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15 全球產業資訊

 1要聞

  1.1兩岸

   1.1.1. 保險、獎學金、便利旅宿… 國台辦 宣布5惠台措施  [工商時報]

 2財經

  2.1國際

   2.1.1. 亞太財富勝西歐 後年全球最有錢 台灣人均淨資產亞洲第2 僅次日本  [蘋果日報]

  2.2中國大陸

   2.2.1. 天津福建調漲最低工資  [經濟日報]

 1產業相關

  1.1Cloud Computing

   1.1.1. 醫療AI產品漸露曙光 業界:掌握醫療數據比演算法重要  [電子時報]
   1.1.2. 二代TPU加入訓練功能 然商業模式不利與NVIDIA競爭  [電子時報]
   1.1.3. Goolge擬藉AI重返大陸市場 然可能為時已晚  [電子時報]
   1.1.4. NVIDIA攜手日醫療設備廠 以人工智慧檢測是否罹癌  [電子時報]
   1.1.5. 智慧型手機市場逐漸式微 科技大廠開始搶食智慧家庭大餅  [電子時報]
   1.1.6. AI商業應用起飛 獵中潛力新星  [工商時報]
   1.1.7. AI人才 百度最多 阿里最高薪  [工商時報]

  1.2Smart Mobile

   1.2.1Wearable

    1.2.1.1. 聚陽攻智慧生產 搶高階單  [經濟日報]

   1.2.2Smartphone

    1.2.2.1. 大立光下半年旺 4,500  [經濟日報]
    1.2.2.2. 緯創迎i8 昆山廠大招工  [經濟日報]
    1.2.2.3. 華碩Google合攻高階機  [經濟日報]
    1.2.2.4. 蘋果新機量產蓄勢待發 大陸昆山缺工再擴大 當地勞工策略排擠效應 台廠砸錢搶人備戰  [電子時報]
    1.2.2.5. 蔡力行成福將 外資高看聯發科一眼  [電子時報]
    1.2.2.6. 26%美國iPhone用戶有意升級為iPhone 8系列新機  [電子時報]
    1.2.2.7. 蘋果OLED出貨動向:因低良率問題 蘋果OLED面板出貨上調至9,000萬支  [電子時報]
    1.2.2.8. 緯創吃iPhone肥單 印度廠2018年獲利  [蘋果日報]
    1.2.2.9. 瑞信證券:中國中階智慧手機增溫  [工商時報]

  1.3IT Industry

   1.3.1. 台灣大結盟鴻海 會更深更廣  [經濟日報]
   1.3.2. 聯電革新 共同總經理制啟動  [經濟日報]
   1.3.3. 緯創業績 看到反彈點  [工商時報]

  1.4Personal Computing

   1.4.1. 三星推出49吋可撓式超寬曲面電競用螢幕  [電子時報]

   1.5.1. 協作機器人逐漸普及 具備輕薄短小四大優勢  [電子時報]
   1.5.2. 比爾蓋茲提出對機器人徵稅 歐盟說不  [電子時報]

  1.6Solar(Green Energy)

   1.6.1. Tesla大出貨 和大今年營收衝70  [經濟日報]
   1.6.2. 自有出海口掌控度不足 台灣黑矽太陽能恐臨擱淺  [電子時報]
   1.6.3. 力挺巴黎氣候協定 蘋果發10億美元綠色債  [工商時報]

[Home]


 1要聞

  1.1兩岸

2017/06/15 1.1.1. 保險、獎學金、便利旅宿… 國台辦 宣布5惠台措施 [ 工商時報 賴瑩綺]

繼上個月頒布的5大惠台措施後,大陸國台辦昨(14)日再宣布,近期將實施的5項政策,除了稍早已提出的住房公積金之外,還包括在陸台灣民眾可參加社會保險、替就讀大陸大學的台灣學生增設獎學金、幫台灣遊客增加便利的旅遊住宿服務,以及改進申辦小額信用卡等政策。

國台辦於昨日舉行例行記者會時,發言人馬曉光針對將實施的5項便利在陸台灣民眾的措施,進行說明。針對稍早大陸住建部已提出的「在大陸就業台灣民眾將享有住房公積金繳存和使用權利」,馬曉光表示,住建部正會同有關部門積極研究,總結福建、上海等地方經驗做法的基礎上,於近期頒布全國範圍適用政策,讓在大陸就業的台灣民眾享有住房公積金待遇。

馬曉光指出,台灣民眾將可透過繳存使用住房公積金,提高購房和租房能力,在大陸安居。

針對參與社會保險,馬曉光表示,為進一步明確和規範台灣民眾在大陸參保有關規定,並保障台灣民眾的權益,大陸人社部正在研究制定相關政策文件。另外,在大陸居住,但未就學、未就業的台灣民眾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政策,也將一併研究。另外,馬曉光指出,在目前已設立大學台灣學生獎學金的基礎上,大陸財政部正會同大陸教育部,研究為在大陸就讀的台灣學生增設新獎項,並擬從今年秋季新學期起正式實施。

馬曉光還表示,大陸國家旅遊局已發文件要求旅遊住宿業不得以任何理由對台灣民眾辦理入住設置障礙,並要求各地旅遊管理部門加強政策指導,提高服務意識。

大陸還將改進台灣民眾小額信用卡申請服務。馬曉光指出,為解決台灣民眾申辦信用卡門檻較高問題,部分銀行的台灣民眾申辦信用卡業務政策,其收入及信用評級項目已調整跟大陸民眾相同。

[Home]


 2財經

  2.1國際

2017/06/15 2.1.1. 亞太財富勝西歐 後年全球最有錢 台灣人均淨資產亞洲第2 僅次日本 [ 蘋果日報 劉利貞、王立德]

貧富差距

波士頓顧問集團(Boston Consulting GroupBCG)在最新報告中指出,亞太地區私人財富成長速度冠居全球,今年估增至42.2兆美元(約1275.7兆台幣),首度超越西歐、躍居全球第2富裕地區;若包含日本在內,2019年亞太地區就可望超越北美,登上全球第1有錢寶座。

不過,全球私人財富加速增長,集中現象也日漸嚴重。據BCG的《2017全球財富報告》,拜經濟成長加速及許多地區股市上漲所賜,2016年全球私人財富成長5.6%166.5兆美元(約5033.3兆台幣),其中約45%為金字塔頂端1%家庭(淨資產高於100萬美元)持有。

45%集中金字塔頂端

彭博億萬富豪指數(Bloomberg Billionaires Index)也顯示,香港前10大富豪身家合計相當於香港經濟規模的一半。香港基尼係數已升抵破紀錄的0.539,收入差距為亞洲最大,比巴布亞紐幾內亞或巴西這類第3世界國家更不平等。

展望未來,BCG預估今後5年全球私人財富將以每年平均增加6%的速度成長,2021年將增至223.1兆美元,期間淨資產低於100萬美元的家庭財富平均年增率僅3.7%,淨資產介於2000~1億美元的家庭財富平均年增率估達10.2%、淨資產高於1億美元家庭財富平均年增率估為9.1%

中國成長率13%最高

亞太地區私人財富2016年勁增9.5%38.4兆美元(約1160.8兆台幣),其中仍以中國成長13%最多,成長率為全球最高,印度也出現2位數增幅(11%)。BCG預期,今後5年亞太地區財富成長最大動力將為新增儲蓄,但北美、日本得依賴既有資產增值,西歐則同時指望兩者。

根據BCG2016年北美地區私人財富成長4.7%55.7兆美元(約1683.8兆台幣),仍高居全球第12021年估將攀抵73兆美元;2016年西歐地區私人財富僅增加3.2%40.5兆美元(約1224.3兆台幣),主要受英國脫歐對歐盟產生短期與長期不確定性影響。

另據德國安聯集團(Allianz)報告指出,在高房價、低經濟成長影響下,台灣個人資產呈現「高資產、高負債」現象,人均淨資產為亞洲第2高,但人均負債也高居亞洲第4高。

安聯首席經濟學家麥可海斯(Michael Heise)昨來台演講指出,金融海嘯後,台灣人包含房貸在內的借貸金額不斷攀高,使台灣家戶負債比(家戶負債佔GDP比重)升破90%,在亞洲國家中僅次於南韓。

據安聯調查,2010年台灣家戶負債比為83.6%2015年攀高到90.4%、上升6.8個百分點;同期南韓攀升更快,由79.5%升至91.9%。馬來西亞同樣成長快速,由72.3%攀升到89.1%,緊追在台灣之後。麥可海斯預測,台灣今年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率為2%

若以個人來看,台灣人均資產(不計負債)為亞洲第3高。截至2015年止,台灣人均金融資產折計為99255歐元(約台幣340萬元),僅次於新加坡及日本。

而台灣人均負債約18030歐元,在亞洲排名第4,次於新加坡、日本、南韓;人均淨資產為81240歐元,亞洲名列第2,僅次於日本。

[Home]


  2.2中國大陸

2017/06/15 2.2.1. 天津福建調漲最低工資 [ 經濟日報 戴瑞芬]

大陸薪資年年漲,天津、福建宣布71日調漲最低工資標準,平均漲幅分別是5.13%12%。上半年還沒過完,大陸已經有七個省市今年再度漲薪。

而天津也將繼上海、深圳之後,大陸第三個最低工資標準超過人民幣2,000元(約新台幣9,000元)門檻的省市。

台灣薪資倒退16年,而過去八年,中國薪資實際增長幅度達10.6%,名列全球第一。今年接棒漲薪的包括上海、深圳、陝西、山東、青海、福建、天津等七個省市,調漲最低工資標準。

其中,上海最早宣布從41日起漲,最低工資標準人民幣2,300元(約新台幣1.03萬元),也是全大陸最高;最低工資標準超過人民幣2,000元大關的,還有排第二的深圳,為人民幣2,130元,從61日起漲;天津則是由每月1,950元調漲為2,050元。

不過,前三名最低工資標準的漲幅較往年都大幅縮水,上海今年調漲幅度5%,不如去年的8.4%,更比不上過去六年年均漲幅為13%,漲幅創八年新低。深圳今年調漲幅度4.9%,天津漲幅為5.13%,不若往年有二位數成長。

今年到目前為止,最低工資標準漲幅最大的是青海為19%,從51日起漲為人民幣1,500元,這也是青海自2014年後首次提高最低工資標準。

陝西今年最低工資標準漲幅有13.5%,福建漲12%,山東平均增幅為5.8%

對職工來說,最低工資標準意味著維持基本生活和溫飽的最低保障線,相較去年,大陸共有北京、上海、天津、重慶、河北、山東、江蘇、遼寧和海南等九個省市提高了最低工資標準,平均增幅10.7%。但估計今年,調整省份數和調增幅度恐會進一步下滑。

中新網報導,人社部前副部長信長星認為,未來最低工資標準的上漲,應逐漸趨於「保守」。他表示,因為最低工資標準逐年不斷上調,勞動力成本的優勢不像過去那麼明顯,對中國製造業競爭力造成影響,也連帶導致就業壓力不斷增大。

人力資源諮詢公司怡安翰威特調查,從2016年中國企業平均員工薪酬增長為6.7%降至6.5%,預計平均薪酬漲幅也將進一步下滑。

大陸薪資平均漲幅 恐降至個位數

大陸薪資雖然年年上漲,不過,近兩年漲勢從絢麗歸於平淡,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歷年統計發現,最低工資標準增幅從2013年平均上調幅度為17%2014年為14.2%2016年則降至10.7%,今年恐將降至個位數。

同時,在2011年至2013年每年都有20多個地區調漲最低工資標準,2014年減少至19個地區調整,2015年雖然升到28個地區。不過, 2016年只有九個地區提高了最低工資標準,今年到目前則有七個省市。

明顯看出,隨著經濟增速放緩,最低工資標準調整趨於慬慎,近兩年最低工資調整省份數和調增幅度已經出現雙降。

中新網報導,中國勞動學會副會長蘇海南指出,最低工資是一把「雙刃劍」,調快了,企業承受不了,職工可能要失業;但如果調慢了,職工的基本生活可能無法得到有效保障。他強調,當前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人工成本上漲較快,企業壓力加大,因此,現階段需要合理調整最低工資標準。

