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14 全球產業資訊

 1要聞

  1.1台灣

   1.1.1. 政院戰駭客 徵千名資安人才  [經濟日報]

  1.2兩岸

   1.2.1. 經部裁撤 ECFA專案辦公室  [工商時報]

 2財經

  2.1台灣

   2.1.1. 全球經濟氣候改善 看好台灣  [經濟日報]
   2.1.2. 貿協採購大會 亞馬遜捧場  [經濟日報]

 1集團新聞

  1.1. NB廠高階人事接班布局進入關鍵期 英業達、宏碁腳步快 緯創、廣達、仁寶鴨子划水  [電子時報]

 2產業相關

  2.1Cloud Computing

   2.1.1. 發展智慧運輸 產值衝300  [經濟日報]
   2.1.2. 喬鼎攜陸商 攻儲存商機  [經濟日報]
   2.1.3. 福特10億美元入股AI新創公司 加速發展自駕車  [電子時報]
   2.1.4. 智慧醫療使科幻成真 可望改善醫療資源分配  [電子時報]
   2.1.5. 衛星結合LPWAN 建構全球範疇物聯網通訊網路  [電子時報]
   2.1.6. 微軟在印度以AI進行眼睛保健  [電子時報]

  2.2Smart Mobile

   2.2.1Wearable

    2.2.1.1. 調研:歐美穿戴式裝置滲透率漸攀升 然智慧手錶佔比仍低  [電子時報]
    2.2.1.2. Lumo Bodytech智慧穿戴讓運動訓練更專業  [電子時報]

   2.2.2Tablet

    2.2.2.1. 傳陸廠打入iPad供應鏈 衝擊TPKGIS  [工商時報]

   2.2.3Smartphone

    2.2.3.1. Nokia6在陸秒殺 代工廠鴻海沾光  [經濟日報]
    2.2.3.2. LINE Pay千萬用戶 台灣是大咖  [經濟日報]
    2.2.3.3. Oppo手機出貨暴衝 全力擴廠拚出貨 零組件採購議價能力增 台代工廠奪單難度大  [電子時報]
    2.2.3.4. 穩懋2016年表現亮眼 未來看好車聯網、5G、光通訊潛力  [電子時報]
    2.2.3.5. 蘋果每支iPhone須繳40美元給高通 總貢獻高通近3分之1營收  [電子時報]
    2.2.3.6. 人民幣升值 蘋果第2iPhone表現將優於預期  [電子時報]
    2.2.3.7. Oppo下一步進軍印度 2億美元建工業園區  [電子時報]
    2.2.3.8. 華為能否超越蘋果、三星 關鍵在於美國市場表現  [電子時報]
    2.2.3.9. 小米於印尼生產手機 將實現在地化製造  [電子時報]
    2.2.3.10. 成本匯率 hold不住 手機品牌齊喊漲 陸手機漲2 三星S8恐最貴 iPhone 8價格也可能創高  [蘋果日報]
    2.2.3.11. i8 OLED肥單 傳三星獨吃  [蘋果日報]
    2.2.3.12. 聯發科轉投資晶心 3月中將掛牌上市  [蘋果日報]
    2.2.3.13. OPPO在台銷量 今年拚增1.5  [工商時報]
    2.2.3.14. 鈺創結盟Google 攻臉部辨識  [工商時報]

   2.2.4E-Reader

    2.2.4.1. 元太42吋電子紙 下月量產  [經濟日報]

  2.3IT Industry

   2.3.1. WiMAX撤照案 全球一動勝訴  [經濟日報]
   2.3.2. 友達群創4K面板需求熱  [經濟日報]
   2.3.3. 三星綜合技術院今年研究重點在材料領域  [電子時報]
   2.3.4. 跌破眼鏡 英特爾今年不推10奈米  [工商時報]
   2.3.5. 跳出廉價外包形象 陸轉型世界供應鏈中心  [工商時報]
   2.3.6. Twitter人氣減 微博市值再超車  [工商時報]

  2.4Personal Computing

   2.4.1. 大陸MB需求跌 華碩、技嘉難攀千萬片大關 七彩虹續坐老三  [電子時報]
   2.4.2. 威騰如收購東芝半導體股權 可擴大NAND Flash市佔  [電子時報]
   2.4.3. 金屬3D列印新創公司Desktop Metal獲得GoogleBMW投資  [電子時報]
   2.4.4. 英特爾新品帶動 技嘉、微星Q1出貨 2位數成長  [工商時報]

  2.5Solar(Green Energy)

   2.5.1. 台達電營運 拚增二位數  [經濟日報]
   2.5.2. 單、多晶太陽能之爭開第一槍?SolarWorld後年全面棄多轉單  [電子時報]
   2.5.3. 第三地產能開出、韓廠異軍突起 台灣太陽能如履薄冰  [電子時報]
   2.5.4. 太陽能、電動車 將終結石油需求成長  [工商時報]

[Home]


2017/02/14 1.1.1. 政院戰駭客 徵千名資安人才 [ 經濟日報 邱金蘭、曾仁凱]

近來資安事件頻傳,行政院資安處昨(13)日找來各部會盤點資安人力,根據各部會提報的清查結果,專職的資安人力缺口合計多達1,000多人,未來將透過內部調整、暫時委外及約聘僱等方式因應。

繼券商大規模被駭客攻擊後,上周又傳出外交部領務局遭駭,國內接連成為駭客攻擊對象,行政院資安處高度戒備,昨天邀集各部會全面檢討資安人力,並加速推動資通安全管理法立法,全面提升國內資安防護能力。

行政院官員表示,券商遭駭等資安事件,凸顯資安專法的重要性,該法將賦予政府規範私部門資安的法源,促使民間企業更加重視資安防護,全面提升國內資安防護能力。根據資安專法草案,首波鎖定高科技園區、資通訊、水資源、銀行與金融、交通、能源、緊急救援與醫院等八大關鍵基礎建設,相關企業須投入更多成本,全面提升資安防護能量,違規者將處罰鍰。

行政院資安處已擬妥資安法草案,希望趕在本會期送立法院審議,為了解各部會有無足夠的人力執行這項新的專法,行政院政委吳政忠指示全面盤點各部會資安人力。

資安處昨天找來各部會先交換意見,以便2月底前再向政委報告。據了解,行政院資安處希望未來資安人力是專職,目前各部會的資安人力,大部分都是兼職。若以專職來盤點人力,各部會目前資安人力缺口合計有1,000多人,需要儘快補齊,才足以因應未來資安專法的執行。

攜手電信商 防駭更即時

資安事件頻傳,行政院資安處上周找來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開會研商,未來將採取頻寬調度及監視流量等措施,透過與電信廠商合作,快速應變,縮短被駭客攻擊時間。

國內十多家券商陸續遭到駭客勒索或攻擊,引起行政院資安處的高度關注,為因應未來這類資安事件,資安處上周五特別找來NCC、金管會等單位會商,研議未來如何透過電信廠商的協助,快速應變,當被攻擊時立即啟動防護,縮短被攻擊時間。

官員表示,上周券商電子下單系統遭受攻擊,導致發生運作異常,中斷服務時間平均約30分,上上周被攻擊中斷服務的時間則更長,未來看能否加速應變,縮短受影響時間,例如從30分再縮短為10分甚至5分等。

官員表示,經過討論後,未來可以加速應變的作法,包括頻寬的調度,例如跨公司的頻寬調度等,讓塞車的兩線道可以變成三線道等。另一個措施則是,透過監視流量,及早發現異常,採取阻斷行動等。

三年資歷以上資安人才 月薪近5

今年一開春,台灣就接連發生券商集體遭到DDoS分散式阻斷服務攻擊、以及外交部領務局出國登錄資料遭駭等重大資安事件,再度引發政府及企業對於資安議題的高度重視,專業的資安人才也成為搶手貨。根據人力銀行調查,三年以上資歷的資訊安全分析師,平均薪資直逼5萬元,高於許多其他行業。

目前台灣的資安人員供不應求,專業人才十分搶手,薪資水準也優於平均值,根據1111人力銀行的調查,以資訊安全分析師為例,年資一年以下的新鮮人,平均薪資就有38,222元,比起22K高出許多;而三至五年資歷的資安分析師,平均薪資也有49,115元,直逼5萬元。

資安業者表示,台灣企業對於資訊安全的重視普遍不足,許多企業只把資安列為資訊部門職責的一部分,沒有設置專責的資安人員,層級偏低。其實隨著網路雲端應用愈來愈普及,所有企業都變成雲端企業,尤其接下來物聯網時代來臨,萬物皆可聯網,各式資安威脅只會愈來愈嚴苛。

資安人員主要負責協助建置及維護網路安全相關設備,例如防火牆、入侵偵測系統和防毒系統等,或是幫助企業是導入完整的資訊安全管理系統,以符合ISO 27001等國際標準與作業規範。所以資安人員必須具備資料安全、IT系統維運、網路與通訊,甚至法遵等各種專業技能。

[Home]


2017/02/14 1.2.1. 經部裁撤 ECFA專案辦公室 [ 工商時報 呂雪彗]

520以來,兩岸持續冷對抗,衝擊ECFA的推動。據悉,經濟部最近悄悄將ECFA臨時任務小組撤掉,成員歸併入國貿局雙邊一組,意謂兩岸經貿談判及官方往來恐無限期陷入停擺。

此外,經濟部工業局主政的兩岸搭橋專案辦公室,也已「務實」轉型為亞太產業鏈結辦公室,轉為與新南向國家洽談產業鏈相關合作。

520蔡政府上台後,行政院趁全面盤點任務編組之際,悄悄撤掉「ECFA專案小組」。知情人士說,蔡英文總統表示「兩岸要維持現狀」,但新政府不談92共識,大家都心中有譜,不會再有「ECFA」經貿諮商互動,因此政院「順勢」整併裁掉ECFA專案小組。

經濟部原本從雙邊一組大陸科抽出56名人力,成立ECFA臨時任務小組,對外號稱「ECFA專案辦公室」,負責統籌服貿、貨貿諮商或產業合作交流等策略規畫,但新政府上台後,業務量清淡,大不如前,最近國貿局也將相關人力回歸至雙邊一組大陸科。

據高層表示,兩岸互動減少,彼此未建議碰面,因此諮商或經貿交流幾乎停擺,將相關人力回歸原單位,做本職的工作是很正常的事。經部官員也說,這些ECFA小組成員戰力十足,在美國總統川普可能對大陸祭反傾銷殺手?下,這些小組成員也將就其相關作為,對大陸及台商的影響研究分析。

不僅國貿局的兩岸ECFA專案小組組織變動,據悉,工業局主導的兩岸搭橋專案辦公室,520後也有新的面貌,目前已轉型為亞太產業鏈結辦公室,範圍包括新南向18國及大陸,但其實重心轉為推動新南向產業鏈合作。

520後,原本經部兩岸搭橋辦公室一直和大陸工信部聯繫,有意在去年1017-20日於北京舉行官方次長級的兩岸通訊產業搭橋會議,但在大陸連降三級,不願維持官方高層互動下,我被迫「喊卡」,迄今兩岸官方並未有任何產業搭橋計畫在洽談。

知情人士說,兩岸陷入冷戰對抗局勢,ECFA談判已很難繼續,從《兩岸協議監督條例》按兵不動,不難窺出端倪。ECFA貨貿諮商,在對岸不同意對中小企業「讓利」後,包括石化、面板、汽車、及工具機等四大敏感產業,全部都卡住,沒有進展,短期內也看不到任何兩岸重啟協商的契機。

[Home]


2017/02/14 2.1.1. 全球經濟氣候改善 看好台灣 [ 經濟日報 潘姿羽]

國發會昨(13)日公布最新德國Ifo經濟研究院的世界經濟調查(WES),不論全球或是台灣,經濟情勢均有好轉,國發會經濟發展處處長吳明蕙更指出,受訪專家「看好」台灣未來六個月後的經濟情勢。

德國Ifo經濟研究院今年第1季對全球118個國家、1,147位專家進行的世界經濟調查也顯示,全球經濟氣候指標由去年第4季的負1.2點增至2.6點,是2015年第4季來首度轉為正值,顯示全球景氣正逐漸改善。

國發會協助Ifo蒐集台灣專家的問卷,並做出台灣2017年第1季調查結果,受訪專家對台灣整體經濟、資本支出及民間消費的現況看法雖然還是「壞」,但程度已經較上季改善,而且整體經濟現況看「壞」程度負57.1點,為2015年第4季以來新低。

WES受訪者針對問項只需回答「轉好」、「持平」、「轉壞」,當看好的人比看壞的人多,便會呈現正值,反之則為負值。國發會副主委高仙桂表示,專家看整體經濟現況仍是負的,但已是六季以來新低,換句話說,是2015年第4季以來看法最樂觀。

進一步觀察專家對台灣未來六個月的經濟看法,「整體經濟」維持在「轉好」的區間。吳明蕙表示,看好的人數比看壞的多,結果算是不錯,可以解讀台灣專家對於未來六個月的景氣仍是偏向樂觀的,也可視為台灣整體經濟六個月後可望「轉好」。

高仙桂說明,景氣燈號穩定好轉,領先、同時指標累積增幅不斷擴大,這些都構成對景氣前景樂觀的要素;儘管外界將美國總統川普政策視為重大不確定因素,現階段他的降稅、法規鬆綁、擴大支出等政策,對美國經濟也都是好事,甚至可以引發正面連鎖效應,如此一來,「翻轉新平庸(經濟)機率是大的」。

台灣專家對於經濟表現的預期,也呼應國發會調查的結果,對未來六個月看法部分,民間消費由上季的「轉壞」回升至「持平」,其餘出口、進口、物價上漲率、長期利率、短期利率等項目,不只維持「轉好」的區間,表現甚至優於上季,股價水準更從上季負35點大幅彈升至7.7點,由負轉正、預期上漲。

智庫觀點 :復甦力道…不夠強

Ifo台灣調查指出,整體經濟六個月後可望「轉好」,不過國內三大智庫均認為,景氣處上揚階段,但力道並不強勁,元大寶華董事長梁國源更僅以「溫吞」來形容當前的復甦態勢。

梁國源分析,短期循環性因素確實帶著景氣往上走,從綜合性的景氣燈號觀察最為明顯,不只創下連六綠,景氣領先、同時指標也都持續攀揚,顯示短期動能比以前好,但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短期動能都來自循環性因素,「結構問題沒有解決,整體表現不會太強勁」。

梁國源表示,經濟正在好轉,但力道沒有到非常滿意的程度,原因出在於我國出口、投資、消費面都有很多結構性問題未解,拖累景氣復甦的腳步。

中經院長吳中書表示,美國、歐元區、日本、中國等主要國家的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多來到擴張階段,顯示國外景氣慢慢回溫,但大家還是擔心美國總統川普的動向,若他真的提出一些對其他國家不利的政策,將傷及景氣復甦力道,這也造成景氣前景能見度有限的一大原因。

台經院副院長邱俊榮則說,全球經濟逐漸好轉,有助於我國出口,最新出口、外銷訂單數據也持續開出紅盤,這樣的轉好趨勢「至少上半年沒有問題」;但綜觀大環境,今年國際間選舉、政策等政治變數仍多,如果反全球化的思潮蔓延,出現第二、第三個川普,下半年就難保樂觀態勢。

[Home]


2017/02/14 2.1.2. 貿協採購大會 亞馬遜捧場 [ 經濟日報 黃文奇]

全球電商龍頭Amazon(亞馬遜)來台出席外貿協會年度盛事「2017年全球夥伴採購大會」,貿協將邀請來自全球60國的500多位買主來台採購,預計採購金額上看45億美元(約新台幣1,400億元),有機會創下採購新高紀錄。

2017年全球夥伴採購大會」將於今年329日舉辦,本次亮點聚焦「新南向」買主,貿協說,此次來自東協、南亞等國家就會有18國而買主將有250位,是歷年的新高紀錄,這些國家將與我國廠商進行一對一洽談活動,將有上百場洽談媒合。

據悉,今年全球採購大會已邀得各國重量級廠商,包括全球電商巨擘AmazonNEWEGG,還有日本知名連鎖零售商BIG CAMERA、印尼大型資通訊綠能產品商Columbia Group、越南大型建商COTECCONS Group、德國專業手工具商MEISTER WERKZEUGE GMBH及採購OLED製程的OSRAM等國際大型買主。

