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20 全球產業資訊

 1要聞

  1.1台灣

   1.1.1. 107年度施政方針 首重5+2產業兩岸  [經濟日報]

 2財經

  2.1中國大陸

   2.1.1. 打擊比特幣再升級 大陸擬封殺海外交易  [經濟日報]

  2.2亞洲

   2.2.1. 亞幣升過頭 恐難以為繼  [經濟日報]

 1展會

  1.1. 兩岸標準論壇 半導體首列合作  [旺報]

 2產業相關

  2.1Cloud Computing

   2.1.1. 人工智慧概念股助攻 台積市值再創新高  [經濟日報]
   2.1.2. 唐鳳:擬建置無人車測試場  [經濟日報]
   2.1.3. 亞馬遜雲端運算 降價搶市占  [經濟日報]
   2.1.4. 阿里巴巴CEO專訪:從在線、互聯網、到城市大腦 王堅捅破窗紙也要講出的實話  [電子時報]
   2.1.5. 物聯網與區塊鏈技術 讓汽車共享理念更上一層  [電子時報]
   2.1.6. Zenbo辨識小朋友 還能提醒吃藥  [蘋果日報]
   2.1.7. 雲達 搶攻中國大數據中心  [工商時報]
   2.1.8. 馬雲未來醫院 已服務逾5萬人次  [中國時報]

  2.2Smart Mobile

   2.2.1Wearable

    2.2.1.1. 元太攻穿戴 研發軟性顯示器  [經濟日報]
    2.2.1.2. 平價VR技術普及 日本商業應用日增  [電子時報]

   2.2.2Smartphone

    2.2.2.1. 瑞典指紋辨識廠 股價大跌  [經濟日報]
    2.2.2.2. 觸控雙雄將吞新蘋單  [經濟日報]
    2.2.2.3. Android手機全面升級 新晶片訂單大增  明年中、高階手機市場邁入新戰局  [電子時報]
    2.2.2.4. 蘋果首推自有GPU恐引官司上身 Imagination是否提訴待觀察  [電子時報]
    2.2.2.5. AI手機晶片 聯發科圓夢  [工商時報]
    2.2.2.6. 台灣果粉 最愛64GB i8 Plus  [工商時報]

  2.3IT Industry

   2.3.1. 鴻海投資威州 高額補助過關  [經濟日報]
   2.3.2. 聯電被起訴案 爆出疑點  [經濟日報]
   2.3.3. DRAM技術根留台灣的聯電 為何硬被扣上竊密罪  [電子時報]
   2.3.4. 賀陳旦:掌握數位匯流技術破口機會 應爭取應用普及  [電子時報]
   2.3.5. 三星西安擴產計畫 韓政府要求撤銷  [工商時報]

  2.4Personal Computing

   2.4.1. 群聯犀利 今年估賺三股本  [經濟日報]
   2.4.2. 宏碁三招 躲過缺料  [經濟日報]
   2.4.3. 英特爾Cannon Lake又遲到 供應鏈亂了套 新規格NB全延後推出 被迫大改開案時程  [電子時報]
   2.4.4. 群聯潘健成:NAND Flash缺到年底  [電子時報]
   2.4.5. 印度手機強制支援多語言規定 10月恐難準時上路  [電子時報]
   2.4.6. 宏碁:DRAM缺貨最嚴重 SSD電池吃緊 靠供應鏈管理「至少夠用」  [蘋果日報]

   2.5.1. 日月光攻智造 邁向無人工廠  [經濟日報]
   2.5.2. 透過實際體驗 工業4.0概念將更容易推展  [電子時報]

  2.6Solar(Green Energy)

   2.6.1. 美國擬用201築太陽能新競技場 啟動新型龍虎爭霸戰  [電子時報]

[Home]


2017/09/20 1.1.1. 107年度施政方針 首重5+2產業兩岸 [ 經濟日報 邱金蘭、陳慶徽、吳馥馨、潘羿菁]

行政院長賴清德昨(19)日提出107年度施政方針,未來一年將以5+2產業創新等七大事項為施政重點,並將強化區域經貿的鏈結與整合;兩岸方面,則將努力維護兩岸既有機制,推動兩岸建設性的交流與對話。

立法院後天開議,賴清德昨天將107年度施政方針送立法院,提出未來一年施政重點。賴清德在報告中指出,近期國際局勢因主要國家間權力競逐、英國脫歐、恐怖攻擊及北韓威脅等因素相互影響,呈現競爭與合作錯綜複雜的發展,全球秩序正處於重整階段。

國內方面,面對產業結構轉型、投資障礙排除、勞動新制調適、能源轉型、少子化及人口老化等帶來的各項問題,以及年金制度、司法制度、賦稅制度及轉型正義等許多社會關注的改革議題,均是嚴峻的挑戰與艱鉅的工程。

他表示,行政團隊將全力提振國內經濟,加強投資台灣,落實各項結構改革。未來一年,政府施政將以七大事項為重點,包括第一,加速執行攸關產業結構轉型的5+2產業創新計畫。

第二,有效率地執行「前瞻基礎建設計畫」,帶動全面性的投資成長。第三,持續強化勞工安全以及福利,並保持在經濟轉型中,產業所需的人力和彈性。

第四,全力執行能源轉型計畫,確保供電穩定,落實非核家園。第五,完成稅改工作,以及各項已經啟動的改革工程。

第六,加速執行長照及托育計畫,積極因應人口老化及少子化的社會趨勢。第七,強化政府國家發展的整體規劃,有效管控各項計畫的執行進度和預算效能,減少財政上不必要的浪費。

賴揆解缺地 兩路並進

行政院長賴清德昨(19)日赴經濟部聽取產業「五缺」問題,經濟部長沈榮津會後轉述,賴揆就「缺地」問題,指示經濟部先就「工業區土地強制買回」、「容積率放寬」兩議題優先研議。

賴揆昨天致詞時強調,他是做實事內閣,要用「三實」(誠實面對、務實擬定策略、踏實解決問題)解決「五缺」,要有解決問題的態度,而非消極解釋問題。所謂「五缺」指的是缺水、缺電、缺工、缺地、缺人才。

經濟部統計,截至今年7月,全台工業區土地閒置面積高達747公頃,若能通過「強制買回」,加上輔導,五年後每年能活化使用的面積約達130公頃。

事實上,經濟部曾在產業創新條例修法時增訂「強制收買」機制,但外界質疑與憲法財產權牴觸等爭議,最終未納修法。沈榮津昨天有備而來,搬出大法官釋憲解釋,「強制收買…乃增進公共利益之必要,與憲法保障財產之意旨並無牴觸」。

「容積率放寬」方面,因現行容積率獎勵制度不具誘因,辦理都更雖享優惠,但獎勵辦法不符廠商需求。經濟部將與內政部協調,盼能訂定「新增投資」、「綠色製程」、「智慧管理」等獎勵辦法,將容積率升至300%

配套措施是,廠商因容積率提升的獲利,要繳交回饋金做為產業園區開發管理基金。經濟部預計放寬容積率後可以新增45.1萬坪的樓地板面積,相當於3.3個南軟園區。另外,「缺人、缺工」要解決產學落差,提升本國勞工勞動參與率;台積電、中堅企業所需的國際級人才,要鬆綁留才法規。

「缺水」則要研究區域供水的可行性,例如將北、桃、竹形成供水網絡。「缺電」則要求台電規劃新建、及正在興建共九座電廠,從規畫、設計、招標、決標、施作、商轉,所有關鍵時程都要訂時間表並納管考。

沈榮津轉述,賴揆指示與「五缺」相關議題,將來併入「加速投資台灣」會議中討論,由賴揆親自主持。

三實補五缺 工總按讚

行政院長賴清德主持「五缺」會議,並指示用「三實」來解決問題,率先喊出產業五缺困境的工總,對政府積極面對的態度予以肯定,不過工總秘書長蔡練生強調,希望政府可以真正落實,才不會事倍功半。

賴清德昨日赴經濟部主持會議,提到用三實解決五缺問題。經濟部針對五缺的每一缺,也充分提出短中長期因應對策,例如缺地問題,不排除修法產創條例納入「強制買回」機制;另外,今年以來飽受限電危機之苦,經濟部也提出備用容量率提高至15%、備載容量率10%

[Home]


2017/09/20 2.1.1. 打擊比特幣再升級 大陸擬封殺海外交易 [ 經濟日報 杜宗熹]

大陸打擊比特幣進一步升級,海外交易可能被封殺,一位北京的比特幣交易平台負責人透露,官方對平台的海外業務也會進行干預,比原來預想的更為嚴格。

21世紀經濟報導,大陸上周就傳出官方要求比特幣平台在9月底關閉,大陸投資人原本還打算在關閉後轉進海外交易,沒想到大陸也要封鎖大陸民眾到海外交易市場買賣比特幣,將進一步衝擊全球比特幣市場。

另外,人行旗下金融時報昨(19)日也發文強調要加快推出主權數字貨幣(數位貨幣),以遏制虛擬貨幣風險。

針對近來查禁比特幣所產生的風暴,中國人民銀行旗下的金融時報昨日發表文章指出,大陸官方對於貨幣形態的數位化有著清醒的認識,也正在積極部署相關工作,人行專門成立了議題小組和數字貨幣研究所。

未來將遏制虛擬貨幣風險,加快推出主權數位字貨幣。

大陸金融時報報導,中國互聯網金融創新研究院院長黃震撰文表示,因為比特幣投資是一種典型的另類投資,這種另類投資從一開始就行走在法律、政策的邊緣,當監管政策發生變化時,可能就意味著風險要爆發,希望虛擬貨幣交易平台的經營者和投資者有足夠的心理準備,按照有關監管要求做好過渡階段的安排,確保零風險清理、退場方案能夠制定縝密和執行到位。

黃震認為,大陸官方防控虛擬貨幣風險,對虛擬貨幣說不,禁止發行代幣進行融資,停止比特幣等虛擬貨幣集中競價交易,是為了更好地保護大陸金融消費者的利益,防止比特幣風險傳染至大陸金融體系,是維護金融安全和穩定的重要舉措。

黃震解釋,比特幣是網路上的特殊虛擬商品,其背後的理念和主張過於激進,挑戰貨幣的發行權和鑄幣稅的收取權,這是主權國家最重要的權力不容挑戰,這是比特幣面臨的最大風險,要求貨幣發行去國家化等是行不通的。

華爾街日報報導,國際清算銀行(BIS)在一份最新報告中表示,各地央行應考慮引入自己的加密貨幣,以抵禦比特幣和其它虛擬貨幣快速發展帶來的風險。

BIS總部位於瑞士,是由主要國家的央行組成,這份長達16頁的報告來自BIS一項季度評估內容,並討論央行發行數字貨幣的利弊。

[Home]


2017/09/20 2.2.1. 亞幣升過頭 恐難以為繼 [ 經濟日報 任中原]

亞洲貨幣今年不懼美國升息,對美元普遍升值,主因出口熱絡與外資流入。但升值將打擊出口及經濟成長,加上亞洲政治風險升高,亞幣未來可能面臨新一波壓力。

星、泰、馬、菲、越、印尼六國7月總出口量比去年同期激增18.5%;新加坡8月貨櫃裝卸量比去年同期增加9.9%,達294萬只20呎櫃,也是2014年來最高水準。由於出口熱絡,4月以來馬元對美元升值約5%,泰銖及星幣升值近4%

日本經濟研究中心已將今年中國經濟成長率預估上修到6.7%,馬、泰、菲、印尼也上修到5%,主因電子零件及手機等產品的出口擴張。

亞幣升值的另一原因是外人投資增加。例如瑞典IKEA計劃在馬來西亞投資2.16億美元興建發貨中心,奧地利施華洛世奇珠寶公司也計劃今年內在大馬開設服務中心。印度4-6月外國直接投資比去年同期激增37%,達104億美元。

另外Fed雖逐步升息,歐洲央行(ECB)也正計劃縮小購債規模,但亞幣卻不貶反升。日本經濟學者齋藤慎指出,「美、歐雖傾向緊縮貨幣政策,但Fed的緊縮速度比預期緩慢,因而對新興貨幣的壓力減輕」。

亞幣升值有助於抑制通膨,但如果太強將傷害出口,並拖累經濟成長,因此各國央行普遍干預匯市,抑制本國貨幣升勢,也使東南亞主要國家與印度的外匯存底均增加,印尼與印度央行8月已降息。

[Home]


2017/09/20 1.1. 兩岸標準論壇 半導體首列合作 [ 旺報 戴慧瑀]

「海峽兩岸信息產業和技術標準論壇」19日在金門登場,聚焦車聯網及AI(人工智慧)領域。值得一提的是,今年論壇也首度把半導體業列入標準合作領域,並召開專家委員會對接會;據了解,有大陸工信部代表參加。台方主辦單位、華聚基金會董事長陳瑞隆表示,除為了順應兩岸產業發展趨勢外,也是配合11月南京舉行的兩岸企業峰會資訊家電產業合作推進小組,提前召開閉門會議,有種「會前會」的意味。

由華聚基金會與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中國電子工業標準化技術協會共同主辦的「海峽兩岸信息產業和技術標準論壇」(以下簡稱論壇),今年邁入第14屆,雙方也簽署車聯網共同標準合作備忘錄,並發布太陽光電、服務應用等3本的共通標準文本。

雖然在兩岸政治氛圍不佳下,今年相較以往主辦單位行事更低調,大陸高層官員也缺席,僅由大陸前工信部副部長奚國華以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榮譽理事長身分,出席開幕式並致詞。

強化全球競爭力

奚國華在工信部期間,曾兩度出席論壇,這次卸下官方身分,改以民間身分參加。他致詞表示,兩岸產業如果能夠合作,絕對是一加一大於二,特別是資通訊產業,前景相當巨大。

陳瑞隆也提及資通訊產業,特別是半導體領域,應盡速推動兩岸標準合作。他稱該產業是推動當前全球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兩岸應透過合作,強化全球競爭力,並在站上市場領先的地位。

對此,去年論壇,兩岸達成共同推動半導體技術標準的共識,把原本所屬兩岸企業家峰會資訊家電產業合作推進小組下的IC標準與測試(含傳感器)閉門會議,列入今年議程。

半導體合作會前會

事實上,去年論壇閉幕時,據悉大陸工信部對於是否要在論壇新增相關領域的會議,仍持保留態度。主辦單位解釋,當時陸方考慮到是新議題,雙方還需要磨合,才有所顧慮。但時隔1年,會議順利舉行,陸方也派出代表參加,陳瑞隆說,標準也是兩岸半導體產業合作的一部分,等於是「會前會」,之後將接著11月的兩岸企業家峰會上繼續討論。

許勝雄籲揚棄對抗 促兩岸產業合作

工總理事長許勝雄19日談兩岸產業合作願景,提出4項建議,其中包括向兩岸政府喊話,希望能降低非經濟風險跟一些障礙,為兩岸產業創造穩定的合作環境。

許勝雄是在「2017海峽兩岸信息產業和技術標準論壇」(簡稱兩岸標準論壇)開幕式上,做出上述表示。該論壇是今年兩岸最大民間產業交流的活動之一。

除了物聯網,許勝雄說,當每個國家都在發展智慧製造、機器人、智慧汽車等新興產業時,自然也會影響兩岸資通訊產業在全球的競爭地位。對此,兩岸技術標準跟產業合作,有加速推動的必要。

許勝雄也提出4項建議。首先,兩岸技術標準跟產業合作,是兩岸經濟融合的重要載體,兩岸政府有責任跟義務為雙方標準、產業合作,建立並提供一個穩定發展環境。

許勝雄向兩岸政府喊話,希望雙方能夠珍惜過去累積的成果,揚棄對抗的舊思維,相互理解、妥協,建立兩岸彼此都能接受的互動模式,維護兩岸持續對話;如此一來,兩岸經貿交流才能有利發展。

兩岸官方互動陷入僵局之際,許勝雄說出這番話,雖未言明,但也表達出兩岸產業界對於兩岸關係前景的期待。

許勝雄說,再來面對兩岸關係的新情勢,像兩岸標準論壇這樣由「民間主導、政府參與」的模式,或可借鏡未來兩岸推動產業合作、標準計量、檢驗驗證、消費品安全的新模式。

許勝雄認為,第三項建議是,如今兩岸產業合作,不應侷限於共同技術標準,應同步發展共組公司、共創品牌及市場發展策略,放眼全球市場。最後,許勝雄也期待,未來兩岸產業能夠進一步擴大共建產業鏈或生態系合作體系。


華聚基金會董事長陳瑞隆

[Home]


2017/09/20 2.1.1. 人工智慧概念股助攻 台積市值再創新高 [ 經濟日報 簡永祥、鍾詠翔、詹惠珠]

人工智慧(AI)概念發燒,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與其大客戶輝達(Nvidia)股價同創新高,輝達18日股價大漲,市值衝破千億美元,連帶台積電在台股受到激勵,股價再創還原權值新高,市值達5.74兆元。

目前費城半導體指數成份股中前三大分別是台積電、英特爾與輝達,都有投入發展AI,輝達18日股價大漲,收187.5美元,帶動市值衝破千億美元。主要是分析師肯定輝達轉向AI和車聯網等高階晶片的策略。由於台積電與輝達股價與市值持續寫高,可望帶旺台廠AI概念股。

彭博資訊的資料顯示,輝達的台灣供應商包括台積電、鴻海、廣達、南亞科技及日月光。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19日受輝達(Nvidia)股價創新高激勵,台股收盤股價站上221.5元,市值達5.74兆元,再度改寫歷史新高紀錄。對照台積電美國存託憑證(ADR18日市值達1,974.3億美元,19日早盤續揚,漲幅逾0.6%,市值進逼2,000億美元,持續坐穩居美國費半指數成分股王座。

