的娛樂業務年增30%。

[Home]


2017/08/24 2.1.11. 2025AI恐取代1億白領 [ 工商時報 劉懿慧]

人工智慧(AI)發展迅速,對白領族影響甚大,據預測資料顯示,今後約1020年,有47%的就業很可能自動化、機械化,且在2025年前,全球將有逾1億個知識型勞動者或三分之一的工作,會被智慧機械取代。

鑑於數位變革的趨勢,昨天台灣金融研訓院主辦「數位管理創新-人工智慧與機器人流程自動化論壇」,邀請KPMG安侯企業管理公司執行副總李育英、KPMG日本所執行副總經理田中俊一等人,共同分享現今全球機器人流程自動化(Robotic Process AutomaticRPA)應用的領域,為金融業數位發展策略指引前瞻方向。

李育英指出,RPA共有三個層級,由低至高分別為例行性事務、資料判讀以及學習能力。

而導入RPA的關鍵,田中俊一認為,企業應了解RPA有別於系統,其是數位勞動力,因此並非IT部門主導,而是由業務部門主導與IT部門共同合作;此外須儘早且小規模導入,展現實際具體成效。此外,田中俊一表示,在導入的同時,應要建構使用架構、公司治理及透明化。

[Home]


2017/08/24 2.1.12. 伺服器DRAM賣翻 南亞科宜鼎按讚 [ 工商時報 涂志豪]

人工智慧及雲端運算帶動資料中心建置浪潮,英特爾新一代Purley伺服器平台7月以來出貨逐月放量,超微EYPC伺服器處理器開案量也同步大增,第3季以來伺服器DRAM模組賣翻天,市場嚴重供不應求,合約價亦順利調漲,在20奈米製程主攻伺服器DRAM的南亞科(2408)、專攻伺服器DRAM模組市場的宜鼎(5289)將直接受惠。

由於今年以來DRAM供應吃緊態勢持續,伺服器DRAM合約價今年上半年已大漲逾4成幅度,第3季因為進入伺服器出貨旺季,伺服器DRAM價格又再漲近1成,32GB模組價格已調漲至260美元以上,而且第4季價格還會再漲。在此情況下,業界預估伺服器DRAM合約價今年全年價格漲幅將上看5成。

今年下半年正好是英特爾及超微推出伺服器新平台的時間點。英特爾Purley平台已經開始出貨,因為新平台支援人工智慧及機器學習運算,而且加強雲端運算及網路傳輸效能,業界認為將帶動3年一次的強勁伺服器換機需求。超微EPYC伺服器處理器也開始放量出貨,受惠國際大廠青睞,開案量持續增加當中。

集邦科技記憶體儲存研究DRAMeXchange分析師劉家豪指出,由於伺服器DRAM平均搭載容量的提升,整體高容量伺服器模組如32GB RDIMM64GB LRDIMM的使用需求在上半年陸續浮現,使得伺服器DRAM的獲利水準均大幅拉升。下半年隨著英特爾Purley平台產品線的導入,DDR4 2666MHz的模組將會更有效的滲透市場,預期今年整體伺服器DRAM市場在供需上會持續維持吃緊態勢。

模組業者指出,三大DRAM廠下半年有提高伺服器DRAM產能,以因應英特爾及超微新平台推出後帶動的強勁需求,尤其是伺服器DRAM主流容量提升到32GB64GB,加上價格連續3季調漲,已經成為獲利最好的產品線。

南亞科7月合併營收42.97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增32.1%,累計前7個月合併營收291.53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增29.1%。南亞科在伺服器DRAM市場著墨多年,20奈米投片中亦有可用在伺服器的DDR4,預計第420奈米投片量可達3萬片,DDR4/LPDDR4產品將進入量產,而且在第4季達到成本交叉,將大幅提振獲利能力。

宜鼎主攻伺服器記憶體模組市場,主要伺服器大廠都是宜鼎客戶,今年以來DDR4 2666MHz模組出貨量持續放大,加上搭載宜鼎的ServerDOM等開機碟,可望與英特爾及超微新平台共同搭載出貨。宜鼎7月合併營收5.56億元創歷史新高,較去年同期大增43.3%,累計今年前7個月合併營收35.94億元,年增率高達42.2%優於市場預期。

[Home]


  2.2Smart Mobile

   2.2.1Wearable

2017/08/24 2.2.1.1. 頭戴式裝置刺激腦部 號稱可助減肥 [ 電子時報 張殷綺、邱龍傑]

Neurovalens開發出一款Modius Headset頭戴式裝置,號稱可以解決肥胖問題,目前已經在群眾募資平台Indiegogo上推出販售。據Digital Health Age報導,這款頭戴式裝置透過神經科學驗證,號稱可以協助使用者燃燒身體脂肪。

Neurovalens是由英國醫師暨神經科學家Paul McGeoch與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Jason McKeown創辦,該公司表示,人的大腦與體重的增減有關,可以透過刺激大腦來燃燒更多脂肪。

Modius裝置使用電來刺激前庭耳蝸神經,該神經主要控制耳朵與大腦之間的聲音與平衡感等資訊。經過刺激之後,大腦會認為現在身體正在活動,因此會啟動下視丘來降低儲存的熱量。

開發者指出,Modius可以讓使用者燃燒更多脂肪、降低食慾、並改善新陳代謝。Neurovalens參考了許多關於前庭耳蝸神經刺激的動物效果研究,相關研究指出,經過8週之後,動物的身體脂肪明顯減少,而且新陳代謝也出現改善。

Neurovalens共同創辦人Paul McGeoch表示,體重的增減是由大腦所控制,大腦會控制食慾和代謝率,同時也決定了要儲存多少熱量。ModiusNeurovalens第一款上市的產品,透過先進的科技與神經研究,希望藉由啟動下視丘來解決肥胖問題。

在設計上,Modius的設定是要讓使用者每天使用最多45分鐘,同時搭配健康的飲食與規律運動。共同創辦人Jason McKeown指出,研究結果相當正面,現在已經準備好推出產品。

McKeown表示,每天只要使用該產品45分鐘,體脂肪就會降低;搭配健康飲食與運動,體脂肪率將會出現明顯變化。在Indiegogo上購買的消費者如果沒有看到成果,Modius將保證退費。

NeurovalensIndiegogo上推出Modius,目前已經跨過募資7.5萬美元的初步門檻。參與Indiegogo活動的支持者,可用250美元價格購買Modius;未來Modius的商業販售價格為499美元。

高盛:亞馬遜尋找夥伴進攻醫療照護產業

投資銀行高盛(Goldman Sachs)在報告中透露,亞馬遜(Amazon)正建立秘密團隊,在醫藥領域尋找IT機會,加速布局健康照護市場。

HealthcareITNews報導指出,亞馬遜第一步將是尋找製藥業合作夥伴,高盛報告指出,亞馬遜可能會先找藥品給付管理公司合作切入醫療保健領域,此舉可為亞馬遜近用患者數據,為跨界銷售開闢新的機會。藥品給付管理公司是健康保險公司與衛生系統之間的中介機構。

最近亞馬遜和蘋果(Apple)都對健康照護產業展現高度興趣,包括電子病歷和遠距醫療開發。高盛認為亞馬遜可望為消費者提高價格透明度,並減少自付藥物成本,也會加快藥物交付過程,並促進送貨到家服務。亞馬遜還可能建立自己的線上藥店,整合藥品給付管理公司和線上藥店,或處理藥物分銷給藥店。

亞馬遜進入健康照護領域的途徑還有很多,高盛稱亞馬遜可以將智慧音響Echo,以及虛擬助理Alexa應用在臨床領域,並建立或購併遠端醫療和遠端患者監測技術。CNBC指出,未來可能可以直接在亞馬遜應用程式上看虛擬醫生,拿到藥物處方簽,按下購買按鈕就可等待藥物送貨到府,看病完全不需出門。

Seeking Alpha數據指出標準普爾500指數(S&P 500 Index)當中5分之1的企業在過去90天的季度報告中提到亞馬遜,顯示亞馬遜的巨大競爭力。高盛也盛讚亞馬遜的成長潛力,2016年亞馬遜營收達到1,300億美元,年增27%


Modius
透過刺激腦部神經,希望藉由啟動下視丘來解決肥胖問題。

[Home]


   2.2.2Smartphone

2017/08/24 2.2.2.1. 三星秀Note 8 抓住忠誠客戶 [ 經濟日報 何佩儒]

三星電子23日在紐約發表Galaxy Note 8,經歷去年Note 7回收停售風波,三星戰戰兢兢,早早啟動準備作業。由於許多忠誠用戶在沒有Note 7下寧可等待,累積兩年的市場量能,可望在Note 8上市後,帶來新一波大換機潮。三星23日在紐約公園大道軍械庫(Park Avenue Armory)舉行Note 8的發表會,這個軍械庫當年是紐約第七民兵軍團的總部和行政中心,選在此地發表,似乎也象徵此次三星彈藥充足,準備好了。

三星表示,Note系列自2011年推出以來,吸引許多忠誠用戶,以台灣來說,Note系列銷售額約占台灣三星整體手機銷售額的三成。同時台灣歷代Galaxy Note系列銷量,都排進三星在全球銷售亮的前五名,在台已累計近250萬用戶。

Note系列在台灣銷售成績亮眼,不僅讓三星行動通訊事業部總裁高東真日前親自來台,此次Note 8上市,台灣也列在首波銷售市場之列,將與南韓、美國同步在9月中上市。

以消費者手機使用習慣來看,尤其是綁約的用戶,大約一年半到兩年會進行換機。去年Note 7推出時,原有Note 4的用戶準備換機,不料Note 7回收停售,除了兩成到三成的用戶轉往S7系列,大多數用戶都在等新一代Note推出。

換言之,除了Note 4的用戶,包括Note 5的用戶將同步加入此次換機潮。

法人原預測Note 7的銷量可達1,900萬支,兩代機種累積的量能,讓此次Note 8的換機潮商機可期。台灣的三星供應鏈包括大立光、晶技、雙鴻、超眾、鈺創、譜瑞-KY等將優先受惠。

全螢幕雙鏡頭 成高階機必備

去年手機業者還苦思產品如何差異化,今年在各家旗艦機推出後,可以看出全螢幕、雙鏡頭儼然成為高階旗艦的標準配備。包括夏普、三星,甚至即將推出的新iPhone,都是全螢幕產品;華為、OPPO、夏普、三星、蘋果也都推出雙鏡頭手機。

隨窄邊框技術提升,手機業者致力在既有的機身中,放進更大的螢幕,造就全螢幕的風潮,也等同確認大尺寸螢幕的趨勢。

夏普日前發表AQUOS S2手機時已預測在5G來臨前,全螢幕手機將是重要的流行趨勢。而全螢幕手機不是只把5.5吋螢幕,放在4.9吋手機的機身,其挑戰包括面板的切割、相機感應器內嵌、天線等,都要有新設計。

另外,照相功能也是各業者的重要戰場,雙鏡頭能產生景深,或是可後製成主體清晰或主體模糊的各種效果,是帶動此波雙鏡頭風潮的重要動能。

[Home]


2017/08/24 2.2.2.2. 神盾競逐三星新訂單 [ 經濟日報 謝佳雯]

全螢幕手機帶動玻璃下(underglass)和顯示屏下(underdisplay)指紋辨識需求,指紋辨識晶片廠神盾(6462)第二代產品將於今年底量產,再與新思對決明年度三星S系列訂單。

雖然神盾能否搶下三星S系列機種的訂單仍是未知數,但在相關話題帶動下,神盾昨(23)日股價攻上漲停價295.5元,刷新2015年底掛牌以來新高價。

神盾早已打進三星供應鏈,並已推出第一代玻璃下指紋辨識產品,但只能做在玻璃下方、非顯示屏上,目前正努力進行第二代在玻璃下方和顯示屏上的指紋辨識產品,預定今年底完成。

由於三星旗艦機種S系列改用全螢幕設計的方向明確,法人認為,若神盾這次克服技術難題,順利推出第二代產品,最快將在今年第4季,與頭號競爭對手新思對決三星明年旗艦機種S9的指紋辨識供應商資格。

法人認為,神盾手中已經握有三星的AJC等三大系列訂單,從時程來看,神盾這次能否一舉搶下三星S系列訂單目前仍是未知數。

為滿足智慧型手機走向全螢幕的需求,三星去年就曾傳出將在今年主打的Galaxy S8S8 Plus上搭載新思的玻璃下指紋辨識方案,但因技術難度仍高,最終並未使用。

不過,蘋果即將推出的十周年新機iPhone 8將改用18:9全螢幕顯示屏,但在技術難題下,市場仍在臆測究竟是否會完全去除指紋辨識功能,全面改用臉部辨識,或是將指紋辨識做在其他地方。

指紋辨識晶片廠認為,指紋辨識的方便性仍比臉部辨識高,只要能夠順利完成玻璃下或顯示屏下方案,並達成變真率和辨誤率要求,應該會是手機廠全螢幕方案的標配,而臉部辨識則為輔助功能。

玻璃下指紋辨識方案最難之處,是要穿透厚厚的玻璃傳送正確的指紋資訊,因此晶片廠的技術已由過去的電容式轉進光學式;顯示屏下則因為要在完成指紋辨識後,恢復為應有的顯示屏功能,難度更高。

[Home]


2017/08/24 2.2.2.3. 臉部辨識技術競賽 全球科技大廠趨之若鶩  高通、蘋果、微軟等紛啟動卡位戰 [ 電子時報 楊步偉]

全球科技業者不僅陸續推出指紋辨識解鎖手機的技術,包括高通(Qualcomm)、蘋果(Apple)及微軟(Microsoft)等亦加速臉部辨識技術發展,未來消費者可望不用再記憶一長串的密碼,只要透過臉部掃描便可更安全地登入相關裝置。

儘管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先前推出的影像處理器具備臉部辨識功能,但若將某人的照片對準手機鏡頭,便可以騙過三星的影像辨識技術。高通最近則推出Spectra影像辨識系統,可擷取臉部等物體的深度資訊,高通打算結合SpectraSnapdragon行動處理器,並計劃讓未來的Android手機搭載Spectra處理器。

高通透過深度知覺(depth perception)強化臉部辨識技術功能,即便是3D列印的面具,亦無法騙過高通的Spectra技術,然雙胞胎可能騙得過其人臉辨識技術,且除了智慧型手機外,高通亦將其Spectra產品線搭載於連網相機等行動裝置。

高通表示,手機辨認臉部類似於辨識指紋,當手機捕捉到使用者臉部影像,便可蒐集相關特徵,並儲存在手機中,當使用者有意解鎖手機時,手機就可以比對儲存的影像資訊是否與解鎖者的影像一致。

至於蘋果即將上市的新款iPhone,亦傳出可能配備臉部辨識技術,儘管蘋果尚未宣布將使用臉部辨識技術,亦未表示其10週年紀念款iPhone將採用該技術,不過,蘋果早已進入紅外線深度繪圖(infrared depth-mapping)和臉部辨識技術領域,並獲得不少專利。

另外,蘋果在2013年購併開發出早期Kincect感應器的以色列體感新創公司PrimeSense,顯示蘋果早已在布局臉部辨識技術領域。

除了高通和蘋果之外,微軟的Windows Hello臉部辨識技術也可以解鎖筆記型電腦,至於某些行動裝置則內建英特爾(Intel)RealSense 3-D鏡頭模組。

目前人臉辨識技術逐漸應用於全球攝影機產品,而數百萬消費者的臉部照片也儲存在持續擴大的資料庫中,以供交叉比對,尤其是大陸相關業者在臉部辨識技術發展迅速,應用範圍包山包海,包括安控和支付等用途。

臉部辨識技術可強化使用者登入行動裝置的安全性,進行多重要素驗證(Multi-Factor AuthenticationMFA),將大幅提升使用者儲存在網路的資訊安全性,像是銀行帳號等,儘管新技術可能會帶來不便,但好處是使用者對鏡頭微笑遠比一再輸入同樣的密碼來得安全。