其中,Amazon來台與我汽車零配件,自行車,體育用品,水五金等產品洽談;日本宜得利(Nitori)也將來台採購居家生活用品。

貿協表示,除歐美日大型買主外,今年採購大會聚焦新南向,將在會場提供我商前進新南向市場的一條龍服務,設置新南向服務專區,提供新南向產業資訊,協助我商布局全球市場。

採購大會現場將依據台灣具優勢的十大產業,設置洽談區,包括電子資通訊、機械設備、汽機車零組件、五金手工具、食品及農產品、自行車及運動用品、汽機車零組件。另外創造出口新動能產業,如生技醫療、綠能產品、美妝產業與機能性紡織品產業。

黃志芳出擊 首站到印尼

貿協董事長黃志芳自從新南向辦公室轉進貿協後,即大力推動「新南向」的「經貿大航海」策略,據悉,黃志芳將在今年上半年率團出訪,首站將鎖定印尼等東協主要國家,啟動第一波的新南向航海計畫。

黃志芳自上任後,極力推新南向大航海計畫,他日前公開表示,將貿協一級主管整合起來,建立「航海王」Line群組,以便用通訊軟體即時溝通、指揮調度。他把貿協當作航向新興市場的一艘巨輪,而他就是船長。

黃志芳雖然把台灣下階段經貿重點放在新南向,卻未放鬆對中國大陸的經貿關係,他指出,兩岸的經貿關係絕對不會後退,若有機會,他也希望能出訪中國大陸,拓展雙方的經貿關係。

至於黃志芳的出訪行程,貿協表示,今年將會安排董事長有多次的出訪計畫,主要是新南向政策的國家,如印尼、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等,第一站的印尼將會大力推展台灣優勢產品。

貿協指出,此次黃志芳率團出訪,除將推廣台灣產業形象外,將著重在政府對政府(G2G)的對接,強化雙邊經貿關係的基礎。

[Home]


2017/02/14 1.1. NB廠高階人事接班布局進入關鍵期 英業達、宏碁腳步快 緯創、廣達、仁寶鴨子划水 [ 電子時報 李立達]

台灣NB產業面臨事業發展的十字路口,高階人事接班布局亦進入關鍵期,英業達率先拋出世代交替計畫,2017年董監事改選,現任董事長李詩欽將退居二線,傳出內定將由英穩達董事長卓桐華接任;宏碁則將由陳俊聖接任董事長;至於緯創、廣達、仁寶等未來3年董監事改選,誰是接班人亦將成為熱門議題。不過,正式接棒布局仍待各公司對外宣布證實。

台灣電子產業發展快速,近年來NB業者陸續發展成為千億、甚至兆元營運規模的企業,然多數第一代創辦人或高階經理人目前依舊是業務掌舵人,企業要在多變的經營狀態下栽培接班梯隊並不容易,何時對外宣布接班布局更是一大學問,由於公司法規定董事任期不得超過3年,成為各家NB業者宣布接班布局的考量時機。

英業達在眾家NB ODM業者中,接班布局相對循序漸進,創辦人之一的葉國一已於2008年交棒,退居二線擔任集團會長,董事長職務交由當時總經理李詩欽接任,而李詩欽在擔任3屆董事長之後,於2017年初主動宣布將會退居二線,全力帶動英業達世代交替。

李詩欽曾點名3人為可能繼任人選,並規劃20173月董事會決定,近期業界傳出英業達新任董事長人選,可能由現任英穩達董事長卓桐華接任,而英業達現任總經理黃國鈞傳出將與李詩欽共進退,並由現任英研執行長巫永財接任總經理職位。

卓桐華歷任英業達集團重要職位,包括英業達總經理、英保達董事長、英立達董事長及英穩達董事長,對於公司PC、伺服器及轉投資的太陽能業務相當熟稔;至於巫永財為英業達積極拔擢的中生代專業經理人,由於執行能力強,成為英業達接棒的極佳人選,業界預期英業達接班之路可望相對穩定順利。

宏碁將於2017年改選董監事,創辦人施振榮指出,董事會屬意由現任執行長陳俊聖接任董事長,並兼任執行長,起碼為期3年,藉此兼顧公司營運穩定及管理階層年輕化需求;至於施振榮長子施宣輝2017年將不會進入董事會,由於施宣輝職掌宏碁雲端新業務,被視為宏碁轉型關鍵,仍被視為宏碁未來接班的熱門人選。

除了英業達與宏碁公開宣布董事長將交棒接班外,緯創在20168月董事會通過,董事長林憲銘不再兼任執行長職務,但仍續任董事長暨策略長,至於執行長一職將交由總經理黃柏漙兼任。近期林憲銘面對媒體有意避談公司策略,而由黃柏漙負責對外發言。

事實上,林憲銘對於接班布局早已心中有底,他透露手中已有數個人選,未來1~2年可以成熟地獨立接手,並將做更廣泛的訓練,包括各種面向運作的考驗,然他強調接班布局必須循序漸進,預計未來2~3年最終人選才會浮上檯面。

目前廣達與仁寶仍由創辦人或第一代的高階經理人負責掌舵,接班布局則在檯面下持續進行,以廣達為例,林百里與梁次震目前仍是公司營運決策者,然廣達在20163月調整組織,執行副總蔡文弘負責行動事業群(BGM)與裝置事業群(BGD),該2大事業群原本由梁次震負責,業界對此解讀為廣達已啟動接班布局。

林百里曾因為健康因素退居二線,如今隨著身體逐漸康復,林百里開始投入心力在公司經營,並多次在股東會上針對接班事宜,回應指出他還年輕,請股東放心,且公司幹部優秀、人數眾多,可以營運自主,董事長介入程度已經越來越少。

仁寶總經理陳瑞聰曾表示要啟動集團65歲退休機制,並培養總經理接班人,但董事長許勝雄馬上挽留,強調陳瑞聰是創業夥伴,不適用此機制,然近年來仁寶已開始進行人事調整,執行副總翁宗斌及華寶總經理陳招成,被業界視為仁寶接班的熱門人選。

由於企業接班不易,尤其NB業者年營收高達千億元規模,要成功接棒更難,然隨著第一代創辦人多數已過了耳順之年,就如同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曾說過,如果7080歲的人還在搞創新,麻煩就大了,因此,未來3NB業者相繼要舉行董監事改選,正是啟動接班的最佳時機。


台灣NB業者高階人事接班布局進入關鍵期。
 

[Home]


2017/02/14 2.1.1. 發展智慧運輸 產值衝300 [ 經濟日報 邱金蘭]

新政府將推動智慧運輸發展四年計畫,透過交通結合資訊、通訊及車聯網等,改善交通並促進產業發展,預計將達到帶動關聯產業產值300億元等三大目標效益,物聯網及汽車零組件等相關產業商機將大增。

行政院本周四(16日)院會將討論交通部提報的「智慧運輸系統發展建設計畫」,政府預計今年開始啟動到2020年,四年內投入幾十億元經費推動。

智慧運輸是指將交通運輸結合資訊、通訊產業,讓交通運輸更加便利、順暢。官員舉例說,包括紅綠燈軟體、交通安全設施及車隊管理等,還有像車聯網有自動駕駛輔助,或當駕駛打瞌睡時,會噴氣示警等。

這項計畫預計可達到三大目標與效益,包括第一,降低交通壅塞25%、汽機車肇事率20%;第二,提高公共運輸使用量10%、偏鄉地區公共運輸服務可及性20%;第三,創造關聯產業價值300億元。

官員表示,台灣的資訊、通訊產業很強,交通部將與經濟部系統整合辦公室合作,未來可讓智慧運輸系統像高速公路收費系統、高鐵管理系統一樣,作整廠輸出,外銷到東南亞等海外市場。

相關產業的商機,還包括未來推動大型車輛裝置環景攝影時,國內汽車相關零組件業者就有機會推出符合國際規格的相關零組件,甚至可輸出國外,打開新商機。

官員表示,智慧運輸系統發展共有六大推動策略計畫,其中,智慧交通安全計畫部分,就是透過智慧汽車安全研發、大型商用車輛公共安全等計畫的推動,逐步提升交通安全。

官員說,初期可能先針對國道客運、市區客運、砂石車等大型車輛,透過補助方式,要求加裝環景攝影,提高預警能力。

選定三示範區 拚有感疏通

新政府推動智慧運輸,將鎖定北宜廊道、花東地區及都會型等三大區塊,做為示範區域,透過車聯網與國道客運配合調和車速等措施,以維持道路流暢,解決交通壅塞,讓人民有感。

交通部官員表示,為提升交通安全與順暢,政府將以「智慧運輸、智慧生活」為願景,推動智慧運輸系統建設四年計畫,整個計畫共有智慧交通安全計畫等六大策略計畫。未來並將選定北宜廊道、花東地區及都會型等三大塊,做為推動六大策略計畫的示範區域。

[Home]


2017/02/14 2.1.2. 喬鼎攜陸商 攻儲存商機 [ 經濟日報 劉芳妙]

雲端解決方案大廠喬鼎(3057)宣布,與喬鼎上海和中科曙光、寧波曙光合資設立曙光存儲科技,新公司資本額為人民幣7,500萬元(新台幣約3.43億元),將搶攻中國大陸儲存市場商機。

不過,日前喬鼎宣布大客戶之一的UNICOM ENGINEERINGOEM專案漸入尾聲,喬鼎元月營收下滑至1.43億元,月減51.25%,為單月新低,受業績重挫影響,昨(13)日股價大跌逾7%,終場收14.55元,下滑1.1元。

喬鼎表示,目前除繼續與該客戶重新洽談新的合作案外,另積極與其他潛在客戶洽談中。估計該客戶占美國分公司去年度銷售總額 30 %,占歐洲分公司去年度銷售總額39 %

喬鼎表示,這次籌組合資公司,喬鼎以iStor專利技術入股人民幣1,125萬元(占合資公司15%),喬鼎上海現金出資人民幣375萬元(占合資公司5%)。中科曙光現金出資人民幣4,500萬元(占合資公司60%),寧波曙光現金出資人民幣1,500萬元(占合資公司20%)

曙光電子集團在中國大陸市場聚焦高效運算伺服器等產品,原本也是喬鼎的客戶之一,喬鼎希望藉由這次的合作,提供客製化商品,壯大中國市場市占,因應未來IT Cloud的高速成長需求。

[Home]


2017/02/14 2.1.3. 福特10億美元入股AI新創公司 加速發展自駕車 [ 電子時報 陳端武]

福特(Ford)210日宣布,未來5年將投資人工智慧(AI)新創公司Argo AI 10億美元,進一步發展自駕車技術。福特將成為Argo AI的控股股東,但將保留Argo AI的獨立營運空間。福特計劃將其現有自駕車發展計畫與Argo AI的機器人及AI軟體整合。

根據Computerworld報導,之前分別領導GoogleUber自駕車團隊的Argo AI執行長Bryan Salesky和營運長Peter Rander2015年在匹茲堡共同創辦Argo AI。兩人均為卡內基美隆大學(Carnegie Mellon)國家機器人工程中心的校友。

Argo AI團隊將包括來自福特內外的機器人專家和工程師,為福特將於2021年推出的全自駕車開發軟體平台。福特表示,該軟體平台也會授權給其他汽車製造商使用。

市場研調公司Gartner研究總監Michael Ramsey表示,福特收購Argo AI更接近於組織結構轉移,而非對這家公司的投資。Ramsey指出,福特對Argo AI的投資長達5年,是想藉此建立一套系統,在福特官僚體系外有效招聘頂尖人才,並向其提供股權獎勵。而維持Argo AI的獨立性有助於延攬人才。

目前福特自駕系統的機器學習軟體研發團隊將與Argo AI的機器人專業技術整合。福特表示,這種合作關係將為其美國汽車工程師協會(SAE) 4級自駕車打造虛擬駕駛系統(virtual driver system)

福特將成為Argo AI的控股股東。福特集團全球戰略副總裁John Casesa和產品總監兼科技長Raj Nair將加入Argo AI5人董事會。Argo AI2017年底前將在密西根州東南部和加州設立辦公室,並將僱用200多名員工。

而另家於20163月成立的子公司Ford Smart Mobility將領導福特自駕車的商業化,包括共乘、行動叫車等自駕車客運及貨運業務。

福特執行長Mark Fields表示,汽車自動化將定義未來10年。隨著福特轉型汽車和移動公司,投資Argo AI能強化福特在短期內推出自駕車的領導地位,為股東創造巨大價值。福特目前已在自駕技術方面進行大量投資,包括在矽谷設立研發中心。

[Home]


2017/02/14 2.1.4. 智慧醫療使科幻成真 可望改善醫療資源分配 [ 電子時報 林欣儀、劉慧蘭]

透過遠距醫療,人們能隨時獲得專家的醫療協助。

飛利浦(Philips)身為智慧醫療產業龍頭之一,飛利浦Connected Care & Health Informatics執行長Jeroen Tas認為2017年將是科幻電影成真的一年,並指出若能正確運用數位科技,將能讓現今無法接觸醫療保健的數十億人有機會獲得這些資源,而數位科技也能做為推動醫療知識普及的工具。

據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報導,Tas提出兩大重點,首先是讓醫療保健能真正可得。其認為由於在許多地區,特別是人口老年化的地方,醫療保健仍佔了GDP很大一部分,因此醫療保健還是較大的挑戰之一。此外Tas指出醫療保健也仍是政治議題,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取得醫療保健,即使能取得,成果卻各異。

Tas認為科幻電影中出現的科技正快速變成現實。隨著感測及雲端科技愈發成熟,透過整合大筆健康及環境背景資料,專家能對求診者的健康有更深入且有預測性的理解。

以印度偏遠地區缺乏緊急醫療設施與人員為例,Tas說明解決方式應是透過遠距醫療,並配合能夠協助判斷需要被診治的患者的運算法,讓人們能隨時從專家取得大量的醫療知識。其認為應該要擁抱這樣的科技,並透過包括健康資料基礎設施及核退方式的系統,大量提供智慧醫療給所有的人。

Tas提出的第二點,是要在對的時間提供對的資訊。其指出人工智慧(AI)雖然已被用來解讀不同來源的大量資訊,然而最重要的功能應是能協助在對的時間,針對個別患者,提供對的資訊,若AI一開始就能提供正確資訊,則能提供個人化的療程並減少資源浪費,得到更好的醫療成效。

關於醫療資料及監控科技所帶來的大量資料成長,Tas認為現在仍缺少將這些資料轉化成知識的方式。以乳癌治療為例,可加入風險因子,例如家族史甚至是基因資料,讓療程更個人化。

最後,Tas認為智慧型裝置與穿戴式裝置,甚至是可食或植入裝置,在醫療保健的可及性上扮演一定角色。因為這些裝置能夠持續蒐集用戶健康狀況的資料,並提供遠距監控,而遠距監控能降低回診率並增加反應及處理緊急狀況的速度。他也指出從世界各地的研究來看,智慧醫療明顯能以更低的價格,提供更好的病患照護。

IBMIllumina攜手 帶來基因解讀預防醫學新突破

目前基因測序的發展受限於解讀基因資料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與費用。

基因測序大廠Illumina表示,IBM Watson HealthIllumina將攜手合作,整合各自旗下的產品,分別為IBMWatson for GenomicsIlluminaTruSight Tumor 170,讓基因資料解讀不僅能標準化,也更簡單。其中TruSight Tumor 170是一種可偵測170個與常見實質腫瘤有關基因的次世代測序陣列。預定於2017年初完成整合。Watson Health的副總表示,此整合能幫助癌症機構或診斷實驗室更快上軌道。

Illumina指出,目前基因測序的發展受限於解讀基因資料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與費用。而Watson for Genomics可以在數分鐘內,而非往常至少需要1週的時間,完成讀取TruSight Tumor 170所產出的資料及其他知識來源,並產出供研究者使用的報告,此外其資料庫也會持續更新,每個月都會新增約10,000篇論文及100篇臨床測試資料。

富比士(Forbes)對此發表評論,指出基因測序公司可望藉由這樣的合作,讓更多醫師加入基因測序的行列,而不僅限於一些主要的癌症中心,如紐約的Memorial Sloan-Kettering Cancer Center與休士頓的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因為以往醫院與醫師所遇到的難題是該對於哪些基因進行測序,以及該如何分析測序的結果,而通常的解決方式是召集一群醫生,對於個別病患逐一進行基因資料分析,不僅耗時也費力。