台積電昨股價逆勢走高,主要受到AI晶片龍頭輝達股價創高激勵。輝達獲外資調高評等,18日股價改寫17年來新高價,市值達到1,125.3億美元,躍居費半成份股第三。

AI概念股成為法人點火標的,目前AI相關晶片中,除了英特爾未在台積電投片外,幾乎所有開發相關晶片公司都在台積電下單,委由台積電代工。

輝達過去12個月股價暴漲兩倍。目前至少有四家券商將輝達目標價定在至少200美元,Evercore ISI分析師繆斯更一口氣將目標價提高70美元至250美元。

輝達的事業重心從設計繪圖處理晶片轉至AI、雲端運算、自駕車等新興科技,繆斯認為,投資人仍大幅低估AI的影響,也低估這塊潛在市場的規模。美銀美林更指出,在規模高達300億美元的AI晶片市場中,輝達可望躍居為大咖供應商。美銀美林將輝達目標價調高至210美元。

台積電看好AI發展,預估到2020年,每年複合成長率超過25%

台積電共同執行長劉德音多次表示,2020年至2025年市場對高效能運算晶片的需求明顯升溫。

台積電將以7奈米製程,為這些AI晶片公司代工生產相關晶片,在30家預定導入7奈米晶片的客戶中,有一半客戶打算在高效能運算相關應用中採用這種晶片。

輝達強攻AI 台廠吃補

繪圖晶片龍頭輝達(Nvidia)因投入人工智慧(AI)的資本支出增加獲法人認同,股價再創新高,打入輝達車用GPU(繪圖處理器)的健策和詮欣等,隨客戶壯大,第4季營運看俏。

AI可應用於超級運算、自動駕駛、醫療照護、巨量資料分析和遊戲等領域,輝達的新產品Volta築起競爭優勢的高牆,讓近期美國專業機構再調高其目標價。輝達在美股價創新高,台股相關供應鏈也受激勵上揚。

4季起,均熱片大廠健策的車用相關業務開始挹注營收,主要供應國際半導體大廠的電動車散熱模組,以及透過國內封裝大廠供應給輝達車用晶片均熱片。

隨著汽車電子化,每台車都要有行車電腦,健策的均熱片又有新應用,由於輝達車載系統主攻美國車廠,今年初再展示全新的車載電腦XAVIER

[Home]


2017/09/20 2.1.2. 唐鳳:擬建置無人車測試場 [ 經濟日報 陳慶徽、邱金蘭]

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昨(19)日表示,近期赴矽谷吸取美國發展無人車經驗後,政府目前已在網路上啟動無人載具實驗法案的意見蒐集,而未來將在台南沙崙建置無人車測試場域,期待可陸續與各地方政府合作建置。

唐鳳近日剛結束矽谷參訪,他昨天接受本報專訪時提到,「我們希望用同一套規格來測試。」談到建置無人車測試場域,唐鳳透露,在本次與美國GoMentum Station無人車測試場地相關業者會面後,他已經取得相關的規格協議書範本,未來將應用在建置測試場域的基本標準上。

唐鳳表示,GoMentum Station是許多國際無人車大廠進行測試的地點,若要在國內打造出無人車的測試場域,就必須與美國、歐洲、新加坡等地的場地標準採用同一套規格,「把這套條件拿出來,至少國際上七、八成的大廠都同意這些條件,談的時候就比較好談」。

談到無人車測試場域在台灣的發展,唐鳳提到,目前已有台北市公車道在半夜測試的案例,未來不只在沙崙會有測試場,高雄也將成為下個建置測試場域的城市。接下來歡迎有意願參與試驗的各地方政府一同參與計畫。

唐鳳表示,都市和偏鄉城市對於無人車的需求可能有所不同,要解決的問題也不同。他指出,目前規劃就是將多樣性「打開來」,不會特別限制車輛種類,各地方政府都可以依自身需求來提出申請建置的訴求,在法規允許的範圍內進行實驗。

唐鳳強調,在測試過程中,包括安全、保險與資料分享等面向仍是計畫的優先考量。

此外,他同時提到,由於無人車對於國人仍是相當遙遠的概念名詞,因此未來也會依據從美國無人車商WAYMO學到的經驗,與地方政府、警政單位與學校來配合,針對居民做溝通,讓大家慢慢認識無人車這個科技生活中的「新物種」。

台灣玩真的 矽谷聽到了

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昨(19)日表示,這次去矽谷參訪,獲取相當多來自當地科技公司與加速器的建議,未來像是人工智慧(AI)與虛擬實境(VR)等科技技術,可望應用在公共討論平台,以提升討論品質。

談到本次矽谷行與亞洲.矽谷計畫執行中心辦公室各團隊接觸的經驗,唐鳳指出,經過半年,「台灣是玩真的」這個訊息已經確實傳達至矽谷,將台灣新創團隊帶入當地,與當地公司進行協作,並在各類技術上都有長足的進步成果。而同時他也提到,亞洲.矽谷計畫已有效提升台灣新創在矽谷當地的能見度。

「臉書(Facebook)目前的任務方向已漸漸轉向『社群營造』。」唐鳳指出,在台灣,言論自由是具高度共識的社會價值,因此臉書相當看重此市場,未來將致力以「社群經營者」角度參與台灣市場,並導入AI系統;針對「會對某人造成立即危險的」訊息進行技術性干預,減少使用者因臉書平台的公開性而受傷害的機率,打擊如詐騙廣告或偏激言論等訊息流竄。

在無人車產業,唐鳳舉例,即使車輛已導入AI的辨識系統,實際上路後仍會遇到無法判讀的複雜路況,而此時,他強調AI應做到的是向人類傳達「我不懂」的訊息,與使用者進行溝通。

[Home]


2017/09/20 2.1.3. 亞馬遜雲端運算 降價搶市占 [ 經濟日報 葉亭均]

亞馬遜服務事業Amazon Web ServicesAWS18日宣布,下月2日起對使用EC2虛擬伺服器服務的客戶改為「以秒計價」。這凸顯亞馬遜再度使出「降價」經典絕招來取得市占率,也代表雲端運算市場的價格戰已經白熱化。

亞馬遜在2006年推出AWS時引爆雲端運算革命後,迄今都是以每小時為計價單位。Google2012年推出雲端服務後隔年改為「以分鐘計價」,微軟的Azure也跟進,今年初更搶先推出以秒計費。這一類運端運算服務可讓程式開發者運用大量的超級電腦運算能力,雲端儲存服務業者Dropbox與民宿訂房網站Airbnb等客戶就是利用亞馬遜的AWS來創業。

亞馬遜表示,改變計價方式是反映程式開發者如今建立應用程式(App)的更新穎方式。以秒計價代表企業客戶進行某些下載工作時將少付一些費用,但也可能促使企業更願意嘗試利用EC2進行運算。

亞馬遜一直是雲端市場龍頭業者,今年第2季市占率達34%,遠遠把微軟(11%)與Google5%)拋在後頭。AWS上季為亞馬遜貢獻9.16億美元的營業利益,彌補零售品銷售事業的淨虧損。

然而亞馬遜終於跟進同業改變雲端服務計價方式的真相是,它覺悟到生意正流失給對手,因為使用者開始精明地壓低雲端成本,轉換到競爭同業的雲端平台。例如折扣零售業者沃爾瑪(War-Mart)與目標百貨(Target)都放棄把AWS作為他們電子商務營運的後端支援系統。

上述趨勢凸顯雲端運算的價格戰正在增溫,而亞馬遜正利用常見的削價戰術來對付微軟、Google與其他雲端基礎服務業者。但這也代表做為亞馬遜金雞母的AWS所產生的營收與利潤預期將減少,亞馬遜的股東要有心理準備。

[Home]


2017/09/20 2.1.4. 阿里巴巴CEO專訪:從在線、互聯網、到城市大腦 王堅捅破窗紙也要講出的實話 [ 電子時報 陳慧玲]

「我不知道這樣講清楚沒有?」,在採訪阿里巴巴集團技術委員會主席王堅的過程中,這是他最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不只是因為個人習慣,而是因為面對當前太多新的技術、新的名詞,有太多想當然耳、卻也似是而非的邏輯,以一個心理學專業出身,相信科學,也信仰邏輯的趨勢研究者,王堅始終用一種要「捅破窗戶紙」的信念,將那些被複雜化或被誤解的事情努力說清楚。

王堅認為,應該要被捅破的那一張窗戶紙,其實是因為大家都在一路奔跑追逐,始終沒有機會坐下來好好想過,靜下來想清楚了,很多事情就清楚了。

從「私有雲不是雲」、「物聯網不知道要連什麼」、「數據不是蒐集而是沉澱」、「應該是機器智慧不是人工智慧」、到「智慧城市缺少了大腦就不會有智慧」,王堅努力捅破的每一張窗戶紙,都希望讓更多人看清楚未來的本質,因為,王堅看到的,是未來20年將出現的新一波根本性變化。

2008年加入阿里巴巴,從阿里巴巴集團技術長,提出「去IOE」概念、打造阿里巴巴自有阿里雲飛天系統,大陸媒體稱他為阿里雲之父,到如今統籌阿里巴巴集團未來技術發展大局,一路走來,王堅的想法很另類,也很堅定,而王堅的非工程技術背景,也曾讓他備受挑戰。

但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在2012年就曾在阿里員工論壇上發文:「假如我們在十年前就有了博士(馬雲對王堅的稱呼),今天阿里的技術可能會很不一樣;假如我們的博士是工程師出身,那麼阿里的CTO可能和任何公司的CTO毫無差別;感謝大家對博士提出的批評,正是這些批評讓博士更加完美。」

在王堅先前出版的「在線」一書中,王堅提到:「在線,是新世界的常識,觀察、審視、思考有助於消除頭腦中的衝動與迷茫;被重構中的離線世界,正在變成一個在線世界,而每一個文明節點,都有獨特的關鍵詞,如今我們與『在線』不期而遇」。

而聯發科技董事長蔡明介在王堅的著作「BEING ONLINE」書序中就提到:「半導體是資訊產業之母,我常用運算演進回顧半導體與計算機、手機到物聯網、以及網路產業的興起。由於摩爾定律的不斷進步,現在每人每年平均要使用數十億個電晶體,才能享受目前這 些「在線」、「雲端運算」、「數據」等服務之好處。就像米飯維持人的生命一樣,電晶體則是協助人類心智運用。博士與我,一從雲端運算,一從半導體,看到一樣的未來。

王堅曾經說,在線是互聯網的本能,是世界的新大陸,而數據只有在線這一條路可以走之後,才會自然而然的發生質變。

而如今,從在線到互聯網,從數據質變引發的未來可能,王堅看到了下一個題目—城市大腦。有別於過去十年烈火烹油、盛極難繼、眼看就要再而衰三而竭的「智慧城市」,王堅這次選擇捅破的窗戶紙,不是別的,就是智慧城市的迷思。

「一個城市沒有大腦,怎麼會變得Smart?」,「貢獻數據將創造新的文明」,「未來城市的資源消耗將會只有現在的十分之一」,「數據將成為唯一不具有稀少性的生產要素,為經濟帶來根本性的變化」。

從在線、互聯網、到城市大腦,這是一場王堅與阿里巴巴即將啟動的新世界發現之旅。

此次DIGITIMES獨家專訪王堅博士,在此次專訪內容中,從智慧城市、城市大腦、物聯網、人工智慧、到未來新世界經濟的想像,王堅一一剖析說明。

城市沒有大腦,如何Smart

問:現在您為阿里巴巴集團所規劃的發展方向,其實是比電子商務更顯著的改變人類的生活,但同時也更偉大、更艱鉅,可否談談您的看法?

答:談不上更偉大、 更艱鉅,當技術發展到一定程度,很多過去只能想想的事情,現在都已能做了,這就會有很大的不同,這不是理想偉大與否的事,而是有些東西,在今天因為技術的發展,終於可以付諸實現。

我在阿里巴巴台灣創業者基金論壇演講時本來想說一件事,但怕聽眾不太能理解,我想說的是,阿里講「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這句話其實需要更多延伸解讀(implication),我之前跟馬雲在美國聊的時候, 突然明白了什麼叫做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因為,「過去的大公司是把天下的生意都做完了,阿里巴巴是想讓天下的中小企業把生意做的更好」, 這其中有很大的差別, 所以,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意義是很大的。

阿里巴巴有一個好處,所謂「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是發展出平台與共生體系(Ecosystem)的原因,而另一個重點就是要創造一個環境,讓其他人都能做這件事(Enable)。馬雲也經常講,我們不是要去找做生意的機會,而是要找一個問題去解決,問題解決了,就會有生意做。

我常講要捅破窗戶紙,舉例來說,「電子商務」這個詞其實是蠻誤導大家的,很多人以為有了互聯網才有電子商務,但其實更早之前就有了,用電腦連線做原來的國際貿易,就是電子商務。所以,有的時候名字並不重要,有時很重要,就像中國老話說名不正言不順還是有道理的,但很多時候人會被名字給侷限了,特別是在新事物出現的時候,像是人工智慧、物聯網等等。

特別是物聯網,我發現在台灣講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的反應比其他地方都要大,我跟Rick(聯發科聯合執行長蔡力行)說這事,他的感觸就很深。很多人以為物聯網就是把東西連在一起,但在我看來,物聯網最大的問題在於不知道要把什麼東西連在一起,於是就把所有能連的都連上。有人說物聯網的問題是「找不到營運模式(Business Model)」,但加上我說物聯網的問題在於「不知道該把什麼東西連起來」,這兩句話加在一起就完整了。

因為,不知道把什麼東西連起來、與不知道營運模式是什麼,這兩句話合起來帶出的答案就是,知道要把什麼東西連起來,那就是營運模式,這就是一捅就破的窗戶紙。

問:物聯網在台灣確實很熱, 就像智慧城市在台灣也很熱一樣,但智慧城市與您之前提出的城市大腦其實並不一樣?

答:大陸其實也講智慧城市,但城市大腦與智慧城市的確不一樣,而且不是蘋果與香蕉的不一樣,是蘋果與老虎的不一樣,也就是根本上的完全不同。

「智慧城市」這個詞是有問題的, 這和翻譯也是有關係,所謂「Smart City」翻成智慧城市是有問題,在波灣戰爭時,當時美國有所謂的「Smart Bomb」,有人把這翻成「靈巧炸彈」,並不翻譯成「智慧炸彈」,因為Smart這個字在英文裡更像是所謂的「Street Smart」的意味,如果翻成靈巧, 實際上就是希望城市變得靈巧一點,而不只是模糊的「智慧」形容。

第二個更重要的概念是,智慧城市是一個結果,所以很難用「建」(Build)的。 很多人說綠色城市(Green City),難道裝太陽能板就算是綠色城市嗎? 智慧城市為什麼會變了味道, 當裝了LED燈、裝個IP Camera,難道就是智慧城市?這就說不清楚了。

我這樣說,你就會發現實際上是沒有叫「智慧城市」的東西。 因為,智慧城市應該是一個結果、一種狀態,再往下走,你就會發現,即使裝了很多東西,也沒有辦法變成智慧城市,因為現在所有的Smart City,其實是A City without a brain。一個城市沒有大腦,怎麼會變得Smart?這真的很難想像。

問:就像是一個人沒有大腦怎麼會有智能?怎麼會有智慧嗎?

答:現在的城市裡面有很多東西,但這些東西都是沒有關係。我那天在演講結尾時講了一個例子,做市長其實是很辛苦的,就像打牌一樣,打牌不是看自己的牌,而是要猜別人的牌,這就是難度,市長為什麼很辛苦,就是市長天天都要猜別人打什麼牌。

其實沒有人知道城市居民到底想要什麼,市長就算徵求民意,100萬人裡頭聽了20個人、200人,也就是聽聽而已,也只是繼續在猜居民想要什麼。所以,從這個角度想,城市這局牌,市長就是天天在猜別人出什麼牌。最簡單的例子就是,你如果要一個市長講出他管理的城市有多少輛車現在在路上跑,他一定講不出來,他就算講得出來,也沒有意義,因為你只是知道有多少輛車現在在路上,但你不知道每一輛車接下來要從那裡到那裡去。猜個總數的數字,對城市沒有意義,但如果知道車子的來向跟去處,那就有意義,這就是核心。

假設城市裡有200萬輛車,但這200萬輛車每天從家裡出來,除了開車的人知道要從這裡到那裡,包括市長在內的其他人都不知道,你說這路怎麼會不堵呢?這路又怎麼會修得好?因為一直都只是在猜,怎麼猜得出結果。

所以,城市其實需要新的基礎設施(Infrastructure),就叫做城市大腦City Brain,透過城市大腦,就知道居民到底要幹什麼,這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所有後面發展的邏輯 。

當今天的科技已經發展到一個程度,過去我們說城市有很多資源,不論是土地、水電等等,但有一個越來越重要的卻還沒有被意識到,就是我一直在講的數據(Data)是資源,而城市大腦運作的資源,就是數據。一個城市要像規劃土地一樣 ,去規劃他所擁有的數據、拿數據來做什麼用 ,這樣的目的,就是要讓市長能夠知道所有人的牌,不是天天去猜別人的牌。

關於數據這件事,我這樣說,每個人每天從那裡到那裡去的數據,可能對大部分人都不是隱私,但把這個視為社會公民的責任,願意把這些數據貢獻給社會,然後讓交通不堵車了,大家是會願意做這個事的。對待數據資源的態度,如果能夠有這樣的發展,這就是一個文明化的進程。在我看來,一個城市發展到今天,如果城市居民願意把自己每天產生的數據貢獻給城市,這就是一個新的文明。

城市大腦的角色

問:我比較好奇您當初怎麼會想到城市大腦的這個題目?城市大腦是科技的出海口?還是社會問題的解決方案?

