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您也想每天收到產業訊息,請私訊或回覆信件給我!

若不想再收到Yuki 分享電子產業訊息,請用E-MAIL回覆告知
若需寄其他信箱,請用E-MAIL回覆告知,並請告知姓名!
轉寄電郵時, 請記得將寄件人()的電郵地址資料清除, 謝謝你哦!!

若造成困擾敬請見諒!

Line ID:choyuki
WeChat kiyu0616

Line@:  https://line.me/R/ti/p/%40fxc0891s

 

 

 

 

2017/01/11 全球產業資訊

 1要聞

  1.1台灣

   1.1.1. 許勝雄喊話 放寬彈性工時  [經濟日報]

 2財經

  2.1國際

   2.1.1. 馬雲會川普 允創造百萬就業  [經濟日報]
   2.1.2. 達沃斯年會 王雪紅將出席  [經濟日報]

  2.2台灣

   2.2.1. 大立光熔斷 程式惹的禍  [經濟日報]

 1產業相關

  1.1Cloud Computing

   1.1.1. 微軟拚聊天機器人商轉  [經濟日報]
   1.1.2. 亞馬遜2017乘勝追擊五大方向:物流、實體店面、AI、影音、印度市場  [電子時報]
   1.1.3. Pessel攜手華為 推農業IoT解決方案  [電子時報]
   1.1.4. UberAirbnb均在多處市場遭遇法規阻力 應對策略卻大不同  [電子時報]
   1.1.5. Herman 布局車聯網:Harman透過收購卡位車聯網市場 鎖定OTA更新、車載系統與資安防護  [電子時報]
   1.1.6. 淘寶售假貨頻受質疑 馬雲提eWTP概念突圍  [工商時報]
   1.1.7. 傳統零售與電商的結合 阿里177砸億人民幣 啟動銀泰私有化  [工商時報]

  1.2Smart Mobile

   1.2.1Wearable

    1.2.1.1. 適合多項運動的ZoomHRV穿戴裝置  [電子時報]

   1.2.2Smartphone

    1.2.2.1. 智慧型手機換機升級需求高漲 2017年業者朝產品升級方向發展  [電子時報]
    1.2.2.2. 蘋果生產線拉回美國 Tim Cook決策成矚目焦點  [電子時報]
    1.2.2.3. i7退燒 鴻海去年營收首衰退 Q1業績看跌40% 旗下富連網進軍數位內容  [蘋果日報]
    1.2.2.4. 小米中低價搶市 印度營收創高  [工商時報]
    1.2.2.5. 聯昌證券調升大立光目標價至5,050  [工商時報]

  1.3IT Industry

   1.3.1. 鴻海去年業績衰退 掛牌首見  [經濟日報]
   1.3.2. 雅虎改名Altaba 梅爾卸任董事  [經濟日報]
   1.3.3. 廣達上月營收跳增13%  [經濟日報]
   1.3.4. 蘋果不甜鴻海失動能 上市以來 年營收首度衰退!  [工商時報]
   1.3.5. 和碩吃到酸蘋果 年營收首見負成長  [工商時報]
   1.3.6. 體質轉佳 宏碁現在只怕匯損  [工商時報]

  1.4Personal Computing

   1.4.1. DRAM吃緊 淡季漲價25%  [經濟日報]
   1.4.2. 眾家圍剿 MacBook內外交迫  [電子時報]
   1.4.3. 華碩電競筆電 拼年增4 電競品牌ROG 將首度自立門戶  [蘋果日報]

  1.5Solar(Green Energy)

   1.5.1. 台達攻電動車 北市設充電站  [經濟日報]
   1.5.2. LED下游發光 首選億光  [經濟日報]
   1.5.3. Micro LED量產競賽號角響 開啟商用新戰場 Sony大型顯示器來勢洶洶 台廠力拚3Q量產  [電子時報]
   1.5.4. 台灣太陽能矽晶圓廠傳將被國外資金購併 綠能、國碩:子虛烏有  [電子時報]

[Home]


2017/01/11 1.1.1. 許勝雄喊話 放寬彈性工時 [ 經濟日報 潘羿菁、江睿智]

工總理事長許勝雄昨(10)日發布千言書,建議放寬工時彈性,包括放寬每月加班時數46小時上限;以及依據產業特性,適度放寬變形工時規範。他指出,需要政府提供足夠的配套作為,讓雇主與勞工都能有效因應一例一休新制所帶來的變革。

許勝雄指出,我們期待政府和企業形成合作夥伴關係,共同來解決一例一休上路所面對的調適問題,特別是在下列幾方面:

第一,認同勞動部「第1季以宣導為主,第2季以輔導為主,第3季勞檢才會開始嚴格檢查」的規畫。但是一例一休、加班費加乘計算,影響連續式生產的製造業的排班和營運成本,對於餐飲、旅遊、超商、客運、幼兒院等服務業、社會福利機關與公共服務的人力運用和服務成本的調適衝擊更大。政府提供輔導前,需進行各行各業實調訪查,了解一例一休執行面的實際情況,可以動員勞動部現有1,000多位的勞檢稽核人員投入。

第二,日前工總到苗栗進行歲末寒冬「愛心之旅」,發現多家社福機構近幾年已募款不易,一例一休新制更讓他們一年至少要增加200300萬元預算,甚至因為擔心勞檢,只好把部分日常課程取消,收容的喜憨兒及智障兒的福利受到影響。政府需全面掌握社福或長照機構人力與經費缺口,專案協助。

第三,一例一休新制涉及排班和複雜的加班費計算,尤其涉及人力資源和會計管理系統的修訂,政府最好能協助其修訂或建置相關的系統軟體,提出最佳管理作業範例,供業者參考。

第四,一例一休造成的社會紛擾,除加班費增加,更在於加班彈性受到嚴格限制,不但影響排班,勞工也抱怨失去加班機會、降低所得,對勞雇都有不利。為了適應各種類型企業營運與工時安排需求,政府應該在工時制度上提供彈性,包括放寬每月加班時數上限,以及依據產業特性適度放寬勞基法第30條及第30條之1有關變形工時(八周變形或四周變形)的實施彈性。

勞動部:短期無此規畫

一例一休議題延燒,工總理事長許勝雄昨(10)日向政府喊話,希望放寬彈性工時;行政院和勞動部昨齊聲回應,短時內沒有鬆綁彈性工時規畫。

勞動部長郭芳煜表示,勞資雙方對工時議題及彈性,包括延長目前以46小時為上限的加班工時,以及四周和八周變形工時,有不同意見,勞動部希望建立共識之後才鬆綁,目前為止,勞動部對彈性工時沒有任何討論與處理,短期不會有此規畫。

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昨日表示,政府有聽到工商團體呼籲,但行政院「沒有這樣的規畫」。

一例一休新制令業界無所適從,業界盛傳,蔡英文總統、行政院長林全上周邀請企業主到府會談,了解一例一休對企業的困擾。其中,工業區廠商聯合總會理事長秦嘉鴻當面向蔡總統、林揆建議,一例一休要有彈性工時的配套,並希望能以月計、或以年計。之後秦嘉鴻對外透露,總統與院長允諾將朝此方向訂定配套措施。不過行政院昨日一概否認。

一例一休新制上路,引發各種亂象。勞動部昨天大動作找來全台22縣市勞動機關首長舉行聯繫會報,會後並舉行記者會,宣示中央和地方政府合作落實周休二日的決心。郭芳煜說,今年第1季為「宣導期」、第2季為「輔導期」、第3季起為「檢查期」,今年上半年絕非「寬限」,而是輔導業者適應新法。

勞動部也強調,法律沒有空窗期,今年上半年若有勞工檢舉或重大違規等情事,包括輔導後仍不改善,不用等到第3季勞檢,各地勞工局就會開罰。

郭芳煜表示,勞動部擬擴增勞檢員至千名,目前行政院尚未核定員額,因此現階段將動員現有762位勞檢員組成輔導團,協助企業適應新規定,此外規畫各地同步舉辦上百場宣導會。

對於一例一休新制上路,企業為規避加班費,而引發的各種亂象,郭芳煜表示,依照勞基法新規定,勞工加班就要給加班費,他呼籲企業要守法,照顧勞工。

[Home]


2017/01/11 2.1.1. 馬雲會川普 允創造百萬就業 [ 經濟日報 鍾詠翔、郭玫君]

在美國準總統川普與中國的關係陷入緊繃之際,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9日拜會川普時表示,計劃未來五年把美國100萬家小廠商納入阿里巴巴電商平台,幫助美國貨賣到大陸市場,可望為美國創造100萬個就業機會。觀察人士認為,這次兩人相談甚歡的會面,與其說是川普與馬雲拋開分歧、握手言和,不如說他們終於找到共同利益。

川普和馬雲會面40分鐘後,一起出現在紐約川普大樓前,川普說這是一場「很棒的會面」。馬雲則稱川普「聰明」、「心胸開放」,並稱雙方主要談論如何支持美國中小企業,尤其是中西部地區的中小企業,馬雲還說美國農場經營者和成衣小廠商都可透過阿里巴巴電子平台,直接接觸到中國市場。

阿里巴巴預估,透過這項計畫,若每家美國廠商都增加一名人手,便可望為美國創造100萬個工作機會。阿里巴巴旗下天貓商城向業者提供網路商店與支付工具,阿里巴巴發言人說,好市多(Costco)、牛仔褲品牌Levis等約7,000家美國業者已經進駐天貓商城,去年整體業績為150億美元。

川普在競選期間常痛批中國搶走美國的就業機會,還放話要對大陸貨課以45%的關稅,博達克(BDA)董事長克拉克指出,在川普大談反中言論的情況下,阿里巴巴幫自己打預防針就顯得很重要。

香港經濟日報分析,阿里巴巴表示將增加美國就業,讓川普證明自己所言非虛,以維護自己的公眾形象。

從馬雲的角度看,不久前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將淘寶列入2016年「惡名市場」名單,且根據阿里巴巴的規畫,未來集團一半以上的收入將來自海外,所以贏得國外品牌的信賴非常關鍵。因此,想要開拓市場的馬雲,自然也急於與川普政府建立良好關係。

[Home]


2017/01/11 2.1.2. 達沃斯年會 王雪紅將出席 [ 經濟日報 李仲維]

今年世界經濟論壇年會將於17日在瑞士達沃斯開幕,在最新公布的名單當中,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宏達電董事長王雪紅、創新工廠董事長李開復、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等人都將出席。

新浪財經報導,在昨(10)日舉行的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年會媒體背景說明上,主辦單位公布今年與會的重要來賓名單。其中,政府領袖方面,除了習近平之外、英國首相梅伊,美國副總統拜登、美國國務卿柯瑞、南非總統祖馬等均確定出席。

國際組織代表有世界銀行行長金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拉加德等。

大陸多位企業領袖也將出席,包括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華為公司董事長孫亞芳、中國電信董事長楊傑、百度總裁張亞勤、前中石化董事長傅成玉、國家電網董事長舒印彪、中國國電董事長喬保平、中廣核董事長賀禹、中遠洋總裁萬敏、招商局總經理李曉鵬、國開發投資公司董事長王會生、中國銀聯總裁時文朝、中信資本董事長張懿宸、華人文化董事長黎瑞剛。

台灣方面則有創新工廠董事長李開復、宏達電董事長王雪紅等。

在文化和學者方面,北京清華大學校長邱勇、清華大學教授李稻葵、北京大學教授林毅夫,香港中文大學教授劉明康及知名大提琴演奏家馬友友也將與會。

世界經濟論壇執行董事兼大中華區首席代表艾德維表示,世界經濟復甦面臨的風險和不確定性增多。今年年會將聚焦2017年世界面臨的一系列嚴峻挑戰,包括如何加強全球合作機制,以應對全球化帶來的衝擊、如何為第四次工業革命做好準備。

[Home]


