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25 全球產業資訊

 1要聞

  1.1兩岸

   1.1.1. 張志軍:兩岸各行業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工商時報]

 2財經

  2.1國際

   2.1.1. 當前矽谷資金泛濫情況 堪比網路泡沫時代  [電子時報]
   2.1.2. 美元指數 13個月新低  [工商時報]
   2.1.3. IMF下修美英 今年成長預估  [工商時報]

  2.2中國大陸

   2.2.1. 富士比2017年中國3030歲以下精英榜,9成創業家 最小17  [工商時報]
   2.2.2. 人民幣匯率穩定 下半年存變數  [旺報]

  2.3亞洲

   2.3.1. 日比特幣提前暫停交易未引發混亂  [電子時報]
   2.3.2. 新台幣、人民幣雙升  [工商時報]

 1產業相關

  1.1Cloud Computing

   1.1.1. 經部法人改革 AI區塊鏈  [經濟日報]
   1.1.2. 滴滴入股東南亞叫車一哥  [經濟日報]
   1.1.3. 天馬軸承轉型 跨入智慧服務  [經濟日報]
   1.1.4. 智慧家庭大戰開打 Facebook加入戰局  2018年首季智慧音響量產上市  [電子時報]
   1.1.5. 亞馬遜智慧音響跑第一 能否跑最久仍有變數  [電子時報]
   1.1.6. Satya Nadella成功帶領微軟 迅速轉型為雲端領導者  [電子時報]
   1.1.7. NVIDIA布局醫療事業 開創AI應用  [電子時報]
   1.1.8. 2021年北美智慧溫控安裝數達4,340萬戶  [電子時報]
   1.1.9. 安謀看好物聯網浪潮 未來4年晶片出貨1,000億顆  [電子時報]
   1.1.10. 大陸2025AI產業規模將逾人民幣4,000億元  [電子時報]
   1.1.11. 亞馬遜Echo Show:亞馬遜推出有螢幕的Echo Show 提升裝置操作便利性  [電子時報]
   1.1.12. 地平線機器人CEO余凱:深度學習最終體現於自動駕駛  [電子時報]
   1.1.13. SKODASmartLink+技術為基礎 推聯網車整合應用App  [電子時報]
   1.1.14. 人工智慧 vs. 智慧人工 台灣科技產業想升級得覺醒  [電子時報]
   1.1.15. 英特爾IoT策略布局微調 語音助理市場突圍  [電子時報]
   1.1.16. 美超微推出全新X11伺服器構建模塊解決方案  [電子時報]
   1.1.17. 美共享汽車業 遇瓶頸  [工商時報]
   1.1.18. 新興亞洲IoT發展 韓國制霸  [工商時報]
   1.1.19. 強攻伺服器領域,Q3營收戰新高 台燿今年每股拚賺5  [工商時報]
   1.1.20. 阿里、騰訊 瓜分東南亞創業圈  [旺報]

  1.2Smart Mobile

   1.2.1. 鏡頭需求爆發 光學廠擁抱四商機  [經濟日報]

   1.2.1Smartphone

    1.2.1.1. 鴻海印度製造 結盟當地首富  [經濟日報]
    1.2.1.2. LG傳獨供iPhone電池 恐衝擊新普明年接單  [經濟日報]
    1.2.1.3. 聯發科縮減晶圓代工支出 亞馬遜Echo晶片明年轉單聯電  [電子時報]
    1.2.1.4. 手機零組件供貨缺口恐擴大 PC產業營運難逃衝擊  [電子時報]
    1.2.1.5. 5G將出現全球統一規格 2020年制度化  [電子時報]
    1.2.1.6. 無視製造成本爆增3成 印度政府堅持所有功能型手機必須搭載GPS  [電子時報]
    1.2.1.7. 手機面板新勢力 鴻海集團1.4億片  [蘋果日報]

  1.3IT Industry

   1.3.1. 鴻海赴美設廠 將在華府宣布  [經濟日報]
   1.3.2. 華碩評等 降至減碼  [經濟日報]
   1.3.3. 宸鴻、歐菲光結盟資金進度延遲 雙方不合傳言眾說紛紜  [電子時報]
   1.3.4. 陸、日電視業者攻勢猛 兩大韓廠下修年度銷售目標  [電子時報]
   1.3.5. 蘋果任命葛越為大中華區最高負責人 搶救蘋果大陸地區業績  [電子時報]
   1.3.6. 孫正義:軟銀要參與未來世界的每一步發展  [電子時報]
   1.3.7. 賈神最後遺作 蘋果新總部近落成  [蘋果日報]

  1.4Personal Computing

   1.4.1. 東芝轉讓群聯持股  [經濟日報]
   1.4.2. 旺宏不做地攤貨市場 2018年品牌NOR Flash市場續缺  [電子時報]
   1.4.3. 2017年下半記憶體平均售價成長將趨緩 然全年成長依然強勁  [電子時報]
   1.4.4. 三井物產投資無人機新創200萬美元 未來可望與Google結盟  [電子時報]

   1.5.1. GE Predix平台部署NVMe技術 以更快速度處理更多資料  [電子時報]
   1.5.2. EMS供應商具備工業4.0能力的四大檢視重點  [電子時報]

  1.6Solar(Green Energy)

   1.6.1. 中華車推重型電動機車  [經濟日報]
   1.6.2. 大陸第三屆太陽能領跑者規範出爐 要求親民恐釀殺價競技  [電子時報]
   1.6.3. 量子點與Micro LED領域 日本廠商幾近空白  [電子時報]
   1.6.4. 鑽石切割時代到來 為何台太陽能電池廠更進退維谷?  [電子時報]

[Home]


2017/07/25 1.1.1. 張志軍:兩岸各行業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 工商時報 賴瑩綺]

大陸國台辦主任張志軍昨(24)日再度重申堅持九二共識。他稱,兩岸各行業、各領域的聯繫千絲萬縷,早就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他也怒批民進黨政府近日支持各種形式的「去中國化」及「台獨活動」行為,是「倒行逆施的做法」,絕對不得人心,也是不可能得逞的。

昨日舉辦的第26屆海峽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是以「推動兩岸融合,維護和平基礎」為主題,張志軍出席開幕式並發表致詞。他說,本屆主題點出了當前兩岸關係的兩個關鍵字,就是「融合發展」和「政治基礎」。

張志軍指出,深化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是新形勢下造福兩岸同胞、推動兩岸關係持續向前發展的重要途徑。而堅持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政治基礎是維護台海和平穩定及確保兩岸關係行穩致遠的必要條件。

隨後,張志軍在回顧兩岸交流30年的人員往來與經貿數據時表示,「兩岸各行業、各領域的聯繫千絲萬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早已形成。」

張志軍並再次重申九二共識的重要性。他強調,「在這一大是大非問題上容不得半點模糊」。九二共識之所以重要在於回答了兩岸關係性質的根本問題,即大陸與台灣同屬一中,這就是九二共識的核心意涵,「這一核心意涵,不是無中生有、憑空產生出來的」,這是兩岸雙方授權認可的,並沒有強加於人。

張志軍重申,大陸會堅持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台獨分裂活動的堅定立場不會動搖。他也表示,無論哪個黨派、團體,無論其過去主張過什麼,只要承認九二共識的歷史事實,認同其核心意涵,大陸都願意同其交往。

[Home]


2017/07/25 2.1.1. 當前矽谷資金泛濫情況 堪比網路泡沫時代 [ 電子時報 劉世平]

很多矽谷科技公司其實一直都處在燒錢的階段,帳面上從來沒有見到獲利。

就在全球許多地方的新創公司求資若渴之際,源源不絕湧入矽谷的豐厚資金著實令他們稱羨。不過在這股科技榮景的背後,卻不禁令人擔心是否1990年代末期網路泡沫最後以破滅收場的情況將會再現。

根據金融時報(FT)報導,在矽谷,很多矽谷科技公司其實一直都處在燒錢的階段,帳面上從來沒有見到獲利,可是他們的「前景」卻仍然吸引創投公司和私募基金不斷向他們挹注資金,也就是這些金主期待他們所投資的對象,有一天能夠成為被購併的標的或是成功讓股票上市。

穿戴式裝置製造商Jawbone便是這些表面光鮮但實際上業績乏善可陳的科技公司之一。其產品雖然曾風光一時,但終究因為敵不過蘋果(Apple)Google所建立的類似平台與科技生態體系,導致這個曾經估值高達32億美元的公司,如今已不再受到金主青睞,而被迫得靠出售部分資產來維持營運。

Jawbone一度也是創投公司眼中的寵兒,獲得相當多的資金挹注,但事實上該公司燒錢的速度更快,而且還交不出獲利成績單。此外,為了吸引人才必須祭出高額薪資,更令財務困窘的情況更形嚴重,終於被迫在2016年向科威特主權基金求援。

對矽谷生態知之甚詳的專業投資人Tim OReilly表示,Jawbone有點像十多年前風光一時的掌上數位助理製造商Palm,無法在市場競爭中勝出就只有被淘汰的命運。

報導分析認為,不少矽谷科技公身價與業績表現完全不符的情況現在逐漸原形畢露,儘管創投基金對他們的興趣還是很高,終究會有一天無法再忍受他們燒錢的速度而縮手,屆時2000年發生在網路業者身上的大災難便可能再現。

或許當前流行的科技與網路萌芽時代不同,但是泡沫發展的情況卻是相當類似,投資人追捧眾多沒有獲利的公司,但事實會證明只有少數才能夠成為真正的贏家,等到投資人發現期待成泡影,恐怕只能後悔為時已晚。

[Home]


2017/07/25 2.1.2. 美元指數 創13個月新低 [ 工商時報 蕭麗君]

美國公債殖利率走低,加上近來數據疲弱、讓美國今年再度升息機率降低,導致美元兌一籃子主要貨幣的美元指數周一跌至13個月低點。

美元指數周一盤中摜破94關卡,最低至93.823,創下20166月已來最低。這也讓該指數今年來累計下滑9%。CMC資本市場公司首席市場策略師霍森(Michael Hewson)表示,受到美國數據不佳與政治不確定性影響,令美元走貶已是大勢所趨。

在美元後市不被看好下,據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發布最新統計,美元淨多頭部位已連續第9周遭到減碼,最近一周更銳減3分之210億美元,這也意味美元整體部位很快將轉向淨空頭,為20165月以來首次。

另外,路透社根據CFTC資料推算,上周美元投機性空頭部位則上升至20132月以來最高。

美元指數自今年3月升至高點後急轉直下,然而該跌勢又受最近數周美債殖利率走低而加速。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在兩周內已下滑16個基點。

在此同時,美國當局又對俄羅斯政府是否涉及干涉去年總統大選展開調查,這也導致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的經濟施政受到阻礙,對美元帶來不利。

摩根士丹利認為,美國的政治紛擾已使市場預期美國的經濟改革恐將拖到明年。

美國聯準會(Fed)本周將召開利率會議,交易員預期美元受壓不會減輕,反將繼續下探、並測試2016年所創的93.451低位。

根據芝加哥商交所Fedwatch tool顯示,Fed預料本周將維持利率不變,到年底再度升息的機率也已降至50%已下。

RBC資本市場公司研究團隊在報告中指出,Fed的周三決議不會造成重大影響,他們預期Fed官員對經濟看法頂多僅有小幅調整,但政策語言將不會有所改變。

[Home]


2017/07/25 2.1.3. IMF下修美英 今年成長預估 [ 工商時報 蕭麗君]

國際貨幣基金(IMF)周一在吉隆坡發布最新全球經濟展望季報時指稱,受到中國、歐洲與日本經濟成長改善、抵銷美英兩國成長估值遭到下修,讓全球經濟仍處於穩健復甦腳步。

IMF在季報中預測今明兩年全球經濟成長估值各為3.5%與3.6%,與4月季報預測相同。在該機構擔任首席經濟學家的奧伯斯法爾德(Maurice Obstfeld)表示,「全球經濟成長力道正毫無疑問的在增強」。他提到就第2季經濟指標來看,反映「全球活動持續增強」,特別是全球貿易與工業生產數據都高出20152016年。

不過IMF也警告全球經濟在中期仍面臨下滑風險,最大原因在於政策不確定性的時間拉長,例如英國脫歐後的政策、美國財政刺激、金融緊縮、隔離政策,以及像是地緣政治緊張等非經濟因素。

它還補充由於經濟成長增強的效益無法獲得均享,導致近來反全球化的氣氛升高,恐將引發全球經濟轉而出現惡化。

IMF在周一報告中還下修美國今明兩年成長預估均為2.1%,較上次季報預測各自下修0.20.4個百分點。奧伯斯法爾德解釋美國經濟估值遭調降,主要是受該國在短期的財政政策擴張程度可能不如先前預期。此外,市場對於美國財政刺激的預期心理也已減退。

至於英國也因為脫歐不確定前景,拖累首季經濟活動陷入疲弱,因此今年成長估值遭IMF調降0.3個百分點至1.7%。不過明年成長預測則維持1.5%不變。

不過在同一時間IMF則調高歐元區今明兩年成長預測各為1.9%與1.7%。它指出包括法國、德國、義大利與西班牙等歐元國家的成長前景都呈現改善。

日本今年經濟成長預測也被上調0.1個百分點至1.3%,不過明年成長預料將大幅減緩至0.6%。

[Home]


2017/07/25 2.2.1. 富士比2017年中國3030歲以下精英榜,9成創業家 最小17 [ 工商時報 賴瑩綺]

富比世中國近日公布2017年「3030歲以下精英(30U30)」榜單,涵蓋了10個不同領域各30位精英。其中, 90%為創業家,較為台灣所悉的為中國共享單車企業ofo創辦人戴威,他並獲選消費科技代表人物,而榜上年齡最小的年僅17歲。

同時,富比世亞洲版今年有70多位來自中國的青年入選亞洲U30(這些人自動入選2017中國版的U30)。

綜合陸媒報導,今年30U30榜單於深圳發表,評選的10個領域分別是娛樂和體育、社會企業和教育、企業科技、消費科技、廣告行銷和傳媒、工業和能源環保、醫藥健康和科學、金融和風險投資、藝術生活方式和食品飲料、零售和電商。每個領域富比世皆選出一位代表人物。其中,較為台灣民眾所知的包括ofo創辦人,26歲的戴威、演員迪麗熱巴等人。

榜單顯示,300多位入選者中,有90%是創業者,80%已獲風險投資;平均年齡為27歲,年紀最小的是只有17歲的歌手組合TFboys中的王源和易烊千璽。

以企業位置來看,高達47%來自北京,其次是22%的上海,第三是廣東的16%。北、上、廣3大城就占整體企業所在地的80%。此外,江蘇省和浙江省貢獻了較多的U30入選者。

另外,榜單還湧現了90後教授、博士生導師、科技公司的主任架構師、醫院研究員、美術館創始人、網路暢銷作家、運動健將等。富比世新聞稿稱,他們在各領域推動著社會的變革。

富比世中國主編康健表示,中國年輕一代所表現出的創業精神和創新意識超乎人們的想像,中國社會所進行的深刻變革也給年輕人提供了很好的機會。和其他國家相比,中國優秀的年輕人的創業比重非常高,他們懂得擁抱技術、擁抱資本,而且擁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善於國際化經營,他們是未來中國發展的強勁驅動力。

這是富比世中國第一次推出該榜單,入圍的條件是1987515日以後出生。富比世通過報名、推薦及挖掘,共計找到逾1,700名候選人。通常,這些入選者的公司總部或者核心業務在中國地區,同時,也包括那些在中國地區創業的外籍人士。

[Home]


2017/07/25 2.2.2. 人民幣匯率穩定 下半年存變數 [ 旺報 許昌平]

上半年人民幣匯率實現「超預期穩定」,但中國人民銀行旗下《金融時報》引述大陸前國家外匯管理局國際收支司司長管濤的分析,認為大陸內外仍存在許多不確定、不穩定因素,現時斷言人民幣匯率轉勢為時尚早,預計下半年人民幣匯率將繼續呈現雙向波動。

去年下半年,在國際上美元走強的背景下,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一路下跌,累計跌幅達5%以上。然而,今年初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不僅沒有破7,反而出現了反彈,上半年人民幣累計升值將近2%。跨境資本流動狀況明顯改善,今年上半年外匯儲備增加463億美元。

但是管濤認為人民幣並非從此一路走揚,未來仍是正負因素交雜,其中支持人民幣匯率的八大正面因素:一是大陸經濟繼續平穩運行;二是貨幣政策穩健中性和金融監管加強,貨幣寬鬆進入尾聲,有利幣值穩定;三是北向「債券通」啟動、A股加入MSCI推進,有助吸引資本流入;四是前期匯率已有一定調整,總體資本流出壓力也得到減輕。

五是隨人民幣匯率穩定的政策可信度提高,下半年企業結匯意願有望進一步增強;六是引入「逆周期因數」有助應對美元走強可能帶來的衝擊。七是美國總統川普效應有可能被進一步證為偽,美元強勢可能暫告段落;八外需復甦有助於大陸避免同時內外部緊縮的最壞局面。

另外,人民幣面臨的5項挑戰:一是大陸經濟走穩的基礎尚不穩固;二是若美國新政府的成長和就業政策能夠兌現,將推動美元走強;三是美股未來走勢、歐洲政治選舉和主權債務危機處置,以及地緣政治衝突等避險因素或推動美元走強;四是未來中美貿易摩擦加劇的可能性仍不能被低估;五是跨境資本流動管理是目前匯率維穩的重要政策工具,但面對實施成本且難度愈來愈大的問題。

第一財經研究院研究員闞明昉也指出,下半年人民幣匯率或面臨三個變數,分別是川普利空出盡、主要央行貨幣政策正常化節奏超預期、及中國大陸對外開放不及預期。

[Home]


2017/07/25 2.3.1. 日比特幣提前暫停交易未引發混亂 [ 電子時報 范仁志]

日本比特幣交易提前暫停,尚未引發混亂,但後續效應應關注。

比特幣(Bitcoin)成員因技術更新爭議無法解決,在日本引發相關交易機構的困惑,日本相關交易單位原本計劃在201781日起暫停交易以避風頭,部分機構在721日傍晚臨時宣布提前在723日實施,引發是否會造成混亂的關注。

據日本經濟新聞(Nikkei)網站報導,可能因用戶多半有上網追蹤即時資訊,因此723日臨時停止交易並未造成明顯混亂;但迄24日凌晨為止,因比特幣管理成員尚未提出能讓各方接受的解決方案,因此比特幣分裂事件仍可能在81日發生。

目前成為全球最知名虛擬貨幣,也是金融科技(FinTech)代名詞之一的比特幣,雖然並非任何一國政府發行的法定貨幣,也發生過盜領之類事件,但仍廣為投資者信任,2017723日的比特幣匯率,仍維持在1比特幣兌2,700美元水準價位。

日本有意推廣金融科技應用而放寬相關法規限制,也出現接受比特幣交易的零售商,比方日本家電連鎖店BicCamera,從20177月宣布全日本所有連鎖店均接受比特幣交易。

但也就在同個月,比特幣管理階層為了技術更新事宜產生分裂,目前大致有三個陣營,若不能及時獲得妥協,則81日起現有的服務將停止,比特幣將分裂出新的虛擬貨幣,對現有的比特幣體系將產生難以估計的衝擊。

日本虛擬貨幣企業協會(JCBA)2017年中旬宣布,可能從81日起暫停服務,直到風波過去;而參與比特幣交易的零售業者,也有些宣布同時暫停交易,但也有些正在觀望,希望比特幣管理階層在7月下旬提出的妥協案能過關,不影響交易。

