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28 全球產業資訊

 1財經

  1.1台灣

   1.1.1. 台幣勁升1.5 一個月新高  [經濟日報]

  1.2中國大陸

   1.2.1. 人民幣兌美元匯價 美林:本季上看6.7  [經濟日報]

 1產業相關

  1.1Cloud Computing

   1.1.1. 張忠謀:政府拚AI 要讓產業參與  [經濟日報]
   1.1.2. 亞馬遜進駐星國 強碰阿里  [經濟日報]
   1.1.3. 關鍵技術難突破 台灣服務型機器人挑戰艱鉅  [電子時報]
   1.1.4. 美國自駕車發展邁向聯邦立法 挑戰與機會各方關注  [電子時報]
   1.1.5. 亞太物聯網市場2020年達5,655億美元 南韓發展排名居冠  [電子時報]
   1.1.6. NVIDIA發展車用平台: 車用AI平台獲多家汽車業者青睞 NVIDIA結盟版圖持續擴張  [電子時報]
   1.1.7. 大陸擁AI發展絕對優勢 全球AI重心往大陸傾斜  [電子時報]
   1.1.8. 鉅晶國際正式成為HPE伺服器台灣區代理商  [電子時報]

  1.2Smart Mobile

   1.2.1Wearable

    1.2.1.1. 宏達電在大陸推Vive一體機 有利拉抬自家VR裝置與平台  [電子時報]
    1.2.1.2. 全球首座VR綜合購物中心9月底南韓上路  [電子時報]
    1.2.1.3. 高透氣性奈米金屬網薄膜 讓穿戴式裝置更加親膚  [電子時報]
    1.2.1.4. 宏達電 推中國專屬Vive一體機  [工商時報]

   1.2.2Smartphone

    1.2.2.1. 聯發科共同營運長制退場 改由共同執行長制領銜  [電子時報]
    1.2.2.2. 日媒:JDI求助銀行1,000億日圓 關廠裁員恐難避免  [電子時報]
    1.2.2.3. 印度4G手機戰火: Reliance Jio推出免費4G手機 分析師熱議市場破壞力  [電子時報]
    1.2.2.4. MateP系列大賣 華為強攻高端 上半年營收獲利增逾1  [工商時報]
    1.2.2.5. 全球智慧手機出貨 下半年勝上半年  [工商時報]
    1.2.2.6. iPhone8初期 恐只有黑色  [中國時報]

  1.3IT Industry

   1.3.1. 鴻海赴美投資3,000 要蓋世界級面板廠  [經濟日報]
   1.3.2. 政府喊話鴻海:根留台灣  [經濟日報]
   1.3.3. 臉書三喜 市值衝5千億美元  [經濟日報]
   1.3.4. 數字經濟 催動轉型升級  [經濟日報]
   1.3.5. 鴻海美國先進LCD廠投資:鴻海赴美投資華麗開場 幕後的挑戰才剛開始  [電子時報]
   1.3.6. 鴻海3千億威州設廠 白宮記者會並肩川普  [蘋果日報]
   1.3.7. 晶片好熱 三星Q3財測更燙  [工商時報]
   1.3.8. 研華、艾訊 第二季EPS攻頂  [工商時報]

  1.4Personal Computing

   1.4.1. EMEA筆電出貨 宏碁力追華碩  [工商時報]

  1.5Solar(Green Energy)

   1.5.1. 內外部都面臨高度挑戰 台太陽能廠人事仍餘波盪漾  [電子時報]
   1.5.2. 車載背光商機增溫 Mini LED導入來勢洶洶  [電子時報]
   1.5.3. 台灣共享電動車 將正式起跑  [工商時報]

[Home]


2017/07/28 1.1.1. 台幣勁升1.5角 一個月新高 [ 經濟日報 吳苡辰]

在國際美元續弱、非美貨幣勁揚、外資匯入以及出口商拋匯四大因素齊發下,新台幣匯率昨(27)日升值強勁,盤中一度強升2.02角,午後升幅收斂,終場仍大升1.5角,收30.252元,創逾一個月新高,總成交量放大至14.07億美元,高於10億美元日均量。

雖然美國聯準會(Fed)決議維持利率不變,但對未來通膨展望謹慎保守,市場解讀為今年升息次數恐從原本三次降至兩次,意即年底可能不升息,被市場解讀為偏向鴿派,使國際美元疲弱,非美貨幣應聲反彈。

澳幣單日升幅達到1.67%,而英鎊、韓元、歐元也有0.8%的升幅,相較之下新台幣僅升0.5%

匯銀交易員表示,新台幣一早跳高以30.300元開出,在外資匯入及月底出口商拋匯下,新台幣表現強勁,接連升破30.40元、30.30元等整數大關,最高一度達到30.2元。

不過午後進口商逢低買匯,使尾盤升幅收斂至1.5角、0.5%,但仍雙雙創下逾兩個月來單日最高升幅。

國泰投信投資研究處副總王誠宏指出,聯準會對通膨展望溫和,至明年初應不見積極升息。

匯銀主管認為,若不出現意外變數,在目前國際美元續弱,聯準會升息態度偏向鴿派的氣氛下,新台幣未來偏強的可能性高,尤其月底前還有出口商拋匯需求,新台幣應偏升。

[Home]


2017/07/28 1.2.1. 人民幣兌美元匯價 美林:本季上看6.7 [ 經濟日報 林茂仁]

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及即期匯價來到九個月高點,包括瑞信及美銀美林等外資投資銀行紛紛調高人民幣匯率預測,其中美銀美林甚至半年內二度調高,預估第3季人民幣兌美元上看6.70,為近期外資投行最樂觀的數據。

彭博資訊報導,美國聯準會維持利率不變,美元下跌至一年最低,主要投資銀行在看跌美元前景之際,也同時調高人民幣的匯率預測,昨(27)日新公布的投行報告中,瑞信固收研究和經濟部門亞區主管Ray Farris表示,調高未來三個月在岸人民幣兌美元預測至6.71,此前為6.7512個月目標價至6.73,此前為6.93

美銀美林在半年內二度調高人民幣預測 ,該行亞洲外匯和利率策略師Claudio Piron昨天在報告中指出,調高第2季在岸人民幣兌美元預測至6.7,此前為6.95,並調高今年底預測至6.9,此前為7.05。巴克萊昨天報告預測,今年底在岸人民幣兌美元至6.75,未來數月人民幣貶值壓力不會再起,尤其是在19大召開之前。

[Home]


2017/07/28 1.1.1. 張忠謀:政府拚AI 要讓產業參與 [ 經濟日報 江睿智]

行政院昨(27)日舉行科技會報,人工智慧(AI)發展成為會議討論焦點。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說,政府投入AI,一定要把產業拉進來一起看方向、一起推動。Google台灣董事總經理簡立峰表示,台灣的大學在培育AI人才要更積極。

張忠謀及簡立峰是科技會報業界代表,昨日都出席會議。據了解,張忠謀對科技預算發表建言指出,政府投入國家型計畫,要著重效益評估,且要有事後評估的機制,作為日後決策參考。科技預算投入亦應如此。

行政院長林全也表示認同,他說,科技預算和公共工程預算一樣,都要建立事前和事後的評估機制,有些機制建立需要時間,而投資效果有時也會遞延,但仍應做好事前事後評估。

昨日科技會報亦聽取「智慧系統與晶片產業發展策略建議報告」,因而AI成為討論焦點。簡立峰表示,台灣要發展AI,須先在人才培育及應用端找到利基點。

簡立峰說,過去台灣在發展大數據、電子商務、雲端,落後他國一大截,至於AI,估計落後矽谷一至二年,政府現在投入發展AI,必須在人才培育上加把勁。

台灣過去強的是硬體,現在要延伸到軟體,如何吸引軟體開發人才,包括提供具有吸引力薪資,將是一大考驗。

面對AI潮流,簡立峰還說,教育部人才培育與紮根要更積極。教育部當場回應,現大學已開設有一些AI學程。但簡立峰說,這還不夠,要像美國史丹福大學,在短時間內很快就可以培育出數百、上千科技人才,台灣的大學也要能快速培育出產業發展人才。

林全表示,業界反映AI人才培育,將納入「加速智慧科技產業發展行動計畫」,並且政府推動產業發展計畫讓業界充分參與。

明年科技預算 大增12%

行政院昨(27)日核定107年度科技預算1,178億元,較106年科技預算法定預算數大幅成長12.8%,是近來最大增幅,宣示政院拚科技創新的決心。

行政院長林全昨日主持行政院科技會報,通過107年度科技預算,相較106年科技預算行政院核定數成長9.2%107年度科技預算包含前瞻特別預算177億元,若不含特別預算,整體科技預算為1,001億元。

行政官員指出,在整體千億元科技預算分配上,以生技拔頭籌,估計近百億元投資在生技產業,數位經濟包括服務業科技、人工智慧(AI)投入約有80億元;而包括物聯網(IoT)、ARVR、智慧交通的亞洲矽谷計畫,則拿到52億元。

而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念茲在茲的半導體,則拿到18億元。不過官員表示,AIIoT都需要感測器,就是晶片,這兩項能發展起來,半導體產業也能受惠。

科技會報辦公室指出,107年度科技預算持續朝以「5+2」產業創新政策等重點政策項目深度推動,並結合前瞻基礎建設特別預算數位建設、綠能建設等。

[Home]


2017/07/28 1.1.2. 亞馬遜進駐星國 強碰阿里 [ 經濟日報 湯淑君、黃智勤]

亞馬遜公司(Amazon.com27日在新加坡推出兩小時到貨服務,是這個電子商務巨人迄今進軍東南亞市場最盛大的舉動,也將首度槓上中國對手阿里巴巴。

亞馬遜Prime Now新加坡網站27日正式上線,使星國成為這項服務進駐的第九個國家。今後當地消費者可用Prime Now 應用程式(App)下單購物,舉凡虎標萬金油、雞蛋、電鑽甚至幫寶適尿布,成千上萬的貨品都可在兩小時內運達。

之前,亞馬遜在亞洲市場大致避開中國,專攻印度,如今在印度市占率已躍居第二,僅次本土的Flipkart。進軍人口僅500萬人的富裕小國新加坡,可作為亞馬遜躍入東南亞市場的跳板。東南亞擁有6.2億人口,網購目前僅占一小部分銷售,電子商務成長空間甚大。

業界主管預期,亞馬遜攻入東南亞,將引爆與阿里巴巴激烈的市場大戰。阿里巴巴已掌控東南亞最大電商平台Lazada的控股權,據說也考慮投資印尼的PT TokopediaGoogle與淡馬錫的報告估計,到2025年,東南亞電子商務市場規模可達880億美元。

在亞馬遜兵臨城下之前,阿里巴巴4月甫在新加坡推出「LiveUp」會員服務,參與的合作夥伴包括叫車業者Uber、影音串流網站Netflix,及阿里巴巴旗下的新加坡線上超市Redmart

Frost and Sullivan數位轉型副總裁桑德說:「新加坡將成為試驗場。」他預期,兩季後,亞馬遜可望進一步在東南亞各大城市拓點。

分析師指出,阿里巴巴掌控的Lazada占有先機、商家關係、物流優勢,觸角已延伸至星、馬、印尼、菲、泰、越。亞馬遜挾著財力雄厚、技術先進且貨品琳瑯滿目,雖來勢洶洶不容小覷,但也面臨各地法規歧異、語言和物流等障礙。

亞馬遜股價26日收盤大漲1.2%1,052.8美元,帶動公司市值超越5,000億美元關卡,達到5,030億美元,加入成員包括蘋果與Google母公司字母(Aplphabet)的「5,000億美元」俱樂部。亞馬遜股價27日盤中續漲2%1,074.75美元。

組秘密團隊 攻醫療商機

CNBC報導,全球電商龍頭亞馬遜(Amazon)已暗中成立代號「1492」的秘密實驗室,挖掘醫療照護商機,包括電子病歷與遠距醫療等新興領域。1492年恰好是哥倫布登陸美洲大陸的那一年,以此年號為團隊命名,別有深意。

消息人士透露,1492的總部設立於西雅圖,聚焦於開發醫療相關軟體和硬體。亞馬遜對醫療照護新業務的興趣日益濃厚,CNBC今年五月報導,亞馬遜正在探尋進入藥品業務的方式。

1492團隊目前正在開發的新業務包括電子醫療病歷系統。若計畫成功,消費者與醫生將能透過亞馬遜的系統存取資料。另一名消息人士透露,亞馬遜也有意打造遠端醫療平台,讓用戶便於和醫生進行線上看診。

該團隊也在研發與聲控助理Echo與手持查詢裝置Dash Wand等亞馬遜硬體相容的健康應用程式。

亞馬遜智慧語音助理Alexa在醫院的應用也正在發展中,潛在商機不可小覷。目前不清楚亞馬遜是否將打造新健康照護硬體,但消息人士不排除此一可能性。

CNBC發現,亞馬遜在網路上為1492團隊招募UX(使用者經驗)設計經理以及機器學習專家。

1492並非亞馬遜內部唯一與健康照護與生命科學有關的團隊。亞馬遜雲端業務AWS也聘用一群健康專家,以和微軟和Google競爭大醫院與廠商的合約。

[Home]


2017/07/28 1.1.3. 關鍵技術難突破 台灣服務型機器人挑戰艱鉅 [ 電子時報 莊衍松]

台灣電信業者租用Pepper服務型機器人,初期引來客戶好奇,但並未發揮實質的工作效益。

全球人工智慧(AI)的發展銳不可擋,包括GoogleARMNVIDIAIntelQualcomm都已經在做AI晶片,據傳許多AI晶片訂單恐塞爆台積電的高階產能。目前AI晶片應用在自駕車的趨勢已告確定,應用在工業機器人更趨於成熟。唯獨應用在服務型機器人的研發有許多挑戰無法克服。台灣學術界在AI的論文質量居領先地位,然而這些成果未來應如何為產業所用,如何打造台灣自製服務型機器人,則面臨許多障礙。

台灣官方表示,透過先進的半導體製程及模擬人類大腦的前瞻晶片系統,已成為學界和業界一致努力耕耘的方向。例如Google自行研發的張量處理器(TPU)就希望運用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技術,模擬人類大腦的工作模式,以構建人工神經網絡。

台灣業界也指出,產業或工業機器人、機械手臂是工業自動化、工業4.0的重要應用。實際應用已證明其具準確性、一致性、高生產力與無區域限制等特性。不止生產線的工業機器人會大量使用,未來在財務、人力資源、供應鏈,乃至於客服中心等相關作業流程,也都是產業機器人的發展機會。

然而服務型機器人的挑戰至今未有具體突破,例如高齡社會所需的醫療照護機器人、運輸移動機器人、智慧家庭機器人、需與客戶面對面的商業金融機器人都還有非常大的改進空間。

服務型機器人和工業機器人不同之處是,工業機器人只要技術人員下參數,就會自動執行任務。但服務型機器人要會語音辨識,也要能理解語意。甚至要能辨別不同腔調、文化風俗、使用情境及背景雜音。

根據科技部募僚單位的研究,早在2005年政府的產業科技策略會議就明確將智慧型機器人列入國家重大政策發展計畫。其後又在經濟部的全國工業發展會議中,提出加速發展模組自主能力的策略。到了2010年行政院智慧型自動化產業發展策略會議,提出要整合產官學研資源,以產業用機器人、服務型機器人為兩項重點應用。2015年政府「生產力4.0」計畫要以虛實整合系統(CPS)為核心,串聯智慧機器人、物聯網( IoT)與大數據(Big Data)等技術,推動工廠智慧化與系統虛實化,來實現大量、多樣的數位化生產。

據統計,台灣學界有超過1,700AI、機器人的論文,近期研究則以感測器、人機介面、模糊理論、類神經網路與視覺系統發展為主軸。對於服務型機器人的研究計畫也有愈來愈多的趨勢。因此台灣產業界如何活用台灣學界在多機器人系統、視覺系統、仿生機器人、語音辨識、演算技術等領域的成果,將攸關台灣服務型機器人產業未來能否突破現狀,建立自主核心技術。

[Home]


2017/07/28 1.1.4. 美國自駕車發展邁向聯邦立法 挑戰與機會各方關注 [ 電子時報 鍾武男、楊步偉、范仁志]

自駕車已上路多年,投入的產業與運輸需求亦很密切。但相關運輸管理,過去並未受到美國聯邦政府與國會的重視。而近來因經濟競爭力、產業科技優勢與道路安全等考量,國會與州政府對自駕車立法轉趨重視,部分人士也疾呼除法律問題外,應就社經與政治等更廣泛地考量相關配套。

紐約時報(NYT)報導,美國眾議院日前首次針對自駕車的規範與監管通過一項草案,審議範圍涵蓋隱私、安全、資安、人類角色、各級政府權能等;參議院也有跨黨派共同提案,強調自駕車的安全性、修法釐清各級政府的角色。除立法權衡慎重外,也促成難得的兩黨合作。

另一方面,部分等不及的地方政府,如加州、密西根州與佛州等,也各訂有相關自治法規。其中加州車輛管理局(DMV)近來就著手改善路況,以利自駕車感應偵測。而密西根州2016年通過一套法案,放寬汽車業者於公路測試。而佛州更已立法開放無人車上路。

其實,能勝任所有路況的自駕車尚未問世,但據輔助系統的半自動車Tesla Model S已在路上奔馳,且福特(Ford)和豐田(Toyota)等廠商均表示,四年內可望生產限定功能的自駕車。

不過,政策與市場加溫,並不代表自駕車發展的路障就會減少。

首先就是安全問題。美國汽車協會(AAA)近期調查顯示,半數以上的美國人對自駕車仍有安全顧慮。其中78%的人害怕搭乘,且有54%的駕駛人對路上的自駕車會感不安。不過事實上,據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統計,94%的死亡車禍可歸咎人為疏失,包括分心與酒駕等。

