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您也想每天收到產業訊息,請私訊或回覆信件給我!

若不想再收到Yuki 分享電子產業訊息,請用E-MAIL回覆告知
若需寄其他信箱,請用E-MAIL回覆告知,並請告知姓名!
轉寄電郵時, 請記得將寄件人()的電郵地址資料清除, 謝謝你哦!!

若造成困擾敬請見諒!

Line ID:choyuki
WeChat kiyu0616

Yuki Line@:  https://line.me/R/ti/p/%40fxc0891s

 

 

 

2016/12/12 全球產業資訊

 1要聞

  1.1國際

   1.1.1. 川普經濟智囊 是親台派  [經濟日報]

 2財經

  2.1中國大陸

   2.1.1. 大陸明年經濟 要打兩硬仗  [經濟日報]

 1展會

  1.1. 史陶柏:電動車掀能源革命  [經濟日報]

 2產業相關

  2.1Cloud Computing

   2.1.1. 智慧家庭大戰 台廠商機爆發  [經濟日報]
   2.1.2. 台達電攻日 明年大成長  [經濟日報]
   2.1.3. 華廣攜騰訊 攻智慧健康市場  [經濟日報]
   2.1.4. 科技影響車用領域 也改變既有供應鏈模式  [電子時報]
   2.1.5. 資料中心交換器晶片市場不再是鐵板 Barefoot等新創業者來勢洶洶  [電子時報]
   2.1.6. DeepMind公開人工智慧訓練平台原始碼  [電子時報]
   2.1.7. Uber事件爭議 反映台灣未來需用新方法管理新公司  [電子時報]

  2.2Smart Mobile

   2.2.1. 指紋辨識晶片出貨全面放量 台系封測業者營運淡季不淡  [電子時報]

   2.2.1Wearable

    2.2.1.1. 三強競推智慧表 供應鏈耶誕快樂  [經濟日報]
    2.2.1.2. FitbitPebble的意圖:Fitbit購併Pebble能否在穿戴式市場中脫險仍待驗證  [電子時報]
    2.2.1.3. 穿戴式保健裝置:Verily研發穿戴式保健裝置 利用手環收集病患每分鐘最新健康消息  [電子時報]

   2.2.2Smartphone

    2.2.2.1. 大陸手機行銷策略奏效 成功攻佔印度市場  [電子時報]
    2.2.2.2. 三星與蘋果創新速度放緩 大陸業者崛起  [電子時報]

  2.3IT Industry

   2.3.1. 分拆一年的HPI&HPE:近年陸續推出高效能電腦 HPI看好PC與列印市場未來發展  [電子時報]

  2.4Personal Computing

   2.4.1. 華碩穩居全球電競顯示器龍頭 明年整體出貨逆勢拚增1  [電子時報]
   2.4.2. 創見、威剛:DRAMNAND缺貨至明年首季  [工商時報]

  2.5Solar(Green Energy)

   2.5.1. 雷諾汽車將在大陸推出低價電動車  [電子時報]
   2.5.2. 陸廠LED照明陷入紅海 台廠如何殺出重圍  [電子時報]
   2.5.3. 台塑攜陸廠 搶攻電動車電池 打入上汽北汽供應鏈 規劃觀音工業區建新廠  [蘋果日報]

 3其他

  3.1. 沒縮水 科技大廠 尾牙賞數千萬 鴻海保密到家 伍佰 彭佳慧 A-Lin邀約多  [蘋果日報]

[Home]


2016/12/12 1.1.1. 川普經濟智囊 是親台派 [ 經濟日報 劉忠勇]

川普接了蔡英文恭賀當選的電話,打破美中外交近40年的慣例,引發中國強烈反彈。各界猜測,這背後有幾位挺台人士促成這次通話,盛傳甚至早在川普還是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的時候,川普團隊便醞釀調整兩岸政策,考慮對台灣友善、對中國轉趨強硬。

川普陣營挺台派檯面上的人物很多,層級最高者有內定白宮幕僚長的蒲博思(Reince Priebus),另外有前傳統基金會主席、現為川普交接團隊顧問佛訥(Edward J. Feulner), 還有上周來台訪問的前布希政府國安局官員葉望輝(Stephen Yates)。

還有一位影響川普決策的,是曾經在今年上半年受外交部之邀來台訪問的川普經濟顧問──納瓦羅 (Peter Navarro)。

談到川普的經濟幕僚,納瓦羅不是一個經常被提到的名字,但這位加州大學爾灣校區的經濟學教授,卻可能是影響川普最深的經濟智囊。

納瓦羅的著作受到川普公開讚賞。他選前形容自己在川普陣營中的角色是「與競選團隊在經濟、貿易、中國和亞洲外交政策密切合作」。

納瓦羅打破學術界專業化的慣例,堪稱經濟領域的通才。他的研究領域甚廣,著述甚豐,從商業院課程是否適用、網路學習的品質、到家庭收集垃圾的經濟效益, 甚至也談投資理財。不過,他最常被引述的學術論文,卻是探討企業為什麼要搞慈善,以及像電力自由化和核能的成本等能源議題。

他寫過《像是巴西下雨,就買星巴克股票》一書,這本書教導讀者若能正確了解總體經濟,可以享有優人一等的回報,他稱此現象為「巨波投資」(macrowave investment)。

納瓦羅受川普青睞之處,是他近幾年投入的中國研究。他先後出了三本書《中國戰爭即將來到》、《致命中國》、《臥虎:中國軍國主義對全球昀意義》。其中《臥虎》精闢探討中國外交轉趨強勢會有什麼影響,《中國戰爭即將來到》則一面倒抨擊中國造假和奴工的負面現象。

川普表示,他打破慣例和蔡英文總統通電話,並非在外交上犯錯,而是刻意要和中國攤牌。按葉望輝的說法,川普在8月共和黨大會的黨綱決定對中國採取較強硬的措詞時,即決定對中國政策「是個人的優先選項」。或許可從納瓦羅的論述,得知川普政府在兩岸政策可能考量的方向。

他和另一位亞太顧問葛瑞(Alexander Gray)在《外交事務》期刊撰文,主張加強出售武器給台灣,他稱台灣為「民主的明燈」,卻「可能是軍力最脆弱的美國盟友」。

文章中說,「台灣希望採購所需的武器項目,以嚇阻中國的覬覦,卻一再被拒,但這樣的援助既有台灣關係法約束,應該受到合法的保障」。

納瓦羅7月在《國家利益》(National Interest)雜誌中,也建議美國應增加閣員訪台的次數,也派更多退役的民間軍事人員幫忙訓練,也協助台灣「儘量多加入國際組織」。

他說,美國應承認台灣是一個「民主」、「政治實體」,進而表明台灣「若非法理上,但實質上的獨立」。

以上的建議,想必每一樣都會遭到中國反彈和抵制,其中像是加入國際組織的問題上,還需要中國合作,因此台灣至少在國際議題有更多參與及貢獻的機會上,無法抱持太大期望。但川普心裡所想的,嘴裡就敢說,而且愛說,所以可以想見,未來四年他對兩岸政策講的每一句話,勢將不時挑動美中台敏感的政治神經。

[Home]


2016/12/12 2.1.1. 大陸明年經濟 要打兩硬仗 [ 經濟日報 林宸誼]

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昨(11)日表示,大陸經濟明年將面臨全球兩場「硬仗」,需要注重管控好資金外流問題。

中國網財經報導,李稻葵在2016央視財經論壇暨中國上市公司峰會上表示,2017年大陸經濟有兩仗要打,第一仗是貿易方面,第二仗是國際金融。

貿易方面,隨著川普上台後,將會兌現競選過程中的部分承諾,可能會公布一些貿易保護措施,引起資本恐慌和貿易恐慌,這將會對大陸經濟有所影響。

國際金融方面,一方面是美國聯準會有很大機率將會加息,第二是川普上台後會在美國搞財政赤字、搞大規模財政刺激。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主任委員傅瑩昨天在海南三亞舉行的財經國際論壇表示,中美不會發生貿易戰,但未來仍不樂觀,美方對中國在貿易、智財權和匯率等種種不滿正主導對中國情緒和看法,有可能導致新政對兩國關係構成挑戰,美國歷屆新總統上任都對中國有許多嚴厲判斷,經過磨合總能找到合作點。中美關係已長成參天大樹,這是很難撼動的現實。

根據經濟學原理,美國經濟一旦上漲之後,它的貨幣需求會上去,兩件事合在一塊,資金肯定往美國跑,此外,土耳其、阿根廷等新興經濟體基本經濟面不太好,會出現資本市場的恐慌。

對於大陸經濟如何應對明年的這兩場「硬仗」,李稻葵給出答案說:「明年大陸經濟外部壓力主要是資金外流,這件事情一定要管好,資金外流管好了,這仗就打贏了,以後就好辦了。」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李揚預測,現在加息,搶美元,資金流到美國去,財政刺激之後,久而久之美國就會債臺高築,債臺高築如果說沒有很強的一些供應側的措施跟上,政府就會破產的,再者,這次整個金融的操作還伴之於保護主義,美國的企業回去,高壁壘,這樣美國的物價水平會上去。

證券時報網報導,對於大陸未來兩年房價,李稻葵預測,會是一個溫和的上升,交易量有所下降,因為進入調控的周期。

李稻葵表示,如果有實際的住房需要、也有經濟的支付能力,還是應該考慮買房,不要太糾結於房價是否會上漲還是下跌,總體而言一線城市房價上漲的壓力還是非常大。

他指出,大陸房價周期一般是三年,今年930號開始進入一個新的階段,估計未來兩年大陸房價會是溫和上漲。

大陸學者:美恐爆債務危機

美國政府目前債務規模已上升到近20兆美元(約新台幣640兆元)。大陸學者認為,川普明年初就任美國總統後的重大挑戰之一就是債務問題,川普如果以減稅和基礎建設刺激美國經濟成長,將加重財政赤字和政府債務,恐怕將引發空前的債務危機。

大陸官方媒體人民日報昨(11)日在第五版整版刊登大陸學者文章,分析美國政府債台高築對全球經濟發展、貨幣金融體系帶來的負面影響。

中國國際經濟關係學會常務副秘書長陳鳳英撰文表示,進入21世紀以來,美國政府債務問題日益嚴重,負債規模已逼近20兆美元;美國經濟已陷入「借新還舊」的債務泥潭而不能自拔。

陳鳳英指出,川普經濟新政核心是減稅、基礎建設、升息。減稅和基建將加重財政赤字和政府債務,升息將拉高償債成本,這樣的財政擴張與貨幣緊縮的政策組合存在嚴重矛盾。

她認為,如果美國無法解決財政赤字不斷擴大問題的方案,債務違約風險將周而復始出現,「美國政府債務猶如一個踏上不歸路的『癮君子』,可能永遠也償還不清。」

美國北京清華大學中美關係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周世儉則認為,川普入主白宮後主要措施是透過大規模減稅刺激投資和消費,想走美國前總統雷根的老路。

[Home]


2016/12/12 1.1. 史陶柏:電動車掀能源革命 [ 經濟日報 劉忠勇、謝汶均、陳景淵]

本周三(14日)將在經濟日報主辦的論壇發表專題演講的特斯拉(Tesla)共同創辦人暨技術長史陶柏(JB Straubel),在青少年時就展現對電動車的興趣與天分,14歲時改裝了一輛電動高爾夫球車,後來把一輛保時捷944改為電動車,成為電動車飆速的紀錄保持人,大學期間還設計了一款混合動力的拖車。

多年後,史陶柏和特斯拉另一創辦人穆斯克(Elon Musk)主導了汽車業的技術發展走向,也負責特斯拉產品的設計,舉凡電池技術、電力電子、馬達、軟硬體和控制系統。他也成立並管理多項計畫,像是為電力公司和家庭消費者提供能源蓄電設備的專案、全球快速充電站Supercharger、以及特斯拉大量生產電池並降低電力成本的Gigafactory

除了特斯拉外,史陶柏也擔任SolarCity公司董事,也在母校史丹佛大學兼課,開設儲能整合課程。

史陶柏14日上午將出席本報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辦的名家論壇「特斯拉創新致勝─從電動車龍頭到新能源革命」,除發表專題演講外,還將與台灣產業界代表舉行精彩對談。

