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19 全球產業資訊

 1要聞

  1.1台灣

   1.1.1. 年金改革 18趴分段調降  [經濟日報]

  1.2兩岸

   1.2.1. 海基會拚破冰 提金門田陳會  [經濟日報]

 2財經

  2.1國際

   2.1.1. 彭博預測:川普阻升美元…有五招  [經濟日報]

 1公協會

  1.1工商協進會

   1.1.1. 林伯豐痛批 政府不該引導對立 挺郭台銘選總統 工總抨一例一休政策錯誤  [蘋果日報]

 2產業相關

  2.1Cloud Computing

   2.1.1. 研華日本拓點 攻自動化  [經濟日報]
   2.1.2. 科技業打出人工智慧優先口號  深度學習技術可望大躍進  [電子時報]
   2.1.3. 亞馬遜擬在台設區域級資料中心  [工商時報]
   2.1.4. 研華日本 5年營收增3  [工商時報]

  2.2Smart Mobile

   2.2.1Wearable

    2.2.1.1. 鴻海操刀 夏普要開VR書店  [經濟日報]
    2.2.1.2. 宏達電VR生態鏈布局積極 但市場對其營運仍存疑慮  [電子時報]
    2.2.1.3. 三星設立NEXT基金 培育AIVR新創  [電子時報]

   2.2.2Tablet

    2.2.2.1. 蘋果今年2款平板新機遞延出貨 首季9.7吋低價版iPad先行  [電子時報]
    2.2.2.2. 宸鴻 獨吞Surface Pro 5觸控面板  [工商時報]

   2.2.3Smartphone

    2.2.3.1. 高通涉壟斷 FTC提告  [經濟日報]
    2.2.3.2. 可成逆勢擴廠 粉碎掉單疑慮  [經濟日報]
    2.2.3.3. 華為銷量看俏 供應鏈沾光  [經濟日報]
    2.2.3.4. 鴻海手機新黑馬竄起 高通、聯發科猛卡位 掌握諾基亞、夏普品牌 手機競局後來居上  [電子時報]
    2.2.3.5. 三星、蘋果手機助陣 生物辨識熱潮延燒 紅外線LED應用需求攀升 台廠大搶商機  [電子時報]
    2.2.3.6. 新手機推展策略奏效 Sony Mobile今年營運可望順利達陣  [電子時報]
    2.2.3.7. 1Q傳統淡季壓力仍在 毛利率還有小跌空間 聯發科2017年先守後攻 靜待下半年反攻號角  [電子時報]
    2.2.3.8. OLED手機出貨扶搖直上 3年內面板都喊缺  [電子時報]
    2.2.3.9. 1小時銷售一空 宏達電Ultra預購熱  [工商時報]

  2.3IT Industry

   2.3.1. 東芝籌錢 擬分拆晶片事業  [經濟日報]
   2.3.2. 大摩:下調蘋果今年營收預測降  [工商時報]

  2.4Personal Computing

   2.4.1. SSD缺貨 光寶科有壓  [經濟日報]

  2.5Solar(Green Energy)

   2.5.1. 2016全球主要太陽能擴產地點與趨勢  [電子時報]
   2.5.2. Faraday Future前景:Faraday Future要用1年時間完成不可能任務  [電子時報]
   2.5.3. 法國開闢全球首條太陽能公路 1公里造價高達5,200萬美元  [電子時報]
   2.5.4. 10年內太陽能可望成世界上最便宜能源  [電子時報]

 3其他

  3.1. 童子賢:放眼未來 擴展版圖商機無所不在  [電子時報]
  3.2. 鴻海尾牙陣容曝光 張菲挑大樑  [蘋果日報]

[Home]


2017/01/19 1.1.1. 年金改革 18趴分段調降 [ 經濟日報 何孟奎]

國家年金改革委員會召集人、副總統陳建仁昨(18)日接受廣播專訪指出,領月退者,18%的修改規劃分為三階段,調降為9%6%3%,每兩年降一梯次;六年後歸零。

至於所得替代率,陳建仁說,如果不降,現在繳的錢,不足以支應退休金;調降所得替代率也不能一刀切,計畫先降到75%,再一年一年慢慢降到60%

年金改革國是會議本周日將在總統府登場,陳建仁與行政院政務委員林萬億今天將共同召開記者會對外說明年金改革方案。為了讓外界瞭解年金改革內容,陳建仁接受廣播專訪時,針對18%、所得替代率、請領年齡、費率等面向提出說明。

陳建仁表示,1960年就有優惠存款18%,當初銀行利率是12%,乘上1.5就是18%,是為了當時薪資較低的公務人員而訂定。後來銀行利率愈來愈低,但1983年有道行政命令,公務人員的利率若低於18%,即訂為18%

陳建仁表示,年金改革原本打算將18%一刀砍下,但蔡英文總統特別交代,須對特定薪資族群設立地板,因此暫定兩方案,分為2.5萬元以下或3.2萬元以下,18%的修改不會影響到這些族群。至於超過這個標準的薪資者,會再訂一個時期修改。

陳建仁說,現在的年金就是一隻體弱多病的鵝,每天又必須生超出負荷的大蛋,等到牠生病受不了死去,大家都沒蛋了;但若是一隻健康強壯、又只需要生出正常大小的蛋,且鵝蛋還可孵出小鵝,如此便可綿延不斷。

陳建仁說,如果年輕人25歲開始工作,30年後55歲,除了政府撥補的退休金與自己繳交,再以壽命80歲估計,他可領25年。然而投資報酬率大概只足夠他領到65歲而已,65歲以後就會領到其他年輕人繳交的錢了。

陳建仁強調,為了讓制度能永續建全,若退休年齡延後五年,自身繳交與政府協助的提撥由12%上升到18%,所得替代率由80%降到60%,費率適度提高,領取年齡延後,制度就可大幅延長年金壽命。

陳建仁談年金改革方案重點

* 18%改革:分三階段調降為9%6%3%,每兩年降一梯次,六年後利率歸零

* 特定薪資族群設地板:暫定2.5萬或3.2萬以下兩方案,18%改革不會影響到這些族群

* 退休年齡:延長年金請領年齡,循序漸進,一年加一歲

* 減額年金:可提早領年金,但會配合比例降低年金,提早一年降4%

* 所得替代率:先降到75%,再由75%慢慢降,降到60%,一年一年地降,多元微調

資料來源:採訪整理

年金請領年齡 循序加到65

副總統陳建仁指出,65歲的退休年齡才比較接近開發國家標準,年改會擬定的年金請領方案是循序漸進,一年加一歲,也有人提出是否可以提早領,但提早領繳交的年金就會較少,提早一年降4%

行政院政委林萬億受訪表示,年金改革方案以65歲為領取標準,可以延後領取,也可提前退休領取,以五年為限;但提前領取會打折,即減額年金。草案也設計遞延年金機制,讓超過65歲的人可以繼續工作,延後領取年金可加額領取,也就是增額年金。

陳建仁接受廣播專訪時表示,退休年金是要給最基本的生活所需,所得替代率改革後,同職等者不管是不是主管,領的都是一樣的。目前年金基金的投資報酬率為3.5%,為了讓報酬率更高,基金的經營管理應該加強,希望未來可以提高到7%5%6%

此外,陳建仁也談到私校退撫基金的調查,大部分老師對於風險型、穩健型投資工具,結果老師選擇的也多半是穩健型,連可以選擇的人都要穩健,如何要求政府必須維持高報酬率呢?陳建仁說,年金若不改革,2030年財源便會斷炊。

[Home]


2017/01/19 1.2.1. 海基會拚破冰 提金門田陳會 [ 經濟日報 郭玫君]

兩岸僵局未解,海基會董事長田弘茂昨(18)日藉年終媒體餐敘時,公開邀請大陸海協會長陳德銘訪金門。他說,如果時機合適,很期待和陳德銘見面,會面地點可考慮從金門開始,希望大陸方面慎重考慮這項提議。

田弘茂尋求兩岸破冰、拋出「田陳會」想法,是民進黨政府去年520日上台後,我兩岸協商部門負責人首度公開向對岸拋出恢復接觸的試探球。大陸傍晚則發出「海協會負責人士」為名義的新聞稿,稱不解決是否承認「九二共識」這個基礎問題,「講再多的話,對化解僵局都是沒有意義的」;「九二共識」是檢驗所謂善意的試金石。

海基會昨天舉行媒體年終餐敘,也是田弘茂去年9月上任後,首次與媒體餐敘。一開始,田弘茂逐字念出致詞稿說,政黨輪替以來兩岸關係逐漸呈現反向的發展趨勢,我方高層提出各種磨合的建議,並未被陸方接受,形成難解僵局。美國候任總統川普有許多不尋常的政策性說法,執政後的作為連帶也會影響兩岸關係趨於複雜。

他說,我方必須審慎因應,但整體情勢未必如部分人士認為的那麼嚴重。對於兩岸僵局解套的問題,田弘茂說,我方一直採取「不預設政治前提」、「相互尊重」及「開放創新」的立場,持續釋放善意,希望營造友善的對話環境。他相信事在人為,雙方只要有誠意,就應該坐下來探討出一個創新、與時俱進的表述方式,走出第一步。

他提到日前曾和陸委會副主委邱垂正赴金門了解小三通業務,認為金門是與兩岸接觸的最前線,見證了兩岸交流卅年來風風雨雨之下所展現的成果,金門與對岸的多樣化連結具有特殊的歷史意義。

他說,陳德銘曾三度來訪台灣,但還沒去過金門,若時機合適,他很期待和陳見面,可考慮會面地點從金門開始。

田弘茂說,蔡英文總統多次對兩岸論述公開談話,應該是做為未來兩岸啟動交流對話的基礎,我方也希望斷斷續續用各種方式進一步累積善意;要用什麼方法說服對方,陸方應該很清楚,「我認為時機到了,自然會有這樣的可能性」。

他提到已故大陸海協會前會長汪道涵曾引用詩句「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表達對兩岸關係發展的憧憬,他希望雙方秉持初衷,讓兩岸關係低盪的狀態能早日獲得改善,共同尋找和諧繁榮的情境。

透視新聞幕後…從已讀不回到客氣回應

兩岸關係凍結,海基會董事長田弘茂主動出招,時間點和地點頗具深意。中美兩強對抗,台灣恐首當其衝,這是台灣尋求破冰的大背景;而自扁政府時代,見證兩岸從緊張對峙到和解的金門,是多位綠營領袖尋求兩岸協商的地點,提議在金門見面,自然不意外。

田弘茂上任四個月來,和大陸海協會長陳德銘零互動。但據了解,工商界人士曾轉述陳德銘私下對田弘茂接掌海基會的評價,還算溫和,讓被蔡總統賦予為兩岸關係注入「新元素」、「新機會」期望的田弘茂,試圖從中尋找突破口。

從大背景看,台灣強調絕對不挑釁、絕不單方面改變現狀,但現實是台海狀況不斷,從川蔡通話、川普直接挑戰一中政策、聖多美普林西比與台灣斷交,接連事件讓兩岸從冷和走向冷對抗。

美國是另一項非操之在我的大變數。美國候任總統川普即將就任,他以一中政策為籌碼,換取大陸在貿易讓步,使大陸一改過去的克制,加大反擊力度。可預料的是,川普上任初期,中美將無可避免會在台灣問題、貿易、南海等議題上交鋒。就台灣而言,混亂世局中,勢必不能被動因應。

提議在金門和陳德銘見面,田弘茂當然也有盤算,畢竟金門小三通是蔡英文總統任陸委會主委時建立起來的兩岸往來通道;作為520後兩岸恢復協商的中繼點,金門有其功能與意義。

與先前的「已讀不回」相較,大陸的回應還算客氣。蔡政府不想要九二共識,兩岸互動新模式仍在想像中,兩岸對共同政治基礎各說各話,「田陳會」至少目前看不到一搭一唱的契機。

[Home]


2017/01/19 2.1.1. 彭博預測:川普阻升美元…有五招 [ 經濟日報 湯淑君、任中原]

金融時報報導,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認為目前美元太強,質疑強勢美元的政策,引發外界擔心美國可能將引發新一輪的國際貨幣戰。彭博資訊報導,川普上台後若要抑升美元,可能會有五個選項。

由於美國去年12月消費者物價指數上漲,加上市場正在等待聯準會主席稍晚的談話,美元指數扭轉連五天的貶勢,18日盤中升值0.5%100.84。美元17日因川普抨擊美元匯價太高,而貶值0.8%

金融時報指出,美國歷任新政府都會行禮如儀地宣示將維持強勢美元,表示這符合美國利益,即使有時強勢美元弊大於利。但川普在競選時便不滿強勢美元政策,曾表示「強勢美元這種說法很好聽,但也僅只於此」。