另外,勤業眾信(Deloitte)的國際性調查也顯示,自動緊急煞車系統(AEB)30多種汽車安全科技中最受青睞者。搭載此系統的車輛前方裝有相機、毫米波雷達、雷射測距和雷達、光達(LiDAR)和相關視覺處理系統,和自駕車只是異曲同工。駕駛人見危煞車的平均反應時間為2秒,而AEB等自駕技術的平均反應時間至多1秒,根據物理定律在速率大減的平方下所降低的動能(衝擊力)可能就是生死之別。

不過自動駕駛的行為主體難以界定,加上運作環境不似工廠機器人單純,因此引發的法律與道德困境也不容忽視,例如工作排擠以及有名的電車難題(The Trolley Problem)等,不少法律與學界人士呼籲,希望相關政策應超越法律,以更廣泛的層面來思考。

隨自駕車應用更普及,所引發的社會政治衝擊將更複雜。可以確定的是,這次自駕車將不再被當成科幻情節,而是必須嚴肅面對的課題。

戴姆勒參與大陸自駕車新創業者MomentaB輪投資

名貴車品牌賓士(Mercedes-Benz)母公司戴姆勒(Daimler)參與大陸北京自駕車新創業者初速度(Momenta)B輪融資,以搶佔大陸正在萌芽的自駕車商機,這也是戴姆勒首度入股大陸自駕車新創業者。不過戴姆勒拒絕進一步透露詳情。

據華爾街日報(WSJ)報導,北京初速度的核心業務是提供道路感測器和高解析度的圖資軟體。該公司在20168月獲得500萬美元的A輪投資後,在20177月發動的B輪投融資中,獲得了高達4,600萬美元的資金挹注。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戴姆勒以外,初速度的投資者還包括騰訊旗下的電動車業者蔚來資本,其生產的NIO EP9是目前全球速度最快的純電動超級跑車。

由於自駕車領域競爭加速,戴姆勒和對手現代汽車(Hyundai Motors)也紛紛投入該領域,騰訊也表示將在2020年於美國市場推出自駕車,因此,貴為全球最大汽車市場的大陸,自然也是汽車大廠和科技龍頭的兵家必爭之地。

在各界爭相布局AI領域的同時,大陸中央政府亦將自駕車納入國家策略發展方向,並期待該國可在2030年成為人工智慧(AI)領域的領導者。大陸國務院在2017720日發布的《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中宣示,政府將大舉投資自駕車和電腦視覺等AI領域,並讓AI技術維護國家安全並提升製造業效率。此外,國務院也預期國內的AI核心產業規模,在2030年將超越人民幣1兆元(1,480億美元)

雖然大陸自駕車前景看好,不過歐美汽車大廠往往不得其門而入,原因是大陸政府認為打造自駕車所使用的圖資技術,可能會傷害到國家安全。此外,外國軟體和車廠在申請測試許可時,也有可能遭到拒絕。因此投資當地的新創公司,不啻為進入大陸自駕車市場的另一選項。

對此創投業者TransLink Capital主管Jackie Yang表示,儘管大陸和美國的法規、環境和國內保護的程度都不同,但是在外國投資人眼裡,大陸的科技新創業者仍深具吸引力。大陸新創業者所研發的技術和產品更符合當地市場的需求,因此投資當地公司可望帶來更高的性價比。

目前創投資金的流向,也反映了投資人對AI領域興趣濃厚。例如,核心業務為自駕車圖資業務的北京圖森未來將可望在20178月獲得2,000萬美元的資金挹注,這家前景看好的公司,是唯三獲得加州自駕車測試執照的大陸新創業者。

無人機科技衍生飛行車 商機值得期待

飛行車成為次世代汽車業重點之一,源自無人機技術的飛行車對電子業與環保有利。

在環保車與自動駕駛車之後,汽車界還有個新趨勢,就是飛行車,在大城市地面道路已塞滿的現況下,開拓空中道路運輸。這構想雖然在汽車成功後便有人嘗試,但因空中交通管制問題而難實現,隨汽車與無人機的自動避撞技術發展,再度成為可行選項。

目前關於飛行車的概念,依飛行技術原理,大致可分成3類:類似一般飛機,需跑道起降的飛行車;類似直升機,不須跑道,但須容許大面積旋翼旋轉空間的飛行車;類似無人機,多組小螺旋槳起降,無須跑道也不需大面積空地的飛行車。

以飛行車本身的性能而言,類似一般飛機的最高也最容易,類似無人機則性能最低;但以現在都市交通系統而言,相容度則倒過來,類似無人機的飛行車則最易相容於現有交通體系,問題在運輸能力與持續飛行時間均低,如何在動力系統方面突破,是類似無人機的飛行車最重要技術問題。

日經產業(Nikkei Business)報導,美國越南裔移民開設的新創企業Top Flight Technologies,推出結合汽油引擎與電池的混合電動系統,在相同輸出功率之下,重量只有現有發電機的5%以下,能量密度遠高於鋰電池,20176月使用此系統的無人機,攜帶10公斤的水滯空1小時以上,初步達到實用水準。

雖然目前已有若干團隊展示過以無人機帶人上天飛行,但持續飛行時間不過10分鐘水準,以目前的鋰電池技術已逼近一定極限。Top Flight Technologies的混合電動系統則還在早期研發階段,估計2018年底可攜帶100公斤物品飛行3小時以上,2020年可攜帶250~1,000公斤物品飛行3小時以上。

而對IT電子產業而言,類似無人機的飛行車商機更大。傳統飛機與直升機的飛行控制系統,以機械結構為主,但無人機則是以晶片及電動馬達為主,全靠軟體進行飛行控制。

而且目前的飛機與直升機,仍無法擺脫燃燒燃料推進技術,在發電系統與汽車推動電動化的現代,成為愈來愈難讓人容忍的排碳源;Top Flight Technologies的混合電動系統,雖然仍須使用石化燃料,但狀況一如油電混合車,燃油使用效率較高,從環保的角度而言較值得鼓勵。

[Home]


2017/07/28 1.1.5. 亞太物聯網市場2020年達5,655億美元 南韓發展排名居冠 [ 電子時報 林姿君、茅堍]

隨著雲端與大數據分析技術逐漸成熟,物聯網(IoT)時代即將來臨。IDC最新針對亞太地區物聯網發展的分析指出,南韓在所有評比項目皆獲得亮眼成績,位居亞太之冠;新加坡與紐西蘭則分居季亞軍。

IDC估計,亞太地區物聯網市場將從2016年的3,356億美元,成長至2020年的5,655億美元。此分析報告針對日本以外的亞太地區13個國家,包含大陸、香港、澳洲以及印度等區域。

該報告指出,南韓在所有評比項目皆獲得極高分數,在商業環境成熟度與技術準備度上皆獲得極高評價。不僅如此,在物聯網支出佔GDP比重項目,南韓也獲得高評分,意味該國已為未來物聯網發展奠定穩固基礎。

新加坡則是具備極佳的雲端與寬頻基礎建設以及對新創企業友善的商業環境,因而排名第二,被視為物聯網解決方案的絕佳育成中心;紐西蘭在經商環境便利度與新創企業友善程度表現突出,獲得第三名。

值得注意的是,IDC的分析與亞洲雲端運算協會(ACCA)的年度雲端評比形成對比。ACCA的評比是由香港奪冠,新加坡與紐西蘭分別名列排名季亞軍,而南韓則是位居中段班,於14個國家中排名第七。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PwC)7月發布的報告則指出,新加坡是全球設備最齊全的智慧城市,勝過倫敦與上海。

IDC2017APeJ公共雲服務市場規模將突破100億美元 IaaS支出首次超越SaaS

在雲端基礎架構即服務(IaaS)支出大幅成長的推動下,調研機構IDC預估,2017全年不包括日本在內的亞太地區(APeJ)公共雲服務市場規模將年增32.7%,突破100億美元,並且當年當地IaaS支出也會首度超越軟體即服務(SaaS)支出。

其中IaaS支出將年增35.8%,達48億美元。平台即服務(PaaS)SaaS支出則會分別年增37.2%29.0%。雖然PaaS支出年增幅度高於IaaS,但由於PaaS規模僅佔當地整體公共雲市場規模的6.6%,因此對推升整體公共雲服務市場規模的助益有限。

IDC表示,數位化轉型正在推動企業界採行多雲(Multi-cloud)與混合IT環境策略,以便創造出更具敏捷性與成本效益的IT支援服務。就算是如銀行和金融業等受到嚴格管控的產業,也都開始運用SaaS來執行非核心業務、以PaaS來進行應用程式(App)開發和測試,至於新服務工作負載的試運行與測試則是經由IaaS來進行。

此外,支援物聯網(IoT)和認知系統等創新技術的新型應用的接納,也會更進一步推動業界對公共雲服務的採用。

IDC表示,隨著數據資料成長速度加快,IaaS服務的可擴展性和快速處理基礎設施,越來越受尋求資源運用和成本節約的企業青睞。再者,風險管理也是促成IaaS服務成長的另一因素,目前IaaS已經被廣泛應用在資料儲存備份和恢復上。

在主要業者方面,2016APeJ地區亞馬遜(Amazon)旗下AWS、微軟(Microsoft)Azure,和阿里巴巴的阿里雲等前三大公共雲服務的合計市佔已超過50%

IDC表示,這些業者都具有非常可靠的IaaSPaaSSaaS產品。就微軟而言,該公司IaaS服務營收也已超過以Office 365為主的SaaS服務。

[Home]


2017/07/28 1.1.6. NVIDIA發展車用平台: 車用AI平台獲多家汽車業者青睞 NVIDIA結盟版圖持續擴張 [ 電子時報 蘇純儀、楊智家、涂翠珊、蕭菁菁]

近年來積極投入布局人工智慧(AI)運算領域的NVIDIA,已開始在車用AI運算市場嶄露頭角。

Seeking Alpha報導,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在6月底所舉辦的汽車電子大會(Automobil Electronik Congress)上,除了針對汽車業AI運算應用發表了主題演說,還發布了多項與汽車產業鏈成立夥伴關係的消息,顯見過去幾年NVIDIAAI運算的耕耘已逐漸開花結果。

福斯集團(Volkswagen AG)就與NVIDIAAI及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應用結盟,福斯資訊長Martin Hofmann表示,福斯打算自行開發及部署高效能AI系統,因此正積極擴展相關的能力,與NVIDIA聯盟將有助於福斯朝此目標邁出一大步。

富豪汽車(Volvo)與汽車安全系統開發商Autoliv也看中NVIDIAAI自駕平台Drive PX,富豪汽車執行長Hakan Samuelsson表示,與NVIDIA攜手合作,讓富豪汽車、Autoliv及兩家的合資公司Zenuity得以走在瞬息萬變的市場前沿,開發下一世代的自駕車,並加速富豪汽車旗下自駕車的開發進度。

Autoliv執行長亦指出,Autoliv、富豪汽車及NVIDIA對於安全自駕技術擁有相同的願景,此次的合作中,Autoliv將能透過NVIDIAAI運算平台,把自家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及自駕車技術往前推進一大步。

此外,NVIDIA也宣佈與汽車零配件大廠ZF以及汽車照明供應商Hella成立策略聯盟,將透過Drive PX平台為自駕車提供AI技術,提升行車安全。

在汽車產業裡,已與NVIDIA成立合作夥伴關係的,還有奧迪(Audi)、戴姆勒(Daimler)、豐田汽車(Toyota)Tesla、博世(Bosch)等大廠,而接下來也預計將會有更多業者加入這個行列,NVIDIADrive PX已然成為最受汽車業歡迎的AI運算平台。

雖然這塊戰場上也不乏優秀的競爭對手,但目前只有NVIDIA的平台真正走入汽車當中,被裝備在Tesla生產的Model SModel X上,另外,NVIDIA也將於2018年正式推出以Xavier系統單晶片(SoC)為基礎的Drive PX 3

對汽車業而言,一台新車從規劃到上市,是需要經年累月的努力才能達成,因此基本設計的決策往往得提早在好幾年前就開始進行,換言之,若想在2020年推出自駕車,現在就得著手規劃,因此製造商決策時,必須以現階段已完備的技術為基礎,無法去指望2020年技術會進展到何階段。

而隨著自駕車上市的時間表越來越明確,日後NVIDIA的對手就算推出能與之抗衡的硬體產品,市場上恐怕已大半是NVIDIA的江山。

尤有甚者,評論認為,自駕車的開發本質而言就是軟體的開發,但汽車製造商應不會想依賴Waymo這類軟體供應商,因車廠會希望能保有平台的掌控權,像與NVIDIA結盟的業者幾乎都自行投入軟體開發,再從獲利的角度來看,若未來要大規模部署,最好是自行開發軟體,如此待量產時受惠的便是自己,而非軟體授權商。

在這種情況下,NVIDIA的平台正好可為汽車業提供相當合適的解決方案,無怪乎眾家業者會前仆後繼與NVIDIA結盟,後市也相當值得期待。

NVIDIA汽車業務營收佔比仍低 惟成長後勁不容小覷

全球自駕車開發浪潮持續,NVIDIA也正積極加入這塊市場,因此NVIDIA如今除了擁有遊戲、專業視覺化、資料中心以及OEM & IP等市場業務外,也新增了「汽車」這塊業務領域,不過不要因NVIDIA汽車業務目前僅佔該公司整體營收7%就予以忽視,實際上隨著自駕車持續發展、加上NVIDIA持續主導這塊市場晶片的開發,未來隨著整體自駕車全球市場擴展,NVIDIA汽車業務可創造的營收規模實不可小覷。

根據科技網站Seeking Alpha報導,6月底以來NVIDIA陸續與多家全球汽車及相關零組件製造商結盟,共包含富豪汽車(Volvo)AutolivZFHELLA以及福斯汽車(Volkswagen)等業者,如626NVIDIA宣布將與富豪汽車及Autoliv結盟,開發下一代自駕車技術,預計2021年以前計劃將開始銷售內建NVIDIA DRIVE PX開放式人工智慧(AI)汽車運算平台的量產車款。

同樣在626NVIDIA也宣布將與ZFHELLA合作,將結合「新車安全評鑑協會」(New Car Assessment ProgramNCAP)安全認證推出AI技術,用於協助大規模部署自駕車;到了627日福斯汽車也宣布將與NVIDIA結盟,推動自有深度學習(DL)技術能力,如福斯汽車資訊長指出,這對福斯集團(Volkswagen Group)的數位未來發展是一項關鍵。

不只如此,此前在2017年美國拉斯維加斯消費性電子大展(CES 2017)上,NVIDIA已宣布與賓士(Mercedes-Benz)、博世(Bosch)、富豪汽車及ZF結盟,並於該公司分析師日宣布與豐田汽車(Toyota Motor)合作;NVIDIA與大陸百度(Baidu)TomTom在地圖技術上同樣有合作關係。

至今全球包含Tesla在內超過80家汽車製造商及一線供應商,均已在採用NVIDIADRIVE PX系統來開發自駕車系統。由上,可以看出NVIDIA正在快速主導著全球AI自駕車技術時代的到來,至於NVIDIA未來能夠受惠全球AI自駕車發展趨勢達何種程度,則似乎可從既有預估數據來分析估算。

如據市調機構IHS預估,在2015年全球僅8%新車內建AI系統,不過到了2025年預估新車內建AI系統的比重將超過100%、達到109%,這意謂屆時一輛新車可能將內建超過一個AI系統。NVIDIA則預估到了2025年全球自駕車數量可達2,000萬輛、營收潛力可達80億美元,報導分析若NVIDIA到了2025年囊括這塊市場25%市佔率,按照該公司預估意謂可掌握20億美元營收商機。

在此情況下,若從4位市場分析師預估NVIDIA到了2020會計年度時,該公司汽車業務營收落在8.66億美元來估算,意謂2020~2025NVIDIA汽車業務年複合成長率(CAGR)可達到24%。但若放眼至2050年來看,此一營收成長規模可望更大。

Tesla執行長Elon Musk表示,當前全球共有20億輛汽車,若以一年新車全球總生產量為1億輛來估算,且這些新車都是自駕車下,意謂要花費大約20年才能夠將全球所有汽車都汰換成自駕車,有鑑於自駕車相較於一般汽車帶來的顯著競爭優勢,不難想見或許終有一天全球汽車都將成為具備自駕車功能的結果。

不過報導也指出,Musk的時間進程預估往往是過度樂觀,因此,若將全球汽車全都汰換成自駕車的時間點往後延至2050年,預估未來每年新車生產總量也仍維持1億輛,且每輛新車都配備有至少一款AI系統,則預估NVIDIA2025~2050年的單位可獲取市場規模(TAM)可達50多倍。

進一步來說,如果假設每年汽車價格上揚達3%、內容價格成長幅度為5%,此即2025~2050年這25年的CAGR8%,則估計到了2050NVIDIA以美元計算的TAM將可達到2,740億美元,25年的CAGR估計可達15%

NVIDIA晶片正要主導自動駕駛競賽

從遊戲晶片起家奠定市場地位的NVIDIA,近來積極跨足人工智慧市場,並已躍昇為頂尖的自駕車技術供應商。包括TeslaAudiM、豐田汽車(Toyota)Volvo等多家汽車業者,都將NVIDIA晶片視為自駕車系統不可或缺的大腦。

Gartner研究員Mike Ramsey指出,在瞬息萬變的科技領域,廠商若不想有朝一日被邊緣化,就得尋求多方發展。NVIDIA雖已稱霸遊戲市場,但難保龍頭地位將來不會換人坐。為了維持公司的長久經營,NVIDIA於是將觸角伸向了人工智慧與自駕車發展,並已大有斬獲。

根據StarTribune報導,2035年自駕車市場將上看770億美元,而NVIDIA勢必會成為該市場的要角之一。人工智慧與自駕車市場大好,不僅刺激了NVIDIA的營收成長,也讓NVIDIA的股價在2016年成長了3倍,是標準普爾500指數(Standard & Poor''s 500 Index)表現最佳的企業。