但有傳言指出,比特幣管理階層可能在妥協案通過後,於723日便進行系統更新,不會等到81日,因此JCBA旗下的若干廠商,如bitBankCoinCheck便宣布,23日中午起暫停交易,後來於晚間宣布交易再度恢復。

雖然這次短時間停止交易,沒帶來明顯混亂,但比特幣分裂問題仍未解決,日本方面也持續關注相關動態。

[Home]


2017/07/25 2.3.2. 新台幣、人民幣雙升 [ 工商時報 孫彬訓]

新台幣匯率昨(24)日呈現震盪,以30.44元開出後,在30.33330.489元區間震盪,終場收30.359元兌1美元作收,升值9.2分,出現連2升,並創下近一個月新高;台北外匯經紀公司、元太外匯經紀公司總成交量為12.36億美元。

人民幣昨亦呈現升值,24日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為1美元兌人民幣為6.7410元,較前一交易日升值0.05分;其他亞洲貨幣方面,包含港幣、韓元、星幣、泰銖、馬幣等,皆出現升值情形,短線美元仍相對偏弱。

外匯交易員表示,新台幣24日午盤過後,整體的升值幅度擴大,一度勁揚超過1角,由於短線上,國際美元偏弱,近期又是月底出口商作帳拋匯的時間點,預期新台幣後續走揚機率較高,但外資仍有股利匯出需求,可能會抵銷部分新台幣的升值幅度。

另外,美國聯準會(Fed)本周召開利率會議,因此市場觀望氣氛濃厚,市場預估新台幣短線將在區間盤整為主;銀行主管分析,新台幣的短線區間為30.430.5元間,中線則為30.330.6元區間。

至於人民幣近期走勢,銀行主管分析,人民幣短線區間為6.756.77元,中線為6.726.79元區間。

老行庫主管分析,由於人民銀行政策調控發揮功效,外匯存底回穩轉升,匯率走貶預期減弱,資金流動性趨穩,利率波動亦趨緩。

另一個老行庫主管分析,境外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在去年經歷市場大幅貶值預期的洗禮,年初在大陸官方監管層多項管制政策出爐,以及經濟景氣逐漸走穩後,今年市場對人民幣走貶預期獲得有效抑制。此外,由於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並未如選前所言將大陸列入匯率操縱國,大陸、美國貿易衝突緩解,預期今年全年的人民幣,在貶值預期受控下,可能僅呈小幅走貶。

[Home]


2017/07/25 1.1.1. 經部法人改革 攻AI區塊鏈 [ 經濟日報 吳馥馨]

經濟部的「法人改革」昨(24)日終於上菜,暫時沒讓旗下法人退場,但將所屬法人區分為「平台型」、「領域型」兩大類,未來四年投入50億元,以跨法人合作帶動13個領域產業創新成長。

法人改革是經濟部長李世光去年上任以來就一直心繫的政務,今年初進一步列為年度三大重點施政目標之一。李世光昨率領三家「平台型法人」、13家「領域型法人」首長召開記者會,對外宣布改革方向。

李世光表示,依規模與專業能量,將法人重新定位為「平台型法人」,包括工研院、資策會、貿協等三家,分別對應系統整合、數位創新、國際鏈結等三大功能;金屬、生技、紡織、車輛等13家中心,被定位為「領域型法人」。

兩種法人要緊密結合,帶動各領域產業創新成長,並鎖定人工智慧、區塊鏈、自動駕駛、精準醫療等國際重要趨勢進行研發;技術處代理處長羅達生也說,四年50億元預算就是針對這些新任務編列的初步預算。

至於法人革新能對國家、社會發展帶來哪些好處?羅達生表示,若說為因應「數位經濟」,業者必須「把餅做大」,就會面臨「跨域整合」風險;「工業4.0革命」要「改變做餅方法」,過程中就得克服高研發投資、整合的成本與風險。

羅達生說,推動法人革新,就是為了幫業者在創新過程降低成本和風險,且能很快抓住產業新價值。也就是說,面對數位經濟時代及新工業革命到來,法人革新就是要替業者找創新、找價值、找夥伴。

除了賦予法人「新定位」、「新任務」,法人革新也包括「檢討爭議業務」、「組織人員活化」。至於法人組織縮減,羅達生表示,要待財團法人法通過,明確法人退場機制後再來調整。

據悉,去年520以來,經濟部所屬法人首長已有一波「更替」;外傳工研院與資策會是否整併?羅達生說,目前無此規畫,尤其資策會民間捐助比逾六成,現階段還是先讓其發揮應有功能。

工研院退出人才培育

法人革新也包括「檢討爭議業務」,工研院院長劉仲明昨(24)日表示,工研院將退出人才培育、檢驗測試等民間服務公司已具備能量的業務;資策會董事長郭耀煌也宣示要退出行政作業、政府專案招標等業務。

郭耀煌說,資策會的業務要有主體性,不是和民間爭利,未來資策會要聚焦核心業務,智庫服務、技術創新要從現在六成提升到75%,行政業務要從目前占比32%降到15%

郭耀煌說,資策會扮演智庫角色,當然是在做產業政策分析和規劃,地方若是辦活動、辦競賽,民間可以做,資策會不該投入。

[Home]


2017/07/25 1.1.2. 滴滴入股東南亞叫車一哥 [ 經濟日報 杜宗熹]

大陸最大的網路叫車公司─滴滴出行,將聯手日本軟銀集團向總部位於新加坡、東南亞最大的網路叫車公司Grab Taxi投資20億美元(約新台幣600億元),創下迄今為止東南亞規模最大的一輪初創公司融資,並對抗優步(Uber)。

華爾街日報報導,Grab昨(24)日公布將籌資25億美元(約新台幣750億元),並由軟銀和滴滴出行帶領這輪投資。Grab表示,除了滴滴出行和軟銀集團外,另外還將從其他的現有和新投資者那裡,另外籌資5億美元(約新台幣150億元),但Grab並未披露其餘新的投資者身分。

Grab表示,該公司將利用所籌資金鞏固市占率,並增強行動支付業務。知情人士指出,該交易對Grab的估值將為至少60億美元(約新台幣1,800億元),Grab由此將成為東南亞地區最具價值的初創公司。

Grab由陳炳耀和其在美國哈佛商學院畢業的同學陳慧伶於2012年創立,目前在東南亞的七個國家做私家車、計程車、摩托車叫車以及共乘業務。

根據谷歌和新加坡淡馬錫控股去年的報告,東南亞的網路叫車市場規模,將從2015年的25億美元,成長至2025年的131億美元(約新台幣3,930億元)。

大陸市場研究與諮詢機構 Fellow Plus認為,Grab是優步在東南亞市場最主要的競爭對手。但Grab擁有東南亞最大的網絡,總下載量超過 5,000 萬筆,在東南亞七個國家、65個城市服務,旗下有超過110萬名司機。

目前Grab每日訂單數量接近300萬筆,在東南亞的第三方計程車叫車市場有95%的市占率,而在私家車叫車市場也有71%市占率。

而滴滴投資 Grab,是在大陸市場收縮情況下,設法尋找新的成長點。這筆投資能夠發掘東南亞本土化的創新方案。

[Home]


2017/07/25 1.1.3. 天馬軸承轉型 跨入智慧服務 [ 經濟日報 林宸誼]

陸企砸錢併購拚轉型,原本生產軸承的A股上市天馬股份宣布,分別以人民幣12億元(新台幣54.7億元)收購微信第三方服務商「微盟」60.42%股權,及人民幣3.38億元(新台幣15.4億元)收購大數據公司「博易智軟」56%的股權。

天馬股份昨(24)日收盤價人民幣10.69元(新台幣48.7元),上漲3.79%

天馬股份全名是「天馬軸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主業是各類軸承的研發、生產和銷售,軸承業務在營收中的占比達到85%

天馬公告指出,公司正在轉型,定位於大數據驅動的智慧商業服務提供者,將主業調整到以企業雲端服務、大數據應用和智慧商業服務為主。

天馬股份轉型從去年開始啟動,星河集團董事長徐茂棟去年底斥資人民幣29.37億元入主天馬股份成為第一大股東後,開始主導天馬的轉型。徐茂棟曾創立團購網站「窩窩」,2015年登陸那斯達克,後與眾美聯合併。徐茂棟還在20168月以人民幣10.12億元控股步森股份,步森的主業是服裝生產,近期宣布進入網路金融領域。

財新網報導,被天馬併購的微盟2013年成立,是第三方技術開發與服務提供者,依靠微信平台在軟體發展、行銷、電商、金融等方面為客戶提供解決方案。

公告顯示,微盟2016年營收人民幣3.15億元,淨利潤人民幣4,718萬;20171月到4月總營收人民幣2.1億元,淨利潤人民幣867萬元。

20147月到201511月,微盟完成三輪超過人民幣6.5億元的融資,投資方包括海航集團、華映資本、金字火腿等。20.32億元的估值較之前微盟宣稱的30億估值有較大程度縮水。

微盟CEO孫濤勇表示,此次併入上市公司的只是部分資產,微盟的軟體和廣告業務納入上市公司體系,成為天馬股份控股子公司,社交電商平台「萌店」和金融業務繼續在上市公司體系外獨立營運,微盟品牌、核心管理團隊仍然保持不變。

[Home]


2017/07/25 1.1.4. 智慧家庭大戰開打 Facebook加入戰局  2018年首季智慧音響量產上市 [ 電子時報 李立達]

全球智慧音響熱潮起,Facebook將加入戰局。

繼亞馬遜(Amazon)Google及蘋果(Apple)發表智慧語音音響,Facebook亦加入戰局,業界傳出Facebook正在打造旗下首款智慧音響,有別於其他業者強調語音功能,Facebook智慧音響著重影像,將搭載15吋觸控螢幕,2018年第1季量產上市,和碩為獨家代工廠。不過,和碩對此消息不予置評。

亞馬遜推出Echo一炮而紅,掀起各家加入智慧音響競局,不僅Google Home將擴大合作生態系,蘋果、阿里巴巴亦在2017年推出智慧音響產品,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微軟(Microsoft)也傳將推出相關產品,至於Facebook則預計2018年推出智慧家庭產品。

目前市面上的智慧音響著重聲音,蘋果HomePod擁有7顆高音喇叭與1顆低音喇叭,強調音樂播放的完美體驗,而近期亞馬遜推出的Echo Show搭配7吋觸控螢幕,以及前置鏡頭與杜比喇叭,功能更進化,然造型設計較陽春。

業界傳出Facebook智慧音響將採用15吋觸控螢幕,由韓系面板廠LG提供,採內嵌式(in-cell)觸控技術,外殼為鎂鋁合金材質,外型輕薄時尚,將由和碩負責代工,預計2018年第1季量產上市,近期將在和碩大陸廠區小批量試產。

Facebook智慧音響傳將由Building 8部門負責設計,Facebook2016年成立硬體部門Building 8,並延攬前Google先進科技計畫(ATAP)部門主管Regina Dugan主持,日前對外發表腦波打字與皮膚聽音等技術。

全球智慧音響市場成長動能強勁,根據Strategy Analytics統計,2016年全球智慧音響出貨量達590萬台,且光是第4季出貨量便達到420萬台,預估2022年整體市場規模將成長10倍,達到55億美元。

過去智慧家庭市場雖被業界視為商機潛力龐大,然卻不得其門而入,主要係因家庭裝置不一定能夠聯網,也未採用統一標準,然隨著網路與雲端發展,智慧家庭市場不再是海市蜃樓。

近期歐美市場導入智慧家庭的腳步正在加快,根據居家裝潢網站Houzz所發表的調查顯示,在1,000戶有意整修或已進行整修住家的消費者中,具備電腦或行動裝置操控的智慧裝置比重已高達45%,且在未來整修時會有半數以上家庭將導入智慧家庭裝置。

業界認為智慧音響已經超越電器設備的功能,成為智慧家庭的管控中樞,一旦掌握中樞裝置,將可很快與其他智慧家庭裝置連結,形成生態系,未來甚至可能成為產業標準,或是扮演標準制定時不可或缺的角色,這亦是科技大廠積極搶進的主因之一。

業界傳出和碩是Facebook智慧音響的代工夥伴,和碩2017年擴大資本支出,並發債募資,為後續成長預作準備,目前和碩手中已掌握蘋果iPhone訂單,也是微軟Surface獨家代工廠,下半年還有Xbox One訂單,若Facebook訂單屬實,將是和碩在全球重要品牌代工版圖攻下的另一座重要灘頭堡。

[Home]


2017/07/25 1.1.5. 亞馬遜智慧音響跑第一 能否跑最久仍有變數 [ 電子時報 李立達]

亞馬遜智慧音響在北美市場的成功能否複製到非英語系市場,仍屬疑問。

智慧家庭市場龐大,根據研調機構預估,2017年智慧家聽得硬體與服務營收規模,將達到830億美元,至2021年,整個市場將會成長2倍,達到1,950億美元,而在此市場當中,亞馬遜(Aamzon)、蘋果(Apple)Google與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將會是最重要的四大公司,而Facebook及微軟(Microsoft)等廠商,也不會輕言放棄。

智慧家庭過去發展多年卻沒有明顯成績,主因過去透過終端裝置蒐集的資訊,傳遞到集線器(Hub)進行整合時,卻沒有發揮原本預期的效用,數據分析失去意義,且各終端裝置沒有統一規格,智慧家庭裝置的成本又高,更讓消費者卻步。

然亞馬遜2014年推出的Echo,卻打破疆界踏入智慧家庭,DIGITIMES Research分析師羅惠隆指出,Echo充分發揮了三大功能,首先是語音助理,消費者可以透過語音詢問天氣或線上購物;其次是裝置控制,包括關燈、聽音樂等;再者是結合實體的服務,比如叫Uber或訂披薩。

亞馬遜透過費用不高,卻能發揮大功效的Echo,大量灑進北美市場,根據Consumer Intelligence Research Partners的報告,自從2014年末Echo問世以來,亞馬遜已經在美國銷售1,100萬台Echo設備,此數量也吸引更多服務與智慧家庭裝置加入,已達1.5萬個服務,建立龐大生態系。

然而亞馬遜在北美市場智慧音響的龐大影響力,能否複製到其他市場,卻是疑問,主因智慧音響是透過語音控制,對非英語系國家並不好操作,大陸的京東與科大訊飛推叮咚智慧音響;阿里巴巴也於2017年推出旗下的智慧音響天貓精靈X1,搶攻中文智慧音響市場。

其次,亞馬遜Echo在北美市場成功,後續將推至全球市場,不論蘋果、Google、三星、微軟或Facebook,在全球都有龐大的裝置用戶,也遠超過Echo銷售量,這些都是各自廠商切入智慧家庭時的基礎,亞馬遜現在跑最快,然能否在智慧家庭的賽道,持續第一,仍有變數。

[Home]


2017/07/25 1.1.6. Satya Nadella成功帶領微軟 迅速轉型為雲端領導者 [ 電子時報 陳端武]

微軟(Microsoft)在執行長Satya Nadella領導下已快速轉型為雲端領域領導者。

TheStreet報導,微軟720日發表的第4季財報顯示,Azure雲端業務營收年增97%。微軟朝雲端轉型已見具體成果,並開始推升許多核心業務。微軟不久前還在面臨不確定的未來。微軟收購諾基亞(Nokia)手機業務以慘敗收場,最後大幅精簡手機業務。

前微軟執行長Steve Ballmer2013年開始推動微軟轉型。自那時起,微軟傳統WindowsOffice產品退居第二線,將焦點集中於商用雲(Commercial Cloud)等較新業務,其中包括AzureOffice 365Dynamics 365客戶關係管理(CRM)軟體等雲端計畫。

在第4季,微軟雲端運算業務所有部門年營收成長都達2位數,Azure年增97%Office 365年增43%Dynamics 365年增74%。有些分析師指出,Azure已日益成為大型企業的首選雲端服務,顯示微軟在與亞馬遜雲端服務(AWS)的競爭中已取得進展。

市場研調公司Moor Insights & Strategy總裁Patrick Moorhead表示,微軟在新業務領域取得相當明顯的進展。

顧問管理公司A.T. Kearney合夥人Greg Portell表示,微軟在企業市場取得進展同時在消費者市場也表現良好。微軟Surface筆記型電腦(NB)的銷量在第4季略有下降,但試圖藉5月推出Surface Laptop在大學生消費群中取得優勢。微軟在2017年稍早亦發表標榜可取代NB的平板電腦Surface Pro

Moorhead預估,這2Surface產品在全球推出後,下季Surface銷量將有所成長。其他面向消費者的業務,如微軟遊戲業務業收亦年增3%

Portell表示,微軟藉大膽決策和設定明確目標走出轉型期,為企業建立良好榜樣。微軟領導團隊成功重組組織,並提升獲利和整體競爭力。

而微軟雲端業務表現格外亮眼。2年前,Nadella設下2018年雲端業務營收達200億美元的目標。目前微軟雲端業務年化營收(annual run rate)已達189億美元。

Nadella在電話法說會表示,愈來愈多大客戶採用Azure雲端平台,其中包括T-MobileSephoraWalgreens等公司。百度在7月下旬亦表示,其自駕車計畫將利用Azure

Moorhead表示,僅少數公司能從傳統企業轉型為雲端公司,微軟為其中之一。微軟最近在Azure、物聯網(IoT)、手機、CRM和團隊協作等領域獲得大客戶,足以證明其轉型成功。

[Home]


2017/07/25 1.1.7. NVIDIA布局醫療事業 開創AI應用 [ 電子時報 范仁志]

以顯示卡技術出名的NVIDIA,目前將主力轉向人工智慧(AI)領域,並與汽車廠大舉合作,成為汽車業焦點;不過日經數位醫療(Nikkei Digital Health)網站報導,該廠現在也推動醫療產業應用,並說AI的醫療應用,很快便不再是宣傳與技術展示,而將成為重要的事業。

由於NVIDIA與世界前三大車廠之一豐田汽車(Toyota Motor)的合作,新聞性太大,因此20175月該廠召開的會議GPU Technology Conference中,有50個以上的醫療相關討論,數量超過歷年2倍,包含美國最著名醫療機構Mayo Clinic在內,因而被忽略。

隨醫療影像設備進步,NVIDIA的晶片已被採用在醫療設備上,以提高影像顯示精度。但AI在醫療領域的應用,範圍遠大於顯示系統,報導指出,目前NVIDIA鎖定的領域有四:醫療影像處理、醫療資料分析、遺傳基因研究、新藥研究。

目前顯示技術在醫療影像領域的用途,主要在提高影像解析度,以及上色凸顯患部,而AI的應用則是可藉由病患影像分析,進行皮膚癌自動診斷之類作業。

據日經數位醫療報導,現在日本已有PKSHA TechnologyLPixelExaintelligenceAI廠,與NVIDIA進行實證研究。

而醫療資料分析與醫療影像處理類似,以病患的病歷資料進行病況分析與疾病預測,特別是針對慢性病患者,可藉由處方與病況分析,提供藥量調整建議,減低醫療耗費,目前已在美國展開測試,日本也打算申請相關測試計畫。

基因研究領域與新藥研究,目前還是需要大量人力去進行個案比對的領域,比起人類,AI在單調計算與資料比對領域的作業能力,明顯居優,現在許多醫療藥物研究機構,都期待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技術能帶來重大突破。