現在他再做口頭干預,危險在於如果美國開始壓抑美元匯率,可能引發全面貨幣戰。

經濟學家普拉薩表示,一旦引發匯率戰,可能為更廣泛的貿易戰奠定基礎,使美國與諸多貿易夥伴陷入緊張,包括歐洲、日本及中國。

彭博資訊認為,川普上任後若要抑升美元,可能會有五個選項。首先是口頭干預。川普動口不費什麼成本,但目前為止卻很有效。

第二個選項是聯合干預。美國財政部過去30年來曾與世界各國央行合作壓低或拉抬美元,最近一次在2011年。

或者,川普也可能選擇片面干預。美元近來快速升值,給川普政府充分的理由,但片面干預匯率可能引起其他國家跟進、升高匯率戰的風險。

第四,川普也可能 成立主權財富基金。最後,川普可能選擇非匯率干預,聚焦於會導致美元自然而然貶值的保護主義政策。他曾揚言重新談判貿易協定,並對中國和墨西哥課徵進口關稅。

[Home]


2017/01/19 1.1.1. 林伯豐痛批 政府不該引導對立 挺郭台銘選總統 工總抨一例一休政策錯誤 [ 蘋果日報 江俞庭]

一例一休讓企業界頭疼,工商協進會理事長林伯豐昨再批,產業界因人力調度困難苦惱,勞動部卻發「破解資方取巧怪招」新聞稿,把資方當敵人、導向民粹對立。工總秘書長蔡練生也強調,政府訂半年宣導、緩衝期無濟於事,因政策本身就錯誤,時間拖愈久,衝擊只會更大,企業恐被迫產線外移或歇業。

憂社會瀰漫仇富氣氛

前副總統吳敦義日前受訪指,國民黨若無更好人選,將推舉鴻海(2317)董事長郭台銘角逐2020年總統大選。林伯豐昨表態支持,但擔心社會瀰漫仇富、藍綠對立氣氛,讓企業家從政有困難。

林伯豐認為,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大幅任用軍人、企業家入閣,但少用學者,這點剛好與台灣相反,值得台灣學習。工總秘書長蔡練生則不表態,認為距2020年總統大選還言之過早,且政治環境太複雜、不理性,是很多企業家不願從政的原因。

三三會昨舉行元月例會,邀台經院院長林建甫針對「2017世界經濟趨勢與展望」為題發表演講。林建甫表示,一例一休實施後,企業家會精打細算、全盤考量,若以現行較沒彈性的版本來看,企業會將原來的績效獎金,調整成加班費及不加班獎金,用全盤性挪移方式來處理。

台經院不談經濟展望

聲寶董座陳盛沺聽完演講後提問,為何未提台灣經濟展望?林建甫則回應,台灣的問題,其實企業家都清楚、不用多講,政府當前首要需解決「非經濟問題」,包括一例一休、年金改革等,建議政府多溝通、傾聽企業意見。

蔡練生表示,政府提第1季宣導、第2季輔導,第3季勞檢的半年緩衝期,但其實拖越久,影響只會更大,企業恐產線外移或被迫歇業等。

[Home]


2017/01/19 2.1.1. 研華日本拓點 攻自動化 [ 經濟日報 謝艾莉]

工業電腦龍頭研華(2395)積極深耕日本市場,研華日本總經理Mike Koike昨(19)日表示,研華投入日本市場已累積20年的經驗,在積極布局下,近五年研華日本急速成長,營收成長高達三倍,看好日本工業4.0的需求,研華近期也將再擴增名古屋據點,為下一個20年做足準備。

隨著鴻海併購夏普成功的案例,近期日本政府的官方組織、日本貿易振興機構(JETRO)與公益財團法人日本台灣交流協會今年首場「對日投資商務論壇」昨日在台北登場,首波鎖定與工業電腦領域有關的物聯網,向台灣廠商招手,進軍日本工業4.0的工廠自動化商機。

Mike Koike昨日參加論壇、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研華主攻日本市場,相關戰略除了醫療領域外,還有零售、物流、智慧城市等相關應用。

他更強調,尤其工業4.0的議題,在日本更是相關廠重點觀察領域,正是因為日本企業也在考慮將海外其他工廠搬回到日本生產,因此希望建設最新的工廠,活用工業4.0,而研華正是提供硬體加上軟體的整體解決方案商。

Mike Koike表示,研華在日本共有73名員工,其中包含東京50名、大阪20名,名古屋也有1名,近期研華也在準備擴展名古屋的營業據點,因為名古屋是工業城市,有非常多汽車工業的生產據點、 知名企業豐田大本營也在名古屋。因此在看好工業4.0之下,名古屋將深具商機。

他並表示,要讓日本企業信賴台灣廠商,「真的不容易」,去年9月研華IoT閘道器產品獲得富士通製程可視化示範實驗採用,這就是對研華的肯定,研華目標要在日本成為物聯網時代中不可或缺的企業之一。

買東京商辦 向客戶秀誠意

研華(2395)為了向日本客戶展現深耕日本市場的決心,研華日本總經理Mike Koike昨(18)日透露,近期公司更是買下位在東京的辦公大樓,並於去年11月全數進駐,除了含有行銷、售後服務外,更重要的是還有部分的組裝產線,因應日本客戶對當地組裝與銷售的需求。

Mike Koike透露,研華日本辦公室位在東京的淺草,他還開玩笑地說,「外觀就像是川普大樓」,藉此向日本客戶展現研華布局日本市場的野心與決心。

據悉,在日本文化當中,對於企業總部是否為自有土地相當看重,尤其對一個非日資企業來說,於日本的總部為自有物業,更是展現「在地深耕」的誠意,日本客戶甚至會以此為是否下單的指標之一。因此日前像是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出手,讓夏普買回部分的「起家厝」,也被日本人視為重要的意義。

Mike Koike表示,今年研華日本也有新的投資計畫,並規劃「IOT 47」的計畫,預計將在日本各縣市走透透,計畫打響研華在日本的知名度。

Mike Koike也說,要讓日本客戶信賴台灣廠商,重點就是「凡事徹底」,任何事就是要不斷的重複確認,他也會要求他的團隊做到,以贏得客戶信賴。

[Home]


2017/01/19 2.1.2. 科技業打出人工智慧優先口號  深度學習技術可望大躍進 [ 電子時報 殷家瑋]

人工智慧的深度學習技術可望成為2017年最重要的科技關注焦點。

人工智慧(AI)或許在過去幾年尚未成為引領科技產業的主流,但毫無疑問的是,2017年將會是人工智慧領域發光發熱的一年,並且有望成為最重要的科技關注焦點。Google執行長Sundar Pichai表示,全球現在正漸漸由「行動優先」(mobile-first)的產業氛圍,轉變為以「人工智慧優先」(AI-first)的發展方向。

VentureBeat報導,近年來,人工智慧相關技術已逐漸應用於許多領域,例如蘋果(Apple)的智慧語音助理SiriFacebook的動態消息演算法、微軟(Microsoft)Office 365、以及SkypeMessenger等訊息應用程式(App)中的聊天機器人等等。

在過去的5年中,全球有愈來愈多專注於深度學習技術的新創企業,主要是因為現階段在人工智慧的相關技術領域,這種需要透過大量數據來訓練人工神經網路,並賦予人工智慧推斷能力的自我學習與深度學習技術,已成為人工智慧產業正致力於發展的主流科技。

2016年也是許多企業競相收購人工智慧新創公司的一年,包括英特爾(Intel)宣布收購專門開發人工智慧深度學習的軟硬體業者NervanaSalesforce也購併了具備快速處理大量圖像與文字的深度學習軟體開發商MetaMind。而為了與蘋果的Siri一較高下,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更不惜砸下重金收購Siri開發者所成立的新創公司Viv Labs

針對深度學習技術,專家列出了20175大最值得關注的深度學習新創公司。首先是Bay Labs,該公司主要是著重於將深度學習技術應用於醫療影像產業中,團隊成員包括曾為Google Project Loon團隊一員的Johan Mathe、曾任職於Facebook的人工智慧研發團隊主管Yann LeCun等等。此外,Khosla Ventures亦對Bay Labs進行投資。

Cerebras Systems係由Andrew Feldman所領導的一間極為隱密低調的新創公司,他曾以3.34億美元將微伺服器公司SeaMicro出售給超微(AMD)Cerebras主要以打造人工智慧的相關硬體為主,而知名風投機構Benchmark更以近2,000萬美元的價格領投了該公司的一輪融資。

第三則是Deep Vision,該公司正為深度學習技術開發新的低功耗晶片。創辦人Rehan HameedWajahat Qadeer曾於美國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共同發表了一篇關於卷積引擎晶片多處理器(Convolution Engine chip multiprocessor)的論文。

Graphcore則研發了一種智慧處理單元(IPU)PCIe加速器,使神經網路可透過利用此設施來進行訓練和推理工作。此外,Graphcore也透過現有的MXNetTensorFlow深度學習框架,開發出一種可應用於其基礎設施的軟體。主要投資者包括有Bosch Venture CapitalFoundation Capital以及Samsung Catalyst Fund

最後則是一間由新加坡國立大學與大陸清華大學共同成立的研究中心之衍生公司ViSenze。該公司所研發出的軟體能夠為圖像、影片或是視覺上的相似內容,進行對象識別與標籤定義。此外,ViSenze曾在2016年的ImageNet影像識別競賽中,以優異的表現超越其他團隊。

[Home]


2017/01/19 2.1.3. 亞馬遜擬在台設區域級資料中心 [ 工商時報 何英煒]

亞馬遜AWS(雲端服務)全球副總裁暨大中華區執行董事容永康昨(18)日表示,亞馬遜考慮在台灣成立區域級資料中心(含34個獨立的資料中心),目前該案子已送總部評估中,亞馬遜有機會繼Google之後,成為另一個在台灣建置資料中心的國際雲端大廠。

容永康去年5月接受台灣媒體訪問時,就已經透露,亞馬遜的雲端服務考慮在台灣落地。當時表示,會將該案子送交到亞馬遜全球總部評估。時隔7個月,容永康昨日表示,目前的進度仍舊在總部評估當中。他表示,2017年有機會可以看到在台灣成立區域級資料中心。

亞馬遜的AWS(雲端服務)是帶領企業將運算及資料中心委外到雲端平台的先驅,帶動微軟及Google的跟進,為了讓雲算更快速有效率,亞馬遜將在全球各地布建資料中心。

到目前為止,全球性的區域級資料中心有16個,由於每個區域級的資料中心會再內含34個獨立運作資料中心,因此,全球的資料中心共有42個,而相關的節點有68個。

目前亞馬遜在亞太區的區域級資料中心有5個,分別位於日本、新加坡及中國大陸北京、雪梨及首爾,其他在美東、美西、南美、歐洲等也有區域級的資料中心。

容永康表示,目前台灣客戶的資料多數儲存在新加坡及日本的區域級資料中心,之所以選擇在台灣成立區域級資料中心,最主要的原因是貼近市場需求,再者也希望台灣的客戶可以將使用及育營成本再降低。

2013年底時,全球網路大廠Google在台灣設立大型資料中心,總投資金額約180億元,資料中心落腳在彰濱工業區,占地15公頃。原本去年也傳出臉書(Facebook)將砸下百億元在台灣成立資料中心,但已被鄭重否認。

亞馬遜自前年開始在台灣成立據點,提供銷售服務,並進一步再提供技術服務,近期則是搬了新辦公室,承租信義區寒舍艾美對面的高級辦公大樓;容永康表示,亞馬遜在台灣已經成立了專業服務團隊,為客戶解決IT管理架構及轉型(從傳統架構轉型到雲端)的服務,目前僅配置三名人力,未來會視狀況再增加。

[Home]


2017/01/19 2.1.4. 研華日本 近5年營收增3 [ 工商時報 陳昱光]

工業電腦(IPC)龍頭研華進軍日本已滿20年,研華日本社長Mike Koike指出,研華日本在嵌入式設計與工業自動化產品獲得頂級客戶採用,帶動近5年營收成長3倍,規模顯著提升。

Mike Koike並表示,為持續深耕當地市場,將啟動「IoT47」計畫,實際到日本47個行政區與客戶接觸,強化工業4.0應用布局。

研華昨(18)日受邀參加日本貿易振興機構(JETRO)舉辦的「對日投資論壇」。Mike Koike於會前表示,目前有許多從海外回流的日本廠商,皆有意願建立新型工廠,並導入工業4.0、物聯網等概念,以提升生產效率,成為IPC廠主要市場之一,研華也提供從硬體到軟體的垂直產業整合式解決方案(SRP),目標是要成為物聯網發展中「不可或缺的存在」。

另日本政府持續推動工業4.0、物聯網,預計2020年將創造30億日圓規模的市場,支持IoT發展。Mike Koike透露,為因應日本力推IoT,目前正在規畫「IoT47」計畫,從日本全國47個都道府縣,分別舉辦說明會,開發潛在客戶,深耕當地市場。

雖目前日本在研華營收占比仍僅個位數,但市場成長快速,營收規模5年增加3倍。Mike Koike表示,研華未來希望「以軟帶硬」方式,讓客戶能順利進入物聯網,除了持續深耕嵌入式設計及工業自動化,亦將關注醫療、零售、物流、智慧城市等領域的業務拓展。