[Home]


 1產業相關

  1.1Cloud Computing

2017/06/15 1.1.1. 醫療AI產品漸露曙光 業界:掌握醫療數據比演算法重要 [ 電子時報 莊衍松]

政府積極扶植生醫產業,人工智慧醫療(Medical AI)具有相當高的發展潛力。

人工智慧(AI)已成為全球科技界的顯學,台灣在人工智慧醫療(Medical AI)也開始嶄露頭角。台灣相關業者表示,半導體、AI和區塊鏈(blockchain)結合雲端已經可以應用在電子聽診器之上了,醫師透過電子聽診器可以聽到病患體內宛如交響樂般的聲音,包括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都能有效區別,不會受呼吸聲干擾。醫師根據這些精確的聲音與AI協助診斷,醫療錯誤率可大幅降低。

曾在美國大型醫材與藥廠擔任高階主管的方威凱表示,人工智慧和人工智慧醫療(Medical AI)雖然只差兩個字,但關鍵核心完全不同。人工智慧醫療(Medical AI)重視的是病患的數據,人工智慧重視的卻是演算法。如果AI沒有掌握到各種疾病的數據,沒有追蹤病患用藥後的身體各項量化反應,AI無法協助醫師做到精準的診斷。

創新工場創辦人李開復說台灣太重視硬體,缺乏軟體的人才和經驗,恐怕無法在AI上有所發展與成就。方威凱認為,在人工智慧醫療(Medical AI)方面,台灣有健保局的完整數據資料,對肝炎等某些疾病有優於其他國家的經驗累積,因此數據到位了,人工智慧醫療就有成功的基礎。

生醫業者蔡昆熹表示,他本身是外科醫生,從小到大都在台灣讀書。他獲選參加政府的STB計畫(台灣-史丹福醫療器材產品設計之人才培訓計畫)到矽谷、史丹福大學研習,開啟了他對人工智慧醫療(Medical AI)的興趣。目前他的研發團隊已默默做了4年,結合台灣設計製造的半導體元件,已經開發出電子聽診器,可以與雲端的電子病歷結合,提高醫師正確診斷與準確用藥的機率。這是傳統聽診器所做不到的功能。目前他已接獲美國的訂單,正在台灣尋覓設廠的地點,以生產人工智慧醫療產品。

科技部政務次長蘇芳慶指出,STB計畫迄今已送出50位工程和醫學背景的人到美國。這批人陸續回台灣後已創辦了20家公司。簡易血醣機業者iXensor技術長陳彥宇表示,他是參加了STB計畫才知道美國矽谷生醫界的技術潮流,也因為該計畫認識了現在的創業夥伴。

在台大博士班就讀就已創立GigaMedia並在NASDAQ上市的永加利醫學董事長瞿志豪表示,他接下政府「國家生醫創新發展會」(Biomedical Development Board,簡稱BDB)創新長的工作後,將協助整合台灣相關之生醫人才培訓計畫,包含:台灣生醫與醫材轉譯加值人才培訓計畫(SPARK TAIWAN)、台灣-史丹福醫療器材產品設計之人才培訓計畫(STB)、台灣-柏克萊醫療器材產品設計之人才培訓計畫(BTB)、智慧醫療人才培育計畫(BTH)、創新創業投資人才海外研習-薪火計畫(X-Venture Project)等,希望能培育出台灣生醫新創公司的CEO

[Home]


2017/06/15 1.1.2. 二代TPU加入訓練功能 然商業模式不利與NVIDIA競爭 [ 電子時報 劉慧蘭]

繪圖晶片製造商NVIDIA的股價過去1年翻漲了3倍,原本為了電腦遊戲繪圖和模擬設計的GPU如今已成深度學習的主流平台,用來處理大型深度學習網路訓練的密集運算。不久前Google在年度開發者大會也公布第二代Tensor處理器Cloud TPU,宣稱比NVIDIA的商用晶片更適合深度學習訓練。

根據富比士(Forbes)報導,Google打算透過Google雲端服務向其他公司推廣Cloud TPU,並推出結合1,000Cloud TPU運算叢集構成的機器,開放從事人工智慧的研究人員申請使用。不過Cloud TPU的真正目的顯然是為了增強Google雲端服務的競爭力,目前雲端市場仍由亞馬遜(Amazon)和微軟(Microsoft)稱霸,Google必須尋求差異化的競爭。

人工智慧(AI)這個新興市場目前由NVIDIA主導,Cloud TPU的推出可提供開發者更多選擇,不過Google也透露,該公司內部仍仰賴NVIDIAGPU執行運算,雲端伺服器也將採用NVIDIA新一代Volta架構的GPU產品。

Google面臨的挑戰主要有兩點,一是Cloud TPU的系統限制,二是Google不單獨出售晶片。

Cloud TPU用戶只能使用TensorFlow框架及Google Cloud雲端服務。Bernstein Research資深研究員Stacy Rasgon指出,NVIDIA的優勢便在於用戶沒有生態系的限制,這點十分重要。NVIDIAGPU可以用於Google、亞馬遜、微軟和IBM等主流雲端服務,AI開發人員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自由選擇,隨時更換雲端服務提供者。此外,NVIDIA也支援CaffeTorchPaddlePaddle等多種深度學習框架。 由於AI市場才剛起步,過早鎖定單一框架對任何一家公司來說都是種冒險。

Google的另一個問題在於它不像NVIDIA直接將晶片出貨給客戶。AI新創公司Clarifai的創辦人兼執行長Matt Zeiler表示,很多深度學習新創公司喜歡用自己的硬體訓練,因為使用雲端儲存大量訓練資料的成本非常高昂。NVIDIA的真正競爭對手比較可能來自晶片公司,例如AI晶片新創公司及英特爾(Intel)

AI晶片新創公司Cerebras Systems聯合創辦人兼執行長 Andrew Feldman認為,NVIDIA的根本問題在於GPU原本是為了加快圖形處理而設計,不全然適合機器學習,只不過效能比英特爾的CPU更快罷了。

NVIDIA也意識到這個問題,因此該公司在最新的繪圖晶片架構中加入特殊運算核心Tensor Cores,優化深度學習的數學運算。


Google
推第二代TPU,強化Google雲端服務的市場競爭力。

[Home]


2017/06/15 1.1.3. Goolge擬藉AI重返大陸市場 然可能為時已晚 [ 電子時報 劉慧蘭、胡儀芳]

Alphabet執行董事長Eric Schmidt認為百度、騰訊和阿里巴巴如果使用TensorFlow提供服務可以獲得更大效益。

日前大陸圍棋名將柯潔與Google超級電腦AlphaGo在烏鎮展開的人機大戰,受到全世界注目,Google母公司Alphabet執行董事長Eric Schmidt也在當地舉辦演講,描繪他眼中的機器智慧時代。據Wired報導,Schmidt高度推崇深度神經網路和其他能讓機器完成自主學習任務的其他新興技術,並表示利用TensorFlow軟體打造深度學習系統,辨識相片中的物體和人臉、識別語音、進行語言翻譯等任務是他此生見過最重大的技術革新。

Schmidt在演講中也提到大陸三大網路公司,百度、騰訊和阿里巴巴,認為這三家公司可以採用TensorFlow,預測用戶想購買的商品、投放定向廣告以獲得更高的效益,並利用TensorFlow分析自己的商業模式,加快對客戶的服務速度。

深度學習和相關技術對Google的營運模式帶來根本的改變,未來幾年也會擴展到其他公司甚至整個產業。不過智慧時代的發展速度遠比Schmidt理解的更快速,尤其是大陸這個全球最大的市場。

百度、騰訊和阿里巴巴與美國的Facebook、微軟(Microsoft) 和亞馬遜(Amazon)一樣,都已將人工智慧技術應用在所提供的服務上。Google因起步較早,延攬許多重要人才而取得此領域的領先地位,但包括大陸的網路公司在內,許多公司也致力發展深度學習技術。

百度在2013年便啟用了名為深度學習研究院的內部研究實驗室,展現強大企圖心,在矽谷也設立了200人的前哨基地。百度僱用約1,800AI 研究人員和工程師,研究範圍包括無人駕駛汽車、機器人以及各種線上服務,並已將深度學習技術應用在百度搜索引擎及影像和語音識別等服務。

騰訊也在最近啟用自家的AI實驗室,與阿里巴巴和百度一樣是國際性AI會議的常客,在學術界和整個產業的AI研究中扮演吃重角色。

顯然Google也看到了大陸市場的龐大商機,Google7年前因不滿大陸政府的審查制度而退出大陸市場,如今則想透過AI重返這個市場,並利用人機圍棋比賽拋磚引玉。但Google的線上服務在大陸仍遭到封鎖,連圍棋大賽的轉播也受到政府干預,避免提及Google的名稱。

Google將雲端運算視為公司未來發展的方向,如果能打開大陸的雲端服務市場,商機無可限量,加上新款TPU晶片只能用於TensorFlow框架,難怪Schmidt要大力推廣TensorFlow。儘管Schmidt不斷強調Google的技術優勢,但百度和騰訊等企業也已開始在自己的雲端運算服務提供機器學習工具,Google想重返大陸市場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Sony加入Google等大廠成立的AI組織 研究AI最佳行為準則

Sony日前宣布加入由GoogleIBM、微軟(Microsoft)5家科技巨頭共同成立的AI非營利組織Partnership on AI,是首個參與該組織運作的日本業者。日本媒體NHK NEWS WEB特別專訪推動AI研究的Sony Computer Science Laboratories社長北野宏明,了解Sony此舉的目的。

Partnership on AI成立於20169月,期望透過企業合作,找出AI技術的最佳行為準則,同時針對特定領域,如健康照護,或運輸設立工作小組,以開發AI相關應用,並增進社會大眾對於AI的理解,同時作為開放平台進行討論。

北野表示,Sony加入Partnership on AI,期望能吸取各方意見,參與AI討論,同時也能貢獻一己之力,提供相關研發經驗,教學相長。對Sony來說,機器狗AIBO推出至今,已相隔一段時間,當時網路不如現在發達,軟硬體等環境條件今非昔比,因此,若要推動AI相關服務與產品,勢必須站在全球視角,了解各地需求。

而針對AI與倫理道德的看法,北野認為,AI是能力非常強的工具,一旦用錯方法,會導致不好的結果,因此,開發同時,就必須防止這類情況發生,以可控制的形式下進行研發。不過,誠如Google AI研究第一人Demis Hassabis所言,AI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人類現階段面臨的貧窮、暖化等各種問題。

目前Sony傾力於AI與機器人領域,由於AI並非一時潮流,是全球長期發展方向,因此,北野表示,Sony也不想急就章,而是腳踏實地、一步一步,穩固的鑽研開發。無論AI還是機器人等技術,對人類、社會帶來的助益超乎想像,屆時,當AI以非常創新、難以想像的形式現身時,大家將可看到所謂的Sony Style,對此,市場紛紛寄予厚望。

[Home]


2017/06/15 1.1.4. NVIDIA攜手日醫療設備廠 以人工智慧檢測是否罹癌 [ 電子時報 賴逸安]

NVIDIA與豐田(Toyota)等汽車大廠合作,布局自動駕駛領域等,技術力備受肯定。如今揮軍日本醫療設備領域,或將使業績更上一層樓。據日經新聞(Nikkei)報導,NVIDIA供應日本醫療設備業者運算用GPU,並利用人工智慧(AI)找出可能罹患癌症的部分。

NVIDIA產品在日本由菱洋Electro代理,為二家企業共同經營。目前也經營電腦斷層掃描、X光攝影等醫療設備,已有多家廠商考慮進用。預估至2020年,NVIDIA的人工智慧系統將可望在醫療設備上正式實用化。

NVIDIA在運算晶片和軟體的深層學習領域頗有建樹,可讓人工智慧記住健康人與患者的電腦斷層掃描圖像結果差異,經由比照資料庫後,以高精準度研判可能罹患癌症的位置,並接受醫師治療。

近年來NVIDIA在自動駕駛領域嶄露頭角,擁有能憑藉相機攝影圖像感測前方車輛或行人的技術,也發布與豐田汽車的合作消息。往後優異的圖像處理技術可能進而應用至醫療領域,開拓新的收益來源。