史陶柏的創新才華屢獲各界肯定。2008年麻省理工學院(MIT)的「科技評論」評選他為年度35歲以下35位頂尖創意者之一,2009年被DesignNews譽為「年度工程師」,2015年又被富比世雜誌(Forbes)選為40歲以下40位最具影響力企業和創意領袖的第二名。他個人目前擁有電池、馬達、控制系統相關共30項專利。

從上個月完成併購關係企業Solar City併購案可以看見,特斯拉並不認為自己僅是電動車製造商。史陶柏曾說:「我將我們視為能源創新企業。若能降低儲能價格,這會是能讓電動車更普及最重大的事。再生能源若能增加,我便可預見整個經濟不需石油的未來。」

史陶柏相信,若要達到這個目標,最佳途徑就是特斯拉自己生產電池,而且要做得轟轟烈烈。這就是為什麼他和穆斯克豪砸50億美元,與Panasonic合資在內華達州蓋Gigafactory,預計生產足以供全球所需的鋰電池。

這位被媒體譽為「全球首屈一指的電池專家」過去替Model S研發充電系統時,他放棄業界的標準,不等同業協議一套通用充電規格,自己設計一套專利接頭。Supercharger於焉誕生,能在40分鐘內充飽八成電力。(綜合外電)

史陶柏(Jeffrey B Straubel)小檔案

現職:Tesla共同創辦人暨技術長,說服執行長穆斯克投資Tesla的關鍵人物;Solarcity董事

執掌工作:督導車輛的技術和工程設計、新技術的評估及研發,審核關鍵供應商和合作夥伴的技術,智慧財產權(IP)和系統驗證測試等,職涯:Volacom共同創辦人暨技術長、Rosen汽車驅動工程師

學歷:史丹佛大學能源工程學碩士及學士

經歷:2015年獲Forbes雜誌選為全球40歲以下最有影響力人物第二名;2014年獲ExecRank選為全美企業技術長第二名;2008年獲麻省理工學院選為全球3535歲以下頂尖創新人物榜

特斯拉電池進化 打造續航力

特斯拉共同創辦人暨技術長史陶柏表示,希望運用科技減輕運輸及能源消耗對世界造成的負面衝擊,藉以解決全球暖化問題。史陶柏並預估,在美國內華達州的電池製造廠Gigafactory,一年內所生產的電池數將等於全球在2013年生產的總電池數。

史陶柏日前在南韓及中國表演說時表示,電池技術的不斷革新是特斯拉壓低成本、做出更好電動車的基礎。他說,鋰離子電池的革新也是促成特斯拉成功的因素之一。新的鋰離子電池讓特斯拉得以設計出能與汽油車競爭的電動車。

鋰電池原先是用在電腦、手機上,特斯拉是第一家將這種電池運用在汽車市場上的公司。未來五到十年內,新技術及新應用方式將成為帶動電池消耗的主要動力。2020年特斯拉對鋰電池的需求將超過全球目前的總需求,這也是特斯拉要在美國打造Gigafactory原因。

他並表示,在過去消費者印象中的電動車就是速度緩慢、跑得不遠、外觀缺乏設計感的高爾夫球車,但特斯拉以不同的思維模式賦予電動車全新的定義—特斯拉的電動車Model S時速從0100公里只要3秒,爆發力甚至勝過某些賽車,且單次充電的續航里程最高達557公里。他稱特斯拉的電動車為「一種全新的車款,而非僅是汽油車的替代版」,並且預測,特斯拉在2020年時將能銷售100萬輛電動車。

富比世評選 特斯拉創新力全球第一

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的創新能力舉世共睹,不僅連兩年獲富比世雜誌評選為全球最具創新能力的企業,更引領汽車業轉型。

創辦於2003年的特斯拉,20152016年都獲富比世評選為最具創新能力企業,目前已成為電動車市場霸主;今年上半年在全球純電動車市場的占有率高達16%

富比世指出,特斯拉的創新能力首先展現在革命性的銷售模式,讓消費者可直接跟特斯拉購車,不必透過第三方特許經銷商,顛覆了大家對買車的想法,這種衝擊猶如叫車服務軟體Uber已經改變大家對計程車看法。

特斯拉也讓人先付費預購新車,消費者除了簽名,還須付1,000美元訂金;這筆資金可讓特斯拉推動研發計畫,興建電池工廠,增加超級充電站的數量。但還是很多人徹夜排隊買一台自己根本沒看過的車,如平價電動車Model 3未演先轟動,特斯拉在發表後的短短一周,就收到32.5萬張預購訂單。

如今穆斯克正押注於太陽能與電池科技的努力,讓特斯拉從電動車廠逐漸轉型為能源創新業者。專家指出,很少有像特斯拉這種日益單純以環境永續為發展目標的企業,特斯拉的努力不只改變了汽車業,也讓地球變得更潔淨。

特斯拉供應鏈營運 熱轉

全球電動車龍頭特斯拉(Tesla)共同創辦人暨技術長史陶柏(JB Straubel)將於明(13)日應經濟日報邀請來台,14日發表演講,亦掀起特斯拉概念股旋風,包括和大、中鋼轉投資的富田電機、貿聯-KY等特斯拉供應鏈,後續布局受到關注。

精密汽車傳動零組件大廠和大工業主要供應特斯拉減速齒輪箱,因應特斯拉新車款的訂單需求逐步釋出,和大正積極進行機器設備採購,規劃大埔美廠需使用四條單件流智能化生產線,前兩條智能化生產線,預定明年8月前通過認證,明年9月導入量產;後兩條智能化生產線,明年12月前通過認證,後年導入量產,未來和大的營收勢必進一步衝高。

中鋼則是特斯拉電動車馬達鐵芯全球唯一供應商,此為中鋼創新產業的一環;且中鋼持股富田電機近25%,富田電機供應特斯拉電動車馬達。隨著特斯拉全球供貨成長,富田產能滿載,並決擴大竹科銅鑼園區新廠投資規模,新廠預計二年後完工,總產能可達200萬顆電動車動力馬達,較目前年產能約30萬顆計算,將會增加六倍以上。

[Home]


2016/12/12 2.1.1. 智慧家庭大戰 台廠商機爆發 [ 經濟日報 尹慧中]

智慧家庭爭霸戰升溫。四大科技巨擘包含亞馬遜、微軟、Google與夏普在2017年將爭推智慧家庭終端新品,隨著市場規模擴大新品數量衝高,台灣硬體製造商鴻海、廣達、和碩等搶單作戰也同步開打。

亞馬遜「家庭小精靈」 Echo的智慧裝置一砲而紅,傳出將加速推出下世代新品。不讓亞馬遜專美於前,微軟也將推代號為Home Hub的產品迎戰亞馬遜。

業界指出,微軟Home Hub軟體將結合Windows 10的跨平台運作,終端硬體設計方面,有意與Surface系列硬體合作夥伴和碩合作,但由於微軟仍在設計智慧家庭新裝置,考量一體成型、觸控面板與二合一等多項特色,也不排除尋找鴻海、廣達等其他台灣製造夥伴。

在微軟、亞馬遜爭推新品以外,Google、夏普明年也將針對智慧家庭領域加速開拓腳步。夏普方面,已有一款「家庭助手」預計明年開賣,由鴻海操刀製造。

夏普發布最新訊息顯示,積極重建品牌的發展策略下,「家庭助手」是智慧家庭關鍵終端應用,也吻合夏普「AIoT(人工智慧物聯網)」發展藍圖。業界透露,該款產品售價約5萬日圓。夏普取締役專務兼IoT通信事業部長長谷川祥典在記者會提到,作為推廣AIoT智慧居家的核心,該款產品的價格將相當實惠。

業界觀察,面對智慧家庭市場的品牌合作夥伴新開案與設計需求成長,包含鴻海也積極總動員與調度相關部門研發人力配合。

另一方面,由於智慧家庭應用多元,也有傳聞,四大科技巨擘也正試圖借重台灣硬體製造夥伴共同研發跨領域裝置,並鼓勵第三方開發人員能夠研發支援相關軟體的硬體設備。

市場傳出,鴻海操刀的亞馬遜「家庭小精靈」 Echo熱賣外,亞馬遜也正開發新款Echo,將採用大的觸控螢幕,並與鴻海集團深化合作。

跨領域布局 台廠衝刺物聯網

智慧家庭將是物聯網關鍵應用之一,業界觀察,台廠將更積極藉由投資、併購跨多領域專業知識整合,進而推動智慧家庭應用發展。

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先前對外強調,物聯網打破產業疆界,商業價值預估在2018年超越手機。他並強調,未來的挑戰是如何滿足商業模式的創新。

據觀察,鴻海轉投資事業持續壯大,主要即是瞄準「雲移物大智網+機器人」與新創發展趨勢,有望帶動鴻海今年轉投資收益挑戰新高。

事實上,鴻海集團先前子公司Icreate Investments Limited公告取得Devialet SA股權,交易總額約為1,600.05萬歐元(新台幣約為5.4億元)。即證實市場先前傳出,考慮投資法國高級音響製造商帝瓦雷(Devialet)的一項投資布局,也是智慧家庭的關鍵一步。

先前消息傳出,鴻海集團投資收購帝瓦雷,主要是因為帝瓦雷獲蘋果認可、擁有揚聲器多項專利技術,也有望合作開發夏普電視用喇叭,有助鴻海集團擴張智慧家庭勢力。

鴻海總動員 強攻雙十二

為搶吃「雙十二」商機,鴻海集團總動員,據了解,包含夏普、萬相各自出招,祭出相關活動,萬相更攜手支付寶、街口支付合作,推1元掃貨限時活動。

鴻海集團戰略投資的夏普在中國發布最新訊息,在中國大陸市場推出買70吋電視送60吋電視活動,延續先前雙十一節慶,並祭出「買電視送會員」影視會員優惠,並搭配優酷、土豆、華數與阿里文娛的內容服務等。

至於鴻海科技集團旗下萬相也宣布,今年不但與「支付寶」合作,也邀請台灣行動支付業者「街口支付」,推出「1212搶紅包」活動。

萬相也指出,讓陸客及台灣民眾都能享受購物樂趣,只要在台北車站售票大廳八大立柱屏幕,用手機掃描指定QRCODE,即可獲得限量大紅包,還有多項限量1元掃貨限時活動。

萬相公司副總廖本富表示,未來多屏幕整合串連會愈來愈常見,從手機的小螢幕到電子看板的大螢幕,萬相結合行動支付業者,讓電子看板不再只是廣告,消費者邊看邊買,再從這些大數據中,分析商圈與消費者輪廓,智慧投放廣告,投其所好,未來萬相目標將串接電子看板、支付工具及實體店家,從線上和線下吸引客源,再導客至店家,形成完整O2O生態鏈。


圖為Amazon Echo

[Home]


2016/12/12 2.1.2. 台達電攻日 明年大成長 [ 經濟日報 詹惠珠]

台達電布局日本市場有成,看準日本高齡化下的銀髮商機,在日本醫療市場的超音波畫像診斷裝置已接獲訂單。展望明年,台達電日本公司鎖定能源、醫療、影像和IA四大領域發展,預估日本業務會有二位數成長。

台達電日本分公司1991年設立,深耕日本市場逾25年,日本公司總經理柯進興表示,日本2011311大地震後,投資幾乎停擺,這段期間累積了相當大的動能,預估在2020年東京奧運前,這些累積的投資動能將出籠,最慢2018年就會啟動,台達電已準備就緒,「一旦潮水來了,就要到遠洋捕大魚」。

台達電耕耘日本市場有成,在斥資12億日圓投資太陽能電廠後,營運以來效率超出預期,柯進興表示,原預估今年前十一月的發電度數是490萬度,但目前已發電551萬度,高出目標約10%

他說,台達電採用分散式逆變器,優於日本企業普遍使用的集中式,除了太陽能整廠系統解決方案,逆變器也銷售到日本企業,在買下三菱的電池後,未來也會在日本市場推出儲能設備,柯進興透露,目前有新的電廠規劃。