針對研華在日本發展利基,Mike Koike指出,研華的WISE-PaaS提供輕量運算、數據分析及遠端管理監控功能,發展從雲端到物聯網的完整解決方案、採用開放系統,具容易整合、客製化優勢,且是微軟的策略夥伴及經銷商。

由於日本IPC市場競爭激烈,Mike Koike認為,台IPC廠在各專精領域中提供細微、客製化服務,並取得客戶信賴是最大優勢,整體來看,台廠的市占率已逐漸提升。但對於大打價格戰,他則說,應思考以如何提高產品附加價值、擺脫價格競爭,才能進一步拓展市場。

日本富士通去年底與研華日本共同合作計畫,Mike Koike認為,日大型企業願意公開發表與研華合作,建立良好夥伴關係,顯示對研華的信賴與認可。同時,研華也於去年11月底買下位於淺草的辦公大樓,對客戶宣示持續深耕日本市場的用心。

[Home]


2017/01/19 2.2.1.1. 鴻海操刀 夏普要開VR書店 [ 經濟日報 尹慧中]

鴻海集團力挺,夏普加速新創物聯網應用。外電報導,為營造物聯網體驗環境,夏普擬開出「VR書店」,由鴻海集團操刀製造虛擬實境裝置,初步鎖定日本當地商圈與圖書館試點,目標2020年完善生態圈。

外電報導,夏普開設VR書店,重點在運用科技新裝置營造體驗環境,消費者心動後,除買硬體產品,夏普將提供後續支援服務,凝聚品牌忠誠度,是體驗行銷,也是夏普「AIoT」(人工智慧物聯網)戰略應用一環。

夏普新品企劃主管說明,「VR書店」藉由頭戴裝置,將模擬書店書架在使用者眼前一字排開的情境,運用手勢翻頁瀏覽書籍,或在書架間漫步拿出一本書閱讀。

夏普規劃,使用者在虛擬實境中遇到喜歡的書可直接點選、連結線上商城購買等,相關應用目標是今年上半年在地方政府機構、圖書館、商圈空間等地試點,打造一系列應用服務。新硬體裝置由鴻海操刀,也將結合集團資源、開拓更多內容合作夥伴。

另外,夏普的「百年傳家寶」即將現身鴻海集團本月22日尾牙,隨著系列具有歷史價值的系列文物首度在台灣曝光,也讓夏普相關新創應用動態受到各界關注。

[Home]


2017/01/19 2.2.1.2. 宏達電VR生態鏈布局積極 但市場對其營運仍存疑慮 [ 電子時報 王君毅]

2016Vive銷量僅達數十萬台左右,2017年受零組件缺貨等因素影響,可能Vive銷量仍將續停留在數十萬台上下。

宏達電(HTC)投入虛擬實境(VR)生態體系布局動作積極,近期除發表新款VR遊戲軟體外,另宏達電也推出VR週邊配件新款頭戴式耳機與Vive移動定位器等新品。對此雖然外界預期,隨著宏達電VR布局更趨完整,同時智慧型手機新品續推,對其後續營運可有新的助益產生,然值得注意的是,由於宏達電VR生態體系能否有更大的成效發揮,關鍵仍在於HTC Vive終端銷售量能否更為提升,加上宏達電營運欲轉虧為盈,與其手機銷售能否重新回溫有最直接的關聯性,如此宏達電如何讓上述兩大問題盡快解套,成為攸關宏達電後續營運良窳的主要觀察指標。

VR產品線方面,宏達電積極強化VR週邊配件與相關應用程式等生態鏈布局,將有利於確保其在整體VR市場的競爭力。不過有業者提醒,宏達電所投入的所有VR生態體系布局,核心均圍繞在Vive之上而得,換言之,倘若Vive銷售動能不佳,再多的週邊配件、再優質的平台或遊戲內容推出等仍是枉然。

業者進一步指出,以20163VR業者Oculus、宏達電與Sony的競賽為例,即便Vive功能性強大,然礙於產品售價、應用內容豐富性、市場對VR的認知仍處早期階段等因素考量,讓宏達電Vive總銷量不敵OuclusSony,且雖宏達電有新Vive移動定位器與耳機等硬體推出,但也因此讓使用者欲購買全套Vive配備的門檻更為提高,如此除早期科技嘗鮮者與特定遊戲玩家的市場之外,如何設法進一步快速將產品銷售移轉到普羅大眾族群,從而設法拉抬Vive的銷售量能,仍考驗宏達電的經營能耐。

進一步討論可得,宏達電的Vive欲與同業及時間競賽,布局生態鏈體系與設法讓Vive硬體更快速推展,無疑得同時兼顧才行,且在資源有限等因素考量,宏達電的獲利模式必然得有所取捨。

以蘋果為例,其有能力通吃高階硬體終端與應用程式平台市場,且相對封閉式的應用程式市集在201612月即創造近30億美元的營收,主因仍與其應用程式市集依附在季出貨量4,000萬支以上規模的iPhone之上。

而今日宏達電若欲仿效蘋果,通吃VR高端硬體與平台財,考量VR與手機的屬性、規模量、品牌力等,宏達電恐得花倍數的努力還恐未能盡如人意。然另一方面,以小米為例,小米手機仰賴飢餓行銷與低價闖出名號,經此除引領小米年手機出貨量上衝到6,000萬支以上外,手機銷售的經濟規模顯現,也讓小米生態體系因此享有較豐厚的營收與獲利表現。日前小米創辦人雷軍即表示,2016年小米手機週邊生態鏈的收入,已超過人民幣150億元。

反觀宏達電,2016Vive銷量僅達數十萬台左右,日前甚已有研究機構預期,受零組件缺貨等因素影響,2017Vive銷量仍將續停留在數十萬台上下。

Vive銷售量能遲無進展,任何生態體系布局都將成為空談,如此對宏達電而言,如何進一步調整商業模式,在Vive硬體或平台的利潤上取捨或取得平衡,甚至仿效手機綑綁電信門號等方式,或類似樂視以樂視網貼補手機價格等模式,降低消費者對Vive的入手門檻,看似成為宏達電Vive能否進一步推展的主要關鍵。

另外,如何拉抬智慧型手機業務,也是宏達電目前所面臨的燃眉之急,即便近期宏達電新推U系列智慧型手機搶市,同時宏達電今年也將縮減產品數量,寄望經由質精產品推出拉長產品生命週期並引領宏達電重返盈餘之途;但考量同業競爭及宏達電的區域市場布局概況,短期內看似仍無可讓宏達電手機出貨翻轉的意象出現,且倘若手機業務遲無進展,預估今年宏達電欲脫離虧損,機會也仍將相當渺茫。

宏達電2017積極布局VR生態鏈 望在下半年增

宏達電投入VR生態體系布局動作頻仍,2017年甫開春即陸續宣布在應用軟體、週邊配件等方面都有新作推出。

宏達電(HTC)投入虛擬實境(VR)生態體系布局動作頻仍,2017年甫開春即陸續宣布在應用軟體、週邊配件等方面都有新作推出。市場預期,宏達電在整體VR產業布局更趨完整,將有利於提高其在此領域的競爭性,且下半年起對其後續營運提升預計也可有新的助益產生。

宏達電表示,對應即將開展的2017年台北國際電玩展,宏達電將展示2款由Fantahorn Studio以及2 Bears Studio所開發的新款VR遊戲內容;另外,為加速拓展VR的應用性,此次宏達電除將在電玩展內擴大展位規模外,展場中也將區分射擊競速、混合實境(MR)、體感互動等專區,藉此提供消費者更好的VR體驗性。

除在VR遊戲軟體方面有新作推出外,宏達電也在既有Vive硬體終端及相關週邊配件的優化上馬不停蹄。當中除推出Vive新款頭戴式耳機,整合連結線材等,藉此提高使用者的便利性外,宏達電推出的新款Vive移動定位器新品也受市場矚目。宏達電表示,VIVE移動定位器主要特色在於其可安裝在任何裝置諸如運動器材、手套等之上,經此將讓其具備支援VR應用功能,而此產品最外在今年第2季推出市場銷售,預期將會對既有Vive生態系統注入更多創意活水與銷售動能。

再者,宏達電也宣布第2季將推出由TPCast所開發的無線VR套件組,其最大特色在於可藉由無線傳輸方式將Vive頭盔與PC主機連結,使用者操作VR軟體時並不會有延遲性產生,屆時此產品將以249美元價位銷售。

另外,宏達電自家VR平台Viveport上線後,其商業模式也漸趨明朗,除宏達電力促平台內容的豐富度提升,且寄望2017年應用程式數量可達1萬個左右的規模量外,宏達電也宣布Viveport將採月費制收費,經此對其營運提升之幫助將不無小補。不過儘管宏達電在VR布局更趨完整,但由於佔其營業比重仍低,因此對宏達電營運翻揚的助益性仍然有限,預計在今年下半起才會有較明顯的效果出現。

宏達電201612月營收僅交出新台幣64.1億元成績,較11月衰退16.4%,亦較2016年同期則縮減1.7%,創近5個月的新低紀錄。累計2016年營收則達新台幣781.6億元,為11年來營收最低的年份,並較2016年營收衰退近35%。展望2017年,雖然宏達電董事長日前在其公司內部尾牙致詞時表示,樂觀看待2017年,雖然第1季宏達電有U系列手機發表,但由於手機市場進入傳統淡季,宏達電手機新品遲至2月起才陸續在歐美等地舖貨銷售,加上VR新品須待第2季才開始銷售,由此預期今年第1季宏達電整體的營運表現,仍將較2016年第4季走滑。

[Home]


2017/01/19 2.2.1.3. 三星設立NEXT基金 培育AIVR新創 [ 電子時報 王傳強、胡儀芳]

三星預備斥資1.5億美元,成立專門為初期新創籌資的NEXT基金。

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正投入資金,準備開發尖端科技領域。這家南韓的科技巨擘表示,預備斥資1.5億美元,成立專門為初期新創籌資的NEXT基金。這個基金將成為三星的投資工具,籌備開發的內容包括人工智慧(AI)、虛擬實境(VR)與連網裝置等領域。

財富(Fortune)報導指出,部分已收受來自NEXT基金的新創包括DashbotEntry Point VRLiquidSkyDashbot是一家專門提供用戶分析工具的軟體機器人企業;Entry Point VR則協助企業透過VR技術製作影音內容;此外,NEXT亦對電玩串流科技新創LiquidSky注資。

三星Next董事長David Eun指出,該公司認為軟體與服務將成為三星電子DNA的核心,而最近雨後春筍的科技新創將協助三星達到這願景。Next的前身為「三星全球創新中心」(Samsung Global Innovation Center),並於20169月在以色列Tel Aviv開設辦公室。

三星NEXT於舊金山、南韓、紐約與加州Mountain View設有辦公據點,並將於2017年開放更多的據點。然迄今為止,三星仍未表示將於何處開設新辦公室。其他大型科技企業亦設有類似協助AIVR技術發展的投資基金,並吸引許多投資者與分析師。

比方說,生產VR裝置Vive的宏達電(HTC),曾於20164月斥資1億美元籌設基金,專門鎖定製造VR裝置的新創計畫。微軟亦曾表示其新創投資部門Microsoft Ventures,創立了AI投資基金,Element AI201612月獲得投資。

報導指出,Element AI共同創辦人Yoshua Bengio與不同公司配合,合力將不同AI技術運用在他們的公司中。Bengio在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的領域上,為公認的第一把交椅。

VR市場起飛 日社群平台業者Gree急起直追

2016年被視為是虛擬實境(VR)元年,相關人士預估至2020年該市場規模可望成長到12兆日圓,其帶動關鍵在遊戲業者,日前陸續成立專門開發團隊、設置投資基金的日本社群平台業者Gree受到市場關注。

Gree設立於200412月,由現任社長田中良和創設,主業是手機遊戲,以銷售遊戲角色服裝等虛擬貨物盈利。2012年度該集團營收創新高,達698億日圓,時隔4年,2016年度落至只剩6成,田中帶領公司團隊,奮起直追。

2015Gree設立專注於VR的開發團隊,20164月在美國投資15億日圓,設置支援基金會GVR Fund,積極推動VR市場普及。

2016年各家電大廠、IT業者相繼推出價格平易近人的VR產品,以Sony的遊戲機PS VR為例,售價不過44,980日圓。日經新聞(Nikkei)日前採訪社長田中,田中表示,目前VR市場的發展如同iPhone2007年剛問世,消費者覺得iPhone很厲害、很有趣,但不太會用,且充電幾小時,玩沒多久就沒電了,如今10年過去,無論待機、功能等都進步神速,iPhone在全球市佔也不可同日而語。

現階段VR設備在軟硬體都有不少問題待克服,如長時間配戴太重、無殺手級應用等。GreeGVR Fund目的在收集VR相關資訊,並就好的提案予以投資,同時自2016年起,定期舉辦VR活動,吸引國內外相關業者參加,首屆活動參與人數即超過500人。