人工智慧在醫療領域逐漸受到重用,例如富士軟片(Fujifilm)與奧林巴斯(Olympus)攜手研發內視鏡自動研判癌症技術、信州大學和東京醫科大學著手顯微鏡檢測癌症系統等。往後可能會有更多半導體廠商主動提議與醫療設備廠商結盟。

另一方面,日本政府決定自6月起將相關意見反應於成長戰略。相關提案是由自民黨「經濟構造改革相關特命委員會」彙整而成,為了讓活用IT技術的「遠端醫療」和看護機器人等實驗順利進行,部分特區已鬆綁法規,由政府身先士卒,鼓勵研發人工智慧系統。

成長戰略的規劃中,舉凡物流業、建設業、農漁業都期許能利用人工智慧和大數據強化工作效率或產能。此外,也計劃讓日本成為自動駕駛技術最快成形的國家。

[Home]


2017/06/15 1.1.5. 智慧型手機市場逐漸式微 科技大廠開始搶食智慧家庭大餅 [ 電子時報 李佳翰]

在晚了亞馬遜(Amazon)Echo 2年、晚Google Home半年餘後,蘋果(Apple)於日前在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上發表該公司全新、搭載語音助理Siri功能的智慧音響產品HomePod

事實上,少了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顯示螢幕的羈絆,語音助理成為使用者與裝置間唯一的互動模式,不但重要性大幅提升,更是操控智慧音響的關鍵。以亞馬遜Echo為例,原先看似一項測試用產品,但其Alexa語音助理的簡易操控及數千項指令功能,使得該項產品逐漸成為美國數十萬家庭的智慧家庭控制中心。而隨後Google推出的Home,也逐漸打入美國智慧家居市場。

據科技產業分析機構Techpinions研究顯示,亞馬遜Echo的使用者中,有過半主要放置在廚房、另超過30%在客廳使用,顯示出主要都是在公共區域使用,而非私人使用。另據eMarketer報告指出,2017年美國智慧音響市場中,亞馬遜Echo將拿下約7成市佔率。而亞馬遜執行長Jeff Bezos也曾表示,未來Alexa將成為該公司四大支柱事業之一,與Prime會員、雲端服務及線上零售等業務並列。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估計,目前為止亞馬遜約售出超過1,100萬台Echo,絕大多數都在美國;但亞馬遜本身則並未透露正確的銷售數字。

同樣看好智慧家居商機的Google則於201611月正式發售Google Home智慧音響,同樣搭載語音助理Google Assistant,主要協助搜尋、操控Chromecast電視等。

無論Google或是亞馬遜,均利用語音助理功能來強化本身業務,如Google透過Assistant來強化網路搜尋功能及服務,而Alexa則有助於擴大亞馬遜的線上零售業務。對亞馬遜而言,透過Echo這項產品能夠快速有效大規模推廣Alexa語音功能,尤其是該公司並不似其他競爭對手可透過智慧型手機等行動裝置的普及來推動語音助理使用率。

相較之下,蘋果進入智慧家居市場的方式有所不同。HomePod的主要功能並非網路搜尋、銷售產品,也不是每日新聞推播,而是透過Siri來播放Apple Music的數萬首歌曲。儘管同樣能夠透過Siri來操控所有支援HomeKit平台的智慧家居產品,但HomePod主打的很明顯是居家音響功能,因此不難理解為何內建了7顆高音喇叭。

但無論主打的是哪類市場,語音助理將主導智慧家居產品的成敗,消費者注重的將是語音助理功能能否滿足需求。如Techpinions調查顯示,智慧音響的主要使用功能,高達34%用來播放音樂、約30%用於控制燈光、24%用於調節計時器。

隨著越來越多智慧家居產品出爐,科技大廠們也持續改良語音辨識演算、數據分析以及深度學習等技術,以迎合消費者使用需求。

基本上,行動平台及作業系統的市場之爭已無啥懸念,但同時也沒有明確的贏家。準確點說,應該是各領風騷:Google在使用者規模上遙遙領先;但蘋果則是拿下行動裝置市場的絕大多數利潤;而微軟(Microsoft)的應用及服務仍在商業領域擁有一片天。

因此,能夠為不同裝置、服務及應用提供連結的語音助理平台將成為未來市場爭奪的關鍵之一,誰能夠在最適當時機、地點提供消費者最關鍵的資訊、最需要的產品或服務,將有潛力成為市場的主導。這也是為什麼,包括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Facebook等公司也積極開發自家的語音助理平台,而微軟的Cortana語音助理平台也逐漸實現跨平台整合。

反過來看,智慧音響也成為語音助理的最佳功能展示平台,使用者透過語音操控智慧音響的次數遠遠高於在智慧型手機上的使用次數。這主要在於當某些特定裝置只能使用某個功能時,當然在使用次數上會高出許多。

相信未來能夠整合更多不同智慧家居產品、提供更多或是更精準功能、更智慧的語音助理平台,將能夠掌握更多潛在的商機。但究竟是SiriAlexaGoogle Assistant或是Cortana能夠成為市場主流,則有待觀察。

[Home]


2017/06/15 1.1.6. AI商業應用起飛 獵中潛力新星 [ 工商時報 翁毓嵐、魏喬怡]

GoogleAI人工智慧系統AlphaGo,在近幾年接連挑戰世界排名居首的圍棋棋王並屢屢獲勝以來,也重新掀起全球對已發展逾20年的AI投入關注。上個月在國際足球界一起備受矚目的簽約案,是西班牙皇馬隊大手筆砸下5,000萬歐元,簽下一名未滿17歲、被喻為是皇馬的下一個內馬爾(Neymar da Silva Santos Junior)的巴西新星球員Vinicius Junior,並在明年7月正式成為皇馬的一員。 而該案背後的重大意義之一,在於球隊在尋找潛力新選手的過程中,AI已在其中扮演關鍵角色。

此案正是國際足球賽事數據專業公司SciSports與全球數據分析廠商SAS,合作利用「人工智慧」,透過球場周邊數十台攝影機記錄數據,分析球員的跑步速度、跳躍的高度及踢球的方式和角度,藉以預測球員的潛力價值,目前已在全球50個地區、累計多達30萬個足球員的相關數據資料。

SAS台灣區總經理陳愷新對此回應,SciSport合作案除了利用影像做出球員在關鍵分秒間的細微動作、肢體角度分析外,與決策系統整合的數據也能對球員提出更好的建議,如在什麼時間點、微調多少角度,或在不同位置點做出慣有的進攻模式能得到更好的結果,藉此拓展球員的球路也提升其價值。他強調,在進入人工智慧時代後,仰賴機器學習與深度學習的關鍵價值,就在於能協助「即時」甚至是「搶先」做出精準決策,才能創造競爭的優勢。

大數據分析題材興起的這幾年,許多企業空有一堆積累的資料數據,但卻無法適切地應用到營運中創造價值,錯失了許多在往數位科技轉型的先機。對此陳愷新提醒: 「光靠一堆數據進行演算分析,其實不足以應對這一波的數位轉型,企業要有能讓『人機互動』的數據持續『訓練』機器學習,才能讓AI應用在企業轉型中一步步到位。」

日前SAS2017企業高峰會中,也以最新的影像、語音運算架構起深度學習解決方案,展示出未來企業經理人的一日生活樣貌-將會大量應用虛擬助理技術,例如透過結合Amazon Echo的語音助理Alexa,再引用深度學習的分析平台來扮演「腦」的角色,讓AI應用化身為「智慧助理」,就能使用語音操控直接給予其指令,以立即獲取諸如各區域業務的即時營運表現,甚至是社群網路對公司新品發表後的即時評價分析圖,幫助業主更快速地掌握市場動態。

AI助攻 金融業成本、損失大減

AI人工智慧在金融業的應用正夯,國內銀行、保險業近日已開始試驗以「弱AI」模式來進行各種金融業務,在台灣,新光人壽因導入機器學習分析系統,大幅提升15%詐欺破案率,每月省下理賠金額上千萬元;而玉山銀行則受惠於,信貸業務上的獲客成本從每人1萬元大幅降到1,500元!

金管會近年大力推動各項線上金融業務,線上投保也已開放,因此快速核保、理賠需求攀升,為能在大量資料中迅速判斷客戶信用風險,使得國內業者開始尋求更即時、智能的分析系統。

「金融業現在都想強化Know Your Customer(KYC)的分析能力,以即時掌握複雜的群體關聯度與信用風險,讓機器自主學習,做到自動化地試算與預判,其實這已達到仿效人類行為的弱AI層級。」已協助全球前十大銀行建置分析系統的SAS,其台灣業務支援處副總經理陳新銓受訪時表示,其實2012年與新光人壽合作啟動理賠詐欺專案時,就曾以人工搭配機器自主學習出的預測模型,打造了AI機制,降低人為的審查作業經驗難以傳承、又可能錯失對可疑詐欺的判讀隱憂。結果一年內讓詐欺破案率提高15%,每月省下理賠金額上千萬元,而且因為預測模型準確,理賠案件申訴率並未上升。

至於銀行部份應用弱AI的成效也相當顯著。如玉山銀行近來「e指可貸」線上利率評估案,也是利用系統評估顧客信用狀況,快速計算出可撥貸的額度,讓顧客不用臨櫃,簡單花3分鐘在網路上填寫問卷,就可以快速取得專屬的貸款額度與利率,大幅提高顧客接觸意願。產品上線兩年來,已協助其獲客成本從1萬元大幅降到1,500元,逾放比也降低,未來若法令開放還可線上撥款。

類似的AI機制,其實還可延伸至防制各類金融犯罪,像是反洗錢、第三方詐欺(人頭戶、盜用盜刷),進而達到風險控管。甚至於中國,互聯網的高度發展早已讓人工智慧的應用轉向更多線上行為的監測,銀行業從找客戶、客戶信用審批、訂價、帳戶管理、逾期到催收,可能都在網路上發生。

SAS大中華區風險管理副總經理劉志玲就指出,在中國,「KYC已變成KYDKnow Your Digital Customer)。」某中國指標大型行庫即要求SAS打造整合線上線下的數據分析平台,後續使其一年內就成功防範超過2億人民幣的詐欺案件,她強調:「應用AI可幫助金融、保險、製造業擴大市場規模、減少損失,讓各家在業務發展上,踩油門與剎車達到完美配合。」預期隨著技術與應用情境越趨明朗,具AI雛型的商業應用,將會是下一波金融創新的關鍵動能。

 

[Home]


2017/06/15 1.1.7. AI人才 百度最多 阿里最高薪 [ 工商時報 楊日興]

阿里巴巴AI相關職位總體平均月薪高達20,735元人民幣。

中國大陸互聯網界3巨頭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近年在各領域競爭激烈,引起各方高度關注。日前有機構就科技業的下一個熱點:人工智慧(AI),對BAT進行調查,結果顯示,投入重度資源的百度儲備了最高比例的AI人才,阿里巴巴則以優渥的薪資成為焦點。

鳳凰科技報導,e成科技人才大數據研究院發布截至今年4月,關於BATAI人才相關報告,結果顯示,百度AI人才占公司總人數2.54%的高比例,高於騰訊的2.03%、阿里巴巴的1.91%。作為初期以搜尋起家、現今重點傾向資源發展AI的百度,擁有最多技術研發人才並不意外。

阿里巴巴則是在薪資方面最具優勢,其給予AI相關職位的總體平均月薪高達20,735元人民幣(下同),遠優於騰訊的15,571元、百度的14,409元。

報導稱,百度雖為當今AI人才儲備的領頭羊,但相對較低的薪資使旗下人才容易被挖角。相較之下,在AI領域較百度晚起步的阿里巴巴,則透過高薪策略取得優質人才彌補差距,這也是近年許多AI領域追趕者常使用的方法。

此外,AI人才比例和薪資居中的騰訊則採取穩健發展策略,AI人才在騰訊的晉升速度也較百度、阿里巴巴均來得高,顯示公司穩步布局AI的傾向。

AI人才來源方面,碩士學歷幾乎已經成為進入互聯網巨頭就職的平均門檻,BAT旗下AI人才逾6成擁有碩士學歷,但總人數中僅2.7%有博士學歷,而學士學歷則占其中16.22%。