答:以前我對城市完全沒有了解,大概是34年前,我開始想雲端運算(Cloud Computing)在城市的應用,我就跑了很多個城市,那是我第一次去了解城市,我必須說,城市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發明之一。但在過程中,我發現不論是大陸或台灣等其他地方,很多城市都被一個概念(Concept) 叫智慧城市所約束了。我看過一本書,裡面寫到智慧城市之所以會出來,是因為有些國際大企業看到全世界每個市長手裡都有一些錢花不出去,所以要找理由把錢花出去,但這樣是不對的,政府的錢就是人民的錢,不應該這樣被浪費。

這也讓我覺得這件事很有意思,值得繼續研究,所以我繼續跑了很多城市了解他們的問題。而城市大腦與我對數據的理解是有關係的, 如果說智慧城市是不對的,那什麼是對的呢?不斷的蓋東西就是對的嗎?但有件事可能是對的,就是現在路上多了很多Camera,很多人現在還認為這些Camera是拿來做監控的,但其實不是,這些Camera拿到的數據,就是城市的資源,但因為想法不對了,就讓這些城市資源大部分都被浪費掉了。

實際上,當你有這個叫做數據的新資源,是可以優化(Optimize)城市其他資源的使用, 這是我覺得最重要的事情,如果這個資源用得好,市長想的不是天天修路,而是想路可不可以少修一點, 因為不需要那麼多路,而這些省下來的土地與其他資源,就可以放在其他地方,這是整個城市大腦最根本的想法。

智慧城市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資源的概念,就是一直蓋東西,這其實是老的城市發展方式,只是房子越蓋越高、路越修越多、城市體積越來越大。8月的Business Week有一張照片講的是從1991年到現在全世界的城市化,全世界有幾個城市大得嚇人,像廣州就大了5倍、6倍。

以前的城市發展方式,從來沒有想過要怎麼讓城市的體積越來越小、城市設施(Facility)佔用的資源越來越少,但透過城市大腦與數據貢獻使用,就可以優化資源的使用,讓城市的體積小下來,空出來的設施與資源就會越多。

問:所以你就是看到這個問題,認為與其談智慧城市,不如應該從城市大腦來思考?

答:城市大腦不是一個系統(System),以前大家都說要為城市做一個很好的資訊系統(information system),這是有問題。 城市發展到今天,已經很久沒有新的發明,所以我把城市大腦當成城市新的基礎設施,就等於過去要建立一個城市,就要修路修地鐵一樣的道理。我一直要告訴大家的重點,就在於智慧城市就是沒辦法建的,就像說要蓋一個「交通便捷」城市一樣,這怎麼建呢?什麼叫交通便捷呢? 就是蓋很多路、很多地鐵嗎?這些都是形容詞, 形容詞是沒辦法建出來。但城市大腦這件事就很清楚,這是科技發展到今天,我們可以為城市建立一個新的基礎設施。

今天城市最大的挑戰就是大家都知道城市有很多數據資源,但不知道該怎麼用,但後來想到的就是,要讓數據資源真正被使用,城市就需要一個新的基礎設施,就是城市大腦。

問:所以我們要有城市大腦,才能讓這些數據資源產生作用?

答:就是這個道理,沒有數據你要大腦做什麼呢?就像你的手能動,但不能感知任何東西,手也不能告訴腳做什麼。大腦的作用就是讓身體各個部位得到的數據協調運作,城市大腦也是這樣。

那為什麼我會覺得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應該要叫做機器智慧(Machine Intelligence),也是因為想了這個題目之後才更明白。你去查維基百科,也會提到Artificial Intelligence,也可以叫做Machine Intelligence ,但從來沒有認真去想這有什麼差別,或者區分出來有什麼好處。

但我想的越久,越覺得這個命題是對的,城市的問題真的不是人可以做的事。我經常用一個數據來講,在杭州這麼大的地方,有9,000多台公車、有500條路線、7,000多個車站,每天載運300多萬人, 公車線路規劃這麼複雜,人腦可以規劃出來?可能誰都搞不清楚。 所以只能靠機器去規劃,機器要規劃就要靠數據。公車路線要怎麼規劃,誰都會覺得人腦不夠用,因為這本來就不是人腦可以幹的事情,即使在交通專業講的再有道理,也沒法弄清楚真正的情況,所以我們需要機器智慧。

矽谷不該是天花板

問:以現在大陸人工智慧發燒的程度,許多新創公司募資的公司估值都非常高,甚至有超過100億美元的例子,可以談談您對這波人工智慧熱潮的看法嗎?

答:大陸與台灣科技產業其實正共同面對一個挑戰,就是:「矽谷是不是我們的天花板?」,如果矽谷是我們的天花板,那我們都沒有未來。今天大陸人工智慧有這樣的情況出現,講實話,這並不代表人工智慧本身的價值,只代表資本市場對人工智慧的看法,但是隨著科技發展到今天,傳統的資本市場其實越來越不反映科技真正的價值,這是我的觀點。

問:所以這些公司的高估值反映的是什麼?

答:這反映的是資本市場的態度,我認為資本市場應重新思考技術與產業之間的關係。就如同我剛剛提到的,為什麼矽谷不應該成為我們的天花板,美國康乃爾大學教授John Hopcroft在大陸演講時就提到,大陸對人工智慧的熱度是超過美國的,但其實大陸很多人認為為什麼要投資人工智慧,是因為美國很熱,我先不說哪一個觀點對或錯,但邏輯上的差異是存在的。

不可否認資本市場的判斷對產業是重要的,但我們必須思考的是,當科技發展到現在的程度,資本市場的判斷是不是真正反映科技的發展與價值。事實上我們可以看到的,在全球人工智慧領域非常權威的專家所募到的資金,都沒有大陸公司拿到的多。

就如同之前我們提到城市大腦也需要人工智慧、或者說機器智慧,但這就不是資本市場現在可以看到的,我為什麼要特別強調是機器智慧,就是要與今天資本市場所提的人工智慧區分出來。

問:城市大腦要做的事情 有那些科技是已經準備好了?有那些是還在發展中的?

答:互聯網、數據、雲端運算,就是讓城市大腦get ready的條件,而不是今天大家簡單講的人工智慧,但有互聯網、數據、雲端運算這三樣東西,在城市大腦上創造出來的智慧,會超過現在資本市場追逐的事物。所以,我會說城市大腦會是下一個十年的登月計畫。

對未來城市的想像

問:城市大腦與數據資源的發展,會牽涉到我們對未來城市面貌的想像,您對未來城市面貌的想像會是什麼?

答:這個別人問了我很多次,我的想像蠻有意思,但我先講幾個問題,再來說我對未來城市的想像會好一點。

有了數據以後,不是說就能解決城市所有問題,但城市是動態變化的(Dynamic),可能新蓋了一購物中心,人流就變化了,這就是為何城市一直在修路、在建設的原因,因為一直要因應變化,但實際上建設並沒有解決問題,因為問題是天天在變的。

但如果城市數據成為被妥善應用的資源,就可用來優化公共資源使用,過去可能是政府或民意代表討論要怎麼使用資源,但有了數據之後,我們就可以靠數據來做。以公共運輸交通來看,透過數據可以決定空間與時間的配置,路線的規劃就是空間,交通號誌的管理就是時間。我在台灣媒體上看到說希望大家冷氣要開到幾度,要節約用電,但說實話,每天拿遙控器調來調去,怎麼調都不會舒服,這些事都不應該是由人來做的,應該是靠城市大腦透過數據因素來調整。

如果把城市當成一個發明來看,居民天天在用這個城市,用的過程肯定會發現問題,而發現問題要怎麼改進,就是要靠數據,所以你就需要一個基礎設施,就像城市有了自來水之後,就會發現沒有下水道是不行的,城市大腦也是這樣的道理。

我可以想像未來城市的樣子,如果以後每個居民都願意把自己從哪裏到哪裏去的數據捐出來,意味著每天居民捐出來的數據資源,可能是現在的「100萬倍」,我不是說真的說會比現在多100萬倍,我只是要告訴大家,數據資源的規模會有多可觀。而透過運用這些數據,我自己的理解是,城市的道路可以是原來的10分之1, 路減少了,很多設施也會減少,以前我們是把山挖掉蓋房子、蓋市場,以後這些空間又都會回來。想像一下,台北的路若只剩10分之1,將會空出多少可再運用的地?所以,我想以後城市會越來越小,消耗掉的東西會越來越少,垃圾汙水可能都只有現在的10分之1,你想想這會有多大的改變。

我跟一個美國人講我的看法,他就提了一個想法,透過數據與城市大腦,可以把現在大量在餐廳被浪費的食物,給遊民(Homeless)來用,以前也有這樣的想法,但就是打盲牌,不知道食物在哪裡,即使要通報系統,也不可能做到完整,但透過數據與城市大腦的運作,這些原本離線的資源,就可以被管理調配,這同時解決了垃圾問題、食物問題、社會問題。

這個經驗讓我進一步想到,我只是告訴這個美國人我的想法,但他用他的經驗想出這個作法,我就很被鼓舞,因為這代表當這個基礎設施建立了之後,就會有更多人用不同的經驗發展出不同的用法。像是智慧水表,也可以為城市貢獻很多數據,但怎麼用,可能是另一群人想出來的,裝IP Camera的人,可能永遠不知道要怎麼用,但只要能跟城市大腦連上,就會有更多人看到可以用的地方。

問:可否談談城市大腦的角色與型態?

答:每個城市大腦是不是都不一樣?我做一個比喻,電在每個城市都是一樣的,但城市怎麼用電,方法是不一樣的,建城市的人沒有辦法把城市簡單變成smart,是真正經營管理城市的人才會把它變成smart。從這個角度來看,城市大腦是讓市長的治理理念有更大發揮的空間,市長是借用機器的智能,讓他可以做更多事情,市長就不只是想要蓋什麼東西,而是真正要做什麼事情,而城市大腦就可以是他的幫手智囊。

問:城市大腦如果未來再升級,會是什麼樣子的?

答:可能不能這麼想問題,城市大腦作為基礎設施,就像電網的技術可以升級,但還是電網,不過我們可以講,這個城市大腦給城市帶來的變革可能是會有很多不同的,會帶領城市進入到下一個水平。就像電網持續有新的技術推進,城市大腦的效率提升,則是來自於城市營運過程中,能夠給城市大腦反饋多少數據,這是非常關鍵的重點,如果沒有數據貢獻反饋,這事情就不能做。

過去城市規劃就是在規劃「地」怎麼使用,但以後做城市規畫是要規劃數據怎麼使用。而數據不是開採的問題,其實只要有物聯網,就會有所有數據,所以物聯網根本上就是一個數據的營運模式。

數據資源無窮 經濟模式將掀巨變

問:過去生產要素資源都是有限的,但數據是未來最重要的生產要素,幾乎是沒有稀少性的限制,這會對未來經濟發展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答:所以我才會說未來經濟模式會發生一次根本的變化,用我自己的話講,就是從電力經濟到計算經濟的發展,意味你所有想問題的方法都要改變。其中,數據一定要是產品的一部分,今天我們講電商用數據,都是講怎麼用數據把你的東西賣得好一點,但數據並不是產品的一部分,而未來數據會慢慢成為產品的一部分。

現在其實很難預測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就像一開始有電的時候,也算不出後來發明的空調要用多少電一樣。但可以確定的是,根本性的變化一定會出現,因為過去的生產要素像是土地,如果蓋了住宅、就不能蓋商場,但數據資源卻是可以一用再用,用在許多不同的地方。今天城市帶動許多產業的發展,建築修路等等,而當城市把數據資源開放出來,就會有更多人有機會靠數據產生的產業生活,這是相輔相成的。

問:您之前在一個採訪中提到數據這件事情,成像也是一種數據,裡面包括從IP Camera、自動車等等產生的數據,而您在之前的演講中也提到,大數據不是蒐集來的,是沉澱來的,就像你走過之後留下的腳印,而這樣的數據,跟現在講的數據有什麼不同?

答:非常不一樣,我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拍一個電腦斷層(CT)檢查,最後拿到的可能只有35張片子,但實際上是拍了幾千張片子,只不過也沒人看,也看不過來,所以就挑幾張讓醫生去看。但想想,那其他幾千張片子也都是數據資源,裡面可能有一張可以告訴你有什麼問題的,現在卻沒有辦法處理,而如果有機器智慧,就可以去處理。

現在有一個問題,很多做機器的公司,老是講「我可以幫你看這個片子」,他們其實就是典型「要做天下生意的人」,但其實你只要告訴大家,這裡有幾千張片子,誰都可以來看看,然後看可以做些什麼,這個事情就變了。

我再談一個很關鍵的問題,桃園機場每天飛機起降,有多少旅客進出,這對城市影響是很大的,所以我們要想,這些數據是不是屬於城市的一部分?不論是航空公司、或者是做機器的公司,這些數據或許都是由你產生的,但這些數據是這台機器的?還是擁有這台機器的公司的?抑或者屬於城市居民的?這其實是一個很關鍵的問題。

問:城市大腦的這個計畫之於阿里的影響?我好奇的是,天貓∕淘寶改變了中國社會與經濟發展型態,螞蟻金服填補很多金融體系的功能,而城市大腦又會改造什麼?

答:我們的出發點很簡單,城市大腦一定是屬於城市的,不會是阿里巴巴的,對阿里巴巴來講很簡單,如果城市大腦產生價值,就需要運算資源(Computing power),這就是對阿里巴巴最直接的效益,因為有阿里雲飛天系統,更長遠來看,像是支付寶所發展的信用體系,也是城市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城市大腦會成一個重要的載體。就像有了電網以後,會催生帶動很多新的產業,會產生很多新的商業機會, 因為有這樣一個新的基礎設施後,會有許多新的改變,也會有很多新的機會。

另外,對阿里巴巴而言,城市大腦也可以是很好的機會去了解,除了阿里巴巴既有看得到的數據資料,其他的數據資料會是什麼樣的。

但整體而言,我其實現在還很難直接說,城市大腦會對這個城市、甚至是整個社會有多大的影響,但我唯一能確定的,就是因為這件事會創造出很多新的東西。

問:經過過去這10年非常快速的科技發展,您怎麼看待下一個10年或20年?

答:我是認為,接下來的10年、20年或許會是非常值得期待收獲的時期,因為互聯網、雲端運算、數據這些條件穩定下來,成為科技發展的基礎,就像過去的電力供應一樣。你想想,如果一時有電一時沒電,這是很痛苦的事,現在已經變成如果一下有網路一下沒網路,也是很痛苦的事,就像一下說數據可以用、一下又說不能用,也會很痛苦一樣。

當互聯網、數據、雲端運算這3個條件穩定下來,我們就來到了一個發明創造的高峰,就像電力發明之後,會有更多新的科技的發明一樣,未來還是會有更多的科技發明,像是有了電之後,電冰箱、電視都還是有科技發明一樣,而不只是單純只是應用,在應用發展的過程中,科技的發明創新還是在持續進行。

[Home]


2017/09/20 2.1.5. 物聯網與區塊鏈技術 讓汽車共享理念更上一層 [ 電子時報 張傑]

在新科技的幫助下,車輛使用權的分享與轉移將變得更加方便可行。

近年來隨著汽車共享概念逐漸落實與普及化,科技界也持續開發出許多最新的技術,協助汽車共享在使用時能夠兼顧便利與安全性,像是博世(Bosch)推出虛擬智慧鑰匙「Perfectly Keyless」,以及許多公司潛心研究的區塊鏈技術,都讓車輛使用權的分享與轉移變得更加方便可行。

由博世開發的Perfectly Keyless乃是可以讓汽車駕駛完全擺脫傳統實體車鑰匙束縛的一套系統,首先駕駛在手機中安裝專屬App,然後讓車輛與應用程式進行無線連結,App便會為駕駛產生一次性的安全數位鑰匙;駕駛還可以將數位鑰匙傳送給另外一個人,並且事先替這些分享出去的數位鑰匙限制有效使用時間。

實際使用上,車輛會透過內建的感測器判斷內含數位鑰匙的手機所在的位置,若是偵測到手機已經位於車輛周邊不到2公尺的距離,車門便會自動解鎖等待駕駛的進入,反之一旦手機脫離2公尺的範圍之外,此時車門便會自動上鎖。而當感測器發現手機已經位在車輛裡面,按下啟動鈕便能夠發動車輛引擎。

至於區塊鏈技術在汽車共享上的應用,則類似於目前豐田汽車研究所(Toyota Research InstituteTRI)進行的一項研究計畫,旨在利用區塊鏈技術降低汽車共享平台的使用成本,可用來記錄車輛的所有權,並且處理某些特定類型的金融交易。

安永(EY)旗下顧問公司對外宣布,將推出一套名為「Tesseract」的區塊鏈系統,可以讓車輛的所有權在多人之間相互分享與使用;另據路透社(Reuters)報導,安永有可能會在2017年底以前與另一家公司合作進行Tesseract系統實際測試。

儘管前面提到的幾項新的技術,看似可以為汽車共享帶來更多的便利性,但其中牽涉的資安問題仍是不容忽視的重要關鍵所在,截至目前博世並未公佈Perfectly Keyless系統所使用的演算法與加密技術,至於區塊鏈技術的安全性則基本上取決於本身所使用的網路環境而定。

雖然資安疑慮並不代表這些新的技術必然會面臨失敗的下場,不過有關業者未來若是希望避免詐騙或竊取事件的頻繁發生,那麼就應該要更積極地保護共享使用者所分享的資訊,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只顧著保密本身擁有的那些技術與資料。

[Home]


2017/09/20 2.1.6. Zenbo辨識小朋友 還能提醒吃藥 [ 蘋果日報 王郁倫]

臉部辨識應用受矚目,華碩(2357)機器人Zenbo與峰傅智慧合作,目前已在30家幼兒園合作,目標今年底將有超過100家幼兒園採用Zenbo做幼保小助理,用臉部辨識協助幼兒園管理出入、用藥體溫及家長聯繫等。

100家幼兒園將採用

峰傅智慧利用Zenbo頭部的3D鏡頭,開發幼教專用程式,以兒童臉部辨識技術為基礎,開發3大應用,首先是到校時Zenbo自動臉部辨識、APP通知家長兒童已到校,並做出席記錄,其次是家長托藥單記錄用藥資訊,幼教師輸入ZenboZenbo就會通知小朋友該吃藥。