這幾年不只3C產品有機海戰術,遊戲市場也是,Gree在手機遊戲市場未能推出如mixiMonster Strike》等膾炙人口的遊戲,原因在此。如今在VR時代,Gree將建置良好的開發環境,廣納百川,並與遊戲機台業者AdoresSquare-enix等合作,一同開發遊戲軟體。透過成立基金會、舉辦活動來收集資訊,一改過去在手機遊戲市場的封閉策略。

日本VR市場能否普及,通話軟體與遊戲是關鍵,而Gree可望在此市場發揮所長。

[Home]


2017/01/19 2.2.2.1. 蘋果今年2款平板新機遞延出貨 首季9.7吋低價版iPad先行 [ 電子時報 郭靜蓉]

蘋果將遞延2款平板電腦新機出貨時間。

平板電腦市場龍頭蘋果(Apple)將在2017年推出3款平板電腦新機搶市,原本供應鏈業者接到指令3款新機自第1季起陸續出貨,但近期傳出蘋果決定放緩10.5iPad12.9iPad Pro 2產品出貨,第1季由9.7吋低價版iPad先行出貨。

蘋果2017年將再掀平板新戰局,iPad系列產品一口氣推出3款戰鬥機種搶市,包括低價版9.7iPad、全新10.5iPad及改版12.9iPad Pro 2,顯見蘋果積極擴大平板戰線。供應鏈業者指出,原本這3款產品均計劃第1季開始出貨,但近期已接到蘋果通知,除了9.7吋低價版iPad如期出貨外,其他2款新品都將往後遞延出貨,目前暫定第2季出貨,估計上市的時間點將落在下半年。

蘋果這3款平板新品以10.5iPad最引人注目,蘋果首度加入10吋級平板新戰局,目的是取代原有的9.7吋產品,至於9.7吋產品則開始走向低價化,主要瞄準學生用的教育市場,蘋果希望藉由不同產品線,產生市場區隔並增添平板戰力。

蘋果原本9.7吋平板的零組件多數由一線供應鏈大廠供貨,但在確定9.7吋平板將走向低價版本後,蘋果加入二線供應鏈廠商供貨,例如首爾半導體就取代日亞化,成為9.7吋低價版平板的LED供應商。另外,蘋果亦調整部分零組件供應,藉此與Android平板陣營對抗。

由於10.5iPad是全新尺寸,已成為蘋果大力開拓的江山,在產品規格上也有所變動,蘋果將10.5吋新品升級至與12.9iPad Pro 2相同,均配備A10X處理器,至於低價版9.7iPad則仍搭載A9X處理器。在零組件供貨方面,由於10.5iPad新品定位在高階市場,一線零組件大廠仍為主要供應商。

蘋果10.5吋平板新品除了尺寸較大外,厚度與重量也更輕薄,蘋果加入10吋級平板戰局後,將進一步推升10吋以上平板機種整體出貨佔比,預估2017年將可突破3成,顯見小尺寸平板產品因市場競爭激烈難以獲利,促使品牌業者紛紛往更大尺寸方向發展。

近年來平板市場規模呈現頹勢,2016年亞馬遜與華為逆勢竄出,整體出貨衰度幅度已有收斂,2017年亞馬遜與華為在平板市場仍雄心勃勃,加上微軟也將推出Surface Pro 5搶市,而蘋果低價版9.7吋產品將成為2017年平板出貨主力,業界預期2017年平板市場出貨下滑幅度會再收斂。

[Home]


2017/01/19 2.2.2.2. 宸鴻 獨吞Surface Pro 5觸控面板 [ 工商時報 袁顥庭]

微軟最新的二合一筆電Surface Pro 5即將登場,供應鏈也將在農曆年後開始量產出貨,Surface Pro銷售逐年成長,供應鏈傳出今年備貨量相比去年增加20%。

觸控面板廠TPK-KY宸鴻今年仍是Surface Pro 5的獨家觸控面板供應商,再加上蘋果新款iPad也在首季量產,市場預估本季營收相比去年同期會有兩位數成長。

雖然PC市場銷售動能走下坡,但是二合一筆電有取代傳統筆電的趨勢,銷售表現逆勢成長。微軟二合一筆電Surface Pro產品銷售表現更是逐年成長,市場推估Surface Pro 4去年銷售量是30%以上的成長,突破200萬台大關。今年微軟將在第1季發表Surface Pro 5,除了沿用IGZO面板之外,也將搭配觸控筆,有挑戰iPad Pro的企圖心。而且微軟對於銷售預測也相當樂觀,市場傳出,首批備貨量相比去年成長了20%。

Surface Pro 4在去年首度開始採用IGZO面板,面板由LGD獨家供貨,而觸控面板訂單則是宸鴻全吃。今年面板相關供應鏈變化不大,仍是由LGD供應面板,宸鴻出觸控面板。

對於Surface Pro 5供貨狀況,宸鴻表示,不對單一客戶與產品表示意見。宸鴻指出,整體市場趨勢來看,NB產品愈來愈多是走二合一筆電的設計,宸鴻目前大尺寸觸控面板也幾乎都是以二合一筆電為主,營收占比大多維持在10%~15%的水準。宸鴻因為有5.5代廠大世代產能,在大尺寸面板生產有優勢,因此在二合一筆電有很高的市占率,華碩、聯想、惠普的二合一筆電都是由宸鴻供貨。

往年第1季都是平板電腦的出貨淡季,去年第1季因為工作天數少,而且蘋果新舊產品交接期,使得宸鴻第1季表現低於市場預期,合併營收約212.39億元,相比前一季大幅減少38.3%,本業也陷入虧損。

不過外傳今年微軟、蘋果都選擇在第1季推出新一代平板電腦產品,除了微軟的Surface Pro 5之外,蘋果則是計畫推出低價版本的9.7iPad、全新的10.5iPad。這些新產品都將在今年第1季開始量產,可望降低一些淡季效應的衝擊,市場預估,宸鴻第1季淡季不會那麼淡,營收年成長率有機會來到兩位數的幅度,本業也力拚損平。

[Home]


2017/01/19 2.2.3.1. 高通涉壟斷 美FTC提告 [ 經濟日報 林昀嫻、謝佳雯]

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17日對晶片大廠高通提起告訴,指控高通利用「反競爭」策略來維持在手機晶片市場的壟斷地位。

與司法部合作執行反托辣斯法的FTC說,高通利用身為特定手機晶片供應商的優勢地位,對手機製造商施加嚴苛的供應和授權條件,並藉此削弱同業的競爭力。高通17日股價盤中重挫5.58%,創去年121日以來最大盤中跌幅,終場收跌4.02%

高通在聲明中對FTC的告訴提出「強烈異議」,並反駁FTC主張高通利用市場壟斷地位來收取不合理授權費的指控。

FTC在遞交給加州北區聯邦地方法院的訴狀中表示,高通尋求授權費用的專利為標準關鍵專利(SEP),意味半導體業可廣泛使用,也應該基於公平、合理和無差別待遇條件來收取授權費用。FTC除指控高通拒絕將若干標準關鍵專利授權給同業,並表示高通逼迫蘋果只能使用其晶片,藉此排擠其他同業產品,高通的客戶接受高額費用,及其他不合理且不公平授權條件。FTC並請求法院勒令高通結束這些做法。

高通法務長羅森柏格(Don Rosenberg)表示:「FTC趕在主席拉米瑞茲卸任前和新任政府交接之際遞交訴狀,這項決定極度令人失望,我們將在聯邦法院捍衛我們的業務,也有信心會勝訴。」

聯發科受惠 將迎轉單

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遞狀向加州聯邦法院控告高通(Qualcomm)非法享有獨占地位。法人認為,高通陸續受到各國反壟斷調查,對於蘋果、台積電等供應鏈的影響仍待觀察,倒是聯發科有機會受惠。

高通因為向客戶端收取專利授權金,這幾年相繼遭到中國大陸、南韓、歐盟、美國及台灣等地的反壟斷調查。其中,大陸前年初率先對高通開罰9.75億美元的高額反壟斷罰款。南韓也在去年底對其開出1.03兆韓圓、大約8.5億美元高額罰單。

[Home]


2017/01/19 2.2.3.2. 可成逆勢擴廠 粉碎掉單疑慮 [ 經濟日報 曾仁凱]

金屬機構件廠可成不畏蘋果今年iPhone 8可能改採玻璃機殼,一開春就啟動擴廠計畫,昨(18)日董事會通過砸下1億美元(約新台幣31.5億元)成立可達科技(宿遷),將投入擴充金屬機構件等相關產能。

由於市場盛傳今年蘋果i8將會大改款,可能改採玻璃機殼,取代目前的金屬機殼,外界擔心可成等iPhone金屬機殼供應商恐面臨掉單、產能過剩的危機。

不過,可成昨天的逆勢加碼動作,顯示出公司對未來前景持續看好,間接粉碎外界的疑慮。

可成發言人巫俊毅昨天表示,此次投資案主要是看好機構件的長期需求,依照客戶需求啟動的擴廠規畫。

法人解讀,可成此舉代表來自蘋果等客戶的訂單沒有減少,而且有機會繼續成長,有助提振投資人信心,股價有機會利空出盡。

受到i8改採玻璃機殼的憂慮籠罩,可成股價低檔整理,昨天下跌1.5元,終場收在221.5元。

可成公告,因應集團營運擴展所需,董事會通過投資1億美元新成立可達(宿遷)公司,將投入研發生產各式材料、產品及相關模具的生產銷售。

目前可成在台灣、蘇州、宿遷、泰州總共設有四個廠區;新成立的可達是宿遷廠區的新擴廠計畫,主要是擴充產能以滿足客戶需求,新廠產品與定位和其他的廠區差不多。

法人分析,可成對於資本支出一向謹慎,除二、三年前為因應iPhone 6訂單,資本支出金額衝上2億至3億美元、為歷史最高峰後,去年資本支出為1億美元。

法人表示,可成今年一開春就投下1億美元展開擴廠,顯示公司對於未來前景並不看淡。

法人認為,尤其現在啟動擴廠,包括廠房的興建與機器設備建置都需要時間,推估可達新廠最快要一年多以後才能大量投產,顯示出可成看好的不僅是今年i8會大爆發,中長期動能也是可期待的。

擁獨特優勢 可成訂單不會消失

蘋果今年iPhone 8將改採玻璃機殼的傳聞甚囂塵上,可成去年開始就被投資人看衰。長期觀察金屬機殼產業的法人分析,每年iPhone改採新機殼材料的討論從來沒停過,從早期的液態金屬、碳纖維,到最近的玻璃機殼,但金屬機殼仍有獨特優勢,讓可成始終屹立。

法人分析,高階智慧型手機如同個人品味的象徵,機殼材質因為外顯,最容易讓消費者有感,蘋果前幾年推出玫瑰金、曜石黑等新色,就引爆一波熱潮。因此蘋果等手機大廠不斷在機殼材質下功夫,iPhone變更機殼材質的討論從來沒有停過。

由於金屬呈現的高質感及其堅固可靠,具有難以取代的地位。今年i8可能改採玻璃機殼,其實不是新鮮事,幾年前蘋果的i4i5,以及近年三星、索尼的旗艦機都採取類似玻璃機殼設計,但兩片玻璃背蓋中間還是要靠金屬邊框等機構件,才能提供支撐,對可成、鴻準等金屬機殼廠而言,訂單不會消失,只是角色從外顯的機殼變成內在機構件。

[Home]


2017/01/19 2.2.3.3. 華為銷量看俏 供應鏈沾光 [ 經濟日報 蕭君暉]

大陸智慧手機龍頭華為2017年消費者業務部門營收目標為330億美元,年增28%,在需求持續看增下,將帶動友達(2409)、群創、彩晶與華映等今年的智慧手機面板出貨量跟著成長,有助提升中小尺寸面板的營收。

華為消費者業務部門去年營收為人民幣1,780億元,年增42%,該公司消費者業務部門總裁余承東表示,今年的目標為330億美元(約為人民幣2,280億元),較2016年成長28%

2016年華為智慧型手機發貨量達1.39億支,年增29%,基本達成預定的目標1.4億支,而在中高階智慧型手機的發貨量占比,華為手機也相較2015年提升超過35%

由於友達、群創、彩晶與華映等台系手機面板廠,主要是供貨非晶矽(a-Si)與低溫多晶矽(LTPS)面板,主力客戶是華為等大陸智慧手機品牌業者,隨著華為2017年的業績目標持續增長,對帶動台系手機面板供應商的業績將有幫助。

友達2016年中小尺寸面板出貨量超過1.53億片,年減10.9%,出貨量減少,主要是出貨尺寸往更大尺寸移動,使得出貨量減少,但因為尺寸愈大,平均單價較高,對提升中小尺寸面板業務的營收將有幫助。群創2016年中小尺寸合併出貨量2.24億片,年減10.8%,也是因為尺寸放大的因素。

友達今年有新的六代LTPS廠產能加入,將陸續出貨智慧手機與筆電用的面板,對提升該公司今年中小尺寸面板出貨量,以及出貨單價將有幫助,有利友達擴大在高階手機面板的全球市占率。

[Home]


