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23 全球產業資訊

 1要聞

  1.1台灣

   1.1.1. 年金改革國是會議:18趴優存 可能加速退場  [經濟日報]

 2財經

  2.1台灣

   2.1.1. 科技預算 明年1,111  [經濟日報]
   2.1.2. 經濟部一級主管 人事大地震  [工商時報]

 1產業相關

  1.1Cloud Computing

   1.1.1. 陸拚網路強國 設國家級基金  [經濟日報]
   1.1.2. 日廠加速導入智慧工廠:日本智慧工廠測試成功 2017年擴大推廣  [電子時報]
   1.1.3. 大陸組互聯網國家隊 基金規模千億人民幣  [工商時報]

  1.2Smart Mobile

   1.2.1Wearable

    1.2.1.1. 品牌廠卡位ARVR市場大餅 供應鏈感嘆訂單好看不好吃  [電子時報]
    1.2.1.2. VR內容新戰場:VR內容新創跨視代科技執行長陳文昭: VR低階產品眾多 內容才是關鍵  [電子時報]

   1.2.2Smartphone

    1.2.2.1. 蘋果iPhone 8機殼傳由2.5D玻璃擔綱 3D曲面玻璃未成熟 延後量產機率大  [電子時報]
    1.2.2.2. Android陣營業者前3季來勢洶洶 蘋果待第4iPhone 8銷售動能  [電子時報]
    1.2.2.3. 中小尺寸看衰 華映、彩晶怕怕  [工商時報]

  1.3IT Industry

   1.3.1. 鴻海挺美國製造 要砸2,200  [經濟日報]
   1.3.2. 鴻海美國設面板廠的難與不難  [電子時報]
   1.3.3. 三星求償 郭董神解「夏普面板世界第1 強調是漲價並非不交貨 要告去告供貨對象黑田  [蘋果日報]
   1.3.4. 庫克3天賣3萬股蘋果 估進帳1.1  [蘋果日報]
   1.3.5. 郭台銘:因應川普「美國製造」 考慮赴美設面板廠  [工商時報]

  1.4Personal Computing

   1.4.1. NOR Flash漲價 四年來首見  [經濟日報]
   1.4.2. 3D列印夯 2017年需求續揚  [電子時報]

  1.5Solar(Green Energy)

   1.5.1. 穆斯克異想天開 挑戰不可能  [經濟日報]
   1.5.2. 大陸能源局扮救火隊審核增補案 陸廠:總需求恐再受調節  [電子時報]

[Home]


2017/01/23 1.1.1. 年金改革國是會議:18趴優存 可能加速退場 [ 經濟日報 江睿智、胡宥心、鄭宏斌]

在軍公教團體抗議聲中,蔡政府年金改革加速前進,國家年金改革委員會副召集人兼執行長林萬億昨(22)日表示,將依據國是會議意見修正改革方案,包括評估公教18%優存是否要再提前退場;行政院和考試院農曆年後啟動修法工程,預訂3月將年金改革法案送進立院,力拚立法院下會期完成修法。

下階段年金改革戰場將轉移到立法院,包括黨職公職分開算、18%逐年遞減、勞保等改革,至少涉及13項法規修改。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表示,初步修多少法還待各部會彙整。

蔡政府推動這波年金改革,軍公教勞都會感到「痛」。公教則要砍18%優存及調降所得替代率,亦即要少領,並且延後退休年齡;勞工則要多繳,目標是要維持各項退休基金一世代(2530年)不破產。此外,平均投保薪資採計期間,為降低衝擊,軍公教勞一體適用,都將逐年拉長到15年。

蔡政府昨天召開年金改革國是會議,總統在閉幕致詞時說,相信紛紛擾擾終會過去,「如果年金改革制度可以成功,台灣沒有無法完成的改革」。政府對改革的原則會有所堅持,但也會繼續跟社會溝通,將衝擊降至最低。

昨天年金改革會議國是會議,多數與會代表支持年金改革 ,討論過程理性平和。蔡政府已於會議前提出改革方案,外界質疑各界提出意見是否會納入方案?林萬億說,部分與會者意見仍會參考,包括18%優存退場,原是規畫二年、四年、六年三個退場方案,為方便討論,政府先拋出六年退場方案,昨不少與會者主張應該加快退場,因此將重新考慮加快18%優存的退場。

此外,18%優存退場的「最低生活保障」究竟是3.2萬元或是2.5萬元,也會依與會者意見作出決定。外界預期, 2.5萬元出線機率大,因立法院審查黨職併公職時,已決定採行2.5 萬元標準,且不宜與勞工平均月領1.6萬元差距太遠。

至於工商界反對勞保費率每年調升0.5個百分點,建議每年調升0.30.375個百分點。

年改會議/勞保費率提高 工商界反對

年金改革國是會議昨(22)日在總統府登場,多位產業代表在會中表達,政府推一例一休已造成紛擾,接著又要大幅提高勞保費率,每年要調升0.51個百分點,中小企業負擔不起,請政府考量中小企業生存危機。

工商代表堅決反對勞保費率每年調升0.51個百分點,建議改為每年調升0.30.375個百分點;工總理事何語表示,雇主有盡力繳保費,但要為中小企業考量。

工商協進會副秘書長邱一徹在會中表示,勞保費率每年調升0.5個百分點,雇主負擔為七成,雇主負擔之重,可謂全世界名列前矛;另外,勞退6%提撥亦是雇主負擔。工商界主張調降雇主分擔比例至六成,目前軍公教勞雇分擔比為3565,健保雇主負擔為六成,有先例可循。

邱一徹表示,政府要企業多負擔,也應有配套措施,利用政策工具來降低企業經營成本,舉例來說,現未分配營餘要課10%營所稅,政府應考慮取消,減輕企業負擔,也有利於投資。

現制勞保每兩年調升0.5個百分點,至2023年調升至12%;但依蔡政府改革方案,勞保費率自2018年起每年調升0.5個百分點,自2023年調升1個百分點。何語指出,工總估算,至2023年時調升至18%時,若和現制相較,雇主新增5,516億元,平均十年下來,一年增加501億元。

他表示,目前國內有141萬家企業,其中138萬家是中小企業,雇員876萬人,大企業僅僱用141萬員工,按蔡政府調升勞保費率,中小企業新增負擔達4,744億元,占全體企業新增金額的86%,到時中小企業完全沒有加薪的能力。

年改會議/傳道士林萬億 堅持改革路

「林萬億下台」可說是近期熱門語彙,因為幫小英政府操刀年金改革,政務委員林萬億屢屢被軍公教團體點名,遭言語霸凌,有人罵他「獨夫」、「豬狗不如」,甚至人身安全受威脅,但林萬億總是一笑置之,無怨無悔為小英擋子彈。

出身新北市泰山窮苦農家的林萬億,阿公為他取名「萬億」,希望他大富大貴,他學的卻是不易有「錢」的社會福利,一直以來,他為民進黨擘畫相關社會福利政策與藍圖,深受小英信賴。

這次由他規劃主導年金改革,在面對極其複雜制度及各利益團體壓力下,進而耙梳出較有社會共識的改革方案,使長年不合理、幾乎推不動的制度露出改革曙光。

對於各界批評,他經常自己寫回應新聞稿,對於媒體詢問複雜年金制度,他像個傳道士,不厭其煩地說明,「這是教育社會的過程」。小英昨日特地感謝林萬億,「歷史會記得他的堅持」。

 

[Home]


2017/01/23 2.1.1. 科技預算 明年1,111 [ 經濟日報 邱金蘭]

行政院長林全今(23)日將召開科技會報,敲定明(107)年度科技預算概算額度,初估約1,111億元,重點鎖定十大產業創新政策,其中新興計畫大增至100億元,為歷年最高,凸顯新政府高度重視並支持科技產業發展。知情官員昨天透露,初步估算,明年度科技預算概算額度1,111億元中,投入十大重點產業創新政策,包含新興計畫在內將有400多億元。

十大重點產業創新政策,除「五加二」(亞洲.矽谷、綠能科技、生醫產業、智慧機械、國防航太、新農業、循環經濟),新增三項,包括:數位國家創新經濟、文化科技、晶片設計與半導體產業。

官員指出,今年度科技預算案為1,078.5億元,明年度的科技預算概算額,將以成長3%為目標,約1,111億元。不過最後要看科技會報決定。

至於明年度科技計畫的重點政策項目擴增為十大產業,主要是呼應業界建議,增列文化科技及晶片設計與半導體產業,並納入政院推動的數位國家創新經濟方案。

在科技預算資源分配方面,1,000多億元概算規模中,政策與非政策科技計畫的比重約四比六,換言之,明年度投入十大重點產業創新政策的額度,將有400多億元。

其中新興計畫約有100億元。官員表示,明年度新興計畫額度比過去增加非常多,顯示政府非常支持科技產業發展。

績效差 就提前收回預算

行政院今(23)日將召開科技會報,本次會議主要有三大議案,包括明(107)年度科技預算概算與重點政策、大型科技計畫管理機制及科技計畫先期作業,業界代表科技大咖如何獻策備受關注。

科技會報是閣揆的科技政策智囊團,由官、民共同組成,包括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及Google台灣董事總經理簡立峰等,都是業界代表委員。這些業界代表在科技會報中的建言,向來是外界矚目的焦點。

科技會報每年召開兩次,依往例,年初的科技會報通常要討論下一年度的科技預算概算額度,及科技計畫重點政策方向。即將召開的這次會議,還有另兩項重點,一是科技計畫先期作業,官員說,科技預算審議程序將簡化,過去各部會科技預算分基本、自主、政策額度三類,未來將簡化為政策及非政策兩類。

除此,以前各部會提出計畫需求,行政院科技辦公室負責「政策審」,科技部負責「技術審」,以後將合在一起審,並由專家群協助審議。

另一重點則是—大型科技計畫管理機制。行政院將啟動科研計畫專案管理機制,成立「科研計畫評議專家室」,找來產官學專家從科技預算審查到執行,全程緊盯績效,並明訂退場機制,績效不佳者,預算將提前收回,績效好的則可加碼投入。

官員表示,去年7月召開科技會報時,張忠謀曾提議,大型計畫執行,可參考「ROI」(Return On Investment)概念,這項新的科技計畫績效評估機制。

[Home]


2017/01/23 2.1.2. 經濟部一級主管 人事大地震 [ 工商時報 呂雪彗]

經濟部一級主管人事大地震!經部約78位一級主管或副主管大風吹,農曆年後2/6日走馬上任。受矚的是工業局長吳明機將調往中小企業處任處長,局長遺缺由副局長呂正華暫代,創下工業局有史以來局長採代理制先例,令產業界關注。

據了解,經濟部上周五(20日)已將一級主人事輪調案呈報行政院,全案尚待林揆核定拍板。知情人士表示,這次輪調目的,是希望經部一級主管加強水平整合,針對跨單位間業務加強橫向聯繫合作。

這次的大搬風,包括中小企業處長葉雲龍2/2日提前退休,遺缺由工業局長吳明機接任;工業局長遺缺由副局長呂正華暫時兼代;投資處長連玉蘋2月轉赴WTO出任副代表,遺缺內升由王劍平接任;技術處長傅偉祥轉調經部參事,遺缺擬由副處長羅達生兼代,經長李世光擬展開法人整頓,技術處將扮要角;能源局副局長陳玲慧將調往標準局任副局長,遺缺由主祕李君禮升任。

其中吳明機的調動最令外界玩味,據指出,吳明機從技術處一路升遷至國發會副主委,是前國發會主委尹啟銘重點培養提拔,因此綠營內部不少人將吳「貼政治標籤」。新政府上台後工業局長將異動傳聞未曾間斷,是否因「政治」考量,經部內部眾說紛紜,揣測紛紛。16年前,當時工業局長汪雅康從工業局被調往中小企業處,當時首次政府黨輪替,汪被貼「挺藍」標籤而遭異動,經部不少人認吳步上汪之後塵。