儘管遊戲部門仍是NVIDIA目前的主要收入來源,而人工智慧與自駕車分別佔其總營收的21%7%,但不久之後可能將出現新的平衡。

為了因應公司業務的擴張,NVIDIA還在加州聖塔克拉拉(Santa Clara)打造了新的園區,預計2017年底前將有3,000名員工進駐。

1993年成立的NVIDIA以強大的GPU技術在遊戲市場奠定了不敗的地位。約在2012年,NVIDIA發現其GPU正好可在時興的人工智慧技術發揮所長,於是包括GoogleFacebookShazamNetflix等廠商都開始將NVIDIA晶片運用在臉部辨識等軟體。

接著NVIDIA便迅速朝自駕車領域發展,並在2015年推出了全球第一台車用超級電腦NVIDIA Drive PX2016年,NVIDIA發表的Drive PX2,儘管大小跟牌照差不多,但運算能力相當於150MacBook ProNVIDIA儼然已是自駕車硬體的領導者。

然而NVIDIA在自駕車市場也不乏對手,其中最主要的競爭來自英特爾(Intel)BMW計劃在2021年推出的自駕車,便會採用英特爾處理器。英特爾還以153億美元買下了電腦視覺及製圖技術廠商Mobileye,其自駕車技術實力也因此大獲成長。此外,已投入自製人工智慧晶片發展的高通(Qualcomm)Google、蘋果(Apple),也都在NVIDIA未來的競爭對手之列。

Ramsey提出NVIDIA的另一個隱憂,便是儘管目前許多廠商都在使用NVIDIA晶片開發自駕軟體,然而一旦軟體技術完備,廠商就有可能改用其他價格較便宜的晶片。

奧迪明年首推Level 3自駕車 由NVIDIA支援多項功能

德國車商奧迪(Audi)最近宣布2018年即將推出的A8具備Level 3自動駕駛功能,成為首款擁有此等級的量產車輛,NVIDIA將支援多種車內功能,其中包括奧迪的塞車自動駕駛系統(Audi AI traffic jam pilot)

根據Tech Crunch報導,A8採用8NVIDIA處理器,除了「traffic jam pilot」之外,還包括資訊娛樂系統、虛擬駕駛儀表板和後座乘客頭枕平板等。

NVIDIA處理器堪稱是奧迪zFAS(A8駕駛輔助系統)的大腦,此系統經由車輛雷達、相機、雷射掃描和超音波感測器收集資料來製作道路影像。zFAStraffic jam pilot啟動時決定車輛的動作,並且以每秒輸入25億筆的速度處理資訊。

A8配備Level 3自駕車功能,意味著在特定道路狀況發生時,駕駛可以交由車輛系統來操控行駛,例如在高速公路上車速低於每小時37(60公里)時。當車輛遇到車速必須減緩的狀況,在法律規定允許的情況下,車輛全自動行駛時駕駛可專注處理自己的事情。在車輛恢復手動控制前,系統會通知駕駛。

雖然奧迪搶先量產Level 3自駕車,但由於Level 3自駕車讓駕駛無須聚精會神開車,卻又無法讓車內系統完全駕馭車輛,不似Level 4等級自駕車可以完全自動行駛,因此目前仍有一些爭議。由此看來,奧迪可能對A8traffic jam pilot功能相當有信心,而且可以順利採用NVIDIA的技術,因而才會讓A8決定上市。

相較於現有的駕駛輔助系統如TeslaAutopilotA8系統顯然技高一籌,Autopilot需要駕駛掌控方向盤,同時監控行車狀況,被歸類為Level 2,也就是駕駛必須全神貫注開車,而且隨時恢復手動駕駛。Autopilot也是為高速公路路況雍塞而設計,但有應對各種不同情境的車速。

Tesla2016年宣布未來量產的車輛都將採用全自動硬體,但Seeking Alpha分析指出,Tesla對於Autopilot的實力是言過其實,Tesla只在車輛周圍添加相機,若要稱得上完全自動駕駛,Tesla必須證明其電腦視覺系統與更精準的光學雷達(LIDAR)系統並駕齊驅。

當然LIDAR並非自動駕駛必要的配備,但LIDAR確實提供非常精確的車輛周遭模型,與其使用非常廉價的解決方案,Tesla更重要的任務是證明自己的技術符合外界預期。從各種指標來看,Tesla距離這個境界仍相當遙遠。Autopilot屬於Level 2的階段,達到Level 3還有一段長路要走,更遑論達到完全自動駕駛。

[Home]


2017/07/28 1.1.7. 大陸擁AI發展絕對優勢 全球AI重心往大陸傾斜 [ 電子時報 徐靜初]

ET醫療大腦系統將在藥物研發以及醫療影像方面提供AI支持。

近期人工智慧(AI)上升為大陸國家戰略,政策紅利有望持續釋放。《經濟學人》一篇專文指出,美國是當之無愧的人工智慧大國,但大陸擁有海量資料與科研人才優勢,未來將在AI顛覆性的領域緊追美國。

AI發展需要的兩個重要支援條件出發,可以解釋大陸的優勢所在。優秀的電腦能力和豐厚的資本,是AI發展的兩個最為基本的條件。不論是阿里巴巴、騰訊這樣的網路巨頭還是新創公司,大陸的企業都在以最快的速度建設著自己的資料中心。

烏鎮智庫統計顯示,2012~2016年間,大陸AI企業已經獲得了26億美元的投資。這一數字雖然低於美國同類企業所獲得的179億美元投資,但數值卻正在快速增長。不過,真正令大陸成為AI發展的理想之地的則是另外兩項資源。

其一是優秀的科研人才。微軟(Microsoft)AI研究領頭人沈向陽博士表示,除了擁有出色的數學水準,大陸的語言與翻譯研究同樣有著長久的積累。阿里雲首席AI科學家閔萬里指出,雖然眼下在大陸較難發現一流的AI專家,但在接下來的幾年中將會徹底改變,因為大部分高校已經成立了AI相關專業。有統計顯示,大陸的AI領域科學家佔據了全世界40%

第二項優勢在於海量的資料,這是AI發展最為重要的條件。過去,軟體與數位產品在很大程度上是依據編碼產生的指令運行,這使得擁有優秀程式設計人才的國家佔據了優勢。隨著深度學習演算法的進步,這樣的指令越來越依賴大量資料中反映的規律。可用的資料越多,演算法能學習的也就越多,隨之構建的AI也就越聰明。

同時,由於漢字的輸入要比西方文字更為繁瑣,大陸人比西方人更傾向於使用語音辨識服務,企業也就有了更多的語音片段來提高識別水準。真正令大陸獨樹一幟的是其7.3億的網民人數,這一數字超過了其他任何國家。

其中,基本上所有用戶都通過智慧手機連接互聯網,能比電腦產生更多的有用資料。比如,在幾個大型沿海城市,小規模的現金交易幾乎已經消失:人們已經習慣了使用支付寶或微信支付這類移動支付方式。

政府支持是大陸AI發展的另一個重要支持來源。在大陸最新的五年計劃中,科技發展佔據了重要地位。科技公司正在與政府機關展開緊密合作:比如,百度已經被要求領導一家國家級深度學習實驗室。政府將為AI企業發展提供相對寬鬆的環境。

許多大陸AI企業雖然僅僅成立一兩年,但發展腳步已經超過西方競爭對手。其中,今日頭條利用用戶的興趣以及位置等資訊,使用機器學習來推薦文章,同時還用AI來過濾假消息。

科大訊飛已經研發出了能夠將普通話翻譯為英語、德語等多種語言的語音助手,並且能夠排除說話者的口語化表達及背景雜音這些干擾因素。而由曠視科技研發的面部識別軟體Face++則能夠做到幾乎同步識別。

隨著這些創業公司取得成功,大陸的科技巨頭也開始在AI領域加大投資,他們也在試圖依據現有的AI實力在某些特定領域佔據絕對優勢。騰訊目前的表現稍顯低調,近幾個月才剛剛成立了AI實驗室。但這家企業必然會在AI領域大有作為,因為它所擁有的資料量要超過其他兩家。

阿里巴巴目前投資了人民幣數十億元在雲計算領域,此外亦正計畫加強「ET醫療大腦」開發,這一系統將在藥物研發以及醫療影像診斷這些方面提供AI支持,目前已經與十幾家醫院簽約,以搜集所需資料。

不過,企業命運與AI聯繫最為緊密的是百度公司,部分原因在於,AI科技可能是目前百度追趕上阿裡巴巴和騰訊腳步的重要機會。這家企業眼下正在將大部分資源投入於研發無人駕駛技術。

Momenta打造L4自駕大腦 獲戴姆勒集團大力投資

大陸自動駕駛新創公司Momenta日前宣布獲得4,600萬美元投資,該輪融資由蔚來資本領投,包括賓士母公司戴姆勒(Daimler)集團、順為資本、創新工廠和九合創投跟投。2016年時,Momenta曾獲得來自藍湖資本領投,創新工廠和真格基金跟投的500萬美元A輪融資。

Momenta成立於20169月,致力於打造自動駕駛大腦,成立不到一年時間,是目前自駕車領域最受矚目的初創企業之一。核心技術包括基於深度學習的環境感知、高精地圖、駕駛決策等,產品包括不同級別的自動駕駛方案,以及衍生出的大資料產品和服務。

Momenta創始人曹旭東表示,此輪融資將用於三方面:一、加強人工智慧核心能力,包括大數據和優秀人工智慧(AI)人才;二、產品化基於視覺的環境感知和高精地圖技術;三、 研發L4等級無人駕駛技術。

對於自動駕駛而言,安全性是至關重要的。而如果不解決這個問題,自動駕駛的商業化始終要受到限制。而要解決這個問題,有兩種解決方案。一是無人駕駛模擬;二是眾包資料收集和測試。

至於Tesla就是第二種方案路線的典型代表,但對創業公司而言,這種方案需要造車,耗費的時間週期長,並且也需要實現對車輛的控制權。Momenta則想用更「輕」的方式,解決以上兩個方案裡的問題。

曹旭東表示,Momenta的技術解決方案,可以採用「眾包」的方式,將感知設備通過後裝,安裝在車輛上,直接利用現有道路上已有的運營車輛,不需要造車、改車、控制車,從而獲得司機的駕駛和路面情況等資料,實現眾包測試和資料收集。

值得注意的是,是什麼讓Momenta這家公司吸引了大咖投資者的青睞?曹旭東2008年畢業於清華大學,本科專業是工程力學,但對統計學有著濃厚的興趣。本科畢業後,他順利成為清華大學的碩士研究生。在學期間,他對AI尤為感興趣,甚至可以用癡迷來形容。

離開清華後,曹旭東來到微軟(Microsoft)亞洲研究院 ,因技術和學術氛圍留在了這裡,如願做了AI相關的研究,他所研發的視覺識別技術被用在了XboxBingHow-old等產品上。

5年的時間,從微軟到商湯科技,曹旭東立足於學術領域,研究電腦視覺、深度學習演算法等前沿科技。2014年,他萌生創業念頭,試圖尋找一個能真正被技術改造的AI領域,最終把目標鎖定在了無人駕駛。

創新工廠管理合夥人汪華則對Momenta融資案指出,創新工廠預測,AI時代來臨的人機協作駕駛5~10年內就會發生,不久的未來,就能體驗到更為自動化的出行時代。創新工廠在AI領域從感知、決策到自動駕駛已有3年以上的投資布局。汪華表示,大陸國內AI團隊很多,但Momenta是其中為數不多的頂尖團隊,在電腦視覺、深度學習乃至集群計算平臺等方面都有世界級的高手,相當看好這個項目的發展潛力。

[Home]


2017/07/28 1.1.8. 鉅晶國際正式成為HPE伺服器台灣區代理商 [ 電子時報 賴品如]

網路與通訊加值服務代理商鉅晶國際,自20177月起正式成為全球伺服器市場龍頭HPE的台灣區代理商,銷售全系列伺服器家族,涵蓋超融合應用伺服器SimpliVity、刀鋒整合伺服器Synergy、及高效能儲存伺服器Apollo。自此將拉長目前專營之網路通訊基礎架構、儲存設備,廣深至融合架構。

HPE伺服器家族產品特性、如下:

超融合伺服器SimpliVity 技術獨特的創新改革

超融合(hyper-converged)架構理念,於近一年快速發展;根據研究機構預測,超融合市場將以每年25%的比例成長,規模可望從2016年的24億美元成長到2020年的60億美元。

革新的超融合架構,將傳統資料中心的運算、儲存、網路交換整合到伺服器上,在小面積上提供大量功能,消弭了個別裝置的管理需求,簡化IT部署。將原本只為虛擬平台服務的儲存叢集系統,增加可為任何實體或虛擬主機,提供存取服務的通用儲存服務功能。

具備靈活、強大的擴展能力、且兼具高可用性、高效能與豐富進階功能的儲存環境。HPE將結合旗下基礎架構、自動化、雲端管理,輔以SimpliVity的軟體定義資料管理平台,強化並與其合作夥伴生態體系將能供應業界唯一替大型企業所建置的超融合解決方案。

刀鋒整合伺服器Synergy 同時滿足傳統與動態環境需求

HPE2017年正式發表以編製型基礎架構(Compostable Infrastructure)為概念的產品,當中運用了最擅長的刀鋒模組化的擴充架構,並添加IT資源組裝、映像快速部署,以及統合式API

在企業使用各種新型應用程式以因應多樣需求之際,IT人員必須面對企業現有的負載與核心系統,以及雲端、行動、及巨量資料應用程式之挑戰,要如何在佈建新型態服務的同時,依然滿足關鍵系統的需求,是現今IT人員必須克服的難題。

如此複雜的環境下,不同的應用對於硬體上的要求也各有差異,以致伺服器朝向模組化設計,如此才能在單一系列中提供多款不同組態配置的選項,提供組織得以無縫擴展。

高儲存容量伺服器Apollo 因應巨量新時代模組化架構

IT開放式架構的趨勢下,隨著雲端運算、巨量資料、軟體定義(Software-defined)等創新技術發展與複雜化,今日的企業IT環境早已不如過往單純,伺服器能不能因應多變的工作負載需求也就成為一個關鍵。

也因此,伺服器朝向模組化、可以有多種不同組態配置,打破「專屬」的桎梏,不管是在架構還是預算成本都將更具高擴展性、高密度設計,同時可靈活配置的彈性。例如:HPE Apollo 4000系列即是針對物件儲存以及Hadoop應用等具有橫向擴展工作負載需要而設計的機種。

鉅晶國際總經理 林奕洲表示:「鉅晶國際一向掌握市場脈動與趨勢主軸,提供領先市場之全方位ICT解決方案,以滿足企業成長需求。不管是穩定且耐用的基礎架構、動態多變環境中所需的關鍵系統、或是良好資料保護機制的安全產品,在虛擬與實體的不同需求上,鉅晶國際都能滿足各型企業之快速部署與彈性擴充。整合IT資源共享,這是我們不斷引進最佳產品的承諾。」

[Home]


2017/07/28 1.2.1.1. 宏達電在大陸推Vive一體機 有利拉抬自家VR裝置與平台 [ 電子時報 王君毅]

宏達電藉由低價Vive一體機上市,有助於加速Vive在大陸市場的拓展,也提升其官方平台Viveport的競爭力。

為深化大陸虛擬實境(VR)市場的經營力度,宏達電27日宣布,將針對大陸市場推出新款Vive一體機VR裝置(standalone VR headset),對此市場認為,由於一體機價格更為親民,且以Viveport平台搭配使用為主,經此除有利拉抬宏達電整體VR裝置的銷售量外,預估對該平台在整體VR市場的戰略地位也有明顯的助益。

2017年國際數位互動娛樂展覽會(ChinaJoy)目前正在大陸舉行,展覽活動期間宏達電宣布,將推出首款針大陸市場所開發的Vive一體機產品,並設定Viveport為官方內容平台。由於其無須連結電腦或手機等產品,讓其因此具有更便利的攜帶性。

宏達電表示,大陸版Vive一體機採用高通Snapdragon 835 VR行動平台設計,除有利開發者加快應用程式(App)開發速度外,產品上市後,也將以更犀利的訂價策略推展產品,而宏達電也視此產品為快速擴大大陸VR市場的重要利器。

市場認為,大陸與美國已是全球VR產業市場規模最大的地區,目前大陸VR的發展與市場接受度又領先美國地區,因此宏達電此次藉由低價Vive一體機上市,除因購入門檻降低有助於加速Vive在大陸市場的拓展,從而讓宏達電更鞏固在大陸VR市場的領先地位外;此次宏達電將Vive一體機的官方平台轉以Viveport使用,預估將因App收益增加而對宏達電獲利提升有所助益,同時也將讓Viveport平台的重要性提升,並有更好的能量對應其他VR平台的競爭。

[Home]


2017/07/28 1.2.1.2. 全球首座VR綜合購物中心9月底南韓上路 [ 電子時報 陳柏蓁]

全球第一家虛擬實境(VR)綜合購物中心將在9月底於南韓開幕,屆時消費者不需親自前往百貨公司,也能藉由VR體驗逼真的購物行為、採買商品。主辦單位將借此機會開發新零售物流型態,讓單純的消費購物也跟上工業4.0腳步。

Digital Daily報導,南韓政府部會將在928~1031日舉辦2017年南韓觀光購物節(Korea Sale FESTA 2017),產業通商資源部(MOTIE)將於活動期間營運VR綜合購物中心,成為政府邀集民間企業共同參與運作VR購物中心首例。

屆時將有樂天百貨、現代百貨、E-Mart等業者進駐,提供特價商品販售。民眾除了看到知名業者提供的商品之外,也能在VR環境中體驗東大門市場、釜山札嘎其(Jagalchi)魚市場、弘大商圈、仁寺洞等知名傳統景點。若使用VR裝置則可完整體驗逼真情境,沒有VR裝置也能在線上立體(3D)空間中購物。