2017/01/19 2.2.3.4. 鴻海手機新黑馬竄起 高通、聯發科猛卡位 掌握諾基亞、夏普品牌 手機競局後來居上 [ 電子時報 趙凱期]

高通及聯發科積極推展自家手機晶片平台,希望獲得鴻海集團的青睞。

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逐步邁入後4G世代,終端需求成長動能明顯減弱,手機品牌大廠擴張版圖競賽進入最後決戰關頭,近期手機晶片大廠高通(Qualcomm)、聯發科紛鎖定新銳手機品牌廠火力全開,且不約而同地將目光放到鴻海身上,尤其鴻海收購夏普(Sharp),加上富智康與芬蘭HMD攜手,鴻海集團可望在全球手機市場後來居上,吸引高通及聯發科積極推展自家手機晶片平台,希望能獲得鴻海的青睞。

儘管聯發科與夏普合作多年,聯發科旗下Heliop系列中、高階手機晶片解決方案已切入夏普手機供應鏈,然因夏普手機銷售多侷限在日本市場,在其他海外市場著墨並不多,使得夏普一直擠不進聯發科前10大客戶名單中。

不過,鴻海入主夏普之後,為重新打響夏普在全球消費性電子市場名號,手機市場肯定將成為夏普全力衝刺的主要目標之一,這亦讓手機晶片大廠高通、聯發科全面回防,積極與鴻海集團上、下游業者接觸,希望能提升自家手機晶片平台的接受度,以免錯失夏普重返榮耀的龐大商機。

台系IC設計業者指出,過去手機晶片大廠雖經常與鴻海集團打交道,但直接生意往來的機會並不多,畢竟鴻海過去以組裝代工業務為主,晶片供應商主要是協助解決生產良率問題,然近年來鴻海集團積極轉型,旗下富智康與芬蘭HMD合作,共同開發銷售諾基亞(Nokia)品牌的功能型手機和Android智慧型手機,加上鴻海入主夏普,計劃重新打造手機產品線,擴大日本及兩岸市場,甚至進軍國際市場,鴻海在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地位將大幅躍升。

近期業界傳出高通已重新規劃重點支援團隊,積極鎖定鴻海集團推廣自家驍龍(Snapdragon)晶片平台,希望能以智慧型手機產品為起點,進一步配合鴻海集團的十一屏三網二雲升級動作,加深雙方合作關係,帶動自家Snapdragon晶片平台更多元化發展。

聯發科亦不是省油的燈,長期與鴻海集團維持良好的合作關係,旗下包括行動裝置、智能家居、智慧應用等晶片解決方案平台,早已是鴻海集團相關產品的最佳助力,配合雙方對於高性價比的產品開發與量產共識,鴻海集團肯定是聯發科2017年全力擴大爭取的主要客戶之一。

全球智慧型手機晶片市場淘汰賽進入後半場決戰,目前高通、聯發科及展訊僵持不下的戰局,有可能因為新客戶、新訂單及新產品的出現產生激烈變化,面對手機品牌業者2017年將陷入激烈競局,考量客戶訂單及市佔率變化,高通、聯發科2017年紛決定鎖定鴻海集團全力搶灘。

台系IC設計業者認為,鴻海集團在掌握諾基亞、夏普兩大手機品牌之後,若是有意回復昔日在全球手機市場的地位,就算只有達成一半的預期目標,仍將在競爭愈益白熱化的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並成為供應鏈業者強力爭取的重要客戶。

 

[Home]


2017/01/19 2.2.3.5. 三星、蘋果手機助陣 生物辨識熱潮延燒 紅外線LED應用需求攀升 台廠大搶商機 [ 電子時報 韓青秀]

虹膜或人臉辨識功能將成為2017年高階手機的話題焦點,市場看好,紅外線LED應用需求可望大幅增長。

2017年行動支付熱潮持續延燒,生物辨識應用仍將引領市場目光,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即將登場的旗艦機種Galaxy S8將主打虹膜辨識功能,業界盛傳蘋果(Apple)新機iPhone 8在捨棄HOME鍵外觀設計後,也可能將搭載臉部或虹膜辨識,在國際品牌大廠推波助瀾下,紅外線LED應用需求看漲,未來將可望擴大延伸至其他行動支付系統領域。

三星2016Galaxy Note 7曾力拱虹膜辨識功能,然而受到自燃風波影響而短命收場,據傳,背負振興品牌使命的Galaxy S8的外觀設計將實體HOME鍵取消後,將搭載全新虹膜辨識功能,但考量指紋辨識功能使用較為普遍,預料仍將保留指紋辨識的設計,不過市場推測可能將指紋辨識改移到機身背後,或是改採under glass的光學式指紋辨識。

由於光學指紋辨識技術是將指紋辨識IC埋入螢幕下方,使用者可透過玻璃、金屬進行讀取辨識,但業界傳出,由於under glass的辨識率仍然偏低,三星Galaxy S8可能不會冒然使用,而此一問題也發生在可望捨棄HOME鍵的iPhone8。據傳,iPhone8在確定將揮別沿用多年的HOME鍵後,原有的挖洞式指紋辨識功能勢將重新修改,因而業界盛傳蘋果有意導入臉部辨識功能,再搭配機身側邊或後方設計的指紋辨識。

LED業者指出,無論臉部辨識或虹膜辨識,紅外線LED將作為必要的感測辨識元件,目前已商業化的虹膜辨識系統主要採用波長810奈米的近紅外光LED,據傳,三星Note 7主要載取歐司朗(Osram)的紅外線LED,然而隨著市場需求擴大,台系LED業者也可能進一步受惠。

台系LED晶粒廠晶電也看好2017年虹膜辨識應用需求攀升的趨勢,晶電表示,由於2016年陸續送樣認證,2017年上半將可望開始供應出貨,近期也明顯看出有意搭載虹膜辨識的客戶數量增加,相較於2016年下半四元LED約佔營收25%~30%比重,預料2017年受惠於紅外線LED需求持續火熱,四元LED佔比將可望超過3成。

除了手機大廠之外,由於微軟(Microsoft) Windows 10作業系統強化生物辨識功能,支援指紋、臉部、語音及虹膜等辨識項目,筆記型電腦(NB)品牌廠也可望在2017年加快導入相關辨識功能,市場需求將有明顯起飛的動能。

研晶表示,紅外線LED應用於虹膜辨識的出貨需求呈現3倍跳增,包括戴爾(Dell)、惠普(HP)等業者將優先採用於商務機種,預計2017年上半將用來測試市場水溫,到了2017年下半將有機會擴大至一般機種,至於Android手機品牌也在陸續開發階段,若蘋果或三星等大廠積極推動,預料2018年將可望帶動跟進風潮。

業者認為,虹膜或臉部辨識需要搭載的紅外線LED顆數雖然不多,以手機或NB應用可能僅需要1~2顆,不過產品單價及毛利表現亮眼,先前市場傳出歐司朗的紅外線LED報價約達3美元,若是亞洲廠商的價格略低,但相較於藍光LED跌價競爭,2017年紅光或四元LED將成為挹注獲利的主要動能,也吸引各家業者積極搶食商機。

[Home]


2017/01/19 2.2.3.6. 新手機推展策略奏效 Sony Mobile今年營運可望順利達陣 [ 電子時報 王君毅]

預期2016年日本會計年度,Sony Mobile手機有機會順利達成銷售1,700萬支的目標,且預期2017年整體手機出貨量能仍可續向上走高。

受智慧型手機滲透率提高、大陸手機品牌業者包括華為、小米、Oppo等業者竄起、蘋果(Apple)與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手機銷售勢力不減等因素影響,讓Sony Mobile近年智慧型手機業務遭受衝擊,除營收大幅衰減外,也難逃虧損命運,然Sony Mobile2016年起改變手機推展戰略後,整體營運成績已有所改善,外界預期,隨著Sony Mobile新機在各地市場接受度攀升,預期2016年日本會計年度,Sony Mobile手機有機會順利達成銷售1,700萬支的目標,且預期2017年整體手機出貨量能仍可續向上走高。

Sony Mobile近年積極改變手機銷售戰略,除淡出中低階手機市場,同時縮減無法獲利地區的手機銷售業務外,Sony Mobile也在精準行銷與品牌力提升等議題上也投注更多心力,經此成功引領Sony Mobile跳脫虧損的窘境。

2016年第3季為例,雖然Sony Mobile智慧型手機出貨量達約350萬支,較2015年同期約近670萬支的出貨量縮減,但由於中高階智慧型手機出貨比重提升,使其營業利益交出37億日圓成績,較2015年同期大虧206億日圓的情況已有所改善;此外,雖然Sony Mobile預期2016年會計年度手機總出貨量將達1,700萬支,較2015年約近1,900萬支的出貨量略減,但其營業利益預期可達50億日圓,順利轉虧為盈,且較2015614億日圓的虧損情況好轉。

Sony Mobile營運轉強,在相當多的地區同樣可看到更好的市場拓展性出現。以台灣為例,Sony Mobile表示,其在2016年智慧型手機銷售已有近40%的成長性出現,是整體Android手機陣營當中少數出貨量成長的廠家,其中引領Sony Mobile手機出貨翻揚關鍵,則與其高階市場拓展有成等有關,Sony Mobile並說,目前其在台新台幣1.5萬元以上高階智慧型手機市場的出貨佔比,已由35%推升到40%左右,穩居高階手機龍頭寶座。

而展望2017年,Sony Mobile除寄望能續在台灣高階手機市場獨強外,外界預期,2017Sony Mobile整體智慧型手機出貨量能預期仍將較2016年走高,總量預估將落在1,700~1,900萬支之間,經此相關供應鏈業者也將有機會同步受惠。

不過,2017Sony Mobile的營業利益能否持續成長,外界看法則較為分歧,主因在於近年手機高規低賣情況已成常態,而此也將進一步擠壓到業者的獲利空間外,2016Sony Mobile營運轉正,與日圓匯率貶值也有一定關聯性,如此今年Sony Mobile獲利能力能否續強,某方面也需依總體經濟狀況而定。

[Home]


2017/01/19 2.2.3.7. 1Q傳統淡季壓力仍在 毛利率還有小跌空間 聯發科2017年先守後攻 靜待下半年反攻號角 [ 電子時報 趙凱期]

聯發科2017年將採先守後攻的戰術,而鎖定高通的策略依舊。

聯發科2016年營收成長逾29%,且在全球智慧型手機晶片市場幾乎橫著走,然2017年第1季先受大陸內需及外銷市場傳統淡季影響,加上高通(Qualcomm)、展訊等競爭對手也終於回過神來,提出全新的晶片解決方案來反制,甚至沿用過去降價穩量的老方法,使得聯發科若要爭取新的客戶、訂單及市場需出更多力、讓更多利,而配合內部有效降低現有晶片成本結構的解決方案,多集中在2017年下半才會問世。熟悉聯發科的人士指出,聯發科將在2017年採取「先守後攻」的戰術,公司毛利率及智慧型手機晶片市佔率最快要到第3季才有較好的機會能反攻向上,2017年上半都應會主採守勢。

雖然Oppo可能轉單、Cat.7暫無法支援、競爭對手還在殺價,及大陸智慧型手機市場需求轉弱等利空消息,不斷充斥在聯發科周圍,但該公司認為2017年第1季只是正值大陸智慧型手機客戶新、舊產品的轉換期,並非是因庫存偏高因素導致終端市場需求轉弱,至於競爭壓力一直都存在,內部也早已擬定相關對策。雖然2017年第1季公司營收及毛利率目標恐怕仍是易跌難漲,但只要能守住市佔率,撐住毛利率,則第2季起的好轉局面還是可以樂觀預期,甚至只要2017年上半可以堅守,2017年下半的反攻行情自然不容小覷。整體而言,聯發科2017年營運目標仍看成長,包括智慧型手機晶片出貨量、市佔率及毛利率表現。

受到第1季傳統淡季影響,加上智慧型手機晶片供不應求的缺口也有效紓解,市場多初估聯發科2017年第1季營收將下滑15~20%,毛利率也有較35%近期低點再下挫的壓力。聯發科雖要到第1季法說會時才公布本季財測目標,但以聯發科近年來財務更加透明的趨勢來解讀,外資看法應與該公司最後第1季財測目標八九不離十。整體而言,2017年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需求量仍將僅呈現個位數百分點的成長,升級及換機需求還是會貫穿全場,雖然智慧型手機平均單價下滑,且晶片解決方案殺價的壓力仍大,但客戶強調增值及加值的產品設計取向及行銷策略,還是會讓聯發科多一些可以發揮及轉寰的空間。

面對聯發科新練的絕招大約要等到2017年下半才會亮相後,2017年上半針對智慧型手機晶片市佔率,及公司毛利率表現先採守勢的態度,幾乎已經確定,這也意謂聯發科第1季、第2季營收年增率恐乏善可陳,單季毛利率還有再往下測試至32~34%的空間。不過,聯發科2017年的首要任務仍是在高通身上多榨出一些市佔率成長空間,因此,內部鎖定高通嚴打的策略仍然不變,即便展訊仍然步步進逼,只要在高通手上拿到一些客戶及訂單糖果,那新增的熱量就足以讓聯發科安然度過2017年上半的防守危機,也讓公司今年所設定的由嚴防帶動快攻的策略,可在2017年下半有效實現。