不過,高層澄清說,經部是為借重吳明機在「大工業」的豐富產業經驗,前往中小企業處整頓「小工業」,協助中小企業創新創業發展,與政治無關。

值得一提的是,工業局長並未補實,由首席副局長呂正華暫代,創下工業局有史以來局長採代理制紀錄。工業局目前二位副局長,其中蕭振榮將轉任行政院對外經貿談判辦公室主任,遺缺由主祕游振偉升任,但只剩二位副局長扛重任,負責5+2產業執行顯得吃重。

經部內部並盛傳,行政院組織基準法修正案最快4月初若立院三讀通過,工業局長一職可能改為政務及常務職並存,屆時綠營可指派自己人出任工業局長,或觀察呂正華表現予真除,以代理方式進退具彈性空間。

[Home]


2017/01/23 1.1.1. 陸拚網路強國 設國家級基金 [ 經濟日報 杜宗熹]

高達人民幣1,000億元(約新台幣4,650億元)的大陸國家資金將投入網路領域。由大陸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辦公室(簡稱網信辦)、大陸財政部等單位發起的首個國家級的「中國互聯網投資基金」,昨(22)日在北京成立,將聚焦投資網路重點領域,要讓中國成為網路強國。

新華社報導,經大陸國務院批准設立的「中國互聯網投資基金」,將秉持專注專業、引導引領、扶優扶強、共用共贏等投資理念,堅持大陸國家戰略導向、市場化營運、專業化管理,聚焦網路重點領域,透過市場化方式支援網路創新發展,為優秀網路企業助力,為成為網路強國的戰略服務,以推動網路更好造福大陸官方和人民。

在昨日的基金成立儀式上,也簽署了多項戰略合作。其中,中國工商銀行、中信國安、中郵人壽、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等六家戰略出資企業都簽署合夥協議,該基金首期的人民幣300億元(約新台幣1,395億元)資金募集認繳到位。

而基金與中國工商銀行、國家開發銀行、中國農業銀行等三家金融機構簽署的投貸聯動協議,為基金所投資 企業提供銀行授信、金融服務等一籃子支持舉措,授信總額達人民幣1,500億元(約新台幣6,975億元)。

騰訊財經報導,有關中國互聯網投資基金的消息,最早是從2015年的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就已傳出。當時有權威人士透露,一支國家級的互聯網投資基金正在規劃中。

此外,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巨大的國家級投資基金密集成立,目前的互聯網投資基金只是其中的一支。

[Home]


2017/01/23 1.1.2. 日廠加速導入智慧工廠:日本智慧工廠測試成功 2017年擴大推廣 [ 電子時報 范仁志]

日本政府警覺到在工業4.0執行面上落後於歐美國家後,由經濟產業省負責推動工業4.0與物聯網(IoT)技術發展,其中2016年的智慧工廠計畫已有初步成果,目前正在積極推廣。

Sony生產CMOS影像感測器的熊本工廠,由於在20164月熊本地震中受到嚴重破壞,重建過程便引進在長崎工廠測試的物聯網技術,以及該公司決定重新發展的人工智慧(AI),提高產品良率。熊本工廠成效尚未有統計數據,不過長崎工廠已有良率提升3%,每年節省36億日圓(3,150萬美元)的佳績。

東芝(Toshiba)則是在投資興建新的3D NAND快閃記憶體廠時,在新廠引進物聯網與人工智慧,以深度學習技術,讓人工智慧能及早發現晶圓生產過程發生的問題,預計可讓檢查過程耗時減為3分之1。東芝接下來設立的半導體廠,也將引進相關技術。

相對於還只是把工業4.0技術應用於若干廠區的Sony與東芝,普利司通(Bridgestone)則正準備將相關應用擴大至外部。該廠車用輪胎主力生產廠,日本滋賀縣彥根工廠,則把設備及輪胎狀況資料,與汽車維修廠共享,接下來還考慮連配方資料也與合作廠商共享。

彥根工廠已經推動生產自動化,目前每日生產5.3萬個輪胎,需要人力處理的工序已經減為自動化前的3分之1,若想進一步提高效率,就要與相關廠商建立合作機制,因此普利司通決定分享生產設備燃料存量與零件使用次數等資料,讓合作廠商不需定期赴廠洽詢,維持生產線的穩定運作,預定20173月啟用。

若分享設備運作資料能達到預期的效果,普利司通將更進一步分享技術資料,加強合作廠商之間的聯繫性,但目前還沒有相關作業的時間表。

另一方面,東麗(Toray)則從旗下的Toray Emgineering管道,引進日本東京大學相關新創企業LPixel的人工智慧技術,用以管理材料生產線。

由於東麗生產線即將面臨退休潮,為避免屆時發生技術斷層,因此先引進具學習能力的人工智慧,藉由物聯網收集的生產線溫度壓力資料進行分析,以便取代老練的工人進行生產線管控。

隨日本勞動人口逐漸減少,如何以工業4.0相關技術降低人力需求,同時維持甚至增進生產線技術水準,成為日本產業重要課題。經產省在2016年推動的智慧工廠實證性事業成功,算是一個解答,但尚須推廣才能生效,值得持續觀察。

日經產省推動跨企業、跨業種物聯網整合

起源於德國的工業4.0概念,在2013年被德國政府納入未來發展專案,積極投資,而日本感覺到已經落後,20156月設立工業價值鏈創新論壇(Industrial Value Chain InitiativeIVI),推動工業4.0及物聯網(IoT),經2年實驗,2017年將回歸企業現場,推動跨企業跨業種應用。

IVI是由豐田汽車(Toyota Motor)為首的日本企業以及德國西門子(Siemens)等外國廠商的日本法人共同組成的基金會,至201612月底共有195間企業參與,是日本最大規模的物聯網技術推動單位之一,2015會計年度(20154~20163)推動20項技術測試,2016會計年度則推動25項工程及售後服務相關事業測試。

據日刊工業新聞報導,目前IVI正整合日本業界意見,引進歐美物聯網相關事業的標準規範,並提出日本制定的國際規範。同時也考慮到以不同產業跨企業同業公會為單位的歐美,與以跨業種大企業為單位的日本,在物聯網需求上的不同,進行各種整合,反映意見給代表日本政府推動物聯網事業的經濟產業省。

報導分析,歐美製造業界的問題,在於公司白領與藍領階層聯繫不佳,導致垂直溝通不良,需藉物聯網了解彼此資訊;日本製造業界的毛病則出在公司之間缺少往來,甚至連公司內部各部署都缺乏溝通,水平溝通困難,有必要藉物聯網進行跨部門合作。

IVI的建議下,經產省在2016會計年度執行的物聯網相關計畫,也就是智慧工廠實證性事業,主要內容是大企業內部工廠生產與物流的整合測試,藉由物聯網技術,讓日立製作所(Hitachi)集團內的生產與物流進一步自動化與整合,以及讓sitateru旗下紡織工廠的資料共享,提升生產製造效率。

在公司與企業集團內部整合獲得成果後,2017年的工業4.0與物聯網相關計畫,經產省將目標擺在跨企業與跨業種的整合,從打破企業內部各部門的屏籓,擴大為打破企業間的高牆,讓物流、資料流與能源網能更進一步整合,建立全日本性的高效率生產物流,並促進更高效率的能源應用。

IVI的重點,則擺在向業界推廣2016年經產省的計畫成果,並藉此建立企業資料交換平台,讓經產省2017年的實驗計畫有穩固的技術基礎,加速工業4.0在日本國內跨企業跨業種的普及速度,以迎頭趕上領先的歐美國家。

富士重工飛機工廠應用物聯網技術 生產效率可望增加50%

富士重工以汽車速霸陸(Subaru)品牌聞名,公司名稱甚至預計於20174月由富士重工更改為速霸陸,不過該廠在航太工業領域也有一定地位,現在富士重工新蓋的飛機零組件生產廠將引進最新物聯網(IoT)技術,預計讓生產效率增加50%以上。

據日經新聞(Nikkei)報導,富士重工在日本愛知縣的半田工廠,目前有3間廠房,分別生產美國波音公司(Boeing)3種不同客機零件,777787777X,其中引進最先進物聯網技術的工廠,就是2017年啟用的777X生產廠。

富士重工負責生產的部分,是飛機機翼與機身連結處的翼盒(wingbox)結構,特別是在機身上的中央部位,這是整架飛機最主要應力結構所在,把機翼產生的升力以及翼下引擎的推力傳到機身,並承受機身的阻力與重量,還要安裝起落架與大型油箱,承受起落時的應力,又不能讓油箱破裂,因此確保強度是第一要務。

針對翼盒部位生產的重點,富士重工半田工廠的廠長清水龍平表示,該結構的生產過程絕不能容許一絲誤差,基於豐富經驗獲得的優良組裝能力,是接下相關訂單的必要條件,其他廠商想搶這些單,相當困難。

目前半田工廠正在生產的翼盒為20世紀設計的777客機,結構大部分還是鋁合金,但21世紀才開始設計的787客機,就用上大量碳纖維複合材料,加工困難,由於前者生產線較早成立,後者技術較新穎,大部分都還需要靠經驗豐富的工人進行半自動設備與手工處理,自動化程度較低。

而即將開始生產的777X翼箱,由於777X是由777的基礎進行改良,並非全新設計的飛機,因此鋁合金使用比例較高,技術上比787的翼盒簡單,半田工廠便決定大規模引進自動化生產工具,如螺絲孔自動鑽孔、自動塗裝與自動搬運設備,強化生產線自動化能力。

這些自動化設備的技術,基本上源自富士重工的汽車生產線,搭配自行研發的若干工具,以及讓資料互相流通的物聯網系統,讓生產線零件物流管理更加精密,有助於提高生產效率。

針對最新工廠的自動化設備與物聯網技術,富士重工專務董事兼航太公司總經理永野尚表示,生產效率提高30%不成問題,而他們的目標放得更高,希望能將生產效率提高50%

[Home]


2017/01/23 1.1.3. 大陸組互聯網國家隊 基金規模千億人民幣 [ 工商時報 賴瑩綺]

繼成立「大基金」扶持本土半導體產業後,中國政府再組「國家隊」推動網路產業升級。由中國網信辦、財政部主導的「中國互聯網投資基金」,昨(22)日成立,計畫籌集1,000億元人民幣(下同),協助互聯網產業進一步創新和市場化。

在中國產業跳躍式發展戰略下,網路產業成長迅速,包括電子商務、第三方支付、大數據等方面已居全球領先地位,目前更在5G標準制定和金融科技與歐美一爭高下,網路產業實力可見一斑。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在「十三五」規劃和「中國製造2025」國家戰略中,均將「互聯網+」列為重點發展項目,便是希望藉由互聯網拉動各產業的轉型升級。

據新華社報導,中國互聯網投資基金由中國國家網信辦、財政部共同發起,基金將以「專注專業、引導引領、扶優扶強、共享共贏」的投資理念,聚焦在互聯網重點領域,透過市場化方式支持互聯網創新發展。

昨基金成立儀式上,中國工商銀行(工行)、中信國安、中郵人壽、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及中國電信等6家出資企業簽署合夥協議,首期300億元資金已募集完成。

其中,工行出資100億元,是基金單一最大投資者。工行同時與中國互聯網投資基金簽訂合作協議,為基金所投資項目提供500億元的融資支持,以實際行動支持實體經濟和高科技網路行業。

報導分析,中國邁入網路領域進入第22年,如今已有許多網路企業擠身全球領先地位,還有更多相關的創新創業企業正快速發展中。為此,中國領導人還成立的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由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親自領軍,推動網路強國戰略、國家大數據戰略等。

中國互聯網投資基金也是中國政府繼成立「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簡稱大基金)之後,又一次組成「國家隊」協助重點產業發展。根據中國政府規畫,在「十三五」期間,中國半導體產業總投資將達到3,274億元,而大基金目前籌集規模已逾1,300億元。