更進一步的計畫,則是NVIDIA201611月,宣布加入美國的癌症治療計畫Cancer Moonshot,與美國國立癌症研究所(NCI)及美國能源部(DOE)合作,發展癌症治療分散式學習環境(Cancer Distributed Learning EnvironmentCANDLE)平台。

醫療的AI應用比起自動駕駛技術,蒐集資料牽涉到的個人隱私等法律問題更多,研究上阻礙更大,要獲得明確進展,恐怕會更困難,因此後續進度仍待持續觀察。

[Home]


2017/07/25 1.1.8. 2021年北美智慧溫控安裝數達4,340萬戶 [ 電子時報 茅堍]

預估2021年北美與歐洲地區安裝智慧家庭系統家戶數將會分別成長至7,300萬戶與8,060萬戶。

根據物聯網(IoT)市場研究機構Berg Insight最新報告,北美與歐洲地區智慧家庭系統安裝量正在快速成長。尤其是僅具有單一特定功能的裝置安裝量為最多,約佔總安裝量的84%

資料顯示,2016年北美與歐洲地區智慧家庭系統安裝量分別年增58%79%,達3,120萬與1,090萬套。其中北美地區具有多重功能的智慧家庭系統安裝量為540萬套,僅具單一特定功能的系統安裝量為2,580萬套。歐洲地區多重功能系統安裝量為140萬套,單一功能系統安裝量為950萬套。

就安裝家戶數而言,由於單一家戶可能會安裝多套智慧家庭系統,因而安裝家戶數會低於系統安裝量。資料顯示,2016年北美與歐洲地區已安裝智慧家庭系統的家戶數分別達到2,180萬戶與850萬戶。在當年北美與歐洲地區總家戶數中的滲透率分別為16.7%3.8%

預估2021年北美與歐洲地區安裝智慧家庭系統家戶數將會分別成長至7,300萬戶與8,060萬戶。合計2016~2021年北美安裝家戶數年複合成長率(CAGR)27%;歐洲地區CAGR57%

由於歐洲地區安裝家戶數CAGR高於北美地區,因此2021年歐洲地區的安裝家戶數將會首度超越北美。不過在家戶滲透率上,雖然2021年歐洲智慧家庭滲透率會大幅攀升至36%,但仍然低於北美地區的55%

就產品而言,目前智慧家庭市場最成功產品包括智慧溫控器、安全系統、智慧燈泡、網路攝影機,以及多房間音響系統等。其中智慧恆溫器裝置,更是特別具有吸引力。

Berg Insight分析師表示,不論對消費者、能源業者或空調服務供應商而言,智慧溫控裝置都具有相當重要性。

為消費者而言,智慧溫控器可以提供節能、提高舒適性和便利性等功能。對能源業者而言,該產品為業者導入以消費者為中心的需求回應與能源效率計畫,提供了新的可能性。而為空調服務供應商而言,配備有維護預測和遠端診斷功能的智慧溫控器,將可使維修和維護工作更加精簡和具有效率。

資料顯示,2016年北美與歐洲地區安裝有智慧溫控器設備的家戶數,分別年增64%77%,達780萬戶與230萬戶。預計2021年上述地區安裝戶數將會分別成長至4,340萬與3,470萬戶。合計北美與歐洲地區安裝智慧溫控器設備家戶數CAGR50%

Berg Insight表示,北美地區智慧溫控器設備主要業者包括Google旗下的Nest LabsHoneywellEcobeeRadio Thermostat Company of AmericaRCS等。歐洲地區智慧溫控器設備主要業者則是包括eQ-3CentricaNest LabsHoneywell等。

再就市場規模而言,Berg Insight預估,北美地區智慧家庭市場規模將由2016年的99億美元,成長為2021年的272億美元,市場規模CAGR22%。歐洲市場則會由30億美元,成長為220億美元,市場規模CAGR49%

根據Berg Insight的定義,智慧家庭系統指的是,具有智慧型手機應用程式(App),或網站使用者操作介面的家用智慧裝置系統。僅能經由開關、定時器、感測器和遙控器進行操作控制的智慧家庭裝置並不包括在內。

 

[Home]


2017/07/25 1.1.9. 安謀看好物聯網浪潮 未來4年晶片出貨1,000億顆 [ 電子時報 范仁志]

安謀(ARM)20167月被日本電信大廠軟銀(SoftBank)宣布併入集團,由於雙方事業類型差距較大,軟銀社長孫正義也承認,這次購併案不會馬上有相乘效果,是針對長期物聯網(IoT)的投資。

日本經濟新聞(Nikkei)採訪到安謀執行長Simon SegarsSegars表示,該廠1990年設立迄今27年,該廠設計的半導體總出貨量總算達到1,000億顆,不過下一個浪潮是物聯網,該浪潮將讓安謀設計晶片出貨量激增,估計只要再4年的2021年,以安謀技術打造的晶片出貨量將達1,000億顆。

因此,Segars表示,安謀將考慮將核心業務從智慧型手機相關領域,轉移到物聯網相關領域;而隨物聯網應用普及,安謀也要與美國半導體大廠高通(Qualcomm)以及大陸網路設備大廠華為合作,共同研發伺服器用半導體,挑戰目前在這個領域居優勢的美國半導體大廠英特爾(Intel)

而安謀被軟銀購併1年後,Segars表示,由於有軟銀的支援,安謀全球研發據點變得更多,加速將研發據點設在客戶附近的發展計畫,同時也擴大徵才,以物聯網相關技術研發人才為主,員工人數從2015年底的不到4,000人,增為現在的約5,000人。

而且,因為納入軟銀旗下後,安謀成為非上市公司,Segars表示,這讓該公司的投資自由度變得更高,上市時必須考慮短期投資者觀點,有時會影響企業中長期規劃,現在顧慮變少以後,就可以朝更廣的領域投資,確立中長期強大技術基礎。

現在安謀針對物聯網領域的主要投資有3項:終端用微控制器、通訊用半導體以及雲端資料解析用伺服器的CPUSegars表示,開發次世代產品,需要非常複雜完善的開發環境,而安謀在相關的龐大研發資金方面,不成問題。

至於孫正義對安謀的定位,也是指出安謀是該集團物聯網事業的核心,由於智慧型手機的節能晶片市場軟硬體,安謀市佔率等於超過90%,可以說安謀事實上是標準規格制定者,發展相關事業非常有利。

雖然孫正義也表示,購併安謀等於是替50步棋以後的棋局先行鋪路,目前軟銀與安謀有關的領域,可以說只有軟銀願景基金(SoftBank Vision Fund)的相關出資,但效果日後將慢慢顯現,軟銀與安謀的長期經營藍圖,將隨持續對話而逐漸顯現於世。

[Home]


2017/07/25 1.1.10. 大陸2025AI產業規模將逾人民幣4,000億元 [ 電子時報 陳端武]

大陸官方預估,核心AI產業規模到2025年將突破人民幣4,000億元。

大陸國務院於720日公布新一代人工智慧(AI)發展規畫,為打造世界領先技術奠定基礎。規畫中預估,到2020年,核心AI產業規模將突破人民幣1,500億元,到2025年突破人民幣4,000億元。

根據路透(Reuters)報導,大陸國務院在報告中指出,目前大陸面臨複雜的國家安全和國際競爭情勢,須採取主動牢牢把握AI發展機會,創造全新競爭優勢。

美國在201610月亦發表類似的國家AI發展計畫,並加強對大陸投資美國AI公司的審查,以免大陸取得具軍事用途的AI技術。

國務院報告指出,大陸當務之急是糾正現有問題,包括高階運算晶片、設備、軟體和尖端人才上仍不及先進國家。國務院還勾勒出戰略計畫以強化民營企業、研究機構和軍事機構之間的聯繫,促進共同研發AI

報告中指出,政府將加強以政策扶持和市場調節手段引導AI發展,且將開發AI安全評估和控制能力。

大陸已在民間企業及政府支持下大舉投資AI技術。百度、騰訊等科技巨擘都已在美國設立AI研究中心。大陸總理李克強在年度報告中更將AI列為重要戰略技術。

[Home]


2017/07/25 1.1.11. 亞馬遜Echo Show:亞馬遜推出有螢幕的Echo Show 提升裝置操作便利性 [ 電子時報 涂翠珊、殷家瑋]

為能透過視覺輔助加強智慧音響的功能,並省去另外使用其他裝置螢幕的麻煩,亞馬遜(Amazon)推出了配備7吋螢幕的Echo Show。儘管目前Echo Show還有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但透過後續更新改進,Echo Show的實用性也將不斷提升。

CNN Tech網站報導,2015年推出的Echo是市面上第一個聲控智慧音響。雖然亞馬遜的Alexa並非最聰明的虛擬助理,但語音優先的發展策略,以及開放的開發平台,讓Echo的實用性傲視其他同類產品。

定價230美元的Echo ShowEcho系列產品的一大革新。多了視覺輔助後,Echo Show就可將食譜、清單列表或Lyft車輛位置等資訊,更清楚明瞭地呈現在用戶眼前。針對一些最常見的查詢內容,Echo Show也會提供簡易的視覺資訊。像是當用戶查詢什麼是河馬時,Echo Show除了會唸出河馬的定義,也會在螢幕上顯示河馬的圖片。另外,當用戶向Echo Show點歌時,螢幕上就會顯示歌詞。

Echo Show已可支援其他第三方應用程式(App)功能,但還需透過後續更新才能將Echo Show的螢幕做最佳利用。Echo Show目前還無法顯示地圖、網頁,用戶也無法利用它分享照片。

用戶雖能透過Echo Show與其他Echo ShowAlexa App用戶進行視訊通話,但畫面時常會出現畫素化(pixelated)情形,且聲音品質也差強人意,甚至還會發生撥打失敗的情況。另外,在通話時,Alexa的功能將大大受限,用戶無法一邊通話,一邊調整燈光或查詢氣象。

但如果用戶只是單純觀賞影片,那麼Echo Show的影音品質就不是什麼大問題,且Echo Show也能與外部藍牙音響連接。目前除了YouTube,用戶還可在Echo Show上觀賞所有Amazon Prime節目,而未來還會有更多第三方影音平台加入。

Echo ShowDrop In功能,可讓經過許可的聯絡人自行與用戶的Echo展開視訊連線。這項功能可讓在外的用戶透過Echo Show監視家中情況。

如果用戶家中擁有多台Echo裝置,同一時間只有一台Echo會播放音樂,因此用戶將無法藉此享受到環繞音效。此外,只有離用戶最近的Echo會處理用戶要求,如果較遠的一台Echo鬧鈴響了,用戶將無法在原地直接將其關閉。Echo Show無法安裝在冰箱或牆壁上,也相當可惜。

儘管Echo Show目前還有許多缺點,但多數都可透過軟體更新改善,而且它的售價也只比經典Echo高出50美元,因此亦相當受到青睞。

資訊家電成真 Echo Show開啟未來運算願景

在麥金塔(Macintosh)計畫發起人Jef Raskin所擘劃的願景中,未來電腦應該像一般家電一樣,只需透過簡單的操作就能完成特定工作。然而後來蘋果(Apple)推出的通用型Mac顯然與Raskin的理想背道而馳。在Raskin去世多年後,他曾致力打造的「資訊家電」終於透過亞馬遜(Amazon)最新推出的Echo Show獲得了實現。

CNBC報導,Echo Show是亞馬遜繼頗受好評的Echo智慧音響後所推出的最新產品。簡單來說,Echo Show就是多了顯示螢幕的Echo。與其他Echo一樣,用戶主要是透過語音助理Alexa操作Echo Show

儘管Echo Show還存在著一些問題,且亞馬遜也仍在為其尋找真正的殺手級用途,但不可否認的是,Echo Show代表的是一種全新居家電腦模型,未來發展相當值得期待。正因為如此,蘋果與Google也陸續追隨亞馬遜的腳步,推出了類似的智慧音響裝置。

然而亞馬遜的商業模式,使其比其他競爭對手更適合領導智慧音響的發展。亞馬遜的主要營收來自零售業務,因此它能以低價推銷Echo,再透過Echo引入更多商機。另外,Echo比競爭對手的產品早推出了2年以上。藉由這樣的領先優勢,Echo正迅速成為郊區具代表性的作業系統。

Echo Show雖不像一般電腦般幾乎無所不能,但做為一個資訊家電,它能讓播放影音、撥打電話、訊息通知、購物變得更加輕鬆,就像變魔術一樣,而Echo Show的創新介面佔了很大的功勞。

亞馬遜曾一度想要將Echo Show的介面設計得像平板電腦一樣,但之後設計團隊便了解到這樣的方法將行不通。聲控是操作Echo Show最主要的方式,Echo Show的螢幕只會提供額外訊息。除非用戶要求Echo Show播放影片或查詢與影像相關的問題,否則用戶不必特地關注螢幕畫面。

亞馬遜特意將Echo Show的作業系統、記憶體、儲存與其他規格隱藏起來,強調它與平板電腦的區隔。Echo雖然也有應用程式(App),但當用戶想要觀看影片時,只要向Alexa提出要求,而不必自己開啟YouTube App

Echo Show還有另外一個使用上的優點,那就是它是固定不動的,不像手機、平板有時候會不在手邊,因此更適合執行各種情境運算(ambient computing)任務。例如,當用戶在廚房突然想查閱食譜時,就可直接呼喚Echo,而不必先得把iPad找出來。

Echo Show目前的螢幕有7吋大。CNBC報導預測,亞馬遜有機會在未來加大Show的螢幕,甚至打造功能與其類似的電視產品。

蘋果HomePod售價太高 恐難成為Echo Show對手

繼亞馬遜(Amazon)Google後,蘋果(Apple)已正式宣布將進軍智慧音響市場,並將該公司首款智慧音響產品命名為HomePod,用來挑戰亞馬遜新一代的Echo Show。然而BI Intelligence的研究數據顯示,根據初期的市調結果,採用智慧語音助理SiriHomePod,恐怕仍不會是Echo Show的對手。

Business Insider報導,從研究報告的粗估數據來看,蘋果在HomePod上市後的第一年銷量大約可達到520萬台,而亞馬遜Echo Show的銷量則有望達到最高900萬台左右。意味距離Echo ShowHomePod可能還有相當程度的市佔落差。

研調報告顯示,相較於蘋果的HomePod,消費者對於Echo Show產品動態的認知明顯更多。雖然有76%的受訪者曾聽說過HomePod,而僅有52%的受訪者知道亞馬遜已推出最新一代的Echo Show,但HomePod似乎還無法獲得消費者太大的興趣。

25%的受訪者表示有意願購買蘋果的HomePod,但其中僅有5%的消費者考慮在HomePod剛上市的時間,也就是201712月左右,成為第一批嘗鮮的客戶。相較於主打搭載螢幕和視訊通話功能的Echo Show所帶給消費者的刺激感和消費欲望,HomePod明顯略遜一籌。另有28%的受訪者表示,會在HomePodEcho Show之間擇一購買。

雖然在此項市調中,絕大部分的受訪者屬於經濟能力相對富裕、愛好且熟悉科技產品的千禧世代族群,然而研究指出,HomePod的商品價位水平可能會成為許多潛在消費者購買的一大阻礙,並轉向選擇更低價的同類商品。

數據顯示,不願購買HomePod的原因有許多,但高達33%的消費者坦言高昂費用是主因。據悉,HomePod的定價約為349美元,而具有螢幕和視訊功能的Echo Show卻只須約229美元。另外,亞馬遜的Echo售價約為179美元,Google的智慧管家Google Home則約為129美元。

  201707250845526144831.jpg  201707250847367452410.jpg
用戶可透過亞馬遜Echo Show觀看所有Amazon Prime節目。         亞馬遜Echo Show象徵了新的居家運算模式。

[Home]


2017/07/25 1.1.12. 地平線機器人CEO余凱:深度學習最終體現於自動駕駛 [ 電子時報 徐靜初]

大陸地平線機器人公司智慧駕駛技術已邁入實測階段,同時正積極推進開發自動駕駛的高效專用晶片落地量產。地平線自動駕駛方案中,可同時安裝雷射雷達、攝像頭,通過內外參標定,對路況視頻資料和雷射雷達資料進行精準的映射。

地平線機器人創始人兼CEO余凱表示,只要能在大陸解決自動駕駛的問題,那這個技術拿到全世界都可以用,因為大陸的路況確實比起國外複雜得多。未來的自動駕駛,可以發展到比起人類更具可靠性,哪怕是處於極複雜與擁擠的路況,車輛可以隨叫隨到隨停,還能實現自動充電的功能。

「雨果」是地平線最新研發的自動駕駛平台,能夠提升自動駕駛汽車在行駛過程中的安全係數。這個系統依靠其深度學習能力和神經網路,可以即時識別道路上的行人、車輛和車道線,即使在有遮擋物或濃霧大雨等極端天氣的情況下。

余凱說,深度學習對人類生活最大的影響就是自動駕駛。地平線機器人20173月在上海安亭汽車創新港設立研發中心,這裡是車企的聚集地,成立研發中心主要就是以自動駕駛為研究重心,主攻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和自動駕駛解決方案。

自動駕駛應該結合端到雲,包括晶片、演算法到感測器的解決方案,實現低功耗、低延時的解決方案至關重要。因為機器的反應速度只要提早人類一秒,就能減少許多駕駛事故的意外發生機率。

除了向車企和第一級供應商(Tier1)提供解決方案外,地平線也規劃2017年準備部署50輛車,2018年部署超過1,000輛車,建設業界最大的駕駛資料庫,而到了2018年這些資料變現業務會變成一筆千萬美金級別的生意。

余凱提到,傳統的通用晶片侷限性,以通用計算構架使用時序計算結構,這意味著每一個計算任務都要一步一步地完成。然新一代處理器特別是人工智慧(AI)處理器會更加高效,最終可以使智慧設備擁有決策能力。

2015年中,從百度離職的余凱先後邀集百度IDL主任架構師黃暢、Facbook FAIR創始人楊銘、前諾基亞(Nokia)副總裁方懿以及前華為晶片架構師周峰等人共同創立地平線機器人,目標就是要打造萬物智慧的大腦。

這個團隊早期成員都是互聯網背景,所以長於軟體和演算法。余凱也曾對DIGITIMES表示,未來人工智慧晶片硬體整合重要,但關鍵還是在於軟體和演算法。如今地平線軟硬通吃,除向Tier 1提供演算法,同時亦布局第一款BPU「盤古」的量產計畫。

2017年初,地平線展示與英特爾(Intel)聯合研發的ADAS系統,基於前者設計的「高斯架構」IP以及後者的FPGA硬體平台實。在該展示方案中,可以同時安裝雷射雷達、攝像頭。通過對攝像頭和雷射雷達的內外參標定,就可以對視頻資料和雷射雷達資料進行精准的映射。

自動駕駛裡面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感測器和計算平臺。而感測器裡最貴的是光達(LiDar),它也是精度最高的,像Google、百度就是以光達做環境感知。現下光達的成本還是非常高,64線基本沒有量產的可能性,16線的成本也是一個非常驚人的數字。

4線的光達在奧迪(Audi)A8中已經得到了量產,但也局限於高端配備。外界認為,光達成本現在可以降到500美元,隨著固態光達的發展未來可降到300美元,甚至可以降到100美元以下。

自動駕駛是人工智慧應用的一個大方向,而地平線已表露出十足的雄心。

[Home]


2017/07/25 1.1.13. SKODASmartLink+技術為基礎 推聯網車整合應用App [ 電子時報 楊智家]