最後是下課時,在家長抵達之前可用APP通知幼兒園,讓老師可以提前幫幼兒準備書包。

貝格爾托嬰中心幼教老師柯盈虹表示,接送APP功能相當實用,能讓老師有充裕時間教小朋友穿鞋或先換尿布,不必讓家長等待太久。

由於臉部辨識資料將上傳雲端,除可做分班管理,人數也沒有限制,峰傅智慧總經理黃世民表示,目前已有30間幼兒園採用Zenbo作為幼教小助理,今年底預估將有100家幼兒園採用。

黃世民表示,幼兒臉部辨識技術與大人不同,因為兒童在成長期,臉部的變化很快,所以辨識系統也整合深度學習能力,每天跟小朋友打招呼時,同時錄影小朋友動態影像,學習臉部細微變化,線上即時訓練資料,進而提高辨識率,現在Zenbo辨識率已高達99%

[Home]


2017/09/20 2.1.7. 雲達 搶攻中國大數據中心 [ 工商時報 黃台中]

隨著一帶一路發展計畫、廈門金磚峰會的落幕,中國的大數據市場益顯商機無限,廣達旗下的雲達(QCT)日前與具備中國採購案供應商資格的優覓雲德簽署戰略合作,雙方攜手搶食中國大數據中心的大餅。

廣達子公司雲達科技多年來深耕雲端市場,目前在全球伺服器市占率第三名,僅次於戴爾(Dell)、HPE。廣達資深副總經理暨雲達科技總經理楊晴華表示,雲達要在3-5年內成為全球伺服器市占第一名。

為完成這個戰略目標,雲達將眼光放在正蓬勃發展的中國市場,看好一帶一路、雄安新區等各項重大發展計畫,雲達科技與一帶一路領導小組境外安保研究所暨北京優覓雲德高層領導王亞南在8月簽訂合作協議,初步目標包含中國文化中心視界台的雲端建置,以及雄安新區智慧城市的大數據中心建置。

經由過去數年的努力,讓雲達站上全球第三的位置,近一年來也陸續和阿里巴巴、百度等大企業有著良好而密切的合作。如今搭配一帶一路計畫的國際性拓展,中國文化中心視界台將是承擔中國對外推廣文化的重點媒體平台,其雲端建置及系統維運極為重要。

面對河北雄安新區被定位為「千年大計、國家大事」的中國矽谷,是繼深圳經濟特區、上海浦東新區之後又一重要新區,主要任務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載地」,預計將有更多國企及重要企業遷入雄安新區。雲達若能完全掌握視界台的雲端建置以及「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大數據建置核心,要成為全球第一的目標指日可待。


雲達科技總經理楊晴華(左)與北京優覓雲德領導王亞南(右)簽訂合作協議。

[Home]


2017/09/20 2.1.8. 馬雲未來醫院 已服務逾5千萬人次 [ 中國時報 李文輝、藍孝威]

在騰訊董事會主席馬化騰的「企鵝醫院」開張前,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已規畫「未來醫院」,跨足大陸27省市區、超過400家大中型醫院加入,除醫師看診,從預約掛號、批價、查報告到超音波取號,全流程服務都可透過支付寶解決,還可用手機問醫師,服務對象逾5千萬人次,問診免排隊、縮短一半就診時間。

馬雲曾說,10年後3大癌症(肝、肺、胃癌)將困擾大陸每個家庭,「最擔心的是你掙的錢還不夠當醫藥費!醫院不改變,我們就改變醫院。」為此布局網際網路醫療行業已2年多,包括未來醫院、雲醫院、天貓醫藥館、阿里健康APP等。

其中,馬雲以10億元人民幣收購「中信21世紀」,改名「阿里健康APP」,取得全大陸僅有的藥品電子監管碼體系,及藥品流通龐大數據庫。在201412月首次介入大陸的醫院電子處方,進軍醫藥電商領域,倒逼醫藥分家,引爆大陸醫療改革新模式。

未來醫院則是針對傳統醫院「亂收費」、「亂診斷」現象而來,看診無需現場排隊預約掛號、批價,全程智慧繳費。病患可從支付寶根據距離遠近、評價選擇醫院,再掛號、搭車去醫院、批價、看完病在「天貓醫藥館」買藥、住院時用外賣訂餐。

除醫師人工治療診斷,其他都實現自動化。所有檢查、藥品費也是透過支付寶結算。芝麻積分650分以上還可先看病再給錢。沒錢也可用螞蟻花唄和借唄貸款,還可對醫院、醫師評分。

馬雲還計畫用機器給醫師當助手。阿里雲端ET醫療大腦,可在幾十秒內幫醫師判讀超音波,給出良性或惡性判斷,比人類還準確。

馬雲說:「今後阿里想幹的就是健康、快樂兩個產業,我們(投資)做對的話,30年後應是醫生找不到工作,醫院越來越少,藥廠少很多,這說明我們做對了。」

企鵝醫院開業 陸醫療釀巨變

騰訊CEO馬化騰跨界開醫院,騰訊與醫聯合資成立的網際網路醫療平台「企鵝醫院」,日前正式落地北京,預計10月開業。企鵝醫生用戶就診前,需在網路先諮詢、進行健康評估,如有需要,再至實體診所由醫生進行診斷、治療,或透過互聯網註冊的43萬名專科醫生提供轉診,預計大陸醫療生態將發生巨大改變。

北京成都深圳 三地先行

近日,騰訊控股的企業「企鵝醫生」已率先在北京、成都、深圳三座城市落地,並自建企鵝醫院。成都診所已試營運1個月,北京也籌備完成,科室包括內科、外科、口腔科、康復醫學科、心理諮詢科、皮膚科、體檢等科目。

和傳統醫院相比,企鵝醫院結合網路,採取「線上、線下」結合方式看診。企鵝醫生用戶就診前,需先線上諮詢,然後進行健康評估,如需要會進行預約,到實體診所時,實體診所會有醫生診斷、治療。如有需要,企鵝醫生會透過網路註冊的43萬名專科醫院醫生提供轉診服務。用戶就診後回家,企鵝醫院的在線醫生或VIP技術經理會對患者進行追蹤訪問。

如患者有需求,企鵝醫生會提供上門護理、醫療、康復服務,從線上到線下是封閉式環境,能讓患者全程保持在醫生監督下,這可能和現在傳統醫療院所不太相同之處。

驗孕驗尿 不必再去醫院

據知,企鵝醫生正嘗試自主研發部分醫療器材,如尿檢設備和體檢一體機。未來將會把可以自助化的檢驗、檢測項目,做成像共享單車一樣的共享方式,把它放在用戶快速觸碰到的地方。

目前先推的是共享尿檢儀,可提供三種尿液檢測試紙,包括尿常規、懷孕檢測、排卵檢測。這意味,這些普通且隱私的檢測,病患不用再去醫院排隊掛號,在大商場、辦公大樓裡找到共享檢測儀,就可隨時執行檢測。

微信QQ 一鍵預約繳費

不過「網際網路+醫療」模式能否成功,目前仍是未知數。陸媒分析,有看病需求的多是中老年人,對網路科技使用不夠熟練,是否能順利推廣還有待觀察。

由於騰訊開發Wechat(微信)及QQ即時軟體,用戶數億,網友開玩笑說,「QQVIP會員去企鵝醫院能打折嗎?」據知,和馬雲使用支付寶一樣,企鵝也將綁其開發的微信及QQ紅包,且馬化騰說,使用者將可在網上「一鍵預約」,並完成手續費、繳費等操作。

新聞透視-共享醫療 找到陸醫改突破口

醫療問題是大陸社會「新三座大山」之首,看病貴、看病難也是醫病緊張的根源,馬雲與馬化騰兩大網路巨頭投入醫改,以大數據與共享經濟出發,從而降低藥價、分享醫療資源,突破看病貴、看病難困境,讓長期無解的醫改,有了新思路。

據統計,大陸人口占全球22%,但醫療資源僅占2%,這僅有的醫療資源又有80%集中在城市,城市中又有80%集中在大醫院,形成農村往城市跑、人往大醫院跑,大型醫院人滿為患的「看病難」現象。

藥價居高不下,是「看病貴」的主因,藥企、醫師與醫院形成一條難突圍的利益鏈。建立透明的醫療體系與醫療價格,一直是大陸民眾的共同心願,如今,從馬雲的阿里健康、未來醫院,到馬化騰的「企鵝醫院」,似看到醫改的突破口。

以阿里健康為例,201412月馬雲收購中信21世紀改名,進軍醫藥電商領域,倒逼醫藥分家,成為醫療改革新模式,藥價也因提高透明度而降低。

向來大陸醫藥流通模式,80%處方藥在醫院賣出,只釋出20%給藥局,阿里健康APP出現後,患者與藥局間有了線上平台。首先,患者上傳處方箋下單;其次,藥局搶單,類似「滴滴打車」叫車模式;最後,成交與配送。

患者藥費因市場化運作降低20%左右,藥局處方藥收入也提高,合則兩利,而處方藥收入減少的醫院,不得不被逼改革,醫藥分家。這也是馬雲介入醫療電商「如果醫院不改變,我們就來改變醫院」的初衷。

問題是,如何讓醫院放下龐大既得利益,及如何打通線上醫保支付。

馬雲說,有人替你花錢卻沒人替你生病。據估計,到2020年,大陸健康服務業總規模將達8兆人民幣。而無論是未來醫院還是企鵝醫院,至少已踏出「先看病再給錢」、「共用兼職醫生」的第一步。接下來,如何讓醫院只看病、醫院賣藥和阿里一樣便宜、醫師不缺,還有一段路要走。

[Home]


2017/09/20 2.2.1.1. 元太攻穿戴 研發軟性顯示器 [ 經濟日報 李珣瑛]

元太(8069)昨(19)日宣布,與軟性與非玻璃的電子紙顯示器設計及製造商Plastic Logic續訂供應商合約,合作製造軟性電子紙顯示器為主,雙方除深化夥伴關係,還要加速市場採用電子紙顯示器應用。

元太今天將在2017智慧顯示與觸控展覽會展出先進彩色電子紙(ACeP)、可折疊電子紙、具手寫功能的電子紙筆記本等技術應用,以及多款穿戴裝置產品。

元太表示,Plactic Logic合作研發與耕耘電子紙顯示器市場逾十年。Plastic Logic具有領先的有機薄膜電晶體(OTFT)技術,適合用於開發軟性電子紙顯示器,並應用在穿戴式裝置。

IHS預估,軟性顯示器市場產值將於2020年達到155億美元。軟性的塑膠顯示器有輕量、堅固耐摔,且僅需超低的電力供應即可運作等特性,適用於飾品、手表及健康監控等穿戴式裝置。

元太總經理李政昊表示,藉由與產業領導廠商結盟,擴大電子紙顯示器的生態圈,並拓展電子紙的應用與產品。透過元太在電子紙顯示器研發與製造的前瞻技術優勢,結合Plastic Logic專業技術,可提供客戶更多元的軟性產品應用選擇。

Plactic Logic執行長Tim Burne表示,與元太續訂供應商合約,將拓展雙方市場、提升新市場滲透率。


元太將展出Withings GO運動健康追蹤裝置。

[Home]


2017/09/20 2.2.1.2. 平價VR技術普及 日本商業應用日增 [ 電子時報 范仁志]

虛擬實境技術商業應用,在日本快速展開,已創造出若干頗具意義的新事業。

平價虛擬實境(VR)頭戴顯示器(HMD),於2016年以遊戲顯示週邊形式上市,但其遊戲以外的市場應用,也為企業重視,因為虛擬實境的工廠設計或教育訓練系統,原本單價動輒以10萬美元計,現在有單價399~799美元的設備推出,對普及有很大的幫助。

比方日本土木建設公司大成建設(Taisei),該廠的工程用機器人T-iROBO系列產品,在2017123日增加與眾不同的成員,T-iROBO Remote Viewer,這個並非機器人,而是以Oculus Rift為核心的機器人操控設備,將機器人上安裝的魚眼攝影機組影像呈現在操作者眼前,宛如親自駕駛工程機器人。

T-iROBO Remote Viewer的最主要用處,就是在人員不能接近的場所工程作業,比方福島核電廠附近的高輻射區工程,或是仍有山崩可能地點的挖掘搶救工作,遙控卻宛如坐在機器上,大型怪手還可做到誤差低於10公分的精度,這是過去遙控系統做不到的精確操作,同時還有人員訓練的用處。

同樣透過虛擬實境進行訓練兼事業發展的廠商,另有日本三大保險業之一的Sompo,該廠旗下專門從事房屋土木設備鑑定的事業部門Fresh House,困於很多理賠金額30萬日圓(2,700美元)等級的小規模結構損害,沒有足夠專業技師去進行個案鑑定,於是想到利用虛擬實境與擴增實境(AR)技術的方式。

Fresh House201610月以250萬日圓價格,購入28台頭戴顯示器,鑑定時由外勤人員到現場,專家在公司內透過頭戴顯示器,找出觀察重點,同時教育外勤人員應注意何處,且因頭戴顯示器有影像放大機能,可以不用常常爬高到危險環境作業,每個案件鑑識時間從9日減為7日,且更加安全也更具訓練效果。

SoftBank旗下的Realize Mobile Communications與牙科儀器大廠Morita,合作進行牙科儀器的混合實境(MR)技術研發,戴上Oculus Rift的醫生在看著病患口腔時,先前透過X光等設備照出的神經與患部位置,可同時呈現在醫生眼前,有助於加速精確牙科手術,當然也能用以訓練學生。

這些技術過去都曾出現,但要等到廉價的虛擬實境設備推出,讓系統成本從1億日圓水準降低到100萬日圓水準,才有更多廠商願意投入,接下來還有哪些業者藉此創造新服務新事業,值得期待。

[Home]


2017/09/20 2.2.2.1. 瑞典指紋辨識廠 股價大跌 [ 經濟日報 劉忠勇]

瑞典指紋識別公司Fingerprint Cards AB發布預警,因生物識別感應器平均售價跌幅超出預期,再加上美元貶值以及市場「保守」的影響,第3季營收將遠遠低於市場預期,兩天來股價大跌逾三成。

Fingerprint19日盤中跌13%,延續18日收盤跌逾22%頹勢,今年來至18日止跌幅達58%,為瑞典股市基準指數Stockholm OMXS30 Index表現最差成份股。公司聲明,Fingerprint「面臨市場保守心態,與蘋果發表新產品所導致的因素」,「供應公司OEM客戶的經銷商和模組廠因此把庫存減到最低。」

Fingerprint執行長受訪表示,蘋果在新品中押注面部識別最終會帶動更多手機廠商轉向非接觸式生物識別傳感器,為面部掃描系統開啟快速成長的市場。蘋果手機先前使用的是2012年斥資3.37億美元收購的Authentec的指紋識別技術。三星、華為、聯想等Android手機廠商使用SynapticsFingerprint等公司的技術。

彭博點名留意幾家台灣和大陸上市相關技術公司:匯頂科技、歐菲光、敦泰、神盾、合力泰。

[Home]


2017/09/20 2.2.2.2. 觸控雙雄將吞新蘋單 [ 經濟日報 蕭君暉]

樂金顯示器(LGD)為iPhone生產的OLED面板提前在2018年出貨給蘋果,由於LGDOLED觸控面板可能採外掛式,使得觸控廠GIS-KY6456)與TPK-KY,明年有機會在壓力感測器(3D Touch)訂單之外,再拿下iPhone觸控面板訂單,並大幅提升20182019年的業績表現。

韓媒ET News昨(19)日報導,業界預測LGD的蘋果專用OLED產線投產日期約在2019年,但LGD副會長韓相範表示,希望2018年至少能對蘋果先少量供應。亦即LGD六代可撓式OLED產線(E6)的啟用時間將提前,且與蘋果的面板供應協商可能已進入最後階段。

南韓業界表示,6OLED面板的製造難度較5吋低,LGD有機會取得一部分2018年上市的6iPhone OLED訂單。

三星顯示器目前獨家供應OLED面板,對蘋果是一項風險,因此蘋果正與LGD合作,設法提高產線穩定性。

供應鏈人士指出,目前OLED用觸控面板是三星自己生產,但LGD因為急著提升OLED螢幕的良率,希望能在2018下半年供貨給蘋果,在資源與人力有限之下,LGD傾向把OLED用的觸控面板,交給GISTPK兩家蘋果觸控廠來生產,才能達到在2018年出貨OLED螢幕給蘋果的目標。

GIS董事長周賢穎表示,智慧手機螢幕往OLED發展,為觸控廠提供外掛式觸控面板的需求,GIS今年將先與夏普及群創合作,開發OLED外掛觸控相關產品,以迎接未來的商機。

TPK董事長江朝瑞也指出,智慧型手機採用OLED面板,將使得外掛式觸控產品需求增加,TPK是觸控產業的領導廠商,將可在這波技術演變及新品上市的熱潮中受益,搶得先機。

凱基投顧則預期,蘋果將自2018年積極引進LGD成為iPhone OLED面板第二供應商。GIS擁有貼合技術、一條龍(MegaSite)營運經驗,以及與鴻海垂直整合優勢,有助GIS成為LGDOLED面板後段全貼合供應商。

GIS-KY6456)今(20)日將參加顯示器暨觸控展,並展出全尺寸智慧觸控顯示應用,包括高屏占比曲面及柔性智慧手機應用之輕薄、窄邊框、可撓折方案,車載及3D曲面貼合方案,大尺寸電子白板產品及金屬觸控等多項先進特殊應用技術。

[Home]


2017/09/20 2.2.2.3. Android手機全面升級 新晶片訂單大增  明年中、高階手機市場邁入新戰局 [ 電子時報 趙凱期]