新的解決方案中,結合TruSight Tumor 170只針對特定170基因做測序,搭配Watson for Genomics的強大數據分析能力,就可更簡單快速地去篩出突變的基因,也藉此得知可能幫助病患的藥物有哪些。評論也特別提到這樣的方案能夠幫助病情嚴重的癌症病患找到可能幫助他們的,不論是經過認證或實驗性的藥物。

Avizia擴大?擬醫療平台規模 遠程醫療服務更多元

遠端醫療解決方案可幫助醫院解決資源問題,提升患者體驗。

端對端遠程醫療解決方案供應商Avizia,持續擴大其現有企業虛擬醫療平台規模,並與MLS Telehealth合作,引進涵蓋36項專科的臨床工作人員。MLS Telehealth是由醫師經營的遠端醫療組織,在美國50個州提供臨床人員派遣服務,擁有超過10年的經驗。

HIT Consultant報導,Avizia醫療長Alan Pitt博士表示,Avizia了解許多醫院需要技術和供應商等服務來滿足病患需求,因此Avizia攜手遠端醫療市場領導供應商MLS Telehealth,打造健全的醫師網絡,提供以需求為基礎的完整解決方案。

透過供應商網路,所有Avizia的客戶都可以在現場或從遠端存取客製化且彈性的遠端醫療解決方案。Avizia重視醫療品質,因此所有醫師都領有專業證照或具執業資格,且將近80%的醫師目前或曾任職於學術機構,代表Avizia客戶可期待示範性的醫療和技術。

Avizia提供的醫師都經過MLS Telehealth嚴格篩選,並具有虛擬諮詢的遠端醫療經驗。Avizia提供的臨床專科和次專科包括:內科、家庭醫學、小兒科、重症醫學、老人醫學、特護療養醫學、心臟病科、神經科、精神科、風濕科、骨科、耳鼻喉科、皮膚科、傷口護理等。

MLS Telehealth執行長暨創辦人Dr. Dan Bensimhon表示,許多醫院希望設立遠端醫療計畫,但認為難度太高,或是只需要特定時間和特定專科的人力。透過這樣的合夥關係,MLS Telehealth希望能消除這些醫院面臨的障礙,供其可擴展的員工和技術,滿足患者期待。

[Home]


2017/02/14 2.1.5. 衛星結合LPWAN 建構全球範疇物聯網通訊網路 [ 電子時報 劉尚昀]

石油天然氣探油平台多處在行動通訊網絡無法覆蓋海上,透過LPWAN以及衛星中繼,即從遠端掌握設備狀態。

智慧家庭、智慧工業應用場景一般採用短距區域通信技術,但在廣闊無垠的農場或者海上探油平台,則需要另種遠距離、低耗能、高效率通信技術,以解決訊號中繼站設置困難,以及電源供應不易問題。

國際海事衛星組織(Inmarsat)日前宣布與法國低功率廣域網絡(Low Power Wide Area NetworksLPWAN)服務商Actility共同打造第一個全球範疇物聯網通信服務平台。

該平台以ActilityLoRaWAN作為前端資料收集的感測網路,同時搭配Inmarsat L波段(L-band)衛星訊號中繼做為後端骨幹(backbone)網路,透過衛星連接地面上散布各地物聯網(IoT)廣域網絡,衛星訊號和LPWAN聯手讓地球兩端的物件可以彼此相連。

該平台初期提供應用範圍,主要協助寬廣區域通訊的物聯網通訊,例如牧場資產追蹤、農業管理,以及石油天然氣設備監控等領域。這些應用使用到的感測器,不須隨時傳輸大量影音資料,只要固定時間回傳約少數字元(byte)資料即可,通常2顆三號電池就能維持10年以上通信需求,十分適合電源供應不易,且低資料傳輸需求設備。

實際應用案例上,澳洲野放牧場過去都以人工方式在廣闊無垠的牧場搜尋走失的牲畜,但透過LPWAN物聯網技術只要有牛隻遠離農場範圍或遭遇危險,管理者就會第一時間收到通知,同時可以定期記錄牛隻位置、動線追蹤、健康與其他關鍵數據。

在農業管理部分,在馬來西亞偏遠油棕樹植栽為了善用有限水資源,透過LPWAN傳輸各處灌溉水源水位數據,以及植物根部土壤濕度,管理者只需將水源送至最需要地方。

此外,石油天然氣探油平台多處在行動通訊網絡無法覆蓋海上,業者為了即時掌握遠端設備狀態,透過LPWAN掌握設備運作數據,避免因為故障停工造成龐大損失。

目前,跨國的物聯網通訊運作模式,大多以LPWAN作為廣域感測網路,再透過4G LTE作為後端骨幹網路,但4G LTE網絡仍無法涵蓋全球每個角落,InmarsatActility的聯手透過衛星中繼,解決行動通訊死角的難題。

[Home]


2017/02/14 2.1.6. 微軟在印度以AI進行眼睛保健 [ 電子時報 劉傑中]

運用科技增進人類眼睛健康、治療眼疾,以成為科技界最新的趨勢。不久前Google才推出DeepMind、如今微軟(Microsoft)印度的新研究團隊也正式亮相,希望運用數據來推廣眼睛保健。

GoogleDeepMind目前針對英國,而微軟的計畫更全球化,召集來自美國、巴西、澳洲、以及印度的研究人員,希望透過機器學習的訓練,早期辨識可能導致失明的症狀。孩童也是此研究團隊著力甚深的領域,專家希望能預測視力矯正手術的結果、以及孩童近視變化的狀況。

反觀微軟則是和英國官方合作,分析眼睛掃描數據,找出因為年齡所導致的黃斑部退化、或者糖尿病導致的視網膜病變,這兩種情況都可能導致失明,如果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就可望避免不可逆的視力損傷。

眼睛保健成為非傳統醫療業者亟欲跨足的領域,也將機器學習應用在醫療保健領域中。眼睛症狀的便是高度仰賴影像分析。電腦協助診斷並非什麼新概念,早已行之有年,不過科技公司如今希望能藉由自己的研究技術,在該領域有所突破。

[Home]


2017/02/14 2.2.1.1. 調研:歐美穿戴式裝置滲透率漸攀升 然智慧手錶佔比仍低 [ 電子時報 茅堍]

雖然美國、歐洲4國,以及澳洲等地穿戴式裝置滲透率正在逐漸攀升,但智慧手錶佔比仍低。

根據調研Kantar Worldpanel ComTech最新資料,雖然美國、歐洲4國,以及澳洲等地穿戴式裝置滲透率正在逐漸攀升,但智慧手錶產品佔比仍低。

資料顯示,201612月美國消費者擁有穿戴式裝置佔比,已由同年第1季的12.2%,揚升為15.6%。包括英國、德國、法國、義大利等在內的歐洲4國滲透率也由6.6%,揚升為9.2%。澳洲則是由12.7%,提高至16.3%

就歐洲4國而言,英國、德國、法國、義大利消費者擁有穿戴式裝置佔比分別為12.3%7.8%6.8%11.3%,均高於第1季。

雖然歐美整體穿戴式裝置滲透率正在攀升,但就個別產品而言,健身手環銷售表現,仍優於智慧手錶。資料顯示,201612月美國與歐洲4國智慧手錶滲透率僅分別為4.2%3.8%

Kantar Worldpanel消費者洞察分析師Lauren Guenveur表示,2016年第4季美國市場智慧手錶銷量,僅佔該市場整體穿戴式裝置銷量的35%。歐洲4國智慧手錶銷量則是佔38%,其中以英國45%為最高,法國30%最低。

僅蘋果與Fitbit能分別獨領風騷

就業者而言,在智慧手錶方面,蘋果(Apple)Apple Watch銷量仍遙遙領先其他業者,第4季在美國與歐洲4國市場銷量佔比分別50%37%

排名第二的業者為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第4季在美國與歐洲4國市場銷量佔比分別為17.4%16%

Kantar表示,蘋果於20169月推出的新一代Apple Watch設備,具有防水設計和獨立GPS功能,不但在年底假期間成為該公司最為暢銷的智慧手錶裝置,也提振了整體Apple Watch銷量佔比。

在健身手環方面,則是由Fitbit拔得頭籌。第4季在美國與歐洲4國市場分別佔75%50%。排名第二的Garmin,則是分別在美國與歐洲4國市場佔12.5%23%

不過如果單就德國市場而言,則是由Garmin以銷量佔比36%,排名第一,優於Fitbit31%

Kantar Worldpanel表示,就現今穿戴式裝置業者而言,除了蘋果與Fitbit能分別在智慧手錶與健身手環市場獨領風騷外,其餘業者大都缺乏能吸引消費者購買的說服力。

資料顯示,目前美國尚未擁有穿戴式裝置的消費者中,僅8%表示會在未來1年購買該類裝置;76%表示不準備購買。在歐洲4國,亦僅有12.1%表示,會在未來1年購買穿戴式裝置。

一言蔽之,Guenveur表示,當前穿戴式裝置市場正處在「萬事皆通,但一無所長」(Jack of all trades and master of none)狀態中。因此各業者應該要嘗試提供消費者,更具有專門和特定使用目的的產品,而不是提供僅具一般功能產品給消費者。如此一來,各業者方能具有可期待的未來。

據悉,如Jawbone、聯想旗下摩托羅拉行動(Motorola Mobility)與微軟(Microsoft)等業者,均分別於2016年陸續宣布停產自家穿戴式裝置產品。此外,智慧手錶先驅業者Pebble,以及歐洲智慧手錶業者Vector Watch的研發設計團隊及軟體平台,亦分別於2016年底與2017年初被Fitbit購併。

    

[Home]


2017/02/14 2.2.1.2. Lumo Bodytech智慧穿戴讓運動訓練更專業 [ 電子時報 林欣儀]

扣在衣服上的Lumo Lift可在使用者處於靜態時偵測其姿勢是否正確。

由來自史丹佛的創業家們於2011年創立的Lumo Bodytech,近日宣布所研發的軟體平台Lumo Motion Science Platform已全面上市。根據Lumo Bodytech消息,該平台結合了感測器資料與先進的運算法,讓人們可以更了解自己的身體動態,也能讓自己的身體動態達到最佳化,如此不僅能促進健康與體能表現,還能避免受傷。

Lumo Motion Science Platform的四大主要服務是智慧運算、機器學習引擎、身分管理及大數據(Big Data)管理,並可被應用在例如橄欖球、跑步及訓練等運動,甚至在倉庫搬重物也沒問題。平台可測量主要的身體力學(core body mechanics),例如步頻(cadence)、煞車(braking)、彈跳(bounce)、骨盆旋轉(pelvic rotation)、骨盆下傾(pelvic drop)、深蹲角度及做平板式時的肌肉疲勞。

除了支援Lumo Bodytech已推出的穿戴式裝置Lumo Back(已停產)Lumo Lift(取代前者的新一代產品)Lumo Run之外,此平台還能支援第三方的裝置與作業系統。並且,Lumo LiftLumo Run定價不到百元美金。

Lumo Bodytech指出,目前正在與知名運動服飾、藥物、時尚配件、消費性電子與醫療裝置廠商進行OEM專案。

Lumo Lift利用磁鐵扣在衣服上(鎖骨下方、肩膀與脖子中間的位置),並能在使用者不動的情況下,例如坐著或站著的時候,偵測使用者的身體姿勢,若發現身體姿勢不正,就會發出震動提醒。此外Lumo Lift也能偵測使用者的步數、距離及卡路里。

Lumo Run則是可被扣在褲子上(背側與脊椎對齊的褲頭上),以測量跑步姿勢與各種實驗室等級的活動數據,包括上述跑步時的步頻、煞車、彈跳、骨盆旋轉與骨盆下傾。特別的是,Luma Run讓使用者能在跑步時得到來自虛擬教練對於跑步姿勢的即時回饋,也能夠在運動前後根據數據都得到客製化的建議。Lumo Run可提供新選擇給想提升訓練層次的跑者,幫助避免長期跑姿錯誤造成的運動傷害。

[Home]


2017/02/14 2.2.2.1. 傳陸廠打入iPad供應鏈 衝擊TPKGIS [ 工商時報 袁顥庭]

蘋果將推出低價版本9.7iPad,全力拉抬出貨表現。為削減成本,市場傳出蘋果將廣納紅色供應鏈,京東方、歐菲光可望首度打入iPad供應鏈,LED晶粒也會導入大陸供應商產品,也將影響台灣供應商如TPK-KY宸鴻(3673)和GIS-KY業成(6456)供貨數量。

蘋果今年iPad新產品規畫變化甚大,第1季將推出低價版本的9.7iPad,全新的10.5iPad和新款的12.9iPad Pro則是延後到第2季量產出貨,iPad mini則是將逐漸淡出市場。低價的9.7iPad要衝刺出貨量,扭轉去年大幅衰退的窘境。

供應鏈指出,蘋果低價版本9.7iPad已經在去年12月底小量出貨,今年1月拉貨量約100萬台、2月將會放大到200萬台、3月進一步增至300萬台,估計整體出貨量將達到600萬台,相比前1季出貨幾乎倍增,備貨相當積極。

不過由於新款iPad走成本導向,今年供應鏈也有了不小的變化。在面板方面,三星策略性停止平板面板生產,LGD、夏普成為主要的iPad面板供應商,而京東方也積極送樣,今年下半年有機會開始出貨。

至於觸控面板方面,目前主要貼合供應商是宸鴻和業成,不過歐菲光憑藉著犀利的報價,今年也有機會首度打入iPad供應鏈,分食台灣觸控面板廠的訂單。  LED方面,過去全數採用日亞化的產品,今年iPad也會導入大陸LED廠的產品。

3D touch模組和MacBook OLED touch bar訂單帶動之下,今年宸鴻營收有望恢復成長,力拚獲利。不過紅色供應鏈的衝擊將逐漸發酵,除了歐菲光打入iPad觸控供應鏈之外,伯恩也有機會拿到Apple Watch的訂單,明年宸鴻對蘋果的供貨比重將受到影響。

[Home]


2017/02/14 2.2.3.1. Nokia6在陸秒殺 代工廠鴻海沾光 [ 經濟日報 尹慧中、何佩儒]

諾基亞智慧型手機在中國大陸熱賣,市場看好鴻海集團因獨家代工而沾光。據了解,諾基亞由芬蘭新創公司HMD GlobalHMD)經營,要求製造商加速補庫存,以滿足當地市場需求,預計在2月底登場的世界行動通訊大會(MWC)推出新機,搶攻歐美市場。

諾基亞今年初在大陸推出智慧機Nokia 6,引發當地消費者青睞,是年節期間送禮熱門選項之一,在京東線上開賣後數度秒殺,並擁有超過1.4萬名京東買家評價,至昨(13)日仍顯示缺貨售完。據當地通路商估計,已銷售出百萬支手機。

科技網站傳出,HMD將在今年MWC展出旗艦機款Nokia P1,規格包括5.3吋螢幕、高通S835處理器、6GB RAM和最高256GB ROM等。其他特色還有蔡司認證的主相機、快速充電和防水功能。諾基亞先前多款產品高調表態與鴻海集團合作,今年也延續相關戰略,在中國大陸推出5.5吋新手機「Nokia 6」委託鴻海集團旗下富智康操刀,並由京東線上獨家銷售。

面對大陸媒體與印度快訊報導關注「飢餓行銷」,HMD發布聲明強調,並未採取飢餓行銷戰略,該款新機推出後,追加超過三次庫存,仍在短短三分鐘內遭搶購一空,顯見市場需求強烈。

因應大陸市場需求,HMD強調,已要求製造商加緊生產,將持續提高京東線上供貨量,春節假期結束後,將加速生產,提供更多供應量。

京東線上規劃,將在今天上午106分推出情人節活動,Nokia 6手機搭配愛奇藝季度會員專案,分為套裝版人民幣1,799元(約新台幣8,112元)與標準版本人民幣1,699元(約新台幣7,661元)。

諾基亞重返國際市場…好的開始

「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是諾基亞當年推出手機時相當知名的廣告詞,使用手機超過十年的消費者,大多曾擁有過諾基亞的手機,在走出低潮後,諾基亞最近陸續推出的平板電腦Nokia N1Nokia 6手機都頗受歡迎,在大陸市場重新出發,或許有機會再度重返國際市場。