歐洲車商SKODA開發出名為「SKODA OneApp」的應用程式(App),成為手機與連網汽車之間一個新連結管道,該AppSmartLink+技術從汽車中分享及顯示選定的功能與資訊,帶動手機與連網汽車互動達到更佳的體驗。

Telematics News網站報導,一旦將SKODA OneApp安裝至手機內,將有助車主獲得一系列廣泛功能,例如可獲取汽車相關引擎及其他資訊,或是天氣資訊等,主要功能包括「即時駕駛資料」(Real-Time Driving Data)、「駕駛統計」(Driving Stat)、「旅行日誌」(Logbook)以及「興趣點與導航」(POI & Navigation)等。

在即時駕駛資料功能部分,該功能可記錄汽車行車時的性能參數,並可讓用戶即時獲取關於駕駛動態、引擎轉速、加速、油耗以及行車時速等各項行車資訊。

駕駛統計功能方面,可讓汽車駕駛取得大量儲存的駕駛資料,進而可詳細分析其駕駛方式,藉此有助提供創造最佳汽車效能運用的重要指標,以及提升未來行車的效率,如讓駕駛了解到如何更有效率的駕駛以節省燃油消耗等。

在駕駛動態、行車時速及導航資訊上,OneApp可提供駕駛關於現代移動性的相關資訊,讓駕駛查看精確的旅途資料,並保證可讓用戶查看所有過去的行車旅途紀錄。未來還計劃為OneApp推出專屬音樂庫。

SKODA與不同的合作夥伴合作下,得以提供OneApp用戶導航相關資訊,讓用戶能夠很容易找尋偏好的興趣點(POI),並可直接傳送至整合或合作夥伴的導航應用中,加上衛星影像的支援,藉此可讓行車週遭導航資訊顯示更加逼真,進而讓定位變得更加容易。

另外據供應商提供的資訊,地圖上也會呈現出行車所處地點鄰近的加油站位置,甚至能夠呈現當前的油價資訊,OneApp系統也會知道用戶的汽車是要加汽油還是柴油。此外,OneApp也會顯示所在地前往選定加油站最方便且最快速的路徑。

SKODA OneApp目前已可在蘋果(Apple) App StoreGoogle Play應用程式商城中免費下載,只要是20166月以後出廠的SKODA車款皆可支援使用,因這些出廠的SKODA車輛均配備有SmartLinkUSB,或是內建有SmartLink+、可藉由Wi-FiUSB與智慧型手機連結。

最後,也可將安裝OneApp的手機放置在汽車儲物盒中,並透過內建大型觸控顯示螢幕查看與使用OneApp各項功能。


SKODA
開發手機連網App,可提供大量行車數據及提升行車品質的分析資訊。

[Home]


2017/07/25 1.1.14. 人工智慧 vs. 智慧人工 台灣科技產業想升級得覺醒 [ 電子時報 趙凱期]

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商機挾大數據(Big Data)、物聯網(IoT)、雲端等應用越來越成熟的生態環境利基,近1年來襲捲全球科技產業上、下游供應鏈的風吹草偃姿態,已明顯成為全球科技業的新世代顯學,雖然台灣科技業者也有心搶進人工智慧的新世代商機,但在台灣科技產業近年來升級、轉型風不是太順利,本土品牌業者普遍坐困內需市場淺薄愁城,而上、下游產業鏈的代工心態又仍難以有效升級下,大家還是執著在成本結構的改善動作,似乎把人工智慧這個大題目,作成智慧人工這個小答案。比起人工智慧方向找到是新應用、新商機、新題目,台灣科技產業鏈若還是想著如何讓一個人作二個人,甚至三個人的事,又或直接用機器人來取代,更省成本,這種活生生只往智慧人工的成本降低方向來走,那將明顯與人工智慧應用的大方向背道而馳。

其實人工智慧這個大題目先天上,對台灣科技產業不利,因為,人工智慧將直接面對第一線的應用、市場及商機,而願意大力發展人工智慧應用的客戶,多是直接跨過代工廠、品牌業者,而跳向新興的終端服務供應商,這也是截至目前為止,喊人工智慧最大聲的,都是國際品牌車廠,或是互聯網寡頭這類型的客戶群,消費性電子品牌大廠反而沒什麼太大的聲音,因為,短期之內,找不到好的應用及產品切入機會。而雖然台灣半導體產業鏈應該有很好的人工智慧商機可期,但在終端服務供應商正考慮自行開發人工智慧晶片解決方案,反而多選擇國外晶片大廠合作,或直接與台系IC設計服務業者簽約,台灣半導體產業鏈中仍搶先吃到人工智慧應用商機的,恐怕仍然是以晶圓代工廠及封測業者優先,IC設計公司依舊第一時間被排除在外。

比起人工智慧的大趨勢,台灣科技產業由於是以專業代工的藍領角色起家,所以,向來偏重供應鏈管理及成本降低競爭力,說起人工智慧恐怕曲高和寡,但提及智慧人工,大概每家科技廠都有其獨到之處,否則難以在產業界及終端市場上崛起且存活,只是,這種習慣性用比較少的人、比較少的資源,比較少的成本來達到更佳產出的智慧人工想法,似乎在人工智慧大勢興起之際,反而成為台廠想要升級、轉型及加值的窠臼,如何讓台廠向來具備的智慧人工優勢,有效轉化成在人工智慧新世代的市場競爭力,已是台灣科技產業鏈的最新課題。若台廠遲遲無法找到各自的解決之道,那一心想著加值的人工智慧應用,未來必將取代只偏好成本降低的智慧人工想法,這或將是最後真正壓死台灣科技產業鏈競爭力的最後一根稻草。

人工智慧 vs. 智慧人工,雖然四字相同,只是專業用語前後顛倒而已,但真正內化的思惟模式及決定基礎卻明顯南轅北轍,面對全球科技產業界這幾年來,總是由一波波的創新思想來激盪出產業鏈版圖重整的過程下,台灣科技產業鏈若還是虛喊人工智慧,實作智慧人工之舉,那必定會被有「智」之士看破手腳,成為已被推上岸的前浪。

[Home]


2017/07/25 1.1.15. 英特爾IoT策略布局微調 語音助理市場突圍 [ 電子時報 陳奭璁]

英特爾(Intel)雖然看好物聯網(IoT)市場的龐大商機,但從近期的種種動作來看,公司仍不斷在調整策略,並希望能從對手安謀(ARM)的低功耗優勢市場中找到x86的全新立基點。

英特爾在年初公布的年報資料中提到,物聯網與裝置的成長是2017年最優先的四大項目之一。不過,英特爾近期先是傳出終止三個物聯網相關產線GalileoJouleEdison,後來又傳出在物聯網相關業務進行裁員,不免令外界好奇物聯網策略是否已有修正?

英特爾在最新年報中曾特別提到,英特爾已是一家資料公司(We are a data company),公司看準資料商機的成長三大策略支柱分別是:雲端與資料中心(如人工智慧)、加速技術(3D NAND記憶體、FPGA5G),以及物聯網裝置(Edge裝置、零售、ADAS)

若以傳統晶片領域劃分,英特爾所擅長的PC與伺服器CPU市場在2016年潛在規模為450億美元,但若以英特爾新策略的市場來做劃分,預估2021年晶片市場潛在規模可達2,200億美元,其中物聯網達300億美元。

以英特爾近期終止的三個產品來看,GalileoJouleEdison都屬於類似採對手ARM架構的Raspberry Pi的迷你單板電腦。就硬體面來說,Edison主要是給穿戴式製造業者使用、Galieo則是鎖定Raspberry Pi這類創客市場。值得注意的是,Galileo其實也相容於另一個也相當知名的單板開發平台Arduino

Joule則是當作物聯網邊緣裝置,也就是網路外圍的智慧裝置。這些產品都是在2014~2016年間推出,代表英特爾在物聯網市場的x86晶片勢力範圍。

英特爾對近期的調整雖然沒有正式說法,但若觀察市場對此一舉動的反應,多半的看法是英特爾對JouleGalileoEdison的生態系支援或許不夠完整,英特爾雖然提供許多文件,但其他支援就付之闕如,因此社群熱度也跟著衰退,而社群支撐的熱度其實正是這類產品的成功關鍵之所在。若觀察Raspberry PiArduino這類社群熱度,即可發現社群跟硬體業者之間的合作非常緊密。

英特爾雖然在這類DIY的低階物聯網市場稍有挫折,但若從上半年開始與亞馬遜(Amazon)在聲控助理方面的諸多合作來看,或許英特爾已經鎖定了物聯網另一塊更符合公司策略方向的領域。

根據iFixit拆解報告顯示,亞馬遜最新推出的Echo Show確認採用了英特爾Atom x5-Z8350Echo Show是亞馬遜首次推出有螢幕顯示功能的智慧家庭語音助理,搭載7吋觸控螢幕,售價230美元。

Atom x5-Z8350這顆晶片是在2016年第1季推出,當時主要設計給平板使用。值得留意的是,Echo Show雖然是拿英特爾庫存晶片來使用,但不少市場人士看好,英特爾很有可能會考慮針對下一代語音助理產品開發全新的物聯網晶片。畢竟除了領頭羊亞馬遜之外,Google、蘋果(Apple)也都跟進推出類似語音助理產品,未來這類家庭聲控助理產品市場商機龐大。

亞馬遜現有Prime會員人數超過8,000萬人,這些都是這台Echo Show的潛在買家。第一代Echo聲控助理外界估賣了1,100萬台,市場看好新推出的Echo Show銷售量應也可望介於1,000~2,000萬台銷量之間。

英特爾除了打進Echo Show之外,也另提供同一顆Atom處理器與一個RealSense SR300攝影鏡頭給亞馬遜的智慧時尚助理Echo Look

這台Echo Look裝置除了可透過聲控來拍照、錄影外,還可讓用戶透過亞馬遜的Style Check人工智慧功能取得穿搭建議(Style Check本身有深度學習功能,會拍下兩張穿搭照片,並給予用戶穿著建議)。外界預估這台每年銷量可達500~1,000萬台之間。

亞馬遜預期今年可吃下7成聲控助理音響市場,但觀察英特爾與亞馬遜近期的合作,顯然不僅只限於產品端的合作,而是把目光鎖定社群開發平台。

亞馬遜這類聲控產品的核心都是採用Alexa自然語辨識技術,亞馬遜另有一個Alexa Skills平台,供Echo用戶下載各種聲控新技能(skills),目前該平台已經有超過1.5萬個聲控應用,數量還不斷成長。

英特爾最近則是進一步跟亞馬遜合作推出Alexa Dev Days,這主要是針對開發者舉行的實作研討會,協助程式人員撰寫Alexa技能,比如程式人員可撰寫一個技能,透過Alexa語音控制某個品牌的花園灑水器。

英特爾在物聯網領域最大的對手是ARM,有分析指出,ARM被日本軟銀(SoftBank)收購後,手上可投資的銀彈可說比之前上市時更為充足,未來物聯網市場極可能都是ARM天下,包括高通(Qualcomm)NXP、德州儀器(Texas Instrument)MicrochipCypressSilicon Labs等都採ARM架構做開發。

而英特爾標榜物聯網裝置策略會鎖定邊緣裝置、零售業與車用先進輔助駕駛系統(ADAS),未來x86晶片要在物聯網市場突破ARM重重包圍,顯然下半年的動態還值得諸多觀察。

[Home]


2017/07/25 1.1.16. 美超微推出全新X11伺服器構建模塊解決方案 [ 電子時報 劉文元]

高性能、高效率伺服器、存儲技術和綠色計算全球領導者美超微電腦股份有限公司,發布了綜合系列的全新X11世代伺服器和儲存主機板與機架解決方案,針對新的英特爾(Intel)至強(Xeon)可升級處理器進行全面優化。

美超微X11雙處理器(DP)和單處理器(UP)伺服器主機板和SuperWorkstation主機板支持英特爾至強可升級處理器,實現出色性能。這些主機板以各種規格提供,包括ATX E-ATXEE-ATX,以及多個專有版本,支持不同的市場應用領域。

此外,SuperWorkstation主機板提供7.1 HD AudioThunderbolt 3.0 AOC插頭、11USB端口和USB 3.1支持。憑藉新一代X11伺服器主機板和SuperWorkstation主機板,美超微為資料中心、企業、雲端、高性能計算、Hadoop∕大數據、人工智能∕深度學習、存儲和嵌入式環境提供最廣泛的計算解決方案。

美超微X11新一代主機板和機架解決方案的設計初衷是為了充分釋放全新英特爾至強可升級處理器系列的全部性能和功能,支持更多內核和205瓦甚至更高的散熱設計功耗包線,更多數量的內存通道和頻寬,更多PCI-E 3.0線路、高達100G/40G/25G/10G的乙太網、100G EDR InfiniBand以及整合的英特爾Omni-Path架構網絡結構。更高的運算性能、密度、輸入∕輸出容量和效率結合了業內最全面的NVMe NAND快閃內存支持和英特爾Optane SSD

美超微總裁兼CEO梁見後(Charles Liang)表示:「自1993年起,美超微一直利用最新技術,為業內提供市面上首個伺服器主機板,幫助客戶獲得領先的性能以及更高靈活性。憑藉業內最強有力、最廣泛的產品線,我們的伺服器構建模塊解決方案(Server Building Block Solutions)旨在充分利用至強可升級處理器的最新功能(比如3種用戶程序設計語言、更快的DIMM和更多的每插座核心數),並透過獨一無二的非阻塞架構支持NVMe,從而實現最佳的數據頻寬和每秒輸入輸出。」

美超微發布了業界最廣泛的優質構建模塊解決方案,用於優化和定制的X11世代伺服器、存儲、網絡和工作站硬件,擁有升級後電源部件和更強的散熱設計,支持新英特爾至強可升級處理器系列,支持更多內核和205瓦甚至更高的散熱設計功耗包線。

機架重要功能包括SAS3 12Gb/s儲存、NVMe儲存支持和鈦金級電源(96%+效率),憑藉業界最佳的散熱設計,美超微系統提供空氣冷卻功能,幫助客戶節約大量的能源費用,同時保護地球環境。

X11構建模塊解決方案包含了四插座伺服器主機板、雙插座主機板、單插座主機板等,除了強大的主機板和機架產品系列,美超微還提供了業界最廣泛的准系統和完整系統選擇。欲知詳情的產品規格及方案,請訪問美超微官方網站。

[Home]


2017/07/25 1.1.17. 美共享汽車業 遇瓶頸 [ 工商時報 鄭勝得]

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共享汽車行業正面臨瓶頸,部分營運業者開始縮小業務規模,原因是某些地區汽車分享的需求疲弱、投放車輛屢遭破壞,再加上線上叫車軟體盛行令市場競爭趨於白熱化。

隸屬於企業控股公司的企業租車(Enterprise Rent-A-Car)最近幾周終止在美國6大城市的CarShare會員服務,而先前已經有幾家共享汽車業者採取類似作法。

密西根州安娜堡市的汽車研究中心(CAR)指出,汽車共享行業在過去10年穩定成長,但在優步這類汽車叫車軟體與自行車分享軟體在市場上盛行後,會員人數的成長速度便開始變慢。此外,有些城市開始對汽車共享公司提高徵稅,卻放過線上叫車公司。

永續運輸研究中心(TSRC)指出,目前美國共享汽車行業會員人數總計約140萬人。CAR估計,隨著相關基礎設施改善、城市地區變得更擁擠,加上政府大力支持,該行業會員人數預計在2021年前成長至3百萬人。市調機構Global Market Insights亦預估,該行業在2024年前將達到165億美元的規模。

但這些預測的前提是現存共享汽車公司的會員人數會不斷增加,規模亦持續擴張,而且新公司會不斷加入。CAR指出,新進公司一開始收購汽車車隊的成本門檻極高,不同城市的需求差異也極大,想要建立品牌辨識度難度極高。

但市場卻看好優步、Lyft這類叫車軟體的未來發展。高盛預估,叫車軟體產業規模,將從今日360億美元攀升至2030年的2,850億美元。

企業租車公司最近在芝加哥地區的車輛出現短缺問題,原因是「人為大量破壞、竊取與詐騙」。但是該公司表示,他們終止在芝加哥等6個城市的服務是基於「長期商業考量」。

[Home]


2017/07/25 1.1.18. 新興亞洲IoT發展 韓國制霸 [ 工商時報 吳筱雯]

市場調查機構IDC表示,日本以外的亞太區國家中,最有能力迎接IoT與最能從IoT獲利者首推韓國,韓國以IoT支出占GDP比重高拿下冠軍,新加坡以雲端建設與對新創的友善態度居次,紐西蘭則以政府效率、立法品質、對新創企業友善等成為季軍,而自詡為IT重鎮的台灣則榜上無名。

隨著低功率短距離無線晶片、大數據分析逐步成熟,帶動IoT生態系統越來越蓬勃發展,IDC估計,亞太區IoT市場規模將由去年的3,356億美元,成長至2020年的5,655億美元。

IDC針對台灣、中國大陸、新加坡、韓國、越南、香港、澳洲、印度、紐西蘭、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越南共13個亞太區國家,調查這些國家的IoT準備就緒程度,IDC表示,韓國毫無意外地拿下這項調查的冠軍、新加坡為亞軍,一向給人「牛羊比人多」印象的紐西蘭,出乎意料地躋身於亞太區IoT前三強,至於自詡為IT重鎮的台灣則與IoT前三強無緣。

IDC表示,韓國之所以成為亞太區面對IoT商機準備的最好的國家,在於韓國在IoT支出占GDP比重、科技發展狀況、新創環境、經商友善程度、打造具吸引力的IoT投資環境等各方面,都拿下高分。

新加坡則以其完整的雲端基礎建設、寬頻網路的高滲透率、對經商與新創友善的政府等項目,不僅使新加坡成為亞太區極佳的IoT新創業者孵化器,也讓新加坡成為亞太區IoT第二強。

相較於積極發展高科技業的韓國,以及以高薪吸引高科技與生醫人才進駐的新加坡,紐西蘭地廣人稀,農業占GDP比重高達1成,竟然獲得IoT評比第三名。

IDC表示,即使紐西蘭在G20國家中人口數與GDP都偏小,可是紐西蘭在經商友善程度、新創企業環境、政府效率、立法品質與創新等各方面都獲得高分,代表紐西蘭已經做好迎接IoT的來臨。

IDC進一步表示,每個國家的強項都不同,如果只看GDP規模,無法預測一個國家是否能夠加速IoT發展並做好迎接IoT商機的準備。

[Home]


2017/07/25 1.1.19. 強攻伺服器領域,Q3營收戰新高 台燿今年每股拚賺5 [ 工商時報 龍益雲]

台燿科技(6274)銅箔基板近幾年積極發展高階伺服器挹注營運,迎接未來市場前景將擴增產能,除產品結構更高階,也鎖定5G應用領域,預訂明年第四季投產。

台燿董事會率先上市櫃印刷電路板(PCB)產業鏈通過上半年財務報表,在營收、毛利率、獲利及每股稅後純益(EPS)同創歷年同期新高。

台燿上半年營收78.08億元,毛利率21.43%,稅後純益5.71億元,每股稅後純益2.36元;營收、稅後純益及每股稅後純益年增各19.47%、24.81%、24.87%,毛利率提高0.55個百分點。

台燿第二季稅後純益2.55億元,值第二季傳統淡季雖創近3季新低,但仍創歷史第三高及同期新高,比前一季所創歷史新高減少18.97%,年增11.03%,每股稅後純益1.06元。