以蘋果的指紋辨識認證為例,經過指紋認證後才能付款,可以增加Apple Pay的安全性,預料未來使用者可能要透過臉部辨識,以進一步強化付款的安全性。

展望未來行動裝置配備的臉部辨識技術可能還會具備智慧功能,例如若行動裝置鏡頭辨識出成人使用者,可能會推薦《權力遊戲》(Game of Thrones)節目,若解鎖的是使用者的子女,該行動裝置可能會推薦《芝麻街》(Sesame Street)節目。


全球科技大廠紛積極開發臉部辨識技術。

[Home]


2017/08/24 2.2.2.4. 全球指紋辨識晶片市場大戰 兩岸晶片商更上一層樓 [ 電子時報 趙凱期]

雖然全球指紋辨識晶片市場過去多由外商所把持,不過,在兩岸IC設計公司爭相推出自家晶片解決方案,並利用更好的晶片性價比,及更到位的服務內容,自2017年以來,包括匯頂、神盾都陸續傳出接獲大陸及韓系一線品牌手機業者訂單,帶動公司業績爆衝;至於思立微、義隆電、盛群也陸續布局NB、智慧家庭、金融卡等全新應用商機,旗下指紋辨識晶片出貨量亦是節節高升,面對全球指紋辨識應用市場仍持續擴大,加上兩岸IC設計公司從晶片硬體,演算法軟體,機構韌體開發等全方位服務內容,已完全不輸外商,在晶片性價比競爭力短期仍是開拓終端指紋辨識晶片市佔率的最佳武器下,預期兩岸IC設計公司開始接收外商指紋辨識晶片市佔率的速度將持續加快,換回來的業績成長力道也將明顯高於市場預期。

匯頂在2017年第1季拿下大陸內需指紋辨識晶片市場市場的王者寶座後,第2季仍然延續高檔成績表現,在公司新款指紋辨識晶片解決方案成功仰攻中、高階智慧型手機新品有成,配合NB、平板等其他行動裝置新品訂單也陸續到手,匯頂2017年業績持續高成長的腳步早已確立,在2017年已明顯雄霸大陸指紋辨識晶片市場後,公司更立下站上全球龍頭寶座的高成長企圖心,並不斷將指紋辨識晶片產品線觸角伸向智慧家居、車用、工業用、金融科技等全新應用市場,此擴大對於未來生物辨識晶片商機的投資力道,希望延續公司這幾年營收及獲利快速增長的好成績表現。除對岸的匯頂2017年業績持續大躍進外,台系IC設計公司當中的神盾,也明顯掌握到「韓流」題材,在新款指紋辨識晶片解決方案有機會投入旗艦級機種下,神盾2017年下半及2018年業績成長腳步可望再加大不少。

台系IC設計公司指出,以目前全球指紋辨識晶片市場需求成長依然飛快,加上應用面持續拓展的角度來看,可以提供完整解決方案的國內、外晶片供應商,都會有一定的市場大餅可吞,尤其在客戶端也越來越看重指紋辨識晶片的成本降低方案後,兩岸指紋辨識晶片供應商的市場競爭力明顯大增,2017年以來,更是可以明顯看到外商FPC、新思(Synaptics)的轉攻為守態度,尤其在一些全球一線品牌手機大廠的新品訂單上,兩岸IC設計公司先求有,再求賺的積極態度,讓外商晶片公司已開始不得不退讓一些市佔率,這也讓2017年全球指紋辨識晶片市場版圖出現大洗牌的現況,兩岸IC設計公司可望更上一層樓,而過去市佔率動輒70%以上的高高在上外商晶片供應商,則將開始往下接地氣,甚至2017年一季不如一季的情況明顯。

在兩岸指紋辨識晶片供應商擺明咬到就不會放的情形下,外商在全球指紋辨識晶片市場的影響力,肯定會每況愈下,尤其在晶片價格最激烈的行動裝置指紋辨識晶片市場,匯頂、神盾的橫空出世,勢必會不斷逼迫外商改走利基產品、利基市場的道路。面對指紋辨識應用在全球行動裝置產品市場所佔的比重仍將持續走高,兩岸IC設計公司陸續搶到進場門票,甚至有人已開始身為賽場上的種子球員後,兩岸指紋辨識晶片供應商聯手拿下全球指紋辨識晶片市場半邊天的願景,已是指日可待。

一代拳王上半場 兩岸指紋辨識晶片商同台較勁

全球指紋辨識晶片市場產值仍持續增加,然兩岸IC設計公司營運表現的好成績會是黃金交叉還是死亡交叉,仍待觀察。

兩岸IC設計公司2017年在全球指紋辨識晶片市場的勝出,除再次複製一代拳王的上半場傳奇故事外,逼退外商豪取市佔率的劇情如出一轍,在全球指紋辨識晶片市場產值仍持續向上增加,配合市佔率的勝利可以利用規模經濟的優勢,來換取毛利率下滑的隱憂下,兩岸指紋辨識晶片供應商2017年營收及獲利成長的名利雙收走勢,已翔實反應在各家公司市值大增的故事中,不過,這種用短期市佔率增長來換長期毛利率下跌空間的歷史故事,都一再告訴全球IC設計產業界雖無近憂,必有遠慮的慣性法則,加上外商被迫淡出市場後,接下來的內戰片段,這一次,已不是台灣IC設計公司內鬥,而是與大陸本地IC設計公司跨海交鋒後,兩岸IC設計公司2017年營運表現的好成績,究竟是市佔率往上交匯毛利率的黃金交叉,還是毛利率往下死亡交叉市佔率,或許仍待進一步觀察。

在台灣IC設計產業欣欣向榮的年代,取代外商市佔率永遠是不變的成長真理,因為市佔率由01%很難,但1%10%卻很容易,因為客戶永遠需要制衡外商晶片價格的對手,所以,從消費性ICMCUPC週邊,一路到LCD驅動IC、類比IC及行動裝置晶片,台系IC設計公司接二連三的成長經驗,都是建立在自然的內需力量之上,只是,當台系IC設計公司成功擠退外商後,接下來的內戰經驗就不是那麼好了,畢竟,產品、客戶及市場重疊性過高的疑慮,終究會引發晶片價格下滑、毛利率下挫,獲利能力稀釋的壓力,尤其在台系IC設計公司比較缺乏中、長期的產品規劃下,內耗不休、坐吃山空等一代拳王後半段劇情,也都是擁有10年以上歷史的IC設計公司所必須接受的考驗。從這個角度來看,兩岸指紋辨識晶片供應商2017年的大成功,雖無近憂,但已出現遠慮。

尤其是這一次台灣IC設計公司必須跨海與大陸當地IC設計業者一較長短,在晶片價格、成本結構、毛利率底限等耐力考驗,幾乎是大陸IC設計公司較佔優勢下,台系指紋辨識晶片供應商其實多已慢慢多元布局物聯網、智慧家居、金融科技、車用等新興指紋辨識晶片商機,不打算拖到最後一刻才啟動大船掉頭策略下,也說明面對大陸IC設計公司的價格競爭策略,這幾年早已買到不少教訓的台系IC設計公司,其實多打算採取敬遠手段,而不硬碰、不短搶、不死拚的三不政策,更是早已視獲利為導向的台系IC設計公司的中心思想。面對全球指紋辨識晶片市場產值還在往上走高,兩岸IC計公司市佔率也還有一定成長空間,2017年市佔率黃金交叉毛利率的行情,應該可以繼續延燒到2018年,但毛利率穩定下滑的隱憂,仍然是大家短期難以破解的心魔,也是決定未來誰才能笑到最後的關鍵。


兩岸指紋辨識晶片供應商的市場競爭力明顯大增,預期將能持續加速接收外商指紋辨識晶片市佔率。

[Home]


2017/08/24 2.2.2.5. 三星Galaxy Note 8發表 市場估銷量上看千萬支 [ 電子時報 王君毅]

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新款Galaxy Note 8旗艦智慧型手機,於美國時間23日在紐約正式發表後,外界預期,三星先前對Galaxy Note 7回收事件的危機處理得宜,同時考量新款Note 8賣相極佳,且其既有Note系列手機用戶的忠誠度高,加上三星對此款新品所投入的行銷資源必然加重,將讓Note 8可望在9月起即可有強勁的銷售成績出現,且預估此款產品的出貨總量,有機會上看千萬支以上的水位。

此次三星發表的Note 8智慧型手機新品,除為首款將螢幕尺寸拉高到6吋以上的Note產品線,且延續三星旗艦機種所搭配的虹膜辨識、防塵防水、高規處理器、螢幕等之外,Note 8更是主打雙鏡頭、無邊際螢幕、進階S Pen等使用,同為此款新品賣點

首款5.3Galaxy Note手機在2011年首度上市後,開啟大螢幕手機市場的先河,且因當時可選擇的5吋以上螢幕手機款式相當少數,讓三星的Note 2Note 3成為史上最熱銷的Note系列機種。另據統計,也因消費者對大螢幕手機的偏好度持續提升,讓5吋以上螢幕手機市場在今年預估已可攀升到近57%的比重,預估到2022年時,整體銷售佔比也將進一步提高到近73%的規模。

另若進一步以5.5吋以上的大螢幕智慧型手機計算,相關研究機構指出,2017年此層級的手機銷售佔比已達近34%上下,預估到2020年也將進一步擴大到47%的佔比,某方面也是為何三星此次將Note 8螢幕尺寸拉高到6吋以上的主因。

另有業者預期,由於Galaxy Note 8採用18.5:9的螢幕長寬比,並針對21:9比例顯示內容進行優化,經此讓21:9的畫面在Galaxy Note8螢幕上觀賞,將較先前Note5在視覺上獲得放大近32%的效果;而考量Note系列手機在市場同樣具有領先設計的指標意義,手機同業積極更近結果,預計也將驅動大尺寸、18:9的手機面板需求更為走揚。

另外,S Pen無疑是Note系列手機最大賣點,三星指出,根據其內部統計,75%Note系列手機用戶對此款產品有正面的評價,且近72%Note手機用戶認為S penNote系列最具特色與價值的功能,而此也是為何Note系列手機擁有較高用戶忠誠度的主因。 而此次Note 8發表後,市場預期,由於Note 8在規格與支援軟體上有相當多的創新應用,讓Note 8手機預計出貨總量可較Note 5提升,總量並上看千萬支以上的出貨水準。

此外,審視2017年上半三星電子的智慧型手機出貨表現可得,受惠於Galaxy S7系列手機降價促銷,成功引領三星第1季智慧型手機總出貨量交出7,920萬支成績,拿下市場近22.8%市佔穩居手機出貨冠軍寶座後,即便第2季手機銷售進入傳統淡季,但由於三星S8手機熱銷,加上中低階系列手機銷售表現續強,讓三星第2季手機交出近8,000萬支的出貨成績,拿下市場近23.3%市佔;累積上半年智慧型手機總出貨量已達近1.6億支的規模量,較2016年上半同期微幅成長。

而隨著Note 8推出,加上外界預期今年三星Galaxy S8系列手機銷售有機會達近5,000萬支左右的銷量,如此預期對三星下半年整體營收與獲利提升,將可有一定的助益出現,加上三星中低階手機新品持續推陳出新,預估今年三星整體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可望跨越3.5億支的門檻,續蟬聯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龍頭寶座。

Note 8同步登場 三星推出新一代Gear VR

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新款Galaxy Note 8旗艦智慧型手機,於23日在美國紐約公園大道軍械庫(Park Avenue Armory)舉行新品發表會。且三星也將搶在蘋果新款iPhone 8之前,於915日起於第一波上市國家地區包括南韓、美國、台灣等地推出產品。另除Note 8外,三星新一代虛擬實境(VR)頭盔Gear VR與遙控器產品也同步登場。

三星此次活動由三星行動通訊事業部門總裁高東真領軍,以「Do bigger things」為主體,揭櫫新款Note 8的功能與相關市場推展規畫。

三星經歷2016Note 7因電池瑕疵迫使三星對該款手機進行全面下架回收動作後,此次Note 8發表備受市場關注。依此次Galaxy Note 8產品設計可得,除先前的虹膜、臉部辨識等應用外,無邊際螢幕,更進化的S Pen、防震雙鏡頭、IP68防水防塵設計與相關軟體進化等,均為此次新品主要特點,且產品上市後將有4色不同款式開賣。

三星表示,新款Note 8以半導體10奈米製程製造的64bit 2.3GHz Qrad+1.7GHz Quad Octa Core處理器使用為主,支援6GB RAM與最高內建256GB儲存容量,另在螢幕使用方面,此次Note 8將螢幕尺寸擴大到6.3吋,採用解析度為2,960x1,44018.5:9QHD Super AMOLED,屏佔比達83.6%。至於搭載的相機模組方面,新款Note 8則搭載1,200萬畫素,光圈最大達f1.7的前置相機鏡頭,另採遠距搭配廣角的雙鏡頭設計,分別支援2倍光學變焦與10倍數位變焦,且均支援OIS防手震功能。

至於手寫筆S Pen方面,除懸浮翻譯、單位及匯率轉換等功能外,另則新增支援手寫動態貼圖等功能,且在操控的精緻度、準確度與壓感靈敏度等特性上也有所升級。

另在手機的軟體設計上,三星針對Note 8也有多項更新,當中Note 8導入多重視窗應用應用,可讓使用者在螢幕上以併排多重視窗顯示的方式呈現應用程式的內容。另三星考量過去Note系列手機的使用者當中,有近64%的比重的用戶採用隨手便利貼的功能,因此此次Note 8也針對隨手便利貼等功能於以優化,最高已可支援達100頁的使用量。另外,Note 8也支援三星開發的BixbyKNOXDex行動工作站等功能與應用。

而此次Note 8在電池的使用上也是市場關注議題。三星指出,新款Note 8搭載3,300mAh鋰電池,相較於上世代Note 7搭配3,500mAh容量電池,此次Note 8電池容量縮減,主因與三星透過軟體對手機的省電性提升有所關連。

三星也說,Note 8發表後,最快將於915日於首波上市國家地區包括美國、南韓、台灣等地推出銷售。市場預期,三星歷經Note 7回收事件後,考量其針對Note 8所投入的行銷資源加重以及既有Note系列手機用戶的換機需求推升,Note 8上市後可望衝出一波亮麗的銷售成績出現。

此外,新一代的Gear VR部分也是此次發表會主軸,三星表示,為強化Galaxy生態圈的實力,此次新款Gear VR在頭部追蹤的功能上予以優化,可支援101度高解析度廣角及3603D立體聲,讓使用者在觀賞360度影片時可因此獲得更真實的沉浸式體驗。

Galaxy Note 8新機助攻 三星9月可望重登台三冠王寶座

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新款Galaxy Note 8旗艦智慧型手機於23日正式在紐約式發表,且計劃在915日起推出銷售後,台灣市場方面,考量消費者對Note 7系列手機有相對好的接受度,更是三星Note系列手機全球銷售排名前五大地區,因此三星已將台灣列為首波新品開賣國家地區之一,最快在91日起即與台灣五大電信業者攜手推出新品預購活動。而在Note 8新品助攻之下,手機通路業者預期,三星有機會在9月重登台手機銷售量、銷售額冠軍以及最熱賣單機三冠王的寶座。

三星表示,以過去Note系列產品在台銷售額統計,Note系列手機在台銷售額平均約佔三星手機總銷售額的近30%,且單以2016年統計,當時Note 7下架回收後,消費者轉買三星Galaxy S7系列手機的結果,也讓S7系列產品銷量有約近20%的提升,由此不難察覺Note系列手機在台的銷售力道。

三星指出,Note系列手機於2011年首度推出後,歷年Note系列手機在台銷售表現均僅次於美國、南韓、大陸等地,位居全球排名前五名之內,累積迄今並已有近250萬名用戶數,至於在手機色系方面,三星歷年Note系列手機在台均以粉色最受市場歡迎,且在產品推出當月,銷售比可達近30%左右的比重,因此此次三星為滿足台灣市場所需,三星也將粉色Note 8做為在台首款推出的產品。