諾基亞曾是手機龍頭廠,因誤判智慧手機趨勢而錯失市占,後來將手機部門賣給微軟,諾基亞不得推出手機產品,雙方合約到2016年底。去年5月,諾基亞與HMD簽署戰略授權協議,HMD獨家取得諾基亞品牌使用權10年。去年11月,諾基亞在「2016年資本市場日」投資者大會上透露,品牌智慧手機將於2017年重返市場。

今年初,HMD在大陸開賣Nokia 6,預購時掀起熱潮。其實諾基亞在前年底也與鴻海旗下富智康(FIH)合作推出平板電腦Nokia N1,在大陸首發時,即創下亮麗銷售成績,首批2萬台開賣四分鐘左右就售完。

Nokia 6Nokia N1受歡迎的程度可以看出,Nokia仍有很高的品牌價值,只要推出的產品夠好,很多曾使用過其手機的消費者會熱情擁抱,今年是否有望成為智慧手機市場黑馬,重返榮耀,值得觀察。

[Home]


2017/02/14 2.2.3.2. LINE Pay千萬用戶 台灣是大咖 [ 經濟日報 何佩儒]

通訊軟體LINE昨(13)日宣布,LINE Pay行動支付推出兩年來已達成全球註冊用戶數突破千萬的里程碑,經手的總成交量一年內成長13.8倍。LINE Pay全球用戶數在去年1月到今年1月期間成長2.8倍,其中台灣成為使用大戶,擁有超過130萬的用戶,僅次於日本、泰國市場。

LINE指出, LINE Pay201412月推出,持續增加策略夥伴合作以及合作店家數量,去年3月在日本推出實體LINE Pay卡,提供用戶消費金額2%LINE Points紅利點數。台灣部分則是在20158月推出,也在包括泰國、印尼等市場推出。

國內行動支付目前以LINE Pay與網路家庭的Pi行動錢包等先行,在Apple PaySamsung Pay等手機廠所提供的行動支付開通後,台灣可望進入真正的行動支付時代。

不過,業者質疑,台灣的信用卡使用相當方便,消費者也習慣用信用卡,要吸引消費者使用綁定信用卡的手機付費,業者大多要提供補貼,例如點數回饋等。

已推出GOMAJI Pay的夠麻吉即表示,去年因推廣行動支付有使用方便優勢,加上智慧手機普及率提高,近來吸引各廠商投入。但行動支付加大行銷補助,影響獲利,因此,去年底已經停止補貼回饋。

由於目前的行動支付大多要掃描條碼或透過QR code,業者仍要對通路進行教育訓練,但由手機業者提供的行動支付是透過NFC或磁條感應,只要可以刷信用卡的商家,都不用再增加設備或教育訓練,加上包括三星等業者,已積極展開異業聯盟,與電子交通票證、會員集點卡等整合,提高消費者的使用誘因,可望帶動行動支付的普及。

LINE表示,LINE Pay全球用戶數在去年1月到今年1月期間成長2.8倍,使得LINE Pay推出兩年即達到用戶人數破1,000萬的里程碑。LINE Pay 目前在台灣擁有超過130萬的註冊用戶,串聯超過400家線上商店,實體店家的部分,也可在美麗華百樂園、三創數位園區、7-11與全家便利商店門市,以及新光三越全台16家店等實體店家和門市使用。

列強壓境 本土行動支付業者憂心

行動支付近年受到市場重視,網路、遊戲等業者積極布局,不過以三星加蘋果的手機,在台灣的市占率合計約達四成,一旦Apple paySamsung pay上線,以及Line Pay的來勢洶洶,恐將壓縮現有行動支付業者的市場空間。

現有行動支付包括由網路業者、遊戲業者、行動支付平台業者等所提供的服務,雖然標榜任何手機都可以使用,但採用的方式除了要與商家簽約,因為要掃描條碼或QR Code,對商家可能還要提供設備或進行教育訓練,甚至要採取補貼方式,以吸引消費者使用。

手機廠商的出發點,主要是將行動支付視為服務的一部分,因此提供平台方便消費者使用,以Samsung pay來說,除了可以用NFC感應,也能用磁條感應,也就是現在可以提供信用卡刷卡的店家,不用新增設備或教育訓練,都可以接受Samsung pay,加上指紋等生物辨識,安全性更高。

當然,Apple pay限定iPhone的使用者,Samsung Pay也限定三星手機的消費者,同時手機要具有NFCNFC的手機日漸增多,蘋果加三星在台灣的市占約達四成,相對具有優勢。加上三星也已整合電子票證、集點卡,甚至公共規費的支付,預料一旦開通,對現有行動支付業者將造成衝擊。

[Home]


2017/02/14 2.2.3.3. Oppo手機出貨暴衝 全力擴廠拚出貨 零組件採購議價能力增 台代工廠奪單難度大 [ 電子時報 王君毅]

隨著Oppo手機新產能開出,全球第3大手機製造廠地位更鞏固。

大陸智慧型手機大廠Oppo出貨扶搖直上,2016手機出貨量逼近1億支規模,隨著大陸實體通路布局持續擴張,海外手機市場經營力道提升,業界預期2017Oppo智慧型手機出貨將挑戰1.2億支,成為繼華為之後大陸第二家手機出貨破億支的廠商。

由於手機出貨暴衝,Oppo積極擴充大陸製造廠區,並因應印度市場需求,將在印度籌設手機製造廠,隨著Oppo手機新產能陸續開出,其在全球第三大手機製造廠地位將更為鞏固,至於台系手機代工廠欲與Oppo進一步合作,機會恐不大。

近年來Oppo智慧型手機市場拓展快速,以2016年第4季為例,Oppo藉由擴建大陸實體通路,手機主打快速充電及相機功能等獲得消費者認同,加上強力投入行銷資源,在大陸手機市場拿下近18%市佔,擠下華為成為大陸最大手機品牌廠。

Oppo不僅在大陸手機市場拓展有成,也進軍紐西蘭、沙烏地阿拉伯等地區,並在埃及設立中東與北非市場營運總部,在全球約27個國家投入市場營運。業界估計2016Oppo智慧型手機全球出貨量逼近1億支規模,成長逾130%,為全球手機出貨成長最快的廠商,並擠進全球前五大智慧型手機品牌廠之林。

目前Oppo在大陸市場已擁有近20萬個實體通路門市,預期2017年將持續擴增實體通路,且Oppo投入海外市場經營亦將更為積極,預計除了新興市場外,在歐洲等市場會有較多投入,由於銷售層面持續擴大,Oppo寄望全年手機銷售量將上衝到1.2億支。

目前Oppo手機製造主要集中在大陸廣東地區,為因應出貨擴增,大陸已由原本3座廠區擴張到5座廠區,至於大陸以外的製造布局,Oppo除了印尼廠區外,近期亦在印度籌設手機製造基地。

隨著Oppo陸續開出新產能,預計可滿足2017年手機出貨需求,並讓Oppo手機製造量能僅次於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與鴻海,穩居全球第三大,至於台系代工廠欲取得Oppo手機代工合作機會亦將降低。

另外,近期手機零組件缺貨聲浪不斷,且人民幣匯率波動,導致手機成本提高,包括魅族、小米等紛調漲手機銷售價格,後續Oppo是否跟進受矚目。

業界傳出基於市場競爭等考量,目前Oppo並無調漲手機終端售價相關計畫,且因手機出貨量放大,對於零組件採購議價能力提高,有利於對手機成本管控,預期Oppo手機產品定價策略仍將依既定計畫進行。

Oppo積極槍市 台手機銷售市佔板塊恐洗牌

Oppo近年除在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拓展維持高成長態勢外,在台手機銷售表現也相當亮眼,以其近3年在台手機銷售表現為例,市場預估2016年其在台除有近40萬支的手機銷售成績交出,較201515萬支的出貨量倍數成長外,展望2017年,Oppo藉由通路擴增、在台品牌知名度提高,Oppo內部在台手機銷售目標已設定在80~100萬支;一旦此目標順利達陣,預計有機會讓Oppo手機銷售排名一舉擠進前五大之內,且對宏達電、Sony等品牌在台造成較大的手機銷售排名威脅。

Oppo2014年正式投入台灣智慧型手機銷售經營後,手機年出貨量呈現倍數的成長,2016年粗估在台手機總銷售量已達近40萬支的規模,以台年均700~750萬支的手機出貨量估算,單月在台平均拿下近5~6%的市佔;且以近期統計,Oppo手機在台出貨排名扶搖直上,目前也僅次於三星、蘋果、Sony、宏達電與華碩等業者,為台第六大手機品牌廠家。

展望2017年,Oppo台灣總經理何濤安表示,近期Oppo除續推新款R9s系列新品,作為搶攻市場的新利器外,2017Oppo寄望藉由新品續推、通路深化等更積極的營運策略運用,能引領Oppo達到品牌國際化、操作本地化的營運目標。

當中,除續深化拍照功能仍是Oppo強化品牌力的主要訴求外,更多的行銷資源投入、加碼實體通路與售後服務體系籌設等,也將成Oppo今年在台的主要營運方向,何濤安也說,Oppo目前在台實體通路專賣店家數已提高到25家的規模,2017Oppo在台的直營門市總量,寄望能擴大到50家的規模,較2016年有倍數的成長性出現。

另手機通路業者透露,Oppo經由通路廣布,輔以高性價比產品續推,Oppo已設定2017年在台手機銷售量將朝80萬支起跳,樂觀並冀望能上看百萬支的規模。

而以現有手機出貨市佔規模Sony單月手機月出貨平均達6~8萬支、宏達電在台約拿下10~12%的市佔推估,若Oppo此目標能順利達陣,預估將讓Oppo直接擠進台手機前五大排名之林,且直接對宏達電及Sony的手機銷售排名有較大的威脅性出現。

[Home]


2017/02/14 2.2.3.4. 穩懋2016年表現亮眼 未來看好車聯網、5G、光通訊潛力 [ 電子時報 何致中]

全球砷化鎵晶圓代工大廠穩懋,2016年全年營收及淨利再創歷史新高。圖為穩懋總經理王郁琦。

全球砷化鎵晶圓代工大廠穩懋2016年營收、獲利雙雙成長,表現亮眼,穩懋召開法說會表示,看好未來智慧型手機在更高頻、高功率趨勢下,持續帶動砷化鎵需求,穩懋估計1Q營運表現可望與4Q持平,但獲利能夠提升,中長線來看,穩懋看好車聯網、5G、光通訊元件等領域的發展潛力,業界關注的光通訊領域,估計2Q以後就可以有營收貢獻。

穩懋發言人、財務處處長曾經洲表示,穩懋4Q合併營收新台幣 32.06 億元,較前一年同期增加0.3%,較前季下滑10%,本季合併毛利率為30%,較前季減少5.3個百分點,本季營業淨利率18.2%,較前季減少6.1個百分點,本季營業淨利為新台幣5.84 億元,較前一年同期減少42%,較前季減少32%4Q稅後淨利為新台幣 5.50 億元,較前一年同期減少 23%,較前季減少 45%

EPS 1.38元,前季為2.14 元。全年合併營收為新台幣136.23億元,每股盈餘依全年加權平均流通在外股數計算為6.04元,依期末已發行股數計算則為新台幣 7.60 元。

穩懋王郁琦表示,2016年全年營收及淨利再次創下歷史新高,營收較前一年成長13%,淨利更成長達16%,穩懋全年還是有淡旺季的分別,但是營收大都能維持高於前一年的水準,例如 20164Q如同我們所預期的呈現季節性效應,營收較上一季減少約1成左右,但仍較前一年同期成長。

另外,連續第二年的現金減資以及買回庫藏股達到成效,提升股東權益報酬率並得到法人及全體股東的認同,也使得原本已創新高的全年 EPS 6.04 元,以 期末已發行股數計算更進一步提升到7.60元。

他進一步表示,對於產業的發展,雖然全球智慧型手機銷售成長有限,但穩懋持續受惠於手機規格的提升,手機或Wi-Fi對砷化鎵元件的需求都在增加中。Infrastructure/non-handset 因為應用到穩懋的高頻、高功率元件技術,這幾年都有不錯的表現,對於甫於去年發表的光通訊相關技術,今年可望有不錯的營收貢獻。中長期的成長動能,穩懋看好車聯網、光通訊 應用的發展及 pre-5G 5G 的演進。

穩懋表示,相較砷化鎵領域的1.2%、半導體產業的1.5%平均成長率,穩懋表現遠優於平均值,目前看來今年手機、Wi-Fi等跟去年相比沒有太大變化,增加的是兩個部分,一個是光學元件,很多都陸續採用化合物半導體,可以接收、發光,效率非常高。

事實上,穩懋已經準備了一段時間,去年才正式宣布切入這個領域,未來有很大的成長契機。另外,成長動能還包括汽車電子,會有越來越多的應用,化合物半導體包括微波應用的安全性、防撞雷達,光通訊更可以用在無人駕駛車。光通訊領域也可切入手機中的3D感測,或是消費類的測距相機等等,需求將會非常大。

智慧型手機雖然出貨成長幅度趨緩,但功率放大器性能需求仍然增加,包括功率效率、頻段一直往上拉,頻寬越來越大,輸出的功率也提升,對砷化鎵元件來說是好的趨勢,性能需求越高,砷化鎵性能更能顯現。

穩懋表示,今年每個應用領域都可望成長,基礎建設部分需求還是成長幅度相對較大,新的光學元件領域,今年從2Q開始會慢慢上來。不過,穩懋4Q毛利率出現較明顯的下滑,主要受到原料黃金價格之影響,這些部分在20164Q都會提列完畢。

[Home]


2017/02/14 2.2.3.5. 蘋果每支iPhone須繳40美元給高通 總貢獻高通近3分之1營收 [ 電子時報 楊智家]

iPhone可以說是高通營收一大主要來源,估算佔近3分之1比重。

蘋果(Apple)1月底對高通提起訴訟,要求高通(Qualcomm)退還多支付的10億美元專利授權費用。不過高通依然向蘋果供應基頻晶片,至於高通股價也因蘋果告上法院而大跌,但這10億美元很可能還只是冰山一角。最新據開放軟體專利網站Foss Patents撰文分析,即使蘋果與高通目前正對簿公堂,但蘋果依然是高通的大客戶,可能貢獻高通近3分之1的總收入,每售出1iPhone必須支付高通約40美元。

根據Foss Patents等媒體報導分析,高通向蘋果提供基頻晶片,並收取3G4G等無線通訊專利標準等的授權費用,其中一顆基頻晶片售價約20美元,無線通訊標準的授權費用也在20美元左右,由此推估,意謂蘋果每生產1iPhone或是CellulariPad時,等於要向高通支付約40美元的專利及授權費用。

因此就2015年開始蘋果iPhone年銷售量達2億支來估算,蘋果每年要支付給高通的專利及授權費用合計約達80億美元,若從高通2016全年營收約265億美元推算,意即這265億美元中有約80億美元是貢獻自蘋果的專利授權費用,此一比例相當於近3分之1的規模,由此說蘋果是高通一大金雞母絕不為過。

蘋果1月底對高通提起訴訟,主要即認為高通至少向蘋果多收取10億美元專利費用,所以向高通求償10億美元,但這等於牽扯到高通龐大的年營收,因此未來激烈的官司角力勢難避免。

從高通財報來看,營收主要來自晶片組事業部與專利授權事業部兩大區塊,其中晶片組銷售額比專利授權取得的營收多出超過1倍,有鑑於高通向每款行動裝置售出價格收取一定比例的專利費用,因此所有高通客戶支付高通的晶片組專利費用應該不會差距太大。

不過蘋果iPhone由於產品平均價格(ASP)明顯較其他手機廠商高出許多,如最新一季ASP高達695美元,且與此前幾季的差距不會太多,都是在此一高區間徘徊,加上iPhone全球銷售量可觀,因此蘋果支付高通鉅額專利及授權費用可想而知。

 

[Home]


2017/02/14 2.2.3.6. 人民幣升值 蘋果第2iPhone表現將優於預期 [ 電子時報 陳端武]

分析師預估,iPhone2Q17將出現強勁需求。

Seeking Alpha分析師Alex Cho在深入研究蘋果(Apple) iPhone通路庫存後發現,2017會計年度第2季蘋果營收將優於預期。Alex Cho指出,由於1月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升值,使iPhone相對降價,帶動大陸市場iPhone需求成長。而iPhone2Q17出現強勁需求,將降低對iPhone 8週期的依賴。