2017/01/11 2.2.1. 大立光熔斷 程式惹的禍 [ 經濟日報 朱美宙、孫中英、鄒秀明]

股王大立光9日盤中觸動證交所的「盤中瞬間價格穩定措施」高達22次,外界懷疑有特定外資操控價格。證交所發言人簡立忠昨(10)日澄清,是因為證交所電腦計算公式有誤,證交所9日深夜已緊急修改電腦程式,未來高價股不再有「價格天險」,只要符合規定,台股今後最高股價可以高達999,999元,也不會觸動冷卻機制了。

簡立忠昨日在記者會上鄭重道歉,並指出電腦程式會全面啟動壓力測試。他指出,主因是當初設計程式時,台股尚無高達4,000元價位的個股,昨天開盤前已解決問題。

大立光前天開盤後價格被證交所電腦認定「異常」,早盤觸動22次「盤中瞬間價格穩定措施」,為台股推動盤中熔斷機制以來首見。由於引發人為操縱股價疑雲,證交所連夜徹查,卻發現大立光當天量價穩定,投資人無須「冷靜」,轉而清查內部交易程式,才發現是自家電腦交易程式「出包」,是撮合程式的參數出現異常。

大立光昨天交易正常,早盤股價開高上揚,收盤上漲125元,以4,135元收市,成交量達513張。

證交所說,以往都是用歷史資料測試程式,但因台股從來沒有出現過4,000元以上的股價,未能測試到,未來會加強相關應變。

證交所雖說投資人可申請求償,不過證交所主管補充,大立光9日盤中還是可以成交,股價即使觸及了4,150元的股價上限,使電腦參數亂掉,也只是延遲成交,還是可以撮合,其成交價格及買賣配對情形也正常,應該沒有影響投資人權利。

大立光在9日觸動盤中瞬間價格穩定措施後,依然攀高至歷史天價4,245元,因此還是能順利成交。在開盤前一小時成交了不到200張,全天成交786張,總成交值31.9億元,是當天台股第二大成交值個股。

證交所表示,原有的程式設定,在超過4,150元上限後,會觸發程式異常,經過緊急修改,已沒有這個問題。

證交所的盤中瞬間價格穩定措施自2002年開始實施以來,偵測的程式撰寫邏輯變動不大,經此事件後將全面檢視。台股漲跌幅從7%調高到10%後,模擬成交價差是否還要維持3.5%,也出現檢討聲音。

證交所將主動檢視撮合程式內暫存區是否存有類似問題,並加強臨界值壓力測試。此外,針對瞬間價格穩定措施實施頻率過高者,也將納入異常交易注意標準。

大立光投資人求償…要舉證

大立光9日盤中暫停交易高達22次,主因是證交所系統出問題,大立光投資人該如何求償?

投資人保護中心董事長邱欽廷表示,當天大立光投資人如果想要提出求償,要提出證明當天交易遭受損失,且損失與電腦異常有因果關係,否則法院不易採信。

由於瞬間價格穩定措施係將撮和時間「5秒變成2分鐘」,證交所內部試算當天大立光僅成交時間延後,但是價格穩定、交易不受影響。

不過,證交所副總簡立忠昨天表示,若是有投資人受到損害,還是可以申請賠償。金管會證期局副局長周惠美昨天表示,本次事件「應該證交所負責的,證交所就要負責」,金管會也要求證交所同步檢討。

據了解,包括9日當天受託大立光買賣最大券商美林證券在內,目前未有任何券商或投資人求償。

外資交易室相關人士指出,通常執行外資客戶下單經紀業務時,如果遇到系統問題、或交易員人為疏忽,導致客戶認為蒙受損失並求償,外資券商就是「照單全賠」。

只是本次事件出差錯的地方在證交所的電腦系統,標的又是股王,在過去是前所未聞,市場當然以放大鏡檢視。交易員解讀,當一檔股票遇到數次盤中瞬間價格穩定措施時,若接下來股價漲不上去,通常會認為有大筆資金正趁機獲利了結,因此很容易跟著出脫。

[Home]


2017/01/11 1.1.1. 微軟拚聊天機器人商轉 [ 經濟日報 林昀嫻]

若要探討聊天機器人商業化的未來,微軟執行長納德拉(Satya Nadella)建議看看保險業。

財經網站CNBC報導,納德拉9日在舊金山舉行的金融科技嘉年華(Fintech Ideas Festival)大會上說:「從銷售到客戶服務等產業,你正看到人們讓機器人擁有語言理解能力,我們已有許多客戶在測試這些服務。」

如今微軟和Google、亞馬遜和臉書等科技巨擘一樣,都開放讓外部開發商使用機器學習工具,以打造出更聰明、反應更靈敏的應用程式(App)。微軟2014年推出虛擬數位助理Cortana,去年12月再將其開放給第三方App和裝置使用。

納德拉表示,微軟的目標是要讓機器人的語音辨識、電腦視覺和文字理解等功能商業化,如此一來,這些工具可被視為建立一項事業的標準作業之一。

[Home]


2017/01/11 1.1.2. 亞馬遜2017乘勝追擊五大方向:物流、實體店面、AI、影音、印度市場 [ 電子時報 牟宣語]

亞馬遜在2016大有斬獲,2017持續乘勝追擊。

2016年對亞馬遜(Amazon)來說是美好的一年。營收上,亞馬遜打破之前的虧損,連續第六季創下獲利。硬體實力上也大幅成長,如物聯網(IoT)聲控裝置亞馬遜Echo及智慧語音助理Alexa。同時,其在娛樂產業的影響力也不容忽視,歸功於Prime Video服務及一連串原創熱門節目。評論指出,亞馬遜在2017年可能專注於五大方向發展。

據財富雜誌(Fortune)報導,在零售業務方面,亞馬遜可能會加強物流,或是著重在實體店面。加強物流,是因為亞馬遜為了要在2天內將大至電視、小至衛生紙的品項送到消費者手中,原本每季數十億美元的物流費用料將繼續增加。

為節省運輸成本,亞馬遜於2016年開始租賃海陸空各方面的交通工具,意圖從UPSFedEx手中接回物流工作。同時也開始測試無人機宅配服務。總之,2017年的亞馬遜可能會在物流中扮演更大的角色。

2017年也可能是亞馬遜積極跨足實體零售的一年。2016年底,亞馬遜拋出年末震撼彈,要在西雅圖開設食品及日用品店Amazon Go,消費者只要用智慧型手機就能輕鬆購物、付款,不用排隊等店員結帳。

另一方面,亞馬遜的實體書店也正緩慢但持續地拓展。亞馬遜利用顧客評價及銷售量等電子商務數據決定實體店面的商品,並在店內推廣自家Kindle閱讀器。在新的一年中,店面數量可能從目前的4家再繼續增加。

在技術及娛樂內容方面,亞馬遜可能會加碼投資人工智慧(AI),或製作更多原創娛樂內容。首先在AI上,目前亞馬遜靠著EchoAlexa遙遙領先蘋果(Apple)Google。智慧語音助理Alexa不但能回答問題,還能播放音樂及購物。不過Google挾著智慧家庭控制中樞Google Home及虛擬助理Google Assistant緊追在後,不容小覷。

為了保持優勢,亞馬遜對於Alexa可說是十分看重,執行長Jeff Bezos就曾透露目前旗下已有1,000名員工在負責Alexa服務,而且公司還打算聘請更多人力。新的一年可能會看到Alexa出現在非亞馬遜的產品中,就像最近亞馬遜與奇異電氣(GE)智慧電燈的合作。

在娛樂內容上,亞馬遜近幾個月來積極取得大量影視內容,以對抗同樣在開發原創影集與電影的強敵Netflix及蘋果。在未來的一年,可預期亞馬遜將持續投入對原創內容的投資。

最後,可預期亞馬遜將會持續投資印度。亞馬遜於2016年稍早曾宣布,將再投入30億美元擴張在印度的服務,如此一來對當地的總投資將達到50億美元。亞馬遜也在2016年將Amazon Prime會員服務引進印度,並表示會將Prime Video納入訂閱服務中,讓當地消費者能接觸到更多主打印度導演及演員的原創內容。

[Home]


2017/01/11 1.1.3. Pessel攜手華為 推農業IoT解決方案 [ 電子時報 張殷綺]

Pessel與華為合作,推出農業IoT解決方案。

Pessl Instrument與華為合作推出解決方案,希望降低自然災害與極端氣候對農作物所造成的風險。

AgTech News報導指出,窄頻物聯網(Narrow-band Internet of ThingsNB-IoT)解決方案使用新的3GPP標準,預計2017年中問世。NB-IoT提供超低功耗、成本低廉的電源晶片,可以透過一般行動網路連結到世界各地。

有了這樣的解決方案,農夫可以藉由網路連線,知道何時應該保護農作物、施肥、播種與翻土、收成等。華為與Pessel Instrumens預計將在國際農業機械暨農業資材展(International Agricultural and Gardening Machinery Exhibition)展示相關技術。

Pessl Instrument執行長暨創辦人Gottfried Pessl表示,Pessel的網路平台FieldClimate.com,目前在85個國家提供IoT解決方案,已經有將近12年的經驗。現在搭配NB-IoT晶片,可以降低硬體成本、縮小硬體體積,並連線至遠端地區。

這項科技可以支援許多農業管理解決方案,包括內含80種作物疾病模型的天氣站、天氣預報服務、內建土壤水分感應器的裝置、土壤養分分析解決方案等。這些裝置互相連結,可以協助農夫做出正確決策,進而使用更少的農藥、水和肥料等。

華為行銷暨解決方案副總裁Jiang Wangcheng表示,華為將協助電信業者加速採用NB-IoT,公司期望建立更大的連網市場,讓Pessel Instrumdnt這樣的業者可以掌握新的機會,提供更多服務。

Pessl結合華為的科技基礎,如此的異業結盟,希望解決複雜的難題。多種解決方案,透過智慧應用程式接口(API),與農場的機械無縫接軌,讓農場的管理軟體更容易使用。

[Home]


2017/01/11 1.1.4. UberAirbnb均在多處市場遭遇法規阻力 應對策略卻大不同 [ 電子時報 陳宜君]

線上叫車平台Uber和短期租屋網站Airbnb2016年初以銳不可當的氣勢,在多處市場推動破壞式創新,不料頻頻踢到鐵板,愈來愈多政府立法限制這兩者的業務。

據英國金融時報(FT)報導,在短短數年內,UberAirbnb從小型新創公司迅速成長,現為市值分別高達685億和300億美元的大企業,引起許多市場的主管當局注意,開始立法規範2家公司的業務。

例如Uber20161月試辦直升機載客服務,不料不久就遭當局下令暫停;此外,該公司在許多國家都面臨營業許可和聘僱爭議的法律訴訟。Airbnb不但被許多國家罰款,紐約和柏林等重要市場的政府還立法限制房屋短期租賃業務。

AirbnbUber都試圖和當局合作制定或修改法規,但採取的策略大不相同。

Uber試圖塑造已是茁壯企業的形象,在20165月邀請前歐盟市場競爭事務專員Neelie Kroes、前美國運輸部長Ray LaHood等多位重量級人物擔任顧問。

以急性子作風著稱的Uber執行長Travis Kalanick也放軟身段,表示該公司未能事事做到完美,仍有改進的空間。

不過該公司並未完全放棄強硬作風,結果接連在多處市場受挫。例如美國德州Austin舉辦公投,通過要求Uber司機都須提交指紋資料;但該公司拒絕,並宣布退出當地市場。另外Uber在未取得加州舊金山(San Francisco)當局許可的情況下,就在該市測試自動駕駛車業務,即使加州政府下令制止,該公司仍執意繼續測試。

Uber還面臨另一個更嚴重的發展阻礙,就是該公司和司機是否存在雇傭關係。Uber聲稱,該公司的司機都是獨立包商,因此無權要求健保、保障基本薪資等工作福利。不過加州和麻州都認定司機是Uber的員工,而非包商。Uber則是原本同意和2州政府和解,不料後來變卦,目前仍在進行上訴。