蘋果新款iPhone推出全新功能,Android手機品牌大廠將全面跟進升級。

儘管Android陣營手機品牌業者早已採用OLED面板,且先一步導入全螢幕設計及快速充電規格,然面對蘋果(Apple)新款iPhone端出3D感測、AR應用及無線充電等全新功能,Android手機品牌大廠紛將全面跟進這波升級風潮,國內、外手機晶片供應商均表示,近期來自客戶端的新功能、新應用及新設計需求相當強烈,預期2018年新款中、高階Android智慧型手機功能將全面升級,將在2018年初CESMWC大展與新款iPhone互別苗頭。

大陸手機品牌業者因熟識兩岸供應鏈,對於蘋果每年新款iPhone推出什麼新功能,大多已在掌握之中,由於性價比仍是大陸手機廠最大的競爭力來源,搶在蘋果之前推出新功能、新應用及新設計的產品,一直是大陸新款智慧型手機的一大賣點。

不過,在欠缺殺手級應用功能及消費者體驗下,Android陣營仍必須等到蘋果年度新款iPhone正式推出之後,才會有最新範本可供參考,包括觸控介面、語音助理及指紋辨識等功能,都可看出蘋果iPhone所創造的消費者體驗優勢,仍保持一路領先的地位。

因此,即便Android陣營手機品牌廠早已推出無線充電功能,且提前換裝OLED面板及全螢幕設計,但當新款iPhone正式問世之後,其他手機業者仍是得從新回頭來進行功能調校。隨著新款iPhone上市,面對iPhone XiPhone 8 plusiPhone 8新推出的3D感測、AR應用及無線充電功能,儘管Android陣營手機品牌業者曾經採用,但難以有效普及,近期紛急忙跟進往上升級,使得手機客戶的需求瞬間爆發出來。

高通(Qualcomm)8月宣布與奇景光電合作3D感測功能,並計劃在2017年底提前擴大造勢,可看出手機客戶已明顯等不及的情況,其實高通、聯發科早已備妥3D感測、無線充電等相關晶片解決方案,甚至驍龍(Snapdragon)、曦力(Helio)等手機晶片平台早就有相關韌體及軟體支援,業者預期最快2018年上半新推出的高階Android智慧型手機,相關OLED面板、全螢幕設計、無線充電、快速充電、3D感測及AR應用等功能都將一應俱全。

面對手機客戶對於新產品、新功能及新應用升級的強烈需求,近期國內、外手機晶片供應商自然是生意漸入佳境,畢竟新功能往往代表著新晶片、新生意,同時價格提高、毛利轉好,目前客戶一心先求有、再求好的市場營銷策略,對於成本結構較不會仔細審視。

2018年上半Android陣營手機品牌業者計劃全面升級,要看齊iPhone X、甚至要超越iPhone X的企圖心,預期將對晶片平均單價(ASP)及晶片供應商毛利率表現有明顯助益,反應在高通、聯發科手上晶片訂單能見度及後續營運成長表現上,將擁有更上一層樓的空間。

[Home]


2017/09/20 2.2.2.4. 蘋果首推自有GPU恐引官司上身 Imagination是否提訴待觀察 [ 電子時報 楊智家]

蘋果如果無法證明其自行開發首款GPU是獨創性設計,可能面臨侵權官司風險。

蘋果(Apple)發表新一代iPhone 8系列及iPhone X,宣布首度內建自行開發的繪圖晶片(GPU),這也是蘋果此前宣布放棄採用英國GPU IP授權業者Imagination Technologies技術後,首度在iPhone內建自製GPU,但基於現階段所有現代化GPU必須擁有通用的元件及設計,因此意謂任何業者在開發自有新款GPU時,很難不會不踩到擁有相關IP業者的專利紅線,這等於蘋果讓自身正深陷於可能面臨Imagination TechnologiesGPU業者提起侵權控訴的風險中,必須採取部分途徑試圖化解之。

根據Wccftech網站報導,目前現代化GPU必須採通用元件及設計主因,在於能夠讓任何現代化的應用程式介面(API)利用之,這包括蘋果自有Metal API,藉此才可讓幾乎各式GPU的基礎構建模組在本質上相似。在此情況下,如果某家業者要開發全新GPU產品,勢必很有可能踩到早自1990年代或2000年初期開始,就擁有GPU IP的主要業者侵權紅線,對於擁有交叉授權協議以避免對其他公司進行IP侵權控訴的業者來說同樣如此,除非是完全開發全新、具革命性且與當前現代化GPU設計完全不同的晶片產品。

蘋果iPhone最後重複採用的GPUImagination Technologies所製造,特別是PowerVR Series 7XT GT7600這款,自2008Imagination Technologies與蘋果簽署合作協議以來,Imagination Technologies便一直供應這款GPU給蘋果。但不久前蘋果卻宣布未來兩年內將停止採用Imagination Technologies所有IP,這讓高度仰賴蘋果訂單的Imagination Technologies受到重創,因而尋求出售。

Imagination Technologies自有IP涵蓋的時間範圍可延伸至1980年代後半,其中包含該公司與恩益禧(NEC)1995年針對其PowerVR產品組合簽署的交叉授權協議,自此之後Imagination Technologies便從事於打造自有繪圖產品組合,並達到能夠與高通(Qualcomm)步入簽署交叉授權協議的程度,其中也包含對Imagination TechnologiesPowerVR產品線交叉授權協議。

換句話說,高通自2000年初開始也再次擁有其自有IP,且當高通於2009年收購超微(AMD)的手持裝置業務以及所有相關可延伸至1990年代的IP,更別提與Imagination Technologies2011年簽署了交叉授權協議後,雖然也獲得額外保護,但仍面臨NVIDIA的控訴。報導指出,任何業者不計代價自行設計及製造的GPU,通常會涉及延伸至1990年代的IP涵蓋,或是可追溯至NVIDIA或超微(AMD)持有的IP,至於為何因此高通遭NVIDIA提出控訴下仍能夠勝訴,就是因為高通在2009年有買下涵蓋自超微的IP

在此情況下,雖然蘋果有設計自有GPU的自由,但基於上述若蘋果設計自有GPU未涵蓋任何IP保護,意謂蘋果已自曝於面臨其他持有GPU IP業者提起侵權控訴的公開環境中,鑑於蘋果此前對Imagination TechnologiesIP說放棄就放棄,遭Imagination Technologies提起控訴的可能性便不是不存在。如果蘋果真的必須與Imagination Technologies對簿公堂,蘋果將必須舉證向法院證明其新一代所搭載新款GPU,是與包含7XT及更早版本PowerVR架構在本質上是完全不同的設計才行,但報導稱這是幾乎不可能的任務。

因此報導指出,若要解決此可能遭Imagination Technologies提起訴訟的風險,蘋果有3招可進行,其一是收購Imagination Technologies,其二是與高通或超微等可提供其IP的業者簽署交叉授權協議,其三則是直接與Imagination Technologies打官司戰,以蘋果擁有的龐大財力與Imagination Technologies進行官司周旋,等待Imagination Technologies不勝自保之力宣布破產,方能逃過此官司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此前蘋果已否認可能收購Imagination Technologies的傳聞,不過蘋果曾有假裝與某家業者終結合作關係,之後卻突然收購該業者的前例,這也是合法的行動,如2008年蘋果以2.78億美元買下新創企業P.A Semi即為此模式一大顯例,因此未來蘋果是否可能收購Imagination Technologies仍在未定之數。蘋果也因取得P.A Semi,得以讓其順利開發自有A系列行動處理器而不會面臨侵權安謀(ARM)專利風險。

[Home]


2017/09/20 2.2.2.5. AI手機晶片 聯發科圓夢 [ 工商時報 涂志豪、蘇嘉維]

聯發科共同執行長蔡力行上任後的第一張成績單即將亮相!根據業內人士透露,聯發科已完成了手機晶片內置AI(人工智慧)運算單元的設計,預計明年上市的新一代Helio P70手機晶片,將內建神經網絡及視覺運算單元(Neural and Visual Processing UnitNVPU),預期將採用台積電12奈米製程投片。

人臉辨識...帶入智慧手機

蘋果日前宣布推出的新款iPhone中搭載的A11 Bionic應用處理器,也加入了神經網路處理引擎(Neural Engine),用來支援新iPhone中建立的3D感測及人臉辨識功能,該引擎每秒可處理相應神經網路計算需求的次數可達6,000億次,為臉部特徵的辨識和使用提供性能支援。

可望藉由AI重拾成長動能

業界指出,聯發科Helio P70將是跨入智慧終端AI市場的試金石,明年之後還會有更多手機晶片搭載NVPU運算單元,可望將人臉辨識、虹膜辨識、3D感測、影像處理等AI新功能帶入智慧型手機市場,聯發科可望藉由AI重拾成長動能。

包括英特爾、輝達、賽靈思等大廠正在積極布局AI的局端應用,可用於進行深度學習或機器學習等應用。但在智慧型手機等終端裝置部份,手機晶片廠也開始推出支援AI應用,如大陸系統大廠華為旗下海思半導體推出的10奈米Kirin 970手機晶片,就內建了神經處理元件(NPU),能做到高達每秒2,000張照片的處理速度。

將採用台積電12奈米投片

聯發科為趕上大廠腳步,內部成立團隊投入AI運算單元的研發已有具體成果。業內人士透露,聯發科已經完成了神經網絡及視覺運算單元的AI晶片核心設計,將在明年推出的Helio P70手機晶片,會是聯發科首顆內建NVPU核心的手機晶片,預計明年上半年會正式在台積電以12奈米製程投片,而後續也會推出多款內建NVPU核心的Helio XP系列手機晶片。

業者指出,蘋果將3D感測技術帶入iPhone之後,Android陣營智慧型手機將在明年跟進導入3D感測相關應用。不論是蘋果或高通採用的結構光技術,或是利用飛時測距(ToF)進行的3D感測,因為要進行大量的圖像運算,現階段主流的ARM架構處理器速度不足,所以未來的手機晶片一定會內建AI運算核心。

法人表示,華為及蘋果的晶片都是自用且沒有外賣,聯發科若能搶在高通前推出P70手機晶片,勢必大舉搶回市占率,這將是新任共同執行長蔡力行上任後的重要戰役。

絕地反攻響起 大陸市占明年突進4

聯發科今年底開始將上演絕地大反攻戲碼,市場盛傳,聯發科已經拿下今年第4季到明年第1季的Vivo大單,OPPO訂單也確定將於年底推出的產品出現,加上一些23線廠訂單陸續回籠,聯發科在大陸市佔率可望重新突破4成關卡。

聯發科從去年下半年起遭遇許多逆風,不論是毛利率下滑,一直到今年起的市佔走跌,繳出的業績也讓市場大失所望,更接連遭到外資調低評等。為了振衰起敝,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更直接延攬前中華電信董事長蔡力行出任聯發科共同執行長,期以蔡力行的半導體背景,扭轉營運頹勢。

果然從下半年起,聯發科好消息也接連傳出,市場傳出,聯發科分別採用16奈米及12奈米的曦力(HelioP23P30晶片,已被大陸手機大廠OPPOVivo導入採用,將可望在今年第4季問世的手機上隨之放量出貨。

不僅如此,聯發科即將完成設計的12奈米P40傳出已拿下Vivo明年上半年即將推出大訂單,OPPO也傳出正在與聯發科密切討論當中,預料今年底前將可望敲定訂單,加上12奈米的P70晶片也幾乎完成設計,正在與大陸手機廠洽談當中,有機會拿下不錯的成績。

供應鏈指出,光是VivoOPPO訂單明年就可望拿下接近30%的大陸市場市占率,加上其他23線廠商等訂單,聯發科在大陸的市佔率有機會回升到4成以上水準,表現將優於今年。

蔡力行曾任職於台積電高層,將有利於聯發科在晶圓代工上談判到更好的價格,法人看好,聯發科業績將可望從谷底爬升,明年毛利率將重新站回3540%。聯發科不評論法人預估財務數字。

[Home]


2017/09/20 2.2.2.6. 台灣果粉 最愛64GB i8 Plus [ 工商時報 吳筱雯]

台灣果粉愛iPhone 8還是iPhone X?蘋果在台最大經銷商德誼數位總經理杜偉昱表示,就目前來看,i8總預購量超過X,金色64GB i8 Plus則是預購單機冠軍。他也指出,i8預購量比去年同期的i7少,但加上X後今年的預購量則與i7差不多,隨著蘋果官網與電信業者將在10月底正式開放X預購,相信10月底還會再掀一波熱潮。

蘋果今年發表i8X,以iPhone X試圖開拓出1,000美元的超高階市場,成效如何,不僅將直接對競爭對手帶來壓力,更會影響Android陣營與三星接下來的產品布局,也讓i8X現階段預購成績頗具指標性意義。

德誼數位總經理杜偉昱表示,德誼已開放i8X的預購,目前i8預購量超過5成、超過X,其中又以i8 Plus為主,德誼單機預購量最高的就是金色的64GB i8 Plus,他也指出,果粉的忠誠度高也積極換機,預購消費者中超過85%為iPhone用戶,使用在一年之內的比率達25%、兩年以內也有43%,而以預約X的用戶為例,32%現在使用的手機是i721%為i6S

雖然i8似乎開出紅盤,不過X的存在似乎已經給i8銷售帶來壓力,杜偉昱坦承,以預購數量來看,去年的i7i8多,就目前資料來看,加上X之後,今年的預購量則與去年相當,隨著蘋果官網與電信業者將在10月底正式展開X預購,10月底應能再衝出一波預購熱潮,進一步推升iPhone整體買氣。

他也表示,今年蘋果首度將舊機種降價幅度從以往的2,0003,000元、提高至5,000元,也因此衝出i7買氣,i7降價首日,德誼店內i7庫存一掃而空。

杜偉昱也表示,相當於蘋果在高階市場中,再切分出1.5萬元、2.5萬元、3.5萬元三個市場區隔,蘋果在三個市場價位帶各有支持族群,他相信將能帶動第4季台灣手機銷售量脫離現有的低迷。

[Home]


2017/09/20 2.3.1. 鴻海投資威州 高額補助過關 [ 經濟日報 尹慧中、簡威瑟]

鴻海集團在美國威斯康辛州四年投資100億美元的高階面板設廠補助定案。外電報導,威州拍板通過政策補貼30億美元,主要以現金支付,外傳鴻海高階主管將在10月訪美完成簽約程序,該廠有望在明年春季動工。鴻海集團昨(19)日發布聲明指出,感謝威斯康辛州州長沃克(Scott Walker)的協助,推進鴻海集團在威州東南部建立最先進的顯示器製造園區的計畫。

鴻海強調,期盼與威斯康辛州的人民共同努力,建設8K + 5G生態系統的家園,並且使其成為全球高科技製造業的中心。

對鴻海在威州的設廠的時間表,及確切地點,華盛頓郵報等外媒昨報導指出,在威州州長簽署補貼方案後,下一步當地經濟發展單位將與鴻海集團簽訂合同。威州地方經濟發展單位將於928日開會批准政策協議,並由鴻海集團高階主管在10月初於當地簽屬,並宣布工廠的具體位置。

美國地方電台報導,沃克指出,期盼該廠在春季動工,目標希望在2020年前開工。而在地方政策底定後,鴻海主管預計訪問美國,進一步簽訂後續合同,預計未來數周公布廠區確切位置。

美國官員指出,鴻海集團獲得的30億美元政策補貼,將取決於該公司設廠的進展、雇用勞工的數量,每年預估可獲得退稅額度約2.5億美元,若計畫順利,該公司獲得的補助與免稅額將打破美國對單一公司的紀錄。

威州地方官員在電子郵件指出,這是一項永續的投資,有助高科技製造重湖美國威斯康辛,鴻海集團每1美元的投資有望帶動6.7美元的投資效應。

另一方面,市場先前也傳出,鴻海集團在威斯康辛州已宣布的100億美元投資計畫以外,俄亥俄州首府哥倫布市、密西根州底特律地區也積極爭取鴻海在當地投資,盼望入選鴻海美國飛鷹計畫的首選三個州。

iPhoneⅩ延遲上市 外資連五賣

台股二大權值股台積電、鴻海近期股價兩樣情:台積電股價離歷史高點只差0.5元,鴻海9月以來卻大跌6.3%。美系外資分析師指出,國際資金近期出現「買台積、出鴻海」狀況,顯然受到蘋果iPhone X延遲上市影響,須等鴻海賣壓消除,台股才有望再創波段新高。

台積電昨(19)日收221.5元,外資加碼約5,700張,市值飆破5.7兆元,股價離歷史高點222元就差一步之遙,法人指出,如果台積電持續端出好表現,對台股多頭絕對具加分效果。至於鴻海賣壓何時消除,外資圈人士猜測,愈靠近iPhone X預購與上市時間,資金愈有可能回補。

麥格理證券半導體產業分析師廖光河指出,半導體未來數年成長引擎已經現蹤:人工智慧(AI)與車用是產業商機所在。

台股第二大權值股鴻海最近卻遭到國際資金無情賣壓,鴻海在蘋果iPhone發表會後,成為蘋概股重災區,外資對鴻海已連五賣。

[Home]


2017/09/20 2.3.2. 聯電被起訴案 爆出疑點 [ 經濟日報 ]

台中地檢署將記憶體大廠美光科技公司離職員工、聯電公司依違反營業秘密法等罪起訴,曾擔任20多年資深檢察官的律師劉聰熙質疑,本案地檢署偵查終結後延遲一個月起訴,與美光宣布投資日為同一天、主任檢察官在起訴隔日投書媒體稱讚告訴人、貶抑被告,行為恐有不當,將影響本案的社會信賴程度。

劉聰熙指出,首先,地檢署偵查終結是否刻意延遲起訴時間來配合美光宣布投資時間。台中地檢署承辦檢察官在88日偵查終結,卻延遲到96日公布起訴。而美光公司在起訴當天宣布擴大在台投資600億元,地檢署是否有意配合美光投資在同一天發布起訴訊息,令人起疑。

劉聰熙表示,主任檢察官起訴隔日投書媒體稱讚告訴人、貶抑被告,行為恐有不當。承辦主任檢察官林忠義於起訴後隔日98日即在蘋果日報論壇發表「美光營業秘密遭竊案的光與影」一文,投書時機和投書行為是否洽當?