騰訊、阿里 占中國互聯網市值57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昨(22)日公布最新報告指出,中國大陸網民已達7.3億人,相當於歐洲總人口;在網路企業實力方面,騰訊、阿里巴巴這兩大巨頭的總市值超過3兆人民幣(下同),占中國全數上市網企總市值57%。

CNNIC公布的「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指出,中國網路行業正往規範化、價值化發展。同時,行動網路也推動消費模式共享化、設備智慧化及場景多元化。

報告指出,中國境內外上市的網路公司家數達91家,總體市值為5.4兆。其中,在香港上市的騰訊及在美國上市的阿里巴巴兩家公司市值總和,即占中國上市網企總市值一半以上。

數據顯示,截至201612月止,中國網民規模為7.31億,較去年多出4,299萬人、年增率為6.2%;目前中國網民人數,已相當歐洲總人口數。在網路普及率方面,中國達53.2%,超過全球平均水準3.1個百分點,超過亞洲平均7.6個百分點。

另外,智慧行動設備當紅,中國的手機網民規模達6.3億,成長率連續3年超過10%。報告並指出,桌上型、筆記型電腦的使用率都在下降。值得注意的是,去年使用手機進行網上支付的用戶規模迅速增加,達到4.69億、年增31.2%。手機支付正向線下支付領域迅速擴散,有50.3%的網民在實體店購物時,利用手機買單。

[Home]


2017/01/23 1.2.1.1. 品牌廠卡位ARVR市場大餅 供應鏈感嘆訂單好看不好吃 [ 電子時報 黃詩閔]

零組件業者坦言,ARVRMR等頭戴式裝置雖為夢幻題材,但短期內很難大規模打開市場。

擴增實境(AR)、虛擬實境(VR)帶動風潮,產業鏈業者卡位市場大餅,然零組件業者坦言,ARVR、混合實境(MR)等頭戴式裝置雖為夢幻題材,但短期內很難大規模打開市場,品牌廠訂單恐好看不好吃。

微軟(Microsoft)展望2017年,欲集結品牌廠大軍的力量,提高MR頭戴式裝置在市場上的能見度,將攜手包括:華碩、宏碁、聯想、惠普(HP)、戴爾(Dell)3Glasses等,力闢MR生態圈,也使特定品牌廠原先單一押寶VR頭戴式裝置的產品策略開始轉變。

不過,業界預期,品牌廠MR頭戴式裝置新品初期出貨規模將相當有限,主要係為建立產品差異化、強化品牌特色及測試市場水溫,加上頭戴式裝置用AMOLED面板供應狀況緊張、訂單數量不多,凡此種種,均導致頭戴式裝置出貨量短期內很難有大突破,一線代工廠等特定供應鏈業者對接單意願低落。

供應鏈業者認為,品牌廠紛紛開始投入ARVRMR等頭戴式裝置新品,但相關產品能見度還不夠高,軟體內容支援有限,硬體價格也尚未到達甜蜜點,預期短期內仍難以大規模打開市場,頭戴式裝置初期出貨量恐將相當有限,難以成為品牌廠力拚翻身的戰鬥機種,帶動供應鏈衝刺出貨量的明星產品,僅能視為探測市場水溫的一項新品。

供應鏈業者觀察,從大陸VR頭戴式裝置市場來看,儘管大陸市場消費者相當青睞手機遊戲,但因為三、四線城市消費者消費能量有限,價格相對偏高的電競筆記型電腦(NB)機種、VR頭戴式裝置銷售成績均不如預期,僅有平民化價格的電競NB機種買氣相對較佳,大陸供應鏈業者本對VR題材寄予厚望,期待搶得大陸市場先機,在大陸市場站穩腳步,但投入頭戴式裝置商機後,大陸消費市場買氣卻相當清淡,讓供應鏈業者感到失落。

值得一提的是,為掌握頭戴式裝置產業先機,擁有14年虛擬實境研發經驗且積極佈建VR內容生態圈的3Glasses也多方押寶,發展頭戴式裝置產品;而宏達電則致力於打造軟體、硬體整合與多領域應用的VR平台;Google則推出最新的行動VR平台Daydream,主打高品質行動VR體驗,Daydream平台自2016Google I/O曝光後,備受使用者與開發者矚目,Google並打造Tango AR平台,不錯失任何未來可能壯大的商機。

供應鏈業者指出,儘管頭戴式裝置市場發展百花齊放,但規格尚未出現明顯方向,各家品牌廠紛紛投入,試圖尋找發揮空間與成長新動能,但與智慧型手機市場有蘋果帶頭樹立規格不同,如今在尚未出現產業龍頭帶頭衝鋒下,沒有明顯引領規格、趨勢的品牌廠,頭戴式裝置新品能見度未如預期猛烈,2016年整體市場反應叫好不叫座,使得2017年沒有方向也成為各品牌廠的新方向,業界也期待明星產品的出現,可以加速ARVRMR等頭戴式裝置的發展與成熟。

大陸頭戴式裝置品牌廠3Glasses已展出與微軟合作的Windows Holographic新品—藍珀S1搭配3Wand,藍珀S1機種配備低延遲液晶面板,面板解析度約2,880x1,440,刷新率最高可達120Hz,重量僅為358g,能提供優異的沈浸式顯示效果,3Wand是為藍珀S1機種量身訂做的空間定位方案,通過一個外置紅外相機鏡頭,可實現2M範圍內精准空間定位功能。

3Glasses為微軟在大陸唯一的頭戴式顯示裝置合作夥伴,3Glasses將於2017年上半把Windows 10 MR體驗引入到藍珀S1機種上,屆時,使用者將能通過藍珀S1體驗到超過20,000款已收錄的Windows通用應用。

伴隨ARVR商機成為夢幻題材,台灣光學大廠亞洲光學也攜手國際大廠,投入結合光學與照明的VR模組研發,積極將觸角延伸至ARVR領域。

[Home]


2017/01/23 1.2.1.2. VR內容新戰場:VR內容新創跨視代科技執行長陳文昭: VR低階產品眾多 內容才是關鍵 [ 電子時報 林昭儀]

20171月初甫結束的美國消費性電子展(CES)展場上,虛擬實境(VR)成為矚目焦點。然而DIGITIMES觀察到,在新創方面VR還是很熱門的投資方向,但對照消費市場的終端設備銷售量,落差不小。根據SuperData 2016年統計,SonyPSVR銷售量僅75萬台,低於原先預估的260萬台。

然而虛擬實境(VR)與擴增實境(AR)的潛力仍不可忽視,高盛(Goldman Sachs)2016年的研究報告中預測VR/AR將成為下一個電腦計算的大平台,而彭博(Bloomberg)專欄作家Tim Culpan則認為VR/AR有希望成為個人電腦(PC)業者的新成長動能。

市場普遍認為,應用與內容不足,是限制VR普及速度的主要因素。但鮮少有人從內容產業的角度,去了解到底內容的發展遇到了什麼挑戰。DIGITIMES專訪曾在工研院任職十多年,爾後自行創立VR內容新創公司跨視代科技的執行長陳文昭,探討VR內容未來趨勢、機會與挑戰。

問:傳統平面視覺包括內容的製作與終端設備(顯示技術與運算能力)現在可達到4K120HzHDR10bit灰階,VR是在傳統平面視覺的優異畫質情形下,增加了VR的效果?還是犧牲掉(或比不上)平面視覺的畫質情形下,加入VR元素來增加視覺體驗?

答:VR現在一般的內容解析度是4K,但這是整個球狀全景的解析度,有如地球儀一樣,是從地心往外看。使用者在同一時間,透過面板只會看到整個4K的部分區域,約只有720P不到的解析度。如果我們要讓此局部區域達到4K的解析度,這樣整個球狀的內容就會需要到16K的解析度。但目前標準格式僅能做到8K,可是還要考慮到網路傳輸的問題,4K都已經頗具挑戰性,更別說8K16K了。

假設我們是透過手機的小尺寸面板看高畫質內容,目前Sony的手機有出4K解析度的螢幕,所以不但內容要配合這樣的規格,顯示器、傳輸速度也要配合。在種種的顧慮下,目前還沒有辦法做到4K品質的效果。

但在此時,也創造了新機會,VR有望可以帶著很多產業往前走,例如在傳輸上,電信產業要升級到5G,他們很開心不必擔心沒有人要用他們的5G頻寬了。其次是面板產業。他們已經做到Retina顯示器那樣細緻的畫質,但如果要靠近眼睛,利用VR達到像肉眼的視覺經驗,那甚至是10K都不夠的,所以大家都有機會在技術規格上繼續提升。

在應用上,GoogleFacebook等大廠加入推動VR技術應用,是一件好事情,這會推動硬體廠商繼續往前走。雖然目前因為技術上的限制使視覺上的效果有限,但視覺上的沉浸感已經足夠讓使用者透過應用的使用來想像情境。

問:所謂VR已經可以追上平面視覺技術的各種面向(解析度、更新速度、色飽和度、灰階),究竟是設備與內容都達的到?還是只有設備達的到而內容製作達不到?

答:目前內容製作已經可以達到8K解析度,再往上就沒有所謂的壓縮標準了。拍攝端現在是用很多台相機一起拍,因為一台相機無法拍完所有畫面,所以必須用其他台相機拍完合成起來。至於設備的規格,4K5K8K都有,所以內容擷取的設備技術規格足夠。但受限於傳輸與壓縮等相關標準,目前最多只能做到8K。小尺寸顯示面板則只能做到4K

問:3D電視的失敗被歸咎為需配戴3D眼鏡,那VR呢?另外VR效果的電影可以多人一起觀看嗎?是否同一部電影可以好幾個人同時觀賞,每個人都根據自己的位移而看到自己專屬的畫面?這當中產生的收視體驗,把一些細節的情境考慮進去,VR是否仍能創造更好的視覺體驗呢?

答:我們在工研院時,其實做的都是3D,連與五月天的合作其實也是3D的呈現。我怎麼看VR呢?3D電影這個商業模式其實是成功的,所以絕對不是配戴3D眼鏡的問題,只是因為這塊大餅絕大部分被好萊塢吃下來了,所以內容才是決勝關鍵。3D可以多收錢,消費者的接受度也高,所以商業模式很成功。電影院是非常單純的環境,觀眾在電影院裡看2~3個小時的電影,單純追求聲光的刺激,目的很明確。

3D電視失敗了,3D頻道也都撤掉了,我覺得主因是3D廣告不足。沒有廣告就無法支撐3D頻道的運作,而3D廣告的製作比較困難,這就是蛋生雞、雞生蛋的問題。如果頻道沒辦法賺錢,又沒有足夠內容可以看,市場就整個萎縮了。

目前大家還在摸索VR的商業模式。值得一提的是,FacebookVR未來應用情境的想像,傳遞給大家看。幾個月前,FacebookF8開發者大會上,由Mark Zuckerberg做了一些實況轉播的示範,戴上VR眼鏡,讓身處於不同地方的人,可以在虛擬空間中一起出現,甚至可以畫畫、互動,讓大家受到很大的啟發,覺得那就是未來。

我們相信,硬體方面會愈來愈輕薄短小,並且為大眾接受作為短時間觀賞和溝通互動的工具,就像是3D電影,觀眾會為這服務買單,是因為3D電影有滿足到他們的目的。VR在解決空間這件事情非常有威力。我可以在很遠的地方,跟你做很真實的互動,這功能是很難(被其他東西)取代的。

問:未來有可能讓很多人一起看同一部電影,可是卻可讓每個人根據自己想要的位置,觀看自己的視角和畫面嗎?