Airbnb和各地政府斡旋時,採取不同於Uber的策略,刻意營造樂於合作的正面形象。過去1年來,Airbnb在各地投注許多資源推行民宿計畫,並在全球設立100多個房東和房客社群,希望藉此培養支持該公司的力量,以促使各地制定對該公司有利的法規。

不過Airbnb在部分市場依然受挫。美國紐約州在201610月通過新法,對短租公寓祭出重罰;Airbnb隨即以該法違憲為由,控告紐約州政府,不過雙方已在同年12月達成和解。另外,柏林、巴塞隆納(Barcelona)和舊金山也透過立法,加強限制短期租屋。

Airbnb因此調整部分市場的經營模式。例如在倫敦和阿姆斯特丹(Amsterdam)Airbnb2017年起封鎖租期違反當地限制規定的房東,勢必會遏阻該公司在當地市場的營收成長。另外,該公司在紐約和舊金山不再接受出租物件超過1處的新房東會員,以阻止商業旅館經營者加入。

這些調整做法對Airbnb來說是極大的改變。該公司以往一直不願對房東採取監督措施,聲稱遵守各地法律是房東的責任,而非Airbnb

部分分析師認為,Airbnb採取和各地當局合作的策略,是為了在首次公開募股(IPO)前解決所有法律紛爭。其實化解紛爭對AirbnbUber來說都很重要,因為2家公司的經營階層都須設法爭取投資人的信任。

[Home]


2017/01/11 1.1.5. Herman 布局車聯網:Harman透過收購卡位車聯網市場 鎖定OTA更新、車載系統與資安防護 [ 電子時報 莊瑞萌]

車用零件供應商Harman透過多項策略性收購案卡位車聯網市場,計劃在資安、車載娛樂系統與空中下載(OTA)軟體更新服務上有所作為,其中也將針對車聯網推出擴增實境(AR)服務。不過,評論認為,Harman被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收購後,經營策略是否會受到影響則有待觀察。

RCR WirelessSeeking Alpha報導,Harman執行長Dinesh Paliwal指出,公司目前拿下許多全球客戶訂單,其中包括高階內嵌運算平台與多種入門等級影音系統等。另外,其客戶對車載資通訊(telematics)、資安、OTA更新與先進安全功能等產品解決方案興趣也逐漸增長。

Paliwal指出,目前有超過100萬輛車正使用該公司的OTA更新服務,其相關軟體訂單金額也超過1.5億美元,其中一半是在車用市場。他也指出,車輛更新的程度前所未見,因此,不僅內嵌系統產品將是半自駕與自駕關鍵,多數產業觀察專家也預估,在未來4~5年內嵌車載娛樂系統將佔去市場60~65%

評論指出,Tesla是採用OTA軟體更新的開創者,Harman也了解OTA的重要性,因此日前收購連網裝置軟體管理廠商Red Bend

華爾街日報(WSJ)曾報導,由於AT&TVerizon停止2G服務,導致汎德汽車(BMW)車輛失去2G連線能力。一般的筆記型電腦與手機的軟體都可固定更新,為了避免上述問題出現,壽命通常達10年以上的車輛,軟硬體也必須能更新,才能確保系統能持續使用。

連網車主要功能還包括雲端服務,能提供導航、娛樂等不同功能,亞馬遜(Amazon)智慧語音助理Alexa就是雲端服務結合物聯網(IoT)的例子,因為Alexa是透過大量後端雲端服務來回答問題、播放音樂或訂購商品。福特汽車(Ford)日前更宣布自家車載系統SYNC 3將支援Alexa服務。

了解雲端服務的重要性,Harman也在2015年收購雲端廠商Symphony Teleca,目前其連網服務部門業務包括Symphony TelecaRed Bend與原本的車輛服務部門。Harman指出,該部門負責生產整合設計、行動、雲端與分析的軟體解決方案,以便將連網世界益處引進汽車、零售、行動、醫療、媒體與消費性電子市場。該部門客戶包括戴姆勒(Daimler)BMW、福斯汽車(Volkswagen)Jaguar Land Rover、微軟(Microsoft)、英國電信(British Telecom)Polycom

目前汽車產業正經歷巨大改變,除了全球趨勢帶動外,包括GoogleTeslaUber也加劇市場競爭壓力,Google大舉投資自駕車,UberLyft則提供民眾無須購買車的新選擇。

日前Alphabet也宣布成立負責自駕技術的新公司Waymo,評論認為,這似乎代表Alphabet認為其自駕技術已可開始商業化。Waymo成立的消息傳出後不久,本田汽車(Honda Motor)也宣布與Waymo接洽自駕技術測試事宜。對此,部分產業分析師認為,有鑑於打造自駕車技術所需的資金與資源需求逐漸增加,本田將有可能與Waymo合作開放資源。

評論指出,目前全球城市與國家已重新思考以汽車為主的運輸解決方案,而且部分消費者自從有了UberLyft及地方運輸工具後已不再倚賴汽車出門,此舉短期內將對汽車銷售帶來壓力,如今Harman可望在這股趨勢中的智慧駕駛市場上獲利。

Harman目前正為不同行動作業系統打造更多車輛共享與支援系統,Paliwal指出,因為從車輛共享經濟角度來看,業者不應只針對CarPlay、百度或Google等特定系統設計車輛。他也透露,該公司目前正在為某客戶設計可讓4種作業系統的手機同時操作的程式。

目前Harman打造的功能對汽車來說仍在萌芽階段,因為仍有許多車輛缺乏Wi-Fi連線功能,而且除Tesla等領頭業者之外,OTA軟體更新也不常見。因此,Harman計劃提供的許多軟體功能市場仍處於未被開發階段。

未來更多車輛連網後,也將浮現資安問題。因此,Harman20163月藉由收購TowerSec來強化其資安防護能力,也與Airbiquity合作推出首款端對端車輛等級侵入偵測系統,希望藉此壯大其安全產品陣容。TowerSec專精於車內網路入侵預防系統以及內嵌軟體系統來預防車內的車載資通訊受到攻擊。

評論指出,Harman藉由品牌建立與策略合併,已擁有龐大規模可在全球OEM市場競爭,而且業務多元。Harman2016年會計年度毛利更達30.3%,優於對手DelphiVisteon

除此之外,隨著大陸與印度平均收入提高,也將帶動當地汽車銷量成長,Harman產品與服務在上述市場也尚未被開發,因此,Harman未來發展潛力可期。

另一方面,201611月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宣布收購Harman,該收購案也是2016年最大樁車聯網相關收購案之一。日前有媒體指出,持有Harman 2.3%股權的Atlantic Investment Management反對與三星合併。對此,評論認為,由於其持股比率小,不至於影響收購案完成。不過,一旦Harman與三星完成合併,不同的企業文化,可能會減緩其前進速度與增加不確定性。

Harman日前宣布透過與Navdy策略投資,推出車用AR產品Navdy with HarmanHarman在車聯網技術上合作的公司還包括恩智浦(NXP)、軟銀(SoftBank)AT&T等等。

Harman高層:2020年連網車將達1.5億輛

業者預估2020年連網車數量將來到1.5億輛。

Harman連網服務部門副總Andrew Till日前撰文指出,隨著物聯網(IoT)逐漸成形後,大幅改變人類生活型態的例子莫過於運輸,舉凡駕駛體驗與車輛購買習慣都會產生變化,但同時也會為車廠、雲端供應商與通訊公司帶來莫大商機。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News報導,Till認為物聯網對汽車市場帶來的影響潛力,隨著新技術進入市場後會持續增加。他也指出,預估2020年將有1.5億輛連網車,其中9成新車將支援主要連網協定。他認為車聯網並非只是單純具備連網服務,而是結合大數據分析並隨時演化的感測器平台。

車聯網發展關鍵之一便是雲端平台,也就是讓汽車互相連結並交換資訊,也讓車廠可規劃新服務以便推出新的價值鏈。屆時車廠也可提供註冊服務,讓客戶利用OTA更新購買新服務。

用戶使用情況的數據也將受到關注,藉此將助OEM廠更了解客戶,進而提供促銷或以車輛為主的服務。換言之,上述發展將讓車廠與客戶擴展至購買車輛以外的服務,目前車廠已開始推出註冊服務,也有很多方法可讓廠商從物聯網中獲利。

Till也指出,從數據可發現,年輕族群利用線上購買東西比率已達54%,因此,一旦車輛擁有變成數位體驗後,將讓車廠從經銷商手中再度拾回部分權力,例如駕駛將可開放讓車廠以遠端存取即時檢查車輛狀況。如此對車廠而言,等於可擁有直接管理服務運作的方式,車主則可享受預防性維修的好處。

屆時車主將不再需要實際擁有車輛,個人租賃將更為普遍,因為消費者並不樂意投資大筆金錢在9成時間都未使用的產品上。消費者追求的是使用者付費精神,如同目前使用NetflixSpotify一樣,因此,ZipcarUber等汽車共享服務將成為常態。

另外,駕駛體驗也將更為個人化,因為車輛可透過手機應用程式(App)辨別個人用戶的喜好與習慣。當車輛解鎖後,透過App便可自動調整用戶喜好的座位位置、車內溫度與媒體播放清單等。

換言之,車廠將朝更數位化方向發展,車輛軟體與服務佔其價值比重越來越大,除此之外,服務也可與用戶綁定,就像將社群帳號轉移至不同智慧型手機一樣。另外,車輛基本的規格也可能改變,例如較高費率的用戶,可啟動更高馬力輸出或更大電池容量等升級功能。

Till表示,車聯網可讓駕駛人掌握前方路況,例如一旦前方車輛緊急煞車或偵測到障礙後,資訊就會傳送給後方車輛示警。

Harman目前已與氣候數據供應商合作,未來結合數據與車輛位置,導航系統將可建議車主先在附近餐廳停車等待雨停。

他也表示,包括YelpHere等新的供應商正加入汽車價值網路,將可望提升用戶體驗甚至衍生出新的產品。

不過,其過程隱私仍是核心,目前多數車輛之間連線與通訊交換都是自願性質,但在美國已有立法提案擬界定用戶數據的可收集範圍為何。

Till認為,車聯網市場目前雖然仍處於早期階段,而且部分領域仍有不確定性,但無疑將會大幅改變人類運用車輛的方式。

[Home]


2017/01/11 1.1.6. 淘寶售假貨頻受質疑 馬雲提eWTP概念突圍 [ 工商時報 黃欣]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9日與美國候任總統川普的會面,引起市場熱議。面對未來中美關係的不確定性,馬雲端出一道合川普胃口的菜色-「增加美國就業,幫美國中西部小型企業賣產品」,再以提到透過發展eWTP(全球電子商務平台),支持全球小型企業進入全球市場,試圖淡化阿里巴巴旗下淘寶網的假貨爭議。

淘寶網2012年曾被美國貿易代表署列入市場黑名單(Notorious Markets List),近年積極洗脫售假惡名,光是2016年下架的產品就達3.8億件,但在時隔4年後,2016年仍再度入榜。面對川普在外貿政策採取強硬立場,甚至不惜增加中國進口美國商品的關稅等,馬雲此時和川普會面,頗有藉此謀求轉機的意圖。

無獨有偶,紐約時報近日報導,中國安邦保險集團董事長吳小暉在去年底川普當選數日後,就與川普倚重的女婿庫什納(Jared Kushner)會面。川普9日才剛宣布任命女婿為白宮高級顧問,且「這一職位將是一個關鍵領導角色」。不論馬雲或是吳小暉,商談生意為輔,切入美國新領導人的人脈網路才是重點。

回顧剛過去的2016年,馬雲儼然成為全球小型企業的「代言人」,在眾多國際場合推廣eWTP概念。馬雲認為,全球企業中,中小企業的占比高達80%,如何讓這些中小企業共同發展,是全球經濟能否持續增長的一大挑戰。