此外,台達電也開始瞄準日本高齡化商機,11月在日本推出由美國Terason開發台達電製造的行動超音波畫像診斷裝置,除美國以外地區,全數由台達電負責銷售。目前醫療占台達電營收比重不到2%,預估未來三年可以成長到5%以上。

柯進興強調,結合日本在零組件、材料的技術,台達電作出的醫療設備性價比都比日本企業好,未來在日本市場,台達電會朝能源、醫療、影像和IA發展。而近期在執行長鄭平主導下的智慧樓宇,未來也計劃推廣到日本市場,預計月中亮相,。

柯進興表示,日本311大地震後,不但重視乾淨能源,且要高效率和智能化;而醫療則是瞄準高齡化;影像則是看準2020年的奧運商機,至於自動化,因為日本對於節省人力的需求也相當高,他說,日本企業過去投資不多,累積動能未來會一項一項發酵。

展望2017年,柯進興認為,「天天挑100斤的擔子」,就沒有覺得特別重,台達電日本公司各領域都會成長,整體成長幅度依然會有二位數。

[Home]


2016/12/12 2.1.3. 華廣攜騰訊 攻智慧健康市場 [ 經濟日報 高行]

血糖測試廠華廣年初引進大陸通化東寶為策略夥伴,擴大對岸銷售有成,近期再獲大陸網路龍頭騰訊青睞,以設計代工模式與華廣合作,攜手搶攻蓄勢待發的智慧健康市場,目前已小量試單,預期明年大量出貨,對營運挹注可期。

大陸網路龍頭阿里巴巴、騰訊紛紛搶進智慧健康領域,國內醫材廠商也搭上特快車,其中華廣近期已完成與騰訊的合作洽商,騰訊將委託華廣設計代工血糖儀及試片,目前已在旗下電商通路以「唐大夫」品牌亮相,市場反應不錯,華廣表示,年底前將敲定明年出貨數量,以騰訊實力和整體市場評估,有望成為拉動明年成長的主力引擎之一。

同時,華廣大陸總經銷通化東寶下半年拉貨力道轉強,預期今年銷量較去年同期成長40%以上,且明年有望從現有醫療院所市場拓展至店頭市場,銷量將進一步放大。

華廣受惠歐非及大陸市場出貨暢旺,11月營收表現亮眼,該月營收1.62億元,年增43.2%,創下歷史次高水準,反映「旺季更旺」態勢,至年底都將維持強勁成長力道。

法人預期,10月至12月營收處在高檔情況下,第4季營運將達全年最高峰。

歐美客戶啟動聖誕節備貨,中國大陸客戶也趕在農曆年前拉貨,第4季向來為華廣出貨旺季,華廣今年10月、11月營收創高,反映旺季更旺態勢。公司表示,目前訂單能見度達2個月,有望一路旺到明年。

華廣營收暴衝主要受惠歐非及中國大陸的拉貨力道,公司表示,歐非市場年初占營收比重約54%,至11月已來到58%,成長8%~10%,其中單一主力非洲客戶拓展北非市場有成,下單特別積極,對營收成長貢獻最大。

華廣今年由策略夥伴通化東寶作為對岸總經銷,該集團為當地胰島素龍頭,搭配旗下藥品銷售華廣血糖儀及試片,下半年展現銷售佳績,預期今年不但可達成長20%的保證銷量,甚至成長達40%以上。據了解,華廣委由通化東寶作為總經銷,相較過去出貨予區域經銷有所折價,對今年營收貢獻較不明顯,但隨明年銷量持續放大下,將帶動營收顯著成長。

[Home]


2016/12/12 2.1.4. 科技影響車用領域 也改變既有供應鏈模式 [ 電子時報 蕭嫚琳]

IT產業分解模式滲入汽車產業,豐田等全球汽車大廠紛紛出資或收購矽谷新創公司對應。

過去數十年盛行於IT產業的拆解(unbundling)模式,逐漸轉向影響汽車產業。全球汽車大廠近年紛紛出資或收購新創事業,以矽谷為據點的新創公司及系統平台供應商改變了原本汽車產業垂直整合型商業模式。

拆解的現象原發生在矽谷IT產業。例如在1980年代,主要科技業者如IBM的電腦產品,從硬體零組件到軟體作業系統皆自行生產。不過該種寡佔模式遭到英特爾(Intel)等矽谷企業的瓦解。此後,電腦的生產不再是由一家公司獨自進行,而是分成由不同製造商生產再組裝。

以最代表性的汽車供應鏈模式為例,豐田汽車(Toyota Motor)所主導的垂直整合系統化供應鏈,為提升車用科技的創新與技術能力,採用矽谷模式,積極收購發展車用科技的新創企業,讓新創企業更容易打進車用供應鏈。由於車用科技研發如火如荼,相關新創企業前仆後繼投入。

這波產業變革不僅是日廠。根據日經新聞(Nikkei)報導,美國新創公司Nauto即於201610月獲豐田的人工智慧(AI)研究子公司Toyota Research Institute、汎德汽車(BMW)的創業投資部門BMW I Ventures,以及德國大型保險公司Allianz創業投資部門Allianz Ventures等三家企業共同投資。

Nauto主要開發技術為透過小型攝影機拍攝車輛運行中駕駛人及週邊情況,並將資料傳輸至雲端上,再利用採深度學習模式的人工智慧來分析危險性的系統。此項技術的一應用為安裝在運輸公司的商用貨車上,可維持駕駛人的安全駕駛行為,例如有駕駛中打瞌睡的危險情況發生,即能立刻查出,提出警告;此外另一個好處是,保險公司也能以駕駛的安全程度作為基準來估算保險金額。

對於正著手開發自動車的各汽車大廠而言,透過Nauto所收集的駕駛人及車輛的資料,將有助於其分析並了解駕駛人的行為模式,並建立可預測駕駛人行動的人工智慧,在未來可能由有人駕駛與自動駕駛混雜的過渡期中,進一步提升自駕車的安全性。

Nauto等新創公司外,英特爾等矽谷IT產業龍頭也藉著這股汽車產業的分解潮流,開始投入自駕車的領域,著重於研發自動駕駛中車載電腦或物體辨識技術所搭載的系統平台。雖目前主要供應對象為自駕車開發的各汽車大廠,不過藉由提供該系統平台,英特爾希望未來能夠像現在組裝電腦一樣,達成誰都可以輕易自行組裝自動車的目標。

另從近期成果來看,矽谷新創公司Pearl Automation已於20166月發表了可透過藍牙將車體後方影像傳輸至智慧型手機的無線倒車影像的產品化,把原來的倒車影像從汽車本體分離開來,成為像電腦週邊裝置一樣可事後輕鬆安裝的產品。

目前除了有關自動駕駛技術的軟硬體外,像是研發計程車等隨選叫車服務的新創公司也成為各汽車大廠的熱門投資對象。

隨著汽車電子化及垂直整合商業模式分解的浪潮,以矽谷為中心的IT產業對汽車產業的介入將越來越深入廣泛,未來兩者之間該如何的互動、演變,以及對消費者會產生何種影響,值得持續關注。

[Home]


2016/12/12 2.1.5. 資料中心交換器晶片市場不再是鐵板 Barefoot等新創業者來勢洶洶 [ 電子時報 陳慧玲]

Barefoot等新創業者,打入博通獨大的資料中心交換器晶片市場。

以目前資料中心網路基礎建設市場來看,除了思科(Cisco)佔有份額以外的TOR(Top Of Rack)交換器晶片市場,基本上就是由博通(Broadcom)獨大掌控,但值得注意的是,在SDN架構接受度持續擴散的過去幾年內,整體資料中心網路晶片市場生態也開始出現微妙變化,除了Cavium等既有廠商加入戰局外,還有多家新創業者嶄露頭角,其中包括由Nicira共同創辦人Nick McKeown創立的Barefoot,以及博通團隊出走創業的Innovium,再加上自聯發科獨立的擎發科技。

其中,Barefoot於日前宣布在其C輪募資中,除了原本Google、高盛等投資者外,大陸網路巨頭阿里巴巴與騰訊也加入此次募資,與其他投資者共同參與2,300萬美元的募資計畫。

值得注意的是,包括CaviumBarefootInnovium、擎發等業者看中的就是資料中心基於SDN架構的開放與開源趨勢商機。

事實上,在第一波資料中心網路基礎建設開放趨勢中受惠的就是博通,部分超大型資料中心業者(Mega Data Center)業者,因為既有品牌網路設備廠所能夠提供的設備軟硬體功能不再能跟上其實際需求,因而轉向自行打造專屬自用的網路基礎建設,博通就成為這些超大型資料中心業者所屬意的交換器晶片業者。

但以目前整體資料中心網路基礎建設設備市場的發展來看,基於開放架構的網路設備需求將會越來越大,建置規模也會持續擴增,既有由博通獨大且幾乎獨佔的局面,就成為這些新創業者希望衝撞突破的機會點所在,而各家業者的進攻策略則各有不同。

以目前博通在資料中心TOR交換器晶片的發展來看,目前已推出6.4T64x100G產品,而Innovium則是希望以速度取勝超前博通,宣稱其將在2017年推出更快的12.8T晶片產品,至於Barefoot除了在2016年底跟上腳步推出6.4T晶片外,另外更主打可編程功能,強調其可在相同的成本、功耗、效能條件下,提供具有更高靈活度的可編程晶功能晶片產品,讓超大資料中心用戶得以自行設計其需要網路運作功能。

Barefoot強調的重點在於,以目前資料中心實際運作的狀況來看,負載均衡是非常關鍵的問題,資料中心業者必須能夠更準確即時的掌控整體資料中心網路數據的傳送狀況,也就是因為如此,有許多業者都提供了類似的工具,希望幫助資料中心業者提升此部分效能,其中包括思科(Cisco)先前推出的Tetration平台、又或者是博通提供給客戶的Broadview工具套件等等。

但就Barefoot所強調的可編程功能特性來看,則是讓資料中心業者可以有編譯的能力,進一步透過封包傳遞了解整體數據傳送運行的狀況,這其中的差別在於,透過晶片的可編程性,讓資料中心業者可以提升其對於整體數據傳送狀況的連續性與即時性的掌握程度。

Barefoot的策略來看,所有的重點關鍵就在於鼓吹推動可編程性的重要性與必要性,雖然可編程功能並不是只有Barefoot一家才能提供,Cavium、甚或是博通都有能力提供可編程功能的晶片,但由於Barefoot在可編程晶片的腳步相對領先,再加上其在開源開發者社群的深耕經營,讓Barefoot認為,若整體市場對於可編程功能晶片的需求開始增加,其將會最先受惠。

但值得注意的是,不論是博通、或者是Barefoot等新進廠商,雖然都是以資料中心作為目標市場,但以目前狀況來看,仍會是以GoogleFacebook等超大型資料中心作為目標客戶,重點都在於開放、開源架構的資料中心網路基礎建設投資布建商機。相較於目前博通獨大且獨佔的態勢,對於BarefootInnovium等新進業者,雖不見得會立即為博通帶來明顯重大的衝擊,但只要能夠拿下10%20%的市場,就有可能為其自身創造可觀的價值,以此來看,對照34年前曾經紅極一時的SDN業者購併潮,後續在資料中心交換器晶片市場,是否也將重演當年的盛況,將會是非常值得觀察的重點所在。

[Home]


2016/12/12 2.1.6. DeepMind公開人工智慧訓練平台原始碼 [ 電子時報 張殷綺]

DeepMind過去最為人所知的是打敗了職業圍棋棋士的AlphaGo

Alphabet旗下的人工智慧(AI)公司DeepMind,決定開放其人工智慧訓練平台,讓一般研究人員與大眾都可使用。

根據彭博(Bloomberg)報導,這個訓練環境過去稱為Labyrinth,現在重新命名為DeepMind Lab,原始碼則公開於軟體管理平台GitHub上。

該公司表示,所有人都可以下載原始碼,並進行客製化,協助其訓練自己的人工智慧系統。

DeepMind Lab這個測試平台公諸於世,意味著DeepMind決定擁抱開放。11月時,該公司宣布與Activision Blizzard合作,要讓熱門電玩遊戲《星海爭霸II(Starcraft II)變成人工智慧研究者的測試平台,許多研究人員都希望建立一個可以操作遊戲的人工智慧系統。