[Home]


2017/01/19 2.2.3.8. OLED手機出貨扶搖直上 3年內面板都喊缺 [ 電子時報 郭靜蓉]

OLED手機成搶手貨,面板供不應求。

OLED手機搶手,推升三星顯示器(Samsung Display)一躍成為2016年智慧型手機面板出貨王,由於蘋果(Apple)也將加入OLED手機陣營中,加上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持續推波助瀾,業界預期,OLED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將在2019年超越LCD手機出貨量,且在這期間內的OLED面板都會供不應求。

OLED手機成為搶手貨,相關投資持續加碼,市調機構Display Supply Chain Consultants(DSCC)預估,OLED設備產能供給端將從2016年的750萬平方公尺,預計2021年時將成長到4,040萬平方公尺,年複合成長率達52%

由於蘋果將自2017年起加入OLED手機行列,雖然市場盛傳蘋果初期僅有一款OLED高階手機問世,但由於iPhone手機出貨量龐大,加上市場對蘋果的OLED手機有所期待,預估從2017年起,蘋果手機將佔據20%~35%OLED面板投入產能。

事實上,根據目前面板業投資方向顯示,大部分的OLED手機用產能均向柔性顯示方向擴張,預估柔性顯示OLED產能將在2017年第4季達到供給高峰,繼而在2018年第1季時達到產出高峰。

目前南韓仍是OLED產能佈建最高的區域,但由於大陸持續投入,預計南韓OLED產能市佔率將從2016年的92%下滑至2021年的63%。而大陸的OLED產能市佔率,預計將從2016年的6%,成長到2021年的32%,年複合成長率達135%

另外,OLED面板的出貨量也持續不斷的增加,據DSCC預估,將從2016年的3.89億片,成長到2021年間的1,340億片,年複合成長率為36%。其中,智慧型手機每年至少佔據99%OLED出貨,是為最主要的應用,其次則是VR和智慧手錶等產品。

由於OLED持續不斷獲得品牌廠商的採用,DSCC預估,OLED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將在2019年超過LCD手機出貨量,而2020年的OLED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將超過10億台。至於LCD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則將逐年下降。

至於在OLED面板供應方面,隨著蘋果的加入與三星的力挺,將使得20172018年的OLED需求面持續不斷擴大,2016年的OLED面板產能已經吃緊,預估到2019年甚至2020年時,OLED面板仍會出現供不應求現象。

由於南韓業者較早投入OLED,在2016~2017年間,南韓仍是OLED最大的市場,但至2018~2019年時,大陸將會引領OLED市場。

以個別廠商來看,DSCC預估,2015~2018年間,三星顯示器以30%的比重,估計總投資金額超過30億美元,是為第一大廠商;樂金顯示器則是在2016~2018年間,以16%的比重位居第二,總投資金額達17億美元;至於京東方則是以13%的比重位列全球第三,總投資金額達13億美元。

至於在OLED產值方面,預估2016年產值將可達12億美元,年成長幅度達140%2017年預計將出現倍數成長,年產值預估可達26億美元,而2018年的產值將達到高峰,估計可上看33億美元。

[Home]


2017/01/19 2.2.3.9. 1小時銷售一空 宏達電Ultra預購熱 [ 工商時報 吳筱雯]

宏達電旗艦手機機種Ultra台灣預購開紅盤,1萬支預購量在1小時之內賣光光。不過預購佳與真正賣得好不能劃上等號,畢竟宏達電先前已不只一次新機預購賣到好到必須追加,正式上市後買氣卻迅速消退的紀錄。另外,以宏達電高階機種最重要市場仍是美國來說,Ultra銷售量若能在美國出現明顯成長,更具實質意義。

宏達電2017旗艦機種U系列Ultra昨(18)日中午率先在台灣展開為期3天的預購,不過,原先為了3天預購期準備1萬支的量,在開放預購1小時內即已銷售一空,通路透露宏達電已考慮追加預購量。

受此新機預購熱烈激勵,宏達電昨日股價大漲3.27%,收在82.1元。

不過,小時候胖不見得是真胖。台灣是宏達電品牌表現與接受度都最高的市場,鐵粉最多、也最容易在上市之初便衝出買氣,以宏達電在2015年底推出的中高價機種A9來說,也是預購首日就賣光光還追加,結果A9整體買氣只是平平,而宏達電2016年推出的旗艦機種HTC 10HTC 10在台灣一上市就開出紅盤,讓宏達電台灣銷售團隊信心大增,可惜旺了才兩週銷售數字就開始疲軟,HTC 10在台灣銷售不如預期,以宏達電來說,旗艦新品上市1個月後銷售動能依舊不墜,那才是真的旺。

而宏達電能不能靠Ultra穩住營運陣腳,最值得觀察的市場不是台灣、而是美國,在什麼通路賣也很重要,Ultra打入美國電信業者不能保證銷售量起飛,然而若打不進去,在美國大概也沒什麼賣得好的機會。

宏達電高階機種銷售量最大的市場仍是美國,而電信業者也依舊是最強勢的通路,可是先前外媒報導,宏達電因為在美國銷量太差而大量裁員美國團隊,以至於沒有人力應付在電信業者上市。

宏達電智能手機暨物聯網事業總經理張嘉臨否認外媒報導,強調僅是整組數位行銷團隊更換,美國區人力仍維持在百人以上,可是他證實,美國市場尚未決定Ultra是否將透過電信業者通路上市,還是只會走沒有任何電信業者補貼與優惠的零售通路。

[Home]


2017/01/19 2.3.1. 東芝籌錢 擬分拆晶片事業 [ 經濟日報 林奕榮、謝汶均]

日本東芝公司,正在考慮分拆獲利表現最佳的快閃記憶體晶片事業。

知情人士指出,先前收購一家美國核電廠導致核電事業須減記數十億美元的日本東芝公司,正在考慮分拆獲利表現最佳的快閃記憶體晶片事業,以籌措資金。

日經新聞18日報導,東芝可能出售晶片事業20%的股權,以籌措多達3,000億日圓(27億美元)的資金,出售對象可能是威騰電子(Western Digital)。東芝發言人小光香里(音譯)證實,該公司正在考慮透過分拆取得資金。東芝在聲明中指出,分拆是目前的選項之一,但目前尚未做出任何決定。

東芝欲分拆半導體事業的消息傳出後,股價應聲大漲4.9%,收盤漲幅收歛為2.38%288.4日圓。

投顧公司Bayview投資組合經理佐久間康雄(音譯,Yasuo Sakuma)說:「東芝沒有其他選擇。我認為這個做法是他們的最後一搏。」

東芝用在智慧手機和固態硬碟的快閃記憶體部門,是旗下事業中少數亮點之一。這個部門在上半會計年度的獲利達501億日圓,占該公司總營收獲利逾50%。據傳東芝計劃在3月底完成分拆。

據彭博情報推估,東芝記憶體晶片事業的價值比東芝公司的市值還高,該部門的隱含完全價值為1.5兆日圓(130億美元),高於東芝目前約1.2兆日圓的市值。東芝的儲存與電子裝置解決方案部門(包括快閃記憶體事業在內),最近一季的營業利益占公司總營利的60%

市調公司IHS指出,去年4月至6月間,東芝的儲存型快閃記憶體(NAND Flash)營收,在全球市場的占有率為20.4%,僅輸給市占率達34.9%的三星電子。若東芝與威騰電子合作,將會成為該產業的新霸主。

[Home]


2017/01/19 2.3.2. 大摩:下調蘋果今年營收預測降 [ 工商時報 蕭美惠]

摩根士丹利估計,未來數月蘋果的iPhone 7需求將趨於疲弱(7 Plus略好一些),因而將蘋果的2017年度營收預測下調3%。

以休伯特(Katy Hubert)為首的分析團隊認為,根據內部模式顯示,消費者預期蘋果推出新智慧手機,因而不會熱衷購買iPhone 7,致使其需求疲弱。因此,該投行將蘋果2017年度營收預測降低3%。

華爾街一些分析師相信蘋果有所謂「超級循環」(supercycle thesis),即消費者大多每2年到3年升級手機,而iPhone 6SiPhone 7銷售成長疲弱,因此推估目前有大批iPhone用戶正等著升級他們的手機。休伯特團隊亦認同此說,她認為,傳聞將推出的iPhone 8將可以抵消iPhone 7未來兩季銷售疲態。

她估計,2018iPhone銷售收入將有20%增長,因此蘋果仍是他們的首選個股。她維持蘋果的「優於大盤」評級,目標價為148美元。

蘋果周三早盤小漲0.05%,每股120.06美元。

休伯特並預測,蘋果對今年第1季的財測將可符合市場平均預估水準。

蘋果已宣佈季度營收連3季下滑。第4季向來是蘋果銷售最旺的1季。蘋果將在131日紐約盤後公佈去年第4季財報。

[Home]


2017/01/19 2.4.1. SSD缺貨 光寶科有壓 [ 經濟日報 劉怡妤]

手機記憶體容量倍數增長加上資料中心布建需求,造成記憶體嚴重缺貨,預期首季記憶體與SSD相關廠商將面臨缺貨問題,光寶科(2301)總執行長陳廣中預期,集團SSD產品線首季將受到缺貨影響,須以其他產品線營收補上。

光寶科去年下半年受惠SSD供需失衡,帶動價格走升,挹注營運與獲利表現,由於集團產能大,具採購優勢,去年下半年SSD業務在採購優勢確保產能下帶動獲利,但因記憶體產能持續緊繃,加上光寶科庫存水位下降,導致今年首季在記憶體原料短缺下,恐影響訂單。

光寶科SSD主要供應雲端與資料中心應用,隨著集團在雲端資料中心業績拓展,產品線完備並提供一系列解決方案,營運逐步走出谷底,非PC營收比重去年已升至五成,預期今年將首度超越PC營收比重、拉升至六成以上。

陳廣中預期,雲端、光電半導體與戶外照明、高階相機模組營收比重將超過三成,獲利比重逾一半,是集團重要獲利成長動能。

陳廣中說,SSD缺貨後,恐導致雲端記憶體業績衰退,將以其他產品線補上營收缺口,包含高階數位相機產品線等。受惠雙鏡頭機種增加,去年第4季已見到雙鏡頭等高階相機模組訂單,相關訂單需求延續至今年第1季,終端客戶涵蓋中國大陸手機品牌客戶。

[Home]


2017/01/19 2.5.1. 2016全球主要太陽能擴產地點與趨勢 [ 電子時報 劉慧蘭]

全球擴展太陽光電容量,以亞洲地區國家最為積極。

分析全球太陽光電容量的擴產計畫是了解各個地區太陽電池、模組封裝、薄膜和單晶矽整合設備等上游市場發展情況的重要面向。根據PV-Tech網站報導,2016年新增的太陽光電產能擴張計畫多集中在亞洲地區,前七大國印度、大陸、越南、馬來西亞、泰國、南韓和台灣公告的總容量約為46.2GW,佔全球49.2GW擴產計畫的94%

2016年共有21個國家宣布擴產計畫,稍高於2015年的20國,其中印度宣布將擴建17GW的容量,較2015年增加約118%,並首度超越大陸成為全球第一。不過印度在2015年公告的容量中,仍有7.8GW容量未實現有效產能。

大陸的擴產計畫在2014年達到19GW高峰,2015年降至17.5GW2016年則為17GW2016年公布的容量擴張計畫多集中於2016年上半,與2015年下半連成一線,12個月內公告超過34GW。儘管大陸本地的擴張不如以往,但大陸廠商前進越南、馬來西亞和泰國的腳步卻未停歇。

越南在2016年公布近4GW的產能擴張計畫,主要由晶澳太陽能、天合光能,阿特斯太陽能和保利協鑫等大陸太陽光電廠商推動。馬來西亞和泰國這兩個國家的競爭從2015持續到2016年,2015年泰國以2.2GW容量超越馬來西亞的2.1GW,但2016年馬來西亞吸引了近2.9GW的新容量計畫,高於泰國的2.7GW。南韓和台灣則以超過2.3GW的擴張容量緊追在後。

歐洲方面,歐盟會員國2016年公布的的擴張計畫只有900MW,其中包括天合光能接手太陽能電池廠Solland Solar在荷蘭的電池生產設備。德國仍是歐盟當中主要的太陽能發展國,宣布的計畫超過650MW,但低於2015年的1,500MW

與印度等新興市場相較,拉丁美洲公告的數量和規模仍十分有限,2016年僅巴西宣布新的產能計畫(360MW),較2015年的1,200MW為低。中東和北非地區正處於初始階段,2016年規劃的2,300MW產能中,沙烏地阿拉伯和伊朗的兩個1,000MW計畫便佔了大部分。