南韓產業通商資源部表示,VR綜合購物中心是「VR購物中心試辦計畫」的一環,日前已與參與業者舉行過簽約儀式;藉由這個機會將開發VR購物中心的發展性,瞭解民眾對新消費型態的接受程度,進行整體研究,並與業者互相交流。

由於VR裝置尚未普及,產業通商資源部與贊助業者準備約1萬台VR裝置,將便宜提供民眾使用,並計劃在首爾光化門設置活動宣傳館,擺設實際體驗區;同時也將準備製作VR影片的軟體提供業者使用,降低業者進入門檻。

產業通商資源部創意政策負責人鄭大鎮表示,希望藉由VR購物中心試辦計畫,搭配工業4.0時代新技術,改變電子商務等物流零售業型態;南韓零售業者唯有透過積極創新,方能開創新市場與商機。


9
月底南韓將出現全球首家VR綜合購物中心。

[Home]


2017/07/28 1.2.1.3. 高透氣性奈米金屬網薄膜 讓穿戴式裝置更加親膚 [ 電子時報 陳明陽]

隨著科技演進,穿戴式(Wearable)電子裝置的應用本質,更促使其從龐大笨重進化到超薄流線。為了配合人類皮膚可自由屈曲、富彈性,且需透氣、排汗的特性,具備高親膚性、可長期使用的奈米金屬網薄膜(Nanomesh Thin-film)便極具發展潛力。

IEEE Spectrum報導,傳統硬式電子裝置本來就與柔軟的人類皮膚相異,科技公司相繼投入研發能隨皮膚屈曲的可延展式(Stretchable)電子裝置。日本東京大學Takao Someya教授體認到若皮膚無法透氣,便會引起發炎,因此開始研究如何讓電子裝置不會妨礙皮膚透氣的材料。

大多數直接接觸皮膚的可伸展式電子裝置,通常只能配戴一天,也就是淋浴後便會脫落。而Someya教授的目標是希望尋找可透氣、不會妨礙出汗或阻塞氣流、能長時間安全而舒適使用的穿戴式裝置材料。

Someya教授團隊在自然奈米科技(Nature Nanotechnology)期刊發表其最新創舉,成功以奈米纖維及金奈米粒子(Gold Nanoparticle)構成的薄膜為材料,製造高透氣性的皮上電子裝置(On-skin Electronics)

Someya團隊最早於2013年推出一片像面紙一般薄、超級柔韌的電子裝置;接著在2016年,展示了在彎曲時也能偵測到正確讀數的軟性(Flexible)壓力感測器,以及可吸附在皮膚的OLED顯示器。

而最新的皮上奈米薄膜電子裝置則是內含能正確測量溫度、壓力及肌肉電氣活動的感測器,可直接吸附在人類皮膚長達一週而不會引起皮膚發炎或不適。

Someya教授計劃繼續為奈米薄膜電子裝置增加額外感測器,以偵測如脈搏、血壓及心率。未來這些新功能將讓這類穿戴式電子裝置,可被運用於長期監測病患或運動員的生命跡象,而不致引發任何不適,極具發展潛力。

研究團隊將被廣聚乙烯醇(PVA)纖維,展延成300~500奈米(nm)的薄膜,接著在其上覆蓋一層約70~100奈米的金奈米粒子作為導電,如此便製成一片高透氣性的金奈米金屬網。用水噴灑後會溶解部分PVA,奈米金屬網便黏附在皮膚上,欲移除時僅需水洗即可輕易剝落。

該團隊並與皮膚科醫師合作,讓20位受試者連續配戴以奈米金屬網製成的薄膜電子裝置1週,結果發現並未造成受試者任何皮膚不適或發炎。此外亦將一片奈米金屬網導體貼附在食指上,連續彎曲、伸展1萬次以上,結果耐用度證明經得起考驗。

Someya教授將持續改良材料的耐用性,並希望未來能以較低價的材料取代金元素,能製造便宜的可拋棄式感測器(Disposable Sensor)


高透氣性奈米金屬網材料,讓穿戴式電子裝置更加親膚耐用。

[Home]


2017/07/28 1.2.1.4. 宏達電 推中國專屬Vive一體機 [ 工商時報 吳筱雯、邱莉玲]

務必全力掌握中國VR商機,宏達電昨日在中國遊戲大展ChinaJoy上宣布,預計在年底推出中國市場專屬的Vive一體機,以彌補宏達電與Google合作的Daydream一體機不會在中國上市的空缺。

宏達電VR裝置Vive雖然追蹤效果是高階VR眼鏡之最,可是必須搭配電競等級的PC使用,成本很高,又必須搭配電源線、訊號線使用,不小心就會被絆倒。

相較之下,宏達電與Google、夏普/JDI、高通共同合作開發的首款Daydream一體機,不再需要搭配PC使用,而是以VR眼鏡內建的高通晶片組驍龍835處理圖像,採用夏普IGZOJDI開發的4K面板,並搭配Google開發的WorldSense追蹤技術,價位比PC VR便宜許多,可是追蹤效果與延遲秒數都能逼近高階的PC VR,被視為是催生VR需求的終極武器。

然而,宏達電與Google合作多時的VR一體機,恐怕會因為Google與中國政府的緊張關係,以及遊戲、內容等軟體都得透過Google平台購買,而無緣與中國消費者見面,以中國是全球排名前5大的VR市場,宏達電更視中國為Vive成敗最重要的市場,怎麼能因為Google而放棄。

也因此,宏達電昨日在ChinaJoy宣布將針對中國市場推出專屬的VR一體機,預計今年底上市,將略晚於宏達電與Google合作的Daydream一體機,採用高通驍龍835處理器,所需的遊戲、影音內容等軟體則由宏達電Viveport發售,不過也因為中國銷售的版本無法與Google聯名,面板可能改用高通公板所建議的解析度為2K AMOLED,追蹤也可能改用高通開發的技術。

一體機雖然在美國、歐洲、日本等市場少見,可是中國已率先推出一陣子,只是中國市場現有的一體機,追蹤技術不佳,充其量只能說是畫質稍好、重量比較重、價格比較高的Google Cardboard VR,宏達電Vive一體機能否打破中國消費者對VR一體機的刻板印象,值得觀察。

作品入圍威尼斯影展 宏達電跨足VR內容 首戰告捷

宏達電HTC跨足VR內容製作首戰告捷,HTCJaunt聯合出品、投資逾5千萬元,由蔡明亮執導的電影「家在蘭若寺」,昨(27)日入圍第74屆威尼斯影展首度新增的VR競賽單元,將角逐VR首獎及最佳VR敘事大獎,此片除了會在威尼斯影展做全球首映,HTC也將大手筆展開「家在蘭若寺」IP的多源應用,從電影到遊戲、線上到線下,全面開啟VR內容體驗消費時代。

HTC虛擬實境內容中心副總經理劉思銘表示,「家在蘭若寺」除了會在線上商店Viveport開賣,也正與兩岸大型院線洽談合作上映,由此也將衍生多項VR影遊娛樂內容,包括電影場景虛擬互動體驗,影迷戴上VIVE VR頭盔,就可以置身拍攝場景朝聖,以及利用既有場景、故事的架構與素材,加入娛樂體驗元素,進一步加值發展成遊戲。

劉思銘表示,HTC跨足內容製作、蔡明亮跨界VR科技,加上Jaunt頂級的攝影設備,創造了全球首位華人導演電影級別的VR電影,讓全世界見證台灣影視創意加上頂尖科技的爆發力,是HTC的一小步,也期待是華人科技文創邁向世界的一大步。威尼斯影展預計830日~99日舉辦,「家在蘭若寺」入圍已是肯定,在國際間打開知名度,HTC也將加碼行銷。

劉思銘透露,HTC發展VR內容採多線進行開發市場,除將「家在蘭若寺」IP多源應用外,也與唱片公司合作,正在發展虛擬歌手,隨著VR蓬勃發展,未來所有歌手在VR世界都會有一個Avatar虛擬替身人偶,HTC也將跨足虛擬人偶經紀,代理和授權、發展虛擬人偶在VR世界的娛樂商機。

HTC也已在秘密發展超360度演唱會直播,首場將與歌手周興哲在國際會議中心的演唱會合作,歌迷戴上Vive VR頭盔,不僅可以置身演唱會現場,也可在包廂、搖滾區之間瞬間移動,還能灑花、送禮物等,與歌手有更多近距離互動機會。

HTC虛擬實境內容中心去年9月成立,以發展VR內容,打造VR內容生態圈為目標。目前在台北、上海各有一組工作團隊,總計約30人。

[Home]


2017/07/28 1.2.2.1. 聯發科共同營運長制退場 改由共同執行長制領銜 [ 電子時報 趙凱期]

隨著聯發科共同營運長朱尚祖正在大陸市場作暫別客戶的巡迴演出,公司共同營運長制幾乎已成明日黃花,未來聯發科將由201761日新上演的蔡明介及蔡力行的共同執行長制來領銜擔綱,至於朱尚祖所留下來的工作內容,客戶端已出現將由現有共同營運長陳冠州來接手的消息,至於陳冠州原有的智慧家庭事業部(HDT),則計劃由內部擢升,其中,現任智能家庭產品總監,及朱尚祖高中同學的蘇文光呼聲頗高,惟聯發科發言系統對於市場傳言概不回應,也表達目前尚未有任何定論的說法。

熟悉聯發科人士指出,任何一家公司營運表現本就有起起伏伏,聯發科也不例外,過去20年來,雖然進來的人比離開的人,退下的人多更多,但不管是功成身退,還是功臣身退的禮遇,向來是聯發科高層一向堅持的原則,畢竟,共患難的革命基礎沒有10年,也有20年,這也是朱尚祖堅辭共同營運長一職後,並已出發大陸市場進行畢業旅行時,聯發科仍然以正努力慰留一個不可多得優秀人才的說詞來帶過這個敏感話題,只是,朱尚祖現有的工作仍需要有人開始接手,大陸品牌手機客戶也傳出,陳冠州暫代的動作有可能變為實接。

其實聯發科目前核心經營團隊除蔡明介及蔡力行外,多是一群共同在公司奮鬥10年以上的五年級生,這群人的凝聚力強,合作默契也好,更都對聯發科的用情至深,所以,聯發科管理階層向來內舉不避近親,也不太擔心外界挖角攻勢,雖然這20年來,還是會延請外界人才進來公司擔任重要職務,但在旁人眼光中,這只是一個尋求外界刺激,觸化內部革新的手段,主要還是希望這些五年級生要勇於成長。也因此,朱尚祖決定暫別工作的決定,公司高層及同儕雖然一再挽留,但對於其最終的決定仍勉為接受並給予祝福。

只是,朱尚祖留下來的工作內容還是要有人接手,從大陸客戶端的說法,是將由仍堅持崗位的營運長─陳冠州來接任,畢竟,陳冠州的位階夠高,資歷也夠,在智慧型手機晶片產品線仍佔公司營收比重近70%強時,由先前已擔任公司共同營運長一職,歷練過智慧型手機晶片產品線相對業務內容的陳冠州來先接手,不失為一計高招,之後再將相關研發工作、產業規畫、業務行銷等日常事務分發出去由專人看管,將是最無縫連結的方法;至於已相對成熟的智慧家庭晶片產品線,則考慮由內部拔擢新人上台接棒,整體而言,這樣全新的日常事務分工布局,將最符合目前聯發科共同執行長制的大方向。

[Home]


2017/07/28 1.2.2.2. 日媒:JDI求助銀行1,000億日圓 關廠裁員恐難避免 [ 電子時報 賴逸安]

JDI對蘋果的過度依賴,導致陷入窘境。

日本中小尺寸面板大廠Japan Display(JDI)面臨經營困境,將整併國內外產線,並向主要往來銀行申請1,000億日圓(9億美元)規模的融資,由大股東官民基金產業革新機構(INCJ)作保。南韓、大陸面板廠商崛起後,日本面板業者的競爭力大受影響,JDI處境嚴峻。

日本福井新聞(Fukui Shimbun)網站報導,目前JDI在石川縣設有石川廠、能美廠、白山廠等3座生產據點,運轉率皆不盡理想,很可能成為整合標的。其他的據點則分別位在千葉縣、愛知縣、鳥取縣,以及大陸江蘇省。JDI將在8月擬定重建策略。

而日本經濟新聞(Nikkei)則明確指出,JDI將在2017會計年度內(2017/4~2018/3)關閉能美廠,屆時廠內約500位員工將轉任白山廠。在大陸江蘇的工廠可能也在這波關廠名單內。同時JDI會準備一筆豐厚離職金,希望能在公司內部募得數百名規模的自願離職者,以削減每月的固定支出成本。

據報導,JDI也將向瑞穗銀行(Mizuho)、三井住友銀行(SMBC)等金融業者進行1,000億日圓規模的融資,由革新機構任債務保證單位,以推動改革。為了更有效重建,JDI亦不排除尋找外部企業出資,徹底改善財務基本面。

產業革新機構雖資本雄厚,曾多次促成日企整合,或幫助瀕臨倒閉日企的重建,就連東芝(Toshiba)等級的大型企業,也視產業革新機構為重要幫手。不過,該機構似乎已經無意再全力支持JDI

細數JDI一路落難原因,不外乎對蘋果訂單依賴過深,及輕忽OLED面板崛起等兩大主因。

SankeiBiz點出,JDI曾應蘋果之邀,於201612月擴大啟用白山工廠,但目前運轉率卻偏低,且毫無改善跡象。外界盛傳,蘋果計劃於今年秋季推出的新款iPhone開始採用OLED面板,由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獨家供應。JDI對蘋果的過度依賴,使其深深陷入泥沼。

市調機構IHS指出,至2022年止,手機的OLED面板市佔率可能會提高3倍之多,而液晶面板市佔率將下滑14%。而目前放眼全球,能穩定供應手機OLED面板的只有三星電子。該企業每年挹注數千億日圓投資設備,強化OLED面板供應能力。即便如此,供不應求的狀況仍持續中。

雖說JDI並非坐以待斃,正加速研發手機用OLED面板量產技術,著眼於蒸著式生產工法,可望在今夏於千葉縣茂原工廠設立試產產線。預計2018會計年度正式量產。然JDI的困境在於,連續3年的淨損已強烈影響資本。就算順利研發量產技術,也可能發生資金缺口,無法實行大規模量產。

JDI最初是在產業革新機構的主導下,結合日立(Hitachi)、東芝、Sony液晶面板事業而生的企業。2012年成軍後,2016年就陷入經營不善,迫使機構出資金援750億日圓,但狀況並不理想。與JOLED的整併計畫也形同無限延期。中小型液晶面板市況嚴峻,JDI必須在危機中先站穩腳步,才能談整合與振作。

[Home]


2017/07/28 1.2.2.3. 印度4G手機戰火: Reliance Jio推出免費4G手機 分析師熱議市場破壞力 [ 電子時報 陳端武、蕭景岳、殷家瑋]

印度首富Mukesh Ambani旗下電信公司Reliance Jio為吸引更多消費者,將推出免費4G手機。惟此舉恐令印度手機市場價格戰加劇。

根據路透(Reuters)報導,Jio1年前推出4G網路後,藉著限期免費及超低價格,迅速吸引大量用戶,Bharti AirtelIdea Cellular等印度電信商備受衝擊,營收、獲利大幅縮水。

儘管Jio在母公司Reliance Industries資助下迅速崛起,但因其行動網路僅支持4G手機,而無法吸引印度仍在使用功能型手機的5億多名用戶。Reliance因此想藉免費4G手機JioPhone抓住這些消費者。

Reliance董事長Ambani在年度股東會上表示,買家支付1,500盧比(約新台幣708)可退款的保證金就能取得JioPhone3年後可全額退款,因此這支手機實質上免費。JioPhone將在815日上架,用JioPhone打電話免費,而無限上網方案月費153盧比。

Jio新手機的顛覆性定價,加上其與線上內容夥伴的關係,可能進一步打壓印度電信業的慘澹收益。2017年初,印度央行警告,電信業獲利已惡化到業者甚至無力償還貸款利息。

Ambani指出,Jio已擁有逾1.25億用戶,是世上成長最快的科技公司,且已擁有1億多名付費用戶,其中大多數選擇309盧比的資費方案。

Ambani表示,JioPhone上市後每週供應量將達500萬支。Jio高層認為,JioPhone整體方案能賺錢,而該公司已設內部目標來實現獲利。

Jio高層表示,JioPhone設計及作業系統將由Reliance團隊開發,並委由鴻海、偉創力等代工廠製造。而目前已有國外電信商與公司接洽,有意出口JioPhone

CounterPoint Research分析師Tarun Pathak認為,JioPhone可望開拓下一個1億人市場,印度市面上已有4億支功能型手機,但市場仍大到足以讓Reliance Jio以具破壞性的服務鎖定功能型手機用戶,他估計未來5年內印度功能型手機銷售支數可望近5億支。

另外,Pathak也認為,JioPhone可以重新刺激一波換機潮,他表示在過去印度功能型手機用戶4年換1支手機,但JioPhone可以縮短換機週期,他預測會有大量用戶購買JioPhone

但在另一方面,也有分析認為,JioPhone對市場的破壞力有限。高盛(Goldman Sachs)在報告中指出,印度預付卡市場中用戶貢獻度在平均以上的用戶多已持有智慧型手機,加上入門智慧型手機價格僅3,000盧比而且價格還在下滑,所以他們認為JioPhone所針對的消費者,也就是會花1,000盧比購買智慧型手機、每月手機費在100盧比以上的用戶市場並不大。

DNA的研究報告也指出,1,500盧比的保證金、而且還需要押3年對用戶來說前置成本過高,且有鑒於印度功能型手機市場平均銷售價格為700盧比,DNA報告指出,JioPhone恐難打開5億人的市場,恐怕只有其中的25~30%有機會買單。