把原始碼放到GitHub上,可以讓研究人員瞭解開發者的突破是否可被複製,並且讓科學家使用與DeepMind一樣的測試環境。公司共同創辦人Shane Legg表示,這些開發者也有可能突破、甚至超越DeepMind的成果。

Elon Musk、創投業者Peter ThielSam Altman成立的OpenAI,在20164月時也將自己的人工智慧訓練平台OpenAI Gym開放給大眾。不過Legg否認DeepMind的決定與OpenAI有關

過去外界曾批評Google的人工智慧太過封閉,Legg認為,機器學習研究社群一直都很開放,DeepMind每年發表約100篇論文,過去也已經開放了許多人工智慧體(AI Agent)

DeepMind過去最為人所知的,就是人工智慧體AlphaGo打敗了職業圍棋棋士。由於圍棋的步數繁複,因此人工智慧系統必須做到類似人類直覺反應,才能贏得勝利。

[Home]


2016/12/12 2.1.7. Uber事件爭議 反映台灣未來需用新方法管理新公司 [ 電子時報 翁佩嫆]

Uber201611月發布一封公開信,這封由Uber亞太區域總經理Michael Brown署名的信件,直接對總統蔡英文喊話,表達對民進黨黨團日前公布的《公路法》修正草案不滿,認為草案中開罰高達新台幣2,500萬元的罰鍰,是影響台灣創新的表現,希望能夠另立新法,將「車輛共享」納入新法管制。

翌日,交通部路政司也發布新聞稿回應Uber,內文罕見地跳脫中規中矩的官方新聞稿用詞和寫法,以立場鮮明的態度,直指Uber雖然打著「共享」、「新創」等名詞,卻是規避應有的責任。

Uber高階主管來台 稱台灣恐與新創背道而馳

交通部措辭強烈的新聞稿發布後,網路圈再引起一陣討論。而在立法院將審議《公路法》修正草案的前一天,Uber臨時召開座談會,高階主管Michael Brown特地訪台,對台下多位記者強調,目前Uber在全球超過80個國家營運,亞太地區亦有多個國家已經採用新法規,例如:新加坡、印尼、澳洲;但台灣卻罰以高額罰鍰,與車輛共享的創新趨勢背道而馳,有開倒車之嫌。

他表示,台灣是Uber在亞太地區第二個落地的市場,台灣對外強調擁抱創新,積極打造「亞洲矽谷」;然而,若該修正法草案通過,在其他國家眼中,台灣可能反倒成為一個恐懼創新的國家。

除了台灣,其實大陸當地市場的政府態度也頗為強硬,後來Uber選擇的方式,是與當地叫車平台滴滴打車合作;不過,Uber與滴滴合作後,Uber在大陸市場的開放性也降低。

過去非大陸居民若要在當地使用Uber,即使沒有當地手機門號,沒有支付寶、銀聯卡等當地電子支付工具,也可以綁定VISA信用卡,此種跨境電商的方便性,是Uber在全球皆擁有不少使用者的主因;但與滴滴合作後,Uber的能見度降低,所有使用者也都必須擁有大陸手機門號,才能繼續使用相關服務,其實已經從一個全球性的電商服務平台,變成在地性的電商服務平台。

座談會現場亦有多名Uber司機分享自身經驗,替Uber站台。專職Uber司機多半認為,Uber平台是他們謀生重要工具,再加上Uber平台系統可以讓他們接到乘客後再出發,免去在路上不斷卡位、爭道的交通危險;而兼職Uber司機則認為,Uber接案時間彈性,可利用零碎時間賺錢,能夠協助特殊生活型態的民眾兼差,例如:必須照顧家中長輩、孩童的工作者。

這些司機們的分享,不外乎是主打溫情牌,認為Uber提供小平民工作機會,或是Uber的工作型態彈性,適合部分弱勢族群。

Uber立場強硬 招致非議

在如何管理Uber這類叫車平台的議題上,官方曾對外表示,他們已經釋出善意,但Uber一向態度強硬,不願讓步。另外,官方也認為,Uber認為自己是純粹的平台業者,因此與Uber司機並非為雇傭關係,不承擔司機勞健保等服務。

司機雇傭關係與否,是Uber最常招致批評的議題。在座談會上,Michael Brown則回應,Uber之所以堅持立場,是希望民眾有更多的交通運輸工具選擇權,也呼籲政府應該制定相關規範,針對車輛共享建立一套清楚的法規,協助民眾使用新創科技。

針對與司機的雇傭關係與否,Uber台灣總經理顧立楷則表示,不少Uber司機認為Uber平台最大優勢即是接案彈性,能夠利用零碎時段工作;他保守表示,目前Uber與合作司機的確非雇傭關係,但他們並不會漠視司機權益,希望待正式管理法規上路,讓Uber平台與司機能有明確管理方向後,再討論勞雇關係議題。

只是,Uber在處理公共事務上,立場態度一向強硬。公共關係並非總是要仰人鼻息、看人眼色,只是,當公關遇上一個道德上容易受爭議的勞雇關係議題時,Uber強硬的公關態度反倒會招致不少人的不滿。

從交通部當時回應Uber的新聞稿即可見一斑。那篇新聞稿中,交通部也針對勞雇關係大加批評,認為Uber以平台之名規避對旗下司機該負起的雇主責任,就像Uber那場座談會主打司機溫情牌,交通部的那篇新聞稿也是主打另一種形式的溫情牌。

或許溫情牌用對場合,就會發揮其功能,並讓人暫時忽略理性思考。例如,交通部的新聞稿裡提到,在Uber加入這有限的塊市場後,台灣合法計程車面臨困境;不過,目前Uber軟體在台灣已經有超過100萬人次下載量,似乎代表Uber提供的服務,的確某方面滿足台灣民眾尚未被計程車滿足的交通需求,而這樣的需求,或許不僅只是來自於「便宜」兩個字。

同樣地,Uber座談會上,站台分享的司機們不斷提到,修正草案若通過,將開罰司機新台幣2,500萬元。但事實上,罰鍰額度會根據公司成立資本有所不同,若是認定屬於惡意的業者,才有可能罰到2,500萬元,至於司機個人的罰鍰,即便採累進制拉高,也不太可能罰到如此高價。

未來無人車上路 傳統勞雇關係瓦解

交通部和Uber已經陷入攻防戰,而雙方為了拉攏同戰場的盟友,似乎在某些論述上有意無意地隱去某些資訊,以呈現特定資訊。然而,有些重要的資訊,即便在紛紛擾擾的戰場上,仍舊會令人忍不住豎耳傾聽。

座談會上,有媒體詢問,為何Uber立場始終強硬、不願讓步?Michael Brown當時回答,希望台灣制定更符合新創科技的法規,然後,他也特別提到Uber無人車計畫,表示未來智慧城市中,無人車的角色將愈來愈重要。

這段話頗耐人尋味。Uber事件中,最容易引發道德爭議的,當屬平台與司機間的雇傭關係與否;目前Uber仍然認為與司機並非雇傭關係,雖然市面上也常見不少彈性自由工作者,他們的勞雇關係也與一般上班族不同,但談到Uber議題時,勞雇關係仍舊是常常成為外界緊咬不放的弱點。

然而,當可以預見的未來,無人車正式上路後,他們的關係就會變成平台與商家間的關係,就像是目前電子商務平台與旗下商家的關係,商家只是將自己的生財工具交由電商平台曝光、媒合,無人車車主也只是把自己的生財工具交由Uber平台媒合,此時傳統的勞雇關係可能瓦解,這個議題也可能不攻自破。

不論Uber強硬的立場是否合宜,也暫時不討論目前Uber最令人爭議的勞雇關係,或許就像顧立楷所說:「應用新方式管理新公司,對台灣相關產業才有幫助。」Uber這陣子與交通部之間的爭戰,不論支持哪方,或許台灣在面對那些「不曉得未來會變怎樣」的新創科技時,可能都得用一個新的方式來管理未來的新公司。

[Home]


2016/12/12 2.2.1. 指紋辨識晶片出貨全面放量 台系封測業者營運淡季不淡 [ 電子時報 何致中]

封測業者指紋辨識晶片出貨放量,未來市場前景可期。

行動支付應用逐漸成為趨勢,不論是指紋辨識、虹膜辨識等功能,將從旗艦級智慧型手機進一步應用在中、低階機種上,半導體封測業者表示,雖然指紋辨識等功能已推出一段時日,但2016年指紋辨識晶片出貨才真正放量,估計2017年起指紋辨識將逐漸成為中階以下智慧型手機標準配備,而虹膜辨識亦有機會導入中階機種。

半導體封測業者指出,2016年下半智慧型手機市場轉強,特別是大陸市場需求不錯,不僅大陸手機品牌持續崛起,加上蘋果(Apple)iPhone 7系列產品在全球熱銷,儘管封測廠進入第4季傳統淡季,然近期台系封測大廠營運表現呈現淡季不淡景況。

封測業者表示,除了行動通訊產品之外,由於記憶體產業進入正向景氣循環,包括力成、南茂、華東、華泰等封測業者可望受惠,尤其是記憶體封測大廠力成表現特別亮眼,單月營收持續創下新高,第4季營運亦可望攀上新高。

IC封測龍頭日月光營運表現同樣是淡季不淡,受惠於蘋果iPhone新品出貨及大陸手機品牌銷售昂揚,封測業務表現持穩,第4季產能利用率僅會小降,整體毛利率則可望持平。日月光自結11月合併營收約新台幣259.22億元,為同期次高水準;日月光第4季封裝產能利用率約80%,測試產能利用率約77~79%,累計1~11月合併營收2,496.13億元,年減4.65%

另外,日月光2017年可望重新接到大陸IC設計大廠展訊訂單,同時切入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新款智慧型手機指紋辨識晶片封測訂單。不過,日月光對於訂單及客戶消息不多作評論。

目前包括南茂等封測廠紛看好指紋辨識晶片出貨將放量,隨著上游IC設計公司全力搶進,鎖定大陸高規、低價的智慧型手機市場,積極導入指紋辨識等應用,以滿足大陸手機品牌求新求快的產品策略,近期南茂已陸續取得聯發科轉投資的匯頂及相關IC設計業者神盾等訂單,後續營運動能強勁。

封測業者認為,現階段指紋辨識包括IC設計及後段封測領域,尚未出現大一統局面,眾廠仍在各顯神通階段,但可確定的是,醞釀已久的生物辨識商機已逐步發酵,配合未來物聯網、智慧汽車等發展趨勢,相關業者紛跨足搶灘,且可能透過購併方式切入市場。

[Home]


2016/12/12 2.2.1.1. 三強競推智慧表 供應鏈耶誕快樂 [ 經濟日報 何佩儒]

迎接耶誕及新年送禮旺季,手機廠紛紛推出新智慧手表,除了華碩發表ZenWatch 3;三星本月也在台推出Gear S3;蘋果Apple Watch則在購物季的第一周開出好彩頭,帶動包過廣達、日月光、景碩等供應鏈出貨。

智慧手機、平板電腦向來是相當受歡迎的耶誕禮物,近年智慧手表也加入熱門送禮科技產品之列。根據外電日前報導,蘋果執行長庫克在回覆媒體的信件中表示,Apple Watch在耶誕購物季的第一周銷量已創下新高,Apple Watch銷售有望創造歷年耶誕購物季的新紀錄。

分析師認為,蘋果調整了Apple Watch的售價,加上Apple WatchiPhoneMacbook更適合做為耶誕禮物,看好Apple Watch在第4季的銷售表現。Apple Watch供應鏈除了廣達、日月光、景碩,還包括美律、晶技、鼎天等。

華碩日前發表的ZenWatch 3,外型設計採用圓形螢幕,以及金屬拋光的不鏽鋼表殼,更顯時尚。其作業系統採用Android Wear,雖然不像Apple WatchGear S3一樣有GPS及心率感測,不過7,990元的售價,相對有競爭力。

[Home]


2016/12/12 2.2.1.2. FitbitPebble的意圖:Fitbit購併Pebble能否在穿戴式市場中脫險仍待驗證 [ 電子時報 張殷綺]