手機通路業者認為,2016年三星Note 78月在台開賣後,近1個月的時間內即交出近4萬支的銷量成績,佔台灣單月手機出貨總量約近7個百分點;由於新款Note 8在規格與應用上有相當的創新,因此可望重燃Note 7的銷售熱度,於9月在台推出後旋即可快速衝出一波銷量外,因2017年三星Note 7的銷售空缺,考量既有Note系列手機用戶大量的換機需求,也將成推升整體Note 8銷量的最大功臣;此外,三星為全面強化消費者信心,對應此次Note 8上市,預計也會有更具吸引力的促銷方案搭配推出,而此也將有助於提升Note 8的銷售熱度。

因此,考量目前三星J系列手機穩居台最熱銷手機寶座的情況不變,且蘋果的iPhone 8發布在即,有意選購iPhone的消費者近期將因此遞延採購,若三星能快速在Note 8的可選擇色系上補齊產品線並滿足消費者需求,預計最快在9月,三星即可重登在台手機出貨、銷售金額最高以及最熱銷單機的三冠王寶座。


三星年度旗艦機種Galaxy Note 8計劃9月上市。

[Home]


2017/08/24 2.2.2.6. 小米推戰鬥機種全力迎頭趕上 單季銷售挑戰2,000萬台 [ 電子時報 黃詩閔]

小米執行機海策略,猛推新品,展現重返榮耀的企圖心。

大陸手機品牌業者小米新推出戰鬥機種,積極在全球手機市場迎頭趕上,供應鏈業者看好在戰鬥機種帶頭衝刺下,小米手機2017年第3季單季出貨量可2,000萬起跳,甚至很有機會挑戰2,500~3,000萬大關。

大陸手機品牌業者出現大者越大趨勢,大陸手機品牌業者華為、小米、VivoOppo奮發向上,締造更高市佔率,小米自創辦以來,以令人驚訝的速度增長,然小米去年營運陷入沈潛期,使得市場對小米手機疑慮漸深。

小米近來伴隨旗下戰鬥機種紅米系列機種重新振作,在大陸本土市場及海外新興國家市場創佳績,如紅米4X、紅米Note 4X銷售開紅盤,帶動小米勢力止跌回升,加上小米新機種陸續到位,下半年將持續發動攻勢,小米手機將在2017年第2季銷售報出佳音的基礎上,持續開拓市場版圖。

小米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雷軍表示,新零售和國際化已經成為小米2017年五大戰略的重中之重。

今年小米在海外市場表現亮眼,國際化業務開花結果,在印度、印度尼西亞、俄羅斯、烏克蘭等國家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帶動小米勢力氣勢揚升,顯示小米模式在經歷戰略調整後,有機會再度崛起。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樂視等大陸手機品牌業者勢力向下走,使得大陸一線與二線手機品牌業者之間的發展呈現極大落差。

去年至今年,OppoVivo持續透過深耕實體通路,佈下綿密的實體零售網路屢創佳績,去年在大陸手機市場擊敗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小米等原本的領先者,今年小米也積極反制OppoVivo

對應大陸手機市場風向的改變,於此同時,小米持續調整產品策略與市場策略,正式升級了過去的「鐵人三項」理論,把「軟體+硬體+互聯網」變更為「硬體+新零售+互聯網」,這也顯示了小米持續轉型,在關鍵時間點重新詮釋了線下實體新零售對於小米未來發展的重要性,截至目前小米之家線下店的數量已經達到約149家規模。

大陸手機品牌業者擅長推出平民化價格戰鬥機種,以低價衝刺出一波波銷量,消費者偏好改變使得大陸手機品牌業者華為、OppoVivo持續崛起,小米今年也有逐漸好轉的跡象,以機海策略持續刺激消費需求。

小米對應線下實體通路風潮,踩油門調整以往的商業模式同時,小米將智慧型手機線上紅利轉而惠及線下實體通路市場,今年4月小米發布了年度旗艦小米6機種,726日小米正式發布新品小米5X機種,這是繼小米6之後,小米又一款變焦雙鏡頭手機,一直扮演產業顛覆者,帶起大陸手機市場走向高規平價路線的小米,又一次執行平民化價格策略,持續拉高手機性價比,將原先擅長的線上戰場戰線拉長,延伸至大陸手機線下實體通路市場。

726日小米不僅發布了智慧型手機小米5X,也發布了操作系統年度版本MIUI 9、小米人工智慧(AI)音響「小愛同學」,進一步強化其生態系戰力。規格方面,小米5X機種採用了2倍無損光學變焦的變焦雙鏡頭解決方案,並採用了流行的全金屬一體機身設計,定價約人民幣1,499元。

小米在2017821日再推出接棒的平民化價格戰鬥機種,主打大尺寸螢幕的紅米Note 5A機種,低配版售價僅人民幣699元,高配版約人民幣899元起,顯示小米對於爭取中低階手機市場已做好準備。

規格方面,低配版紅米Note 5A配備了Snapdragon 425 晶片、尺寸約5.5吋、 解析度約720p顯示器、2GB RAM16GB容量、約3,080mAh電池,相機鏡頭則採用前後500萬畫素、1300萬畫素的組合,低配版紅米Note 5A的售價約人民幣699元。

值得一提的是,近來AI成為市場上的火熱話題,小米此次發布的「小愛同學」是小米旗下第一款AI音響,可提供用戶音樂、網路電台、有聲讀物、廣播電台、提供新聞、天氣、鬧鐘、倒計時、備忘、提醒、時間、匯率、股票、限行、算數、查找手機、百科、問答、閒聊、笑話、菜譜、翻譯等多項功能,搭載了644核晶片,採用波束成型和遠場語音識別技術,顯示小米打造AI生活助理的企圖心。

為了進一步豐富旗下AI系統平台,讓更多的相關產業鏈業者願意投入這個平台,小米並推出了水滴計畫,向第三方開放AI語音能力和SDK,開發者不需要任何AI語音經驗,只需簡單的操作就能開發出新玩法,從而推進AI加速普及。

[Home]


2017/08/24 2.2.2.7. 智慧型手機雙鏡頭趨勢: 高通發表3款鏡頭模組 2018年雙鏡頭手機將成主流 [ 電子時報 陳端武、陳明陽]

高通(Qualcomm)816日發表3款鏡頭模組,其中兩款專門設計來提升手機的深度感測(depth sensing)功能。影響所及,2018年市面上可能很難找到單鏡頭手機。高通光譜模組(Spectra Module)相機計畫下的這些鏡頭模組,預料將在2018年獲得數十款Android手機採用,包括部分旗艦機。

根據TechRadar報導,高通藉由開發和授權鏡頭模組給硬體夥伴,以加速深度感測及頭戴顯示技術在手機上普及。這3款鏡頭模組分別為虹膜認證鏡頭模組、被動深度感測模組及主動深度感測模組。

虹膜認證模組能能手機具備生物安全辨識功能。高通表示,此模組就算戴上墨鏡也能成功辨識,亦能檢測活體,而無法用相片或臉部3D模型加以破解。

被動深度感測模組是為入門級和中階手機設計。手機上的兩個鏡頭會建立同個對象的兩個圖像,並檢測圖像之間的差距來判斷對象的距離。這種模組雖能替較低階手機帶來基本深度感測功能,但需要充足光線以降低雜訊,背景與目標物也要有足夠差距。

為此,高通另開發主動深度感測模組。此模組由紅外線照明器和紅外線鏡頭所構成,並不需要雙鏡頭。紅外線照明器的作用在於不斷投射雷射到拍攝對象上,讓紅外線鏡頭能讀取深度差異。

高通表示,此感測器可在完全黑暗的環境下工作,範圍在3~5公尺之間。此感測器可投射出1萬多個光點,而能辨識出0.1公釐的深度差距,是目前最準確的深度感測技術。

深度感測有許多用途,如提高手機鏡頭的景深分離效果。而主動深度感測模組能更精確地進行臉部偵測、辨識及認證,即時繪製深度,以及在虛擬實境(VR)、擴增實境(AR)應用中追蹤手臂及避開物體。

目前盛傳蘋果(Apple)將在iPhone 8上導入臉部辨識功能。高通的鏡頭模組將讓Android手機利用深度感測達到相同效果。

高通還宣布第二代光譜圖像訊號處理器(Spectra ISP)將整合高通下一代系統單晶片(SoC)中。這款新晶片據傳將在2017年稍晚亮相,並有望獲2018年上市的Android旗艦機採用,而且能在雙鏡頭手機上進行被動深度感測。

第二代Spectra ISP具多幀降噪功能,能提升拍照畫質;同時支援動態補償時間濾波(MCTF)技術,與電子防手震(EIS)功能,可提升拍攝影片品質。

這款ISP還支援機器學習電腦視覺技術,能提升臉部偵測和運算攝影任務的效率。實際應用中,手機鏡頭會更容易鎖定相片中的人臉,而更容易在SnapchatApp中替相片添加濾鏡效果。

此外,其頭部/身體動作追蹤及同步定位功能亦有所提升,而能改善ARVR體驗。

2017年雙鏡頭智慧型手機百家爭鳴 拍照功能及攝像品質難兩全

2017年雙鏡頭(Dual-camera)智慧型手機(Smartphone)百家爭鳴,各品牌新款旗艦機種紛紛配備雙鏡頭,報酬遞減法則(The Law of Diminishing Returns)再次獲得印證。手機廠商「暫時」放棄拍照品質的永恆競賽,將資源優先投注於為攝影鏡頭創造全新用途、功能及體驗,畢竟新功能與品質提升難兩全,而要吸引消費者購買新機,前者的誘因更大。

根據THE VERGE報導,2017年至今,各品牌推出的旗艦手機很難找到沒有配備雙鏡頭的機種,自從蘋果(Apple)推出配備雙鏡頭的iPhone 7 Plus之後,便很容易說服消費者購買雙鏡頭手機。包括華碩ZenFone 3 Zoom與即將上市的ZenFone 4Android之父Andy Rubin推出的Essential PH-1、華為P10P10 PlusLG G6V20Motorola Z2 ForceOnePlus 5Oppo R11及三星(Samsung)即將推出的Note 8,均配備雙鏡頭。

而一般人總認為要提升拍照的影像品質,採用高品質光學元件及影像感測器(Sensor)等硬體為不二法門,不過Google運用高明的演算,開發極其優秀的影像演算法(Algorithm),使得Google Pixel手機在影像的銳利度及低光源環境下的攝影品質,超越競爭者,成為一個革命性的行動攝影裝置。

有趣的是,雖然雙鏡頭智慧型手機日益增多,但根據獨立相機評測網站DxOMark最新的測試結果,目前照相品質最好的手機中,三星Galaxy S8一貫維持使用其優秀的攝影鏡頭,排名第三;Google Pixel排名第二,而2017年夏天推出的HTC U11,表現則更勝Pixel。這些手機仍然是配備傳統單一鏡頭,均未配備第二顆機背鏡頭。

近來在許多智慧型手機發展領域經常應用報酬遞減法則,許多手機廠商基於消費者的心理,認為最好的整體行動攝影體驗來自於更多個別的新功能,攝影品質上幾個百分點的改善,不足以促使消費者購買新機種,因此紛紛將影像資源投注於創造新體驗,使得第二顆鏡頭的好處似乎是犧牲影像品質提升所換得的。例如LG推出雙鏡頭配置,便是以提供使用者更有創造力的使用彈性來提升競爭力,而非在拍照品質與Galaxy S8PixelU11正面對決。

過去10年來,iPhone建立了許多攝影標準的新里程碑,雖然iPhone 7系列推出時間早於U11PixelGalaxy S8,但iPhone以往也曾不只一次在不公平的評比中勝出。以往蘋果一向以影像品質為優先目標,不僅重金投資,還有1800人的研發團隊,此次是iPhone多年來第一次落居前三名之外,頗不尋常。

2016iSight團隊的一大創新是為iPhone 7 Plus增加了1顆長焦鏡頭(Telephoto Lens),在配合人像模式(Portrait Mode)拍攝時,會自動模糊背景,模擬出散景(Bokeh)的效果。不過,由於要在所有情況下正確模擬散景效果非常複雜,因此iPhone 7 Plus推出時,人像模式尚無法使用。

觀察與iPhone 7 Plus採用類似雙鏡頭配置的OnePlus 5,一加科技在開發其人像模式演算法時,花費了極大的工夫。可見要讓雙鏡頭和諧的運作是非常困難的工程挑戰,因此蘋果有可能是投注大部分資源於改善雙鏡頭軟體,犧牲在拍攝品質上持續進展的機會,以至於iPhone 7攝影品質改進極有限,無法保持領先,似乎無可避免的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因此似乎可以預期,即使下一代iPhone在影像拍攝品質上毫無進展,蘋果卻必定在攝影鏡頭的應用與功能上會有極大的擴展與創新,包括傳言甚囂塵上,即將繼三星及其他廠牌之後推出的臉部解鎖(Face-unlocking)功能,以及最新版的手機操作系統iOS 11上,迄今最有吸引力、激動人心、易於設計程式的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AR)開發套件ARKit。而開發者運用ARKit的設計經驗,將有助於促成iPhone攝影鏡頭使用方式的拓展,甚至巨大改變。

智慧型手機搭載雙鏡頭 各廠配置應用不相同

iPhone 7 Plus帶動雙鏡頭手機全面發展,各手機廠則有不同的客製化配置選擇。

根據GIZBOT報導,隨著蘋果(Apple)2016年下推出iPhone 7 Plus,重新定義了雙鏡頭(Dual Camera)的手機攝影應用,帶動雙鏡頭在手機的全面發展,配備雙鏡頭的智慧型手機(Smartphone)日益受到消費者的歡迎,尤其是攝影愛好者,2017年遂成為雙鏡頭手機開始大行其道的一年。不過手機廠商在配置雙鏡頭時,各有其影像品質與特色考量,因此也各自有不同的客製化選擇。

iPhone 7 Plus及一加科技的OnePlus 5的雙鏡頭配置,均是整合了1顆長焦(Telephoto)鏡頭及1顆廣角(Wide-angle)鏡頭,兩個鏡頭則是分別運作。使用者可以長焦鏡頭拍攝人像,該鏡頭的特性相當於50mm的定焦鏡頭(Prime Lens),能提供適當的光學變焦(Optical Zoom)能力。不過實際上散景的效果是由軟體產生,即使如此,最後對焦主題成像的銳利度(Sharpness)相當令人讚賞。

樂金電子(LG Electronics)則是為雙鏡頭配置引進新的應用觀點,以1顆超廣角(Super-wide Angle)鏡頭搭配1顆一般鏡頭。LG G5的超廣角鏡頭可提供135度的全景視野,非常適合拍攝寬廣高挑的景物及街景。LG X Cam的超廣角鏡頭則僅提供120度的全景視野,但跟G5一樣,使用者可選擇結合雙鏡頭同時拍攝的影像,後製出具特殊效果的照片。

華為的雙鏡頭配置,則是1顆黑白(Monochrome)鏡頭捕捉細節,另1顆以彩色(RGB)鏡頭捕捉顏色,其著眼點並非是要由兩顆鏡頭分別拍攝不同的影像,而是同時由雙鏡頭取像後,結合兩個影像,以獲得銳利清晰且細節豐富的最後成像。華為搶先蘋果發表的雙鏡頭手機P9、榮耀8(Honor 8),以及Android之父Andy Rubin推出的Essential PH-1,均是採用彩色鏡頭搭配黑白鏡頭的雙鏡頭配置方式。

HTC Evo 3D是第一支配備雙鏡頭的手機,為2011年眾多手機之中前所未見的創新之作,其用途為攝製3D影像,但並未蔚為風潮。2014HTC以同樣配備雙鏡頭的One M8捲土重來,1顆鏡頭負責攝取影像,另1顆鏡頭則負責感測景深資訊,同時運作後經過簡單的後製,便能產生具備散景(Bokeh)效果的照片,為未來智慧型手機鏡頭的應用可能性提供了一些方向。


高通新發表的深度感測模組,可應用於臉部掃描驗證及VR/AR領域。

[Home]


2017/08/24 2.2.2.8. 印度智慧型手機2Q17出貨年增1.6% 大陸業者將搶進150美元以下市場 [ 電子時報 李佳榕]