台燿第二季營收38.34億元,毛利率20.08%,同創歷年同期新高。營收較前一季所創歷史新高衰退3.55%,年增15.21%;毛利率也比前一季所創歷史新高下滑2.65個百分點,較去年同期提高0.12個百分點。

法人表示,該公司第二季淡季表現不淡,加上看好下半年在英特爾伺服器平台轉換的帶動下,台燿第三季營收可望再攀高峰,今年全年每股獲利有機會挑戰5元。

在營運前景看好下,台燿已與聯貸銀行團簽訂15億元、5年期聯合授信合約,用於償還銀行借款,充實中期營運資金。台燿表示,已斥資1.4億元買下新竹現有廠房比鄰地用來擴充產能,估計建廠、添購機器設備約14.6億元,預訂2018年第四季投產,鎖定高階伺服器、5GCCL相關應用產品。

台燿去年營收134.23億元,毛利率20.03%,稅後純益9.09億元,每股稅後純益3.76元,全數創歷史新高;公司在613日股東常會通過每股配發去年股利2.1元,也同創新猷,全數現金訂89日除息、96日發放。昨(24)日股價上漲4.6元、8.3%,收全天最高60元,也是20031218日上櫃掛牌以來,首度見到6字頭。

[Home]


2017/07/25 1.1.20. 阿里、騰訊 瓜分東南亞創業圈 [ 旺報 葉文義]

大陸網路兩大巨頭阿里(BABA-US)與騰訊(00700-HK)競爭擴大到東南亞創業圈,兩家公司正在挖掘這一市場。除已宣布的投資外,阿里及騰訊至少還跟十幾家公司進行磋商,這些公司多屬東南亞電商或金融科技業。兩巨頭接觸的公司幾乎一致,都表達參投新一輪融資意願。一位科技投資者形容,阿里及騰訊正「瓜分」東南亞創業圈。

東南亞擁有6億消費者,6個主要市場包括新加坡、印尼、泰國、越南、馬來西亞以及菲律賓的經濟增長和中產階級消費者崛起趨勢明顯。

兩強積極南向投資

一份由谷歌聯合參與撰寫的報告顯示,東南亞擁有2.6億網民,到2020年時,東南亞網民數量有望增長到4.8億人。報告預計,到2025年時,東南亞「網路經濟」規模將達到2000億美元,是2015年時預計的310億美元的6.5倍。單是電子商務行業的規模就將從2015年的55億美元增長到880億美元,其中一半來自印尼,該國是世界第4人口大國。

過去1年,大陸公司在東南亞似乎已經從摸索階段進入到了積極投資、控股階段。首先是阿里在去年4月對東南亞電商Lazada投資10億美元,後者在東南亞服務於6個國家。這筆交易是大陸公司在東南亞地區的首筆重大投資。阿里隨後鞏固了對Lazada的控制,在今年6月再投資10億美元將持股比例提升至83%

阿里還透過螞蟻金服在東南亞實施了一系列新投資,已經與泰國支付公司Ascend Money、菲律賓支付公司Mynt、印尼傳媒集團Emtek以及新加坡金融科技公司M-Daq達成投資交易。

東南亞企業選邊站

騰訊擁有泰國媒體公司Sanook,並向Sanook與另外一家泰國公司組建的媒體合資公司投資了1900萬美元。

在產品領域,騰訊在東南亞大力推廣其免費音樂服務Joox,抗衡Spotify。騰訊在近期投資了美國卡拉OK應用Smule,後者在美國擁有很大影響力,並計畫向亞洲擴張。

在電商領域,騰訊的戰略盟友京東擬對印尼電商Tokopedia投資。Tokopedia此前獲得軟銀的投資。不過,消息稱,阿里也在與Tokopedia磋商,希望進行投資。究竟選擇阿里還是騰訊,這是一個艱難的決定,因為每家東南亞公司基本上都會面臨這樣的選擇。

[Home]


2017/07/25 1.2.1. 鏡頭需求爆發 光學廠擁抱四商機 [ 經濟日報 劉芳妙]

光學族群挾雙鏡頭、3D感測、車載、虛擬實境(VR)/擴增實境(AR)四大商機,在需求面大增後,獲利具想像空間,猶如每家光學廠手握「彩券」,最近更吸引中國第二大模組廠歐菲光來台求親,尋找合作對象。

之前港商丘鈦已投資台廠鏡頭廠新鉅科,丘鈦是中國第三大手機鏡頭模組廠,手握OPPOVivo等手機訂單,2月參與新鉅科私募案,成為最大股東。據了解,歐菲光也積極朝上游鏡頭發展,因遇瓶頸,擬循丘鈦模式,轉而來台尋找好標的,建構更強供應鏈。

今國光車宣布倒車影像鏡頭獲得全球第三大汽車零配件廠Magna認證,後續有望出貨北美福特等車廠,昨(24)日股價直奔漲停,成為盤面重心,台股指數攻上萬點大關,光學族群是多頭大軍的領頭羊,股王大立光登高一呼攻上5,580元,改寫台股新頁,先進光、光燿科等股價衝歷史新高,玉晶光、新鉅科、亞光、佳凌、聯一光都是翻倍大漲,燒旺台股。

不僅台股光學族群旺,在香港掛牌的舜宇、丘鈦今年股價也是一路飆漲,丘鈦今年股價自45.26港元低檔,近日最高達8.93港幣,大漲近七成,舜宇7月以來大漲三成,最高達90.65港幣。

雙鏡頭是今年光學族群最大的利多題材,手機規格不斷升級,鏡頭由一顆變兩顆,鏡片數增加,都讓鏡頭需求大增,以目前中國市場人民幣1,000元以上手機都是搭載雙鏡頭,可以預期,雙鏡頭將向下延伸成中階機種標配,帶動大立光等光學廠出貨。

3D感測鏡頭則是今年另一新題材,由於iPhone 8前置鏡頭搭載3D感測鏡頭,取代指紋辨識,不僅後置雙鏡頭,前置鏡頭也由一顆變三顆,鏡頭數增加,讓爭搶智慧手機市場大餅的玉晶光、光燿科、新鉅科等營運潛「利」可期。

車用市場是下一個獲利爆發點,因車用鏡頭多採混合鏡頭設計,讓原本以生產玻璃鏡頭為主的亞光、今國光、佳凌營運翻身。

研究機構統計,全球車載鏡頭出貨量至2020年將增長至1.1億顆,年複合成長率近20%

亞光去年切入特斯拉(Tesla)供應鏈,主要為雷射測距,用於自動駕駛系統,除了美國電動車之外,亞光的車載鏡頭也間接切入歐洲車廠,今年獲利有望改寫九年來新高。

題材點火 光學股交易量飆

台股月線保衛戰昨(24)日開打,買盤透過點火光學股穩住盤勢,不僅股王大立光回神,今國光、揚明光更亮燈漲停,光學類股一片通紅。市場專家認為,光學股走勢以題材帶動為主,至於後續能否再上攻,業績表現強弱是關鍵。

光學股昨日由今國光領先上攻,即是因為出現「切入新領域可望帶動獲利成長」的話題,開盤不久就攻上漲停,漲停鎖死單達到9,717張,也讓原先在平盤上下震盪的大立光,受到激勵由黑翻紅,並帶動二線光學股的揚明光跟進亮燈漲停,亞光、聯一光漲幅也逾2%。光電指數為昨日漲幅前三大指數,整體類股成交比重提高到13%,是僅次於電子指數、半導體指數的第三高。

華南永昌投顧董事長儲祥生表示,光學股2月開始出現反彈走勢,接著經歷了一段時間的沉澱,直到近期大立光屢創新高、類股重啟攻勢,昨日由今國光接棒點火,整個類股成強勢族群。

台新投顧副總黃文清表示,光學股近年最受關注的,就是切入不少新應用領域。

光學廠商機擴張 不再一家獨賺

光學廠商機浮現,智慧手機的訂單是業者的「印鈔機」,從雙鏡頭炒起,到今年三星與蘋果都導入3D感測鏡頭,即用眼睛虹膜解鎖等功能,一波波題材加持,以往光學廠常是大立光一家獨賺,其餘八家都虧,今年這種情況有望扭轉,獲利的廠商將愈來愈多。

光學廠題材多,股價往往呈現難以想像的高本益比,在2015年首季時,翻開九家光學廠財報,大立光因技術領先,是唯一賺錢業者,當時光學族群曾首度出現「一家獨賺、八家都虧」慘狀,當季大立光每股純益32.86元,其餘八家全虧。

兩年過去,今年首季多了亞光、玉晶光、佳凌、今國光獲利轉正,但還處於損益兩平,相較各家股價表現,呈難以想像的高本益比。

光學鏡頭是高技術、高資本密集的產業,技術需要時間的磨練及累積淬練而成,有錢也不一定買得到技術,正因為這樣的特質,隨著鏡頭應用快速發展,由手機延伸至ARVR、車載、人工智慧、工業4.0自動化,鏡頭需求翻倍成長,不少業者也磨練出扎實的基本功,迎上這波需求面來臨,讓沉潛許久的台灣鏡頭廠價值因此發光。

在應用最大的智慧手機領域,大立光的技術近乎壟斷,因通吃蘋果及非蘋陣營訂單,讓大立光近五年的獲利倍增成長,從2012年每股純益(EPS41.58元,成長至2015EPS180.08元新高,去年EPS169.47元,市場普遍看好,今年因iPhone 8掀起的換機潮,大立光EPS將有叩關200元實力。

除了雙鏡頭之外,iPhone 8另一個焦點,就是導入3D感測鏡頭,取代指紋辨識。大立光執行長林恩平曾表示,3D感測鏡頭和其他一般鏡頭設計較大的差別,在於要求較高的對焦技術,對於取像的要求較不高。

[Home]


2017/07/25 1.2.1.1. 鴻海印度製造 結盟當地首富 [ 經濟日報 吳凱中]

印度手機廠大反攻,鴻海將成為最佳助手。外電報導,印度首富Mukesh Ambani旗下的信實工業集團衝刺4G功能性手機「JioPhone」,目標一年內拿下1.5億至2億名客戶,並與鴻海洽商當地生產,希望單月產能上看800萬至1,000萬支。

鴻海集團布局印度,除聯手深耕當地的中國大陸手機廠,並與蘋果協商布建當地產能,現在也吸引印度廠商加碼。外電報導,信實工業集團董事長Mukesh Ambani希望擴大電信市占率,打算衝刺擁有6億使用者的功能性手機。

Mukesh Ambani指出,信實旗下4G電信新兵Reliance Jio將推出4G功能性手機「JioPhone」,主打低價位市場,目標推出一年後拿下1.5億至2億名客戶,不只著眼國內市場,也將外銷,其中的關鍵助手就是鴻海。

Reliance Jio正與鴻海協商當地生產4G功能性手機,希望月產800萬至1,000萬支。知情人士指出,鴻海將視客戶下單狀況,未來在印度的手機產能可望倍增至月產600萬支,或年產7,000萬支以上。若照此速度成長,鴻海可望超越三星,成為印度手機最大製造商。

今年4月信實旗下手機品牌LYF就傳出,今年4G智慧手機出貨量挑戰翻倍,目標1,400萬支。除手機外,信實相關的機上盒、智慧家庭及車聯網設備,都委由鴻海操刀。

[Home]


2017/07/25 1.2.1.2. LG傳獨供iPhone電池 恐衝擊新普明年接單 [ 經濟日報 陳昱翔]

據外電報導,蘋果為進一步提升手機電池續航力,傳出明年新款iPhone電池訂單預計由韓國樂金(LG)獨家供貨,屆時恐衝擊原先國內電池供應商新普(6121)接單狀況。

根據韓國經濟新聞報導,蘋果已與LG達成協議,由LG旗下樂金化學(LG Chemical)成為蘋果明年iPhone電池獨家供應商,主要考量就是樂金化學新款L型電池可為iPhone增加電池容量,提升充電效率。

針對蘋果明年iPhone電池訂單大搬風,新普發言系統不評論客戶。法人認為,儘管半導體製程持續進化,面板顯示畫質越來越精細,卻唯獨電池技術始終難以突破,若樂金化學新技術真能為電池產業帶來新突破,的確有機會獨吞蘋果明年電池訂單。

據悉,目前iPhone電池供應鏈包括新普,陸廠德賽電池、欣旺達,日商松下,韓廠樂金化學等,涵蓋電池及模組等供貨;若明年蘋果確定改變電池技術走向,兩岸電池供應商恐同步受到衝擊,由韓廠獨享電池肥單。

[Home]


2017/07/25 1.2.1.3. 聯發科縮減晶圓代工支出 亞馬遜Echo晶片明年轉單聯電 [ 電子時報 陳玉娟]

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戰況激烈,繼英特爾(Intel)不堪虧損棄守平台戰場後,聯發科前2年獲利也出現腰斬,為重振氣勢,聯發科找來台積電前執行長蔡力行擔任共同執行長,並全面修正營運策略與組織。據供應鏈表示,本業獲利能力嚴重衰退的聯發科,近期已開始調整營運方向,除擬定還擊高通(Qualcomm)大計,同時也調整晶圓代工藍圖,期藉由縮減支出以力守獲利不墜,包括亞馬遜(Amazon) Echo Dot系列大單,將自2018年起由台積電轉至聯電28奈米製程,同時也與GlobalFoundries展開洽談,聯發科成本撙節大計上路,能否力阻獲利下滑備受市場關注。

2014EPS重新站上30元大關的聯發科,2015年獲利表現卻腰斬,2016年持續下滑,而聯發科由盛轉衰關鍵來自高階平台不敵高通,而最重要的中階版圖慘遭搶食,始終難以擺脫低階平價形象,而先前採用台積電10奈米製程的Helio X30晶片,面市時程延遲且幾無手機業者採用,未能力助聯發科收復流失市佔。

聯發科危機接踵而來,除高通又推出採用三星14奈米FinFET製程的Snapdragon 450晶片,目標搶奪聯發科中低階主力市佔,而更令人憂心的是,聯發科回擊高通Snapdragon 450的新一代Helio P23,採用台積電16奈米製程,擁有成本優勢,預計年底面市,但現傳出目前客戶只有大陸Oppo下單,接單規模並不如預期。

不僅面臨高通壓制,聯發科也在前中華電信董事長、前台積電執行長蔡力行接下共同執行長重要大位後,傳出將啟動組織重整,繼行銷長辭職後,近日共同營運長朱尚祖也轉任顧問,內部人心惶惶,市場盛傳由於業績大跌、獎金不如往年,聯發科研發團隊早已醞釀出走潮,不少人已開始與大陸相關業者接洽。

不過,供應鏈表示,聯發科在蔡力行操盤下,近期全面重整晶圓代工策略,期藉由縮減支出以力守獲利不墜,其中,亞馬遜Echo Dot系列大單,將自2018年起由台積電轉至報價相對低廉的聯電28奈米製程。

據估算,聯發科用於Echo Dot的晶片報價在5美元左右,扣除台積電代工及封測成本,約可賺2美元,利潤尚可,但對於目前整體營收、獲利貢獻仍不大,難以彌補智慧型手機晶片出貨、市佔下滑缺口,估計至2020年,Echo Dot等相關物聯網(IoT)平台佔營收比重約僅2成。

此外,聯發科也與GlobalFoundries展開合作洽談,期望藉此給予台積電價格下調壓力。隨著蔡力行上任重整營運,展開成本撙節大計,聯發科能否回擊高通攻勢、力阻獲利下滑備受市場關注。

聯發科2017年第1季業績表現並不理想,合併營收新台幣560.83億元,而受惠業外處分傑發科技股權收益挹注,單季稅後淨利達66.39億元;2017年上半累計營收為1,141.6億元,年減11.11%。市場預期,聯發科第2季營收雖回溫,但獲利仍將續跌,EPS恐將寫下上市以來新低。

[Home]


2017/07/25 1.2.1.4. 手機零組件供貨缺口恐擴大 PC產業營運難逃衝擊 [ 電子時報 王君毅]

2017年下半智慧型手機上游關鍵零組件的供貨缺口將持續擴大,預料也將進一步影響PC等零組件供貨情況。

由於智慧型手機市場規模持續擴大,對中高規格的零組件需求提升,導致上游面板、記憶體等缺貨聲浪頻傳,並讓2017年下半上游零組件業者的營運熱度可望優於下游廠家。除此之外,值得注意的是,考量第3季起進入傳統消費性電子出貨旺季,包括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蘋果(Apple)、樂金電子(LG Electronics)等業者創新規格的智慧型手機產品將陸續上市,經此預估除了將讓下半年智慧型手機上游關鍵零組件的供貨缺口持續擴大,且讓下半年上游業者的營運成長表現可望優於下游廠家以外,上游產能排擠結果,預料也將進一步影響PC等其他電子產品的零組件供貨順遂情況,對PC業者後續的營運而言,整體風險性也將因此提升。

2017年下半市場對智慧型手機產業的關注重點,無非聚焦在蘋果新款iPhone 8(暫稱)的出貨量表現以及整體Android陣營業者的反撲情況,當中除iPhone在今年產品規格上有多項變動,包括改採OLED,導入3D觸控感測、玻璃機殼與無線充電等新應用外,另即將於9月前後上市的三星Galaxy Note 8(暫稱)的創新設計與功能也成市場關注焦點,預期除既有的虹膜辨識、防水等特色外,在Galaxy S8系列使用的Bixby等功能將導入Note 8上使用。此外,樂金的新款旗艦手機V30也預計在8月底亮相。

而在下半年品牌業者的旗艦機種規格陸續流出後,預料其他手機廠也將跟進導入,包括更高容量的記憶體與電池使用、雙鏡頭、新觸控技術的採用導入以及全螢幕18:9規格的面板均是,且手機廠為確保下半年零組件供貨無虞,目前對上游零組件業者均有超額下單的情況出現,導致相關零組件價格持續上揚外,另相關零組件缺貨的聲浪也持續不斷。

業者指出,除記憶體的報價持續上揚外,18:9全螢幕a-Si手機面板價格走勢也是市場關注之處,且其因多家手機廠導入採用讓近期18:9面板價格將開始走升,整體第3季並有機會出現近10%的價格漲幅外,另第4季缺貨的情況也恐將較第3季更為嚴峻。

業者並認為,經由高階手機規格變動,將牽動相關供應鏈業者有新的營運契機出現外,下游業者近期對零組件業者超額下單結果,除將讓下半年零組件業者的營運成長性可望優於終端業者外,另零組件產能出現排擠狀況,預料對其他產業包括PC等也將形成較大的營運壓力。

PC近期的銷售來看,研究機構Gartner統計,2017年第2季全球PC出貨量總計達6,110萬台,較2016年第2季下滑4.3%,除已連續第11個季度出現衰退外,PC產業也已第五年處在低潮。Gartner並認為,第2PC產業表現低迷,主要與PC平均售價受DRAM、固態硬碟(SSD)、面板等零組件缺貨而上揚,導致消費者採購意願降低等有關。

經此市場預期,雖然第3季同為PC銷售旺季,但考量零組件缺貨情況持續,而終端業者考量營運壓力續轉嫁到PC終端售價之上,預料也將讓PC銷售回溫的力道受到影響,經此相關業者得更強化零組件缺貨所可能造成的風險管控等才是。

[Home]


2017/07/25 1.2.1.5. 5G將出現全球統一規格 2020年制度化 [ 電子時報 范仁志]

無線通信網路規格終於要全球統一,據日本經濟新聞(Nikkei)網站報導,美國、歐洲、日本、南韓、與大陸,要聯合制定5G通信規格,將由民間企業團體在2019年達成協議,由聯合國的國際通信聯盟(ITU)2020年正式制度化。