學歷之外,是否出身名校似乎也被BAT列入考量標準。報導稱,包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20所一流名校的畢業生,在就職上較受BAT青睞。

[Home]


  1.2Smart Mobile

   1.2.1Wearable

2017/06/15 1.2.1.1. 聚陽攻智慧生產 搶高階單 [ 經濟日報 潘羿菁]

成衣大廠聚陽宣示轉型決心,今年4月投入一、二億元成立創新研發中心,導入3D技術、數位模板等智慧生產,最終目標朝向模組化生產,董事長周理平昨(14)日表示,聚陽要從「追求價值」提升至「創造價值」,強化高階產品接單能力,要成為科技化服裝製造商。

聚陽三年多前斥資28.2億元,向美商美邦人壽購買信義區太平第一大樓部分樓層產權,包括土地面積377.83坪、建物2554.34坪,做為營運總部,去年7月「入厝」,今年4月在內部成立創新研發中心,引進3D技術布局快速打樣、數位模板機組,其中設備投資達800萬元,加計人才培訓與人事費用等,總計約一、二億元。

周理平昨天開放參觀創新研發中心,他表示,聚陽2014年、2015年獲利不錯,但二年前品牌服飾客戶營運走下坡,促使聚陽加快轉型,接單產品從時尚流行擴大至運動品牌,因此必須提升創新能量,從「追求價值」轉為「主動創造價值」。

聚陽去年獲利15.2億元,終結連七年獲利新高紀錄,是八年來首見負成長,除大環境不景氣,近年來機能服飾已成為必備元素,流行時尚品牌客戶也要求添加機能,讓聚陽體悟到成衣代工拚大量生產時,技術能量也要跟上客戶想法,甚至要比客戶更有前瞻性想法,才是生存法則。

聚陽在越南北部建置實驗工廠,初期引進一套數位模板機組約150萬元,7月將培訓人員與增加智慧切割機,年底開始智慧生產。若生產狀況良好,北越五座工廠全數改為智慧工廠,約占整體出貨三成。

周理平強調,智慧自動化是將重複步驟簡化、模組化,累積到一定程度,單位生產效率會提高,用人就會降低。

由於強調創新,有利吸引運動品牌客戶下單,周理平說,去年運動品牌接單金額占整體營收重已逾二成,今年將提升到23%25%。例如去年引進七名新品牌客戶,其中一家為美國中部獵裝品牌Cabela`s,今年下單1,000萬美元,成長速度很快。

但他提到,運動品牌不是全然對毛利率有正向幫助,要看接單的款式,運動市場競爭激烈,要搶到高階訂單,必須要看開發能量能否到位。以去年度合併毛利率20%為平均界線,聚陽在20%以上的高階產品出貨比重已達三成。

聚陽智慧衣可測心跳 年底商品化

聚陽積極布局智慧衣產品,董事長周理平昨(14)日首度表態,目前鎖定運動與醫療健診兩大應用市場,預計最快今年底達到商品化,向運動一線品牌推案。

聚陽智慧衣在醫療健診領域耕耘進展最快,由於主打心率變異分析(HRV),可監測出使用者心理壓力狀況及疲勞程度,已經獲得台、美兩地醫療院所青睞,已交由客戶驗證中。

聚陽智慧衣導電源自於兩大材料,一為銀纖維;二是被譽為「新材料之王」的石墨烯,這是一種導電導熱佳的奈米材料,這項原料的開發與應用,是與台北科技大學共同合作。兩大材料內置於織帶並貼合而成。現階段樣品已初步完成,正在內部測試軟硬體系統。

聚陽智慧衣的功能包含偵測HRV、異常心跳偵測判讀(PVC)等功能,已有美國醫療院所取樣60件驗證中,若是驗證成功,將優先提供醫師使用,讓醫院機構隨時掌握醫師、護理人員的心身狀況。

國內大型醫院也取樣上百件智慧衣測試,未來有機會切入健診領域。

周理平強調,雖然智慧衣市場尚未成熟,但已成為紡織廠必須掌握的技術,預計每年投入逾3,000萬元持續耕耘智慧衣。

[Home]


   1.2.2Smartphone

2017/06/15 1.2.2.1. 大立光下半年旺 徵4,500 [ 經濟日報 劉芳妙]

股王大立光執行長林恩平昨(14)日表示,第34季進入傳統旺季,下半年表現應比上半年好,新廠預計8月底完成無塵室建置,第4季投產,估計新廠將新增4,500名人力,是現有台灣人數的一倍。

大立光昨天股東會僅十分鐘隨即結束,會中順利通過去年度盈餘配發63.5元現金股利。昨天台股重挫,大立光股價終場跌破4,700元,收在4,695元,下滑115元,股息殖利率約1.35%

林恩平進一步透露,針對專利侵權,目前已有權利金入帳,但是對正在訴訟中的三星電子,「最佳的方式就是可以成為客戶」,目前仍在協商中。大立光告南韓三星電子及玉晶光專利侵權,歷經三年多纏訟,去年底傳出和解。

外界看好,若走向和解,有利大立光取得授權金或進一步爭取三星手機訂單,自此手握蘋果、三星及中國手機品牌訂單,穩坐全球手機鏡頭龍頭地位。昨天林恩平首度透露與三星協商的焦點,仍是爭取訂單,補足最後一塊版圖。

林恩平看6月營運表現,仍維持與5月差不多的看法。針對新廠的產能規劃,他則說,有合理利潤的訂單都會接,至於韓系客戶訂單,目前仍協商中。

市場看好今年手機搭載雙鏡頭滲透率拉高,大立光受惠最大。林恩平表示,如果就品質來看,雙鏡頭是有優勢的,即使是五倍光學變焦,目前以多鏡頭解決方案都能達成,對塑膠鏡頭來說不是問題,下半年鏡頭設計規格持續拉高,除了愈來愈多客戶導入雙鏡頭外,包括大光圈、3D感測鏡頭等,前置鏡頭規格也愈來愈高。

至於新廠部份,大立光投資逾200億元的新廠預計第3季末進駐設備,第4季開始量產。林恩平表示,新廠主要將製程集中,提升效能,新廠仍以手機鏡頭為主,未來製程集中之後,其他的廠房可能轉為擴大生產自製音圈馬達(VCM)及隱形眼鏡。

除了大立光之外,陸廠舜宇光電及日廠康達智也擴產積極衝市占,面對後兵追趕,林恩平維持一貫淡定口吻:「每個競爭對手都很厲害,我只能自己努力跑快點,回頭看別人會跑慢。」

大立光跨界攻醫材 要養下隻金雞

大立光擴展手機鏡頭之外新應用,再下一城。執行長林恩平昨(14)日首度透露集團合計斥資3億元,成立大立雲康(Largan Health Technology,簡稱LHT),開發醫療級偵測睡眠的心電儀(ECG),預計明年有望切入醫院體系展現成效。

大立雲康目前登記資本額5億元,實收資本額3.5億元,大立光集團持股逾四成,林恩平為董事長。目前該產品已取得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中國CFDA認證,並已在中國市場銷售,正申請台灣TFDA認證中。

大立光從手機鏡頭轉戰醫療領域,林恩平說,這產品雖然和光學技術關連不大,但主要晶片設計及成品組裝由大立光負責,技術提供者是他台中一中的同學彭仲康。彭仲康在哈佛研發已久,並將其技術授權,他看好該產品的潛力,於是參與投資。

林恩平說明,該產品主要可以偵測睡眠狀況,分析睡眠品質,並上傳雲端,連結至醫療體系中,有助於醫生追蹤病人睡眠概況,適用於呼吸中止症等。他當場秀出一個如徽章般大小的心電儀設計。林恩平說,這可以讓病患直接帶回家貼在胸口偵測追蹤,進行健康管理,不需要大費周章到醫院診斷。

林恩平表示,該產品目前已通過台大醫院測試,預料取得台灣TFDA認證之後,將擴大合作醫院。他打趣地說,同學裡有很多是院長、副院長級的,都說沒問題一定會用。

林恩平聊專業 話匣子開了

面對景氣、獲利、匯率、毛利率、政治、時事題,大立光執行長林恩平一向省話,甚至冷回應。不過,談到鏡頭技術或是醫療專業,林恩平可以打開話匣子侃侃而談,昨(14)日原規劃一個小時結束的記者會,拖到快中午才結束。

大立光的訂單能見度至少都有一個月,往年6月股東會後的記者會,林恩平至少都能釋出到7月的看法。不過,他昨天跳過這一題,僅籠統地說,往年第34季是傳統旺季,理論上會比上半年好,媒體進一步追問,是否能像往年一路走高至第4季,他又把答案推給客戶,直言「這要看客戶怎麼拉貨」。

推測可能因45月景氣變化太快速,大立光在一個月內兩次修正展望,為維持保守穩定風格,昨天林恩平的口風又更緊了。

大立光股東會及法說會一向以「效率」著稱,近年營收及獲利大幅成長,但釋出的資訊卻愈來愈有限。

面對毛利率、平均單價或獲利等敏感問題,林恩平一向簡短答覆,要看客戶訂單、規格以及產品組合而定。

[Home]


2017/06/15 1.2.2.2. 緯創迎i8 昆山廠大招工 [ 經濟日報 陳昱翔]

代工廠緯創(3231)昨(14)日召開股東會,受惠今年大咬蘋果iPhone 8肥單,讓公司近期業績頻頻創高,也讓董事長林憲銘信心滿滿指出,今年是緯創營運轉折的關鍵年,智慧手持式裝置出貨量可望大幅成長,營運展望樂觀,而昆山廠也將大舉招工,滿足客戶產能需求。

緯創自去年底以來,已四度砸重金投資中國大陸昆山廠,被外界視為是量產iPhone 8所做的準備。對此,林憲銘雖不正面回應,但向參與會議的小股東「掛保證」,今年會是緯創收割成果的豐收滿滿的一年,會盡力繳出令股東滿意的成績單。

針對昆山廠招工狀況,執行長黃柏漙坦言,今年昆山廠確實「人力相當險峻」,因此已提前啟動招工計畫,即使工資上漲也必須要招齊人手,公司將透過企業福利以及薪資部分,吸引作業員加入生產行列,藉此確保客戶產能。

黃柏漙進一步指出,今年昆山廠招工人數將比去年至少增加二成以上,預期8月至9月期間,會是人力最吃緊的時刻,屆時人力仲介費勢必會增長,只能口袋裡多掏點錢出來,並提高自動化生產比重,藉此降低人事成本。

目前緯創已對昆山廠四度投資,投資總金額上看180億元,而昆山廠今年招工人數則推估近萬人。法人認為,緯創將成為繼鴻海、和碩外,第三大iPhone組裝廠,甚至有機會威脅和碩的地位。

緯創拚印度製造 衝刺市占

緯創攜手蘋果,揮軍印度建置生產基地,主要量產iPhone SE機種,預料今年底前就能開始大量出貨,搶攻印度市場商機。

董事長林憲銘上月底親赴印度拜會當地官員,討論在當地擴大投資事宜,目前緯創已於印度班加羅爾設立工廠,初期每月可望生產上萬支iPhone SE,隨著良率提升,將擴大產能,並就近供應當地市場,並滿足當地政府力推的「印度製造」政策。

針對印度布局,執行長黃柏漙昨(14)日指出,目前公司在印度有二個廠區,而服務的客戶也不只一個,包括陸系、美系品牌客戶均有,未來也有機會持續增加。

[Home]


2017/06/15 1.2.2.3. 華碩Google合攻高階機 [ 經濟日報 曾仁凱]

華碩(2357)向上挑戰2.5萬元等級的高階智慧型手機市場,昨(14)日宣布全球首款同時支援ARVR功能的Zenfone AR在台灣搶先開賣。董事長施崇棠表示,此為華碩與Google合作的新里程碑,Zenfone AR支援最新Android Pay電子支付服務,另外GoogleTango開發者大會7月也將首度移師台北舉行。

施崇棠昨天親自主持Zenfone AR新機上市發表會表示,AR(擴增實境)與VR(虛擬實境)被認為是未來新世代手機必備的功能,像是蘋果也傳出未來打算將ARVR功能導入iPhone中,此次華碩搶先一步,Zenfone AR號稱是全球第一支同時配備ARVR功能的智慧型手機。