答:有可能。但VR裡面的畫面和場景比較像是電腦產生的,除非是在製作過程就已用3D攝影機從各個角度和位置實拍到那些畫面和場景,否則是不會有那些資料。或是再用電腦動畫從你要的角度創造那些場景,細細地製作,那是有可能的。其中有些取巧之處,讓實拍的畫面讓人看起來有連續性,這也是辦得到。現在IMAX也已經開始在做VR電影,但仍處於剛投入的階段,還沒那麼快。

問:VR眼鏡價格過高會是不夠普及化的一個障礙嗎?

答:其實還好,Google Cardboard可能幾百元台幣就買得到了,比較好一點的就搭配手機,例如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Gear VR,有不同版本,貴一點的2,000~3,000元台幣,舊版本打折下來也就1,000多元而已。再高階一點,例如HTCVive,必須搭配電腦,是比較貴一些,但中低階入門而畫質較好的產品,就已經能滿足一般人所需要的沉浸感體驗。

HTCOculus比較強調的是高畫質呈現與體驗,因此大部分是與遊戲搭配,主要客群是遊戲玩家。

問:除了您提到的技術規格等挑戰外,為什麼VR還無法被廣大的市場所接受呢?

答:我們先從定義「普及度」開始。如果是硬體設備的普及度,我們常看到的統計數字,例如Sony PSVR的出貨量等等,其實這些統計都沒有捕捉到一個很大的群體,那就是大陸市場的低階硬體,這樣的低價產品其實非常氾濫,已經多到被拿來當贈品了。但是要回到一個問題:有什麼內容可以看呢?所以讓內容製作者有一定的利潤,永續經營非常重要。硬體現在是走在前面,但硬體的困難度並不高,現在也已經有很多低階的產品在市面上販售了,內容的商業模式才最關鍵。當VR內容夠豐富、夠吸引人,市場才能持續擴充。當然還需要一些時間。其中我很看好Facebook等社交媒體的應用,當大家一直不斷地傳給自己的朋友,做病毒式的傳播,威力才會出來。但我覺得可能仍須3~5年後,還沒那麼快。

問:是因為目前內容都是B2C,缺乏B2B的選擇嗎?

答:反而我們公司做的大部分都是B2B,是把VR應用在工業上,例如精密機械,他們每年要把機械搬到國外去參展,可是他們卻無法把整個廠房搬過去,讓客戶可以整個走過一次,了解他們的產線有足夠資格接單。因此有些公司就用VR的方式把廠房實景拍下來,在海外讓客戶觀看,這樣就會先過濾掉一些客戶了。另外一大應用空間是無塵室,讓客戶參觀時,如果利用VR,就省去穿脫無塵衣的麻煩,所以在工業上有其利用價值。

汽車也是,以前車展都只是看汽車外表,在展示中心也只能試乘很短的距離。但現在國外的車展上,已經把VR用來作為行銷的方式。你坐在副駕駛座上,戴上VR,看到旁邊有個人幫你把車開出去,幫你解說主動式與被動式的功能等等,那個體驗非常真實。以後在網路上,甚至也可以自行使用Google Cardboard先在YouTube上觀看,之後再去現場買車。這樣可以降低銷售人員成本,而且觀看行銷VR之後來的客源也會比較準確。

問:VR內容也能成為台灣文創的一部分嗎?

答:我們之前合作的夥伴,的確都有申請文化部的補助,或許可說是文創吧。例如華研女子天團S.H.E有個慶祝15周年的特展,我們就幫他們製作了一支VR。另外MTV台的演唱會現場直播、跨年等都有VR的呈現。我們的目的就是讓這些內容可以借助不同的媒介與方式散播,讓大眾更能接受新媒體的流行音樂。跨年時我們也跟三立電視台合作,讓人在馬來西亞無法回到台灣跨年的歌手畢書盡,可以透過預錄,陪著配戴VR觀看的觀眾跨年。

如何用VR講故事,這也是很多導演應該學習的。現在GoogleFacebookYouTube都要支援VR內容,也都希望用新的講故事方法來吸引更多人的目光。

問:VR講故事的方法跟一般講故事的方法有什麼不一樣?

答:差異很大。VR應該是鏡頭的語言,你沒辦法控制使用者想看哪裡。一般的電影,是導演使用鏡頭來主導、講一段故事;VR就變成把主控權交給使用者,讓他們選擇自己想看的角度。要如何吸引觀眾喜歡看你的故事,這需要很多想法。舉個例子,當我們戴上VR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就會向四周觀看,來確定自己在哪裡。但因為人的視覺存在侷限,無法一次看到所有的東西,所以只好逼你多看幾次,也需要一些新的引導方式。

巴西足球前鋒內馬爾(Neymar da Silva Santos Junior)曾經為耐吉(Nike)拍過一支帶球過人然後射門的畫面,結束的時候一隻耐吉的球鞋跑出來轉呀轉,告訴你,剛剛有沒有看到天空有艘太空船?有沒有看到教練身旁有個遛鳥俠?若沒看到,觀眾當然就會想再看一遍。真正好的VR導演會在故事線上安排很多視角、很多事件,讓觀眾再多看幾次,融入其中,增加互動,也在同時持續灌輸更多資訊給他們。美國歌手Taylor Swift也拍了360度的MV,讓觀眾可以欣賞。VR是一個很好的行銷利器,可埋很多梗在裡面,甚至可在不同視角預先藏有一些數字,讓觀眾去找出來,答對了就有獎品等等。

但未來就不會有所謂的攝影師了。因為VR就是把一個360度的攝影鏡頭放在裡面後,所有的工作人員都要躲起來,打燈什麼的都可以用後製修,所以不太有攝影師工作的空間。倒是走位和視線需要設計的每一段跟下一段之間的連結都需要考慮方向位置與重點等細節。另外,一般影片可以用快節奏講故事,但VR沒辦法,因為節奏太快觀賞者會不知道自己在哪裡了,還要花時間找一下。所以以前廣告可以用20秒講一件事情,但VR沒辦法,平均一個場景都要放10~15秒鐘,觀眾才能進入情況,並且follow這個故事。所以1分鐘也才能放4cut,所以非常具挑戰性,在有限的資源、有限的時間之下,如何講好一個故事,導演都需要縝密思考與設計。

(DIGITIMES分析師羅惠隆對此訪談亦有貢獻)

VR內容與軟體市場規模成長可期 未來3年將呈等比暴增

德勤(Deloitte)的報告指出,2016年是虛擬實境(VR)產業首度跨過10億美元門檻的重要紀年,該年VR硬體營收預估達到7億美元,共售出250萬套VR裝置;而內容軟體營收則有3億美元左右,遊戲軟體出貨共計1,000萬套。然而業界普遍認為,期盼多時的春天還沒有到,仍需要更多可行的商業模式與內容應用來引爆成長。

雖然市場研究機構SuperData大幅下調PSVR2016年的出貨量,但該機構在2016年年底的VRX大會上卻樂觀預估VR軟體市場未來3年的市場規模將呈等比級數般的跳躍成長,從2016年全球營收4.07億美元,預估到2020年將暴增至140億美元。

SuperData分析師指出,遊戲製作商目前還沒有任何一家獲利,光是要達到損益兩平就已經非常困難,因此要做好心理準備,最初幾年會非常艱苦。她建議,必須要能有自己的價值提案(value proposition),畢竟已經有非常多資金投入VR領域,但離被大眾所接受還有一段距離。

她評斷,VR還無法普及有幾個原因,一是VR專用PC和裝置仍很昂貴,二是消費者不容易找得到機會進行VR觀賞體驗,也沒有什麼廣告。畢竟360度視野的觀賞還是得靠親身體驗,除非親自戴上VR裝置,否則很難了解那樣的經驗。

若把鏡頭拉到台灣,台灣的VR內容雖然還剛起步不久,但卻反而比較早有公司開始獲利。由台灣業者組成的台灣虛擬及擴增實境產業協會(TAVAR)近日發布白皮書指出,台灣目前在AR/VR的領域,強項還是在硬體,但若以獲利情況來看,反而是以內容的行銷、影音部分的產出有賺有賠,而終端設備與遊戲虧損金額較大。

業者如Livehouse.in共同創辦人程世嘉便樂觀認為,VR360度影片的需求會持續成長,現在該做的是提早準備好技術平台。而工具機大廠友嘉實業集團更表示,在工業4.0的潮流下,工具機產業也會轉入整廠整線的服務輸出,AR/VR的應用有利於服務的布局。

但對台灣而言,畢竟市場規模有限,要輸出VR內容到國際市場,最大的挑戰是什麼?要如何形成一個VR/AR的平台與供應鏈?

VR內容新創公司跨視代科技執行長陳文昭表示,台灣VR硬體已經有HTC在做了,軟體面則比較欠缺。他強調,台灣未來需要有更多助力,去推動VR的內容與軟體產業發展,因為文化是台灣的軟實力,VR可以協助內容創造者突破空間和距離的限制,把文創內容輸出到國外去。

「戴著VR,觀眾不是只有坐在前排看直播演唱會,甚至可以在台上與演唱者互動,這是很特殊的經驗,」陳文昭說。

他舉例指出,20161230日騰訊直播王菲的個人演唱會,2D版本可免費觀看,但VR版則須收費人民幣30元,結果反而VR版票房不錯,共達5,400萬元人民幣,可見VR內容即便在這麼初期的階段,還是存在市場。他說明,VR版演唱會直播也可以單用手機觀賞,用手指撥動來改變視野,只是沒有沉浸感。

可以確認的是,必須為VR/AR找到更多的應用途徑,來帶動這個新興科技成為人們工作與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實許多產業都已經嘗試利用VR/AR科技應用,作為教育訓練與行銷的利器。PwC報告指出,波音(Boeing)使用AR眼鏡來訓練工廠實習員工,模擬組裝機翼,他們發現這樣做,比讓學員閱讀紙本手冊後進行組裝,有效提升了30%的速度,正確率更是提高90%以上。只是,受限於電池續航力、計算平台、傳輸速度與裝置移動性等技術瓶頸,使用者經驗仍有頗大改善空間。

可以想像,當VR突破技術瓶頸,價格更親民以後,將會有爆發性的成長帶動內容市場的需求和獲利。

    

[Home]


2017/01/23 1.2.2.1. 蘋果iPhone 8機殼傳由2.5D玻璃擔綱 3D曲面玻璃未成熟 延後量產機率大 [ 電子時報 韓青秀]

3D曲面玻璃因良率瓶頸,可能影響iPhone 8導入時程。

2017年蘋果(Apple)新款iPhone 8(暫名)傳將全面改款,除了搭載可撓式OLED面板,亦將改採玻璃機殼,以取代目前使用的金屬機殼,業界原本傳出可能導入3D曲面玻璃,然近期供應鏈業者透露,由於3D曲面玻璃量產仍尚未成熟,恐難因應龐大產出需求,iPhone 8極可能先捨棄3D玻璃設計,全面改由2.5D玻璃擔綱。

蘋果iPhone銷售力道漸趨疲軟,業界對於2017年登場的iPhone 8寄予厚望,新機種改款傳言從未停歇,包括iPhone 8可望改採玻璃機殼,以替換近年來採用的鋁質金屬背蓋,且因全玻璃機殼技術瓶頸仍難克服,蘋果將採用2面強化玻璃,中間搭配不鏽鋼金屬邊框設計。

業界原本傳出大改款的iPhone 8可望搭載3D曲面玻璃,然近期業界傳出iPhone 8初步成型的樣品機,仍採用2.5D玻璃設計,預期3D玻璃量產恐至少會延後1年,短期內相關供應商搶食訂單仍有變數。

供應鏈業者指出,業界對於新款iPhone導入3D曲面玻璃傳言甚囂塵上,但近期實際拜訪相關廠商後發現,現階段3D曲面玻璃產能仍相當有限,具有量產能力的業者可能僅有1家,且生產良率有待提升與改進,在3D玻璃機台設備價格昂貴情況下,業者對於是否要繼續砸大錢生產3D玻璃紛心存觀望,2017年要導入iPhone量產恐是大挑戰。