2017年第2季印度智慧型手機出貨量達2,800萬支。

受到廢鈔政策及GST稅制上路等影響,過去3季印度手機出貨成績不盡理想。不過根據產業調查機構IDC季度手機追蹤報告顯示,受到當地節慶即將到來的影響,2017年第2季印度智慧型手機(smartphone)出貨量高達2,800萬支,季成長率及年成長率分別達3.7%1.6%

報告指出,2016年底的廢鈔政策以及今年7月上路的GST新稅制皆削弱印度2017年第2季手機的銷售量,業者也急欲拋售現有存貨,而業者積極展開銷售也終有成效,使該國手機銷售量在6月時趨於穩定。

印度智慧型手機業者於今年第3季開始適應新稅制所帶來的改變,線上線下零售業者紛紛摩拳擦掌,為排燈節(Diwali festival),同時也是一年中最大的銷售旺季做好準備。IDC印度資深分析師表示,節慶即將來臨帶動2017年上半緩慢的銷售氣氛,使印度手機市場即將復甦。

經過連續3季出貨成長下跌,印度手機業者終於在今年第2季迎來季成長率達18%的進步;然而,受到大陸業者大規模的高預算行銷及通路布局影響,印度業者在當地智慧型手機市佔僅拿下15%,大陸業者則成功搶下54%市佔,在第2季擁有9%季成長率的成績。

分析師也指出,隨著印度手機用戶消費習慣逐漸轉向購買4G手機,印度業者近期也將開始復甦。而有新的大陸業者也將進軍印度150美元以下價位的手機市場;分析師補充,印度業者2017年下半將火力全開與大陸業者展開角力戰,未來將會出現印度業者展露頭角,或是大陸業者稱霸印度價格150美元以下手機的新局面。

根據報告顯示,目前南韓三星(Samsung)仍為印度智慧型手機市佔龍頭,儘管較去年同期下跌4%,該品牌仍擁有高達24%的市佔率。在三星面對大陸業者激烈進攻印度中階手機市場競爭的同時,線上銷售業者也開始加強在當地的線下銷售通路。

擁有17%市佔、位居第二的大陸業者小米在今年第2季擁有25%的年成長率;該品牌近期持續擴張在印度市場的線下通路,透過授權商店及與當地大型零售業者合作(如簽署優先促銷協議),小米線下通路出貨量將有望在今年第2季達到目前的3倍。此外,小米的紅米Note 4在今年第2季也刷下印度智慧型手機出貨量紀錄新高,擁有超過200萬支的出貨量。

Vivo目前在印度擁有13%市佔規模,與去年同期時的4%市佔率相比取得極大進步,出貨量也較上一季成長26%;該項進步主要是受到其積極加強線上行銷及實體通路銷售策略的影響。儘管Oppo出貨量季成長率衰退13%,該品牌仍拿下市佔第4的頭銜,同時進攻印度200~300美元價位手機市場。

聯想則是下滑至第五名,出貨季成長率下跌25%;而該品牌旗下的摩托羅拉(Motorola)因在今年第2季推出新系列產品,成功取得17%的季成長率。在前2季成長持續下滑後,印度整體手機市場出貨量在今年第2季達到6.5%的季成長率。

印度功能型手機(feature phone)則是擁有3,400萬支的出貨量,較上一季成長8.9%,與去年同期相比則無明顯成長。IDC印度研究經理Navkendar Singh指出,整體而言,第3季對功能型手機而言是一年當中最重大的銷售旺季,印度電信業者Reliance預計於今年第3季時推出其4G功能型手機將成為近期印度功能型手機出貨量穩定的主要推手,不過研究仍預估今年印度功能型手機的銷售量將與去年相去不遠。

Singh也補充,在2G稱霸的市場中,4G功能型手機早期採用者的使用評價將大大影響其銷售。其網路連結、電池性能以及社群媒體網路等功能皆為重要指標。

[Home]


2017/08/24 2.2.2.9. 鴻海加持 夏普與Nokia打什麼牌? [ 電子時報 王君毅]

時序進入智慧型手機銷售的傳統旺季後,近期也成眾品牌業者發表下半年新品的重要時期,以與鴻海集團有關的兩大品牌業者Nokia與夏普(Sharp)的動態來看,雙方近來都有新的布局動作出現,同時展現高昂的市佔拓展企圖。然而,在有富爸爸支撐的背後,對應同業的競爭與通訊環境的變革演進,後續兩大品牌能否,以及如何在市場殺出血路,或可成為整體手機產業重要的借鏡與指標。

無論是Nokia或夏普,消費者對其品牌印象都不陌生,且雙方過往在手機市場均有一定的戰功存在。

在過去功能型手機的時代,Nokia挾其北歐設計以及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的產品與品牌訴求,成功讓Nokia擊退摩托羅拉(Motorola)、愛立信(Ericsson)等業者,一度拿下全球手機市場約近40%的銷售佔比外;另夏普則以拿下日本手機市場最高銷售市佔馳名,並以日本製程設計為主要訴求,做為其手機全球拓展的重要基石。

然而,時序進入3G時代後,對應蘋果(Apple)iOS平台輔以應用程式市集的新商業模式推出,同時Google以免費、開放的Android平台做為其他手機廠推展產品的重要後援,讓當時同樣推展Symbian平台的Nokia雖然意識到新平台引領業務推展的重要性,無奈Nokia終究無所阻擋Android手機漫天蓋地的席捲以及蘋果iPhone的蠶食,最終退守到不得不淡出手機市場的命運。

另一方面,夏普雖然在日本手機市場經營位居龍頭,但受制於日本企業的保守性以及當時日本通訊系統與外界迥異等影響,也讓夏普終究無法複製在日本市場的成功經驗,讓其在海外市場得有更大的銷售展獲。

今日Nokia手機業務轉讓給與鴻海集團關聯性極高的HMD,並由其取得Nokia品牌10年的使用權,而夏普近年受液晶事業部拖累,讓其不得不尋求外援填補其財務虧洞,最終同樣由鴻海集團成為其最大股東後,今日兩者藉由鴻海集團的支持,讓其已具備放手一搏,東山再起的籌碼。

也因此,對應4G市場進入末段,5G即將於2020年起陸續開台,夏普與Nokia近來在手機領域,均有新的策略布局動作出現,其中Nokia繼日前推出型號Nokia356等中低階手機款式,寄望延續現階段其在新興市場的品牌力,從而快速拉抬其整體手機出貨量能外,近日Nokia再發表首款中高階智慧型手機Nokia 8,且產品上市後將以599歐元的價位銷售,無疑也宣告Nokia手機產品線全面開戰的雄心與企圖。

另外在夏普方面,其則善用自家與鴻海在面板、精密組裝等優勢,近期推出差異化全螢幕設計的AQUOS S2新品。有別於過去夏普高階手機高單價的訂價策略,此次夏普則直接將產品以低於平均市場行情的價格推出,同時業務觸角也快速擴及大陸、東南亞各地,藉此做為進一步拉抬全球手機銷售動能的重要策略。

從兩者的業務推展企圖可得,業者無不寄望延伸續既有品牌的核心優勢,輔以區域市場選擇,抑或更犀利的產品訂價策略,做為拉抬手機銷量的作法與戰略,另一方面,也因背後均有鴻海集團的影子存在,讓其在產品成本管控、設計等領域,都可得到較佳的奧援。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也因今日手機市場已相對成熟,不同品牌間的產品同質性因而大增,迫使業者除極力透過硬體規格創新來做為吸引消費者青睞的手段外,深化通路布局深度與廣度、自家體驗店與形象店的設置、優化後勤維修體系等,成為既有手機大廠戮力強化之處。

而上述軟實力的構建相當耗時,亦是一、二線業者間更深的差異鴻溝與門檻,如何突圍,仍有賴業者深思。

此外,當手機進入5G時代後,一般預期,手機市場的競爭有機會跳脫單純的硬體規格競賽,轉由人工智慧(AI)、跨平台整合、物聯網(IoT)、虛擬實境(VR)、擴增實境(AR)等的交互應用,而此也將讓業者在5G競賽初期轉入資源與投資競爭,如此對資源相對有限的業者而言,恐是得因此面臨更嚴峻的挑戰。

[Home]


2017/08/24 2.2.2.10. Note 8亮相 台列入首發市場 [ 工商時報 吳筱雯]

雙鏡頭主流趨勢確立,三星首款搭載雙鏡頭高階機種Galaxy Note 8在紐約亮相,延續全螢幕外觀並升級觸控筆功能,預計915日起上市。三星總部也收到台灣市場對Note系列的熱愛,台灣除了擠上首發市場外,更將開賣連三星總部南韓市場都沒有的粉紅色Note 8

三星昨天在紐約發表高階機種Note 8Note 8乍看之下僅是S8+的進階版,採用同樣的無邊框設計與18.59的長寬比,雖然機身塞了觸控筆S Pen,讓Note 8握感不若S8+般纖瘦,但Note 8屏佔比仍有83.6%,僅次於S8+83.9%與夏普AQUOS S287.5%,

至於Note 8S8+最大的不同,便是搭載1,200萬畫素的雙鏡頭,三星今年首度採用雙鏡頭,Note 8雙鏡頭的組成為標準鏡搭配長焦鏡,除了兩倍光學變焦外更創風氣之先,兩顆主鏡頭各自搭載光學防手震,大幅減少夜拍與拉近時手抖問題,按下快門時雙鏡頭會同時拍攝一張廣角、一張望遠照,供使用者即時調整或拍攝後調整景深程度。

蘋果去年針對iOS簡訊系統iMessage推出手寫動態功能,Note 8也推出S Pen手寫動態貼圖,與蘋果不同的是,三星的手寫動態貼圖能在簡訊與即時通訊軟體(FB MessengerLine、微信等)中使用,懸浮翻譯則從只能翻譯單字,在Note 8進階至翻譯文句,並支援單位與幣值換算。

台灣向來以對Note系列熱愛而引起三星總部的重視,Note系列佔台灣三星手機銷量比重高達3成,Note每一代在台灣銷售量都能擠上全球前5名,僅次於南韓、美國與中國等,且台灣消費者對粉紅色Note也情有獨鍾,每逢粉色Note上市當月,銷售量都會暴增3成。

三星宣佈,台灣不僅將是Note 8首發國之一,更是全球極少數首發粉色Note 8的市場,連總部南韓上市之初都沒有粉色。

三星敲定91日預購、915日開賣,台灣限量預購時間為917日,三星官網與五大電信業者均能登記,售價與預購禮尚待公布。

Note 8上市 供應鏈熱起來

三星Note 8上市供應鏈受惠!市場傳出,至年底為止Note 8出貨量將上看1,500萬支,在台供應鏈如散熱導管雙雄超眾、雙鴻與S Pen組裝廠和碩,都能受惠。市調機構Gartner也表示,S8系列帶回市場對三星手機的需求,帶動第2季手機銷售量比去年同期大增7.5%,下半年有Note 8上市加持,三星全年呈現銷量增長態勢。

雖然Note 8要等到9月中才會上市,不過市場傳出,至年底為止的3個半月期間,Note 8出貨量上看1,500萬支,供應鏈如熱導管的雙眾與超鴻,以及間接打入三星供應鏈的和碩,都可望受惠。

以和碩來說,和碩是三星的間接供應商,和碩是為S Pen的設計與技術來源者、也就是日本業者Wacom代工,S Pen小小一隻觸控筆裡面塞滿電路板、壓力感應器、電磁線圈等,還得支援IP68等級的防水性,即使在水中S Pen依然能在Note 8螢幕上寫筆記,也讓和碩代工S Pen每隻價碼高達10美元,一隻小小的觸控筆,下半年可給和碩約45億元新台幣的營收貢獻。

另超眾、雙鴻從去年起,就是三星高階S系列與Note系列散熱導管最大供應商,Note 8散熱導管設計與以往相同,由於雙鴻報價夠殺,供應鏈指出,雙鴻搶下Note 878成散熱導管訂單,首批Note 8使用散熱導管由雙鴻全吃。

不僅三星對Note 8寄與厚望,三星智慧型手機全年表現也從去年谷底翻身。去年第4季三星發生Note 7爆炸、全球兩度回收,又有OPPOvivo在中國與新興市場的攻城掠地,以及華為在中國與歐洲的優異表現,讓三星從去年第3季到今年第1季銷售量都比前一年同期走跌,不過,Gartner最新資料指出,三星第2季在S8系列加持下,出貨量回溫至8,253萬支,不僅比去年同期大增7.5%,也是連續三季銷售量下滑後首度,市佔率上升至22.5%。

[Home]


2017/08/24 2.2.2.11. 三星手機銷量止跌 [ 工商時報 翁毓嵐]

穩居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銷售龍頭的三星(SAMSUNG),於昨(23)日台北晚間正式發表年度旗艦新機Galaxy NOTE 8,預計9月正式上市後將為其下半年手機事業再添利器;依國際研究暨顧問機構Gartner出具的最新統計報告指出,三星今年第2季在全球智慧手機市場的單季銷售量總算終結連三季走滑的跌勢、再站上8千萬台,遠超排名居次的蘋果。

繼去年下半年的旗艦機NOTE 7出師不利、最後全數召回停止銷售後,截至今年首季為止,三星在全球智慧手機的銷售量已連3季走衰,雖仍保持市場龍頭地位,但市占率不斷流失,第1季銷售量較去年同期減少逾3%、達7,867.1萬支,市占縮小至20.7%。

Gartner認為,三星第2季在推出S8S8+系列新機後,市場需求明顯逐漸回流,帶動三星單季銷售量年增7.5%、達8,253.5萬支,市占回升至22.5%,擴大位居第二的蘋果差距,銷售量甚至高於蘋果及排名第三的華為單季銷售量總合。

而全球智慧手機市場在今年第2季的總銷售量,也因受惠大中華區與新興亞太市場的需求拉抬,單季總量年增6.7%、達3.66億支;其中,光是大中華區的銷售量就突破1億支,新興亞太地區則因印度、印尼及東南亞國家的智慧手機滲透率提升,帶動其整體銷售量年增近32%、達7,824.3萬支。

至於台灣兩大品牌廠宏達電(HTC)及華碩(ASUS),近年來在智慧手機市場的興衰則呈兩樣情。依Gatner統計調查的全球銷售量數字來看,曾一度躋身為全球前五大手機品牌廠的宏達電,在2011年達到高峰、年度總銷售量達4,299.7萬支,但接下來的年度中則幾乎是一路走衰,2015年度跌破2千萬支、剩1,857.7萬支,去年度則僅有1,014.8萬支,遭華碩超車。

反觀華碩的ZneFone系列近年來的全球銷售量數字呈倍數增長,2014年推出的ZenFone 2系列,讓華碩智慧手機的年度銷售量一舉衝破7位數。去年重新建立品牌價值的ZenFone 3系列,華碩將定價再往上推了一階,雖產品口碑頗叫好,但熱銷程度不若前兩代,讓華碩去年度的手機銷售量走滑至1,581.8萬支。

[Home]


  2.3IT Industry

2017/08/24 2.3.1. 雙虎高階面板 出貨旺 [ 經濟日報 蕭君暉]

中國大陸上半年65吋及人民幣萬元以上高階電視市場銷售量逆勢成長2.1%,顯示高階電視的需求仍不錯,友達(2409)及群創致力開發高階電視面板,提升高階面板出貨量,以降低電視面板價格下滑對獲利的衝擊。

大陸市調機構奧維雲網(AVC)統計,上半年受到電視面板價格上漲的衝擊,導致大陸電視市場籠罩在愁雲之下,上半年整體大陸電視市場銷售量下滑7.3%,不過,65吋以上的高階電視,較不受面板價格調漲的影響,逆勢成長。

AVC說,2017年上半年電視面板價格上揚,導致實體通路電視機平均售價上升15.3%,由於電視機價格的快速成長,抑制中低階液晶電視的需求,實體通路市場的電視銷量較去年同期下降19.5%

但是和趨勢完全不同的是,實體通路市場人民幣萬元以上,高階的液晶電視銷售量卻逆勢增長,較去年同期成長2.1%。其中,在實體通路市場中,人民幣萬元市場中,占有近六成市占率的65吋電視,平均價格較去年增長3.4%,銷量依然增長10.4%