施崇棠表示,Zenfone AR為華碩與Google合作的新里程碑,不但同時支援GoogleTangoAR)與DaydreamVR)兩大平台,另外還支援Google最新的Android Pay電子支付服務。

另外,為了促成更多手機上的AR應用,雙方攜手合作,Google的「Tango開發者大會」7月將首度移師台北舉行。

華碩的Zenfone AR,年初在美國CES消費性電子展首度亮相後,引發全球熱烈討論,昨天正式在台灣搶先開賣,空機售價24,990元,宣告華碩向上挑戰2.5萬元等級的高階智慧型手機市場。另外華碩也與中華電信獨家合作,只要綁約每月1,399元的電信資費,手機9,990元就能帶回家。

執行長沈振來介紹,Zenfone AR所有規格都是最頂級,效能甚至媲美電腦,除搭載高通強大的Snapdragon 821處理器,內建8GB記憶體更為全球首創。

華碩ZF4遲到 引發裁員疑慮

華碩(2357)今年營運遭遇逆流,公司痛下決心啟動組織變革,由於新的組織架構與人力部署要到6月底才會定案,目前處於過渡期,傳出華碩第四代Zenfone 4手機可能延遲至7月發表,並且引發裁員疑慮。

本月初台北國際電腦展上,原本市場高度期度華碩Zenfone 4手機將首度亮相,結果希望落空。

面對媒體追問ZF4何時推出?施崇棠昨(14)日回應:「很快」。

據了解,華碩ZF4遲到,與公司內部的組織變革有關。華碩端午節前宣布組織改造,面對平板電腦市場快速萎縮,公司決定將資源重分配,將相關人力與資源移撥至正快速成長的電競市場,新設立「電競電腦事業群」。目前華碩電競事業群負責人張仰光,與電腦事業群許先越、行動事業群張凱舜等三大產品事業群主管正就相關人力調整進行討論,詳細的組織架構與人力部署預計6月底就定位。

由於組織調整的過度期,引發最近華碩內部人心惶惶,有員工上PTT網站爆料,表示隨著部門整併,公司將裁員。對此,華碩主管昨天表示相關傳言完全沒有根據,目前為止沒有任何人力精簡動作,但公司理解不確定性多少會讓員工產生不安全感,除了會加強溝通,也會加速此波組織改組快點定案。

[Home]


2017/06/15 1.2.2.4. 蘋果新機量產蓄勢待發 大陸昆山缺工再擴大 當地勞工策略排擠效應 台廠砸錢搶人備戰 [ 電子時報 李立達]

蘋果新款智慧型手機量產蓄勢待發,大陸昆山地區將再度上演搶人大作戰。

蘋果(Apple)2017年新款智慧型手機量產蓄勢待發,加上大陸昆山地區抑制外地勞工政策,供應鏈業者透露,大陸昆山暑假期間將再度上演搶人大作戰,所有廠商都是全面備戰,不僅強力搶工,為因應人力仲介費用大幅拉高,手中已捧著銀彈做好準備。

大陸包括昆山等主要生產重鎮,每逢消費性電子產品生產旺季就會缺工,近年情況更趨嚴重,業界分析主因包括大陸整體勞動力轉變,電子組裝生產線已非勞工就業首選;其次是昆山等地傳出控制外來人口數量,更衝擊當地廠商招工狀況。

昆山相關廠商指出,昆山自2016年起針對外來人口的子女就學,採取更嚴格的積分審核,以抑制外來人口分食當地資源,2017年大陸昆山延續此一政策,並直接針對企業下手,若企業招聘外地勞工,要負擔的保險相對較高,藉以鼓勵企業找當地勞工。

不過,昆山當地的勞動人口不敷產業需求,尤其是當蘋果等大客戶要量產旗艦產品時,短期內需要大量人工,其他廠商更難招工,企業只能透過仲介招工,此時仲介費用將會大幅提高,甚至會與勞工結合,以短期上工又離職方式賺取仲介費。

供應鏈廠商表示,大陸上海等沿海城市持續湧入外來人口,已讓當地資源無法負荷,透過政策導引人口朝內陸城市轉移,過去大陸執行騰籠換鳥策略過於急躁引發爭議,近年各城市作法趨於低調緩和,然策略方向並無改變。

業界盛傳緯創是蘋果新款智慧型手機組裝廠,位在上海昆山廠區已連續兩度增資,然緯創對於蘋果相關訊息三緘其口,執行長黃柏漙指出,緯創針對客戶訂單需求,2017年昆山廠招工數量起碼再提高2成以上,該地區缺工狀況非常嚴峻。

黃柏漙指出,對於人力招聘費用,很多廠商都是「挫咧等」,預估8~9月相關費用漲幅將會失控,然緯創對此已做好準備,至於此費用增加是否會侵蝕產品獲利空間,緯創強調將透過提高生產效率,彌補招聘費用上漲壓力。

事實上,蘋果當初在量產iPhone 6時便發生同樣情況,當時蘋果首度將iPhone螢幕拉大至5.5吋,龐大訂單量導致鴻海、和碩等組裝廠大舉搶人,其餘訂單量較小的廠商因為同業之間搶工,導致成本拉升、毛利率下滑。

大陸周期性缺工嚴重,短期內將無解,廠商除了配合往內陸城市遷廠外,亦積極導入自動化,提高生產效率。廠商認為前幾年機器手臂的建置成本高,投資回收時間長達7~8年,如今機器手臂建置成本降低,投資回收時間平均僅2年,讓生產自動化加速進行。

緯創2016年起積極導入工業4.0,過去是分階段蒐集資料,現在是蒐集不同區塊資料,透過連續性的指標效率,回饋到機器調整,即時修正生產差異化。緯創預計2017年底完成廠內從電子組裝到最後包裝的機器連結,並開始導入全球工廠,進一步提高生產效率。

[Home]


2017/06/15 1.2.2.5. 蔡力行成福將 外資高看聯發科一眼 [ 電子時報 趙凱期]

蔡力行提前上任意外引發外資調高聯發科投資評等。

蔡力行提前在61日正式就任聯發科共同執行長的動作,意外引爆外資回眸一笑,累積6月已買超聯發科逾2.5萬張,也激勵聯發科同期股價短線強彈20%,即使14日台北股市重挫,聯發科仍硬是要紅,小漲3元,守住250元大關的情形,蔡力行意外成為聯發科最新的吉祥物。雖然蔡力行到任至今,還來不及產生化學變化,但聯發科走出短期營運谷底的事實,配合2017年下半的傳統出貨旺季效應可期,公司毛利率及營益率也有開始觸底的跡象,讓外資趁勢偷機取巧在此時調高聯發科投資評等,這反倒為蔡力行的上任動作產生錦上添花的效果,也順勢給聯發科帶來雪中送炭的溫暖。

聯發科即將在今日舉行年度股東常會,蔡明介、蔡力行首度攜手登台,配合謝清江、朱尚祖、陳冠州等新五虎將的合體,公司有意先革新、再創新的味道濃厚。平心而論,蔡力行的就任能給聯發科短期幫助相當有限,畢竟2017年的產品及市場策略已難作更動,中、長期的技術研發及投資節奏亦早已按部就班進行,蔡力行即使想作改變,也得先靜下心來抽絲剝繭,方能師出有名。不過,以蔡力行向來偏愛積極進取,奮發向上,衝刺第一的公司營運體制,這與聯發科內部士氣及外部期望明顯不謀而合,預期蔡力行的加入,仍會給聯發科帶來組織及制度新創的良性成長循環效果。

其實在聯發科在好不容易捱過2017年上半產業鏈調整庫存,客戶新品遞延,同業殺價搶單等紛紛擾擾的大環境不利因素干擾後,放眼第3季,在旗下多數晶片產品線都將開始進入傳統出貨旺季,配合高佔公司業績近70%的大陸內需及外銷智慧型手機市場需求,亦擺脫先前的高庫存壓力而有新的旺季成長動能出現後,聯發科第3季營收、毛利率、營益率順勢觸底反彈的走勢,本來就在合理預期之中,這也是習慣中、長線布局撿便宜的外資,選擇在56月仍有一些景氣及庫存疑慮時,就先依據上游晶圓代工廠、下游客戶端的正面訊息,決定大膽先調高聯發科投資評等的主因。

在聯發科第3季營收可望有兩位數以上百分點的增幅,甚至有機會上看20%,加上大家所最關注的毛利率問題,也因成本降低方案陸續出籠,及與高通(Qualcomm)、展訊等同業的拚鬥,在2017年下半訂單大致底定後,反而有暫時熄火的味道出現下,聯發科未來毛利率自谷底翻揚的可能性已明顯大增,在公司2017年下半營運成長表現的好消息看來會比壞消息更多的情形下,蔡力行這位6月初上任的福將,已先為公司掙得市值增加逾20%的邊際效益,似乎暗示蔡力行已無縫融入聯發科經營團隊,在聯發科經營及研發團隊仍為過去40年台灣半導體產業人才的一時之選下,公司當然有再戰新高的實力及能力。

[Home]


2017/06/15 1.2.2.6. 26%美國iPhone用戶有意升級為iPhone 8系列新機 [ 電子時報 茅堍]

最新資料顯示,僅26%美國地區iPhone用戶有意在iPhone 8系列新機推出後,升級使用該機。

雖然各界人士多推估,蘋果(Apple)最新一代iPhone 8(暫稱)系列新機推出後,將會引發智慧型手機市場新一波換機熱潮,然而最新資料顯示,僅26%美國地區iPhone用戶,有意在iPhone 8推出後升級使用該機。

調研機構eMarketer援引零售應用程式(App)平台業者Branding Brand日前進行的調查報導,如果蘋果在2017年下半推出iPhone 8系列新機的話,有45%美國iPhone用戶表示,沒有計畫要在2017年內升級目前使用的iPhone手機。表示會升級使用iPhone 8新機的使用者,僅佔26%

此外,有意升級使用iPhone 76系列手機的用戶亦分別有14%12%。有1%用戶表示,將會升級使用iPhone SE

另外,亦有2%用戶表示,將會轉而改用Android平台智慧型手機。

而在問及想從蘋果下一產品看到什麼時,有44%受訪者表示,希望能有運作更為良好的作業系統。有4分之1受訪者表示,希望見到重新設計的智慧型手機。

Branding Brand表示,該資料是依據201762~5日對美國地區1,000iPhone用戶所進行的調查結果,彙整而成。

eMarketer報導,傳言透露,iPhone 8將會配備全玻璃外殼、無線充電功能,以及取消Home鍵按鈕等。由於這些配備或功能都已出現在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高階智慧型手機中,再加上iPhone手機已經成為商業產品,使得美國消費者對iPhone 8新機推出的興奮感並不是太高。

[Home]


2017/06/15 1.2.2.7. 蘋果OLED出貨動向:因低良率問題 蘋果OLED面板出貨上調至9,000萬支 [ 電子時報 范維君、陳柏蓁]

據韓媒the bell報導,三星顯示器(Samsung Display) 2017年計劃出貨給蘋果(Apple) iPhone 8(暫稱)OLED面板,將從原先計劃的7,000萬支,一口氣上調至9,000萬支。南韓業界人士分析,由於蘋果面板正面搭載指紋辨識功能,手機成品良率較原先預期低,因此所需面板數量較原先預估上調2,000萬支。

報導引述業界消息指出,截至5月底,三星顯示器預計出貨蘋果iPhone 8的面板量上調至9,000萬支。一般而言,為使組裝業者能有較穩定的零組件庫存,業者多半會在正式出貨的幾個月前,與相關廠商協調每月、每季與年度所需出貨量,一般稱為零組件預估出貨量。

零組件預估出貨量,可能因產品的組裝及生產情況產生變動,但由於成品組裝、生產牽涉許多層面,一般而言零組件預估出貨量,不會出現過大變動。

因此,外傳9月即將上市的蘋果iPhone 8,至少要在2個月前,也就是7月開始進行生產組裝,而在這之前,面板等零組件都得先行到位,因此最近業界傳出三星顯示器上調OLED面板出貨的可能性跟著升高。