蘋果iPhone原有2.5D表面玻璃加工訂單,主要由大陸伯恩、藍思分食,該兩家陸廠已陸續投入3D玻璃研發計畫,而鴻海集團買下玻璃加工廠正達3D玻璃技術與專利後,2016年在大陸另設新公司負責研發製程,全力追趕競爭同業,若新款iPhone延後搭載3D玻璃進度,下一階段3D玻璃蓋板訂單釋出情況將備受關注。

目前3D玻璃整體良率恐僅有50~60%或更低,由於良率調整及產線設計還有不少困難待突破,3D玻璃蓋板成本可能是2.5D玻璃蓋板約3倍,加上3D曲面玻璃模具開出後難以修改,對於持續測試及修改功能的iPhone 8新機來說,將增加生產成本。

供應鏈業者透露,雖然iPhone 8可能沿用2.5D表面玻璃,但螢幕在搭配全版顯示器設計後,可呈現出幾乎無邊框的嶄新外型,而薄膜OLED面板在厚度上具有明顯優勢,相較於原本液晶模組厚度約2mm,新款OLED面板厚度僅約0.6mm,不僅機身更輕薄,減少的模組厚度也可大幅改善壓力觸控的靈敏度,並有助於減少面板耗電。

儘管3D曲面玻璃已應用於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Galaxy edge系列等旗艦機種,但從外觀來看,2.5D表面玻璃呈現出雙側彎曲的螢幕設計,與3D曲面玻璃效果並未有明顯落差,且3D曲面玻璃的耐摔度較低,反而2.5D表面較能分散手機跌落的重量衝擊,加上現階段手機業者並未開發出能發揮曲面玻璃特色的應用軟體,使得手機導入3D玻璃的迫切性降低。

業者認為蘋果新款iPhone採用2.5D表面玻璃的機率較高,但未來數個月內仍可能有變數,若是蘋果積極力拱3D曲面玻璃,在產能有限情況下,是否將侷限於搭載部分機種,有待進一步觀察。

[Home]


2017/01/23 1.2.2.2. Android陣營業者前3季來勢洶洶 蘋果待第4iPhone 8銷售動能 [ 電子時報 王君毅]

Android陣營大舉反撲,預計今年前3季將壓抑iPhone的銷售量。

蘋果iPhone 72016年下半上市後,整體市場銷售狀況超出預期,但一般預料,考量市場對蘋果今年新推的iPhone 8智慧型手機銷售有更多期待,加上Android陣營業者今年市場反撲力道增強,包括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Sony Mobile、大陸手機品牌商華為、小米、Oppo等均來勢洶洶,預期今年前3Android陣營可有相對較優的營運表現出現,然倘若蘋果第4季針對新款iPhone的功能與規格如期大幅提升,屆時iPhone的銷售動能將銳不可擋。

手機業者表示,智慧型手機市場滲透率持續攀升,導致近年手機出貨年成長率放緩,預期2017年全球手機市場總需求量將落在15~16億支上下,僅較2016年有近5%的成長性出現,其中新興市場仍是驅動智慧型手機需求翻揚的主要區域。

若從AndroidiOS手機陣營的市場競爭性比較,雖然先前市場對蘋果推出的iPhone 7智慧型手機泰半不表期待,但礙於三星Note 7系列手機出現瑕疵,整體高階智慧型手機並無強而有力的機種對應蘋果競爭,讓蘋果第4季智慧型手機出貨表現仍超出預期,市場並預估第4iPhone總出貨量可望落在7,000~7,500萬支上下。

不過進入2017年後,iPhone 7的銷售量可望由盛轉衰。市場預期,由於外界對蘋果今年iPhone 8新機多有期待,且預期其將導入防塵防水、快充、玻璃機身等外,螢幕也將轉由OLED使用,加上過往iPhone 6系列手機熱銷,2017年起電信門號綁約用戶約期將陸續屆滿,經由新換機用戶大舉出籠,可望進一步推升整體iPhone 8的銷售量。

而也因市場看好iPhone新機,消費者對iPhone採購遞延結果,恐因此衝擊今年前3iPhone 7的銷售量能,以第1季為例,外界已多預期,iPhone 7的總銷量預估將達近5,000萬支上下,略遜於2016年同期。

此外,由於今年Android陣營業者的手機推展勢在必得,也將加深蘋果iPhone 7年上半推展的困難性。當中三星去年遭逢Note 7下架回收影響,今年必將展現更強大的市場推展企圖;而Sony Mobile手機事業歷經數年虧損,終藉由組織與產品銷售策略調整,讓其在2016年轉虧為盈後,預期Sony Mobile今年手機銷售也將展現更高企圖,以台灣市場為例,Sony Mobile已宣誓今年將拿下高階Android手機市場近40%的銷售市佔為目標。

除外,大陸手機品牌業者今年搶市力道同樣增強,且除大陸市場外,加碼海外市場布局也成今年大陸業者的既定策略。以小米為例,先前創辦人雷軍已喊話,今年包括創新科技、新零售通路布局、國際化、人工智慧(AI)和網路金融等為小米重點發展項目,經此力促小米今年營收有機會突破人民幣千億元以上的規模。

此外,華為亦非省油之燈,其在2015年智慧型手機年銷售領先大陸群雄首破1億支的規模量,並在2016年續交出近1.4億支的出貨成績後,外界預期今年華為手機總出貨量可望朝1.5~1.6億支左右的規模量邁進;另預期Oppo今年智慧型手機銷售也可望緊隨華為,突破1億支的大關。

而隨著韓、日、大陸Android業者展現拓展手機市場的高度企圖,加上今年新興市場需求持續翻揚,有利中、低階手機出貨量能增溫,外界預期今年前3Andorid陣營業者將可有相對亮麗的營運成績交出,蘋果則須待第4季才可望有較好的手機銷售表現。

[Home]


2017/01/23 1.2.2.3. 中小尺寸看衰 華映、彩晶怕怕 [ 工商時報 袁顥庭]

中小尺寸面板價格的漲勢在去年底告終,WitsView資深研究經理范博毓表示,1月份中低階手機面板價格開始鬆動,特別是open cell面板半成品的價格反應淡季需求轉淡開始走跌,農曆年後跌價壓力會更重。受此影響,中小尺寸面板廠華映、彩晶的獲利也將被壓縮。

中小尺寸面板從去年第3季開始調漲,華映當季毛利率提升到12.54%,彩晶毛利率更達40.67%。到了第4季,報價漲幅擴大,甚至出現單月大漲40%~50%的驚人漲幅,再加上產能利用率滿載,季度獲利也將進一步攀高。

不過,由於中小尺寸面板價格漲幅已高,而且市場進入傳統淡季,需求明顯走弱,中小尺寸面板供需反轉,在去年12月價格漲勢告終。

范博毓表示,今年高階手機面板技術,像是AMOLEDLTPS面板都有大量的產能開出,壓縮了a-Si面板的出貨空間。而且第1季是傳統淡季,需求下滑,以上種種原因讓中小尺寸面板廠轉為買方市場。

目前看來中低階的手機面板,像是5HD5.5HD面板跌價壓力變大,部分產品已經小幅下跌。農曆年後中國大陸市場開始調整面板庫存,屆時中低階手機面板的跌幅恐怕會進一步擴大。

彩晶指出,功能手機面板平均出貨尺寸放大到2.4吋,面積需求等於增加30%,而智慧型手機入門機種的平均尺寸也將由4.5吋放大到5吋~5.2吋。目前價格仍持穩,主要品牌智慧手機廠都在要求彩晶,今年能確保一定的供貨量給他們。

[Home]


2017/01/23 1.3.1. 鴻海挺美國製造 要砸2,200 [ 經濟日報 尹慧中]

鴻海董事長郭台銘昨(22)日首度證實,評估協助夏普在美國製造面板的布局。回應美國總統川普的美國製造政策,他表示,賓州將是優先考慮的選項,主要是當地有精密機械基礎,一旦投資確定規模有望逾70億美元(約新台幣2,220億元),在醞釀階段將先找上百位美國菁英組成團隊。

郭台銘昨日在鴻海集團愛心歡樂嘉年華尾牙活動期間接受訪問,首度對外證實與說明,評估協助夏普在美國製造面板,以及新收購的加拿大軟體公司SMART Technologies擬搬遷至美國案等。郭董昨以逾一個半小時與媒體交流,暢談一系列美國製造、投資布局,顯見鴻海集團加快全球布局腳步。

面對媒體詢問,郭台銘證實,軟銀創辦人孫正義見美國總統川普之前打電話給他,洽詢美國投資的事情。在面板方面,比如是夏普大尺寸面板方面,可以運用雲端與大數據技術上遠端控制機械,讓美國藍領階級也能在自動化控制,實現一人控制五、六台機器的製造流程。

在地點方面,郭台銘直言,由於2013年就親自考察賓州多次,將是優先考慮地點,製造上結合夏普先技術是順理成章。除面板外,也要做機器人,當然阿拉巴馬州也相當積極的來洽談,後續仍看稅率政策誘因。比如去美國設面板廠的用地「會不會只要1美元」等。

另一方面,外電報導傳出中國大陸關切鴻海集團赴美投資,郭台銘昨則強調,中國大陸官方並未給予壓力,也未感受官方壓力,主要是大陸、美國、日本全世界各地都在重視製造業,都希望鴻海多投資。

由於郭台銘與孫正義是私交甚篤。郭台銘也透露,他下周二將出席北京一個ARM設計中心發表會,當天來回,他將親自作為中間人讓孫正義與地方官員會面。

郭董談景氣 看到一隻金雞

鴻海集團昨(22)日舉辦「愛心歡樂嘉年華」尾牙活動,董事長郭台銘一出場即自責去年成績該檢討。他說,扛起主帥的責任向員工與股東鞠躬致歉,今年景氣是「看到一隻金雞」,雖有三個變數,但相信只要大家團結努力,新年能交出更漂亮的成績單。

鴻海去年營收創掛牌以來首度衰退。郭台銘坦言,去年成績該檢討,但鴻海已經檢討、了解原因,摸清楚方向。其中他身為帶領大家在全世界經濟舞台上奮戰的主帥、必須承擔責任,去年領導無方對不起各位。語畢,郭董90度深深鞠躬向員工與股東致歉,顯示強烈自責。

展望2017年,郭台銘指出,看到一隻金雞但卻撲朔迷離,就像看到蛛絲不見馬跡,加上今年過年早,因此許多經濟的不確定因素,未來的經濟,很難用目前的情況去明確分析未來。

但郭台銘也以親自醞釀的對聯:上聯是「多一分努力多一分收穫多一分團結多一分競爭」,下聯是「少一點自我少一點衝突少一點批評少一點紛爭」,橫批「金雞一鳴天下平」。他強調,鴻海的未來仍是一片燦爛光明,因為人類對科技的需求讓鴻海占據關鍵位置,新的一年只要團結努力,有信心與決心,轉型將僅是過渡期,2017年將是充滿希望、目標、信心的一年。

郭台銘也指出,綜納今年幾點不確定因素,第一、保護主義的興起將無可避免。第二、政治為經濟服務的趨勢確定又相當明顯,他多年來強調政治要為經濟服務這點看法未變。第三、實體經濟比重將會越來越大,也就是說製造業轉型。

郭台銘強調,工業互聯網時機到來,對於集團來說是「雲移物大智網加上機器人」決定未來,是集團轉型成長的潛力,工業互聯網將是重要發展方向。

鴻海愛心歡樂嘉年華昨日由綜藝大哥大張菲領軍主持,逾30名藝人演出,現場參與員工加上眷屬約3萬人。郭台銘更率高階主管破金蛋象徵迎接雞年,夏普集團創辦人早川德次孫子、曾孫也參加活動,並首度在南港展覽館一樓設立創意館供民眾自由參觀。