分析師認為,Fitbit收購Pebble未必能讓其站穩智慧型手錶市場。

Fitbit即將收購智慧型手錶業者Pebble,不過分析師仍保持懷疑態度,認為此舉未必能協助其在激烈競爭的穿戴式市場中得到好處。

The Mercury News報導,這個交易案除了能讓Fitbit取得Pebble的人才與軟體,還有Pebble的智慧型手錶平台,可以提供消費者更多健身相關應用程式(App)。許多投資人視此案為一大利多,不過分析師表示,無論是否與Pebble合併,Fitbit的困境都將持續,這是因為穿戴式市場的競爭愈來愈血腥。

Ubercool Innovation分析師Michael Tchong表示,收購案恐怕幫不了Fitbit,畢竟Fitbit最強的成長期已經過去了。市場研究機構Creative Strategies分析師Tim Bajarin也認為,Fitbit現在已經面臨瓶頸。

Fitbit發言人表示,公司不評論市場臆測與傳聞。

Pebble在智慧型手錶市場擁有3.2%市佔率,目前是第5大業者。根據IDC統計,排名第一的蘋果(Apple)擁有41.3%市場,其後為Garmin、三星(Samsung)和聯想。Fitbit最廣為人知的則是他們的體能追蹤手環。

IDC統計,智慧型手錶在2016年第3季出貨量為270萬支,較2015年同期的560萬支下滑51.6%Fitbit股價在2016年重挫了71.5%

公司管理層先前對第4季釋出悲觀的營收預期,估計10~12月營收為7.25~7.5億美元,低於分析師預測的9.81億美元。這是1年之中的銷售旺季,如此預測也導致股價重挫。

公司估計,排除一次性的項目後,估計每股獲利為0.14~0.18美元,分析師的估計值為0.17美元。專家估計,FitbitPebble的收購價,估計為4,000萬美元。

Bajarin表示,蘋果目前主宰智慧手錶市場,目前蘋果得到軟體社群的支持,協助蘋果開發各種App,拓展健康照護應用。

另一個挑戰是,Fitbit仍是一間小型新創公司,而市場的規則,都是由巨大的競爭對手所設定。

Tchong表示,Pebble也已經遇到麻煩,而Fitbit收購Pebble可能只是為了得到他們的客戶。至於Pebble目前的面臨困境,收購案或許是不得不的選擇。

The Motley Fool報導,Pebble曾經是集資平台Kickstarter上最成功的案例,在2012年曾於2個小時內募資10萬美元,在28小時內募得100萬美元。最後,Pebble的電子紙智慧型手錶募得了1,030萬美元。在2015年,配備彩色螢幕的Pebble Time另外募得2,040萬美元,而2016年的Pebble 2Time 2則募得1,280萬美元。

這些都是Kickstarter史上募得最多資金的計畫之一。Pebble也在Kickstarter之外推出其他產品,像是Time SteelTime Round。公司在2013年取得私募基金投資1,500萬美元。儘管受到歡迎,但Pebble現正面臨財務狀況不佳的困境,必須裁員。

由於收購價格並不算貴,因此Fitbit可能以現金方式收購。公司目前的現金與約當現金為6.72億美元,因此可以在不稀釋投資人股權的情況下完成收購。

Pebble創辦人暨執行長為Eric Migicovsky,在2012年於Kickstarter完成了破紀錄的Pebble手錶募資,獲得市場注意。該產品在2014年開始出貨。2015年初,Pebbble表示他們已經賣出100萬支智慧型手錶,超越當時的Android Wear,而且有獲利。

不過內部人士表示,Pebble過去1年來經營得相當辛苦。3月時,Pebble表示因缺乏資金,必須裁員25%員工。公司推出的最新智慧型手錶Pebble 2被發現心跳追蹤不準確,而Pebble Time 2手錶則上市延期,引起消費者不滿。

Fitbit收購Pebble益處良多 Pebble技術基礎將助Fitbit提升競爭力

Fitbit傳出收購Pebble消息,市場認為相關動作有其合理性。

市場傳出Fitbit已經在感恩節前與Pebble達成協議進行收購,不過價格與細節尚未確定。而Fitbit為何收購Pebble?據The Verge報導,雙方合併確實有其合理之處。

首先,穿戴式市場正面臨許多利空消息。Google延後了新一代Android Wear軟體上市時間,而Android Wear智慧型手錶的三大業者包括樂金(LG)、華為與摩托羅拉(Motorola)都延後了產品上市時程。另有報導稱Jawbone正在尋找買家。

儘管Fitbit目前是穿戴式裝置產業的領導者,但是公司對於旺季的銷售預測不佳,導致股價應聲重挫。

因此,產業整併並不讓人意外,諾基亞(Nokia)Withings就是一例,另外許多數位健康應用程式(App)公司也紛紛被大公司收購。數位追蹤裝置將個人的資訊進行量化,而各家新創公司的價值,就在於他們能夠蒐集到多少數據,以及如何使用這些數據。如果公司沒辦法賣硬體,那就賣平台或數據。

第二,對Fitbit來說,收購Pebble並不只是為了硬體而已,同時還可以取得人才、軟體、以及智慧型手錶平台。儘管IDC數據指出,基本的活動追蹤裝置銷量優於智慧型手錶,但Fitbit多次提到,現在基本的活動追蹤裝置需求已經鈍化,有了智慧型手錶平台,有助於Fitbit的產品線多元化。

雙方最大且最重要的不同,就是Pebble支援第三方App,但Fitbit一直沒有。IDC認為,可以執行第三方App的才算是智慧型手錶,如果不行,就是基本穿戴式裝置。消費者也很在意這樣的差別。

目前不清楚Fitbit是不是會打造執行第三方App的平台,因為這需要大量投入資源。但Pebble已經建立了這樣的技術基礎。

最後,兩家公司的產品其實有相當的一致性。雙方的美學設計有一定程度的共通點,另外雙方的產品設計都強調有5~7天的電池續航力。並且,FitbitPebble都自行打造軟體,也免費分享數據給第三方。不過Fitbit一直不願意與Apple HealthGoogle Fit軟體分享數據。

這項收購也可以讓Fitbit減少競爭者。除了FitbitPebble之外,目前主要的穿戴式裝置業者,包括走極端高階路線的蘋果(Apple)、極端低階的小米、或是專攻特殊市場的GarminFitbit不可能花大錢買這些公司,但買下Pebble確是不錯的選擇。

Pebble發現,消費者之所以對智慧型手錶感興趣,是因為健康與運動的需求,因此近期也專注於開發健康與運動追蹤。最新的Pebble手錶內建心跳感應器,公司也與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合作開發健康追蹤演算法。

[Home]


2016/12/12 2.2.1.3. 穿戴式保健裝置:Verily研發穿戴式保健裝置 利用手環收集病患每分鐘最新健康消息 [ 電子時報 涂翠珊、劉慧蘭]

Alphabet旗下生技醫療部門Verily正積極發展穿戴式保健裝置。

原為Google生命科學團隊,由Google母公司Alphabet 實驗室分拆出來的醫療事業的Verily,正在進行各種穿戴式保健裝置的研發。不論是葡萄糖感測隱形眼鏡,或是癌症偵測手環,都是Verily亟欲開發的產品。其中一款健康監控手環,將會使用在GoogleBaseline Study計畫,希望能透過健康資料庫的建立,提升人類因應疾病發生的能力。

彭博(Bloomberg)曾於20156月首次揭露Verily為專業醫療研究打造了一款健康追蹤手環,能夠收集病患每分鐘最新的健康訊息,像是脈搏、心律、體溫等。

MIT Technology Review報導指出,這款手錶已經至少研發了兩代,其原型有著銅色外殼,沒有任何按鈕,Verily技術長Brian Otis稱之為心臟活動監視器。手錶使用了e-Ink面板,可以減少電力耗損,而Otis本身便是低功率電子方面的專家。由於產品未來將應用在Baseline Study研究,因此設計並不像一般消費者電子產品,白色螢幕上只有簡單的圓盤式計數器,以及數位時間顯示。

手錶原型有一個外環能夠測量穿戴者的心電圖(electrocardiogramECG)。由於這類的測量裝置通常需要接觸使用者身上的兩個不相鄰的端點,因此測量時可能需要使用者用另一隻手抓住外環。然而目前Verily對於測量的方式與準確度並未透露太多細節。

在手錶的背面,可看見4個光學元件,其中包括2個綠色的LED燈。透過PPG (Photoplethysmogram)光體積變化描記圖技術,手錶便可測得使用者的心率。閃爍的燈光可穿透皮膚,被人體內的血液吸收,心跳越劇烈,吸收的光也越多。

手錶背面還有4塊金屬片,戴上手錶時會緊貼著手腕,可能是用於充電,或是測量心電圖之用。可攜式心電圖監控裝置廠商AliveCor創辦人David Albert表示,這幾塊金屬片也可能是用來測量皮膚組織的電阻,作為另一種測得心率的方式,且更為省電。除此之外,這個設計也可用來測量排汗量與使用者的壓力。

手錶同時還有加速計和陀螺儀等其他穿戴式保健裝置常見的功能。

Verily近來更聘請到穿戴式裝置新創公司QuanttusDavid He,為其研發血壓偵測技術。

麻州總醫院(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醫師,同時也是Verily科學顧問的Dennis Ausiello表示,GoogleBaseline Study計畫最終研究規模可能達1萬至2萬人,而其中一個研究目標,就是要儘可能減少測量及資料收集的侵略及侵入性。

Albert指出,為了取得精確的健康資料,使用者需將裝置緊緊繫在手腕上,而多數人都不怎麼喜歡這種感覺,這也是穿戴式保健裝置研發上所面臨的一大挑戰。

蘋果投入健康管理裝置 進軍醫療市場

蘋果打算以穩健的腳步進軍醫療市場。圖為Apple Watch

蘋果(Apple)進軍醫療市場的企圖心已是眾所皆知,而蘋果高層與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最近曝光的通信,透露了更多蘋果在個人健康管理裝置以及應用程式(App)研發上的計畫。由這些信件內容可以得知,蘋果已投入大量金費發展醫療設備,但在時機成熟前,並不急著推出這些產品。

根據MIT Technology Review報導,蘋果與FDA2013年的一場會面,激起了一陣臆測,不少人因此相信蘋果已投入了醫療裝置的研發。MobiHealthNews透過資訊自由法(FOIA)取得的通信紀錄也顯示,過去3年間,蘋果與FDA一直維持著頻繁的往來。近期的通信紀錄也透露了蘋果正在研發一款可用於帕金森氏症(Parkinson's diseasePD)診斷的App,以及某種心血管監控裝置。

在此之前,已有消息指出蘋果計劃藉由CareKit醫療平台推出一款能夠用於帕金森氏症監控的App。這款由Sage Bionetworks與英國羅徹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Rochester)所研發的App,能透過感測器測量使用者的動作,並利用麥克風執行語音分析,還有測驗可對使用者的反應進行評估。

其中一封曝光的信件指出,蘋果與FDA已針對帕金森氏症的遠端監控使用案例,以及診斷App進行開會討論。蘋果也透過信件詢問在正式推出這些產品前,是否還有其他FDA相關規範需要納入考量。另外一封信則顯示蘋果在心血管監控方面,計劃推出2款相關產品,並且已與FDA討論過相關規範與品質要求。

已上市的Apple Watch配備了心率硬體,有不少新創公司正投入醫療等級的插件研發,可望讓Apple Watch成為有嚴重心臟問題用戶的福音。除此之外,蘋果在醫療相關技術的發展並不特別快速。Apple Health App發表後,蘋果漸漸發展出CareKit平台,供研究人員打造、測試新的軟體。

蘋果執行長Tim Cook曾表示,為了不阻礙創新,他們不希望讓Apple Watch受制於FDA的審核流程,但是蘋果並不排斥讓Apple Watch相關的App或附加硬體交由FDA審核。

儘管蘋果與FDA間的通信並未透露太多蘋果未來的醫療發展計畫,但從信件內容可知,蘋果打算放慢腳步,以更謹慎的策略打進醫療市場。

MD2K研究計畫可望帶動穿戴裝置創新

由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贊助、開發用來收集並分析穿戴裝置健康資料軟硬體的MD2K研究計畫,可望提升及加速發展現有消費性穿戴裝置的創新功能。