由於這次三星顯示器大幅上調2,000萬支iPhone 8面板出貨量,因而引發業界各種揣測。稍早許多媒體指出,蘋果向三星顯示器下訂7,000萬支iPhone 8 OLED面板,先前南韓業界預估OLED面板出貨量,也多落在7,000萬支左右。

南韓業界專家分析,調高預估出貨量的真正原因,可能與蘋果OLED首次搭載指紋辨識模組拉低產品良率有關,所以不得不上調OLED面板出貨量。

報導指出,iPhone 8由於左右邊框及實體按鍵消失,面板尺寸放大到極限,外傳指紋辨識功能與面板整合時,業者曾苦思指紋辨識位置,而蘋果最後決定將指紋辨識功能置於智慧型手機正下方,因此大大增加手機製造難度。

事實上,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與三星顯示器為了研發這樣的技術,已經努力多年,然而日前三星電子推出Galaxy S8系列手機並未採用,又傳出Galaxy Note 8 (暫稱)由於技術研發遭遇瓶頸,也不會採用這樣的面板技術,然而三星Galaxy S8將指紋辨識功能置於手機背面,其實引來不少消費者的使用不便評價。

南韓業界相關人士進一步分析,將指紋辨識功能與面板整合製成產品時,是否搭載3D感測器將形成差異,蘋果為了取得這樣的技術,2012年購併美國行動指紋安全辨識業者Authen Tec後,馬上開始進行相關技術研發,但從這次蘋果向三星顯示器增加2,000萬支面板出貨量來看,產品組裝後可能面臨低良率問題。

目前三星顯示器的蘋果OLED面板預估出貨量,將從6月起慢慢增加;6月預估為400萬支、7~9月的第3季為3,600萬支、10~12月的第4季為5,000萬支。不少分析也指出,初期出貨量較低,很可能也是因為產品需要時間確保良率。

從這個預估面板出貨量可推測,iPhone 89月上市後的1個月內,最大出貨量將為400萬支,而這是假設沒有不良品的情況。之後第3季的最大出貨量,將比第4季低1,400萬支左右。因此iPhone 8上市後,恐怕只能先在美國等少數國家進行銷售,以產品組裝製造通常約需2個月時間來看,三星顯示器OLED面板出貨為6月,蘋果iPhone 8應能如期於9月上市。

三星出貨蘋果OLED 越南V3廠啟動後段製程加工

三星顯示器(Samsung Display)越南V3工廠可望在615日啟動量產,進行蘋果(Apple) iPhone 8(暫稱)OLED面板後段製程加工,粉碎iPhone 8恐因面板生產不急,無法如期在秋季上市的傳言。

據韓媒KINews引述業界消息表示,三星顯示器在4月底向供應商下訂各種材料與零組件後,5月已在南韓A3產線生產iPhone 8 OLED面板Cell。日前A3工廠將產出的半成品Cell運至越南V3工廠,即將在615日啟動後段製程加工。

三星顯示器的OLED製程中,蒸鍍與封裝在南韓A3產線進行,貼合(lamination)與軟性電路板(FPCB)接合(bonding)等後段製程則由越南V3工廠負責。前段製程的設備投資比重較高,後段製程的人事成本比重較高。

報導指出,由於A3產線有部分良率表現不如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的專用產線(A3-1),因此V3工廠15日啟動量產到6月底為止,2週內產出的OLED成品數量恐低於原先業界預估,無法達到400萬片,但7月起可望提高到每月1,000萬片。

先前曾傳出iPhone 8將因為OLED面板生產問題延後上市,隨著三星顯示器啟動量產,再將OLED成品由V3工廠立即運送至鴻海廣州工廠,iPhone 8應可如期在9~10月上市。

消息人士表示,雖然不知道iPhone 8其他零組件的備貨狀況如何,但可以確定絕對不會因面板問題延後上市,面板的生產準備已全部完成。

三星顯示器在越南共有3座工廠。V1工廠建於2014年為OLED產線,專門供應三星電子Galaxy S系列手機面板;V2工廠為中小尺寸LCD模組工廠;V3工廠則是為了生產蘋果OLED面板新蓋的專用廠房。未來V3工廠所有設備都裝設完成後,OLED模組的月產能將可供應2,500萬支智慧型手機使用。

2016年底三星顯示器陸續向AP SystemsToptec、永友(Youngwoo Dsp)JastechRorze Systems等業者訂購後段製程設備,月產能相當於1,600萬個智慧型手機OLED模組,使用V3工廠65%空間。

業界表示,V3工廠將在2017年底使用完所有空間,因此三星顯示器準備在越南蓋第四座工廠(V4)

 

[Home]


2017/06/15 1.2.2.8. 緯創吃iPhone肥單 印度廠2018年獲利 [ 蘋果日報 王郁倫]

緯創(3231)吃iPhone肥單,執行長黃柏漙昨表示,印度市場潛力大,估兩工廠2018年可望進入獲利期,昆山廠今年大手筆投資,下半年旺季因應新品上市,也正在大招工,預估人力比去年增20%,他也憂心今年人力緊張度將嚴峻。

緯創股東常會昨順利舉行,董事長林憲銘表示,這幾年花一些時間轉型,慢慢看到成果,去年已看到反彈點,營業額還有各方面都有表現,「對今年比去年還有信心」。

人力緊張程度嚴峻

黃柏漙表示,緯創現在非電腦類營收比重不到20%,希望2020年前可做到35%,就是翻1倍,核心事業包括個人電腦跟伺服器,維持業務穩定成長,新興事業則期望擴大成長跟獲利,工業電腦、物聯網相關、醫療跟企業級儲存今年起將各有不同成果。

關於緯創的iPhone進度,黃柏漙表示,新德里工廠主要客戶有印度在地及中國客戶,該廠月產能逼近40萬支,目前還在討論擴廠計畫,但一切要看印度政府對扶植當地電子產業的法令,目前該廠2016年下半已開始獲利,班加羅爾廠剛投產,手機是未來2年具體投資項目,目前印度貢獻仍低,預計2018年開始獲利。

緯創對手機出貨量仍樂觀,筆電估上下半年出貨比例55,但智慧手持比例甚至會達37,全年出貨量將成長,電腦出貨也會小成長,伺服器代工業務下半年因英特爾新平台出貨可望優於上半年。

緯創昆山廠也砸大錢建廠買設備,外傳也是為iPhone生產準備。對此黃柏漙表示,下半年「招工嚴峻」提前因應,希望可安全度過,今年昆山預計招工人數比去年多2成,但預期招工到8~9月會最吃緊。

[Home]


2017/06/15 1.2.2.9. 瑞信證券:中國中階智慧手機增溫 [ 工商時報 張志榮]

瑞信證券根據供應鏈查訪結果指出,中國中階智慧型手機零組件備貨動能從5月下旬起開始增溫,預估這波備貨力道可持續到第三季,看好敦泰(3545)與南茂(8150)等兩檔個股可望受惠,昨(14)日股價分別下跌0.44%與1.57%,收在3431.3元。

瑞信證券科技產業分析師蘇厚合指出,中國智慧型手機需求自5月下旬起確實有回溫跡象,尤其是中接機款,從聯詠與彩晶5月營收即可看出,預估這波面板零組件拉貨動能可持續到6月,此外,搭載新技術與規格的新產品推出後,可望支撐面板智慧型手機供應鏈下半年營收動能表現。

蘇厚合表示,儘管OLED技術的發展廣為市場所期待,但對非三星與非蘋果等智慧型手機大廠來說,今年與明年OLED面板供應短缺,確實給予面板供應鏈廠商些許機會,因為現階段智慧型手機設計已轉向in-cell18:9螢幕比例,預期今年下半年會有更多搭載in-cell面板智慧型手機(16:918:9螢幕比例皆有)推出,尤其是中階HD比重增加將進一步推升in-cell TDDI(整合驅動IC及觸控晶片)需求。

蘇厚合認為,對台灣面板供應鏈來說,相較於面板族群,驅動IC族群較能受惠於in-cell TDDI18:9螢幕比例題材,因為智慧型手機業務僅佔友達與群創約510%的營收比重。

蘇厚合指出,18:9螢幕比例切入中階智慧型手機速度將會加快,因為面板廠商正在發展HD+1440x720)解析度產品,並積極將in-cell觸控面板技術整合進來,這對台灣驅動IC廠商將會是利多消息,因為台灣廠商在這項領域能見度相對較高。

此外,相較於其他競爭對手,蘇厚合看好南茂與敦泰更能受惠於in-cell TDDI18:9螢幕比例題材,以南茂為例,除了已是TDDI後段供應鏈外,且已切入三星的OLEDiPhone後段DDI業務,至於敦泰,除了in-cell TDDI技術發展較快外,聯詠與奇景光電佔營收比重也相對較高,因此均給予「表現優於大盤」投資評等,合理股價預估值分別為40元與44元。

[Home]


  1.3IT Industry

2017/06/15 1.3.1. 台灣大結盟鴻海 會更深更廣 [ 經濟日報 黃晶琳]

台灣大哥大昨(14)日召開股東會,小股東建議台灣大賣給鴻海集團跟亞太電信,台灣大董事長蔡明忠回應,併購非單一股東說了算,過去已經與鴻海策略結盟,未來與鴻海合作會更深更廣,跟國際大企業鴻海郭董合作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

今日輪到亞太電信股東會登場,雙方合併議題可望再成焦點。

鴻海集團跨入電信產業後,與台灣大建立策略合作關係,郭台銘更與蔡明忠及蔡明興兄弟私交甚篤,近年雙方合作包含出售4G頻譜給台灣大、鴻海入股台灣大,台灣大入股鴻海旗下亞太電信,亞太電信借用台灣大4G網路,鴻海Pepper進駐台灣大門市,鴻海旗下夏普產品進駐台灣大實體門市及電子商務平台myfone,與台灣大合作O2O(通路虛實整合)。

鴻海與台灣大緊密合作,也讓市場對於雙方未來深入合作或進一步整併充滿想像空間,市場不僅一次傳聞兩家公司可能整併。有趣的是,雙方小股東也愛牽線,去年亞太電信股東會上,也有小股東建議,亞太電信應該與台灣大合併,當時亞太電信董事長呂芳銘回應,不是完全不可能,但亞太電信股價太委屈,並笑說「每股50元就賣」。

昨日台灣大股東會上,就有小股東建議,郭董把台灣大買下來,積極發展電信產業。今日輪到亞太電信股東會登場,預期台灣大及亞太電信是否可望聯姻,也可能成為股東會焦點。

但面對小股東提議,蔡明忠表示,併購議題並非單一股東可以主導,台灣多個企業家中,台積電跟鴻海名列繳稅前兩名,也是國際知名企業,不僅是台灣大,所有台灣企業可以跟鴻海郭董合作都是天上掉下的禮物,未來盼跟鴻海集團可以有更深度、更廣度合作。

蔡明忠看吃到飽…台灣門檻太低

台灣大哥大董事長蔡明忠昨(14)日表示,台灣手機上網吃到飽門檻跟國際相比太低了,影響消費者權益跟國家網路建設,未來主打6C策略,特別是在內容領域,將攜手好萊塢公司,搶進國際市場。

面對媒體詢問台灣4G資費競爭激烈,蔡明忠認為,客戶本來就要有多元選擇,4G上網吃到飽是選項之一,也是全球趨勢,美國也有很多吃到飽方案,但最重要的還是吃到飽的門檻不能過低,台灣吃到飽門檻低於國際水準,如果持續低於成本,最後受傷害的還是消費者,將影響網路品質及國家通訊建設。

台灣大表示,將持續在4G業務的深厚基礎上,布局物聯網,持續鎖定6C核心策略,包含覆蓋率(Coverage)、數位匯流(Convergence)、內容(Content)、虛實通路(Channel)、雲端(Cloud)及企業社會責任(CSR)。

台灣大董事會日前通過投資Grand Academy Investment基金的有限合夥權益,預計將投入2,101萬美元(折合台幣約6.42億元),為新合作內容投資案做準備,合作夥伴為好萊塢國際業者。