根據Seeking Alpha報導,Alex Cho表示,蘋果在2Q16營收表現很差,原因是蘋果於4Q15在通路舖了太多貨,而不得不在下一季去化更多庫存。

蘋果財務長Luca Maestri1Q16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蘋果在當季末將有5週的iPhone通路庫存。Maestri當時表示,1Q16很難達到與創新紀錄、iPhone銷量年增40%1Q15相同成績。而當季一開始就供需失衡,因此須去化庫存,蘋果還將通路庫存降低45萬支。

蘋果在1Q16賣出6,170萬支iPhone2Q16則賣出5,119萬支iPhone。但蘋果因預估3Q16多出1週時間,將部分抵消疲軟需求,因此在通路鋪了約3,157萬支iPhone。而4Q16銷售不如預期,因此當季結束時通路庫存達1,968萬支。最終消費者需求為5,120萬支,通路庫存則減少1,000萬支。

但蘋果表示,1Q''17季末時通道庫存僅剩5週。蘋果僅在通道多鋪貨120萬支iPhone1Q''17季末通路庫存約3,262萬支。蘋果還預測2Q17 iPhone出貨量上看5,300萬支,庫存則為5週。因此2Q17季末通路庫存將為2,280萬支。亦即終端消費者的需求最多約5,469萬支。

而在加強終端市場需求方面,蘋果在1Q17已去化庫存1,054萬支,較2016年同期多54萬支。

Alex Cho預估,蘋果將增加庫存以因應大陸的需求優於預期,而且目前已有相關跡象。例如,瑞銀(UBS)分析師Steven Milunovich指出,蘋果訂單增加16%

摩根史坦利(Morgan Stanley)分析師Katy Huberty在其研究報告中指出,若以固定匯率計算,iPhone在大陸平均售價(ASP)增加5美元。照此推估,iPhone在大陸出貨量維持平穩或可能衰退1%

但有鑑於美元兌人民幣匯率自1月初以來已下跌1.7%。若此趨勢持續下去,本季末美元兌人民幣匯率將貶值4%,至1美元兌人民幣6.5~6.6元,因此會讓大陸iPhone售價相對降低4%。依2.0價格需求彈性(PED)因素計算,iPhone2Q17降價4%,將帶動需求成長8%

有鑑於大陸市場將佔2Q17出貨量的20%,蘋果可能會重新調整通路,以反映額外8%、約100萬支的iPhone需求。

Alex Cho因此預估,iPhone將出現3Q16~4Q16的類似出貨軌跡,2Q17大陸市場iPhone出貨量將年增18%,其中8%是受降價驅動,額外貢獻290萬支,使iPhone出貨量達5,759萬支。據此推估,蘋果2Q''17營收將達559億美元,每股盈餘2.18美元。而iPhone2Q17出現強勁需求,將降低對iPhone 8週期的依賴。

[Home]


2017/02/14 2.2.3.7. Oppo下一步進軍印度 2億美元建工業園區 [ 電子時報 邱龍傑]

2016年大陸智慧型手機品牌Oppo稱霸大陸市場後,下一步準備進攻印度,搶攻南亞市場由功能型手機轉向智慧型手機的龐大換機商機。

Tech in Asia報導指出,雖然大陸智慧型手機需求量是印度的4倍,但以印度為首的南亞市場正處於基本功能型手機轉向智慧型手機的快速成長階段,2016年南亞市場賣出4.67億支全新的智慧型手機,報導認為南亞市場規模最終追上大陸。

為在印度扎根,Oppo將提升印度當地產能,根據報導,Oppo在印度的工廠準備於20172月底前上線,預計剛開始每年將生產5,000萬支手機,目標年產量達1億支。先前Oppo在印度透過富士康印度工廠生產當地發行的部分機種。

Oppo此舉符合印度總理穆迪倡導印度製造的政策,大陸另外2家智慧型手機品牌小米與樂視也已經在印度當地生產部分機種。除了布局印度工廠之外,Oppo還計劃花費2.16億美元在鄰近首都德里的一個小城市大諾伊達(Greater Noida)打造工業園區,預計2~3年內完工。

Oppo已經在印度打行銷戰,簽下板球運動員Yuvraj Singh作為品牌大使,商業廣告也已經啟動,此外還與印度最大網路零售商Flipkart合作,推出在線獨家Oppo手機。

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在印度市場稱霸多年,Oppo與大陸競爭對手,以及印度當地品牌Micromax都以取代三星為目標。Counterpoint Research數據顯示,大陸手機品牌在印度新手機市場市佔率達51%,影響力已逐漸崛起,來自大陸品牌的競爭壓力將會逼迫三星展開市佔率保衛戰。

[Home]


2017/02/14 2.2.3.8. 華為能否超越蘋果、三星 關鍵在於美國市場表現 [ 電子時報 劉慧蘭]

華為與大陸政府的緊密關係使其無法順利進入美國網路設備市場,連帶影響手機銷售。

大陸網路設備及智慧手機大廠華為近來在歐洲市場頗有斬獲,不僅在葡萄牙、荷蘭躍居手機銷售第一名,在曾是手機王國的芬蘭,華為也在201610月擠下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拿下芬蘭市場的占有率冠軍。

根據財富雜誌(Fortune)報導,擁有17萬名員工的華為,所銷售的電信設備遍及全球170個國家,營業額高達610億美元。自2014年起,華為的電信系統網路設備銷售量已超越愛立信(Ericsson)成為全球第一。

華為的成功部分可歸功於其在技術上優於其他對手的廣度。從訊號傳輸的電信網路、連結網路的智慧手機晶片到手機,華為幾乎囊括所有無線通訊產品,而網路事業累積的資本,使華為得以投入較大陸同儕更高的研發費用,打造足堪媲美iPhone與三星Galaxy系列的高品質手機。

這樣的結果造就了華為的火速成長。2015年,華為共賣出1.08億支手機,預計2016年的出貨量將成長30%,達到1.4億支,手機營收成長40%265億美元,遠優於全球手機市場的個位數成長率。

加上大陸政府扶植,華為得以深耕非洲及拉丁美洲的網路事業,而自這兩個市場獲得的經驗又幫助華為贏得歐洲主要電信商的網路設備合約。即使在全球最大、同儕競爭最激烈的大陸本土市場,華為表現也不凡,2015年底,華為首度超越蘋果和以低價為號召的小米,成為智慧手機銷售冠軍。

華為消費者業務主管余承東表示,華為的手機銷售可望在2018年超過蘋果。聽起來野心頗大,但並非無法達成,2016年第三季,華為全球出貨量為3,400萬支,緊追蘋果的4,600萬支。但仍不及三星的7,300萬支。

余承東在2011年接手消費者業務後,很快便瞭解華為必須朝高階手機發展,當時3G行動網路的專利掌握在高通(Qualcomm)、愛立信、諾基亞(Nokia)和其他歐美及日本廠商手中,增加華為進入市場的困難度,後來華為將重心放在開發4G網路相關的專利和標準,終於可以避免陷入專利訴訟。

2005年,華為獲得英國電信商Vodafone的全球設備合約,2007年更擴展至所有主要的歐洲電信商。到了2015年,華為手機的品質獲得歐洲電信商認可上架販售。華為在歐洲市場的成功正好說明與無線網路業者的關係對手機銷售的重要性,這也點出華為在美國市場的困境。

華為與大陸政府及解放軍的關係使其10年來一直無法順利拓展美國市場。華為在20072010年曾試圖收購美國網路伺服器及交換器公司,但均遭到拒絕,理由是國家安全考量。由於無法銷售設備,華為與美國無線網路業者的關係自然不如歐洲業者般緊密。美國手機銷售有80~90%來自四大電信業者VerizonAT&TT-MobileSprint,這些電信商與華為都沒有合作關係。

儘管如此,華為依舊野心勃勃,余振東表示,華為希望在2021年成為全球市占率最高的品牌。此外5G通訊技術也可能助華為達成目標,分析師看好華為與愛立信可望成為5G網路的前期領先者。

[Home]


2017/02/14 2.2.3.9. 小米於印尼生產手機 將實現在地化製造 [ 電子時報 周筱璇]

小米開始於印尼生產智慧型手機紅米4A,將實現在地化製造。

大陸小米宣布開始在印尼生產手機,該工廠年產量可達100萬台,而小米將取得政府批准,才能在印尼銷售紅米4A智慧型手機。

ZDNet報導,該廠位於印尼巴淡島(Batam)。除了紅米3S,該工廠也開始製造紅米4A。紅米4A2月正式透過印尼零售業者Erafone在該地銷售。小米表示將滿足印尼政府的要求,拿到印尼銷售4G LTE手機許可。

印尼政府規定自20171月起,國外的手機廠商想要獲得銷售許可,必須證明4G LTE手機產品達30%的在地化製造(包含組裝、設計、軟體和投資研發),到2019年此比例提高至40%。如蘋果(Apple)已承諾未來3年將在印尼投資4,400萬美元,隨後得以繼續在該地銷售iPhone

近期,小米手機在大陸銷量大幅衰退且面臨危機。不過,小米在印度取得不錯的成績,該公司也希望在印尼智慧型手機市場佔據一席之地。小米高階副總裁王翔表示,印尼是個重要市場,小米還希望與印尼當地開發者合作,共同提升用戶體驗。

[Home]


2017/02/14 2.2.3.10. 成本匯率 hold不住 手機品牌齊喊漲 陸手機漲2成 三星S8恐最貴 iPhone 8價格也可能創高 [ 蘋果日報 陳俐妏]

兩大利空

今年初中國手機中低款已漲價10~20%,三星S8估將是最貴S系列。

零組件成本升、人民幣匯率波動大,中國手機品牌廠撐不住!2月初以線上通路為主的小米、魅族、樂視等,中低階款群起喊漲,漲幅達10~20%。供應鏈表示,今年手機漲價趨勢難擋,記憶體價格飆升,預期國際品牌廠高階款也會跟進,三星旗艦款S8系列將是最貴的S系列,而蘋果iPhone 8價格也可能創高。

非蘋陣營手機在全球通訊大會MWC展期將陸續登場,但甫開春,強打性價比的小米,已針對千元人民幣機款(約4500元台幣)的紅米系列價格開了第1槍。

小米漲價開第1

小米透過官方微博宣布,因應零組件成本和匯率波動影響,先前制定的零售價嚴重低於產品成本,因此先將紅米4系列的零售價格上調100元民幣,在網路和實體通路同步進行漲價。至於台灣市場價格,台灣小米表示,目前在台銷售產品不會有價格變動。

「連小米都漲價」消息一出,市場預期後續會有更多品牌廠跟進。事實上,去年手機供應鏈在晶片、AMOLED面板缺貨難解下,零組件價格調漲早就隨之而來。

成本多10%還倒貼

去年大品牌廠還可以以量制價,透過採購策略吸收,但今年人民幣對美元走貶趨勢難擋,以美元為主的零組件廠透露,匯率帶來的損失,每月可能佔到毛利的近20%

手機品牌廠分析,今年以來人民幣對美元走貶,已讓成本上揚10%,「一支手機成本約5000元台幣,售價不到4500元,賣一支還要倒貼錢」,匯率讓中國品牌廠不得不調漲。

亞系外資表示,中國手機品牌廠這波調漲主要針對中低階款,由於高階款價格彈性有限,預期對高階智慧機出貨影響有限。平均單價低於150美元(約4500~4600元台幣)低階款才是最敏感的價格帶。但因新興市場電信營運商亟欲提升4G滲透率,以增加每戶均貢獻金額(ARPU),因此手機廠價格調升應不至於讓整體市場需求降溫。

S8歐洲賣近2.7

亞系外資認為,從手機漲價趨勢可看出,追求性價比不再是中國廠商唯一手段,其實這也顯現出消費者從追求成本效益轉變對品牌產品、服務等多方考量,消費者會願意為品牌「溢價」多付點錢,更有轉進高階產品的趨勢。

漲聲響起,國際品牌廠似也將跟進。通路商透露,手機記憶體容量64G已是一般規格,連搭載128G容量的品牌廠也大有人在,記憶體缺貨的情況比晶片更嚴重,三星今年推出的S8系列除了硬體規格提升外,適逢零組件漲價,歐洲已開出799歐元零售價,換算台幣快2.7萬元,台灣售價可能不會便宜。

去年全球銷量衝破1億支,台灣今年拼100萬支銷售的OPPO,目前產品價格維持不變,主攻7000元、1萬元、1.51.8萬元台幣等價格帶。產業人士分析,中國品牌廠在台灣售價如超過1.8萬元,銷售力道恐難發揮,是考量重點之一。

手機OEM價格漲價概況

市場狀況/說明

中國OEM品牌廠喊漲:

◎反映零組件成本、匯率波動,中國OEM手機品牌廠小米、魅族、樂視2月初價格調漲

◎漲價鎖定800~1000民幣中低階款(120~150美元),漲幅約在10~20%

國際品牌廠加價:

◎供應鏈消息傳出,4月將推出的三星旗艦款S8系列,在規格提升和零組件價格調整下,預期將是三星有史以來最貴的S系列

◎蘋果iPhone 8逢大改款,預料也將是最貴的iPhone 8

零組件供應鏈吃緊:

今年手機產業關鍵零組件,包括面板、記憶體、快閃記憶體、光學傳感元件等供應都有吃緊的情況,漲價是趨勢

資料來源:記者整理

[Home]


2017/02/14 2.2.3.11. i8 OLED肥單 傳三星獨吃 [ 蘋果日報 劉煥彥]

萬眾矚目的iPhone 8,可望由三星獨家供應OLED面板

南韓《每日經濟新聞》引述業界消息人士的話說,三星集團旗下三星顯示器公司(Samsung Display),可望成為蘋果今年新iPhoneOLED(有機發光二極體)面板獨家供應商。

業績高達1456

近期雙方已敲定,三星將供應6000萬片的5OLED面板給蘋果。若以目前每片5OLED價格70~80美元(約2172~2482元台幣)計算,蘋果這筆面板生意總值約5兆韓元(約1456億元台幣)。

報導指出,OLED面板幾乎是iPhone所有零組件之中,價格最貴的,而蘋果向來極少僅仰賴1家供應商,來生產特定零件。但2016年三星顯示器耗資達10兆韓元(約2912億元台幣)以擴大OLED產能,創下OLED產能投資額新高紀錄,因而拿下了蘋果iPhone 8的面板訂單。

不過,若三星顯示器要滿足蘋果OLED面板的超級大單,2017年可能還需再投入鉅資。

過去蘋果iPhone的液晶面板訂單,主要由日本顯示器(JDI)、夏普與南韓樂金顯示器(LG Display)等3家供應。去年9月底夏普董事會決議,將投入574億日圓(約158億元台幣)打造OLED試產線,預計2018年第2季投產。

[Home]


2017/02/14 2.2.3.12. 聯發科轉投資晶心 3月中將掛牌上市 [ 蘋果日報 蕭文康]

聯發科(2454)轉投資晶心科技(Andes Technology Co., 6533)預計3月中旬以科技類股掛牌上市,備受市場注目。上市每股承銷底價暫定60元,由於這次採競價拍賣,3月上旬競拍結束才會完成定價,上市增資後,股本將由目前的3.71億元增至4億元水準。

每股暫定60

晶心科技成立於2005年,大股東目前以國發基金16%佔最多,聯發科則為第2大股東,持有14.9%,智原(3035)約佔3.1%,監察人約佔2.36%,預計上市後股權變動不大。

晶心科技總經理林志明指出,11年來,晶心科技已發展出一系列嵌入式中央處理器產品及相關開發環境,其產品應用領域橫跨消費、網通、行動、電信、車用、物聯網、醫療、智慧機械、人工智慧等電子系統,並成功授權台灣各大IC設計業者,亦打進強敵環伺的美國、歐洲與日本,而中國為晶心科技近年來成長最快的市場。

晶心科技已經成為全球主要中央處理器矽智財供應商之一,累計嵌入晶心科技CPU核心的客戶晶片已達18億顆。

2016年上半年雖因受到整體大環境因素影響,使得營收遞延,但2016年第3季及第4季營收隨著全球市場業務拓展有成,第4季單季營收更高達8494.2萬元,創下晶心單季歷史新高。聯發科去年佔營收比14%,第2~3名各佔5%左右,希望3年內擠進全球前4強,也不排除購併