統一全球規格的優點,在於容易設計利用5G通信規格的全球性事業,這對物聯網(IoT)事業發展特別有效,不需要再根據各國不同的通信規格進行不同產品設計,同時蒐集資料也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4代無線通信規格,基本上均由歐美國家主導發展,因此大陸在4G時代便採用獨特規格;但現在各國與廠商之間已大致有共識,將利用共通規格擴大市場,雖會導致市場競爭更加激烈,但也有更大的可能性,各國電信廠都期待藉此機會擴大市佔率,紛紛展開合作研發。

不過,日本因為計劃在2020年東京奧運時期,便完成5G無線通信網路的初步佈建,因此日本總務省打算在20177月底前提出明確工程規畫期程,2018年夏季決定使用頻段,同年內決定電信商的頻段分配,時間領先於國際規畫,屆時會是日本規格帶動國際規格發展,還是日本必須事後配合國際規格,仍有變數。

5G無線通信是資料傳輸速度達目前高速通信技術10~100倍速度的次世代無線通信技術,可以即時傳輸高解析度影片等大量資料,即使大量用戶同時上線,連網速度也不至於明顯下滑,不僅可進一步強化智慧型手機的服務,還可用於自動駕駛與物聯網領域。

但因大量且高速資料傳輸,需要更寬的無線電頻段,而且頻率愈高愈好,但又必須避免選擇容易受天候影響的頻段,以及與其他現有用途重疊的頻段,因此在頻段選定方面,目前仍有爭議,日本將利把衛星通信等其他用途的頻段併入,讓相關的無線通信服務統一由5G無線通信技術執行。

另外,在相關的基地台等基礎建設領域,也必須選用傳輸速度更高的新規格軟硬體,不能應用現有產品,因此對通信設備與電子零組件廠而言,也有值得期待的龐大商機可循。

[Home]


2017/07/25 1.2.1.6. 無視製造成本爆增3成 印度政府堅持所有功能型手機必須搭載GPS [ 電子時報 殷家瑋]

為了強化安全,印度政府現在規定所有功能型手機都須搭載GPS定位系統。

印度電信總局(DOT)已訂下新規,自201811日起,印度市場的所有功能型手機(feature phone)都必須要內建GPS定位功能,用以更有效率的追蹤手機用戶的所在位置,從而提升國民安全。該國手機業者聯合呼籲政府,此項新規將會嚴重衝擊到製造成本,期望政府重新考量。然而截至目前為止,印度政府仍決意將強制在預定時間全面實施此新規。

The Economic Times報導,在與手機製造產業的溝通過程中,印度政府明確的表示,確保婦女的安全和保障是當前最為至關重要且不容商榷的堅持方針,因此不論是任何手機業者都將無法享有「特殊待遇」或置之事外。

除了強制搭載GPS定位系統,印度政府亦要求自201711日起,在地銷售或新出廠的手機都必須配置緊急呼叫按鈕。除了功能型手機以外,智慧型手機若是無實體按鍵,手機製造商也須提供可讓使用者快速發送警報的解決方案。這兩項功能同樣都是旨在強化印度婦女的安全,應對印度層出不窮的性犯罪案件。

然而手機製造商向政府提出陳情,若是功能性手機須要配置GPS定位服務系統,將會使整體製造成本上升高達400盧比(6.21美元),進而使銷售業績面臨損害。一般而言,這些功能性手機的售價大都介於500~1,500盧比之間,倘若手機製造商無法吸收新增的成本,則終端消費者就必須多支付至少30%的購買價格。

DOT於近日向印度手機協會(Indian Cellular Association)強調,GPS是用戶在遇到緊急的情況下,須要被確認所處地理位置相關細節的最主要工具,政府已決定將會從201811日起,以積極的態度對印度所有的手機來實施此項新規。

此外,DOT亦重申,所有的手機製造商都應遵守2016422日,針對所有手機都須具備GPS定位系統所發布的通知的第二部分。同時,未來所有關於此新規的任何陳情或抗議,都將不再予以受理。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的統計,印度已存在超過4億支功能型手機,2017年預計還會再出貨約1.3億支以上。另外,印度電訊營運商Reliance Jio剛推出幾近免費的4G VoLTE手機,預期功能型手機數量還會再增加更多。

印度手機協會表示,雖然政府已重申其立場,但協會仍打算繼續與政府進行更多交涉和游說,期望政府能理解手機製造商的立場和訴求。據悉,手機製造業者也已在20173月向電信監管機構尋求相關的協助。

手機製造商還建議,即使沒有可用的連結數據,也可使用電信塔三角測量的替代方法來檢測用戶的地理位置。然而DoT卻認為,作為處理緊急求救呼叫碼112的中央系統的一部分,公安意識點(Public Safety Awareness Point)營運商若是透過三角測量方法來檢測地理位置,是絕對無法像採用GPS定位系統那樣的準確和有效率。

[Home]


2017/07/25 1.2.1.7. 手機面板新勢力 鴻海集團1.4億片 [ 蘋果日報 吳秀樺]

智慧型手機面板成為兵家必爭之地,根據群智諮詢(Sigmaintell)調查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全球智慧手機面板出貨量約9.4億片,年增1.5%,其中OLED面板合計出貨約2億片,年增約12.6%

群創夏普加上深超

隨著鴻海集團積極投入布局手機面板領域,旗下群創(3481)、中國深超和夏普(Sharp)等3家出貨總量為1.4億片,已經接近京東方的水準。

群智諮詢表示,上半年智慧型手機面板中,三星憑藉其在AMOLED產品領域壓倒性的地位,拿下智慧手機AMOLED面板超過98%的市場佔有率,至於非晶矽面板領域中,京東方以1.6億的出貨量位居龍頭,其後為日本顯示器(JDI)。

群智諮詢表示,由於近年鴻海在面板領域布局積極,若其持續整合內部技術和產能資源並結合其強大的代工號召力,未來富士康體系將可能崛起成為全球智慧手機顯示領域不可忽視的一股新勢力。

[Home]


2017/07/25 1.3.1. 鴻海赴美設廠 將在華府宣布 [ 經濟日報 葉亭均]

消息人士透露,鴻海集團正接近決定前往美國威斯康辛州投資設立面板廠,且最快本周就可能會在華府舉行活動,討論赴美投資計畫。

華爾街日報24日報導,三名消息人士透露,鴻海打算在威斯康辛州生產能用於大尺寸電視的顯示器面板。這樁投資案若獲得證實,將成為亞洲製造業者赴美設廠的最新一例,也使美國總統川普能逐步履行其振興美國製造業的競選承諾。

鴻海曾表示,已在考慮美國七個州,將投資總額100億美元以上生產平面螢幕與相關設備。這七個州包括伊利諾、印第安納、密西根、俄亥俄、賓州、德州與威斯康辛州。

知悉計畫的兩名人士表示,除了威斯康辛州,鴻海也考慮在底特律地區設廠,但生產項目尚不明朗。

消息人士強調,鴻海尚未定案,最後一刻仍可能有變化,但鴻海考慮在華府與威斯康辛州召開會議,討論相關計畫。鴻海發出電郵聲明,證實已在評估美國設廠的可能地點,但拒絕點名哪幾個州。

鴻海董事長郭台銘6月曾表示,可能與夏普合作規劃美國設廠事宜。消息人士說,郭台銘不斷與美國政壇領袖討論可能的設廠地點。美國眾院議長、威斯康辛共和黨眾議員萊恩(Paul Ryan)本月初也證實他曾會晤鴻海高層。

由於夏普的顯示器面板可用於廣泛產品,包括大尺寸電視、智慧手機、平板電腦與汽車用顯示器,如果鴻海決定要在美國製造面板,就必須找這類產品的製造商作為客戶,或在當地自設生產這類產品的工廠。

[Home]


2017/07/25 1.3.2. 華碩評等 降至減碼 [ 經濟日報 馬瑞璿]

華碩(2357)今年下半年啟動組織調整計畫,希望帶動公司營運逐步走升,不過,歐系外資出具華碩最新報告指出,華碩智慧型手機、PC業務前景仍然充滿挑戰,短線展望陰鬱,決定降評華碩,將華碩評等從「中立」降至「減碼」,目標價從260元小幅下修到240元。

今年上半年PC產業面臨零組件漲價問題,許多PC廠藉由推出新品來提升產品價格,不過,盈利仍然深受影響,歐系外資指出,受到PC業務影響,華碩今年第2季營益率僅有3.5%,較2016年的4%、今年第1季的3.9%下滑,並預估第2季淨利恐季減20.4%、年減29.5%降至29億元。

展望第3季,歐系外資預期華碩將會看到溫和回升,營收季增率約在11%,但仍較去年同期下滑2%,主要原因在於NBPC進入傳統旺季;此外,智慧型手機出貨動能也因為新品推出,有望季增10%,並較去年同期成長4%,然而,儘管手機生產規模改善抵銷零組件價格上漲帶來的壓力,但Android市場競爭激烈,手機業務營益率仍然面臨挑戰。

華碩在今年第3季組織重組,將重點放在電競產品部門,希望帶動未來營收走強,此外,經營團隊也預期智慧型手機業務可望在今年下半年新品發表後轉而獲利,華碩也對外宣布積極開發AI(人工智慧)、IOT(物聯網)相關產品,不過,歐系外資認為,新事業短期不會看到獲利,仍需時間才能看到成果,目前華碩營運主力仍放在PCNB與智慧型手機,而這幾項事業目前都面臨嚴峻挑戰。

歐系外資調降華碩評等至「減碼」,並調降20172018年獲利預估,降幅分別為15.3%9.3%,雖然華碩仍有5-6%的現金收益率,但短線上公司基本面仍遇逆風,股價走勢仍受限制,在公司基本面轉好之前,將維持保守態度。

[Home]


2017/07/25 1.3.3. 宸鴻、歐菲光結盟資金進度延遲 雙方不合傳言眾說紛紜 [ 電子時報 韓青秀]

宸鴻與歐菲光策略聯盟傳出生變,宸鴻表示,入股進度受到政策影響,但合資公司將如期展開。

兩岸觸控面板龍頭廠宸鴻與歐菲光從2017年初傳出將策略聯盟,並透過雙方入股達成合資新公司,然而隨著上半年結束,歐菲光資金遲遲未到位,市場傳出眾多耳語,據悉雙方對於合作細節難以取得共識,甚至互生心結,導致合作入股進度延遲,或不排除出現破局,對此,宸鴻表示,資金到位雖然受到政策審查影響,但雙方將於8月初先成立合資公司,並未如外傳合作生變。

宸鴻於3月宣布與歐菲光策略結盟,引發業界震撼,根據協議,歐菲光總投資金額新台幣18.1億元,預計取得5.46%股權,將成為宸鴻第二大股東,雙方股價也應聲大漲,原本樂觀預期,此案不需經過投審會的審查下,樂觀預期可在1個月內完成交割,不料大陸官方近期實施資本管控,宸鴻為此在股東會上通過擬辦理現金增資私募普通股或私募海外可轉換公司債,合計上限不超過8,500萬股,並包含了歐菲光的私募額度為2,000萬股。

儘管歐菲光並未對外承諾入股宸鴻的具體期限,然而隨著雙方對外公布合作案至今已4個月,歐菲光認購資金仍未到位。業界透露,宸鴻與歐菲光雖然在接觸初期是一拍即合,但雙方後續對於認股價格及比例仍有不少爭論,而宸鴻原本期待藉由歐菲光打入大陸利基市場的布局,但彼此對蘋果(Apple) OLED訂單競爭關係敏感,使得後續合資公司的規劃未能進入實質討論等,使得業界一度傳出宸鴻與歐菲光聯盟可能面臨破局。

宸鴻指出,目前與歐菲光的洽談合作順利,外界傳出有關不合或破局傳聞純屬臆測,由於大陸官方資金控管嚴格,故歐菲光投資案還需要經過審批,導致近期資金尚未到位,但雙方的合資公司仍將按照進度進行,預計將於8月初正式展開。

不過宸鴻也指出,目前雙方對於合資公司的投資金額尚未確定,預計歐菲光持股約51%,而宸鴻將持股約49%,重點是將可藉由歐菲光與宸鴻的合作,建立一條龍式的生產與銷售模式。根據宸鴻先前指出,合資公司可望於下半年開始啟動,未來可望落腳於歐菲光南昌廠區附近。

宸鴻與歐菲光強強聯手的合作,不僅引發市場關注,也牽動近期觸控面板產業勢力版圖的震盪,據悉,宸鴻過去長期與日本大廠日本寫真印刷(Nissha)的合作關係密切,先前曾傳出宸鴻透過日本寫真釋出訂單,進而取得新款iPhone3D Touch觸控感測器訂單,然而在宸鴻與歐菲光合作消息傳出後,業界傳出,由於歐菲光的薄膜感測器結合宸鴻的後段模組貼合,此舉導致日本寫真與宸鴻的長久互信關係出現裂痕,也給予了鴻海集團觸控面板廠業成趁隙而入的機會。

由於日本寫真多年來獨家供應了蘋果iPad系列的薄膜觸控感應器,而2017年下半將推出的iPhone新機,日本寫真也再度成為薄膜觸控感應器的獨家供應商,隨著日本寫真先前曾在法說會上透露,不排除未來尋求特定合作對象進行結盟,此話也引起了市場聯想,推測在OLEDiPhone機種將在2018年擴大採用後,日本寫真為了強化觸控產業上、下游整合及分攤後段設備支出,不排除將與業成進行結盟。

宸鴻表示,目前雙方仍根據先前簽署的合資意向書進行,未來將結合歐菲光在前段塑膠薄膜觸控技術與精密光學感測模組的專長,以及宸鴻在玻璃觸控及高精密後段貼合服務的技術與產能,可提供客戶一次購足的服務,希望可以創造出一個雙贏的新局面,包括物聯網(IoT),擴增∕虛擬實境(AR/VR),車載等等,雙方將可結合各自的擅長,並可望擴大於智慧汽車市場的布局等。

[Home]


2017/07/25 1.3.4. 陸、日電視業者攻勢猛 兩大韓廠下修年度銷售目標 [ 電子時報 陳柏蓁]

大陸、日本電視業者猛攻,三星與樂金下修2017年銷售目標。

2017年以來全球電視市場成長幅度減緩,加上大陸、日本業者攻勢猛烈,使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與樂金電子(LG Electronics)兩大韓廠下修2017年銷售目標。

據韓媒Digital Times報導,因2017年上半電視銷售情況不如預期,三星電子最近將2017年銷售目標下修為4,500萬台,比原定目標減少300萬台,但仍比2016年銷售量高出6%

三星電子表示,考慮市場面因素,決定彈性下修電視年度銷售目標;2017年下半將減少20~30吋電視銷售比重,設法提升高階與大尺寸產品銷售。

樂金電子原本訂下的2017年目標值比2016年銷售量2,820萬台高5%,但近期同樣下修數量。樂金高層表示,2017年電視銷售量可能與2016年相近,下半年度的銷售表現比上半年度更值得期待。

兩大韓廠紛紛調低銷售目標,主要因為2017年全球電視市場需求出現疲軟。堪稱全球最大市場的大陸需求量銳減,因此業界預估2017年全球市場規模約為2億台,比2016年減少10%

統計結果顯示,2017年第2LCD電視全球銷售量為4,700萬台,較2016年同期略減1%;第1季為4,450萬台,更較2016年同期縮水8.4%

不僅如此,日本與大陸業者發動猛烈攻勢,也是令兩大韓廠調低銷售目標的原因。市調機構IHS表示,2017年第2季韓廠在全球電視市場的市佔率減少1.3%,日本業者成長1.1%,大陸業者略減0.04%無太大變化。

日本業者之中,又以Sony的市佔率上升幅度最為明顯,由201714.1%66%,增加2個百分點;同期夏普也從3.7%增為4.1%微幅成長。這兩家業者分別將2017年的銷售目標訂為全球市佔率達10%及銷售量2,000萬台,積極搶攻市場。

此外,2017年上半電視LCD面板價格上漲,造成電視生產成本增加,可能也是影響第12季銷售量減少的原因;7月雖然面板價格下跌1~2%,但後續仍維持走強。55吋以下電視產品的市場需求逐漸減少,60吋以上需求仍多,各家業者採取的高階產品策略,將扮演決定2017年獲利程度的關鍵因素。

[Home]


2017/07/25 1.3.5. 蘋果任命葛越為大中華區最高負責人 搶救蘋果大陸地區業績 [ 電子時報 張興民]

蘋果(Apple)新近任命無線技術副總裁葛越(Isabel Ge Mahe)為副總裁及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managing director of Greater China)。這是在2008年後,蘋果再次於大陸地區設立最高管理高層。此前由大陸當地經理人出任的大陸區總經理,多因MaciPod的業務推廣不利而下台,如今在蘋果在大陸業績流年不利的情況下,葛越的上台象徵蘋果企圖在大陸重振業務的決心,葛越將自2017年夏季開始,直接向蘋果執行長Tim Cook與營運長Jeff Williams彙報大陸區業務。

熟捻技術與大陸市場策略 大中華區最高主管上任

據蘋果發布的新聞稿與Tim Cook的介紹,葛越近年來致力為大陸的蘋果客戶提供創新,並期待在其領導下,大陸地區業務能為蘋果提供更多的貢獻。葛越過去多在蘋果無線科技部門中,從事行動網路、Wi-Fi、藍牙、NFC、定位與動作感測等軟體的研發工作長達9年,也參與過Apple PayHomeKitCarPlay的工作團隊。

2017WWDC上,蘋果於iOS 11上增添許多針對大陸市場的新功能,包含增添iPhone讀取QR Code的功能,畢竟大陸消費者在行動支付的使用上,慣於使用QR Code,而不是Apple Pay使用的NFC讀取技術。此外,大陸使用者在註冊Apple ID時,可直接使用當地電話號碼登記,iOS 11具有過濾大陸氾濫的詐騙簡訊功能。葛越皆參與這些功能的設計工作。

以葛越的經歷來看,其對技術熟捻,也從事過針對大陸地區特規軟體的開發,對於大陸市場並不陌生,蘋果大陸市場由其專責領導似乎是向四平八穩的決策,只是大陸市場從2016年開始,瀰漫著一股衝著蘋果而來的競爭壓力,葛越的重擔恐怕不只是提升蘋果大陸地區的iPhone銷量而已。

大陸高價品牌崛起 iPhone市場面臨挑戰

葛越的難關,首先是面對iPhone在大陸日益下滑的市佔率。

根據IDC資料,蘋果在2017年第1季大陸的iPhone出貨量年成長率衰退26.7%,蘋果在大陸的營收表現連續5個季度下滑,再根據Gartner的資料,iPhone的市佔率在大陸僅剩14%。過去大陸是蘋果第二大市場,如今已落於美國與歐洲之後,退居第三位。

此外,過去iPhone還能獨佔人民幣4,000元以上高階智慧型手機市場,但根據cnBeta的報導,如今華為也將市場眼光瞄準高階智慧型手機的商機,緊接著華為,如小米、金立、Vivo、榮耀等大陸本土品牌,也試圖搶食人民幣4,000元以上高階智慧型手機大餅。或許iPhone目前仍為此價格區間的龍頭,但當大陸本土品牌手機業者有志一同,蘋果這龍頭位置肯定不好坐。