香港文匯報報導,20169月,馬雲倡議的eWTP正式寫入G20杭州公報,希望eWTP在國際社會的共同參與下,能夠更加關注普惠貿易和中小微企業的發展、促進消費全球化及年輕人發展。

馬雲為小企業的切實呼籲,也獲得越來越多的支持。去年G20在杭州舉辦期間,多位國家元首赴阿里巴巴總部園區參訪,包括加拿大、義大利、澳洲等國領導人,皆與阿里巴巴有不同的戰略合作。

另外,杭州綜合試驗區9日亦頒布新規,包括制定全中國首個跨境電商B2B出口業務認定標準、並打造全球首個「eWTP實驗區」等。馬雲推廣的電子商務平台愈臻成熟,未來能有多少實質效益,外界都在關注。

[Home]


2017/01/11 1.1.7. 傳統零售與電商的結合 阿里177砸億人民幣 啟動銀泰私有化 [ 工商時報 吳瑞達]

繼投資入股盒馬鮮生、三江購物等實體商店後,中國最大電商企業阿里巴巴,再將矛頭指向中國大型百貨連鎖業銀泰商業。據指出,阿里巴巴集團將結合銀泰商業創辦人沈國軍,以177億元人民幣,力促銀泰私有化。完成後,阿里巴巴集團將擁有73%股權。

綜合陸媒報導,銀泰商業昨(10)日公告宣布,阿里巴巴100%投資子公司Alibaba Investment Limited,聯合銀泰商業創辦人沈國軍的全資公司,要求銀泰董事會向公司股東提出有關通過協定安排私有化銀泰商業的建議。

阿里巴巴集團及沈國軍旗下公司是聯合要約者,擬透過計畫安排將銀泰公司私有化,每股計畫註銷價為10.00港元,較銀泰商業最後60個交易日的平均收盤價溢價約53.59%,也較20161228日暫停交易前的收盤價,溢價約42.25%。報導指出,私有化所需的現金金額約197.9億港元(約合176.9億元人民幣),要約人計畫以現金或債務融資方式支付。

騰訊證券報導,阿里巴巴與銀泰商業的關係已建立多年。阿里巴巴在2014年收購銀泰部分股權,2015年,阿里巴巴首席執行長張勇出任銀泰董事長。

基於雙方已有的合作關係,阿里巴巴平台可銷售銀泰商品,消費者可透過網路下單,在實體店取貨。此次私有化,可使銀泰與股東更加緊密的推動線上線下業務整合。

截至目前,阿里巴巴持有銀泰商業股票約7.56億股,占已發行股本約27.82%,沈國軍持有銀泰商業股票2.49億股,占已發行股本約9.17%。

而其他私有化的要約者,還持有銀泰商業2.40億股,占已發行股本約8.84%。

報導指出,私有化計畫生效後,銀泰商業將從香港聯交所下市。阿里巴巴將成為銀泰的控股股東,持股比例預估將提高到約73.74%,沈國軍持股將達到16.21%,兩者共持有89.94%的股權。此外,隨著計畫生效後,阿里巴巴投資將可優先購買沈氏集團的股權。

據了解,銀泰商業是中國大陸領先的百貨連鎖企業,經營29家百貨店及17個購物中心,主要位於中國一線及二線城市。銀泰在阿里巴巴集團總部所在的浙江省,發展尤為強勁。

[Home]


2017/01/11 1.2.1.1. 適合多項運動的ZoomHRV穿戴裝置 [ 電子時報 劉慧蘭]

LifeTrak推出的ZoomHRV 2.0穿戴式裝置具有持續偵測心跳的能力,並可以在水中使用,主要針對從事多項不同運動、對健康和健身數據十分關注的運動員而設計。據Medgadget報導,Zoom搭載的專屬感測器是由LifeTrak母公司Salutron Inc. 開發,採用光體積描述信號儀(PhotoplethysmogramPPG)技術,但與其他穿戴式裝置使用的PPG感測器並不相同。

最明顯的差異在於Zoom使用4個獨立的光學感測器,而非傳統的單一感測器,不僅擴大感測區域,當與皮膚和底下的微血管接觸時,可取得更深層的心跳和心率變異訊號分析。同時,Zoom使用單一LED作為發光器,提升了電池的續航力,在每日健身時間1小時、每10分鐘讀取一次心率的正常使用情況下,可維持5天。

LifeTrak尚未提供有關系統精準率的資料,不過PPG已是產業廣泛使用的技術,精準率也在可接受的範圍內。LifeTrak的產品可在不同的身體部位和水中使用,是許多其他產品做不到的。Zoom裝置的主體,也就是感測模組是可拆卸式的,使用時只要放入矽膠手環中便可牢牢固定。

Zoom收集的數據可同步至搭配的手機應用程式(App)檢視,LifeTrakVScoreVScan功能整合心率變異資料,VScore呈現的是使用者在睡眠或休息狀態下的心率變異度基線,用來與VScan偵測的心率變異度做比較。使用者可以利用此應用程式查看不同時期的歷史資料、設定健身目標、檢查電池狀態。

以內建的感測器組合來看,這款健身用的穿戴式裝置的電池續航力令人印象深刻,手機應用程式使用起來也很方便,還可將資料同步到雲端備份,方便轉移。加上可以佩戴在手腕、手臂、足踝等不同身體部位,也可以在水中使用,非常適合從事不同運動的使用者。

不過部分使用者可能會覺得功能太過繁複,且裝置需與可支援藍牙的行動裝置連線,並透過一連串的按鈕點擊進行兩者之間的通訊,可能會令人眼花撩亂。

總之,這款裝置擁有極佳的電池續航力,提供的功能適合多種運動,應可滿足那些喜歡在運動前後或運動時測量生理狀態者的需求。


為運動員而設計的ZoomHRV穿戴式裝置,可與搭配的手機應用程式同步使用。

[Home]


2017/01/11 1.2.2.1. 智慧型手機換機升級需求高漲 2017年業者朝產品升級方向發展 [ 電子時報 趙凱期]

OppoVivo2016年成功上位的例子大為激勵產業界人心,2017年幾乎所有品牌手機業者都積極往終端產品升級及加值方向發展。

雖然2017年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需求量成長,但緩增長的趨勢不變,僅有個位數百分點的成長,但自2016年開始,從大陸內需市場一路延燒到新興國家市場的智慧型手機升級及換機需求動力卻不斷推動智慧型手機平均單價往上提升。其中,成功採用中、高階產品定位及訂價策略的OppoVivo已成為大陸品牌手機業者效法的對象;近期金立則是宣布推出人民幣6,999元的M2017新款手機,甚至採用鱷魚皮訂製的M2017,單價更高達人民幣16,999元。在大陸品牌手機業者2017年已決心哄托智慧型手機平均單價,也不斷強化且新增產品功能後,台系IC設計業者指出,這最新的產業及市場趨勢將有利於公司2017年毛利率及獲利能力大幅昇華。

台系LCD驅動IC供應商指出,2016年下半兩岸手機供應鏈陸續傳出智慧型手機晶片、FLASH、面板缺貨的消息,時至2017年第1季傳統淡季,終於可以開始消弭原先市場供不應求的缺口,不過,第2季又即將進入Android陣營上半年新品的傳統出貨旺季,加上蘋果(Apple)iPhone 8也將開始步入關鍵零組件的備貨、甚至拉貨階段,預期屆時記憶體、面板及智慧型手機晶片的供需吃緊情形恐將重現。這種終端智慧型手機市場需求量並未明顯成長,但關鍵零組件卻更常出現供需吃緊、缺貨的現象,主要原因就在於終端品牌手機業者正致力打一場產品升級及加值戰,在不斷採用更高階晶片解決方案、更多容量記憶體,及更高解析度TFT面板,來推升終端智慧型手機產品的價值及價格的情況下,相關零組件產能備貨總不及的動作讓產業鏈的缺貨聲浪總是雷聲大,雨點也大。

台系手機晶片大廠也表示,大陸智慧型手機內需市場2016年所展開的換機升級需求,可望在2017年開始感染到其他新興國家市場。在智慧型手機覆蓋率已明顯偏高的這一刻,終端換機市場需求左右每年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需求的成長力道已是不變的事實。在升級、換機需求才是產業及市場的最新主流趨勢,加上OppoVivo2016年成功上位故事的例子大為激勵產業界人心下,2017年幾乎所有國內、外品牌手機業者都積極往終端產品升級及加值方向發展,同時也配合即將大改版的蘋果iPhone 8及急欲一雪前恥、積極變陣的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Galaxy S8,希望增加終端智慧型手機產品的差異化;利用加值、升級策略來拉抬產品平均售價的策略,已成為全民運動。

在這樣的環境下,台系一線IC設計業者直言,2017年客戶透過功能升級、產品加值策略,意圖拉高智慧型手機平均單價的策略將有利於晶片供應商改善毛利率及獲利能力;畢竟,過往一路喊殺的晶片降價策略,在講究升級、換機需求的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對自己及供應鏈只是有害無益,20152016年兩岸手機產業界已充分得到教訓。面對2017年大家都想增加新應用、新功能及新設計,重新洗牌再戰,有高性價比、附加價值及差異化的晶片解決方案自然會成為最新的市場寵兒,對已涉足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的台系IC設計業者來說,2017年將有不錯的機會交出手機相關晶片量價齊揚的成績單,公司營運自然也會水漲船高。

[Home]


2017/01/11 1.2.2.2. 蘋果生產線拉回美國 Tim Cook決策成矚目焦點 [ 電子時報 殷家瑋]

各界對於蘋果執行長Tim Cook是否將回應美當選總統川普的「製造業回歸美國」政策皆投入極大的關注。

美國共和黨總統當選人川普(Donald Trump)一直以來都高調主張其「製造業回歸美國」政策,勝選後,川普更直言已要求全球手機大廠蘋果(Apple)執行長庫克(Tim Cook)將手機製造轉移回美國本土;此外,iPhone的合約製造商富士康(Foxconn)亦已表態,將計劃投資美國建立產線。這使得未來庫克的決策與動向,將對蘋果產生極為關鍵的影響與衝擊,也讓外界持續引頸側目。

MIT Technology Review報導,專家分析,基於一些因素,蘋果未來仍不太可能成功的將生產線拉回美國國內。首先,美國製造將使iPhone的成本大幅上揚,而最新的iPhone型號定價卻已墊高至超過649美元了。其次,哈佛商學院(Harvard Business School)教授Willy Shih指出,即使蘋果樂意將產線拉回美國,但該公司在大陸建立的廣泛智慧型手機供應鏈和相關的專業知識,卻幾乎不可能成功的在其他任何地區進行複製。

最後,雖然大陸的手機製造商在該區的市佔率已超越蘋果,蘋果品牌仍在大陸市場佔據著相當大比重的份量。此外,大陸當地製造業能為蘋果帶來的顯著貢獻,恐怕仍僅僅限於在全球最大的行動電話市場上,也就是大陸區域。

自從2015年數位支付機制面市以來,行動支付便進入了快速增長時期。然而,由蘋果推出的Apple Pay行動支付系統卻已明顯步入成長停滯現象,根據統計,在每20個擁有Apple Pay的用戶當中,只有1個用戶使用該項服務。然而即便如此,專家認為,行動支付市場依然是一塊蘋果不可能輕言放棄的大餅。

自創辦以來,眾所周知蘋果的商業動態一向是帶著神秘的色彩,不過隨著人工智慧(AI)戰的白熱化,除了網路巨擘Google,另外如微軟(Microsoft)TwitterUber、以及大多數矽谷企業也都如火如荼的進行AI相關技術的研發,這使的蘋果亦不得不加重在AI領域的布局。