由此可見,近期大陸液晶電視市場衰退,並沒有對高階電視的發展產生負面影響,愈來愈多的消費者願意為高階電視的溢價買單。AVC認為,主要是由於液晶電視技術推陳出新,加速大陸具有消費能力的消費者採購,同時,大陸消費力快速提升,也是高階電視前景仍看好的因素之一。

AVC表示,在當前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唯有把握高階電視產品的技術發展趨勢,大陸的家電品牌企業,才能找到新的成長空間。

[Home]


2017/08/24 2.3.2. 鴻海斷貨加上QLED不爭氣 三星全球電視市佔跌破20% [ 電子時報 范維君、范仁志]

韓媒指出由於LCD面板供貨不足,加上高階QLED電視銷售不如預期,2017年三星全球電視市佔率恐跌破20%

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面臨全球電視市佔率滑落至20%以下的潰堤危機?2017年三星電視出貨量低於往年,加上目前未有足以吸引市場買氣的產品,高階QLED電視銷售低於預期,這些不利因素,讓三星2017年全球電視市佔前景蒙上陰影。

韓媒Newstomato引述業界消息,指出三星從2012年開始,全球電視市佔率皆保持20%以上,然而這20%的「防線」恐在2017年失守。市調機構IHS Markit預估,2017年全球電視市場規模約2.3億台,三星如想守住至少20%的市佔率,那麼全年出貨量就必須超過4,500萬台,然而根據目前市調機構數字與證券報告推測,三星恐難達成這個4,500萬台目標。

相較過去三星電視全年銷量約4,800萬台,預估2017年三星電視全年銷量約4,200~4,400萬台,不但低於4,500萬台,也顯示三星電視出貨量可能下修8~12%

2017年第1季三星電視銷量為1,000萬台,2017年第2季則為900萬台。換句話說,2017年上半三星電視總銷量為1,900萬台,相較2016年同期的2,000萬台,減少了100萬台。儘管接下來2017年第3季、第4季為電視出貨旺季,但目前各方對2017年下半三星電視銷售展望並不樂觀。

三星相關人士於2017年第2季財報說明會中指出,預估第2017年第3季,三星全球電視銷量將較前季小增5%,約為950萬台,至於2017年第4季,三星電視銷量將與2016年同期類似,約為1,580萬台。因此,2017年三星電視全球銷量恐在4,430萬台左右,難以突破4,500萬台,顯示三星長期緊守的全球電視市佔率20%防線即將潰堤。

三星方面其實已察覺危機,從日前下修2017年全球電視銷量,已透露一些玄機。三星稍早於2017年上半的事業報告中指出,預估2017年上半全球電視市場市佔率為20.5%,這個數字比2017年第1季事業報告中的21.4%,下修將近1個百分點。

南韓業界人士分析三星電視市佔下滑主因,首先在於LCD面板貨源不足。2016年底,入主夏普(Sharp)的鴻海向三星表示,未來不再供應LCD電視面板,過去夏普每年約供應三星400萬台LCD電視面板。

夏普中斷LCD電視面板供應,一下子讓三星少了400萬台電視「產能」,由於三星的面板子公司三星顯示器(Samsung Display),忙於轉換LCD產線生產OLED面板,三星只能緊急尋求樂金顯示器(LG DisplayLGD)等其他面板業者救援,

其次,三星2017年強打的高階產品QLED電視,市場銷售不如預期,這讓三星全球電視市場銷量更為難看。南韓業界人士指出,三星2017年打算用QLED電視在高階電視市場中突圍,但從結果而論消費者並不買單。

三星相關人士表示,預計2017年下半,將從LGD獲得LCD面板火力支援,到了年底的購物旺季,計劃加大全球各地廣告宣傳力道。然而南韓業界人士卻不看好,表示儘管2017年底是出貨旺季,三星又可望獲得LGD面板支援,但是如果沒有具有競爭力的創新產品,三星電視全球市佔率恐無法順利提升。

JDI推動OLED授權生態圈 對抗三星電子陣營

JDI的手機用OLED面板,打算技術外銷組成團隊,對抗三星的陣營,背後應有蘋果盤算。

南韓面板廠在OLED顯示面板領域,目前位居優勢,但日本業者仍不放棄,日刊工業新聞報導,日本顯示器公司(JDI)計劃透過供應研發中高性能OLED面板專利技術方式,建構與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足以抗衡的OLED面板生態圈。

日本顯示器與JOLED公司的合併計畫雖然延後,但JOLED發展的噴印式OLED面板生產技術,適合低成本大面積面板生產,足以對抗樂金顯示器(LG DisplayLGD)的電視面板,JOLED的面板預定從2017年底開始量產出貨,接下來除自行生產,還可提供其他廠商授權,建構與LGD對抗的電視用OLED面板陣營。

但噴印式技術目前還不適合生產高精密度的手機用面板,因此日本顯示器要與三星抗衡的技術不是噴印式技術,而是日本顯示器目前正在研發的Advanst-SBS技術,這是蒸鍍式技術的一種,可以製造解析度比現有技術更好的OLED面板,且可節省耗電。

日本顯示器會長兼CEO、也是JOLED的社長,東入來信博,對該廠採用Advanst-SBS技術生產的OLED面板,表示這個技術加上日本顯示器強大的面板顯示技術,可確保該廠OLED面板與現有技術產品的差距,大到有足夠的市場差異性。

現在日本顯示器計劃在2019年中確立Advanst-SBS技術生產線,2020~2021年之間開始對外銷售專利與相關設備,建立自身的OLED面板技術陣營。

目前三星不只是擁有全球最大的手機用OLED面板生產線,還協助大陸面板廠建立OLED面板生產線,出售該廠的專利與設備,建立OLED面板技術的三星陣營,讓選擇OLED面板的蘋果(Apple)產品iPhone,以及其他跟隨引進OLED面板的手機廠,都只能用三星陣營的技術產品。

即使未來蘋果的OLED面板訂單轉單,但採購的都是三星技術產品,三星就不怕蘋果使用與自己完全不同的OLED面板技術,三星的手機就能常保顯示技術方面的優勢。而日本顯示器的盤算,就是打破三星的盤算,確立三星以外的主要OLED面板技術陣營。

由於日本顯示器背後有蘋果出資,該廠的OLED面板策略有利於蘋果分散供貨源,但要到2019年才能量產的系統,是否能夠後來居上,以及日本顯示器如何解決眼下的經營問題,均待觀察。

[Home]


2017/08/24 2.3.3. 中華電力邀5OTT登台 [ 工商時報 林淑惠]

為了爭取台灣成為亞太訊務中心,中華電信正爭取多家大型OTT業者將雲端資料中心落腳台灣,估計超過五家業者正積極洽談中。

中華電信表示,透過更多國際OTT業者把雲端資料中心放在台灣、尤其設在中華電信投資140億元位在板橋的雲端IDC中心,將可大大提升台灣國際訊務量,讓台灣取代目前香港地位、成為亞太資訊轉訊中心。

而由於OTT業者認為台灣做為前進大陸的跳板、地位及人文環境都很適合,正積極評估中。

目前評估在亞太選一個國家落腳設置IDC中心的,包括Google、臉書、YouTube、雅虎、Netflix等業者,也是台灣積極爭取的對象。

除此,中華電信旗下擁有12條國際海纜,為了新南向政策,明年打算與大陸等亞太國家電信公司合資興建新海纜,簡志誠說,中華電已在越南、泰國、新加坡設立子公司,形成東南亞服務據點金三角,未來還要積極掌握更多東南亞商機。

中華電信董事長鄭優月底將親自率團、考察東南亞市場,並與國際多家合作商洽商跨國業務合作。

仿冒、一掃就知道!中華電信雲端防偽標籤拓展海內外市場有成,中華電信已獲退輔會福壽山茶業、紅豆水等20多家品牌廠商青睞,台灣防偽雲端服務一年約有新台幣10億元的商機,中華電信市占最大,並正從台灣向大陸、東南亞市場拓展版圖中。

尤其大陸仿冒菸、酒、茶葉、飲料充斥市場,據了解,連日本廠商都針對銷往大陸、東南亞等地的品牌商品、都找上中華電信協助防偽。

中華電信國際電信分公司總經理簡志誠表示,中華防偽雲是透過三道防護措施,以最近為退輔會福壽山手工茶提供的防偽雲為例,中華電特別設計福壽山製茶場標誌、籤封茶罐之蓋子與罐身確保未被開封,並且以QR code、及立體防偽絲,都是可解摸辨識、及防拆撕設計,獨一無二特殊編號、確保茶葉被仿冒,讓產品有身分ID,而消費者可隨時透過智慧手機APP查看商品的真偽。

簡志誠說,中華防偽雲目前客戶以台商居多,除福壽長春茶,紅豆水、面膜、衣服、生技產品等20多家業者青睞。

[Home]


2017/08/24 2.3.4. 高階電視爭霸 量子點衰OLED [ 工商時報 袁顥庭]

量子點電視與OLED TV在高階電視市場爭霸,根據IHS Markit調查,第2季以三星為首的量子點電視出貨量約35.1萬台,相比第1季大幅衰退48.2%。

反觀OLED TV,在樂金和索尼兩大品牌加持之下,第2季出貨大幅成長29.4%、來到28.2萬台,下半年競爭更為激烈。

韓國面板廠大舉投入OLED面板技術,三星鎖定在手機等小尺寸面板應用,大尺寸電視則是主打QLED量子點電視。而LGD大小面板雙管齊下,大小尺寸OLED面板同步擴產,態度相當積極。不過今年OLED面板話題正熱,也帶動了過去聲勢低迷的OLED TV銷售,結果上半年QLED TVOLED TV兩者氣勢一消一長,量子點電視人氣下滑,而OLED TV則有增溫趨勢。

根據IHS Markit最新統計數據,量子點電視今年第2季出貨量來到35.1萬台,較第1季大減48.2%。三星在高階大尺寸電視技術上,捨棄OLED面板,主推量子點技術,台灣方面則是友達生產量子點電視面板。三星是量子點電視的領導品牌,其它品牌方面,生產量子點電視的廠商還有大陸的海信與TCL等品牌。

另一方面,樂金領銜的OLED電視陣營,第2季出貨量來到28.2萬台,雖然出貨數量不如量子點電視,但成長動能強勁,相比第1季成長29.4%。目前OLED TV面板供應商只有LGD,不過推出OLED TV的品牌除了樂金之外,今年也吸引了日本品牌加入,包含索尼、松下等日本大廠也力推OLED TV,有了日本品牌助威,讓OLED TV聲勢大漲。

LGD今年大踩油門,計畫砸下9.62兆韓元、相當於新台幣2,800億元投資大尺寸和小尺寸OLED面板生產線,同時搶電視、手機和車用面板市場。

LGD在上季法說會上一口氣宣布三大投資案,包括在坡州建置一條10.5OLED面板生產線,用以生產大尺寸電視面板,另外還將在坡州打造一條6代可撓式OLED面板生產線,用以生產智慧型手機等小尺寸應用面板,此外LGD將首度在廣州投資一條8.5OLED面板生產線。

[Home]


  2.4Personal Computing

2017/08/24 2.4.1. 行動記憶體產值一路升 [ 經濟日報 簡永祥]

2季智慧型手機買氣雖然低迷,但集邦昨(23)日發布最新調查,第2季行動式記憶體重啟拉貨,使產值季增14.8%,預料本季在備貨需需求增強下仍續成長。

集邦旗下的記憶體研究(DRAMeXchange)指出,下半年手機市場回溫,且第3季合約價格仍呈現微幅上漲,行動式記憶體季營收總產值將呈現持續上揚。三星、SK海力士、美光和台廠的南亞科及華邦電,營收仍續成長,獲利空間也會持續擴大。

DRAMeXchange表示,以第2季行動式記憶體營收市占,三星半導體仍獨占鰲頭,重回六成之上;SK海力士第2季市占雖季減2.2個百分點,但仍穩坐第二名;美光集團則隨著經營策略的調整,重視在智慧型手機表現,讓美光連續兩季的市占率都維持在15%的成績。

三星半導體一掃第1季的陰霾表現,第2季行動式記憶體營收產值季成長20.7%,達38.2億美元;SK海力士第2季營收表現受惠行動式記憶體合約價格上揚的帶動,季營收產值仍呈現正成長,但因儲存型快閃記憶體(NAND Flash)供貨吃緊影響,分離式行動記憶體及eMCP的出貨表現不如預期,使季營收成長率表現僅差強人意。

美光因桃園廠發生氣體汙染事件,總影響數量約5萬片晶圓,以手機應用為主。美光正傾力在本季增加投片量以平衡市場需求,但預估仍會影響第2季的行動記憶體營收產值及市占率。

[Home]


2017/08/24 2.4.2. 虛擬貨幣衍生商品蓬勃 半導體續搭礦工特快車 [ 電子時報 何致中]

儘管無人能準確預料虛擬貨幣後續走勢,但目前挖礦必備的軍火需求不墜,相關業者都可望續搭此波商機。

虛擬貨幣浪潮前仆後繼,在一片不確定聲浪中持續前進,比特幣(Bitcoin)衍生商品的Bitcoin Cash近期備受市場追捧,曾一度漲上1,000美元,與原版比特幣分庭抗禮,儘管後續各種虛擬貨幣走勢沒人說得準,但是對於熱衷挖礦的礦工來說,許多挖礦必備的軍火需求不墜,除了傳統認知的中高階顯示卡外,台系半導體相關如被動元件族群、ASIC設計服務族群、甚至是代理國際大廠顯卡的通路業者,都有機會繼續受惠於這波礦工特快車商機。

令市場跌破眼鏡的是,近期如美國股市受到國際局勢動盪影響起伏明顯,比特幣居然也被追捧成為避險工具之一,熟悉半導體業者認為,目前確實市場上對於虛擬貨幣抱持半信半疑態度,然而實際卻可以感受到挖礦的熱度並未明顯衰退,如國際顯示卡大廠NVIDIA、超微(AMD)、本土顯卡大廠技嘉、微星、華碩等,都有相對穩健的營運表現。

事實上,比特幣礦工最早使用英特爾(Intel)AMDCPU來挖礦,但隨著運算的高密集度,礦工人數大增加上挖礦設備性能提升,逐步從CPU改為使用GPU挖礦,此外也可使用FPGA晶片(可程式化邏輯閘陣列晶片),不過2013年以降,採用特殊應用晶片ASIC挖礦裝置漸漸成為具有效率的主流趨勢,而目前個人礦工大多已經無法獲得有效挖礦收益。

也因此,2017年以降IP設計服務大廠創意等相關業者,受惠於虛擬貨幣挖礦礦場之ASIC需求,可謂大啖一波挖礦熱潮。而高階顯示卡更是一度銷售到缺貨,主因係目前挖礦行動都需要高性能、大量的顯示卡支援,在職業礦工團隊的軍備競賽下,顯示卡大廠NVIDIAAMD等專業GPU產品一度賣到缺貨,熟悉代理通路業者估計,熱賣效應將持續到下半年才有機會回復一般水準。

而顯示卡的熱銷,也使得被動元件電感元件業者受惠。儘管業界對於PC/NB相關領域多抱持已經是成熟市場、成長幅度有限的看法,不過,對於掌握到利基產品的相關業者來說,特殊需求仍是推動業績成長的動能。如台系電感元件廠與本土顯卡大廠合作密切,顯示卡的熱銷已經促使板卡廠上修第3季展望,相關供應體系營運同步受惠。

比特幣基本上植基於區塊鏈技術,為一種P2P形式的虛擬貨幣。P2P的傳輸代表去中心化的支付系統,通過特定演算法的大量計算產生,所謂的比特幣經濟,則是使用整個P2P網路中眾多節點構成的分散式資料庫,確認、記錄所有的交易行為。P2P的去中心化特性與演算法本身可以確保無法通過大量製造比特幣來人為操控幣值。

[Home]


2017/08/24 2.4.3. 迎接嵌入式記憶體轉型 全球晶圓代工大廠投入MRAM研發 [ 電子時報 邱龍傑、涂翠珊、陳端武]