台灣大至今尚未宣布合作夥伴,蔡明忠表示,好萊塢是全球影視重鎮,台灣大有很多合作計畫,包含影視經濟或遊戲領域,重點還是台灣文創實力,受到國際業者肯定。

[Home]


2017/06/15 1.3.2. 聯電革新 共同總經理制啟動 [ 經濟日報 簡永祥]

晶圓代工大廠聯電昨(14)日舉行董事會,通過高階人事異動,通過執行長顏博文退休,並任命資深副總簡山傑、資深副總王石接任為共同總經理。這是聯電成軍以來罕見採取共同總經理制。

董事長洪嘉聰表示,結合兩位共同總經理優勢互補的經驗與能力,將使聯電擁有最優化的組合,落實關鍵的決策與執行力。兩位總經理將共同對聯電整體營運表現負責,並直接向董事長洪嘉聰報告。這項人事異動於昨天起生效。

洪嘉聰強調,透過兩位總經理明確的角色定義,在聯電邁入下一階段成長之際,預期此交接轉換將會順利進行。展望未來,聯電聚焦的優先重點,包括高度重視客戶、持續營運卓越、明確投資策略,以及致力提升股東權益。

洪嘉聰昨天感謝顏博文30多年來對聯電盡心盡力付出,在他的領導下,聯電已建立穩固的基礎,讓接任者可在此根基上繼續開展。對於他退休後將持續貢獻自身知識與經驗,服務社會,公司全體同仁表達萬分的祝福。

聯電董事會昨天也確立兩位共同總經理責任架構。其中簡山傑將專注於核心製造與技術層面,包含研發與營運。

簡山傑擁有超過30年的半導體研發經驗,1989年加入聯電迄今已28年,曾領導公司內多個不同功能,涵蓋先進技術開發、特殊技術開發、客戶工程、技術移轉暨開發、矽智財與設計支援、企業行銷等。

至於王石,將專注於企業營運層面,包含策略與規劃、業務與行銷、客戶工程。

王石是2008年加入聯電,擔任企業行銷副總經理。20092014年擔任聯電美國子公司總經理,負責北美業務。近期則擔任資深副總經理,負責全球業務與企業行銷。

前聯電執行長顏博文 將投入志工服務

前聯電執行長顏博文昨(14)日表示,這次退休是他個人的退休規劃,退休後他將擔心慈濟基金會志工,提高在社會參與及慈善活動的付出,希望能推動大眾對環境與社會共生共榮的認知。

顏博文表示,擔任聯電執行長的五年時間,能夠協助公司發展,是份難能可貴的經驗。

他強調,很榮幸能與如此傑出而專業的管理團隊共事,一同為聯電客戶提供優質的服務,也深信公司正依循著正確方向前進。

顏博文和簡山傑及王石密切合作多年,他相信藉著兩位豐沛的能量與實力,定能帶領聯電邁向嶄新的高峰。

顏博文是在201211月接任升任聯電執行長;他的前任正是近期跳槽到紫光集團擔任執行副總裁的孫世偉。

顏博文是1986年進入聯電,曾任8AB8C晶圓廠廠長,具建廠長才,在任執行長前,擔任資深副總經理,負責的就是12吋晶圓廠營運。當年,聯電啟動12吋廠大規模擴產計畫,Fab12A56期廠房建置投資金額,幾近與前面四期金額加總相當,顏博文戰略地位不言可喻。

顏博文任內,聯電相繼完成與廈門市政府、福建省電子資訊集團,三方合資廈門聯芯12吋廠投資案,並創20個月即完成建廠、量產紀錄。

[Home]


2017/06/15 1.3.3. 緯創業績 看到反彈點 [ 工商時報 翁毓嵐]

緯創(3231)昨(14)日舉行股東會,董事長林憲銘直言公司轉型已有成果,從近幾季以來的業績數字也已看到「反彈點」,對今年營運成長「有信心」。

在手持裝置業務部分,緯創也預期下半年進入出貨旺季後,將帶動營運較上半年成長,位於中國昆山的廠區繼先前積極擴廠後,今年也將擴大招工;至於投資印度手機組裝廠,預期也將在2018年獲利。

外界關注緯創在iPhone接單及出貨進度,執行長黃柏漙昨回應,緯創在智慧手機業務會依區域及客戶選擇性接單,近年中國品牌廠在全球市占大舉提升,因此緯創有不少重要客戶仍以中國為主;至於在美系客戶的部分,也正朝拉升在客戶訂單比率中之占比的方向前進。

展望今年緯創在手機業務的營運,黃柏漙也指出,預期下半年隨客戶新機上市將帶動出貨量穩增,估上下半年的出貨比將可達46或甚至達37,全年出貨將去年有相當增幅的成長。

由於緯創自去年下半年起,即多次針對位在中國昆山的手機組裝廠加碼投資、積極購地及添購新設備,外界推估緯創應是為了接獲iPhone機訂單預作準備。

昨日黃柏漙僅表示,該廠雖自動化生產已達相當比例,惟為了因應下半年出貨旺季,全年仍預估需再招工較去年多2成以上的人力,同時預期到89月後,招工成本如仲介費用,恐再現「失控」飆漲的情況,因此,緯創也將即早因應,同時希望在生產效率逐步改善,及出貨規模持續放大帶動下,彌補因招工增加的費用。

至於在投資印度部分,緯創目前旗下的兩個智慧手機組裝廠區,一為前年底與當地通路商合作、於新德里近郊的諾迪亞建置之ODM廠,主要客戶除了印度當地品牌廠IntexLava外,還有中國品牌廠如OPPO等;該廠並於去年6月底投產後,同年7月底即損平、當季並開始獲利,年產能約可達400萬支、目前月產能則達40萬支左右。

另一處位於班加羅爾郊區的組裝廠,甫於今年5月開始試車並小量出貨,黃柏漙表示,由於牽涉印度政府政策、相關法規及印度平均人平所得等問題,皆需待美系客戶去突破,這也將影響該廠量產時程。不過,黃柏漙仍預期,明(2018)年緯創投資印度就將進入獲利期。

展望全年營運表現,包括在含括個人電腦、伺服器等業務的核心事業,緯創樂觀看好出貨動能皆有較去年度增溫成長,加上近年投資在工業電腦、物聯網相關應用、醫療產業及全業級儲存等新興事業部分,也有信心自今年起將陸續展現成效,對於今年營運成長「有信心」。

[Home]


  1.4Personal Computing

2017/06/15 1.4.1. 三星推出49吋可撓式超寬曲面電競用螢幕 [ 電子時報 楊步偉]

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推出49吋的超寬曲面桌上型監視器面板CHG90。這款堪稱為全球最寬的電競用螢幕,面積等同於半個49吋電視螢幕,要價則高達1,499美元。

The Verge網站和三星官網報導,三星的新款49吋的CHG90超寬螢幕可撓式螢幕,面積等同於224吋的寬螢幕拼在一起。CHG90的解析度高達3840X1080,長寬比為32:9,反應時間為1毫秒(millisecond),畫面更新率(refresh rate)144Hz,曲率則為1800R

CHG90使用三星的QLED量子點(Quantum Dot)技術以改善畫質,並支援HDR10的高畫質標準。此外,CHG90亦透過超微(AMD)FreeSync 2技術減少畫面撕裂(screen tearing)等問題。就連接介面而言,CHG90內建DisplayPortMini DisplayPort、兩個HDMI插槽以及三個USB 3.0插槽,不過CHG90並未支援USB-C

CHG90這款電競螢幕的亮點,是讓電競玩家在進行《戰地風雲1 (Battlefield 1)等遊戲時,可享受前所未有的寬敞畫面。此外,三星電子也針對CHG90推出獨家軟體,方便使用者一次打開6個視窗。例如,使用者可在CHG90螢幕上,一次打開好幾個試算表檔案。

除了49吋的CHG90超寬可撓式螢幕之外,三星電子亦同時推出了定價699美元的32吋的超寬可撓式螢幕,以及599美元的27吋超寬可撓式螢幕。三星電子表示,上述三款超寬曲面桌上型監視器預計從2017年夏季季末起出貨。

[Home]


  1.5Intelligence Manufacturing(Industry 4.0)

2017/06/15 1.5.1. 協作機器人逐漸普及 具備輕薄短小四大優勢 [ 電子時報 胡儀芳]

客製化生產活動興起,帶動協作機器人需求。

隨著少量多樣的客製化生產活動興起,協作機器人(co-bot)近來在產線相當活躍,有別於因應量產所需而導入的工業機器人,得設置工作區,與人分開,協作機器人目的在代替作業員搬運重物或從事較危險的工作,因此無須隔離,能和人員在同個產線上一起作業。

2015年日本頒布JIS B8433-2工業規格,只要經由風險評估(Risk Assessment)判斷無一定危害且符合要件,協作機器人即可在無柵欄下使用,此規範頒布後,日本機器人業者紛紛投入該市場產品研發。

據日本機器人租賃公司Orixrentec表示,以需求最高的前兩大車廠來看,其對協作機器人的要求在輕、薄、短、小。協作機器人目的在降低作業員生命風險,需附有減輕作業員負荷()、非專業員工亦可使用()、短時間即可啟動生產()、不佔空間()等四大功能。

以減輕作業員負荷來說,發那科(Fanuc)在射出成形設備生產線導入自行開發的協作機器人「CR-35iA」。CR-35iA可乘載重量最高達35kg,在射出成形設備製程中的壓入製程,可協助處理重達19kg的物料搬運工作,過往此類工作需要2名男性作業員,如今藉由CR-35iA導入,力量小的女性1名即可應付得來。

協作機器人因無須設置柵欄,不用變更原本的廠房動線,有利工廠空間的使用,可說是協作機器人最大優勢。日立Appliances(Hitachi Appliances)將丹麥公司Universal Robots的「UR10」用於電鍋內蓋的組裝產線,內蓋組裝工程是在狹小的縫隙裝入零件,屬於較細膩的作業,日立改變製程設計並啟用協作機器人,不只節省設置成本,也提高該產線的生產效能。

而協作機器人設置簡單,也提高了中小企業採用的意願,不過,對從未用過機器人的中小企業來說,如何應用到現有環境、或是否需搭配輔助工具?各種疑問一一浮現。

生產NEXTAGE的川田工業(Kawada)就與自動提款機廠商Glory、機械零件廠THK合作,摸索協作機器人的應用方式,累積相關Know-how,並將此經驗提供給其他中小企業,以利推廣使用。

除了機械、汽車等製造業,食品等其他產業也對協作機器人感到興趣,20173月日本連鎖餐廳吉野家即發表,該公司將導入Liferobotics的協作機器人CORO

CORO將把員工洗好的碗盤拿到指定地點,原本員工須負責接待客人、收拾及清洗碗盤等,工作相當繁瑣,如今洗好的碗盤,交由協作機器人處理,將可減輕員工負擔,並提高作業效率。

儘管協作機器人不須設置柵欄,但現階段使用來說,工作內容還是與人有所區隔,因此未來將朝向如下發展,即固定型機器人進入人的部份工作領域一同工作;或是移動型機器人完全進入人的工作領域取代人的工作。

協作機器人逐漸普及,大幅改變人們對工作現場的效能、安全等想法,但也傳出協作機器人動作慢、力量小,相形下價格偏高的抱怨之聲。不過,若以減輕工作負擔、省空間、省人力的角度來看,協作機器人仍具有相當優勢。

[Home]


2017/06/15 1.5.2. 比爾蓋茲提出對機器人徵稅 歐盟說不 [ 電子時報 陳智德]

Ansip仍敦促仍應對機器人的到來做足準備。

微軟(Microsoft)創辦人比爾蓋茲(Bill Gates)提出,當機器人取代人類工作時,政府必須要對機器人徵稅的構想,但遭歐盟執委會(European Commission)副主席Andrus Ansip打槍。

Ansip負責推動歐盟的數位單一市場(Digital Single MarketDSM),他反對對機器人課稅,此與現今矽谷機器人、人工智慧產業的主流想法相反。

在蓋茲的構想裡,他認為既然政府會對年薪5萬美元的工廠工人課稅,那個取代工人工作的機器人應該也要以同個級距進行課稅。

此外微軟還倡議當未來自動化及人工智慧(AI)來臨時,政府應發放「一般基本薪資」(Universal basic income)給每個國民,無論該國民是否有在工作。Tesla執行長Elon MuskFacebook執行長Mark Zuckerberg也是「一般基本薪資」的擁護者。