JioPhone太便宜 印度手機業者如臨大敵

Reliance Industries發表搭配Reliance Jio電信資費方案、實質等同免費的JioPhone掀起市場騷動,而手機業者也如臨大敵,但專家認為,JioPhone對整個印度手機產業來說,是利大於弊。

Economic Times報導,分析師及產業人士認為,受到JioPhone的影響,印度功能型手機業者如MicromaxIntexLavaKarbonn甚至是市場龍頭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所受到的打擊會最大。

Micromax共同創辦人Vikas Jain表示,JioPhone將會帶來破壞,也會捍動整個生態圈,他們不排除JioPhone的問世會衝擊整個功能型手機產業的可能性,但他們目前仍無法評估影響程度有多大,例如他們還不知道JioPhone 1,500盧比(23美元)的可退押金其資金來源為何。

印度行動通訊同業公會(COAI)總監Rajan Mathews預期,在整個行動通訊生態圈中,手機業者所受到的JioPhone衝擊將遠大於其他市場參與者,因為他們如今正面臨龐大壓力必須推出同樣廉價的4G手機以維持競爭力。

另一方面,JioPhone對整個手機業者來說也帶來佳音,不管是對功能型手機或智慧型手機皆然。Counterpoint Research分析師Tarun Pathak認為,JioPhone可能有助縮短功能型手機換機週期,將之降到比目前的4年更短,且功能型手機可說是近年來創新最少的一個產品範疇,所以預期JioPhone將為印度功能型手機業者帶來明顯衝擊。

在智慧型手機方面,印度手機協會(Indian Cellular Association)會長Pankaj MOhindroo表示,長期而言,JioPhone有助吸引功能型手機向智慧型手機過渡,JioPhone所搭配的電信資費方案有助將4G網路滲透至傳統上更落後的農村,從而間接帶動4G智慧型手機的普及。

Jain也抱持類似看法,他表示,JioPhone對他來說不算是功能型手機,而是價格極度親民的智慧型手機,因此JioPhone不僅讓消費者搭上功能型手機浪潮,未來還有助他們購買智慧型手機。

Economic Times指出,除了Micromax看好JioPhone帶動用戶將功能型手機升級智慧型手機外,OppoPanasonic也抱持類似的觀點。

印度電信商服務綁定手機銷售策略 可望刺激4G手機普及率

繼印度營運商Reliance Infocomm2003年推出的Monsoon Hungama手機方案後,電信服務綁定手機的營銷模式又再度活躍於印度市場。之前,電信營運商必須為硬體設備提供補貼額,然而這次的情況卻大不相同。專家表示,最新的綁定銷售方案可望為手機業者、電信公司和消費者帶來三贏局面,並有助於市場銷售的提升。

The Economic Times報導,在最新的套餐版本中,手機品牌和電信營運商已協議合作,透過購買特定的智慧型手機,提供消費者為期1年的免費語音和低成本的數據傳輸服務。

舉例來說,印度本土智慧型手機大廠Micromax為旗下智慧型手機Canvas 2推出了購買方案,提供消費者1年每天1GB的免費4G數據流量和600分鐘的網外通話服務;跨國電信業者Vodafone也為諾基亞(Nokia)智慧型手機包括Nokia 3Nokia 5Nokia 6的用戶,提供免費的數據服務;而電信業者Reliance Jio亦同樣與數間手機製造商聯手合作綁定手機產品。

德勤(Deloitte)表示,手機與電信商合作綁定的套餐方案目前佔整個印度稅務總體計畫的比重約4%,這樣的表現對於過去的幾年而言,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根據預估,在接下來的1年內,這個數據還有望增長至6~7%,因為印度電信商巨頭無不希望在激烈競爭的市場上能繼續保有既有客戶,同時亦吸引更多潛在客戶,企圖和在印度頻創紀錄的運營商Reliance Jio一較高下。

德勤分析師表示,以往的電信綁定手機套餐僅提供用戶約1~2GB的免費數據流量。然而隨著相關稅率的調降,免費的數據傳輸流量將提升至10GB

安永(EY)合作夥伴Prashant Singhal表示,印度電信營運商和手機的綁定套餐方案,已從以往的語音和以分計算的服務,轉變為數據和以位元組為計算基礎的服務。隨著3G4G相關服務的應用不斷日益增長,2016年手機的數據使用流量年增率已攀升了約76%,電信業者亦紛紛採用以數據為主的綁定方案來促進用戶的數據用量。

德勤認為,手機與電信服務綁定的策略將有助於減少客戶流失,因為客戶能夠以更具吸引力的價格獲得數據和語音服務。Micromax執行長Shubhodip Pal表示,數據是影響用戶購買決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因為消費者的購買焦點,已從單純的硬體轉向至整體連網的使用體驗。

鑑於愈來愈多手機廠商使用網路作為銷售通路,許多印度電信營運商也正傾向於加深與電子商務網站的合作,期望藉由網路購物的便利性來提升與電信服務綁定手機的銷量。

電信業者Idea更直言,與手機供應商的合作將是該公司未來繼續投資的重點項目,並有信心這類的套餐方案能擄獲消費者的青睞。綁定數據服務還有利於降低終端用戶的使用成本,進而推升4G相關設備的銷量,提高4G的使用普及度,為電信業者帶來更高的每用戶平均營收貢獻額(ARPU)

[Home]


2017/07/28 1.2.2.4. MateP系列大賣 華為強攻高端 上半年營收獲利增逾1 [ 工商時報 賴瑩綺]

中國大陸手機與電信設備大廠華為昨(27)日公布今年上半年經營業績報告。數據顯示,16月份華為銷售收入為2,831億元人民幣(下同),年增15%;獲利年增11%。華為表示,上半年公司3大業務均獲穩健增長,預計今年全年將保持良好的增長趨勢和財務狀況。

新華社報導,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表示,今年上半年,華為智慧手機發貨量7,301萬支,年增20.6%;銷售收入1,054億元,年增36.2%。其中,專攻高端市場的P系列和Mate系列手機,上半年發貨量較去年同期增加1倍,500美元以上全球高端市場市占率提升了8.2%,在中國大陸則提升27.2%。

余承東還稱,小米手機今年目標是1千億元,華為半年就已經完成了1千億元的收入。

此外,報告表示,今年上半年,華為的3大業務皆取得優異成績。首先,營運商業務聚焦客戶的商業成功,協助全球營運商持續推進全行業的數位化轉型。

譬如,華為打造的商業解決方案協助營運商降低了端到端的建網成本,引領5G合作創新和4.5G持續演進,抓住了視頻、B2B、物聯網等機遇,幫助營運營商構建「全雲化」網路,邁向價值驅動的新增長之路。

企業業務領域部分,華為堅持打造開放、彈性、靈活及安全的ICT平台,並被越來越多行業客戶選擇成為數位化轉型的合作夥伴。華為的雲計算、全面雲化網路、企業無線、物聯網、大數據、存儲與伺服器等創新產品和解決方案在政府、金融、電力、交通、製造等行業皆得到廣泛應用。

最後,消費者業務方面,華為以消費者為中心,在數位時代堅持創新。余承東指出,華為追求極致攝影體驗,希望未來手機能夠替代相機。他表示,未來手機還可以當車鑰匙,目前華為正與奧迪(Audi)、BMW等車企進行合作,打造全場景智慧生活體驗。

[Home]


2017/07/28 1.2.2.5. 全球智慧手機出貨 下半年勝上半年 [ 工商時報 吳筱雯]

市場調查機構TrendForce表示,在中國品牌出貨成長帶動下,上半年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為6.28億支,比去年同期增加7%,在蘋果新機帶動買氣回籠下,預期下半年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將比上半年增加15%、達7.48億支。

TrendForce表示,上半年智慧型手機市場清淡,除了因為傳統淡季、買氣不佳影響外,一方面也是因為缺乏創新題材,致使消費者持觀望心態,中國以外的智慧型手機品牌,出貨量多比去年同期衰退,然而在中國品牌帶動下,上半年智慧型手機生產總量仍近6.5億支,比去年同期成長7%。

TrendForce進一步表示,下半年在市場期待蘋果將發表3款新機下,買氣可望回籠,非蘋陣營也已磨刀霍霍,將陸續在蘋果亮相新機之前,推出新品搶攻市場,蘋果與非蘋陣營新品齊發,預估第3季出貨量將達3.45億支,雖然比去年同期減少4.7%,可是已經比第2季成長6.5%,第4季出貨量有機會衝上4.03億支的高點,比第3季再大增16.8%,下半年智慧手機出貨量將比上半年成長15%,全年總出貨量則有機會上看13.9億支,略優於去年。

[Home]


2017/07/28 1.2.2.6. iPhone8初期 恐只有黑色 [ 中國時報 黃菁菁]

iPhone8即將上市的消息在日本網上流傳已久,由日本蘋果電腦產品用戶組成的「Mac寶物鑑定團」之部落格「羅盤針」,引用來自亞洲供應廠商的消息指出,蘋果可能在9月初同時發表3款新機,包括iPhone 8、旗艦機種iPhone Edition,及iPhone7s

銷售時期可能在今年10月至12月期間的前半,初期出貨量很可能會受限。從試產iPhone8的代工廠取得的內幕消息指出,目前只有黑色款式通過測試,因此很可能iPhone8只有黑色款,色彩的選擇性可能變少。

市場一般預期,蘋果今年下半年將推出3iPhone,包括全新設計的5.2吋或5.8OLEDiPhone、以及包括4.7吋與5.52個尺寸的LCDiPhone

羅盤針指出,根據台灣供應商的消息,iPhone8的機殼外框側面並沒有洞,因此預測側面按鈕搭載指紋辨識Touch ID功能的可能性低。iPhone Edition可能採用全平面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面板設計,而OLED面板上搭載Touch ID的可能性也低。

電源鍵僅是一個單純按鍵,沒有整合Touch ID或其他元件。蘋果也不會選擇將指紋辨識置於機身背面,因此蘋果只有兩個選擇,全面取消指紋辨識Touch ID功能,僅仰賴全新3D指紋辨識功能,或是螢幕下指紋辨識技術。

Mac寶物鑑定團」的網站《Mac Otakara》還指出,根據多次曝光的iPhone 8正面螢幕保護膜判斷,iPhone 8仍保留暱稱為「瀏海」的設計,也就是螢幕上方中央整合多個感測器,讓上方可顯示螢幕區域呈現「凹」字型。iPhone 8正面螢幕上方四個圓形開孔除了一個FaceTime鏡頭之外,其他3個都是Iris(虹膜)感測器,顯示臉部辨識功能在iPhone 8中的重要性。

[Home]


2017/07/28 1.3.1. 鴻海赴美投資3,000億 要蓋世界級面板廠 [ 經濟日報 尹慧中、張加、葉亭均、曾仁凱、簡威瑟]

鴻海集團啟動美國智慧製造。鴻海集團昨(27)日宣布,將在美國威斯康辛州四年內投資100億美元(約新台幣3,022億元),打造世界級液晶顯示面板廠,創下外資在美國史上最大新創投資(greenfield investment)紀錄。

據了解,鴻海集團美國投資架構將逐步明朗,由於鴻海母公司在手現金充沛,可充分支應美國新廠投資或新設子公司。

美國總統川普、威斯康辛州長渥克、台灣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在美東時間26日共同在白宮宣布,富士康將在威斯康辛州設立約三個五角大廈、面積達2,000萬平方呎(約186公頃)的面板廠區。這是川普上任後,首次與外國企業家在白宮宣布重大投資案。

郭台銘結束華府行程後隨即赴威斯康辛州,27日與渥克於密爾沃基美術館出席歡迎富士康活動,並簽署合作備忘錄(MOU)。

川普26日在白宮致詞時,稱郭台銘為「朋友、世界上最棒的商人、世界上偉大的創業家」,還說若不是他當選,郭台銘就不會投資美國100億美元。在潘斯等人的簇擁下,郭台銘看著英文稿致詞,結語是:「總統先生,老鷹飛起來了。」郭台銘赴美國投資計畫名為「飛鷹(Flying Eagle)」。

鴻海集團將在當地打造世界最先進的液晶顯示面板廠,目標為該州創造3,000個新工作機會,帶動總計上看1.3萬個職缺。

據了解,鴻海集團在與美方簽署合作協議後,威斯康辛州將提供15年至少約30億美元稅務優惠補貼,美國「飛鷹計畫」有望依據政策到位後,採分批注資。

由於鴻海集團母公司鴻海今年首季現金部位逾5,400億元、淨現金逾2,600億元,因此業界研判,鴻海能支應未來四年在美投資所需,在手現金充沛的情況下,可採新設美國子公司轉投資,或由母公司直接投資等支應相關資金調度。

鴻海好神 九個月搞定川普

鴻海集團美國投資的「飛鷹計畫」曝光後,不到九個月即與美國官方在投資上達成初步共識,業界人士研判,鴻海海外投資加速,除了美官方主動熱情招商、釋出政策誘因,讓雙方一拍即合,也反映搭上全球振興製造業、創造就業的熱潮。

鴻海集團美國飛鷹計畫「Flying Eagle」前身是「Fly Eagle」,最早是在去年12月由鴻海集團總裁郭台銘的好友、軟銀創辦人及董事長孫正義在紐約首度曝光。

在美國總統川普高喊創造就業、振興製造業的政策下,對於全球科技製造大廠鴻海集團在當地投資相當歡迎,也改變過往美國公部門的官僚體制,新設創新辦公室督導進度。

而孫正義最早向川普簡報資料顯示,軟銀與鴻海集團將在美國共同投資570億美元,在孫正義、國際友人穿針引線下,郭台銘與川普展開溝通,鴻海集團當時初步評估投資70億美元。

而隨著美方與各地方州長在今年初加速釋出善意,鴻海集團高階主管群也加速與美方各單位直接溝通協商的進度,由川普女婿庫許納主導的創新辦公室講求速度、效率,這一點與鴻海集團企業文化是一拍即合。

業界人士指出,郭台銘今年3月底、4月初連續二進白宮,即是收到川普與庫許納的邀約,快速的改善美方官僚體系的招商引資效率,讓美方高層直接與鴻海集團高層面對面溝通,雙方相談甚歡,更在會晤後合影。

在一系列快馬加鞭的洽商談判後,郭台銘也在今年6月股東大會親自向小股東報告美國飛鷹計畫進度,並在7月親自率隊前往當地,在美國威斯康辛州祭出1530億美元稅務優惠補貼後,讓鴻海火速拉高投資額度至百億美元,也拍板美國飛鷹計畫的第一個公開項目。

業界觀察,鴻海集團在各地擴張最知名的是速度與效率,鴻海的快速度也是發展科技服務業的根本之一,也是在高效率與快速之下,隨著美方加速釋出政策誘因,當政策到位,也有助外資企業落實在美國投資的系列計畫。

鴻海集團26日宣布將在美國投資100億美元,第一步選在威斯康辛州打造世界最先進的液晶顯示器(LCD)面板廠,引發媒體臆測,鴻海威州廠生產的面板可能會供應給自家夏普品牌、而非蘋果公司,也有分析師擔心可能導致面板供應過剩。

蘋果夏普川普…完美三部曲

鴻海董事長郭台銘與美國總統川普昨(27)日並肩,共同在白宮揭曉鴻海的美國設廠計畫,規格之高,不僅改寫台灣企業的新高度,就算對於其他國際企業而言也很少見。不少美國人都在追問,Terry Gou(郭台銘)到底是何方神聖?Foxconn(鴻海)又是一家什麼樣的公司?