全球主要晶圓代工廠計劃在2017年與2018年提供磁阻式隨機存取記憶體(MRAM)作為嵌入式儲存解決方案,可望改變下一代儲存技術的遊戲規則。

Semi Engineering網站報導,GlobalFoundries、三星(Samsung)、台積電(TSMC)和聯電(UMC)計劃在2017年稍晚開始提供ST-MRAMSTT-MRAM,取代NOR Flash,此舉代表市場的巨大轉變,因為到目前為止,只有Everspin已經為各種應用提供MRAM,例如電池供電的SRAM替代品、讀寫緩存(Write Cache)等。

STT-MRAM的下一個大好機會就是嵌入式記憶體IP市場,NOR Flash是傳統嵌入式記憶體,隨著製程從40nm進展到28nmNOR Flash已經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因此,這些代工廠的支持可以將STT-MRAM轉變為先進節點的替代技術。

GlobalFoundries嵌入式記憶體副總裁Dave Eggleston表示,嵌入式快閃記憶體將繼續作為資料保存技術主流,特別是汽車和安全應用領域,嵌入式快閃記憶體將會有很長的使用壽命,但沒有擴展空間,當達到28nm製程以上時,嵌入式快閃記憶體實際上會成為昂貴的選擇。

因此,業界需要一個新的解決方案,STT-MRAM恰好為2xnm及以上的嵌入式記憶體應用做好準備。先作為補充技術,進一步替代嵌入式DRAMSRAM,也是MRAM的巨大機會,將為處理器添加持久性功能。

無論如何,MRAM可能會因為幾個因素,成為一個大市場或利基解決方案,包括多個供應商和一系列的應用推動STT-MRAM發展,此外,主要代工廠投入STT-MRAM也可能會推動規模經濟化,降低技術成本。

但仍有一些挑戰,不是所有晶圓代工客戶都需要22nm以上的晶片,此外,STT-MRAM是一種相對較新的技術,客戶可能需要花點時間整合,各種製造上的挑戰也必須解決。不過,4大代工廠都決定為嵌入式客戶投入開發作業,三星有自己的IP,其他代工廠正在與各種合作夥伴合作。

除了Everspin和代工廠之外,英特爾(Intel)、美光(Micron)和東芝與SK海力士都投入MRAM研發,同時,幾家新創公司如AvalancheCrocusSpin Transfer Technologies都正在開發。對大多數企業而言,生產MRAM說起來比做容易,因為MRAM涉及開發新材料、集成方案和設備,與傳統記憶體相比,生產流程也不同。

在晶圓廠的進展中,STT-MRAM目前有2個用例,第一個是替換嵌入式快閃記憶體,另一個是嵌入式SRAM,業界一致認為,STT-MRAM是一個很好的嵌入式解決方案。多年來,業界一直在探索STT-MRAM的發展,目標是取代DRAM,現在還在努力探索中。

STT-MRAM仍然需要證明它可以在汽車的高溫下滿足可靠性和資料儲存規格。在微控制器(MCU)市場的嵌入式記憶體需求也在增溫,如NOR Flash用於代碼儲存和其他功能。MCU製程從40nm進展到28nmNOR Flash也是,然而,在2xnm節點,NOR Flash開始遭受寫入速度慢和耐久性問題,且因為需要更多光罩步驟使成本更高。

超過28nm以後,NOR Flash就難以擴展,所以人們正在尋找替代品,但是用新的記憶體類型替換NOR Flash不是一項簡單的任務,新型記憶體類型的成長關鍵要求是性能、可靠性、密度和成本。

現在,STT-MRAM似乎已經在2xnm節點的嵌入式市場準備就緒,其他記憶體類型仍然停留在研發階段。報導指出,隨著產業正在開發STT-MRAM,同時也專注準備MRAM研發,包括SOT-MRAM磁記憶體,將作為基於SRAM技術的緩存替代品。

NVMe邁向成為資料中心主流儲存介面

NVMe固態儲存介面漸成主流,未來資料中心可望出現更多NVMe產品。

NVMe是第一款專為固態儲存設計的標準化儲存介面。在2017年的快閃記憶體高峰會(Flash Memory Summit2017 FMS)上,NVMe相關產品、系統,以及其網路延伸NVMe-oF,可說是所有廠商關注的焦點。

根據富比士(Forbes)報導,英特爾(Intel)最新推出的Ruler與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NGSFF SSD雖都是1U伺服器NVMe快閃儲存產品,但三星NGSFF是針對伺服器儲存所設計,而英特爾的RulerSFF-TA-1002連接器則是為密集的聚合式儲存系統所設計。英特爾表示,Optane SSD將可比照Ruler的外型架構(Form Factor)打造。

英特爾也在2017 FMS上發表了雙接埠的3D NAND NVMe SSD,以及Optane雙接埠NVMe SSD。雙接埠設計可提供額外的冗餘(redundancy)及備援切換(fail-over),對於關鍵任務及高可用性(high availability)應用格外重要。這些雙接埠產品可望取代SAS SSDHDD,提供更高的IOPS、頻寬以及更少的延遲。

美光(Micron)2017 FMS上發表的9200 Series NVMe SSD家族,是專為美光的SolidScale平台儲存所設計,其序列讀寫傳輸速度可達每秒5.53.5 GB,隨機讀寫傳輸速度可達900K275K IOPS,儲存容量最高有11 TB。透過9200系列產品,SolidScale每節點容量可達250 TB,能有效優化工作負載並降低整體擁有成本(TCO)

就成本效益及低功率技術而言,希捷(Seagate)發表的Nytro 5000 M.2 NVMe SSD相當能滿足今日資料中心的需求。其隨機寫入可達67K IOPS,是之前版本的2倍。

希捷也展示了64 TBNVMe AIC卡原型,以及使用NVMe 規格的Q-Boost IO DeterminismMulti-Stream功能。

另一方面,NVMe也正發展成為固態硬碟聚集的結構技術。許多廠商都已宣布將陸續推出NVMe-oF產品。NVMe-oF通常使用的是乙太網路連線,因此較光纖通道(Fiber Channel)SCSI介面更具價格優勢。

Mellanox發表的BlueField SoC能提供每秒200 GB的輸出量,以及超過1千萬的IOPS,因此可大幅提升NVMe-oF速度。此外,它還有靈活的編程能力,能讓供應商建立起軟體定義儲存產品的區別度。

Kaminario展示了搭配NVMe硬碟的K2.N橫向擴充主動-主動(active-active)儲存陣列。K2.N可支援NVMe-oF、光纖通道以及iSCSI前端連接。

NewisysNDS22482F (Soquel) NVMe Fabric Storage System是一款軟體定義儲存(SDS)解決方案,可充分展現英特爾NVMe快閃硬碟、Kazan NVMe-oFIBM Spectrum ScaleMellanox 100Gb Ethger交換器、HBA等技術間的互操作性。

記憶體市場激增帶動投資 但產業發展仍有其風險

20166月,記憶體平均售價(ASP)逆轉長達12個月的跌勢後觸底反彈。DRAMNAND Flash價格都出現強勁反彈。記憶體市場反彈主因在於過去幾年中所有終端設備的記憶體容量需求不斷增加,加上廠商更謹慎控制資本支出。而記憶體營收激增帶動半導體產業成長速度達兩位數,但仍有其風險。

根據Semi Engineering報導,當前記憶體產業資本支出是受擴充新製程產能驅動。生產3D NAND需要更多設備而導致資本支出增加。2012年記憶體僅佔半導體業資本支出的30%。隨後記憶體資本支出逐年增加,到2015年達39%2016年回落至36%。市場研調機構Semico預估,2017年記憶體支出佔比將重返39%

若深入分析眾家記憶體廠商的資本支出,可看出一些有趣的趨勢。2012年,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佔整體記憶體資本支出的56%,到2016年滑落至37%

SK海力士(SK Hynix)2012年的第二大投資者,佔20.3%。但在2016年則以21.6%降至第三大。2012年南韓廠商佔記憶體資本支出總額的76%2016年則為58.8%

2012~16年間,美光(Micron)、東芝(Toshiba)、英特爾(Intel)和新帝(SanDisk)的資本支出均有所增加。此外,在此期間,英特爾的記憶體資本支出成長最快,年複合成長率(CAGR)29%,主因為其基礎較低。英特爾因專注於3D NANDXPoint記憶體,其2017年資本支出預計會增加。

美光因晶圓廠擴產及升級,支出成長率排在第二,年複合成長率達28.7%2016年,美光為第二大投資者。而在2017年,美光再次落後SK海力士排在第三。

2012~16年間,東芝和新帝的支出分別成長13.7%12.3%。當然,大陸廠商也在積極投資,有幾間DRAMNAND晶圓廠計劃在2018年或2019年末生產,而新廠商總有辦法破壞市場現況。

記憶體ASP上漲為推動近期記憶體營收成長的主因。記憶體價格在20166月觸底。到2016年底,DRAM價格上漲30.8%;同時間NAND價格則上漲44.2%

201612月以來,DRAM ASP平均售價上漲47.2%NAND ASP成長有所放緩,但漲幅仍達20.6%

除了記憶體廠商擴產較保守、記憶體需求不斷成長外,有些製造趨勢亦有助於提升產能利用率。遷移到更高密度的DRAM設計,需要更多製程步驟,更多的金屬層和多重顯影(Multi Patterning),以致月產出量較少。而NAND製造商正在繼續向需要更多蝕刻和沈積步驟、更耗時的3D NAND轉型。

雖然技術不斷改進,晶圓廠產能繼續增加,但記憶體產業仍存在一定風險,無論是地震或地緣政治因素。

由於最近地緣政治情勢緊張,Semico再次考察南韓境內的記憶體產能。三星在華城(Hwaseong)8座記憶體晶圓廠,並計劃再興建5座晶圓廠,在平澤也有1座全新的3D NAND大型晶圓廠。SK海力士在利川(Icheon)和清州(Cheongju)各有3座晶圓廠,並計劃在兩地各增建1座。南韓的記憶體產能約佔全球總產能的3分之2。而這些晶圓廠都在北韓長程火砲及火箭部隊的攻擊範圍內。

[Home]


2017/08/24 2.4.4. 大陸無人機新創業者大疆與昊翔 獲單筆投資金額居全球前二大 [ 電子時報 茅堍]

整體而言,全球無人機新創業者獲得的投資仍然是以種子和A輪等早期階段投資為最多,但隨著部分業者逐漸走向成熟,中或後期階段投資也陸續出現,因而使得部分投資金額揚升至3,000萬美元以上。

CB Insights最新公布資料,由2012年初至2017816日止,全球無人機新創業者獲得單筆投資金額最高的前十大投資案,共有12(3起金額相同)。其中美國業者佔6(4家業者),大陸業者佔4(3家業者),加拿大佔2(2家業者)

雖然美國業者獲得的投資筆數較多,但就單筆金額而言,則是由大陸大疆創新與昊翔分別取得第一與二名。其中大疆是於20155B輪募資,獲得美國創投業者Accel Partners投資7,500萬美元而居冠。昊翔則是於同年8月獲得英特爾(Intel)旗下創投部門Intel Capital6,000萬美元投資居次。

大疆除在B輪募資獲得7,500萬美元外,201411月該公司A輪募資,也以3,000萬美元,在前十大中排名第九。合計大疆已總共獲得1.05億美元投資。

美國無人機飛行與開放平台服務業者3D Robotics20174(D)20152(C),分別獲得5,300萬與5,000萬美元投資,則是在前十大中排名第三與四。

此外,3D Robotics20139B輪募資中也獲得3,000萬美元(排名第九)3D Robotics已累計獲得1.79億美元投資。

排名第五的是加拿大小型無人機設計和製造業者Aeryon Labs,於201510月由成長股權基金(Growth Equity)獲得的4,590萬美元投資。

其餘獲得投資金額列於前十大的尚包括,美國海洋機器人新創業者Liquid RoboticsE輪獲得4,500萬美元、大陸廣州億航在B輪取得4,200萬美元、美國導航衛星系統定位業者Swift NavigationB輪的3,400萬美元、美國無人機軟硬體系統與服務開發商Airware3,000萬美元(C),以及加拿大高危險物自動清理機器人業者Clearpath Robotics2,950萬美元(C)。據CB Insights的界定,無人機新創業者係指,開發相關於無人駕駛航空、水中與陸地交通工具技術的軟、硬體新創業者。技術涵蓋範圍包括無人機製造、對無人機蒐集到的資料進行分析以及其他應用等。


大陸大疆創新居無人機新創業者單筆投資金額之冠。
 

[Home]


2017/08/24 2.4.5. 3大咖不擴產 DRAM紅到明年 [ 工商時報 涂志豪、翁毓嵐]

今年DRAM市場供不應求且價格持續調漲,包括三星、SK海力士、美光等三大DRAM廠的資本支出動向備受市場關注。根據模組業者消息,三星原本計畫用來大擴記憶體產能的Line 18,已決定轉向建置晶圓代工生產線,SK海力士、美光的投資只用於1x/1y奈米製程升級,沒有擴建新晶圓廠打算。

由此來看,DRAM市況可望一路好到明年,包括下半年DRAM價格會逐季調漲,明年價格走勢看來也是易漲難跌。法人看好南亞科、華邦電、創見、威剛、宜鼎等DRAM廠及模組廠營運表現,不僅營收及獲利將逐季成長到年底,明年營運表現會比今年更好。

今年以來DRAM市場供給吃緊且價格逐季調漲,以下半年市況來看,DRAM缺貨問題仍然難以紓解,標準型、伺服器DRAM第三季合約價將再漲510%,行動式DRAM及利基型DRAM合約價將再漲35%。第四季因為是傳統旺季,業者推估價格將續漲5%左右。

由於DRAM供不應求已影響到PC及手機出貨,在客戶壓力下,三大DRAM廠仍決定透過現有廠房提高投片量,或透過製程微縮來增加產能,並沒有任何興建新DRAM廠計畫。

龍頭大廠三星的下半年DRAM產能已全數賣光,現在可能會把Line 17廠部份NAND Flash產能移轉到平澤(Pyeongtaek)廠,再想辦法在Line 17現有廠房中再擠出45萬片DRAM產能,但相關產能開出應會在明年下半年。至於原本計畫用來擴大記憶體產能的Line 18廠,現在看來將以晶圓代工產能為主體,不會對DRAM市場供需造成影響。

SK海力士雖宣布大舉拉高今年資本支出37%至9.6兆韓元(約86億美元),擴充大陸無錫DRAM廠及韓國清州(CheongjuNAND Flash廠設備投資,希望產能建置提前在2018年第四季完成,但因資金多用於技術升級,產能只會增加35%,不會對市場供需造成衝擊。另外,SK海力士已想辦法在M14廠擠出2萬片空間建置新生產線,產能開出也得等到明年下半年。

美光的日本廣島廠及桃園廠已滿載投片,台中廠第二期開始建置17奈米產能,仍有可擴充34萬產能空間,但美光目前投資重點在於如何將DRAM製程由20奈米轉入17奈米,明年底前應看不到新產能開出。

集邦:Q3行動式DRAM看漲

集邦科技記憶體儲存研究DRAMeXchange調查顯示,第二季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買氣雖然低迷,但相較第一季高庫存水位,第二季已明顯收斂並開始重啟拉貨。整體而言,第二季行動式DRAM總產值季增14.8%,三大DRAM廠以三星、美光表現最為亮眼。

第三季行動式DRAM整體營收表現,DRAMeXchange預估,隨下半年智慧型手機市場回溫,第三季合約價格續漲,呈小幅上漲趨勢,行動式DRAM季度營收總產值將持續上揚。

集邦統計,第二季全球行動式DRAM總產值達62.1億美元、季增14.8%,其中以龍頭大廠三星表現最好,行動式DRAM營收季增20.7%達38.17億元,市占率高達61.5%;第二大廠SK海力士營收季增4.3%達13.50億元;第三大廠美光營收季增11.6%達9.25億美元,前三大廠掌握全球98%的行動式DRAM市場。至於台灣供應商南亞科、華邦電第二季營收則呈現衰退。