此外,隨著授權客戶產品逐漸開發有成進行量產,2016 年權利金金額高達1332萬元,較2013年的128.5萬元激增,年複合成長率達118%,佔營收比重亦從1.01%大幅提升至6.38%,預估今年權利金成長更將超過100%,估計可達整體營收10%左右。此外晶心的主要產品是智財權,沒有生產成本,因此產品淨利高達98%以上。

[Home]


2017/02/14 2.2.3.13. OPPO在台銷量 今年拚增1.5 [ 工商時報 吳筱雯]

去年躋身全球前5大手機品牌的OPPO,今年繼續深耕台灣市場,OPPO台灣區總經理何濤安表示,北中南都將成立維修中心,授權專賣店今年將倍增至50間、連離島都會有,今年台灣整體手機市場規模雖然沒什麼變化,但OPPO在台灣銷售量將以百萬支為目標,比去年暴增1.5倍,供應商則透露,OPPO出貨量目標為1.3億支,比去年再增3成。

OPPO與小米進軍台灣時著重線上通路不同,OPPO一來台灣拓展,便積極發展與電信業者關係,並且數一數二大方地給通路佣金,是讓OPPO在台灣掛招店與銷售量同步上升的秘訣之一,OPPO除了贊助跨年、藝人演唱會、在捷運站大打廣告之外,去年底更簽下田馥甄擔任台灣區代言人,以OPPO最拿手的方式在台灣建立品牌形象與知名度。

OPPO在台灣的投資很快有回報,雖然OPPO在台上市的主力機種價格偏中高階,比台灣消費者喜愛的價位帶稍高,然而靠著成功的通路操作與快充兩大賣點,OPPO去年在台灣銷售量已有40萬支,比前一年增加34倍,在台市佔率則來到接近5%,而根據通路業者透露,OPPO在台上市至今,維修率並不高。

何濤安表示,OPPO今年在台灣市場的目標是成為消費者最喜愛的前三大品牌,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授權專賣店將從去年的25家、擴增至今年的50家,甚至連離島如澎湖都要設立授權專賣店,而繼高雄去年已經開設維修中心後,位於三創的台北維修中心預計在5月之前開幕,台中維修中心也計畫在今年內成立,今年預估銷售量目標為100萬支,比去年大增1.5倍。

而在OPPO全球表現方面,比起華為、TCL/阿爾卡特,OPPO的外銷比重仍然偏低,不過OPPO靠著全部自行研發、自行製造控管品質與中國市場的高接受度,根據IDC資料顯示,OPPO去年出貨量達9940萬支,比2015年成長1.32倍,全球市佔率則為6.8%,供應鏈則傳出,今年OPPO出貨量目標為1.3億支,比去年再增加3成。

OPPO昨日宣布將於台灣推出R9s Plus新色金色,主打6吋螢幕與光學防手震快速對焦相機,建議售價為17900元。

[Home]


2017/02/14 2.2.3.14. 鈺創結盟Google 攻臉部辨識 [ 工商時報 涂志豪]

iPhone 8將搭載3D景深影像測距的臉部辨識技術,記憶體設備廠鈺創(5351)搭飛時測距(time of flightToF)熱潮,與子公司鈺立微電子共同開發3D深度影像測距控制IC,並與Google結盟,共同搶進3D手勢控制及臉部辨識、虛擬實境及擴增實境(VR/AR)、無人機(Drone)等新應用。

鈺創去年全年營收64.75億元,較前年減少12.7%,主要是受到去年上半年DRAM價格大幅下跌影響,但下半年在DRAM價格調漲、USB 3.1Type-C控制IC出貨創高、3D景深感測控制IC打入臉書旗下Oculus供應鏈等情況下,營運已見好轉。今年1月因農曆春節長假導致工作天數減少,營收較去年12月減少7.6%達4.95億元,但預估2月及3月將明顯好轉。

據了解,蘋果今年下半年將推出的新款iPhone 8,將搭載基於飛時測距技術的新一代3D感測器(3D Sensor),進一步支援手勢控制及臉部辨識等新功能,預期包括華為、OPPOVivo等大陸手機廠也會全面跟進。隨著3D景深感測技術在近期成為台股熱門話題,鈺創在3D深度影像市場布局多年,加上擁有完整的測距演算法,可望在今年進入成長爆發期。

蘋果此次將採用的3D影像深度測距技術,是利用光線回應物體移動時的動作追蹤,同時測量物體間距離深度的ToF技術。而鈺創第一代3D深度影像控制IC已可支援ToF功能,第二代3D深度影像測距控制IC則推出更強大的三角函數演算法,在沒有光源情況下也能進行測距,並可支援3D手勢控制或臉部辨識等技術,還能支援VR/AR及無人機等新應用。

今年以來國際手機大廠開始發表導入Google Tango平台的手機,因為在導入AR/VR應用時,需要取得被攝物體的XYZ3D軸資訊,才能有效測出物體距離。而鈺創已經與Google平台進行合作,今年在3D手勢控制或臉部辨識市場將可突圍而出。

[Home]


2017/02/14 2.2.4.1. 元太42吋電子紙 下月量產 [ 經濟日報 李珣瑛]

轉型有成的元太(8069),衝刺電子多元化應用市場,繼小尺寸的智慧標籤累計出貨量破億片後,本季將量產42吋觸控電子紙顯示器,展現通吃大小尺寸電子紙市場的強烈企圖心。

元太積極轉型推動精實管理,繼關閉韓國Hydis產線、縮減揚州廠規模,並關掉新竹2.5代產線,瘦身後的元太將更專注在電子紙的多元化應用,透過策略結盟的布局,有效擴展至各產業。

法人分析,元太關廠後,2016年營收140億元,年增5.2%,呈不降反升走勢,顯示轉型成效已逐步發酵。

智慧標籤是元太去年出貨量成長冠軍的產品,2016年出貨量上看4,000萬片,年增近三成,達成累計總出貨量1億片目標。其中,電子貨架標籤占比重逾五成,其次是行李電子標籤,再者是物流與智慧卡等應用。

展望 2017年,元太智慧標籤出貨量仍有約三成的成長率,仍可望蟬聯元太出年出貨量成長最大的產品。

元太推出42吋含手與筆雙用輸入型薄膜電容式觸控模組的電子紙顯示器,是目前可量產的主動矩陣式電子紙顯示器中的最大尺寸,將可滿足市場對大尺寸數位電子看板不斷增加的需求,產品量產時間預計今年3月底前。

[Home]


2017/02/14 2.3.1. WiMAX撤照案 全球一動勝訴 [ 經濟日報 馬瑞璿、黃晶琳]

國家通訊委員會(NCC)去年做出WiMAX撤照決議,全球一動公司不服撤照提出訴訟,經過一年多審理,台北高等行政法院於29日一審判決,此撤照案由全球一動勝訴、NCC敗訴,全球一動昨(13)日出面呼籲新任NCC委員們立即發還業者被撤照的頻譜,協助空置上千的基地站恢復升級營運。

WiMAX產業當年可說是政府力推的科技主力,然而,經過多年的技術發展過後,LTE逐漸成為世界主流技術,WiMAX用戶逐漸流失,產業進入寒冬。

全球一動表示,監院先前針對前NCC主委石世豪提出糾正,這也意味著石世豪做出的決策有重大錯誤,強力要求新任NCC委員們立即發還業者被撤照的頻譜,協助空置上千的基地站恢復升級營運,新政府應主動補償損失慘重的員工、消費者以及基站房東、設備製造供應等相關權益。

全球一動董事長章渝坪表示,NCC在前屆主委以行政程序阻礙產業發展,讓無辜的資通業者和消費者受害超過600億元,其中營運商損失約半。除了近300億元的基礎建設營運付諸流水,因NCC違法行政違失傷害至深,遺害產業發展10年以上。

章渝坪指出,全球477WiMAX網路中,NCC是唯一一個違反電信法阻擋技術進步、妨礙產業發展的機關,監察院報告所明指導致國家政策落空、國際誠信掃地,千億的外銷產業價值近年已毀,外資無意願投入台灣的新興營運業。

全球一動表示,NCC非法撤照後,國民黨政府對整體產業善後全然不理,放任員工生計無著落、2,000個基地台房東收不到錢、無法拆站、產業界生產設備呆滯,但卻快速將屬於業者的頻譜,低價標售給財團收入還不夠補償損失的600多億,這種「只收標金、不負責任」的惡劣作法,終於在台北高等行政法院於一審判決全球一動勝訴,呼籲新政府解決WiMAX問題責無旁貸速給平反,建請一併追究前任主委石世豪所造成的慘重損失。

WiMAX撤照案...這個勝利 只是暫時的

全球一動昨(13)日宣布,WiMAX撤照案,台北高等法院判決全球一動勝訴。但業界人士分析,全球一動距離最後勝利還有一段路要走,況且,WiMAX頻譜已經重新拍賣,目前由4G業者使用中,無法返還,NCC也從未有國賠前例。

業界人士認為,競標頻譜、經營電信公司跟投資理財一樣都有賺有賠,也許NCC有行政瑕疵,但業者也要自行承擔風險。

WiMAX2015年走入歷史,大同電信跟全球一動不滿NCC撤照,提出行政訴訟,大同電信在一審獲得勝利。業界分析,行政法院認為NCC有行政瑕疵,但NCC要返還執照跟頻譜,還是得看NCC專業決定。目前NCC已經提起上訴。

而全球一動也是一審勝利,NCC表示,尚未看到判決書,但將再提起上訴。此外,大同電信跟全球一動也分別提出80多億元及53億元國賠,但遭NCC拒絕,現在陸續進入民事訴訟中。

業界形容,WiMAX政策是政府立意良善下的產物,卻是美麗的誤會,WiMAX業者獲得一審勝利,也僅是暫時性的勝利,未來還要進入最高行政法院程序。

現在全球一動盼NCC返還執照,原地重建,業界認為,WiMAX使用頻譜已重新標售,由4G業者使用,因此原地重建是不可能的。

[Home]


2017/02/14 2.3.2. 友達群創4K面板需求熱 [ 經濟日報 蕭君暉]

群創(3481)及友達位居2016年全球前三、四大的4K電視面板廠,今年全球4K電視面板滲透率將由去年的24.7%,提升到30%以上,加上韓廠持續淡出LCD電視面板市場,轉進OLED,使得友達及群創今年4K電視面板出貨將躍升,大幅提高雙虎獲利。

群智諮詢昨(13)日表示,全球電視面板大尺寸化的趨勢下,4K電視面板呈現逐年快速增長的態勢,2016年全球4K液晶電視面板的出貨量達到6,374萬片,年增70%,滲透率提升到24.7%。預期2017年全年4K電視面板出貨量有望達到7,800萬片,滲透率將提升到30%以上。

群創及友達去年在4K電視面板出貨,分別為880萬片及790萬片,分別排名全球第三和第四,由於兩大廠重點布局在50吋以上的4K電視面板,隨著20174K、大尺寸面板滲透率持續提升,高單價的4K面板,可望帶動獲利。

群創去年第4季本業獲利近140億元,友達獲利同步看佳,今年在面板供應吃緊,價格上揚與持穩之下,面板廠第1季獲利仍將挑戰百億元以上的高水準,使得2017年面板獲利展望看好。

從尺寸來看,大尺寸面板依然是4K面板市場的主力軍。201655吋以上的大尺寸市場中,4K面板的滲透率達到78%,成為市場的絕對主流。其中654K面板的滲透率超過了95%,隨著韓廠退出FHD的供應,台廠逐步減少FHD的產能分配,65FHD的供應已經寥寥無幾。

55吋隨著整體規模的擴大,帶動4K面板的出貨數量不斷增加,成為出貨量最大的尺寸,2016年的滲透率達到73%。中尺寸段,4349吋的滲透率也明顯增長,其中43吋的滲透率超過了20%49吋的滲透率更是接近50%

隨著廠商制程技術的不斷改善和提升,縮小4KFHD的生產成本差,群智認為,未來面板廠商將重點佈局4050吋的中尺寸段的4K產品,帶動整體滲透率的提升。

[Home]


2017/02/14 2.3.3. 三星綜合技術院今年研究重點在材料領域 [ 電子時報 陳柏蓁]

三星綜合技術院研發將著重材料領域,量子點技術為其研發成果。

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綜合技術院將2017年的研發重點放在材料領域,顯示三星在經歷Galaxy Note 7電池起火事件後,決定讓研發重心回歸基本面,加強基礎研究與開發商用化技術。

據韓媒ET News報導,三星綜合技術院正大舉招募材料領域的研發人力,準備在2017年加強材料領域的基礎研究。徵才對象鎖定擁有博士學位或具備相關經驗的專業人士,領域涵蓋電池材料、有機材料、無機材料、機能性高分子等方面。

最近3~4年間,三星綜合技術院旗下的研究單位歷經多次整併,將研發重點放在商用化上,取代以往「為研究而研究」的方式;甚至連所屬的電子材料研究所也在2015年遭到整併,整個綜合技術院的研究逐步走向加強材料領域。

材料是產品的基本構成要素,可決定產品的穩定性與性能。業界認為三星內部對材料的重要性達成共識,因此決定加強這方面的研發能量。

2017年三星將新產品的追求目標放在產品穩定性,改變以往強調技術創新的研發策略,希望能讓消費者重拾對三星的信賴。綜合技術院決定將研發重點放在材料領域,也是秉持相同基調。

以三星主打的高階電視產品為例,量子點(Quantum Dots)技術就是三星綜合技術院的研發成果。三星認為新材料有助於公司在業界長期維持領先地位。

業界表示,物聯網(IoT)、大數據(Big Data)、人工智慧(AI)是目前業界的熱門領域,三星將這部分的研發交由事業部來主導,綜合技術院的研發則回歸基本面。原本材料領域並非綜合技術院的核心研究要項,但材料在電池、電視、生活家電、醫療等各方面的重要性日漸提升,三星因此決定加強這方面的先期研究。

[Home]


2017/02/14 2.3.4. 跌破眼鏡 英特爾今年不推10奈米 [ 工商時報 涂志豪]

英特爾上周在美國舉行年度分析師大會(Analyst Day),英特爾系統架構事業群總裁Murthy Renduchintala在說明英特爾產品技術藍圖時,指出今年下半年將推出的第八代Core處理器,仍將採用14奈米製程,跌破業界及分析師眼鏡。OEM業者指出,英特爾10奈米Cannon Lake處理器看來會延至明年下半年才會推出。

今年採10奈米,預期落空

英特爾執行長科再奇(Brian Krzanich)在今年初的美國消費性電子展(CES)中,首度實機展示搭載10奈米Cannon Lake處理器的筆電,業界及法人圈因此預期英特爾將在今年展開10奈米製程量產,可望在年底推出10奈米處理器,藉此拉開與競爭對手超微(AMD)之間的製程差距。

14奈米處理器連用4

但事與願違。在上周召開的英特爾分析師大會中,英特爾系統架構事業群總裁Murthy Renduchintala揭露了部份第八代Core處理器細節,確定仍將採用14奈米製程生產。也就是說,英特爾自2014年推出14奈米Broadwell以來,將推出4個世代的14奈米處理器,14奈米可說是英特爾最長壽的技術製程。

雖然英特爾沒有說明第八代Core處理器的研發代號,不過業界普遍認為,應是指接續第七代Core處理器Kaby Lake之後推出的Coffee Lake處理器。至於首款10奈米Cannon Lake處理器看來要延後到2018年下半年才會推出,第二款10奈米Ice Lake處理器則會延至2019年下半年上市。

過去10年當中,英特爾的半導體製程技術一直依循著摩爾定律前進,因此,英特爾也定下了處理器世代交替的Tick-Tock策略,Tick是改用下一代的新製程,Tock則是採用下一代處理器新架構。如英特爾在2011年推出Sandy Bridge新處理器架構時仍採用32奈米,但2012年同一架構的Ivy Bridge已將製程微縮到22奈米世代。

10奈米製程微縮遇困難

英特爾2014年推出14奈米Broadwell處理器之後,在10奈米製程微縮上遇到了困難,所以過去2年一次Tick-Tock的產品線循環,在14奈米世代原本已延長為3年,產品循環也改為了Tick-Tock-Tock策略,只是沒想到將會再延續到第4年。

根據英特爾目前的技術藍圖,2014年首度採用14奈米生產Broadwell2015年推出同屬14奈米製程的Skylake2016年採用14奈米生產Kaby Lake,今年則會推出14奈米Coffee Lake