郭董看美國製造 是選擇題

鴻海董事長郭台銘昨日談到美國製造時,講了一個故事,並回憶在巴西建立組裝廠的痛苦經驗引以為鑑,並反問媒體「消費品在何處製造,是消費者選擇?或是政府政策能決定?」,他認為這是得與失,選擇的問題。

郭台銘昨日在鴻海愛心嘉年華尾牙活動攜手集團副總裁、夏普社長戴正吳以及夏普創辦人早川德次的孫子與曾孫同遊,感性期許夏普下一個百年發展,也希望鴻海集團面對再大挑戰也要克服,和夏普一起前進。

隨後,郭台銘昨也與國際媒體交流期間回應美國製造則說,消費者希望的是買到又好又便宜的貨,以鞋子來說,美國製造、美國銷售的鞋子才買的話,恐怕恐怕只有少數有錢人買得起,「美國人恐怕沒鞋子穿 」。

郭台銘也指出,每個國家經濟結構不一樣,資源也有限,在哪裡製造是能不能?選擇的問題,也是得與失的問題,舉例來說製造商在巴西都有痛苦的經驗,當地政策有問題,又是社會主義國家、人在赤道國家工作上也相對不勤奮,隨著抽高關稅,逼得大家在當地當製造卻不能外銷,也讓許多消費電子產品價格偏高。

郭台銘說,在巴西,所有人都在當地組裝,但組裝走私猖獗,零組件又未形成聚落。比如說,夏普在亞馬遜雨林到首都六小時的聚落有工廠,要運送電視成品出來,也讓全世界最貴的電視誕生在巴西,這反映付出代價的仍是消費者。

[Home]


2017/01/23 1.3.2. 鴻海美國設面板廠的難與不難 [ 電子時報 郭靜蓉]

20161230日,鴻海轉投資的大阪10代線?工廠(SDP)與大陸廣州市政府簽署框架協議,將斥資人民幣610億元,相當於新台幣2,867億元,在大陸設立最高世代的10.5代面板廠。

近日,來自日本的新聞陸續傳出,鴻海與夏普將相繼在美國、印度設立面板廠,希望採取靠近大型消費市場設置面板工廠的方式,搶攻液晶電視市場,以為鴻海及夏普開創新的商業模式。

外電指出,未來液晶電視都將是60吋以上的大尺寸電視,因此透過規劃中在各地建設易於生產60吋面板的巨大工廠,並在附近組裝成電視後,可以就近低價供貨。

以美國來說,日媒指出,儘管鴻海和夏普在美設立新LCD面板廠的計畫細節,包括投資金額、啟動量產時間等都尚未敲定,但估計投資金額大概和雙方將於廣州蓋的新廠相同,由於兩廠規模設備同等級,預估投資金額將上看1兆日圓。

1兆日圓這個數字,以現在的匯率來說,相當於新台幣2,800億元,確實與廣州廠的投資金額雷同,此外,這個數字也與日本軟體銀行社長孫正義日前在會見川普時,所亮出的鴻海擬在美投資70億美元的數字相差不遠,更平添這件事情成真的可能性。

鴻海集團總裁郭台銘22日在尾牙上首度證實表示,鴻海/夏普考慮前進美國設立面板廠,投資金額將會超過70億美元,可創造3~5萬人的就業機會,但這也要看美國政府是不是會提供「1美元的土地」。

他說,若是美國州政府願意提供便宜的土地、電價、水價以及稅制等優惠,為什麼不去美國投資?目前美國的賓州政府正積極地和他接洽。

細看郭台銘所說的,確實很認真的考慮到美國設面板廠一事,但整件事情並沒有定案,很多事情仍在未定之天。我們來設想,郭董到美國設面板廠這件事情,最後拍板定案的可能性有多少?又會碰到什麼樣的難題?

如果從供應鏈的角度出發,全世界僅有南韓、大陸、台灣與日本等四個地區在生產面板,面板產業的供應鏈多數集中在亞洲,不管是美國或是印度都沒有面板產業供應鏈,若是鴻海/夏普鐵了心要在新場域深耕,不是沒有在這兩地複製或重建面板供應鏈的可能性,但是,這中間的困難度有多高?

TFT-LCD面板上游的供應鏈龐雜,包括玻璃基板、偏光板、背光模組等零組件與材料,數量相當眾多,但多數集中在亞洲,供應鏈上有多少業者會願意隨鴻海/夏普到美國建廠?這中間的成本代價有多大?會有競爭力嗎?

縱使全球最大玻璃基板供應商康寧,其總部就位在美國,但康寧在美國的工廠產能非常小,僅做新技術、新產品的研發或是小量供應給客戶,幾乎所有大量生產與大尺寸產品的工廠都在亞洲。

鴻海/夏普若真要在美國蓋一座10.5代面板廠,因為10.5代廠的玻璃基板尺寸非常龐大,已經到了無法運輸的地步,需要有玻璃基板廠願意在面板廠旁建廠,以就近供應,這樣一來,10.5代面板廠才能夠運作。

換言之,若是郭董要在美國設10.5代廠,一定要有康寧或是其他玻璃基板廠的配合,因為地利之便,康寧是比較有可能合作的對象,如此一來,康寧勢必得破天荒在美國設立一座10.5代玻璃基板廠以為因應。

除了供應鏈與玻璃基板的問題之外,美國的工資昂貴,也是一大問題,縱使自動化可以替代人力,但面板廠要完全做到無人化工廠,以現階段而言,還有難度。

另外,鴻海與夏普之所以可以在大陸廣州設立10.5代面板廠,背後很大的誘因是地方政府的支持,大陸的補貼一定不在話下,但美國或是印度政府會給補貼嗎?

當然,鴻海是銀行業爭相放款的對象,鴻海的資金來源確實會較有餘裕空間。但投資110.5代面板廠,若以廣州廠的規模來看,就要將近新台幣3,000億元,若是沒有補貼,鴻海/夏普有能力自己投資嗎?而且是一口氣在美國跟印度進行兩地投資?這有可能嗎?在資金上真的不會有問題嗎?

簡單來說,不管是「美國製造」或是「印度製造」面板,都有可能會使鴻海/夏普的成本膨脹,若真的在這兩地設廠,日後還得要耗費龐大的金錢、人力、物力進行營運管理,且要做到有競爭力,勢必還得花費一番大功夫。

然而,換個角度想想,對鴻海來說,市場上有這樣的消息流竄,其實也不是壞事,道理很簡單,因為有搶才有價。

就在不久前,鴻海回應「美國製造」的消息一出來,立刻引來大陸的高度關切,郭董一句「富士康不會走,會留在大陸。」既感性又溫暖,多少人的心融化了?又多少人鬆了一口氣?

而放眼台灣,看來也只有郭董一人,有這個能力也有這個實力,可以在美國、中國、印度等各大強國間遊走、談判、斡旋、借力使力,我們無法確定郭董是不是游刃有餘?但起碼可以確定郭董一定有其高明之處。

就理性分析而言,鴻海/夏普要在美國或是印度設立10.5代面板廠,就供應鏈等諸多面向看來,是有其困難度的,但是就如同郭董所言,若是以自身面板技術優勢製造夏普電視,行銷到全球第二大市場美國,這將對夏普品牌的推廣產生很大的助益。

倘若鴻海/夏普到美國設立面板廠日後真的成真,郭董將是打破傳統窠臼想法,成為全世界第一個將面板業拓展到亞洲地區以外的人,這也將再度驗證成吉思汗開疆闢土的一流功力,與川普相同,將不可能幻化為可能。

[Home]


2017/01/23 1.3.3. 三星求償 郭董神解「夏普面板世界第1」 強調是漲價並非不交貨 要告去告供貨對象黑田 [ 蘋果日報 楊喻斐、劉煥彥]

樹大招風

關於三星將向夏普等面板廠求償,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昨說:「我們是漲價、並沒有拒絕交貨,且交易是透過日本黑田,不能讓夏普再賠錢。」又說三星很在意夏普不供貨,這代表夏普面板品質是世界第一,不過夏普供貨對象是黑田不是三星,「三星要告,要去告黑田。」

鴻海集團總裁郭台銘昨天在尾牙證實,計畫前往美國投資,除了面板廠之外,還包括雲端、工業自動化等,投資金額上看70億美元(約2210億台幣)。

證實投資美逾2千億

不過他也指出,美國很多基礎製造業都放棄多年,要重新建立需要很多時間,將透過雲端的方式提升自動化,進一步教育當地員工,也要找幾百個美國人過來學習,同時,他也擔心美國勞工,「他們願意聖誕節只休12天就回來上班?」

對於中國政府關切,郭董澄清,中國沒有給壓力,也沒有關切,只關心會不會持續投資中國,中國也要GDP的成長。

郭台銘說,到美國投資,賓州一定是優先考慮,將透過雲端的方式提升自動化,進一步教育當地員工。製造業正在進行轉型,也就是實體經濟的加大,就像德國工業4.0的趨勢。去投資要有錢賺,現在要請幾百個美國人過來學習,如過要去美國,要先準備,我們已經在準備了。

郭董表示,訂單一來可能要開幾千、幾萬套模具,如果外包的話,精密度就會降低,要透過雲端網路,教育當地員工,要先把自動化調整好、如何降低成本,透過雲端將參數送過來,美國員工只要操作機器,模具就可以Made in USA

郭台銘認為,只是在消費性的產品,美國過去的領導人比較經濟利益的經濟基礎之下,選擇放棄不做,向外面購買,這是產業價值產業鏈的問題,舉例來說,美國生產鞋子划得來嗎?現在他們想要把這些製造拿回去,到底這些工作與現在美國失業的人口有沒有符合,合不合適做這些工作,這些基礎的製造要重新花費很多的時間。

郭台銘也說,美國消費者願意付更多價錢買東西,但願意每天工作12小時嗎?有時候趕工的時候要3班制,就像在中國在農曆春節時,休息1~2天就要上班,美國人在聖誕假期的時候,會願意上班嗎?

7台廠列川普受惠股

川普效應持續發酵,澳洲財經媒體Business Insider報導,華爾街巨擘高盛證券出具最新報告,分析川普貿易保護政策對亞洲出口業的可能衝擊,其中列出19檔亞洲多國個股,都是投資評等為中立或賣出、美國營收佔比超過10%,而且股價有下檔風險的個股。

在這19檔個股中,台灣就以7檔佔最多數,包括鴻海、大立光(3008)、華碩(2357)、宏碁(2353)、研華(2395)、廣達(2382)與聚陽(1477),其中聚陽的美國營收佔77%最高,大立光以60%居次,廣達也有47%,最低的是華碩的16%

[Home]


2017/01/23 1.3.4. 庫克3天賣3萬股蘋果 估進帳1.1 [ 蘋果日報 劉煥彥]

專門追蹤蘋果動態的美國科技業新聞網站Apple Insider報導,據蘋果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申報的資訊,上周蘋果執行長庫克(Tim Cook117日至19日,每天各賣掉1萬股蘋果普通股股票,累計3天共賣掉3萬股。以1120美元的賣出價計算,庫克合計將360萬美元(約1.14億元台幣)放入口袋。

去年薪酬少4800

報導指出,庫克在賣掉3萬股蘋果股票後,手上仍有100.98萬股的蘋果普通股股票,價值超過1.21億美元(約38億元台幣),因此這3萬股只是小賣而已。

2周前才傳出,2016年庫克未能達到業績目標被減薪4800萬元台幣,讓人聯想庫克此時釋股是為彌補這缺憾。

兩周前蘋果向SEC申報資料,2016年庫克薪酬為875萬美元(約2.8億元台幣),比2015年的1028萬美元減少14.88%,其中300萬美元是薪水,537萬美元是現金獎金。換句話說,去年庫克的整體薪酬少了153萬美元(逾4800萬元台幣)。