201610月,蘋果宣布聘請了來自卡內基美隆大學(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的副教授Ruslan Salakhutdinov擔任該公司首任AI總監,一位在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領域赫赫有名的學者,將帶領蘋果專注於深耕語音與圖像識別,以及自然語言處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技術。

專家推測,美國企業稅在川普上任後將有望進行調降,庫克也曾表示,期望美國政府能在蘋果考慮將目前海外所持有的2,150億美元現金和相關投資轉移回美國之前,實現企業減稅政策,屆時蘋果也將會如實履行稅收義務。

不過在那之前,庫克仍會繼續堅持捍衛蘋果公司現存複雜的稅收結構,將海外利潤集中至愛爾蘭Cork中,這是因為目前當地的稅法依舊最有利於該公司。事實上,若美國國會不願調降企業稅率,那麼包括蘋果在內的許多跨國企業勢必將面臨龐大的賦稅壓力。

[Home]


2017/01/11 1.2.2.3. i7退燒 鴻海去年營收首衰退 Q1業績看跌40% 旗下富連網進軍數位內容 [ 蘋果日報 楊喻斐]

歷史次高

鴻海(2317)去年12月營收出爐,為4496.39億元,第4季營收為1.4兆元,季增幅度30%,低於往年季增達50%的水準,全年營收達43569.88億元,年衰退2.81%,創下歷史次高水準,是鴻海股票上市以來首度年營收衰退,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希望營收年年成長的期待落空。

蘋果新手機i7系列出貨高峰已過,鴻海去年12月營收持續下滑,不過卻優於前年同期水準,主要因為其他產品線的表現不俗,第4季營收達到1.4兆元,為全年營運高峰。法人表示,受惠於匯率因素以及工廠自動化的效應持續顯現,鴻海第4季稅後純益有機會達到500億元的水準,惟全年每股純益將低於原本預期的10元大關。

年年成長期待落空

鴻海積極進行轉型,自從入主夏普之後更加積極,也持續完整了「雲移物大智網+機器人、工業4.0」的布局,不過鴻海目前業績仍以代工製造為主,超過50%為蘋果iPhone產品,彼此關聯性高,目前開始進入傳統淡季,蘋果iPhone出貨進入新舊機種交替的空窗期,法人預估,鴻海今年第1季的業績將明顯走跌,季減幅度恐將達到30~40%

鴻海預計本月22日將於南港展覽館舉行年終尾牙,將由董事長郭台銘親自主持,宣告今年的營運方針以及未來事業布局方向,將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屆時的談話值得期待。

鴻海集團旗下富連網進軍數位內容市場,昨宣布推出「BANDOTT便當」,結合4K數位機上盒及內容服務,主打豐富影音娛樂服務,串聯精采生活,力求成為民生必需品。

產品上市首日,鴻海集團副總裁呂芳銘及富連網總經理趙浩勇,偕同愛奇藝、CATCHPLAYNETFLIXmyVideo,及Google5大內容商熱鬧開飯,喊出3年內將銷售百萬台的目標,下一步更將積極攜手與有線電信業者合作。

機上盒Google認證

BANDOTT4K數位機上盒也是Google正式認證核可的Android TV機上盒,用戶可直接透過螢幕內的Google Play商店,下載用戶喜歡的App服務,並可切換第四台機上盒或遊戲機,可整合家庭數位有線電視和MOD,可用藍牙語音聲控。

親自測試過的呂芳銘表示,不管是硬體與軟體的效果都很不錯,初期將鎖定有線電視客戶、電信用戶等客戶群以及富連網通路市場,並開始著手布局零售通路,未來更不排除進軍中國等其他地區。

呂芳銘指出,BANDOTT 4K數位機上盒與影音內容服務在台灣市場,要成為整合OTTover-the-top)網路影音服務、有線電視MOD和信用支付等功能的平台,平台未來將推廣到其他市場,希望整合成為一個平台,達成三贏共榮的局面。

台灣富連網總經理趙浩勇表示,目標3年內到2019年之前,要在台灣市場推廣BANDOTT銷售100萬台,這是鴻海集團首度進軍數位內容服務領域,未來也將可望與亞太電信進一步合作。

[Home]


2017/01/11 1.2.2.4. 小米中低價搶市 印度營收創高 [ 工商時報 陳鷖人]

近年各手機大廠積極搶攻印度市場,據英國金融時報日前報導,2016年小米智慧型手機在印度賣破650萬支,公司在印度營收達到新高,超過10億美元。市調機構IDC數據顯示,小米以市占率10.7%,超越印度手機品牌Micromax,成為印度第3大。

對此,小米首席財務長周受資接受訪問時表示,小米在印度的成績,意味著終於成功成為一家跨國公司。且在印度市場初步成功後,下一步將試著把這套模式推廣至其他新興市場及歐美市場。

界面新聞分析,小米在印度市場的增長主要歸功於紅米Note 3、紅米3s3s Prime等高性價比產品。主打中低價手機市場的價格策略,是小米在印度獲得成功的主因。

2016年小米在中國市場的銷售量僅排名第4,但小米在印度市場的成功,成功彌補於中國市場受挫的窘境。

再加上自從2015年起,中國手機市場已日趨飽和,印度正逐漸取代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智慧型手機銷售市場。

IDC報告指出,印度2016年第3季智慧型手機銷售量首次突破3千萬大關,惟相較於印度總人口數,仍然有極大的成長空間。然而,在這個貧富差距極大的國度,有著全球昂貴的iPhone手機,也有極大比例的人還無法擁有智慧型手機,中低階手機市場成為各手機品牌在印度的主戰場。

目前印度市場主要是中國與韓國品牌互別苗頭。IDC數據顯示,印度主要城市201610月份手機銷售量的前5名,分別為三星、聯想、小米,以及印度品牌MicromaxIntex,其中三星、聯想、小米市占率都超過了10%。

然而,小米在印度市場的企圖心遠遠大於單純販售手機。周受資表示,小米並不會一昧地追求市占率,而是將注意力放在提高網路銷量以及派送效率上,並且試著發展小米相關商品,打造小米「生態系統」。

金融時報報導,小米將手機結合電視、家電以及高人氣的健身手環等,成功打造屬於自己的品牌生態圈。

[Home]


2017/01/11 1.2.2.5. 聯昌證券調升大立光目標價至5,050 [ 工商時報 張志榮]

股王大立光(30089日盤中股價因觸動22次熔斷而重挫,昨(10)日港商聯昌證券跟進將目標價調升至5,050元激勵下,再度重回漲勢軌道,終場股價大漲3.12%,收在4,135元,外資法人看好法說會若能釋出利多消息,有助於短線股價挑戰4,500元。

這也是繼花旗環球與摩根士丹利證券後,第三家看好大立光合理股價有上看5,000元的外資券商,至於其他是否跟進,就看明(12)日法說會內容而定。

聯昌證券將大幅調升大立光財務預估值的最大原因在於,被外資圈喻為「客戶版圖中最後1塊拼圖」的三星,可望從今年起貢獻營收,預估三星佔大立光整體營收比重將由今年的8%攀升至明年的13%。

此外,聯昌證券指出,今年即將推出的5.8吋與5.5iPhone都將搭載雙照相鏡頭(且會具備OIS功能),使得雙照相鏡頭在iPhone的普及率預估將由去年的12.4%拉高到43.9%,且在蘋果領軍下,全球推出新款手機中預估將有30%搭載雙照相鏡頭,推升全球智慧型手機普及率由去年3.7%來到今年16.3%,帶動未來3年年複合成長率(CAGR)上看12%。

此外,聯昌證券指出,蘋果在今年推出的iPhone8可能會加入3D臉部辨識功能,其生物辨識能力比虹膜(IRIS)辨識要好,也就是說,蘋果可能會另外再加1片感測鏡片(1P),進而帶動整體鏡片需求,

至於外界所關切的高階產品競爭問題,聯昌證券指出,位居產業龍頭的大立光除了是雙照相鏡頭獨家受惠者外,康達智(Kantatsu)今年產能增加空間預料有限,主因在蘋果產品面臨生產良率問題;而玉晶光在iPhone前置鏡頭生產良率雖有明顯提升,但在後置鏡頭的生產量率仍遠遠落後給大立光。

港商德意志證券科技產業分析師呂家霖指出,由於Android客戶第一季陸續推出搭載雙照相鏡頭的智慧型手機,大立光農曆年將加班因應強勁訂單需求,加上良率拉升,單季營運優於預期趨勢仍將持續。

摩根士丹利證券台灣區研究部主管呂智穎指出,待第三季新產能開出後,大立光剛好可以趕上雙照相鏡頭產品週期,預估可望吃下高達90%以上的高階雙照相鏡頭市佔率,且享有極佳的定價優勢,使得今年與明年獲利年成長率預估分別為61%與23%。

[Home]


2017/01/11 1.3.1. 鴻海去年業績衰退 掛牌首見 [ 經濟日報 尹慧中、彭慧明]

鴻海昨(10)日公布去年12月營收為4496.39億元,受蘋果iPhone銷售疲弱影響,月減6.4%,不如市場預期;同時去年營收為43569.88億元,年減2.8%,主要是受到上半年市場結構調整與客戶庫存去化干擾,是掛牌以來首度出現年衰退,但仍為歷史次高。

鴻海財務主管昨日未評論相關市場訊息。但分析師指出,鴻海去年12月營收表現不如預期,主要受到大客戶蘋果營運不振的拖累。

鴻海12月營收與去年同期相較成長9.8%,是歷年同期的第3高。

儘管鴻海去年營運差強人意,但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先前即對外預告,去年營運不盲目追求營收成長,更看重獲利提升以及學習跨國運作。至於今年不要期望經濟成長多高,但是現在將埋下成功的種子、成功的基因和DNA

鴻海去年第4季累計營收則為1.4兆元,略低於市場預估1.45兆元水準,但仍季增30.4%、為去年單季新高,惟年減2.1%、則是歷年同期第三高表現。

富連網攜手OTT 宣戰有線TV

鴻海旗下富連網昨(10)日宣布,推出4K數位機上盒與影音內容加值整合服務「BANDOTT便當」,強打影音吃到飽三個月為588元起跳。昨天由鴻海副總裁呂芳銘化身主廚站台,並找五大夥伴支持,目標3年內在台銷售100萬台。

鴻海從硬體跨足影視內容平台供應商,意圖透過機上盒進入家戶電視市場,挑戰有線電視系統業者的地盤。

OTT串流影音業者近年來積極攻家庭市場,但主力集中平板、手機、電腦等行動資訊產品,最大市場依然是有線電視為主的電視平台。鴻海以「便當」機上盒平台結合影音內容業者的「飯」,進軍智慧家庭業務。

呂芳銘表示,希望藉由Android TV機上盒「便當」作為OTT網路整合平台,提供多元內容、並整合既有平台資源,創造感受價值。

[Home]


2017/01/11 1.3.2. 雅虎改名Altaba 梅爾卸任董事 [ 經濟日報 謝汶均]

雅虎表示,該公司將在搜尋引擎和入口網站業務賣給威瑞森通訊公司(Verizon)後,把未出售的業務重新命名為「Altaba」,而包括執行長梅爾(Marissa Mayer)在內的多位公司高層也將卸去董事職位,使該公司的董事會成員數減至五人。

雅虎在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文件中指出,該公司未來將更名為「Altaba」,旗下擁有的資產包含雅虎在阿里巴巴的持股和雅虎日本(Yahoo Japan)。知情人士指出,「Altaba」一詞取自「alternate」(替代)和「Alibaba」(阿里巴巴)。

一旦雅虎與威瑞森的交易案完成後,梅爾、雅虎共同創辦人費羅(David Filo)和總裁韋伯(Maynard Webb)均將卸下董事職位。雅虎表示,這些人辭去董事職位並非基於「不贊同公司的營運、政策或執行等因素」。