另外,文章內容除稱讚地檢署的努力,還表示「美光公司技術方面協助,亦有助攻效果」,並引用起訴書內容,斥責「問題出在聯電挖來的部分工程師不腳踏實地開發製程」、「聯電公司亦不願走上漫長的研發道路」,是否已有預設既定立場。

根據公務員服務法第4條規定,「公務員未得長官許可不得以私人或代表機關名義,任意發表有關職務之談話」。根據檢察官倫理守則同守則第12條「檢察官執行職務,除應刑事訴訟法之規定迴避外,並應注意避免執行職務之公正受懷疑」。

本案起訴事實尚未經法院判決確定,檢察官投書完全站在告訴人美光的立場,在媒體發表言論是否經過上級長官(檢察長)同意,有待商榷。應秉持中立辦案的檢察官,一起訴即邀功,也值得探究。

本案主任檢察官表示,王姓被告將取得電子檔案資料上傳到Google的雲端硬碟、USB和個人筆電,美國司法部還指派國家安全司、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聯邦調查局到台中地檢署根據司法互助提供犯罪資料,甚至美光可能透過AIT向有關單位關切本案進度,是否代表本案是在美國政治壓力下偵辦進行。

劉聰熙認為,根據檢察官倫理守則規定,檢察官執行職務時,應不受任何個人、團體、公眾或媒體壓力的影響;同守則第21條規定檢察官進行國際交流與司法互助,應注意不得違反相關規定。美光雖有權檢舉、提出告訴,但檢察官辦案應不受外力影響,也不能違反司法互助規定。

但從起訴事實來看,為何有如此「笨賊」的離職員工,將剽竊的營業秘密近931個檔案上傳Google雲端、USB和個人筆電公告周知、留存違法事證而被查辦;是否有隱情遭有心人設計,也有待釐清。

劉聰熙呼籲,司法不要被國外大廠的政治力影響,應保護本土產業自主研發DRAM投入的心血和資源,不能偏頗僅技術授權給台灣廠商生產DRAM,否則台灣將永遠只是國外DRAM大廠的「代工生產地」。

[Home]


2017/09/20 2.3.3. DRAM技術根留台灣的聯電 為何硬被扣上竊密罪 [ 電子時報 連于慧]

聯電日前因為美光侵權風波而惹上妨害營業機密的官司。

聯電日前與大陸福建晉華合作開發DRAM技術的案子中,因有美光(Micron)的離職員工將技術帶到聯電任職,不只是員工個人被起訴,聯電也被台中地檢署根據違反營業秘密法而被起訴,理由是「未積極防止侵害他人營業秘密」,因此視為共犯。

我們可以從三大層面來探討聯電和大陸合作開發DRAM技術的案子。第一,台灣半導體產業在這個合作案當中,損失了甚麼?;第二,聯電在建立DRAM自主技術的過程中,有無竊取美光技術?;第三,如果企業沒有教唆員工竊密,只因為「未積極防範」,就淪為被告,那未來究竟企業該如何「積極防範」員工,以防止可能產生的竊密行為?

聯電與大陸合作DRAM技術開發 台灣損失了甚麼?

聯電與大陸福建晉華合作開發DRAM技術案的行為,或許已是具有政治色彩的「原罪」。然應該要看,聯電與大陸合作DRAM技術開發的協議和商業模式下,台灣究竟有何損失?反之,台灣是否從中受益?

根據協議,聯電是接受大陸福建晉華的委託,開發DRAM相關製程技術,根據技術開發的進度,由晉華公司來支付聯電技術報酬金作為開發費用,而最後開發出來的DRAM技術成果,將由雙方共同擁有,晉華會在晉江12吋晶圓廠生產DRAM產品。

2016年中聯電公布這項合作協議後,就將DRAM研發團隊和試產線設在台灣南科,同時進行兩個世代的製程開發。

整個合作案的重點,應該探討三大關鍵,第一,是誰出錢?第二,最後開發出來的DRAM技術是誰擁有?第三,為什麼要把研發團隊設在台灣?而不乾脆省事的設於境外?

第一個問題的答案,在雙方公布合作協議時就已經揭露,是大陸晉華公司出錢,傳出付給聯電的DRAM技術開發費用約新台幣100億元。

事實上,聯電有意執行此計畫,但背後需要資金的協助,剛好趕上這一波大陸瘋記憶體產業鏈的時間點,雙方合作,由台灣做研發、大陸出錢,是好的合作模式,不然誰要出錢買單?

第二個問題的答案,是聯電和大陸晉華共同擁有該DRAM技術。

研發團隊根留台灣 聯電會冒著賠聲譽的風險去竊密?

第三點的答案,是為了完整保護這個DRAM技術開發團隊,所以把研發基地設立在南科。這個團隊中,過半來自聯電內部轉職。

聯電很清楚知道,這個DRAM研發團隊成型後,會成為整個兩岸DRAM合作案裡,核心中的核心,這團隊更會成為大陸每個想要開發自有DRAM技術的人眼中頭號的挖角目標。所以,聯電積極把團隊留在台灣,一來可以完整保護團隊,二來可以留下最重要的研發人才,避免多數的高階人才離鄉背井找出路。

不然,聯電大可以把該DRAM技術研發團隊設在大陸,或是躲藏在其他國家,可以免去很多法律上的問題,今日大大方方把研發團隊設在台灣,公司會冒賠上聲譽的風險去偷竊國際大廠的技術嗎?

從上述三個層面來看這起DRAM技術合作案,台灣半導體產業究竟損失了甚麼?實際上並沒有任何損失,沒有金錢損失,也沒有技術外流的問題,因為台灣早就已經沒有DRAM產業,更從來都沒有研發出主流的DRAM核心技術。

更可以說,聯電在這一波兩岸瘋半導體技術和供應鏈的熱潮中,利用台灣剩餘的一點力量和僅存的火苗,為台灣保住一份DRAM技術研發能力,未來聯電可以用其他商業方式在台灣或其他國家拓展市場。

回過頭來看,關鍵就是聯電在建立DRAM技術自主的過程中,有無竊取美光技術?

大陸三大記憶體陣營 技術如何從零生出來

大陸現在有三大記憶體陣營,福建晉華、合肥睿力都致力開發DRAM技術,清華紫光集團的長江存儲開發3D NAND技術。

為什麼會惹上美光這把DRAM技術侵權大刀?這一切的根源都要從合肥睿力講起。合肥睿力的前身是合肥長鑫,用3倍的高薪挖角了300~500名美光集團旗下華亞科、瑞晶旗下的員工,引發美光震怒,對於這種挖角、竊密的行為是零容忍,因此祭出司法大刀來保護自己的智慧財產權和營業機密。

在今年農曆年期間,檢調的搜索動作中,攔截了許多前美光員工,大動作嚇阻不少人,但其實這一批魚貫西進的「美光人」當中,多數是前往睿力的人,但因為聯電、長江存儲名聲較大,因此變成檯面上的焦點,聯電光是接收了兩個自作聰明帶文件資料過去的員工,整個企業就因為侵害營業機密而被起訴,有點匪夷所思。

這三大記憶體陣營都有自己的技術研發時程、量產目標,外界也認為難度很高,但技術的開發總是要有所本,不可能憑空變出來,不然台灣做DRAM代工幾十年了,怎麼都沒變出主流的自主DRAM技術?

說穿了,這也是大陸大手筆挖角的原因之一,人才隨著機會和舞台的方向,無法阻止其流動,但前提是不能竊密和從事不法行為。

業界認為,攤開三星、SK海力士(SK Hynix)、美光的晶圓切割報告可知,技術最強的是三星,其次是海力士,再來才是美光,像是美光在同個製程世代上,Gross Die只有南韓廠商的7成左右。

員工竊密、企業被告 業界罕見

針對聯電因為「未積極防止」員工行為,而導致這種「員工竊密、企業被告」結果,算是科技業界罕見。因為,公司並沒有被查到有「教唆竊取」的行為,也並無在公司內部E-mail文件中,有被查到「傳遞、散播」這些技術資料,在沒有查到違法的行為下,企業被扣上「未積極防止」的理由而被起訴,這在業界十分罕見。

業界指出,員工有無竊取機密資料可以查證,企業有無教唆員工偷竊,也可以透過證據來佐證,但如何定義一家企業「積極」與「未積極」防範∕規範員工的行為,這十分兩難。

由於科技產業早期發生太多因為員工被競爭對手挖角,導致關鍵技術外洩的情況,立法院在2013111日三讀修正通過營業秘密法條文,對於以竊取、擅自重製等不正方法取得、使用、洩漏營業秘密的行為,增訂刑事責任,並對於境外使用者,更加重處罰。

以台灣半導體產業為例,發展至今已經20~30年之久,尤其從2000年過後,台灣半導體業已相當程度和國際接軌,員工任職前的聘僱合約中,明文規範不能偷竊技術、營業機密等,且進公司後,更要上課培訓營業機密的重要性,這些都行之有年,如果這樣不算「積極防範」,那企業究竟該做到甚麼程度,才能稱為「積極防範」呢?

這次被台中地檢署依違反營業秘密法等罪嫌起訴的,共有三個人,其中兩人為美光前員工,被控將美光的機密文件帶到聯電,而聯電也被起訴,理由是未積極防止侵害他人的營業秘密行為,因此也算是此案共犯。

一家半導體廠員工數萬人,若新進員工不理會雇主要求簽署的營業祕密保護協議而執意妄為,雇主有調查員工是否蒐集離職公司營業秘密的權力嗎?如果沒有,雇主該如何做,才能構成所謂的「積極防範」員工侵犯營業秘密的行為?

[Home]


2017/09/20 2.3.4. 賀陳旦:掌握數位匯流技術破口機會 應爭取應用普及 [ 電子時報 陳慧玲、謝明珊]

交通部部長賀陳旦強調,不只應該掌握由數位匯流所帶來的技術破口機會,更應該進一步卡位取得更多的營運與應用服務機會。

交通部部長賀陳旦19日出席2017年數位匯流創新局科技論壇致辭時表示,過去10年持續被討論的數位匯流發展趨勢,其實代表的是許多技術與商業上的替代性出現,而綜觀整體數位匯流的發展,則包含了設備、經營、內容等三大元素。

賀陳旦強調,不只應該掌握由數位匯流所帶來的技術破口機會,更應該進一步卡位取得更多的營運與應用服務機會,以寬頻服務為例,所謂的寬頻普及,不應只停留在固網標準,而是要將行動網路納入考量,而寬頻網路普及,也不只是以訊號覆蓋率為主,而是要以寬頻網路在偏鄉建設的投資為基礎,進一步帶動當地的產業發展,不論是產銷整合,或者是其通路形式的發展,更不只是強調頻寬數字大小,去界定偏鄉寬頻網路服務資源充足與否,而是要以數位學習、遠距教學等等應用服務做為標準,由此延伸就還有很大的可能性,包括設備、經營、內容等。

事實上,對於電信通訊與數位匯流有相當深入觀察的賀陳旦表示,10年前出現的iPhone便是從音樂開始,由音樂著作權與智財權的整合,累積龐大的用戶社群,進而發展出明確的商業模式與產業發展方向,而由iPhone所帶動的變化,包含了通路的變化、資金投資方向的改變、運算能力等科技的持續提升進展、也包括迫使電信業者必須投資再投資的網路升級需求。

對於數位匯流可能帶來的創新機會,賀陳旦也提醒,不應該只是著迷於數位匯流帶來的機會,因為有一些美好的機會不一定能完全實現,以數位匯流在公共服務中的應用來看,不論是智慧電表或者是防災系統等等數位應用,都已有一些建設投資的基礎,但不可否認的是,如果只是完成投資建置,但卻只有在救災或研究的時候才去使用,這樣的模式就無法充分發揮建設投資效率,就還是一般的公共支出,而並沒有善加利用到數位匯流的機會。

賀陳旦強調,數位匯流要能夠進一步創新發展,就要有能力發展商用營運模式,而在此其中,投資活水的引進導入也是重點,以台灣過去10年數位匯流的發展來看,技術已經出現創新破口,政府也積極進行輔導應用發展,法規環境也逐步進行調適,但不可否認的是,既有的黨政軍條款限制,確實讓部分口袋夠深的投資人無法順利進行投資,也無法更積極參與應用服務的創創新發展,以這一點來看,黨政軍條款的限制的確是需要在這個階段集合各界所有力量一起來推動改變的關鍵所在。

5G加速顛覆現況 鄭優:不能掉以輕心 數位發展腳步要加快

中華電信董事長鄭優在19日上午出席活動致辭時表示,這一波數位經濟浪潮會是全面性的顛覆,所有產業都會受到前所未見的衝擊,從製造、銷售到應用,甚至金融服務 ,都會發生顛覆性改變,在此其中,數位經濟的興起也會衝擊日常生活,社會生活模式將會因此發生變化。

鄭優強調,智慧型手機對生活造成的影響,在幾年之前可能也無法想像,也因此,數位經濟對於未來生活與產業的改變充擊,現在其實才只是開始,不論是共享經濟、無人商店、自駕車、無現金社會等等,特別是在5G啟動商用之後,後續變化將會更為快速,而面對這一波發展,政府與產業都積極審慎以對,因為一旦落後就很難追趕,所以不能掉以輕心,必須加快腳步。

而中華電信總經理謝繼茂則也在活動專題演講中提到,數位經濟帶來改變,包含連網設備改變,使用行為改變,到金融交易的改變,資通訊技術的改變包含4G 、窄頻物聯網(NB-IoT)5G,結合雲端、物聯網(IoT)、虛擬實境(VR)/擴增實境(AR),金融科技(FinTech)等,更要導入人工智慧(AI)跟大數據(Big Data),將會進一步產業的營運模式,其中包括生產模式與商業模式商業模式;在此其中,5G將會是數位經濟發展的推手,大頻寬、低延遲、大量連結也將催生物聯網應用,成為電信業新興應用服務的發展重點所在,進而帶動智慧穿戴裝置、智慧家庭、智慧城市等多樣化應用模式,而4K/8K內容的逐步增加,也將驅動寬頻網路頻寬需求。

謝繼茂表示,之於中華電信而言,數位經濟讓產業間的界線變得模糊,甚至不知道競爭對手會從哪個領域出現,跨界與跨境的競爭將會更為激烈,但不可否認的是,數位經濟帶來挑戰,也給台灣帶來新機會,包含軟硬體結合輸出國際市場,瞄準華人數位內容、金融科技、高齡社會醫療照護應用服務等等,都會是台灣的機會所在。

5G興起 網路大改造為首要之務

WirelessWeek報導,5G將為通訊服務供應商創造新機會,開啟新的高頻光譜、提高頻寬和傳輸速度、降低網路延遲、提高網路穩定性和裝置密度,但為了實現5G美好願景,必須先進行網路大改造。

除了5G興起,兩大市場力量也不容小覷。一是以網路功能虛擬化(NFV)和軟體定義網路(SDN)為主的可程式化網路大行其道,二是新一波應用紛紛採用分析技術和人工智慧(AI)

上述幾股力量共同影響之下,2020年預計會有500億部連網裝置,包括檢查油管的無人機、安裝於工廠的感測器、無人車等。以NFVSDN為基礎的5G網路,兼具靈活度和可擴充性,將帶來前所未見的創新機會。

不過,要實現5G的美好願景,端對端方案須具備下列幾個特徵。首先是高可靠和低延遲,畢竟車輛對車輛的通訊或遠距手術通訊,皆禁不起超過1毫秒的延遲。其次是大規模機器對機器通訊(M2M),以便從智慧城市、智慧工廠和智慧家庭的無數物聯網(IoT)裝置收蒐集資料,否則光是智慧工廠每天就會產生100GB的資料。第三是擴充行動頻寬,以支援沉浸式的虛擬實境(VR)和擴增實境(AR)體驗。

然而,光憑目前的5G無線技術還不夠,整個網路仍需納入AI和可程式化功能,所幸營運商已經開始緊鑼密鼓展開轉型,包括採用NFVSDN為基礎的網路資源,以多接取邊緣計算(MEC)加強網路邊緣的服務,還有「切分」網路資源。

通訊服務供應商部署虛擬網路功能,或採用善用標準和開源社群,例如開放網路平台自動化平台(ONAP)、網路功能虛擬化開放平台(OPNFV)等,可望提供更有效率的網路,滿足各種應用需求。產業界領袖表示,已有超過50%基礎設施虛擬化,可望降低整體營運成本和加速服務創新研發。

通訊服務供應商亦可基於MEC架構使用LTE網路,以提供更佳的消費體驗。若把運算功能轉移到網路邊緣附近,還可以降低延遲和提高效能。若針對特定產業或使用案例優化網路切片,可提供獨一無二的客製化服務。網路亦可進行智慧化,把AI納入可程式化的網路設施,將大量資料化為珍貴的洞見。通訊服務供應商也可以採用機器學習和深度學習技術,提高網路的彈性和智慧。

[Home]


2017/09/20 2.3.5. 三星西安擴產計畫 韓政府要求撤銷 [ 工商時報 吳孟翰]

繼零售業和汽車業之後,在大陸投資韓資電子業也受到衝擊。韓媒昨(19)日報導,原先計劃在西安投資建廠的三星電子,被韓國新任產業通商資源部長Paik Ungyu要求,重新考慮在大陸投資。

三星電子今年稍早曾宣布將於未來3年投資70億美元,擴大其在西安工廠的NAND Flash(儲存型快閃記憶體)晶片產能。不過,韓國媒體Electronic Times報導,為恐薩德事件殃及池魚,Paik Ungyu18日會晤韓國晶片和電子產業集團高管時,當面向三星電子CEO權五鉉要求,希望三星能夠重新考慮在西安投資建廠的計畫,並優先在本國建廠。