根據MIT Technology Review報導,消費性穿戴裝置由於只能紀錄步數或心率等少數類型的健康資料,且通常只顯示特定結果而非原始感測資料,因此研究價值較低。此外,高頻率的資料收集讓電池往往撐不過一天,也無法量化資料的不確定性程度。

為了改進這些缺陷,來自12所大學成員組成的MD2K團隊開發出一組可收集各種原始、可靠感測資料的裝置,充電一次可以運作24小時。這些裝置包括了可解析穿戴者手臂動作和心率變異的MotionSense智慧手環、置放於胸前測量心臟活動與肺積水量的EasySense微型雷達感測器,以及用來收集心電圖(electrocardiogramECG)和呼吸數據的胸帶AutoSense

這三種裝置都是透過Wi-Fi將資料串流到Android手機上,再利用MD2K開發的軟體平台,將資料轉譯成與穿戴者健康狀態和風險指數有關的數位生物標記(Biomarker)

由於MD2K的研究成果屬於開放式資料,蘋果(Apple)Garmin、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等製造商都可以將此計畫的感測器與應用程式設計應用在自家的穿戴式產品上。例如,MD2KMotionSense手環使用的LED感測器有紅色光線、綠色光線與紅外線三種類型,大部分市面上的健身追蹤器和智慧手錶則只有綠色LEDMD2K裝置可以根據血液吸收不同光線的差異計算心率變異性,而不只是測量使用者每分鐘脈搏跳動的次數。

心率變異性資料與呼吸訊號可有助了解一個人的受壓程度。參與開發MD2K穿戴裝置的俄亥俄州立大學教授Emre Ertin表示,目前只有少數裝置可以根據呼吸急促的程度來測量壓力,未來製造商可以將MD2K開發的壓力生物標記應用在消費性穿戴裝置上。

西北大學和俄亥俄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打算使用MD2K穿戴裝置,了解戒菸者煙癮復發的原因和時間,以及評估鬱血性心臟衰竭病人的充血狀況。戒菸研究會從MotionSense手環的加速度計和陀螺儀判斷穿戴者的手腕位置與動作,辨識是否為抽菸姿勢,並透過手環提供的心率變異性分析評估壓力,同時也透過使用者手機的GPS定位得知地點資訊。藉由資料檢視與分析,研究人員可以進一步找出觸發煙癮復發的環境和行為,並透過手機簡訊提出警示。

[Home]


2016/12/12 2.2.2.1. 大陸手機行銷策略奏效 成功攻佔印度市場 [ 電子時報 涂翠珊]

大陸手機品牌大舉進軍印度市場。

印度擁有全球第二大的智慧型手機市場,成長速度則是全球第一。近來聯想、小米、VivoOppo、金立等大陸手機品牌紛紛透過低成本行銷策略、巧妙的市場定位以及物美價廉的產品,成功打進印度市場,並從印度手機廠商手中搶下不少市佔率。

根據Business Standard報導,與全球平均4%的銷量成長相比,印度的智慧型手機銷量每年增加幅度超過20%,也因此刺激了當地手機業者與製造能力的成長。而大陸業者也好好把握了這個機會,在不斷變動的印度市場獲得豐收。

2016年底,大陸手機品牌在印度的市佔率高達30%,比起2014年的9%成長許多。這2年間,印度手機業者市佔率掉了9個百分點,從45%下滑至36%。另外,諾基亞(Nokia)、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樂金電子(LG Electronics)Sony手機在印度的銷量則較2012年減少了一半。

專家認為陸廠對印度市場有充分的了解,並能藉由創新的行銷方法,成功扭轉當地消費者對大陸品牌的負面印象。像是一加便以邀請碼作為噱頭,增加印度消費者對產品的期待度。其他陸廠也採取了類似的行銷策略,使其產品不再只是可隨便被取代的一般平價手機。

市調機構CyberMedia Research指出,大陸品牌在印度市場的崛起反映了市場動態的改變,但並不代表印度廠商的發展策略出了什麼錯。目前印度市場正在經歷一波智慧型手機間的改朝換代,而不只是從功能型手機升級到智慧型手機而已。印度業者相對之下較無能力回應這種趨勢。

Counterpoint Market Research分析師指出,大陸品牌大多瞄準5,000~14,000盧比(75~200美元)的市場。根據20169月的資料,小米已成功擠掉印度廠商,與三星共同稱霸8,000~15,000盧比的手機市場,而這個價位的市場年成長率可達45%以上。

相較之下,由MicromaxIntex主導的6,000盧比以下市場,銷售成長就不甚明顯。而1.5~3萬盧比的市場成長則超過150%,其中不少已被Vivo、金立等廠商拿下。

印度電子商務的發展,也對大陸品牌在當地的崛起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不同於印度業者多仰賴離線管道行銷產品,小米、一加、樂視等大陸品牌都借助了線上網路打入當地市場。

印度小米負責人Manu Jain表示,他們目前仍有90%的銷售是透過網路進行。除了吸引人的功能與價格外,小米的成功還有賴當地「米粉」在社群媒體上的大力推薦。

Vivo則是因為資源較有限,而堅持繼續採用離線銷售管道。印度Vivo執行長Kent Cheng表示,陸廠在硬體設計以及軟體、使用者介面整合上的專業已是有目共睹。陸廠透過資金投入、政府支持,以及國內與出口消費,建立起穩健的ODM與供應網路,並將觸手伸向印度等海外市場。

Counterpoint Market Research分析師指出,印度廠商若要重拾往日榮耀,便應設法加強研發投資,建立企業內部能力,提升品質管理及產品區別度。

 

[Home]


2016/12/12 2.2.2.2. 三星與蘋果創新速度放緩 大陸業者崛起 [ 電子時報 林怡伶]

蘋果與三星手機設計越來越相似,反之大陸廠商正快速追趕。

蘋果(Apple)與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近來互相參考手機設計,大陸業者也模仿起兩家手機樣式與設計,緊追在後。

據韓媒Digital Times報導,128日起三星在三大電信商開賣Galaxy S7 Edge亮黑色(Glossy Black)手機。日前蘋果iPhone 7曜石黑首次在南韓亮相,引發熱潮,三星瞄準這股需求浪潮,推出Galaxy S7 Edge亮黑色。但早在iPhone推出亮色前,三星已推出Galaxy S7 Edge珊瑚藍(Blue Coral)色,兩者行銷方式十分雷同。

SamMobile指出,三星Galaxy S8採用USB Type-C接頭,猜測是為將來移除耳機插孔的設計做準備,此設計正與iPhone 7相同。

智慧型手機若取消耳機插孔,不僅可以減少機身厚度,還可增加內部電池的空間,但在此之前,製造商仍得先想辦法消除習慣有線耳機消費者的反感。

Galaxy S8預料也將使用iPhone 7裝載的立體揚聲器,在日前購併的Harman協力下,手機音效預計可大幅提升。

此外,iPhone系列自iPhone 4s起即搭載語音助理Siri,三星10月時購併的Viv,其語音助理預估也將開始搭載於Galaxy S8

另一方面,iPhone系列也有與Galaxy S系列手機相似的部分。iPhone 7首次搭配IP67規格的防水、防塵功能,而Galaxy S7也自Galaxy S5繼承了類似的功能,但消費者擔憂潛在故障問題,因此反應不如預期。

此外,外傳2017年下半上市,接替iPhone 7的後續新產品,將配載Galaxy S系列已採用的無線充電功能、雙曲面螢幕等設計。業界消息指出,iPhone 7siPhone 8可望採用與Galaxy S7 Edge設計相似的OLED面板。

根據蘋果與三星主打的智慧型手機越來越相似的狀況,顯示智慧型手機的創新速度明顯放緩,但大陸製造商的發展速度卻十分驚人。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大陸步步高電子手機品牌Vivo推出的Premium Xplay6,其機型巧妙融合iPhone 7 Galaxy S7 Edge

此外,Xplay6搭載高通(Qualcomm)Snapdragon 820處理器、6GB記憶體、128GB內置儲存容量、4,080mAh大容量電池以及背面雙鏡頭等,都是不遜於iPhoneGalaxy S系列手機的設計。

南韓電子業界相關人士表示,大陸智慧型手機的追趕速度十分驚人,未來光靠單純的款式和設計要做到差異化將會越來越難。

[Home]


2016/12/12 2.3.1. 分拆一年的HPI&HPE:近年陸續推出高效能電腦 HPI看好PC與列印市場未來發展 [ 電子時報 劉慧蘭]

PC市場出現回穩跡象,有助HPI自聯想手中奪回PC市場寶座。

連續好幾年的營收下滑讓惠普(HP)不得不在2015年將公司分拆為惠普企業(HPE)與惠普公司(HPInc.HPI)兩家獨立的上市公司,希望各自專注企業與消費者市場,改善業務表現。儘管營收仍有不少努力空間,HPI看好PC和列印兩大傳統業務的未來發展。

MarketWatch報導,研調機構NPD Group分析師表示,HP在入門與高階PC市場均有相當高的知名度,因此PC市場回溫,對惠普是一大利多。

過去一年,惠普推出了幾款評價不錯的PC,包括高效能的電競電腦、EliteBook以及利用碳纖維與鋁合金打造、號稱全球最輕薄的Spectre筆記型電腦。HP美國地區總裁Christoph Schell表示,這是多年來首度出現的最強產品組合。

2002年,HP在當時的執行長Carly Fiorina購併Compaq之後,躍居全球PC事業龍頭,直到2013年才被大陸的聯想集團取代,退居第二位。不過根據一份第三方的研究報告顯示,HP在第3季已縮小了與聯想之間的差距,加上具有競爭力的產品組合,可望趁著PC需求回穩之際,重新奪回第一名的寶座。

分析師也預測,蘋果(Apple)的新MacBook Pro可望替蘋果挽回部分流失的市佔率,不過採高價策略的MacBook Pro售價從1,499美元起跳,比惠普Spectre的定價1,170美元高出不少,則是較令人憂心的地方。尤其新MacBook Pro的幾項改變頗受爭議,業界認為預算較高的消費者會改選Windows作業系統。

HPE執行長Meg Whitman早在2012年便表示,在網路分享如此方便的時代,消費者沖洗相片或文件的意願將會越來越低。而HP日前公布的財報也顯示,若列印業務持續萎縮,就算PC銷售逐漸回穩,營收想要出現成長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HP的列印業務除了印表機,還包括利潤較高的墨水和相關零件銷售,收益優於低利潤的PC業務。Schell認為3D列印有機會打破現有零件的生產方式,特別是汽車和醫療業,潛在市場規模500億美元。

此外,消費者也可望推動列印市場的營收,HP 9月推出的Sprocket小型印表機便是針對千禧世代和青少年設計,方便使用者進行相片個人化並快速列印2x3吋的相片。不過這個市場同樣得面臨對手競爭,像拍立得(Polaroid)2015年推出一款Snap即拍即印相機,便是將照片列印在同樣類型的相紙上。

不過專家認為消費者印表機市場仍舊疲軟,相關需求不太可能在短時間內回溫。

提升競爭力 HP分拆後積極調整業務

已分拆為惠普企業(HPE)和惠普公司(HPI)兩家獨立公司的惠普(HP),正積極調整業務並進行組織瘦身,增加企業競爭力。

惠普(HP)分拆至今已過一年,分拆後的兩家獨立公司惠普企業(HPE)和惠普公司(HP Inc.HPI)為了強化競爭力、尋找新的定位,在業務上均做了不少調整,近來更先後宣布裁員計畫,積極進行組織瘦身。

根據Computerworld報導,相對於HP的縮小規模做法,競爭對手聯想反而強化旗下的PC、行動和伺服器產品組合,戴爾(Dell)更砸下重金購併全球最大的企業儲存設備和軟體供應商EMC,成為雲端運算市場的硬體龍頭。

不過Moor Insights and Strategy分析師認為,雖然HPEHPI在快速創新方面的能力明顯不佳,無法產生足夠的綜效,但組織瘦身仍是比較明智的做法;Pund-IT公司首席分析師則表示,兩家公司仍存有不少待解決的問題,但至少目前的方向是正確的。