更嚴重者,是蘋果強勢主導生態圈發展的手段觸怒大陸消費者。

或許為了消弭應用程式內消費(In-App Purchase)風氣,或者是打擊微信日益壯大的聲勢,蘋果大刀斬向大陸消費者習以為常的「打賞」機制,強徵30%抽成。對消費者而言,打賞乃對公眾號內容的直接鼓勵,蘋果半路攔車極為霸道;對大陸開發者與內容提供者來說,蘋果不斷施以上架限制,加上iOS為蘋果獨有,根本難以抵制,如今看著蘋果市佔逐漸下滑,不如轉身前往較為開放的Android OS

蘋果雖無意製造與消費者的對立,但也疏遠消費者對其的好感。

大陸政府監管力道加強 蘋果業務首當其衝

近來隨著大陸政府對網路活動監管力道愈加強烈,201761日開始實施的《網路安全法》無疑限制蘋果百分之百掌控用戶數據的權力,該法要求只要關於大陸公民與國安議題相關的數據資料,皆必須儲存在大陸境內的伺服器上,且相關雲端服務的營運必須為大陸企業,這也導致蘋果的iCloud必須與由貴州地方政府與阿里巴巴合資的「雲上貴州」合作,維持在大陸的iCloud業務。

若將時間拉長,從2016年開始,蘋果無預警關閉旗下在大陸的線上圖書與電影服務,也與大陸廣電總局要求重新審核相關內容所致。

蘋果並非顢頇無感,對於來自大陸政府的干涉,其放鬆一向對蘋果業務全盤掌控的控制權,讓大陸政府監管單位了解到,蘋果願意放下身段,配合政府步調繼續在大陸的經營;對於消費者,蘋果終於體認到大陸民眾習於接受補貼政策,發動Apple Pay支援銀聯支付店家的大手筆補貼,讓消費者難以抗拒消費5折與50倍銀聯卡消費累積點數的誘惑,藉此衝高Apple Pay的能見度。

只是在這些配套措施與柔軟身段以外,iPhone對於大陸消費者而言是否能具有非買不可的價值性與必要性,而葛越熟悉大陸市場法則的經驗是否能推出更有創意的行銷手法,刺激大陸消費者購買iPhone的意願,或許在秋季蘋果推出新款iPhone後,外界才有機會瞭解蘋果這位新任高階業務主管的功力。

 

[Home]


2017/07/25 1.3.6. 孫正義:軟銀要參與未來世界的每一步發展 [ 電子時報 張殷綺]

軟銀孫正義過去做了許多投資,近期他也在軟銀大會上說明了這些投資案的彼此關聯。

過去一年來,軟銀(SoftBank)的孫正義堪稱日本最活躍的投資人,而孫正義也在近期說明了這些投資案的彼此關聯性。

彭博(Blomberg)報導,軟銀過去6個月內投資了各種公司,從車輛共享、聯合辦公空間、機器人,一直到農業、癌症檢測和無人駕駛;59歲的孫正義在為期兩天的軟銀大會(SoftBank World)上,說明了這些投資背後的策略,以及公司1,000億美元科技基金的相關計畫。

孫正義在2個半小時內描繪了對未來的想像,他認為衛星網絡將完全覆蓋地球每個角落,數兆個連網裝置將大量數據傳送到雲端,再由人工智慧(AI)分析這些數據。軟銀希望參與其中每一步的發展。

他表示自己非常興奮,就連睡覺都感覺是在浪費時間。

軟銀的願景基金(Vision Fund)已經得到沙烏地阿拉伯公共投資基金、蘋果(Apple)及其他大型機構投資人共930億美元的注資承諾,軟銀則自身出資280億美元。該基金將投資虛擬實境(VR)、自動駕駛和物聯網(IoT)等先進技術。在軟銀大會上,孫正義讓其中約10家被投資公司走上舞台介紹自己。

Boston Dynamics執行長Marc Raibert是第一個上台的演說者,軟銀在6月收購這家公司,但並未公布收購細節。Raibert在大會上展示了他們的小型機器人Spot Mini,這款機器人使用相機和雷射,可以進行自身定位、並避開障礙物。他表示,他們的目標是讓機器人的行動力、認知與智慧至少要與人一樣、甚至更強。

衛星新創公司OneWeb創辦人Greg Wyler也談到機器人如何連結到網路。該公司在201612月獲得軟銀和計有投資人共120億美元投資,該公司主要提供世界各地的高速網路,目標到2025年要達到10億用戶。

另外參與演說的還有低價DNA定序科技公司Guardant Health Inc.,以及自動駕駛科技公司Nauto

過去幾年來,孫正義曾與阿里巴巴共同創辦人馬雲共同發表Pepper機器人;2016年孫正義則談到收購安謀(ARM)AI的關連性。

軟銀過去靠著在日本的寬頻與電信事業產生的現金,來拓展海外的投資事業。他曾經是雅虎(Yahoo!)和阿里巴巴的早期投資人,還曾投資220億美元收購美國電信商Sprint,並在2016年以320億美元買下安謀。

孫正義也花了一些時間說明他的投資紀錄。阿里巴巴是成功的投資,目前軟銀的持股市值已經超過1,000億美元;而孫正義也提到,他們的整體內部投資報酬率為44%,就算沒有阿里巴巴其投資報酬率也有42%

[Home]


2017/07/25 1.3.7. 賈神最後遺作 蘋果新總部近落成 [ 蘋果日報 劉煥彥]

美國科技新聞網站appleinsider報導,矽谷空拍攝影師Duncan Sinfield近期拍攝的影片顯示,蘋果(Apple)耗資約50億美元(1518億元台幣)、耗時逾3年半打造的新總部Apple Park,正進入最後施工階段,其中料將成新iPhone發表場地、可容納1000人的賈伯斯劇院,可能趕在9月底前完工。

iPhone在此發表

蘋果新總部與目前總部均位於美國加州庫帕提諾(Cupertino),空拍影片顯示,蘋果7月加緊趕工完成園區內與周邊的園林綠化,尤其是圓形主體建築內的綠化規劃,整個園區最終將種植9000棵樹。

空拍影片也顯示,蘋果遊客中心加速施工,只是Apple Park正式啟用可能還要等上數周。

儘管新總部園區的樣貌仍粗糙,部分總部員工已移至此處上班,但包括執行長庫克(Tim Cook)在內的高階主管,可能數個月後才會搬過去。

已故蘋果執行長賈伯斯(Steve Jobs2011年宣布打造新總部的計劃,並由他本人提出其中大部分設計構想,被視為「賈神最後遺作」、命名為「史帝夫‧賈伯斯劇院」的大會堂(即上述賈伯斯劇院),將座落在可環視整個園區的最高點。另外,Cupertino市政府最新報告指出,蘋果新總部建設計劃使當地不動產總值在2015~2016年增加17億美元(約516億元台幣),其中8.2億美元是來自蘋果的貢獻。


空拍影片顯示,蘋果新總部進入最後施工階段。

[Home]


2017/07/25 1.4.1. 東芝轉讓群聯持股 [ 經濟日報 簡永祥]

儲存型快閃記憶體(NAND Flash)控制晶片大廠群聯和鑫創昨(24)日公告,大股東東芝將旗下記憶體部門分割獨立成立子公司Toshiba Memory Corporation,將其群聯與鑫創持股也轉讓予記憶體子公司。群聯強調,此次轉換不影響東芝的董事資格及雙方合作。

群聯表示,東芝將分二批轉換,第一批昨天先移轉1,229.6萬股,其餘752.4萬股預計8月初轉換。東芝公告,由於記憶體相關事業轉讓分割給Toshiba Memory Corporation,原本投資群聯部分,也屬記憶體相關,因此將集團持股群聯轉讓予Toshiba Memory Corporation,以配合東芝整體布局。

[Home]


2017/07/25 1.4.2. 旺宏不做地攤貨市場 2018年品牌NOR Flash市場續缺 [ 電子時報 連于慧]

旺宏總經理盧志遠表示,NOR Flash產業可以望到明年,應用面需求不斷成長。

旺宏總經理盧志遠表示,2018年品牌NOR Flash市場需求還會增加,要不缺貨還有點困難,旺宏第1季全球NOR Flash市佔率達26%,全年目標30%,中長期看50%市佔,同時董事會也追加新台幣17.85億元的資本支出,全年支出擴大至40億元,全面增產高階55奈米的NOR Flash產能。

全球NOR Flash漲翻天,對於產業前景是否續漲有幾個面向可以觀察,包括供給端的增產、需求端的應用,綜合來看,盧志遠表示,整個NOR Flash產業有美系大廠的退出,同時終端需求面也不斷成長,包括物聯網的應用增加、TDDI晶片搭載NOR Flash需求等,這樣看下來,2018NOR Flash應用面需求還會持續增加。

盧志遠進一步分析,供給和需求的兩邊要被破壞,短期一年內可能性不高,至少今年都是好年,拉長三年內當然是不敢說,以2018年來看,要達到平衡,沒有缺貨的狀況,其實有點困難。

根據市調機構統計,旺宏2018年第1季市佔率達27%,另外兩家美光和賽普拉斯(Cypress)市佔率為22%17%。旺宏有信心今年市佔率可以上看30%,中長期來看,市佔率目標是50%

旺宏日前董事會也通過追加資本支出新台幣17.85億元,估計全年資本支出擴大至新台幣40億元,資本支出擴大的目的主要是增加4,800片的高階NOR Flash產能,但同時也減少低階產能。因此,總產能沒有增加,旺宏表示,公司會以十分謹慎的態度來做財務規劃。

旺宏進一步分析,增加4,800片的高階NOR Flash產能主要是12吋晶圓廠,以55奈米的NOR Flash產能為主,目前旺宏的12吋廠產能約兩萬片,產品為55奈米的NOR Flash36/19奈米的NAND Flash,以及3D NAND產品。

針對台灣、大陸記憶體相關公司積極增加NOR Flash晶圓代工,是否會破壞產業生態。盧志遠分析,旺宏的NOR Flash產品客戶族群都是鎖定一線大廠,尤其是美系大廠手上的車用電子客戶,不做地攤貨的生意,因此,即使中小型IC設計公司要增加產能,通過認證要很長時間,因此對於旺宏鎖定的NOR Flash市場威脅不大。

旺宏2017年第2季合併營收為新台幣65.63億元,與前一季相較減少1%,與去年同期相較增加27%,營業毛利為22.16億元,毛利率為34%,較上季增加7個百分點,較去年同期增加20個百分點。

值得注意的是,旺宏第2季的獲利幾乎是上季的3倍,第2季的稅前淨利6.22億元,稅後淨利6.16億元,換算每股稅後0.35元,較上季0.12元大幅躍進,而去年同期每股稅後還虧0.39元,上半年每股淨值為10.75元。

旺宏第2季各產品線成長上,旗下三大產品線呈現高度成長,其中ROM的年增率超過一倍,但較上季減少29%NOR Flash年增率為21%,較上季增加9%NAND Flash年增率超過25%,較上季增加4%

在營收比重方面,旺宏2017年第2NAND Flash11%NOR Flash63%ROM17%

旺宏上半年底約當現金新台幣54.06億元,庫存水準從上季73.84億元增加至90.75億元,主要是ROM產品線庫存,為遊戲機大客戶任天堂做準備,而NOR FlashSLCNAND Flash產品線的比重不高,主要因為客戶需求旺,幾乎都配銷完,庫存並不多。

再者,旺宏董事會也通過增加資本支出增加新台幣17.85億元,估計旺宏全年的資本支出將擴大至新台幣40億元,主要是用於增加高階產能增加4,800片,包括55奈米製程的NOR Flash產能,爭奪美光(Micron)、賽普拉斯(Cypress)的高階車用大客戶,但相對地,低階的產能會減少,所以一增一減下,整體總產能並沒有增加,象徵旺宏的投資策略是十分謹慎。

[Home]


2017/07/25 1.4.3. 2017年下半記憶體平均售價成長將趨緩 然全年成長依然強勁 [ 電子時報 茅堍]

雖然預估2017年全球DRAM記憶體出貨量將會出現年減,NAND Flash出貨量僅微幅年增2%,但由於DRAMNAND Flash平均售價(ASP)強勁揚升,預計2017全年全球DRAMNAND Flash記憶體銷售額將會創下新高。

調研機構IC Insights表示,全球DRAMNAND Flash ASP已連4季季增。平均而言,由2016年第3季至2017年第2季,每季DRAM ASP季增16.8%NAND Flash ASP每季季增11.6%

資料顯示,DRAM ASP季增幅度在2016年第4季達到高峰22.8%後,2017年第1~2季季增幅度都有下滑,但仍維持在20%上下。預估第3ASP仍會呈現季增,不過第4ASP將會出現季減。

雖然2017年下半全球DRAM ASP成長幅度將會大幅放緩,但預計2017全年DRAM ASP仍會大幅年增63%。年增幅度不但高於1997年的57%,也創下自1993年開始統計DRAM ASP以來的最高紀錄。

而在NAND flash方面,預估2017全年NAND flash ASP將會年增33%。年增幅度亦創下近年新高;2000年以NOR-based為主的快閃記憶體市場ASP,曾創下年增52%紀錄。

隨著記憶體ASP的快速揚升,各記憶體業者也紛紛擴大資本支出。不過IC Insights表示,這些資本支出主要將會用於技術提升,不是用於擴大現有產能。

NAND Flash為例,基本上2017年各NAND Flash業者的資本支出,都會用在對3D NAND製程技術的投資上,而不是用於現有2D平面(Planar)製程上。其中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對南韓平澤廠3D NAND產線的資本支出,將會佔所有業者總資本支出的一大部分。

不過由於如三星、SK海力士(SK Hynix)、美光科技(Micron)、英特爾(Intel)、東芝(Toshiba)/新帝(SanDisk)、武漢新芯/長江存儲等業者都已計劃在未來幾年內大幅度提升3D NAND產能,再加上可能還會有其他大陸業者進入市場,根據過去記憶體市場經驗,未來很可能會出現產能過剩,而導致ASP下滑的情形。

調研機構Gartner先前就曾預估,由於各記憶體業者紛紛開始擴大供應量,全球記憶體市場現有榮景將會於2019年消失。

[Home]


2017/07/25 1.4.4. 三井物產投資無人機新創200萬美元 未來可望與Google結盟 [ 電子時報 賴逸安]

Cape Productions讓客戶可以遠端操作無人機,並留下影像紀錄。

三井物產對專門研究無人機飛行系統的美國新創企業Cape Productions投資200萬美元,共同著手研發無人機,強化技術層面。Cape Productions也得到Google資金加持,往後三井物產可能透過該企業與Google結盟,擴大販售通路。

根據日刊工業新聞報導,Cape Productions設立於2014年,主要研發無人機飛行系統,為了更上一層樓,決定接受三井物產和Google出資。該企業的操作系統能讓使用者線上操作無人機,即使是在距離遙遠的其他地點遙控,影像延遲也僅在0.5秒內。

三井物產和Cape Productions講求精密度和安全性,已測試飛行1萬次,從未發生意外事故。三井物產擁有礦山、石油、發電廠、大型農園等資產,往後將活用Cape Productions技術,例如在礦山啟用無人機,快速測量鐵礦產出量等,提高作業效率,而其他業務內容也可望借助無人機之力擴大布局。

Google7月起設立專門針對人工智慧(AI)領域布局的投資基金Gradient VenturesCape Productions即是投資標的之一,往後Google將派遣工程師等人才前往協助Cape Productions,共同進行研發。三井物產和Google也可能在無人機領域合作。

[Home]


2017/07/25 1.5.1. GE Predix平台部署NVMe技術 以更快速度處理更多資料 [ 電子時報 謝明珊]

奇異Predix平台一直是推動工業物聯網的重要驅動力。

奇異電氣(GE)Predix平台一直是推動工業物聯網(IIoT)的重要驅動力,也是新設施和新科技的早期採用者,以支援大數據分析和預測分析。如今Predix平台成為首要IIoT作業系統,獲得製造業、公用事業、航空業和運輸業等廣泛採用。

Scientific Computing報導,GE Digital每天監控來自工業資料5,000萬個資料點,支援從邊緣到雲端的部署。以公用事業為例,電力需求有淡旺季之分,資料處理儲存能力有所不同,問題是如何在既有IT設施之下,擴充或縮小資料的儲存量。

Predix團隊持續部署先進技術,尤其是在非揮發性記憶體(NVRAM),採用英特爾(Intel)所主導與制定規範的NVMe技術,可加速運算資源和固態硬碟(SSD)之間的資料傳輸。

NVMe可提高每秒讀寫次數(IOP),有些甚至達到100IOPs,但前提是運算和伺服資源要彼此相近。若NVMe部署於分散的設施,Predix團隊必須修改應用程式。GE Digital雲端工程負責人,對於IIoT來說,NVMe儲存技術將改寫遊戲規則,可以更快的速度處理更多的資料。

Predix團隊把希望寄託在軟體定義儲存(SDS),採用無共享架構( shared nothing architecture),可確保最大的營運效率、彈性和可靠性。20168月,GE Digital委託一項先驅計畫,部署Excelero塊儲存(block storage)功能,測試能否為NVMe提供更好的解答。

Excelero屬於伺服儲存區域網路(SAN),而且是100%軟體SAN,以標準伺服器進行運轉,適用於大型數據中心,採用高效能儲存層,亦即虛擬層,讓軟體來管理儲存裝置,完全不用IT人員實際操作或更改介面設定。

PredixExceleroNVMesh伺服SAN軟體合作,經過1個月的測試,Predix發現達成不少目標。首先是解決資料在地化(data locality)的問題,NVMesh屬於分散式塊層,可以在地速度合併NVMe儲存裝置,卻不用勞煩工程師修改應用。依照 NVMesh協定,伺服器進入遠端儲存裝置的時間,只是比進入地方裝置慢5毫秒,可以更有效的分享NVMe

不過,僅有部分和少數NVMe裝置發揮全部潛力,但大部份裝置都使用不足,使用率甚至只有10%,就算使用率達到平均值,企業仍被迫增加伺服器的產能,以致投資報酬率(ROI)降低。

在分散式架構例部署NVMe,部署初期通常可以把使用率從25%提升到85%,效能提升了,總體擁有成本(TCO)就會降低。如今每個固態硬碟的效能都跟大多數全快閃儲存陣列一樣快,NVMe還會讓固態硬碟繼續突破極限。

Predix認為新一代儲存方案例如Excelero,有可能協助自身IT營運提高效率和擴充性,帶動進一步成長。

[Home]


2017/07/25 1.5.2. EMS供應商具備工業4.0能力的四大檢視重點 [ 電子時報 張殷綺]

工業4.0話題正熱,EMS供應商是否具備相關能力,可從多個面向來檢視。

工業4.0從最簡單的層面來說,是關於自動化和設備聯網,可望促成更快、更有效率的製造,並提高成本競爭力。

iconnect007報導,工業4.0也表示產品可以用同的方式製造。例如,新的生產流程,可以做到客製化、更快速交貨、以及更好的品質;製造商用不同的方式,為產品創造附加價值。

電子專業製造服務(EMS)供應商在工業4.0的核心,就是越來越高的「服務化」(Servitization),也就是將客戶需求擺在第一。因此,關鍵就在於找出哪些是重要的、確保這些事情符合你的產品計畫,同時符合公司與客戶的期待。EMS供應商是否具備這些能力,可以從以下幾個問題來檢視。

首先,EMS供應商是否有工業4.0的計畫?必須瞭解供應商是否快速跟上變遷,並保持競爭力。常常聽到人家說,十年前就攤完這台機器了,現在它還持續運作;然而未來如果沒有投資設備,製造業者恐怕無法保持競爭力,也存活不了太久。

其次,供應商計畫是否符合產品需求?EMS服務的關鍵,就是生產出你需要的產品。但是否增加了需要的價值?其發展藍圖與生產流程,應該考慮你所需要的材料與零件。3D列印是否會取代你的零件?是否需要更大數量、更短的交期,或者更小量多樣?