當時蘋果曾發布聲明說:「整體而言,2016年營收和營業利益,分別比2015年的史上最高紀錄少了7.7%15.7%2016年我們發給高階主管的現金獎金遠低於2015年,這反映本公司嚴格的按績效發薪制度。」

蘋果說明,2016年營收2156億美元,比目標2236億美元低3.7%;同期營業利益600億美元也比目標低0.5%,因此蘋果高層只拿到近90%的年度現金獎金。

[Home]


2017/01/23 1.3.5. 郭台銘:因應川普「美國製造」 考慮赴美設面板廠 [ 工商時報 鄭淑芳]

鴻海集團總裁郭台銘認了「美國製造」傳聞?郭台銘昨(22)日在鴻海歡樂嘉年華透露,和日本軟銀社長孫正義投資美國傳聞,雖「誤打誤撞」,卻是美麗錯誤。郭董直言,大客戶蘋果、康寧都已「喬好」,如此看來,逾70億美元面板投資案似乎已箭在弦上。

日本微軟銀行創辦人孫正義日前面見美國總統川普,爆料鴻海有意赴美投資面板業,郭董昨天也首度證實,他與孫確實曾在孫赴美前通過電話,並談過此案。但他強調,當時以為孫只是商談赴美的投資意願,而非提出赴美投資承諾,沒想到孫意外曝光,也讓鴻海是否赴美投資,頓時成了市場焦點。

郭台銘表示,初聞赴美投資消息走光,原先還有些小小抱怨,但後來想想,這樣「誤打誤撞」也不錯,畢竟美國是僅次於中國的全球第二大面板市場,赴美投資絕對有其市場性,但會否成行?還是要視美國相關政策而定。

至於美國相關政策要如何配合,才具吸引力呢?郭台銘指出,赴美投資,要看水、電、土地等基礎條件是否完備,如果水電夠便宜,土地的成本也低,在商言商,「只要能夠賺錢,為什麼不去?」

為了赴美投資,郭台銘說,鴻海已經做足了好幾年功課,據他所悉,美國很多州對於吸引高科技產業赴美投資提供了極大的優惠,如美國阿拉巴馬州就曾為了吸引外商投資,祭出一美元購地的優惠。

不單如此,就連供應鏈和客戶,鴻海也早有佈署,郭台銘指出,很多年前,美國玻璃大廠康寧就曾找過鴻海赴美投資,現就連大客戶蘋果也已點頭願意投資。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的鴻海美國製造,近期已有眉目。郭董透露,對於赴美投資,美國賓州態度就很積極,還半開玩笑的說,「如果其他州有意願,動作要快,要不就會被賓州捷足先登了」。郭台銘昨對美國製造侃侃而談,投資的產業除面板廠,還包括模具,此外也考慮在美國投資部分消費電子業或是做B2B

看今年景氣 郭台銘:只見蛛絲 不見馬跡

鴻海嘉年華昨(22)日熱鬧登場!一向鐵口直斷的鴻海集團總裁郭台銘,在猴年尾聲先評估即將來臨的金雞年景氣,但連郭董都坦言看不懂,只說:「現只看到蛛絲、還看不到馬跡」。

迎新春,鴻海昨天在台北南港展覽館召開愛心歡樂嘉年華;談景氣,郭台銘直言,2017年是隻金雞,但這隻金雞撲朔迷離。為了斷景氣,郭董周六清晨緊盯電視,「但卻只看到蛛絲、而無馬跡,因為有許多經濟不確定因素,對未來經濟,很難做一個明確的分析與展望。」

三大趨勢已經成型

雖然前景現在仍不明,但郭台銘強調,已有三大趨勢已成型。首先、保護主義的興起,將無可避免;第二、政治為經濟服務的趨勢已成型,且既確定又明顯;第三、實體經濟比重將會越來越大,因為製造業轉型,製造業重新占據經濟成長關鍵因素,這印證了工業互聯網的時機已正式到來,這也意味著鴻海集團所倡導的工作、製造、生活加上互聯網的時代,也已來到。

郭台銘強調,「雲移物大智網加機器人」是未來趨勢,為了除舊佈新,鴻海至昨天止,一連在深圳召開了三天檢討大會,至於檢討大會的主題就是雲移物大智網加機器人,未來鴻海將據以作為轉型的方向,很肯定的是,鴻海正面臨一個高度成長,而且非常有潛力的市場。

鴻海未來一片燦爛

雖然前景不明,但看鴻海的未來,郭台銘則很樂觀的指出,未來仍是一片光明、一片燦爛,因為鴻海過去積累的知識、經驗,對於未來整個科技業、製造業,甚至人類對科技的需求,都佔據了非常重要的關鍵位置。

郭台銘強調,只要堅定信心,方向不變,相信現在的業績走弱,只是經歷過渡期而已,基本上鴻海所具備的知識技能並沒有改變,未來只要將技術做得更扎實,透過轉型和調整,2017年絕對會是繳出成績單、為股東負責、為員工負責,有希望、有目標、很有信心的一年。

親筆春聯 盼社會少紛擾

以「金雞鳴曉創富開新 2017鴻海愛心歡樂嘉年華」為題的鴻海嘉年華昨天登場。每年都親筆寫下春聯、為來年定調的鴻海董事長郭台銘,特別趕在嘉年華舉行前一天從深圳趕回台灣,親筆寫下含括40字真言的上、下聯,為雞年許下「金雞一鳴天下平」的新年新願望。

昨日首度曝光的鴻海春聯,上聯寫道「多一分努力多一分收穫多一分團結多一分競爭」的上聯,下聯則對「少一點自我少一點衝突少一點批評少一點紛諍」,橫批為「金雞一鳴天下平」,希望台灣更好的心溢於言表。

雖然郭董昨天並未針對今年的春聯做出註解,登場後只說,「時間很快又到了嘉年華大會,今天大家攜家帶眷共聚一堂,就讓我們忘掉工作,忘掉去年的成績,一起來展望未來。」

雖說郭董開宗明義就說今天不談工作,但一心掛心工作的郭董還是忍不住,一談到去年營收首次倒退嚕,郭董兩度以90度鞠躬向股東和員工說抱歉。

郭台銘一開場就說,「今日我代表集團,依照往例,向各位同事及背後的家人,說一聲各位辛苦了」,隨後就深深一鞠躬說,「沒有你們,就沒有鴻海的去年和未來,經過2016年的努力,我們交出了一個應該要檢討的成績,出現首度的衰退。」為此,郭董還特別在歡樂嘉年華會前,一連在深圳舉行了為期三天的檢討大會,經過三天的追根究柢,「現在我不單知道了問題、了解了原因,也摸清了方向。」郭台銘如是說。

郭台銘強調,「過去的、就讓他過去,但去年表現不理想,有一個人要負責,那個人就是我,這個帶領大家在經濟舞台上奮戰的首帥。」說完郭台銘又深深一鞠躬說,「我領導無方,對不起各位,對不起股東」為去年的表現再度道歉,霸氣的郭董少見的道歉,為去年業績不如預期,自責之深溢於言表。

[Home]


2017/01/23 1.4.1. NOR Flash漲價 四年來首見 [ 經濟日報 簡永祥]

記憶體缺貨效應持續擴大,繼DRAM、儲存型快閃記憶體(NAND Flash)在淡季飆出歷年最大漲幅後,編碼型快閃記憶體(NOR Flash)也在睽違四年多來首次漲價,首季調漲5~7%不等,下季漲幅更大,估計逾10%

國內兩大NOR Flash供應商旺宏和華邦坦承,目前NOR Flash因客戶追貨,供貨短缺,但因個別客戶供應價格不同,不願透露調漲幅度。

不過,記憶體通路商指出,受惠物聯網、智慧家庭和智慧建築,以及智能車和無人機等,大舉導入NOR Flash作為儲存驅動程系碼的儲存裝置和微控制器搭配開發,推動智能生活新產品的需求爆發,加上近幾年NOR Flash並無新增產能,供給因需求大增產生缺口,推升NOR Flash在首季淡季也跟上DRAMNAND Flash 腳步漲價。

記憶體業者表示,NOR Flash傳輸速率快,品質穩定,一直被用來作為儲存各項程式碼重要記憶體,尤其和DRAM整合多晶片封裝(MCP),近幾年也成為各大品牌智慧型手機關鍵的記憶體元件,不過因容量無法如NAND Flash持續提升,導致智慧型手機快速崛起,NAND Flash地位已遠遠超越NOR Flash

NOR FlashNAND晶片擠壓,市場一度陷入激烈廝殺,後來美系大廠飛索(Spansion)宣布進入破產保護,前年被賽普拉斯(Cypress)併購,聚焦在車用電子市場,加上美光併購恆億(Numonyx)、微芯(Microchip)併購超捷(ST),市場愈趨集中。

雖然後來中國大陸兆易創新(GigaDevice)加入,一度讓NOR Flash再低迷好幾年,但因這幾年,未見有競爭者加入,反觀中國大陸物聯網應用對NOR Flash需求以倍數擴增,讓武岳鋒基金出手收購美商矽成(ISSI);兆易創新重心也轉向擴產NAND FlashNOR Flash市況徹底扭轉。

旺宏董事長吳敏求在上次法說會時就已預告,今年NOR Flash會缺貨,也有機會漲價,似乎已看到NOR Flash供需由過去供過於求,轉為供不應求。

據了解,首季NOR Flash已敲定漲價5~7%,下季進入各項電子產品,漲幅會更擴大到逾10%

[Home]


2017/01/23 1.4.2. 3D列印夯 2017年需求續揚 [ 電子時報 王君毅]

3D列印將多元發展,預計2017年市場仍可有2位數的成長。

3D列印經由更多業者投入、列印設備精度與速度精進、列印材料推陳出新,以及3D列印設備售價持續滑落等利基驅動,已讓3D列印由過往以打樣為主的應用朝更多元的方向發展,且整體市場因醫療、教育、汽車、航太等市場需求與應用性而持續提升,預期產值仍將較2016年有近2位數的成長出現,其中除在量產的應用性受市場矚目外,另諸如彩色3D列印、與雷射切削整合的複合機推展、更多樣的3D列印材質與創新應用等,將續為市場關注重點。

3D列印業者表示,雖然近年3D列印需求成長性不如外界預期,但預估2017年市場仍可有2位數的成長性出現,相關研究機構並統計,20163D列印全球產值已達近160億美元規模,且在2015~2020年間,3D列印年複合成長率可達24%上下。

此外,以台灣市場為例,除教育市場的需求外,對應台灣數位轉型需求,3D列印在醫療、製造與一般性市場的需求性也將提升,由於需求與應用面擴增,預期2017年台3D列印市場可望有30%以上的成長性出現,產值並可進一步迫近新台幣10億元的規模。

業者指出,引領3D列印需求持續翻揚與諸多因素有關,其中除與列印單機平均售價降低、列印材料更為多樣化等有關,3D列印精度和速度持續提升也有一定的關聯性,而此也讓3D列印走出過去以樣品打樣為主的用途,有機會進入零組件量產的實用階段,目前在航太、汽車產業等領域,均可看到3D列印有更好的應用性。

此外,3D列印由於屬性為積層加法製造,讓其替過往以切削、減法為主的製造業注入新的創新與活水,但為優化3D列印的應用性,近年不乏業者投入整合3D列印與雷射切削的加減法製造複合機台開發,而也因此設計讓製造與應用更具彈性,某方面也是引領3D列印需求持續翻揚的重要關鍵。

另外,3D列印藉由技術精進,目前已可跳脫單色列印的範疇,主朝彩色列印的方向前進,且預期2017年市場可看到更多多色3D列印的機台推出;另外,列印材料與應用性也是引領3D列印需求的重要推手,當中除既有的塑膠列印外,近年在金屬、生物科技甚至可重新塑形的列印等,均已有更好的技術突破性出現。