獨立後的HPI已停止生產低階的平板電腦,並減少低價位PC的產品數量,藉此提高公司利潤。PC市場逐漸回穩也有助HPI奪回寶座。根據IDC的報告顯示,第3HP與聯想的PC出貨量差距已縮小,前者出貨量達到1,440萬台,略低於聯想的1,450萬台。

此外,HP也一改過往的沉悶設計,為PC增添新的色彩和風格,將自己定位為高階PC供應商,推出超薄筆記型電腦Spectre X2Elite Slice模組化迷你桌機和圓柱形的Pavilion Wave桌機等創新產品。該公司看好虛擬實境(VR)的發展,將在年底推出首台3D印表機,只不過這些改進還未轉化成利潤或營收成長。

HPE則是專注於資料中心的硬體和軟體業務,以及雲端基礎設施和硬體市場。King認為,HPE與分拆前的HP都未能開發出像IBMSAPOracle等公司的重量級中介軟體工具,因此HPE提供的整合方案比不上同時擁有軟硬體資產的戴爾(Dell)

King表示,儘管執行長Meg Whitman在法說會上表示,HPE的網路和儲存設備產品表現相當不錯,但在戴爾收購EMC之後,想要吸引EMC客戶改用HP的儲存產品,有相當程度的難度。

King認為HPE可以透過合作夥伴關係將範圍擴大至軟體事業,但除了雲端服務和基礎設施之外,還無法明確看出HPE的長期發展路線。不過HPE即將推出的新型電腦運算架構The Machine伺服器則令人期待,The Machine的特別之處在於使用獨特的記憶體技術來提高運算速度。

HPE財報結果好壞參半 2017將專注重點成長領域

HPE積極進行組織重整,將重心放在大數據分析、高效能運算等重點成長領域。

2015年自惠普(HP)分拆、專注企業級IT解決方案的惠普企業(HPE)日前公布2016會計年度第4季以及全年財報結果,營收方面,這家位於加州Palo Alto科技巨頭的表現低於分析師預期,但收益則符合外界期待。

根據Investopedia報導,HPE執行長Meg Whitman過去一年厲行核心企業的瘦身計畫,5月時,HPE宣布分拆旗下的IT服務業務,並將其與美國電腦科學服務公司(Computer Sciences Corp.CSC)合併,9月時,HPE又宣布分拆旗下的軟體業務,並以88億美元賣給英國的Micro Focus公司。

經歷過兩次重大分拆後,投資人對於第4季財報感到失望,原因在於財報結果低於HPE預估的表現,分析師則開始衡量Whitman組織重整計畫的影響與未來發展方向。

Whitman在該公司最新的法說會上表示,HPE將把重心放在大數據(Big Data)分析、高效能運算、全快閃(all-flash) 儲存設備以及網路等傳統資料中心的主要成長區域。並計劃加強因應傳統企業從內部資料中心移往雲端需求而持續成長的混合雲業務。

HPE已提供包含資料中心、軟體定義基礎設施以及私有雲技術等領域的各種科技產品,幫助簡化企業的轉型過程,最近更推出全快閃資料中心,提供快速移轉至雲端的另類選項。

為了強化高效能運算和資料分析業務,8月時,HPE宣布將斥資2.75億美元,收購超級電腦製造商Silicon Graphics International (SGI)。此外,HPE也在 6月宣布與奇異數位(GE Digital)達成合作協議,成為GE物聯網(IoT)軟體平台Predix Cloud的主要儲存設備和基礎設施供應商,提供邊緣到雲端的即時分析。另一件合作案則是與微軟(Microsoft)結盟,兩者形成合作夥伴關係,HPE將推薦並提供客戶微軟的Azure雲端解決方案。

[Home]


2016/12/12 2.4.1. 華碩穩居全球電競顯示器龍頭 明年整體出貨逆勢拚增1 [ 電子時報 陳玉娟]

華碩顯示器事業部協理邱耀輝表示,無畏對手來襲,大家把餅做大,將能令電競市場更為蓬勃發展,華碩有信心能穩居電競顯示器市佔龍頭寶座。

面臨競爭對手積極加入電競顯示器戰局,華碩顯示器事業部協理邱耀輝表示,一同把餅做大,將能令電競市場更為蓬勃發展,華碩一直以來是向前看,持續拉升創新與研發實力,目標是推出滿足消費者需求的產品,並不擔憂對手來襲,隨著電競熱潮與商用需求不斷升溫,2017年整體顯示器出貨可望保持5~10%穩健成長動能,其中成長動能強勁的電競機種將續坐市佔龍頭。

相較近年傳統PC市場低迷萎縮,電競PC與相關週邊配件需求則是逆勢成長,優渥利潤吸引各路人馬搶進。其中,在電競顯示器競況方面,品牌大廠近期陸續加入戰局,挑戰目標均鎖定穩居市佔龍頭的華碩。

據了解,20152016年全球顯示器出貨約達1.2億台上下,其中,2015年電競顯示器(更新率144Hz以上)市場規模約55~60萬台,2016出貨量預計可超過120萬台,市場估算2017年、2018年全球電競顯示器出貨將分別可再攀升至250萬台、350萬台規模,而雖然電競機種佔整體顯示器出貨僅約1~2%,但產值也因平均售價較高(2~2.5),因此佔整體產值可達近3%,利潤空間明顯高於一般機種,因此近年也開始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另據關鍵零組件接單量估算,華碩2016年迄今在全球電競顯示器市佔約在35%左右,位居第一,明基、宏碁分別約在22~24%17~19%左右,另包括全球顯示器出貨龍頭戴爾(Dell),以及惠普(HP)AOC/飛利浦、聯想、優派(ViewSonic)、韓系雙雄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與樂金電子(LG Electronics)等近期也加碼下單規模,全力挺進電競戰場。

面對眾廠來勢洶洶,邱耀輝認為,對手群積極強攻,也顯見電競顯示器市場需求暢旺,華碩深耕全球電競市場多年,ROG玩家共和國品牌在2016年迎來10週年,強大品牌與行銷實力是後進者甚難跟上超越,華碩並不擔心同業搶進分食大餅。

事實上,2016年全球整體PC顯示器市況優於市場預期,主要有2大關鍵,首先是用戶對於視覺上的要求門檻越來越高,用過大尺寸、高解析度的產品後就回不去小尺寸或低規機種,因此尺寸升級會是維持需求不衰退的原因,另一則是應用面的擴展,例如華碩顯示器在電競領域耕耘逾10年,全面專注提升消費者體驗與產品價值,但不少同業卻只以價格為主,此差異在天下太平的時候是不會顯現,然遇上市場衰退即可明顯感受雙方實力差距,這也是為何過去幾年產業及各品牌都呈現衰退的狀況下,華碩仍能保持增長動能。

而除了電競外,顯示器還有多元需求與新應用,例如攜帶型顯示器,適合業務等商務或專業人士使用,例如國際知名會計師事務所與就德國測試認證大廠就採用華碩攜帶型顯示器,而商用市場需求亦是有所增長,華碩顯示器在台灣的政府及教育標案市佔逾5成,先前也獲得台灣大型金融機構全台據點採購,還有王品集團、日本熊本和成田機場,以及捷克歌劇院也是主要客戶。

邱耀輝指出,華碩整體顯示器在EMEA市場年成長率達15%,優於EMEA整體市場成長率5%,另於德國、法國、義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及土耳其等歐洲主力市場,皆入列市佔前三大,台灣市場表現則是據調研機構IDC統計,最新市佔約達28~29%,華碩已連續31季位居整體顯示器出貨龍頭。

針對電競方面,邱耀輝進一步表示,電競機種佔華碩整體顯示器出貨比重近10%,目前全球電競顯示器主要銷售區域為歐美市場,亞太與大陸成長動能也相當強勁,華碩在歐洲與美國市佔分別已達40%50%2016年前3季在亞太高階電競顯示器市場的成長率為2015年同期的4倍,並在大陸市場持續衝刺2K及電競高階戰場,先前在京東平台雙十一檔期就拿下電競顯示器銷量第一,平均每分鐘賣出120台電競顯示器。

對於對手群來襲的競爭壓力,邱耀輝認為,競爭對手的追趕會督促華碩進步得更快,例如在畫面更新率方面,華碩將推出全球首款原生240Hz畫面更新率的電競顯示器,搭配速1毫秒快速反應時間、內建NVIDIA G-SYNC技術,可避免延遲及閃爍等情形發生,即使對手仿效跟進,但還是很難完全模仿類比體驗,例如華碩全系列顯示器都採用低藍光與不閃屏的護眼功能,並是市面上最多款通過德國萊因實驗室的專業認證,長時間遊戲或上網,可以帶來更舒適的使用經驗。

邱耀輝亦預期,2017年全球電競顯示器年成長動能仍將達100%以上,尺寸擴展、解析度提升、曲面變化、畫面更新率提升、以及各項電競賽事推廣等都是成長動能的助力,加上商用需求增長,不僅是2017年,整體顯示器出貨成長率將以每年5~10%的表現向前邁進。

[Home]


2016/12/12 2.4.2. 創見、威剛:DRAMNAND缺貨至明年首季 [ 工商時報 涂志豪]

記憶體模組廠創見(2451)、威剛(326011月營收與10月相當,但已明顯感受到DRAMNAND Flash缺貨問題難獲紓解。創見及威剛均表示,上游廠商供給不足的狀況持續,DRAMNAND Flash缺貨狀況預料將延續至明年第一季,價格則持續看漲。

創見11月營收19.70億元,約與10月持平。創見表示,由於原物料價格急速上漲,上游廠商供給不足的狀況持續,缺貨狀況預料將延續至明年第一季,面對價格急漲與供給吃緊,該公司仍維持一貫策略,以支持穩定合作的客戶為優先考量。此外,固態硬碟(SSD)在上個月出貨寫下歷史高點紀錄後,本月成績表現依舊不俗,特別是SSD在工業應用上開始展現亮眼成績。

展望12月,創見仍將研發及銷售主力放在工控產品線,隨著業務及研發團隊長期努力,銷售布局日見成效,產品線也日趨完整,本月推出全新DDR4工規寬溫記憶體模組,滿足IPC等工規設備長時間在嚴苛環境下處理龐大資料庫並穩定運作,充實寬溫記憶體產品線並提供專案客戶在工業應用最佳解決方案。

威剛11月合併營收25.65億元也與10月相當,但年增49.6%。其中,DRAM產品比重仍以41.6%位居首位,SSD也以近30%的貢獻度名列第二大產品線,這兩大產品線銷售額年增率各達80%及40%以上。

威剛表示,未來3個月上游供給吃緊問題持續發燒,看好DRAMNAND Flash市場供不應求的趨勢,至少將延續到明年第一季,因此努力維持足夠的庫存水位,以因應下游客戶需求,及維持亮麗的營運表現。

[Home]


2016/12/12 2.5.1. 雷諾汽車將在大陸推出低價電動車 [ 電子時報 陳智德]

雷諾低成本電動車將於2年內在大陸市場上路。

法國車廠雷諾(Renault)看準大陸電動車市場商機,將在未來2年內推出價格在8,000美元以下的低成本電動車,以打入大陸電動車市場。

Reuters消息,雷諾車廠執行長Carlos Ghosn在紐約時報Energy for Tomorrow會議上透露,由於大陸對電動車祭出補貼激勵措施,因此雷諾決議推動低成本電動車計畫,最終目標是能使雷諾電動車在沒有大陸政府的補貼後仍維持在7,000~8,000美元的價位。

大陸的電動車市場具有極高利潤,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統計顯示,由於大陸政府的補貼政策,促使環保節能車款的銷售量每年成長達162%,此即為雷諾所看準之處。

Ghosn指出,若雷諾達成此一突破,將為整個產業帶來巨大變革。該款電動車將在接下來的2年內在大陸市場問世,雖無確切時間表,但Ghosn表示將儘速推動上市。

Ghosn也談到,雷諾的電動車代表車款Leaf的價位在29,000美元,對大陸的消費者而言太貴,因此若在大陸市場銷售電動車需提供低成本的選擇,雷諾決定從善如流。

Ghosn並於里斯本網路科技高峰會議接受CNBC專訪時表示在大陸賣車必須要以低成本價位打入,才有可能驅動大陸市場的銷量。

雷諾汽車是一間法國車輛製造商,生產車輛種類包括小型車、中型車、休旅車及大型車(包含卡車和工程用車及巴士)等,亦參加F1車賽。

[Home]