「蘋果」、「夏普」,加上「川普」三部曲,一步步把郭台銘的聲望推向國際的頂峰,也讓鴻海從一家在台灣土城成立、「黑手」起家的塑料模具工廠,搖身變成與美國總統並肩的世界級科技巨擘。

猶記得七、八年前,在美國賭城舉行的CES消費性電子展上,台灣媒體在會場中巧遇郭董,大家立馬蜂擁而上採訪,旁邊的外國記者忍不住偷偷追問這個人是誰?媒體記者告訴他:「你手上的iPhone,是他製造的」,外國記者露出吃驚表情。

2012年,鴻海發動入主日本夏普,則是郭董國際成名的第二部曲。夏普是日本的百年品牌,更是享譽國際的知名企業,居然要被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台灣代工廠併購,此舉再度引發國際媒體對於鴻海的好奇。

此次,川普不僅與郭董在白宮併肩,更直說郭台銘是他的朋友,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企業家之一,一舉讓Terry GouFoxconn兩個名字成功打響,讓郭董成為全球「家喻戶曉」的人物。

娶東芝晶片 鴻海增添籌碼

鴻海集團美國飛鷹的投資計畫曝光後,在美國白宮力挺以外,業界認為,鴻海集團以「foxconn」為主的商標也進一步拉高國際知名度,對於鴻海母公司來說,也形成加分效果,在有形與無形價值挹注下,也為投資東芝案增添籌碼。

業界觀察,外國媒體普遍對鴻海科技集團印象來自於蘋果手機製造商,但鴻海最早就以製造3C產品的「foxconn」商標聞名,早在1985年鴻海成立美國辦事處之際就創立自有製造品牌「foxconn」。

同時,隨著鴻海科技集團自台灣母公司出發,全球投資布局擴張,鴻海科技集團的英文譯名也從音譯轉而與foxconn Technology Group畫上等號,久而久之成為習慣。

至於廣為外界熟知的鴻海精密 (Hon Hai precision) 仍是集團的母公司,在鴻海科技集團的企業識別上常見紅色的「H」字體與藍色的「f」並存在名片上,連集團內部歷史最悠久的名片也同時印刷鴻海科技集團、富士康科技集團這兩種翻譯。

業界人士指出,鴻海科技集團因海外掛牌子公司穩定增加,對於外國媒體要辨識在香港掛牌的FIH(富智康)與FIT(鴻騰精密),及集團旗下大陸富士康各子公司更增添難度,但總體而言都是鴻海集團一部分。

業界也認為,鴻海科技集團美國投資在白宮力挺下,獲得有形與無形價值挹注,也持續為東芝記憶體股權標售案增添籌碼。

麥格理看鴻海後市 迎三大新商機

麥格理證券大中華區科技產業研究團隊主管張博凱昨(27)日指出,鴻海切入「美國製造」,可迎來三大領域新商機(new opportunities),後市表現肯定更好。

有外資分析師說,從鴻家軍股價昨日表現來看,可知市場對鴻海布局美國,持高度肯定,除了鴻海本身上漲1.7%、收117.5元外,鴻海集團成員廣宇、京鼎,均攻上漲停;樺漢大漲7%;鴻準、正崴、建漢、群創等也全數收紅。

張博凱被市場公認為視野最貼近鴻海全球布局角度的外資分析師。他進一步說,美國製造的三大商機包括:一、鴻海可望就近切入更多美國品牌客戶。二、鴻海可望藉由夏普的電視與家電,打開在美國市場市占率。三、鴻海可拓展非消費性電子業務,像機器人與電動車等。

  20170728075807689609.jpg

[Home]


2017/07/28 1.3.2. 政府喊話鴻海:根留台灣 [ 經濟日報 丘采薇、林潔玲、潘姿羽、謝佳雯、黃智勤、謝汶均、潘羿菁]

鴻海集團宣布將在美投資100億美元設面板廠,總統府發言人黃重諺昨(27)日表示,任何有助台美經貿關係更緊密的投資與合作,府方都樂見;財經兩部也表示,樂觀其成,但都希望鴻海加強在台投資、「根留台灣」。

財政部次長蘇建榮表示,看起來是鴻海將部分生產基地從中國大陸轉移到美國,但觀察重點是鴻海赴美投資後,是否會將整個面板產業供應鏈帶往美國?「如果會,那就(對出口)有影響」;希望鴻海能「根留台灣」。

經濟部次長楊偉甫表示,鴻海屬跨國企業,產品要行銷到全世界,基於企業考量,選擇赴美投資、更貼近終端使用者;目前鴻海在美日台都有生產基地,可以擷取各國強項、互通有無,非常期待鴻海布局可以符合企業需求,創造多贏結果。

是否擔心其他產業紛紛跟進外移至美國?楊偉甫表示並不擔心,因為跨國企業全球布局是必然趨勢,這也是基於企業的需求考量,「但希望重要企業跨國布局同時,也在台灣增加投資」。

經濟部工業局則認為,我國平面顯示器產業上中下游產業鏈完整、且相關面板廠商產品線相當靈活,足以因應各區域市場品牌客戶的客製化需求,且廠商可提供多樣化顯示技術提供整體式解決方案,鴻海投資案短期不至於影響國內面板業。

財政部表示,據悉鴻海將在2020年前投資到位,由於蓋廠就要三年,因此三年內對出口不會有影響,後續則要觀察鴻海是否在美重新建立供應鏈。在稅負方面,蘇建榮表示,鴻海總部仍在台灣,未來若是在美設立「分公司」,會視為與國內總公司一體,分公司所得須併入總公司申報營所稅17%

而若是設立「子公司」且國內總公司對其具有重大影響力,屆時在美國的子公司股利收益發放匯回,也要併入國內總公司營業所得申報17%營所稅,以及在海外若未分配的投資收益,當年度也須針對未分配盈餘課徵10%

台積送暖 優先投資國內

鴻海美國製造確定落腳威斯康辛州,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昨(27)日表示,公司目前沒有任何計畫要去美國,建廠選擇仍會以台灣為最優先考慮地點。

針對台積電3奈米晶圓廠設廠選址,台積電發言人何麗梅於7月的法說會上就曾重申,目前設廠地點仍以台灣為優先,政府也積極協助台積電選址中,昨日的說法並未改變。

威州新廠 鴻海面臨人才錯配考驗

鴻海將在美國威斯康辛州投資100億美元建設新廠,雖然白宮將這項投資案視為美國總統川普「讓製造業回流美國」的重大里程碑,但媒體指出,鴻海威斯康辛新廠將面臨「美國技術人才錯配」的考驗。

美國媒體Wired分析,鴻海在美創造的職缺,並非提供給汽車業或鋼鐵業失業工人的低階製造工作,也與美國總統川普去年喊出的「美國製造iPhone」無關。相較下,鴻海預料將在美國開出的職缺,大多屬於新一代高階製造業工作,要求高水準的工程技能,而這個領域的人才在美國勞動市場相當稀缺。

不過,Wired也指出,若輔以適當技能培訓,鴻海提供的就業機會將嘉惠美國人。比起在iPhone背面印上「美國製造」標籤,投資高階製造業技能顯然更有意義。畢竟若要在美國本土製造iPhone,代表業者須在美國建立類似中國沿海的低階組裝生產線,但這樣不僅薪資成本過於高昂,也將導致iPhone售價飆升。

報導指出,鴻海赴美設廠,可望在提供高階製造業工作上扮演要角。白宮去年發布報告指出,美國未來十年將有350萬個高階製造業職缺,然而其中200萬個職缺可能找不到人,原因正是出在美國技術人才的斷層。

Wired指出,美國政府必須挹注資源於培訓計畫,才能確保美國人具備從事高階製造業職缺所需的技能。

專家指出,美國雖將出現高階工程工作,但當地卻缺乏工程師,特別是電子與機械工程師,且多數製造商會運用機器人進行製造作業、只部署少數人力。

鴻海設廠…跟著顧客走

鴻海將在威斯康辛州設廠並僱用1.3萬名員工,而亞馬遜近期也宣布將在全美增聘5萬名員工,這兩個決策的背後都反映一個趨勢:企業現在都感受到要更接近顧客的壓力。

科技的進步讓製造商可以將訂單客製化,並以更快速度出貨。在這個新世界裡,在中國這類低工資國家生產產品,可能是一項不利因素:需要花上幾周、甚至幾個月才能將成品運至美國。

進步政策研究所(Progressive Policy Institute)首席經濟策略師曼戴爾(Michael Mandel)說:「這關係到客戶的鄰近性…你發展出一項永續且耐久的優勢,來對抗外國的競爭。」

曼戴爾認為,不論由誰入主白宮,這個趨勢都會興起。不過,美國總統川普26日利用這次機會,把促成鴻海在美設廠的功勞都攬到自己身上,川普表示,這件事情能成功肯定是因為他當選美國總統,以及推動減稅和鬆綁法規所致。

鴻海希望能透過在威斯康辛州設廠,拉近與美國液晶顯示(LCD)面板買家的距離。鴻海也有機會在未來15年獲得高達30億美元的建廠誘因,包括稅務優惠在內。

赴美投資 工總憂心產業空洞化

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在美威州投資案「驚動萬教」,經濟部卻高喊盼鴻海不要忘記台灣,不過工總秘書長蔡練生認為,如果企業是為了全球布局,此舉為正向,若有需求仍有機會回台投資;但企業若是因為國內投資環境惡化選擇出走,工總憂心台灣產業空洞化恐成真。

蔡練生表示,沒有一個企業願意離鄉背井海外投資,畢竟在家總是好過一切,如果是像鴻海這樣的國際企業,評估各種因素所做的全球布局,這是好事,工總也給予祝福,然而若是對台灣失望選擇出走,對台灣百害無一利。

雖然政府高喊希望鴻海不要忘記台灣,不過這一、二年來國內投資環境並沒有改善,以工總提出的「五缺」,不僅沒有積極處理,甚至有惡化現象,政府並未將重心放在拚經濟,以致對企業愈來愈不友善。

蔡練生認為,蔡政府上任後提出新南向政策,也帶領台灣企業家赴美國考察投資,引導企業海外布局的同時,也因為引導更多企業往內走(在台投資),有進有出才能創造健康循環,而不是像現在只出不進,呼籲政府將心思放在整頓投資環境。

至於商總則直言,光是一例一休就無法協助服務業解決這個天大困難,更遑論希望企業加碼投資台灣。

[Home]


2017/07/28 1.3.3. 臉書三喜 市值衝5千億美元 [ 經濟日報 葉亭均]

全球社群網站龍頭臉書(Facebook)上季財報亮麗,雖也同時警告下半年成長步調可能減緩,但仍澆不熄投資人追高的熱情。臉書股價27日盤中大漲逾5%,市值突破5,000億美元。

金融時報報導,臉書上季的每月活躍用戶數在上季突破20億人大關,達到20.1億人,靠著龐大規模與豐厚廣告收益抵禦來自傳訊軟體Snapchat的競爭,帶動獲利與營收激增。

臉書第2季淨利為39億美元,每股盈餘較一年前成長71%1.32美元,優於市場預期的1.13美元。

上季營收也躍增47%93億美元,也優於市場預估的92億美元。臉書股價27日盤中股價大漲5.7%175美元,市值增至5,048億美元。

不過,臉書也警告,廣告收入可能會在下半年攀峰,因為臉書接下來將自行對動態時報出現的廣告數設限,以免引發用戶反感,且臉書因鼓勵用戶花更多時間瀏覽影片,可能會損失一些動態時報的讀者數。臉書表示,在旗下通訊軟體Messenger推出廣告、以彌補上述損失的措施,「仍在初步階段」。

臉書創辦人兼執行長查克柏格指出,影音將是臉書未來兩到三年事業成長的最大驅動力,即時通訊Messenger可望在五年內帶來收益。他也希望見到MessengerWhatsApp業務成長會「稍微加快」,顯示查克柏格迫切想建立聊天事業。

臉書財務長威納表示,臉書仍預期下半年廣告對成長的貢獻會明顯減少。

臉書正嘗試在動態時報外產生更多營收,拓展影音廣告,包括創造更多長篇影音,及在每月活躍用戶數達12億人的Messenger置入廣告。

[Home]


2017/07/28 1.3.4. 數字經濟 催動轉型升級 [ 經濟日報 李仲維]

中國大陸當前的數字經濟(數位經濟)發展,不僅體現在民眾的購物、外出、餐飲、支付等日常生活中,還有龐大的總量與拉動效應,被外界認為是大陸經濟提質增效、轉型升級的重要驅動力。

根據騰訊研究院發布的《中國互聯網+數字經濟指數(2017)》顯示,2016年大陸數字經濟規模已超過人民幣20兆元(約新台幣90兆元),占GDP總量30%左右。而波士頓諮詢公司發布的報告《邁向20354億數字經濟就業的未來》預測,2035年大陸數字經濟規模將接近16兆美元。

騰訊研究院院長司曉認為,數字經濟是繼農業經濟、工業經濟之後的一種新的經濟社會發展形態。

相關研究顯示,數字化程度每提高10%,人均GDP增長0.5%-0.62%。在全球經濟增長乏力,全球服務流動增速放緩的情形下,增速迅猛的數字經濟被視為撬動全球經濟的新槓桿。

隨著地區數字經濟差異化加深,數字經濟也重構了大陸經濟版圖。據分析,大陸351個城市可以按照數字經濟發展水準被劃分為五個梯次。其中,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構成數字經濟一線城市,成都、杭州、南京等14個城市是數字經濟二線城市。

研究也表明,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有助於消弭大陸城市間的發展鴻溝,對精準扶貧發展方向也有參考作用。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周其仁認為,數字經濟不僅是代表未來的潮流,更意味應該利用各種力量發展數字經濟,用數字經濟解決問題,促進大陸經濟發展再上一個台階。

目前,在歐洲已有2,000多家商店可以使用支付寶。德國《經理人雜誌》評論稱,很多交易,不管是支付、轉帳、貸款發放還是購買保險,都可以在線上完成。就這方面的發展而言,沒有一個國家像中國大陸這麼先進。

今年3月,數字經濟首次寫入大陸政府工作報告之中。工信部資訊中心主任孫蔚敏表示,數字經濟是大陸振興實體經濟發展的精兵利器,數字經濟與傳統產業融合創新,必將催生大批新業態、新模式。

騰訊CEO馬化騰認為,數字經濟與互聯網+概念一脈相承,互聯網+強調的是連接,數字經濟強調的是連接之後,有產出、有效益。

小辭典:數字經濟

數字經濟即數位經濟,是指以使用數據化的知識和信息作為關鍵生產要素、以現代信息網絡作為重要載體、以有效使用信息網絡技術提升效率和改善經濟結構作重要推動力的一系列經濟活動。

雙創浪潮 帶動大效益

大陸當前的創業創新(雙創)浪潮,正集中在數字經濟領域發威,更讓產官學界感到振奮的是,實體企業從數字經濟中獲得轉型升級的動力。

從創立到現在不過短短一年,摩拜單車CEO王曉峰說,摩拜單車在重慶日均載客量已經超過當地地鐵載客量,在北京也已經超過計程車載客量。摩拜就是利用互聯網、數字技術去整合價值鏈中不同的參與方,讓每一方都受益,然後創造出比傳統產業更大、更快的收益。

位於杭州的水馬環保,是一家以數字經濟為基礎的新材料水淨化科技公司。公司CEO李淵敏說,不僅想讓大家喝乾淨的水,同時淨水器的取水口還有人體數據採集功能,透過大數據可以即時監測健康情況,這就是數字經濟帶來的創業機會。

協鑫光伏是江蘇一家太陽能製造業企業,去年公司開始使用阿里雲「ET工業大腦」的人工智慧技術,為太陽能生產線上的機器裝上智慧大腦。智慧大腦透過準確搜集數據、分析參數,優化太陽能切片的生產工藝。一年內,公司提高1%的良品率,增加上億元的利潤。

在汽車生產、醫療診斷、機械生產、工業品設計等傳統領域,還有不少類似案例,顯示實體企業確實從數字經濟中,獲得轉型升級的動力。

 

[Home]


2017/07/28 1.3.5. 鴻海美國先進LCD廠投資:鴻海赴美投資華麗開場 幕後的挑戰才剛開始 [ 電子時報 郭靜蓉、陳奭璁、何致中]

鴻海集團總裁郭台銘與美國總統川普在白宮聯合召開記者會,宣布未來4年內將在美國投資100億美元。

鴻海集團布局美國製造,「飛鷹計畫」正式啟動,鴻海總裁郭台銘與美國總統川普在白宮聯合召開記者會,宣布未來4年內將在美國投資100億美元,第一步選擇在威斯康辛州打造世界最先進的LCD面板廠,預計為該州創造3,000個全新的工作機會,並有機會上看1.3萬人的規模。

這將是有史以來外國企業在美國最大規模的綠地投資案,同時也將成為鴻海未來數年內在美製造領域投資的開端。而威斯康辛州是鴻海在美國數州投資計畫第一個公開的項目,也是鴻海打造8K+5G生態系統的第一步,將成為劃時代的里程碑。

鴻海在威斯康辛州所投資的LCD面板廠,未來生產的面板科技應用範圍,從最新世代電視、自動駕駛汽車、航空器系統以及教育、娛樂、健康醫療、尖端製造、辦公室自動化、互動零售到安全生活等,重塑消費者日常科技體驗。

郭台銘是台灣首位和美國總統同台開記者會、共同宣布投資案的企業家,他同時也被川普盛讚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企業家之一。」在這場記者會上,郭台銘的話不多,而川普在講台前致詞的同時,更不時回頭望向站在他身後的郭台銘,同時也兩次緊握郭台銘的手,雙方都露出了具有深度意涵的笑容。

就在這場記者會如煙火般燦爛綻放、四處引爆的同時,美國媒體彷彿像是老早就準備好了般,細數過去鴻海未履行的投資承諾。根據The Cap Times報導,鴻海在2013年承諾於賓州Harrisburg投資3,000萬美元設廠僱用500人,最後無疾而終。同年,鴻海在印尼簽署10億美元的投資意向書,目前毫無進展。

2014年,鴻海在印度宣布未來5年將投資50億美元,創造5萬個工作,目前僅投資50億美元的一小部分。鴻海於2007年承諾在越南投資50億美元,但到2016年才首度大舉進駐越南,2011年鴻海承諾在巴西投資100億美元,迄今鴻海在巴西有間iPhone工廠,但投資額卻遠低於當初的承諾。

從美國媒體的回應上來看,鴻海在美國的投資能不能落實?落實的程度有多少?郭董開出的支票能不能兌現?或許將會是美國媒體未來追蹤的焦點。

再者,郭台銘選在威斯康辛州興建LCD面板廠,可說是政治嗅覺相當敏銳,因為威斯康辛州正是川普與共和黨的大本營,郭董選擇威斯康辛州作為擴大投資美國的第一步,被外界解讀為經過縝密的政治盤算。

就算郭董的美國投資做過縝密的政治盤算,其實也不令人意外。因為不只川普盛讚郭台銘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企業家之一」,外傳就連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也曾以「我的老友」稱呼過郭董,顯示郭董有能力也有實力遊走於中、美兩大強權中,當然也更凸顯他「政治正確」的過人本領。

事實上,鴻海赴美投資,經過白宮召開記者會,正式對外宣布成案後,已經推升郭董與鴻海集團地位更往上一層樓,白宮甚至還在臉書上全程直播記者會,讓此事件的引爆程度無遠弗屆,網路上有人喻郭董是「神級般的人物」,因為能做到這種地步的企業家屈指可數,郭董是台灣第一人。

有人說,郭董做到這樣的程度,在美國投資面板廠會不會獲利,其實已經不是焦點,重點是花100億美元,就可在中、美之間取得更大的政治籌碼,這筆交易很划算。

不管外界是如何揣測郭董的盤算,鴻海的飛鷹計畫已經起飛,接下來,就看要如何落實?以美國媒體的回應來看,日後若要打馬虎眼,難保不被外界留上了心。

因此,關於鴻海LCD廠的興建相關細節?供應鏈廠商赴美投資的意願?如何在非亞洲地區建立LCD產業鏈?怎麼樣降低美國LCD廠的成本?如何讓美國面板廠與亞洲面板廠一樣有競爭力?如何在採用自動化的同時,還能夠滿足美國的就業需求?