台灣業者在行動式DRAM的表現不佳。以南亞科表現來看,第二季中低階行動市場上對於主流記憶體eMCP的供給仍緊缺,但因低容量NAND Flash全球供料不足影響下,南亞科單顆行動式DRAM出貨表現不如預期成長,加上南亞科營運策略轉向較高獲利的消費性電子用利基型DRAM,第二季行動式DRAM營收表現上較上一季度衰退。

華邦電行動式DRAM受客戶轉型影響,第二季營收季減3.6%,第三季進入傳統旺季,營收有望回升。

零組件缺料 電競NB傳漲聲

下半年進入消費型PC產業出貨旺季,品牌廠與代工廠皆釋出筆記型電腦出貨將增溫的成長訊號,惟受到零組件報價漲風未歇,加上繪圖DRAM傳出供貨吃緊影響,業內人士預估,包括宏碁、華碩、微星及技嘉等PC業者,在積極搶料備貨之際,下半年端出的中高階及電競新品價格,將反映成本而有所調漲。

DRAM合約價強勁上漲力道未止,集邦科技指出,4GB DRAM模組的合約均價今年首季已季增近4成、達24美元,第2季再上揚逾1成來到27美元;7月持續上漲4.6%、站上28美元以上,預期下半年價格仍將繼續上漲。

PC DRAM價格漲、NAND Flash也供貨吃緊,業內人士表示,今年第2季受虛擬貨幣飆漲帶動的「挖礦潮」所累,讓中高階顯示卡供貨再陷緊繃,加上市場傳出繪圖卡用DRAM也供不應求,8月報價上漲至少3成,從6.5美元調升到8美元,預期未來23個月將持續上揚。

業者擔心繪圖用DRAM短缺的情況,不僅影響下半年盒裝顯卡及桌機市場出貨,所有內建獨立顯卡的電競系列或高階筆電機款,恐都將受累。據了解微星及技嘉兩大一線板卡廠,8月的顯卡出貨已受到缺料影響走緩,對於9月表現內部看法也轉趨保守。

面對接下來的假期銷售旺季,與中國十一長假、雙十一等,品牌廠開始進入拉貨高峰潮。針對零組件漲價及缺料情況,華碩執行長沈振來在上一季法說會時即釋出備料十分充足、可因應下半年出貨的樂觀消息,宏碁則在設定今年將聚焦電競全系列機款目標後,積極強化與供應商的溝通和合作關係,但求出貨順暢。

業內人士預期,下半年品牌廠新款產品價格仍有調漲壓力,至於零組件供需不平衡情況則恐在第3季底、第4季後更加白熱化。

[Home]


2017/08/24 2.4.6. TPCAIEK:兩岸PCB Q3迎史上最旺 [ 工商時報 龍益雲]

台灣電路板協會、工業技術研究院產業經濟與趨勢研究中心昨(23)日預估,第3季台商兩岸印刷電路板產值49.27億美元,將創歷年單季新高,比前一季及去年同期各增加了12.7%、4.4%。

但若以新台幣計算產值,台灣電路板協會(TPCA)、工業技術研究院產業經濟與趨勢研究中心(IEK)預估第3季台商兩岸印刷電路板(PCB)產值1,496億元,比前一季增加12.8%,但較去年同期衰退0.3%。

TPCAIEK預估第3季以新台幣計算產值比去年同期減少0.3%,除美元變數,也不排除蘋果iPhone新一代未如期推出,但IEK資深分析師董鍾明、蘋果PCB供應鏈私下都透露:「不至於且全力投產中。」

董鍾明表示,市調統計全球手機市場今年出貨僅年增1.3%,但上半年已較去年同期增加5%,意味下半年會不如去年同期,可能因為上半年多家品牌旗艦機已問市,下半年僅有蘋果新iPhone,但他認為今年成長率仍會超過1.3%。

董鍾明強調,今年PCB產業景氣相較過去幾年好很多,因為PCB產業以美元接單,全年產值187.02億美元,成長6.9%,其中第243.71億美元,比前一季以及去年同期各增加3.3%、7.0%。

董鍾明指出,今年新台幣對美元升值,若以新台幣計算,預估全年產值5,704億元,僅年增0.8%,第2季台商兩岸PCB產值1,323億元,比前一季增加0.6%,但較去年同期減少0.2%。

董鍾明分析,就PCB下游各終端市場來看,今年伺服器可望成長,液晶電視(LCDTV)、平板電腦出貨都下降,但PCB上游原物料銅價看漲。

[Home]


  2.5Intelligence Manufacturing(Industry 4.0)

2017/08/24 2.5.1. 盟立攻航太機器手臂 [ 經濟日報 李珣瑛]

智慧製造帶動機器人需求旺,盟立(2464)累計銷售機器人超過6,000台,待大陸昆山廠今年底完工後,2018年產能將倍增,下一步盟立將攜手漢翔、工研院,共同進軍航太用高精度機器手臂市場。

工研院表示,全球航太市場蓬勃發展,瞄準航太用高精度機器手臂市場潛力,漢翔航空、盟立自動化與工研院將於28日簽署合作備忘錄,現場也將實際展示三方未來合作的航太用高精度機器手臂,產研合作前進高附加價值市場。

盟立今年營運創新高,從在手訂單看來,確立今年下半年營運將呈現逐季、逐月成長。

盟立董事長暨總裁孫弘日前在法說會中指出,盟立1989年自工研院機械所衍生成立公司時,擁有自有的五軸及六軸機器人產品,但由於缺乏產業應用的實績,銷售困難。二年後決定停掉自有產品,改走代理進口機器人,起初是日本安川機器人,盟立則專心做應用。

孫弘表示,目前盟立代理的機器人包括日本、德國等四大國際知名品牌,盟立則專注次提供系整合服務,迄今機器人銷售績已逾6,000台。並且能提供客戶「3D動畫規劃模擬」,在設計廠房之初,就進行完善的系統規劃,於事前模擬生產流程的布局與優化,可大幅縮短設備評估時間。

他說,盟立上海廠可提供大陸的汽車製造廠的客戶,一條線20餘台機器人的規模。待今年底新建的昆山廠完工後,2018年起可將一條產線應用的機器人數量,大幅提升至50台的規模。

孫弘指出,盟立今年銷售機器人有希望達成800台目標。他強調,盟立均非單獨銷售機器人,也是以系統整合的方式出售。其中,最大宗的應用在面板廠的搬運和輸送。目前盟立接獲大陸單一面板廠的系統整合訂單,已達70億元規模。

[Home]


2017/08/24 2.5.2. 美密西根州工業機器人 佔全美總數11.8%居冠 [ 電子時報 茅堍]

美國工業機器人的使用多集中在以製造業為主的中西部與南部各州。其他地區幾乎沒有,或是僅有少數的工業機器人被使用。

隨著「工業4.0」與人工智慧(AI)潮流興起,在媒體推波助燃的報導下,彷彿自動化機器人已開始同步在各種經濟活動中取代現有人力。然而最新研究指出,至少目前在美國並非如此。

智庫布魯金斯研究院(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表示,固然隨著工業機器人的使用,會導致部分人力被取代,但目前機器人尚未涉入到絕大部分的經濟活動中。因此重要的是,要能具體指出那些勞動形式可能會被自動化取代,又有哪些不會被取代。

根據該機構的定義,工業機器人是指,可以在一系列工作中取代人力的自動控制且可以進行編程的機器。

就目前而言,美國工業機器人的使用多集中在以製造業為主的中西部與南部各州,尤其是上中西部地區(upper Midwest)。其他地區幾乎沒有,或是僅使用少數的工業機器人。這與美國汽車產業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和上南部地區,而汽車產業又擁有半數美國工業機器人的現況密切相關。

由於美國約半數工業機器人是使用在汽車工業中,因此這些機器人多從事燒焊、噴漆、組裝產品、處理材料,或包裝等工作。除汽車產業外,其他如電子、橡膠與塑膠產業也是工業機器人的主要使用者,但這些產業的機器人擁用數量,遠低於汽車產業。

資料顯示,在美國中西部和南部10州中,以密西根州擁有的工業機器人數量最多,佔全美工業機器人總數的11.8%(亦為全美各州第一),其次為俄亥俄州佔8.7%(全美第二),印第安那州與田納西州則是各佔8.3%4.7%(全美第三與第六)。相較而言,美國西部地區擁有的機器人數,僅佔總數量的13%

再就美國各州平均每千名勞工中的工業機器人數量比(Robots per thousand workers)而言,密西根州也以比值7.36,居全美各州之冠,其次為印第安那州的7.22。俄亥俄與田納西州也分別以4.274.26,名列全美第六與七名。

如果以全美國382個都會區(Metropolitan Areas)為分析基礎的話,印第安那州的Elkhart-GoshenKokomo地區每千名勞工中的工業機器人數量比分別達35.9435.25,為全美比值最高的都會區。其次為密西根州Battle Creek地區的16.86,以及印第安那州Columbus地區的16.59

比值大於10的美國都會區尚包括田納西州Morristown(比值13.29)、印第安那Lafayette-West Lafayette(13.23)、阿拉巴馬Tuscaloosa(13.06 ),以及南卡羅來納Spartanburg11.78

而在美國前100大都會區中,俄亥俄Toledo地區每千名勞工中的工業機器人數量比最高,為9.00。比值高於5的其餘地區還包括,密西根Detroit-Warren-DearbornGrand Rapids-Wyoming地區的8.546.29,以及肯塔基-印第安那州Louisville/Jefferson County5.05

就全美382個都會區整體而言,有35處都會區每千名勞工中的工業機器人數量比超過5。比值超過3的都會區有56處。然而比值低於2的都會區亦有253處。

布魯金斯研究院表示,這些數據不但呈現出美國高度自動化先進製造業的性質和地理分布,也反應出自動化發展,就像其他許多經濟趨勢一樣,並不會以同樣的方式在各不同地區發生。而是會以基於當地產業組合、技能、地理位置所塑造出的全球價值鏈(global value chains),對不同的地區以不同的方式來進行。

此外,雖然目前美國對於機器人取代人力的焦慮是一種普遍瀰漫的氣氛,但機器人使用分布地區最高的中西部地區,對當地自動化所帶來的勞動力市場轉型困難和焦慮,似乎最為明顯,並也反應在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的投票行為中。

[Home]


2017/08/24 2.5.3. 工業4.0帶動製造業革命 惟當前仍處於初期發展階段 [ 電子時報 謝明珊]

工業4.0帶動製造業整體的改變,從集權式製造轉為分散式製造。

工業4.0是自從自動化以來,對全球製造業影響最深遠的發展趨勢,以高階機器人和自動化為主,強調新的人機互動方式(例如擴增實境)、大數據和連網,工業4.0正促進製造業現代化,提高西方產業的競爭力。

Business News Today報導,當工業4.0結合物聯網(IoT),製造商可收集和分析前所未有的大量資料,據此採取行動,不僅能提高產品品質,亦可降低營運開銷。

Xplore Technologies執行長認為,工業4.0帶動製造業整體的改變,從集權式製造轉為分散式製造,包括流程、人力、商業組織和技術皆會有所調整,說到技術層面有高階機器人、人工智慧(AI)、精密感測器、雲端運算、物聯網(IoT)、資料收集分析、數位製造,將共同促成下一波工業革命。

其中,物聯網串連起現代製造業的高階裝置和資料流程,物聯網讓製造業追蹤資產、流程、資源和產品,簡化了商業流程,優化了供給和需求。當智慧裝置的數量增加,資料量也與日俱增,企業必須在內部或外部分享資料,通訊技術變得日益重要。

物聯網鋪天蓋地,但通訊設備也要與時俱進,如此一來,決策者才會獲得更多優質的資訊,從預防性的角度預防停機等問題。

不過,要享受工業4.0帶來的好處,必須先有一筆前置投資。2017年調查1,000家加拿大的中小企業製造商,進行數位轉型平均要投資25萬美元,至於規模更大的企業,投資成本又更高,但投資報酬率值得期待。

製造商投資這些技術之後,首先會提高競爭力,製造業以往都要把生產基地遷移到人力成本低廉的國家,已開發國家也能夠找到自己的競爭力,把生產基地遷回鄰近消費者的地方。

其次是提高生產力,自動化、資料分析和機器學習演算法皆可幫勞工解勞,生產流程變得更快速、更有效率,勞工主要在旁監督和維護。

第三是提高營收和利潤,工業4.0不只帶來更有效率和高品質的生產流程,也促成預防性維護和產業升級,進而降低停機時間和長期資本支出。

第四是製造流程優化,隨著裝置連網、分享資料和優化分析,整條供應鏈更能夠密切合作,長期下來會提高製造業的效率,促進優化和創新。加上機器對機器(M2M)通訊技術和集成系統,可望促進製造商、供應商和供應鏈其他利益關係人的合作。

第五是無縫追蹤,這有助於遵守政府法規和滿足消費者需求。製造商以往需要花很長時間去收集消費者的反饋,但工業4.0可透過數位系統即時追蹤。

最後,即使有這些好處,工業4.0發展仍處於萌芽階段,研調公司Capgemini指出,僅6%製造商達到「數位達人」的程度,但至少製造業有在持續進步,高達76%製造商正在執行或研擬智慧工廠計畫。

智慧工廠取代傳統製造 突破製造業現有困境

藉由製造業數位化,可望縮短產品從設計到上市的時間,盡快把產品交到消費者手中,同時以智慧工廠取代傳統製造設備,改變外界對製造業的觀感,吸引更多年輕人加入。

ITProPortal報導,製造業正面臨一些新挑戰,為了應付客製化和個人化的設計,製造商需要有效率的研發流程,縮短工程時間和成本,加速產品上市,以免喪失市場競爭力。

此外,製造業也面臨技能缺口。2017年下半,製造業恐缺乏有足夠經驗和能力操作精密自動化設備的工程師。2017年英國工程報告指出,目前工程師供不應求,每年至少短缺2萬個高階工程師。為了滿足英國製造業的需求,政府和教育機構正努力解決這個問題。

全球製造商都有類似的問題,勤業眾信(Deloitte)預測,2025年美國至少要填補350萬個工程師工作機會,其中高達200萬個恐找不到人才。

雖然技能缺口並非製造業獨有的問題,但製造業相對於其他產業,本來就難以吸引到人才,所以雪上加霜,例如專業工程師可能會尋求更賺錢的領域,舉凡金融業或科技業。不過,科技發展革新製造流程,例如3D列印技術,可望改變製造業給人的印象,智慧工廠逐漸取代傳統製造設備。

僅管如此,外界對製造業的觀感並沒有與時俱進,2016年一份美國調查顯示,71%年輕人不認為製造業屬於高科技領域,因此為了解決技能缺口,鼓勵年輕人投入製造業,製造業必須採取行動來化解這些誤解。

此外,企業還要鼓勵員工適應數位革命,亦步亦趨走在科技發展之前,同時積極投資新科技,例如3D列印、電腦數值控制機具(CNC)和射出成型(injection moulding)皆會協助工程師設計產品,有助於縮短產品從設計到上市的時間,一來更快速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二來鼓勵青年才俊投入製造業。

BDO:航太產業工業4.0發展領先其他產業

專業會計事務所BDO USA LLP(BDO)調查發現,美國製造商擔憂工業4.0等趨勢將改變製造業。據Aerospace Manufacturing and Design報導,BDO調查百大製造商近期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報告,遍及食品、汽車、卡車、塑膠、機具、金屬加工等產業,其中包括運輸設備產業20大企業,例如General Electric(GE)、波音(Boeing)United Technologies和洛克希德馬丁(Lockheed Martin)

工業4.0強調機器資料交換、雲端連線、自動化營運、大數據分析,也仰賴感測器和軟體技術。該份調查發現,91%百大製造商關切資訊科技(IT)系統和基礎設施,94%提到企業策略的相關風險,96%提到網路安全風險,87%指出工業4.0部署的產品創新。

至於隸屬高科技的航太產業又如何看待自身部署工業4.0的情況呢?BDO表示,航太產業比其他製造商更先進,例如噴射引擎製造商試圖提供資料分析服務,或者藉由大數據來規劃維護流程和修正營運缺陷,航太產業也不太擔心網路安全,因為早就在研擬對策。