2016/12/12 2.5.2. 陸廠LED照明陷入紅海 台廠如何殺出重圍 [ 電子時報 韓青秀]

作為取代傳統照明的光源技術,LED光源幾乎已登上整個照明舞台的主角,然而隨著大陸做為全球LED照明製造基地的勢力崛起,照明應用無可避免走向平價化,儘管近期受到上游原材料價格飆漲,大陸LED封裝及照明業者紛紛喊漲,然而從長期來看,強調規模競爭的替代性照明無疑已成為大陸業者的囊中之物,不過,在照明作為LED需求量最大的終端應用下,台系LED廠商如何擺脫紅海殺價之苦,仍是必須面對的難題。

LED技術發展尚未成熟下,LED光效發展雷同於半導體的摩爾定律技術走勢,當時LED業界曾參考的海茲定律,預測LED價格每10年將為原來的1/10,輸出流明則增加20倍;而美國能源部也曾在數年前訂出LED階段性發展目標,以2010年底LED價格為13美元/1000流明,在提高發光效率、拉下成本的帶動,目標在2015年將可望達到2美元/1000流明,不料產業發展卻如同脫韁野馬,價格跌幅快速近乎失控,到了2015年底,平均每1,000流明價格已一路從1美元跌至0.2美元,完全超出過去業界預期的降幅。

LED價格的超跌,加速了LED照明滲透率的提高,如今8LED燈泡的出廠價已跌破1美元,幾乎比傳統燈泡更具價格競爭力,但也導致LED照明發展與技術提升出現脫勾,由於過於強調價格競爭,近2~3年來幾乎鮮少看到LED業者發表最新發光效率的突破,取而代之的是產能擴充與價格便宜,儘管2016LED晶粒及封裝廠紛紛大喊要回歸理性競爭,但LED替代照明在走向了標準化規格之後,其屬性更貼近於成熟的照明產業,也就是管理、規模與通路將成為決勝點。

在技術領先已無絕對優勢、市場價格平價化的趨勢,幾乎導致供應鏈無利可圖下,LED替代照明的市場遊戲規則已不再適合台廠,甚至全球LED龍頭大廠日亞化也難以置身事外。初步估算,即使排除了日圓匯兌波動,2016年合併營收仍然與原定目標有落差,而LED照明價格下滑的壓力,也讓照明營收比重佔3成的日亞化不禁感到焦慮,營業利益率雖然仍可望維持在10%以上,但相較於2015年的18%表現呈現下滑趨勢,這或許也可以解釋日亞化2016年以來頻頻針對大型連鎖通路或品牌業者提出LED專利訴訟的原因,希望藉此延緩大陸LED照明業者的低價挑戰。

台系LED廠商2016年也陸續轉變策略,例如台塑集團的南亞光電毅然決定結束上游磊晶事業,不再強調其全自動產線的LED燈泡,轉而走向工廠照明、危險區域照明等利基市場;東貝光電也決定減少燈泡及燈管出貨比重,產能將從原本的每月1千萬顆降至300萬顆,並增加燈具出貨,包括平板燈、植物燈、防水燈泡、路燈及室外照明;隆達的一體式燈具比重已逐漸拉升比重,目前已佔照明營收的3成。

以商業用的LED燈具產品為例,目前陸廠也並非沒有跨入燈具市場,不過燈具設計更重視光品質、均勻度或外觀設計等細節。抽象地說,就是一種品味的差異,甚至在智慧照明及物聯網的趨勢下,燈具應用設計也需包含了驅動IC整合等客製化需求,如何呈現出細緻化將可能是台廠未來勝出的優勢。

儘管LED替代照明陷入紅海戰場,對台系LED業者來說,未必就要從此棄守LED替代型照明,仍需考量各自企業營運的策略,包括內部先前投資的產線設備回收、或是與客戶全產品線布局等,但營運轉型卻是勢在必行,而全球LED照明整體市場產品僅有約25%來自於替代性照明,其餘更多的應用市場則是來自於商業、工廠或公共場所等,這也意味著在全球LED照明市場仍持續維持增長之際,台系廠商仍有耕耘著墨的機會。

近來台系LED廠商紛紛積極發展紅外線LEDUV LED或車用產品等,但新興應用市場畢竟難以在短期內快速爆發,因此LED照明在未來3~5年內恐怕仍然是台廠必須固守的基本盤,在LED照明走向同質化的競爭下,如同西方諺語說的「魔鬼藏在細節裡」,如何透過種種細微處去創造差異化及品質,使得對手在短期內難以匹敵,將是考驗各家LED業者在內部品管及設計能力的挑戰。

[Home]


2016/12/12 2.5.3. 台塑攜陸廠 搶攻電動車電池 打入上汽北汽供應鏈 規劃觀音工業區建新廠 [ 蘋果日報 侯良儒]

強強聯手

為擁抱中國電動車商機,傳出台塑集團旗下的「台塑鋰鐵材料」,已悄悄攜手對岸第4大動力電池廠「國軒高科」,間接打進上汽、北汽集團供應鏈。據悉,台塑鋰鐵每月400公噸產能已供不應求,公司正規劃在觀音工業區建新廠。

在「十三五規劃」、「中國製造2025」政策推動下,中國政府期望該國的電動車銷售,能從2015年的18.8萬輛,一舉在2020年提升至200萬輛。對岸多家電池業者看準商機,紛紛砸大錢投資,像龍頭廠比亞迪(BYD)下半年就宣布百億人民幣擴廠計劃。

國軒高科中國第4

近期市場傳出,台塑集團旗下專司動力電池正極材料的台塑鋰鐵材料,已與中國動力電池「4哥」國軒高科搭上線,可望在對岸電動車市場分杯羹。《蘋果》求證台塑集團,高層證實,與國軒高科已從今年初開始合作,目前國軒高科每月採購量約60公噸。

據悉,國軒高科透過台塑鋰鐵生產的正極材料,製成電芯及電池模組後,再出貨給汽車組裝廠。市場認為,由於國軒高科的組車廠客戶,包括高居中國5大汽車集團的上汽、北汽,這也意味成立8年的台塑鋰鐵材料,間接成為這些汽車巨擘的供應商。

面對中國火燙的電動車需求,外傳國軒高科明年將提高對台塑鋰鐵的採購量,甚至不排除直上100公噸。不過,台塑高層雖不否認明年對國軒的出貨量會增加,但因為每月400公噸的產能,已到了捉襟見肘的程度,短期很難大幅增加出貨量。

台塑鋰鐵產能分光光

台塑高層指出,扣除國軒高科與另名大客戶,每月共260公噸的需求,加上還要出貨給「台塑電池」製作鋰鐵智慧型電池,「我們的產能已經沒了、分完了!」目前計劃北上擴增生產據點,初步規劃可能在觀音工業區,興建一座全新的正極材料廠。

事實上,台塑集團除了正極材料成功「西進」外,前述台塑電池生產的鋰鐵智慧型電池,今年也透過汽車百貨業者「車麗屋」,敲開中國市場大門。

台塑鋰鐵材料小檔案

成立時間:2008

董事長:陳勝光

產品:氧化鋰鐵磷正極材料

產能:月產能400公噸、全年共4800公噸

生產據點:彰化市

股東(持股比):台塑生醫(51%)、長園科(49%

資料來源:公司官網、公開資訊觀測站

[Home]


2016/12/12 3.1. 沒縮水 科技大廠 尾牙賞數千萬 鴻海保密到家 伍佰 彭佳慧 A-Lin邀約多 [ 蘋果日報 財經中心、娛樂中心]

明年127日過農曆年,尾牙旺季提前來臨,《蘋果》調查,1月中上旬達高峰。由於景氣冷,3千人以上大型企業預算經費不變,總體預算高達數千萬元,但千人以下公司預算縮水1?2成,過往主打大明星的熱鬧噱頭少了點,因大咖藝人團隊五月天、蘇打綠不接尾牙,唱功實力派的彭佳慧、HebeA-Lin邀約很熱,最受歡迎的男藝人則是本土天王伍佰。

今年科技廠尾牙由自動化設備廠廣運集團在本周六舉辦揭開序幕,而龍頭大廠則以廣達電腦在1230日最早,其他英業達、仁寶、華碩、和碩、緯創則集中在明年1月中上旬;至於各界矚目的鴻海,對尾牙一向是保密到家,還不清楚舉辦時間及方式。

獎金預估會再提高

尾牙活動中最高潮就是藝人及抽獎,近年來尾牙活動最熱鬧、藝人最大牌、獎金最高的就是電子大廠,廣達、英業達、仁寶、華碩、和碩、緯創等大哥級企業尾牙總獎金都達到數千萬元,今年即使景氣不好,但是電子大哥們營運都還有成長,預期今年尾牙獎金都還會往上提高。

大立光尾牙是聚餐

上次尾牙發出6000萬元獎金、獎品,最大獎是價值250萬元歐洲進口轎車的和碩,今年最受期待;另外,前次送出3輛汽車的華碩,今年會不會加碼,員工也相當關注。宏達電尾牙預計116日舉辦,由於今年難逃虧損,預期尾牙規模和獎項可能縮水。股王大立光今年股價一度有問鼎4000元天價的意味,不過供應鏈廠商透露,大立光辦尾牙好像只是員工日常去聚餐,「很難相信這是股王場子。」

在藝人邀約部分,今年英業達請來陳勢安表演,其他大廠也會邀請藝人開唱,由於和碩前幾年分別是謝金燕、蕭敬騰、張惠妹,這次會邀請哪位大咖藝人表演受矚目,公司目前不願意透露。

「若沒明星很失望」

據了解,金曲歌后彭佳慧已接下超過20場尾牙演出,有消息指她獲邀在鴻海集團尾牙飆金嗓,A-Lin在科技業尾牙場也頗受歡迎,據悉已接下惠普、日月光集團等大廠的尾牙活動;伍佰坦承確實接下不少科技業尾牙場,但為了給員工們驚喜,不願透露演出廠商的名單。

對於公司辦尾牙,任職遊戲廠美術人員的陳小姐說,公司今年底陸續裁員了,「能吃到尾牙,已經很不錯。」不過,在科技大廠任職業務的王先生說,大家辛苦了一年,公司如沒請明星來串場,實在很失望。

2017主要企業 尾牙彙整

●科技

廣達:2016/12/30

席開近500桌,邀請藝人表演

獎金不低於去年的4千萬元

和碩:2017/01/15

席開約800

總獎金可望超過去年的6千萬元

宏達電:2017/01/16

2000名員工與會

華碩:2017/01/17

席開近800

大獎為百萬元級汽車

●金融

台新金:2017/01/07

席開逾790桌,以員工表演為主

最大獎現金20萬元

新光金:2017/01/07

席開600桌,最大獎為汽車

富邦金:2017/01/14

席開逾千桌,最大獎項20萬元

●傳產

台塑(集團總管理處):2017/01/19

首度超過100

最大獎為總裁獎6萬元

裕隆:2017/01/25

席開340

最大獎為納智捷汽車

資料來源:《蘋果》採訪整理

[Home]


Confidentiality Note
本郵件含有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機密資訊、或受法律保護之資料,唯有原發信人指定之收信人得閱讀或使用本郵件之內容。如您並非被指定之收信人,請立即將本郵件及所有附件予以刪除;請勿揭露、儲存或使用本郵件之任何資訊,並請您立即告知原發信人本郵件的傳遞錯誤。謝謝您的合作。
This e-mail transmission and any attachments contain information from Inventec Corporation. The information is confidential and/or privileged and intended to be solely for the use of the individuals or entities named in this e-mail transmission. If you are not the intended recipient, be aware that any disclosure, saving or use of the content of this e-mail transmission and attachments is strictly prohibited. If you have received this email transmission in error, please notify us immediately, and delete the e-mail and attachments. We greatly appreciate your cooperation.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雪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