再者,供應商計畫是否符合服務需求?智慧工廠的關鍵之一,就是要在機器背後建立數位基礎設施。這包括讓訂單自動化、傳輸與分享工程繪圖數據、生產與品質報告等。未來是否能用手機App下單,或者使用手機來掃描產品條碼,來瞭解產品的測試結果與認證?

最後,是否符合安全原則?軟體存放在雲端,以及物聯網(IoT),意味著所有生產機器都連結到數位基礎設施,因此資料外洩的風險也就跟著升高。應該要瞭解,EMS供應商是否有資安政策,並明確告知如何確保你的智慧財產安全。

工業4.0是很重大的主題,也有許多值得思考的地方。成功的計畫,必須仰賴EMS供應商與客戶的密切合作,進而制訂完整的策略,才能充分享受到科技的好處。

[Home]


2017/07/25 1.6.1. 中華車推重型電動機車 [ 經濟日報 邱馨儀]

中華車(2204)搶攻商用車市場有成,已是商用汽車龍頭,現並擴展電動機車市場,挾著動力輸出增大、充電成本優勢,推出中華車第一台白牌機車(相當汽油車90CC以上車款)全力搶攻商用市場。

看好節能減碳與降低成本的市場趨勢,中華車趁勢推出全台第一台重型商用電動機車e-moving Poste-moving Post擁有扭力強、電池容量大等特性,後座可加設置物箱滿足裝載需求,也可客製化加裝GPS系統,提供警示通知及路況異常提醒,提升人員騎乘安全。

相對於電動機車另一品牌Gogoro主打年輕族群,中華車e-moving則是以精打細算的商務族群為主,尤其是物流業、運輸需求大餅。中華車目前已攻占的業者包括郵局、黑貓、DHL、新竹貨運等,原本並已有披薩業者以電動機車提供外送服務。中華車昨(24)日股價收26.6元,下跌0.2元。

中華車e-moving的優勢是可以在家充電,對於業者的成本控管更加有利,原本郵局與黑貓都已使用e-moving送貨,此次中華車為因應商務載貨使用者對電動機車性能及載重的需求配置高效動力型馬達,可望進一步擴展市場,成為下半年營收成長的動能。

中華車是台灣商用汽車的龍頭車廠,近二年更因貨物稅汰舊換新補貼5萬元的優勢,需求大增。即使今年車市買氣遲緩、國產車市場遭到進口車品牌攻城掠地,中華車銷售仍然持續暢旺,營收表現也相對穩定,今年上半年中華車的營收並較另二家日系品牌穩定,主要就是商用車的需求穩定。

中華車表示,商務用的車款屬於生財器具,不管景氣如何、只要有營運需求仍需購置,因此市場相對穩定,尤其中華車在商用車的自製率相當高,有效控制成本,成為台灣商用車的首選。

[Home]


2017/07/25 1.6.2. 大陸第三屆太陽能領跑者規範出爐 要求親民恐釀殺價競技 [ 電子時報 黃女瑛]

大陸第三屆太陽能領跑者規範出爐,單晶模組要求295瓦、多晶要求280瓦,亦標明光衰減率門檻,預估規模達80億~100億瓦。此次單、多晶的要求親民,業者多數可輕鬆達陣,但,卻更強化「僧多粥少」問題,領跑者恐怕引領業者進入新的價格宰割競技場。

大陸國家能源局、工信部及國家認監委員近日聯合公布《關於提高主要光伏產品技術指標並加強監管工作的通知》,規範第三屆太陽能模組市場的准入效率及領跑者技術標準。其中,市場最關注的領跑者規範單、多晶模組效率分別為17.8%、17%,推算60片電池封裝成的模組效率分別達295瓦及280瓦,另外要求首年內衰減率不可分別高於3%及2.5%,後續每年衰減率均不可高於0.7%

太陽能業者表示,若以目前大陸廠技術水位來看,上述的門檻規範不論單、多晶在技術、量產上都不是挑戰,要求親民,尤其電池端只要輔以PERC製程均可達標,若依目前的生產成本來看,多晶的生產成本可能還略低於單晶,但是架在系統端的發電效益創造的性價比來看,除必須依各系統情況而定,各業者看法也不一,單、多晶各有擁護者,當然還要看屆時產品價格變化。

另外,即使搶不到PERC設備、無法生產PERC電池,在模組封裝中透過具專利爭議的堆疊式封裝,或半切再加反光銅箔銲線(Ribbon)技術引進,或有機會達到多晶模組280瓦的目標,搶入領跑者。大陸一線廠私下坦言,領跑者的要求門檻顯得過低,多、單晶都太低了。

太陽能業者表示,雖然第三屆領跑者規模擴擴大6成至一倍達80億~100億瓦,但可因應的PERC年產能擴充快速年底約達300億瓦,為領跑者總需求的2倍以上,甚至足以因應大陸市場單年總需求;再者即是搶入領跑者技術門檻不高,將更凸顯「僧多粥少」的問題,親民的領跑者恐為供應鏈創造殺價搶單的競技場,因為這次競爭的關鍵唯成本是問。

由於電池端的PERC製程為單、多晶矽晶圓均容,所以,單、多晶矽晶圓廠間的成本、版圖競賽,反而成為影武者背後真正決定勝負的關鍵。第三屆領跑者仍為單、多晶之爭埋下更激烈血戰的地雷。

受到第二屆領跑者被認為偏頗單晶,其技術門檻相對多晶低,導致2017年上半單晶大缺、多晶供過於求,促使兩方陣營愈戰愈勇,原本市佔率2成的單晶矽晶圓陣營大幅倍增擴產期趁勝追擊;原本市佔率8成的多晶急速引入更具成本競爭力的鑽石切割製程,而且隨著製程改變使總產能增加2成。

截至930日止第二屆領跑者必須完成且併網,即啟動第三屆領跑者,依過往行程規劃至2018630日截止併網。顯示第三屆領跑者有充裕的時間讓單晶矽晶圓完成擴產、多晶完成全面製程升級,兩造陣營備好戰力在成本上短兵相接。屆時除非有其它如美國201貿易戰所創造的短期新需求,否則供過於求機率、恐遠高於2017年出現的缺貨問題。

親民的領跑者 隱含大陸加速太陽能市電同價的期待

即將結束紛擾的第二屆領跑者,第三屆領跑者要求的門檻不高,所以,預估各路英雄好漢均將赴約前往該擂台賽一決勝負,所以,競爭之下實際得標的產品可能最具物美價廉,這也使得供應鏈更加速朝大陸政府所期待的市電同價(Grid-Parity)邁進,只是過程中「烈士」為數可能不少。

第二屆的領跑者在效率門檻的規範,就當時技術水位來說,對單晶要求相對低、對多晶的要求相對高,導致約有8成以單晶為主。實際上55億瓦的領跑者需求規模在大陸總需求中佔比尚可,只是總體需求已開始震盪,再加上第二屆規模比第一屆高出4.5倍,某種程度代表了大陸政府策略的風向球,代表領跑者地位愈來愈重要。

但第二屆領跑者也因為在效率門檻要求有所偏頗,再加上具有引領市場之效,使得2017年上半單晶遇到前所未有的大缺貨,多晶卻供過於求,報價甚至一度下殺至貼近前波低點。領跑者也因為單晶大缺貨,使得部分系統併網期限從630(630)後延至930(930)

上半年市場即傳出,不少多晶陣營的業者向政府敲門,期望更改策略以改善單、多晶需求失衡的現象,但換來政府要求其證明,多晶是其所宣稱的在技術、成本上的高競爭力。不論傳言屬實與否,上半年大陸多晶矽晶圓將切晶升級為鑽石切割(Diamond wire)速度比過往預測都來得快,也加速了黑矽技術的成長,成本、效率、量產上都有相當明顯的成長。

考量棄光限電及補欠款問題呈現有增無減,對大陸政府來說,20172018年是需求結構大幅調整的關鍵期,只是2017年意外的承接了2016年底約有100億瓦以上已裝未被承認的先建先得系統案。所以,上半年總安裝量達240億瓦再創歷史紀錄,但對供應鏈實際拉貨力道卻相對有限,外界猜測不少即在2016年早建好的系統案搶入併網所致。

2017年底總累計系統安裝量即達十三五的要求,說明過往主導需求的集中式需求將在2018年起大幅縮減,取而代之的主力需求則是第三屆領跑者約100億瓦,以及分布式、扶貧計畫,2018年大陸總需求被預估約達300億瓦。但因十三五已達標,所以不論領跑者、分布式或扶貧,大陸政府均未明確規範其安裝目標,也就是策略因應環境進行機動式調整的機率增大。

大陸政府除了調整需求結構,其實最希望的就是加速市電同價的到來,讓太陽能自行獨立。因為補助雖讓大陸供應鏈有效成長,但熱度從未消減、其成長速度一直非大陸政府得以有效掌控的,這讓大陸政府必須為其籌備出海口,否則會造成龐大失業問題。另外,還得分神因應供應鏈規模太大造成殺價競爭問題,導致紛擾的國際貿易戰頻傳。

所以,第三屆領跑者以一種表面皆大歡喜,參加者均有高機會得獎的方式,實則提高競爭性,尤其在成本上,另一方面也加速接近市電同價的到來。當然,過程中不具競爭力者被淘汰出場的「烈士」恐怕也因而跟著增加,至少有效減緩過熱的擴產現象。

因此,在憂心被淘汰的情況下,相信多數業者勢將祭出壓箱寶以勢在必得的方式來搶得領跑者,所以,實際領跑者得標的模組在發電量表現下可能比規範來得佳,且價格更具競爭力。所以,取得最大效益的還是領跑者,因為最終拿到的是最物美價廉的模組,比起前二屆領跑者創造效益更大。只是最終將是單晶或多晶搶得較多?就看兩方人馬的表現了。

[Home]


2017/07/25 1.6.3. 量子點與Micro LED領域 日本廠商幾近空白 [ 電子時報 范仁志]

日本顯示器產業困境,讓日本在次世代的量子點與Micro LED技術缺乏表現。

當日本顯示器業界的關注焦點,仍擺在液晶電視與OLED電視面板投資,以及智慧型手機面板的液晶與OLED比例,日經技術(Nikkei Tech-On)網站報導,國際上的顯示器大廠,已經將中長期研發重點,擺在量子點(Quantum Dot)Micro LED領域,並召開許多有相關技術的研討會,而日本方面仍幾近空白。

雖然Sony曾展出過量子點與Micro LED產品,但在國際性的技術發表會上,大陸的京東方與南韓的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持續展出新試製品與研究成果,特別是過去對SID討論會不甚積極,將量子點相關技術列為企業機密的三星,現在也積極參與。

特別是無鎘(Cd)成分的量子點顯示器材料,不僅更加環保,還有望擴大色域,成為三星的發展重點之一。

而在Micro LED技術上,日本人則注意到台灣的表現,日經技術報導並認為,由於大陸的液晶面板產能即將遙遙領先,OLED面板技術也由南韓搶先,因此台灣在Micro LED上便希望搶奪主導權;而在量子點技術積極的三星及樂金電子(LG Electronics),在Micro LED領域便鮮少對外公開資料。

由於Micro LED被視為改變顯示器概念的破壞性創新技術,而且因為相關製程技術進展,甚至傳出蘋果(Apple)考慮在Apple Watch上採用此技術,以及2018年就有相關技術產品上市。

日本廠商在量子點與Micro LED缺乏進展,與日本顯示企業界的盛衰有關:當2008年金融海嘯發生,日本顯示器相關業者紛陷入過度投資困境,除了夏普(Sharp)Panasonic仍維持顯示器面板生產線,其他廠商的顯示器事業,多半在日本政府主導下,整併成日本顯示器(JDI)JOLED,或如NEC般出售事業。

現在,日本顯示器缺乏資金投資OLED面板轉型,Panasonic面板生產線只剩醫療用品市場,夏普更已成為台灣鴻海集團旗下一員,縱使201612月的國際顯示器工作會議IDW中,有關於新顯示技術的演講,但講者都不是日本人士,凸顯日本在次世代顯示技術領域發展的欠缺。

固然,在日本顯示器相關廠商缺乏資金的現況下,難以大舉投資1~2年內不可能量產上市的產品;而且Sony在量子點與Micro LED技術領域,都有相關產品,可能是保留為公司商業機密而未公開,難以論斷日本必然在相關領域缺席。

[Home]


2017/07/25 1.6.4. 鑽石切割時代到來 為何台太陽能電池廠更進退維谷? [ 電子時報 黃女瑛]

2017年多晶太陽能切晶從傳統的切削(Slurry)製程在大陸供應鏈正如火如荼的轉成鑽石切割(Diamond WireDW)製程,主因成本更具競爭力。但台系電池廠卻仍在裹足不前的階段,主要原因卻也是成本問題,因為供應鏈特性無法承擔不成熟的製程快速飛天。

DW片強勢到來

2017年單晶太陽能急起直追,希望在大陸市場的市佔率達4成,這有別於過往單晶一直在2成市佔跨不過護城河,而且隨著20172018年單晶產能倍增正計劃一舉逼退多晶。這讓多晶廠火速祭出殺手?、即DW製程,以大幅降低成本來提升系統端的性價比,有效與單晶對抗。

因此,2017DW製程以比過往預期更快的速度普及化,尤其在大陸市場已經不再如過往是逐年拉升DW在總製程比例,而是2017年就要大舉提升DW比重,龍頭廠保利協鑫更計劃年底全面改成DW,其他大陸矽晶圓廠也加快腳步跟進,更預估2017年大陸多晶切晶產能約有7成以上完成DW製程更改。

DW是多晶廠因應大敵當前的策略,不得不為之,即使理性的來看,諸多下游電池廠認為,因應DW的技術成熟度仍然不足。但,這時不祭出DW,多晶恐持續流失江山,若給單晶不斷大的機會、又站穩腳步,再來反擊,恐怕更事倍功半。

台電池廠銷售挑戰

部分業者認定因應DW的電池技術成熟度不足的主要原因是,電池端要更動製絨(texturing)技術,原本屬意搭配的是濕蝕刻(MCCE)製程或乾蝕刻(RIE)製程,這2個製程被認為可以提高電池的轉換效率,再搭上DW所創造矽晶圓的成本下降,使多晶競爭力更上一層樓,尤其電池端再加上PERC技術,讓效率更拉升,相信與單晶可以明顯抗衡。只是MCCERIE的量產成熟度目前仍被視為不足。

所以,電池端多數採用折衷的添加劑法,敞開雙臂迎接DW片到來,但,該法使電池的效率沒有改變,甚至封裝成模組還可能侵蝕些發電瓦數,但至少可以使用DW片,退而求其次達到矽晶圓成本降低、電池、模組成本因而受惠,來抵禦單晶的強勢進逼。

但台系廠在添加劑的量產進度遠落後陸廠,主要即是添加劑會使電池外觀改變,因外觀問題有相當的比例被列入在傳統的次級品(B),這使得以銷售電池為主的台系廠在銷售上出現阻礙,如果用B規銷售價格將會被大砍,電池被砍價的損失遠大採用DW片所節省下來的成本。

但這類外觀不佳的電池,若封成模組即可大幅改善外觀問題,所以,對多數以垂直整合自行封裝成模組的陸廠來說,沒有電池外觀的銷售問題,因為其主力的銷售產品以模組為主,尤其陸廠的模組銷售通路亦佳。

若就陸廠預估,2017年底約有150億瓦的電池產能將調整成專門使用DW片,約佔有效總產能的2成,其中有一半以上電池產能是用添加劑法來因應,其餘才是MCCERIE法。電池製程的調整速度仍遠不及力拚總產能達7成的DW

但隨著DW比例拉升,傳統Slurry切出的矽晶圓反而因為產能下降恐使其成本拉升、報價難降,又促使Slurry必須快速退場,因此,電池端也不得不加快腳步適應DW到來。

台系廠的進退維谷

迎接DW到來,台系電池廠必須克服上述銷售的問題。首先必須先克服添加劑法導致的外觀問題,而且在下半年期待明顯的突破,否則取得矽晶圓壓力將會愈來愈大,因為Slurry片生產成本因為DW片而拉升,再加上台系考量成本問題將晶磚(Brick)委外代工,且多數考量到運費及關稅問題不再回台,使得台系廠Slurry自製比例快速降低。台系電池廠在買矽晶圓上遇到阻礙無形拉升。在單、多晶得高比例仰賴外購下,不論選任一邊站都有取料風險的問題。

另外,就是透過自建模組出海口,自行消化外觀不佳的電池,將其封成模組銷售。此模式得以爭取合理利潤,比把電池用B規品折價來賣有優勢,只是台系模組廠的通路布局密度低,主因模組仍在剛起步階段;不過,台系廠提醒,添加劑的採用仍需要模組端認證、模組也要客戶認證,除了大陸市場以外,其他市場認證取得沒這麼快,所以,預估2017年這類模組的主力銷售以大陸境內市場為主,若為自家系統可能連認證這塊都可省去,但,從長期經營角度來看,仍是需要全球客戶均認證。

或者,下半年,MCCERIE量產製程有重大突破,也可以解決台系廠當下無法大量迎接DW到來的問題。實際上絕多數台系廠均投入研發及小量量產,技術多數不成問題,只是,製程成熟度不足;說穿了就是相關配套的設備成本競爭力不足,投入將會因為生產成本競爭力不足導致敗戰的機率高,這讓必須依賴設備進口的台系廠不敢放量。當然,這類量產突破,上述模組認證程序仍需通過。

台系太陽能廠透露,以市場最期待的RIE來說,設備普遍成本仍高,產出效能也不符合多數業者心中預期,目前的設備充其量只能算實驗室用設備,無法成為量產設備。即使目前陸廠投入度積極,MCCE加上RIE總產能亦不超過80億瓦,顯示普遍度仍有限,同樣位居小量量產階段;但對虧損多年的台系廠來說,有限的資金無法投資在這類量產成熟度不足的設備上,因為太陽能產業波動太大,衝太快很容易成炮灰,只能不斷的測試,以最低的成本切入為優先考量。簡單的說,就是口袋深度不足,沒有能力做各類設備技術的嘗試,只能以保守求生存為考慮原則。

MCCERIE製程仍需要加緊腳步跟進,迎接DW世代的到來,否則單靠DW與添加劑獨撐大局,是否能打敗單晶?恐怕得多方評估,尤其在市場對效率要求日益高升的情況下。

[Home]


Confidentiality Note
本郵件含有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機密資訊、或受法律保護之資料,唯有原發信人指定之收信人得閱讀或使用本郵件之內容。如您並非被指定之收信人,請立即將本郵件及所有附件予以刪除;請勿揭露、儲存或使用本郵件之任何資訊,並請您立即告知原發信人本郵件的傳遞錯誤。謝謝您的合作。
This e-mail transmission and any attachments contain information from Inventec Corporation. The information is confidential and/or privileged and intended to be solely for the use of the individuals or entities named in this e-mail transmission. If you are not the intended recipient, be aware that any disclosure, saving or use of the content of this e-mail transmission and attachments is strictly prohibited. If you have received this email transmission in error, please notify us immediately, and delete the e-mail and attachments. We greatly appreciate your cooperation.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雪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