昨(19)日三星電子股價開高走低,一度下跌1.37%,最終收跌0.69%,報260.6萬韓元。

韓國政府對三星的要求,其來有自。自傳出美國將在韓國部署薩德系統之後,一批在大陸的韓資企業,均受波及,其中尤以零售、汽車及旅遊受創最為嚴重。

華爾街見聞報導,晶片業務一直是三星的金雞母之一,今年Q2的晶片業務利潤更達71.8億美元,超越英特爾,坐上全球晶片產業的龍頭。由於大陸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消費電子市場,對NAND Flash晶片需求巨大。三星及另一晶片業巨頭英特爾都在中國設廠,以爭取中國市占率。

此次Paik Ungyu所提及的西安建廠計畫,即是三星為了鞏固其在NAND Flash市場的統治地位的重要戰略布局,而該計畫也是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單筆投資最大的外商項目。

三星對韓國的投資也不遺餘力。三星在7月就曾宣布新投入20.4兆韓元(約180億美元),擴大韓國的晶片產能。在向首爾南部的平澤市工廠新增15.6兆韓元投資後,該設施的總投資額將在2021年達到30兆韓元。三星電子還將投入6兆韓元擴大位於華城市的生產。

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統管韓國產業、資源、貿易等方面政策,並積極動用國家資金扶持本土產業技術,在韓國實體經濟當中的地位舉足輕重。三星、現代、LGSK等韓國財閥過去的驚人擴張,與產業通商資源部的大力支持是密不可分。

[Home]


2017/09/20 2.4.1. 群聯犀利 今年估賺三股本 [ 經濟日報 李珣瑛]

群聯董事長潘健成昨(19)日表示,本季營收受黑心晶片波及影響,但第4季旺季需求強勁,可望帶動營收、獲利齊揚。他強調,群聯不以衝刺營收為目標。法人估計,群聯今年應可挑戰賺三個股本的新高,穩居IC設計廠每股獲利王寶座。

蘋果iPhone 8iPhone X推出後,非蘋陣營需求也明顯回籠,儲存型快閃記憶體(NAND Flash)晶片廠優先供貨品牌客戶,導致整體供貨吃緊,NAND晶片廠已通知將緊縮產能供應,群聯已積極要貨,看好第4季營收成長,但將衝刺獲利成長而非營收增速,第4季獲利增幅將優於第3季表現。

潘健成指出,目前市況受黑心晶片事件影響,日前在大陸深圳舉行記者會,澄清群聯晶片品質穩定,訂單也逐漸回籠。他認為,消費市場會出現觀望停滯期,還要一段時間化解。目前Flash市場呈現兩極化,供應手機與SSD固態硬碟原廠的價格持續上揚,三星與海力士近日宣布,晶圓價格上漲15%22%,顯示出產品供需不平衡的情況。

群聯今年上半年每股純益14.57元,是台股IC設計類股獲利王。其中第2季每股純益8.07元,雖然7月、8月營收均維持在36億元左右,8月營收更年減18%,但因毛利率提升,法人看好第3季獲利可望優於第2季。群聯昨天股價上漲2.5元、收367元。

消費通路部分,潘健成指出,先前由於黑心晶片的問題,導致客戶需求下滑,且客戶端擔憂買到不良品,下單保守,需要時間消化。

至於今天將拍板的東芝半導體出售案,潘健成表示,不論哪個買方陣營勝出,群聯都有所布局。加上東芝半導體逾六成股權由日方持有,僅其餘三成多的非官方股權釋出,因此主導權仍在日方。日本媒體報導,美國貝恩資本與東芝簽訂MOU,雙方將努力在本月底完成協議。貝恩資本包含南韓SK海力士、日本官民基金INCJ、日本政策投資銀行等機構。

群聯董座回母校搶才 年薪100萬起跳

為布局控制晶片導入人工智慧(AI),群聯電子董事長潘健成昨(19)日回母校交大電機系「搶人才」,他宣布,群聯新廠落成後將再徵才1,000人,新進工程師保證第一年的年薪100萬元起跳。他並透露,2017年研發支出將突破30億元、上看35億元,年增25%30%。展現群聯鞏固控制晶片產業地位的決心。

潘健成昨天出席「交大電機、群聯電子AI機器人共同實驗室」成立暨揭牌典禮,他指出,沒有交大,群聯不可能有現在的成就,為使學校資源更豐富,讓學生學到更多,群聯回饋交大捐款已超過1億元。

潘健成表示,群聯今年成立第17年,員工人數達1,300人。當初創立群聯有五名創始員工,四人來自交大控工系、現在的電機系。群聯現有研發工程師900人,交大校友占三成,交大一直是群聯最重要的人才資源。

潘健成指出,今年接任交大電機系校友會會長,號召校友捐款回饋母校,累計捐款逾1,500萬元,除用於成立AI機器人共同實驗室,還用於第一志願獎學金、出國交換生的補助款項。

他說,成立共同實驗室只是開端,群聯未來將投入更多資金與研發資源,與交大共同投入相關次世代記憶體設計研發。潘健成說,當年進交大時聯考排名第19,如今交大電機系排名第三。希望在師生及校友努力下朝第二名前進。

潘健成表示,台灣工程師務實,只是分紅費用化後,廠商沒有留才的籌碼,只能靠多賺錢來發獎金。他強調,群聯工程師第一年薪資保證100萬元起跳;隨著新廠完工,未來三至五年內將再招募1,000人。

[Home]


2017/09/20 2.4.2. 宏碁三招 躲過缺料 [ 經濟日報 馬瑞璿]

全球消費電子品牌廠今年上半年多歷經缺料問題,在搶料的同時還必須兼顧價格成本,壓力沉重。不過,宏碁(2353)在供應鏈管理上掌握了速度與彈性,加上與通路合作默契佳,宏碁上半年毛利維持穩定走勢。

宏碁全球品牌行銷暨策略運籌中心總經理黃資婷指出,因為缺料,市場都得面臨價格差距問題。不過,宏碁能夠免除缺料風險的主要原因有三,分別是採購效率佳、產品用料分配得宜、通路合作順暢,這已反映宏碁的營收表現上。

黃資婷表示,整體市場還是持續缺料,其中,DRAM缺料更甚SSDDRAM擴張產能並沒有那麼多,但SSD製程跟產能如果起來,預計明年下半年就會舒緩,尤其現在各類裝置對記憶體的需求普遍變大,使用者需求是讓記憶體使用量增加的主因;面板需求現在已較舒緩,但電池受到電動車(EV)需求大增影響,電池價格也呈上漲走勢。

宏碁近年積極跨進電競市場,除了推出桌機、NB、螢幕等商品之外,也推出耳機、滑鼠等周邊商品,行銷上也積極贊助電子競賽,從去年開始展開為期三年的贊助。

[Home]


2017/09/20 2.4.3. 英特爾Cannon Lake又遲到 供應鏈亂了套 新規格NB全延後推出 被迫大改開案時程 [ 電子時報 李立達]

英特爾新款處理器Cannon Lake再度遞延推出,供應鏈開案時程大亂。

英特爾(Intel)新款處理器Cannon Lake傳出再度遞延推出,供應鏈業者指出,原本已延至2018年第2季上市的Cannon Lake,可能再度延至2018年下半、甚至2018年底才推出,導致NB品牌廠開案時程又要延後,新規格NB推出時間全部往後延,部分品牌廠已考慮直接跳到更新一代Ice Lake推出新品,整個供應鏈開案時程都亂了套。

NB產業在歷經連續5年下滑,2017年好不容易回穩,預計2018年有機會反彈向上,主要係因英特爾新一代處理器Cannon Lake,將是首代採用10奈米製程技術量產的處理器平台,效能可再提升25%,並減少耗能45%,有別於現在Kaby Lake採用14奈米製程技術。

不過,英特爾在10奈米製程微縮一直遭遇困難,使得原本傳出要在2017年亮相的Cannon Lake,延到2017年底或2018年初,後來又傳出Cannon Lake將延至2018年中,如今卻再度傳出往後遞延。相對於英特爾2014年啟用14奈米的Broadwell平台,原本2年一次的產品線循環,如今可能拉長至3~4年才更換新平台。

英特爾在PC處理器市佔率高達8成,即使最近超微(AMD)推出Ryzen後頗受好評,但仍難撼動英特爾在PC處理器市場霸主地位,因此,英特爾新處理器發表時程,將影響整個PC產業成長動能。近期NB供應鏈進行2018年詢價單(RFQ)作業,卻傳出NB品牌廠的開案時程,恐將因為英特爾處理器遞延推出而變動。

供應鏈業者指出,業界原本預期英特爾新一代處理器Cannon Lake可望在2018年第2季推出,然近期傳出可能遞延至2018年第3季、甚至可能延至2018年底,導致原本有意採用Cannon Lake搭配2018年下半旺季推出新機的NB品牌廠,暫無法決定開案時程。

目前多數品牌廠針對2018NB生產已發出詢價單且敲定供應商,相較於往年,訂單更動的比重有限,主要係因近年品牌與代工廠集中化,一旦更換供應商,要重新加計成本,不少品牌廠都延續既有機種給原本的代工夥伴,藉此控制生產成本。

供應鏈業者透露,2018年訂單較大變數並非來自於品牌客戶,而是處理器大廠英特爾,原本英特爾預計20185月釋出的新一代處理器平台Cannon Lake恐將延後,且距離原本規劃推出的更新一代平台Ice Lake時程更近,讓品牌廠不知如何開案。

NB品牌廠指出,按照英特爾先前規劃,Ice Lake處理器平台將於2019年初釋出,若Cannon Lake拖到2018年底才推出,部分業者可能乾脆直接採用Ice Lake,並將Cannon Lake機種全部砍掉,然部分品牌廠仍選擇等待英特爾的確定時程,導致供應鏈開案時程都難以敲定。

供應鏈業者表示,一旦確認詢價單及開案時程,便可開始展開設計、開模、採購及生產等流程,如今品牌廠已確定詢價單分配,卻難敲定開案時間,使得後續流程無法啟動,對於ODM業者而言,因彈性生產使得影響有限,然規模較小的零組件供應鏈較難承受變動。

另外,NB品牌廠開案的時間延後,對成長動能疲弱的NB市場將增添陰霾,近期面板、記憶體、電池等零組件缺料而漲價,已經對終端市場買氣造成影響,如今缺乏新的處理器更新動能,對NB市場並非好消息。

 

[Home]


2017/09/20 2.4.4. 群聯潘健成:NAND Flash缺到年底 [ 電子時報 連于慧]

畢業於交大的群聯董事長潘健成多年來持續回饋母校,日前更與交大電機系合作成立「AI機器人共同實驗室」,潘健成表示,人工智慧與儲存息息相關,未來需要借助更多固態硬碟(SSD)技術來加速人工智慧發展,因此與交大合作先行布局,也希望能培育更多相關人才。

針對目前NAND Flash市場行情,潘健成分析,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SK海力士(SK Hynix)日前調漲eMMCeMCPSSD價格約10~20%,加上美光、東芝等上游NAND Flash大廠通知第三、四季的供貨量將減少,因此預計NAND Flash市場在年底前都持續缺貨。

針對東芝半導體出售案,潘健成則是分析,最後不論是哪個陣營勝出,群聯都有相關布局,因此看法樂觀。

近期日媒指出,美國貝恩資本與東芝簽訂MOU且致力在本月底完成協議,而貝恩資本陣營包括南韓SK海力士、日本官民基金INCJ、日本政策投資銀行等,潘健成則是認為該陣營勝出機率高達60~70%

群聯與交大電機系合作成立「AI機器人共同實驗室」19日揭牌,除了潘健成外,出席者還包括交大校長張懋中、交大電機系系主任陳科宏等,畢業於交大的潘健成持續回饋長年來持續回饋母校交大。

潘健成表示,群聯目前員工數約1,300多人,其中900人都是研發人員,預計今年投入的研發費用將達30億元,未來可望年增25~30%,隨著公司新廠落成,預計再招募約1,000人。

潘健成指出,人工智慧是未來市場的趨勢,資料串流量愈來愈多,也需要更多的儲存功能,像是群聯的控制晶片也會導入人工智慧的功能,讓產品可以根據客戶需求來自行修正與調整。

再者,他也表示,公司也逐漸面臨沒有適合人才的狀況,藉由這次捐贈交大實驗室,創造更多產學合作機會。

[Home]


2017/09/20 2.4.5. 印度手機強制支援多語言規定 10月恐難準時上路 [ 電子時報 蕭景岳、陳宜君]

印度語言複雜,讓手機設計增添更多難度。

為加強手機普及、並顧及各語言族群,印度規定手機必須支援多語言顯示及輸入。然而在一再推遲後,市場消息指出,101日上路的目標可能再度落空。

印度電子資訊科技部在2016年規定,所有在印度境內銷售的手機必須導入多語言支援,其中,手機簡訊必須支援22種官方語言文字,輸入方面則必須支援3種語言,其中兩者必須是英語及印地語(Hindi),第三種則從其他印度地方語言中擇一。

這項規定雖原定於20177月時生效,卻因手機業者不及因應而被推遲至101日,但Business Line報導,由於政府及手機業界對標準仍有歧見,因此多語言支援規定恐難如期在101日上路。

印度手機協會(Indian Cellular Association)會長Pankaj Mohindroo表示,政府與手機業就婆羅米(Brahmi)文字母意見不同,產業界仍須就婆羅米文字母要求印度標準局(Bureau of Indian Standards)做出進一步的釐清。

Business Line的調查指出,所有受訪的手機業者均表示,他們已經準備在產品中導入多語支援,但婆羅米文字母部分可能難以通過。婆羅米文字母是南亞一帶最古老的書寫系統。

Videocon Mobiles執行長Akshay Dhoot表示,他們和晶片業者等軟硬體合作夥伴合作導入印度語系的支援,但他們不確定能否在101日前讓所有產品都達到官方規定的標準,他認為多語支援的生效期程至少應該再延後2個月,讓手機業者有時間解決各種問題,例如為軟體除蟲。

印度電子資訊科技部官員表示,他們已經有注意到文字標準的問題,目前正在設法解決,但關於是否將生效日期二度延後,他們說還需要再評估。

印度語言複雜,民眾使用的母語達數百種,聯邦政府認可的官方語言達22種,無統一的國語,英語使用人口僅1.25億人,約總人口的10分之1,使用人口最多的印地語也只有4成人口使用且集中於北印度。

語言的複雜對於印度這個高度依賴功能型手機的經濟體而言相當棘手。智慧型手機只要在軟體上進行調整即可輕易加入語言支援,但對功能型手機而言則否,例如平價手機的儲存空間未必足以安裝22種語言。

尤有甚者,若在功能型手機的鍵盤上加入某種語言的符號,可能意味該款手機只能限定在該語言使用社群內銷售,畢竟其他語言族群未必會購買鍵盤看不懂的手機,使功能型手機在印度全國境內的存貨調動更加複雜。

看好印度智慧型手機市場前景 一加持續擴大與當地夥伴生產合作

大陸智慧型手機製造商一加創辦人兼執行長劉作虎表示,印度智慧型手機市場的成長速率已超越大陸,因此以網路為主要銷售管道的該公司決定在印度展開最大賭注,不只將印度視為第二總部,展開大規模投資,更將該國當作實體通路銷售的測試市場。

根據國際市場研究機構IDC統計,在印度銷售的智慧型手機品牌超過400個,其中高階智慧型手機品牌的排名,一加名列第三,僅次於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和蘋果(Apple)。劉作虎接受印度經濟時報(Economic Times)專訪時表示,該公司非常重視印度市場,因此不遺餘力進行投資,不僅大量聘請當地人才,還從大陸和其他國家調派幹部前往印度協助。

劉作虎指出,印度市場已成為一加的第二大營收來源,佔比高達40%,僅次於歐洲;由於印度高階智慧型手機市場在未來3年內預料會大幅成長,因此一加已將此塊市場列為主要目標。

不過劉作虎表示,對一加而言,在印度市場的優先目標不是提高銷售量,而是希望成為印度消費者心中的Android系統手機第一品牌;由於印度手機市場百家爭鳴,要在消費者心中建立第一品牌的地位並不容易,因此該公司會持續在印度進行大規模投資。

印度政府為了扶植國內製造業,推出印度製造(Make in India)計畫,針對在印度製造的手機提供稅賦優惠。不過一加目前並未直接在印度設廠,而是透過當地合作夥伴生產手機。劉作虎表示,一加短期內沒有到印度設廠的計畫,因為透過當地合作夥伴生產手機也能享有稅賦優惠。

蘋果執行長Tim Cook曾表示,現在的印度市場猶如10年前的大陸。劉作虎認為,在某種程度上的確是如此,但印度的優勢是直接跳過PC等階段的電子科技發展,不像大陸當年是從頭一步步做起,因此印度的發展更加快速。

劉作虎表示,印度在過去1~2年內已大幅縮短落後大陸的差距,例如當地的線上叫車和美食外賣服務如今幾乎和大陸一樣發達;大陸的電子商務市場歷經20年發展才有當前的規模,但印度在此方面如今只落後大陸2年,這點令他刮目相看。

[Home]


2017/09/20 2.4.6. 宏碁:DRAM缺貨最嚴重 SSD電池吃緊 靠供應鏈管理「至少夠用」 [ 蘋果日報 王郁倫]

電子零組件漲價缺貨不斷,宏碁(2353)全球品牌行銷暨策略運籌中心總經理黃資婷表示,必須靠彈性與速度應變,今年對宏碁而言至少夠用,由於擁有多年供應鏈管理經驗,她觀察目前缺貨最嚴重是DRAM,固態硬碟SSD則因新製程導入將有變化,面板還好,電池反而因排擠效應漲價。

產品是最好代言人

宏碁已連續3年是《英雄聯盟LoL》(League of Legends)官方贊助夥伴,今年世界大賽預計923日至114日於武漢、廣州、上海和北京舉行。黃資婷表示,電競玩家的需求不斷更新,需要更好的裝置去競賽與練習,選手也變化很快,贊助隊伍也不斷變化,且不是每個國家都有隊伍,這是宏碁電競行銷必須面對的新領域。