不過,梅爾仍會續任執行長,而去年3月才加入雅虎董事會的前博通(Broadcom)首席財務長布蘭特(Eric Brandt)將接任總裁一職,協助雅虎撐過過度期。除了布蘭特外,將留任雅虎董事會的其他四名成員為布拉罕(Tor Braham)、佛萊德曼(Catherine Friedman)、麥金奈尼(Thomas McInerney)和史密斯(Jeffrey Smith)。

威瑞森先前同意以48億美元買下雅虎的的網路業務,不過自從雅虎的兩起用戶資料被駭事件曝光後,彭博資訊指出,威瑞森正考慮調降收購價格,或可能不履行收購協議。

威瑞森高層曾公開表示,他們正持續調查雅虎被駭事件所導致的財務衝擊。威瑞森執行副總裁威爾登(Marni Walden)說:「很不幸地,我無法很有信心說我們將如何處理這樁交易案,因為我們也還沒有任何想法。」

[Home]


2017/01/11 1.3.3. 廣達上月營收跳增13% [ 經濟日報 陳昱翔]

代工廠廣達(2382)昨(10)日公告上月業績,受惠蘋果新款筆電暢銷激勵,去年12月營收突破千億元大關,來到1,049.70億元,月增13.4%,創去年單月營收新高,業績表現亮眼。廣達去年12月營收年增7.8%,累計去年度總營收達8,939.92億元,年減11.2%

廣達指出,去年12月營收攀上全年高峰的主因來自於高單價筆電出貨暢旺,推升營收表現走升,業績表現符合預期。

廣達去年12月筆電出貨390萬台,月增40萬台,全年筆電出貨量達4,040萬台,穩坐全球筆電出貨一哥寶座,而去年底因蘋果推出新款Macbook Pro,帶動廣達高單價筆電放量,成為下半年營收成長的關鍵動能。

廣達認為,本季因適逢淡季,預料筆電出貨量將季減一成至二成,屬於正常水準範圍,而美系客戶的新款筆電銷售力道則需視市場後續反應,若有必要則會再次全力趕工滿足客戶產能需求。

法人指出,由於Macbook Pro已多年未大改款,加上新款Macbook Pro導入 Touch Bar觸控式功能列、新增灰色機殼,有助於刺激銷量提升,廣達業績有望雨露均霑。

此外,蘋果新款穿戴式裝置Apple Watch Series 3預計今年第3季正式上市,市場傳出,蘋果敲定新品仍由廣達獨家代工,新款智慧手表不僅效能更強,續航力也將大幅提升,有助刺激銷量,帶動廣達業績。

廣達不願評論市場傳言。法人認為,依Apple Watch近年來銷售量推估,即使今年銷量倍增,廣達仍可提供足夠產能,暫時沒尋覓第二組裝廠的需求,對廣達是一大利多。

[Home]


2017/01/11 1.3.4. 蘋果不甜鴻海失動能 上市以來 年營收首度衰退! [ 工商時報 鄭淑芳]

蘋果訂單不再吃香?蘋果iPhone第一大代工廠鴻海,昨(10)日公布去(2016)年12月營收低於4,500億元大關、全年營收也僅4.35兆元、年減2.81%,此為鴻海1991年掛牌上市以來、年營收首度出現衰退局面。

去年元月,鴻海董事長郭台銘給2016年景氣下了一個「今年景氣就像靈猴七十二變一樣,將是詭譎多變、撲朔迷離的一年」的評語,多變的靈猴,果然讓鴻海去年營收跌了一跤。

昨天鴻海公布去年12月營收,經結算,單月營收為4,496.39億元,雖仍較去年同期的4,096.54億元、年增9.76%,仍維持歷年同期第三高的水位,但表現似乎和「至少可以維持與上月相當水準」的市場預期,有一段差距,昨日開出的數字,不但創下去年9月以來的新低,還呈月減6.4%。

以季營收來看,也有「旺季不那麼旺」的味道,合計去年第四季營收為14,022.43億元,僅較前季的1753.48億元、季增30.4%,但與去年同期創下的天險14,297.13億元相較,仍下滑1.92%。

其中最令市場震撼的是去年全年的營收表現,僅繳出43,569.88億元的水準,比2015年的44,821.46億元、下滑2.81%,儘管仍擁有歷史第二高的光環,但仍敵不過「創下掛牌以來首度年營收走跌的紀錄」,讓人印象深刻。

法人指出,鴻海去年營收走弱,一來是因為去年基期過高,二來是因為4.7iPhone 7需求明顯走弱,雖然鴻海有5.5iPhone 7 Plus護身,也難以繳出佳績,不過與吃下iPhone7 4.7吋手機半數訂單的和碩相比,鴻海還算是不幸中的大幸,和碩去年12月合併營收一舉跌破千億元大關,不單月減33%,就連年減幅也達到27%,看來「一顆蘋果救台灣」的神話,去年似乎已初現崩壞的跡象。

揮別營收急行軍 郭董拚獲利大躍進

號稱年年成長的鴻海帝國,竟也有年營收衰退的一天!雖然去年營收僅小跌2.81%,卻是鴻海掛牌以來的首次。然而就在外界關切營收展望之際,鴻海早已悄悄在轉型,左手拿下百年老店夏普,右手攜手諾基亞品牌再出擊,董事長郭台銘看的已不再是單一營收數字,如何拚出獲利大成長,才是他下個階段的目標。

鴻海昨日結算出去年12月營收,成為法人圈的新話題。早已洞悉營收年年大幅成長不易的郭董,兩年前就先預告,「一個營收規模4兆元的企業體,不太可能年年都成長1015%」,一句話就破除了鴻海早年每年追求年營收成長15%的內部成長目標。

但從郭台銘的這番談話中也不難看出,鴻海早已從只看重營收成長的過去,悄悄轉型了。

不再追求營收高成長的鴻海,未來將何去何從?成了市場關注的焦點,郭董不再提營收成長,卻用實際行動,來證明除了蘋果,鴻海還有很多布局。

在郭董一聲號令下,雲移物大智網加上機器人浮上檯面,緊跟著,八大生活的應用也一一露出曙光。

至於海外布局,在近二年,鴻海也在跨大步中,其中最令市場眼睛一亮的,就是派下手下大將戴正吳出任去年4月才剛入股的夏普,成功幫夏普逆轉勝,繳出單季營業利益轉正的佳績。此外,鴻海旗下的富智康也跟進以3.3億美元,買下功能型手機業務與相關權利,以及越南的廠房、設備、人力。如今與芬蘭新創公司HMD global Oy合作的首支安卓版智慧型手機NOKIA 6,也即將在大陸上市。

一直在鴨子划水的鴻海,始終期望在蘋果之外,可以找出另一個支柱,雖然市場認為目前營收佔比仍高居五成的蘋果訂單,很難被取代,不過眾所周知的是蘋果雖然可以讓鴻海營收大進補,但因毛利率不高,對獲利的滋養卻有限。雖然一時之間鴻海要找到可以完全替代蘋果的訂單並不容易,也不免讓鴻海陷入營收走弱的頹勢,但只要可以在近二年找到獲利新動能或是高毛利的產品,有了獲利引擎的鴻海,就算面對營收下滑,應該還是可以無畏無懼。

[Home]


2017/01/11 1.3.5. 和碩吃到酸蘋果 年營收首見負成長 [ 工商時報 吳筱雯]

受到蘋果iPhone 7銷售不振、NB關鍵零組件缺貨影響,代工大廠和碩去年12月營收僅有840.14億元,遠低於外界預期的千億元以上水準,也比11月大減超過3成,和碩第4季營收因此僅有3,606.58億元,比2015年同期減少12.5%。2016年全年營收1.15兆元、年減近5%,則是和碩自2010年掛牌以來,年營收首度出現負成長。

iPhone 7上市以來,雖然靠著蘋果策略性將首波上市國家一口氣推升從i6s12個至i728個,之後每一波上市國家的數量都比往年大增,還有新色曜石黑缺貨的饑餓行銷助陣,以及三星Note 7爆炸帶來的需求推波助瀾,不過,iPhone銷售續航力似乎僅集中在擁有雙鏡頭與大螢幕的i7 Plus4.7i7的銷售動能則是八方吹不動,早在11月外界就已傳出蘋果第4季砍單515%,和碩營收從9i7上市當月登頂之後,便一個月不如一個月。

蘋果iPhone代工訂單不振,加上NB出貨量受到關鍵零組件缺貨影響,出貨量僅有8590萬台、低於預期,導致和碩12月營收遽降至840.14億元,不僅沒有守住市場原先預期的千億元以上水準,更比11月大減33.24%,營收幾乎回到i7尚未交貨的78月水準,而相比於201512月,也減少27.43%。

也因為12月營收低於市場預期,和碩第4季營收3,606.58億元,僅比第3季營收3,161.93億元增加14%,同樣不如市場預期的季增兩成,第4季營收年減12.5%,則是應了法人原先預期。

以全年來說,和碩2016年營收雖然如原先預期般破兆、達到1.15兆元,然而在i7疲態提早出現下,2016年營收仍比2015年負成長4.57%,這也是和碩自從2010年掛牌以來,年營收首度出現負成長。

和碩將在本周日舉行集團的團圓日,董事長童子賢、副董事長程建中、執行長廖賜政、財務長林秋炭等都將出席,外界預期或將有機會提早釋出對2017年展望。

[Home]


2017/01/11 1.3.6. 體質轉佳 宏碁現在只怕匯損 [ 工商時報 翁毓嵐]

宏碁(2353)公布去年12月營收188.39億元,月減17.1%、年衰退16.6%,累計上季營收雖季增逾5%、重返6百億元大關並站上2016年全年高點,但仍較前一年同期減少9.8%。

尤其宏碁去年底受到提列63.4億元的資產減損所拖累,影響每股獲利多達2.06元,致使宏碁連11季守住獲利的成績將中斷,不僅單季轉盈為虧、2016年也將虧損。

由於上季宏碁認列總額達63.4億元的無形資產減損,其中包括來自於iGware61.9億元,及GatewayPackard Bell品牌商標權之價值評估減損約1.5億元。宏碁先前預計該次認列將影響稅後每股盈餘(EPS)達2.06元,若以其去年前3季累計EPS0.28元估算,法人預期宏碁去年第4季將由盈轉虧、連帶拖垮全年虧損恐達1.6元以上。

不過,宏碁在電腦本業已於去年第3季由虧轉盈、營益率亦從-0.5%翻正為0.8%,稅後淨利也有逾3成增長,法人認為,宏碁第4季本業仍能維持一定水平,其它變數僅剩匯兌損益。

展望今年第1季,宏碁可望受惠電競系列含桌機、曲面筆電、螢幕及Chromebook等新品上市,與擴大VR布局等利多帶動營運動能,尤其在PC及顯示器等產品市場需求升溫,執行長陳俊聖日前並透露皆有追單狀況;至於小股東關注今年配發的股利,陳俊聖也指出,仍將可望與上年度配發的0.5元現金股息差不多。

[Home]


2017/01/11 1.4.1. DRAM吃緊 淡季漲價25% [ 經濟日報 簡永祥]

集邦科技昨(10)日發布最新調查,受到DRAM供應吃緊,第1季伺服器DRAM模組價格漲幅逾25%,高容量漲幅甚至直逼30%,創下歷年淡季最大漲勢;標準型DRAM漲幅也相近,讓南亞科、華邦及威剛等今年首季營運看俏。

集邦旗下的DRAMeXchange表示,標準型記憶體價格一路看漲,使伺服器用記憶體模組價格也跟著發燙,更帶動伺服器廠商備貨的動能與需求。

DRAMeXchange強調,今年整體DRAM產能擴增有限,全年度供需狀況仍吃緊,伺服器用記憶體模組價格將隨著原廠調配產出比重而維持穩定獲利水位。

據調查,伺服器用DDR4 32GB模組,每條已突破200美元大關,首季合約價平均漲幅逾25%,高容量模組漲幅更直逼30%以上。

DRAMeXchange表示,下一代的伺服器處理晶片,英特爾14奈米新平台Purley已於2016年第4季初陸續送至各大ODM廠測試,Purley平台將支援至六通道記憶體,並支援單處理器最多12DDR4 RDIMMNVM DIMMNVDIMM 等不同種類記憶體,能顯著改善高階運算伺服器群的效能。