Ansip在接受CNBC訪問時明確表示,他完全無法同意蓋茲的構想,Ansip提到徵稅不僅是增進國家收入的手段,也是國家公務員如教師與警察的收入來源,但是否對機器人徵稅,必須有更完善的考量。他完全同意應對排放廢氣、吸菸或飲酒等造成環境或健康不良危害者課稅。

Ansip也表示,歐盟尚未考慮過一般基本薪資,並談到即使自動化或人工智慧等新技術不斷出現,新工作也會跟著出現,人類一天的時間還是只有24小時,並沒有因此變多,反而有可能因新技術的出現而變少,而且新技術創造的工作其實比摧毀的多,人類不應對於機器人感到害怕。

Ansip仍敦促仍應對機器人的到來做足準備,新工作的出現伴隨的新技能的要求,各國政府、國會、歐盟或企業家應盡量對可能會因此失業的人提供技能訓練,確保他們有足夠的工作技能。

[Home]


  1.6Solar(Green Energy)

2017/06/15 1.6.1. Tesla大出貨 和大今年營收衝70 [ 經濟日報 邱馨儀]

和大工業受惠電動車大廠Tesla新車款Model 3出貨放量、今年營收直逼70億元,可望再創新高。和大工業董事長沈國榮表示,因應訂單量增加,和大嘉義大埔美園區積極擴產,14條智能新產線,將在明年全面量產,到2020年前,營收可望突破百億元。

和大工業昨(14)日召開股東會,沈國榮指出今年主力客戶訂單大幅增加,帶動營收成長,今年前五月的營收已成長18%,全年營收有機會挑戰70億元(較去年全年大增21%),而且以客戶端的新車發展,和大持續擴增產能,在三年內達到年營收百億元。

沈國榮指出,為因應東南亞人力、土地都被全球鎖定,未來510年台灣恐找不到東南亞外勞,加上台灣少子化,和大必須持續加速布局智能化產線。

沈國榮表示,今年和大完成2億元現金增資,對未來擴大投資及改善財務結構有很大幫助,未來三年是和大的調整期,除了新產線全數朝智能化發展,舊產線也要升級到工業2.5到工業3.0。此外,和大將持續參與不同的能源車輛,包括電動車、太陽能、輕能源等。

電動車大廠Tesla量販車款Model 3累計接單已達到50萬輛,今年第2季開始交車,每周交車量約750輛至1,000輛,後續逐步放量,第4季將增至每周5,000輛,明年則增加到單周1萬輛。

和大為Tesla減速齒輪箱主力供應商,除Model 3外,目前Model SModel X穩定出貨,因應Tesla供貨需求,和大積極擴增產能,嘉義大埔美7條全自動化生產線量陸續量產,此外向高峰購買的新廠,明年3月機台設備也會全面進駐,明年底14條智能化產線全面啟用。

和大供應最大客戶BorgWarner扭力轉換系統,今年訂單持續增加,第三大客戶Punch無段變速齒輪組,從原本供應南京邦奇、長城、吉利、海馬、比亞迪、東南、馬來西亞proton,現在多了北京汽車、江淮、江銓、中興力帆、瑞鳳等,客戶在2009年時產量約1萬輛,但今年已達72萬輛,2020目標150萬輛,也都帶動和大工業的需求。

就地供應大客戶 和大2020赴美國設廠

和大前兩大客戶訂單需求逐年暴增,和大在台灣設定三階段擴廠計畫後,並預計在2020年確定赴美國投資,就地供應兩大客戶。

Tesla Model 3累積接單已達50萬輛,Tesla並已著手設計Model Y的皮卡車款,未來銷量將持續拉高,和大赴美設廠、就地供應已成必然計畫。

和大工業董事長沈國榮指出,中科一帶工業用地每坪高達30萬元,周邊10公里以外約降至18萬元,大致算來,1萬坪的土地加上設備投資,約需48億元,對於產業而言,已不具投資效益。因而和大赴嘉義大埔美設廠,一期土地平均約2萬元,但和大持續投資,大約到明年以後即擴廠完畢,以客戶端的需求,勢必要再尋求新的擴廠據點。

沈國榮說,電動車大廠Tesla要求和大赴美國設廠、就近供應。但和大認為Tesla的訂單必須一年達到50萬輛赴美設廠才具效益。今年Tesla Model SModel XModel 3三款車總計約18萬輛,Model 3單一車款明年可能達到30萬輛,這些訂單需求和大都已準備好了。但接下來Tesla進一步成長時,和大即可在美國投資,時間將是在2020年。

和大規劃設廠用地首選是Tesla電池廠所在地的內華達州雷諾市、第二選擇是第一大客戶Borg Warner所在的南卡,第三才是南加州。Borg WarnerTesla合計約占和大業務量53%,赴美投資後,將就地提供約一半的訂單,其餘仍由台灣供應。

[Home]


2017/06/15 1.6.2. 自有出海口掌控度不足 台灣黑矽太陽能恐臨擱淺 [ 電子時報 黃女瑛]

荷蘭與德國業者將合作利用家用太陽能彌補德國落後的電網問題。

被多晶太陽能視為抵禦單晶太陽能電池爭搶城池的黑矽太陽能產品,大陸供應鏈正如火如荼的擴增,但台灣供應鏈卻靜如止水,主要即來於台灣電池屬代工定位,導入黑矽必須等待主要的大陸模組客戶認證,但大陸廠忙將自家產能導入黑矽已足夠自用,對台系廠黑矽電池至今無任何需求,凸顯台系廠的多晶電池升級上遇到大船欲入港卻臨擱淺的窘境。

多晶太陽能陣營視導入黑矽產品為抵禦2017年來勢洶洶的單晶爭搶市佔率的利器,而在大陸供應鏈2017年也如火如荼的展開黑矽技術的導入,以黑矽電池使用的多晶鑽石切割矽晶圓來說,龍頭廠保利協鑫集團總裁朱共山在近期公開場合中即提到,截至上半年為止,協鑫已有3分之1的切晶產能從傳統的切削(Slurry)更換為鑽石切割(DW),第3季市場的需求仍在明顯大增,預估鑽石切割將可使其生產成本大幅下降。

台系太陽能廠指出,DW多晶矽晶圓報價約比傳統切削矽晶圓低10%,矽晶圓成本上相對具競爭力,而配合DW的電池製程目前以轉換效率只能維持現狀的添加劑為主,新的乾、溼蝕刻在穩定度上不足,且搭配的設備成本仍偏高,仍未普及。雖然生產出的黑矽電池產品不如原先期待的同步達到成本下降、效率提升,但至少先達到成本下降,而且,基本上黑矽製程技術對台系電池廠來說都不是挑戰,尤其又以單純使用添加劑最簡易,一旦有需求即可快速切入。

但,由於台灣供應鏈以生產電池代工為主,客戶主要仍是以大陸模組廠為主,在黑矽的導入上,大陸廠目前都是以更改本身的電池製程再直接封裝成模組銷售,並沒有委外黑矽電池的需求,這使得台系電池廠不但沒有黑矽訂單、甚至連導入黑矽製程後給客戶測試及認證的量都很少。而其它區客戶包括歐、美、日等模組廠對黑矽接納度亦有限。

所以,台系多晶電池目前仍採購傳統的切削矽晶圓,這使得以多晶為主的台系矽晶圓廠因為出海口考量,短期內亦不易將傳統切削製程改為DW,又因成本考量,寧願長晶後大量以晶磚(Brick)出售,乾脆不自己切晶。整個供應鏈在多晶升級至黑矽領域,包括矽晶圓、電池形同擱淺。實際上就是因為沒有自己的出海口,空有技術卻無用武之地。

台系太陽能廠指出,黑矽導入的乾、溼製程仍有發展的空間,畢竟在效率的提升較為明顯,預估第4季相關設備商不斷精進製程及降低成本,比較適合台系廠的切入。

實際上,台系供應鏈一路受限於代工地位及本身無自主的出海口,尤其主流多晶電池,大陸一線廠的技術已與台灣相當,但成本上更具競爭力,所以,在報價不斷下壓下,台系廠幾乎面臨無招架之力,即使提升製程至成本更具競爭力的黑矽產品,該困境短期內仍難解,導致新日光打銷所有多晶電池產能退出生產,即使如此,其它廠包括茂迪、昱晶、昇陽科、太極、元晶、英穩達、益通等也考量到當下報價低於成本,因此,選擇以虧損最低為原則接單,使得供應鏈多晶產能在景氣回溫都難達滿載。

[Home]


2017/06/15 1.6.3. 力挺巴黎氣候協定 蘋果發10億美元綠色債 [ 工商時報 顏嘉南]

蘋果周二發行10億美元綠色債券,籌措的資用將用於符合蘋果3大環保優先目標的計畫,包括再生能源、綠色原料和節約能源項目。

據蘋果呈交美國證管會(SEC)的文件顯示,本次發行的10年期債券殖利率較美國公債高出82個基點,「所得款項將用於蘋果指定的3大環保優先項目,蘋果認為這些項目可對環境帶來最大的正面影響。」

蘋果發行綠色債券旨在降低天氣變遷的影響,主要透過使用再生能源和改善能源效率;採用更環保的原料打造產品,以及節約能源。

2015年蘋果首次發行15億美元的綠色債券,規模創美國企業最大,以回應2015年的巴黎氣候協定。本次為蘋果第2次發行綠色債券。

蘋果本檔債券是美國總統川普於61日宣布退出巴黎氣候協定後的首檔綠色公司債,川普的決定引發美國企業界和政壇領袖譴責。

蘋果環境、政策和社會計畫副總裁傑克森(Lisa Jackson)表示:「企業界有必要帶頭因應氣候變遷的威脅,和保護我們共享的地球。」

去年蘋果將來自首檔綠色債券的4.42億美元投資於16項環保計畫,包括再生能源和資源回收項目。

Dealogic數據顯示,今年美國企業已發行綠色債券規模小於去年,計入蘋果本檔債券,今年迄今總發行規模為43億美元,相較於去年前6個月的54億美元。

不過今年全球綠色債券規模創下紀錄新高,迄今已達450億美元,反觀2016年全年只有310億美元。

專門追蹤綠色債券市場動向的氣候債券倡議組織(Climate Bonds Initiative)估計,今年新發行的綠色債券總額可望達1,500億美元。

據美銀美林(BAML)研究報告顯示,今年市場已有2檔綠色債券ETF,反映投資人需求。

[Home]

 

Blog : http://yuki0616.pixnet.net/blog

LINEchoyuki

Google+ : choyuki@gmail.com

WeChat kiyu0616

 

少部份轉寄郵件的內容,可能並非事實,特別是常識或是小偏方相關的郵件~郵件內容的可靠性需自行判斷一下唷~轉寄郵件的內容,不完全都有經過查證,所以~需要時一定要求證一下真實性,以免自誤誤人,提醒各位要注意唷~

若不想再收到Yuki Cho相關分享訊息,請用E-MAIL回覆告知;若造成困擾敬請見諒!
若需寄其他信箱,請用E-MAIL回覆告知,並請告知姓名!
轉寄電郵時, 請記得將寄件人()的電郵地址資料清除, 謝謝你哦!!

 

 




Confidentiality Note

本郵件含有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機密資訊、或受法律保護之資料,唯有原發信人指定之收信人得閱讀或使用本郵件之內容。如您並非被指定之收信人,請立即將本郵件及所有附件予以刪除;請勿揭露、儲存或使用本郵件之任何資訊,並請您立即告知原發信人本郵件的傳遞錯誤。謝謝您的合作。
This e-mail transmission and any attachments contain information from Inventec Corporation. The information is confidential and/or privileged and intended to be solely for the use of the individuals or entities named in this e-mail transmission. If you are not the intended recipient, be aware that any disclosure, saving or use of the content of this e-mail transmission and attachments is strictly prohibited. If you have received this email transmission in error, please notify us immediately, and delete the e-mail and attachments. We greatly appreciate your cooperation.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雪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