印度雖於20152016年都宣布了大規模擴張計畫,但是否均能轉換為有效產能則不無疑問。不過印度下游市場日趨成熟,2017年應可見到更多計畫實現。

除了七個亞洲國家,歐洲和美國的擴張計畫在2017年成為有效產能的可能性也非常高,關鍵指標為Tesla/SolarCity/Panasonic的電池生產將於2017年開始加速。

由於擔心產業將進入產能過剩、消化、重組和整合的新循環,2016年下半公告的擴張計畫只有7,600MW,遠低於2016年上半的47,500MW。以地區來看,2017年的焦點可能會轉向新興市場與企業在當地設廠。從2016年後期可以看出,廠商已開始削減產能,不分地區,擱置或直接取消先前宣告的擴張計畫可能會成為常態。

[Home]


2017/01/19 2.5.2. Faraday Future前景:Faraday Future要用1年時間完成不可能任務 [ 電子時報 張殷綺、劉傑中]

Faraday Future剩下一年時間要讓電動車FF91上市,但從工廠設置一直到汽車的軟硬體開發能力,都讓外界霧裡看花。

Faraday Future在消費性電子展(CES)中展示了FF91電動車,現場聚集了記者、員工、以及執行副總裁Nick Sampson所說的「懷疑論者」。

Recode報導,當時Faraday Future要展示自動停車功能,而Faraday Future幕後的神秘金主樂視,執行長賈躍亭也在現場。當他按下駕駛座旁邊的按鈕時,車子理當要開到舞台中央,沒想到汽車卻文風不動。

Sampson說,車子覺得有點慵懶;這個新生嬰兒非常怕生。接著Sampson再試一次。這次他們莫名地讓舞台燈光變暗,一個人進入到駕駛座。最後這台車終於往前移了幾英尺。

對一般公司來說,產品展示時出狀況,也許只是令人尷尬;但是對Faraday Future來說,他們整晚都在談FF91電動車如何顛覆汽車產業,此時產品出包卻不是個好兆頭。

Google和蘋果(Apple)都想要打造自動駕駛車,但現在都傳出方向調整,原因是造車確實非常困難。即使是Tesla也曾經接連遭遇問題,不斷延後生產時間表與交期。

Faraday Future聲稱自己是汽車製造商、又是科技公司,但他們在軟體與硬體領域都沒有太多經驗。所以問題不僅是Faraday Future能不能造車,還包括是否具備了軟體開發能力。

Faraday Future自動化資深總監Jan Becker仍表示,他們有信心FF91可以在2018年上路。

也就是說,Faraday Future必須在1年內打造10億美元的工廠,不僅可以納入整個汽車生產,還有包括電池生產。他們的工廠在2016年底停工,計劃2017年重新啟動。

相較之下,TeslaGigafactory2014年動土,計劃2018年全產能運作。到20169月為止,公司已經投入超過6.08億美元;Gigafactory2017年初才剛開始生產。

Faraday Future希望瞄準超級豪華車市場,但一切都不容易。根據BuzzFeed News報導,公司的積欠供應商的負債增加了3億美元。供應商已經停止生產Faraday Future的訂單,導致公司的生產計畫再次延宕。

FF91在技術上確實讓人印象深刻,電池可以支撐378英里,時速從060英里僅需2.4秒,這些都超越Tesla的數據。FF91具備人臉辨識功能;在影片中,FF91還展示了自動停車。

儘管公司預期汽車會在2018年上市,但Becker表示,屆時不會有太多半自動化的功能,而是未來透過下載更新,慢慢推出新功能。

但許多問題仍懸而未解。Faraday Future表示,在記者會後他們收到了6萬台訂單,也收了每台5,000美元可退還的訂金,但他們並未提到FF91的價格。

另外不清楚的是樂視與Faraday Future的關係;Faraday Future是否有足夠的資金,可以支撐公司在2018年推出汽車?依然沒有答案。

Faraday Future為何讓人不信任

Faraday Future在消費型電子展(CES)中展示了新的FF91,一切看起來都美好到難以置信,但市場上仍不免充滿懷疑看法。

Gizmodo報導,Faraday Future經歷了慘澹的12個月之後,在CES中舉辦了僅限受邀者能出席的展示會,發表了FF91電動車:配備高達1,050匹馬力的多電動馬達、130千瓦小時電池、每次充電可跑378英里、以及200千瓦的快速充電,電池充飽僅需45分鐘。

Faraday Future表示,他們要一口氣超越所有競爭者所設下的標準,只不過目前Faraday Future還沒拿出讓人信服的證據。

目前上面上最昂貴的Tesla Models S,配備100千瓦小時電池。這幾乎是當今電池科技的極限;Tesla投入大量的研發後,未來或許可以在同樣的外型下,達到110千瓦小時或120千瓦小時。Model S有兩個馬達,輸出為760馬力,不過因為產生熱的關係,馬達這樣的輸出只能維持很短時間。

Tesla持續在美國、歐洲與澳洲建立充電網路,最快只能傳送145千瓦,而Tesla目前的技術一般認為都是頂尖。這些產品都需要多年研發,而Tesla成立於13年前;經過這麼多年的努力,Faraday Future卻宣稱能夠馬上超越這些標準。

樂視入主Faraday Future不過數年時間。FF91雖然真的存在,但能不能做到公司所宣稱的數字,仍是很大的問號。

Faraday Future的內華達工廠目前仍靜悄悄,沒有任何建設。開車上I-15公路,接著開到I-5,會經過Faraday Future的總部,最後到達Tesla所在地弗里蒙特。

Tesla2010IPO之前就做了許多投資。在IPO之後,Tesla仍不時面臨許多困難,例如Model X休旅車推出不順、自動駕駛科技還不完美。這些都是企業經營的必經之路。

FF91已經開放以每台5,000美元價格預購,但車子目前做到什麼地步,沒人曉得。當年Tesla Model 3開放預購時,外界也沒有太多這台車的資訊,僅有Elon Musk的一些推特短文,還有各種傳聞。當Model 3發表時,它已經是半成品。對預購者來說,他們已經具備了相當的信心,但相反的,FF91至今依然讓人充滿疑惑。

企業難免出錯,例如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Galaxy Note 7;成熟的公司會出來說清楚,告訴大家哪裡出了問題,而不是隱藏事實。對於外界的疑慮與合理查證,公司不應該只放煙霧彈。

三星2017年肯定會推出Galaxy Note 8,但Faraday Future會不會推出FF91電動車,至今仍是一團謎。

Faraday FutureTesla為對手 恐言之過早

Tesla持續創新前進,在此同時競爭對手Faraday Future也在2017年消費性電子展(CES)發表了FF91電動車。

Tech Times報導,儘管生產量較2015年增加了64%,但Tesla依舊沒有達到交貨8萬台Model XModel S的目標。

從外觀來看,FF91似乎是值得Model X留意的對手。FF91的規格相當不錯,而且公司聲稱,在產品發表後的36小時內已經收到超過6.4萬筆訂單。這已經比Tesla2015年交貨的5萬台電動車還要高。

如果Faraday Future能夠順利解決財務問題,讓生產線開始運轉,Tesla恐怕處境堪慮。

Faraday Future在影片中已經表明,FF91的假想敵是賓利(Bentley) Bentayga、法拉利488GTB以及Tesla Model X P100D等。配備1,050匹馬力的引擎,FF91的時速從060英里只需要2.39秒。

然而,不管FF91跑得多快,現在Faraday Future仍然沒有一個完善的生產工廠。從這個角度來看,Faraday FutureTesla之間的競爭還不存在。

並不是說Faraday Future沒有機會迎頭趕上,因為Tesla的生產與交貨目標一直延後。不過Tesla已經有相關設備,也有充裕的財務來支撐其科技。反觀Faraday Future目前仍有負債,並面臨法律訴訟;而10億美元的工廠,目前才剛開始而已。

Faraday Future要量產FF91恐怕還需要一段時間,等他們做到的時候,Tesla或許已經達到了2018年的50萬台交貨目標。

樂視投資電動車首亮相 紙上造車質疑不斷

樂視投資的電動車品牌Faraday Future首款車FF91正式亮相,但發表會上竟然發生發不動的烏龍。雖然後來成功啟動,卻引發外界對

其產品「動手腳」的揣測。

飽受資金穩定性傳聞困擾的樂視,在日前公布旗下電動車品牌Faraday Future首款量產車FF91,原本希望澄清外界對於樂視「紙上談兵」的疑慮,不過根據nydailynews.com評論指出,FF91只是再次證明樂視喊出的電動車願景充其量只是「空中樓閣」,這個品牌恐怕只是苟延殘喘。

FF91發表會現場洋溢科技感、氣勢十足,號稱有1050匹馬力、600公里續航力、060英里只需要2.38秒,還說充飽電的速度傲視業界,甚至直接點名Tesla和保時捷(Porsche),明顯將其當作假想敵。不過評論家Jim Resnick指出,現場講解車輛的工程師竟然不願意透露自己姓名與身分,似乎對說出來的話不敢負責任,被問到硬體和技術相關細節這些對一般車廠來說再平常不過的問題,竟也回答「無可奉告」。

此外,此車的售價尚未正式對外公布,僅說先付5,000美元就可以預定。官方說法表示有6.4萬人已經表示興趣,但有多少人真正繳了訂金卻堅決不對外透露,讓人不禁懷疑這些人是真的想買還是只是來湊熱鬧?

Tesla花了10年才終於推出第一輛車,為什麼需要耗費這麼久的時間?答案很簡單,因為造車絕不是件容易的事。樂視從娛樂跨足電動車,原本就已經不被看好,資金不足的傳聞又持續甚囂塵上。雖然創辦人賈躍亭表示,未來3-4個月資金吃緊問題可望緩解,但Jim表示,錢還只是問題之一。當初Tesla不僅已經有自己的工廠、創辦人Elom Musk更不斷提供願景,才一路帶領Tesla走到今天。從發表會荒腔走板的表現看起來,Faraday Future要真正投入生產,恐怕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也或者應該說,這條路或許不久後即將走向終點。

[Home]


2017/01/19 2.5.3. 法國開闢全球首條太陽能公路 1公里造價高達5,200萬美元 [ 電子時報 陳智德]

太陽能產業因節能環保意識提升成熱門話題,不過除了在屋頂安裝太陽能板外,現在還多了另外一條道路。法國近期宣布已在諾曼第Tourouvre-au-Perche鎮開闢全球首條太陽能公路。

Verge報導,該條公路長約1公里,用上約2.8平方公里(3萬平方英呎)的太陽能面板鋪設,耗費約5,200萬美元。

為有足夠的重量承受力,該道路所使用的太陽能面板以矽合成樹脂做為材質,法國能源部長Segolene Royal計劃將在全法國總長1,000多公里的高速公路上安裝面板。

Royal表示,該太陽能面板產生道路照明用途的足夠電力,但其價格比一般太陽能面板更為昂貴,平板的太陽能面板發電效率也並不及於有角度的屋頂太陽能面板。為法國開闢太陽能公路的公司Colas表示,該公司在全球尚有100多個太陽能公路鋪設計畫在進行,盼未來能持續降低此種太陽能板的成本。

Colas過去已在一些停車場安裝過太陽能面板,將對太陽能公路展開為期的測試,不過Tourouvre-au-Perche並未終年受陽光普照,並不是太陽能道路鋪設首選。且鋪設1里道路就要價5,200萬美元亦引發眾議,5,200萬美元在美國可鋪設一條單線道或雙線的高速公路。

另一家公司Solar Roadway也計畫建造太陽能道路,並已在美國最早的州際公路「66號道路」的休息站(Route 66 Welcome Center)前通往入口的人行道上進行試點鋪設,不過也遭遇跟法國Colas公司相同的成本昂貴問題。

Solar Roadway創辦人Scott BrusawJulie夫婦,於2014年在群眾募資平台上募集了100萬美元來實踐該計畫。Solar Roadway表示,該太陽能板能過濾雨水,使用熱能融化路面積雪,預防道路結冰,並在有野生動物通過時亮起燈光向駕駛人示警。

不過100萬美元遠不夠鋪設全美道路所需的資金,科學作家Aaron Saenz表示,全美約有4.6萬平方公里的道路待鋪設,總共需要56億片面板,所需資金為天文數字56兆美元。


法國首條太陽能公路1公里就要耗費約5,200萬美元。

[Home]


2017/01/19 2.5.4. 10年內太陽能可望成世界上最便宜能源 [ 電子時報 邱龍傑]

太陽能發電價格跌勢未止,10年內可望低於燃煤發電。

2016年從智利到阿拉伯聯合大公國(UAE)等多個國家,打破太陽能交易價格新低紀錄,每度電不到3美分,價格不到全球平均燃煤發電價格的一半,分析師預期不出10年,太陽能有可望成為世界上最便宜的能源。

彭博(Bloomberg)報導表示,受惠於太陽能供應鏈各環節成本持續下滑,自2009年來太陽能價格下降幅度達62%。國際再生能源組織(IRENA)表示,當產能提升1倍,太陽能價格就可減少20%。到2025年,太陽能發電可望比燃煤更便宜。