不過,製造業的想法不可同日而語,5年前跟企業提到雲端企業資源規劃(ERP)系統,大部份客戶不僅不瞭解,還擔心資料的流向和安全性,但如今所有技術都要有雲端功能,否則客戶就會發出質疑。雖然航太產業走在趨勢尖端,但部分製造商仍在釐清如何採用連網技術,以及如何善用數位經濟。

Cognex看好工業4.0帶動機器視覺需求

全球機器視覺系統開發商Cognex公布2017年第2季財報,季營收、淨收入和每股盈餘(EPS)皆創新高。Cognex 2017年第2季營收達到1.729億美元,超過基準點1.65~1.72億美元,比2016年同期成長17%,也比2017年第1季成長28%

2017年第2季毛利率為78%,比2016年同期76%成長2%,這是因為銷售額提高的緣故,進而符合成本效率,同時避免2016年同期的存貨成本。由於消費電子產業成長態勢強,第3季將比2016年同期和2017年第2季成績更為亮眼。預計第3季營收上看2.5~2.6億美元。

Vision Systems Design報導,Cognex創辦人兼總裁Robert J. Shillman表示,2017年第2季表現相當亮眼,創下Cognex 36年來季營收新高,同時還創下利潤新高。但由於持續投資發展計畫和收購其他企業,營運費用大約會提高10%

[Home]


2017/08/24 2.5.4. 中國機器人 奪全球3成市占 [ 工商時報 楊日興]

全球主要國家正大力推進「工業4.0」相關政策,中國已成其中一股龐大勢力。相關機構報告顯示,去年中國機器人出貨量估計達9萬台,創下單一國家出貨紀錄,全球約占31%。報告更稱,該數據在2019年將達到16萬,將大幅改變當前產業形勢。

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報告指出,中國在2015年全球工業機器人出貨市占約27%,而去年該比率再度提升,全球估計共出貨的29萬台工業機器人,當中約9萬台來自中國。

報告預計,2019年全球出貨的41.4萬台中,中國將占16萬台,在已是市占龍頭的情況下,持續以大規模增速拉開和其他國家的差距。

新浪科技報導,中國在機器人數量上的快速增長,將大規模改變國家甚至全球經濟形勢。專家指出,機器人、自動化使生產率成長,出口增加競爭力,但機器人使用量的快速增長,將使國家收入不平等的狀況加劇,甚至減少消費。

按照中國官方正全力推進的「中國製造2025」計畫,機器人是工廠轉型升級、實現高度自動化和先進技術的核心主動力,利用機器人替代生產線上的工人也有助於消除勞動年齡結構老化的問題。

此外,報導引述相關市調機構近期發布的報告稱,中國機器人高速增長的步調尚未影響到國內的工資水平,自動化對於工人的薪酬還沒有在數據上顯現出來。

另一方面,由於中國國內龐大的勞動人口規模,中國在機器人使用密度上尚落後其他國家。IFR前年的數據顯示,中國每1萬名工人中僅有49台機器人,不及當時全球平均,較日本、德國、美國等國家機器人使用密度有一大段差距,全球龍頭韓國每1萬名工人中,有多達531台機器人。

同時,中國官方希望國有品牌能在國內的機器人市場中占比提升,該市場規模約110億美元,中國官方希望國有品牌能從去年31%的市占,至2020年時提升到50%以上,並在該年達到10萬台機器人的年產量,幾乎是2015年產量的3倍。

報導稱,中國官方的目標顯示了未來機器人領域競爭將再加劇,對於供應中國市場比率高達67%的外國廠商而言更甚,當中包括日本發那科、安川電機等業者。

[Home]


  2.6Solar(Green Energy)

2017/08/24 2.6.1. 福特攜徽商 要蓋電動車廠 [ 經濟日報 李仲維]

福特結盟安徽眾泰汽車,將設電動車合資公司,未來銷售將採用大陸本土品牌。

福特汽車昨(23)日表示,將在大陸成立一家專門生產電動車的新合資公司,未來的銷售將採用一個本土品牌,而不是採用福特品牌;大陸新能源汽車銷量第一的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透露,比亞迪準備於2019年推出多款微型和小型純電動汽車,進軍三、四線城市。

路透報導,福特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將與大陸本土汽車製造商安徽眾泰汽車共同組建一家合資企業,生產電動車,未來的銷售將採用一個本土品牌,而不是採用福特品牌。該合資項目有待監管部門批準。

根據大陸官方規定,外國汽車生產商必須設立合資企業,才能在大陸本土生產汽車。

進口汽車需要繳納25%的關稅,這讓瞄準大眾市場的進口汽車在大陸缺乏競爭力,除非這些車輛在大陸國內生產。

福特在大陸已有兩家合資企業,合資方分別是長安汽車和江鈴汽車。福特並已宣布打算從明年開始在大陸生產「Mondeo Energi」插電式混動車,希望到2025年在大陸銷售的汽車中,70%都是電動車。該公司預計,到2025年,大陸市場的插電式混動車年銷量將達600萬輛。

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車銷量第一的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22日對媒體表示,在純電動車的銷售比率中,微型車和小型車占比可達75%以上,即便微型和小型車在全部乘用車銷量比率很小,只要能全部換成電動車,也是天大的市場。

王傳福分析,目前純電動車要麼從高端入手,要麼從低端入手,微型和小型電動車將是比亞迪另外一個「爆點」。

王傳福透露,比亞迪準備於2019年推出多款微型和小型純電動汽車,進軍三、四線城市。

財新網報導,比亞迪準備推出的產品定位於通勤代步,售價在人民幣10萬元(約新台幣45萬元)以下。

比亞迪今年上半年共銷售新能源汽車3.5萬輛,在大陸排名第一。

但比亞迪銷售結構中,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占比近一半。純電動汽車銷量為1.9萬輛,比北汽新能源少約1.1萬輛。

微型電動車產品加入戰局後,可望推升比亞迪提升純電動車銷量。

漢能揪奧迪 開發太陽能車

大陸薄膜太陽能大廠漢能和奧迪昨(23)日簽署合作備忘錄,雙方將合力開發太陽能動力車,雙方並計畫今年底推出首輛太陽能全景車頂的奧迪原型車。

中新網報導,漢能薄膜發電集團昨宣布,集團旗下美國全資子公司阿爾塔設備公司(Alta Devices)與奧迪公司簽訂薄膜太陽能電池技術戰略合作備忘錄。雙方將合作研發奧迪/漢能薄膜太陽能電池。

雙方合作第一步,將推出薄膜太陽能全景車頂解決方案,主要目的在延長車輛行駛里程,提高用電便利性,並將逐步研發利用薄膜太陽能技術,為奧迪電動汽車提供主驅動力,提升薄膜太陽能技術在全球一次能源消耗中的比例。

雙方計畫於今年底,合作推出首輛集成薄膜太陽能全景車頂的奧迪原型樣車。

漢能薄膜發電集團董事會主席袁亞彬表示,與奧迪達成合作,是漢能移動能源技術應用於汽車領域的重要里程碑。

漢能薄膜發電旗下美國全資子公司阿爾塔擁有最高效的柔性砷化鎵薄膜太陽能技術,可為汽車製造商提供完整的車用清潔電力系統解決方案。

奧迪董事會成員、採購業務負責人貝恩德.馬滕斯表示,對奧迪的客戶而言,電動汽車的行駛里程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奧迪將與漢能攜手,將可持續的創新型太陽能技術應用於電動車,延長其行駛里程。在下一階段,太陽能將直接為奧迪電動車牽引用蓄電池充電。

[Home]


2017/08/24 2.6.2. LED廠今年甫生機重現 明年風暴恐再臨  大陸擴張速度驚人 台廠難避開暴風圈 [ 電子時報 韓青秀]

大陸LED廠大舉擴大產能,為2018年兩岸LED產業競局埋下震撼彈。

全球LED產業及市況回暖,近期兩岸LED業者公布2017年上半財報陸續傳出佳績,台系LED供應鏈不僅獲利改善,甚至毛利率重回20%以上,展現營運轉型的成效,然大陸LED大廠業績突飛猛進的速度更驚人,由於大陸LED供應鏈持續大舉擴產,恐為2018年兩岸LED競局埋下震撼彈。

近年來台系LED業者積極推動產品組合優化,2017年因市場需求擴大及產能供需好轉,加上第2季匯率波動降低,台系LED廠營運表現獲得具體改善,晶粒廠晶電、光鋐等紛展現近年來少見的高毛利率及獲利動能,LED封裝廠獲利家數亦大幅成長,不僅東貝、隆達等獲利表現均呈現好轉,主攻特殊或利基產品的佰鴻、華興、立碁等第2季毛利率更攀升至30%以上。

不過,近期大陸LED業者公布的財報及業績增長幅度,卻讓台廠備感憂心,大陸LED晶片龍頭廠三安光電上半年營收逾人民幣40億元,年增46.37%,獲利成長56.76%;晶片廠澳洋順昌上半年營收年增逾112%,淨利增幅達66.46%;封裝龍頭廠木林森上半年營收36.24億,年增逾73%,淨利更大增逾100%;國星光電營收成長逾51%,淨利增62.44%。

在大陸政府補貼及資本市場運作下,大陸LED廠商幾乎以跳躍式腳步持續擴大規模,三安、華燦光電等2017年下半將導入更多MOCVD設備,其中,三安從8月起每個月將釋出10MOCVD投入量產,換算全球產能相當於每個月增加0.5~0.7%。近期三安透露2017~2018年將新購約150MOCVD進行擴產,將全球市佔拉升至22%,陸廠加碼擴產毫不手軟,為2018年產能供給帶來更多不確定性。

大陸LED晶粒廠過去受限於全球專利束縛,產能供應多侷限於本土市場,但日前三安宣布與美國大廠科銳(Cree)成立合營公司,主攻中功率LED封裝產品,隨著陸廠跨入海外市場的專利防線找到出口,藉由Cree的專利保護,三安得以在全球高階晶片市場取得一席之地。

此外,德國大廠歐司朗位於馬來西亞的晶片廠也預計在2017年第4季開始投產,包括一般照明、車用LED等應用都是未來鎖定的重點項目,2018年全球LED晶片產能陸續釋出,台系LED晶粒廠要守住既有版圖將是挑戰重重。

除了上游LED晶片出現供需疑慮外,大陸LED中、下游供應鏈威脅並未消失,大陸LED大廠木林森、國星、鴻利等2017年將陸續開出新產能,上半年業績暴增反應出其產能規模擴大的成效,因此,儘管LED市場逐漸回暖,但2017年大陸LED業界仍傳出停工或解散消息,中小型廠商生存壓力大。

大陸LED大廠憑藉著資金及規模等優勢,進行大規模整合及購併,大陸LED產業集中化程度越來越高,透過跨地區、跨產業或跨國形成「強強聯合」的趨勢日漸明顯,而台系LED廠近年來專注於營運轉型,將目標轉向利基型應用市場,希望另闢蹊徑。

不過,台廠追求的利基市場恐不足以承擔眾家廠商分食大餅,且利基產品更無法與LED照明市場規模相提並論,面對多家業者紛紛搶進,加上陸廠亦持續延伸營運觸角,例如車用LED領域等,恐再度與台廠正面競爭。

台系LED廠受惠於產品組合調整,帶動2017年上半獲利回升,似乎喚起了近年來少見的蓬勃生機,但是緊接而來的2018年將面臨另一波挑戰,大陸龐大的新增產能陸續到位,台廠恐再度陷入苦戰。

[Home]


2017/08/24 2.6.3. 美國太陽能201條款定案在即 赴美設廠 韓廠積極、陸廠猶豫 [ 電子時報 黃女瑛]

隨著美國201條款判決將至,近期市場傳出部分太陽能廠積極前往美國評估設廠廠址。

美國對全世界太陽能供應鏈祭出的201條款調查,從調查以來,全球市場均傳出各地太陽能業者紛紛前往美國進行廠址堪察,不排除判決後到美國設廠,而市場甚至傳出,美國總統川普在此期間積極向全球各大太陽能廠招手;被傳出最積極看廠址的以韓系廠為主,呼聲最高包括南韓Q CELLS及樂金(LG),另外,陸廠是多家均前往評估,但猶豫度高,因為美國製造成本太高。

美國太陽能破產公司SunivaITC申請201條款後,隨後破產的SolarWorld也加入支援201行列,ITC啟動調查後,全球市場即傳出,不少太陽能廠前往美國尋找適合建廠的廠址,評估201條款一旦落實後,赴美設廠的可行性。

太陽能廠指出,最為積極評估的又以韓系廠為主,尤其以韓華Q CELLS及樂金(LG)被認為201一旦判決落實,前往美國設廠製造太陽能的機率最高。主因除了其評估廠址的身影出現率頻繁外,最關鍵仍是樂金及韓華分別是南韓前三大及前十大集團,市場認為其背後有充裕的銀彈得以支持其前往美國開闢新天地,當然也可順勢與美國政府打好關係。

而且,市場也傳出,在此期間,川普也積極向全球各大太陽能廠招手,希望其前往美國設廠,以落實川普高喊的讓製造業回流美國的理念。而LG及韓華本身就是如鴻海般的跨國性大集團,響應與支持川普政策的機率頗高。

除了背後有充裕的銀彈支持外,市場認為,技術優勢也是韓廠赴美國開疆闢土的動力之一。例如韓華 Q CELLSP型高效太陽能PERC電池技術在全球具有相當的領先度,尤其近期201調查引發美國市場的火速拉貨潮,韓華Q CELLS旗下80%的電池產能均不受美國當下雙反稅影響。所以,幾乎是集中火力供應美國市場,而且其高效模組在美國市場也受到相當青睞,在供不應求下有效漲價,使其在美國市場的市佔率、品牌知名度都跟著拉升。

LG的太陽能技術鎖定的是次世代的N型產品,目前旗下投入量產的電池技術包括N型背鈍化(PERT)N型異質結(HJT)以指交叉背接觸(IBC)電池暨模組,而且這些次世代產品在全球市場銷售已闢出相當不錯的口碑,所以,市場也十分好奇LG一旦拍板赴美投資建太陽能廠,不知會先引入何種技術?或許量產成熟度較高的PERC為先。

除了韓系廠外,市場最關心的為大陸一線整合廠的動向,大陸業者透露,前往美國堪察廠址的大陸太陽能廠可能比外傳的2家還要多,前往美國設廠是因應美國落實201後的可行方案之一,所以,必須先事先評估,但是一旦落實後前往設廠機率有多少?則仍是未知數。據了解,目前多數仍在猶豫,主要是在美設廠相關運作生產成本均太高,難以有效發揮陸廠在成本上的競爭優勢。

同樣考慮到生產成本問題,台系廠目前多數均無意願前往美國設廠以因應201條款。實際上台系廠是力有未逮,近年來受到供應鏈結構完整度不足及代工接單不良等問題衝擊,虧損問題持續,導致本身資金充裕度不足,難前往美國設廠。

201條款預計922日由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將投票表決,據了解,ITC6個成員,如有2人以上(3)投反對票,這案子就不會呈給總統川普,但一旦投票表決是贊成,川普預計將在1113日裁決是否啟動201條款,時間為預定,過往判決後延亦常見。由於201條款的運作,先前傳出美國可能在調查期為防止突然有大量電池或模組進口,不排除啟動臨時性關稅措施,據了解目前未有該措施,所以,除非美國備貨已完成,否則部分太陽能業者預估,拉貨潮可望達10月。

[Home]


Confidentiality Note
本郵件含有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機密資訊、或受法律保護之資料,唯有原發信人指定之收信人得閱讀或使用本郵件之內容。如您並非被指定之收信人,請立即將本郵件及所有附件予以刪除;請勿揭露、儲存或使用本郵件之任何資訊,並請您立即告知原發信人本郵件的傳遞錯誤。謝謝您的合作。
This e-mail transmission and any attachments contain information from Inventec Corporation. The information is confidential and/or privileged and intended to be solely for the use of the individuals or entities named in this e-mail transmission. If you are not the intended recipient, be aware that any disclosure, saving or use of the content of this e-mail transmission and attachments is strictly prohibited. If you have received this email transmission in error, please notify us immediately, and delete the e-mail and attachments. We greatly appreciate your cooperation.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雪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