新聞分析-英特爾製程 領先差距縮小

全球個人電腦市場銷售量連年衰退,英特爾是否因此為14奈米「續命」並不得而知,但是英特爾在年度分析師大會(Analyst Day)中,再度強調摩爾定律仍然有效,而英特爾的14奈米製程仍領先同業。只不過,過去遙遙領先的英特爾,與台積電、三星之間的技術差距已經明顯縮小。

台積電及三星在去年底陸續宣布10奈米製程進入量產,今年上半年開始拉高產能。台積電10奈米拿下了蘋果新一代A11應用處理器、聯發科Helio X30系列手機晶片、華為Kirin 970等訂單;三星10奈米除了生產自家設計的Exynos處理器,亦取得高通Snapdragon 835代工訂單。

以晶片的閘極間距(gate pitch)來看,英特爾的14奈米製程的閘極間距約50奈米左右,的確與台積電及三星的10奈米製程的閘極間距相當。也就是說,英特爾在2014年進入14奈米世代時,近幾年來持續微縮推出加強版,至今仍是全球技術最領先的製程,只是過去領先競爭者23個世代的差距,隨著台積電及三星今年跨入10奈米世代後,已縮小至11.5個世代。

業界人士分析,英特爾今年下半年將開始啟動10奈米製程量產,首款10奈米Cannon Lake處理器要等到明年下半年才會推出,但台積電及三星明年就會進入7奈米世代。若英特爾10奈米製程又經歷3年至2020年,屆時台積電及三星已進入5奈米世代,與英特爾之間的製程差距將因此縮小至1個世代以內。

事實上,超微今年已採用格羅方德的14奈米生產新一代Ryzen處理器,若製程微縮進展順利,201810奈米處理器可望量產,2020年進入7奈米世代。在此一情況下,英特爾若不能維持技術上的領先,自然會對處理器銷售帶來衝擊。

英特爾當然也不會坐以待斃,日前已宣布將投資70億美元建立7奈米晶圓廠產線,而且會導入新一代的極紫外光(EUV)微影技術。在此一情況下,英特爾能否因此維持技術上的領先,全球半導體業者都在密切注意當中。

至於台積電的製程推進仍穩定維持一定步調,10奈米今年量產後,7奈米將在2018年上線,2019年推出加入EUV製程的7奈米技術,2020年就會進入到5奈米世代。業界人士指出,英特爾若不能在2020年進入7奈米,與台積電之間就幾乎已無差距可言。

[Home]


2017/02/14 2.3.5. 跳出廉價外包形象 陸轉型世界供應鏈中心 [ 工商時報 楊日興]

隨著近年經濟、技術的增長,中國在國際貿易供應鏈中的地位正在變化。據最新採購研究報告指出,中國已跳脫以往廉價外包地區的形象,提升為全球供應鏈的中心。

著名市場調查機構IHS Markit日前公布的報告指出,傾向在中國採購的受訪者逐漸增加,且越來越多受訪者認為中國並非廉價商品採購地,去年將中國視為廉價商品採購地的受訪者不到50%,相較之下,2012年時這個數字為70%。

在前往中國採購商品的人數、採購商品等級提高的情況下,該報告分析數據趨勢指出,中國確實已成為一個全球供應鏈中心。

人民日報引述該報告指出,中國已擁有頂級基礎設施、技術勞動力,在亞洲的工廠體系中占重要位置,組裝來自世界各國的原物料、零組件,並能根據世界消費者的喜好做出即時的調整。

此外,包括上海和周圍省份的東部是目前中國最受採購者青睞的地區。該報告指出,選擇在中國東部進行採購的受訪者,自2014年來逐年大幅上升,2016年已達80%,高於次高地區南部整整1倍之多。

值得關注的是,採購成本較低的西南、西北等內陸地區並不受到採購者的青睞,也被視為當下採購者寧願花費較高成本,在中國東部等地區採購較高品質商品的指標。

報告也提出警告稱,有3分之2的人認為供應鏈斷裂的代價正在加大,其中19%的受訪者認為這部分的財務成本顯著增加。在供應鏈面臨的波動來源方面,2015年認為中國造成供應鏈波動的受訪者超過60%,但2016年則明顯下降;反觀美國,2015年僅不到3成受訪者認為美國是供應鏈波動的來源,該數字在2016年上升至45%。

此外,報告數據顯示,當下全球採購目的地已從美國逐漸轉往亞洲、印度、墨西哥等地。

[Home]


2017/02/14 2.3.6. Twitter人氣減 微博市值再超車 [ 工商時報 楊日興]

作為美國總統川普愛用的發聲管道,世界知名社群微網誌代表Twitter表現卻愈飛愈低。外媒昨(13)日報導,Twitter日前公布的財報數字使市場失望,股價連續2日大幅下跌,市值縮水至110.5億美元,再度被中國對手微博超越。

這是微博第2次市值超越Twitter,去年10月,微博就以113.5億美元市值,小幅超越市值113.4億美元的TwitterTechWeb報導,此次Twitter連續2個交易日股價下跌,累積跌幅高達16.7%,反觀,微博在此2個交易日股價小幅上升,以市值114.5億美元再度力壓Twitter

微博為中國入口網站新浪旗下微網誌平台,在中國坐擁廣大用戶,雖然近年在行動端強勢發展情況下,遭到社交軟體微信追擊,但仍穩定增長,過去6週股價上漲31%,去年9月中國科技巨頭阿里巴巴也增持微博股份比例至31.5%。

另一方面,Twitter則業績逐漸滑落,新浪報導,日前發布之第4季財報淨損1.67億美元,用戶數呈現停止增長,多位分析師給予賣出評級。

原先,微博被視為Twitter的追隨者,同樣發展兼具社交與媒體功能的平台,但微博勇於在後續經營上做出改變,逐漸縮小與Twitter的差距。微博透過大手筆簽約明星、網紅增加平台號召力,主動解除字數限制,並勇於引入圖片、影片等訊息傳導媒介,進行多元化發展。

相較之下,在對手改變時,Twitter選擇保持一貫文字精簡風格,而圖片社交平台InstagramSnapchat興起後,瓜分Twitter用戶使用時數。隨後雖然Twitter逐步放寬字數限制、傳導媒介,甚至使介面色調更為繽彩,卻始終晚人一步,挽救不了逐漸衰退的營收與利潤。

或許當下微網誌正在沒落,但微博在多方發展中找到棲身之地,較晚跳脫出微網誌束縛的Twitter則須另尋價值。

比爾蓋茲情定微信 開通公眾號

蟬聯世界首富多年的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也利用粉絲頁進駐中國。11日,中國最大通訊軟體微信上,名為「比爾蓋茲」(gatesnotes)的公眾號發布一段30秒的影片,影片中比爾蓋茲向粉絲介紹,這是他新開的Blog,希望與中國讀者討論自己的學習心得。

界面新聞報導,近年來,許多歐美知名人物紛紛透過各平台在中國開設粉絲專頁,微網誌平台微博是其中代表,去年,物理學家霍金開設個人微博頁面曾引起大轟動,比爾蓋茲選擇微信而非微博,或許是想走出一條不同的路。

報導稱,微信相對於微博而言,對於粉絲有較高的可控性,公眾號定位的類別會用戶進行篩選,用戶也能自由選擇想關注內容。反觀,微博上大量充斥雜亂訊息一直是受人詬病的主因。

脫離微網誌初衷,多方發展的微博已是中國最大的網路名人聚集平台,但繽紛色彩、多元媒介下,眾多筆戰、紛爭也誕生於此。雖然有頁面分類,但報導稱,追蹤霍金的粉絲最感興趣的前2個類別為搞笑幽默、娛樂明星,令人意外的是,科學類竟排不進前10名。

但曝光度方面,微博粉絲頁較微信公眾號更有優勢,據了解,霍金微博開通後迅速就吸引數十萬粉絲,而比爾蓋茲公眾號的影片在開通2日中僅有3.5萬點擊量。

此外,比爾蓋茲公眾號的帳號主體為播銳智諮詢(北京)有限公司,該公司的股東之一為環球健策,後者中許多高階主管都曾任職於比爾蓋茲和其妻梅琳達蓋茲的基金會中。2007年,該基金會於北京設立代表處,關注愛滋病、肺結核等疾病。

比爾蓋茲最風光的時期,恰巧是中國年輕一輩的成長期,該群人正逐漸成為中國發展的主心骨,而作為成長時期指標性人物的比爾蓋茲,有望透過中國平台增大其基金會、甚至是微軟的影響力。

[Home]


2017/02/14 2.4.1. 大陸MB需求跌 華碩、技嘉難攀千萬片大關 七彩虹續坐老三 [ 電子時報 陳玉娟]

2017年全球品牌主機板市場規模估再縮減,眾廠為求生,將全力搶食華碩、技嘉中高階版圖。

2016年全球PC出貨持續下滑,DIY通路市況更是低迷,受到大陸買氣不如預期衝擊,品牌主機板(MB)大廠整體出貨多未見增長或苦陷衰退窘境,其中,MB雙雄華碩、技嘉2016年大陸MB出貨分別僅達900萬片、850萬片,雖穩居大陸市佔前2大,但表現均未能達標,第3名則由大陸本土大廠七彩虹以約240萬片,較2015年略增5%的成績拿下。

受到大陸成長動能熄火與歐美需求續跌衝擊下,2016年全球MB市場規模不斷縮減,除大陸七彩虹外,眾廠出貨全數衰減,然為抵銷出貨減退危機,近年紛將火力瞄準利潤較高的電競、超頻等高效能的中高價戰區。

據了解,由於PC市況低迷,2016年品牌MB表現多不理想,華碩雖續坐全球市佔龍頭,但因大陸市場需求低迷,持續受到行動裝置持置熱潮排擠,以及筆記型電腦(NB)效能續升影響下,使得全年出貨未能守住1,000萬片大關,僅達900萬片,全年出貨約僅1,700萬片,較2015年衰退約5%,而技嘉2016年全年出貨約1,590萬片,較20151,710萬片下滑7%,成長動能熄火也是因為大陸出貨僅達850萬片,不及2015900萬片,雖然南韓、泰國等區域成長,但未能抵銷歐美部分區域出貨跌幅。

此外,2016年大陸市佔第3名為七彩虹,以240萬片成績擊退台廠,第4名則是微星,出貨量約170萬片,映泰、華擎則分別跌破100萬片、50萬片。

而在獲利方面,華碩、技嘉因維持千萬片出貨規模、穩佔大宗高階版圖,以及平均售價(ASP)較高,2016MB獲利實力合計近新台幣60億元,微星MB事業則是終於虧轉盈,估計2016年稅後淨利約3~3.5億元,華擎品牌MB獲利能力則是較過去大減,全年約僅1億多元,而映泰則是持續虧損。

當中值得一提的是,和碩負責中小型板卡與系統客戶設計、製造與服務的第八事業處,將逐步轉移予華擎負責,除加速集團資源整合外,亦力助華擎走出營運低潮,市場預期華擎2017年起受惠伺服器與嵌入式MB深耕效益漸顯,以及承接和碩所釋出的MB業務,全年營運將有所好轉。

由於市場持續看淡2017DIY通路需求前景,預期品牌MB出貨將再跌5%~10%,使得眾廠全面瞄準中高價戰區,期拉升利潤以抵銷出貨下滑缺口,尤其是電競市場廝殺更是慘烈。據了解,面對對手群來勢淘淘,華碩、技嘉還擊大計早已全面展開,近日就傳出技嘉深耕龐大遊戲網吧市場開始收效,取得華南區某連鎖網吧業者約1,500片訂單,由於型號多是Z270等中高價主機板型號訂單,不僅有助挹注單月出貨、獲利,也全面拉升技嘉電競AORUS品牌力,若技嘉網吧大軍能持續攻城掠地,且電競MB比重續升,2017年大陸出貨、獲利可望力守不墜,助力全球出貨跌幅縮減至5%以內。

[Home]


2017/02/14 2.4.2. 威騰如收購東芝半導體股權 可擴大NAND Flash市佔 [ 電子時報 楊智家]

東芝與威騰收購的新帝有記憶體製造合作關係,成為威騰收購東芝股權一大優勢。

日本東芝(Toshiba)有意出售旗下半導體事業19.9%股權,以在3月底前籌措足夠資金,彌補美國核能事業的資產虧損。近來也傳出威騰(WD)、美光(Micron)SK海力士(SK Hynix)、富士康(Foxconn)Bain Capital有意競購,對此外界分析認為,威騰或可藉由收購東芝半導體事業部分股權,擴大在全球NAND Flash市場的影響力與競爭力,並減低對硬碟(HD)本業的依賴,具備收購的策略性優勢。

根據TheStreet網站報導,市場分析師預測東芝欲出售的股權價值逾20億美元,雖然截至201612月威騰淨債務餘額已達80億美元,因此若由威騰達成收購交易,勢將增加威騰淨債務餘額,但由於威騰過去12個月創造17億美元自由現金流,未來12個月可能還會創造更多自由現金流,因此威騰仍應具備消化這逾20億美元收購價格的本錢。

威騰2016年以160億美元購併新帝(SanDisk)後,NAND Flash全球市佔率排名僅次於亞軍的東芝,鑑於東芝與新帝長期的NAND Flash結盟關係,外傳東芝可能將部分股權出售給威騰。

此前東芝與新帝藉由合資成立的記憶體業務公司Flash Ventures,透過東芝自有營運的日本晶圓廠設備合作開發及製造NAND Flash晶片,Flash Ventures以成本價向東芝購買晶圓,再以高於成本價的價格轉售給新帝及東芝,因而藉此買賣關係,將有助收購新帝後的威騰壓低NAND Flash成本,讓威騰無需投資自建晶圓廠房,就可取得更穩定的NAND Flash供貨源。

在此間接合作關係下,如果威騰能取得東芝半導體事業大量的少數股權,將有助威騰提升在全球NAND Flash市場的價格競爭優勢,以及增加東芝後續NAND Flash業務投資決定的話語權。其中掌握投資決策話語權特別有其價值,因為不論東芝、新帝或其他同行業者,均正欲投資擴大生產高密度、低成本的3D NAND Flash晶片。

如東芝201611月宣布,正在投建全新3D NAND生產廠房,將在2019年量產,當時東芝表示,仍在與新帝商討聯合投資該廠房事宜。Flash Ventures已於東芝近期啟用的Fab 2廠生產3D NAND晶片,近日威騰也宣布開始試產業界首款512Gbit643D NAND晶片,預計2017年下半量產;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與美光也計劃2017年增產643D NAND晶片。

這項出售案發生當下,正處在威騰硬碟事業持續衰退之際,即使受惠於全球PC銷售趨穩及雲端服務提供商的強力需求,帶動威騰2016年第4季硬碟出貨量優於預期,但仍較2015年同期衰退10%、出貨量僅剩4,480萬顆。

雖然威騰與希捷(Seagate)在全球硬碟市場掌握近乎寡佔的優勢,但NAND市場卻更具競爭前景,因此若能藉由收購東芝半導體事業近2成股權,將有助威騰更易於以更具獲利前景NAND Flash的收入,來抵消硬碟業務的虧損,並為威騰NAND Flash業務帶來戰略利益,所以只要收購價格合理,外界分析,威騰沒有理由不積極搶購東芝出售的部分半導體事業股權。

 

[Home]


2017/02/14 2.4.3. 金屬3D列印新創公司Desktop Metal獲得GoogleBMW投資 [ 電子時報 陳智德]

金屬3D列印技術潛力十足,可用於工業、製造業方面,如車用零部件或居家五金器具製作,已有不少企業相中金屬3D列印發展,且不斷投資。

Fortune報導,美國金屬3D列印新創公司Desktop Metal已正在進行首件產品量產計畫,而為進行量產,Desktop Metal已募得各相關領域的許多企業巨頭及風險投資公司之資金。

Desktop Metal共在新一輪增資募得4,500萬美元,投資人除Google(Alphabet)BMW及五金產品製造商Lowes外,也獲沙烏地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Saudi Aramco)、矽谷頂級風投公司凱鵬華盈(Kleiner Perkins Caufield & Byers)Lux CapitalGE Ventures等風投公司青睞,此外同業投資人如3D列印公司Stratasys亦參與投資。

在本輪增資後Desktop Metal估值(pre-money)已自20164月的1億美元來到現今3.05億美元,加上本輪增資,Desktop Metal已募得9,700萬美元資金。