再者,即便近年既有3D列印大廠包括3D SystemsStratsys等的營運成長動能放緩,但經由更多業者加入此市場布局經營,也讓3D列印有更好的發展性,當中除既有OA業者包括佳能(Canon)、理光(Ricoh)等已加入3D列印戰局外,另惠普(HP)發表新一代3D列印技術Multi Jet fusion後,並與BMW、西門子、Nike等業者攜手,共同推展3D列印技術。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日前鴻海也與Robo 3D簽訂協議,後續將替其生產3D列印機台,初期年產能以1萬台為目標。

業者強調,目前3D列印在醫療、航太、教育、汽車等領域都有不錯的應用進展,而隨著設計精度與速度提升與更多業者力拱,一旦3D列印有機會走入製造業擔任量產任務,屆時將是3D列印需求真正進入大爆發的階段。

[Home]


2017/01/23 1.5.1. 穆斯克異想天開 挑戰不可能 [ 經濟日報 任中原]

特斯拉集團掌門人穆斯克從來不會讓地球人的腦袋閒下來。每當特斯拉遇到挫折時,穆斯克就會宣布一些異想天開的新點子,包括殖民火星、以太空為基地的網路及時速800英里的傳輸系統等,讓世人既興奮,又頭昏。

穆斯克1971年在南非出生,17歲移民加拿大,之後入賓州大學就讀。1995年他與兄弟創立Zip2網路出版公司,之後又建立一家網路支付公司,並合併對手而成立PayPal,於2002年以15億美元賣給EBay,之後穆斯克把資金投入特斯拉及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

2008年時兩家公司都瀕臨破產,使他不得不向朋友借錢。由於當時通用與克萊斯都申請破產保護,於是他說服投資人把錢投入特斯拉。

之後他說服太空總署試用SpaceX的火箭為太空站送貨,經過四年的努力後這項業務終於站穩住腳。2012年特斯拉生產全電動車Model S轎車,連底特律都稱讚這可能是人類造的最好的汽車。同年SpaceX的火箭抵達國際太空站,而SolarCity的股票上市。

穆斯克現在同時擔任特斯拉電動車及太空探索科技執行長,還是美國最大太陽能板公司Solar City的董事長。他備受矽谷科技界推崇,甚至被視為偶像,但已經有些人開始質疑他是否貪多而嚼不爛?穆斯克不斷「放衛星」,究竟只是為了替公司遭遇的一些困難轉移焦點,還是批評者們目光如豆?妨礙世人進入一個更充滿想像的未來?

穆斯克旗下各集團目前的確承受一些壓力。首先,特斯拉自駕車的一名試駕員去年5月因撞車而往生,使監理機關及消費者都密切監視這項科技的安全性。

其次,特斯拉Model 3電動轎車能否順利達成量產目標也備受質疑。特斯拉2015年共賣出5萬輛電動車;目前公司正在雷諾市附近興建電池量產廠,目標是在2018年時能生產50萬輛電動車,同時還要生產電動聯結車及接駁巴士。

穆斯克購併SolarCity案也備受批評,甚至還被股東控告;還好此案已得到兩家公司股東的同意,凸顯出他主打的環保牌奏效。

SpaceX的運送火箭於91日發射時爆炸,也使該公司的前途蒙上陰影,幸好元月14日發射的火箭順利將多枚衛星送入太空軌道。

穆斯克當前的難題,與2008年相比其實只算是小菜一碟。但特斯拉、SpaceXSolarCity現在都已不再是實驗品。現在一旦失敗,將會造成數以千計的人失業,使數以十億美元計的資金承受風險;而且SpaceX不僅是美國太空計畫的關鍵之一,且攸關全球包括台灣許許多多國家及企業的衛星建造計畫。

支持者表示穆斯克已經建立的足夠的信譽,擁有足夠的明星計畫能募集資金,而且也有許多志同道合的超級富豪朋友可以對他紓困。

單單從科技的價值來看,穆斯克所屬的企業已經改變了世界。如果全球電動車能夠達成商業化,主要得感謝特斯拉。SpaceX雖較不受到注意,但對重振美國航太工業卻居功厥偉。

然而每當他的公司剛站穩腳跟,穆斯克便提出更野心勃勃的計畫,把以往的記憶抹得一乾二淨。問題在於他能否繼續在「可能的邊緣」上營運,而這也是他迄今成功的關鍵所在。

[Home]


2017/01/23 1.5.2. 大陸能源局扮救火隊審核增補案 陸廠:總需求恐再受調節 [ 電子時報 黃女瑛]

大陸能源局近期積極評估增補太陽能系統案,並將列為2017年的安裝目標。大陸太陽能業者指出,能源局此舉形同救火隊,有助於太陽能系統解除投資疑慮,進而持續投資。但是,此次救火,是用2017年安裝目標來扣抵,預估也將影響2017年總新增量,這讓市場對大陸2017年需求走勢難以有效預估。

大陸2016年新增安裝量達340億瓦、年增率80%,創下歷史新高,其中有諸多系統案在拿到政府發放的指標前就搶建,主要是依過往「先建先得」的慣例來運作、意欲先搶先贏,但因總安裝量過高,政府進行調控,導致這些偷跑先建的系統一度面臨拿不到補助費率的窘境。

大陸能源局近期為這些系統案進行增補指標的審核,願以加發指標的方式讓這些系統發電有補助可拿,近日要求在22日完成增補的文件申請。由於申請增補的件數過多,總規模高達100~130億瓦,有些被質疑可能沒有建成,然企圖混水摸魚取得增補指標,或慌亂中申請文件不符,所以能源局要求補件、且更詳細審核,更重申唯有2016年底前建成且併網,或已開工興建但在2017630日前併網者才有資格申請。

大陸太陽能業者指出,能源局增補形同救火隊,有效確保太陽能系統發電的投資報酬率,使投資者有信心,讓新系統籌資不受影響。不過,由於2016年安裝量過高,使政府不得不進行總安裝量的調控,這些增補案將在2017年的安裝目標中扣除,意謂著2017年的新裝量恐受影響。

2017年大陸太陽能系統新增量難以預估,除了上述新增補量高於市場預期,且必須視能源局最後承認的數量而定外;新大型系統的指標規模也被嚴加掌控,主要是考量到棄光限電及補助拖欠款問題,所以,大陸數個省份已遭禁發指標,代表再優惠的補助費率,都不會觸動這些省的新大型系統安裝需求。

大陸政府十三五期間規劃,分布式系統總累積安裝量達650億瓦,高於集中式的400億瓦,即2020年總累積安裝目標量約達1,050~1,100億瓦,即使2016年總累積量已達770億瓦,集中式被視為已超標安裝,唯一較可能發展的空間以分布式為主。不過,1,100億瓦非安裝總量上限,表示能源局可視情況進行調控。

但因為屋頂太陽能系統電的商業模式被認為發展仍不完備,且投入興建的前置期遠高於集中式,所以,部分業者認為,短期內恐難有效落實安裝,尤其2017年上半難見落實,可能約有40億瓦安裝量;不過,部分業者則認為,若就補助費率來看,屋頂型投資報酬率佳,預估將促使其在2017年上半快速成長,樂觀預計有100億瓦規模。

目前市場預估大陸2017年上半新增安裝量約150億瓦,主要是取得指標的系統在630日前必須建成且併網,才能取得2016年度的補助費率,但是,搶搭的動能有多大?陸廠仍持相對觀望態度,主要即是上述增補案承認、部分省市不發給指標所以無需求、總安裝數量掌控在能源局手中,另外即是屋頂型安裝落實度待觀望,均影響實際安裝量。但630日後多數不看好市況,主要是補助大幅下砍,總安裝目標量必須扣除上述承認的增補案,使需求量下降,再來即是擴產新產能開出,供過於求距離恐大於過往。

大陸查料走私續延燒 傳太陽能廠高層忙避風頭

大陸官方自2016年上半即開始針對早期太陽能料源走私、逃漏稅等問題進行徹查,部分相關人員甚至鋃鐺入獄,而同年底則宣布對南韓多晶矽料進行重審(review),但徹查趨勢持續延燒,近期兩岸市場傳出,幾家大陸太陽能大廠高層恐受波及,被迫出國避風頭,為高層人事埋下異動動力。另外,大陸太陽能廠指出,市場預估大陸對南韓料源雙反8月可望敲錘定案。

大陸政府自2016年上半展開對太陽能料源走私、逃漏稅等問題進行大動作徹查,尤其順風光電執行總裁兼無錫尚德太陽能電力總裁唐駿失蹤被捕的消息傳出後引起全球關注,而後陸續傳出兩岸經手料源買賣的人員被捕或禁止出境以協助調查,這使得曾在大陸進行料源買賣的太陽能廠人心惶惶。

隨後2016年底大陸正式對南韓太陽能多晶矽料源祭出料源雙反重審,市場原先認為捉走私,只是啟動料源貿易戰的前置作業,為的是要收集有力證據,以利料源貿易戰的運作。

但是,近期市場傳出,即使已宣布重審,大陸政府針對料源走私徹查仍不遺餘力,而且愈查愈帶勁,傳出少數幾家大陸太陽能大廠高層也成為調查對象,使這些高層被迫出境避風頭,階級已經到組織的第一把或第二把交椅,有些早期甚至是鼓動大陸政府對歐、美、韓祭出料源雙反者,現在卻反成被徹查的對象,著實令市場跌破眼鏡。

太陽能業者指出,大陸政府對走私、逃漏稅的徹查多數無年限限制,即是只要曾經做過,都可能成為被鎖定調查的對象,恐不似一般認定有法律追溯期之類的概念,所以,從2000年太陽光電崛起之際,多晶矽料源缺乏,太陽能廠用盡各種方法搶料,都可能因此捲入這波徹查。

而大陸政府這波料源走私徹查,傳出部分公司的高層被迫走避,雖不致於離職,但職權運作上恐受限,所以,也可能導致大陸供應鏈出現高層人事調動或移轉,對其他人而言,反而是升遷或跳槽升遷的機會。市場預估,農曆年後這些高層人事移轉可望浮現。

大陸太陽能業者表示,大陸對南韓料源廠進行重審調查,市場預估8月或第3季可望敲錘定案,原本傾銷稅被課以3%以下的南韓料源廠為重審調整課稅率的重點對象,不過判決結果為何,陸廠認為,必須考量政治因素,所以,難以判斷。

至於加重料源雙反運作是否會造成大陸料源供給缺乏,導致料源報價居高不下,大陸太陽能廠普遍認為機率不高,因為本土料源產出、擴產持續增加,足以因應本土供應鏈需求。尤其陸廠因應國際貿易戰在東南亞等第三地的建廠已完備,這些產能即可採用更具價格競爭的國際料,這將抑制大陸本土料在價格制定上有所顧忌。

另外,有些陸廠表示,近期大陸料源報價持續增溫,主要是農曆年前,下游廠提前備貨,再加上其他貨物交易頻繁,導致通路壅塞,進而有供貨呈現吃緊的現象,農曆年後,預估這些問題都會緩解,料源價格即有機會降溫。

[Home]


Confidentiality Note
本郵件含有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機密資訊、或受法律保護之資料,唯有原發信人指定之收信人得閱讀或使用本郵件之內容。如您並非被指定之收信人,請立即將本郵件及所有附件予以刪除;請勿揭露、儲存或使用本郵件之任何資訊,並請您立即告知原發信人本郵件的傳遞錯誤。謝謝您的合作。
This e-mail transmission and any attachments contain information from Inventec Corporation. The information is confidential and/or privileged and intended to be solely for the use of the individuals or entities named in this e-mail transmission. If you are not the intended recipient, be aware that any disclosure, saving or use of the content of this e-mail transmission and attachments is strictly prohibited. If you have received this email transmission in error, please notify us immediately, and delete the e-mail and attachments. We greatly appreciate your cooperation.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雪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