集邦稍早也預估首季標準型DRAM和伺服器用DRAM漲幅都會接近三成;行動式DRAM因中國大陸智慧型手機因應春節前鋪貨,需求強勁,不論是單顆顆粒或多晶片封裝(eMCP),單季漲幅也超過一成、約達15%;繪圖用記憶體與利基型記憶體也雨露均霑,單季漲幅將超過一成。

國內DRAM廠雖然都已退出標準型DRAM市場,轉攻利基型市場,但隨著漲勢愈猛,可望雨露均霑。

近期DRAM漲勢主要由三星主導,且漲勢仍未停歇,首季標準型DRAM漲幅逾三成,行動式DRAM15~20%,伺服器用DRAM漲幅在25~30%。法人看好,南亞科、華邦電、旺宏、力晶等擁有記憶體製造產能的公司,本季起業績將明顯提升,今年營運表現值得期待。

DRAM勁漲 台廠績昂

DRAM和儲存型快閃記憶體(NAND Flash)在淡季同時缺貨,尤其DRAM漲勢兇猛,讓主要記憶體族群今年營運看旺。國內DRAM廠均已退出標準型供應正規戰,轉攻利基型市場,以利基型DRAM通常一季議價一次,因而未能享用如三星、SK海力士和美光營運直接受到產品飆漲挹注,但隨著漲勢愈猛,台廠包括南亞科、華邦電和力晶等,也同步沾光。

近期DRAM漲勢主要由三星主導,且漲勢仍未停歇,首季標準型DRAM漲幅逾三成,行動式DRAM15~20%,伺服器用DRAM漲幅在25~30%。三大應用領域同飆,讓主要供應商三星、SK海力士、美光去年營運翻身,股價也大爆發,尤其美光股價大漲1.3倍,格外受到矚目。

法人看好南亞科、華邦電、旺宏、力晶等擁有記憶體製造產能的公司,本季起業績將明顯提升,不過南亞科因部分產能轉進20奈米,產出會減少,讓漲價利益失色不少。

旺宏因具備NAND FlashNOR Flash兩項記憶體製造實力,加上原來被視為包袱的12吋晶圓廠折舊幾乎攤提完畢,讓旺宏今年光是折舊短少,就可為公司帶來可觀利益,加上兩項記憶體都相繼切入車用及物聯網等大廠,今年營運改觀。

至於模組廠中,則以擁有貨源較多的威剛和群聯成為大贏家,但隨著低價庫存逐漸消化,預料第2季起,普遍會承受成本墊高價及調貨不易等困擾。

群聯稍早已主動公布去年前11月稅前盈餘達50.46億元,超越去年整年的44.73億元,每股稅前盈餘25.6元。由於10月及11月合計稅前盈餘為12.67億元,法人預期去年第4季獲利仍可超過上季,創單季獲利新高,也將去年全年獲利推向歷史高峰。

[Home]


2017/01/11 1.4.2. 眾家圍剿 MacBook內外交迫 [ 電子時報 李立達]

戴爾(Dell)CES展,發表新款NB,以窄邊框設計,將13吋螢幕塞進11吋機身,戴爾表示,目標就是蘋果(Apple)MacBook長期佔據的輕薄市場,連同微軟、宏碁、華碩、聯想、惠普等廠商,都要朝蘋果MacBook猛打,然新款MacBook風評卻不佳,對蘋果MacBook2017年顯然有場硬戰要打。

戴爾在CES展發表的XPS 13,為2-in-1設計,搭配觸控螢幕,翻轉螢幕後,就可從一般的NB,變身為平板電腦,長達15個小時電池續航時間,配有QHD+(570萬畫素),其價格為999.99美元,硬是比蘋果新款MacBook Pro,便宜500美元以上。

聯想也在CES發表新款ThinkPad X1,延續過去ThinkPad X1的碳纖材質輕薄設計,新款ThinkPad X1的重量1.14公斤,號稱最輕的14NB,也採窄邊框,13吋機身當中有14吋螢幕,厚度15.95mm,待機長達15.5小時。聯想除原本傳統的黑色外型,也首度推出銀色機種,價格為1,349美元。

20165月,宏碁在紐約發表Aspire S 13,就抓著蘋果打,強調輕薄與效能,且價格是蘋果MacBook系列的50%,宏碁並在9月發表Swift系列,推4款不同價位與規格,然同樣是以輕薄及長效電池為訴求的產品,宏碁指出,全球超輕薄NB年增幅度雖僅3%,然單價高,其市場規模達到420億美元。

此塊數量少,單價高的市場,過去長期被蘋果掌控。蘋果2008年發表MacBook Air時,已故執行長賈伯斯從牛皮紙袋秀出新機,效果十足,一開始雖因為單價過高,叫好不叫座,然隨後在性價比達到市場接受度後,快速佔據市場;期間Windows陣營曾推中高階的CULV機種,卻完全不敵MacBook

然如今,Windows陣營捲土重來,對蘋果的威脅,較之前更大。首先,過去NB持續成長,輕薄高價NB,數量有限,並非Windows NB品牌的經營重點,現在NB持續萎縮,任何能夠擠出利潤的市場,都被視為肥肉,即使肉不多,搶食者眾,諸如電競與輕薄NB市場。

再者,過去Windows NB品牌廠也企圖推高階與精美設計機種,企圖與MacBook捉對廝殺,無奈品牌形象難以改變,即使設計優異,消費者卻不願埋單,宏碁曾推出白色機身,採強化玻璃機殼的Aspire S7,造型優美,銷售卻無法支撐利潤,只能黯然退場。微軟推出Surface,適巧補足此塊空缺。

微軟Surface在發表的第一天就強調,主打目標只有一個:蘋果MacBook系列。Surface從一開始不被市場看好,被Windows NB品牌抗議,到如今Surface站穩腳步,快速成長,並且從2-in-1,跨到Clamshell NBAIO PCSurface的成功,也意味MacBook不再穩如泰山。

蘋果2016年前3季的Mac(包括iMacMacBook系列)的銷售數字,是逐季走高,然總和來看,前3季出貨量為1,317.2萬台,較2015年同期的1,506.8萬台,其實是衰退12.58%,當然,也有人解釋此現象,是因為消費者在等待新款MacBook Pro的結果,然新款MacBook Pro,市場反應雜音不少。

蘋果新款MacBook Pro推出,厚度為1.55公分,體積為1.83公斤,將15吋機種的輕薄規格,再向前推進一步,現有市面上的15吋機種,只能望其項背;然被蘋果視為殺手應用的Touch Bar,卻也被評為創新不足,加上電池續航力問題,首度沒有獲得美國消費者報告的推薦。

蘋果正在調整旗下MacBook產品線,11吋的MacBook Air將要淘汰,由13吋的MacBook Air獨挑大樑,中價位將是12吋的MacBook,至於高價位,主打新款MacBook Pro,而2016年底推出的新款MacBook Pro銷售量,將是蘋果能否站穩高階筆記型電腦市場霸主的重要指標。

蘋果預計1月底公布2016年第4季銷售狀況,新款MacBook實際銷售狀況,將可窺知一二,然根據蘋果供應商所預估,2017MacBook的銷售量若成長,幅度也有限,而日前IHS預估,蘋果的NB面板採購,2017年將年減19%,似乎都透露,蘋果MacBook系列將在2017年,面臨不少壓力。

[Home]


2017/01/11 1.4.3. 華碩電競筆電 拼年增4成 電競品牌ROG 將首度自立門戶 [ 蘋果日報 王郁倫]

華碩(2357)跟微星(2377)稱霸北美電競筆電6成市場,華碩鞏固龍頭地位積極強化品牌,新系列筆電螢幕下方以「Republic of Gamers」取代ASUS字樣,強打玩家共和國(ROG)形象,華碩北美區總經理張國昇指出,華碩今年目標業績年增14%,其中2017年電競筆電目標出貨增3~4成,Chromebook更拼銷量倍增。

Chromebooke衝銷量

華碩在CES展中發表新一代新筆電,其中電競系列以ROG及鷹眼圖騰為品牌,不再依附ASUS品牌,這也是華碩經營電競品牌ROG11年,首度自立門戶。華碩表示由於ROG品牌形象已深獲玩家支持,ROG系列筆電有自己的圖騰與品牌。

張國昇接受《蘋果》專訪表示,全球筆電市場萎縮,但北美沒掉,還年增率1~2%,所以北美市場相對而言沒這麼糟,估2017年北美筆電市場成長2%,華碩美國業務更設定14%高成長,為達目標,內部也挑出2大要成長產品線,主要是電競市場,其次是Chromebook

全球市佔率高達40%

張國昇說,雖華碩Chromebook起步比同業晚,但2016年有40%成長,2017年更要力拼銷量倍增。2016年北美Chromebook市場今年市場會成長超過10%,華碩2016年在美國Chromebook排名約第5~6名,今年若達標,有機會擠入第4名,超車聯想、惠普、宏碁(2353)。

電競熱潮在2016年達高峰,張國昇說,華碩11年前就推出ROG電競品牌,耕耘已久,目前電競主機板已是世界第1,筆電根據NPD統計,華碩全球電競筆電市佔率也高達40%,穩居第1,北美即便激烈競爭,華碩市佔率未曾跌破40%,展望2017年,華碩預估市場也有30~40%成長。

今年有更多電競品牌宣示加入,對此張國昇笑說,「除APPLE外,人人都想做電競,但電競門檻高,牽涉設計實力及消費者心目中的品牌形象。」張國昇說,華碩品牌形象強,行銷著墨深,CES邀贊助的電競職業隊Fox Echo Fox Team辦活動,連客戶都來找該電競隊老闆Rick Fox合照。

[Home]


2017/01/11 1.5.1. 台達攻電動車 北市設充電站 [ 經濟日報 詹惠珠]

BMW攜手台達電子搶攻電動車市場,繼在泰國合作共同開發電動車零組件後,台達電動車充電解決方案獲BMW台灣總代理汎德肯定,決定為台北市打造20處電動車充電站,加速提升台達電在台灣的市場占有率。

各國積極發展電動車,基礎設施也開始動起來,台達電在全球電源管理及散熱解決方案居領導地位,具有優勢,包括在歐、美、日、中國大陸等各地的電動車標準,都通過認證,並已是美系、歐系大車廠的合作夥伴,充電樁在歐洲、美國、中國大陸逐步提升市占率,如今在台灣再下一城。

台達電子昨(10)日宣布,BMW台灣總代理汎德選定台達的電動車充電解決方案,並捐贈給台北市政府,今年3月底前,為台北市20處公用停車場,設置40台具有網路通訊功能、IP55防塵防水與時尚精巧的外型設計的台達智能電動車交流充電機。

台達電發言人周志宏表示,除了BMW i系列,及搭配J1772 Type1規格的電動車,都可以使用台達電的充電服務,這將強化台達電在台灣的充電站普及率。

台達電副總裁鄭安強調,這對台達電的意義是,有能力滿足BMW台灣總代理汎德對充電站的嚴謹要求,包括高度可靠度及智能化,台達電動車充電解決方案已獲得許多國家的肯定,並且在歐洲、台灣以及大中華區累積不少成功案例。

據了解,BMW計劃斥資20億泰銖(約5,700萬美元)在泰國興建電動車電池工廠,今年年中可望動工。據透露,該工廠生產的電池將用於混合動力車,台達電已與BMW達成共識,未來台達電將供應BMW電源控制系統,主攻東協的汽車市場。