產業發展背後是科技進步所推動,包括提高晶片切割效能的金剛石線鋸,以及效能更好的電池,都能提升發電效率,同時受益於經濟規模,以及發展超過10年的太陽能製造經驗,使太陽能產業已經能與燃煤競爭。

新能源財經(New Energy Finance)太陽能分析主管表示,到2025年,平均1兆瓦加上地面太陽能系統安裝成本將為每瓦73美分,從目前的1.14美元下降36%

GTM研究公司預計,美國西南方部分地區太陽能價格接近每瓦1美元,可望於2021年下降至75美分。美國能源部(DOE)旗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預計,2020年太陽能發電成本可望從每瓦1.2美元,下降到1美元。

國際能源總署(IEA)預計,未來5年,公用事業規模的發電成本平均下降25%。國際再生能源組織預計,到2025年太陽能發電成本將進一步下降43~65%。阿布達比太陽能開發商Enviromena Power Systems創始人表示,太陽能供應鏈正在經歷高產量、低利潤的沃爾瑪效應(Wal-Mart Effect)

但也有燃煤產業的人指出,可再生能源成本沒有考慮維持備用供應的需要,若包括這筆費用,直到2035年燃煤還是比較經濟。

但太陽能價格暴跌已經提升太陽能發電競爭力,根據新能源財經數據,作為全球最大太陽能市場,大陸已經超過德國,成為太陽能裝機容量最多的國家,有些地方的太陽能廠因電網擁擠還被迫關閉,預計到2030年,大陸太陽能發電成本將低於煤炭。

報導指出,位處太陽帶的國家因日照充足,在降低成本方面處於領先地位,因此這些國家能夠透過拍賣授予電力購買合約,迫使能源公司相互競爭降低成本。

20168月在智利一場拍賣會上簽訂一個每度電2.91美分的合約,9月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拍賣的價格只有每度電只有2.42美分,開發商預計技術成本會繼續下降,已經降低出價。未來跌勢未止,太陽能可望成為價格最低的能源。

[Home]


2017/01/19 3.1. 童子賢:放眼未來 擴展版圖商機無所不在 [ 電子時報 黃詩閔]

就全球市場來觀察,放眼未來,比如說物聯網(IoT)、虛擬實境(VR)、擴張實境(AR)、個人消費金融等,一些以前預期會崛起竄出的商機,但在過去3年一直未在全球普及的,這些正面因子都會對網路的演進推波助瀾,也會產生與貢獻新的產值。

我曾提過當年比爾蓋茲(Bill Gates)與賈伯斯(Steve Jobs)30年前的夢想,是每個家庭與每個人擁有一台電腦,那個年代是電腦,現在看就是智慧裝置之一,這是「點」的年代。

把很多「點」與「點」用網路串起來,是「線」的年代,帶來多大的衝擊?這個衝擊,以前很多人難以想象,網路其實是電腦的再革命、再創新。回顧以往,15年前、20年前買電腦,沒有網路的存在,大家對電腦的應用停留在PowerPointWordExcel等,1999年以前的應用,當時著重在個人的生產力,沒有把「點」與「點」用網路串起來。

時至今日,現在消費者買智慧型手機,很少人會注重能否用PowerPointWordExcel等的幾個運用,因為那幾個運用已被智慧型手機再進化的功能取代,那些生產力已包含在無數的App、網路運用、Line、個人社群裡。

過去每個人都使用電腦,這是「點」的科技,而透過網路,把點與點串接起來,形成「線」的威力,我們現在都可以體會,網路的「線」的貢獻與影響,從「點」到「線」,下一步會到「面」。之前「點」的年代是著重在個人的生產力,當前還延伸到與前端、後端、伺服器、大電腦等,其實背後蘊藏很強大的運算,網路的世界大概是這樣構成,到了這個階段,你再過來會看到的是無人駕駛的汽車,到無所不在的物聯網,萬事萬物的智慧化與連網化,周遭的智慧裝置無所不在,其產值與影響也將無所不在,而且會讓資通訊科技應用更人性化,智慧裝置更貼近生活。

2017年前景可期 品牌新品將轉換市場氣氛

截至目前為止,與2016年相較,2017年整體景氣大致上較為明朗,觀察很多科技技術歷經過去2~3年的醞釀期,2017年可望發展開花結果,該突破的可以突破,該商品化的可以商品化,過去2~3年很多大家覺得熱鬧有餘的新科技技術、新科技產品,到了2017年可望逐步落實,逐漸商品化,而可以創造出營業額的態勢會更加明顯。

在先前2年,總有人很著急地等待更有新意的重要產品問世,其實大家都在等待更有新意的重要產品出現,相信2017年不會讓消費者、觀察家、分析師等感到失望,會有較具新意的作品出來。

我還是強調一點,科技產品創新不能只是為創新而創新,要在方方面面符合人性,創新必須對消費者的很多面向,包含生產力、生活便利性、個人資訊、個人教育等都做出貢獻,有了這樣的貢獻,消費者才會樂於去購買產品。經濟的循環就是在生產與消費之間更暢旺、更蓬勃,那自然就會好轉,這也是我們對2017年的期待。

美國製造 有必要就做

美國製造議題引發外界聯想,很具話題性,但到目前為止,大家提的看法其實存在不少矛盾性,許多論點互相衝突,比如自動化,若是在美國生產製造,拉高自動化比例下,大幅增加的就是機器人的就業。

在基於成本效益的準則下,許多人認為要赴美製造,但必須提升自動化生產比重,美國製造的重要任務必須在不斷降低成本的前提下完成,自動化才能減少增加的成本壓力,但自動化就無法帶動就業,並無法提高美國就業率,美國製造議題中很多東西還不明朗。

美國製造的話題很火辣,熱度持續攀升,所以會被大家翻來覆去,反覆檢查細節,和碩對此議題保持關心。和碩在美國有三個據點,團隊人數約超過千人,如果所有環節都圓滿,在必要時人力若要擴充約3倍或5倍都不困難,而以和碩在海外生產製造的經驗與實力,要擴充到5倍以上,再給我們1年時間也不是問題。

美國製造這個議題目前仍是市場討論階段,但只要政策、客戶需求與意願等條件成熟,和碩不排除赴美擴充組裝產線,增加美國員工人數。

在和碩已於美國有三個據點的基礎上,未來和碩若要持續擴充並非難事,端看產業生態與市場需求,還有政策與產業互動是否到位,在眾多條件允許前,和碩不會逆水行舟,還需等待水到渠成的時候。目前和碩在美國已有超過千人團隊運作經驗,要擴張廠區與人數規模都不成問題,但前提是條件必須達成。和碩美國可擴充的部分仍以最後段組裝為主,所有環節圓滿,有需求也可擴充到10倍,且和碩在墨西哥、捷克等地都有設廠,有許多管理國外員工的經驗。

當然每個國家都希望經濟成長的果實能夠保留在自己國家身上,各個國家與區域領導人,都希望可做到各地區經濟成長,因此,美國新任總統川普也不例外,這對美國是好事,但政策必須合理,要能夠執行起來所有的環節都順暢,現階段還沒看到此現象。

對於和碩而言,海外設廠、擴點運作並不陌生,但如果要擴展的話,客戶的需求、客戶的意願是重要的前提,這個前提要先具備,再來分析產業。

持平而論,電子產業的供應鏈猶如肉粽串一般,不可免俗地牽引出一群相對應的供應鏈,產業跟串粽子一樣,一串就是一整串,轉移陣地是單獨一個平面的層次去,還是很多的層次去,這個就牽涉到產業的結構,構成條件是不是圓滿,有什麼條件就做什麼事,依當前進度而論,尚有滯礙難行之處,目前只能到這樣,沒有完全明朗。

和碩完全是看下一波政策意向、產業的生態、政策與產業互動、當地的條件等是否到位,到位的話馬上可以動,但現在一切還不明朗,不會冒然去做。

如前所述,2016年很多產品不確定性已經過去,2017年產品走入商品化階段,新科技技術、新產品成熟跡象明顯,凡此種種,都是讓人充滿期待的開始,但綜觀全球政治面與經濟面,仍呈詭譎多變的局面,和碩要創造自身條件,才更能夠應付外在變化,為求營運向更趨健康的方向發展,和碩2017年會格外注意匯率問題,聚焦財務處置,避免影響和碩努力成果。

實踐匯率財務精實管理 強化企業競爭力

此外,預測業績成長與否是敏感議題,但我們能從產業特質與經濟特質來談,大家理所當然都期待成長帶來動能,但大家也瞭解,行百里者半九十,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其實比從零開始走到九十公里更困難,所以和碩不會做錯誤的宣告跟描繪空虛的願景。

伴隨成長的同時,很多人沒有看到背後的風險,要能夠成長,又有足夠的理性來避開風險,其實對企業而言非常重要,經濟成長有它自然的規律,我最希望的自然規律,是我的公司、實驗室、服務團隊、業務團隊,能夠做出很卓越的成績,讓客戶與終端消費者產生充滿價值的感覺,在這樣的情況下的成長,會是一個最健康的成長。

和碩實驗室跟服務團隊做出卓越的成績,即有其獨到之處,而這些小環節,也都有助於爭取客戶青睞,讓客戶跟終端消費者產生充滿價值的感覺,這樣的成長才健康,和碩也會慎選客戶與合作夥伴,並上緊發條關注歐洲、美洲跟全世界各國的匯率,有時候客戶很好,業務也很好,但時值全球經濟情勢動盪之際,匯率、財務的處置也許會減損營運成績,這都是和碩2017年要面對的營運挑戰。

放眼2017年,很多過去幾年在實驗室裡,沒在市場上表現出來的東西,現在客戶有意願轉化為商品,加總起來我們將審慎與樂觀並陳。

值得一提的,和碩2016年營收約新台幣1.1582兆元,但比起2015年,2016年是微幅衰退約4.6%,我也勉勵同仁,但2016年的微幅衰退,營收微幅的進跟退,即意謂著現在是產業盤整期,跟和碩打內部基礎的現象,只要基礎研發的投入與業務開拓的投入、工廠自動化、精進製程等種種努力沒有停滯下來,和碩其實就是盤旋一下,等待、尋找另外一股熱帶氣流,用這樣的方式讓自己維持不墜,目前為止並沒有什麼悲觀的訊息,不必為了個位數的盤整,翻來覆去把自己弄成悲觀的態勢。

(本文由童子賢口述,童子賢為生於台灣花蓮,為華碩集團共同創辦人,現為和碩聯合科技董事長暨台北市電腦公會理事長,積極參與公益活動。記者黃詩閔整理。)

[Home]


2017/01/19 3.2. 鴻海尾牙陣容曝光 張菲挑大樑 [ 蘋果日報 楊喻斐]

鴻海(2317)集團的愛心嘉年華將於周日(22日)登場,活動內容曝光。據了解,今年依舊由綜藝大哥大張菲主持,表演藝人包括林俊傑、浩角翔起、徐佳瑩、楊丞琳、蕭煌奇、彭佳慧、梁文音、葛仲珊、畢書盡、MATZKA等人,至於尾牙獎項雖未透露,但備受外界關注。

今年鴻海尾牙維持愛心公益嘉年華形式,根據鴻海於南港展覽館4樓規劃的主舞台活動流程,上午首先由雙人團體浩角翔起帶頭暖場,整場活動主持再度由綜藝大哥大張菲領軍,攜手愷樂和丁靜怡主持。

有眷屬獎摸彩

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將帶領員工與希望小學學童一起唱國歌,中午及下午有眷屬獎摸彩;永齡基金會也將進行愛心捐贈儀式,並與身障團體合作表演輪椅國標舞和太鼓秀,也將邀請盲人歌手李炳輝引吭高歌。

值得一提的是,鴻海這次將在南港展覽館1樓當中首度推出鴻海創意館,將規劃3大展區、8大體驗館,包括夏普印象、8K未來轉播區、大健康俱樂部等,集結鴻海集團所有的布局以及應用,同時結合夏普(SHARP)百年博物館,首度開放民眾參觀。

夏普百年博物館展出的文物都來自於日本,包括夏普創辦人早川德次發明的第1支自動鉛筆、夏普第1台彩色電視機、第1台塑膠框架收音機、第1LSI電子計算機及第1台帶有相機功能的手機等具有歷史價值的代表性文物。

[Home]


Confidentiality Note
本郵件含有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機密資訊、或受法律保護之資料,唯有原發信人指定之收信人得閱讀或使用本郵件之內容。如您並非被指定之收信人,請立即將本郵件及所有附件予以刪除;請勿揭露、儲存或使用本郵件之任何資訊,並請您立即告知原發信人本郵件的傳遞錯誤。謝謝您的合作。
This e-mail transmission and any attachments contain information from Inventec Corporation. The information is confidential and/or privileged and intended to be solely for the use of the individuals or entities named in this e-mail transmission. If you are not the intended recipient, be aware that any disclosure, saving or use of the content of this e-mail transmission and attachments is strictly prohibited. If you have received this email transmission in error, please notify us immediately, and delete the e-mail and attachments. We greatly appreciate your cooperation.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雪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