Desktop Metal創辦人Ric Fulop表示該公司理念為改變人類製造的方式,並認為雖消費性塑料3D列印機雖已略為退潮,但工業用3D列印仍持續向榮,尤其是金屬3D列印領域。Fulop預期,由於每年3D列印機可成長50~60%3D金屬列印機倘量產,其成本可望降80萬美元。

奇異電器(GE)在此領域也動作頻仍,已收購瑞典3D列印公司Arcam及德國Concept Laser,喊出於2020年達成10億美元3D列印營收。

Desktop Metal的投資人亦為潛在顧客,如BMW可將Desktop Metal產品運用於車用零部件領域,或Lowes的家用金屬產品製造。

其他對Desktop Metal的看法如GV認為Desktop Metal正進行動態形塑整個附加製造業。Fulop表示3D列印前景可減少成本,加快產品循環。

[Home]


2017/02/14 2.4.4. 英特爾新品帶動 技嘉、微星Q1出貨 衝2位數成長 [ 工商時報 翁毓嵐]

受惠英特爾桌機版的Kaby Lake平台於今年1月上市,主機板遞延的需求出籠,帶動主機板廠出貨量及ASP同步回升,加上NVIDIA推出GTX 10系列的小改款,國內板卡大廠技嘉(2376)及微星(2377)今年第1季營運相對樂觀;技嘉看好單季主機板及業績都可望有2位數增長,微星首季拚出貨季增雙位數的目標也有望達陣。

技嘉自結1月合併營收42.91億元,較上個月增長15%,惟較去年同期衰退12.5%。技嘉預期,不同於去年第4季市場買氣縮手的情況,今年初英特爾新一代Kaby Lake處理器平台上市後,有利於帶動今年第1季主機板出貨緩增,雖今年整體主機板產業下滑的走勢明確,業界對於中國市場不敢太樂觀預期,不過,技嘉仍看好在北美市場需求持續增溫,將帶動今年主機板朝營收、出貨雙成長。

技嘉董事長葉培城先前指出,2017年在受到中國市場趨於飽和、成長幅度走緩影響下,也將是市況險峻的一年;惟電競市場需求仍在,因此技嘉今年將鎖定電競產品,並透過整合旗下AORUS電競系列產品線等策略,拉抬營運繼續成長。

而去年在電競市場以機海策略成功維穩市占的微星,今年1月受惠英特爾新平台一上市後,也一口氣推出25200系列的電競主機板新品,及21款全VR-Ready的中高階電競筆記型電腦搶市。

微星自結今年1月營收84.62億元,較上月微增0.5%、年減0.7%,約與去年同期持平,在進入小淡季後仍受惠新品出貨維穩營收表現。

預期接下來在電競筆電及主機板新品助攻下,法人預估微星第1季的出貨動能仍能有優於業界平均表現的水平,今年第1季營收並可望再較去年第4季成長45%、突破270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達18%,毛利率亦可望達15%以上。

[Home]


2017/02/14 2.5.1. 台達電營運 拚增二位數 [ 經濟日報 詹惠珠]

台達電子執行長鄭平表示,2017年的全球經濟景氣應該比2016年好,營運二位數成長一直都是內部追求的目標,工業自動化、車用電子和通訊將是2017年的成長動能。

鄭平強調,由於資訊相關的產品一直在掉,台達電要靠新的事業維持成長,因此二位數成長永遠是台達電的目標,但去年就沒達成,今年全球經濟景氣比去年好,希望還是朝這個目標努力。

鄭平表示,今年台達電的成長動能主要在IA、通訊、和汽車電子,雖然汽車的毛利率並沒有IA高,但一個機種可以維持58年,營運可以穩定的成長。

被視為電動車普及關鍵產品的Model 3,市場傳出在320日量產,一旦量產成功,則是宣告電動車時代真正來臨,台達電在電動車深耕最早,由於預購的Model 3訂單就多達35萬輛,台達電已為Model 3擴產,一旦量產,會成為重要成長引擎。

台達電積極發展車用電子,不少歐美大廠都是策略合作夥伴,除了特斯拉外,還包括通用、賓士、BMW等,且台達電成為Charging Interface InitiativeCharIn e.V. )協會核心會員,將協助推動聯合充電系統成為全球電動車充電標準規格。台達電從電動車生產廠商提升到規格製訂者的核心會員,是電動車發展的重要一步。

IA的部分,鄭平強調,過去台達電是生產控制器,現在將產品,還有在電子製造業的知識,應用到機台、產線、工廠,幫客戶作機電整合的整套解決方案。

崧騰打入特斯拉鏈 大補

台達電子在電動車的布局隨著特斯拉的Model 3量產而開花結果,長期與台達電關係良好的崧騰(3484)也將受惠,新開發應用於電動車的電池高壓連接器打入特斯拉供應鏈,單月出貨量已達上萬台。法人預估,隨著車用比重提高,崧騰今年的營運會比去年好。

台達電是台灣布局電動車的先驅,早在七、八年前就已開始,特斯拉的Model SModel X等電源控制系統、電池管理系統等都由其供應,為了確保Model 3的供貨無虞,已為特斯拉擴充產能。與台達電合作長達15年的崧騰,也在台達電的提攜下,打入特斯拉供應鏈。台達電主管表示,電動車與電子元件未來將成為車市成長動能最大的一環。

據了解,崧騰在電動槍上的電子元件就有供應給台達電,崧騰也生產高壓連接器,是應用在家電和IC的強項,新能源車也須用到高壓連接器作為充電設備轉換。崧騰積極發展車用零組件,預估未來五年車用的比重可達到二成。

崧騰董事長張俊雲表示,在打入電動車大廠後,會持續開發電動車充電槍開關模組及充電相關連接器,未來也將積極搶攻大陸等電動車充電站市場。

據了解,目前崧騰吳江廠是台達電認證的汽車零組件廠,也被美國客戶認證通過。泰達電是台達集團生產車用電子的重要基地,隨著歐洲車廠如BMW找上台達電後,台達電也很積極在東南亞尋找供應商,而在泰國有銷售據點、倉庫、柬普寨有生產據點的崧騰,未來可望會有地利之便,搭上台達電電動車的成長列車。

[Home]


2017/02/14 2.5.2. 單、多晶太陽能之爭開第一槍?SolarWorld後年全面棄多轉單 [ 電子時報 黃女瑛]

SolarWorld產能將全力壓注單晶產品,可望拉升其獲利能力,但亦將400名員工就業受威脅。

單、多晶產品版塊競爭激烈,業者產能出現大調節。歐洲太陽能垂直整合廠SolarWorld指出,2019年底止,全數產能改為單晶,不再生產多晶,將波及400名員工就業機會。太陽能業者指出,其多晶長晶爐產能恐臨退場,就成本競爭力來看,此為理智策略。目前台灣矽晶圓供應鏈有80%以上為多晶,以持續降低成本求生存,2017年仍展望黑矽產品有重大突破。

歐洲太陽能垂直整合大廠SolarWorld在近期公布財測及展望同時提到,為了提升競爭力,將啟動產能調節,全力發展單晶PERC高效產品,當下除了因應多晶訂單而生產外,多晶產能將陸續停產,預估到2019年底,不再生產多晶,旗下垂直整合產線包括矽晶圓、電池及模組都將全面改成以生產高效的單晶產品。當然,在產能置換的過程中,預估將有400名員工的就業機會受威脅。

太陽能業者表示,多晶轉單晶的產能大置換,波及最大的是矽晶圓的長晶領域,SolarWorld2019年底全面改生產高效單晶,顯示其多晶長晶爐也將面臨退場機制。電池端可透過蝕刻制程的調節,以進行單晶及多晶的產出比例調整,而模組封裝領域則更沒有特別的單、多晶限制。

不過,據了解,SolarWorld2015年至2016年即擴充約500百萬瓦(MWp)的單晶長晶鑄錠產能,顯示其全面朝單晶產出邁進是有跡可尋。雖然旗下多晶長晶爐將面臨退場機制,但若以其年產能粗估約10億瓦左右,實難與大陸單一廠平均約30億瓦,或龍頭廠保利協鑫約160億瓦競爭,放棄多晶矽晶圓也算是斷尾求存的方法之一,至少減少虧損事業部的負擔。

若以目前的產品獲利空間來看,獲利最有保障的以單晶矽晶圓、單晶PERC電池,SolarWorld產能全數轉向單晶,以加大獲利空間,實為理智抉策。

SolarWorld大幅調節產能,另一層意義即是不看好多晶未來的發展。由於2017年被視為單、多晶太陽能產品版塊之爭關鍵年度,一旦多晶黑矽發展不如預期,恐怕原有江山將被單晶強奪一大部分,再加上本身效率拉升有極限,2017年一旦敗仗,未來江山流失問題恐呈現每況愈下到退市的危機。

在黑矽產品無法突破的假設下,預估單、多晶市佔率可能從2016年約282017年轉為46。待單晶產能擴充到足以因應全球總需求,多晶即面臨退市危機。SolarWorld產能大調節,猶如對多晶開出第一槍。

而台灣矽晶圓供應鏈中多晶矽晶圓佔80%,是否也意謂未來生存空間將愈來愈狹窄?太陽能廠指出,由於台系矽晶圓均為專業代工廠,成本競爭力上較歐、美廠有優勢,未來仍是以不斷降低成本為自己殺出一條血路。另外,受到大陸政府對南韓啟動多晶矽重審調查,預估未來大陸境內料源成本將提升,取料成本相對較陸廠低、亦有利於台系矽晶圓廠的成本競爭。最後仍是積極投入黑矽製程的突破,其能在效率及成本上與單晶力拚,扭轉頹勢。

太陽能廠分析, SolarWorld全面壓注單晶的策略,未來仍有部分風險得考量。目前大陸單晶矽晶圓、PERC單晶電池積極大幅擴產,部分業者預估,單晶從當下的缺貨、轉為供過於求恐為時不久,歐美廠成本競爭力難敵亞洲廠,恐怕仍是難逃虧損命運。另外,則是多晶黑矽量產一旦有效突破,在效率及成本表現更上一層樓,亦將收復失土,排擠單晶產品市佔率、威脅單晶廠獲利空間。

台系多晶矽晶圓廠包括綠能、中美晶、國碩、茂迪、達能等,單晶以友達晶材為主。大陸矽晶圓廠以垂直整合廠為主包括保利協鑫、英利、晶科、昱輝、順風等。專業代工廠包括旭揚雷迪等。保利協鑫旗下揚州廠近期已啟動多晶黑矽量產,初期年產能以20億瓦為主,最終達100億瓦。單晶矽晶圓廠包括隆基、中環、卡姆丹克、陽光能源等。單晶矽晶圓龍頭隆基預估產能從201670億瓦擴至2017120億瓦。

[Home]


2017/02/14 2.5.3. 第三地產能開出、韓廠異軍突起 台灣太陽能如履薄冰 [ 電子時報 黃女瑛]

2017年對台灣太陽能供應鏈來說難盼到苦盡甘來,反倒要謹慎應對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挑戰,讓經營顯得危機重重。最該關注的是,東南亞第三地供應鏈崛起,漸取代台灣原本的國際地位;再者,韓廠異軍突起,技術、成本殺傷力大,威脅台灣苦力經營多年的地位。

第三地地位取代台灣

2017年對台灣太陽能供應鏈來說,是高度挑戰的一年。即使從2013年全球太陽能產業鏈步入供過於求的洗牌潮開始,全球供應鏈啟動一波波淘汰潮,台系廠在這動盪的環境下咬牙苦撐,保住全球第二大太陽能電池供應鏈地位。但是,2017年台系廠恐難盼到苦盡甘來或守得雲開、見月明,倒是得注意新挑戰正席捲而來。

首先,第三地供應鏈崛起,台系供應鏈地位有被取代的危機。東南亞第三地供應鏈的崛起,主要是陸廠受到歐、美一波波國際貿易戰的打壓,因而從2015年起積極前往東南亞設廠,而且為了力拚量產經濟規模化以降低成本,擴產的動能仍持續維持到2017年。

然而,同樣受到部分貿易戰波及的台系廠,近年來只能依賴大陸委外代工訂單存活,但陸廠有了第三地的產能後,對台系廠委外代工的依賴卻逐步減少,因為陸廠得消化自有海、內外的產能,在產能不足之下才會委外。另外,第三地產能因沒有雙反稅負擔,成本比台灣低,也因為如此,歐、美等廠也將委外代工單轉向第三地,第三地的地位漸成為早期台灣國際專業電池代工廠的地位。

所以,台系廠要保住訂單,就是要提供物美價廉的電池,包括效率高、品質佳、價格誘人等。也因而從2016年台系廠在銷售高效電池上才能保有與客戶的正常銷售情況,但仍常遇到被壓得過低、不合理的價格。

南韓廠異軍突起的威脅

再者,南韓廠異軍突起,台灣僅存的品質、技術優勢岌岌可危,大陸價格優勢也暗淡。

高效電池一直是台系電池廠引以為傲的生存命脈,尤其高效PERC技術是從台系廠手中發揚光大,即使資金及出海口受限,擴產動能比不過陸廠及韓系廠;另外,陸廠積極擴增PERC產線之餘,也不忘邁力挖角台系廠技術人才,以利產能快速啟動量產。

南韓廠的異軍突起,在國際市場祭出高效、低價的太陽能模組,這讓兩岸業者開始如坐針氈。太陽能廠表示,南韓Q CELLS近期在國際市場力推60片多晶PERC電池封裝成的模組發電瓦數達285瓦,其實台系廠恐怕只有不到3家可以量產、即使量產佔產線比重可能30%不到,多數應該都還在實驗室中,生產成本以及模組與系統端出海口布局,難敵南韓及陸廠。

對陸廠來說,因為垂直整合布局的關係,生產成本具優勢,所以面對韓廠的價格威脅或許不足為懼,但是,恐怕絕大多數都無法供應60片電池封裝的285瓦多晶模組,因為技術仍未到位。而韓系廠同樣可以提供主流270~275瓦多晶模組具殺傷力價格,這讓陸廠被迫跟進、但諸多廠甚至顯得力有未逮。

陸廠至少有全球第一大的大陸內需可以依賴,即使韓系廠也開始攻入大陸市場,搶到小量標案。台灣內需也開始浮起,只是內需仍無法有效消納自有供應鏈的產出,台系廠要活命,恐怕得多著墨在國際市場上,為自己殺出一條血路。

[Home]


2017/02/14 2.5.4. 太陽能、電動車 將終結石油需求成長 [ 工商時報 陳穎芃]

英國衛報報導,大型能源公司多年來低估太陽能發電與電動車的成長速度,但研究報告顯示這兩大新勢力將在2020年前阻止化石燃料需求成長。

倫敦帝國學院葛拉漢研究所及英國碳追蹤計畫共同發表的最新報告指出,過去7年來太陽能面板價格跌幅高達85%,估計2040年前全球發電量將有23%來自太陽能,且該比重將在2050年前增至29%。

另一方面,各大車廠爭相發展電動車也將使價格下滑,估計2035年前全球路面運輸市場將有35%是電動車。

2050年前電動車占全球路面運輸市場比重將達三分之二,相當於每日省下2,500萬桶油。

依照上述情境推論,全球煤礦及石油需求將在2020年前達到頂點,就連天然氣需求也將開始萎縮。屆時可望紓緩全球氣溫上升速度,使平均氣溫較工業革命前增加攝氏2.42.7度。

碳追蹤計畫研究部門主管里頓(James Leaton)表示:「市面上已有許多低碳技術即將達到量產規模,比業者預期的進度快好幾10年。」以太陽能發電為例,諸如印刷式太陽能模組等新技術可望壓低成本,加速太陽能發電普及。

[Home]


Confidentiality Note
本郵件含有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機密資訊、或受法律保護之資料,唯有原發信人指定之收信人得閱讀或使用本郵件之內容。如您並非被指定之收信人,請立即將本郵件及所有附件予以刪除;請勿揭露、儲存或使用本郵件之任何資訊,並請您立即告知原發信人本郵件的傳遞錯誤。謝謝您的合作。
This e-mail transmission and any attachments contain information from Inventec Corporation. The information is confidential and/or privileged and intended to be solely for the use of the individuals or entities named in this e-mail transmission. If you are not the intended recipient, be aware that any disclosure, saving or use of the content of this e-mail transmission and attachments is strictly prohibited. If you have received this email transmission in error, please notify us immediately, and delete the e-mail and attachments. We greatly appreciate your cooperation.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雪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