周志宏表示,台達電動車充電解決方案,逐步在全球協助夥伴建立住宅及商業應用的高效、快速與方便的電動車充電設備。例如,台達的120kW直流超快速電動車充電機,於挪威及瑞典的高速公路,能夠同時提供四台電動車快充的服務。

台達其它直流與交流技術,也於香港國際機場、上海的商業大樓與台灣的日月潭旅客租車服務支援電動交通。

躍規格制定者 營運加分

台達電子攻車電今年逐步開花結果,不但從電動車生產廠商提升到規格制定者的核心會員,特斯拉的Model 3也將在今年量產,成為重要的成長引擎。

台達電是台灣布局電動車的先驅,特斯拉的Model SModel X等電源控制系統、電池管理系統等都由台達電供應,特斯拉今年開始量產的Model 3,為了確保供貨無虞,已要求台達電大幅擴充產能。

台達電積極發展車用電子,不少歐美大廠都是台達電的策略合作夥伴,包括特斯拉、通用、賓士、BMW等,且台達電成為Charging Interface InitiativeCharIn e.V.)協會核心會員,將協助推動聯合充電系統成為全球電動車充電標準規格之一。台達電從電動車生產廠商提升到規格制定者的核心會員,是電動車發展的重要一步。

台達電董事長海英俊表示,自從全球第一個氣候公約—巴黎協定去年11月生效後,美國很多州對汽車的排放標準,有很嚴格的規定,而特斯拉開始賺錢,也代表電動車有前途,以前不看電動車這個市場的傳統車廠,不得不加緊發展。不少國際大車廠都與台達電有聯繫,潛藏不少商機。

隨著汽車應用比重增加,台達電未來毛利率也會呈現正向發展,今年供應給特斯拉的零組件將會大增,而車用的毛利率逾40%,高於台達電目前平均28%的水準,汽車應用未來將是台達電另一重要的成長動能。

[Home]


2017/01/11 1.5.2. LED下游發光 首選億光 [ 經濟日報 簡威瑟]

麥格理證券指出,LED晶片價格趨勢在第2季前可能反轉向下,反觀一般照明需求未來三年持續大爆發,LED產業價值鏈(value chain)正往下游靠攏,2017年投資LED族群主軸為「下游優於上游」,照明應用大廠億光(2393)是台系供應鏈投資首選。

麥格理證券認為下游優於上游,主要原因是從中國LED晶片大廠三安光電、華燦等在去年下半年新增MOCVD產能,且將在今年分階段量產,其價格趨勢半年內即可能反轉。相對地,LED照明得到各國政府支持,今年市場規模上看330億美元、滲透率提升至52%,將可提供相關廠商龐大營運動能。

因此,在族群指標股中,麥格理基於三大理由,看好LED照明大廠億光營運表現轉佳,將投資評等由「中立」調高為「優於大盤」,推測未來12個月合理股價則從42.5元,一口氣升至57.7元。

麥格理證券提出的億光三大利多是:一、至少在未來24個月時間內,億光在其ODM客戶中的市占率都維持穩定。二、億光苗栗新廠良率調整過程,比市場想像得順利。三、2017年至2019年期間,一般照明需求持續蓬勃發展,億光最受惠。

歐系外資並說明,億光目前本益比相較三年平均值還要低1.2個標準差,評價明顯低估,也凸顯報酬風險比誘人,現在布局正是時候。

巧合的是,瑞信證券同時將陸股三安光電投資評等升至「優於大盤」,其中一主要理由是因部分低功耗產品價格復甦,製造成本提升,研判2017LED價格應會更理性且穩定。儘管瑞信、麥格理二大外資對LED投資上下游未必同調,然可以肯定的是,LED產業在2017年狀況將較去年更佳。

[Home]


2017/01/11 1.5.3. Micro LED量產競賽號角響 開啟商用新戰場 Sony大型顯示器來勢洶洶 台廠力拚3Q量產 [ 電子時報 韓青秀]

Sony展示最新的CLEDIS技術應用,可望加速Micro LED商用化。

Micro LED微型化技術何時進入應用量產階段,備受業界關注,Sony在美國消費電子展(CES)推出最新的CLEDIS(Crystal LED Integrated Structure)大型顯示器,凸顯Micro LED在商用顯示器市場即將開啟新戰場,Sony預計2017年導入量產,台廠亦積極投入Micro LED製程,全力突破量產門檻,預計2017年下半Micro LED大型室內顯示器及穿戴式裝置有機會量產商用。

Sony早在2012年便推出Crystal LED Display技術,採用622萬顆微型LED顆粒導入55吋電視上,2016Sony將該項技術命名為CLEDIS,並確立藉由Micro LED專攻大尺寸顯示器市場策略。近期Sony展出大型顯示器係以每組尺寸403mm×453mmRGB 3LED面板模塊拼貼而成,具備優異的色彩對比及無邊框設計,每個單位CLEDIS可達到320x360解析度,並呈現8Kx2K影像效果。

LED業者指出,SonyCLEDIS大型螢幕已能夠呈現極細緻的品質,在舞台距離下觀看,無法分辨出LED顆粒組成部分,明顯提升畫素密度(pixels per inchppi)規格,未來若應用在高階的商業室內顯示應用,恐將衝擊傳統拼接型的大尺寸液晶螢幕牆產品。

LED業者認為,2017年將是Micro LED技術進入量產化的關鍵年,儘管OLED面板導入手機螢幕成為主流趨勢,Micro LED在畫質及畫素規格尚難挑戰OLED面板,然因大尺寸顯示看板對於成本及價格接受度較高,且較易達成畫素規格要求,可望成為Micro LED最快發酵的應用領域。

整體而言,由於大型顯示器觀看的距離較遠,螢幕畫素規格要求可望落在100 ppi以下,小尺寸穿戴式裝置螢幕畫素要求約200~300 ppi,但若要應用在虛擬實境(VR)產品,螢幕畫素規格必須達到1,000 ppi以上,至於智慧型手機螢幕畫素要求更高,恐將是Micro LED較晚起飛的應用市場。

台灣micro LED新創業者錼創執行長李允立表示,Micro LED技術研發已獲得具體成果,近期陸續導入生產設備及廠房,預計第2季底~3季進入實質量產階段,有機會搶下全球第一家量產Micro LED的紀錄,其將打造完整的生產線,目標為Micro LED量產良率(篩選前)達到70~80%,可望具備成本競爭力。

錼創指出,從應用產品面來看,2017年下半可望開始量產Micro LED大型顯示器及穿戴式裝置,目前接觸對象包括亞洲及歐美客戶,至於VR產品有機會在2018年上半進入量產,不過,儘管2017Mirco LED有機會進入量產化,但初期規模有限,預計爆發性成長將落在2~3年之後。

近期需求暴增的小間距顯示屏,主要採取傳統LED封裝製程,目前高階規格約0.8mm,尺寸極限可能落在0.5mm,相較之下,Micro LED可以從0.3mm0.25mm開始量產,甚至可進一步發展到10x10微米,然因Micro LED應用定位與戶外的小間距顯示器並不同,未來可望優先切入100~150吋的室內商用顯示器市場。

[Home]


2017/01/11 1.5.4. 台灣太陽能矽晶圓廠傳將被國外資金購併 綠能、國碩:子虛烏有 [ 電子時報 黃女瑛]

雖值傳統淡季,台系太陽能矽晶圓可能被購併的傳聞卻讓市場熱絡。

近期太陽能市場傳出,矽晶圓龍頭綠能、第三大廠國碩可能會被國外資金購併,結束經營,而國外資金很可能是來自於繞境的大陸資金。購併台灣矽晶圓的主要動機是為了有效整合矽晶圓市場;不過,2家公司高層均評此為子虛烏有。太陽能業者指出,矽晶圓價格難降,恐怕是有此傳聞的主因之一。

近期市場傳出,由於太陽能矽晶圓的經營辛苦,大同集團打算將旗下矽晶圓龍頭廠綠能售出,資金主要來自於香港或新加坡,但實際上可能是大陸資金透過第三地漂白以進行購併。對此,綠能高層表示,該傳聞是子虛烏有。

同時,國碩也被傳出,因為太陽能矽晶圓事業部的經營,獲利能力遠不如其他事業部,因而傳出有意結束該事業體,使整個組織的獲利能力提升。尤其總經理蔡禮全從2016年底就一直傳出有異動可能,雖然至今仍未發生,但也剛好與近期傳聞不謀而合。

國碩董事長陳繼明表示,太陽能矽晶圓是國碩最根本的事業,從沒有結束的打算,尤其長期合約料源負擔已結束,2017年正是好的開始。而且相關事業包括鑽石切割線及切晶代工計畫仍持續運作,大陸鹽城廠的產線建置已近完成,將在第2季啟動量產。至於人事異動,將視個人生涯規劃而定,蔡禮全就算有異動,應該也是在階段性任務完成,全力輔佐集團其他子公司,例如打算獨立的低溫固材事業等,不過,目前這些規劃仍無具體時間表。

太陽能業者表示,近期傳聞重點鎖定台灣矽晶圓被購併,可能與矽晶圓報價難砍有關。

首先,因為多晶矽料源關係,陸廠有跨國購併的策略動機。由於大陸政府對南韓重啟太陽能多晶矽調查,使得南韓多晶矽限量供應大陸市場,導致大陸市場多晶矽料源供應更受限、大陸料源廠主導價格走勢更強,正值傳統淡季,現貨市場因此報價不跌反增,也使下游矽晶圓報價難降,台系廠目前是價格跟隨者,樂見報價維持穩定不墜。

陸廠的購併動機來自於如果取得海外矽晶圓產能,就可以稀釋大陸取料的限制,大陸境外料源報價因無料源雙反的限制,較大陸境內報價低,若擴充大陸境外矽晶圓產能,將有助於總料源採購成本下降及布局因應需求不斷擴充的海外市場,而跨國購併是當下最快,也是最具成本效益的方法,遠優於自行擴產。例如供不應求的單晶矽晶圓廠隆基從2016年購併美國SunEdison的馬來西亞產能、近期又購併單晶大廠卡姆丹克的馬來西亞單晶廠,大陸多晶廠同樣可採相同模式運作得到相同效益。

再者,太陽能廠臆測,兩岸矽晶圓廠報價難砍,壓力最大的即是報價正隨著淡季逐步下修的太陽能電池廠,除早已賣一片賠一片,虧損仍在擴大中,認定不配合電池客戶降價的矽晶圓廠難有未來,議價的策略性傳聞因而流出。

不過,週邊材料及設備商則有不同看法,台灣供應鏈有邊緣化的危機,整合或許是可以考量的策略之一,有意購併整合者,或許是與綠能、國碩及其他未被爆出的台系矽晶圓廠均有接觸,消息提前曝光恐不利整合。

大陸多晶矽晶圓廠包括龍頭廠保利協鑫、近期破產的江西賽維、英利、昱輝、尚德等。保利協鑫購併SunEdison的多晶矽廠,晶澳計劃在越南擴15億瓦單、多晶矽晶圓廠;台灣矽晶圓廠包括綠能、中美矽晶、國碩、達能、茂迪、昱晶旗下昱成等。

[Home]


Confidentiality Note
本郵件含有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機密資訊、或受法律保護之資料,唯有原發信人指定之收信人得閱讀或使用本郵件之內容。如您並非被指定之收信人,請立即將本郵件及所有附件予以刪除;請勿揭露、儲存或使用本郵件之任何資訊,並請您立即告知原發信人本郵件的傳遞錯誤。謝謝您的合作。
This e-mail transmission and any attachments contain information from Inventec Corporation. The information is confidential and/or privileged and intended to be solely for the use of the individuals or entities named in this e-mail transmission. If you are not the intended recipient, be aware that any disclosure, saving or use of the content of this e-mail transmission and attachments is strictly prohibited. If you have received this email transmission in error, please notify us immediately, and delete the e-mail and attachments. We greatly appreciate your cooperation.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雪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