諸多的問題,在飛鷹正要展翅翱翔的一開始,就已率先落地被拋出,如何解決這場記者會落幕後的眼前挑戰,其實正是郭董與鴻海集團要開始面對的端點。

鴻海30億美元投資獎勵有但書 員工平均薪資須達約5.4萬美元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及鴻海集團總裁郭台銘共同在美東時間26日於白宮共同宣布,鴻海未來4年內將在美國投資100億美元,第一步選擇在威斯康辛州(Wisconsin)打造世界最先進的液晶顯示(LCD)面板廠,預計將為威斯康辛創造3,000個工作機會,並有機會上看1.3萬人規模。不過威斯康辛州提供高達30億美元的投資獎勵計畫,也引來不少外界的關注。

根據威斯康辛州所公布的資料,威斯康辛州提供的30億美元投資獎勵將分15年執行,前提是鴻海必須投資100億美元在該州,並在這個新面板廠裡創造3,000~13,000個就業機會。

另外還有個但書是,員工的平均薪資加紅利須達年薪53,875美元(約新台幣160萬元)。州長Scott Walker表示,會召開特別會期來審核這個專為鴻海設計的投資獎勵法案,外界則預期法案通過時間點將落在8月。

實際已經公布的投資獎勵內容包括:投資獎勵會依照實際進度來發放,若鴻海沒有實際投資或創造工作,就不會有獎勵;州政府預計每年支出的獎勵金額介於2~2.5億美元之間;若鴻海工廠的人力完全填滿,預期該工廠1.3萬名員工每年薪資總成本約7億美元。

若依照獎勵類型來區分,這30億美元預算中,15億美元屬於因創造就業取得的州所得稅減免;13.5億美元屬於因資本投資取得的州所得稅減免;另有1.5億美元屬於銷售稅務減免(sales tax holiday)

鴻海目前還沒確定面板廠要落腳於威斯康辛州的哪個地點,但有傳出東南區有好幾個地點已列入考慮,而實際面板廠也要到2020年才可能開工運作,廠房面積預計約2,000萬平方英尺,足可容納11座足球場。而整個園區面積預計將達1.6平方英里(約當15座大安森林公園)

外界對於這個30億美元的投資獎勵有不少雜音,州長WalkerTwitter特別舉了幾個例子的金額來對比,希望讓外界知道30億美元並沒有如外界想像的高:這包括華盛頓州曾提供83億美元,好讓波音公司留在該州不外移;紐約也曾提供56億美元給Alcoa,換取該公司投資6億美元於該州,並保留85%員工;2009年密西根(Michigan)提供23億美元給通用汽車(GM),留住1,200個職位;2010年密西根再次提供23億美元給福特(Ford),同樣保留1,200個職位。

Walker提到,相較之下,這次威斯康辛提出30億美元換取鴻海投資100億美元外加13,000個薪資不錯的職務,算是非常值得;而除了直接產生的職務外,該計畫還會創造10,000個營建相關工作,以及22,000個衍生職務。

此外,鴻海到威斯康辛州設廠後,至少將帶動150家供應商過來,創造一個新的供應鏈生態,預期威斯康辛州業者每年有望獲得14億美元的採購規模。

8K TFT-LCD供應鏈美國夢 驅動IC:方向正確 靜觀其變

鴻海在美投資未來在建立供應鏈生態系將值得市場持續觀察。

全球EMS龍頭鴻海集團於美國白宮記者會中公開宣布,未來4年內將投資100億美元,興建位於美國威斯康辛州的先進TFT-LCD面板廠,希望打造8K超高解析度生態體系。由於台灣除了面板上下游外,也包括LCD驅動IC、後段封測業者,對於鴻海董事長郭台銘領軍搶先赴美製造,搶攻大尺寸8K液晶顯示器與生態系之策略,業界多半認為時間點與方向相當正確,對於半導體陣營來說改變目前不大,相關業者將會靜觀其變。

熟悉相關產業人士表示,2017年平面電視已經走到4Kx2K(解析度3,840x2,160)UHD機種,隨著良率提升、產品價格越來越親民,已經成為中高階主流產品,滲透率超過30%以上,而以估計2020年完工的時程,也正好可以趕上高階電視產品世代交替,迎接下世代的8K TV

熟悉顯示器上下游業者指出,目前主要的面板大廠都聚集在東亞,大陸、台灣、南韓、日本等等,其中大陸後起直追的速度飛快,而日本除了夏普(Sharp)外,面板廠相對老舊,而鴻海集團也已經把技術先進的夏普納入麾下,日本在面板廠產能相對弱化,不過日本強項在於上游面板零組件、材料業者,未來恐怕如何建立如偏光片、濾光片等供應鏈將是一個問題有待克服,鴻海投資策略值得市場持續觀察。

而對於驅動IC設計、後段封測業者來說,基本上版圖變動不大,半導體業者表示,從新思(Synaptics)國際大廠市佔版圖與目前的生態體系來看,影響與變動都不大,至於後段封測業者是否去美國設廠,目前如以LCD驅動ICTDDI IC封測南茂、頎邦等並無打算,主力放在與大陸供應鏈業者的合作。

市場則對於鴻海赴美設立面板廠策略有各種說法,除了大尺寸高解析面板應用將百花齊放外,也要因應大客戶蘋果(apple)之需求。IC封測龍頭日月光亦為蘋果供應鏈要員,日月光目前於美國本土有位於加州的小型前期測試實驗室,另外在南美洲則已經與巴西政府簽訂MOU。先前股東會期間,日月光營運長吳田玉則表明赴美投資之看法,吳田玉對其他產業如鴻海之赴美投資不評論,僅強調赴美投資案必須長線考量,不因政治人物口號決定,從人工成本、產值、稅、政策面綜合考量,半導體業投資也非短線。而日月光將舉行2Q法說會,屆時對於赴美投資看法是否改變也受到市場關注。

[Home]


2017/07/28 1.3.6. 鴻海3千億威州設廠 白宮記者會並肩川普 [ 蘋果日報 楊喻斐、陳俐妏]

台灣第一人,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和美國總統肩並肩在白宮開記者會!郭台銘於台灣時間昨清晨與美國總統川普共同宣布,未來4年將在美國威斯康辛州投資100億美元(約3025億元台幣),打造以電視面板廠為主的智慧製造園區,最終可望創造1.3萬個工作。川普和郭4度握手,郭表示,這是三贏策略,致詞最後以「總統先生,老鷹起飛了」,宣告投資美國的飛鷹計劃正式啟動。

這場在白宮東廂舉行的記者會於台灣時間昨清晨5時開始,郭台銘以高規格,在美國副總統潘斯(Mike Pence)、美國眾議院議長萊恩(Paul Ryan)、威斯康辛州州長華克(Scott Walker)和威斯康辛州聯邦參議員強森(Ron Johnson)陪同下上台。

「世界最成功商人」

郭台銘先致詞約5分多鐘,發表100億美元美國投資計劃,接著由華克和潘斯致詞,最後川普才進入會場。華克表示,他將提供鴻海高達30億美元(約908億元台幣)的投資優惠方案,並把鴻海園區取名為「威谷」(Wisconn Valley) ,盼能媲美矽谷。

川普致詞一開始就說,「我要特別感謝我的朋友,他是全世界最成功的商人之一,Terry Gou(郭台銘)」,並稱世界上偉大的企業之一鴻海(Foxconn),將在威斯康辛州建立頂尖的液晶面板廠,「他們初期投資超過100億美元,至少創造3000個就業機會,而且近期可能上看1.3萬個工作。」

4度握手熱絡搭肩

川普說,「這座工廠的建立,象徵液晶產業、電子與電子製造業重返美國,這個我們所愛的國家,還有我們所愛的工作。」川普特別指著郭台銘說:「如果我沒有當選,鴻海就不會投資美國,他(郭董)肯定就不會花100億。」「謝謝鴻海、謝謝大家,上帝保佑美國!」

川普以高規格接待郭台銘,除進場時與郭台銘握手、開始致詞時以手勢向郭台銘表達感謝,致詞中又兩度回身與郭握手,在致詞結束與台上眾人握手時,川普不僅把左手搭在郭肩上,還特別多聊幾句。

郭台銘表示,未來鴻海在美國生產的面板應用範圍,將涵蓋最新世代電視、自動駕駛汽車、航空、教育、娛樂、健康醫療、尖端製造、辦公室自動化、互動零售到安全生活等。威州投資案是鴻海在美國數州投資計劃的第一個公開項目,也是鴻海在美國打造穩健8K+5G生態系統的第一部分。

面板廠搶電視商機

雖然鴻海未特別提及,但據了解,鴻海在威斯康辛州投資的是10.5代液晶面板廠生產線,以生產60吋至70吋液晶電視為主,主要著眼北美廣大電視商機。市調單位IHS顯示器研究總經理謝勤益表示,鴻海會在美國建立從面板、模組到整機的一條龍模式生產線,搶進一年5000萬台的北美液晶電視市場。謝說,鴻海除替客戶代工生產外,未來也可用此生產線讓夏普品牌東山再起。

鴻海集團生產基地橫跨美、歐、亞3大洲,在10個國家設有工廠,已具世界工廠等級,其中以中國為大本營,在當地擁有超過100萬名員工。

不過,外界並非一片看好鴻海投資案。美國媒體《WIRED》報導,鴻海在美國創造的工作需要高水準工程技能,這種技能在美國勞動力中仍非常欠缺。美國財經雜誌《富比士》(Forbes)也指出,美國不乏企業以投資設廠與創造就業交換大量政府優惠,結果提供就業不及承諾的案例,徒增納稅人負擔。

經部:盼兼顧台灣

中國官方通訊社新華社和中新社都報導鴻海投資美國消息,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表示「不評論每個商業行為」。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指,鴻海今年來持續擴大投資中國,原有企業不受影響。

總統府發言人黃重諺說,美國是台灣在國際上最重要的經貿夥伴,樂見相關投資;經濟部次長楊偉甫說,儘管樂觀其成,但仍「希望能兼顧台灣,畢竟台灣是我們的根。」至於是否導致產業鏈外移,經濟部會持續觀察。

鴻海威斯康辛州投資計劃

●投資金額:100億美元(約3025億元台幣)

●就業機會:初期3000個,最終可能上看1.3萬個

●工廠地址:未公布確切廠址,但傳聞落腳在威斯康辛州拉辛(Racine)郡

●預估給薪水準:員工年薪約5.39萬美元(約163萬元台幣)

●園區面積:2000萬平方英尺(186萬平方公尺),約相當於7座大安森林公園

●生產產品:電視、自動駕駛車和航空器系統等裝置的LCD面板

●減稅優惠和其他補貼:30億美元(約908億元台幣)

資料來源:鴻海、綜合外電

就職半年敲定「美招商效率驚人」

鴻海董事長郭台銘與美國總統川普攜手在白宮開記者會,成為全球注目焦點,從川普就職到鴻海飛鷹投資計劃首部曲敲定,只花6個月時間,讓鴻海內部驚嘆「美國新政府招商效率之快,真令人刮目相看!」郭台銘透露,為招商,美國有3位州長,特地千里迢迢從美國飛到日本大阪,只為了和他見上一面。

3州長飛大阪見郭

川普當選後,將回美製造訂為重要政策,郭台銘嗅到氣氛,4月底時,郭董親自走一趟白宮,引發美國媒體關注,郭還展現高明手腕,公開表示:「現在賓州很積極,如果其他州再不積極的話,我們就會跟賓州簽約投資了。」立刻引起各州爭相向鴻海招商,鴻海反客為主掌握選擇權。

鴻海內部對美國政府招商積極程度相當訝異,郭台銘和夏普社長戴正吳在日本大阪期間內,美國州長為了配合他的行程,大老遠飛到大阪,就為見一面親自洽談,4天內接待了3位州長,可想見招商企圖心之強烈。

郭台銘說,他手機有威斯康辛州長華克電話,有問題隨時可聯繫上,就連上月鴻海股東會當天一早,郭董也接到越洋電話,威州州長緊迫盯人終於獲得郭董青睞。

呼應川普美國優先 郭董兼幫蘋果解危

鴻海昨在美國白宮宣布100億美元(約3025億元台幣)投資計劃,鴻海身為蘋果最大代工夥伴,在美總統川普口口聲聲「美國優先」,鴻海集團總裁郭台銘不僅從危機中看到機會、化被動為主動,讓蘋果減輕壓力,更在眾企業中「搶頭香」,贏得川普政府好感,專家說,郭董這步棋可謂「一石二鳥」,好處多多。

鴻海集團版圖遍及全球,郭台銘成為紅頂商人,各國無不爭取鴻海投資,郭董的政商關係絕佳,往來都是各國領導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印度總理莫迪等都是他的好友,現在成就了美國百億美元的投資案,連川普都高興地說:「我要特別感謝我的朋友,他是全世界最成功的商人之一,Terry Gou(郭台銘)」。

川習都稱郭「吾友」

為布局全球製造工廠,郭董的身影常出現在多國政經場合,日本媒體曾報導,郭董與習近平關係佳,習甚至稱他「我的老友」。郭董自己也說,他去過莫迪家吃飯,可見兩人關係密切。今年初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到中國參訪,郭董也出席行程中的菁英早餐會,都顯示他不凡的政商關係。

這次的美國投資計劃,讓郭董政經地位更上層樓,郭說,見過總統川普3次,昨再度見到川普,已宣布鴻海在美的設廠計劃,兩人在記者會上笑容滿面,郭董更是台灣史上第1位在白宮舉行記者會的企業家。

微驅科技總經理吳金榮分析,鴻海這次大動作布局美國市場,不僅幫客戶蘋果解危,郭董更呼應川普「美國製造」的政見,讓川普裡子與面子都有,好處只會多、不會少。

曾有口惠不實紀錄

這當中除白宮高調發表投資計劃,還祭出高達30億美元(約908億元台幣)的租稅優惠。吳說:「這項投資可謂一石二鳥,郭董才是大贏家。」吳金榮更認為,郭董這項計劃是要在威斯康辛州創造如同矽谷的高科技生態系統,帶來的將不只是「美國製造」,還有相對應的配套,如教育、娛樂等,為當地創造更大的就業機會。

不過,專家認為,鴻海此舉並非無風險。首先是鴻海曾有口惠不實的紀錄,例如2013年承諾投資3千萬美元在賓州設廠,迄今未兌現;其次,面板市場已供過於求,關廠時有所聞。另,為吸引鴻海來投資,美國納稅人付出代價甚大,但產業景況不會因這些優惠誘因而改變。

美需培訓勞工技術

最後則是威州為汽車與鋼鐵等傳統重工業重鎮,但鴻海帶去的是新一代高階製造業工作,美媒《WIRED》指出,美政府尚需提供培訓,才能確保勞工具備所需技術。

 

[Home]


2017/07/28 1.3.7. 晶片好熱 三星Q3財測更燙 [ 工商時報 顏嘉南]

三星電子周四公布第2季(46月)業績,營業利益創新高紀錄,並且樂觀預測半導體超級循環可望延續至第3季,估計本季財報將再次締造佳績。

三星第2季營業利益攀升至14.1兆韓元(約126億美元)新高紀錄,年增幅高達72.7%,超越財測預估的14兆韓元。上季營業利益換算後代表三星每日進帳1,529億韓元(約台幣41.46億元),每小時賺進63億韓元(約台幣1.7億元)。

市場預期三星可望超越蘋果,成為全球獲利最高的科技公司。蘋果將於下周發布業績,預估營業利益將達106億美元。

不過HMC投資證券分析師Greg Roh表示:「三星眼下超越對手蘋果,但蘋果的營業利益通常維持穩定,而三星的營業利益則會因晶片價格而波動。」

三星上季淨利較去年同期激增89%,達11.05兆韓元,寫下5年來最佳表現。上季營收年增19.8%,達61兆韓元。

半導體部門是三星上季財報最大功臣,營業利益達8.03兆韓元紀錄,首次跨越8兆韓元大關,並較去年同期暴增204%。

三星表示:「晶片事業推動公司獲利大幅成長,主要因為高密度DRAM和伺服器固態硬碟需求強勁。」

Galaxy S8S8 Plus熱銷所賜,第2季手機部門營業利益達4.06兆韓元,雖然不如去年同期的4.32兆韓元,但較第1季的2.7兆韓元明顯好轉。Galaxy Note 7爆炸風波拖累三星第1季手機部門業績。

不過三星預估本季手機部門獲利可能不如第2季,因為S8銷售逐漸減速,以及823日將在紐約發表的Note 8行銷成本攀升所致。

展望未來,Roh預估三星本季營業利益將達15兆韓元左右,將再次刷新紀錄。此外,三星將向蘋果新一代iPhone供應OLED面板,預估將反映在第3季財報。

三星周三股價小跌0.08%,以249萬韓元作收。

[Home]


2017/07/28 1.3.8. 研華、艾訊 第二季EPS攻頂 [ 工商時報 陳昱光]

工業電腦(IPC)廠研華(2395)昨(27)日公布第2季財報,每股盈餘(EPS2.47元,優於首季的1.9元。獲利同步寫新高的還有艾訊(3088),因認列出售益網獲利7.6億元,第2EPS大幅衝高至9.66元,篤定拿下IPC2EPS王。

研華第2季營收達114.06億元,再度刷新歷史新高,營業利益17.53億元,毛利率39%,維持在近4成水準。累計上半年營收214.12億元,營業利益32.56億元,雙雙較去年同期成長,惟EPS 4.2元,比去年上半年4.39元小幅衰退。

研華上半年主要成長地區來自於日韓地區與新興市場,大中華與歐洲地區維持穩定成長,在事業群中,以智能系統事業群與嵌入式運算核心事業群、板卡業務增幅顯著。

展望後市,研華看好中國大陸設備、零售需求,歐洲及亞洲工業4.0應用3大市場成長動能強勁,整體營運狀況有機會續強,而上半年成長較為疲弱的美國市場也將可望回暖。

艾訊今年4月宣布將旗下益網股權全數出售給德商菲尼克斯,處分投資利益7.65億元,於第2季認列獲利,貢獻每股獲利9.6元,加上本業部份,EPS衝上9.66元的歷史新高,毛利率33%。