相對同業砸錢請代言,黃資婷說,「產品是宏碁最好的代言人」,未來宏碁研發與行銷比例會提高,但總預算金額和過去仍差不多,其中產品研發比較花心思在電腦的散熱及電磁波(EMI)與顏色管理、視覺設計上。

3大策略因應挑戰

對於今年電腦產業面臨記憶體及面板等零組件漲價及吃緊挑戰,黃資婷表示,對宏碁而言還好,宏碁在供應鏈速度及彈性上安排不錯,採購效率不錯,雖然價格上所有電腦產業都有挑戰,但對宏碁而言「至少夠用」,會採取不同產品分配不同零件,提高供應鏈效率,加強供應商通路合作這3方面來因應。

黃資婷表示,SSD當然會持續缺貨,且DRAM會更嚴重,因為DRAM新產能擴張不多,反而SSD若新製程導入,2018年下半年可望舒緩很多,此波吃緊主要是雖消費裝置沒大量增加,但每台裝置SSD容量使用卻增加。

面板方面,黃資婷表示,電視需求沒想像這麼好,所以面板供應下半年還好,電池則因電動車需求消耗,使電池價格上漲,不過宏碁很早就與供應商溝通,在去年規劃及今年供應鏈的支持下,相對沒問題。

[Home]


2017/09/20 2.5.1. 日月光攻智造 邁向無人工廠 [ 經濟日報 簡永祥]

半導體封測龍頭日月光昨(2311)昨(19)日舉行自動化產學合作專案發表會,宣示將加速推動自動化技術,實現智慧工廠,提升產值,並朝無人化工廠目標邁進。

日月光昨日在高雄舉行「第二屆自動化產學合作專案發表會」,和成大、中山的專業團隊,分別針對自動化製程作業優化、產品精密度與良率再提升,以及資訊安全的監控等,共同進行七個專案的經驗成果分享。

日月光強調,智能製造已成為全球趨勢浪潮,日月光集團瞄準這股產業趨勢,布局半導體封測智慧工廠,高雄廠於2015年開始,與南部頂尖大學進行自動化產學技術研究合作,累計已提出14件合作專案,厚植自動化生產製造實力,打造技術領導競爭力。

其中,針對自動化技術,日月光透過產學合作,由系統分析智慧型機器人運行路徑,藉由模型的建立及模擬,計算出最佳路徑排程,將每個機器人產能最大化。

此外,也利用大數據分析,提早偵測機台異常,以健康指標進行自我管理,維持生產穩定。更重要的是,藉由技術導入,提升同仁工作層次,安排更具創造性及挑戰性的工作,從執行升級為管理的角色,創造人均產值成長,達到日月光無人化工廠的目標。

日月光高雄廠副總經理李政勝表示,日月光高雄廠正朝高階研發能力發展自動化科技,優化生產效率,並以自我管控,提高資安防護與人員作業的安全,並透過網絡,提升機台與機台、人與機台間的智慧互通,為自動化科技注入升級轉型的動能,以創新、專業技術服務半導體客戶,加速實現智慧工廠的新興產業變革。

據了解,因半導體製程愈趨精密,日月光利用龐大的數據進行分析,大幅提升生產機台的預測能力,達到預防預警與流程改善的效益,推動自動化升級。

[Home]


2017/09/20 2.5.2. 透過實際體驗 工業4.0概念將更容易推展 [ 電子時報 杜念魯]

有的是基於人工費用持續上漲,且人力缺乏問題遲遲無法解決的成本的因素,有的則是因為上游客戶的要求;總之,製造業者正因為不同的原因,產生對往工業4.0方向發展的必要,而且隨著相關問題的持續無解,這股轉型的壓力也就越來越迫切。

不過,製造業本身也有很多不同的類別,有中小型企業,也有上百萬作業員的企業,隨著業務上的發展,企業的規模越來越大,而且在先前全球化概念昌盛之際,甚至很多製造業者早就著手進行全球化的布局,將廠區分散在各地。在不同情境下,卻擁有對轉型工業4.0的相同需求,也因此,在從事工業4.0的推廣上,必須要能更全面的思考,對產業、對業者、對客戶而言,轉型升級至工業4.0之後,可能會是怎樣的樣貌。

在討論製造業往工業4.0轉型升級上的實際規劃前,必須要先理解的部分是,一般而言工業4.0大致可以粗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對製造業者們而言,自然是要將設備機台等進行連網作業;其次,必須要強調的是,這些連網之後的數字,以及今後可能產生的資訊都必須要達到可視化的階段;不過,可視化還有另一個解釋,等一下會再提到;唯有做到前兩項,之後才可能進入第三階段進行所謂巨量資料的累積、分析等後續實際效益出現的可能。

因為企業的經營者本身都是相當精明的,如果要用學術或產業趨勢發展這種說法說服企業主進行轉型工業4.0的投資,效益往往會是有限的,原因是這些企業主無法明確的感受;不過,一旦將所有的資料進行可視化處理,讓經營者看到實際的機台運作時的各項資訊、數據,甚至各項費用的變化,經營者自己就會主動思考這些投資的必要性。像是在生產製造與廠務管理與監控這方面,可視化的效用就非常好。

目前,主要工業4.0的應用,多半是出現在傳統的機械加工業、電子業的生產製造流程、設備業,以及廠務的管理與監控等應用上,但是工業4.0的概念其實可以套用在更多不同的應用場域及需求上。真正的應用,是要讓使用者在實際感受與體驗之後,由自己進一步去發想與進化而成的。

所以真的要轉型工業4.0,並不能是因為聽別人說工業4.0不錯,或讀了什麼書、聽了什麼演講,覺得工業4.0很好,所以我就要這樣做。而是要在吸引業主的興趣之後,再更進一步的去體驗、感受,並瞭解。才能發現自己的需求在哪,需要怎樣的推動。

目前既存的業者們,一定都擁有相當豐富的產業經驗,這些過去歷史累積的能量,要能與目前正在進行生產中的產線數據相結合。工業4.0的概念就是要促成這件事情發生,利用科技力量,提供更高品質的決策條件,才能讓企業在今後營運方面的管理力升級。

如果用公式說明,工業4.0可以說是由自動化+智能化+數據+分析等基本要素所構成的概念。不論是自動化、智慧化、巨量資料的取得、應用,及分析要包含的建立模式∕模型等,其實都只是工業4.0項目中的一環,但是也都十分重要,缺一不可。只是對於企業主而言,再多的解釋,都不如讓他們親自的實際體驗來得重要。

另外,剛才提到可視化的另一個解釋,是在工業4.0發展的進程中,機器視覺的部分將越來越重要。這是另一種可視化的發展。這裡的可視化,是要利用機器視覺從事更多樣的工作,像是取代人力目測可能會出現的誤差,或是在少量多樣的生產過程中,確保產線及產品的相符,藉由機器視覺達成的可視化,進而提升產品生產的品質。這一部分,近年來在機器視覺相關零組件價格持續調降及業者接受度持續提升等因素的帶動下,市場上的需求及應用也都持續增長中。

工業4.0是產業發展的一個美好願景,不過,卻無法一步登天的做到,必須要按部就班的來,可以同時推動,但切忌躁進,這樣才容易享有轉型工業4.0過程中所能帶來的益處。(本文由蔡奇男口述,記者杜念魯整理)

蔡奇男於1995年加入研華,一路擔任台灣研華科技業務工程師、業務副理、業務經理和業務總監,並於2009年升任工業自動化事業群中國區總經理。2015年,為進一步連結大中華區戰略布局,升任為工業自動化事業群大中華區副總經理,隨後在2016年接任工業物聯網事業群副總經理。

[Home]


2017/09/20 2.6.1. 美國擬用201築太陽能新競技場 啟動新型龍虎爭霸戰 [ 電子時報 黃女瑛]

美國對全球太陽能產業祭出201條款,表定922日由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進行投票表決,近期市場即傳出,包括韓廠、陸廠紛紛前往美國堪察廠址,不排除赴美設廠以避開201衝擊。

201條款一旦落實,猶如將美國市場築成一個封閉的新型競技場,細算競技場內參賽的鬥士,可都是國際上技術高超的一等一大內高手,尤其這些高手面對大陸產業鏈巨大的聚落效應衝擊,纏鬥多年卻都還能存活至今,美國市場將給這些鬥士全然不同的舞台,供其上演全新龍虎爭霸戰。

是否該赴美設廠?

是否該赴美設廠?這個問題在台系廠中多數得到是否定的答案,主要是台系廠受供應鏈結構完整度不足之苦,虧損多年,已步入生死存亡關鍵,恐怕沒有多餘的子彈可以打到美國市場。

這個問題在陸廠中,多數業者的答案恐怕仍在猶豫不決中。實際上陸廠前往美國勘察廠址的家數可能比外界想像的多,但是,201落實後真正會前往美國設廠家數仍難評估,主要在於生產成本問題,在美國不論土地、廠房建造、人力生產成本與工會、環評等條件都比大陸或東南亞嚴苛且高,讓多數陸廠生產成本競爭力難以有效彰顯。

不過,大陸太陽能廠在太陽能領域驍勇善戰再加上有龐大內需做基礎,近年來,幾番的貿易戰不但未打擊到其生存,反而愈戰愈勇,尤其至今產能仍持續擴充,而且產能腹地從大陸境內因應貿易戰而跨足至東南亞等第三地,期間也不乏吸引新進者再加入戰局即可以看出,如果全球排名第二的美國市場未來一年需求量持續維持在2016年般約130億瓦全球的水位,為長期國際的競爭力考量,預估一線陸廠恐怕還是會考慮前往美國設廠就地分一杯羹。

同樣問題讓韓系廠來面對,或許得到的答案會較台系廠、陸廠來得具體且正面,尤其市場呼聲最高的韓華Q CELLS及樂金(LG),除了傳出評估廠址的積極度高外,市場臆測,這兩大南韓集團下的太陽能廠有充裕的理由前往設廠。

原因就是政治性的考量,以鴻海為前例,因應美國總統川普的製造業回歸美國的期待,LG及韓華名列南韓前十大集團,尤其均跨足眾多領域,如今以太陽能為切入點進入美國市場,或許可以取得更多的綜效,最重要的是鞏固了消費力強的美國市場。其中在太陽能持續維持雄心壯志的韓華Q CELLS外傳將在美計劃建置年產能規模30億瓦的電池暨模組廠,達其現有總產能一半以上,可見其重視美國市場的程度。當然,由於201仍未判決,仍有諸多變數仍將影響前往美國設廠,各類傳聞都摻雜高度不確定性。

全新競技場

201一旦落實運作,讓全球供應鏈產品輸美都得面臨關稅問題,在美國就地生產的太陽能廠將是最直接的受益者,不過,細數這些美國境內的太陽能廠也不難發現,多數為太陽能界一等一的大內高手。

最著名的代表莫過於在太陽能界以次世代N型指交叉背接觸電池暨模組(Interdigitated back contactIBC)為代表的美國SunPower及碲化鎘(CdTe)薄膜太陽能龍頭廠First Solar

這兩家老字號廠的產品並非當下主流的P型產品,均是透過技術及產品差異化來取得立身之地,不過,放眼全球,實際上,從近十年的太陽能發展來看,不論是IBC或是薄膜領域同樣有諸多身懷絕技的參與者投入,只是多數經不起環境的大幅波動而退場,又以矽薄膜廠為數最多也最為明顯,這也說明即使能與主流P型產品有技術及產品差異化區隔,也不見得可以有效生存,因為左右最終系統購買者,仍是以每度電成本為主。

另外,美國Tesla更被視為最不可輕忽的美國太陽能代表。Tesla購併旗下SolarCity後,朝太陽能供應鏈製造、太陽光發電系統、電動車、發電站及車聯網、物聯網整合路線前進,更被全球各相關產業視為追隨的對象。

SolarCity被購入前,其實在太陽能屋頂的商業模式操作即已相當成功,而其更在被購併前即跨足N型異質結(HJT)領域,購併後Tesla策略夥伴日本Panasonic更接手其HJT生產,眾所周知,PanasonicHJT的始祖,過往市場評估其日本產線成本競爭壓力大,主要來自於其電池產線以採用5吋矽晶圓為主,因而在成本及面積產出效率上敵不過主流的6吋矽晶圓,而其接手Tesla全新產線後,即可有效去除該問題,外傳近期正在積極加碼建廠中。

HJT高效產品搭配Tesla耕耘的太陽能屋頂市場,一直被認為商業模式爆發力強,不過,其新產品型態同樣受市場關注,Tesla推出的太陽能磚,又因為產品創新使得預定的訂單源源不絕,目前市場評估,最可能採用的是自家的HJT及委外的P型高效PERC。而Tesla的電動車也是採用Panasonic的鋰電池,在該領域目前處不敗之地,在儲能上Tesla更是拔得頭籌,以太陽光發電結合儲能,率先到日照佳的澳洲發展。

再加上上述有意前往設廠的南韓LG不論在P型、N型產品上均涉略,其中近年來在N型產品取得亮麗佳績,韓華Q CELLS在購併曾為全球第一大電池廠的德國Q CELLS後,取得PERC卓越的技術,在量產成本上也十分具競爭力,是目前被認為最有實力與陸廠一較高下的業者。

若就供應鏈的業者評估,美國的生產成本遠高於已具聚落效應的大陸供應鏈、人力成本具競爭力的東南亞,所以,諸多沒有有效區隔產品或市場的在美太陽能廠難與大陸生產成本競爭,例如在歐、美興起對大陸貿易戰的SolarWorld,即使有貿易戰來為其拉長與陸廠間的戰線,即使在高效PERC技術上其實也有頗深的著墨,但仍難逃破產的命運;部分陸廠坦言,反過來若同樣在美國生產,有多少大陸一線廠可打贏美國SolarWorld?可不見得是所有廠都有把握。

所以,當201落實,如同建造一個封閉式的競技場,由上述這些參賽的鬥士進行比武,這將使得美國供應鏈出現全新的樣貌,甚至可能由於供給的改變來重塑需求,讓全球也跟著改變,畢竟主力鬥士們所生產的產品都是技術、資本門檻相對高的高效產品。

但書

當然,要讓這新的競技場成形、且發揮預期的效果,必須再考量數個先決的條件。

首先,201條款成立否?以及其運作的順利度為何。201條款如果啟動,即是美國向全球太陽能供應鏈宣戰,波及的層面大,而且引來的貿易報復機率也高、甚至可能成為外交、戰爭的導火線,所以,即使是喜愛用貿易戰來爭取美國優先的總統川普都不得不考慮201可能帶來的負面效應。

尤其若依歷史演變來看,201一旦落實,其他被制裁的國家可能在世界貿易組織(WTO)中控訴,使201運作期間不如預期,而這層考量也讓有意前往美國設廠評估再三,就怕競技場封閉不久就被打開,白忙一場還可能帶來損失。

再者,201課稅率問題。201一旦落實將採的課稅方法,是以限量限價?或依不同對象給予不同課稅率等,都是影響上述封閉式競技場發展的問題。如果課稅門檻沒有很高,對聚落效應發揮相當淋漓盡致的大陸供應鏈或已有相當量產規模且成本競爭力佳的東南亞供應鏈來說,可能被堵在外的時間不久,透過成本不斷下降下,即使有201同樣可以繼續銷往美國。但若201懲罰嚴苛,則上述被報復的機率又更高。

最後,需求維持度。全球排行第二大的美國市場,在川普上任後,需求的發展就蒙上一層陰影,主要是川普並不支持再生能源,也不支持環保,更拒絕巴黎氣候協定,即使美國太陽能30%租稅減免(Investment Tax CreditITC)2015年底成功延長至2019年,川普想動也必須美國議會表決同意才可能,不過也不是絕對不能動;另外,如果美國變成封閉市場,川普如果大力支持其贊許的傳統能源,或繞路從其他相關產業重新規範,均有機會打擊再生能源發展及需求走勢。

川普也可能看在201條款落實,引來境外廠進美國投資生產而不打擊美國市場需求,不過,由於美國需求屬性目前仍偏好成本低的一般品,而上述的鬥士其實多數生產的都是價格高的高規格高效產品,再加上有貿易壁壘保護,競爭者減少,境內價格難下殺,所以,還要考慮到產品與需求的交集度或謀合期問題,這期間因為安裝成本拉升,也可能使需求跟著凍結或消逝。

不過,美國企業包括蘋果(Apple)Google、亞馬遜(Amazon)等代表性國際廠,對再生能源發電的支持力道漸增,投資合作的意願也提升,所以,長期來看,絕大多數美國企業對綠能支持度高,在美國市場還可望與這些企業做異業結盟,長期發展潛力相當可期,因為還可以共同攜手跨足國際市場。

當然,因為201啟動調查,讓美國市場因預期心理大力拉貨,所以,不論最終201落實與否,美國率先要消化的就是這段期間的存貨,這將會讓美國市場有一段期間拉貨力道出現大幅縮減,這被預估在9月下旬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對201進行表決後開始發酵。

[Home]


Confidentiality Note
本郵件含有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機密資訊、或受法律保護之資料,唯有原發信人指定之收信人得閱讀或使用本郵件之內容。如您並非被指定之收信人,請立即將本郵件及所有附件予以刪除;請勿揭露、儲存或使用本郵件之任何資訊,並請您立即告知原發信人本郵件的傳遞錯誤。謝謝您的合作。
This e-mail transmission and any attachments contain information from Inventec Corporation. The information is confidential and/or privileged and intended to be solely for the use of the individuals or entities named in this e-mail transmission. If you are not the intended recipient, be aware that any disclosure, saving or use of the content of this e-mail transmission and attachments is strictly prohibited. If you have received this email transmission in error, please notify us immediately, and delete the e-mail and attachments. We greatly appreciate your cooperation.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雪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