上半年來看,艾訊首季獲利雖大受匯損衝擊,EPS0.35元,不過第2季吞下出售益網的大補丸後,累計上半年獲利就已賺進1個股本,EPS 10.01元,穩居IPC上半年獲利王。

法人指出,艾訊上半年以嵌入式電腦系統及板卡模組表現較佳,預期亞太、歐洲市場下半年可望持續成長,在智能工廠、智能交通及物聯網新單挹注下,業績將較第2季逐季走揚,但全年營收仍在出售益網影響下,呈現小幅衰退。

[Home]


2017/07/28 1.4.1. EMEA筆電出貨 宏碁力追華碩 [ 工商時報 翁毓嵐]

全球個人電腦(PC)市場已連五年低迷下滑,但在部分市場的衰退已有走緩趨勢,除了北美地區外,在含括泛歐洲、中東及非洲的EMEA地區,在受惠筆電出貨成長帶動下也已現復甦氛圍;而在該區的雙A品牌宏碁及華碩則呈現兩樣情。

國際數據資訊IDC公布今年第2季整體EMEA市場的PC總出貨量達1,591萬台,雖略較去年同期的1,601萬台衰退0.6%,惟IDC指出,在歐洲、中東歐(CEE)、中東及非洲(MEA)等地區的筆電出貨在該季皆有明顯回溫,年增幅度分別達3.1%、5.2%和11.1%,拉抬整體EMEA的總PC出貨量衰退走緩。

IDC表示,在中東歐及中東、非洲等CMEA地區,受惠政府單位及民間企業對經濟景氣信心回升,加上學校機構加碼換機潮等利多因素,帶動該區商用筆電出貨有明顯增長。

在該區位居前三大的惠普、聯想及戴爾,單季出貨分別有34%的增長,出貨量則分別達421.9萬、328萬及194.3萬台。

仍守住第四的華碩今年以來在全球主要市場表現欠佳,出貨量明顯衰減,而第2季其EMEA地區部分,根據IDC最新調查數據指出,華碩單季出貨量從去年同期的187萬台,大幅衰退14.6%、剩159.8萬台,在該區市占率亦跌落1.7個百分點、僅剩1成,並成為在該市場中的前五大品牌廠中惟一出貨量下滑的業者。

至於宏碁今年第2季在EMEA地區的總出貨量達147萬台,較去年同期的142.9萬台增長2.9%,市占率則拉升至9.2%;雖仍在該區品牌廠中位居第五,但已大幅拉近和華碩的差距,在今年上半年對出貨持續走滑的華碩形成不小壓力。

[Home]


2017/07/28 1.5.1. 內外部都面臨高度挑戰 台太陽能廠人事仍餘波盪漾 [ 電子時報 黃女瑛]

台灣太陽能廠從2016年底跳槽對岸及台灣高管揚言提告等人事問題受到高度關注,一直到2017年上半,台太陽能廠的人事異動仍顯得餘波盪漾,人才流失情況未止。台灣供應鏈受到外在環境打壓獲利困難,再者則是內部理念分岐,如何讓員工願意留下來共體時艱成為管理高層的重要功課。

2016年底由於大陸大幅擴產太陽能電池PERC製程,因而廣為吸納各方人才,在PERC領域量產時間相對悠久的台系人才,成為獵人頭吸收的主要對象之一,由於開出的條件吸引人,造就一波技術人才跳槽高峰期;這也使得部分台系廠高層極為不滿,因而放話揚言提告。

人事異動問題讓兩岸供應鏈人員熱議不斷,加薪留人,及2017年上半某些廠確實落實法律運作等傳聞不斷,不過,人事異動情況仍是餘波盪漾,而且,不再單純是跳槽對岸問題,而是離職求去、寧願轉去其他產業、寧願減薪轉調其他職位、不再扛重責衝鋒陷陣均有,顯示整體供應鏈士氣受挫。

太陽能業者指出,過往跳槽對岸除了薪資考量外,再者即是爭取發揮舞台,可能除了外傳對台灣供應鏈競爭力愈來愈不足,而無法感受未來;部分也是考量到在身處的組織中難有出頭天的機會,因而不如求去、另謀一片天。

上半年供應鏈的人事異動中,不乏有高階研發或高階管理人才異動,連帶受其拉拔的下屬也有倦勤、甚至異動的情況。雖然各家公司人才異動有不同的理由,不過,若就台灣供應鏈而言,因為身處環境愈來愈艱辛,難以獲利,使得組織在支付報償上、長期不符合員工的期待,因而求去。

如何讓具潛力的員工得以願意留任共體時艱,一起殺出血路,恐怕是台系廠高階管理者近年來所遇到的重要課題。

若就過往歷史發展的軌跡來看,台系廠常面臨好不容易培育良久的新技術及量產能力,常在商業化不久就快速流失。這不單只有對岸挖角導致流失問題;還包括台系高層為因應環境波動而裁員降本,間接造就技術流失;還有真正投入者未得到預期中的報償,因而求去。

這些原因也造就陸廠得以取得關鍵人才後技術快速跟進,使得台系廠可爭取合理利潤的時間快速被壓縮,隨著陸廠技術不斷精進後,上述情況發生的頻率就愈高,也使得台系廠的獲利空間不斷受到擠壓。而令台系主管頭痛的還有,獲利艱辛度提升,留才已不易,再加上一例一休的落實,使得人工成本拉升。

憂大陸政府補助收手 大陸太陽能市場雜音起

大陸太陽能補助預估將在2018年進入調整期,主要即是十三五計畫的1,050億瓦(105GWp)將在2017年底達標,顯示2018年到2020年可能是補助空窗期,大陸政府可能再祭新補助、也可能順手進行整合,這導致大陸市場對後續走勢多空看法分岐,大陸業者私下打趣,正反論述,兼聽則明。

由於上半年搶搭潮結束,安裝量再破歷史紀錄,使得大陸累積至2017年的安裝量將達105GWp、即十三五的目標;被市場解讀為一般大型集中式電站補助將退役,主要需求轉向領跑者、分布式及扶貧計畫。

某些大陸媒體指出,大陸政府其實已經下了三道金牌,只是多數業者忙搶搭而不察。包括過往需求的主力大型集中式電站將成為小眾市場,因為十三五總目標已達標。

大陸媒體並引經據典的指出大陸政府在某個公開的通知中指明,領跑者實際安裝量為目標量的30%,所以,20188~10GWp領跑者挺多只有安裝3GWp,再加上2017年延續未完成的,2018年領跑者實際總量約5GWp。另外,為了有效解決補貼欠款問題,大陸政府將以綠證來取代補貼。未來即是以扶貧、分布式為發展的重點。

總結即是大陸能源局縮減集中式及領跑者,支持分布式及扶貧計畫,預估2018年總安裝量約24~28GWp,年減率約20%,若扶貧開發規模不如預期,可能在22GWp、年降幅達30%

這論述又引起業者投書其他媒體,尤其針對領跑者部分,認定是認知有誤,引經據典的法源顯得張冠李戴。認定領跑者目標正逐年擴大中,不認為政府有限制其安裝的情況。因為,不但不符合大陸政府對再生能源、巴黎高峰會的支持態度,尤其是離大陸政府盼望的市場同價(Grid Parity)只差臨門一腳。太陽能業者指出,實際上,近期市場傳出大陸政府有意拉升十三五的目標至150GWp是有機會發生的,不過,仍得視後續規畫為主,因為仍無法探知更詳細規畫內容。

大陸太陽能廠私下打趣,正反論述,兼聽則明。主要即是目前仍未見政府有更具體的表述,而業者與政府也仍持續溝通中。

太陽能業者指出,2018年被視為變數較多的一年。主因第一大的大陸市場正臨補助調整期,尤其20162017年均有安裝透支的問題,使棄光限電、補貼欠款的改善度難如預期; 第二大的美國市場2017年祭出201條款,產生短期拉貨潮,其實也是透支需求,恐在2018年造成需求凍結,而第三大的印度也開始對大陸、台灣、馬來西亞祭出反傾銷調查,恐影響2018年。第四大的日本則因為補助下砍,近年來安裝量持續下滑中。

[Home]


2017/07/28 1.5.2. 車載背光商機增溫 Mini LED導入來勢洶洶 [ 電子時報 韓青秀]

看好車載顯示螢幕市場需求,台系供應鏈將搶攻車載背光商機,Mini LED技術也有機會導入。

隨著車聯網趨勢推波助瀾,結合行車導航、行車記錄器及影音娛樂系統等多功能的車用顯示器需求持續成長,車用螢幕尺寸放大也帶動了車用LED背光市場快速成長,供應鏈業者指出,儘管大陸新車市場成長開始趨緩,但車後市場將可望從2017年下半起開始呈現快速增長,車載螢幕及背光應用將可望成為第一波起飛的車內改裝商機,伴隨著新車規格持續拉升,業者也透露,最快在2018年下半將可望看到Mini LED技術導入於車用顯示器。

受惠於車輛內裝使用顯示面板日漸普及,包括中控台、抬頭顯示器、儀表板等使用面板也愈來愈普遍,業者指出,多功能車用顯示螢幕將成為趨勢,車載螢幕尺寸也將逐漸放大,從過去的5吋左右增長至8~10吋以上,未來Mini LED的技術導入後,將符合高階車用LCD面板提升可塑形及曲面設計感、強光下可視性及省電等訴求,且藉由畫質成像效果提升,高動態範圍(HDR)等優勢,將可達到Local Dimming的效果,進而達到螢幕畫面的切割使用,有助於車內螢幕尺寸朝向10~13吋以上發展。

車用供應鏈業者指出,目前LED車燈的維修改裝正在醞釀,但考量到安全性及法令規範等問題,LED車頭燈的改裝市場在短期內難有爆發成長,但車內改裝卻有機會從第3季起開始蓬勃發展,主要由於大陸每年新車銷售量約落在2,600~2,800萬台左右,其市場累積量已經達到一定規模,故後續改裝及車內換裝的需求將大幅成長,而台系廠商將有機會在車載顯示器及背光供應鏈攻城掠地。

根據市場估計,2017年車載面板產值將可望達到116億美元,為面板業未來3年成長幅最大應用市場,過去車載面板由日面板廠主導把持,但近年台廠積極搶進,包含群創、友達、華映均成功打入供應鏈,群智諮詢調查顯示,2017年第1季車載面板(含前後裝)出貨總量是約3,600萬片,年成長約11.3%,由日本顯示器(JDI)穩坐龍頭,而群創也以13.3%比重居次,但大陸面板廠天馬、京東方、信利等也急起直追。

業者分析,台系LED業者較有機會打入台廠與大陸面板廠的背光供應鏈,尤其是京東方、天馬等面板廠過去長期與台系LED業者合作,而車內顯示器對於LED背光穩定度要求較高,但機身厚度容忍度較大,且螢幕亮度要求較高,將使得過去直下式背光設計的30144014等封裝規格將大量增長,預計億光、隆達等業者將有機會搶得車載商機。

不過在Micro LED的風潮帶動下,業界更看好的是,尺寸約在100~200μmMini LED將有機會在近1~2年邁入量產,隨著LED跌價速度明顯、LED晶粒小尺寸製作技術提升等,使得Mini LED導入商品化時程可期,尤其以車載背光的利基市場較易獲得客戶接受。

據悉,儘管Mini LED等話題近期才在市場火熱,但相關業者早已鴨子划水,從2016年開始陸續送樣布局,推估將有機會在2018年下半導入於新車市場,儘管Mini LED的成本價格較高,但由於量產技術較為可行,對於追求規格提升一步到位的大陸內資車廠仍十分具有吸引力。

根據DIGITIMES Research從供需面計算,若Mini LED應用於車載市場的產能需求,預估Mini LED單月需求量為155.6億顆,換算為單月MOCVD機台最高將達48台,將可大幅助益於LED晶粒去化需求;至於價格方面,雖然較一般車用LCD背光高出11美元,但在汽車BOM表中所佔比重偏低,預料終端消費者採用意願亦較高。

[Home]


2017/07/28 1.5.3. 台灣共享電動車 將正式起跑 [ 工商時報 劉朱松]

大陸共享單車正夯,台灣共享電動車,將正式起跑!台灣本土綠能運輸服務廠商-路得寶交通,昨(27)日在桃園發表「分時租賃共享經濟綠能電動租賃」案,可甲地借車、乙地還車,預定29日開放民眾試乘,將與競爭對手,一較高下,試圖爭取桃園市政府共享電動車(Ucar)標案。

路得寶董事長李道豪昨在發表會上宣布,公司Ucar首站,選定桃園市做為Ucar第一站首展地區,若得標桃園市Ucar案後,公司預定今年底前,先建置50輛的電動車,及100個充電樁,明年電動車建置200輛,及充電樁300個,總投資額6億元。

為讓民眾搶先試乘,路得寶預定明(29)日在桃園大溪橋頭停車場,舉辦國內首次共享電動小客車試乘試駕活動。現場將展出12輛全新智慧電動共享車,提供搭乘當日捷順交通710線電動公車前往的民眾,只要出示車上索取的體驗券,即可試乘體驗電動車,並暢遊慈湖、花海農場與老街等大溪知名景點,開啟共享經濟與綠色低碳島融入全民生活的新時代。

為強化服務行銷,路得寶除推出共享電動汽車硬體外,還堅持使用目前唯一由公司的台灣團隊與資策會合作開發的共享服務APP雲系統,並結合集團電動車聯盟營運各地電動公車服務軟實力的經驗與優勢,提供包含飯店民宿與景點間的接駁、地區深度旅遊優惠、一日到底,及甲租乙還任你行等。

此外,路得寶也提供包括個人自駕、洽公,及旅遊等需求的多元化組合優惠行銷方案,甚至還會首創規劃提供企業用戶為主的綠能公務車創新方案。

桃園市長鄭文燦昨在市府出席「未來智慧交通運具展示」記者會時透露,市府除了將推動Ucar外,無人自駕車系統是「亞洲.矽谷計畫」中的重要產學合作項目,桃園市與台北市、新竹市合作規劃今年9月與電信業者合作,引進第一部無人自駕車以虎頭山物聯網(IoT)創新基地作為測試場地,期盼在「桃園2018農業博覽會」時,能讓大家體驗。

而台北市則以市內公車專用道做測試場所;新竹市則規劃未來能在新竹科學園區與市內之間,使用無人自駕車往返。

鄭文燦說,智慧交通運具是結合包括人工智慧與車聯網產業等次級系統,進行研發及測試。而桃園市是汽車工業的重鎮,共有許多汽車零組件製造,及車用電子等廠商,使得智慧交通運具,可結合車聯網產業鏈,將是台灣下一個階段產業的重點。

與會的國家發展委員會副主委龔明鑫也強調,目前台灣汽車工業,包括無人自駕車,及電動車等產業正在翻轉中;而物聯網產業的推動,除了讓人民感受到便利外,也讓產業的能量提升,期盼在幾年的努力後,台灣可成為全世界無人自駕車的一階(Tier 1)的供應商。

攜手研華 打造全方位主動安全用車

路得寶交通與國內工業電腦龍頭廠商研華公司,強強結合,打造全方位主動安全用車。路得寶董事長李道豪昨(27)日強調,公司的共享電動車(Ucar)充滿電後的續航力,可行駛400公里,更在30分鐘內快充後,其續航力即可行駛200公里以上。

李道豪說,公司考量一般人出遊與洽公用車習慣、車輛實用性、續航力,及充電發展包容性等需求後,才擇定全新電動轎車,做為Ucar服務車款。該車為五門旅行車轎式設計,具寬闊室內空間與實用性,所使用的高性能電池,在充滿電後,續航力可行駛400公里。 Ucar除硬體外,安全配備更是齊全,除配備有車身動態穩定系統外,車上均標配由凱勝綠能、研華公司和「用新科際整合」公司所共同開發的先進主動安全智慧駕駛輔助系統。

研華台灣區業務處副總經理林其鋒指出,公司的智慧車載終端設備、攝影機,及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等解決方案,不僅以智慧語音輔助駕駛人行駛,也可減少操作「車機」的分心事故發生。

針對車內司機講手機,打瞌睡的不當駕駛行為,或車外的偏離路徑行駛,與前車距離過近等危險行為,及車輛診斷資訊,都能即時上傳至雲端,進行管理、分析,協助路得寶的車輛進行營運維護管理。

能海電能營運長伍威達說,路得寶電動車使用的充電介面,為目前全球最普及、安全與高效率的歐規標準,且適合各種廠牌的車款;同時,公司所供應的充電站,更是台灣唯一取得歐盟IEC62196-2、我國CNS15511-2,及年初公布最新的CNS17500標準的三冠王認證歐規三相充電站,為最安全且具發展性的新世代充電站。


路得寶交通昨(27)日在桃園市政府大樓廣場前,發表共享電動車(Ucar),本週六還開放民眾可試乘、試駕的初體驗。

[Home]


Confidentiality Note
本郵件含有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機密資訊、或受法律保護之資料,唯有原發信人指定之收信人得閱讀或使用本郵件之內容。如您並非被指定之收信人,請立即將本郵件及所有附件予以刪除;請勿揭露、儲存或使用本郵件之任何資訊,並請您立即告知原發信人本郵件的傳遞錯誤。謝謝您的合作。
This e-mail transmission and any attachments contain information from Inventec Corporation. The information is confidential and/or privileged and intended to be solely for the use of the individuals or entities named in this e-mail transmission. If you are not the intended recipient, be aware that any disclosure, saving or use of the content of this e-mail transmission and attachments is strictly prohibited. If you have received this email transmission in error, please notify us immediately, and delete the e-mail and attachments. We greatly appreciate your cooperation.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雪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